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精选8篇)
1.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篇一
随着各国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文化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提高思潮互相冲突和融合。面对这样的社会转型,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新一轮文化建设高潮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胡锦涛7-23讲话中都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决策。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什么是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最早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于首次提出,费孝通先生用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达了文化自觉的历程及意蕴。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取向。最关键的核心就是达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完整理解并把握,能够自觉识其形而且辨其神,同时对自己的文化怀有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可以发扬光大;第二,认识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博采众长,自觉吸收他者文化中的精华,具有改造外来文化的魄力,运用到自身文化建设中来;第三,在分析、比较、鉴别、吸取和整合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后,自觉实现文化创新,并对文化发展繁荣前景充满崇敬感与自信。
总的来说,文化自觉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文化自信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文化自觉提升文化目标,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发展;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
二、社会转型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础,也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下夯实的信仰基础。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艾伦-杜勒斯就设计了从意识形态瓦解苏联的任务和手段。杜勒斯曾说,“我们将从文学和艺术中逐渐抹去他们的社会存在,……文学,戏剧,电影——一切都将表现和歌颂人类最卑劣的情感。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往人类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40年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正说明了他们没有坚定不移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导致意识形态建设的失败乃至整个国家的垮台。因此,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先进文化,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更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导航。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及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等等,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才能确保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驶向正确的方向。
第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国古代器物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等。由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的,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应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首先要深刻认识这些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其次,还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遗产的保护都要加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制度,加强对濒危文化遗产的抢救措施。总之,我们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魅力,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吸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西先进文化结合,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环节。毛泽东强调:“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理性、科学的立场对待西方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做到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人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创造适合中国人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文化成果。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社会转型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的途径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当前,我们要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策略,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文化支撑,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第一,观念上,首先我们要培养对本民族主流文化深度的认同。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搞文化统治,文化强势。我们必须在多元价值观的前提下,把功夫下在文化认同上。通过有效的解释力和亲和的表达力,通俗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达给民众,使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自觉践行。在国内文化建设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能力。其次,文化自觉和自信关键是要形成自觉人格和自信人格。文化认同是前提,而形成自觉、自信人格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最终目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最终需要文化灵魂的自觉,而人格是文化的灵魂,所以人格自觉和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形成自觉和自信人格,关键是在人格结构中,要培养诚信、理性、敬畏、开放、包容、创新等品格。人格自觉和自信体现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的最终目的。
第二,在学识上,领悟中西文化的深刻内涵。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国度,首先是要拥有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和当代人文知识,这是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拥有了这些深刻的文化知识,全民的精神面貌也必然表现出有教养、有修养、有精神追求和远大的理想,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目的。其次,我们要学习外来文化,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西方的价值理念大力宣扬自由、平等、理性、人权、法制等,与中国文化理念的仁爱、忠孝、信义、和平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其实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对本土传统文化进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同时也要对其它能够对其他形态文化进行整合和改造,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提供可靠支撑。
第三,行动上,要有强大的文化创新活力,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是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在哲学、艺术、文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精神领域充满智慧与才华,诞生过旗帜性的文化巨匠,那么就具备了一个文化大国的特质。例如,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西方出现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在中国则出现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所以这一时期的优秀文献作品,充分诠释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
此外,还要借助传媒、广播、宣传等合力手段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转型期,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巨大,尤其党员干部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宣传者和模范践行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引领社会风尚,增进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总之,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先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解决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篇二
一、对农民工返乡现象的基本描述
关于农民工返乡的规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值。不同地区,农民工返乡规模存在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农民工返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且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表明,返乡农民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是在年龄分布上,外出者比未外出者年轻10岁以上,而返乡者的年龄与未外出者的年龄相接近;二是受教育程度越低,返乡的机率越大;三是外出打工的女性返乡的机率大于外出打工的男性。这些特征对于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农民工返乡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的推力因素。
1. 预期收益的降低。
