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管理办法00(7篇)
1.司机管理办法00 篇一
车辆管理整改措施
为加强车辆的使用管理,改变车辆使用的混乱局面。确保安全行车,为更好的完成各项保障工作任务,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定人定车”维护制度,以防止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
一、定期维护的方式:
1、责任人要按对定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
2、车辆的维护分: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1日常维护:对车的油、水、电等情况进行检查,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车辆每五千公里更换机油和齿轮油;
2、一级维护:除日常维护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系统及操作等,车辆每行驶两千公里进行一级维护;
3、二级维护:除一级维护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拉杆、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车辆每行驶一万公里进行一次。(以上维护根据车辆一、二维护表执行)
二、车辆责任人的分配
1、****负责小客及叉车;
2、****负责红旗轿车
3、****负责货车;
4、****负责大众途锐
三、要求
1、所管车辆的责任人,主要是对所管车辆检车、上缴保险、定期进行维护等情况负责。
2、司机应熟知所驾驶车辆的性能,对车辆按月进行两次检查和一级保养,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3、妥善保管好随车工具和各种证件,出车时保证证件齐全。
4、司机对所管车辆保持清洁,雨雪天出车后应及时清洗。
5、司机交接同一车辆时,交车司机应告知车辆的状况和存在的隐患,以便接车司机能够掌握车辆的状态。
6、运送货物装车时,司机必须在场,掌握货物放置位置和平衡度。遇有大件货物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驾驶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坚守岗位,不误事、不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安全行车,爱护车辆,保持车辆整洁,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公司
2011年11月29日
2.司机管理办法00 篇二
一、机车学习司机的培养
目前培养一支素养高和技能水平强的机车司机队伍成了我国铁路部门关注的重点。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对铁路司机的培训模式也在不断的改进, 以下是我国对于机车学习司机的几种培训方式。
(一) 铁路行业的内部培养方式
由于铁路司机的重要性, 在铁路行业内部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机车学校对学习司机进行专业技能培养, 并在这些院校中增设机车司机专业。这些学习院校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设立。这种模式首先, 在司机招生数量上由很好的控制力, 每年铁路局人事劳资部门通过调查会把统计出的机车司机所需要的人数上报给铁道部, 铁道部在根据综合评审确定后制定合理的招收需要培养的机车司机的数量。这种有计划的培养可以是机车司机得到很好的利用。其次, 铁路运输体系的联动性九鼎司机必须掌握繁多且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其中岗位技能主要是指机车的操纵、机车的检查以及对机车出现的一些故障的处理等。随这些技能的训练铁路院校可以安排学习司机根据一定的设备在专业指导师的带领下进行足够多的实际操作训练来完成。综上述可知, 铁路院校为我国铁路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 因此, 铁路院校培养开始向完整的学习模式转变。
(二) 完整的学习培养方式
由之前的铁路院校被统一划分给地方政府院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院校学系司机的技能水平。同时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 在这样的机车司机培养中, 由于机车院校脱离了铁路部, 这在每年的院校招生上将与实际的机车司机需求量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资源过剩情况, 各机车院校将投入大量的设备为司机提供良好的实训设备和环境, 但是机车司机的岗位技能要求很强, 一些要求在实训中无法得到满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
(三) 校园与企业合作的方式
对于铁路学习司机的培养方式在不断的摸索中开始转向适用与现代机车学习的和发展的模式。在此方式中, 1) 培养机车司机的院系可根据企业需要的机车司机制定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教学方案。2) 关于机车司机的实践培训由企业负责。这种培训方式一方面实现了我国对于经常司机培训数量上的把控, 使这些学习司机及他们的专业技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是学校和铁路现场的设备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是学习司机的学习更为全面。
(四) 对于铁路学习司机的胜任素质的影响
下表是铁路机车司机所需要具备的几项素质。
学习司机要学习和提升这些能力才有资格做机车司机, 同时具备了这些必须的素质还要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很好的运用。
二、对于学习司机的管理
这些学习司机都是从校园中做出的, 在机车知识方面由较强的功底, 也成由一定的实践训练,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多加引导和管理方可使这些学习司机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及我国铁路的稳步发展。
1) 制定合理的制度。对于学习司机, 首先要要其了解工作中的准则以及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制度, 因机车司机是个要求技术性能很强的职业, 所以在对于学习司机要牢记行业规则和制度并按制度严格进行操作。
2) 对于学习司机进行各方面素质的管理。机车司机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外, 还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做辅助。比如组织专职的讲座、或通过多媒体放映影响来增强学习司机的各项素质, 为较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过程控制。对学习司机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够有效的激励机车司机工作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最终使机车司机现场作业得到强化控制的目的。
4) 加强考评制度。考评是检验学习司机技能和各方面素质最有效的办法, 为了更好的对机车司机进行管理和促进机车司机积极全面的学习和自身水平的提高, 可通过一些技能操作和专业知识测评来对学习司机进行考核, 以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很好的采取措施来加强。以促进铁路工作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中从开始的求量转变为目前的求质, 由此对于现代机车司机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了要求。机车司机的专业技能一定要达到要求, 机车司机的专业技能是机车安全运行的保证, 同时现代的机车司机还受各方面素质的影响, 所以在加强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强机车司机自身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安全素质、思想素质等。此外还需对机车队伍进行合理的管理。把两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关于建立"后备指导司机"机制的探索和思考[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
[2]陶勇峰.高铁时代铁路企业基层职工激励机制研究——以南昌铁路局为例[J].科技广场, 2010.
