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教育(共8篇)
1.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教育 篇一
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老师们、同学们: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因此,教育和保护好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及时预防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同学们的身心健康,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天给大家举办这个讲座,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下面,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校门口安全
前段时间在全国部分学校校门口发生的几起恶性杀人事件,我想同学们可能早已知晓。在此,我简单的提一下: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持刀行凶,造成实验小学学生8死5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一起凶杀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4月28日下午,一名男子冲进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校园,见到学生就砍,当场砍伤18名小学生和1名教师。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本地一名无业人员徐玉元,潜入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死砍伤32人。其中学生29名,教师2名,保安1名,有5名学生死亡。4月30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小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深爱他们的父母!
为坚决杜绝类似的恶性事件在我们周围发生,切实保护好我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学校门卫管理和校门口安全工作。目前,学校也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同学们的生命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比如:加大门卫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加派领导干部和教师在校门口及附近巡逻;调整校门开关时间,禁止流动摊点在校门口经营等等。公安、特警也对我校所在路段进行不定时的巡逻,桃花源派出所还在我校设置了驻校警务室,所有这一些,都为同学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那么作为同学们,更应该配合学校的工作,自觉行动起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自觉遵守校门口管理制度,正常上课期间外出,一律要出示班主任和级部或学工处签字的请假条;
2、跑校生放学回家离校出校门时,要主动向值班领导及管理人员出示跑校证;
3、严禁将在校外购买的饭菜、食物带入校园;
4、进入校园后,推车慢行,不得骑乘任何车辆。
二、校园暴力
当前,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症,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在美国,每年都要发生数十起校园枪击事件、数千起校园暴力案件,造成无数无辜的在校学生受到伤害。在我国,校园暴力案件也在不断攀升,居高不下。根据百度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表示身边存在校园暴力,11%的学生表示曾经遭遇过校园暴力。有15%的学生表示自己存在暴力倾向,可能会用暴力解决问题。仅今年以来,在网络上热炒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17起,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比如今年6月份网上流传的“熊姐打人视频”中,一名被称为“熊姐”的女生不断地抽打另一名女生的脸,还扯头发、拳击肚子、脚踹小腹,最令人愤怒的是她的飞腿动作,助跑十多米,飞腿踢向女生背部,将其踹倒在地。8月份,网上再次流传出河南新郑“布鞋妹妹被打”的视频。一名穿着黑色布鞋的女生被五六个女生推搡、殴打,用棍子戳,用脚踹,打人者则哈哈大笑。视频结束时,还有人命令布鞋妹妹对着镜头笑一笑。今年2月,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小张,因与同学小林发生争执,持匕首将劝架的高三学生小赵刺死,将小林刺伤。年底,在我们身边的黄石六中连续发生两起校园暴力,造成两名学生命丧黄泉。10月29日晚9时许,黄石六中学生甲(男,18岁)为报复同学乙(男,18岁),邀约社会青年朱某(男,26岁)等6人,在中窑湾华莱士炸鸡店门口,用匕首将学生乙刺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2月10日晚6时许,该校高二学生丙(男,16岁)与同学丁(男,17岁)在教室上晚自习时发生口角,进而扭打在一起,随后其中一人被打倒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情况表明,校园暴力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危害越来越严重。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青少年教育事业发展前进、影响未成年人成长进步、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严重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不言而喻,校园暴力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首先,是对受害人及家庭的危害。对受害人来说,失去的是生命或者身心健康。比如今年3月17日,由于同学打架而招致报复,遂溪县乌塘镇乌塘中学,发生一起歹徒闯校园殴打学生事件,造成15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4月5日,南海九江中学校内一座山上废弃的防空洞内发生割喉案,一名高三男生怀疑同班女同学造谣将其杀死;4月9日,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陆丰一名初二男生将硫酸泼向同学,造成18人不同程度受伤。河南新郑的“布鞋妹妹”被打后,身心崩溃,不久就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对家庭而言,失去子女的父母从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据我省公安机关统计,2009年,发生在校园的暴力案件达890余起,受害死亡的学生达11人,受伤或致残215人。这些,都给被害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其次,是对暴力行为人及家庭的危害。我们可以这样讲:“年轻人犯错误,上帝可以原谅,但法律不会原谅”。《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明确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我是学生,还没有满十八周岁,不负法律责任吧?错了,《刑法》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就是说只要满十四周岁,就要负刑事责任。据统计,2009年,因实施校园暴力而被我省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学生达291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所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罚的人,在政府网络和公安网络上,终生都有违法犯罪纪录,和个人身份信息始终相连,今后在找工作、出国、结婚时,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可以说一生的前途都会受影响。大家千千万万要注意这一点,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前,校园暴力还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起因小。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了校园暴力事件。不是我瞪了你一眼,就是你撞了我一下。比如云南墨江县校园暴力案件中,就是因为学生甲把牛奶不小心撒在了乙的书上,两人发生了争吵,随后其中一人拔刀便捅,导致命案。二是手段恶劣。不少校园暴力的场面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比如今年5月,云南孟连县某中学的8名初三女学生,对一名初二女生小艳施暴,她们将小艳拖进厕所,拳打脚踢、把地上的脏卫生纸塞进小艳的嘴里,场面令人惨不忍睹。有的校园暴力中,男生直接使用匕首或者其它管制刀具,将对方刺死刺伤,手段十分残忍。三是女性校园暴力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柔弱的女生,有的竟然成为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大姐大”。今年以来网络上热炒的校园暴力案件,主角大多都是女生,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实施暴力的原因仅仅是看对方不顺眼,或者是所谓的“男朋友之争”。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从外因来讲,有社会的原因,如暴力影视、暴力网络游戏、封建迷信,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和诱惑。也有家庭、学校、政府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次要的,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更应该从自身来找原因。
