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共8篇)
1.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篇一
从《百家讲坛》的发展历程看电视媒介的大众化本质
本文深入剖析了电视媒介的大众化本质特征,对<百家讲坛>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案例分析,指出电视文化和受众大众化是导致电视媒介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认清电视媒介大众化本质的若干启示.
作 者:王娟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刊 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年,卷(期):“”(5)分类号:G22关键词:电视媒介 传播 大众化 百家讲坛
2.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篇二
公共电视的概念是在西方体制下提出来的, 最早也源于西方, 是典型的西方话语系统, 其含义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是:“公共电视作为一种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 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 不以营利为目的, 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 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其平常的运作经费以观众的电视机执照费、社会团体与个人的捐助为主, 国家财政补贴为辅。公共电视多半以制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艺术或知识性节目为主, 目的在于提升国民知识水平、促进民众参与政治决策, 是典型的服务公众的电视媒体, 因此也不受任何政府、政党及利益团体的控制。目前最著名的公共电视有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放送协会NHK, 在商业电视遮天蔽日的美国, 也有公共广播公司CPB、公共电视网PBS、全国公共广播网NPR等公共广播机构作为支撑。中国由于其国情、体制的差异, 实行的是符合中国政治需求的国营性电视体制, 因此并没有生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 但在中国, 却有与“公共电视”相关的概念, 如“公共频道”等。
公共频道一般指省、市、县级电视播出机构公用共有的频道。1999年国办82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力推广公共频道。在县级广播电视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 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 从中空出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和专题节目。”国内业界对公共电视频道的认识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电视台过多的问题而由省级台成立的一个整合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平台而已, 它的资金来源依然主要是广告收费, 传输的节目主要是经过挑选的县级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这是一个政府、企业等各方利益博弈后的结果, 与西方公共电视设立的初衷——独立于政府以及各种利益集团之外是大相径庭的。建设公共频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治理现行广电体制下“散、滥、乱、小”的问题, 可以推进县级电视播出机构的职能转变, 即从自办节目转为传播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的节目, 这个思路的终点是由公共频道取代县级电视台。
学界呼吁建立中国公共电视的代表性观点
近年来, 中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讨论很多, 06年陈力丹教授提出电视体制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认为在以自由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浪潮的裹挟下, 电视媒体面临着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这已经成为拷问全世界传播政策制定者们的一大难题。他认为, 虽然直接针对国内广电传播体制与公共利益关系的文章仍然处在理论研究的“边缘地带”。但国内还是有很多研究者开始研究广播体制转型的情况。纵观英美日韩等国家的广播电视发展, 公共利益始终被广播电视所倡导, 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成熟机制。因此,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也应该开始谋求公共利益, 与国家利益、媒介利益开始形成三方面的制衡。
2007年刘仰定义面向全社会的公共电视台应该是非盈利电视台。他呼吁, 非常需要一个为所有人提供免费服务的电视台, 它应该成为政府为全民提供的免费福利。这个电视台, 没有商业广告, 只有公益广告;节目内容不受收视率的支配, 只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满意度是考核节目的重要指标, 收视率仅仅是一个次要的参考, 节目内容完全摆脱低级趣味, 以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主, 兼顾社会各个层次。这个电视台的经济支撑, 靠政府拨款和社会的慈善捐赠, 以及较低的营运收入 (例如公益广告) 。由于其非盈利性, 可以享受政府的免税政策, 所有工作人员只有较为稳定的平均收入。这个电视台的节目覆盖, 应该利用各种方式, 最大限度地覆盖到全国所有的角落。这个电视台, 还可以加入世界各国公共电视台的节目交流网, 这个交流网的节目基本上都是非意识形态的知识性节目, 节目质量并不比我们现在花钱买来的类似美国《发现》系列节目差。建立一个非盈利性共同电视台, 并不影响现有的商业电视台, 也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 毕竟商业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倾向。但是, 独立的非盈利性电视台本身就是一种公益事业, 可以有效淡化金钱至上的观念, 更好地为严肃、积极的教育和科学文化起到推广普及作用, 这是“以人为本”的另一种体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镇之在2006年的论文《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中认为:公共广播电视在诞生之初的理想设计是“非政府”“非商业”的。但是其“非政府”的特征从来没有实现过, 而伴随着市场化的发展, “非商业”性特征也逐渐式微。按当今的看法, 接不接受政府资金和有无广告已经区分公共广播电视的标准了。而不变的首先是“其告知、教育和娱乐”的使命, 还有则是为公众恪尽职守的, 维护公共利益, 保持“公信力”的核心制度。而中国则应该加入到“公共服务”的不变的传统中来。
而郭镇之又在2009年的论文《中国的人民广播和世界的公共广播——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中提到:由于在中国有着“人民广播”的长期传统, 因此在中国完全有可能建立世界通用意义上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共”在英文中是“Public”, 与“People” (公众, 人民) 的含义在如今社会的语境中已无区别。而中国广播有为人民服务的传统, 可以努力争取、积极推进这个中国理想传统的实现。中央电视台等广播者提供的节目品种多、质量高, 具有民族文化的代等。而各方面对公共广播的认识也在提高。中国传媒学者应该宜传“公共服务”的理念、宗旨和知识, 参与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广播电视体制。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应该是中国式的。它在吸纳欧洲模式精华的同时, 也可以、并应该具有中国传媒的独自特色。这些, 对学者而言, 既是挑战, 也是责任。
