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共10篇)
1.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一
浅析改善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条件的策略论文
1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1.1.1学校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的形势下,由于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仍是统考成绩及升学考试的分数和升学率,而艺术与统考、升学的关系不大,因此,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乐观,重视不够,音乐?美术教育可有可无,认为艺术教育是“小三门”,既没有统考,也没有升学的压力和影响,于是艺术课常被用来补语文、数学等。
1.1.2教师认识上的误区
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认为农村孩子艺术素质差,搞全面普及没有意义,只要抓好几个音乐“尖子生”,为学校演出、比赛就行,违背了基础教育的根本宗旨一些教师还认为艺术教育是为学校德育教育服务的,只要教学生唱唱革命歌曲就行了。还有些教师认为“艺术是娱乐课”,是学生学习紧张时,用来调节精神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农村的小学艺术教育比较放松,致使艺术教育在农村小学起不到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1.1.3家长认识不够,对子女学习不予支持
许多家长对艺术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认识不清,甚至根本就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他们大多只从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出发,认为农民的孩子要想学艺术既没有条件,也没有天赋,要想“跳出农门”,出人头地,只有通过高考上大学。而中招和高考又没有音乐素质测试,何必让孩子在艺术方面再浪费时问,那种“学会数、理、化,考遍天下都不伯”的传统观念在农村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1.2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农村的许多小学因资金不足,致使艺术方面的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甚致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设备。艺术课本来就不被重视,在加上教学设备又是“贵重物品”,需要大量资金投人因此,学校不可能末,在艺术教学方面花费大量资金,造成很多农村小学没有风琴,没有钢琴,更谈不上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及其它艺术教学配套设备。
1.3农村艺术教育师资不足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无论是艺术院松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是中师艺术班毕业的专职艺术教师大多不愿到农村小学任敦即使少数艺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由于职称评定、教学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也不愿担任艺术教师,而改行从事其它学科的教学。在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农村小学无法开展艺术课
2加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注重普及
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关键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城镇学校的艺术教育比较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而对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还没有给予充分重视,致使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远远落后城市。笔者认为应加强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大力进行宣传,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当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存在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等问题,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帮助农村小学改善教学条件,号召艺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去,积极投身到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之中。
2.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确保农村小学经费的足额到位,并按国家规定划拔一定比例的教育经费用于艺术教育,这是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能够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农村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要走出去,加强对外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动员和争取市、县级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捐赠一些教学设备,也可动员社会上的各界人士捐资助学,以解决教学经费的.不足同时,农村小学和教师也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自制一些教具,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艺术教学发展
2.3.1拓宽师资培训渠道,扩充艺术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缓解农村小学艺术专业师资紧缺的现状“请进来”就是各县(市)教委可以与有关教育学院、师范院校进行合作,邀请他们的老师对现任的艺术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现有艺术专业教师的素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开考核、择优录取的办法,聘用本地具有艺术专业特长,又愿意献身农村、山区艺术教育事业的人员开展艺术教育。
2.3.2农村小学要改变策略,就地取材,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艺术专业进修
农村小学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等待教委分配艺术专业教师名额的消极态度,应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挑选有一定艺术专业基础的年轻教师来担任艺术课程教学。然后,对他们进行定向培训,以充实农村小学艺术专业教师队伍。
2.3.3加强对现有师资的思想教育
农村小学必须改变对艺术专业课程是“副课”的错误认识,特别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工作中,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指施,提高艺术专业教师的地位,并积极提供业务学习和条件,以改变农村艺术专业教师精神状态不佳,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心态。要鼓励艺术专业教师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和工作业绩来改变轻视艺术教育的社会偏见,努力争取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使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
2.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二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占国土面积的近60%, 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却较为缓慢, 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 尤其是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十分落后, 虽然个别学校取得了一点成绩, 但与城区校相比, 仍显滞后, 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若学校领导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就会严重制约信息化的发展。由于师资培训、办学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当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仍未彻底丢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甚至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化环境没有需求。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可有可无,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不到丝毫作用;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无需用多媒体设备, 一张嘴加一支粉笔照样能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说, “我电脑水平差, 不会制作课件, 以后慢慢学”……不可置否, 当前的教育考核尚不能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 以升学率来界定学校教学质量、以学生成绩去评价教师育人水平, 甚至“填鸭式”教学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小学领导、教师在思想上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的偏差, 他们觉得信息技术对农村孩子来说只是个“遥远的传说”。
(二)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 信息技术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即便是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 任课教师也只是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 而非本专业毕业或未受过专业培训, 他们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理论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 其信息技术水平低下, 只能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而已, 教学也只不过是照本宣科, 边讲边学, 边学边教学生操作, 一旦出现程序或机械故障, 教学便会瘫痪。再者,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实施, 但大约近90%的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平时也不会电子备课, 更不可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 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文字输入、排版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工作。农村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水平低下, 整体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 设备未充分利用, 不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
近几年, 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大力实施, 目前各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设备日益齐备, 但各课程教学严重脱离现代教育手段, 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有效、合理整合, 教育教学中设备的使用率极为低下。偶尔的学科辅助教学运用, 也是以“课件播放员”——教师的鼠标点击为主, 学生观看屏幕回答问题, 多媒体设备强大的网络、超文本和交互式等辅助功能得不到有效开掘, 就连一些学校配备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也只用来播放课件。就是安排了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学校, 其教学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任课教师只将学生带入微机室, 安排学生上机自由操作, 虽然学生喜欢电脑, 主动性也很强, 但他们根本就是在违规操作, 既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 又损坏着计算机。这种没有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没有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且教学混乱不堪的课堂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通病。
