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2024-09-18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共8篇)

1.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篇一

庄浪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法观经济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不能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国内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整个大农业的角度来分析,较少关注结构的变动,更多的关注投入产出的分析。另外,对农业部门的研究以及内部农林牧渔结构的变动较少关注。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丰富产业结构研究内容,将研究内容深入到农业行业内部,有利于形成对农业发展的新认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正式基于以上考虑,通过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动的探讨,为推动中国农业内部结抅升级及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字: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但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乡镇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缺门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火车头为落后。缺培训、少成本。生产规模小,销路不畅。产品加工率低,贮藏保鲜技术滞后。缺龙头,缺中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关键是产品要有市场,农村普遍存在“不怕生产风险,只怕市场风险”的现象。目前在种植、养殖方面缺乏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也不多,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

张鲁源(2013)《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以黑龙江省讷河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对农业大县如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粗浅的思考与探索,以求与同志们商榷,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分类发展的原则。

吴晚霞、曹正勇(2013)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全面多层次的分析了当前阶段四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揭示了农业产业结构从过去单纯产量比例调整转变为农业生产结构、行业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区域布局、农业组织全面调整的新趋向,并分析了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李邦熹(2013)《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征探析》指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大模式创新。该文简述了特色农业的内涵与特点,并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特色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定位。

苏久华(2013)《乡镇如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镇党委政府如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要手段,抢抓机遇,借鉴成熟经验,继续延续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好势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杨立勋、刘媛媛(2013)《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文章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本质,选取了粮经比等十一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978_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了测度,并据此得出: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历经增量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追求效益、可持续发展共五个阶段。

郭衍(2013)《庄浪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的思考》中提出了庄浪县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我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进展缓慢,存在诸多制约冈素。还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中国农业产业变化产生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刘易斯、费景汉等从研究初始条件及经济制度相似的一组国家来探索经济结构变化和高级化进程。钱纳里、赛尔奎因根据大量数据设计出一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市场占有率模型,用回归方程对样本国家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以产值结构、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为指标的“标准结构”,这些“标准”常被用来衡量某些特定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水平。

(一)中国农业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

杨靖(201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证结果分祈进一步表明,需求结构、要素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确有重要影响,影响最大的是需求结构,其次为制度结构,最后为要素结构。

赵耀东(2013)《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对策》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与质变,总结了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对策。

(二)中国农业产业变化产生的影响

1.对农村的影响

陈心颖(2013)《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经济转型升级——福建省的观察数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具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擎肘的关系,根据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同度和三次产业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认为政策性壁垒、资本——劳动力替代过度和劳动力素质偏低是造成福建省当前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主因。因此,破除政策性壁垒、理顺资本与劳动的价格。

张胜达、敬莉(2013)《新疆收入分配、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演进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试图运用VAR模型对1978年一2010年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阐释新疆劳动力转移、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演化关系。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解释。

杨竹莘(2013)《中国区域就业结构与区域收入差异的实证研究一基基于datapanel一data模模型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分析了直辖市、东中西部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就业结构对区域的收入差异影响不同,针对不同区域情况,提出了协调发展产业,调整产业就业结构,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的政策建议.

2.对农村的影响

袁文斌、王宏蕊、刘普(2012)《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其指出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

陈万明、石丽(2013)《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本文研究了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协同性分析显示,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步优化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产值变动是引起就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刘松颖(201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和节能降耗影响实证分析》,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的有关理论,着眼于中国西部农村整体水平和增长动力两个角度,收集西部十省市1985-2008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衡量农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指标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析西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和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地区农业内部层次的结构优化对农民增收、节能降耗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

刘淑兰《调整庄浪县农村产业和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对庄浪县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不成熟建议》过对庄浪县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当前全国经济形势的分析,粗浅地从十个方面提出庄浪县农民增收的几条重要渠道,从而提出了如何调整庄浪县农村产业结构,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二是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富裕劳动力不能就近转移就业;三是农业布局不合理,品种单一,种植、养殖、加工没有形成规模,集约化程度不高:四是城镇化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主要靠第一产业。五是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无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收入低。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国内市场需求相应发生变化,导致更加偏向于养殖业产品需求,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外需角度来说,由于我国种植业产品相对于养殖业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因而在国际贸易方面,养殖业产品的外需上升速度更快,更加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革。在要素供给结构方面,分别从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四个方面来论述,土地资源的限制、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资本相对于土地的易获得性以及技术的进步导致养殖业的相对较快发展。在制度结构方面,土地流转的逐步放松、农产品流通制度的变革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对养殖业的促进作用到高于对种植业的促进作用,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抅的进一步变化。

对产业结构整体分析,大多数学者是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产业结构。结论认为,在2002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制度改革和第三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近几年来,学者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而从最近一两年来最新的研究可以看出,农村小额贷款对于产业结构影响显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 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要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

