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19

兵车行教案教学设计(共7篇)

1.兵车行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兵车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兵车行

云南蒙自楚湘实验高级中学 刘玛林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特点。

2、 了解七言古诗的有关知识。

3、 学习诗人“缘事而发,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精神,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翻译下列文段: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二、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ジ栊校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519页)

三、 朗读课文

1碧艺术家朗诵录音。

2毖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在范读与学生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3彼卸恋悴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 赏析重点句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分析课文

1、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2、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3、《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先说一下“行”。“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的最后还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4、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六、 总结

1、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七、 作业

课后练习题

2.兵车行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一、从“诗史”的层面来读, 读出至理

胡适曾经这样评价杜诗:“这样明白的反对时政的诗歌, 《三百篇》以后从不曾有过。确是杜甫创始的。古乐府里有些民歌如《战城南》与《十五从军征》之类, 也是写兵祸的惨酷的;但负责的明白的攻击政府, 甚至于直指皇帝说‘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这样的问题诗是杜甫的创体。”杜甫的诗中多次流露出敏锐的政治预感和卓越的政治才干, 而且他毕生追求“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他的理想才识常常闪烁在他的诗歌中。所以, 对于杜甫, 我们实在不能仅把他看作是一个诗人。陆游就曾慨叹:“看渠胸次隘宇宙, 惜哉千万不一施!后世但作诗人看, 使我抚几空嗟咨!”清人蒋士铨亦有同感:“先生不仅是诗人, 薄宦沉沦稷契身。”

这首诗议论切中肯綮, 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本色。因此, 如果不站在“诗史”这个层面, 就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这个层面是最重要的, 它的达成情况关涉到后面两个层面的达成。作为“诗史”性的作品, 我们不仅要读出诗人在这首诗中记录了哪些“史实”, 还要读出诗人的“史识”。

学生读第一遍时不妨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而“行”是歌行体的一种, 它以叙事为主, 多感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诗写了什么事, 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现实。

写了什么事, 可以概括为———送别征夫。当然也可以补充教参及书下注解的相关内容。但作为诗歌, 我们不可以把它当作正规的史书去读, 因为历史强调“信”, 而文学作品有高度典型性而且允许虚构, 它是客观现实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它反映现实但不等于是现实生活。一首诗歌可能反映的不止一件具体事件, 因此, 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对号入座这首诗反映的是攻打吐蕃还是南诏, 总之, 这首诗歌反映了统治者野心不已, 开边不止, 从而造成百姓生离死别的人为悲剧。

难能可贵的还在于, 这首诗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很少有诗歌可以与之相比。所以, 我们可以带着学生第二次走进诗歌, 用自由品读的方法, 请学生从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讨论杜甫怎样层层深入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首先从反映现实的广度上来看, 这首诗既有时间上的广度, 也有地域和社会领域的广度。我们可以抓住一些关键句来体会这一点。

如“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这一句:从十五到四十, 说明征人服役时间之长;北与西, 说明服役范围之广。从“十五北防河”到“四十西营田”, 一语写尽了戍卒的经历, 看似平淡无奇, 实则凄苦万分。从一个小小少年到年近不惑, 二十五年的美好时光便这样毫无痕迹地挥洒在漫漫的征战路上。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五年, 更何况充满青春活力的二十五年?读到此处, 你还能以为戍卒的经历平淡无奇吗?

再看这一句“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这一句用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 反映了不义战争不仅使边庭血流成海, 而且影响到广阔的内地, 鸡犬相闻、原田沃野的千村万落, 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荆棘横生。诗人从军事写到生产生活, 由流血成海的边庭写到广阔的内地, 由眼前之景推及全国之景, 两相辉映, 统治阶级的罪恶昭彰, 诗人的悲愤也更为凝重强烈:悯民之悲, 柔肠寸断;痛国之恨, 怒不可遏!