预期收益包括物质收益和机会收益,物质收益主要包括工资收益,机会收益包括能够获得自身文化水平提高的机会,子女获得更好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城市人的机会。农民进城打工,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改善在农村的生活,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子女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稳定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成为真正的城市人。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他们往往没有得到那些预期的收益。在物质收益上,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很低,而且增长速度慢。在机会收益上,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预期的子女在城市获得优质教育的收益在减少,大量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无法正常入学,缺少高质量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再加上昂贵的借读费,很难使农民工子女接受到稳定并且高质量的教育。加上各种风险的增加,包括工作环境不安全而导致的人身伤害,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受到城市人的歧视,不能适应城市生活等等,预期收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农民工在权衡收益后,最终选择返回农村。
2. 不容乐观的就业环境。
农民工本身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相对于城市劳动力而言较低,所以他们在城市中大都从事一些脏、累、重,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工作强度大,工资收入却相对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力的下降,对于这些工作他们难以胜任,在工资少并且累的情况下,返乡是农民工理性的选择。在一些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后,他们也由于文化程度低,学习新技术比较困难,不能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而选择返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的下岗职工也迅速增加,这对农民工劳动市场来说,形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城市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实施了许多“再就业工程”,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对外来农民工从就业行业和总量上进行控制,这些地方保护色彩的政策,就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同时,下岗职工进入了农民工从事的部分服务行业,加剧了他们就业的压力。所以农民工在就业不容乐观的环境下,只能选择回乡。
3. 缺乏制度的保障。
农民工返乡现象存在的制度根源,就是严格的户籍制度的存在,这种城市户籍制度,把绝大多数在城市已经工作很多年的农民工挡在了门外,使他们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中。除了户籍制度外,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农民工也是被排除在体制外,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在城市中生活的成本,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当他们遇到经济困难,权益得不到保障时,他们往往得不到任何的救济帮助,也迫使他们回乡。虽然现在有很多的城市开始逐渐把一部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的体系当中,但是实际上,真正从保障中受益的农民工很少,而且大部分的农民工还是没有被包括在这些体制当中。当社会不能给他们的未来提供足够的保障时,他们只能自我规避风险,选择稳定,风险小的农村生活。
(二)农村的拉力因素。
1. 家庭的拉力。
农民外出打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给子女提供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城市务工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并且农村的家庭也需要他们回来时,往往成为农民工回乡的主要动力。家庭的拉力主要包括:照顾老人和子女的需要、结婚生子、务农。
2. 农村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党中央提出了很多改变农民收入政策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措施,包括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制度的改革和土地承包政策的改革。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减少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压力。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说土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就业机会,当他们无法在城市生活中生存时,依然可以回乡种田,保障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各级政府都格外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很多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并且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这就大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使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比起城市的种种困难,这些改变增加了外出劳动力返乡的可能性。在权衡利弊之后,很多人还是决定在家种田。另外,农村的这些变化,也使返乡创业成为很多农民工的愿望,加上当地政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一些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更加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是在集镇开办个体户、经营农产品粗加工、搞小商品贸易,或者摆设摊点经营特色小吃,还有一些人专门从事农产品的批发零售。
三、结语
对于农民工返乡原因分析表明,农民工返乡是各种城市推力因素和农村拉力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包括了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的影响,家庭,社会环境和农民工自身各种主客观的原因。虽然城市中存在推力,但是它仍然存在着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外出务工仍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总体发展趋势。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群体,农民工会针对各种因素,权衡利益,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不管农民工选择留在城市还是选择返乡,都需要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外出务工的条件,并且也要为农村提供更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在不挫伤农民积极性的同时,使城市和农村经济都得到发展。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行为成为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又一引人注目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行为的产生。本文对农民工返乡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现象,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朱贵平,吴静波,赵国艮.安徽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7,8
[2]路昌.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成本收益分析[J].消费导刊,2008,5
3.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篇三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腐败现象 危害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行政腐败现象的泛滥是伴随着 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的,而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经引起了十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文化问题。它不仅破坏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危害社会稳定;而且不利于国家的制度法制建设,是对国家法律的一种亵渎,使国家的形象遭到损害;而且降低了国家的行政办事效率,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会导致广大民众的道德水平下降,毒害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腐败有百害而无一利。行政腐败现象不除,将会在以后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一、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腐败现象对政治的危害
腐败是政治机体上的恶性肿瘤,如果任其泛滥就会对我国的政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会导致国家的毁灭。
邓小平同志 1989 年 6 月指出:“中国出乱子,就出在共产党内部;而在共产党内部,出问题就出在腐败问题上。”“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行政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如果治党不严,发展下去不是没有亡国亡党的危险啊。”“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所以,腐败对我国在政治上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腐败有如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如果不在其萌芽阶段就将其遏制,那么它就会繁衍到肌体的各个部分,最终会使肌体丧失生命力。同样对一个国家来说,腐败会使国家的法令政令得不到执行,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果腐败发展到一定程度,公众认为公共权力己成为政客们发财致富的工具和手段,政府的主要目标己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是为了促使私利的实现。那么,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合法性就面临危机,政府会失去人民的支持,民众的抗议浪潮可能此起彼伏。事态恶化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政治动乱和社会动荡。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而腐败可能使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丧失天尽,其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行政腐败现象对政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不仅会丧失民心,而且会“直接危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对经济的危害
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对经济的危害是显而易见,根据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主要类型的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为 9875 亿元至 12570 亿元,占全国 GDP 总量比重的 13.2%~16.8%。