二、解决对策
(一) 主动转变观念, 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首先, 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次, 学校要利用教学教研会议、校本培训等途径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并打破教学环境的时空限制, 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生动联系,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养
培养一支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对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要有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 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或手段) 作为学校校本培训和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教学软件的培训 (包括Office系列、Flash、Power Point等) , 使中青年教师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次, 要培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 使其担当起管理和维护设备、开发信息教育资源的重任, 并能通过他们带动更多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于课堂教学;再次, 要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专项教研活动, 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确定教研内容和方式, 采用案例教研, 使教师在交流研讨中接受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探索新的教学结构, 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 运用CAI优化教学,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合理运用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高效课堂理论认为,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适时运用CAI教学有利于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和需要利用信息手段技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自主进步。
总之,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 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既有发展机遇, 又面临着挑战, 要想让学生自主、高效地获取知识, 推动新课程改革和谐、健康发展, 就必须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笔者坚信, 虽然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 但只有广大教师不断努力, 就一定能将其铺满阳光。
摘要:笔者历经两年时间对周边各农村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 并对第一手调查资料做了统计和分析, 将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入手, 谈谈解决对策, 旨在提高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水平, 推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进程。
3.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三
【关键词】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现状;改善策略
我国校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并且在教育中始终强调不但要做好“智育”工作,也要兼顾好“美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智育对人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美育却还没有深入人心,其主要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且在孔子时代,“乐”居于“六艺”的第二位,所以可见做好音乐教学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农村地区始终处于教学发展的低谷,尽管做好了基本的文化教育,音乐教学总是难以取得实质的进步。那么笔者将针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浅谈发展现状与改善措施。
1 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1 对音乐教学认知偏差
在农村地区,教学本身就存在滞后的情况,于是普遍认为:“在外界的帮助下,农村学校能做还基本的文化教育就非常不错了,其他的事情就不要过多的干涉了。”,这样的观点实际是相当错误的。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增长,同时要兼顾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阶层总认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是摆脱贫困的关键;农村孩子的父母就是认为音乐等艺术学科都是不务正业;而农村学校也没有余力来发展音乐教学,这些观念的偏差极大地影响农村地区音乐教学的发展。
1.2 教学师资与设备的缺乏
音乐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由于其特殊的专业性,并不是任何教师都能来进行教授的,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还需要一些基本的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而在农村学校,常常出现一个教师教授多门课程的现象,那么想要有专门教授音乐的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相关的教学设备由于资金、交通等因素都难以满足,所以由于音乐教学师资与设备缺乏的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很难顺利开展。这个是困扰音乐教学发展的重点难题。
1.3 音乐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在一些情况稍微好一点的地区,音乐课程还是会照常开设,但是开设的条件就非常简陋,致使教师能够选择教学方法没有太多的余地。在一些学校,会有专门的教师来教授音乐,但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训练,只是弥补音乐教师这个空缺,无法实际地找到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没有丰富的教学工具的时候,教师只能进行单一的演示与训练的教学,由教师亲自演示,再由学生来练习,这样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准。
2 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善策略
2.1 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管理与领导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就把办学宗旨丢到一边,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来做文化学科的建设,对音乐等艺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已经轻到极致。并且在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关的教育机构视乎有意识地屏蔽对相关艺术学科的投入,直接把文化课程的发展摆在首要地位,久而久之,也就在之后的工作中逐渐忽略对音乐的发展与投入。所以笔者认为,要发展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对各级教育机构的管理与监督,让其不能再任意剥削音乐教学的发展空间,使音乐教学能在党和中央的领导下步入正轨。比如由国家教育部在各地成立相关的监督机构,成立相关的机制进行监督与管理,或者在地方由民间组织相关的协会,帮助农村地区守护合法的发展权益,让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享受同等的发展机会。
2.2 加大音乐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在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很难顺利发展的原因有一点就是,音乐教学观念的偏差,所以要发展农村音乐教学,就必须从心底里摒弃那些错误的观点,重新来审视与接受音乐教学。由于交通等其他因素,使得农村地区的信息与观念总是落后于城市发达地区,总认为只要学好了文化知识就是王道,其他就不重要了,或者学其他的就是不务正业。这样的想法相当错误,一个人称之为人才,一定是因为综合能力强,并不是单纯的文化水平高,所以各界要做好音乐教学重要性的宣传,让大家意识到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共同为学生学习音乐开创条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由乡政府牵头举办相关的文艺汇演,让大众受益于艺术的乐趣,并召开相关的讲座,直接宣传学习音乐带来的好处,或者设置相关的宣传栏,让村民知道让孩子学习音乐不是不务正业,也是发展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
2.3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笔者认为做好了前两点都是为音乐教学做好铺垫,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使得音乐教学的软件与硬件齐全,是使音乐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并且只有有了专业的音乐教师,才能使学生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才有了保障,以不至于被不懂音乐教学的人误导,同时加强硬件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获得更直观有效的音乐体验。要做好这些软硬件的完善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国家拨款,地方政府可以连接地方的企业,这样的帮扶省去中间环节,更大程度地保护了学生的利益,或者由民间组织相关的捐款活动,直接获得补助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与设备缺乏的问题。
2.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笔者认为,游戏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法则是中小学阶段教学的关键教学方法,不仅适应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特点,还丰富了教学的教学课堂展示方法。当然,每个事件都有双面性,教师在游戏教学法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过分的游戏成分会让学生过于注重游戏本身,从而忽略或者是忽视了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目的和学习任务。所以在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发展进行结合,通过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以上是笔者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政府与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加大相关的投入,增强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的配备,并且成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内享受音乐教学的熏陶。然而影响农村音乐教学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到突破的方法,还需要各界同仁在将来的日子更加重视农村地区音乐教学,共同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周顺平,甘桂华.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04).
