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

2024-09-22

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共9篇)

1.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 篇一

测绘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日常行为准则

为加强对测绘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促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更好地成长成才,并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营造测绘系良好的系风、学风,特制定本准则。希望全体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对照准则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督促自己更好的进步。

一、思想品德方面:

1、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2、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发现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及时向班级导师、系学生工作的负责老师汇报。

3、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北京市大学生文明公约》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手册》等各种规章制度及我系相关学生管理规定,并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4、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中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服从组织领导和安排。

5、让名利、争奉献,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

二、学习方面: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认真听讲,保持教室优美环境。

2、不抄袭作业、论文、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等各类学习成果,考试不作弊,诚实守信。

3、学习刻苦努力,注重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并带动周围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主动帮助后进同学,为提高全班学习成绩贡献力量。

5、及时和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导师或相关老师沟通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及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三、社会工作方面:

1、及时传达院、系工作精神,认真组织、积极参加院、系各类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和表率作用。

2、及时向班级导师、系学生工作的负责老师反映班级学生各种情况,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3、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并有高度的热情,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4、开展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工作能力。

5、踏实工作、勇于创新,工作中注重群策群力,培养自身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四、生活方面:

1、生活中关心同学,尤其关心经济困难同学。宿舍内模范遵守《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搞好个人和宿舍卫生,遵守作息时间,不影响他人。

3、食堂内排队就餐,不浪费粮食、不乱扔乱倒饭菜,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和卫生环境。

4、在教室、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校园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打闹,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废弃物,不在课桌、墙壁上乱涂乱画,男女生交往文明得体。

5、不在公共场合(宿舍、教室等地)和一切禁烟区吸烟。

测绘系学生党支部、团总支

2005年10月11日

2.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 篇二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理念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促使了会计目标的变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理念决定了企业的会计目标, 在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 心的会计目标向决策有用性方面转变, 体现的是公允价值的观念。这种转变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一) 会计准则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新的会计准则重新定义了会计准则的目标, 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发展, 同时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对受托责任观的摒弃, 而是对受托责任观的一种完善。新的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了对于会计信息的应用, 会计信息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服务, 同时可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形成一种监督作用, 是会计目标的创新发展。企业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对于会计信息的应用具有双重性的作用, 它既可以对企业过去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监督, 同时还可以对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进行推测和预算, 不单单只是对企业现有状况的分析, 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格的决策信息。

具体来说, 首先, 是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受作用对象发生了改变, 在受托责任观下企业的会计信息仅仅是反映企业内部的状况, 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的发展状况有监督的作用, 在决策有用观下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作用于企业的信息使用者, 影响着企业外部的生产经营状况。其次, 是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影响范围发生了变化, 在受托责任观下企业的会计信息仅仅是反映企业过去的发展状况, 是对过去企业发展状况的一个总结, 在决策有用观下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是是反映企业过去的发展状况, 同时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有原来的企业资源委托者, 延伸至企业决策者、政府和债权人等。

(二) 会计计量基础由历史成本观向公允价值观转变

新的会计准则下, 会计计量基础由历史成本观向公允价值观转变, 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反映在会计计量基础上是历史成本观, 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反映在会计计量基础上是公允价值观。历史成本观是对已经形成的会计信息的反映, 公允价值观是对即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反映。历史成本的的含义包括了对现有资产成本的价值计算, 因此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没有形成一定的预测, 市场经济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因此, 历史成本观的会计信息无法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利于企业的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公允价值观是一种动态的计量理论, 它主要是反映市场经济变化过程中企业的会计信息, 对于企业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有一个清晰的反映, 同时也可以紧密的结合企业的发展动态, 对于企业的股东和企业的股东和企业的决策者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公允价值观相较于历史价值观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 满足股东对于市场变化下的信息需求, 股东可以对企业的管理者形成良性的监督, 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动态环境下的会计活动, 时刻把握市场动向,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行为的影响

(一) 企业的会计确认规划化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企业会计确认工作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会计确认的规范性, 企业的会计确认主要是对企业的资产要素进行确认, 新的会计准则下实现了对企业资产要素确认的规范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 会计确认的规范化重新定义了企业的投资分类, 重新做了权益法及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界定, 将企业的各类金融资产进行再分类, 细化了企业资产的明细, 确保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实现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收益的目标。其次, 会计确认的规范化对长期资产进行了核算, 规定长期资产形成减值计算则不得转回, 这样上市公司对于盈余管理的控制减少了。第三, 会计确认的规范化重新界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 将预计弃置的费用增加到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这是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中, 主动承担生态责任, 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 有利于企业形成无形的资产, 为企业实现生态价值。第四, 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于企业的利益有重要的影响, 会计确认的规范化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有一定的影响, 对其进行细致的单独核算, 核算的方式主要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这样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第五, 会计确认的规范化对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规定, 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计算规则中, 影响着企业的决策行为。

(二) 企业的会计报告规范化发展

企业会计报告规范化的发展改变了会计个别报表列报的填写标准。企业的财务报表内容和组成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构成来说,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附表改为主表, 对于之前各个行业间所用的不同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统一了行业的财务报表, 更加清晰了企业的主体权益的综合变化情况。同时, 企业财务报表中对于财务的利润信息进行了整理, 企业的营业利润的构成增加了项目, 利润信息表中加入了公允值的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综合收益总金额与其它综合收益, 总共四方面的内容, 这种财务信息统计方式, 更加的清晰了企业的收益明细, 有利于企业进行利润的对比工作, 促进企业多元化的发展, 实现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三) 企业的会计计量规范化发展

