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产业生命周期

2024-09-14

联想产业生命周期(精选8篇)

1.联想产业生命周期 篇一

零售价格竞争与市场结构和产业生命周期具有密切联系.在不同的产品结构中价格竞争发生的频率和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价格竞争的重要性和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作 者:赵萍 ZHAO Ping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刊 名: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MANAGEMENT年,卷(期):21(4)分类号:F714关键词:零售价格竞争 市场结构 产业生命周期

2.联想产业生命周期 篇二

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物流产业,绿色物流,技术创新

0 引言

如同产品一样,产业的发展规模、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类似,产业也存在着从成长到衰退的生命周期。产业的生命周期反映了一个产业的成长、发展、成熟、衰退、恢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结构不同,发展政策不同则影响产业生命周期的因素也不同。我国的物流产业是由许多发展程度不同,规模差别很大的厂商构成,但他们作为单个厂商在生命周期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特征。本文以我国物流产业的近年来的发展为主要依据分析我国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说明其成长的一般规律。

1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数据

我国物流产业历年的营业总额、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厂商数目如下表所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资料核算数据将其绘成折线图如下。根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程度,我国物流产业经过了90年代之前现代物流萌芽期,1991-1999年的导入期、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00~)。(图1)

2 中国物流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比较特殊的:(1)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高潮,产品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导致了产品的积压浪费等流通不畅的问题,特别是物流发展滞后的矛盾再度凸显,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物流水平的提高。针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业发展十分落后这一极不协调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积极大力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发展。(2)在我国开始导入现代物流产业时,国外的物流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我们直接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营方式,所以我国的物流行业有一个很高的平台和起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的。(3)由于市场经济供求关系极大的影响着物流产业的发展,所以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刺激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一萌芽开始仅仅经过短暂的积累就取得极大的提高。(4)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面积辽阔,造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空间上的分离,这又要求高效的强有力的物流保障。

我国的物流产业像电视机、打印机、计算机这些产品一样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只是比产品的生命周期要更长一些。这里,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是特指一代物流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不是指这个产业本身。因而,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的完结,并不表明一个产业的完结,而只是意味着由于根本性技术创新的出现使新一代产品代替了老一代产品,使产业得到了质的提升。因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萌芽期、导入期、快速成长期,缓慢成长期,衰退期,恢复期,稳定期。

第一阶段萌芽期—传统产品配送。这个阶段经济产出有限,物流只是承担简单的产品配送的角色,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集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包装等于一身的现代物流,发展程度很低。这个时期市场小,从业者少,价格也偏低。

第二阶段导入期—这个时期由于我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急需更加高水平的物流来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第一次发展现代物流,实际上是一个产业技术的早期探索和需求的确定阶段,对于中国的物流产业来说两者都不存在。因为现代物流在国外已经有较完善的发展,并且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也极易获得,而且在这个经济高潮中积累的产品对物流需求急迫,这里的导入期即对应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大量进入阶段。

第三个阶段,快速成长期—与早些年的大量进入不同,快速增长期主要表现在当初进入的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经过优胜劣汰,一些运营差的企业已经销声匿迹,余下的企业开始探索寻求新的发展,致力于做大做强,这就使我国的物流行业正式步上正轨,而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物流行业的总需求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物流快速发展。

第四个阶段,缓慢成长期—这个时期是指在还没有与新技术相联系的产品出现时,旧的产品无法高效的满足经济对物流行业的要求,引起了需求疲软,从而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缓慢增长,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成熟期前期。

第五阶段,产业进入衰退期—进入衰退期的产品一般会以极快的速度退出市场,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今这个水平,一般的产品在进入生命周期后期的时候已经被新一代的产品所取代,物流产业也是如此,在产业的代表产品进入生命周期后期时,它会被迅速的抛弃,行业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产生新的代表产品。

第六阶段,恢复期—这个时期是伴着技术创新出现的,当产业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期时,由于这是一个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行业,并且蕴含着极大经济利润的行业,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它绝对不会消失。在出现衰退时,一定会出现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新的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新的产品。从而行业就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的快速增长期。

第七阶段,进入稳定期—经过无数次恢复、衰退循环以后,最终物流行业会进入一个稳定期,就像从古自今的粮食市场一样,这个稳定期即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成熟期,由于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业出现,产业的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的下降,此时产业的经营技术、规模及产业本身已经完全成熟,成本、价格因素,和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均衡的行业状况。

3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物流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我国的物流产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我国物流管理体制上的不合理。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其发展涉及国家宏观经济与对外贸易,涉及铁路、公路、水路和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也涉及口岸监管、商务、土地、税务和信息等其它相关部门。但目前的情况是,各部门各自为政,缺少有效沟通与协调,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往往受到区域性局部利益的影响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是导致目前物流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上反应迟钝、竞争乏术、受制于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应该鼓励物流企业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发展高效物流,物流效率的提高对降低物流费用至关重要,并且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准时率,节约了企业财力和人力。这就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加强彼此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建立完善的配送中心对于整体物流效率提高也有重大意义,物流中心减少仓库建设和人工成本,增加存货透明度,加强物流的流程控制。