1、不懂法不学法。校园暴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他们大多不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知道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由此无所畏惧,为所欲为。结果,不但伤害了他人,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讲哥们姐们义气。不少同学崇尚江湖“义气”,称兄道弟,拉帮结伙,如果有兄弟姐妹被欺侮了,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于是集体出动,报一箭之仇。为了“哥们儿义气”,信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观念,不考虑打架斗殴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的和校外不良青年讲江湖义气,遇事向校外的无业青年求助,导致发生聚众斗殴、伤害同学的恶性案件。
3、不会沟通交流。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中一帆风顺,没有尝过生活的艰辛,不知世事的艰难,因此有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不会敞开心扉与别人交流,不会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自己的想法,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发生极端的违法犯罪行为。
4、容易冲动。同学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和周围的人发生一些误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矛盾怎么办?有的同学遇事不冷静,不懂得包容和谅解,不懂得正确处理矛盾,结果为了一点点小事而报复伤人。在云南墨江县发生的校园血案中,当事人就是和同学发生冲突后突然爆发,拔刀伤人。
5、早恋。据统计,有36%的校园暴力案件,起因都涉及早恋问题。十月份黄石六中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就是两名女生发生矛盾后,其中一名女生的男友参与其中,进而引发了血案。上海的熊姐打人视频中,也是因为熊姐怀疑对方抢了她的男友,所以组织人员对其殴打。可以说,初高中阶段早恋的学生,一般都是不安心于学习的学生,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不安份守已的学生,很容易发生一些“争风吃醋”的问题,也很容易引发校园暴力现象。
以上这些,都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因素,可能还有一些原因,同学们可以自己分析、探讨、写写心得体会。那么,对于校园暴力,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1、学习法律、立大志向。同学们,一切校园暴力,都是从缺乏远大理想、放松学习开始的。所以,只要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陶冶情操,就没有时间和别人争长短,争输赢,争高下,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怎么对付别人、报复别人。同时,要认真学习法律。今后,要学会把法律作为处理纠纷、处理矛盾的准绳,只要是违法的事情,都坚决不做,只要是发生了冲突,都要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解决。
2、远离早恋、远离网络。记住,恋爱是成年人的事情。在校期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打基础、抓学习的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谈情说爱。否则,你就会失去根基,失去基础,就会变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麻烦就会接踵而至,校园暴力对你也会乘虚而入。同时,要远离网络,特别是要远离暴力电影、电视剧,远离暴力网络游戏,因为这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会培养你的暴力倾向,形成用暴力解决冲突、暴力解决矛盾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在网络上杀人杀习惯了,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所以,要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
3、学会求助、学会交流。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与别人发生冲突,遭遇到校园暴力,要及时向老师、学校求助,向家长求助,向警方求助。求助的对象年纪越大越好,因为年纪越大,社会经验越丰富,解决矛盾冲突的正确方法越多。求助的单位越权威越好。比如向警方求助,公安机关一定会公平公正、依法处理,会依法保护你的正当权益。请记住,千万不要向社会上的所谓朋友、无业青年求助。他们只会让事情变的更糟、更复杂、更麻烦。
4、学会冷静,学会包容。特别是要正确面对挫折,正确面对冲突。在挫折面前学会冷静,在冲突面前学会包容。在这里,我送大家两句话。这是《周易》上的两句经典,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什么意思呢?天行健,就是宇宙、世界的运行规律,刚劲强健,生生不息,不受任何事物影响,不受任何因素束缚。君子,也就是人,就要和天一样,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怕挫折,英勇顽强。同学们有了什么挫折,比如考试没考好,成绩上不去,都不要自暴自弃,不要看别人不顺眼,和别人发生冲突,而应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斗志昂扬。我希望大家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有这样顽强的精神风貌。这样,就不会被挫折所压倒,不会被困难所屈服。地势坤,就是指大地的地势博大宽广,一望无际,没有什么不能包容,没有什么不能承载。人,就要像大地一样,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深厚的道德,去承载万事万物,去包容一切。同学们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和同学争吵了,被别人欺负了,被老师批评了,被家长埋怨了,特别是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冲突、纠纷,都要有正确的心态,保持理智,保持冷静,保持平和,学会忍耐,学会理解,学会包容,这样,就不会冲动,不会使用暴力,不会走歪门邪道,不会发生校园暴力。
三、交通安全
人们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次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组数字:据2010年1月9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报: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据统计: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死者大多是年轻人),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排在了世界第一位。2007年的11月14日早上6点,山西沁源县二中900多个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一辆大东风带挂货车向学生横冲过来,造成21名师生死亡,18人受伤。当时公路上躺满了遇难学生的尸体。
2009年2月10日6:05,西安108国道长安区官庄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该区斗门初级中学四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受重伤。
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这一起起惨烈的事故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了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使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使一个个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使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两隔。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外,75%以上的事故都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在,我向大家列举几个由以上原因造成事故的案例: 1、2009年6月28日,某乡青年刘某无证驾驶一辆摩托车搭乘一个朋友从乡下往县城一路狂飙,结果在105国道上撞上一个同向骑自行车的人,由于车速过快,双方都被摔出20多米远,造成骑自行车的人当场死亡,刘某及其朋友也严重受伤,昏迷不醒。2、2009年9月底,新干县某中学一个老师经过几年苦战,终于考上研究生,正准备启程入学深造。可就在启程前的一天,经不住亲朋好友的盛情,多喝了几杯酒,结果在骑摩托车回家的途中死在路边,直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一家人悲痛万分。旁人也为之惋惜。据公安部统计,凡是醉酒后驾车者,每3人中就有1人死亡。