3[2]姜珂.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和理淮.古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J].古城区植保植检站.2013

[4]董锦耘等.立足梯田依靠科技积极推进梯田产业开发[D].庄浪县水土保持局.2009

[5]温利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D].河北省曲周县农牧.2013

[6]王文中.贫困县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思考[D].中共灵台县委党校.2013

[7]龙文军等.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D].农业部研究中心.2013

[8]李邦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征探析[A].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2013

[9]杨立勋等.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D].2013

[10]郭衍.庄浪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的思考[D].甘肃林业.2013

[11]苏久华.乡镇如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B].贵州六盘水.2013

[12]赵耀东.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对策[A].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13

[13]刘松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实证分析[A].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3

[14]陈心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经济转型升级[A].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2013

[15]张胜达.新疆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演进关系[A].财大经济学院.2012

[16]郝小宝.人口量质偏好转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A].陕西师范大学.2012

[17]张志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A].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

[18]张建武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

2.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篇二

农业产业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基础, 是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安全的研究成果对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 目前我国学者运用产业安全理论对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关于农业产业安全内涵的研究

目前, 学术界对于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 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安全。朱晓峰 (2002) 认为, 农业安全是指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 避免内部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危及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 强调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安全。高芳 (2008) 认为, 广义的农业产业安全是国际竞争中, 农业产业具有主导地位与竞争力, 能够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狭义的农业产业安全是本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较少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曹秋菊 (2010) 提出, 在贸易开放条件下, 农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农业拥有自主权、控制权和发展权, 特别是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力, 能够应对各种生存与发展的外来干扰或威胁, 从而保证本国现有的或潜在的农业权益免受危害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能力。朱宗军 (2010) 认为, 农业产业安全是指在全球化、市场化、商品化的大背景下, 一国农业产业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较高的国际竞争力, 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市场风险, 避免农产品危机所具有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状态, 是国家产业安全的基础。

第三, 强调农业产业利益的农业产业安全。刘乐山 (2002) 指出, 农业产业安全是一国农业产业整体上基础稳固、健康增长、持续发展, 在国际经济中具有一定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 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农业产业受到大的打击或损失过多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利益, 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部性的农业产业危机。之后, 朱钟棣 (2006) 、徐洁香, 邢孝兵 (2006) 、张瑞萍 (2011) 在研究中都引用此观点。

第四, 强调控制力的农业产业安全。杨巍 (2009) 认为, 农业安全是指一国农业能够保持相对优势, 在资本、技术和市场等领域不受跨国资本的左右, 保持较高的控制能力。

第五, 强调不受外来势力威胁的农业产业安全。朱丽萌 (2007) 农业产业安全是指农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到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状态。

上述研究者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农业产业利益、控制力等某一角度提出, 缺乏系统、全面的阐述。再者, 研究者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 实际上只考虑了农业的直接生产环节, 没有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全面考虑农业产业链整体环节的安全。在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历史新时期, 应该进一步扩展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从广义上多方位、多层次的理解农业产业安全。

2 关于农业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保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是全面和准确了解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些学者从内外因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何维达, 何昌 (2001) 认为, 影响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内部因素是中国农业的资本收益率低、资本量偏低、劳动力工资低、劳动力素质低以及存在大量的过剩的农业劳动力,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中国入世后带来的关税调整、资助和补贴的削减以及反倾销问题。朱晓峰 (2002) 认为, 对农业产业安全产生影响的内部因素包括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粮食生产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达到危及粮食安全的警戒线和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21世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增长, 外部因素指从我国农业纳入世界体系的中长期效应看, 农业存在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徐洁香, 邢孝兵 (2006) 、孙容, 刘殿国 (2009) 等指出, 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国内因素主要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国际因素主要是指加入WTO以来, 我国的弱质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学者认为加入WTO是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影响重大的一个因素。刘乐山 (2002) 、王欣兰, 姜红 (2003) 、何维达, 宋胜洲 (2003) 、何维达, 何丹, 朱丽萌 (2007) 等认为, 加入WTO后, 农产品关税的降低、非关税措施的取消以及市场的开放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了威胁。

一些学者从外资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吕勇斌 (2009) 指出, 外资对农业产业的大举并购, 控制了农产品原料价格, 控制了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影响了农业产业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刘功武, 张荫一 (2009) 认为, 外资进入农业领域弱化了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控制权、挤压中小农业企业发展空间、削弱农业国际竞争能力以及增强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从而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张利庠, 张喜才 (2011) 指出, 外资正在逐步控制我国农业产业中的关键环节———种子、种苗、加工和零售环节, 进而控制我国的农业产业, 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产业安全。

