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2024-10-23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共8篇)

1.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一

毕业论文

题 目: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学 号:200907564349 姓 名:于雪华 指导老师:陈鸿

摘 要

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恢复传统,传承文化”的呼声越发高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然而,在全世界都再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哈日哈韩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知道的却寥寥可数。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语文素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既是复杂的,又是具体的。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围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的关系,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希望从发展的角度为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整体的研究框架和认知背景,为后继的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多元开放的思维视野,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方法,促使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更为合理地发展。

(写文章的主要观点或创新(200字以内)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现状 途径方法(2-3个)

一、传统文化

1.1 传统文化概述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化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呢?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质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时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1.2 正确看待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

首先,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与现实相结合,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毫不犹豫的“拿来”继承。其次,对待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部分,我们要辩证的分析,提取其有用的部分,为我们所用,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服务。再次,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1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固然有知识学科的属性,但是如果只是把它当做知识学科来教学,单方面注重它的工具性,那就只能固守知识教学的小天地,抛弃语文的文化内涵,丧失语文的育人功能。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两个特性。一是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都较全面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诗歌、文章,他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大体系,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二是艺术性。没有谁能否认,教材中所选的范文绝大多数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深邃的思想,美的形式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时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

2.2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给下一代,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这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通过诗词歌赋来领略祖国语言的优美神韵。从《诗经》到《楚辞》,从建安七子到李杜,从唐宋八大家到桐城遗风。无数的文人墨客,穿凿的灿若星辰的诗文,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在这浩如烟海的诗文中,随手拈来展开在面前的就是一幅幅美妙的画卷。

二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爱国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的源泉,是维系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的精深纽带。被放逐身在汉北仍不能忘怀君国故都的屈原,身居匈奴十九载不辱使命的苏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临死时写下《示儿》的陆游,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这些人与事离我们远或近,可他们的满腔的爱国热诚,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明白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当然,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的同时,也要跟他们讲清楚,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封建的忠君思想,这种爱国是与祖国建设事业,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概括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精神。语文教师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方块字,学会解方块字,还要发掘出语文教材中强大的育人有时,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服务。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仁人志士的精神像春风化雨一样渗透给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情节,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

四是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特别是青少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所受影响更大,这就需要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负担起拯救功能,从青少年抓起,用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逐渐提高国民道德素养。

五是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净化学生的心灵,再造辉煌未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那时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责任把这种辉煌延续下去,把这种光明发扬光大。“少年轻则中国强”,我们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使民族文化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趣,有民族精神与气结,才能保证我们的青少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迷失方向,再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三 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3.1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按部就班,以文解文,进行枯燥无味的、空洞的、使人厌烦、使人昏昏入睡的授课;不能以“一切为了考试过关”作为授课的目的;不要“填鸭式”的教学;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在教学时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3.2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国历史上,通常是由官方公布标准化的学习文本,来推进官学和民间的基础教育,如魏晋时期刊刻“三体石经”,隋唐以来陆续公布官定的“九经”、“十三经”和“四书”等教本;在民间,几乎同时推出了“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普及读本;在宫廷还有《文选》、《古文观止》等范本;即便是在科举时代,基础教育读物也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工具性和传统性。这些经验和资源为今天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某种借鉴。

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当然,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要认真加以取舍,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国家“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考试仍采用让学生选择ABC填充式,把作品思想、美感、意境、韵味破坏殆尽。我们认为,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老师勤于耕读,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学生就会敬佩你。反之那些只会背背教学参考书、敲敲电脑查查资料的老师,让学生佩服你是不可能的。

3.3 重视作家背景,找到文化源头

例如讲授《过零丁洋》时,教者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的情况。教者通过简单易懂的言语描述,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古代诸如《过零丁洋》这样的爱国诗词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有文天祥一个。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1276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群众的救援,由海路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击元军。曾一度收复了一些失地,后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转战海丰、潮阳一带。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迭经威逼利诱,受尽百般折磨,始终不屈。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文天祥的后期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相信,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学生在课后一定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曾深深地震撼于文天祥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当中。

3.4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学会知识,学会做人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 “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户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缺少参考文献