综观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规则。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应该爱护,应该珍惜。出入平安,这是大家都希望的。然而,很多人却为图“方便”或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违反交通法规。殊不知,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某些不经意的违法行为。在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对交通法规不甚了解,对安全常识掌握不多,有一些人是抱着侥幸心理,明知原故犯的。所以学习和遵守交通法是每一个人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使交通秩序安全有序所以必须履行的义务。有人比喻,道路交通法规是用亲人的泪水,死者的血泊,伤者的呻吟和肇事者的悔恨换来的。
中小学生是道路交通行为中的弱势群体,大家在参与交通的过程中,怎样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们都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交通行为,是否曾经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为而给自己带来过一些伤害。同学们,你们当中很多人每天好几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途中又大多要走马路,不管步行也好,骑自行车也好,总要避让来往的车辆。想想看,当你们走在马路上时,是不是有同学追逐打闹?是不是有同学边走边看书?是不是有同学随意横穿公路?是不是还有同学骑自行车时喜欢显示自己的本领,随意双手离把或单手骑车?
当你们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或随意横穿马路时,你们是否意识到灾难会随时降临呢?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发生在学生身上几个不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悲剧。1、2008年1月17日,某乡镇一位19岁的哥哥到学校接15岁的弟弟回家,他们骑着摩托车一路快速行驶,当来到一弯道处时,违章超过了一辆农用车,哪想对面刚好来了一辆小货车,结果两兄弟的摩托车正面撞上了小货车,导致两兄弟当场死亡。2、2010年1月9日晚9时左右,金坛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年级4名学生放学后到街上买东西,没有仔细看看公路上过往的车辆而横穿马路,结果被一辆家用车撞倒,经抢救无效死亡。3、2010年5月1日晚10点,山西阳城县4名八甲口中学学生无证同骑乘一辆无牌摩托车沿八芹线由西向东行驶,与一大型汽车相撞,造成摩托车上3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我们平常骑车或走路、总免不了要横过马路,但在 横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看左右来往的车辆,要确认安全之后再横过,在有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地方,一定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千万不能因抢时间,抢速度而随意横穿。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严禁边走路边看书,边走路边听音乐广播;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养成良好的个人交通素养。
2、在无交通信号的路段,无论骑车还是步行,在横越马路时,严禁与机动车抢道,要等机动车过后,方可通行;
3、乘车时,等车停稳后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4、不要搭乘超载车或车况不好的车,如摩托、三轮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5、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如果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四、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产品质量、产地环境、动物防疫、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吧,当时它给中国多少个幸福的家庭带来了灾难呀,小小年纪就要遭受如此大的痛苦,这使许多家庭在遭受精神打击的同时,还得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9年6月11日,吉林省九台市庆阳中心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近300名学生出现中毒症状。
2010年2月3日,洛宁县上戈镇东岭村发生一起严重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两死三伤。
2010年3月31日上午,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39名学生出现中毒症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频频发生,不得不为我们敲响安全的警钟。尤其是现在气温越来越高,空气湿度增大,各种致病微生物更容易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也极易发生。再加上入夏后苍蝇叮爬,污染食物,如果人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定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从而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等,不彻底加热就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尤其是在目前地沟油泛滥的时代,没有质量监督,没有卫生保障的校外小摊点上,经过多次烹炸的地沟油内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方便,一时的口福,而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出现食物中毒后,应尽快消除毒物,立即上报,并送医院救治。
五、心理健康
中学阶段是人生当中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发展的黄金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而且是中学生身心发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有时会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严重的会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的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该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2010年1月4日凌晨,北川中学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母志鹏潜入隔壁宿舍,用利刀将熟睡中的一位同学割喉杀死,而他杀人的理由却是“杀个人,就可以不上学了。”
我们认为,马加爵、母志鹏都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一遇到烦心的事情就学不进去。比如,有一位学生王某,从高一到高二,他都在全年级前五名之内,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重点大学的苗子。但在这个时候,他飘飘然了,他和本班的一位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后因一位男生对这个女生说了一句不敬的话,使他很恼火,于是整天算计着如何教训这位男同学。
为此,他接触上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拉帮结派,拜把兄弟,最后终因和这个学生在校园内打群架,而被学校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虽然没有被开除,但因为他天天无心学习,最后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复习了5年,最终还是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可以看出,他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心理健康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四川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留下了遗书,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些事例虽然属于特例,是个别现象,但心理疾病在目前的社会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同时每年还以0.6%的速度在递增。在美国,有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