中国在进入到社会转型期以后,就有计划经济逐渐的转入到市场经济。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会由于市场规范程度的高低,即腐败程度的高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腐败程度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取得的成果就比较大;反之,腐败程度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比较困难,取得的成果就比较小,甚至会倒退。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竞争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也必须符合法治原则。只有开放的、健康有序的竞争,才能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是,腐败的作用与公平选择、正当竞争完全相反,它具有消极破坏性和投机性。世界银行认为腐败问题出现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交合处。因此,一些市场主体在自私狭隘的利益驱动下,“寻租”那些思想道德薄弱而当权的公职人员,既“互利”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又破坏市场规范。可以说,腐败到什么程度,市场经济就混乱到什么程度。经济是腐败行为进攻的主要目标,所以,腐败与经济成反比,腐败越严重,经济发展就越缓慢;反之,反腐败的力度越大,成效越显著,经济发展就越快。
三、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对思想文化的危害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政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机关任意腐败行为泛滥,那么普通民众的道德就会丧失任何的约束。整个社会就会失去一切的道德标准,人们做任何事就只会从个人的物质利益出发,而丧失最起码的价值观念,犯罪就会成为人们理所当然的事情。西方学者霍尔巴赫也认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政府那样对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如此直接的影响”,“在不道德的国王统治之下,恶德本身也变得高尚起来”。它不仅毒化了社会风气,导致社会道德沦丧,而且是法律的公信力下降,致使一系列的社会失范行为出现。历史事实也表明,官场清正廉洁,社会往往正气盎然;官场腐败严重,公众必定丧失信心。
4.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篇四
一、我国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利益关系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实现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对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我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较大,城乡差距比较严重,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之一。这一现实,给改革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给政府扩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严峻而迫切的课题。
⒈面对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必须扩大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人均从美元向美元的过渡时期,也是该国公共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我国正处在从一般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发展与转型的特定时期,已开始形成全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基础。
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面临着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承担改革成本,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一方面又要着眼于发展,并为中长期发展创造条件。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但是,现实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相当薄弱,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财力还没有用到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因此,必须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⒉改革攻坚阶段,要有效地解决利益博弈与利益分享的矛盾,必须关注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经过年多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不仅形成,利益博弈也日益明显化,如何实现利益分享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使多数人能够不断地分享改革的成果。一是政府本身要以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确保自身行为的公共性,把守护公平和正义作为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原则;二是要建立市场经济调节下的利益均衡机制,通过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体现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以人为本,要为广大弱势群体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政府要集中财力解决弱势群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人均只有美元的国家,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时候,必须集中有效的资源,去帮助社会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比如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教育,灾荒的救助等,是目前政府最需要做的事情。把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够把追求社会平等与实现效率有效地结合起来。
⒊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社会结构进一步分化,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并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大社会风险程度。因此,政府转型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拉美一些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激化社会矛盾,并会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断或倒退。因此,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出发,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
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对政府转型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政府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最重要的是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加快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
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本质是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是社会,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还是社会管理,其本质都是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把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限定在公共服务的范围。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市场化改革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府作用的客观要求。一方面,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政府要满足企业的公共需求,提供宏观调控和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服务,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政府面对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要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着力解决社会再分配的问题,实现发展过程中的公平目标;第三,我国是一个转轨大国,政府还要努力推动改革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权保护、市场规范等制度性公共服务。
⒌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们越来越期望
理体制改革。世纪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当允许教育、卫生甚至社会事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但必须保证其社会目标优先,或不偏离社会目标。
⒈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公共治理的框架下,政府要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民间组织,逐步把一些传统意义的社会管理职能以多种形式下放给一些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承担。要在政府、企业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取长补短的平衡关系,为社会整体的进步提供推动力。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社会开始从单一中心向多元中心过渡。在这个时期,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机制,通过利益的表达和博弈来消除社会矛盾。从这个角度看,有组织的理性比非组织的理性更有效。在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因素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社会民间组织,形成在党领导下的协商对话制度,远比非理性的个体行为要好得多。并且,在社会矛盾尚没有可能转化为政治矛盾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民间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协调具体利益关系,还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和保持社会稳定,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四、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转型的实际进程
当前,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经济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同政府职能转变相联系;二是社会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潜在的风险,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政府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