我国建立公共电视的有益尝试
我国的公共电视创立最早可追朔到1996年。在这一年, 福建省广电厅在电视节目交流中心的实验基础上提出创办公共频道的设想。他们利用其省有线电视微波联网中的一个通道, 运用压缩技术将省台制作的公共频道节目完整传播到各个地市县台, 各县拥有专门划出的时段插播地方台的新闻专题节目, 并且可以贴上自己当地台的台标完整播出。
这一构思后经国家广电部审批同意, 1998年福建广电厅直接管理的电视公共频道正式开播。1999年, 当时的国家电影电视总局作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大力推广公共频道。在县级广播电视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 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 从中空出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和专题节目。”国内业界对公共电视频道的认识主要是为了解决电视台过多的问题而由省级台成立的一个整合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平台而已。它的资金来源依然主要是广告收费, 它传输的节目主要是挑选的县级电视台节目。虽然公共频道也有其“公益性、服务性”的频道特征, 但它只是各地电视台的公共频道, 而不是公众的公共电视频道, 这与西方的公共电视含义还相去甚远。
3.全球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 篇三
20世纪90年代,各国都开始测试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在更宽广的屏幕(16:9)中传输更清晰的图像和高品质的声
音。下面就介绍一下世界主要地区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欧洲地区
1995年,欧洲150个组织合作开发数字视频广播(DVB)项目,并成立了DVB联盟。DVB联盟是一个由30多个国家的230多个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该机构的首要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和推广共同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DVB联盟共同制定了数字电视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标准。这是一套有关电视广播系统大家庭诸多要素的统一标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DVB数字卫星和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标准。这些标准已作为世界统一的标准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包括中国。DVB标准规定数字电视系统使用统一的MPEG-2压缩方法和MPEG-2传输流及复用方法。
1997年,欧洲第一批数字电视服务在法国开始试验,截至2002年,法国的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vision Par Satellite(TPS)已经有超过110万的订户,竞争对手Canal Plus也推出了同样的互动服务,可以提供10个欧洲国家多达300万的卫星和有线电视订户。整个法国人口的30%己经订阅了数字电视服务。
1998年10月,第一个地面数字电视BBC的On Digital在英国开播,建立了名为Open的互动电视平台。同年11月,英国BskyB开播卫星数字电视,有140个频道,并于2001年9月关闭其卫星模拟电视。共售出卫星数字电视机顶盒550万个,加上有线电视转播,共有1192万用户。根据NTL的估计,到2004年,英国卫星DTV用户为700万,有线DTV用户为1200万,地面DTV用户为300万。英国全面普及数字电视的时间表,最早可能从2006年开始,计划在2010年停止模拟地面电视广播,这将取决于:首先数字电视信号必须能够覆盖全国99.4%的人口,其次95%的家庭拥有数字电视机或机顶盒等数字电视接收装置。截至到2002年底,英国40%的人口己经订阅了数字电视服务。
从1996年开始,欧洲数字电视市场无论从订户数量、还是产值上都有相当高的增长率;1997年底数字电视用户数只有200万,在许多欧盟成员中,数字电视用户的数量相对还很低,只有4.4%的电视家庭能收看数字电视;到1999年中,欧洲数字电视有了快速发展,其中英国和瑞典既有卫星和有线数字电视、又有地面数字电视;15个欧盟国家中,除比利时和卢森堡外其余13个国家都有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在1998年12月是11个),而除芬兰、希腊、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外,其余10个国家都有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在卫星数字电视方面,卫星电视广播的数字化己接近100%,几乎所有的欧洲卫星电视频道都是按DVB-S标准广播。
欧洲数字电视频道增加得非常快,达到每年新增100个数字频道,到1999年末欧盟己有约400个数字电视频道。数字电视频道主要是16:9格式数字电视、PPVD和NVOD。节目,同时有许多节目分类频道(如电影、体育、记录片、家庭购物等)。电子节目指南(EPG)、电子商务、电视银行、信息和新闻、游戏、电视电子邮件、电视互联网接入和交互电视等业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俄罗斯近年来也一直在积极地研制、规划和筹办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为了与欧洲地区各国开办和发展数字电视的有关协议、规划、标准等相衔接,俄罗斯决定采用欧洲的DVB—T系统,并实施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一套分三个阶段、共长达15年的发展战略。
2003年8月4日,德国的柏林和布兰登堡宣布彻底关闭模拟电视信号,这是欧洲第一个彻底关闭模拟电视播出的地区。欧洲其他国家规定的模拟信号终止播出期限在时间安排上也不相一致。如英国、德国和瑞士,计划在2005—2010年期间基本实现过渡;其他国家大多计划在2010—2015年实现过渡。欧洲有关组织通过的欧洲各国向数字广播过渡的工作计划,则计划到2020年前完成。
北美地区
与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对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它在发展数字电视机方面占有优势,特别是1993年成立的数字HDTV大联盟(GA),使得它现在在HDTV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94年2月,GA推出了数字HDTV大联盟制式,它不但吸取了本国各主要数字HDTV制式的优点,而且从日本和欧洲的研究中得到许多启示,因此标准高,方法灵活。
1996年12月,美国正式批准了由ATSC委员会制定的主要用于地面广播数字电视的标准,称之为DTV。1997年4月,又颁布实施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时间表及电视频道分配方案。1994年6月底,Direct TV和USSB两个卫星业务的开播,目前主要是DirectT V和Echo Star,Direct TV主要是HBO和Dream Works and Sports;Echo Star主要是PPV和Discovery的高清晰度电视(HDTV)。1999年6月,市场有960万家庭订阅卫星DTV广播:到2001年12月,Direct TV用户达到1070万,Echo Star用户达607万,总计1677万(占17%左右的家庭)。