其次,绿色物流也是现在社会发展条件下一个必然趋势,在物流业发展中将环保和可持续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说,其主要内容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清除,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实际上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体部分。庞大的费用数字说明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存在“非绿色”因素,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污染了环境,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所以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降低了企业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了供应链风险。发展绿色物流需要政府管制,采取措施全面引导物流企业,树立起全民意识。

第三,与国际标准一致,发展国际物流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发展国际物流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目前,国际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通过发展运输实时跟踪定位系统、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三维条形码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等新型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电子化管理过程与网络财务支持系统、电子商务融为一体。就本质而言,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信息化”,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而物流的信息化的发展来源于技术创新。

4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是呈现“阶梯型”的螺旋上升的,根据目前的供求关系、物流发展数据分析其产业生命周期,并区分各个阶段和特点,最后结合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而预测了我国物流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技术创新、建筑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高效的、绿色物流是必然趋势。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对于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理论,可以更加准确的制定政策,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希望文章的研究会对物流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建花.产品创新的最佳时机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9):90-91.

[2]龚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框架研究[J].财会研究,2009,(12):32-34.

[3]Lan-bing Lee,Identific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ial Cluster EvolvementMechanism Based on Life Cycle[J].物流技术,2007,26,(1):6-10.

[4]盖翊中.产业生命周期中产业发展阶段的变量特征[J].工业技术经济,2006,(12):54-55.

[5]Chun-Jen Chung,Hui-Ming Wee,Green-component life-cycle value ondesign and reverse manufacturing in semi-closed supply chain[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3):528,545.

3.联想产业生命周期 篇三

(1.上海海事大学 科学研究院,上海 201306;2.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 200082)

0 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1]由于产业集群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天然相似的特征,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引入产业经济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航运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有航运产业集群的主要构成[2-3]、内涵特点[4]、发展模式[5]和竞争力[6-7]分析.对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或是仅仅参照港口发展阶段阐述航运集群演化[8],或是利用常见的钻石模型分析港航产业成长机理[9],缺乏从完整、系统的角度对航运产业集群演进机理的分析.因此,将生态学理论引入航运产业集群的演进研究对拓展航运产业集群的研究视野、深化航运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指导航运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生命周期

类似生物种群的演替发展,航运产业集群的成长呈现出阶段特征.由于各发展阶段的要素构成、组织结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航运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见图1).

图1 航运产业集群生态演进的概念模型

1.1 形成期

这一时期是指航运产业集群生产要素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此阶段,由于资源环境、产业基础、政府引导等利好因素的出现,初步具备航运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其中种子企业(关键种企业和优势种企业)的出现是航运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作为海上运输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船公司是航运产业集群的关键种企业,可以实现航运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其发展决定航运产业的集聚区域.港口企业是航运产业集群的优势种企业,在船公司业务范围以外的领域起主导作用,对航运产业集群形成期的发展特征起决定性作用,即处于形成期的航运产业集群是大量基础型航运业务的集聚地.

1.2 成长期

这一时期是指航运产业集群生产要素加速集中的过程.在此期间,种子企业发生规模和对象的双重变化:一方面,船公司仍然保持其关键种企业的地位,同时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龙头型企业[10],带动航运产业在该区域的地位不断上升,增强航运产业集群对航运相关企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不同类型航运企业及相关企业涌入集群,集群内部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港口企业在集群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减弱,转而由成本优势相对更高的服务型航运企业取代.

1.3 成熟期

这一时期是指航运产业集群生产要素扩大影响的过程.在此期间,集群的种子企业仍然发生着动态变化,船公司依然延续从形成期开始的强势地位——关键种企业.由于成熟期的集群生产率已经趋向稳定,集群与外界的联系也从“量”的吸引转向“力”的影响,因而此时集群的优势种企业不再是与集群生产率有关的企业,而是依靠大量非营利性机构的加入,为集群注入信息、决策、规则、创新等新的活力,将集群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到最大.然而,航运产业集群成熟期也是集群内部结构相对固化、资源利用率难以提高、竞争优势难以整体推进的特殊时期.

1.4 衰退期

这一时期是指航运产业集群生产要素转移衰落或转型升级的过程.衰退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反向演进,二是正向演进.反向演进即航运产业集群向其他地区转移,直至走向衰亡.由于集群的规模扩大和企业的大量聚集,导致集群所在地区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升,加之区域产业结构出现调整或转移,带动航运需求流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群内企业开始逐渐迁出.正向演进即航运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对于集群内部企业而言,如何在外部条件相对不利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创新力的提升,达到集群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集群正向演进的关键所在.

1.5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对航运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具备的发展特点、产业特征等进行归纳比较,见表1.

2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机制

自然界生物种群的演替阶段与种群密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种群密度往往对生物种群的演替发展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类似地,航运产业集群所呈现的生命周期演进表征与其背后的动力机制也是相对应的.根据演进动力与集群规模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可将驱动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机制分为密度机制和非密度机制[12](见图2).

2.1 密度机制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密度机制,是指与航运产业集群的企业密度有关的机制调节因素.当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时,某些与密度有关的因素就会发生作用,借助于调节集群企业的增长速度和群内企业的联系方式影响集群的演进.

表1 航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对比

图2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机制模型

2.1.1 资源禀赋引导机制(形成期)

通过对国内外著名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分析得出: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并非偶然事件,而是需要特定条件的激发,例如特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岸线水深、广阔的腹地货源等.正是由于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资源禀赋的天然差异使得航运企业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向资源丰裕的地区集中,并且集群企业的数量随着可获资源量的增减而增减.

