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1 准确是思维的升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24-09-14

2016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1 准确是思维的升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精选3篇)

1.2016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1 准确是思维的升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篇一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七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试大纲》对词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要求考生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词语。这里的“词语”指常用的规范的词语。

1.(2012·课标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2.(2012·辽宁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3.(2012·大纲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4.(2011·课标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在新课标全国试卷中,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从没有中断,而且考查重点明确,题型稳定。词语考查重点是成语,形式主要是单项选择题。所考成语一般是常见常用且易混易错的成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较强。

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重点是成语。成语的“正确使用”,就是指所用成语的含义、使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等与语句表达的意思协调。成语考查角度如下:

1第 考查角度一:考查成语的词义

对成语词义的考查是成语类考查的一个重点,由于成语大都有其固定的意义,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准确把握其整体意义及成语中关键语素的意义,不仅把握其本义,还要把握其引申义和比喻义,以防出现望文生义、轻重失当及重复累赘类错误。

典题探究

【典题】(2011·北京高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题思路:B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此成语不合句意。C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合事理,与语境矛盾。

答案:A 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作深入理解,就全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2012·山东高考)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解析:“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用在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2.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使用时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恰当使用,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错误。

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好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解析:“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词义很重,句中用在考生身上犯了重词轻用的错误。

3.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从意义上乍一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可能事理不通。

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解析:“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子意思完全相反。

4.画蛇添足,重复累赘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例:(2012·浙江高考)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析:句中“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

方法归纳

1.在成语的使用判断中,要特别注意成语意义和语境意义的契合性,成语使用既不能违背语义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

2.善于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解题。高考成语试题中每年都可能遇到生僻的成语,在做题时,我们要善于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作答。

对点训练

2第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就球迷的个性、风采而言,吹喇叭、敲鼓、喊破嗓子远不如特制的装扮显得头角峥嵘。....B.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体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C.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D.政府虽然已果断出台政策平抑物价,但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态势来看,恐怕难以毕其功于一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与普通“老赖”不同,个别地方政府耍赖的背后有更多权力的影子,权大于法、行政干预司法的现象历历在目,老百姓往往显得弱小无力。....B.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军方有意出兵巴基斯坦扫荡塔利班,但阿富汗战争问题远未解决,巴基斯坦局势又错综复杂,美国愈显左支右绌。....C.累了一天的郭明义不顾疲劳,下了班就到职工浴池为大家义务搓澡,同时不胜其烦地宣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常识,呼吁大家积极捐献。

D.与张艺谋前几部影片引发的反响有所不同,《山楂树之恋》没有太多口诛笔伐的声讨,广大观众不....满意的只是“大师怎么拍了一个小品”。考查角度二:考查成语的用法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会产生功能混乱的错误,出现用错对象、搭配不当、谦敬错位等错误。有些成语在实际运用中,有其使用习惯,如果不了解,也会误用。

典题探究

【典题】(2011·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解题思路:A项,漫无边际: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谈话、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这里显然用错对象,应为“浩如烟海”。B项,闲言碎语: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或没有根据的话,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只言片语”。D项,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此处形容质量好坏不一,使用对象错误,应改为“鱼龙混杂”。

答案:C 1.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成语大多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若使用对象分不清楚,则会张冠李戴,造成失误。例:(2012·江西高考)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解析:“不同凡响”,指不同于一般的声响。该成语形容人或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多指文艺作品。这里对象用错。

2.搭配不当,功能混乱

词语有自己的词性,成语也有,不了解成语的词性,在运用时就会出现搭配不当,以致结构混乱。例: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嬴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解析:句中“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与“行动方案”搭配不当。3.不明用法,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了解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出现错误。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解析:“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此词只能用于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否则就会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之嫌。

方法归纳

1.准确把握成语的用法,避免使用范围、对象出现错误。做题时应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把握句页

3第 子陈述的对象,同时注意所给成语特定的使用对象,从而避免张冠李戴,造成错误。

2.学习语法规则,注意词语搭配。如有的成语前面不能加数量词,如“芸芸众生”“莘莘学子”;有的成语后不能够带宾语,如“漠不关心”;有的成语只能够用于否定句中,如“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

对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帮老同学聚会不去繁华的城市,不去高档的酒店,而是到野外面对青山绿水吟诗作画,附庸..风雅,别有一番情趣。..B.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将经过多个村庄,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认真做好沿途的土地征用和住宅拆....迁工作。

C.当这位“长袖善舞”的梨园名旦,抖起她最擅长的水袖,唱开清亮的京腔时,台下的观众都禁不....住大声地喝起彩来。

D.我天生喜爱文艺,要叫我唱个歌跳个舞还行,可老师偏要让我来参加这个辩论赛,真是赶鸭子上....架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每到春茶上市的时节,茶叶交易市场内就开始喧闹起来,前来交易的茶农、茶商人满为患,好不....热闹。