据统计,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费用已经超过了购买食品的费用。镇静药每年使用1亿多盒,平均每人每年两盒。因此法国人自称是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
在我们中国,由于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为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
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也考虑在内,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就达到32%。
听到这些数据,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呢?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我们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适应不良,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高一年级。因为,进入高中后,他们会发现高中的学习生活与初中是完全不同的:
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高中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有所不同,所以,刚上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
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2、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以及抑郁、暴躁等。
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想让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
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到17、18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担心的“早恋”问题。
其实异性吸引以致于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来自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谈,我偏要谈给你们看看,从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荒废了学业,耽误了一生。有的同学为此很烦恼,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心理十分压抑。
其实在中学阶段,同学们无力承担组建婚姻与家庭的重担,同学们也不可能在中学阶段选择好真正适合于你的伴侣,因为恋爱、婚姻与家庭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
3、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常常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对子女学习失去信心,放任不管,从而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同学的过激行为。
高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高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至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呢?有一为智者说过这样四句话:
一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比如,有些同学善于欺侮别人,你试着想一下,如果别人这样对待你,你是什么感觉。
还有一些同学喜欢抽烟,总认为自己抽烟的样子一定很酷,到底是不是很酷呢?你只要看一看极个别小学生或者幼儿园的小朋友抽烟时的摸样是不是很酷,你就知道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自己就会明智许多,许多问题也就想开了。
智者的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一下,要同情别人的不幸,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富有善心的人才是心灵的富裕者 智者的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就是说要充分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不要侵吞他人的财物。智者的最后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创造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同学们,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只要同学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勤奋学习,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学习进步,前程似锦,拥有辉煌灿烂的明天!谢谢大家。
2.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教育 篇二
一、高职学生法制安全意识现状及成因
为了较为客观准确地了解、分析高职学生法制安全意识, 为高职院校对加强学生的法律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 “思政课视角下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组特别设计了反映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问卷, 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现行法律了解的程度、对法律信仰的程度、对守法的态度、诉讼意识、法治观念及法律意识培养途径等, 共计24个小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有基本的法律知识, 对一般的法律问题有较为正确的看法。大多数学生不但具备法律意识, 而且遵纪守法的意识较强, 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较强, 能正确行使权利, 对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极力维护, 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通过调查也发现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法律诉求的信心不足。学生对执法机关能否对自己实施有效保护表示怀疑, 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提高了, 但并不一定会带来大学生法律诉求信心的增强。二是在法律意识中有明显的本位意识。大学生在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同时, 又具有强烈的本位意识, 反映在价值取向上, 表现为利己主义和务实主义。在现实中, 当法律正义与自己的切身利益产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会舍弃法律正义而先行选择保护自我。三是在法律认识与行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较好, 有法律知识, 且了解法律规定, 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和不良风气的影响, 使其对法律的认知产生偏差, 在行为上往往感情用事, 甚至丧失理智, 从而忽视法律的客观存在, 违法违纪以致酿成恶果。
(一) 主观原因。
追求享受、或为寻求保护, 或出于讲义气或泄愤报复, 或受到好奇心或者他人的驱使, 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 客观原因。
1. 高职学生受到中职学生的影响。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同时设立中职专业, 招收中职学生。中职业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分流时就被分流出来的群体, 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学习基础普遍偏差, 受歧视的体验丰富, 自信心不足, 易破罐破摔。高职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但是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2.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良风气、违法乱纪、腐败现象对他们直接侵蚀, 致使少部分学生道德滑坡, 个人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少部分学生受电视、网络、杂志等暴力情节的影响, 在校园里成群结队、拉帮结伙从而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 家庭教育的偏离。