一些学者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朱广其, 赵家凤 (2007) 指出, 目前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 (1) 农业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2) 农产品的科技支撑乏力。 (3) 现代农业组织发展滞后。 (4) 未能充分利用农业潜在的规模经济, 经营规模的超小型化使我国农产品负担了较高的交易成本。

一些学者通过对棉花产业、大豆产业等一些具体产业进行分析, 得出影响该方面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关锐捷 (2006) 指出, 国外棉花大量集中进口是导致棉花产业面临被外资垄断性并购的主要因素, 棉花产业安全濒临严重危机。张光辉, 崔瑞娟 (2008) 指出影响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我国其他粮食作物的保护价政策、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我国与美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差距以及行业力量缺乏整合。赵丽佳, 冯中朝 (2008) 认为, 我国油料和植物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产业安全度降低。王晓云, 许芳 (2008) 针对2007年春季发生在海南香蕉产业的谣言等突发事件, 分析了突发事件的特点和作用原理, 并指出突发事件往往都会对产业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 上述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 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新的因素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考虑将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整合, 这样才有利于更加深入地分析农业产业安全问题。

3 关于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对农业产业安全状态的合理评价是对农业产业安全的维护的前提条件, 而要对农业产业安全状态进行合理评价, 需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目前, 对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是根据何维达教授建立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农业产业具体情况作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何维达, 何昌 (2002) 设定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1)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包括产业世界市场份额 (出口) 、产业国内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相对市场绩效指数、产业国内竞争度; (2) 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 包括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 (3) 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 包括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品牌拥有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外资经营决策权控制率、某个重要企业受外资控制情况、受控制企业外资国别集中度。徐洁香, 邢孝兵 (2006) 构建了由农业产业环境评估指标 (包括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劳动力素质、农业产业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国际环境) 、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 (包括直接指标:农业产业生产指数、农业产业世界市场份额 (出口) 、世界市场相对绩效指数, 间接指标: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对外依赖程度评估指标 (包括农业产业进出口对外依存度、农业产业外资相对依赖程度) 组成的农业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朱丽萌 (2007) 结合农业自身的特点, 建立了包括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粮食自给率、农业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农业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等4个指标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何维达, 何丹, 朱丽萌 (2007) 建立了以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粮食自给率、农业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农业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五个指标作为衡量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很多学者针对农业产业中的某些具体产业设立了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吕新业 (2006) 针对粮食产业设立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下: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粮食价格波动率和粮食存备率。龚文龙 (2007) 针对棉花产业构建了棉花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1) 棉花产业宏观经济环境指标, 包括棉花供给波动率、棉花国内自给率、棉花需求增长率、棉花价格波动率、劳动力成本增长率、社会物价指数增长率; (2) 棉花产业宏观政策环境指标, 包括棉花储备消费率、棉花进口消费率、棉花政策贷款率、棉花生产补贴率、棉花出口退税率; (3) 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 包括棉花贸易竞争指数、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棉花国际竞争力指数、棉花进口渗透率、棉花出口强度、棉花产业集中度与棉花产业国内竞争指数; (4) 棉花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 包括棉花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棉花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棉花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棉花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和棉花产业经营对外依存度。

还有一些学者把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农业产业安全研究上, 借鉴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安全的生态评估指标体系。许芳, 刘殿国 (2008) 从生态学的角度, 利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构建了农业产业安全的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 4个一级指标是产业环境、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活力、产业恢复力;8个二级指标是政府规制环境、市场与生态环境、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生产力指标、产业竞争力指标、产业控制力指标和产业发展潜力指标;17个三级指标是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产业国际市场环境、境内需求增长率、农业产业生态环境、产业集中度、农业产业结构、产业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国际竞争力指数、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世界市场相对绩效指数、农业产业世界市场份额 (出口) 、农业产业外资相对依赖程度、农业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农业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和产业研发费用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研究者对于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还不是很全面, 科学依据缺乏统一性, 而且一些评价指标还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因此, 现有的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很好地去评估农业产业安全的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综合考虑多面的因素, 以期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 关于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农业产业安全问题, 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建设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欣兰和姜红, 她们认为, 我国政府在农业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很大。从目前农业服务需求情况来看, 向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系统的市场服务信息是最重要的。具体包括农民的种植意向调查及分析信息、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调查及预测分析信息等等服务。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观念和行为, 设置相关专业化的部门和人员, 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这将是农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王欣兰和姜红, 2003) 。

4.2 加大农业科研和农村教育投入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徐洁香和邢孝兵, 他们认为, 农业科研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从长期来看是确保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力保障,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密集度出现下降趋势, 其原因是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资金进一步短缺, 农业资金大量外流。因此,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对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已是刻不容缓。另一方面, 他们认为, 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技术落后使得他们在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中无所适从。这也要求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对农民进行培训, 提高农民知识化、组织化程度 (徐洁香和邢孝兵, 2005) 。

