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带培计划(共7篇)
1.拔尖人才带培计划 篇一
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人民日报2010-9-1
4这是一项被誉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面旗臶‛的教育革新;这是一项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而推进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承载了当代教育家培养中国拔尖创新人才之决心的教育革新。
这,就是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尔雅》中意为‚始也‛。‚元培‛,‚培养人才之起始‛。取‚元培‛之名,既有‚开端‛之意,又寓意了对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敬意和对北大精神的传承。
从2001年到2011年,北大元培,躬耕十载。
十年实践,十年检验。
由于她,北京大学的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变得生动具体;由于她,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由于她,越来越多的兄弟院校陆续探索教育改革的多样化与新途径……
十年探索,十年征程。
这一项对中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革新低调前行。没有高调的宣传,只有默默的实践和反复的摸索。近百位亲历的北大教师见证,近万名莘莘学子见证:尽管有挫折、有困惑,但元培实践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
北大元培,致力于中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年在行动!观其会通 造就通才
‚只有掌心有力,手指灵活,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
北大的育人理念,是经过历史积淀,一脉相承的。‚中西并重、观其会通、造就通才、发明新理‛的办学思想,就明确写入了京师大学堂的章程。蔡元培担任校长之际,提出‚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些融汇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先进思想一直影响着北大的发展。
1999年,面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变化,参照国际人才培养理念,一项影响深远的教学改革实践开始酝酿,北大成立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启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2001年,载入北大史册的香山会议召开,明确了新世纪北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模式。
自此,‚元培计划‛正式诞生,作为改革先头部队的‚元培实验班‛也开始了第一期的招生。
元培实验班按文、理招生,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学生入学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
这一做法直指当时高等教育的两大弊端。其一,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导致知识面偏窄;其二,大多数中学生在并没有真正了解专业情况的背景下,盲目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后出现落差,学习上兴趣降低,日后放弃本专业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实行通识教育和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主权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好比我们的手掌,掌心是学生前两年所学的共同基础课程,每个手指代表一个专业方向。只有掌心有力,手指灵活,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院士这样解读元培的理念,‚同学们是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
广泛涉猎 导师培养
‚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获取知识方法的训练‛
探索,从‚元培实验班‛开始,实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元培计划在全校大规模推开的时间表。因此,所有人关注的目光都聚集到了2001年秋季入学的一群‚特殊‛学生身上。
同一宿舍里,几位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有文科也有理科,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进行教学,大一阶段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宽度远远超过一般院系要求;大二之后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专业方向,到相关院系选课;修满学分后即可毕业,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于是,在北大的校园里有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
个院系和专业,其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都由‚元培‛负责。在入学后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们会按照文理的分科,自由地选修课程,同时,实验班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和其他普通院系相比,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总授课学时适当压缩,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参考书、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的指导。而之所以这样,背后源于一个理念的支撑:‚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导师制是实验班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导师分为专职导师,也有兼职导师,包括林毅夫等在内的知名学者、北大各学科的资深教授不少都曾担任元培实验班的兼职导师。这些导师与一般意义的导师不同,他们不光要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和专业选择,有的还要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发现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选择方向。
曾经担任过导师的艺术学系教授朱青生的一段话耐人寻味:在导师制的前提下,更要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科学精神。
就这样,从学籍的全新管理,到课程和专业选择的全新变化,改革在一点一滴地推进,尽管一直以来不事宣传,但是,这项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改革依然引发国际关注,美国的《SCIENCE》杂志对此作了介绍,并预言:‚北大元培计划及其实验班,是会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留下一笔的。‛
反复论证 砥砺前行
‚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2007年,‚元培计划‛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元培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先头部队‛初见成效与‚元培计划‛深入推进。当然,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元培计划‛同样如此。
元培学院的负责老师介绍,由于自由选课制度本身的要求,自由选课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各种优势的体现,需要全校行政、教务部门和所有院系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初期由于元培模式和传统专业模式并行,在各方面的配合与协调上仍然不够,在课程设臵、时间与教
室安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摩擦和阻力。这些问题包括课程冲突、考试冲突等等。
不同于外人的想象,‚元培的学生都是特权生,可以任选专业、任选课程‛,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探索阶段,元培的学生要比其他院系的学生付出更多。
‚教学改革往往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正如在2005届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毕业典礼暨座谈会上,老校长许智宏所说,‚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制度的变革,而且涉及观念的更新。而无论是制度的革新还是观念的变化,都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困难并没有阻碍学校探索的步伐,更没有动摇学生们努力求学的信心。在学校里,当被人问及‚同学,你是哪个系的学生?‛他们会这样说,‚我是元培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10年,元培学院学生在代表本科学术水平的北京大学‚挑战杯‛中,表现一年比一年喜人。从2008年至今,更是连续包揽挑战杯的最高奖项‚王选杯‛。而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中,元培学院的招生分数都名列前茅,成为最优秀的学子的首选方向之一。毕业生的去向更是令人欣喜,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169名毕业生中,79.9%考取研究生,81名考取境外研究生的毕业生大多数被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录取。