文章的思路做了一定的修改,基本可行。但是文章还存在抄袭别人语句甚至段落的现象。希望能用自己的话来转述。

2.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二

经常有不少老师抱怨语文不好教, 学生怨学, 更多的学生是“躬耕”于数理化的海洋中, 翱翔于英语的天空, 却不知老子为何人, 不懂唐宗宋祖, 有学生居然不知道如何贴对联, 更不知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当然无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 数理化有做不完的题, 再有时间就是背英语, 对语文没兴趣, 没感觉。其实想想这事也并不新鲜, 每一届新生, 在进入古文单元的学习之前总要痛苦地哀叹几声;古文教学的课堂上, 任凭那些经典作品如何豪情万丈, 如何愁肠百结, 如何感天动地, 学生总是一脸漠然。

所以, 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 教会学生读书, 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 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失望, 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浪费时间。站在时代的讲台, 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 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 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 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二、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中渗透

我国课程改革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 不少学校为寻求新的课程资源, 将目光投向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剪纸、话剧、武术、灯谜等传统文化艺术都因之成了一些地方或学校素质教育的“宠儿”。我们更可以结合中央台“开心学国学”的节目, 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如何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权作引玉之抛。

1. 在灯谜中传承文化

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 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灯谜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文学艺术, 具有启智、激趣、增知、促学、养德等诸多功能。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全国的谜书报刊也多得数不胜数, 灯谜的活动也空前繁荣。灯谜这朵奇葩也乘着文化春风在校园里悄然开放, 全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令教师的教学更加兴趣盎然。

笔者课堂教学中重视了灯谜的教学, 谜趣横生, 谜乐无穷。学生也喜欢上了猜灯谜, 还要求我再多出一些谜语让他们猜。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 猜教育名词为“生源”;“问君能有几多愁?”猜成语是“对答如流”。我们可以出人物谜、名著谜语、成语谜语等,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次关于四大名著的灯谜课上更是诞生了很多经典的谜面, 通过举办竞猜比赛, 学生对中华灯谜文化和语文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2. 在阅读经典中传承文化

时代不断发展, 我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很多人没有生活的目标, 或者没有目标地生活, 有的学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 可以说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 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这些道路上, 荆棘丛生, 暗礁遍布, 陷阱隐匿。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 直到死, 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 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曾经有人说过, 一个丢弃了传统的民族将是缺乏个性与生命力的民族, 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遭遇尴尬,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将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我们民族的伟大。我们可以在李白的诗歌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 当我们走进竹林七贤的世界时, 我们是否也可以反思一下当下的“酒桌文化”;另外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感受传统的礼仪文化;从《孟子》中认识辩论的技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希望人们能挤出一小点找钱找爱找乐找无聊的时间, 从这些著作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及人生道路, 幸福并快乐地度过这一生!

3. 在诵读中体验汉语魅力

汉语诗文所具有的韵律美感, 是其他任何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而悠久的文学史又为我们提供了各式美的典范, 诸子散文的雄辩, 苏辛的豪迈, 屈李的浪漫, 建安的风骨, 易安的婉约……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些美, 莫如摈弃一切急功近利的目标, 空出时间来让他们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

我们通过指导学生齐读, 对读, 分角色读, 配乐读, 背诵, 欣赏真正的诗歌吟诵艺术, 让学生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遥望皎洁明朗的汉宫秋月, 聆听珠落玉盘的琵琶, 高山流水的琴瑟, 体验魏王曹操的老骥之志, 诸葛孔明决胜千里的豪情。在学习昌耀的诗歌《河床》后, 我们举办了一次以“走进西部”的朗诵课, 学生真正领略到了诵读的魅力, 也喜欢上了朗诵。西部一片神秘古老的土地, 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 创造了中华灿烂辉煌的历史和世界文化的瑰宝, 这里有漓江晚秋、春城飞花;这里也有大漠孤烟、塞外疾风。当我们的唇齿间流过这些熟悉的名字, 就仿佛置身于皑皑的雪山之上, 仿佛走进了茫茫的沙漠, 仿佛纵马飞驰于辽远的草原……于是学生们思绪放飞, 一篇《蒙古长调》仿佛是飘来草原的清香, 而《野马渡》则似乎一个埋首豪饮, 仰天长啸的野马。在月夜持一盏渔火, 我在你身边不住的徘徊, 梦想化做一匹飞羽的野马, 将你飞越。如此的意境怎能不打动心灵。因此通过类似的诵读, 学生也逐渐喜欢上语文, 随后又举办了“走进春天”“感受父爱”等专题朗诵课, 而现在每天6分钟的朗诵表演已经成为定式固定下来。