⒉把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作为改革攻坚的重点。政府改革滞后,事实上越来越制约着其它领域改革的进程,并由此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未来几年,我国的改革有可能发生几个重要的转变,例如: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因此,“十一五”时期以政府转型为重点,各项改革才会有新的进展。
⒊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从关注公共需求变化和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出发,是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这就要特别强调明确划分和严格规范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和权利,在此基础上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我国政府的行政层级,逐步探索取消地(市)行政层级,撤消市管县体制,加强县级财政功能。要尽快试点从乡财县管入手,把乡镇政府变成县(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发达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基本社会结构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对政府转型的要求更加迫切,要率先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此外,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治理结构与公共服务体系,并按照这一目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⒋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随着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变化,实现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转型和创新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建设和谐社会能力的当务之急。首先,实现公共政策由封闭和半封闭向公开透明的转变。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面临新的变化:一是随着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的共识;二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和信息的作用超过了以往历史上所有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政策的效果更加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参与程度。这就需要政府从分化了的社会利益现状出发,赋予老百姓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以及改革过程中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要完善公共政策程序,引入专家咨询决策和社会听证制度,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诉求得到充分地表达。
其次,以人为本,要实现由单
一、严格的行政控制向人性化的公共治理转变。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直接面对广大老百姓,其手段的选取决定着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政府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公共政策执行手段的转型,要使公共政策的执行以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前提。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就出现了良好的转变,从过去的强制性手段转向人性化的激励手段。比如采取由处罚超生为主转变为奖励少生为主,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经济补偿机制,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奖励扶助。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以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种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就很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⒌建设责任政府,对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决策失误和不作为的政府官员追究责任。公共服务体系涉及大量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加强监管、审计和问责。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分工,适当引入竞争,提高公平与效率,同时也便于问责。当前,尤其要从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房地产价格上涨、群体事件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开始,启动公共服务的问责制。要把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步纳入到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使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置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下。
⒍推进政府转型,需要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化,某些政府部门本身成了改革的对象。从去年的宏观调控看,政府部门的某些行为,不仅具有部门局限性,还具有较强的自身利益的特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假改革、不改革,使改革在实践中大打折扣,并容易使人们对改革产生某些误解。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继续推进改革中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
5.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社会心理 篇五
[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青年;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认知——感受——回馈体系,换言之,是人们的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意向的一种表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价值观念属于较理性的层面,是较深层的认知结构,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对社会心理的其他方面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实质性内涵。社会心态则属于较感性的层面,是表层化的情绪表征,它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内涵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更加及时、动态的再现。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
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条件:满足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资源日益丰富,实现个人潜能与人生价值的条件更加充分,进入社会结构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逐渐拓宽等等。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在生理素质、心理特征、学习方式、群体文化以及经济活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层面,青年的理性精神、利益意识、个体取向逐渐增强,由此反映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领域则表现为,青年的自主倾向、现实定位、多样选择日益凸显。这一切都从作为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是青年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的青年社会心理中表现出来。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趋加速和深化,青年社会心理的变化也就表现出得更加明显。
一、青年社会心理的现状和特征:
朝向现代化的开放与理性
1.轴心维度的价值观念
从根本上说,价值观表现于人们在评价事物的过程中对于重要性或意义所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念在社会心理体系中占据着轴心地位,人们之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实质上表现出了其价值观的差异性。价值观在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中同样占据着轴心地位,因此,社会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实质上就表现出其价值观体系的差异性。在价值观体系中,有一些是处在轴心维度的观念,它们对其他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最具轴心性质的观念有:对于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奉献与索取、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判断。
(1)社会主流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得到大多数青年的认同。从一些实证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对于社会主流文化一直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大多数青年表现出了认同态度。首先,集体取向的价值观仍然得到肯定。在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当今大多数青年依然认同与肯定集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但是,与此同时,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态势。其次,在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寻求兼顾的态势。对于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问题,绝大多数青年表现出了一种希望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兼顾的倾向。这种希望在付出之后也能够得到相应回报的心理,表现出了一种务实性的特征。第三,强调合理利已并非等于损人利已。在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当今青年价值观念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强调合理的自我利益。然而,绝大多数青年并不认同“损人利已”。“先人后已”仍得到不少青年的肯定。(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参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社会政治心态状况调查”,北京市调查结果,1997年。)