元培,究竟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带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怎样的借鉴?或者说,元培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从元培走出的毕业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周岩,毕业后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元培计划实验班学习的5年中,周岩在修完了化学专业所有必修课的同时也修完了物理和生命科学的全部必修课和数学的部分必修课。‚元培就是这样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自由选课、选专业制度给每个人一个理性思索后选择自己道路的机会。‛
汪清清,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攻读系统生物学专业。在元培,汪清清先后尝试了生命科学、化学,以及光华管理学院。她说:‚元培给
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我、自由选择的机会,元培教会了我选择。‛南星,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至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继续深造。‚保研时,我的绩点不是很高,但是在自由选课平台中学习带给我的活跃的思维、宽广的视野以及良好的基础成为我顺利保研的优势之一。‛
如今的元培,十年探索,坚实前行。除了探索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需求建立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之外,还利用制度优势积极探索组织跨学科专业,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闯出一条新路。以元培学院为平台打造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就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这个专业在牛津大学是‚领袖专业‛,培养出许多政治、经济领袖,体现出跨学科知识组合的独特力量。北京大学在这三个领域都有非常强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具备培养这一专业人才的学术实力,但如何招生、学生归属于哪个院系成为专业建设中的大问题。元培学生可以到全校各院系选课,因而哲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决定建设这个专业,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淋漓尽致的作用。现在和未来中国特别需要具有这样知识背景的创新人才,他们有更为宽阔的知识眼界,有对人类本身存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这或许是元培教育模式对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贡献。
2011年,经过4年培养,第一届11名‚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毕业。‚古生物‛、‚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两个跨学科专业也正在建设中。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喜悦收获。
回首之时,我们发现,北大元培承载的不仅仅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任,更承载了中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十年探索实践,十年期待憧憬。
未来的路还很长,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如此说,‚我们期待在未来,‘手工’打造一个个精品,而不是成规模的标准件。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冒出来的,那么,就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吧。‛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拔尖人才带培计划 篇二
从政府文件、新闻报道到民间学术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一词已由日常生活用语转变为学术用语。社会科学对其概念的界定无法做到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 然而作为学术用语其必须有相对明确的意义阐释, 这样才能确保其在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沟通中获得一致理解、在实践中产生效果, 否则这一词语的有效性便会遭到质疑[1]。鉴于此, 笔者试图对“拔尖创新人才”一词的应然之意做一解读, 以期在学术界对其理解能归于一致, 继而为相关研究的有效开展有所裨益。
一、“拔尖创新人才”诸解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拔尖创新人才”一词属于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偏正短语, 其基本构成部分“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不同修饰关系, 影响着“拔尖创新人才”一词的释义。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致使“拔尖创新人才”一词存在着诸多解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 作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珠峰计划” (1) , 其初衷便在于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 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以此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2]。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先生认为, “知识越高深越渊博, 思维越精邃越巧妙, 方法越有效越卓越, 精神越向上越高尚, 文化就越先进越精湛, 由这一文化而教育而培养而造就出的人才, 其素质、其层次就越高, 其品位、其格调就越醇, 其影响、其作用就越大。显然, 我们所要培养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 就应是这样的拔尖创新人才”[3]。还有一些学者指出, “拔尖创新人才要有世界眼光, 要勇于承担国家民族的责任, 要推动或者引领社会的发展, 引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4]。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也曾撰文指出, “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 即在各方面都能够均衡发展的是优秀人才, 而在某个方面拔尖, 在其他方面达到基本要求的也应该是优秀人才。人才的培养不能求全责备, 没有多样性和个性, 就谈不上拔尖人才”[5]。
拔尖创新人才是科学家、博士、领袖还是天才?对一个语词的理解必然取决于其言语背景, 上述各种表述正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解读。但作为一个学术词汇, 必定有其基本的内涵, 只有掌握了其基本内涵, 才能适切地使用在不同语境中, 为他人所理解。基于此, 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这一词语的言语背景来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
二、“拔尖创新人才”概念之缘起
“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与教育相联系, 最早出现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再次予以强调和确认。在学术界第一次使用“拔尖创新人才”一词的是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 2002年他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了《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文, 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之先河, 随即郝克明、陈清龙等人都先后撰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直至2009年底, 随着钱老的离世,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中国高教研究》等学术期刊相继刊载了一系列相关文章。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从出现到成为学术研究热点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 那么拔尖创新人才一词出现和走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源于两个危机。
