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24-08-05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精选17篇)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一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高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高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坚决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八种关系: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地方,并非教师表演的平台。现代教师要变“我讲你会”为“我导你演”,由台前表演变幕后策划、执导。课堂教学要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那种以教师的探究代替学生的探究、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活动的弊端,真正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本属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把本属于学生的读、写、思、研还给学生,从而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高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在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精心预设,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高效生成要立足文本的重点、难点进行。第三,教师是课堂智慧生成的启蒙者、引领者和促进者。机智地对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3.处理好目标与过程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心中有目标,教学不“跑偏”。没有正确的目标,教学准备及教学的开展将是无效的。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和全过程都应当一以贯之的为之服务,而不能“跑偏”。但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对预设教学目标的机械执行,而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实际变化情况,对教学目标、内容及活动进行及时、准确、合理的调整。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又要适时调整、灵活应对。

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二

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提出是前提

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生本高效课堂效益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先决条件

营造“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生本高效课堂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小学科学教学生本高效课堂一般采用探究发现法。我们将探究发现法归纳为“五步教学法”,即“意、疑、探、议、获”。

意——设置意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疑———师生共同提出问题,选择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对该问题回答的猜测和假设;探———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其中包括设计探究的方法与步骤、选取有结构的材料、提出探究的注意事项等;议———组织学生分小组对探究的内容(如实验、观察、制作、统计等)进行讨论交流,使同一小组学生首先取得共识,形成初步结论;获———获取浅显的知识结论和习得探究知识的方法。包括全班学生共同交流各小组的探究过程与方法、知识结论、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等,在全班达成共识。同时引导各小组对猜测和假设进行验证,提出新问题供下次探究。

三、营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是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但要注意的是,自主的课堂不是自由的课堂。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比满堂灌或满堂问更费力,教师对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加大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清楚了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老师学,因而积极性大增,效率高,效果好。自主的课堂上不能是那种自由的散漫的任其自然的学习,那种想学什么学什么、想学多少学多少的低效随意的课堂,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而应是展示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好学生就是在不断表扬中、不断“出人头地”中、不断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

四、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是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授之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生本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三

一、潜心研读教材,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基础

语文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指导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依据。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课件制作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忽视了文本的研读,可谓舍本逐末,其效果不言而喻。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的美文佳作,读来既可陶冶情操,更可品味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语文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能够凝神静心地研读、品味教材,与课文进行无声的对话,和作者实现超越时空的交流。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感悟出文章的内涵,才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文本精髓,正确解读课文

只有正确解读文本,才可领会课文的精神内涵,把握文章的精髓。教师不仅要潜心静气品味课文,而且要教会小学生如何克服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缺点,耐心阅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感悟文章内涵。

2.拓宽思维空间,多维解读文本

一篇优秀的课文恰如一个精神花园。教师将学生引进这美丽的“花园”时,切忌一叶障目,只看到“红花”而忽视了“绿叶”。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能够多角度地审视问题,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3.指导学生突破教材,超越教材

当学生对教材的感悟能力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走出教材的狭小空间,超越教材本身,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精神内涵的感悟得以升华。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1.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

新课能否被成功引入,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高效。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认真研究学生,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采用古诗导入新课:“同学们,初唐时期的诗人王勃,他在送别友人时写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诗的意思?”生回答后,我补充:“其实,王勃所说的‘天涯若比邻’,只是他对友人的一种劝慰,是一种美好、善良的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在,这一梦想却成了现实。那么,是什么使人类实现这一梦想的呢?”我通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理解“奇妙”埋下了伏笔,推进了课堂教学。

2.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贴近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切不可死搬硬套一些所谓的好方法。仍以《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为例,为了让学生感悟虚拟的互联网,我给学生创设了如下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家是不是想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请你们闭上双眼,伴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编织了一张‘大网’,将地球团团包住。国际互联网恰如这张围住地球的‘大网’。当然,这张网我们是看不见的,这也是它的奇妙处之一。”这样,学生通过想象,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如,针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来进行弥补,从而突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蝴蝶在谷里聚会的生动场景,制作了一段动画,让学生在动画中体会“飞过、穿过、越过、赶到”的动人情景。在教学第三段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欣赏图片。这样,黄蝶谷、彩蝶谷的迷人景象就深深地嵌入到每一位学生的脑海里了。可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那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和抵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

