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8篇)
1.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一
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推动铁路服务工作科学发
展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解读
在当前深入开展的“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中,铁道部党组提出,铁路服务工作要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根本标准,牢固树立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全路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深刻内涵,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起 “服务旅客创先争优”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
一、“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深刻内涵 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牢固树立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是部党组立足当前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部署,推动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从开展 “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1.“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基本涵义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是 “让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全路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树立的价值观念,是指导客运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检验和衡量客运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首先,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要求全路广大干部职工把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展示形象、实现价值的舞台,坚持用真心、爱心和细心服务旅客,立足岗位多作贡献。其次,提出了一个总体要求。“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的行业宗旨,待旅客如亲人,既是对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全路深入开展 “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改进客运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再次,强调了一个检验标准。就是要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经济社会的成效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最终检验标准。
2.“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基本要素 具体来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基本要素表现为:“服务”、“宗旨”、“旅客”、“亲人”。“服务”就是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劳动;“宗旨”是指工作的目的和立足点;“旅客”就是乘客,即客运服务的对象和接受者;“亲人”是指每个人以温馨亲情相处、在生命中最珍视最关心的人。“服务”、“宗旨”、“旅客”、“亲人”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相互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把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目标,定位在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努力满足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上;“待旅客如亲人”就是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善待服务对象,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帮旅客之所需、解旅客之所难,以主动、积极、自觉的行动,为旅客创造宾至如归的美好感受。3.“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内在联系 “以服务为宗旨”是“待旅客如亲人”的思想基础,是一切服务行业都应秉承的发展理念,是对所有服务行业的共同要求,具有普遍性。“待旅客如亲人”是“以服务为宗旨”在铁路客运服务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和拓展,更加尊重、保护旅客权益和满足旅客多样化、差异化需求,指向更明确,内容更具体。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根本标准,共同构成了指导当前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文化。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与“待旅客如亲人”有机统一,才能站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动力,不断提升铁路服务工作的亲和力、影响力,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铁路工作的满意度。
二、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重要意义
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是铁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是对党的宗旨和铁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行业之一。铁路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事关广大旅客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群众对铁路工作的评价,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传承和弘扬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长期以来,铁路客运系统广大职工心系旅客、无私奉献,涌现出一大批服务明星、先进集体,如北京铁路局北京站“036”客运服务班,太原铁路局太原站“改梅助困室”、郑州铁路局新乡站“李涓乡情服务台”等,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铁路服务品牌。实践证明,旅客心中有杆秤,只要我们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服务,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欢迎。
2.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部党组确定了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铁路发展的根本标准,这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更是铁路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广泛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全面拓展铁路服务功能,提升铁路服务水平,并以此为突破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促进铁路科学发展各项任务深入落实,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营造有利于铁路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既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
3.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是推进 “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建设让人民满意铁路的必然要求