2.1.2 专业分工激发机制(成长期)

航运产业集群的成长是高度专业化的结果.随着集群规模逐渐扩大,大量的生产和服务需求使得群内企业对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新的诉求.例如,具备一定规模的船公司、港口企业逐步将非核心业务以组建子公司或服务外包的形式剥离出去,促使航运产业内部衍生出货运代理、船舶代理、船舶经纪、船舶管理等中间服务供应商,或是因船舶融资、船舶保险、海事纠纷等业务需求带动航运产业与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行业交叉发展.航运产业集群在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将激发集群规模的突破性增长.

2.1.3 知识溢出增强机制(成熟期)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至成熟期时,单纯依靠资源消耗和分工裂变已经不能维持集群规模和企业密度的增长,而是需要更为有力的推进剂.航运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是指集群内不同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集群内的各种企业与机构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13]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或是从事研究分析、信息服务的咨询机构是航运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的航运组织机构,例如波罗的海交易所、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克拉克森(Clarksons)集团、挪威船级社(DNV)等,其对于行业的标准制定、价格导向、前沿研究等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能够吸引更多具备知识创新能力的企业或机构加入集群.

2.1.4 成本调控抑制机制(衰退期)

当航运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一方面原本有助于成本降低的调控机制难以维系,另一方面集群固化的组织形态和制度设计出现“疲态”,致使集群生产、交易、制度、环境等显性和隐性成本急剧上升,集群竞争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造成集群规模扩张速度趋于平缓,群内企业数量增长动力不足.

2.2 非密度机制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非密度机制,是指与航运产业集群的企业密度无关,但从整体上对航运产业集群演进产生影响的机制因素.非密度机制对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影响之大,可以使任何密度机制调节因素的影响变得微弱.例如,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会引发海运需求大幅萎缩、银行信贷收紧、航运企业流动性降低等问题,致使航运产业集群的演进受阻,出现波动甚至是倒退.一般而言,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非密度机制调节因素包括4个方面: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和文化因素.

3 航运产业集群演进模型

3.1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某一地区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是该集群内部企业所能提供服务能级与外部环境和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的过程.用N(t)表示在t时刻的航运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在集群的演进初期,N(t)随时间t的增长几乎不受任何空间资源以及外部需求的限制,同类型企业间也不存在恶性竞争.因此,在初始阶段0~t时间内,航运产业集群规模增长率

当Δt→0时,可以得到形成期0~t时间内某一时刻的规模增长率

式中:r是直接影响区域内航运产业规模的系数.r又反过来受该区域内产业规模的影响,在初始阶段可以表示为企业迁入率p与迁出率q之差,即净迁入率r=p-q.从而可知,如果r始终为正,则区域航运产业规模可以无限增大,但外部需求以及活动区域资源的有限性将随N(t)的增加反过来不断影响N(t).

随着航运产业集群密度的逐步上升,群内企业对自身成长的资源、空间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环境条件的限制和群内个体间资源竞争的加剧,必然影响集群的迁入率和存活率,从而使集群规模的实际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14]因此,必须对式(2)进行修正,加上一个竞争项R(t).

特定区域为航运产业集群提供经营活动的资源是恒定的,因此,可以推断特定区域所能维持的航运产业规模必然存在一个上限.引入K值作为区域航运产业规模容纳量,即当N(t)=K时=0,集群规模不再增长;当N(t)>K时<0,集群规模开始下降.在式(2)引入竞争项R=,可得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由于资源有限,任何区域所能承载的航运产业集群规模也有限.一旦集群规模趋于极限,集群内部企业就会为资源展开竞争,企业的迁出率随之上升,而恶劣环境又会使企业的迁入率同步下降.显然,任何区域的航运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必定会受到外部需求、活动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持续增长.由式(3)可以得到,航运产业集群规模的发展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见图3.

图3 Logistic增长曲线

3.2 模型的优化与修正

根据生态学理论,航运产业集群的规模增长要完全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集群规模增长率的最大值发生在集群规模最小的时候.事实上,集群规模很小时,可能出现非但群外企业不迁入集群、群内企业反而迁出集群的情况,此时集群会因规模缩小而直接走向衰退.究其原因,集群最小起始规模对集群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产业结构较为复杂的集群,最小起始规模的存在有利于集群的均衡成长.

为改进Logistic增长模型,以便把集群最小起始规模的概念包括在内,可以在式(3)中再增加一个系数A(集群增长所必需的起始规模),从而式(3)改进为

对式(5)两边积分,得到

式(6)可以转化为

整理得到

图4 修正后的Logistic增长曲线

当航运产业集群规模很小时,式(4)中的R和J接近1,这时Logistic增长曲线接近指数增长;但是随着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当N接近K时,R接近0,导致集群的增长也接近0,限制集群外部企业进入集群.此外,当N<A时,J<0,集群规模会缩小;只有当N>A时,才有J>0,集群规模才会扩大.