课堂总结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仅仅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要对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给出一个点评。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可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为其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助推剂。

三、课后适度的练习巩固,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每一节课结束,给学生留适量的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至关重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起到强化和巩固,更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和认知,对有效课堂起到补充作用。另外,科学合理的练习还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适当的课后练习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保证。

总之,有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它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只有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学习中,兴味盎然地去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到达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4.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四

韩党完小:党晓妮

近期,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但收获的同时,仍有着不解之处或者说是困惑。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说,教师真正做到了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性的学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之前,教师提出明确性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大约15分钟,保证了能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有所悟,有所思,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批注的书旁,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反思,我自己的教学,在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还不够充足,甚至有时目的性不是很强,学生不知怎样进行学习。

在班内大展示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充分让学生谈理解、谈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自悟、对比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人间的和谐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读中欣赏到了风情。反思自己的教学,放手还远远不够,生怕学生说不到,牵引太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信他们一定会学习的,学习得也会更深,更透,在关键之处,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收获的同时,我也存在着困惑,针对这节课来说,整堂课教学顺顺畅畅,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之处,教师讲得的确是少多了,但这样是不是少得可怜。语文教学,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点之处时,学生有时谈得比较肤浅,这里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引导,而是一带而过。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有的孩子汇报船给我们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师有必要再次追问学生,哪些词语更能体现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这种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之中吗?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学习别人高效课堂的精华,更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其重难点,采

5.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五

高新小学刘东宁

5月25—26日两日的渭南学习,听了7堂专家的讲课和讲座,真是让我耳目一新,眼见大开。20年来,也听过各种名师、各种形式的观摩课,但可谓千篇一律,英雄所见略同,唯独这一次听王崧舟、支玉恒、窦桂梅的课,让我深深懂得小学语文教学的路改往何处走,我也不敢再认为小学语文没什么难度,再也不能拿着书本就进入课堂,总而言之,这次观摩听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什么是教书匠,什么才是教育家。

王崧舟老师的示范课是《去年的树》,我以前也听过几次,曾经也被老师的深刻分析所打动,体会到了树与鸟的深厚感情。王崧舟老师的课没有流于一般形式,就课文分析课文,而是让学生在平淡的文本叙述中展开想象,想鸟唱歌可能在什么时候,然后让学生把想象的词语加入课文,再齐读课文开头,通过两个“天天”体会的鸟与树的深厚感情,接着问学生想认识这只鸟吗?想见见这颗树吗?引导学生第一次当堂写作,写写学生心目中树的外貌,鸟的样子。学生写作后,王老师再让学生根据所写重新讲故事的开头。王老师紧接着讲课文的开头并不是这样的,课文的开头写树的高大了吗?写鸟的美丽、可爱了吗?生回答没有。于是老师板书“平淡”;通过写外貌、写表情、写心理的平淡,三次当堂写作,引导体会平淡的言辞中透着深厚的感情,最平淡的语言,可以讲下最生动的故事。

王崧舟老师的讲座“语境视眼下的雨用教学”,认为语用教

学是整体的教学,和谐的教学,统一的教学。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结合,语用学习和情感陶冶相结合,语用学习和学法指导相结合,我们的日常教学知识做到了前两条,王老师的语文教学如一股涓涓细流,把三者完美统一,不漏痕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陶冶了情操,又学会了改如何写作,即故事不在文本,在每个人心中。

窦桂梅老师以美国作家惠特曼的诗歌开头:“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她从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步骤讲了《魅力》这片鄂教版小说,让每位学生以及在场老师深感卡佳的天真、纯洁、善良。窦桂梅老师以“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为宗旨,以“什么样的文本还它什么样的味道”理念,用火一样的热情给听众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通过她的讲座,多少老师明白了不能把所有的课,都上成一个模式。小说有小说的上法,诗歌有诗歌的上法,散文有散文的上法„„课堂一定是给予文本属性的的课堂,儿童的课堂。