现在的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 受到家庭的宠爱较多。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如果把这种关爱变成溺爱, 对孩子明知有缺点也不纠正, 就会培养子女的任性、骄横等不健康的心理。而有的家庭则采取打骂等不正确教育方法, 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脱离家庭的监管, 有的夜不归宿到处游荡, 有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还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后, 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走向堕落。
4.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所适从。
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 趋向功利性, 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 拜金主义较为严重。同时,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学生心理负担加重, 导致他们看法偏激, 对前途忧心忡忡。有的学生不善于交流沟通, 无法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 因一句话或一件事而使自己想不开, 进而通过偏激的方式进行发泄。
三、高职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开展形式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法律安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们学法、懂法, 更要让学生爱法、守法,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更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 主要形式。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主要是通过法律课的教学进行的, 即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是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推理和辨析, 将理论、案例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模式。二是实施角色体验式教学, 经由不同情境的模拟和各种角色设定, 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发表看法, 从中学习法律知识, 体会法律的作用, 培养法律情感。三是利用现代传媒、网络等工具, 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使学生自觉地认识事物、获取知识、探究真理, 培养对法律及法律现象的浓厚兴趣。四是实施法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兼顾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形成多元化的法律教育形式。五是开展法律意识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大学生法律心理交流座谈会, 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及时掌握其法律意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六是开设高职院校法律咨询服务机构, 引导学生在获取最新法律资讯的同时, 学会控制自身情绪, 增强社会应变力, 学会正确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认识与行为的差异。
(二) 辅助形式。
一是成立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协作, 除带头学法、守法外, 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调查了解情况, 收集意见、建议, 查找问题与不足,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进方法和应对措施。与此同时, 聘请相关的民警为法制安全辅导员, 加强对高职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引导和指导。二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法律意识的培养, 充分利用班级管理基本功能做好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并以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意识, 促使辅导员、班主任严抓法制教育, 力求学生的常规管理无懈可击。三是注重选拔任用责任心强、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为学生会干部、共青团干部或班干部, 优化学生干部队伍结构,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水平, 让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中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控制能力, 增强其民主与法制意识。四是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 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 建立班级心理咨询员等, 不断壮大心理辅导队伍。加强对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和心理咨询员的专业培训, 以提高心理咨询辅导水平, 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采取重点辅导、专人管理、及时医治等措施, 更好地帮助学生逐步增强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不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 自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五是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 普及法律知识。在日常学生工作、生活中,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运用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六是加强法律实践活动, 提高法律素质。“法贵在行”, 学法是前提条件, 用法是关键目的。充分将法制教育与社会实践、学生活动相结合, 丰富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践, 学以致用, 让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 既增加了学习时间, 又活跃了学生的思想, 丰富了内容, 从而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实效。
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不仅要使学生懂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遵法守法, 并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陈云梅.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2].陈孝伟.如何做好技校学生法制教育[J].今日科苑, 2009
[3].朱颜娟.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探析[J].高教探索, 2009
3.论高等学校安全与法制教育 篇三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园安全;法制教育;法制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52-01
高校安全和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所有高校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1]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也因法制观念淡薄,不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一生当中人格和思想以及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一、高等学校安全现状及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3年4月14日,某高校一名学生过生日邀请了七名同学到某宾馆网吧上网,晚上有四人住在宾馆,次日早上五点因电路老化起火,从一楼烧到六楼,住五楼的四名学生在发现火灾到大火扑灭的一个小时内没有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最终丧失生命。2014年12月20日大学生张某盗窃同学两台笔记本电脑,在某典当行换了两千元现金,被抓后还说以后有钱赎回电脑还给同学,不算违法。可见该学生对法律多么无知!