再从反映现实的深度来读这首诗, 诗人的目光是深邃的, 他超越了此时此地生离死别的这一幕, 我们可以抓住另一些关键句来体会这一点。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 “敢”即不敢或岂敢, 反问语气深切表现出征夫在毫无言论自由的环境中敢怒而不敢言, 战争不仅给百姓带来身体上的折磨, 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摧残。

最深刻的莫过于“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这一句了,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由来已久, 而杜甫却在这首诗中写出了极反常的一种观念———反是生女好, 因为“生女犹得嫁比邻”, 但真的好吗?生女有比邻之男可嫁吗?就算嫁了, 丈夫一样得出征, 一样成为“无定河边骨”, 无非又多一幕新婚别的悲剧。残酷的战争不仅伤害了人们的身体, 而且竟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

作为诗史, 不仅在反映现实方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而且也要有远见卓识, 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杜甫在本诗中流露出了哪些可贵的史识?我以为至少有两点:

其一, 大胆批判了不义的开边战争。“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人秉笔直书, 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一针见血, 锋芒毕露。正是唐玄宗的“开边”和边疆将领的“邀功”, 使当年的“开元全盛日”一去不返, 使社会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知识分子是时代的良心, 为万民呼喊, 但直接怒斥最高统治者需要莫大的勇气, 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其二, 敢为人民鼓与呼。这是站在百姓一边, 敢于为民请命的诗篇, 诗中表现了一位具有儒家仁者之心的诗人对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悲悯情怀。杜甫借送别的场面, 为民呼喊, 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所以, 我们说《兵车行》不仅仅记述了当时征兵服役的一个告别场面, 还是史书记载的一个佐证, 是反战情绪的生动传达, 发出了那个时代人民反战的强音。

二、从“诗歌”的层面来读, 读出深情

诗歌毕竟不同于历史, 它不仅靠记录现实来彰显价值, 更重要的是用文字来承载深情, 感染读者。而且杜甫是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诗歌来创作的, 他是一个充满博爱精神, 感情非常浓郁、深沉的诗人, 梁启超就曾经称杜甫为“情圣”。“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 “对于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 “常把他们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这一层的可怜人那些状况, 别人看不出, 他都看出;他们的情绪, 别人传不出, 他都传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 极真实的, 极深刻的;他的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 能鞭辟到最深处, 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 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 没有人比得上他, 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因此, 在理性解读诗歌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诗歌, 将品读重点放在情感上, 抓住咸阳桥头送别图和青海头鬼哭图, 引导学生从描写角度、动词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品味字里行间蕴涵的丰富情感, 再通过反复吟读, 把诗歌真正读到心里。

开头的咸阳桥头送别图之精妙已有很多文章赏析, 不再赘言。对“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这几句, 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下。在偏远的青海古战场, 平沙茫茫, 阴霾密布, 阴风阵阵, 苦雨凄凄, 白骨累累散落于漫山遍野。那荒草中的森森白骨向着家的方向眺望着、哀号着……让人情何以堪!

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 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 直冲云霄, 结尾的鬼哭, 哀怨凄厉。人鬼同哭, 首尾照应。昨日的人哭成为今天的鬼哭, 而今日的人哭未尝不是明日的鬼哭。首尾呼应, 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 不由人不感叹杜甫抒情方式的高妙和杜甫感情之浓郁。

三、从“诗圣”的层面来读, 读出钦敬

在前面两个环节之后, 学生应该可以读懂杜甫的思想情感了, 但未必已经读透,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 我又适当提升, 引导他们从杜甫作为“诗圣”比其他诗人襟怀更宽广, 感情更纯净、浓郁的高度再读《兵车行》。

儒家提倡“神于天, 圣于地”, “神”和“仙”是一种天赋的资质, 而“圣”则是一种人格的崇高。诗仙李白写战争, 只“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他“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高高在上, 俯视众生。而杜甫则将他深广的同情投向整个大地上痛苦挣扎的人民, 尽管自己饱经磨难, 小儿子饿死, 身居茅屋, 甚至流离失所, 却能超越一己之悲哀, “位卑未敢忘忧国”。写《兵车行》时, 他用含泪的双眼细观天下苍生, 用颤抖的双手细描生离死别。他抒发的不是个人的啼饥号寒, 不是一个旁观者居高临下的怜悯, 而是字字含泪、字字流血地展现出一幅真实、深刻、形象的时代画卷。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 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 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 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传承不绝的是心系天下苍生的圣者情怀。这种情怀超越功利, 超越时代, 一直到今天仍然让人无比钦佩、景仰。杜甫的诗歌体现了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良心。立身群众中, 与百姓同忧乐, 替戍卒呼号, 为黎庶请命, 在这方面他是当之无愧的圣者, 是中国知识分子永久的楷模。读杜甫的诗歌如果读不到这样的层面, 那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闻一多先生在《杜甫》一文里赞扬的那样, 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 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让人无比钦敬。