4.3 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力度和服务力度, 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马建蕾, 他认为, 我国农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不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缺乏能够对产业链进行有效整合的主体, 产业链组织机制落后。因此, 我们应鼓励涉农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从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支持。大力发展行业协会, 发挥其在协调农产品种植、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作用。同时,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而, 达到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马建蕾, 2010) 。

4.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许芳和刘殿国, 他们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要大力宣传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应制定详细的法律, 并收取必要的环境资源补偿费 (许芳和刘殿国, 2008) 。

上述研究者关于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比较多的立足于政府角度, 强调政府保护对农业产业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政府保护的方式和重点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怎么合理利用世界贸易的规则和法律的手段, 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并且注意政策的前瞻性, 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5 总结

3.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篇三

摘 要: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介绍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并对一些常用的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休闲农业产业中的运用进行实证分析和评述,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向,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欲望越发强烈,更希望通过休闲旅游,亲身参与各种旅游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丰富内涵,由此休闲农业的游客参与度高,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有一些学者意识到并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现象,但是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集中于休闲农业集聚的概念、测度方法、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但主要还是对其集聚现象的表面叙述,缺乏对具体地区集聚现状的深入探析。

1 产业集聚概念界定

对于产业集聚,在国外的理论成果中有多种界定。Kaldor(1970)将集聚定义为生产活动中相对集中的区域经济活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的并逐渐递增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Krugman[1]认为产业集聚是众多企业为得到更多利润空间而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聚集的现象。邢晓玉等[2-7]认为产业聚集是指主体经营产品或其他经营产品相同、相似或具有紧密联系的关联企业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高度聚合从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协作体,以实现聚集效益的一种现象。

4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休闲农业发展至今,集聚化是大势所趋,笔者总结了部分定量指标对集聚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其集聚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且结合各种测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选择合适测度方法的建议。虽然休闲农业产业正朝集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集聚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测度方法不专业等,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科学化、机制化、特色化的对策有利于各休闲农业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由点成块,成块连线,实现休闲农业集聚进程全面发展。

由于经验不足和数据缺失等方面原因,本文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化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概述,笔者在之后的研究中将继续关注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象,并深入研究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2] 邢晓玉.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研究综述[J].服务经济,2013(8):37-40.

[3] 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1(2):182-184.

[4] 黄曼慧,黄燕.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1):49-53.

[5] 孙慧,周好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9(6):449-451.

[6] 徐文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京津冀为例[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1-55.

[7] 关爱萍,陈锐.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4(12):150-155.

[8] 许艺娜,张隆平,林淋,等.产业集聚视角下的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1):17-21.

[9]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30(4):144-148.

[10] 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11(3):65-66.

[11] 陈宇峰.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1-124.

[12] 宋博,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5(1):31-35.

[13] 王艳荣.农业产业集聚的效应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1-102.

[14] 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15] 曾辉.福州市休闲农业布局与发展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1-67.

4.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篇四

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

(2008年7月修订)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内容要求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2.正文

综述正文部分需要阐述所选课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本课题的意义。文中的用语、图纸、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用法定符号表示。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文献综述字数在3000字以上。

正文前须附300字左右中文摘要,末尾须附参考文献。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

(二)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题

1.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摘要内容(五号,宋体)

关键词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关健词内容(五号,宋体,词间用分号隔开)

2.正文标题

标题最多分四级。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居中,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3.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4.引文注释

引文后注释标示示例:“激光平地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平整的精度,激光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肉眼判断和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的准确度提高10-50倍,是常规平地技术所不及的[1]”。这里“[1]”是右上标,其中[1]表示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的第1个文献。

5.图表

正文中图、表均需编排序号,有图、表题目及说明(五号、宋体、加粗)。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 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中英文、罗马字符应统一,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斜体(单位符号、缩写等除外)。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居中)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页眉的偶数页书写—文献综述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一)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内容要求

外文翻译内容必须与所选课题相关,外文原文不少于6000个印刷符号。译文末尾要注明外文原文出处,并上交外文原文复印件。

原文出处: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原文出处: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第二部分:外文翻译主题

1.标题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居中,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2.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

脚边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页眉的偶数页书写—外文翻译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顺序是:封皮、文献综述封皮(普通A4纸打印)、文献综述正文、外文翻译封皮(普通A4纸打印)、外文翻译中文译文、外文原文复印件。

5.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篇五

本研究从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整体出发,依据模式所应用的生态学原理、核心技术内涵和模式的普遍性等,同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将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生态位立体开发利用模式 该模式利用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地带、不同空间环境组分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种群适应性的特点,在空间立体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发挥生态系统整合效应。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是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的方式。

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

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模式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代表性杰作。它集种植、养殖于一体,将生态环境整治与利用、生态位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生态学与传统农艺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达到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目的,又取得了生产与生态双丰收,值得在今后模式创新中借鉴。