到2001年美国己连接的模拟有线电视用户有6900万,到2001年9月数字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70万。根据AT&T的估计,到2001年12月,市场占有率为26%,Comcast为15%,Time Warner为14%,Cable Vision、Cox、Showtime和Comcast都开通了HDTV广播,其中Comcast自2000年12月起播出5套HDTV节目。美国的优先互联网业务开展得很快,2002年1月通过了CableModem DOCSlS 2.0标准。北美Cable Modem数量到2001年底达820万个,估计到2005年可达到1760万个。2005年年初,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公布预测说,2005年美国数字电视市场与2004年相比将激增2.8倍,达到2025万台。据CEA调查显示,美国数字电视市场自2002年后持续以每年一倍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亚太地区
日本
4.中国刀具市场的发展历程 篇四
尽管国内刀具行业的数控刀具起步晚,但经过多年的磨练和努力,部分刀具企业已经夯实了基础。这些企业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产品性能稳定,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是当今中国刀具业的精英代表。
国内刀具企业数量众多,如果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这些企业所处位置都相对较为集中。华南地区以株洲钻石和厦门金鹭为代表,还有遍布东莞的一大批小刀具企业,为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添力不少;华东地区则以老牌企业上工领衔,阿诺、嘉兴恒锋、宁波三韩等一批新兴企业近些年发展很快,此外还形成了常州西夏墅、丹阳和浙江温岭刀具产业群;北方地区的刀具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哈量、哈一工领衔,还有如牡丹江工具在内的一批民营企业;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陕西,主要企业有汉江工具、陕硬刀具和青海刃量具等;西南地区的成都附近集中了成量、工研所、自贡硬质合金和新兴的如森泰英格、成都千木等众多企业,另外还有贵州的西南工具发展势头也不错;比较而言,中原地区的刀具企业比较少,太原工具、郑州钻石是较有代表性的企业。
而从企业性质来看,这些企业中既有像四大工具厂这样的老牌企业,也有新兴的民营或合资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品特色,这两类企业也基本代表了当下国内刀具企业的水平。
在众多本土企业当中,不论是销售额,还是从产品种类和质量上比较,株洲钻石无疑是龙头老大,其最近几年的发展业界有目共睹,给进口品牌造成很大地冲击。其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元,硬质合金刀片的销售量也达到了3060万片。如今株洲钻石能为客户提供各种硬质合金车削、铣削、镗削、钻削、切断切槽和螺纹铰削加工的数控刀具系列、刀片系列,并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各类切削工具,成为为机械加工行业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刀具产品供应商。
其他工具企业如上工、成量、哈量等也开始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或是重点发展硬质合金刀具,或是并购海外资产形成技术优势。而哈一工、汉江工具等企业则继续坚持专业化方向发展不变,继续扩大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
5.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篇五
初创时期(1990年底—1993年)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期货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内各类交易所大量涌现,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达到1000多家,大多为兼营机构。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参与境内外的期货交易,损失严重,造成了国家外汇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期货市场虚假繁荣,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
规范整顿(1993年底—2000年)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第一阶段: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从上千家减为330家。第二阶段:交易所从14家(96年关1家)减为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经纪公司从330家减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种保留12个。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四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规范发展(2001年—至今)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九届人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正式拉开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序幕。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2004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2006年4月,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2007年3月16日,中国国务院第489号令,公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新条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新《条例》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为中国推出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础。
6.3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篇六
1.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所再现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①《辛亥革命》 ②《鸦片战争》 ③《开国大典》
②①③ ②③① ③②① ①②③
2.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南昌)
南昌 井冈山 南京 延安
3.成为毛泽东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创作背景的史实是(红军长征)
百团大战 红军长征 南京解放 井冈山会师
4.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李大钊
周恩来 陈独秀 毛泽东 李大钊
5.1921年7月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上海召开 武汉召开 北京召开 广州召开
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发展的决议》