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是铁路部门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行动,是全路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途径和实践载体。“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充分体现和诠释了“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精神。铁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和谐铁路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更是“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带头实践者和自觉践行者。无论是铁路客运系统党组织,还是其他系统的党组织,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坚持把“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贯穿到本单位、部门“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之中,贯穿到广大党员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之中,唱响为民服务的主旋律。4.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是适应广大旅客要求,改进铁路服务工作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全路相继开展了站车“树标塑形”、普通旅客列车专项整治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我们必须看到,当前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铁路服务工作与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与广大旅客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服务理念不适应、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标准不落实等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还有不少意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就是要针对广大旅客最关切、最期盼、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服务标准,自觉适应广大旅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不断改进和创新客运服务工作,提升客运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期盼要求,树立铁路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铁路客运服务工作能不能有一个质的提升,是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关键在于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树立得牢不牢、践行得好不好。为此,要把握好几个重点问题。
1.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安全是铁路运输最重要、最基本的服务。旅客的生命财产、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始终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旅客的安危作为铁路职工履行职责和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第一要务,像关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旅客安全。要深刻理解盛光祖部长关于铁路安全工作“三个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指示要求,始终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的思想共识,坚定确保安全持续稳定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确保安全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时刻牢记 “安全生产大如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对危及旅客安全的隐患在第一时间排除,对影响客运安全的作业环节始终重点盯控,不断夯实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安全根基。
2.以“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要把广大旅客是否满意作为铁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不足,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要把“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遵循服务规律,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必须紧紧围绕 “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三项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健全和规范客运服务标准,改善客运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消除脏、乱、差现象,给广大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努力改进服务方法,确保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与舒适;积极完善服务质量的社会评价体系,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完善调整客运产品结构,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3.以大力提升职工能力素质为保证。服务工作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满足旅客多层次、高标准的服务需求,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具备全面的素质。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必须高度重视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客运窗口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诚信教育,提升思想境界。要按照 “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程序”的要求,加强客运职工业务培训,以服务标准和应知应会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服务旅客的本领。要在细化各项服务标准的基础上,组织职工进行学标、对标、达标,进一步规范广大职工的语言和行为标准,以服务内容的规范、服务标准的落实,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要加强对服务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强化站车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客运服务的规范化水平。要将铁路服务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旅客监督,不断改进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能力。
4.以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为手段。适应社会进步、旅客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真正为旅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服务的内在要求,必须进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服务的价值含量;进行技术创新,按照人性化服务的要求,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装备,改进服务设施,提高硬件质量,增强服务的科技含量;进行管理创新,优化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针对旅客关注的问题,实施服务质量攻关,增强服务管理的科学性。为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发展客运电子商务,拓展网上订票和电话订票;以“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为原则,不断优化站车商务服务功能;按照“基地化生产、交路化配餐、专业化监管、社会化评价”的思路,依托动车配餐基地和供应配送网络,实现始发、折返属地配餐,提高餐饮供应质量;加强客服中心建设与管理等客运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发新型服务方式的创新点,努力创新服务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二
北斗之歌——献给劳苦功高的北斗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 疏星七点渡银汉, 长河红日千秋岁, 北斗神话亘古传;乾坤几度东风信, 福星高照导航程, 无论东西南北中, 日月同光中国龙。
风雨阳光云霞爽, 极目远望九天上, 环顾海陆空天宇, 北斗天际识归舟;寒来暑往老天荒, 花开花谢历沧桑, 历经春夏秋冬季, 星儿云中辨江树。
星移斗转时空变, 导航江山红一片, 若问今夕是何年, 伟业成就好时节;经天纬地创大业, 江河万古流不息, 风流人物有几许, 沐浴全球只等闲。
十年一梦北斗路, 全心服务共和国, 那怕高处不胜寒, 水清木华彩云天;百年一梦复兴路, 冷眼嗤鼻威胁论, 潜心造福全人类, 大爱无疆满人间。
导航的春天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如今, 我们迎来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发展的春天。在全国各地许许多多北斗产业基地, 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出现的曹时冲候, 我们应该冷静地应对。大家必须认真地想一想, 在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中, 当地或者本部门、本单位有什么基础与能力、特点与竞争力, 与别人相比存在何种优势与差异性发展潜力, 对于客观的市场需求了解够不够充分, 自己的班子和团队够不够专业、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没有明确做到心中有数、应用产品与服务产品是不是适销对路等, 都要全面认真地加以研究考虑, 规划部署, 来不得半点马虎。千万千万要注意, 不能够心血来潮, 拍脑袋进行匆匆忙忙的决策。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卫星导航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决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膨胀成为个大产业, 所以目前大量的产业园和大家的规划产值可能远远超过客观的现实需要, 有点“大跃进”的味道。所以, 必须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 脚踏实地推进北斗产业化。