3.司机管理办法00 篇三
关键词:00后;小组;管理模式;共赢;弥补;体系化
原有的教育方式应用于新形势下,暴露出种种弊端。整齐划一,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唯师命是从,让学生的思维趋于懒惰。被动地等待、接受让孩子们少了活力。班级管理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孩子的变化,来变革我们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小组管理,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一是一切为了人;二是一切依靠人。小组管理是与这两个含义相符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且依靠每一个学生实现发展。对适合00后的初中班级小组管理模式的探究是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检验和丰富。
一、探究的背景
1、新时代教育的需要。社会发展迅速,合作成为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独学而无友”必然“孤陋而寡闻”。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00后正处在在初中,各种观念都在形成期,运用小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2、大班额现实的需要。一个班人数太多,班主任精力不够,几个班干部的约束力度不够,孩子们各自为战,班級显得散,活力不够。运用小组管理模式,几个小组形成良性竞争,老师借助学生分而理之,就会事半功倍。
3、00后现实的需要。00后,家庭结构多为“4+1”或“6+1”,和90后初中生相比,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宽阔,有更高水平的艺术特长,更敢于表现,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思想;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更欠缺,自理能力更差、体能更差、意志薄弱。针对00后这个现状,班级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孩子的变化,来变革我们的教育和管理模式。
二、探究的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对班级小组管理模式的探索有很多,但多是高效课堂的小组管理,谈到班级管理的多是成绩、纪律、卫生的管理。我们的研究是从智、体、美、劳、艺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尊重00后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00后自身的长处,搭建小组管理的平台,让守规奉责,互助合作,竞争共赢内化为00后的一种品德,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把师友的身份动态化。在学习方面,1号是2号的师傅;在体育方面,3号是1号的师傅;在美术方面,2号又是1号的师傅……这样让不同才能的孩子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拓宽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领域。操场上,不是体委一人带着全班锻炼,而是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个小体委,监督员由一个体育老师变为8个小体委。手抄报比赛时,不是一人完成一张,而是六人共同完成六张。小组中的小宣委根据特长分工,大家为了赢得比赛而密切合作。家长会,班主任靠边站!8个组长各主一方天地,和本组的家长们进行交流。家长和熟知孩子实情的小组长直接对话,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元旦联欢会,我来策划我来演,老师在需要时提供帮助就可以了。
我们把小组管理中的经验由学校迁移到家庭。自立基础课程得以实施。从管理书包、管理时间、管理卧室、管理饭桌、管理衣袜等方面进行教育,小组监督,抽查录像,组间评比。把自理之风做大,让学生在大环境下逐渐形成习惯,让孩子有了知识不忘常识。实现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支援和补充。
三、适合00后的初中班级小组管理模式探究产生的社会效益
1、学生的变化。①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在小组管理中,孩子们知道了想公平竞争,就得大家共守规则;想本组胜利,就必须各负其责,发挥自身优势;想要取得更大的成绩,必须全体成员密切配合。为了小组的荣誉,组员必须紧紧抱成一团。孩子在竞争中学会了尽责,在竞争中学会了合作。每一个孩子都努力让自己为组里创造荣誉,努力克服自身缺点不给小组抹黑,以小组的胜利为自己最大的荣耀。组与组之间是对手,是朋友,学习、体育、劳动、活动更加精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挖掘自己更大的潜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②体能增强,自理能力增强,意志力得到锻炼。陪伴的力量是巨大的,小组管理,把师友捆绑在一起,师傅的命令中带着鼓励,学友的汗水中写着坚持。课题开展一年多来,体育课跑步中途放弃的人明显减少,以小组为方队的跑操跑得更有士气了。有了小组管理的平台,自立课程实施得到保障,孩子不仅能自理,还帮助家长做了不少家务。孩子肩上的事情多了,自然就学会统筹安排,计划行事。③00后成了管理的主人。小组管理成就了孩子,他们管理小组、管理班级、还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
今后的探究实践中,我们将强化理念,粗化规则,给师生们更大的空间,让管理方式不断创新。还要进一步用探索用小组管理的模式影响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 周晓东.浅谈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江西教育:管理版.2004(6).