1、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作网络会议上指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已经到了非整不行的阶段。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 厅、录像厅、网吧等大量存在。一些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引发事端,影响到校园秩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网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特别是高校招生就业制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受到强烈的刺激,后果将非常严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大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日益增多。
3、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合班上大课的情况十分普遍,如此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举措。
4、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社科部、学工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不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5、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2】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几部法律,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二、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改进措施的建议
1、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1)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和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2)制定并完善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高校要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各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3】一方面要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使法制教育从单线型转变为网络型,构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法制教育网络,巩固法制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紧抓前馈环节,多方面多渠道地灌输法律意识、渗透法制教育、培养法律素质。
(3)高校要在法制教育中改进方法,积极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形成合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抓住大学生心理特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渠道,发挥各有关课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受法制的熏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两课”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加大普法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3、加强法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多种形式,组建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淑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5(9)。
[2] 韩世强,陈秀君.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3)。
4.安全法制教育 篇四
张普跃
老师,小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内容是安全法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甚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近1.6万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达40多人,而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交通死亡人数。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会时不时地发现有人闯红灯,有人逆行车,有人边骑车边听音乐,有人骑车带人等违反交通规则,危害交通安全的不良行为。在这里,我要郑重地提醒我们的同学为确保我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也为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做到不闯红灯外,骑自行车时不要带人,不要多人并排骑车,更不要逆行车。
小朋友,生命无疑是可贵的,她带给我们激情与活力。同样,它给了我们展示一切才能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可以绚丽多彩。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把安全作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第一准则。小朋友,我想大家对生命都充满了无限憧憬与期望,那就让我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我们校园的和谐美好,在以后的生活中增强安全法制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5.法制安全教育征文 篇五
犯罪,违法它们是兄弟?不,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违法,有时我们也会不经意的去做。譬如:打架斗殴、闯红灯等等。而犯罪呢,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
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如果犯以下8种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也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好多犯罪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就拿我们认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投毒来说吧:曾经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毒品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能抵制它,那些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坚强的人。但是,又有多少这么认为过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认为它离我们遥远,说不定,在无意中,毒品已经走进你的生活。
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战斗。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
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进行了调查,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每当我们随意地翻开报纸,轻松的心情总会被一些沉重的新闻所打破。以下是报纸上摘录的关于校园安全事故的新闻:2002年9月23日18:50时左右,内蒙古二中的学生上完晚自习从教室拥向楼梯。由于学生相互拥挤,一楼楼梯栏杆被挤坏,一些学生摔到在地,后边的学生不知道前面出事仍向前拥挤,结果导致惨剧发生。事故导致死亡21人,伤47人,其中6人重伤。
2003年1月5日,陕西省宝鸡县初中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个学生不慎踩空,撞到前边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13名学生轻伤。
2004年3月24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间操期间,发生40名学生挤压事故,造成18名学生受伤。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危险、伤害事故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这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生命诚可贵。
“安全教育”。这是一个老的不能在老的的问题了,从二十多年前我国就开始进行安全教育了。前不久,某校一位初三学生因为上体育课不慎摔倒,头部受了伤,耽误了学业。为什么至今还会出现什么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什么事故、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了人这些事情呢?
同学们,我们拥有花样年华,拥有美好的未来,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安全”这一基础上,都需要我们时刻警惕隐患,防范危险事故。
操场上,那些互相追逐打闹的同学,你的脚步是否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楼梯口,那些你拥我挤的同学,你的动作能否轻一点,再轻一点。因为你一个小小的过错,有时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令花季中的同学过早地凋谢了。所以无论你出于何种原因,请你优先考虑生命安全,想想自己的亲人,想想自己的朋友,更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将带来的后果,想象因为你的父母、朋友、老师,将要承受怎样的打击?
针对中小学生被侵害事故的日渐上升,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于2004年3月29日启动“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行动。帮助中小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自己的保护神,并打击犯罪,创建“平安校园”。我校也开展了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教育宣传活动,希望大家切切实实将安全与法制牢记于心,吸取那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所带来的教训,为自己的“一生平安”而付诸行动。