我们要开展北斗及其产业的大宣传, 实实在在的宣传, 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心北斗、了解北斗、开展服务、促进应用、推动产业。切记, 一打纲领不如一步实实在在的行动, 世界上成功者, 坚持的哲学就是“行胜于言”。
卫星导航提供的定位、导航、授时 (PNT) 能力, 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普适性等许多特点, 其应用遍布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生活的上上下下, 惠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和亿万人群的方方面面。卫星导航系统所提供的时间、空间及其高精度实时动态信息, 是现代社会信息中比重最大 (占70~80%) 、出现率最高, 应用价值最丰富的信息, 是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 和服务产业的主要内容提供源,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即智能信息产业的基础资源。同时, 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能够保障在全球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供服务, 而且做到方便快捷、廉价实用、高效增值, 正在逐步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许多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简而言之, 卫星导航是军力倍增器, 经济放大器, 能源节流器, 快乐发生器, 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示器。
卫星导航的大众化市场, 大量涉及移动目标 (汽车、火车、飞机、舰船……) 和个人消费者人群, 移动用户数量以百万、千万和万万计算。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交通运输等大产业, 以及信息和位置服务业的集成整合, 会快速成为若干支柱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卫星导航与其他系统和技术的相互融合, 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这种融合能够使卫星导航产业成为具有高成长优势的产业, 转而为强势发展产业, 不仅具有现实的发展能力, 更加具有长远的成长空间。导航技术成为这些成熟较早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灵魂、核心、新亮点和驱动力, 尤其是在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中, 如移动位置服务 (LBS) 、车辆信息系统 (Telematics) 、实时交通信息服务、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服务、传感网和物联网组合等多个方面, 可以大有作为, 成为典范, 成为标准配置。
卫星导航的出现, 就意味着许多行业会发生一场场重大技术革命, 会对许许多多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结构调整、服务业提振, 均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并且涉及到国民经济许多相关领域, 密切联系着国家当前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与产业重构, 加快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 以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是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突破,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的产业典范, 对于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会发挥深远影响。它所涉及到的产业包括测绘业、航运业、物流业、汽车业、通信业、农林业、机械控制业、智能交通业……, 使得这些行业大大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环保、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惠及民生, 还可以实现增值服务;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仅仅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 其在专业化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对于常人来说, 可谓匪夷所思, 甚至诱发产生一系列新的学科和科研项目, 如卫星气象学、卫星大地测量学、地壳形变和地震监测、大桥和水坝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空间编队飞行、卫星测轨、无源探测和卫星导航与遥感融合……。卫星导航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是个不竭的科技源泉, 是个源源不断的生产力诞生地, 值得去用心探索。
卫星导航可以说是高科技产业中为数不多的投入少, 产出高, 见效快, 能够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产业。而且, 目前是其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机, 因为现在是其市场发展, 尤其是大众化市场快速增长的前夜。由于卫星导航本身在国内外都是国家投资建设的, 对于民用是免费提供服务, 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而且很快可以有多个系统的GNSS信号可供选择使用, 更加值得指出的是, G NSS导航接收机的核心技术和销售价格已经不再是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 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产业有可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与3G等通信产业相比, 卫星导航要求国家的投入小得多, 而其回报率要大得多, 其产业规模的形成和扩大极其迅速, 成效相当显著, 在若干年内会演变成为年产值达到几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先进软件业和综合数据业交汇的新兴支柱产业。
当前, 美、俄、中、欧、日、印等国均在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为什么这么多大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实施这种费钱又费时的事?惟一的理由是, 因为它所催生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低碳经济, 是绿色产业, 产业生命期长达50年, 并且能够在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内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及科技发展的带动力。
我国北斗导航产业最大优势和机遇是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宏伟战略前景, 完全有理由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成长为重要的新兴大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正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关键的发展转折时期和最佳成长期。在这期间, 我国北斗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和开展全球系统的建设, 并奉行积极开放的民用政策和国际合作方针, 形成并实现GNSS的兼容互操作可交换功能;在这期间,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封闭走向开放, 依托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汽车业这样的大产业基础, 北斗导航功能将成为所有机动车的标准配置, 成为所有移动通信终端的标准配置, 迎来移动位置服务和车辆信息系统市场爆发性增长期, 实现产业的高速度、跨越式、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形成产值数千亿元、带动成万亿元的大产业。
北斗导航产业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动力和共用基础, 服务于国家战略, 打造国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北斗系统本身是整体创新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以其为核心和基石, 构建能够实现泛在位置服务和授时的“新时空服务体系”, 进而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强劲发展, 在肩负着推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的国家使命的同时, 它也可能是我国高技术领域在今后20年中惟一能够与国际接轨, 并且走向全世界、服务全人类的重大技术系统和产业, 是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全球化市场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依托。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发展的重点是抓好产业发展大方向和突破口。全面协调与管理、基础设施与投资、技术创新与攻关、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产业壁垒与瓶颈的四大突破口, 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也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议题。抓好国家卫星导航的总政策、总方针和整体规划, 抓好国家级的导航定位共享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产业级的骨干群体和产业联盟与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 抓好企业级的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市场壁垒重点突破, 抓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金融为纽带、效益为基础的“用、产、学、研、管”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全面推进技术国际化、产品国产化、应用大众化、服务产业化和市场全球化的“产业五化”进程, 形成产业体系、贯通产业链, 把卫星导航产业打造成为高效低碳、绿色快速、持续创新、带动群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为其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奠定基础, 为实现卫星导航大国, 进而成为卫星导航强国的伟大目标奠定基础。