7.1935年,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强大群众斗争。
打倒土豪劣绅 土地革命 打倒国民党 停止内战,抗日救亡 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 ——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完全否定 批判继承
9.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①“民主”“科学”1915 ②三民主义1906 ③变法图强1898 ④“自强”“求富”1860
④③②① ①②③④ ①④②③ ④②③①
10.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是七千人大会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庐山会议 七千人大会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12.“巴黎和会上,欧美各国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13.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 唯物史观经济学说
社会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
殖民地半殖民地学说
经济学说
14.1924年7月起,在广州主持过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人有阮啸仙毛泽东彭湃
刘少奇
阮啸仙
毛泽东
彭湃
15.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
理论自信
政治自信
道路自信
16.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同等富裕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正确 错误
18.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正确
正确 错误 1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一致同意,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确
正确 错误
20.党的十一大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错误
7.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篇七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历时七年出台
记者:大家都知道, 杨教授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第一起草人, 领导了方案制定、关键技术突破、系统研究与产业化、工程试验等全过程, 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制定情况。
杨教授: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研制起步很早, 得到了国家的重视。1999年成立了数字电视国家领导小组, 在召开的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自己的国家标准, 而不是选用其他的标准。到目前为止, 这个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10次会议, 有关地面数字电视的各项重大决策都是由这个领导小组决定的。
2001年数字电视国家领导小组委托广电总局对全国范围征集到的5个标准方案进行测试。它们分别是清华大学方案、浙江大学方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方案、广播科学研究院方案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方案。2002年成立国家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工作组, 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这5个方案进行了知识产权评估。2003年发改委决定由中国工程院对清华大学的DMB-T方案、上海交大的ADTB-T方案、广科院的TIMI方案进行融合, 出一个融合方案的国家标准。2003-2006年中国工程院组织了国内11家研发单位, 组成特别工作组对这一方案进行研究, 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 形成了一个统一结构和参数的融合方案。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 全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 (GB20600-2006标准) , 简称DTMB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在清华大学方案的帧结构的基础上, 融合了上海交大提出的单载波传输技术, 采用了广科院的LDPC纠错编码技术。这个标准也是中国数字电视标准中唯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定于2007年8月1日实施。
2011年12月6日,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局第六研究组将我国的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系统DTMB标准纳入国际标准, 我国DTMB标准正式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4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地面数字电视国内推广不尽如人意
记者: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出台后, 又是强制性标准, 那么这个国标的实施情况如何?
杨教授:地面数字电视国标2007年开始实施, 首先采用的是香港地区香港地区在2007年经过6个月的试播后, 于2007年12月31日正式开播地面数字电视, 并且一直在不断地完善这个网络。2010年底, 香港发布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64万, 占香港电视用户的60%以上。在接收方面, 有200多款DTMB终端机在香港市场上销售, 拉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发射方面, 建成了由6个主站和6个辅助站组成的覆盖香港地区90%以上人口的单频网。这个单频网2011年在国际电联获得很高的评价, 是国际上几个获得好评的单频网之一。紧接着澳门参考香港的模式, 采用了DTMB国标, 并且已经拥有相当多的用户。
200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高清综合频道开播, 这代表着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发展的开始。奥运之前, 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等6个奥运城市加上广州和深圳, 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为奥运转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之后, 国家投资, 广电总局在地级以上330多个城市播出了DTMB信号。但可以说国内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 这330多个城市的DTMB信号的覆盖还有待提高, DTMB用户数还有待扩展。
DTMB国标优势明显
记者:2011年12月6日我国DTMB标准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与国外同类标准相比, DTMB国标的技术特点和性能优势是什么?