(一) 表面危机:“大国崛起”与“诺贝尔”情结
众所周知,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 曾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印记。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 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 各项奖金的得主, 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曾经的自豪和辉煌付诸东流。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多年来, 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在经济建设发展上更是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不可回避的是, 在科技的发展上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依旧明显。从1900年到2002年, 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伽德纳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等八项国际科技大奖的497名科学家中, 没有一名中国国籍的科学家;科学引文索引 (SCI) 数据库1997年到2006年收录的论文, 按22个学科领域分类分析, 各学科排在250名左右的顶尖科学家, 全世界共约6097人, 而中国只有19人, 其中15人来自香港, 4人来自大陆[6]。毋庸置疑, 大国的崛起日益激起了国民的自豪感, 但科技的滞后, 特别是建国60多年来国人从未斩获一项诺贝尔科学奖, 使得经历了百年屈辱的国人在面对眼前一切的时候显得不是那么从容和自信, “诺贝尔”情结正是这样一种民族心理危机的表现。随着“三钱”等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的相继离世, 这种危机感进一步加深, 人们迫切需要有一批杰出人才能够尽快有所突破, 继而提高整个民族和国家的自尊心。在这样的一种心理环境中, 拔尖创新人才似乎成了人们期盼中的那把能够解开13亿国人心理危机的钥匙。
中国的崛起与扎根于国民内心深处的“诺贝尔”情结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解读“钱学森之问”何以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拔尖创新人才”为何一度被当作学术界的高频词之类的问题。然而笔者认为, 上述危机只是危机的表层, 或者只能说是危机的表面现象, 催生拔尖创新人才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发生。
(二) 深层危机:知识经济与社会转型
1983年, 美国加州大学保罗·罗默教授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而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 则使得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正式确立。1996年, 世界经合组织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作为人类面向21世纪的发展宣言, 表明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 新兴的知识经济将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在世纪之初面临全面转型。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达到1090美元。世界多国的发展经验表明,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 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就将进入关键阶段, 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会在这一阶段发生深刻变化, 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各方利益、关系协调处理得好, 社会转型将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随即整个社会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果处理不当, 经济社会不协调, 各种矛盾不断暴露、激化, 整个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倒退。目前, 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亟待改革转型的关键期, 各种社会问题已初露端倪, 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消耗、高排放;自主创新性不够, 对国外技术依赖性强;社会阶层之间、地域之间贫富差距加大;失业问题加剧;社会核心价值缺失、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降等等。就此,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从宏观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构思。但仅凭宏观的构思不足以解决现实的问题, 因此,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 有赖于一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实干、外交家的策略、军事家的勇敢的杰出人才[7]来引领和推动社会经济改革, 突破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正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三、“拔尖创新人才”应然之解
在审视了“拔尖创新人才”一词提出的时代背景之后, 随后笔者将采用逻辑学中“种加属差”法来解读其词义。要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定义, 首先要找到其上位概念。拔尖创新人才的上位概念是人才, 而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8]。无疑, 判断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基本标准在于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回到现实背景, 我们说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是那些为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做出贡献的人, 这肯定没有错, 但这样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准确界定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概念, 我们还必须要找出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这一概念的下位概念所具有的独特性。在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中, 对人才这一核心用语进行修饰和限定的是拔尖和创新两个词, 因此对拔尖和创新这两个限定语进行解说就能够界定拔尖创新人才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才。
拔尖, 其本意即超出一般, 在次序、等级、成就、价值等方面位于最前面的、居领先或优先地位的。可见拔尖是一个相对概念, 是一个在比较之下才具有实际意义的概念[9]。拔尖一词的具体运用必然伴随着一个参照系或比较对象, 只有在一定的基数上才能有拔尖。因此, 根据不同的参照范围, 我们对于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中的拔尖可以做不同的理解。首先,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也就是将个体的才能素质作为参照系, 拔尖人才可以指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特长或者潜质的人才, 以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平庸之辈。其次,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也就是将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从业者作为参照系, 那么拔尖人才无疑指称的就是那些在不同领域中有建树、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以上都是就拔尖一词的原意来讲, 我们还可将拔尖一词的意义做一引申:一个在所从事的行业或领域中的佼佼者, 其具有的成就和才华必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光环效应, 因此, 拔尖也就意味着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拔尖人才也就是指在一个集体、团队乃至整个社会中, 能够起到引领先行作用、表率示范作用的人。结合具体的语境, 笔者认为, 在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中, “拔尖”应取其引申意。