4. 在写作中感受传统精髓

中华民族讲究内敛、含蓄, 往往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过分的谦虚, 人家真诚表扬你, 你总说“哪里哪里”, 见面总爱问“你吃了吗?”———哪怕人家刚从厕所出来!还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劣根性, 对这些只有认真审视, 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传统文化的桎梏中;同样的我们发现“红”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 生活中, 人人都希望做红人, 学业希望红色。从商的渴望红火, 办事希望开门红, 股市涨了叫飘红, 运气不错所谓走红, 公司火了要分红, 甚至花儿谢了也叫落红, 红心结、红灯笼、红对联、红双喜、红高粱……浓浓的中国红, 反映的是人们对吉祥、喜庆的热烈关注, 同时也是对生命对未来的企盼, 在“红”的背后, 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果我们都能通过引导, 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为话题进行写作, 这必将激发学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福建省质检作文题《中国味》在这方面是很好的体现, 通过实践, 学生们写出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习作, 而这些必将让语文教学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三、反思

人类文明时代的精神文化活动, 终究要趋归于语文形式。思想的灵光是流动的, 闪烁不定, 只有借助语文将其物化, 才有可能把瞬间的思想定格下来重审、反品, 使其延续和深化;才有可能把个人的成果向外界传递, 由个体意识变成群体意识, 最终社会化, 并经社会化的阅读消费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 语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 传统文化与语文达成了特殊的“亲缘”关系。在美丽的汉语中, 积淀着我们民的族精神, 民族的思维方式;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传递着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们应尽自己的力量来演绎母语的抑扬顿挫和温柔浪漫, 将魅力无穷的母语文化传给下一代。用我们对母语的感情来感染学生, 并把这份爱代代传递。只有真正理解并且流淌着语文的血脉, 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不会枯燥, 学生才不会厌学, 尽管征途漫漫, 但每个语文老师都应奋然前行。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这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三

目前,传统文化现状不容乐观,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已经越来越淡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代文化常识严重不足。“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灵魂深处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然而,时至今日,当现代化的海量信息与各种文化扑面而来的时候,它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与弘扬民族文化仍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2.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了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则不可想象。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化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

3.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及相关理念得以全面实施,语文和活力又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首先,我们确立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古今中外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把研究内容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挖掘文本内涵,利用现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来支撑课题的研究。其次,我们还重视校本开发,结合家乡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啟智,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再有,我们还注重开展实践活动,把这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课前古诗文名言诵读,举行古代诗文名著背诵及知识竞赛,开展各种传统文化内容的讲座、成果展等。

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铭记传统文化,承担起复兴民族文化的责任。

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借助相关文献、个别案例,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三年来,密山市十所实验学校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构建了一种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氛围,师生的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课题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密山市参加立项的10所学校分别确立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这10个子课题分别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山市实验中学):《传统古诗文探究》(密山市兴凯湖中学)、《怎样丰富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密山市二人班中学)、《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密山市第三中学)、《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密山市第五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规范字书写》(密山市杨木中学)、《开放性阅读与写作的研究》(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学)、《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密山市兴凯镇中学)、《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结合》(密山市当壁镇中学)、《语文教学新思路探索》(密山市裴德中学)。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如今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再加上浅文化、俗文化的泛滥,导致传统文化边缘化。因此,重视传统并传承弘扬势在必行。

1. 挖掘文本内涵。现行教材、读本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篇目,如《论语》《木兰诗》《出师表》《桃花源记》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名篇,不仅贮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浓浓的鲜活血液。重视并挖掘文本内涵,对我们学生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乃至人格修养都大有裨益。

2.营造文化氛围。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充溢着文化的精华,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在语文课上多些文化气息,在校园中多些文化魅力。为此,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当适量引用古代诗文,播放有关影视资料,利用校园内的展板、文化长廊等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湛与美妙,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3.重视校本开发。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校本课程将以弘扬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家乡的历史和人文资源,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

4.开展实践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活动兴趣,我们还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研究内容,如开展古代文学常识竞赛、名著故事会、古代诗词曲的鉴赏专题、学生作品展、书法展览等活动,并把这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多项语文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感染。