四川省的“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广东省的“山顶种树种草,山腰种茶种药,山下养鱼放牧”等模式,都是很好的山坡地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中国传统的青鱼、草鱼、鲍鱼和蟾鱼混合放养模式,则是利用不同鱼生活在不同水层的习性进行分层放养的水体立体利用模式。农田中高矮作物、耐阴与喜阳作物的间套复种,以及在高秆作物下养殖鹅鸭、培植食用菌等,就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合理搭配,使不同组分各得其所、地尽其利的生态农业模式。

农林(草)复合系统也可以看作是这类模式的一个例子,果粮间作、林草间作、枣粮间作、桐粮间作等都是根据系统中不同生态位的多样化和互补互利的原理建立的立体开发利用模式。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我国不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己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黄土高原和华南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淮海平原及西北灌溉农区的盐碱化问题,西北的干旱与沙漠化问题等。

在这些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首先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始。在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如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环保净化型模式、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模式等。黄土高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总结出了一系列防治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他们利用梯田、沿沟筑坝蓄水、等高种植、鱼鳞坑、集雨窖、作物覆盖等技术,较好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对天然降水进行了很好的利用,在非常严酷的条件下,获得了生存和发展,不少地区还取得了生产、生态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双赢”结果。

广东省五华县在治理花岗岩红壤低丘的严重水土流失时,在坡面开水平梯田、开竹节沟拦截表面径流,在山坳建拦沙坝截留流失的水土,植被则采用乔灌草结合,模拟自然顶级群落,取得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保育的效果。

6.休闲农业 篇六

摘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旅游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东北地区的现代休闲方式和观光农业发展为中心,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特色和资源优势,分析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探究了农业休闲旅游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 观光农业 旅游特色 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农村、农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这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方式将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农村的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高效、环保、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旖旎的冰雪之色、怡人的边境风光、壮阔的草原森林,这些充满豪情的自然资源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下面我们对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的景观自古以豪迈著称,其自然环境自然拥有壮阔激昂的特色。近年来,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旅游等皆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

第一,东北地区的景色以冰雪风光为品牌向外推广。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仅每年国外游客消费总量就超过20亿美元,而每届冰雪节的总收入更是多达70亿美元。滑雪、赏冰灯、做雪雕的乐趣让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东北其他大型城市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像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冰雪度假村、莲花山竞技滑雪场等,吸引的游客不计其数。

第二,东北地区以草原森林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占80%,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组成了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大小兴安岭则是喜欢森林养生和动植物科考的游客们的天堂。当下,森林和草原旅游十分切合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需要释放学习

工作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以大中城市为目标,面向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将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不断热播,东北的乡村风情和带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色彩的文化赢得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致使东北“农家乐”系列的旅游形式受到火热的追捧。许多城市人口在节假日来到东北农村感受来自剧中的氛围,坐热炕头吃农家菜,看大秧歌听二人转,吃土鸡,摘野果„„正是这种曾被认为“土得掉渣儿”的形式得到众多城市游客的喜爱。丹东凤城大梨树村正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以农业观赏为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诗歌般的美妙生活。

第四,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也为这片白山黑土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东北地区边境省份共有全国53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观光旅游的重点。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蒙古族特色、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以长白山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以驯鹿和雪原为代表的鄂温克族特色等等。广袤的东北大地养育了这些少数民族儿女,而这些少数民族也以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片土地。

(二)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东北地区正处于老工业振兴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打造出品牌与知名度,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注意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不断扩大规模与覆盖面。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行政边界与空间的格局,实现东北地区大范围生态旅游网络结构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季节性过强,旅游旺季较短。农业观光与其他景观观赏最大的不同在于季节性明显。无论是赏花还是摘果,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时节一旦过去,旅游立刻进入淡季。而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主打的冰雪品牌更是被局限在了冬天,淡季期间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也相应的减少,而巨额的场地维护等费用给产业造成巨大负担。

二是观光农业数量众多,而项目过于单一。观光农业的火热发展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建设生态园区,致使经济效益过于分散,收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全

国90%的观光农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东北地区的状况亦十分严重。而且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东北很多观光园区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形式单调,且雷同状况严重。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东北地区很多农业旅游产业处于小型民营资本进行运营,加上执法渠道不畅等原因,经营管理十分混乱,游客意见很大。而作为主要运营方式,很多“农家乐”不具备经营条件就开张,存在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和“宰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