创新, 即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 或者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 创新就是实现新组合, 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和覆盖。其主要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路径、核心力量,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 创新意味着更有广度、深度地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而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讲, 创新则意味着将这种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生活、工作的细节当中[10]。因此创新是人类的本能, 是无限的,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 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 同时也能够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有学者就将创新划分为三种类型:演绎创新、归纳创新和元创新。在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话语情境中, 创新不仅指更新或创造新东西, 而更应指改变、变革、革新, 在范围上应该包含各个行业, 在层次上应该指涉元创新, 即实现研究范式、前提性假设和核心思想的创新, 形成元知识的增量[11], 继而开创全新的领域和时代。笔者认为这才是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中“创新”的应有之意。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 意指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富于个性和突破的时代中, 在各行各业那些试图通过变革来引领发展, 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转型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精深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应作为其基本的素质特征。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概念模型, 并非指某一种特殊的人。他可能天赋炳然、年少成名, 也可能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他可能奋战于科技攻关的第一线, 也可能游走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他可能系出名门, 也可能仅是在社会大熔炉得到历练。科学家、天才、领袖、博士, 他们可能都是拔尖创新人才, 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不是他所取得的学历、不是他所具备的聪明才智、更不是他所拥有的头衔光环, 而是他对于社会变革转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爱因斯坦曾说过:“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我们应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这样一个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也许今日之中国真正缺乏的并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而是像诺贝尔一样的人物, “更关心生者的肚皮, 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之思
从“科大少年班”到“珠峰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探索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始终孜孜以求, 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是我们在新时期的诉求。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远不及人们的预期。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还是由于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误区。就培养目标来说, 其关注的焦点没有真正落实到“人”的培养上, 而是过于集中在名誉、头衔、奖项等功利化的价值诉求上;在培养模式上, 一直沿用精英主义的攻关模式, 没有及时随着时代的需求而转型。攻关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历史规律, 同样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因此, 致力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 我们必须要澄清和转变人才培养的价值观念, 树立教育的生命观, 打破“攻关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 以此构建一个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使教育从传统的“培养人才”向“为人才的成长服务”转变, 从而使个体不再是“被教育”成某种特定的人, 而是提供符合其能力、禀赋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激发个体的潜能、帮助其不断成长。我们正逐步走进一个“后精英时代” (亦或称作“民主精英时代”) , 我们必须坚信每个人, 只要引导他们走进适性的领域, 他们都能够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持续进步发展。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开始, 相信不远的未来, 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能像钱老所希望的那样, 不断地涌现出来。教育从来都是一项知难行更难的社会实践, 因此,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作宇.创新人才培养的话语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04) .
[2]杜玉波.让创新人才破土而出[EB/OL]. (2011-03-21) [2011-05-24].http://edu.gmw.cn/2011-03/21/content_1736930.htm.
[3]杨叔子.文化的全面教育人才的拔尖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10) .
[4]朱华.“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专题学术论坛综述[J].高教理论战线, 2009 (07) .
[5]陈希.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3) .
[6]沈荣华.拔尖创新人才如何产生[N].光明日报, 2011-05-11.
[7]张健.大力培养开拓创新的杰出人才[J].上海教育科研, 1996 (06) .
[8]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 (2010-06-06) [2011-06-03].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9]百度百科.拔尖[EB/OL].[2011-06-05].http://baike.baidu.com/view/399103.htm.
[10]百度百科.创新[EB/OL].[2011-06-05].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
3.拔尖人才带培计划 篇三
各院系,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等7家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组厅字[2014]17号)精神,现就做好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请者应为具有中国国籍,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工作1年以上的在聘青年人才。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3.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好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 影响;
4.35周岁以下(为一并完成2012遴选计划,本次相关年龄计算时间截至2012年1月1日,即1977年1月1日后出生);
5.一般应获博士学位。
6.1-3篇重要创新性论文(SCI、EI、SSCI、CSSCI)
二、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附件及推荐人选信息汇总表。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3份和电子文档。申报书、附件用A4纸双面打印,合并装订,电子版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申报书,统一通过网络评审系统填写。网络申报评审系统请登录中国人才网(rencai.people.com.cn)下载使用。
附件材料包括:
1. 附件材料目录;
2.推荐单位公文(对人选情况、推荐程序、单位推荐意见进行说明);
3.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4.书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5.1-3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复印件,以及申报书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6.申报书中列举的SCI、EI、SSCI、CSSCI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必须有关检索机构盖章);