(2)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仍然体现于青年的观念和行为中。在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新闻周刊》作了一项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传统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59%的人认为很重要,40%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人认为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可见,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有作用给予了肯定。对于有的人大代表提议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被调查者中36%的人非常支持,27%的人比较支持,20%的人未表态,10%的人不赞成,3%的人表示反对。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古代文人的理想,10%的人认为一直“是我的理想”,69%的人认为“我会考虑”,14%的人认为“是别人的事情”,7%的人认为“已经过时”。尽管处在一个开放和变迁的时代,但当今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认知度与认同度。而且大多数人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共同存在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同时并存。从这里表现出了一个正在崛起大国的青年所应有的良好心态。
还有其他调查结果表明,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当今青年身上普遍存在,最典型的方面有,孝敬父母依然是绝大多数青年所遵从的道德行为规范;节俭观念仍然得到较多青年的认同。(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3)青年对待金钱表现出了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在某种意义上,金钱观是价值观最重要的表现层面之一。我们正从一种泛伦理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向着强调价值规律的工业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以及世俗文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金钱角色日益彰显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为正确定位金钱这一物质利益的最基本象征符号的作用提供了前提。
一些实证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年把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看得比金钱更为重要。大多数青年肯定金钱在社会生活应有的基本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将金钱的作用加以夸大。可以说,在价值观上,当今青年的主流人群对于金钱持有一种现代人所应有的健康态度。
2.个人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青年更倾向于选择现实成功型的人生榜样。世界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是我国数代青年的精神偶像,微软缔造者比尔·盖茨则是当今成功人士的代表。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和选择可以透视出人们人生价值观的状态及其变化。一项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一般都把保尔和盖茨视为英雄。然而,他们更倾向于将保尔视为精神世界的偶像,更倾向于把盖茨当作现实世界的榜样。(参见唐钧:《关于保尔精神与盖茨现象的思考》,《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可见,在人生理想上,当今青年更倾向于把事业成功型人物作为自己的实际榜样。
当今青年在人生理想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既注重精神的价值,同时又注重物质的价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作为人生道路的具体职业类型选择上,青少年所崇拜的职业与所选择的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换言之,最崇拜的职业并不是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情形反映出在他们的择业观念中,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他们最崇拜的是科学家,而最愿意成为的是企业家。(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出他们人生理想中基本的务实取向。
(2)青年的经济自立意识增强且更注重实质方面。经济自立意识是个体在获得收入、进行理财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它是现代人格结构中应有的基本成份之一,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项基础素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日益深入,就业体制、教育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对当今青年的成长历程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挑战,而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导致了当今青年在独立人格方面的倾向日趋增强。而作为这种自立意识的基础方面,则开始于经济自立意识的形成。
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当今大中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正日渐增强。对于“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这一问题,表示肯定态度的占79.7%。第二个特征是,大中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更注重实质方面。明确表示“不在乎打工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多挣到一些钱就行”的占36.3%;表示“没太多想过”的占35.1%,从一定意义上说,“没太多想过”也表明不注重形式。(由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透视了这方面的基本情况。参见杨长征主编:《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可见,这种经济自立意识更注重把握机会、自我努力,而更少了传统的多重顾虑和“面子”观念。
(3)青年的成就动机高涨,能力本位的成才观念正在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结果并产生巨大能动作用的是,人们追求成功的事业心不断地增强。据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结果(参见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就目前最想做的三件事而言,青年中比例最高(51.7%)是“追求事业成功”,表现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或成功需要。与此相关的是,他们的信心、独立意识和个性的增强,由此导致了成才自信度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对自身取得事业成功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这种成功自信度随年龄段从高到低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成才观上的能力本位观念正在形成。对于成才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调查表明,北京青年中比例居前三位的人分别认为是“准确地把握机遇”(56.3%)、“头脑灵活,敢于创新”(53.5%)和“有专业有技术”(39.2%)。换言之,在多大数青年看来,对成才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在于个体方面,并表现出对于主体能动性的强调。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取方式由世袭(即父辈传承)变成自致(即自我成就),因此,这种状况也就会从人们的成才观上反映出来。调查表明,对于什么是“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这一问题,青年中比例最高(73.5%)选择“才干”,远远高于选择“有靠山”(11.5%)、“请客送礼”(1.9%)。这种心理实质上又是以对作为人们成才条件的社会现实状况的判断为基础的。对于“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当前社会给人提供的成功机会如何”这一问题,青年中比例最高(53.3%)认为是变得“更公正、平等”。在现实中,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青年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因此,一个更充分强调个人成就的现代社会的来临,是当前青年形成能力本位观念的最深刻根源。
3.人际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一般人际交往观念上表现出越来越理智化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与整个社会中人际互动方面的变化一样,青年的人际交往观念及其行为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交往方式更加“间接化”。由过去更多的面对面互动,如“登门拜访”,变为现今更多的间接化交往或“媒介交往”,如用贺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互致问候。“间接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既进行了交往,又为自己和他人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二是,交往越来越“理智化”。过去因情绪化或意气发生不必要纠纷的现象时常可见,现今趋向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来妥善处理利益纠纷。当然,这种趋势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消极效应:除了交往越来越“务实化”之外,在个体化趋势增强的同时,也隐埋下沟通减少、人情淡漠的后果。这表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两面性。
(2)恋爱婚姻观念上表现出更加理性、开放的态度。一些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多大数青年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性行为”这样的观念表示认同。青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甚至认为夫妻之间也可以保留隐私。婚前财产公证的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青年理性地加以接纳。大多数青年对于由于感情破裂而导致的离婚现象表示了接受态度。由于价值观的急剧变迁,青年女性的生育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结婚后不生孩子的观念得到一定比例的青年女性所认可。总之,当今青年对早恋、婚前性行为、离婚等现象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常常把它们列入个人生活方式的范畴加以理解;对婚外恋现象也从很大的宽容性上加以对待;而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丁克家庭等都在一定数量的青年中成为较时尚的观念和实际选择。
4.社会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青年的择业观念和意愿表现出多样性特征。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国家推出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也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当今青年在择业心理上呈现多元化取向,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择业目标上,更关注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上,职业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条件常常被排序在第一位。第二,随着“铁饭碗”意识的式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开始形成。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放在非优先考虑的地位上。第三,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已很大程度地淡化。人们更青睐自由度较大、自主性较强的从业方式,更愿意选择时代特征鲜明、管理体制规范的从业机构。第四,在职业流动方面,主动变换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人不仅在择业问题上更倾向于自我决策,而且在流动或“跳槽”问题上也表现出更多的能动性。