3.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三
摘要:龙江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水稻产业,加快科技投入和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产量,优化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水稻生产的二次革命,使其成为拉动龙江农民增收和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需要加强水稻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现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归纳如下。
关键词:水稻生产;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09
1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主导品种不突出
大田“插花”种植现象严重,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影响水稻单产提高而且影响稻米品质。
1.2技术推广难到位
随着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水稻生产从业人员数量、素质下降加上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而收益增长缓慢导致农民种植粗放化生产的现象增加,在技术采用上片面追求省工、省力、节本,盲目应用轻简栽培技术,一些先进实用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很难得到普及应用,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严重隐患。
1.3机械化水平低
尽管我国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发展较快,机收水平较高,但在水稻栽植机械化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等种植机械化生产发展水平较低。此外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够完善、配套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瓶颈。
2解决问题的方法
2.1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水稻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优先协调区域发展。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稳定扩大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2发展目标
生产目标:力争到2016年我县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36万吨,单产提高到600公斤。
区域化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水稻优势区域建设与商品粮基地建设,促进水稻生产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使优势产区水稻面积稳定在10~20万亩。
产业化发展目标:培育壮大优质稻米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水稻订单种植20万亩以上,培育国家级稻米精品名牌2个。
机械化发展目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16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7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95%。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2.3主要任务
稳定扩大面积:坚持适度扩大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稳定扩大水稻种植面积。2015年开始在黑岗、白山等地通过加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农田小水利设施的修建充分利用地表水实现新增稻田面积5万亩。今后还要充分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要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进一步稳定水稻面积力争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
着力提高单产:坚持高产优质并重的原则,强化稻田小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强科研攻关特别是超级稻和杂交粳稻的育种攻关和技术推广,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水平,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大力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提高技术到田率着力提高单产。
3采取的措施
3.1全面推广新技术
2015年龙江县水稻生产重点在“主攻单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向新技术要产量、要效益,全县计划推广水稻大棚旱育秧综合高效栽培技术面积50万亩,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面积25万亩,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面积20万亩,水稻大棚钵育摆栽技术面积5万亩,超级稻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面积10万亩,通过各项高产、降本新技术的推廣应用,实现水稻产业的新跨越。
3.2高标准建设水稻育苗棚室
为了适应水稻各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我县在去冬今春的水稻生产中,把水稻工厂化育秧育秧棚室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突出出来,通过对水稻大乡逐乡、逐村培训,电视讲座,催芽车间现场参观,效益对比等有效途径,宣传采用工厂化育秧、温室育苗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使广大农民学有样本,干有标杆,自觉投入到水稻工厂化育秧标准化建设中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完成水稻育秧工厂化催芽车间8个,育秧大棚1000个,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从2015年开始我县水稻育苗将逐年消灭小棚和地趴,力争在2016年彻底消灭小棚和地趴。
3.3高标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
为实现水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一是清淤扩渠,渠道断面形状、尺寸、结构要达到灌溉要求,确保渠道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做到有足够的输水能力,有足够的水位高度,流速适宜,不冲不淤,边坡稳定,不坍塌、不滑坡;二是加固堤坊,在标准上,严格按照水务部门设计的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为2015年全县水稻的丰产丰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四
2008-03-1
4【关闭窗口】
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中国独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是现存两栖类的 “巨无霸”,最大可长4.2米、重200公斤,能活130岁,堪称老寿星。由于它的稀有、珍贵、神秘,使很多人对它“敬而远之”。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借助今天的大会,向各位领导、各界人士呼吁:尽快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熟悉它,充分利用它为全市人民造福!
一、独树一帜的惊人价值
一是经济价值。
大鲵吃得少却长的好。平均每长1斤,只需25元饵料成本,产值最低800元以上。每投资1万元可获利1万元。饲养一亩娃娃鱼的效益是一亩普通鱼效益的9458倍;养一条娃娃鱼胜过喂两头大肥猪。由于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干净卫生,工作轻松,不仅广大山区、农村可以养,城市居民家庭也可以养。且销售市场广阔,目前全国已有50家宾馆、饭店经营大鲵美食,国内市场价格每公斤2400元。也可向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申请出口,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每公斤价格高达1000美元以上。娃娃鱼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高附加值商品,中国曾有过出口交易的辉煌历史。
二是营养价值。