杨教授:2011年12月6日, 国际电联将我国的DTMB标准纳入国际标准, DTMB标准正式成为继美 (A系统) 、欧 (B系统) 、日 (C系统) 之后的第4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取得了D系统代号。国际电联在标准建议书中列出了所推荐的4个标准的性能表, 这个表可作为选择标准的一个指南性表。如对频谱效率有要求, 对应可选A系统 (美国标准) 和D系统 (中国标准) , 对频谱效率不要求可选A、B、C、D。统计结果表明, 中国标准是适用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标准实际上综合了欧洲和美国标准的优势, 与欧洲标准比较, 中国标准的优势显示在4个方面:1) 同步性能好, 系统性能稳健; (2) 传输信息量大, 即频谱效率高, 与美国标准相当, 比欧洲标准高10%; (3) 移动性能好; (4) 覆盖性能好, 覆盖半径近似欧标的一倍, 优势明显。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将中国标准向国际推广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DTMB标准海外推广取得进展
记者:是的, 中国地面数字标准为国际标准后, 也为DTMB标准的外推广赢得了国际环境, 这些年来在国际上的推广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杨教授:DTMB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和国际化推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标准可以带动包括芯片、发射机、终端设备和测试仪器在内的一系列数字电视产业。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 2007年6月成立了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 集中了中国数字电视研发、生产、运营等国内的143家企业, 反映了当时的中国数字电视的研发和产业水平。后来在这个联盟的基础上组建了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承担DTMB国标的海外推广工作和新一代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研发。2007年12月联盟组织了清华、中国普天、海尔、北广、算通等单位在南美的古巴、委内瑞拉、秘鲁和厄瓜多尔4国, 对4个国际标准进行了历时2年的对比测试, 这个过程很艰苦。南美测试结果证明了我国DTMB标准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 在已公布的4个国际标准中处于领先地位, 这也使我们对国标的海外推广更加充满信心。这些年来, 本实验室, 还有如中国普天、北广、海尔、同方、保利、中兴、华为、中广国际、云数传媒等数十个企业在亚、非、拉地区30多个国家展开了DTMB标准圈地活动, 探索出多种有示范效应的国标推广模式。现有老挝、柬埔寨、古巴等国家签署了采用DTMB标准的政府间协议并开展工程实施;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和巴基斯坦三个国家已和中国企业签署采用DTMB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协议, 其政府间协议尚待新的工作进展;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津巴布韦等九个国家有的虽已宣布采用欧洲第二代标准DVB-T2, 但允许中国企业采用DTMB标准在其国内商用。尽管DTMB国标海外推广的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欧洲推出了第二代标准DVB-T2, 大幅度提高了第一代标准的性能指标。DVB-T2总体性能明显超越现有第一代的四个国际标准, 这也使得DTMB国标的海外推广面临“要么超越, 要么放弃”的严峻局面。
国标的演进和新标准的研究
记者: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面对欧洲推出的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我国也开始了国标演进和新标准的研究, 目前项目的进展如何?
杨教授:2008年欧洲推出了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VB-T2, 2010年5月国际电联为DVB-T2发布了ITU-R BT 1877号建议书2009年国家标准委员会下达了《国标演进与新标准研究》的项目, 本实验室成功研发了国标演进系统DTMB-AA是英文Advanced缩写 (意思为增强的) 。DTMB-A充分利用了DTMB的基础优势, 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且主要性能指标已超越DVB-T2:传输码率更高, 接收门限更低, 支持多业务更方便, 单频组网更简单, 与一代标准的兼容性更好。DTMB-A的上述性能已在实验室测试和香港场地测试得到了充分证明, 测试系统均为可产业化样机, 唯有接收专用芯片尚待安排开发。作为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演进标准, 我们要尽快完成标准的制定和产业化, DTMB-A可以成为国标海外推广的“杀手锏”, 它不仅可以还击DVB-T2的冲击, 还将加速DTMB标准的海外应用。DTMB-A的完善和改进也会大大加速我国新一代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制定, 保障数字电视产业可持续地兼容发展。
8.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篇八