5. 开发阅读与写作资源。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强有力支撑,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读写研究,贯穿着整个研究过程,它必须是以新课改理念为统帅,把握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丰富、完善、发展阅读与写作成果。

三、创新特色与实践效果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一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彻底转变观念,确立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的语文教学基点。把这一观念渗透到每位教者和学生的心中,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处处、时时渗透民族文化内容,树立起传统文化教育强大舆论氛围,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出最大的努力。

2.以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子课题研究为出发点,有侧重地开展研究工作。由于传统文化内涵深远,包容博大,不可能面面俱到,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成为课题研究重点,如古代诗文教学的探究、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研究、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规范汉字书写等。这样的分解使得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特色纷呈。

3. 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执行团队。有强力的制度保障。此项课题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学校校长为课题负责人,各学校的教学校长或语文学科组长作为课题组长,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团队。并有健全的实验制度作为保障。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使课题研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实验中,我们坚持把传统文化研究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还借助学科教研会的形式来呈现优质教学课,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展示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各种竞赛、诗歌朗诵、名著荟萃、传统文化内容的演讲等多种活动,促进课题研究进程。

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视频教学优势,丰富教学手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借助教研会议让实验教师出示课题研究方面的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在课上,实验教师充分发挥网絡资源的优势,或展示历史画面,或借助音频视频片段再现民族精神,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同时,我们还在研究中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充实我们的研究,实验教师们撰写了具有相当理论高度的教学论文,留存了大量的实验资料。

此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在指导教学方面效果明显。《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与探索,现已顺利结题,经课题组验收,取得“优秀”的成绩。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还丰厚了文化底蕴,进而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和西方文化对话,并以此来启迪心智,修身治学。

2012年,密山市实验中学以成果报告会的形式面向全市初中学校做了汇报,会上,课题组长那丽伟对实验做了全方位介绍,实验教师张冬梅出示了“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为主题的展示汇报课。

2013年,为了更好地传播实验经验,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现场会。会上,除了由实验学校介绍实验进程及具体做法外,还把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撰写的论文进行了交流,优质资源在会上做了展示,并号召全市各中学继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深入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们陆续把这项研究推介到了全市各中学。10所实验学校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中,让研究充分发挥了作用。其他没有参与课题立项的学校借鉴实验学校的成功做法,选取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的成果,以提高本学校的语文教学整体水平。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打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密山市杨木中学以“规范汉字书写,传承文化瑰宝”为支撑,打造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并申报了国家及省级成果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传统文化”这朵文化奇葩将盛开在密山市语文教学这块沃土上!

4.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四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活动安排

2010年度大华镇中心学校初中部文科组全体教师举行了课题《民俗文化与语文》课题研究活动。具体包括以下七方面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承担着让语文教学融入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二)选题研究意义。

1.初中生研究学习“民俗文化”对于当代教育意义重大。

2.对于研究当地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中国民俗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方法,对我们研究这个课题也有很多借鉴作用。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习《民俗文化》精华,了解《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神,把《民俗文化》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

3、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民俗,看待民俗的能力,并学会保护文化遗产。

(五)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为本校七至九全体学生。

2.研究内容为:解读民族文化典籍,探究学习“民俗文化”;研究新教材中“梳理探究”部分,结合大华地区文化做专项研究;

对大华地区传统文化做积累、整合探究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在七至九年级开展精读“民俗文化”活动,具体形式有课前演讲、学习小结、阶段考试、手抄报比赛、筹办建立“民俗文化”专题学习网站等。

2.在七至九年级开展专题探究学习活动:

(1)可选择以下专题研究民俗文化:优美的汉字(方言之湟源话);奇妙的对联(湟源名联);湟源话与文化;湟源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2)筹办“民俗文化研究网”,包括以下内容:民俗研究、方言文化、文化寻根、收藏文化、曲艺民乐、传统工艺、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等栏目。

(七)研究工作的步骤及成果形式。

本课题的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3—4月):筹备成立课题组,查找材料,研究课题方向,确定课题组成员。

第一阶段(2010年5―6月)成立课题组:学习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计划,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第二阶段(2010年7月―2010年8月)开始实施课题:

1、七年级开始开展精读“民俗文化”活动。课前开展三分钟诵读活动,开展赏读“民俗文化”的课前演讲及讨论活动,开

展学习月结活动,以及期末举办赏读“民俗文化”的手抄报比赛。

2、八年级课题活动开展分为两阶段:

(1)、2010年9月—2010年10月,开展湟源县特色的民俗文化研究,选择以下专题研究湟源的:优美的语言(方言之湟源话),奇妙的对联(湟源名联),湟源话与文化,湟源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2)、2010年11月—2010年12月,筹办“民俗文化研究网”,包括以下内容:民俗研究、方言湟源、文化寻根、收藏文化、曲艺民乐、传统工艺、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等栏目。根据收集的资料先办起来。

第三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课题阶段性小结。课题组成员阶段交流、总结,完善课题方案,写阶段性小结、撰写阶段性论文。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完成课题总结报告,接受中心学校课题组审核检验。

大华镇中心学校初中部

5.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 篇五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其根本目的是获取输入信息的表象材料。形成表象材料的源泉有两个,即直接观察(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间接观察(即对书本等画面的认识)。由此,我们清楚,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和有事可写,就必须提供给他们比较多的表象材料(即生活知识的积累,书本知识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积累)。为此,我采取如下方法增加学生的表象材料,一是组织学生随着季节变化观察校内外环境、植物、日出、日落等现象的变化。如春季,面对柳枝抽芽,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咏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经典诗句。学生面对此情此景,在身临其境中,顿悟诗句深刻含义,体会出诗人作诗时的细腻感情。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审美的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给学生安排赞美家乡、赞美大自然,反映地方特色、民族风貌、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三是要求学生主动跟随家长外出游玩,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革命胜地或走亲访友,并写出游记,获取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四是要求和布置学生观看少儿电视节目和军事、文学、戏曲频道,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五是组织学生集体和个人订阅报刊杂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和了解获取传统文化的信息和渠道。六是寒暑假制订具体监督检查措施,落实30万字阅读任务。七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大量进行写作练习。大量的阅读观察和生活积累,使学生具备了充足的输入信息,奠定了学生选择材料的基础,达到了巧妇不为无米之炊而发愁的境界。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把观察获得的信息(材料),经过选择、组织、加工、组合等制作,最后在大脑中形成一篇能表达自己看到或听到或想到内容的腹稿,这就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过程,即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为此,我编制了一些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模式。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命题目撰写作文,并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学会思考,学习写作,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写作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另外,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桥一亭以及乡风乡俗、乡亲乡情都是学生作文的训练的绝佳题材。通过寻访,让学生读出在家乡这部书上的沧桑意蕴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可以叩访家乡先贤,了解先贤们的成长历程、奇闻逸事,把收集到的资料写成一则则小故事,既可以励己,又可以励人;可以寻觅家乡的古老建筑,一座石桥,一座清真寺,一堵残墙,山头上的烽火台,都可能蕴涵着一段故事,它们的名号、建筑风格都是可资探寻的内容,通过探索、发现,进而叙写,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考究家乡村名、路名的来源,感受时代的变迁和世事沧桑,如良教沟、下治泉村等地名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而我们关于家乡的作文训练,仅仅局限于对家乡景、物的描绘,作文资源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

6.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课例 篇六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例研究

(金华市曹宅高级中学

傅艳艳)

课前设想

今年三月在衢州一中举行的高考语文复习研讨会上,磐安中学韦玲珍老师的《垒实基础,关注变化——关于现代文小阅读的备考》讲座,解开了心中对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教学多年来的疑惑。论述类文本教学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察分析、概括和推理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要全面、透彻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在教学时不须要也不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切入,而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文章。

以往对论述类文本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学生经常反映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教学太过于严肃、乏味。韦玲珍老师的讲座中谈到高考小阅读备考技巧——留心生活,拓展知识,这个观点点亮了心中的火花,而《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篇课文使我找到了上课的突破口。

本文是关系性议论文,讨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课前我把教学重点除了放在对文本的解读,对分析、概括能力的引导外,设置3个环节引入传统文化的例子,使这篇理性的学术论文注入人文的光芒。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拓展、延伸,展开对身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文化现象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拥有了质疑、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习惯。争取把这篇充满理性光芒的文章上“活”了,给学生一次不同以往的课堂体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区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把握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进而了 解作者提出的传统的两重属性,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与传统。能力目标:能快速筛选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情感目标: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分析对待我们的传统的精神。【重点难点】

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正确看待包袱和财富问题。【教学方法】诵读 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名家谈文化与传统