[2] 潘君英.班级的自主管理,广东教育:综合版.2003(3).
[3] 薛梅,侯晏.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策略,教育艺术.2010(10).
[4] 韩宏彪.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教育学.2011.8.(下半月A版).
4.00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篇四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我校是库尔勒市普惠乡中心学校,位于普惠乡乡政府斜对面是个偏远的农村学校,现在我校在校车安全管理问题上管理的很好,在我校有七个学生家住在经济牧场,经济牧场离我校的距离比较远,因此经济牧场乡政府的支持配合下,给这个学生安排了线路车,他们也得到了好的条件,学校安全工作关系着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着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稳定,是学校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保障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综合治理与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取得了如期效果。多年来,我校师生员工遵纪守法、拼搏进取,校内安全秩序与周边环境井然有序,继续保持无违法犯罪及其它安全责任事件的发生,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良好育人环境,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00 篇五
备注:本制度是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制定的,供各学校参考。各学校应当根据本校食堂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修改和制度增减(可以在本目录在外增加你需要的制度和内容)。
制度目录名称后注明“必须”的,是要求必须建立;注明“可选”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建立,有相关功能区或功能间的必须建。
目 录
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必须)
2、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组(必须)
3、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必须)4、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必须)5、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可选)6.、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可选)
7、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制度(可选)
8、食品及原辅料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必须)
9、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可选、有库房的必须)
10、粗加工切配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必须)
11、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必须)
12、面点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可选、制作面食的必须)
13、备餐销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必须)
14、食品留样制度(必须)
15、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必须)
16、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可选)
17、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选)
18、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必须)
19、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必须)20、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必须)
1、食品安全管理领导组
组长:法人代表 副组长:分管领导
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分管领导或后勤主任 成员:后勤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
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品安全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悬挂于醒目位置。
三、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凡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上岗,并保持个人卫生。
五、做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
六、食(用、工)具每餐用后应洗净、消毒、并保持洁净。洗涤程序为:“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
七、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要分开进行,食品冷藏应分类,并标注明标记,防止交叉污染。
八、所有工具必须专用,并有明显标记,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九、不购进、不加工、不出售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原料。
十、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必须按规定索取有关证件,并建立进货台帐。
十一、垃圾桶有盖,垃圾处理及时,外壁清洁。
3、天长市xxxx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参考)
为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运行机制,规范处置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天长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天长市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组织
成立应急处置领导组,负责本单位发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负责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组长:xxx,成员xxx、xxx。
二、应急报告
本单位发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众多人数伤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时,应在两小时内报告天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长市卫生局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报告电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305606、市卫生局7331300、市教育局(电话xxxxx)
三、应急处置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经营活动,保护加工经营场所,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
2、立即将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公安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6、配合有关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后期处理
1、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及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结果及监督意见,对确认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进行销毁,被污染的工具及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2、做好中毒病人的的善后处理工作。
3、根据事故原因追究本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接受行政部门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接受司法部门处理。
4、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意见进行整改,在经过监督 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重新营业,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师生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应急性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堂负责人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八、从业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各项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5.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有关信息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6.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为规范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还应戴口罩。