参考文献

[1].胡适《白话文学史》, 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3.谈《兵车行》中的“重女轻男” 篇三

《兵车行》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揭露了唐玄宗时期由于长年的穷兵黩武而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和不幸。深刻的思想与高超的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是这首诗歌的突出特点。

依个人之见,这首诗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揭露唐王朝的罪恶与广大人民的沉重灾难:一是用赋的手法铺陈离别的悲惨场面,二是假行者之言(也是采用了赋的手法)描绘了边庭血流成海、中原人烟萧条的场景,三是写战争带给人民的心灵创伤。前两者论述已颇多,故本文主要谈一下第三点。

重男轻妇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这一思想的典型写照。千百年来,每个家庭都把尘个男孩作为最大的愿望。有了男孩,家族的香火就可以存续下去;没有男孩,香火就无以为继,整个家庭就会万念俱灰!然而唐王朝的连年战争却改变了封建社会的这一传统心理:信知尘男恶,反是生女好。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呢?“生女犹得缘比邻,尘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千百年形成的社会心理被战争击破得粉碎,到此时“土崩瓦解”!这是人们的心灵受到严重摧残的结果,更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发动连年战争的血泪控诉。至此,诗人在描述悲惨差别场面和战争造成的沉重灾难的基础上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统治者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肉体的痛苦和身体的饥寒固然让人无法忍受,而心灵的摧残和创伤更是让人绝望!《兵车行》非常深刻地写出这一点,从而使得它站在了思想的制高点上。

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唐代另一大诗人白居易就在《长恨歌》中就巧妙地引用了这个观点: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为什么会再一次出现这种反常的心理呢?“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如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在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朝代里,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广大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暂时坐稳了的奴隶”,或者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无时无刻不盼望过上安稳日子。当看到杨玉环因有色而得宠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时,广大百姓竟琢磨着生个女儿嫁到朝廷里面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变态”心理啊!诗歌是艺术,可以夸张,可以虚构,但又毕竟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因此,这一传统心理的改变便具有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它既无情地鞭挞了唐王朝统治的荒淫生活的当时政治的黑暗,又包含着对处于悲惨境地的广大百姓的深切同情。

“重男轻女”思想已成为历史,“重女轻男”心理也早已是过眼烟云。“重女轻男”现象虽然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诗人却把它抽象概括为一种社会心理,并艺术地表现在诗歌里,从而使得上述两首诗歌表现在无限的思想张力,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4.兵车行教案 篇四

一、课程分析

《兵车行》是河大版八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安排的课文有的歌颂战争中人间正气,有的反映战争的创伤,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品味诗歌语言的感染力。《兵车行》是杜诗名篇,它揭露了唐玄宗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罪行,思想深刻,艺术特点鲜明。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杜甫语言的精炼,诗风的沉郁,情感上的忧国忧民。

杜甫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社会生活,被称为 “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兵车行》是杜诗的代表作,因此,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感情,领会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赏析诗中精彩的句子,体会这种情感,也正是难点所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诗词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做出过多的讲解说明,而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正处于热爱诗歌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加上一些间接知识的积累,只要老师善于诱导,学生定能深入领会这首诗歌。我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采取诵读、鉴赏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了解诗风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忧国忧民的的情感,了解杜诗的风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了解诗中寄托的感情。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四、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寄托的感情

五、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兵车行》就是诗人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作品。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关于作者简介及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

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2.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3.倾听朗读 4.读准字音:

车辚辚()

耶()娘妻子

埃()

干()云霄

杞()

生 男 恶()

声啾啾()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耶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汉家山东()二百州

禾生陇亩无东西()

役夫敢申恨()

信()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文本,生生互评,教师点拨后,学生再读文本。2.思考问题: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诗的感情基调是怨愤的。

3.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将你喜欢的语句在组内交流,品味探究诗歌的语言。开头一段:开头描写了爷娘妻子儿女与出征者生离死别的凄惨场面。(他是怎样来描写这种凄惨场面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出征人和送行人之多;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绝望和无奈的动作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

2.“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

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即统治者膨胀的开边政策。

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造成了田园荒芜,荆棘丛生。

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从重男轻女到重女轻男,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非常严重的摧残,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控诉。

6.“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运用描写的手法,想象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五)拓展延伸

1.赏析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并回答问题: 《恨别》、《登岳阳楼》、《孤雁》、《倦夜》

2.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或“我眼中的杜甫”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杜甫的看法。

(六)教师小结:

杜甫的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从不把个人的遭遇放在心上,始终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当自己的儿子被饿死时,他惭愧之余,想到的是普天下失去土地的百姓和戍边将士;当他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时,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自己年老多病,孤舟漂流异乡时,他依然不忘哀叹民生的多艰。这种忧患感,这种责任心成就了杜甫诗史的地位,他的不平凡就在于此,他以布衣的身份,展示了民族大义,身居下位,却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兵车行》。

(八)板书设计

兵车行

(杜甫)

车、马、行人----不见咸阳桥

送别 哭声直上干云霄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少年从军

原因 武皇开边意未已

白头戍边

后果

田园荒芜

租税无着

生男恶生女好

5.《兵车行》公开课教案 篇五

课时:2课时 课型:探究鉴赏课 编者:李林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理解《兵车行》的主旨及其表现手法。

3、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4、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 自主性学习

温故部分: 回顾补充所学杜甫诗句

(1),恨别鸟惊心。(《春望》)(2)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4)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知新部分:

阅读杜甫生平材料,勾画如下信息:①三吏三别②本文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是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代表性作品有“三吏三别”分别为《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关于《兵车行》:《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另见第8页课下注释5 预习部分:初读课文,完成

1、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耶娘妻子()干云霄()生荆杞()声啾啾()生男恶()陇亩()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行人弓箭各在腰()役夫敢申恨()武皇开边意未已()纵有健妇把锄()耶娘妻子走相送()信知生男恶()

3、《兵车行》描述了什么内容?

4、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请写出三句加以品析。

5、我的疑难

第三部分:重难点解析 以问题形式介入

1、从第一段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离别,它与普通的离别有什么不同?

2、朗读第二段,体会文中“十五、四十、二百州、千村万落”这一系列的数字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3、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而今却是“健妇把锄犁”,这一反常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一反常现象又暗示着什么? 第四部分:知识框架梳理(板书设计)第五部分:习题设计

1、基础巩固性习题见“预习部分”

2、能力提升性习题: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 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是生动的改写,而不是白话文的翻译

教后反思:

《兵车行》是选修本《唐诗宋词》的篇目,对于选修课,在讲授理念中我们将其定位为“留给每个学生个体更多的空间,着眼于培养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不求甚解的态度,比较多比较快的扩大阅读面。”在具体的讲授中,“应该简化程序,切不可漠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区别,用必修的标准来套选修,使选修课必修化,也不可选而不修,将选修课程弱化或虚化,要把握住选修课程教学的度。”因此在具体的授课中,我将其定位为鉴赏课型,以“课前自我初读感知”“课上师生共同品析”“课下进行片段鉴赏写作”三部分组成教学工作的主体。本节公开课是在继利用“晨读初读”后的师生鉴赏。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利用学案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展开对《兵车行》主旨的探究,对杜甫其人其作的深入解读。同时,为了突出诗歌鉴赏对名句的咀嚼涵咏,在三个自然节中,分别选出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鉴赏。从学生的反馈表现来看,这种处理形式比较好。

有人说:只有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确途径。但是我们应避免为读而读,没有目的,没有要求,把读作为一种单纯体现理念、渲染教学气氛的手段。一定要强化诵读的目的性和注意诵读层递性,以帮助学生在读中熟悉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整堂课我注意诵读层递性和注重强化诵读的目的性。针对不同要求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课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有感情地读、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也有一些我不太满意的地方,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与品位语言为纲,但安排学生分析的时间过多,读的时间太少。还有课堂与学生的交流方面,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生动的描述,可以借助名家阅读进行更为深刻的体味。让学生的活动更充分一些,更充满个性化。但由于新组建班级,对学生的学情还不是很熟悉,分组讨论,有感情的诵读等等活动未得到充分的进行,今后当逐渐培养,坚持形成习惯。

6.兵车行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导学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 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 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 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 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资料显示屏]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 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中国文学史》,中 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03页)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 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 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 书出版社1519页)[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 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 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

用心

爱心

专心

愤 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 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 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 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 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 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 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 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 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 灰 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 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 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 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 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兵车行》和李白《古风·其十九》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 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

结合《兵车行》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 的开边黩武。《丽 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 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 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

用心

爱心

专心

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 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 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设计C 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 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 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用心

爱心

7.《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七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 一 。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探究活动

从《兵车行》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1)从押韵上研究:《兵车行》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上一篇:自编童话一年级作文下一篇:安全维稳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