娃娃鱼肉质鲜美,超过熊掌、狸唇、鲍鱼、鱼翅,有“盖八珍”之说。营养远远超过海参、鹿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17种氨基酸,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50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改善细胞微循环,促进蛋白质合成,对滋补人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有奇效。古人“熊掌与鱼不可兼得”之“鱼”,实指大鲵。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大鲵被视为名贵补品。
三是医药价值。
大鲵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全身都是宝,能润肺养肝、滋阴壮阳、补血通气,对贫血、痢疾、霍乱、麻风等有显著疗效,民间偏方应用很广。富含金属硫蛋白,能有效清除人体内有害自由基和解离重金属中毒,被称为人体“保护神”和“清道夫”。含抗癌因子,能软化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鲵皮治疗创伤有奇效,取皮贴伤口,能很快愈合,不发炎,不留疤,美日等国研究用于战伤救护,已取得很大进展。四是科研价值。大鲵迄今已有3.5亿年的进化史。六千万年前,大鲵、恐龙同生共处,在地球烈焰烘烤,冰雪摧残的浩劫中,恐龙灭绝,大鲵却上攀巨峰高山,下潜
渊潭深水;电闪雷鸣,必出洞穴而迎之,暴风骤雨,必攀高树而欢歌;半年不食而体重
不减,三月干涸而生命不灭,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生存的从水生演变成陆生的过渡性动物的活化石,其诡异的生活习性和历万劫而不死的强大生命力,给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一举多得的发展意义
从我市的具体情况看,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意义:
(一)它是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和缓解就业压力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汉中山区丘陵
占全市总面积的94%,山区居民占总人口的52%,其中60%刚刚解决了温饱又要退耕
还林,花钱问题难以解决;平川城镇和农村,因企业改制而下岗或因种植面积减少处于
失业、半失业状态的家庭和人口较多,这些弱势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大鲵
人工驯养在生态环境中或家庭房间内只要水质洁净、温度适宜均能开展,养殖技术短期
培训就能掌握,投资可大可小,利润率基本可达100%,是十分难得的扶贫项目。
(二)它是渔户增收、渔业增效、提升渔业地位,壮大区域经济的最佳新财源。汉
中素称“鱼米之乡”,常规鱼养殖产量高、价格低,全市渔业年产值才2.5亿,占农业总
产值的2.18%。渔业对经济贡献率不高,也挫伤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在汉中发展大
鲵,却有着大自然恩赐的丰富资源和群众摸索的成熟技术,加上大批养殖场点构成的产
业基础,只要依法让群众去养,以现有的大鲵资源及再生力,只需五六年时间,完全可
以形成一个支柱产业,带动更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地方经济开创一个新财源。
(三)它是保护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和保障南水北调的根本举措。娃娃鱼是生态环
境洁净的指示性动物,哪里有其繁衍生息,哪里的生态环境就好。因此,推广普及娃娃
鱼养殖,可以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满足娃娃鱼对环境的要求,促进退耕还林战略的实
施和天然林的有效保护,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山川将更加秀
美,旅游业将更好地发展,汉中也才能为北京提供优质水源。
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我市被誉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有“天然物种基因库”的美
称,是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风水宝地。全市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有114种,尤其是
大鲵资源优势独特,是全国最大原产地和优生区。在其它地方娃娃鱼几乎绝迹的情况下,我市秦岭南麓和巴山北坡狭长流域,在人迹罕至、环境幽静的山涧溪流中,大鲵却依然
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这些地方河网密集,石灰岩质山体
和溶洞暗泉广布,形成了天然独特的大鲵乐园,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所拥有的全国最
大娃娃鱼种群资源优势,是国内外不可多得和不能仿造的。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
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是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一张重要王牌和突破
口。我市已成立了汉中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协会、大鲵研究中心。大鲵人工繁育
技术也取得了突破,形成了原生态、仿生态、全人工型3种繁育模式,仿生态大鲵人工
驯养繁育技术国内领先。种苗“瓶颈”得以缓解,2007年繁殖幼鲵8万尾,为我市大鲵
资源增值、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种苗支持。开展了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现场
参观等综合服务活动。群众性大鲵养殖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崛起。目前,经省水利厅批准,取得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有30家,有一定养殖规模的300多处,家庭养殖4000余户,养殖大鲵25万余尾。勉县张家河、小河庙,略阳两河口,城固三合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娃娃鱼之乡。全市大鲵资源存量30多万尾,而且品质纯正,全球第一,为大鲵产业
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的大鲵养殖和经营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有些人认为,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想养不敢养。或把目
光只停留在偏僻的山区,忽视了平川城镇商品养殖的众多优势。
二是管理不到位。部分养殖、运销户没办证,形成隐形产业,既阻碍和限制了产业
健康发展,又使原产地的种源流失严重,成为不产大鲵地区发展大鲵产业的基础支撑。
三是产业链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大鲵繁殖到子二代,一部分用于野生放流增殖
资源,其余部分可用作商品。而目前,我市子二代大鲵已有3万余尾,尚没有上市利用。
已办大鲵特许经营证3家,尚未开始经营。为了做大做强大鲵产业,政府应着力做好以
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争取中省的支持,在政策上放宽,市场上放开,管理上搞活,简化办证
手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大鲵产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转变观念,引导广大群众深入学习领会《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消
除思想疑虑,弄清保护与开发的辨证关系: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利用。发展人工养殖,可减少自然资源的猎捕,有效地保护野生大鲵;人工放流,可快速增值扩大种群。在保
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大
鲵种源保护和养殖开发基地!
(三)市、县区、乡镇、村及居民社区,广泛发动群众,以开发我市财源、增加市
民收入为目标,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投入大鲵养殖事业,因地制宜,既利用好山区河溪自然
资源搞好繁殖,又发挥好中心城区交通便捷、信息灵活、温度易调控、生长较快的优势,推广普及大鲵养殖。尤其大鲵无声无味、干净易养,占空间小,引导更多城镇居民大力
发展家庭养殖,使之成为我市大鲵产业发展的主体,着力在大鲵养殖规模数量上有大的突破。
(四)建立科学、合理、合法的大鲵养殖合作组织,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汉
中群众自发养殖户数多、规模小。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的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
共享的合作机制,走“联合经营、统一办证、分级管理、规范运作”的路子,使大鲵产
业既符合法律要求,又带动小户发展壮大。
(五)设立大鲵创业发展基金。每年由财政拿出100万,支持大鲵繁育研究和产品的深度开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争取陕南突破发展专项基金,通过农发资金、贴
息贷款、小额扶贫贷款、民间融资等,扶持法人和公民开展大鲵养殖。
(六)建立科研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现代生物
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的嫁接,解决大鲵雌雄发育不完全同步,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偏
低等技术难题。各县区也要完备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帮助群众及时解决
养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好大鲵网站、简报,加强理性引导和信息交流,促进大鲵产
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投资商、开发商落户汉中,对大鲵实行美食、医药、美容产品全方位的开发,推进大鲵产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用合法消费拉动大鲵养殖生
产。为大鲵持续健康发展开辟无限的市场空间。
(八)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大鲵保护网络。水利、林业、工商、公安、运输等部门
应联合科研部门,加强对上市大鲵的代别及伤残鉴定,严禁不该食用的大鲵销往外地!