支玉恒老师年已74岁还在深入课堂教学,他的作文示范课——《个性的表达》,沉稳厚实,娓娓道来。是的,作文难,难在内容上,那么,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导课,得从内容入手。内容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能够写下去,写完,这是多写、多练的前提;生活有取决于人对生活的认识,作文指导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识来源于实践。小事情来源于实践,大事情来源于书本,这些理论环环相扣,但句句真理。

支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教的。他的课没有花招,课堂实效性很高,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6.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篇六

关于“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我同意我们网络培训中的观点:实施高效课堂,需要课前精心准备、优化精讲、精学、精练的时间安排、学会运用教材、坚持教学反思。也就是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会用教材、活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精心安排讲、学、练的时间,使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最大化的效益;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下面我结合自己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谈谈对实施高效课堂的一点体会。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天学习这篇课文,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个问题。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交流。交流时,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时我充分肯定他的提问,说“嗬!这么肯定!这确实是每个新课老师常提的问题,那你请说说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还能说”?老师要求并引导学生尽量的把事情讲的具体清楚。之后老师小结:问题提的很好,答得也很好,但不是老师要提的问题。于是又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我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自己回答。引导学生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文中“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关键的话进行体会,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话,这是一个约定,这是一个承诺,这是父子心中不变的信念,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对回答正确、理解深刻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又表示“很可惜,还不是老师要提的问题。接着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老师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有的说“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有的说“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对该问题的提出者老师表示非常的肯定和赞赏,作为奖励,让学生板书“了不起”,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为了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他绝不放弃,当别人都劝阻他时,他还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挖;儿子的了不起在于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

却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对以上每一个发言提问的同学,我都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并引导学生解答。最后老师亮出自己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说出你的理由”。然后鼓励学生展开辩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走进父亲,体会“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种时间罗列的作用;抓住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体会38小时失常的举动下父爱的执着、父爱的力量、父爱的伟大!

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更需要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在这节课中,我用“猜猜老师要提的问题”这个带有挑战性和鼓动性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一个主动探究的平台,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尝试和挑战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细节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了教学任务,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锻炼了学生提问、思考、理解、阅读、合作和表达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实、有效。

7.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七

一、“潜心会文本”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社会, 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 将文本抛到了一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 意蕴深远, 语文老师首当应以学习者的身份, 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 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 才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层次对话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预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如何,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成效的高低。教学一篇文章, 教师应把自己当做一名读者, 对文本潜心阅读、反复揣摩、细细咀嚼, 悟出“三味” (文味、情味、人文味) 。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通过钻研教材, 对教材二度开发, 确定“教什么”, 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 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其次再“跳出来”, 站在学生的角度, 依据教学目标, 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 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二、做好课前准备, 设计好导学案

1.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三维目标和内容, 精心地设计导学案上的每一个环节。达标测评要注重创新, 出一些灵活多样、举一反三的习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觉得做作业不再是一项负担, 爱上写作业。

2.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以有效的语言贯穿课堂。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有一定的导向性, 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主线, 做到“有的放矢”。因此, 如何设计好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做到以下三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明确教学目标, 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这是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紧扣教学目标, 能够激起思考。

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钻研教材, 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 把握教材特点, 明确教学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使他们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知识,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问题要大小得当, 多少适量, 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教师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 严格控制数量, 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 就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 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 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 讲授太多, 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 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 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 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 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 而是仍旧反复问, 让学生再答, 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 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 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 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 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 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合理安排时间, 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 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 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 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 不要迟到, 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 帮助学生安排好时间, 反思时间利用情况, 学会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取得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 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 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 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 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 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 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五、精心设计练习,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 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 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 个性问题单独解决, 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促使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8.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指教学中可根据教者、学者、教学内容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教学艺术进行教学操作。什么是教学艺术呢?本人认为教学艺术是教师能熟练的综合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和谐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操作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必须尽量创造教学氛围的和谐美。本文就从和谐美的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操作节奏的张于弛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指教学操作过程中的快节奏,“弛”是指教学操作过程中的慢节奏。音乐离不开节奏美,教学也要讲究节奏美。在教学中如果运用了符合节律的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比较艰涩的,道理比较抽象的或者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节奏”,提问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同时老师在讲解答案时也要适当放慢节奏,让学生来得及领会。