(2)青年的公共服务意识或志愿精神日益增长。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发展逻辑,“小政府,大社会”这种结构演变趋势将使处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领域日趋扩大,因此,必然导致一个公民社会的兴起。而公民社会的培育又将成为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其中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成为关键要素。
当个体通过形成自主性和独立性而达到一定发展程度之后,其心理需要的层次就会逐渐上升,从而表现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服务意识是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典型形式之一就是志愿精神。
作为一种具体化的人文精神,志愿精神是指一种以自愿性、非营利目的性或公益性的亲身参与,促进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在志愿精神促进下所形成的社会行动就是志愿行动。在中国,较大规模的志愿行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此后,从为各种重大节庆活动服务,到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再到抗击SARS等重大突发事件,到处充满了志愿者的身影。自90年代至今已有近亿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力量。青年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志愿精神或公共服务意识。
(3)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其他年龄群体超前。1999年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二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致信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就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出8点建议。朱鎔基总理亲自批示。此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应,促进了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更进一步关注。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把环境污染问题与就业压力问题看作是我国未来社会问题中更使他们忧虑的方面。(《孩子眼中的未来——“今日青少年”系列报告三》,《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24日。)对北京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已经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对于在郊游时处理喝完的饮料罐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问题,75.1%的青少年表示会把它们扔到垃圾箱里。(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向人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些迹象表明,当今青少年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头。2000年6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我国首次范围最广、样本量最大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当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环保知识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与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尚有相当的差距,但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可喜的是,我国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正在提高,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他们的长辈。(《公众环境意识老不及少》,《中国青年》,2000年第4期)
二、青年社会心理的问题及其原因:
社会转型中的心理转型
1.青年社会心理内含的矛盾特征
如果问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上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那么,答案就是社会心理中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存在于青年观念和心态的各个层面。
在金钱观念上青年表现出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生命周期中存在一种“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在由不同的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极少有需求感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待补的特殊时期,因此,金钱“焦虑”又表现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可以说,这是观念与心态之间的矛盾性表现。
由于社会提供的机会增多,青年成就动机也呈现出高涨状态,他们追求成功的事业心不断增强,出于这些原因,青年努力追求创新而不愿墨守成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青年为了事业成功而一定程度地忽视个人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工作狂”现象使得他们付出一定的人本代价。
在日益强化的个体化和理性化趋势下,青年人际交往的利益取向或实用化变得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一切所带来的“大家见面越来越有礼貌”趋势的同时,人们又不免怀念集体生活的温暖、亲密无间沟通的愉悦以及那种感情重于金钱的人情味的厚重。
由于两性亲密关系的世俗化潮流,也给当今青年在面对爱的世界时增添了选择上的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传媒对于性的渲染、以及科学化的性教育过早地打破了青少年对于性的神秘感,而在一个日益增强的个体化时代,自主性、独立性越来越高的个体,对于“感受”质量的至高无上的追求、以及对选择自由的更加充分的拥有,使得以往的“从一而终”的模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在这种状态下,爱对于它的主体已不可能有固定感可言。
2.青年的历史意识相对欠缺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成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知识量很少,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从而导致了青年难以形成相关的历史意识。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类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3.青年的诚信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等。尽管作为一个法理社会,我们的社会逐渐增加更多的法律关系对于社会行为的调整,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进行有效交往的最重要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向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4.青年的心理承受力需要强化
社会的急剧变迁,对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异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21.6%-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4%,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葛秋芳、曲国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亟待关注》,中国校园网。)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现象,甚至使人走上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犯罪道路。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总体上看,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中的问题或矛盾的心理机制性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出考察:
第一,青年个体心理中自我确证难度的增加。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要进行自我确证,建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中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并非易事,而必须经历一个心理发展的合法延缓期。在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心理发展这一合法延缓期与社会转型期正好相互交织,这个重要特点无疑进一步加大了青年外在成长环境与内在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
第二,青年社会价值观存在多元特征或空白状态。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我们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三、青年社会心理的走势和引导:
优化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
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形成,是在社会塑造与个体学习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而对于当今青年社会心理的发展而言,社会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基础性或前提性的工作。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在于,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塑造机制与个人学习机制朝着社会预期目标和理想状态有效运行的条件和因素。
1.建立崭新的青年发展观以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其核心实质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应该把“以青年为本”作为青年发展的基本原则。所谓以青年为本,就应该体现为充分尊重青年作为社会主体、特别是作为利益主体不断增长的多种需求的满足,这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基础层面。第二,应该把“青年的全面发展”作为青年发展的根本目标。在这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导向下,促进青年研究的理念、范式和青年工作的政策、机制向着现代化所需要的取向全面而深刻地转型。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努力解决青年发展中存在的两种类型的重要问题:第一种类型是青年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如青年的就业机会、青年的入学条件等问题;第二种类型是青年发展的文化性问题,如青年因面对各种文化困扰而难以确定人生观、择业观等问题。