[2]应正正.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愉快的梦》一课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3).
[3].赵勇.对城乡音乐教育反差的思考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4.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四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展开分析,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思想道德现状对策
正文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普遍提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身体基础。但因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的滞后性与生理发育的提前性的矛盾,导致当前了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诸多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尊师节俭意识差、厌学情绪及“早恋”等,这些问题是我们老师在内的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现状:
其一,社会公德意识薄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新旧思想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侵蚀着中小学生的心灵,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问题也日渐凸显,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人为地给孩子培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家庭里面不懂得孝敬 1
老人尊敬家长、社会交往中缺乏爱心责任感、破坏公物随地乱扔垃圾等现象十分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精神。家长们忙于生计挣钱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把子女完全推向学校,忽视子女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从而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另外,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健全,也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因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的中小学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行动上却大搞“升学教育”,以至学校德育工作或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学校只做表面文章,实际考虑的仍旧是学校的升学率,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从而导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其二,尊师意识差。“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
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之一。但近年来,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师生关系淡漠乃至情绪对立现象。比如学生辱骂殴打老师、故意和老师作对不学习、网上发帖恶意攻击老师,给老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许多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给学校下达各种教学目标和任务,学校同样把这些目标任务下达给一线教师,而教师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必然对学生要求严格甚至产生各种师生矛盾,形成师生关系紧张,但是不可避免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一些害群之马,但这也只是少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个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现实的原因,比如社会风气、各地的传统、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等。
其三,学生节俭意识差。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
成果,是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另一倾向。如有的“零嘴”不断,有的甚至汽水喷同学,遭踏父母的血汗钱。国家的惠民政策“蛋奶工程”目的是改善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营养水平,减轻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而现实是享受“蛋奶工程”的部分学生浪费严重,鸡蛋扔的到处都是,纯奶喝一半扔一半,烧饼包子等更是垃圾箱里的常客,让人心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家长的“补偿心理”。觉得前几年条件差,自己的童年很寒酸,不能让孩子再过那种穷日子。二是“攀比心理”。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低人一等,于是“打肿了脸充胖子”。三是学校教育不力。学校、教师们的精力全用在提高教学成绩上,认为那是学生的私事,该由家长管,教师也没有精力管其他的。四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社会上存在普遍的铺张浪费的现象,这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这些学生身上根本就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其四,厌学情绪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急功近利”,急于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辍学赚钱,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学生也就产生了学不学习都无所谓的心态。二是素质教育大旗下“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标注意力放在培养“尖子生”上。结果,忽视了“后进生”,许多学生因学习“不跟班”而丧失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三是因学籍管理的弊端,一些辍学生、不学习的仍能轻而易举地进入学校获得学历证书等,而且影响一批学生。但我认为,上述原因仍是表象。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有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某些素质低下的人却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找到一份好工作。对此,家长、学生只能无奈地慨叹。试想“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谁还肯发愤读书?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出路仍寄希望于改革。只有革除“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的弊端,任人为贤、量材使用,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农村中小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改变整个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早恋”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物质、文化
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性”意识觉醒提前。中小学生“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早恋”现象是社会产物。首先不健康影视、书刊、网吧等,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是“性教育”的不力:社会缺少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性教育”措施;父母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学校“性教育”的形式主义等,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恋”现象。随着农村电脑的增多、网络的普及,一些中小学生开始迷恋“网络”。有的因上网影响了健康,有的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无可奈何。网络世界为青少年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处在逐渐形成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经不起强刺激和低级趣味的诱惑,有的在网络世界迷失了自我。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在学校的集中反映,因为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人,社会问题也从学生的身上表现出来。对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我们深信以供大家探讨,第一,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学校、家庭应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重视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家长必须言传身带,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熏陶,使青少年从师长的身上找到做人的规范。
第二,改善师生关系、增强中小学生的尊师意识是系统工程。国家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法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各行各业要树立“尊师重教”风尚,真正使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进修,提高自素质,为人师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躬亲示范以密切师生关系。
第三,提高家长的认识。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从而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爱而不溺”,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学校社会应大力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对农村中小学的“早恋”现象,必须持积极的疏导方针。一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早恋”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另一方面,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教育,进行积极向上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于学习,从而健康地成长。对于“网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一方面,家长必须切实加强对家庭电脑的管理,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干预孩子无节制的上网。学校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文明上网”,拒绝色情诱惑,争当文明青少年。另一方面,软件开发商应多生产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软件,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不断净化网络市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五