企业的会计计量规范化发展改变了企业的初始资产的核算规范, 同时对于企业后续的计量上进一步明确了计量标准。改变单一使用一种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尽量模式, 通过分析企业的初始计量对象, 分析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职业特点, 运用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计量, 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会计计量的精准性, 是企业会计计量规范化发展的体现。同时, 资产的手续计量的变化统计要运用存货计价方法, 要注意在初始计量时, 将融资租赁数据、合并商誉数据和衍生的金融工具数据并入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中。企业会计计量的规范化, 有利于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统计,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市场的影响, 对于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有更加真实的反映。

三、结束语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企业的理念和企业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会计准则改革后, 会计的影响范围扩大了, 企业的管理得到了优化发展, 企业的决策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和监督制度得到发展。另一方面, 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 例如企业的投资行为、融资行为、治理行为和评价行为有了一定的发展。

摘要:伴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 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变革, 并呈现出于国际接轨的特点。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方向, 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相关制度的决策动向。会计准则的变革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要不断的完善会计准则的体系,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企业理念方面, 同时还表现在企业行为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企业的理念和企业的行为产生的变化, 指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于企业的理念与企业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期望企业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变革的契机, 促进企业自身理念和行为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变革,影响

参考文献

[1]林晓丹, 贾兴飞.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14) :4—5

[2]张先治, 傅荣, 贾兴飞, 等.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会计研究, 2014 (6) :31-39十96.

[3]张先治, 林晓丹, 贾兴飞.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 2014 (32) 97-101.

[4]顾水彬.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0) :92-103.

[5]张先治, 于悦.会计准则变革、企业财务行为与经济发展的传导效应和循环机理[J].会计研究, 2013 (10) :3-12十96.

3.创建企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篇三

关键词:企业道德;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创新文化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

创新文化和文化创新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理解为:创新文化是偏正结构,即侧重表达采取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文化氛围;文化创新则是主谓结构,即侧重阐述通过新思维、新描述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进行更新、创造和改变。

众所周知,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谓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它是与生俱来的。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我们在讨论企业文化时,主要是特指狭义的文化,即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注定体现为这个企业的雇主和雇员们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处事逻辑和行为规范等。在构建一个企业的创新文化时,必然涉及到对体现企业的意识形态的现有文化的创新,即企业文化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文化的培育、形成的前提和关键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创新和建设应该抓住道德制高点,即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引领企业文化的更新、创造和转变。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活动脱节的情况。即企业文化的具体条款往往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不一致。具体体现为:一是企业文化条款表述笼统、宏观难以具体化;二是企业文化的繁琐难以传颂和推广;三是造成企业文化与员工认同感难以形成有效交集。

第二,企业文化存在共性化、趋同性特征。即各家公司企业文化内容在剔除企业名称后十分相似,一脉相承。试想这类企业文化,如果得到了员工认同,则员工的忠诚度将表现为对企业文化趋同类企业的广泛性忠诚,这对于处于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而言是十分尴尬的,因此企业文化趋同是不可取的。

二、企业文化创新重在“减肥降脂”、“塑体强身”、凝聚“精、气、神”

(一)回归“道”,给企业文化“减肥降脂”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所谓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我们在创新企业文化时,应该着眼企业本身,将企业文化回归当前的“道”。采取横截面数据分析方法,通过由上及下分析顺序,从国内外形式到所在行业状况,从行业发展阶段到企业特色,从企业价值到员工特点等,发现、罗列、归纳企业的优势、劣势、愿景和担忧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企业独特的、待创造的核心优势和好基因构建企业的核心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瘦身,找到企业文化的“骨架”。

(二)提升“德”,使企业文化“塑体强身”

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類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我们在创新企业文化时,还应注重企业的发展,丰富和提升企业的“德”。采取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通过由远及近的分析顺序,从企业建设之初到企业转型成长、从企业改革阵痛到企业跨越发展,分时期、分阶段、分步骤的罗列企业的经验教训、精神传承、聪明智慧等精神物质财富。在此基础上,挖掘、提炼企业有价值的、珍贵稀缺的精神传承,培育企业核心文化的内涵,实现企业文化的强身,孕育企业文化的“血肉”。

(三)回归本能,走群众路线,凝聚“精、气、神”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所谓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企业在创新企业文化时,应先将企业文化回归企业雇主和雇员的本能,即贴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凝聚“精、气、神”。采取充分的座谈、广发的交流、不定期的合理化建议,通过畅通、无阻碍的沟通与反馈,真正做到心无旁骛的谋发展,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的更新、创造和转变。

三、用企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创新企业文化

(一)采取纵向横向的框架结构,构建立体化的企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实现精神统领和持续的可操作性。

纵向架构可以分为:职业化准则,社会责任,与客户关系, 与雇主关系,业务行为,利益冲突,企业、员工形象要求等。

横向架构可以分为:制度规定条款描述,实操指南,推荐建议,案例参考等。

实现二维一体的构架,同时伴随时间的延续,进一步加以拓展,完成企业职业道德体系的立体化建设。一是,不断丰富“案例参考”,即达到正面案例的引领,又实现反面案例的警示;二是,结合企业需求拓展相关板块,如:在“与客户关系”中延伸服务品种和承诺,在“职业化准则”中涉及“错误行为(负面清单)”子项目里,全面规范礼物、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