2.继续制定与不断完善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政策
青年发展的推进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根本上依赖于社会政策的途径来加以实现,因此,促进青年发展的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更进一步地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当中。在当前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完善大学生在校学习政策(关于完善大学生在校学习政策方面,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建构科学的评估体系,规范高校的收费政策;第二,进一步完善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相配套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第三,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和机制;第四,继续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第二,不断健全下岗失业青年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尽快建立各年龄段青年、尤其是进城务工青年的相关培训体系。
3.建立青年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需要有效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和发展问题。由于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影响青年一代成长的环境因素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即由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一般而言,当前青年亟待得到社会支持的方面包括: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危机的干预、贫困状态的缓减和消除、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日趋深入,人们开始能够自主地选择职业类型、选择就业地区,而且进行选择的自主性和空间越来越大。由于择业者开始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风险,而且进入就业市场的程序越来越复杂,因而,使得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前景及其进程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具有空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求职信息的及时获得以及就业市场的顺利进入等。
4.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感受到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
在社会转型加剧的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地显现出来。因为现代化是由多重因素所推动的整体性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发展和心理变革来加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必须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一种多层次的文化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它能满足不同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不仅具有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还具有心理满足、行为调适的作用,甚至包括情绪表达、压力释放的功能等。应该对社会文化的建设质量建立起一套测量和评估的科学方法及其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主要应该区分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的绩效,二是文化事业的成效。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中,文化产业必须将社会效益作为一项重要检验指标。总之,要通过文化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对于青年一代具有明确导向和整合作用的社会文化体系。
5.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研究
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不仅能更敏锐地了解当今的社会现状,而且还能一定程度地预见未来的社会走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包括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研究。第一,需要加强关于青年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需要加强对于与青年发展有关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的应用研究,并将有关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际工作的理念、机制和政策;第三,需要加强对于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追踪性研究。而且应该把有关的研究工作加以常规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沈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沈杰:《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青年成才心理》,《中国人才》,2004年第2期。
[4]沈杰:《后单位单位制时代中国青年择业心理的多元化取向》,《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
[5]沈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发展:一种宏观性的分析》,《青年探索》,2003年第5、6期。
[6]沈杰:《北京青年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兼对上海、天津和广州青年学生的比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7]杨长征主编:《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8]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青年指数2003年版》,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李路路等:《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陆学艺等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社会转型期的人格特征及其塑造 篇六
社会转型期的人格特征及其塑造
现代社会的转型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压力和危机.“人格危机”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它引起了广大教育专家对现实人格的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探讨.本文拟从对现代人格的评价入手来探讨理想人格的塑造.
作 者:刘志春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 刊 名: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RAINING AND RESEARCH-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2 19(1) 分类号:B848.8 关键词:人格转型 理想人格 人格危机 超越性7.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篇七
一、教育公平范畴的界定
教育公平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的制约。它是社会公平的子系统, 受到文化发展, 人口法阵, 社会阶层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教育的所谓公平, 是相对而言的, 并不是绝对的公平, 这因为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 而我们所在的教育环境下, 非公共教育资源又存在着很多不公平, 所以说, 是相对的而而不是绝对。所以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所以教育公平还是动态性的, 区域性的, 历史性的概念, 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地区教育公平的范畴也是不可以混淆的。因此, 教育公平就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二、分析妨碍教育公平的因素
1. 主观方面
主要包括的方面有:教育者素质高低, 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教育决策失误等。我们以教育决策的角度分析来看, 大部分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都是以良好的主观愿望为开端, 即出发点是好的, 但其效果却是不尽人意, 仍然会有一些政策出现教育不公平的负面影响, 导致各种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滋生。以教育者自身素质角度分析, 教师多数不具备民主和公正的意识, 由教学过程的若干不公平导致教育结果的最终不公平现象等。
2. 客观方面
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技术水平等都是客观因素。从地区来看, 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一, 若中国二元结构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均性继续延续, 会使得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无法缩小。只用一种模式是无法来解决教育问题的。个体间智力差异、非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差异都是在教学中阻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而生理发展差异及心理发展差异都是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 这种差异是无法磨灭的。
而在技术水平方面不知取决于现有老师的知识涵养、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合作也包括妨碍教育公平实现的授课制度、课程控制以及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等。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1. 明确政府责任, 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要大力加强教育投入, 改变多年注重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目前,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经费平均值是4.3%, 而中国大学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的3%左右, 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 尤其是针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财政扶持, 要用现代眼光去看, 改变老旧的教育发展思路。
2. 加强队伍建设
扩大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关注和关心他们全面发展的情况, 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使他们尽快提高学习水平。