二、从业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处理食物前;
2、上厕所后;
3、处理生食物后;
4、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5、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6、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7、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8、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如处理货项、执行清洁任务)后。
四、非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开始工作前;
2、上厕所后;
3、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4、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5、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6、从事任何(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五、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六、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七、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八、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7、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从业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统一着单位配发的工作服。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服式样。
二、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专间工作服宜从颜色或式样上予以区分。
三、工作服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四、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五、待清洗的工作服应远离食品处理区。
六、每名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套工作服。
8.食品及原辅料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
一、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二、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 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长期定点采购的,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三、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四、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五、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六、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七、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八、采购乳制品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九、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十、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的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十一、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十二、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9.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贮存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 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三、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五、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六、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七、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10.粗加工切配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粗加工、切配工作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植物性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有明显标志并分开使用。
五、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
六、切配好的食品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七、加工结束及时拖清地面,水池、操作台、工用具、容器及所用机械设备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做到刀不锈、板不霉、整齐有序,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八、在专用洗拖布池或洗拖布桶内涮洗拖布。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11.烹调加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烹调加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二、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四、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凉透后及时冷藏,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五、隔餐隔夜熟制品、外购熟食品必须在食用前充分加热煮透。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种工具、容器标识明显,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加工后的直接入口食品要盛放在消毒后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干净。不用抹布擦拭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净。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理抽油烟机罩。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12.面点加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面点加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 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未用完的点心馅料、半成品,应冷冻或冷藏,并在规定存放期限内使用。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各种熟食面点改刀要在专用的熟食板上进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当餐未用完的面点,应妥善保存,糕点存放在专用柜内,水分含量较高的含奶、蛋的点心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注意生熟分开保存。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六、各种食品加工用具、设备如:面板、面案、容器、绞肉机、馒头机、豆浆机、和面机、面条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晒干备用。
七、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用具、设备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净后定位存放。
13.备餐销售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备餐销售行为,保障广大师生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固定专人负责备餐销售工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备餐间,备 餐间工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二次更衣、洗手消毒,工作时应戴口罩。
二、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备餐间,不得在备餐间内从事与备餐销售无关的活动。
三、备餐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开启空调,使室内温度不超过25℃,并做好记录。
四、备餐间的设备、工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消毒,操作过程中注意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五、销售食品必须经输送窗口进行,禁止直接进入备餐间端取食品。
六、加工好的食品及时保存在备餐间,到师生就餐不得超过两个小时,超过两小时的应当保存在高于60℃的备餐车内。
七、备餐销售结束后,做好设备、工具、容器的清洗消毒,清理室内卫生,打开紫外线灯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食品留样制度
一、专人负责食品留样工作,单位负责人定期对食品留样工作进行检查。