(二)在企业职业道德体系中引入企业文化核心元素和内涵元素,将企业文化以道德为载体有效注入企业日常工作,实现企业文化创新的延续。

(三)通过对外承诺企业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进一步规范化、透明化企业行为标准,占领行业竞争的道德制高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彻底消灭腐败温床,树立国有企业清正廉洁的企业形象。

四、结语

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并有效确保企业内外部咨询、把控、监督、检查、纠错、惩治的工作运行机制。使企业内外部的法律咨询、合规审查、监督检查、纪检监察部门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实现事前有效、充分的预警提醒,事中落实到位的检查监督、事后客观公允的调查处置。

4.员工行为管理准则 篇四

为使大家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规范员工行为,使每一个员工遵的最基本行为要求,提升员工职业修养,打造优秀的团队,特制订以下行为准则。

一、员工基本职责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遵守本岗位所属部门的各项管理细则;

3、遵循公司利益第一的原则,自觉维护公司利益;

4、严格按公司管理模式运作,确保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的顺畅高效;

5、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不得无故拒绝上级命令;

6、按岗位描述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并接受监督检查;

7、按时完成自身岗位所分解的工作指标,按规定时限完成任务;

8、确保外出活动登记表记载真实,并接受监督检查;

9、监督检查同事的行为活动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改进,拒不接受者应及时上报;

10、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中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并报直接上级,确保工作与生产的高效;

11、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积极参加培训、考核,为达成更高的业绩目标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12、根据自己岗位变化提出自身培训计划报直接上级,提高自身岗位工作能力;

13、员工有根据自身岗位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义务。

二、员工行为规范

1、忠于职守,不做有损公司的事,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2、按时上下班,严格执行考勤管理标准;

3、无论上下班时间,员工在办公室听到电话铃响,有义务接听电话,并转告电话内容;

4、工作时间内,不处理自己的事务,不利用工作时间和办公用具打游戏、观看与工作无关的视频、不上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不看与工作无关的报刊、杂志与书籍;

5、工作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办公;

6、进入他人办公室前,请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财务部为公司重要职能部门,如无特殊原因不应长时间停留;

7、待人接物态度谦和,诚恳友善。对来宾和访客委托办理事项应力求做到机敏处理,不草率

1敷衍或任其搁置不办;

8、对访客反馈的信息或投诉,必须第一时间予以妥善处理,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要跟踪直到问题解决。

9、各级管理人员应主动培养下属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接班人,应以人格修养、领导才能、专业知识和管理智慧赢得下属对自己的信赖和尊敬。在工作上对下属要多问、多教,及时发现下属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忠告和建议。

10、不私自拆开机器。如果机器有问题,及时通知主管或办公室,不擅自拆开修理(除有规定需自行维护外);

11、为了保证计算机资料、系统的安全,不在计算机中下载、安装电脑游戏(操作系统自带游戏除外);

12、当获悉有关企业危机的相关信息时,应即时向相关部门反馈,确保企业在第一时间应对,获得时间上的主动。

13、为了大家的健康,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杂物;

14、为了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请定期清理办公场所和个人卫生,随时保持本岗位所辖范围的清洁卫生;

15、爱惜使用并妥善保管办公用品、设备;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下班请将所有文稿放置妥当,以防止遗失、泄露;

16、为了公司的安全,无特殊情况,不将亲友或无关人员带入办公场所;

17、为了保持公司电话线路畅通,请尽量避免拨打私人电话或长时间接听电话;

18、下班后离开办公室时,请注意关闭自己的计算机,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防止资料的泄密,同时员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要私自使用他人电脑;

19、节约能源和资源,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做起。节约水电,下班或离开宿舍时应关好电源、水龙头阀门;

20、注意防火、防盗,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异常情况立即报有关部门处理,消除隐患。

三、员工职业形象

1、每天出门前请对着镜子注视自己的形象30秒,给自己一个微笑,带着饱满的精神开始一天的工作。

2、员工上班着装要求:办公室人员,男员工不赤膊,不穿短裤,女员工不穿过分暴露的衣裙;

3、男员工不理光头、不染彩色发色,勤刮胡须。女员工不浓妆艳抹,不染鲜丽的彩色发色。

4、举止礼貌:在工作、商务、公众场合避免如抓头、挖鼻孔、掏耳朵、伸懒腰、打哈欠、勾肩搭背等不良举止。

5、特殊岗位有安全生产要求着防护服及戴安全帽、口罩、耳罩等防护措施的,必须按要求穿戴。

6、需配戴工作帽时应戴正,不得扣在脑门上帽舌压的太低影响视线,也不得扣在脑后,更不许帽舌戴到脑后。

7、服装、鞋帽应保持整洁干净,勤换洗,皮鞋勤擦。

8、为避免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女工不得留过长长发,头发应在脑后束成一把或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上班时间办公区员工不应穿拖鞋上班;

9、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离开座位时应将座椅归位,个人使用过的矿泉水瓶、一次性水杯、纸巾等应随身带走或丢进附近的纸篓、垃圾桶。

10、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的会议或培训等集体场合,都应将手机调到振动或关闭状态,不频繁进出会场。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效率意识的体现。

四、员工纪律

1、不弄虚作假损害公司利益,或明知他人损害公司利益而不纠正、不制止、不上报;

2、不说不利于公司形象、不利于内部团结的话;不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3、不私下串联,搞小团体;