德国语言学家雅克布·格林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传统已成为一个国家的身份证,是支撑这个民族精神的脊梁。

2、庞朴谈文化

“我自己追求的目标就是三句话: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不要把这三个东西对立起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啊!有人甚至说文化不仅仅只是心理的积淀,还是生理的积淀,会转化为基因啊!在文化上绝对不能搞全球主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你这个民族就蒸发掉了,或者就淹没在人群当中了。全球主义我们都看到了,可口可乐、肯德基、NBA等,还有什么“韩流”“哈日”,把头发染成黄的、红的,什么玩意儿!笼统地讲,自由主义容纳保守主义,主要就是文化上的,不是政治上的。它们的区分就在这儿。所以,我反对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但支持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我认为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二者完全可以结合。

《博览群书》2004年第9期《我是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

3、探寻背景

二十年以前,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以“破四旧”的名义把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封资修”、“大洋古”之名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作为对这种大破坏的反作用,在中国大陆掀起过一阵“文化热”。此之所谓文化大体就是指的中国的文化传统。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不但并不如文化大革命所认为的那样坏,而且为了救治大革命的祸殃,还迫切需要恢复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文化。但是,同时也有另一种认识产生,认为文化大革命固然是以最最最革命的名义发动的,实际上却代表了中国传统中最最最反动的黑暗的东西。八十年代上半期,很有一些论证文化大革命为“封建社会主义”,论证应当“建立社会主义高度民族”,的文章发表在像《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报刊上,不过这阵风刮得并不长,热闹了没有几天,很快就过去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看法,蒙蒙胧胧地认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不同的。后来知道庞朴同志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还把这个意思写成论文,在1993年“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后来又发表在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上,题目就叫做“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

二、文本研读

1、直接切入主题,本文讨论了什么问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传统

2、举例辨析,合作探讨。

(1)根据自己的理解,生举例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例子。

生举例:传统文化如书法、中国画、陶瓷、剪纸、传统戏剧等。(学生大都举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例子。)

师补充落后腐朽的传统文化例子:牌坊、三寸金莲、看相算命等。文化传统:落叶归根、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安土重迁等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

(2)生结合课文的分析阐述,辨析同学举的几个例子是否恰当,同桌之间一起探讨。

(3)回到课文,明确两个概念:各请一男生一女生读概念,其它学生关注其中的关键词,并把握筛选重要信息来理解概念。

概念明确:“传统文化”即“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 和文化意识。|xx| “文化传统”即 “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的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师辩证分析:“传统文化”中“文化”是中心词,落脚在“文化”;“文化传统”中“传统”是中心词,落脚在“传统”。“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外国文化相对应。“传统文化”是“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则“不具备有形的实体”。

(4)师总结传统与文化的关系:有时传统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汉字中体现的中国人对中正平和和整齐对称的追求,武术中的侠义精神,苏州园林中的天人合一,春节中体现的重视家庭团圆的愿望。

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3、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引导学生辩证思考)(1)文化传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近代旗袍的发展为例(幻灯片展示旗袍的发展与改良过程)

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长袍,主要起保暖作用,满族入主中原后,旗装有所改良,加入了一些汉族服饰的审美元素。民国时期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并逐渐与西方审美相融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范文海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旗袍成为一种中西合璧、具有海派风格的女性服装,成了中国妇女的国服。”

所以,不能将文化传统视为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要在动态的过程和具体的环境中去把握各种文化关系。

(2)那作者为什么又说它是一种惰性力量?

①师读这段文字,学生品味这段中体现出来的的语言的魅力。生讨论语言表达特点:用词生动妥帖,整散结合,摇曳多姿。②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该怎么理解。

师明确: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看视频,找一找电影《刮痧》片段中,中国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表现,并体会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

《刮痧》里的大同到了美国,其实他是带着中国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这一件大行李来到美国的。这个大包裹里面有勤奋、孝顺、仁义,还有中国式的教育方式等等,这个包裹里的东西让他在美国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挠,这个包裹是渗入骨髓,无法抛弃的。

师引导:传统文化:兵马俑、服装、刮痧――民族性、时代性。

文化传统:教育方式,父子关系,面子问题――惰性、可变性。

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国学大师文怀沙

三、如何对待传统

1、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认为传统是包袱——排斥)

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切忌刮垢磨光。„„(认为传统是财富——固守)