真正实现汉中大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九)加紧原产地申报,积极办证,继续占领国内市场,力争早日开拓国际市场。
5.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五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现饲养“罗曼粉”蛋鸡10万羽,年产蛋1050吨。公司被列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因地制宜求突破
?的蛋鸡养殖以家庭散养为主,饲养水平低,所产蛋量不能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全县70%以上的鸡蛋需从外地调进,中间流通环节多,蛋价高且鸡蛋不新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害、优质、营养类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地处湘粤赣交界之处,临近粤港澳等发达地区,随着交通网络的形成,发展蛋鸡养殖市场前景看好。该公司总经理?因地制宜,瞄准市场,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引进天津正大集团投资发展蛋鸡规模养殖,成立了?禽业有限公司。
内引外联强实力
公司从发展现代化养殖入手,与天津正大、华中农大等公司和高等院校合作,采用泰国的先进养殖技术,全封闭的标准化厂房设置,饲养产蛋性能优良的“罗曼粉”品种,引进德国“蒙特”和上海“卓越”等先进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在生产中采用“自动喂料、自动给水、自动清粪、自动消毒、自动控温控光换气、自动捡蛋、自动喷码”等全自动生产流程,降低防疫风险。
为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公司从一开始,就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制定了从育雏、配料用料到免疫消毒等一整套技术规范标准,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使产蛋率、规格大小、外表光鲜度、内在品质都有很大提高。同时公司采用先进的喷码设备,在每个鸡蛋上面都喷上“金丰禽业”和生产日期条码商标,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开拓市场创品牌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紧贴消费者,做大做活品牌文章。一是建立销售网点。公司在县城设立批发点,直接发展零售商和乡镇集市零售商,与副食商行合作,发展农村经销店市场,销售网点覆盖到全县各个乡村,同时扩展周边县市的市场。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青睐。二是不断打造品牌。公司注册了“?”品牌,申请条码,制定精美统一的包装。积极参加各类农博会、畜博会打响品牌,通过互联网宣传品牌,在网上推介产品,扩大公司产品的知名度。
政策扶持助发展
6.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六
郧阳龙舟赛郧阳凤凰灯舞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
郧县九龙瀑风光
郧县大丰仓遗址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一景
今年,郧县确立“文化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为今后发展勾画出了一幅崭新蓝图。
关键词
重大意义
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全面实施加快发展战略、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叠加的机遇和丰富的资源,赋予了郧县“文化立县、旅游兴县”历史使命。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和文化旅游工作的生动实践,奠定了“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实施基础。
关键词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市县对接发展等叠加的历史机遇,以建设中国地方文化名县、中国旅游产业强县为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整合资源、项目建设和责任制落实为抓手,以更新观念、科学规划、环境整治、招商引智、对外宣传为重点,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发掘、保护、开发、发展郧阳文化,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全县一盘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突破、逐步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打造品牌、彰显特色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凸显郧县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征的文化旅游精品。尊重旅游景点建设规律,力求自然景观生态化、人文景观特色化。
坚持科学开发、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保护、开发、利用,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市县一体、支撑对接原则。充分发挥郧阳文化作为鄂西北主流文化的功能作用,立足特殊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郧阳文化的渗透交融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市县对接发展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支撑。
奋斗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400万人次,文化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文化旅游固定资产总投资60亿元。建设国家3A级以上景区(点)8个(其中4A级3个,5A级以上1个),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省级名录10个以上、国家级4个以上。全面形成“两区两园三线”文化旅游格局,基本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研究基地。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郧县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事业繁荣、产业发达、人才荟萃、特色鲜明的中国地方文化名县和品质出众、竞争力强、效益显著的中国旅游产业强县。
关键词
七大工程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演出团体改革,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化、品牌化、市场化。以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为原则,强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利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制定全县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规范管理乡镇中心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健身设施等。整合文化资源,建设社区文化艺术中心。紧抓国家、省、市“十二五”期间关于文化建设的项目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一批文化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县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郧阳大剧院等重要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着力培育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整合县体校、体育馆等资源,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培训服务中心。
实施文旅精品打造工程。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打造以人类发祥地、中国通史文化为核心,以汉江文化、民俗文化、抚治文化等为重点的郧阳文化品牌,把郧阳文化推向全省全国。策划创作反映郧阳文化特色的电影、歌曲、纪录片和《郧阳文库》等文艺精品。建设郧阳文化主题公园、长岭新区汉江公园、郧府楼等一批城市文化亮点工程。着力打造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郧县人”遗址园、中国通史文化城、郧阳岛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市郊型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等一批旅游品牌和汉江水体旅游、文化考古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打造调水源头龙舟节、樱桃节、柑橘节等一批民间节庆文化品牌。制定和实施精品创作规划和计划,建立文艺创作资源目录和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库。建立重点作品论证、投入、评估、奖励机制,探索建立以奖代投、以奖代补机制。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文化遗产大县、国家文物保护研究基地。争取国家、省、市支持郧阳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建立郧阳文化研究会,挖掘、搜集、整理、推介郧阳文化。探索以郧阳文化核心内容命名主建筑、主街道。编印有关郧阳文化的简易资料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加大“郧县人”遗址园、“辽瓦店子遗址”等遗址的保护利用力度,争取“郧县人”及早进入教科书。严格保护涂家大院、洞青沟何氏庄园等一批代表鄂西北原生态文化的遗址。继续做好南水北调淹没区文物保护抢救性工作。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力度,制订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施细则。
实施产业龙头培育工程。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类资本以不同形式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提升品位、扩大规模、培育龙头、做大做强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企业,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服务意识,创优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太极湖集团、湖北华袤旅游开发公司等一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国家A级景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拓宽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开发米黄玉、绿松石等文化旅游商品和各类配套服务行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工程。牢固树立时时处处皆文化、行行业业皆旅游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名村,大力支持农家乐、生态农庄建设,带动农民就业和农特产品销售,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家乐星级创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推动生态工业、绿色工业发展;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把旅游产业与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交通、通信、会展等的拉动作用,对金融、物流、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打造一批产业亮点。