二、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超过100人的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
三、配备专用留样冷藏箱和专用留样密闭容器,并有明显标识。
四、留样冷藏箱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留样容器在每次留样前消毒。
五、留样食品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注明 餐次和食品名称,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在冷藏条件下(0-10℃)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
六、建立留样记录,及时登记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
15.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
一、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
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消毒合格凭证、卫生学评价报告;清洗消毒餐饮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九、洗刷消毒结束,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处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无积水,池内无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十、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十一、专人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及检查记录。
16.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二、配备与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应易于维修和清洁。
三、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
四、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 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
五、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六、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七、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八、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备专用车辆和密闭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封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九、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十、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设施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17.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三定一保(定人、定物、定时间、保质量)。划清分工包干责任区,食堂外3米以内列为清洁区,保持干净并定期检查。
2、设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并能有效防止苍蝇、蟑螂、老鼠的入侵。
3、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桌面、椅子、传递食品的窗口应无油渍、灰尘等现象。
5、服务人员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7、餐厅服务人员工作前后用肥皂及流动的清水洗手,外出办事须脱下工作服、帽。
8、餐厅服务人员必须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9、餐厅服务人员患“五病”及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及时调离岗位。
18.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餐饮服务活动,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接受社会监督,承担主体责任。
二、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 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餐饮服务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饮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取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六、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服从食品安全管理员检查指导,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从业人员违反制度要求操作的行为。
七、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八、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指出仍未改进的,按本单位有关规定处理。
九、各种检查结果记录归档备查。
19.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实行专店购买,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并留存许可 证、营业执照、检验合格报告(或复印件)以及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应者名称、供应日期和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二、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食品添加剂入库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使用台账。食品添加剂出库使用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时间等,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台账不得涂改、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三、设立专区(或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注明“食品添加剂专区(或专柜)字样”。
四、配备专用称量器具,严格按照包装标识标明的用途用量或国家规定的用途用量称量后使用,杜绝滥用和超量使用。
五、由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采购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和相关食品添加剂安全相关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贮存及使用等情况。
20.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一、餐饮服务举办者是餐厨废弃物处置第一责任人,负责人应实时检查、监督本单位餐厨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置的管理,并对处置行 为负责;
二、专人负责本单位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三、餐饮废弃物存放容器应当具有防渗漏、防锐器穿透并带有密封盖的硬质塑料或金属容器,外观清洁并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四、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五、严禁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六、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
七、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八、和餐饮废弃物收运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处置责任;
九、餐厨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十、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登记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环保部门报告;
6.司机值班管理办法 篇六
司机为特殊岗位,工作时间不确定,早出晚归。上班时间要随时待命出车。服从安排,拒绝废话。
一、夜间值班
1.、司机夜间值班4天一轮,当天值班司机出现请假、出差等特殊情况,值班司机顺延至后一位,等请假、出差司机回厂后当天补齐值班。
2、若顺延至下一位司机有事时,顺延后当值司机与其余司机自行调节,企管办不再干涉。若当天夜间司机空岗,按旷工对责任人处理,每次罚款200元,并承担所有责任,顺延司机为第一责任人。
二、中午值班
1、对司机午餐及休息时间调整如下:
中午值班司机:11:30—12:00
其 余 司 机:12:00—13:00/14:00(冬/夏)
中午值班司机为当天夜班值班司机
2、当天值班司机12:00准时在司机办公室值班。
3、所有司机要服从企管办安排,随时待命出车,拒不服从取消当月考核。
三、早上司机安排
1、由夜班值班司机负责送孩子上学、买菜。
2、若夜间值班司机安排出差,买菜、送学生等任务顺延至下一位司机。
司机考核管理办法
1、司机出车需派车单,特殊情况无法提供派车单,需先通知企管办人员再出车,否则视为公车私用,每次罚款50元。
2、司机无故在车里呆15分钟以上,视为脱岗,每次处罚100元。
3、司机午休结束不到岗者视为脱岗,每迟到15分钟,罚款50元,超过1小时,按旷工处理,罚款200元。
4、车辆定期保养,并保持使用车辆和分管车辆及时清洗、擦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若坐车人员反应不干净,每次罚款50元。