对于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的,课文内容较为有趣的,或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教师就可采取快节奏进行。如我在教《桂林山水》时引导学生抓住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放慢节奏,细讲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提出了本段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的手法,如课文运用大海、西湖与漓江的水相比以突出漓江水美。用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用翡翠来比喻漓江水的绿。对于本文第三自然段,我针对它与第二自然段写法相同,就放快了节奏,让学生自学,去体会桂林的山是如何美的。

二、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说中国画的构图技巧“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说空白的地方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进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重点内容,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部分,则必须进行工笔细描,浓墨重彩;对于课文非重点难点,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或者以读代讲,这是教学上的写意,是粗线条。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如《梅花魂》一文,课文写了关于华侨爷爷的那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可靠学生自己解决,这是“疏”;而对《梅花魂》“魂”字的理解,梅花有什么样的“魂”?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魂”?二者之间有何联系?是教学重点,则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写梅花精神的语句和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魂”的语句背下来。这样就做到了有“疏”有“密”,而且“密中有疏”。

三、教学语言的庄与谐

教学语言的“庄”指用词准确,逻辑性强;“谐”是指风趣、幽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主要靠准确的、符合逻辑的讲解,但理论性、逻辑性强的讲述时间一旦太长,就容易引起学生身心的疲劳,因此讲课时应该是亦庄亦谐,庄中有谐,谐中有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后宜谐,这样能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消除疲劳,根据年龄特点,高年级则可庄谐并用,而低年级学生由于较好动,则应谐多于庄。在教学中借用其他行业的语言或流行语于教学的是“谐”,在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语言是“谐”,形象化的描述能引起学生想象的也是“谐”。在“谐”的过程中要注意“谐”得恰到好处,不能“谐”得过了头,导致偏离教学的轨道。

四、教学形态的动与静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等,是有“声”有“形”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默读等,是无声世界。教学中的“动”能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教学中,“动”“静”要适量、适度。“动”多“静”少,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热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据此,应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动”“静”合理搭配。低年级要“动”多“静”少,以“动”为主;高年级则要“动”“静”结合,相对延长“静”的时间,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的“守本”与“逐巧”

“守本”这里指遵循常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守本”就是要遵循教学大纲提出的基本方法。“逐巧”指不循常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逐巧”要符合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美学等原则。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常规,又要敢于突破常规,二者相结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围绕重点部分重点讲解学习,就是突出重点的常规教法。如上所举《梅花魂》中重点部分的教法,就是“守本”的教法。故事性很强、难度不大的课文,教师所采取的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学,或以读代讲,或利用简笔画设计出优美的图案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或利用电教给学生展现课文要表达的内容等,这些都是“逐巧”。教师在教学中,是“守本”还是“逐巧”,要根据自身能力、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所学课文的特点进行。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解“野”的含义,在利用总起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给学生讲解了第二自然段“山是野的”,这是“守本”;利用电教把索溪峪的风光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免去了煞费口舌的讲解,这是“逐巧”。对于常识性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逐一概括出常识性知识要点,这是“守本”;让学生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帮助课文的学习,这是“逐巧”。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查阅与地球有关的资料,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逐一概括出有关地球的常识性知识要点,并利用电教把宇宙中的地球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守本”和“逐巧”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每位教师应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和谐的美运用到教学艺术中去。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让学生处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态中学习,使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得到发展。