7.任职证明复印件;
8.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9.非首次申报须提供新成果新成就证明材料。
申报材料如涉及保密信息,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有关规定审核把关,妥善做好保密技术处理,并附说明(加盖公章)。
请于5月4日中午12时以前将纸质申报材料和电子文档一并报送科技处。
联 系 人: 石光乾 张婷
联系电话:0931-8685106
4.拔尖人才带培计划 篇四
2014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预申报工作现已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申报条件
1、截至2012年1月1日,年龄不满35周岁(1977年1月1日后出生);
2、具有博士学位;
3、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专业成就及荣誉称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4、已获国家“千人计划”支持并且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支持之列;已参评过青年拔尖人才但未入选者,申报时必须有新成就。同一申报人申报该计划不得超过2次。申报截止日期:电子版、纸质版各项材料请于4月23日前交人事科。
请符合条件的计划申报人员来电(6351359)查阅详细文件。不另发纸质通知,请大家相互转告。
人事科
5.拔尖人才单行材料 篇五
蒲城县尧山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五日
赵西川同志单行材料
赵西川,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渭南市三三人才,中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员。199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多年来,一直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多次被评为蒲城县“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党员。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浅议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误区》一文被收入中国教育年鉴。《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文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关于任务导学型课堂模式的探讨》一文在《陕西教育》杂志上发表。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能力。
在政治思想方面,热爱教育事业,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教师法》和《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渭南市中小学教师六不准》,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学习,自觉坚持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任教以来,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时善于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业务学习方面,能够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学习专业知识。平时坚持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新课改理论。使学习与工作互相促进,使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改革方面,坚持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团结协作,勤于奉献。凭着 1
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师生的尊敬和支持。
二、扎实搞好教学,成绩显著
赵西川同志在工作上积极负责,为人谦虚坦诚,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硕果累累。自工作以来,连续14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学生方面,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工作讲求科学性,赢得了学生的尊敬,领导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在教学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能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第二、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第四、坚持听课,注意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1年高考中,所带班级文综平均成绩居渭南地区第一,李津同学以全省13名的好成绩,获得渭南市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所带高三19班二本上线人数58人。
三、坚持大胆管理,以身作则
本学期除带高三18、19班的历史课外,还分管学校政教处及高一年级的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虚心听取教师与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
与建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制定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教导处各部门管理制度》,《学生学分认定制度》《任务导学型课堂实施方案》《教师论文评选制度》《教案作业检查制度》。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2、十分注重教学常规管理。(1)每学期开学制定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并注重计划的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狠抓教学各环节,确保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2)要求各备课中全员听课、评课,让每位教师砺炼出过硬的基本功。(3)采用月考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期4次),通过成绩的对比,找出差距与不足,想出改进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进行教研教改,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任务导学型课堂研讨会,进行校本培训、新上岗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三年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40多篇。顺利完成十一五三个省级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被评为优秀。又承担了十二五三个省级研究课题。
4、注意对青年教师培养,帮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给青年教师搭建平台,组织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公开课,开展“讨论——试教——示范——讨论”,促进青年教师很快成长。
5、狠抓学科竞赛工作,在2013年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共有51名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
总之,在管理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任务。牢固树立“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意识,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能广泛联系群众,虚心听取教师、学生
和家长的意见与建议。顾大局,识大体,在广大教职工赢得很高的威信。
四、努力探索钻研,成果累累
虽然教育教学上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他的思绪,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他却常常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历史究竟应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主题。