四是不注重生态效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农业旅游应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的原则,景区的开发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很多所谓的“废品”(如秸秆、粪便等)等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五是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对客源市场的分析还不够到位,结果就是不能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缺乏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旅客的重游效率很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三、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内容选择和市场需求在布局时皆应该统一考虑。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突出当地特色而非盲目跟随风潮,避免盲目建设。其次要兼顾层次,尽量避免季节性明显问题,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活动,可以尝试利用各个文化节日来设立不同的主题,增强景区的利用效率,提高收益。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景区管理,宜采用“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以法律为核心,通过经济调控和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农民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让游客舒心的乡村环境,并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提供有素的服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新景区的开发应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采用添加、点缀的手段,而非损毁重建。例如,与其削平山头间旅馆不如山林之中隐映木屋。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景区内水库河流的水质,对污染水源的单位进行处罚。另外,应在各个景区推广可再生资源或新能源的利用,比如使用沼气或太阳能等。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并结合本地资源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较好较

快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也祝愿家乡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述.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若干思考.2006,5:105--107

[2]李长健.欧阳柳萌.旅游观光农业中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社科纵横2011,2:50—53

[3]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1,12:42--43

[4]沈伶俐.辽宁兴城市观光农业管理浅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3:90--91

[5]钟春艳.周连第.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9,8:71--74

7.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篇七

一、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

许多人曾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贫困。比如:Chenery, Ahluwalia, Bell, Duloy&Jolly, Joll (1974) 出版一部有影响的书, 其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使1/3人口没有从中受益。”Adelman&Morris (1973) 指出, 发展伴随着贫困人口平均收入绝对和相对的下降。这些早期关于增长与贫困关系的论点受Kuznets (1955, 1963) 影响较大。他们认为, 增长与收入分配成“倒U”型曲线关系, 主要含义是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情况恶化, 但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逐步改善。在发展中国家早期阶段, 经济增长会导致不平等, 需要很多年贫困才能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 人们对库兹涅茨假说开始提出质疑,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拒绝库兹涅茨假说 (Ravallion 1995;Deininger&Squire, 1996;Deininger&Squire, 1998;Bruno, 1998) 。通过大量研究, 对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收入分配问题目前已基本上形成统一看法: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由于收入分配随着时间变化, 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贫困。而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减少贫困至少取决于两个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和资产不平等程度。

1. 经济增长速度

快速的经济增长为战胜贫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Bruno (1998) 使用国际上日人均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对2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贫困的增长弹性为-2.12, 也就是, 经济增长10%会引起贫困减少21.2%。20世纪90年代, 经济学家们估算贫困的增长弹性是在-2.0~-3.0之间, 也就是, 经济增长10%引起贫困减少20%~30% (Adams, 2003;Bruno, 1998;Ravallion&Chen, 1997) 。Bhalla (2002) 。把人均GDP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 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为-5。Adams (2004) 以样本的收入均值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 运用60个发展中国家的126个样本, 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是-2.79。

部分学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 采用不同的数据考察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 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战胜贫困的可靠保证。汪三贵 (2008) 、胡兵 (2007) 指出,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农村贫困减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为大范围的贫困人口的减少作出了巨大贡献。汪三贵进一步指出,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按照官方贫困线和收入指标来估计, 农村贫困人口已有大幅度下降, 从1978的2.5亿减少到2007年的1 478万, 减少了2.35亿,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 年均下降9.3%。李石新 (2006) 提出, 1985—1996年中国农村贫困减少70%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

2. 资产不平等程度

资产不平等程度也是造成不同部门增长减贫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土地分配, 当差距缩小时, 经济增长对于贫困减少的效应更大。Ravallion&Chen (2007) 提出, 在中国, 其土地分配相对公平, 农业增长的减贫效应是工业和服务业的4倍。Dorosh, Niaza&Nazli (2003) 提出, 20世纪90年代, 巴基斯坦尽管农业GDP有了显著增长, 但农村贫困率仍没有下降, 原因在于土地分配不均。

目前, 经济学界越来越一致地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减少贫困, 但减贫效果受到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如果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则会使贫困人口从增长中获益少于非贫困人口。

二、农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即直接增长贡献和间接增长贡献。

1. 直接增长贡献

现代发展经济学家大多数都认为农业的角色和农业发展绝对是国家建设和健康发展的主要部分 (John&mellor 1961) 。Irz&Roe (2000) 的部门增长模型表明:第一, 在较大的农业经济体中需要农业增长来平衡人口增长和避免马尔萨斯陷阱;第二, 农业生产力相对较小的变化就会对工业化和整个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指出, 尽管农业的份额相对下降了, 但它的绝对数仍在增加, 同非农部门有更加复杂的联系 (Kuznets, 1968;Kalecki, 1971;Mellor, 1976;Singer, 1979;Adelman, 1984;de Janvry, 1984;Ranis, 1984) 。Bhagwati, Srinivasan (1975) 指出, 没有率先发展农业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率不高、收入分配也很不平衡。郭熙保教授指出, 要使农业部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只有保持农业持续、顺利、健康的发展才有可能。如果在农业基础还很薄弱, 草率的削弱农业, 盲目追求工业化, 那不仅会损害农业部门, 而且会严重的制约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 间接增长贡献