4、不以谋取私利为动机在外兼职或者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做私活;

5、不以任何形式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或有损公司利益的其他信息;

6、不得任何故意损害客户或合作者利益的行为;

7、不随意散布小道消息,扰乱秩序;

8、不恶意中伤他人;

9、不在工作时间带小孩进入办公区域;

10、不在规定禁止吸烟区吸烟;

11、严禁偷盗公司物资等;

12、协作单位和个人来公司调用各种材料,须经公司部门经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调用。以上费用按规定结算,手续按企业有关管理制度办理;

13、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防火规则,消防器材不得任意挪动地方;

14、严格执行企业劳动保护规章,项目负责人应切实重视安全生产,对违章指挥、强令操作

或生产工人提出不安全因素不立即处理,造成事故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15、不在工作时间酗酒(公司接待除外);

16、不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规则;

17、有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除正常对外交往外,不得用任何形式向外泄露业务信息、技术数据、关键设备有关要素资料等,否则,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五、员工基本职责、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职业形象是作为公司员工的基本要求,违反者根据实际情况处以20-50元不等的负激励以引导的方式促使其逐步达到要求,对屡教不改者则处以50-200元进行负激励。

5.企业员工行为准则详细版 篇五

第六条 树立安全第一意识,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安全环境,保证自身、他人及设备的安全。

第七条 科学创新,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探索,积极研究开发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办法,使公司在运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第八条 踏实进取,始终保持科学务实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备自信的业务处理能力。

第九条 遵章守纪,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正确理解、执行命令指示。

第十条 文明诚信,言谈举止文明大方,塑造良好个人形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诚信为本,力戒浮夸与形式主义。

第十一条 勇于负责,尽最大的努力追求工作领域中的第一,能勇于承担重任,对工作结果负责。

第十二条 乐于奉献,时刻以公司利益为重,在工作上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以贡献自身力量为快乐和自豪。

第十三条 顾全大局,时刻以公司大局为重,发现问题或存在意见应及时与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协商,在公司内部协调解决。

第十四条 团结和睦,正确处理上、下、同级关系,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生活中关心理解,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形成派别或诋毁同事。

第十五条 尊重他人肯定、赞扬他人的长处和业绩,对他人的不足给予善意的忠告和鼓励,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合作的气氛。

第十六条 保守秘密,不允许为个人利益而使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做到严守企业秘密。

第四章 中层管理人员行为准则

第十七条 中层管理人员除遵守员工的行为准则外,还需遵守以下的行为准则:

(一)十个修养:

(1)心胸开阔,能容纳不同意见;

(2)谦虚好学,能及时接纳新观念;

(3)平等待人,能尊重属下的个性和价值;

(4)诲人不倦,能耐心教导属下;

(5)心地坦荡,行为光明磊落;

(6)言行礼貌,能微笑常在;

(7)守弱处低,能严于责己;

(8)克己奉公,能以大局为重;

(9)知恩感恩,有高度责任心;

(10)宠辱不惊,能克志克行。

(二)十个规范:

(1)完整理解自己的岗位标准,保证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全面履行落实;

(2)完整准确界定下属的工作标准,及时为下属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充分理解认同同级同事的工作价值,及时回应兄弟部门的工作请求和上司的工作协调安排;

(4)向下沟通,保证决策内容都能与下属达成基本共识;

(5)向上及时汇报反馈,保证上司全面准确把握组织运行状况信息;

(6)通过目标实现管理,目标标准和目标措施同时确立认同;

(7)定期跟踪下属工作过程,对下属的工作失误承担主要责任;

(8)定期量化考核下属工作,公正评价下属工作绩效;

(9)准确把握下属的优点长处,及时激励下属;

(10)时刻牢记组织目标和发展道路,定期向上司提交组织发展建议报告。

(三)十个守则:

(1)不越级授权,不越级指挥;

(2)不越级报告,可越级申诉;

(3)不冲动辱骂他人,贬损下属人格和价值;

(4)不假公济私,侵占企业组织和利益;

(5)不说有损企业形象和同事团结的话;

(6)不阳奉阴违,无谓顺从讨好上司;

(7)不和稀泥,不做是非不分的事;

(8)不传小道消息,不信小道消息;

(9)不议论同事和上司的人格人品;

(10)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

(四)十个表率:

(1)关心下属,下属疾苦想在前;

(2)理解他人,他人利益放在前;

(3)承担责任,险事难事冲在前;

(4)遵纪守法,约束自我行在前;

(5)克勤克俭,费用投入省在前;

(6)信心十足,工作愉快笑在前;

(7)礼貌待人,“请”和“抱歉”说在前;

(8)遇到冲突,严于律己让在前;

(9)读书学习,提升修养做在前;

(10)注重形象,仪表仪容亮在前。

(五)十个常思考:

(1)上司的指示要求常思考;

(2)上司的期望希望常思考;

(3)自己的工作目标常思考;

(4)自己的工作职责常思考;

(5)下属的困难问题常思考;

(6)下属的发展需求常思考;

(7)他人的不同意见常思考;

(8)常用工作方式效率常思考;

(9)他人的恩遇和帮助常思考;

6.企业员工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篇六

员工岗位行为规范,简要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工作,礼仪和操作等方面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行为主体是人,因此,做好人的工作,规范人的行为,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和工作突破口。下面是企业员工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快来看看吧!