在教学、管理之余,他把教学研究作为又一项工作任务。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于是他一边钻研理论,一边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随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总是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教育法规和岗位职责要求,以身作则,要求一般教师作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和教师争名夺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多年来,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其中,《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复课效率》获全国历史论文大奖赛一等奖,《浅议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误区》一文被收入中国教育年鉴。《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文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2013年1月,《浅谈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一文在《素质教育》杂志上发表;2014年10月,《关于任务导学型课堂模式的探讨》一文在《陕西教育》杂志上发表。2011年,承担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历史教学资源研发发研究》工作,获得优秀。2013年还承担了省级课题《利用网络及其资
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即将结题。在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中,编写了《特色蒲城》、《书法课程》等教材,主持编写了尧山中学各科任务导学型课堂导学案。
由于他的教研成果显著,被中国教育研究协会吸收为会员。又被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报社》聘为编委,并兼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兼职副教授。
由于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坚持教研教改,多次获得了县、校的表彰。1995年、1998年获得蒲城县“先进教师”称号;2002年获得蒲城县“教学能手”称号;1997年、2004年获得县“优秀党员”称号;2006年获得渭南市“三三人才”称号;2008年获得“蒲城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并在2011年蒲城县组织部、宣传部组织的“荣城”杯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面对成绩,他并没有满足,而是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汗水和青春抒写着理想人生的壮丽诗篇。
蒲城县尧山中学
6.拔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六
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现代社会对会计领军人才的需求也愈加突出。2010年,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 培养2 000名左右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其中, 着眼于提高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培养造就9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培养造就2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形成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培养造就7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丰富我国会计理论体系, 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 培养造就2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
而本科教育是人才建立系统知识体系、培养专业胜任力、塑造世界观的重要阶段, 要实现规划的目标, 必须从本科教育做起, 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一批拔尖会计人才, 作为未来会计领军人才的储备队伍。因此, 建立有效的拔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会计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文献回顾
围绕拔尖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对加强拔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重要性的研究。李远艳 (2008) 在研究中指出, 我国国内会计专业人才存在“量与质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即各类学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 但高端人才却相当匮乏。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 我国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大。王树国 (2011) 提出探索和实践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李启平、王冠 (2011) 提出对拔尖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 间接提高企业效益。
第二, 对会计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欠缺的现状研究。如衡翠、李丹、移峥峰 (2011) 认为,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缺乏, 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徐晓媛、史代敏 (2011) 认为, 由于我国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且教育经费划拨不等, 导致高校在培养拔尖会计人才的能力上有差距。杨政、殷俊明、宋雅琴 (2012) 研究发现, 我国会计教学中对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实际采用远远低于利益相关者 (从业会计师、教师和学生) 的需求和认知水平, 亟待推进各种创新性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与实训、校外实践和项目研究) 的实施。
第三, 对拔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如程书燕 (2011) 提出开展“质疑—互动式”会计教学模式, 以此训练批判性思维, 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王树国 (2011) 的看法是实施“英才班”培养计划, 以国际一流大学的培养体系为蓝本设计, 建立适合于研究型、自主型学习的平台。丁凯 (2011) 提议应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依托会计学科, 采取双学位制等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拔尖会计人才。曾庆玉、姚梅林 (2011) 认为, 应构建会计学生的“适应性专长”, 即通过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学生不仅能解决普通会计领域问题, 而且可以通过转换、拓展, 将会计知识技能应用于更为复杂的新问题情境中。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许多研究学者相当认同培养拔尖会计人才的重要性, 但是拔尖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容乐观, 仍无法满足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对会计拔尖人才的巨大需求, 将培养拔尖会计本科人才提高到会计本科教育的战略高度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 许多高校也进行了拔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但是其实施状况如何, 尚缺乏相关研究进行评述, 因而无法对拔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症结对症下药。本文拟选择我国教育大省广东省重点高校为样本, 深入分析当前会计拔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完善提出建议。
三、拔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调查
(一) 研究设计
1. 本文通过问卷法调查会计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状况。调查对象为在广东省重本高校中选取的450名会计类专业本科生, 其中绝大部分参与过拔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能对问卷做出公平客观的回答。
2. 本次问卷共发放450份, 回收414份, 回收率92%, 其中剔除不合格样本后的有效问卷为392份, 有效率87.11%。从被调查者的性别特征来看, 29.08%的被调查者为男性, 70.92%的被调查者为女性, 与会计类专业女多男少的实际情况相符。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被调查者对拔尖会计人才的能力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对于会计拔尖人才必备能力主要有六种, 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 (1) 会计专业素养, 包括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调查、分析能力; (2) 综合技能, 其中跨文化交流能力 (包括外语水平) 和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是必需具备的能力; (3) 个人素质, 包括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结果表明, 大部分被调查者还是认为专业素养与综合技能对塑造拔尖会计人才更为重要。