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邓小平爷爷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因此,我们每位中、小学生都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法制安全教育征文
八 年 七 班
6.法制安全教育案例 篇六
金寨县人民法院对两次抢劫中学生的少年小蒲等四人做出判决,四人因犯抢劫罪,判处小蒲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0000元;判处小钱、小强有期徒刑九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判处小朱有期徒刑七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
年8月5日晚,小蒲伙同司某(另案处理)在金寨县梅山镇金江大道六号桥北向拐弯处将骑自行车经过的学生汪某、李某拦住,小蒲对汪、李二人进行殴打,并持弹 簧刀威胁,劫去汪某的诺基亚
X3-00型手机一部和李某的7元钱。经鉴定,被劫手机价值430元。同年8月10日下午,小蒲邀约被告人小钱、小强、小朱在 金寨县白塔畈街道预谋找人要钱。随后四人到中学校园内,拦住该校学生郑某、易某,对二人进行殴打并扣留二人的摩托车,以索要钱财。郑某的右耳被小蒲打伤。 经鉴定,郑某的损伤程度属轻伤。
案发后,小朱在父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四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与 被害人郑某的监护人达成赔偿协议,共计赔偿被害人47000元。金寨县人民院认为,四被告人均系未成年人、庭前已达成赔偿协议并取得了被害人谅解,故应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7.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教育 篇七
一、安全生产效益具有间接性
安全工作同生产劳动最大的区别在于, 安全工作所开展的活动不是直接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 因此安全活动不直接生产产品, 不直接创造价值;相应的, 安全生产活动的效益也不是一种直接的效益, 而是一种间接的效益, 它主要体现在对生产劳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上, 但这种效益却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得到的效益。
生产对人类社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它直接产出各种消费物品, 确保人类的生存;正因如此, 安全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 因为安全能够保障生产劳动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 保障人们所需物品的持续产出和稳定供给。如果安全得不到保证, 生产事故不断, 正常生产将会被扰乱, 产品供给将被迫中断, 生产力将遭到破坏,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将无从谈起。正反两方面的情况, 充分说明了安全对生产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保障作用, 这就是安全生产效益间接性的体现。
安全生产效益的间接性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就是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完善安全管理, 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充分保障, 这对于稳定职工队伍、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这种因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而带来的“额外”的经济效益, 一般又难以同安全工作抓得好联系在一起, 这实际上也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间接效益。
二、安全生产效益具有滞后性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其中“预防为主”实际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效益的滞后性。为什么要坚持“预防为主”?因为只有先进行预防、先进行相关工作, 之后才可能见到相应的成效和预期的结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 都有一个先后顺序。一分耕耘后有一分收获, 一份付出后有一份回报, 其先后顺序是固定的,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也是一个基本常识, 安全生产也是如此。安全生产的效益, 大多不是在进行安全投入、采取安全措施后立即就能见到的, 相反, 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一个过程之后才逐步显现出来的, 这就是安全生产效益的滞后性或延迟性。
安全生产效益的滞后性同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同人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能、安全责任、安全习惯乃至情绪波动等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同生产设备的新旧、现场条件的优劣、劳保物品的完备、自然环境的好坏等有关。
要实现安全生产, 就必须使影响安全的诸多因素都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都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之所以说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就是因为只有影响安全的所有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 才会实现安全;而只要有一个因素出现问题, 就有可能引发事故。进行安全投入、采取安全措施后, 上述这些影响安全的因素有的在短期内可能有较大的改善, 比如更换新的设备、改善生产作业条件;但有的在短期内则很难有明显改观, 比如劳动者的安全思想认识及安全技能;即便这些因素都得到改善, 还存在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掌握和应用问题, 以及一些意外突发事件对正常生产运行的影响。可见, 从不安全状态向安全状态转化很困难, 而从安全状态向不安全状态转化则非常容易, 要确保安全生产, 就必须付出更大努力、花费更长时间, 这就是安全生产效益滞后性的根本原因。
三、安全生产效益具有依附性
对于企业而言, 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企业是运用现代生产技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经济实体, 是各种产品的直接生产者, 其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最直接的作用, 就是服务企业发展, 保障企业盈利。正是从这个角度讲, 安全生产工作的效益具有明显的依附性, 是同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的。
就安全与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说, 很明显, 安全是为生产服务、为生产保驾护航的, 是为了保障生产能够正常、平稳、有序进行才开展的;离开生产, 安全方面所做工作将会失去目标。如果单纯为了安全而抓安全, 将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全部停止, 肯定不会再出现安全事故, 但是这样的所谓“安全”能有什么意义, 又有什么企业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抓安全呢?可见, 通常所说安全生产, 安全同生产是分不开的, 相应的, 安全效益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分不开的, 这就是两者间的辩证关系。
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社会, 抓好生产和安全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要保障产品的正常产出, 保障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保障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效益才会得到广泛承认;如果企业连年亏损, 即使它保持良好安全生产业绩, 从未发生任何生产事故, 但各方关注的重点肯定是如何扭亏为盈, 而不是安全生产。所以, 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独立性相比, 安全生产效益的独立性较弱, 它通常是依附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存在的。
从安全生产效益的来源看, 也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是需要投入、需要投资的, 所用的资金从何而来?一般而言总是来自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效益好, 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全生产方面, 包括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研发引进安全科技、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等, 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为企业更大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 这样, 安全和生产之间就容易形成互促互进、良性发展的轨道;反之, 则容易形成互相影响、互相妨碍的恶性循环。这是安全生产效益依附性的另一种体现。