实施景区安全畅通工程。把“两区两园三线”道路交通和郧阳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重点,优先安排。加快推进环县城规划区一级路、柳青路、郧白路、太红路、柳五路、南三路、桂江路、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循环路等道路的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公路等级和运行质量。根据各景区发展需要,优化客运线路,及时开通旅游专线。保障各景区(点)电信、广电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和通讯信号全覆盖。加强景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文化旅游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咨询、线路安排、票务服务、产品展示、商品交易一体化。
实施文旅人才培养工程。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订文旅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力度,围绕急需人才,实行定向式、订单式培养。制订文化旅游人才引进计划和优惠政策,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使用机制。定期举办文化旅游人才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文化旅游人才信息库,挖掘培养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文艺家、文化经纪人、民间艺术传人、乡土艺术家、导游等。对文旅专业人才、民间老艺人、文化传承人等要建立保护、激励机制。整合文化旅游人才资源,形成专业团队,服务产业发展。
关键词
政策措施
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高质量、高品位编制和修订完善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认真贯彻落实《郧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注重规划的严肃性,加强规划的监督实施,严禁景点随意建设。创新机制体制,促进文化旅游规划与“一江二桥三镇”城市格局构建、移民内安、新农村建设、“一区两带”综合开发、库岸治理等重大战略、重要思路和重大项目的紧密衔接。
突出项目建设。围绕“两区两园三线”布局,依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大项目的策划、储备和申报力度。加快推进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郧阳岛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市郊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郧县人”和辽瓦店子等遗址园、韩家洲郧阳民俗文化风情园、汉江水体旅游观光、虎啸滩、龙吟峡、九龙瀑等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做好湖北省旅游名村名镇的创建工作。争取国家、省、市对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的扶持。建立重大建设项目专班负责制,实行“保姆”式服务。
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对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抓好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和跟踪服务,吸引知名企业到郧县投资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壮大产业规模。搭建郧阳文化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整合文化旅游资产,通过政府政策性控股,采用BOT、BT模式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经营要素向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重要区域集中。实行财政贴息,积极推进银企联姻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由县财政和住建部门负责,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建筑成本中征收1%,建立专户,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乡镇公益文化体育服务经费按每人不低于0.5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资金注入不低于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含耕地占用税)的1.5%。制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园区用地政策,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比照工业企业,制定文化旅游企业在土地征用、折迁补偿、证照办理及用水、用电和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开发、生产经营郧县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专业企业(工商业),免收行政规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实行先征后返。
强化宣传推介。定期举办郧县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文化旅游展销活动。强化县内媒体、交通干线、高速路口、车站码头及主要景区旅游广告宣传,加大在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的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探索重点景区、郧阳文化实行名人代言、评选形象大使等做法。编制郧县文化旅游线路图。组建小型演出团体,实行县内县外长期巡回展演,不断扩大郧阳文化的影响力,提高郧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规范行业管理。顺应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新形势,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完善投诉机制,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对现有文化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提升全县文化旅游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扩大交流协作。建立相关部门、景区、旅行社等单位参与的文化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作配合,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与西安、南阳、襄阳、神农架、武当山等周边重点城市、重点旅游景区的协作,形成与外地大旅行社的深度合作,构建以三省结合部为中心的客源市场网络。
关键词
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文化旅游工作新格局,做到文化旅游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总体要求,完善工作机制,确定工作方案,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凝聚发展合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实施“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时代特征,正确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坚定信心、积极参与。要强化责任意识,依据各自职能,出台配套政策,切实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政策、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强力支持。要加强协作配合,精简办事环节,实行特事特办,不断创新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方式。
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企业等文明创建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境界,树立现代科学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和民主法制精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持续提升文明郧县、和谐郧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形成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参与郧县文化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
规范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专项经费的管理,制定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完善程序、规范管理,编制开支计划,建立项目论证审批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大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
7.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七