一、职员必须仪表端庄、整洁。

1、头发:员工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男性员工头发不宜太长。

2、指甲: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性职员涂指甲油尽量用淡色。

3、胡子:胡子不能太长,应经常修剪。

4、口腔:保持清洁,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食品。

5、女性职员化妆应给人清洁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二、工作场所的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

1、衬衫:无论是什么颜色,衬衫的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

2、领带:外出前或要在众人面前出现时,应配戴领带,并注意与西装、衬衫颜色相配。领带不得肮脏、破损或歪斜松弛。

3、鞋子应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4、女性职员要保持服装淡雅得体。

5、职员工作时不宜穿大衣或过分臃肿的服装。

6、在办公室内服装要整齐,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

三、在公司内职员应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

1、站姿:腰背挺直,胸膛自然,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

2、坐姿:坐下后,应尽量坐端正,把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或向后伸,或俯视前方。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

3、公司内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4、握手时用普通站姿,并目视对方眼睛。握手时脊背要挺直,不弯腰低头,要大方热情,不卑不亢。伸手时同性间应先向地位低或年纪轻的,异性间应先向男方伸手。

5、出入房间的礼貌:进入房间,要先轻轻敲门三声,听到应答再进。进入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也要看住机会。而且要说:“对不起,打断你们的谈话。”

6、递交物件时,如递文件等,要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如是钢笔,要把笔尖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至于刀子或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向着自己。

7、走通道、走廊时要放轻脚步。无论在自己的公司,还是对访问的公司,在通道和走廊里不能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更不能唱歌或吹口哨等。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8、办公室严禁吸烟。

9、非休息时间不得在办公室闲聊,更不允许大声喧哗。

四、正确使用公司的物品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1、公司的物品不能野蛮对待,挪为私用。

2、借用他人或公司的东西,使用后及时送还或归放原处。

3、工作台上不能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4、公司内以职务称呼上司,同事间以张生、何工、卢师傅、赵姨、刘大姐、小杜等称呼,客户间以先生、小姐等相称。

5、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同事的文件、资料等。

五、正确、迅速、谨慎地打、接电话。

1、电话来时,听到铃响,至少在第二声铃响前取下话筒。通话时先问候,并自报公司、部门。对方讲述时要留心听,并记下要点。未听清时,及时告诉对方,结束时礼貌道别,待对方切断电话,自己再放话筒。

2、通话简明扼要,不得在电话中聊天。

3、对不指名的电话,判断自己不能处理时,可坦白告诉对方,并马上将电话交给能够处理的人。在转交前,应先把对方所谈内容简明扼要告诉接收人。

4、工作时间内,不得打私人电话。

六、会客礼仪规范。

1、接待工作及其要求:

A、在规定的接待时间内,不缺席。

B、有客户来访,马上起来接待,并让座。

C、来客多时按序进行,不能先接待熟悉客户。

D、对事前已通知来的客户,要表示欢迎。

E、接待客户时应主动、热情、大方、微笑服务。

2、介绍和被介绍的方式与方法:

A、直接见面介绍的场合下,应先把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若难以判断,可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在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关系上,可把本公司的人介绍给别的公司的人。

B、把一个人介绍给很多人时,应先介绍其中地位最高的或酌情而定。

C、男女间的介绍,应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男女地位、年龄有很大差别时,若女性年轻,可先把女性介绍给男性。

3、名片的接受和保管:

A、名片应先递给长辈或上级。

B、把自己的名片递出时,应把文字向着对方,双手拿出,一边递交一边清楚说出自己的名字。

C、接对方的名片时,应双手去接,拿到手后,要马上看,正确记住对方姓名后,将名片收起。如遇对方姓名有难认的文字,马上询问。

7.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 篇七

关键词:会计准则,企业理念,行为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视角下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世界影响广泛。而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则是从基本会计观念、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规范等多角度进行的整体变革。在整个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除了影响会计相关方面的基本操作和理念外, 其中会计报告等变革对企业管理者、决策者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Holthausen和Leftwich曾指出, 如果计算会计的会计数字遵循的规则发生变革, 就会改变企业的现金流量, 会影响会计契约或经济决策者的财富。因此, 会计准则变革将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而新的会计准则自身所体现的会计理念也将会影响企业理念。

一、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的影响

1. 有利于企业决策者进行企业决策

会计准则改革中对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新的规范。而受托责任的改变对于企业决策者的决策理念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会计准则改革中首先对我国企业的会计规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然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往往是企业的决策者, 在新的决策观念下, 决策者更加重视评估企业未来、企业资金量、企业现金流量等具体情况。而且通过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改变, 使企业决策者能够预测到企业未来的风险以及收益等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的依据。企业决策者可以通过新的会计目标进行深度定位企业的资本市场, 并且通过引用新的会计准则, 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重要的决策。

2. 进一步深化企业资产增值和保值的经营理念

会计准则变革中对于其公允价值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而会计公允价值对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过程中的信息可以进行合理公正的披露。公允价值有利于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 而且在企业商品活动和企业投资中可以真实的反应真实经济价值。在新的公允价值中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有效的资产价值的变动信息等进行掌握。企业相关资产信息的呈报和传递过程中可以增加真实性。因此, 通过会计准则变革, 使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公允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进一步深化了企业资产增值和保值的经营理念。