摘要:液晶电视的普及之路在45年前始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RCA实验室。RCA老将Bernard J. Lechner当时在那工作,在此他回顾了LCD的早期研发工作。
关键词:液晶电视;矩阵寻址;RCA研究室
中图分类号:TN141.9 文献标识码:B
History Crystallized: A First-Person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rix-Addressed LCDs for Television at RCA in the 1960s
Bernard J. Lechner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Dept. for NTERA, Inc., Dublin, Ireland)
Abstract: The path to ubiquity for LCD TVs began 45 years ago at the RCA Laboratories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RCA veteran Bernard J. Lechner was there, and he takes a look back at the earliest days of LC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LCD television; matrix-addressed; RCA Lab
1968年5月28日,RCA在纽约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以展示一个制作液晶显示器(LCD)的重要项目的成果,其中包括电视机显示屏。这项工作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David Sarnoff 研究中心的RCA实验室秘密进行了3年多。在那次会议上,我做了LCD的首次公开演示(尽管它只有36个像素),以全NTSC制电视频率显示了一幅运动的具备灰度的图像(后文会介绍更多有关此次记者招待会内容)。
故事起源
在RCA实验室的液晶故事始于1962年春天。我对第一次见到液晶的电光效应的记忆非常清晰。老板Jan Rajchman走进我的实验室说到:"Si (Simon) Larach有东西要给大家看看。"我们上楼到了Larach的实验室,在那见到有两片涂敷有透明导体的玻璃,一些淡黄色粉末,一个加热皿,一盏显微镜灯,几个夹子以及一个22.5V的"C"型电池。他将淡黄色粉末(para-azoxyanisole,对氧化偶氮苯甲醚)夹在两片玻璃之间,然后将这个做好的"三明治"放在加热皿上,用显微镜灯照射。他小心翼翼地调整加热皿,使得淡黄色粉末刚好熔化(在约120°C的非常小的温度范围内,对氧化偶氮苯甲醚是一种液晶),然后用铅镊子和电池给我们演示了电光效应。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动态散射现象。当施加电场时,出现了戏剧般的变化——液晶从透明变成了乳白色。
他给我们所展示的成果是在Richard "Dick" Williams的工作基础上而来的,当时Williams在Larach手下工作。在那年春天的早些时候,Williams发现了对氧化偶氮苯甲醚的一种电光效应。在大约1,000V/cm的电场条件下,他观察到了液晶层中形成的可视区域,即后来众所周知的"威廉姆斯域"。 1963年Williams在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些结果,文中他还提到在更高电场(例如2,000~3,000V/cm)条件下可观察到更强的电光效应,届时能看到液体的剧烈而快速的搅动。根据近来Williams的观察结果,我确信Larach为Rajchman和我演示的就是高电场下的更强的电光效应。
Larach并没有将这一发现进一步深入,而且在1962年中期Williams被派往了苏黎世的RCA从事新的工作而停止了液晶研究工作。不过,他确实在1962年11月9日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这项专利直到1967年5月30日才公布,因此专利的具体内容在此之前都是保密的。这是RCA的第一项LCD专利,虽然还有其他未公布的发明及应用专利,但在次年5月的记者招待会召开之时它是RCA唯一公布的LCD专利。图1再现的是Williams专利的图1~图3。专利的图3展示的是一个基本的x-y寻址的液晶矩阵显示器a结构。在此专利中Williams同时描述了透射性和反射性工作模式,分别在专利的图2和图1(b)中给予了图示说明。
新的开始
Rajchman和我为所看到的现象兴奋不已,但接踵而至的问题当然就是所需的较高工作温度。Rajchman迫切要求RCA实验室启动一个项目来寻找或合成能在室温及较宽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材料。但是,关于液晶的研究工作没有进一步深入,直到1964年秋天,George Heilmeier才重温Williams的发现并开始更深入细致地研究该电光效应的物理机制及光学特性。Heilmeier主要研究较高电场下的情况,他将此效应称为"动态散射",与较高电场下液体的剧烈活动特性相互呼应。
由于Heilmeier的工作和他对LCD专利的饱满热情,RCA实验室的管理层在1965年初决定启动一个正式的液晶项目来研究电光效应,找到或发明室温材料,并最终研制一台平板电视。Heilmeier和他的同事(包括Louis Zanoni和Lucian Barton)继续研究不同液晶材料及不同单元构造的电光特性。同时他们以及RCA实验室的其他人开始制作不同的显示器,主要是基于七段式数字指示器,用它们来证明LCD在时钟、手表及类似应用当中的潜力。此外还开发了电子快门及消光镜。RCA的此项研究项目在保密情况下进行,其间的内部进展报告屈指可数,而且限制发表。