【摘要】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自身的身心发展、生活、工作及家庭幸福,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应该认真关注。通过对我镇3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的职业压力普遍较大,本文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调整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师
职业压力
原因分析
调整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加大。对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初的美国,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逐步深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都系统的对教师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2005年11月,教育部师范司批准了江汉大学领衔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立项,总课题组与全国22个省区的47个子课题组共同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工作,2006年12月份课题组就前期研究成果在北京召开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论坛” 这说明我国对此项工作的研究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存在抑郁、焦虑、偏执、人际交往障碍、自卑、疲劳等不良情绪,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采取过急行为把这种情绪带 给学生造成学生不应有的伤害,有的不到退休年龄疾病缠身不得不离岗待退,有的甚至英年早逝等等。最近,由于工作关系,对我镇的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镇的教师同样存在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其表现和课题组的调查大致相同,患有颈椎病、失眠、肾炎、头疼等与职业有关的慢性病的教师比例较高,存在着抑郁、焦虑、偏执、人际交往障碍、自卑、疲劳等不良情绪,大部分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国内外的调查中,教师压力的来源显示了相当的一致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中与学生、同事的关系;时间要求与工作数量的矛盾;物质上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不理想之间的关系;有关社会地位问题等;下面就我镇教师的压力来源做一分析。
一、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教师的压力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功课目标的新课程标准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为教师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提供了空间。教师将更要灵活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补充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除 了具有理解知识及其结构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具有研究自己教学实践的信念与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广大教师都具备了这些素质,就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但现实不是这样,经验型的教师、素质较低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和教育变革的需要,有的教师看到新教材,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教了,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这种情况更突出,为了适应课改,学习、充电、进修成为农村教师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调查表明,我镇所有的教师最近三年都参加过一次以上的县级以上培训,镇级校级的培训更是频繁,在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同时,老师们也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这让一部分教师感到不堪重负,身心疲惫。同时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加重了教师们的负担。据调查,在我镇187名小学教师中,45岁以上教师有121名,占教师总数的64.7%,这些教师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没有受过正式、系统的师范教育,基本上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转正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虽然业务水平难以提高,但由于未到退休年龄,加之学校人手不够,这些教师仍然要兼任几门课,有的甚至包班。另外近5年来,没有一位新师范毕业生充实进来,为了将新课程所规定的艺术、健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课程按规定开出,一些教师硬着头皮代几门课,每天身心俱疲。在职的193名中学教师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存在此类问题。
二、社会期望值太高和工作量太大形成的压力 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太高,让教师感到压力。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他们即要担当如“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播者”,“严格管理者”等权威式的角色,又要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还要成为一个 “心理调节者”,“心理咨询师”。将教师看成严格的管理者,就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将教师看作家长的代理人,则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将教师看作知识的传授者,就要求教师知识要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教师们既要履行教员的职责,又要担当父母的代理人。农村教师由于知识、经验、阅历方面的不足,在教育实践中,难以处理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比如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朋友这样的矛盾关系。这使一个富有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
现在农村学校由于生源的减少,通过搬、迁、合等方式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每个自然村有一所学校的情况已消失,就拿我镇来说,通过调整学校处数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50余所减少到现在的9所,农村学校服务半径 大,学生上学路途远,教师们早晚要负责学生接送安全,中午还要解决学生就餐,教学职能和生活职能的叠加,让教师们感到每天都千头万绪,像拧紧的发条。
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工作严重超时。《中国教育报》在2001年9月22日刊登了一组调查数字: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大部分农村教师是“半边户”,“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之余还要回家干农活,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另外,除了课堂教学,每天还有大量的学生作业等着教师去批改,教师们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家访,中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师都要教一门主课,再兼一门副课,而村小教师每人教一个班,包干所有课程,工作量都很大。现在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频繁的论文评比、竞赛、教研活动、公开课等让教师应接不暇,上级部门检查学校要求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相关资料存档,而为整理打印各种资料,教师花费的时间有时比教学活动本身还要多,繁重的工作量让农村教师付出太多。
三、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待遇给教师带来压力。繁重的工作并未带来收入的相应增加,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福利待遇基本没有。调查显示,虽然教师工资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略有差别,但农村教师能按月领到的仅是国家规定工资,约占工资总额30%至40%的政策津贴如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均无从谈起,月工资收入大多在800元至1800元之间。据有人调查,男教师认为“经济收入”大于“社会地位”大于“工作压力”大于“福利保障”大于“领导认可”;女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于“经济收入”大于“福利保障”大于“领导认可”大于“家庭支持”。调查中,有些教师这样说,“我工作二十多年,前几年工资600多元,现在发到手的工资1600元,一家三口生存尚难以为继,更不要说赡养老人,也不要想修房造屋。”“由于各种媒体的误导,说教师工资涨了,其实一点也没有涨,只是比以前合理些而已,然而,市场物价涨了几个倍,所以现在很多人要考进公务员,不想再教书,教书没有什么前途,菜涨价,肉涨价,房涨价,车费涨价,衣服涨价,就是工资不涨,还要不停的不得已的主动捐款。” “常言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不跟人比,我跟物价上涨的幅度比。20年前,到粮所购买大米每公斤大约是0.28元,如今市场最低价是每公斤3.2元,升了11.4倍;猪肉,20年前,到食品站购买每公斤约是1.36元,如 今市场最低价是每公斤 26 元,升了 19.11 倍;车费,20年前,从我所在的乡镇到县城只要0.5 元,如今是7元,升了 14 倍多;书籍,衣服,人情往来,更不用说房子了,与商品价格平均上涨的幅度相比,教师工资增长幅度,其实是负增长!如果 在 扣除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水费、电费、房租费„„之后的实际可支配数额来算,则其增长的负数可能更大!”