3. 促进企业价值管理和长远发展的理念

随着受托管理和公允价值观在企业中的逐渐应用, 使企业会计主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一方面企业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日常生活中的收益消耗费用和日常损益费用的财务报告等结果得到了很好的显示。其主要结果就是使企业不确定风险和收益获得了关注, 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价值更加关注, 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价值管理。基于会计准则改革中资产负债观念的改变使企业的净资产真实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得以共同发展。在新会计准则下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得以呈现, 通过重点分析资产价值增值与企业长远运作, 加快企业经济的增长,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1. 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在新会计准则中制定了“原则导向”, 将公允价值进行了进一步扩大, 应用于企业的整体管理行为中, 为企业核算行为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在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中, 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中将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进行了具体措施的构建, 并且以列表的形式, 将企业披露的内容进一步明确, 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企业盈余的管理行为。而在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会计的随机主义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企业利用会计准则变革这一契机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进行监测, 可以通过引进新型的市场反应系统, 根据会计准则变革导致的企业预期影响和资金变化差异进行论述, 合理的安排企业的筹资。对于在企业资金信息中有不良行为的会计进行管理, 建立合理的企业会计制度。

2. 完善企业财务行为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可以从融资行为、投资行为、分配行为等方面进行概述。融资行为:由于受托责任观在企业决策者中的转变, 使企业的市场更加面向大众化, 企业的战略视野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融资手段开始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管理者通过决策观念的转变改变了企业融资的行为, 使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投资行为:会计准则变革将企业的证券投资比例和类别发生改变, 使金融风险投资能够更加清楚地显示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降低了企业的证券投资风险。而通过对同行业中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进行收集, 使公司的实体投资更加合理化, 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为企业投资与收益之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基础。分配行为:会计准则变革中的财务报告和企业盈余数据显示将企业的分配行为进行了全新的改变。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企业会计收益对现金分红的比例明显下降。企业减少了原有的股权激励的数量, 降低了企业未来业绩的负面影响。将企业的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股票股利的分配行为进行重新调整, 加快了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 完善了企业财务行为, 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会计准则变革的政策改革措施

根据以上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基于会计准则变革的企业发展措施如下:

1.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会计准则的认知能力和吸收能力, 从而对企业的行为和管理进行优化。会计准则主要起到规范和导向会计价值的功能, 通过会计观念、会计程序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变革改善会计价值导向。因此, 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做到及时的将新的会计准则理念进行传达, 并且灵活运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创造条件。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促进会计准则的改革。对于未来会计准则改革和企业的发展, 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应该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决策者的行为进行合理监测和统计。企业行为是会计准则变革带来效果的直接反应体现, 通过对企业行为的监测和统计能够进一步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 从而制定出更加实用的会计准则。例如在进行会计准则企业经营方式、投资行为等方面时应加强对企业管理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3.加强会计准则实施和监管力度。在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应加强企业管理者、实施者、会计准则监管者、税务部门等各部门的监管力度。可以制定监管小分队进行便衣监测, 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政府和企业双层领导进行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 从而能够使会计准则改革和准则使用者共同发展、互利互惠。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和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 得出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理念和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够引导企业进行企业价值创造, 增强企业管理; (2) 加强企业融资、资金调配、管理等方面的手段, 促进企业资本化的发展; (3) 使企业市场化。明确企业目标, 加强企业资本保值等价值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蓓.论2014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工作理念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09 (03) :289.

[2]孙枭飞, 晏超.会计准则变革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基于会计敏感性和经济敏感性视角的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 2015, 02 (01) :102-109.

[3]戴德群.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J].财会通讯, 2015, 08 (01) :127-128.

8.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 篇八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A股、B股)已经达到2500多家,股票市价总值也已超过12000亿元,自1990年深、沪证券交易市场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盈余管理开始成为一个很普遍的情况。随着人们投资理念以及投资者构成的变化,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研究课题,这对我国会计准则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有鉴于此,从2007年开始,我国政府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就已在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以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通常意义上讲,会计准则制定得太宽泛,就会给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创造更多的空间,使其拥有更多的剩余选择权;而会计准则制定得太详细,则会导致会计人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找到适用的处理方法。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具体而言,主要有资产减值准则、关联方披露准则以及债务重组准则,这些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在资产与负债的初始分类、后续计量以及公允价值的使用等很多方面都严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往往会打新会计准则的“擦边球”以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期,这使得新会计准则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1]。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

(一)会计政策的强制性要求得到提高

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不可逆转的情况,就会加大资产减值的计提力度,下一年再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从而实现扭亏为盈,这也是实务界通用的盈余管理手段,而新会计准则对于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是不允许转回的,其目的是减少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上市公司的实质性控制,这一变化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了很大影响,明确了公司所要承担的债务,同时也可以有效限制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生。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作出了改进,明确了使用的前提和范围,以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中能够看出,会计政策的强制性要求得到提高,可选择性有所降低。

(二)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

针对原会计准则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新会计准则特别制定了资产减值原则,将销售价格改成公允价值,使得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更容易被确定,同时也对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预计处置费用等问题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操作指南。原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以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确定,为此,新会计准则又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此外,新会计准则还对创新金融业务以及套利保证等新业务的确认、计量和列表进行了统一规范,这些举措使得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