建筑业作为基础产业,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劳动就业,直接关系着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质量。建筑业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建筑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抓紧解决,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建筑业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建筑业发展?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面对全球化的市场变化,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竞争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2003年建筑业总产值21865亿元, 比上年增加23%;完成竣工产值14988亿元, 比上年增加了9.2%;房屋施工面积26.3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22.2%;建筑业增加值达到8166亿元,比上年增加11.9%。 2003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是9.1%,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11.9%,这在过去的发展中是不多的。过去建筑业的增加值只能喝GDP的增长率持平,通常还略低一点。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的产业,建筑业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在近几年保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是很难的。2003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是7%,排在工业、农业、商贸业之后,交通运输通讯业之前,居第四位, 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占比例最高的年份。2003年,具有建筑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企业实现了利润495亿元,比去年增加13.8%, 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138.4亿美元,有40个国内的建筑企业进入国际225强。近年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并顺利进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6万公里。200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了加拿大,列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铁路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建成投入使用, 南昆铁路、南疆铁路部分区段也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还有湖北葛洲坝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上海金茂大厦等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起到积极作用。
建设部正积极酝酿、制定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经过20多年的努力, 我国建筑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讲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改革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给企业宽松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引导建筑业发展
建筑业的发展成就辉煌,累累硕果,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站在全球化高度,我们清晰的看到: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根本方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许多国家的发展中阶段都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 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 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建筑业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目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建筑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入世”承诺兑现的临近,国外著名建筑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总体上说, 我国建筑业在对外总承包的能力还不强。韩国每年能做600多亿美元的对外承包额,我们200亿还不到。
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业的同时,我们也清醒意识到我国建筑产业的一些:产业集中度较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充分;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不足;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亟待拓宽建筑支柱产业之路,及时调整行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得到提升。
另外,建筑业要向技术密集与资本资源叠加型方向发展,政府实现管理法制化,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大量运用,使建筑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三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建筑
中国现在缺的不是企业的数量,而是需要做好大而强的建筑企业。大的市场的竞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大企业的实力竞争。我们对海外市场的竞争,其实也要有代表性的企业。 当然这些企业是以它的实力来为代表的。我们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去扶持大而强的企业。 要出一批品牌企业,提高龙头企业,大企业产值在建筑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中国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日趋增强。每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已成为当务之急。
树立大建筑业观念。围绕品牌建设,形成
整合力,是建筑业的第一追求,否则就没有了市场,也就没有了利润。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能把建筑业局限在房屋建筑工程上,应该扩展到交通、电力、水利等土木工程上。
机制体制创新。改革的深度取决于体制、 机制转换的程度。深化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走民营化、股份化、集团化的路子,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加快结构调整。调整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比重,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扩张;通过集团化改组,培养一批大企业。实行建筑劳务成建制、基地化管理, 培育发展劳务队伍;建筑企业不能单纯搞工、 民、建,应该是综合经营,向集团化发展。 规划、设计、施工、道路、桥梁、机场、码头和矿山都应包括,建筑业也可以通过搞联合重组从事房地产、建材业和服务业。
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建筑业也是高科技产业,需要高知识、高层次管理和高素质队伍。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尽快缩小在工程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我国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必须好好研究怎么抓科技进步,爪人才培养。要认真总结推广成功企业在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振兴建筑业上的政策措施。
完善市场监管。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 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完善建筑市场监管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建筑市场机制。通过兼并吸收、重组整合,组建资金、技术、 人才密集,具有科研、设计、施工总承包能力的全功能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带领我国建筑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我国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在此前提下,要解决业主的管理、加强质量安全、整顿市场秩序和打击工程领域腐败等问题。
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当务之急是通过清理拖欠工程款,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要真清欠、真落实。劳动合同、施工条件、职工生活、工资待遇和教育培养等涉及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要更加完善。
企业发展一定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企业不能盲目跟着市场走、跟着感觉走, 需要有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 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如何规划建筑业的发展。
8.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 篇八
牧业富县应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文章--关于长岭县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长岭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财政实力的`主导产业来抓,创建性地提出了“牧业富县”战略,并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来实施.为实现牧业富县,现对“加快发展肉牛产业,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文章”这个切入点谈几点看法:
作 者:王文 宋明哲 作者单位:长岭县畜牧局刊 名:吉林畜牧兽医英文刊名:JI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4)分类号:F3关键词: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苹果产业范文】推荐阅读:
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09-26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三集五大”07-28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科学理解坚持以人为本08-25
坚持特色创新发展10-12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10-15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08-0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09-22
县域承接产业转移系列研究之三——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应坚持承接创新、优化升级07-01
每天坚持一点作文 范文10-13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