4 实证分析

选取2003—2011年上海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见表2),基于推导产生的适用于航运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测度的Logistic生态模型,对上海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表2 2003—2011年上海航运产业相关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SPSS 15.0中曲线回归的Logistic曲线方程表达式为N=,回归 结 果 为ln=ln b+ln b,输出参数值为 b和 b,0101由此可知 K= - ln b1,B=b0·A.把 A,K,B 值代人上式,即得Logistic曲线方程式.其中,A值为初始参数,这里根据专家打分得出的区域航运产业集群的规模上限作为A的输入值.区分航运产业集群演进的各个阶段,主要依靠 Logistic曲线的3个重要点[15],分别是两个拐点和一个极值点,分别为

4.1 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的Logistic曲线回归分析

利用SPSS 15.0得到上海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上海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的Logistic回归结果

当初始参数A=1280时,K= -ln b1=0.46681,B=b0·A=3.84.

上海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为

Logistic增长曲线的拐点和极值点分别为

因而,可以判断上海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早在2003年之前已经进入成长期,2005年进入成熟期,2008年步入衰退期.从原始数据可以看出,t=2~5时,上海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从519家增长到918家,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22.49%,而进入2008年后年均增长率降至6.97%.由此可见,Logistic增长曲线的拐点和极值点与实际情况十分相近.

4.2 国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的Logistic曲线回归分析

利用SPSS 15.0得到上海国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回归结果,见表4.

当初始参数A=670时,K=-ln b1=0.21196,B=b0·A=0.67.

表4 上海国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的Logistic回归结果

上海国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为

Logistic增长曲线的拐点和极值点分别为

因而,可以判断上海国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早在2003年之前已经进入成熟期,2006年步入衰退期.从原始数据可以看出,t=1~3时,上海国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数量从463家增长到577家,仍然保持11.66%的年均增长率.但是进入2006年以后,年均增长率滑落至1.39%,此期间最高增长率只达到4.82%,甚至出现4.28%的负增长.由此可见,Logistic增长曲线的拐点和极值点与实际情况十分相近.

4.3 实证研究结论

根据Logistic生态模型对上海航运产业集群的相关数据进行测度,结合前文对航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和演进动力机制的阐述,可以得出以下实证研究的结论:

(1)原有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难以维系.上海航运产业集群中的国内和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已经先后进入发展衰退期,意味着原有的以传统航运服务业(船公司、代理企业、装卸搬运企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为上海航运产业集群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提供发展动力.

(2)转型发展促进功能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自上海国内和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进入衰退期至今,已经有5~7年的时间,意味着上海航运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如不加快航运产业集群的转型步伐,极有可能面临航运产业集群的核心功能向外部转移的危险.

(3)成本、环境、网络成为转型突破的3大难点.对于处于转型阶段的上海航运产业集群,急剧上升的经营成本、频多障碍的营商环境以及脆弱失衡的社会网络都会成为核心企业加速流失的“导火索”.只有为集群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建设、制度保障和经营服务,激发群内企业的创新潜能,才能促进上海航运产业集群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5 结束语

引入生态学的生命周期理论,将航运产业集群演进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4个阶段,提出种子企业的出现是航运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关键种企业对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衰亡起到决定作用,优势种企业对航运产业集群的各阶段演进起到决定作用.根据演进动力与集群规模的联系,从密度机制和非密度机制两个角度分析航运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发现密度机制随着集群所处阶段的不同有所变化,而非密度机制则从整体上对航运产业集群演进产生影响.根据航运产业集群成长机制推导得来的集群成长模型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索考虑集群最小起始规模的模型修正.在对上海航运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的实证分析中,得出上海国内和国际水路运输及服务企业分别自2006年和2008年先后步入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意味着上海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急需转型突破的攻坚阶段,如不及时调整航运产业发展方式,上海航运产业集群将错过集群升级的有利机遇,继而面临集群萎缩的危险.

[1]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Free Press,1980.

[2]FISHER ASSOCIATES.The future of London’s maritime services cluster:a call for action[R].London:Corporation of London,2004:12-28.

[3]BENITO G R G,EIVIND B,MORTEN de la F,et al.A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maritime sector in Norway[J].Int J Transport Management,2003,1(4):203-215.

[4]邹莉.产业集群视角下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

[5]宋炳良.上海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J].水运管理,2007,29(5):5-13.

[6]陈继红,真虹.基于灰色关联的航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应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10):110-116.

[7]郭赟芳.航运服务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8]杨晋豫.航运集群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9]张颖华.港航产业成长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

[10]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11]马硕.上海应该成为怎样的国际航运中心[J].珠江水运,2011(Z1):97-99.

[12]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7-238.

[13]陆小成.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生态位整合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14]孙儒泳.种群的科学管理与数学模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9-81.

4.蚕的生命周期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过程与方法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一、激趣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同上这节科学课,初次见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生答)

对,这是蚕蛹,是蚕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种形态(板书“蛹”)。那么,蚕在它的一生中到底经历了几种形态,它的生命周期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利用这节课一同来研究好吗?

二、讲授新课

(一)、小结蚕的一生

1、投影出示图片“蚕的生长变化”,指名简介蚕的生长过程。

2、教者指导学生填写“蚕的一生”观察记录表。

3、教者投影出示填表举例。

4、学生汇报,教者板书。师小结: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一生中的幼虫阶段,蚕蛾是成虫阶段,并在上面的表格左边一列补充注明: 蚕(幼虫),蚕蛾(成虫)

5、学生制作循环图,并指名在黑板上完成蚕的一生循环图。

6、播放视频文件。(二)、蚕的生命周期

过渡:同学们,谁知道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都要经历怎样的生命历程呢?(生答)同样小蚕也要经历这样的生命历程,谁来试着总结一下?