9.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九

2011年3月30日与31日,我走进了诸城实验小学参加观摩学习活动,会议内容丰富多彩,观摩课更是包含了儿童诗、唱诵诗歌、习作教学等课型,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通过听诸城名校长的语文主题学习报告,我从理论上认识到了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深入学校、班级参观,对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从行动上有了明确的指导思路。下面就几点谈一下最深刻的感受:

一、王春爱老师的唱诵古诗教学法别具一格。

当前我们也在大张旗鼓的搞课堂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提倡轻负高质,但王春爱老师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她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并不注重于字词诗句的理解,而是让学生把那些文质兼美的唐诗通过唱诵广为流传,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唱诵古诗的积极性。

二、李洪芹老师的主题习作课值得借鉴。

李洪芹老师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习作要求,结合具体的口述内容,多方面进行交流。她不急于让学生去写,而是留给学生大量的思考时间,我想写谁、用什么事例、表现什么特点,开头怎么写、重点部分、以及结尾,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口述,学生口述完后,有种一吐为快的感觉,接着让他们进行快速写作,把满腹的话语倾诉出来,效果非常好。

三、诸城实小的学校管理,独树一帜。

诸城实小校园不大,但安静文雅,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非常好,校园走廊文化别具一格,在无形中接受教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后努力方向:通过学习,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入手,培养学生感悟情感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真正的将学生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10.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

10月4——6日,有幸观摩了“平泉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低、中、高年级段14节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收获颇丰,现就每一节课谈谈自己的个人想法:

第一节回民小学周晓涵老师的《戈壁滩上古长城》一课,教师语言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落实低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在课始进行了生字词的扎实认读,起到了巩固作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语言训练与积累,在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古长城”部分,教师对“叮叮当当”一词的学习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让学生说“叮叮当当”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然后出示对比句子把它换成“叮当”,让学生读读两个句子比较“用哪个更好”,最后让学生说出类似的表示声音的叠词,当学生说了“高高兴兴、吵吵闹闹”等词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些是叠词,但不是表示声音的,随之引导学生说出“下雨时,小雨点、小溪 地流、小鸟 地叫”等等,并且在有效练习环节提示学生课下积累在小本本上,可以在课文中找,可以在拓展阅读的文章里找,也可以自己试着写一写,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词语,还丰富了语言积累、表达。周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轻轻打开书,轻轻拿出铅笔,写字时要头正、身直、肩平、足安等等。一点建议就是尽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尽可能做到按时下课,不拖堂,“城”字的书写大可不必非得在这节课指导。

第二节黄土梁子明德小学于淑娟老师的《戈壁滩上古长城》一课,教师能依据“高效课堂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完成第二课时学习,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学生读的训练,训练形式多样,如:自由读整体感悟、同桌互读交流感受、个人展示读、教师范读、段落对比读、熟读成诵等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课始认读认字卡片、课终前的指导写字。只是在指导写字时教师要注意方法,田字格要画的方正,教师板演时要注意占格位置和字的间架结构要准确,不要急要一个字一个字细致完成:看

一、描

一、写

二、组一到两个词、如果再说个句子就更好了。另外课件的制作中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的搭配要精心,本节课的课件张张都给人“阴天”的感觉,字也看不清,整节课由于课件的原因心情显得很压抑,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第三节金杖子中心小学郝爱萍老师的《戈壁滩上古长城》一课,教学环节思路清晰,每一环节的过渡语设计精心,让我们感觉整节课是一个整体,不支离破碎的。比如在由学生的自主阅读到小组交流时,教师说:“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已经开始和小组同学说起来了,有的同桌说的很热闹了,可能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说,那就带着你的想法把你画的句子给同桌读读。”学生们就自然地进入了交流的环节,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说:“已经准备好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许多同学已经回到了坐如钟的状态”。自然进入全班交流的环节。教师引导理解理解词语的方式新颖,如理解“断断续续”教师采用了画图的形式,并且是让学生画出断断续续的线。几点个人想法:

一、课件的使用,朗读古战场一段时能播放大哥哥吹笛子的音乐吗?