图1Richard Williams1962年11月9日申请的第3,332,485号美国专利
化学家的奋斗历程
1965年,两位化学家Joseph Castellano和Joel Goldmacher加入了这个项目,以求寻找或制造能够在室温下工作的新型液晶材料。至1966年,Castellano和Joel Goldmacher合成了能够在室温及足够宽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液晶材料,这种材料在实际显示应用中非常有用。经证实最后成功的方法是将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混合的各种材料其本身在室温下并不是液晶。图2展示的是第一种室温下的向列相液晶混合物。至此,是郑重地考虑将液晶应用于实际显示器当中的时候了,这其中包括电视。
82~113℃温度下向列相的液晶
图2第一种适用于室温的向列相液晶合成物
电视时代
在1966年初,我被正式任命指导项目中有关矩阵显示部分工作,而矩阵显示对于电视显示而言是必须的。当时我正在完成一个开发1,200个单元的铁电控制电致发光矩阵寻址平板显示器,该显示器能产生移动的实时灰度色标电视图像。于是在1966年春天,Juri Tults和我将正在进行的显示器项目移交给了俄亥俄州的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至当年夏天,我的工作组重要成员,包括Frank Marlowe、Ed Nester、Juri Tults和我开始全力以赴解决LCD的矩阵寻址问题,并制作一个液晶电视显示器。我们决定用60μs的脉冲来对单个的液晶单元进行寻址,因此遵循的是一次一行的电视寻址方式。不过,液晶单元对于矩阵寻址而言没有阈值要求,而且除去液晶材料的介电弛豫时间之外不具备存储功能。较为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一个串联二极管来提供阈值,还可能要增加一个并联电容来提供存储功能,这种方法就是在电致反光矩阵显示中增加一些类似功能单元,我将其称作"经典"方法。
抛开1966年为在玻璃和蓝宝石衬底上制作集成薄膜二极管所作的努力不说,我们清楚地发现仅仅采用一个二极管,不管是带还是不带电容,都无法实现LCD的矩阵寻址。为了改善简单的经典方法导致的低性能,我决定增加一个二极管和一个复位发生器,如图3所示,这实际是我1969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论文的再现。这种方法使得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更大的电容以及更低幅值的寻址脉冲,最终得到的器件性能大为改善。这种结构被称作D2C,1990年代飞利浦在其一款LCD产品中采用了它的一种衍生方法。
图3D2C寻址图
很快我就意识到可以采用一种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用场效应晶体管替代二极管和复位发生器。如图4所示,这一方法也是来自我1969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论文,将其称为FETC。由于场效应晶体管在两个方向都能传导电流,因此不再需要复位发生器及额外的总线。同时,交替反转电场的极性以提供交流驱动也变得更为简单。当今所有液晶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中采用的FETC基本都是同样的电路结构。为了测试并实验这些结构以及其他可能推出的新结构,Tults设计并建立了一套电子系统以全NTSC制电视频率来驱动一个2×18矩阵并显示运动的灰白图像,我们将这套电子系统称作"训练者"。36个液晶单元隐藏在一个全NTSC分辨率的屏幕之上,采用之前铁电控制电致发光矩阵显示中开发出的一次一行的寻址方式进行寻址。
图4FETC寻址图
1967年上半年之末,我们对FETC和D2C结构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训练者和外围分立器件一起进行了演示。图5给出的是一个由训练者驱动的采用FETC结构的2×18显示器。像素边长为0.06in。训练者电子系统提供频率为15.75kHz的60μs宽度列脉冲。所有18个列驱动都在同一时刻被激活(一次一行寻址)。每组连续525个列脉冲中包括523个全幅值脉冲(对应一个完全打开的像素),最后两个脉冲的幅值代表的是显示器中36个像素之中某个像素的亮度。2行像素的行驱动在第524和第525个列脉冲期间都各自提供全幅值的60μs脉冲。因此行脉冲频率为15.75kHz的1/525,即30Hz的NTSC帧频。在第524和第525个列脉冲期间提供给列驱动器视频信号或"照相机"信号是从36分压的分压计栈而来,这些分压计可经设置显示任何想要的图形,例如图5所示的西洋跳棋和灰白棒图形。分压计通过一组移位寄存器与列驱动器相连,这些寄存器可使图像从左向右以0pixel/s(即静止图像)至10pixel/s之间连续变化的速率移动。因此,这款2×18显示器能够显示运动图像,实际上它是电嵌入在一个全525行的NTSC显示器当中。室温下所采用液晶材料的打开时间为3~4ms,关断时间约为50ms。因此在超过约6pixel/s或7pixel/s的运动速率时存在明显的拖尾现象。不过在相关文献中介绍了一种达到快速关断目的的非常简单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经过了图5所示36单元显示器的实际测试。
当然,我很清楚Paul Weimer在RCA实验室为蒸发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所做的工作,还有大家为单晶硅集成电路和蓝宝石上沉积硅技术所做的努力,我知道他们都是全集成式LCD构建的功臣。在Weimer小组工作的Frank Marlowe在他们的薄膜制造设备上运用蒸发薄膜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技术来制造LCD,在RCA实验室集成电路中心工作的Ed Nester做了同样的工作,他将单晶硅衬底的技术运用到了在蓝宝石上沉积硅的技术上。