1、投影出示图片“蚕的一生”,学生总结。

2、学生总结正确后,投影出示相应图片。

3、依据表格统计各阶段时间(49——56天)短暂的一生——德育渗透。

4、师小结。

(三)、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讨论: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我们是怎样让蚕健康成长的? 由于时间关系,把这个问题留做课后作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三、课堂总结

1、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5.柯达相机的生命周期 篇五

“你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这则闻名世界的广告语,是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在一个多世纪前提出的著名口号。如今,柯达相机却在前不久申请了破产保护,柯达相机从形成到衰退,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

在1880年,乔治利用自己的发明专利技术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作为胶卷、胶片和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的研发者,1888年注册了一个自编的品牌名称“柯达”,这个宣告了柯达相机的形成。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柯达的产品不断优化,相机变得越来越小和容易使用,1950年廉价、易用的8毫米电影相机推出,1963年至1972年生产超过五千万台Instamatic相机,变得也越来越袖珍,开创了大众摄影新时代。在19世纪最后几年到刚刚进入90世纪,其品牌成为快照摄影新媒体的同义词。柯达的成长过程可谓是一帆风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其他产品的竞争,核心技术也是掌控在柯达自己的手中,发展的速度也很快。

上世纪70年代中叶,柯达已经垄断了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20世纪80年代,作为美国工业上极具创新和令人钦佩的典范之一——柯达垄断了整个消费摄影市场。它赢得了艾美奖和奥斯卡奖,还将相机送入太空,被广泛认为创造了数码相机。1991年柯达就拥有了30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柯达相机变的成熟,没有其他摄影产业能够撼动老大的地位。

但是任何的风险危机不能忽视,正占据影像图像领域的柯达放松了警惕,没有了技术的创新,公司高管也乐于此状,没有再研究开发新的核心产品,最终面临了强大的挑战。在经过安居乐业的经营后,在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却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这与100年前伊士曼果断抛弃玻璃干板转向胶片技术的速度,形成莫大反差。于此同时,在2000年~2003年,柯达胶片利润下滑了70%。2004年柯达停止了欧洲和美洲的传统胶卷相机销售,但并没有利用数码上的成功及时补上这一缺口。2007年柯达甚至炸掉了自己的胶片大楼。但这个举动并没有挽回柯达江河日下的颓势。2009年柯达决定忍痛割爱,将拥有长达74年历史的全球首款商用胶卷Kodachrome退市。柯达的股价在2011年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下跌了80% — 是有史已来的低位。它的全球员工由14.5万缩少至1.9万人。它被纽交所警告,如果它的股价在未来六个月不能升到1美元以上,它就会被除牌。2012年1月19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渡过流动性危机,确保业务继续运营。2012年4月20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正式宣布破产,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和拍卖!

6.产品生命周期——百事可乐 篇六

导入期——以生产观念为中心阶段向以推销观念为主导阶段的转型 百事中国最早的广告是张国荣的——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张国荣出现了,迈着青春的脚步在自动售货机上取了灌百事;画面切换到他的演唱会场面,他在动感的音乐下边舞边唱,这时候台下的一个小朋友说了声“百事”,接着张国荣面带微笑的说了句“你的百事呢?”。张国荣是百事当时打造的“百事巨星”。在80年代初期,正是张国荣辉煌的时候,百事请他做广告可以迅速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这支广告本身的角度,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是一支典型的导入期的广告。尤其是从最后一句“你的百事呢?”,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是百事在创牌的广告,借张国荣的名声以期打造更大的市场知名度。从广告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讲,这支广告深受中国广告发展现状的影响(1983到1984年的盐湖无线电总厂“艳舞”牌收录机的广告,就是以当时流行的“霹雳舞”音乐,配以动感节奏,然后一个男青年怀抱吉他在荧幕上唱啊、跳啊)。这支广告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但仍没有跳出那个圈子。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百事的定位。1983年的时候,百事的新任CEO上台。他上台后做的第一大贡献就是给百事作了一个精确的定位——主攻年轻人这一块市场。张国荣的这支广告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张国荣的这支广告,效果是明显的。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让中国人知道了除可口可乐外还有另一种可乐的存在,那就是百事可乐。快速成长期——以推销观念为主导阶段向以营销观念为导向的转型 在90年代初期,中国最火的男歌手莫过于“四大天王”了,女歌手中,天后王菲绝对是重量级的。当时,百事请刘德华、郭富城和王菲作为其形象代言人,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刘德华的百事广告还带有明显的推销观念,当到了郭富城和王菲的百事广告,就很好的体现了百事的营销观念了。尤其是郭富城的百事广告歌,成为当时传唱的经典。这同时也体现了百事的音乐营销策略。在上海电台一次6000人调查中,年轻人说出了自己认为最酷的东西。他们认为,最酷的男歌手是郭富城,最酷的王菲,而最酷的饮料是百事可乐,最酷的广告是百事可乐郭富城超长版。现在年轻人最酷的行为就是喝百事可乐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事的这个广告做的是多么的成功啦!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百事在国外的广告大部分是请球星做的,而在中国,大部分的广告都是请歌星做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事实,由于中国的足球水平长期处于一个比较烂的