二、师生的表情要随文本而变化,和文本同步,读古战场中“战士们一点笑容都没有”学生不严肃,教师也面带微笑的点评指导,显然不合适。

三、对朗读的评价,第二课时中的评价要求读出个性体验,不能再只停留在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是否流利上,应该说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等等。

1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理念也随之变化,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构建一个师生融洽、学习轻松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以课本为主,然后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对书本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2.教学方法守旧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一种方法。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渐渐地,学生丧失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也变得冷淡起来。教师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身的素养与提高思维能力。

3.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不相同的,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掌握教师所讲述的所有知识,再加上小学阶段的一些学生有爱玩的天性,在下课之后很少有学生花时间复习课上的知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困难,不懂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他们会觉得学习语文是非常艰难的,课堂更是枯燥无味的,从而对语文缺乏学习兴趣。

4.学习缺乏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述,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比较死板,而且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是相同的,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导致学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一种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定式,最后导致学生完全没有主动学习的想法。

5.课堂气氛沉闷

在教师的眼中,小学生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而是以一种严厉的态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那些被呵斥之后的学生,胆子变得更小了,自己心里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课堂上更加不愿意回答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1.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所以,要想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了解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或者是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建立气氛融洽的课堂,这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一个前提。

2.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将语文书上的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实践中获取成功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构建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拥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使学生深入地开展学习。教师将教学思路用语言文字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认真备课,抓住要讲解的课堂内容的重点,从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思路中理清思绪,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4.采取多种方式教学

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将课文内容以短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充满着无限好奇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体验各种学习活动,可以自己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从旁进行点拨;探究式教学,适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需要学生利用较多的时间去探索研究,了解发现新事物,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再到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这种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师友教学,一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一名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负责帮助学习能力弱的朋友,往往学习效果比老师的讲解要更好。

三、总结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一个目标,需要立足于学生用多种方法实现这个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2.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资源配置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怎样才最有效,如何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工作同样如此,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营造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一个浪花,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多阅读,增加阅读量,可以了解书中的大意。四大名著是必读的很多诗次词方面的书籍都要浏览一番, 只要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较长时间后,你就会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增加了,语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一些优秀的读物;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三、精心设计提问,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得体的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手段。要使课堂提问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在设计提问时,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想教育内容。设计课堂提问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和交代的事件都是循序渐进、一步步展开的,都具有特定的思想内容。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明确提问的目的,体现包含的思想内容,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有所侧重。二是课堂提问要体现启发性。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一般都隐藏在课文内容之中, 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得当,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提问时要热情,态度要和蔼,消除师生间的界限,使语言交际渠道畅通,为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三是注意提问效果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充分流露,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思想认识。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学习的过程随之变成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随之激发。

五、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训练

理解词语,不仅仅是查一查字典、读一读它的注解而已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它作出说明,达到真正意义上“懂”的境界。因此,在进行理解词语的训练时,特别要注意设计好训练的环节,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以及讨论、比较,甚至是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领会它的意思,并作出正确的表述。

六、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特别是对生性好动、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绚丽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可爱的卡通形象,常常如磁铁般吸引好动活泼的小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对语文越感兴趣, 语文能力就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七、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师的学习是伴随教学进行的,课后的回顾、思考、总结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善于回顾、总结课堂授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写出课堂教学反思。想想哪些环节设计得比较精妙? 哪些环节是无效的可以省去? 学生最感兴趣是什么时候? 一个问题问完后没什么人举手回答是什么原因? 还可以将课后反思及时地发到教育论坛里, 与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交流,实现同伴互助。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持之以恒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技艺,最终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八、课后要精心拓展

课后是课堂的延伸,学生课后的学习是高效课堂启迪、感悟的必然,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探究课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1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三

暨“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

心得体会

华丰镇中心小学

李建军

10月29日——11月1日,有幸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泰安市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培训暨“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受益匪浅,很受启发。