首先, 农业直接影响非农业的增长。保罗·贝罗赫 (1974) 对40个发展中国家1950—1970年工业和农业的增长率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农业每次衰退发生之后, 紧接着便是制造业下降;同样, 每次农业增长加快, 也能导致工业增长加快。Timmer (2002) 使用65个发展中国家1960—198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农业部门1%的增长率可以产生同时期非农业部门增长率增长0.2%。Tiffin&Izr (2006) 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说明了农业增加值是构成原因的变量。我国学者对我国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的观察也表明:我国每一次经济形势恶化都始于农业产出下降, 每次经济调整成功也都以农业发展形势好转为条件, 农业波动成为工业波动和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根源 (牛若峰, 2000) 。

其次, 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市场联系。库兹涅茨教授1961年发表了《经济增长与农业的贡献》一书, 提出了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具有的几种“贡献”, 即产品贡献 (粮食和原料) 、市场贡献、要素贡献 (包括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动力) , 以及国内农业通过出口农产品而获取收入的贡献。这四个方面的贡献是农业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的贡献 (Johnston&Mellor, 1961;Ranis, 1990;Delgado, 1994;Timmer, 2002) 。许多早期的分析学家强调农业有向更重要的工业部门转移剩余的能力 (Rosenstein-Rodan, 1943;Lewis, 1954;Scitovsky, 1954;Hirschman, 1958;Jorgenson, 1961;Fei&Ranis, 1961) 。吕耀 (2009) 测算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民收入的积累有1/3来自农业, 在工业化初期甚至达到40%以上。

第三, 农业部门的乘数效应。运用现代计量和模拟技术计算一个部门增长率对另一个部门增长率或部门对整体增长贡献的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 既有跨国研究也有针对一个特定国家。农业有重要的乘数效应, 能够渗透到经济的其他部门运用SAM方法, 分析华盛顿农业及加工食品出口对华盛顿经济的影响, 结果表明农业对非农相关服务行业, 比如批发零售贸易、商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银行及保险等有重要的间接及引致效应。对农业乘数效应的传输渠道取决于投入与产出的可交易性, 农业雇佣份额, 消费方式, 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效应。

第四, 农业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又是城市化的基础, 良好的农业基础在城市化初期起关键作用 (闫观渭、赵欢, 2008) 。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 (陈莞桢, 2006) 。我国农业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 (吕耀, 2009)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迁向城市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聪群, 2006) 。

三、农业增长与收入分配

Mellor (2001) 指出, 如果土地和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 那么土地拥有者会消费进口或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不是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国内制造品和服务。Janvry&Sadoulet (2000) 提出过去30年中拉美农村贫困减少了, 但由于土地拥有水平的不平等性, 农村贫困减少是由于农村贫困人口迁移到了城市, 城市贫困增长而农村贫困下降了。大量证据表明, 穷人与整体经济增长的联系弹性在许多方面取决与增长的部门, 以及经济的最初情况, 特别是资产和收入的分配 (Timmer 1997, Ravallion and Datt 1996, 2002) , 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农业技术对于提高这种联系弹性有重要作用。

摘要:反贫困是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 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为关注。目前, 对此问题的探索已经获得了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8.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篇八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企业面临着竞争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严峻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情形,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龙头企业致力于提高与产业链上下游其他个体如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重视产业链管理以提高竞争优势(Simchi-Levi,Kaminsky,& Simchi-Levi,2007;Prajogo & Olhager,2012)。企业之间形成多种交易关系、组织形式对应不同的治理机制,不仅影响企业绩效更决定了最终产品质量属性。全产业链模式逐渐进入研究者与企业管理者视野,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2015)输入“全产业链”进行搜索后得出4951条结果,并且99.4%文献出现在2009年(包括)之后,研究成果丰硕,进一步细分查询条件添加包含“食品”以及“农业”的共1242条,证明全产业链模式在农业领域受关注程度较高。

1 全产业链模式的定义

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是国际食品巨头Bunge、Caigill、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Kraft等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率先实施,国内由中粮集团2009年首次提出进而被其他农业企业推广并实施的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链模式(马微微,2014;许益亮,李明炎,2013;赵英霞,2012),企业实施全产业链大多通过并购、控股等资本运作形式,纵向一体化将产业链分工打破,纵向整合,从育种、种植、养殖、加工、物流、贸易等一体化控制(吴凤超,2014),一条产业链上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等均由一个企业全程控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链条的整体可控,掌握话语权、定价权、主导权等,最终实现企业与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战略模式。李韬(2013)同样将其看作一种战略模式即“企业将原料供应、生产和运输流通环节共同纳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管理”。因此全产业链模式的研究起点通常为纵向一体化。