B.打开电视一看,各电视频道:争相预告各档花期,这才让人意识到对春天的向往渐成现实,倍觉意兴阑珊。....C.针对该国发生灾情,我国驻当地大使馆迅速作出应对,发布紧急公告,强调将对中国公民鼎力相...助。.D.几年来,庙会看上去都很热闹,但游人很少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看来庙会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进行改革。

考查角度三: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典题探究

【典题1】(2012·山东高考)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解析:“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这里形容演讲选手,感情色彩不当。

【典题2】(2012·安徽高考)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解析:“令人侧目”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感情色彩不当。

方法归纳

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褒贬倾向。特别注意有的成语仅一字之差,但感情色彩却完全不同。如“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两个成语仅一字之差,且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含贬义。而后者指“(已经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不含贬义。

对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刚才还疯狂得如火如荼的那群孩子们,现在都像泄了气的皮球,躲在一边不吱声了。....B.尽管饥荒闹得灾民满城都是,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胶柱..鼓瑟起来。..C.老钱虽然退休金不高,但儿女孝顺,月月给钱,所以他也能过上游手好闲的好日子。....D.中国足球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早就奠定了胜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09年,上海闽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高层在建商品房齐根倒下,这令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们页

4第 叹为观止。....B.首届海峡两岸国学研讨会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讨论国学文化对现代的意义等。....C.我们并不反对准备,但反对长期准备论,反对饱食终日的亡国现象。文恬武嬉,行阵和睦,才是....我们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

D.这位代表所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句句发自肺腑,没有套话、假话,因此我们更应....重视。

1.(2013·辽宁省五校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B.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又一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字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杰评价说,拍摄这样的照片主要靠妙手偶得,如果是通过后期的电脑....制作,内行一眼就会看出破绽。2.(2013·湖南衡阳八中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B.我国羽坛健儿林丹在伦敦奥运会上勇夺男单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C.班会上,关于秋游的安排大家议论纷纷。面对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我真是莫衷一是。....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3.(2012·宁夏银川一中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B.在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4.(2013·辽宁大连一中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车联网作为其产业链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研发和应用如疾风劲草,势不可挡。....B.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书店经营者告诉记者,出版社愿意给图书加塑封还有一个三缄其口的原因....——塑封后的图书销量比不塑封时要高一到两成。

C.阿里巴巴集团长期关注清洁水源和改善空气质量,而“空气与水保护基金”的建立与其自然环境保护的策略是水到渠成的。....D.社会越发展对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要求越高,社会发展的进程本身就为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创造了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5.(2013·四川高考模拟压轴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门工具学科,对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对我们的生活及工作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B.学习雷锋应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当仁不让,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5第 C.2011年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11月20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6金1银,..日本小将吉村真晴获得男单冠军。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6.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荡气回肠,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

C.全球经济波谲云诡,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在货币政策紧缩、国内资金面紧张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国内A股不断下跌,很多普通投资者或深度套牢,或忍痛割肉出场,令人扼腕叹息。

D.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7.(2013·辽宁高考模拟压轴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B.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C.随着2012年选情不断升温,美国政府以邻为壑,利用人们对中国崛起的忧患心理提高自身的支持....率,使两极化的美国政客团结在一起。

D.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事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C.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谈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页 6第

参考答案

考向分析体验 感知真题

1.B 解析: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用错了对象。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用错了对象。

2.A 解析:方寸之地:用来指人的心。此处为望文生义。

3.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用反了,应为“不负众望”。B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用错了对象。C项,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用错了对象。

4.D 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考点探究突破 对点训练

考查角度一:考查成语的词义

1.D 解析:A项,头角峥嵘:本是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此处望文生义,使用不恰当。B项,望文生义。苗而不秀:比喻资质虽好,但是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C项,涉笔成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D项,毕其功于一役:将本应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举全部完成。

2.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B项,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C项,“不胜其烦”应改为“不厌其烦”。“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而“不厌其烦”形容很有耐心。D项,语意重复。口诛笔伐: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考查角度二:考查成语的用法

1.D 解析:A项,附庸风雅:为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项,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胸无大志。这里误解了成语意思。C项,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含贬义。D项,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2.D 解析:A项,“人满为患”感情色彩失当。B项,“意兴阑珊”的意思是兴致衰退,与此处句意不符。C项,“鼎力相助”为敬辞,多用于有所请托或表示感谢时。D项,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考查角度三: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

1.D 解析:A项,如火如荼:形容军威壮盛,也比喻气势旺盛。不能用来形容人。B项,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C项,“游手好闲”贬义,误用为褒义。D项,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少,收效大。