同工不同酬也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了失衡,同一个县城乡教师的工资不同,同一个县不同乡镇之间教师的工资不同,同一个地区相邻县区教师的工资亦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一倍多。工资较低让部分教师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压力,当前物价上升的指数特别快,教师的工资远远赶不上趟,身体不舒服也没有时间没有钱去看医生,导致了大部分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因病离职,甚至有的病逝,近几年我镇有二名教师50多岁因病去世,有十几名教师因病离岗。
四、不科学的教师的评价体系加大了教师的压力。
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工作若能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和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调查显示,学校对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有的还成为落聘、解聘教师的依据。评价的因子 虽然涵盖德、能、勤、绩、管等诸方面,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基本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给老师排队,其他项目的评价要么都一样,要么差距很小。教师们担心由于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不信任,产生了心理负担,增了加工作压力。
另外,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在农村,交通和信息相对闭塞,放松娱乐的场所较少,交流沟通机会较少,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发泄,容易导致其人际交往敏感,情绪苦闷,交往恐怖等心理问题;专业结构职业素质差容易导致偏执水平高;学历低、工资低缺乏职业安全感,自卑心理更强,情感更为脆弱,容易产生愤急、抱怨心理等。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并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现状的调查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到缓解教师压力的方法。纵观上述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要想解决这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的、心理上的压力必须要多方面联动,一起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师,使他们树立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有顽强坚毅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等。第二,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手段来调节,只有使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列,才能真正使中小学教师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第三,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给教师减负,尽可能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过去只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做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益的事,取消无意义的检查。
第四,尽可能的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的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精神的物质的方式予以激励,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教师的生活情趣。
第五,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养心理素质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信的训练 以及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等,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于合作的一代新型农村教师。
第六,教师要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等方法。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自身的身心发展、生活、工作及家庭幸福,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应该认真关注。值得高兴的是,最近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在文件中,对于减轻学生 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再审视,对教师的再认识,教师的压力将会得到明显的缓解,让教育回归原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1、柴江
杨鹏
农村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归因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2、牛利华
教师职业压力 与教育的生命关怀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10期
3、《中国教育报》 在2001年9月22日 ; 2007年1月5日。
4、张珊明
6.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六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应对策略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加强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内外衔接、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我在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 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三)造成现状的原因
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如下原因造成了“农村孩子课外阅读”不良现状:
1、课业负担过重。虽然“减负”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家长、学生都把分数和成绩看作教学评价唯一标准。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自己的教绩,除了教材内容和教学辅导书以外,不让学生去读任何书籍,而且这样的做法也常常波及和影响到学生的家长,这样的“双管齐下”情况导致的学生想读书也无从读起。最终导致学生用大量的重复练习去换取高分数。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活动时间都很少,更何况是读书乎!
2、书籍来源少。这也是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书籍来源少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也是最让农村教师头痛的。城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有不少藏书,而农村却很欠缺。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藏书数量太少。加上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的课外书“应该”是作文书、教材辅导书、配套习题册,其它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考出高分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在看到孩子在课余时间看“闲书”时,他们就会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让孩子帮忙干农活。再则大多字数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充裕,没有太多的钱用来买课外书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书源匮乏,当然就影响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3、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干扰。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镇上也开设了不少游戏室、网吧。电视的直观性和电子游戏对小学生充满了诱惑,自制力差的他们面对这些常常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或看从小摊买的廉价低质的漫画等通俗读物上。作家徐小斌曾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
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弃”,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电视、游戏及通俗读物成了占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最大干扰项。
4、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导致教师队伍严重缩水,这种情况导致本就师资水平较差的农村教师队伍更加的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选择农村教学是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本身素质就不高,阅读量不足,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又不能积极地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都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不能让学生的读书成为“放羊式”,任期发展,不管不问。但在如何指导上还没有总结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农村学生读物极少,要想有效指导学生阅读需要全班学生同时拥有同一本读物,这一点在农村小学很难做到。
5、学校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不够重视,组织不力。在知识经济的冲击影响下,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递增。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逐年增强,尤其是学校图书馆(室)的大量藏书给学生开拓了一片摄取知识的新天地。但是部分学校,对图书馆(室)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大量图书没有及时借发给学生,无形的影响着知识的有效传播,造成了文化知识的浪费。有的学校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只限于口头提倡,很少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学校少之又少。有的学校不但不提倡课外阅读,反而担心课外阅读的增加影响学生的成绩分数反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限制。
6、小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农村家庭环境的影响,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虽然也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本身就对课外阅读提不起兴趣。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会泡在电视机前,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
二﹑应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呢?通过几年的农村基层教学,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营造家庭环境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开家长会、发校讯通等方式,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向家长推荐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给学生营造更好地家庭阅读环境。因为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意识不强,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只有从家长入手,教师要积极耐心的做好家长的工作。再者,家长都能认识到学生成绩的重要性,教师可从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综合能力的益处入手,开展对家长在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涉及,阅读面要广。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等。