2、引出作者观点,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生齐读课本最后两段)

是财富,也是包袱,难以彻底决裂,会随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3、具体做法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4、联系现况讨论思考

最近报纸上有报道,很多地方办起了儿童读经班,孩子们穿着宽袍大袖的汉服,每天背四书五经,吃饭前念古语,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生: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不能割裂和 抛弃,让孩子读经书,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

生:吃饭前念古语,孩子穿汉服,似乎做过了头,毕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生拉硬拽,而应该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传统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孩子。

生:这种做法很值得提倡,韩国已经把“端午节”申请联合国作为本国的传统节日,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等着周边国家的蚕食,那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师总结:现在社会上确实兴起了一股“国学风”,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部分人的风尚。易中天品三国让他成为超级教授,王利群谈史记也拥有了一群粉丝,于丹说《论语》,这本书销量突破400万册。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社会在回归经典,回归传统,希望这不是一时兴起,而能一直持续下去,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让我们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四、拓展研究

在崇尚国学的今天,90年代出生的你怎样看待日日隐身在我们生活中的关于德与才,父(母)与子、师与生的中国文化传统问题。

问题探讨: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明·王守仁(《严师箴》)(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生:严师出高徒,严格的要求才能出成绩,才能实施教育活动,这是符合情理的。

生:太严肃的老师无法接近,不利于展开师生互动,“师严道尊”早已是过时的说法了。

生:师道尊严的同时必须尊重学生,老师不能太自我。

生: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在执行班规班纪时,应以一位“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能“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

师谈自己的感受:点出财富的一面。在这样一个人心惟危,急功近利的时代崇德尚义、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可以为人们道德的自觉形成,超越物欲的羁绊,提高精神境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包袱的一面。其一,偏重道德的提高,而忽视意志、力量的培养,个性的张扬。其二,缺乏民主、平等观念,不敢挑战权威 坚持一种平等原则,在师道尊严中,尊在先,严在次,如此尊严可谓现代之师道。

五、场外链接作结

2011年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的提问。

记者:总理阁下您好。我们非常关心“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请问中国将如何发挥这种优势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温家宝: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祖国强大。„„我们还要善于把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发扬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明结合起来,使祖国的文化再展辉煌。

师总结:在现代这个传统消瘦、物质丰腴的时代,我们可以让传统这棵灰色的树变得多彩、变得富有温度、更和谐、更可亲,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焕发出新的光芒,我们在这光芒的照耀下,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我想这正是今天审视传统的意义所在。

课后反思

上这堂课的思路是从学生的理解出发,让学生理解、判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起到引导和分析的作用,再拓展并联系生活,适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点燃课堂气氛。课堂设计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学生反映积极,并且流露出了难得的思辨的光芒。课堂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引导学生注意学术论文的严密性和辩证性。《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属学术论文,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正式的论文,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 7 了揭示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了较为细致地对比、界定。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阐述的清晰而又科学。

2、强化学生语言分析、思维分析能力。实用类文本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上。文化传统的惰性与可变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做了重点的分析和辨析,强化学生对学术概念、术语的思维训练。

3、近年的高考小阅读设题,出现了拓展应用性题目,考查学生的独立见解。所以我设计三个讨论环节:一是讨论时下流行的“读经”现象;一是思考对电影《刮痧》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体现。一是合作探讨对“师道尊严”的看法。三个环节既从文本衍生出来,服务于文本,极大地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的发言中不乏亮点。

7.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七

作为语文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活动方案的一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去领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感悟传统道德风尚。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我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开展“戏曲知识擂台赛”综合性学习活动

戏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有着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魅力。开展此次活动前两周, 我就安排部署, 让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戏曲剧种、派别, 戏剧的表演行当, 著名的戏曲人物及戏剧片段等相关知识。在活动中, 同学们开展戏曲知识竞赛, 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脸谱, 学唱戏曲著名唱段, 整个活动沉浸在戏曲文化氛围中, 以说唱脸谱将活动推向高潮, 通过此次活动, 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知识有了基本了解, 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情操。

二、参加“少年儿童书信文化征文活动”