2.D 解析:A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感情色彩不当。B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讨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不合语境。C项,文恬武嬉:指文官图安逸,武官贪玩乐。指文武官吏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不合语境。D项,崇论宏议:超出一般、与众不同的见解。

演练巩固提升

1.B 解析:B项,惊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在这里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错误,可用“骇人听闻”。

2.A 解析: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陋,浅陋;寡,少。B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用在这里与句意完全不符。C项,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D项,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此处褒贬误用。

3.C 解析:A项,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项,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项,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项,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D 解析:A项,疾风劲草:指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用来形容立场坚定,忠贞可靠。B项,三缄其口: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缄,封。C项,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渠,水道。此处应用“一脉相承”。

7第 5.B 解析:“当仁不让”的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A项,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用在此句不正确。C项,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既然男单冠军旁落,就不应用“囊括”。D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不合语境。

6.B 解析:A项,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B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不能形容吃喝。C项,波谲云诡:形容事物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变化莫测。D项,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7.C 解析:A项,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B项,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C项,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应运而生: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8.A 解析:沙里淘金:从沙子里淘出黄金,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小,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B项,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不合语境。C项,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与“初春”矛盾。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D项,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与前面的“眼下”重复。

页 8第

2.2016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1 准确是思维的升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篇二

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辨析近义词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1.结构分析比较法

通过对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①你这种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②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③他对着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个没完没了。

上例中的“想象、联想、遐想”是一组近义词,含有共同的语素“想”,都有“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脑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素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想象”是联合式合成词,着重于想出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是偏正式合成词,侧重于由别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类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则着重指比较悠远地去思索或想象。2.句中对照替换法

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搭配关系以及词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别。这种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例如: ①他们两个人正估计情况,交换意见.

②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了竞赛.

为了找到“交换”与“交流”的差别,我们可以仿照这三句,试着给这两个词替换一些“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发现,“交换”一词主要与“实物、礼物、纪念品、资料、产品、眼光、俘虏”等具体名词相搭配,有时也与抽象名词“意见”等搭配;而“交流”则一般都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抽象名词相搭配。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交换”着重于“互换”,即双方互相给予某种东西;而“交流”则着重于“对流”,即双方经常地互相流通或给予.由此可知,上例中的二词不能互换。3.运用反义词推究法

通过近义词的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 ①敌人的退却是虚假的,要引我们上钩才是它们真正的企图。②你以为她拒绝我,是故意地虚伪么? 要辨析上例中的“虚假”与“虚伪”的细微差别,可通过它们的反义词来判断.“虚假”与“真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假”,指情况与实际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容、证据、情况、情节、因素、成分、成绩等较抽象的事物,有时也用于人的言行;而“虚伪”与“诚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伪”,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诚实,多指言语、行为、作风、态度、道德、品质等有关人的言行表现。应试思路: 此外,要多侧面多角度地仔细辨别,全面考虑,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信马由缰,凭想当然办事。要善于通过上述五点来选择突破口,灵活运用平时解题时积累的各种方法,准确、快速解题。

虚词使用的错误主要包括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和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两个方面。(1)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

①错用关联词语。即没能很好地理解上下句的关系,把用于彼关系的关联词,用于此关系的句子之间。②滥用关联词语。一个句子如已有表示某一关系的词语,就不能再用表示这一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的原因,是因为„„”的句子就是经常出现的这类错误。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我们要记住一些经常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以免误用。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个复句,如果各分句主语相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如果各分句的主语不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否则就错。(2)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

①介词使用错误。介词的主要作用是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但要注意有时多用了介词会导致缺少主语,少用误用会导致语意不清。②副词使用错误。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作定语。这些都要注意。③助词使用错误。助词是附着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啊、呢、吗、啦”等。其语法特点,一是不作句子成分,二是最没有实在意义,三是除“所”外都读轻声。不能误用、混用。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虚词考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其实掌握虚词的使用错误及修改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贪多滥用

所谓滥用,就是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短语滥用、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对于这一毛病,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此句前讲配制,后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系,故“并且”这个关联词就滥用了。(2)苟简漏用

漏用就是少用,少用了虚词,会造成语意不完整或语病。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单个虚词漏用、关联词语少用。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把漏用的虚词补上。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这个句子缺少了一个虚词“在”,没有词语与后面的“中”呼应,使得介词短语不完整。(3)搭配乱用

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一些习惯性短语搭配错误。像这类习惯性短语搭配有:从„„出发,以„„为出发点(为主、为核心),从„„起,把„„看作,把„„作为,由„„组成,从„„中,在„„上等等。

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选用配对正确的词来换掉配对不恰当的词。

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句中“虽然„„也”是不能搭配的,结合语境,在这里当选用“即使„„也”。(4)位置倒用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对于这类错误,我们的方法是: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尽管他行车超过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此句中关联词“尽管”放在句首导致这个句子缺少了主语,“他”应放在“尽管”之前。(5)易混误用