(二)阅读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首要条件是有书可读,其次是方法指导。首先是教师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沉下心来搞教学,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然后就可以授之以渔了。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在阅读方面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走边读的好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工具书或资料;对文本中的疑点、重点、难点、特点展开思考;划出中心句或精彩的词句,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知识,如街上的标语、精妙的广告词、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商场中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及春节的对联等。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环境中出现的字、词、句,让学生记在脑海里,“边走边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其次,课外阅读笔记指导。作阅读笔记,一可帮助记忆,二可锻炼思维能力,三可做资料积累,四可引发新的思考,产生新的创见。常见的对小学生适用的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圈点式。碰到重要的观点,精彩的描绘,关键性的词语,精辟的论述,发人深省的警句,或是有疑问,都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标示出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划线,可划单线、双线、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疑问处可作问号,赞叹处用叹号,特别引起注视处可作圆圈、着重号等。画记号,要告诉学生不要过密,过多,如果通篇都是圆点或线条,会使人眼花缭乱,而且也看不出重点来。
卡片式。对于好词好句、重要的资料、观点、心得等,可指导学生及时抄在小张的纸片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习作极为有用。卡片有词语卡片、知识卡片、心得卡片等。教学生注明资料的出处,书名、篇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日,页码,期数等,歌德说:“我在这一点上就象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提高,到了最后,青年时代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了。”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体会、收获、感想、疑问、评价,成篇地写下来,就是心得笔记,这是提高认识,强化记忆、提高习作能力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心得笔记最常用的就是写读后感,即写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要求学生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要做到有感而发,突出重点。
剪贴式。把在报纸刊物上读到的好文章、好图片及剪裁下来,分好类,粘贴在过期的杂志上或本子上,前边写上分类目录,后边注明出处。经常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资料,也是一种有趣的工艺劳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对于名篇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精心细读,体会作者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营养。略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只有略读才能增加数量,扩大视野,丰富见闻。指导略读,第一要培养阅读时先看序文、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的习惯,以了解全文性质、内容和规模;第二要掌握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的方法;第三要学会浏览全文,综观大意的阅读。速读也是能表明课外阅读特点的阅读方式。一个学生在同样的时限内,能够用高于他人的速度阅读同样的内容,那么他一生的阅读量就会大得多。因此,作为教师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在课外阅读中加强训练速读,使阅读方式趋向科学化。
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我们农村的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雅致温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表》
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邳州市八路镇中心小学 李秀平
4、《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论》/ 教育学院 胡丹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学记》
5 、《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
6、《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周艳霞
7、《由一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想到的》/溧水县和凤小学 刘 花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7.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七
1.1 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方式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方式, 仍然是从国家林业政策出发进行的相对“务虚”的工作方式, 推广工作中这种从政策角度出发的林业技术推广, 往往不能满足林农对实际经济利益的需求, 得不到林农的理解, 所以这一工作方式在林业技术推广中始终不能激发林农的积极性, 得不到林农的支持。在具体的实施环节困难重重。
1.2 我国农民的基本知识无法满足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主要林区都集中在相对偏远的山区, 在这些地区管理林业资源的管理人员知识普遍较低, 对林业技术这样一个系统科学的新观念, 既不能从思想观念上予以认同, 也不能在具体的林业实践中有效实施, 可以说我国林业管理人员基本知识的缺乏, 已经成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且在这些偏远山区很多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 林区的主要人口构成就是老人和孩子, 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也无法满足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需求[1]。
1.3 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资金短缺
林业技术因为其自身经济效益不明显、资金回收周期长的特性, 所以很少有社会资金注入进行林业科技的开发, 仅靠国家的林业技术拨款进行林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远远不够, 资金的短缺让基层林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人员在工作中缺少激情, 很多科研工作往往几年时间都没有任何进展, 成熟的技术推广工作也只是被当做一种形式, 林业资金的缺乏已经严重限制了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2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2.1 国家与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加强农民知识的提升工作
当前, 我国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 因为林业技术推广, 就是要将技术推广给广大人民群众, 农民现有的知识无法驾驭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 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农民知识实际, 以及教育资源实际, 对农民进行基本知识和林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 让农民具备基本的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为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构建完善的林业体系
当前我国的林业管理体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具体的林业管理实施办法中存在落实的问题, 在基层的林业管理体系上, 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只有将林业管理体系完善起来, 建立系统科学的林业法律体系, 结合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从促进林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构建完善的林业管理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普及。
2.3 各级地方政府在集成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
当前, 我国地方政府在林业技术的推广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盲目建设的问题, 很多地方政府主管官员好大喜功, 在国家的林业资源开发号召下, 对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业技术推广显示出极大的热情, 但是却没有从当地的林业技术推广实际出发, 盲目追求“大而全”, 表面上促进林业技术的推广普及, 但是实际上为林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埋下了隐患。
2.4 多元化林业技术推广资金来源
在林业技术和林业资源开发这一领域, 出于保护林业资源和统一管理的目的, 始终没有引进民间的资金和技术, 这种管理模式客观上导致了林业技术推广开发的资金短缺和技术研发困难, 在基层的林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可以适当引进一些民间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 形成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形式, 充分吸收社会经济中闲散的资金和技术资源, 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系统的技术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林业技术推广普及的澎湃动力, 才能保证我国林业技术推广普及的长效性。
3 结语
我国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普及工作涉及到我国林业和林业技术的发展, 其自身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在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活动中, 各级主管部门要从当地的林业技术发展实际出发, 灵活运用国家林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保证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有效贯彻落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推广普及, 当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善措施的角度出发, 结合当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实际, 对当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措施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现状及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 彭远超.隆林各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 2013 (4)