一、报告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

肥城实验小学刘鹏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作了题为《触摸生本观念,探寻高效课堂》的学术报告。由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小学部主任、特级教师钟静对2011版课标进行了解读,指出了新课标由原来注重语言文字的阅读和理解向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转变;向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转变;向注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并做了《班级阅读习作新计划》的报告,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引领了方向。

二、“经典诗文”诵读堪称经典。

肥城市的师生们进行的主题为“歌吟经典诗文,传承传统文化,共筑中国梦”的中华经典诗文歌吟展演,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师生们以饱满的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张扬个性的表演,或唱、或诵、或吟、或舞、或演,或奏,将经典诗文中动人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实验小学教师合唱团精彩激昂的演唱更是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肥城市师生的歌吟汇演给我带来的是震撼和惊喜。

三、课例研究展示“生本高效”

由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小学部主任、特级教师钟静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各县市区13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的课例展示。展示中,既有老师们一直关注的阅读教学课例,也有优秀的习作、写字课例,真可谓精彩纷呈,好课连连。在教学中这些教师已经由原来注重语言文字的阅读和理解向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转变;向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转变;向注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真正实现生本高效。

四、层次高,阵容大,形式活。

在内容安排上,既有课堂观摩展示,也有专家的学术报告,更有优秀教师的现场点评。课堂观摩和专题报告,交相组织,交叉进行,便于老师们更好地学习借鉴、消化吸收。而省特级教师和各级学科骨干的莅临参与,带给老师们的是高端的专业引领。为期四天的教材培训会暨“生本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信息丰富,务实、高效、令人震撼又备感人文色彩,每一天都让人感觉是一场饕餮盛宴。在会议学习期间,别出心裁地安排了诗文歌吟、歌曲欣赏、快板说唱等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寓研于乐,让老师们劳逸结合,轻松学习,在愉悦的同时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此项活动的安排给紧张的大会增添了人文色彩。

五、指点迷津,回归本真。

14.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四

这一阶段来我学校正在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经过学期初的高效课堂业务培训,以及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尝试应用,我更为清晰的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15.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五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那么, 如何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以课标为参照, 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设计教学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语文课要想学生学好, 教师的备课非常重要,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语文备课中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教材和课标要求上, 而对于学生实际的把握不够, 这就往往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互脱节的问题,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效率低。既然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要充分的落实生本理念,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除了关注教材、课标之外, 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即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是怎样的、怎样学才更有效、怎样使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教师的备课对于学生来说针对性才会更强, 当然也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这样学生收获的才可能会更多。

二、打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培养语感

为语文教学寻找一个突破口,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那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我们对语言的直觉感知的能力。简单地说,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要想培养学生语感,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

(一) 多读——积累语感的重要途径

学习语文需要具备的几个基本能力就是听、说、读、写, 这里面阅读在学生们的语文学科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山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在阅读量增加的情况下明显能够提升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读, 这样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多写——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

在让学生多读的同时, 也要让学生多写。让学生学习自己记读书笔记, 写读后感, 写日记。让学生把读文章时所想到的内容, 转化为书面的文字, 想到的多就多写, 少就少写, 一句两句, 一段两段。

(三) 语文活动——培养语感的辅助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把语文的学习落实到具体的各项活动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毕竟, 只有“爱”, 才可能“学”。

三、加强语文课堂教学, 注重课堂所学技能的迁移

“对于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文本为凭借, 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 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语法逻辑等方面都是范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依靠课文, 从解读文本中去重构文本并超越文本。其中, 重构文本就是从语感的角度, 让学生来重构课文的内容。超越文本, 就是让学生更广泛的阅读, 从阅读中获取更为广泛的知识, 并把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 教师在利用教材, 应着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合理设计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为师生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大部分教师已率先运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观念转变了, 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化, 传统教学中“教”在前、“学”在后的“教师一言堂”场面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等生动局面所代替。但是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就得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一)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学方式, 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 在研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点, 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学本”、变“教学”为“学教”。

(二) 营造乐学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主动学习。

五、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有效性的作业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业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 练习要精心设计, 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 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 个性问题单独解决, 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 改变过去的满堂灌。而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 则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活动,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 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取知识。因此, 如何组织课堂、设计有效活动无疑是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 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 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 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 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 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教师要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 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 把作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16.小学语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是必然趋势,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基于此,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是必不可少的。