三、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

(一)资产种类的划分

新会计准则在对资产种类的划分上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改变了原会计准则在细则上进行详细规定的做法,而是按照管理当局持有意图进行划分,这一改变使得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接近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管理当局的持有意图难以判断,变通资产的划分种类很容易给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空间。通常,对资产种类的划分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对金融资产的划分与对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划分。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上市公司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指的是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可确定,上市公司有明确意图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这部分资产应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债券发生增值时,上市公司对增值部分并不能进行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的是金融资产中的“补缺”账户,这部分资产伸缩性比较大,非常适合充当上市公司利润的调节器,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所持有的可控出售金融资产正在逐年上升;交易性金融资产指的是以投机为持有目的且具有活跃市价的金融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下,由于这部分资产每期的公允价值变动都要转入当期损益,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净利,对上市公司而言,并不容易对这部分资产进行风险控制。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持有房地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资本增值,那么该房地产将被视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可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很多上市公司都看到了房地产中蕴含的巨大潜在收益,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一些上市公司便将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种转换交易行为比较常见[3]。

(二)资产减值的判断

新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符合了目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相关的报表导向,但是并没有将对流动性资产计提减值损失的规范独立出来,当找不到造成资产减值的原因时,在原计提范围内就会将已计提的资产减值转回,这就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在之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这种规定并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区别,固定资产在一定年限内需要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提累计折旧,某些上市公司在利润较高的年度会对固定资产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使当期利润得以降低,同样也达到了平滑利润的目的。

(三)特殊交易的处理

为了对关联交易进行限制,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关系的认定、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在实际运用中反而增加了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操作的可能性。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处理关联交易的一个趋势,借助中间企业对关联交易进行过渡,就可以达到规避会计准则的目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主要体现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个方面,债务重组能够使原债务人获取重组利得,按照新会计准则,这部分所得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原债权人发生重组损失,则被计入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就是以物易物,基于市场需求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交易费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与资产重组类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也难以摆脱关联交易的怪圈,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不需要付出实际的现金流,账面调整的欺骗性更强。

结论: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并且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而就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来看,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宜疏不宜堵,新会计准则在实际操作中更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便更好地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沈雯.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博弈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1.

[2] 王建刚,刘庆艳.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9,10(2):121-122.

[3] 刘永涛,翟进步,王玉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1(3):65-67.

9.企业管理干部行为准则 篇九

我不想鼓吹英雄创造历史,这是我们曾经不屑、曾经批判过的东西。但我想,一个杰出的领袖对于一个组织的巨大作用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它也绝非中国特有国情。因此,一个杰出的总裁对于企业当然必不可少。那么,杰出的总裁标准是什么?他应该以怎样的行为来维护企业团队的完整呢?

一个企业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人长一分事业就长一分,企业家长一分企业就成长一步。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总裁和较小规模的企业的总经理,其核心的一个行为区别就是小老板管事,大老板管人,而企业总经理(或总裁)的行为修炼就是如何从管事过渡到管人,更重要的是怎么管人,及管人管什么。

首先是管人的问题。也许管人这个概念在这个的社会会让人觉得刺耳,或者多少会让人觉得观念落后。但我想,它依然是不可回避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你只要有10个人以上的队伍,就会有管人的问题。你总要有一些制度,有一些纪律。这是一个企业保持其组织完整最基本的事情。否则,没有制度没有纪律的企业就会是乌托邦,就会是一盘散沙。那么,一个企业的总裁在其管人这项工作内容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些制度与纪律建立起来并使之成为企业员工队伍的行动准则。我们不妨把这样的工作内容叫作”建标准“。很多企业在规模小的时候,总经理管人习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言传身教,告诉每一个人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等等。企业到达一定规模,这种”人治“的方法或者叫”人管人“的方法就不行了。员工人数多了,总裁天天都与人谈话,一年也见不了一半数量的员工。用标准来管人、约束人便成为总裁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有一些企业的总裁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从企业很小的时候一路摸爬滚打走过来,习惯了自已依靠经验去管人,不习惯建立共同的标准。或者即便建立了标准也难以持之以恒去实行,使制度与纪律形同虚设,导致团队精神建立不起来。

其次是育人的问题。今天的世界,浮躁与投机已经是随处可见了。我们有很多企业,“养兵千日”的事情做得很少,轮到“用兵一时”之际就“临时抱佛脚”,高薪聘请、“拿来”,结果多数又不能解决问题。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对企业在战略性岗位(高级经理人)奉行“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做法。我认为,企业战略性岗位的人选,主流做法应该选择自己培养。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是战略性岗位我们通常要求它的人选对企业的观认同程度要高,而外来“和尚”很难这种要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经把人才与企业观的认同关系譬喻为输血的“对血型”,意思是双方的血型要一致,这个譬喻是十分贴切的。二是战略性岗位用人失误对企业的损害很大,台湾的宏基集团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90年代初,宏基集团总裁施振荣先生曾经从美国一些世界级企业聘请数位高级经理集体进入宏基担任要职。宏基集团把他们的这一行动命名为“空降兵计划”,但结果是计划,宏基的管理出现了很多困难。避免战略性岗位用人失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企业自己培养。也许会有人说这种观念过于保守,但是,只要我们对那些成功的世界级企业稍做研究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的战略性岗位人选都有在本企业工作多年的经历。美国是被很多人推崇的文化先进、胸怀博大的国家,即便如此,美国的重要岗位大多数也是由那些彻底融入美国文化的人士担任。

再就是用人。无论是管人,还是育人,都只是手段,企业的目的还是用人。企业如何把有用之才推到适应的岗位上,这是总裁必须做好的事情。我们有一些企业的总裁忽略了这一点,大量精力都投入到琐碎的日常事务上,轮到企业急需用人的时候,他们又常常抱怨手下缺乏人才。这种情况在中国具有很大的普遍性。1997年,我到一家年营业额几十亿的上市企业考察,参观完毕以后与对方总裁在他的办公室交谈。谈话过程中,不断有他的部下推门进来向他请示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有几个人是来请他签字报销的,报销单后面贴的是出租车票,看上去也许只有几十元钱。于是我就想,这位总裁太辛苦了,连这样的事情都要管。他这个企业是怎么办到这个规模的呢?