阶段,以至于球星的地位一直都超不过歌星。在国外,这种情况恰恰相反。这也说明百事很好的了解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百事,广告的目的主要就是在巩固已有的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以期争取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再者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广告,塑造百事的品牌个性——“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成熟期——以营销观念为导向阶段向整合营销传播阶段的转型 其实这两个阶段的广告,从广告本身的角度来讲,倒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整合营销传播阶段的广告更加注意把各种媒体的广告往一个方向上引,以得到更大的合力。或者说是通过更多的广告营销手段来达到某一个营销目的。雪碧原唱音乐先锋榜、百事校园新星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百事在整合营销观念的指导下采取的大广告营销策略,来达到共同塑造百事——这个年轻人的可乐的形象。处于这个阶段的广告,你绝对看不出丝毫推销的感觉,他是在另外一种语言和你交流,让你感受到他的个性的同时感受到他的吸引力,然后深深的爱上他。这个阶段百事的广告是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有特色。在这里,我觉得尤其值得说的是百事广告的明星阵容——周杰伦、F4、古天乐、蔡依林、姚明、陈冠希、陈慧琳、RAIN、郑秀文、何韵诗、SHINE等。他们每一个都是这些年叱咤乐坛的人物,绝对有能力掀起中国年轻人的流行旋风,尤其是周杰伦,他这些年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比,也就是他的出现让刘德华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老了。拥有这样豪华的明星阵容,再加上百事公司自己良好的市场运作,对于2005年百事在美国本土及中国市场全面超过可口可乐的事实,你也就不会大惊小怪啦!任何离开营销谈广告的话都是空洞的。我们很有必要粗略的了解一下百事这些年在中国的营销策略。

1、本土化策略。任何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后想长期的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百事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出色,从其公司管理团队中外人员的比例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问题。

2、多元化的品牌策略。目前,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是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和激浪。

3、独特的音乐推销。可能早期的百事广告歌你不会唱,但我相信,古天乐的《蓝色缘分》你是一定会的。杰伦的《蓝色风暴》广受亲赖!

7.联想产业生命周期 篇七

一、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

奥地利经济学家蒂奇(G·Tichy,1998)从时间的纬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演进,将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或僵化阶段四个阶段,不同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以及所存在的各个阶段是有较大差异的,其中包括在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竞争状况、群体组成等。波特(1998)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诞生、发展和衰亡,并分析了集群解体的原因。他指出,集群产生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之中,可能因为外部威胁(如技术间断、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以及内部僵化(由于过度合并、群体思维抑制创新等)而失去竞争力。

笔者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中,农业产业集群要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和灭亡的全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对集群的整体战略要求也不同。按照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集群竞争力等一系列标志可以将农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是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动态因素。所有的农业产业集群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个生命周期,即:

1、农业产业集群的生命是有限的,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中。

2、在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集群的竞争力有高有低,战略选择也不同。

3、在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集群的结构、集群发展的动力等要素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

笔者认为,集群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应以集群的总体竞争力为依据,而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集群中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集聚本身就是一定数量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聚集,集群经济效应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数量的优势,所以集群内企业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预示集群的发展阶段。但是,依据量的积累又不足以完全划分集群的发展阶段,集群的成长与成熟也取决于集群的质量,而质量是由农业产业集群经济效应的大小、集群的组成结构、集群的创新能力、集群的竞争力等要素决定的。

本文选择农业产业集群的组成结构中核心系统、调控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功能发育程度,同时考虑农业产业集群的总体销售收入总量和集群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来衡量集群的数量和质量。

在萌芽期,集群的规模小,但是集群内企业呈现增加的态势,集群总销售收入在增长,但增长较为缓慢;集群结构的组成要素并不完整,集群的核心系统的发展是重点,而支持系统还没有出现,调控系统中仅有政府在发挥作用。

在成长期,集群内企业开始快速增加,集群总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其增长率达到了生命周期的最高峰;集群的核心系统已经形成并迅速壮大,集群调控系统中的中介组织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支持系统开始发挥功能。

成熟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成熟期的前期,集群内的企业数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集群的总销售收入也稳定在一定的区间,即使还保持着增长,但是增幅已经逐渐下降直至为零,这一阶段集群的支持系统和调控系统已经十分完善,调控系统的作用主要通过市场进行,集群已经具有自组织系统的特征,针对外部或内部的威胁,集群建立了自调整、自适应、自增强和自生长的机制,可以保持集群的平稳发展。成熟期的后期,集群的总销售收入开始减少,但是减幅不大,调控系统调控作用尤其是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集群的升级有明显作用。

在衰退期,集群的规模逐渐减小,集群的总销售收入急剧减少,集群开始解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集群由于自身的发展和外力的推动,一般会按一定顺序发展,但是不同类型的集群,不同地区与经济背景下的同类集群的发展轨迹并不是绝对的,随着集群的发展可能碰到各种特殊现象。