2. 高校开设的拔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结果汇总。
表2说明, 广东省的重本高校中, 100%的高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对外交流项目, 这为会计拔尖人才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但是提供专业实习和专业培训的比例较少, 面较窄, 培养力度不够。
3. 被调查者对现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 近53%的被调查者对于高校的会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认可, 认为高校目前正处于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方式的阶段, 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在所难免, 对此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也有近47%的被调查者对高校会计拔尖人才的培养方式持否定意见, 说明目前高校培养会计拔尖人才的状况不容乐观。
(三) 几种会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分析
1. 被调查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简称“大创项目”) 的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 大创项目对拔尖会计人才的调查分析能力、沟通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有所提升。但是还存在两大缺点: (1) 项目导师制没有落到实处, 学生由于缺乏指导, 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将会受挫; (2) 教育部门和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加以支持, 但是缺乏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大成果, 导致成本收益不匹配。
2. 被调查者对专业实习的评价。
由表5可以看出, 只有少数高校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设立实习基地, 而大部分高校设立实习基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太知名, 甚至有部分高校并无相关实习项目。能获得高质量实习的学生并未过半, 高校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还需努力。
3. 被调查者对对外交流项目的评价。
表6表明, 约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同联合国外培养模式的优势, 但是贬大于褒。对外交流项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国内外的课程衔接问题;国外商学院层次参差不齐;选拔交换生的标准问题。
4. 被调查者对国内外专业认证考试培训 (如ACCA、CGA、CPA等) 的评价。
由表7可以看出, 仅少数专业 (如注册会计师方向) 的学生能从培训中受益。专业认证考试培训还存在覆盖面太窄, 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未落到实处等问题。国际相关会计比赛 (如CIMA、IMA、QP个案分析等) 对培养拔尖会计人才也很重要, 但是大部分高校尚未引起重视。
四、完善拔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针对“研究型”模式。“研究型”模式主要包括大创项目。美国许多名校很早就启动了类似大创项目的本科生科研计划, 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研究机会 (URO) ”, 加州理工学院的“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 (SURF) ”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报告:三年回顾》调查显示:76所大学 (占被调查大学总数的80%) 为新生举办了学术性的研讨班;36所大学 (占被调查大学总数的47.4%) 能够让有经验的老教师主持新生研讨班;70%的大学制定了“有计划的学习团体”的计划, 为新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支持性的环境。为使学术实践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许多研究型大学建立了直接负责本科生研究活动的“指导中心”, 为本科生的学术实践及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与政策支持、寻找合作研究机构、对其成就进行奖励等。
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 我国高校的大创项目可以做如下改进: (1) 要落实“项目导师制”, 为学生解疑答惑, 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为课题做出指导。 (2) 给学生更多空间, 如成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学术委员会, 定期举行交流会, 举办学习沙龙等活动, 学生可互相为其他项目组的研究提出建议, 也可就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分享学习。 (3) 增强政策导向, 使研究成果具备更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针对“实践型”模式。“实践型”模式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和国内外专业认证考试培训。针对专业实习, 可作如下改进: (1) 建设审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 购置用友等财务软件, 增强学生在实习中的操作能力。 (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 如政府部门、同业协会、校友资源等, 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设立实习项目, 覆盖更多的会计类专业学生。 (3) 鼓励高校老师“走出去”, 在企业组织中担任职务,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接触更多真实案例;在鼓励老师“走出去”的同时邀请资深校外讲师“走进来”, 作为高校客座教师。针对专业培训, 高校应投入更多专业师资力量, 设立ACCA、CGA、CPA等认证考试培训班, 帮助学生获取专业认证资格。此外, 高校还应引导学生参与CIMA、IMA、QP个案分析等比赛。
3.针对“国际化”模式。“国际化”模式主要包括对外交流项目。针对对外交流项目的现状, 首先, 高校应在国内学习阶段实行双语教学, 组织进行国内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比较学习, 使学生多视角看待问题, 为国外深造奠定基础。其次, 高校应与国外顶尖商学院建立访学合作关系, 重视教师访学项目。通过海外访学, 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 可融入对他国价值取向和文化差异的介绍, 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入了解他国文化, 在思维方式和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都与国外接轨, 从而更快地融入国外学习。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财会[2010]19号, 2010-10-11
[2] .杨政, 殷俊明, 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 2012;1
[3] .丁凯.论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理论界, 2011;3
[4] .曾庆玉, 姚梅林.建构适应性专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特殊教育, 2011;3
[5] .李启平, 王冠.培养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途径分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2
[6] .衡翠, 李丹, 移峥峰.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商贸工业, 2011;17
7.拔尖人才带培计划 篇七
--XXX县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XXX县委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县一项中心任务紧紧抓在手上,特别是近年来,更是以加强对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带动了整体人才队伍健康成长,为推动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夯实人才选拔管理的“基础工程” 坚持把科学的领导、选拔、管理作为推动人才工作健康开展的基础。