总裁要通过用人去延伸自己的胳膊,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共识。企业小的时候,这样那样的事情此起彼伏,总经理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一件件打理。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办?手不够长了,还要自已去打理,那就必然“按下葫芦起了瓢”。所以,只有通过用人来解决。联想集团年轻的总经理中,已经有若干位领导着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的事业部,他们有上亿元资金的使用权。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年轻的总经理,我们很难设想联想的局面会是怎样。当然,反过来这些年轻人也很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保障了团队精神的形成。

我们用什么方法把什么样的人推到什么岗位上去,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条件与约束,这是总裁必须做好的事情。大量企业的经验与教训都说明,要解决好用人的问题必须把握住一些重要的环节。譬如说,能力不够或者上了年纪的经理怎么才能从现有的岗位上退下去,尤其是那些功劳突出的老经理人,他们不退下去,新的人才就不能顶替上来。总裁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又譬如说权力下放的问题,有些企业经理岗位换了人选,但并不赋予其相应的权力。这种所谓的用人实质上并未真用,总裁必须研究怎样随着企业的成长把一部分权力发放下去。成功的企业总表现出一种规律,即企业往上成长,权力则往下发放。只有那些走下坡路的企业,权力是往上收的。当然,权力下放必须建立起相适应的约束监督机制,否则权力下放越多企业就越危险。

总裁要研究什么?要研究如何把责任压到人肩上,如何把权力与责任配套一起给人家,研究如何与约束。这是总裁的责任。总裁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管理者是管人的、用人的,所以他的大部分精力就必须投入到人的问题上来。

我们几乎可以较为极端地认为,成功的总裁都是通过管人、育人、用人来实现管事的,而所有的总裁都是管事不管人或者管人无方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做人事”是总裁行为修炼的第一个准则。否则这个企业将很难成为一个有效的团队。

二、总裁行为修炼准则之二:运筹修炼。

古人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位领导人的行为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运筹。运筹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平时常说的规划、战略等等。也不妨换一种方式来理解,譬如说企业是一艘巨轮,船长的职责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或者是第一重要的就是要看海图,要指引方向。

那么,什么样的总裁符合运筹所要求的标准呢?我们依然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来看看小的总经理和大的总裁,看看他们之间的工作内容有什么不同。

区别之一在于:大老板务虚,小老板务实。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务虚称作大企业文化,而把务实称作小企业文化。

成功的大企业绝大多数会有很多会议。我们可以去调查10个上市企业的总裁,看看他们一周的工作日程表,会议一定是最多的。也许会多到和初中的学生每天6节课一样,他们一天也要参加6个会议。决策集团的会议、参谋班子(大企业中常设的企划办)的会议、与体系负责人的联席会议、技术中心的会议、人事财务部门的会议等等。总裁们通过会议来情况、分析形势、处理问题。在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企业中,一般员工或者低层经理一年也见不到几次总裁,他们也不知道总裁在忙些什么。企业如同一部机器。它有很多很多齿轮需要咬合,然后一同转动。总裁就是最核心的那个齿轮。他通过会议(当然还有其它方法)让离自己最近的那些齿轮与自己一同转起来。然后,这些齿轮又把离它们最近的齿轮带动起来,于是企业就前进。从这个角度看,总裁的作用绝非火车头,而是发动机里的核心齿轮。

区别之二在于:大老板预警,小老板救火。

无疑,老板大是基于企业规模大,老板小是基于企业规模小。规模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这个企业是一艘巨轮,能够航行得远,能够不怕风浪。还意味着什么呢?还意味着你不能凭借经验来指引航向了,远航是做不到老马识途的。你必须依靠科学,必须通过海图、雷达和天气预报来制定前进方向。同时也意味着一旦遇到险情,你体积庞大难以灵活应变。所以,预警、规避风险就成为大企业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区别。之所以合理就在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条件不同。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用了近3年的时间,制定出一个2000年实现营业额30亿美元的规划。为什么要用3年的时间呢?他必须把很多事情搞透:实现30亿美元营业额所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体制问题、产品问题、资金问题,还有在整个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市场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应对,等等。这些问题不一一论证、分析完毕,对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规划就会出问题。大企业不能够冒险,不能够时时进退维谷。总裁不能总去充当救火队员,东边烧起来救东边,西边烧起来又去救西边。也许10次大火有9次都扑灭了,但也许就那一次就可以把企业化为灰烬。大老板和小老板不同就在于大老板必须把很多条件、很多因素搞透,要按照木桶原理把每一块短板都补长。

三、总裁品德修炼准则:非职务影响力修炼。

有一些人好像有一种强大的磁力,能把很多人吸引到他的周围。过去我们常说这就是人格魅力,这就是领袖气质。其实准确地说,这就是非职务影响力。作为一个领导人,非职务影响力的大小对于他领导地位的作用和保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甚至可以把非职务影响力看作是职务影响力的基础,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上一篇:中小企业总结及明年思路完善稿下一篇:开学老师对孩子们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