三、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一)萌芽期

农业产业集群萌芽阶段的最初形态表现为在相当集中的地区中存在个别或少数生产同类型的农产品或农业关联产品的企业,它们相互有一定关系和联系,集群的形态开始初步浮现,但是集群的经济竞争力较弱。其中,资源禀赋性的以原料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开始由简单的以户为单位各自为战的生产方式向联合经营的方式转变,农户和小型农业生产单位产生了建立销售或生产合作组织的意愿,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示范区的形式开始出现;龙头企业拉动型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核心企业开始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赢利能力和凝聚力,开始带动关联商户的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的萌芽一般存在以下几种诱因:

1、农业产业集群与其它集群相

比,集群萌芽的诱因最主要表现为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由于气候、土壤、地域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各个地区在漫长的产业生产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行业,这些特色农业项目通过历史的长期积淀又形成了公认的品种及原产地效应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2、地方的农产品加工传统。

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会顺应时代的变化,进行加工生产的升级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最终会围绕这些特色产品形成产业集群。

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农业产业集群的早期萌芽中,龙头企业往往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区域内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开始不断产生及迁入,最终催生出了集群。

4、地方政府的引导。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地方政府的农业产业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集群催生剂。

在萌芽阶段,农户、企业等农业产业集群的成员往往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专业分工不明显,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很少发生,几乎不存在公共和私人机构,集群内虽然也存在一些基于家族、朋友关系的联系,但很少被用于促进经济组织的联系。这一阶段集群的集聚效应主要是共享自然资源和地方基础设施,而吸引企业进入集群的主要诱因是相对优越的区位因素以及原产地品牌等因素。

萌芽阶段的特征是集群内成员较少,集群发展速度缓慢,集群内产业链不完善,集群长远间的分工协作很少,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联合组织几乎不存在,由于集群的实力薄弱和经济效益不明显,通常不会引起政府和同行的注意、集群的知名度不高。

萌芽阶段的战略要点是集群产生诱因的强化。

(二)成长期

成长期是在集群生命周期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外部迁入的企业开始增多,农业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数目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集群集聚的效应开始体现。农户、农业种植企业、农业加工企业之间形成了较发达的分工协作的生产网络,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在企业间自由劳动,形成了共享的劳动力市场;支持性机构已经形成,并随着集群的发展不断发展成熟,功能越来越完备;同时,集群的产出增加,市场知名度也增加,初步形成了区位品牌,获得了一定的营销优势,聚集的正面效应急剧增大。

成长期的最明显特征是集群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成员数量和规模通常成倍增长,集群的价值链基本完善,成员间分工协作的网络发达,集群内存在着密集的产品、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种协作组织作用明显,形成相互信任的集群氛围和各种隐含的行为准则。

成长时期的战略要点是保持集群的增长速度。

(三)成熟期

在成熟期,集群内部出现了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征,同时集聚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在成熟期的前期,负面效应的影响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还是小于正面效应的影响,因此集群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经明显减缓。拥挤带来的成本增加,侵蚀了聚集产生的成本降低;分包产生的协调成本增加,减少了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集群内竞争不断加剧,削弱了企业间的合作与信任;知识溢出带来的知识泄露,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从而减弱了集群所拥有的创新环境的优势。随着负效应的增加,集群对潜在的加入者失去了吸引力,集群的规模与产出以及集群的网络结构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而到了成熟期的后期,负面效应的影响超过了正面效应,集群的发展开始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但这种变化较为平缓,甚至不易察觉。

成熟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集群的结构完整,支持性机构和调控机构的作用以及集群竞争力相对稳定,但是集群内的竞争开始加剧,甚至有过度竞争的现象,在成熟期的后期集群竞争力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成熟期的战略要点是在集群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集群的改良,推迟衰退的出现。

(四)衰退期

农业产业集群的最终衰退一般归结于集群资源优势消失、应对衰退的措施不力、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迁等原因。到了衰退时期,集群老化明显,集群的集聚优势和竞争力不断减弱。伴随而来的结构风险(指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周期风险(一种突发的、不能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和网络性风险(区域锁定、集群僵化、失去弹性、对外界动荡的反应变得迟纯)等都将对集群产生致命打击。要提防上述风险,关键要保持集群的开放性,保证集群内信息多元化,积极创新,解决集群由于过度专业化于狭隘的领域而倾向于保守和封闭,排斥新的信息和知识,导致集群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衰退等问题。

衰退期的战略要点包括集群的升级和更替。集群的更替是指由原来的产业集群向另一个产业集群的转变,产业集群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原有产业集群已没有发展空间,需要在逐渐淘汰原有的产业集群的同时发展全新的产业并形成新的集群。集群的升级是指集群由较低层次(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等)向较高层次产业集群转变,并保留和发展原有集群的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对于提高农业附加值、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正面临着由单纯的农业种植产业集群向农业加工型产业集群的升级,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初级加工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业加工产业集群的升级的关键转折。

摘要:农业产业集群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引用生命周期理论将农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阐述了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①Po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 ness,1998。

②王缉慈:“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4期。

③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④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⑤陈剑峰、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

⑥张丽、韦光:“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政府的发展干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⑦宋一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类研究”,《台湾农业探索》2005年第1期。

8.把握服务生命周期 篇八

产品生命周期一般是指,从开始进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产品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历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过去,由于顾客更多地把注意力聚焦在产品本身,企业也乐于把售前服务作为推销产品的手段,把售后服务当作对售出产品的一种保障。因此,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很少有企业敢于把与服务相关的费用看成是对未来新的营收的投入。