8.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 篇八
关键词: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现状;对策
小学作为我国教育部门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及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教育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后勤综合管理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小学学校在后勤综合管理中的制度还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对于我国小学教育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发现小学后勤综合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人手不足,管理人员文化知识程度偏低,总体的职业素质不高,还存在着某些后勤工作是由教职工人员代替,或者由老年人及残疾职工代替等现象,在文化素养及生活方式方面都有所欠佳。这是我国小学学校忽视后勤管理工作,不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及服务素质造成的。
二、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思想陈旧
在小学学校后勤管理中思想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目前许多小学学校没有把后勤管理工作当成一个独立的工作岗位,而是归为行政工作来看待,这就导致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明确,管理效率降低;其二,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属于编制人员,就是俗称的“铁饭碗”,所以后勤管理人员养成了懒惰的性格;其三,许多小学学校不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不重视后勤管理的工作质量。所以,目前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工作思想陈旧,学校领导观念过于传统,这就降低了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
2.管理体制陈旧
小学学校后勤管理体制陈旧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学校的管理没有一个独立的管理体制,而是属于学校领导管理;其二,学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中没有后勤咨询制度,即使有些学校设置了后勤咨询制度,服务态度也非常差,管理人员在工作方面没有积极性。此外,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性,工作人员都拿着固定薪资,并不主动创新管理制度方法。
3.管理人员缺乏素养
据了解,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多为一些教师职工家属,很多人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学校缺乏具有专业性的后勤管理人员,现在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度和对工作的态度都比较低,无法满足后勤管理工作的需求。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之前,学校也没有进行专业培训,这就造成了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此外,我国没有设置专门的后勤管理专业,这就造成了学校后勤专业工作人员的短缺。
三、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中的改善策略
1.创建正确的后勤管理思想
后勤管理工作是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服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性质,主动联系学校各个部门,了解部门需求,站在学校及教职工的立场上,提高服务质量。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薪资是由学校发放的,这就导致后勤工作人员过于依赖学校,也影响了后勤管理质量。所以后勤管理人员要明白自身定位,正确对待后勤管理工作,满足学校及师生的需求。
2.完善管理制度
改善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现状不只是要求工作人员改正,学校方面也应该采取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够明确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其中还应设置专门的咨询部门,为学生及教职工提供咨询服务。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还要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检查,定期查看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3.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改善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现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校要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让后勤管理人员外出培训或邀请专业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后勤管理人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校还可设置专门的后勤管理奖励机制,帮助后勤管理人员改变懒惰的性格,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学校可以培养内部人才,也可以招聘一些对后勤管理有兴趣且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四、结语
后勤综合管理是小学学校整体管理制度最重要的部分,对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及扩大学校名声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重视后勤综合管理工作,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建设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制度及后勤管理团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的现状,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9.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九
1.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这可以看作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原因,中小学教育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美术课作为副课更受到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忽视。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学科的现象相当严重。美术课成了学校的“摆设”,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笔者认为是如下原因造成:
2.1认识不足。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新课程改革喊得震天响,能力培养的.地位提得也较高,但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效仍然较低,艺体学科的教育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领导不重视。在农村学校,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学科,对美术学科不要求或落实不够,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使美术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不是同等对待。这无疑给师生带来了冷落,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其次,教师不主张。美术教师几乎难得评优晋职,导致没有人愿意担任专职美术教师。第三,家长不支持。被调查的学校学生中拥有一套完整绘画工具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6%,村小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一人拥有一套画具。
2.2资源匮乏。该镇除中心校有几件陈旧模型和几册美术图书外,被调查的各个校点中,再也没有别的器材。更不能奢望村小学校有一些美术器材和教具设备。在配备教学资源根本就没有把美术放入议程,连教学参考书也没有一本,美术老师象学生一样唯有一本教科书。
2.3师资的缺乏。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根本点在于师资缺乏,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越俎代庖,似乎人人都可以是美术老师。
2.4教学方式落后。即使目前的新课程要求、倡导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育,学生没办法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而只是照书临摹,成了课本的模仿者、复制者。
2.5美术评价标准单一。以往传统的美术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印象”评定。这种评价的方式,把学生的自我观点给否认了,注重一些标准化的东西,轻视了艺术的多元化取向。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3.1动之以情的情感教学,让学生感受趣味课堂带了的快乐。今天的美术课,不在是过去古板教条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今天的美术课堂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动之以情的情感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就象游戏一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充满激情,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学生喜不喜欢全看教师的表演,教师的情绪和状态随时感染着学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教师带着不好的心情或带着病态上课,就是有在好的教学设计,能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不能喜欢?所以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美术基本素质,还应具有动之以情的情感教学能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让学生充分感受的上美术课给他们带了的快乐。
3.2就地取材,激发兴趣,发展特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课要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目前新课标工艺美术比重增加的趋势下,农村小学可以将身边熟悉的材料引入课堂。(1)在进行工艺课教学时,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如在进行贴画教学时利用河边的石子、岸上的树枝、河畔的落叶等等,材料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源于身边,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2)绘画教学时,可着重农村题材。如在上苏教版低年级《秋天来了》这一课时,我事先拍好了农村秋天的照片,投影出示之后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身边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叶子的颜色,果实的颜色,爸爸妈妈在农田里做什么?孩子们讨论异常热烈,兴趣盎然!课的最后再叫孩子们画一画家乡的秋天(这时孩子们心中早就有了秋天的样子,不再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这样以农村为题材进行的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思想教育。(3)色彩教学方面,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孩子们的衣服,作业本的颜色进行冷暖色对比教学)。