借助我省书信文化征文活动的契机, 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书信写作, 以此来增强青少年儿童与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情感沟通, 并养成规范书信写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对每一位学生的书信习作悉心指导并写出评语, 并选出优秀篇章报送年级备课组长处, 参加校内评选。然后将优秀作品推荐上报。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们感受到了书信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虽然没有手机、电子邮件等快捷方便, 但他能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流泻于笔端, 说真话诉真情, 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许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述说了真话, 流露了渴望与期待, 表现了真实的自我, 所以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姚江奇同学获得了陕西省级二等奖。衡艺馨同学获得了汉中市级三等奖。吴来奇、赵子涵同学获得了城固县级一等奖。

三、以手抄报形式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 自办了手抄报, 手抄报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有“古诗阅读与鉴赏”“诗词千古名句”“诗文趣味问答”“诗词配画、谱曲”等。学生开展活动兴趣高涨, 活动效果显著, 有不少学生的手抄报已在学校报栏予以展览。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 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诗文化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了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利用传统节日,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这些年, 国家对传统节日规定了公休假, 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传统节日, 传承民族传统精神, 培养爱国情怀, 不仅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 多渠道了解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

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的途径, 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典故。另外结合课文诗词等作品, 了解传统文化。如学习《雷电颂》一课, 在了解主人公屈原的生平经历时, 渗透了“端午节”的来历,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精神。关于中秋节, 有大词人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通过学生们探究学习, 背诵, 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也了解中秋节寄寓着一种团圆、美好生活的意义, 学会了在节日前夕向亲朋好友送去问候、送上祝福来表达感情。

2. 多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在春节来临之际, 我告诉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和热情感受新春气息。同学们利用寒假搜集春联、拟写春联、大扫除、贴窗花、贴对联、吃饺子、吃元宵, 亲自感受了节日的气氛, 感受了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进一步知悉了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清明节时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与家人共同祭拜死去的亲人, 表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家乡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都体现着一种传统文化, 它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也是我们将要探究的内容。

8.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篇八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  古诗词  传统文化  途径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9-01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中说明,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因此,虽然初中生的语文教育一直都是教学重点,但在新时代也要多加创新,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更要让他们多通过亲身体验增加对国学的了解。

一、新时代的初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具有韵律和谐、朗朗上口、画面感强的特点,因此相比于散文、辞赋更易于被初中生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关于这点,刘晓晴认为可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扩大学习范围,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利用知识竞赛,提升传统文化认识;倡导阅读名著名篇,直观渗透传统文化[1]。”

2.就教师的教学方面而言:(1)教师自己要注重古诗词的积累,扩展阅读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讲授并补充课外知识。(2)细读文本,不仅仅是关注文本本身中的字词句、把握文章精髓,也要关注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3)注重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古诗词是一种言简义丰的体裁,简短的几行字中包含着无限的情感内蕴。教师要要求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细细品味诗作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感情时的心情。”[2]这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体验情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方式。[3](4)要求学生用情欣赏诗词,慢慢培养他们用心写作的能力。初中生的写作材料一方面来源于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来源于阅读积累。古诗词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古代文人的素材,更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审美标准与写作水平,正如赵剑和卞酉霖所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欣赏诗词,写一点比较短小的现代诗歌,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5)多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古诗词知识竞赛、诗歌创作大赛、经典诵读活动等,或参观名人故里、观看相关节目、欣赏改编音乐、体验传统民俗。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扩展他们知识面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的初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外来文化不断入侵、并被越来越多中小学生接受的今天,在语文学科中,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来弘扬传统文化可谓意义匪浅。(1)就民族文化而言,:中国古人创作了灿烂辉煌、曾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不可以断绝,否则中国将无以立足于世界之林。(2)就学生本身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也是帮助他们明白事理、形成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张元媛曾说:“在起点上通过阅读打开一个足够辽阔的文化空间,进而达到精神空间扩展,这对其终生发展中生存空间的扩展,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5](3)就社会而言:只有青少年在学生时期接受了正统教育、形成了健全人格,那么这部分群体才会具有稳定性,从而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建设,更有利于社会整体的繁荣和谐。

小结: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学生能与圣贤为伍、与经典通行,除了基础地解读文本、分析意蕴、要求诵读之外,也要多创新教学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真正接受并热爱,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3月1日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5年6月

[3]黄春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探析》,《都市家教》,2015年12期

[4]赵剑、卞酉霖《新课程语文诗词教学探索》,《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0年11期

上一篇:机房情况介绍下一篇:六年级趣味数学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