一、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备课实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教师首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为了防止让自己的思维落入固定的模式,在运用我区实行的“高效课堂导学案”的基础上,我尽力避免重复性的线性思考,而进行不规则的“螺旋式”思维状态。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会不断地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在备课时,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在运用这份导学案时,我会做大量的修改工作,做批注、写教学策略、预设课堂效果等,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我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运用到了我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区“高效课堂教学标兵”选拔活动中,我被学区选中,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三、教师要用心设计好课堂提问

首先,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四、从学生思维出发,化繁为易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不太一样,有时候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一个句子,可是他们却很难理解。所以我们老师应该以他们的思维来思考,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词语来解释一些东西。平常我们讲课文的时候,语言表达要确切、中肯、规范。不能废话连篇,语病百出,模棱两可,说了半天,学生还是不得要领。

比如,在扩句练习中,有些同学经常连句子主干甚至句子意思也一起改变。尽管强调了很多次,收效甚微。有一个同学甚至不知道句子主干是什么意思。当时,我意识到,同学是不懂这个概念。于是,我打了个比方,我把句子主干比作是人的身体,里面的每个词语都是人身体的一部分,而自己加进去完善句子的成分比作是我们的漂亮衣服。我问学生当一个人不停换衣服时,这个人还是不是原来那个,学生说是。于是,顺势引导句子主干也如我们一样,不同的形容词只是它的美丽衣服,而不是人身体本身,如果改变主干意思,相当于改变人身上的胳膊或腿,人的身体也就不再是原来的了。这样一比喻,学生基本上都懂了。

五、重视运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课标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文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恰当合理地迁移运用。

如教学《海底世界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的是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重点抓住“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举数字),“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做比较),“像闪烁的星星”(打比方)等关键之处体会作者方法的巧妙。这一环节之后,我出示海底其他动物的活动录像,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也写一写海底动物的活动。同学们是这样写的:“小丑鱼,游动的时候左一晃、右一晃,活像京剧里的小丑。”“海马游泳的姿态非常特别,身体直立在水中的,一般的鱼儿游泳时都是横着身子的。”“水母游泳时,整个身体一上一下,估计游三天三夜天也不会游多远。”等等。从学生写的句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同学们都学会了借用。这样的教学不仅为学生以后学习类似文章提供了方法,还让学生明白如何把某种事物写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事半功倍,这才是高效课堂。

总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参考文献:

[1]占西西.用探究之花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反思[J].语文学刊,2012,(12).

17.语文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十七

语文教学是灵活的,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实际、学习实际和教材的实际来教学。我现在所教的是小学三年级,因此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说、背诵,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基础上,切实考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获取赞扬。学生更是如此。表扬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挖掘学生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比如武凤霞在评价学生时用“我很喜欢、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这个词比我想的那个好等这样的语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在点滴的进步中得到自信,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超越自己,

还有一种普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不敢举手呢?是真的不会还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不敢举手的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放弃?还是……我是这么想的,对于这类问题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他,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果回答的正确,应及时加以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应该分析原因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给予肯定,不要直接否定或者一味的去批评,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样“更”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敢回答问题了。教师应改变一下方式,激励,肯定,那怕沾点儿边都好,如:再详细一点就更准确了,虽然你的回答不是很准确,但是你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鼓励,肯定的话语,使他们在错误中进步。

三、对话教学的策略

对话呈现的是一种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这句话。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需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

1、营造亲和力的对话氛围

学生能够喜欢你,说明老师懂得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快乐、放松;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被尊重;含蓄的批评保护的学生的自尊心......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真诚的把学生看做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则会把你当做灵魂的亲人,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地对话中学到知识。

2、创造人格平等的对话精神

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无法摆脱对方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为复杂、较为深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是十分容易和十分愉快的。

上一篇:模仿的造句下一篇:小学生消防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