1、健全机构,在组织领导上始终坚强有力。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等15个县直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全县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尤其是为做好县委拔尖人才工作,特别突出了科、教、文、卫、农、林、水等专业技术性较强单位或系统主要负责同志在领导小组中的占比,为更多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创造了条件。
2、严格程序,在选拔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的规定》,其中,在选拔程序上,充分体现民主公开、平等竞争原则,按照个人自荐、民主推荐、单位党委(党组)研究、县委领导小组 1
会议票决的程序对拔尖人才进行严格筛选;选拔条件上,在强调专业技术水平及成就的同时,更注重申请者的职业道德、人格品德、社会公德等“德”性修养,对技术突出但“德”性不好的,不予确认。借鉴党政干部提任做法,所有拔尖人才拟选对象全部经纪检、公安、检察、计生等7个执法执纪部门审查之后,再由领导小组会议票决,保证了拔尖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3、科学管理,在激发动力上做到奖惩并重。县委及时制定了《XXX县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评办法》,对县管拔尖人才从岗位职责任务、社会咨询服务、专业技术成果及学术研究3大方面实行“百分制”基础考评。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市管拔尖人才人选。为激发拔尖人才主动创新、善于创新活力,对年内个人及专业技术成果、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省市荣誉和奖励或论文被国家省市期刊发表的,考评时分别给予20分、10分、5分不等的加分奖励;对连续三届被选为县管专业拔术拔尖人才者,从第三届开始,奖升一级职务工资;除此之外,县委组织部每年5月份组织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所在单位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20天的外出考察、业务进修机会。同时,对不服从组织安排、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况严重程度做出扣分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拔尖人才实绩档案,每年对拔尖人才工作奖惩情况入档备案,并作为年终考评、选拔的重要依据。今年年初,将去年考评中4名优秀者全部作为市管拔尖人才人选向市委进行了推荐。
二、重视教育培养,大力实施提高人才能力的“素质工程” 着眼于培养素质和提升能力需要,在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中实施了“素质提升工程”。
1、开辟了接受教育的“三大基地”。一是注重以高等学府的前沿理论武装拔尖人才头脑,依托清华大学教育扶贫XXX教学站,建立了“集中培训基地”。根据清华大学课程设置,适时组织不同类别拔尖人才进行专题培训。2008年以来,共举办涉及农业、卫生、教育以及社会形势分析、公共礼仪等各类培训班23期,县管拔尖人才人均参加此种培训12次。其中,先后组织卫生和教育系统18名拔尖人才赴清华大学参加了相关专题的面授学习。二是针对拔尖人才多为专科学历的实际,依托东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分设在XXX的网络教育教学点,建立了“正规化学历教育基地”。去年以来,已组织16名县管拔尖人才根据专业不同分别接受了正规化本科学历教育。三是为提高拔尖人才电子化办公水平,依托县职教中心教育资源,今年建立了“计算机操作实践基地”。利用周六、周日时间,组织拔尖人才进行计算计基础应用及网络知识培训,目前已举办10期,培训拔尖人才290人次。
2、搭建了相互交流的“两个平台”。一是启动了“内树外联”计划。“内树”即在县内从教育、卫生等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中选树了付士亮、张惠荣等6名工作成绩、学术成果出色的人才典型,在县电视台开辟“人才风采”专栏,以专 3
题片形式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挥了典型带动和先进经验的示范作用。“外联”即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全国人才工作先进地区情况,每年适时组织拔尖人才赴外,就当地人才工作的先进做法进行考察学习。去年以来,先后组织50名拔尖人才赴浙江、湖北等地围绕人才培养、作用发挥等进行了参观学习。二是开办了“人才讲坛”,每年年初组织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围绕本领域、本系统人才工作及发展现状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每年从5月份开始,每月举办一期“人才讲坛”,每期组织5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结合自身技术专长和调研情况,就有关内容向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他拔尖人才进行讲解,通过开办“人才讲坛”,提高了他们善于调查、善于思考的主动性。
3、开展了提高修养的“一项活动”。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着眼于提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习兴趣,今年8月份开展了“人才读书月”活动。为提高读书的针对性,确保读书效果,县委组织部特别向他们推荐了《开放你的人生》、《关键在于落实》、《感恩的心》、《七个怎么看》等6本关于励志、感恩文化和国情方面的图书。阅读后拔尖人才普遍反映良好,并表示以此为契机多读书、读好书,在全县人才队伍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不断创新载体,扎实推进人才服务社会的“惠民工程” 把技术支持作为落实“惠民工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 4
创新载体,不断激发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1、下基层,开展了“人才进村 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服务“三农”作用,每年从6月份开始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一次“人才进村 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县科技局、农牧局、林业旅游局、卫生局、农机局等部门1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组成“技术咨询服务团”,深入全县15个乡镇279个行政村,利用集市、庙会等人员集中场所,以集中咨询、现场指导、发放宣传页(册)等方式为群众讲解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沼气应用、流行性疾病预防等问题。今年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南寨乡马家庄村实施了发展葡萄、樱桃等12个树种、100多个品种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2、结对子,启动了“人才-基地”对接工程。为弥补基层卫生站所、中小学校、种养基地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现实问题,按照主体申请、乡镇上报、对口结对的原则,自今年6月份开始,在全县实施了“人才-基地”对接工程,组织县管5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与全县50个乡镇卫生院、乡村中小学以及食用菌种植、核桃园、蛋鸡养殖场等申请技术、人力支持的“基地”进行了直接对接帮扶,每个月定期组织参与帮扶的拔尖人才到对接基地开展技术帮扶活动。农牧局1名技术人才与台头村蛋鸡养殖场对接后,先后2次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1次进行现场指导,使产蛋率明显提升。
3、促发展,实施了人才“固本强基”工程。着眼于培养全方位、多层次人才需要,从今年开始,实施了人才“固本强基”工程。在继续做好县管拔尖人才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其他各层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农村实用人才挖掘培养方面,积极帮助李俊
九、赵书祥、卜海燕分别成立了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XXX县薯业协会、腾龙养猪专业合作社。同时,为充分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果的辐射作用,组织李俊九参加了省电视台《阳光访谈》栏目现场访谈,进一步扩大了其个人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支持赵书祥启动了1.28亿元的“凤凰山万吨甘薯有机种植生态保鲜中转基地”项目;鼓励卜海燕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扩大养殖规模带领群众致富。目前,通过协会(合作社)带动,已先后使300多户农民成为食用菌种植专业户,红薯种植面积达到了到5万亩,2500户农民搞起了生猪养殖,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中共XXX县委组织部
【拔尖人才带培计划】推荐阅读: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09-07
申报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事迹材料10-31
医院人才建设计划08-22
企业人才发展计划07-08
人才市场计划方案07-15
专业人才引进计划07-16
技术人才培训计划08-10
专家型人才计划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