5、每月出现1次车辆违章,不享受考核奖,违章扣分司机自己处理,违章费用司机负担50%。出现责任事故不享受考核奖。
6、出勤:每月超过三天事假,不享受当月考核奖。
7.司机管理办法00 篇七
对于司机满意度,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出租车市场改革方向、出租车司机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在出租车行业价格管制、准入机制、行业规制改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王会朋 (2014) 在和谐理念要求下对我国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探析, 方双虎 (2009) 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出发对出租车司机生活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谢仙明 (2007) 提出了将运价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观点。纵观已有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 多为规范性分析, 在实证分析方面略显不足, 且研究范围较局限, 对影响出租车司机满意度的因素研究较少。因此, 本文将以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司机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分析方向, 以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前沿城市—W市为研究对象, 有助于构建司机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试图为政策效应评价提供依据, 提高司机满意度, 深化行业改革。
一、基于出租车司机满意度的改革政策研究
为深入研究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司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W市出租车行业内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 城市出租车行业管理现状
W市位于湖北省中部, 中心城区有客运出租汽车1 5 6 3 7辆, 经营企业有5 6 家, 从业人员近4 万人, 日均客运量约达100万人次, 年客运量约4.4亿人次, 约占公共交通出行结构的24%。W作为交通枢纽城市, 客流量很大, 采用管理模式是承包制, 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多出一个“食利”的中间层级--出租车公司、为政府寻租提供了空间、出租车司机被迫上缴大量的管理费, 收入水平低下, 出现打的难、起步价高、黑车多、份子钱高、经营权管理不当等系列问题。
(二) 城市出租车改革政策呈现的特征
第一, 对出租车的总量控制。增加的幅度很小, 面对人口的增加, 出租车运力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第二, 对出租车市场的准入管理。打车软件的盛行, 价格优惠且便捷, 、迅速抢占了大部分出租车市场。部门对准入机制缺乏严格的监管, 使得出租车司机被迫成了弱势群体。第三, 对出租车的定价管理。出租车改革方案出台后, W市的营运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起步价从8元提升到了10元, 三公里后每公里价格从1.4元提高到了1.8元, 希望能增加出租车司机的收入。第四, 政府的招标价及补贴。出租车司机所交份子钱多, 备受压榨, 针对这一现状, 政府的招标价有了一定下降, 由以前的560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5100左右。第五, 出租车公司依据政策改善内部管理。在人员方面, 公司正在推进“双班制”, 力求保障副班权利;同时成立了出租车协会和工会,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二、基于出租车司机满意度的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一) 出租车司机人员结构及收入现状
第一, 司机人员结构趋于年轻化。一方面, 由于刚进入工作领域, 积极性高, 服务态度较好, 不会因为工作多年形成倦怠思想;另一方面, 年轻人刚工作不久, 在技术和业务上尚未成熟, 这样不利于出租车行业整体的人员接替, 同时年轻人对收入要求相对偏高, 影响职业满意度。第二, 工资待遇与工作时间、强度匹配失衡。司机工作时间普遍偏长, 导致司机对职业不满意。第三, 公司剥削导致纯收入低。由于公司利益压榨, “份子钱”收取过高, 甚至超过毛利润50%, 导致司机纯收入低, 每月纯收入仅剩3000-4000元。因此大多数司机对自己每月纯收入表示不满意。
(二) 政策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由调查得知, 出租车司机的收入状况是影响其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 此外, 出租车公司提供的燃油补贴和公司福利也是司机认为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司机与本出租车公司内其他司机关系和乘客关系的改善影响较小, 而对于与出租车管理协会和出租车公司管理的关系则较为重视, 归根结底, 司机满意度的衡量与收入密不可分, 而影响司机收入的因素除了政府补贴、出租车定价、管理费用, 还有很大一个因素就是专车问题。
三、原因分析
从改革的政策出发, 在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后发现, 出租车司机对于改革的满意度并不高。综合各方面因素、各个主体分析, 做出以下原因分析:
(一) 政策制定目标的偏移
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即为公众谋取利益最大化, 这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基于乘客满意度和司机满意度的评价体系, 政策目标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司机普遍反映毛收入低、司机流失、堵点多、专车冲击大, 武汉出租车司机对现状是极为不满的。W市出租车改革并未解决出租车司机的问题, 反而出现了政策性目标的偏移。
(二) 政策落实的不到位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首先考虑政策的受益群体是谁, 可能出现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即问题界定的初始阶段。在政策确定好受众客体后要采用标准设立的方法来统一政策规则。政府改革措施的受众——出租车司机, 政府改革的阻碍因素——专车迅速发展的冲击。W市现有的出租车改革并未提高司机的满意度, 虽对出租车管制有所放松, 但现今出租车市场仍是供不应求。这直接导致专车的迅速发展, 挤占出租车行业, 出租车司机满意度并未提高, 反而加剧出租车司机与专车司机的矛盾。
(三) 辅助性政策的不完善
城市出租车政策主体完全体现为由政府承担, 这就忽视了第三方组织的社会作用。出租车行业协会是第三方组织中具有很大比重的社会团体, 但其在出租车政策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出租车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对策建议
(一) 合理调控出租车数量
针对出租车市场状况, 结合当前出租车数量和客运量, 对于出租车的数量应当做出合理调控。一方面要满足当前市民及客流量对出租车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联系专车实际状况, 在对专车采用合理管理手段的同时, 平衡调控出租车与私家车的数量关系, 在客运车辆总体数量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大前提下合理调节控制出租车数量, 针对目前状况进行调节。
(二) 改善司机福利待遇
要想提高司机满意度, 在司机的福利待遇方面的确需要提高, 这既包括政府给司机的油料补贴, 也包括公司为司机提供的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之类的服务。当然这种改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步一步有规划有层次的改变, 毕竟这与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公司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
(三) 适当降低管理费用
司机群体的毛利润水平较高, 但纯收入水平却不算很好, 这主要是受管理费用的限制, 即“份子钱”。大部分从公司承包出租车的司机都说份子钱太高, 一个月差不多要上交四五千, 这让司机群体压力很大, 再加上现今打车软件的盛行, 私家车抢占出租车市场, 分得了相当一部分客源。故想要改善出租车司机生活现状, 提高其满意度, 需要适当降低管理费用, 以应对私家车抢占的市场。
(四) 完善出租车市场准入机制
由于出租车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弊端, 为垄断寻租提供了空间, 同时, 专车问题的出现加剧了这种矛盾, 专车无管理费用和多优惠的现状引起了出租车司机很大不满, 也早就了现今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困境。这就要求出租车市场准入机制的改善和强化管理, 同时要加大对专车的管理力度。
五、结语
在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对影响W市出租车司机满意度的因素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受收入、出租车的数量、公司待遇、对“专车”的管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并从公司、政府、市场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希望能为出租车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从而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满意度, 对整个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石升起, 姚本先, 方双虎.出租车司机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 (8) :555-568
[2]周小梅, 田定远.对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管制问题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 (8) :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