重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学校艺术工作规程》,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应自觉地把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
[2]杨景芝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10.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 篇十
沙塘乡沙田片校肖喜志
2013年9月我由中学教导调任小学片校担任校长,经过一年的工作,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多的了解,并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分析和看法,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应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1、师资严重短缺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年老教师的内退和退休,再加上一些教师因身体原因休假和一些教师外流,农村小学师资出现严重不足的局面,尽管有一批特岗教师加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但毕竟数量有限,而且新的特岗教师大多为女教师,入伍不久就结婚生子,婚假、保胎请假、产假接踵而来,这样常常出现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上课的局面。学校负责人面对这种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请代课教师,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经费普遍紧张,能够按一千元每月的标准请代课教师实属不易,且当前农村的物价水平也不低,农民工的进城务工月薪三千是常见的,谁愿意来干这月薪一千元的代课教师呢?普通农民工尚且看不上的工资,又何况文化素质稍高能适应代课教师岗位的人呢?学校负责人只好利用师生关系、亲戚关系上门千请万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软磨硬泡做人家工作,请求人家支持一下学校的工作,即使这样,被拒绝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就是请了过来的代课教师也很不稳定,常常干不了多久就另谋高就了,可以说师资短缺是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2、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受教育者水平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而在农村的一些村小或教学点,一部分教师年龄和知识严重老化,他们仍用陈旧的教法教育着自己的学生,履行着他们“传道、授业”的使命,新来的特岗教师虽然文化知识功底深厚些,教学理念先进些,但她们的成长尚且需要一个过程,近年的几批特岗教师固有一些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扎实工作者成为了骨干,但也不乏思想自由散漫、工作懒散、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者。还有临聘的代课教师,他们很多没有接受过教育业务培训,教育教学水平大多较低,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这些现状一方面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一些家长对学校工作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给教育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3、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突出存在虽说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在不断提高,但相对物价发展水平,教师待遇仍然偏低,一个职龄十年的小学高级教师月工资收入不足2400元,偏低的工资和太大的行业差距,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不理解,不尊重,甚至批评和指责,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部分教师工作无动力,甚至有教师将对职业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工作中,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持抗拒的态度;教师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至于学生的将来,国家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已没有多大的关系,职业倦怠很严重。
4、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仍有待大幅提高
近年来,随着校安工程和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以大幅改善,但勿庸讳言,直至今日,由于多种原因,一部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特别是教学设施仍有待大幅改善,电教设备、体育设施、办公设备、活动场地等缺失的问题仍很突出,个别学校甚至还仍存在课桌椅破旧残缺的问题。
5、教研教改工作开展困难大
在农村的一些村小或教学点,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多的学校都是一、二年级一个老师包班,其他年级的教师每天上5节课是常事,有的教师还肩负农务和家务,哪里有时间去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同时因为这个原因,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开展起来困难也很多。
二、面对现状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1、首先,校长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不可怨天尤人,要有敢于负责的态度,不可放之任之,要敢为教育鼓与呼。做任何工作都会有困难的存在,做基层管理工作更是如此,作为校长一定要勇于面对困难和问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可退缩,不能急躁,更不可自暴自弃,在教师中发表消极的言论,如果校长自己都没有好的心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妄自菲薄,对工作丧失信心,其他的教师更会没有工作信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
校长作为组织委派的负责人,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和学校负起责来,开动脑子想问题,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困难的办法,要相信,只要方法得当,许多困难和问题还是能够顺利解决的,对于师资短缺的问题,校长必须严于律己,过好人情关,严格控制教师的非正常请假和利用虚假证明请假的现象,同时,要争取上级主管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严把教师请假关和外流关。另一方面,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多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常持一颗宽容之心,要允许教师有不
同的观点,甚至要能容纳教师的缺点和错误,绝不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安排工作也不可搞成发布命令的样子,要用情感留人,把现有教师队伍稳定下来,包括代课教师队伍,还要适时掌握信息,积极做工作,把外流教师拉回到岗位上来,积极创造条件,把学校招生区域内的免费师范学生引回来。工作都是人做出来的,学校要有一支数量适当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才能开展好工作。
2、通过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学校完全不开展活动,势必缺乏生机和活力,而校长每学期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出来了,教师队伍也就能够稳定下来,这样就算开展校本教研有困难,教师也能够在工作积极性的引领下去钻研教学业务。在农村,教师们的工作生活相对单一,所以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就更有必要了。除此还可开展每期评选优秀教师、年终评选优秀教师的活动,并设一定的奖金。开展优秀教师讲座活动,力争让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自己工作经验、成果的平台。还可开展校内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赛等文体活动。相信教师生活、工作激情被点燃,就一定能够取得一举多得的良好成果。
3、校长要努力实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激励先进带动全体。这就要求校长要有一定的远见卓识,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建立健全学校相关制度。而新制度的出台往往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其间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就要求校长应有一定的毅力和魄力。既要推进学校制度管理,又要大力实施情感管理,在特殊的情况下,情感管理甚至可以优先于制度管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
4、凝聚人心。这应是校长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学校完成好其它工作的重要前提。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大家心气顺,才会乐于工作,勤于工作。一旦校长和教师对立,其后果一定是教师消极怠工,这也势必会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校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以身作责,勤奋工作,做好示范。只有校长永不懈怠,才能影响、感染我们的老师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要首先做到。二是积极主动的化解校园矛盾。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矛盾,校园也不例外。有时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会对教师的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作为校长要见微知著,适时地予以化解,而不能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要努力为教师谋发展,谋福利。对于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同志,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任人唯贤,批评和帮助相结合的原则,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诚心诚意地为他们谋发展。同时,对于教师当得的利益和合法权益,校长应不遗余力地支持与维护。只要校长用一颗赤诚之心待人做事,并以身作责,坚持正义,那么当前我们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5、校长一方面自己厉行节约,依靠学校自己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又要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积极向各部门争取资金,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服务师生,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推荐阅读: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问题及对策08-10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09-05
调研当前农村信用社在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11.11.2010-07
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0-19
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08-03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应对的策略08-15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08-02
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及走势分析07-02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