图5以NTSC全制式电视频率运行的LCD显示器
1967年年中,我们决定设计并制作两个1,200单元(30×40)的集成式电视显示器,一个基于D2C寻址方式,一个基于FETC寻址方式。液晶单元边长计划为0.015in,得到一个对角线为3/4in 的显示器。两个显示器都工作在反射式模式,D2C显示器计划采用在玻璃衬底上蒸发薄膜二极管来制作。FETC显示器计划采用单晶硅晶圆来制作。图6展示的是1,200单元FETC显示器测试晶圆的照片,不幸的是该显示器不能工作。
图6用于1,200像素的液晶矩阵显示器的单晶硅
新闻发布
1968年5月28日,RCA实验室副主任James Hillier主持召开了著名的LCD新闻发布会,会上我介绍并展示了2×18矩阵的显示器。Hillier在招待会的开场白中介绍了显示器在"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性。他力捧低功耗反射式LCD,将其描述成解决人机界面问题的一个突破。然后Hillier用一系列幻灯片做了一个有关液晶定义,以及如何用液晶来制作显示器的教学型报告。他较为细致地介绍了动态散射效应,总结了RCA实验室研究人员届时为止获取的显示器相关参数,包括15∶1的对比度。接下来,Hillier展示了几款显示器,包括一个简单的电子快门,一个静态显示器(仅显示一个刻蚀在电极上的固定图案),一个七段式指示器,一个不完全依赖环境光的侧光显示器,以及"一个没有任何活动部件的全电子时钟"。他提及了LCD可能的应用领域,例如交通标记、记分板和汽车以及飞机仪表盘,他说几年之后可能会有全电子的手表。
然后Hillieri推荐我来介绍我们用液晶制作电视显示器的工作。我用了一系列幻灯片来介绍矩阵寻址LCD是如何构成的,矩阵中每个显示单元所需要的相关电路以及一次一行寻址方式的需要。利用训练者电子系统,Juri Tults和我演示了一个如图5所示的2×18显示器模型。我并没有提及1,200单元的显示器,实际上,Hillier和我都清楚地表示要获得一个实用的液晶电视显示器非常困难,因为它需要将所需的寻址电路集成进去。
结局
我们倡议的1,200单元集成式显示器计划在1968年的第一季度末开始启用。事实证明完成这一计划极为艰巨,不仅是由于技术难度,同时还缺乏RCA实验室集成电路中心及薄膜制作设备的支持。所有这些设备多不在液晶项目的管理控制范围,二者各自都有他们自己的宏伟目标,但是不包括LCD。每个季度都会有计划延迟及技术问题出现,直到最后在1968年底,RCA实验室管理层决定终止1,200单元的显示器项目。
1969年,RCA放弃了整个制作液晶电视显示器计划,虽然其他应用开发诸如手表、计算器、打印机、汽车反射镜等一直持续到1972年。至1969年,RCA的彩色电视接收机业务业已成熟,其最小的主打消费产品是一个13in彩色接收机。由于我们无法承诺在任何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设计出一款能与该接收机相当的产品,因此RCA管理层无心为我们的项目继续投资。我撰写了一个政府合约的提议来继续1,200单元样机的工作,试图让我们之前的努力成果继续保持活力。至今我仍保留着这项提议的打印原稿复印件,在每一页的底端都有标准的RCA政府提议所有权公告,但是我不记得是否得到过管理层的允许来与不同的政府代理机构交涉这件事情。我们确实在一本IEEE的会议论文集中发表了一篇论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矩阵寻址的研究工作。
[附言]
尽管RCA在1969年放弃了液晶电视计划,并在1972年放弃了除尚未成熟的手表以外的所有液晶应用开发,但是在1968年记者招待会上发布的信息传遍了全世界,尤其是在日本。RCA停止液晶开发之后,我们的主要工作转移到了别处,其他的一切正如他们所说已经成为了历史。很有意思的是液晶矩阵显示器的第一个重要商业应用竟然是笔记本电脑,实现了Jim Hillier在1968年记者招待会上的预言,即此项技术将解决人机界面问题。
致谢
我要感谢Joseph Castellano、John van Raalte和Richard Williams,他们帮我审稿并提出宝贵意见。尤其要感谢David Sarnoff图书馆的行政主管Alexander Magoun,不仅帮我审稿并提出宝贵建议,而且还为我提供自1960年代以来的进度报告、实验室笔记及其他存档资料,使得我能够恢复并确认对那个历史时期工作的记忆。
作者简介:Bernard J. Lechner,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RCA实验室工作了30年,在高级视频系统研究领域从技术代表成员逐步提升到代表副主席。GE收购RCA之后,于1987年提前退休,成为一名独立顾问。在显示器和电视领域获得多项荣誉,为SID、IEEE和SMPTE的终生合作者(fellow),拥有矩阵显示及电视系统方面的10项美国专利,1978年至1980年为SID主席,E-mail:tvbernie@ieee.org。
【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mooc在中国的发展历程07-11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11-25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11-15
中国小品发展历程09-16
中国佛教发展历程09-17
专题复习 回顾党史 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07-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10-28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07-26
中国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营销发展历程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