四、安全生产效益具有不确定性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会取得相应的安全成果和效益, 这是确定无疑的, 已被无数的安全生产实践所证实。2003年,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展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 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 确定安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是2.4%, 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为1:5.8。实际上, 由于不同行业或企业的安全风险或者是危险性不同, 其安全生产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也就是说, 不同危险性行业的安全生产经济贡献率也不一样, 低危险性行业约为1.5%, 中危险性行业约为2.5%, 高危险性行业约为7%。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 从总体上讲, 加大安全投入肯定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并取得相应的安全经济效益, 这一点是确定的。但与此同时还存在另一个问题, 就是具体到某一个企业在安全生产上进行投资, 或者是某一笔具体数额的安全投资花费以后, 究竟能够取得多大的安全效益和回报, 这是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和评价的, 而它又源于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
进行安全投入、开展安全活动, 就是要消除风险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但事故的发生又有着明显的不确定性:第一, 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在一起事故发生前, 谁也无法预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将会发生安全事故;第二, 事故有大有小, 损失有重有轻, 在事故发生前, 同样无法预测事故性质和损失程度。相应的, 对于我们所进行的安全投入和安全活动, 同样无法测算防止了多少起事故、避免了多大的经济损失、挽回了多少人的生命, 这就是安全生产效益的不确定性。
安全生产效益的不确定性, 给预测安全投入产出比、计算安全投资回报期带来很大的困扰, 但这决不能成为轻视安全生产、放松安全工作的理由。安全生产效益虽然有不确定性, 但是安全事故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明显的、确定的——根据联合国统计, 世界各国平均每年支出的事故费用,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国际劳工组织估计, 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工作相关事故和职业病的工人数目超过200万人。这两个数据, 足以引起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安全生产效益的高度重视。
8.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篇八
更新教育思想,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思想。一个根本没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怎能谈得上更新呢?一般地一名优秀教师大致需经历三个阶梯的攀登,一是知识阶梯。一个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或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达到同等学历的教师,是基本符合这一要求的;二是技能阶梯。技能的提高主要靠自我的悟性与经验的积累,一般有6至9年教学实践的教师大都会跨越这一阶梯。第三是思想阶梯。有些教师工作几年以后,教学热情减退.教学质量不再有明显的长进,虽然仍在年复一年地工作着,但基本上是在做一种重复性劳动,有思想的教师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创造性地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开拓型的教师。有思想追求的教师,自然懂得学习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从表面上看理论与实际离得很远,但理论学习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改变,无疑会影响到行为方式。如果一位教师与杜威一样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他肯定会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如果一位教师认为教育就是对儿童的塑造,他毫无疑问会注重对儿童进行灌输约束,用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组织教学。
其次,教师不但要有教育思想,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教学实践证明,经验型、辛苦型教师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科研型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科研型教师指的是那些富有探索意识、注重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不断探索与创新,不断总结与归纳,逐渐形成一套新的教育思想的教师。加强教育科研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同时也是时代的呼唤,教师怎样从事科学研究呢?1.教育科研应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2.教育科研应把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3.教育科研应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有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意识,认为不评职称不需要搞科研,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而且要研究如何上好课,上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得心应手的课应提高到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为什么要这样讲,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思想。
再次,我们要落实“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确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将会作为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总原则发挥长期的作用。所谓“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意味着人类文化走向一体化。今天的教育必须为未来的世界公民们着想,学校在继承各民族传统的同时,要有世界眼光,要用人类文明来教育与陶冶学生。由于历史争端,民族战争等原因所产生的唯我独尊,仇视他人,闭关自守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和平与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个真正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应该彻底告别这种传统。
落实“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教师自身必须接受過相应的教育与训练,具有科学素养,教师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有深切的体验,对科学文化有深人的了解,而不是只懂得写在教材上的科学知识,一个观念陈旧、抱残守缺的教师不可能有运用和革新方法的意识,也不可能接受先进的教育观点,更别说将其自觉自如地运用于实际。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长流水。一个人通过传统的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不再能使其受用一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人21世纪,教师要学会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营造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氛围;学会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一个知识陈旧落伍的教师连不断更新的教材都驾驭不了,更何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上节课讲……,本节课讲……”明天又这样导课“上节课讲……本节课讲……”如同每天让学生吃一盘菜一样厌烦,这种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变化。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一位物理老师拿着一张塑料纸走进教室,他对同学们说:“你们试试看,谁能把这张塑料纸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经过亲手试验都不能把塑料纸贴上去,这时老师把塑料纸在衣服上擦一擦就贴上去了,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中,老师板书:“摩擦生电”。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又如教学画马,一位美国教师先讲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然后带着学生外出去观察真实的马,最后16名学生画出仰视、俯视等不同特征的16匹马,其中有一名学生画出六条腿的马,教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如果能改变马的遗传基因的话,就会有六条腿的马,到时候别忘了领诺贝尔奖金呀。”这位教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反而鼓励他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我们中国教学生画马,一般是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匹马。然后让学生学着画,当然学生画出的马与黑板上画出的马其特征基本上大同小异,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使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有明显的技能技巧意识,如提问时,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王小明你站起来我问你一个问题”。这种提问方法效果不佳。
【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教育】推荐阅读:
安全法制教育09-23
儿童法制安全教育10-08
初中法制安全教育内容08-10
法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通知08-27
一年级法制安全教育教案10-21
幼儿园安全法制教育06-28
法制副校长安全教育讲话稿10-09
法制安全教育 班主任培训材料10-16
学校教育与法制安全心得体会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