然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可能会颠覆这个观念。海底捞在2012年10月推出了新招,顾客等位时折千纸鹤,一个可抵5毛钱;很多网购用户每周对快递员的期待,已然成为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给家用轿车升级换代,帮助用户解决旧车的出路,原本只是汽车厂家的众多促销手段之一,但宝马的“BMW尊选二手车”成了服务二手车车主的独立品牌。可以看出,一些独立于传统服务产品以外的因素出现,并开始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和顾客的消费习惯。

服务生命周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尝试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读服务活动的脉络,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则试图挖掘、开发顾客在购买产品之外可能产生的价值。

服务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与趋势

正确判断服务在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对企业的服务响应和服务标准制定非常重要,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服务标准执行率的增长情况。服务生命周期的划分和各阶段特点如表1所示。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对服务生命周期的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服务生命周期进程有缩短的趋势。服务种类层出不穷,竞争企业保险的做法就是模仿和跟随。因此,趋同和相似的服务一方面提高了顾客的期望值,另一方面又使这些服务落入俗套,新服务不得不一再出现以刺激顾客的需求神经。给等位顾客做指甲曾经是海底捞所推出的服务项目,但是,该项服务更多的是宣传效应,顾客难以一一被满足,被等位折千纸鹤的新服务取代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同服务的最终归宿使其生命周期曲线走向迥异。对“服务”一词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情景:一是作为核心产品的附属物,即劳务、信息和技术支持等;二是作为独立的无形产品,这时服务本身就是核心产品。显然,大部分服务始终以核心产品的伴生物存在,我们根据表1中的服务标准执行率标准,基本上可以完成对其生命周期轨迹的考量。但是,有相当多的服务随着顾客的追捧,也渐渐变成了独立的核心产品。

比如,很多保险公司在推出车险时,通常会对满足条件的顾客附送车辆道路救援服务,而大保险公司由于道路救援量大,基于成本考虑会将原本外包的这一业务置入公司内部,并将道路救援服务的目标客户延伸到所有顾客;马云的支付宝,原来也只是淘宝的支付手段,现在已成为众多电商和公共服务产品的支付平台;宝马“BMW尊选二手车”服务,也呈现了从附加产品到核心产品的发展脉络。

顾客生命周期与服务生命周期难以同步。以往,顾客生命周期会延续到产品生命结束;企业在设计服务种类和制定服务标准时,通常也以此为依据。现在随着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推出以及消费者收入的增加,顾客对单件产品的拥有周期大大缩短了。

以汽车消费为例,一般中低端车的使用年限为8~10年,甚至直到车辆报废,行驶里程为10~15万公里,升级车型递次提高。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要做的只是贯彻服务标准的执行,不需要在服务创新上下工夫。但是根据近三年我们对某德系高端品牌新入客户的分析,客户上一辆车的使用年限通常只有3~5年,且直接从中低端紧凑型车升级的居多。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中低端定位的企业很难培养忠诚用户;二是中高端定位的企业对新入客户的需求和习惯不知所措。所以,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响应

根据对服务生命周期特征和趋势的讨论,我们为服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策略响应给出如下建议:

提高服务知晓度,提升顾客接受率。在服务导入期,当新服务项目推出时,消费者并未认识到该项新服务,风险意识强,观望者众多。因此,企业在这个阶段的市场目标就是提高服务知晓度和顾客接受度。最直接也最经济的做法是,筛选那些最可能对新服务产生兴趣的潜在顾客,直接向他们推广,通过他们的使用体验和良好口碑来引导市场充分关注,扩大消费群体。同时,新推出服务要给予顾客更多的、不仅仅局限于价格的价值回馈,如感情投资、让顾客一起参与制定服务标准等。

创造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进入成长期后,随着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增长明显。如果企业严格执行了相应的服务标准,获得的回报会很可观;反之,则会让消费者产生不满。所以,企业应该尽可能地使服务接近顾客(比如增加服务网点的数量;通过网络、品牌合作等渠道提供顾客与服务的接触度等);通过增设附加服务、改善服务质量、加大促销宣传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吸引更多顾客,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

维持市场份额,开拓利润空间。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几乎所有的竞争企业都能完成该服务,顾客对接受服务的态度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由于市场上提供的该项服务大同小异,顾客对特定企业的忠诚度大大降低。所以,企业应该对服务标准的执行求严求细,通过服务创新活动(包括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渠道创新等)去寻求质的突破,以维持市场份额,开拓利润空间。

为服务退出作准备。由于新服务和更高标准的服务替代了原有的低标准服务,在原有的服务上叠加了对顾客更有价值的服务,以及新顾客群的进入产生了不同的需求,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服务进入了衰退期。此时企业需要完成的策略响应包括,首先,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原有服务以保证老顾客的利益,同时面向新顾客提供新服务;其次,通过服务标准的兼容转移、吸引老顾客。

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提出更多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产品售出后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机会,所以,企业不能把服务看成是一个孤立事件甚至是负担。把握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钥匙只有一把: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开发新服务产品,制定新服务标准,将产品生命周期和顾客服务生命周期、业务流程和服务相连接。

(作者来自东华大学管理学院)

(编辑:王 放)

上一篇:桥之美优秀教案下一篇: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