2 国内外研究成果

2.1 国外研究

国外的理论体系比较完善,对产业链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早,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20世纪60年代后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纵向一体化出现是企业扩大规模,垄断竞争的关键,交易成本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否进行纵向一体化战略主要取决于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的比较,并对纵向一体化的类型有了更细致的分类,一类是出于生产连续性而实施的普通型纵向一体化;另一类是超越行业边界的特殊型纵向一体化。迈克尔波特(1985)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纵向一体化是指某一企业范围内把技术上不同的生产、分销或其他经济过程结合起来”,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纵向一体化战略就是企业将各个价值链环节融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管理的过程。国外并未明确提出“全产业链”一词,而是基于产业链角度将这种上下游纵向整合、一体化形式称为一体化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Martinez S.W.,2002;王秀清等,2002),是纵向协作的极端形式。纵向协作或称垂直协作(vertical coordination),指的是协调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相继各阶段的所有联系方式(Mighenetai.,1963),包括市场交易、销售合同、合同生产、战略联盟和一体化整合等多种形式。Shon Martin Ferguson(2004)从交易成本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角度研究了有机小麦不同垂直销售方式的差异,认为不同的治理结构显著影响有机小麦的价格以及小麦生产户的交易成本。

关于食品质量控制的研究已从企业内控制转向企业间控制(Kaynaka & Hartley,2008),这种趋势主要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Nair,2006),尤其是食品产业链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提高了质量控制的要求与面对最终消费者的质量要求而增加了产业链上不同主体间的互相依赖性(Plaggenhoef,2007)。Martinez & Zering(2004)通过对猪肉组织安排绩效研究,认为改善猪肉组织的制度安排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提高有显著影响。Mark Wever,Nel Wognum,Jacques Trienekens,Onno Omta(2009)研究了质量控制体系与治理结构在猪肉产业链组织间匹配的问题,认为如果匹配质量控制与治理结构失败,质量控制体系将是无效率的,因为其产生了高昂的交易成本。

2.2 国内研究

全产业链模式通常被认为可以有效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从而被理论界及实践界所推崇。杜龙政(2010)认为全产业链整合多个易受食品安全风险影响的环节,其组织形式解决了农业产业链控制难度大的局面,可以从整体上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许益亮等(2013)将全产业链视为一种新型产业化形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公司+农户”模式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张晓林(2013)提出全产业链模式内涵是实现了产业整合,将生产、流通等过程置于统一控制下,促进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可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增加农户收入;谢妍通过对中粮集团的案例分析,从全产业链特征、具体实施、功能绩效等方面进行阐述,明确全产业链以上下游整合并购为主要手段,认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产品物价、提高食品安全性等意义,对于集团则具有促进差异化、有效配置资源、形成规模优势等优势;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全产业链模式建立起可追溯系统有利于食品安全。另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实施全产业链模式的企业会产生较高的资本成本,以及内部整合带来的管理成本的上升,尤其是我国强调重资产并购方式,往往只是拥有并不能产生协同效应,因其内部管控性的提高,产生了弱激励效果,对企业生产产生不良后果(吴凤超,2014)。因此国内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协同性上,主要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集中于中粮集团以及飞鹤乳液、浙江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许新亮等,2013;张其春等,2013)重点关注模式的构建、治理以及优势等方面。李张镖(2015)认为乳业经历了一个自建全产业链到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模式的过程,自建全产业链以飞鹤与辉山乳业,尽管保障了食品安全,但是却耗费了巨大精力。而蒙牛乳业则倾向于同业并购式,接近于其控股公司中粮集团但不同于大张阔斧的资本运作,而是更清晰的脉络。

3 结语

从前文所述可以发现研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食品全产业链模式进行了阐述,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些研究中对于全产业链模式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没有形成一个总结全产业链模式的理论框架;其次,国外对产业链整合的研究不适用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情境,国内研究多集中在作用、意义、不足以及对策等方面,而对模式本质特征、运行机制以及对企业绩效、食品安全控制的影响等问题研究不够充分;并且,从研究理论来看,多以产业组织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从治理机制角度研究较少,交易成本理论作为解释组织形式产生以及治理机制运行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交易分析中;最后,尽管以案例研究为主,但是对案例企业实施情况研究不够深入,通常仅停留在时点研究,而缺乏对全产业链模式开始、进行以及实施后整个阶段的研究。未来国内理论界应结合更多理论、拓宽思路,同时应增加大样本的数理模型分析。

[1] Hobbs,J.E.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he role of traceability systems[J].Agribusiness 2004,20(4):397-415.

[2] Ménard,C.,Klein,P.G.,Organizational issues in the agrifood sector:toward a comparative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4,86(3):750-755.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班会策划下一篇:1月份月度营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