3.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着力调整格局, 缩小各级各类学校、各地区教育差异
用科学的方法来分配教育资源, 因势导利, 结合各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育投入, 通过一系列措施, 使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逐步达到平衡。对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区及中部新兴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要加以重视, 使之快速发展。为使教育事业领域健康科学发展, 各相关部门应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 努力寻求教育经费途径, 筹集更多民间资本, 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4. 通过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 市场与学校三者的关系来确定政府基本职责, 从而起到规范作用
在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中, 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总之, 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中国社会要持续均衡发展的局面, 必须实现教育公平。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必然会在社会的进一步转型过程中得以解决。
摘要:本文是以社会转型为讨论基础, 以核心社会构建理论和社会转型教育的公平问题为纽带, 全面分析了造成教育公平倾斜的原因, 探索了社会转型期能促进教育公平长期发展的方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且对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教育体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8.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篇八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
(二)利益多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高度均衡、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个体利益的合法性,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个体利益凸显以后,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从高度均等逐步演变成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分化越来越大。面临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协调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将日益复杂,协调难度将日益加大。
(三)民生建设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发展型社会,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开始全面快速增长。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产品的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人们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还存在着大量短缺,公共服务的有限导致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凸显。
二、淄博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全面实施“三大工程”,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全面实施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主体的网格化治理工程。全市统一设立“镇办—村居(社区)—基础网格”三级网格,将机关干部、“两委”成员、政法干警等下沉到基础网格,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责。截止目前,各级网格员已走访群众110万余户,提供服务60万余次,代办各类事项55万余件。二是全面实施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视频资源,集中建设集信息采集、视频监控、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三是全面实施以市、区县、镇办、村居(社区)四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化服务工程。市、区县和镇办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村居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整合政法、综治、信访、维稳、民政、社保、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大类90余项服务治理事项全部下放,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截止目前,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已接待群众115万余人次,办理业务112万余件。
(二)落地贯通“四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科学发展、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建立了市、区县、镇办和重点村居、企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改革事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全面评估,实现了“被动求维稳”到“主动创和谐”跨越。二是构建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控制体系。全市建设立了由法院、公安、司法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小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会议制度。三是构建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全面推行“六小警务”、“一村一警”做法,全面落实责任民警、日常化巡查制度,完善信息预判预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治理、依法严打和社会治安防控“五项机制”,形成了全覆盖、全时段、网格化、数字化“两全两化”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四是构建社会稳定督查考核奖惩体系。加强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全市建立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督导检查、调度通报、观摩评比、打分排名、考核奖惩”责任体系,实现了责任落实、督导、倒查、追究“一条龙”。
(三)完善提升“两大保障”,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一是强化法制宣传实践。在全市集中开展“学三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干部培训、媒体专栏、知识手册、手机短信、宣讲团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延伸到基础网格、到户到人,让法律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二是强化过硬队伍建设。以品牌政法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增强素质入手,在全市机关开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争创优秀服务机关”主题实践活动,着眼于打造“认真、专业、务实、廉洁”品牌政法队伍。
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目前,通过“三四二”工作格局的设置,淄博市对现有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进行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社会管理和服务所存在的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同时还面临着社会治理的组织和人才基础薄弱、政府和社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民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方式方法转变为核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创新。目前我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一是改革体制机制,也就是打破“双重”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对于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了,直接到民政部门备案登记。二是限期脱钩。就是转变官办社会组织的身份,让社会组织真正回归民间,目前推进的是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三是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四是加大培育力度。现阶段,我国的基层社会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政府应继续坚持培育和发展的理念,为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扶持。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从大量的社会实践看,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化、诉求反映方式激烈化以及触发低、突发性强的特点。第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大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而言,应当立足于社会公正的理念,切实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理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第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只有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才能够从源头上减小社会矛盾产生的几率,减弱社会矛盾的“烈度”,从而有效地稳住社会的基本面。
(三)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社区,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一要坚持群众观点,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首要前提。实施民生工程需要在广泛征求民意、全面摸清需求的情况下实施,这样,民生实事才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满意。二要用心用脑用力,沉到一线抓小抓细抓实。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干部只有沉到一线,从细处入手、从小处抓起,把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三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不竭动力。为民服务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能因干部调整、人员变化而使联系断了线、服务打了折,必须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一以贯之地抓执行,使为民服务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分内职责。
参考文献:
[1] 朱冬亮;高扬.福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J].东南学术,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