虚词中很多是属于易混虚词,对于易混虚词误用,我们的方法是辨。平时要对这些近义虚词特别当心,尽量分清它们细微的差别。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这个句子因没有分清“再”与“又”的区别而误用了“再”。“再”与“又”尽管都表示一次又一次,但“再”表示的是动作还没有发生,是将来时态;“又”表示动作已完成,是完成时态。上述五种错误是虚词使用中的主要错误,如果我们对此能熟练掌握,那么对虚词的使用就不必再恐惧了。【典型例题】

1.(2013?北京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

.(2013?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2013?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家庭的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人民苦不堪言。(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____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____打动。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 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 C.熏陶 扶摇直上 为„„所 D.熏染 扶摇直上 为„„所

1.(13届烟台高三上期中测试)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市房管局加大了对乱喷涂、乱书写小广告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 了违法小广告蔓延反弹趋势,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

②对于景区“井喷”式客流,各地假日办 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③市文化局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主要目标,加大了对文化市场重点领域的 力度。

A.遏制 启用 监督 B.遏制 启动 监管 C.遏止 启用 监管 D.遏止 启动 监督 【答案】B 【解析】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监督:察看并督促。监管:监督并管理。

A.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中,“人民”一词出现频度之高,着眼民生的话题之多,都昭示了日后施政的重要方向。

B.时至今日,“酒鬼酒事件”浮出水面,而中国酒业协会当日下午更在官网发表申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C.山东汉子牛作涛在广州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他的这一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

D.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3.(13届浙江温岭中学高三提优冲刺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许多版权保护壁垒森严的国家,一旦发现用假冒奢侈品的人,轻则假冒品被没收,重则锒铛入狱,麻烦缠身。

B.儿时的我们率性天真,想哭就哭,不会在乎鼻涕流下来是不是美观;想笑就笑,不会去想咧开的嘴是不是很难看。

3.2016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1 准确是思维的升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篇三

知能补给站

一、容易混淆的实词辨析

【颁布·颁发】 前者指公布或发布(法令、条例等);后者指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或授予(奖状、奖章、证书等)。

【包含·包涵·饱含】 “包含”指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包涵”是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饱含”指充分具有。

【报怨·抱怨】 前者指报复仇怨;后者指因事情不称心而对人表示不满,其对象只能是他人。

【爆发·暴发】 二者都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之意,但侧重点和适用范围有差异:前者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后者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鄙视·蔑视·藐视】 三者都有看不起之意。“鄙视”是指把对方看得很卑贱,很卑劣;“蔑视”是指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藐视”侧重于小看对方。

【变换·变幻】 前者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从一种更换为另一种;后者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地变化。

【不齿·不耻】 前者指不与并列,不视为同类,表示极端瞧不起;后者指不以为耻。【不力·不利】 前者指不得力;后者指没有好处,不顺利。

【仓促·仓猝】 二者都有匆忙、急促之意。前者侧重于时间紧迫;后者强调事情的突发性。【苍茫·苍莽】 前者指空阔辽远,迷茫无际;后者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查访·察访】 前者指调查(案情),询问(有关人员);后者指实地观察调查。

【猖狂·猖獗】 前者指狂妄而放肆,只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后者指凶猛而放肆,形容的对象不限于人。

【场所·场合】 前者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后者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呈现·浮现】 前者指显露出,出现,其对象通常指可见的,不是想象的;后者指往事在脑海中再现,某种感情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显现、呈现。

【迟缓·弛缓】 前者是慢、不快之意,指动作或事情进展缓慢;后者是(情况、心情等)和缓或松弛,指形势、心情的和缓。

【充足·充实】 前者指数量多,完全满足需要,仅指数量多;后者指丰富、饱满,使丰富饱满、加强,不仅指数量多,而且指丰富饱满。

【处治·处置】 前者指处罚、惩办;后者指处理、安排。【传颂·传诵】 前者指传扬歌颂;后者指流传诵读(诗文)。

【篡改·窜改】 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后者指改动文字(多用于贬义)。

【大意·大义】 前者指大概的或主要的意思,也指马虎;后者指正义、大道理。【淡泊·淡薄】 前者指不追求,不热衷;后者指不浓密,冷淡、不亲密,(印象)不深刻、不清晰,不强烈。

【督促·敦促】 前者指监督并催促;后者指催促。

【兑换·对换】 前者指将有价证券换为现金,或按一定比值将一种货币换为另一种货币;后者指互相交换,调换。

【遏制·遏止】 前者指极力制止或控制;后者指极力阻止。

【繁华·繁荣】 前者是(城镇、街市)热闹兴旺之意,指人气旺盛,商业发达,意义较具体;后者是兴旺昌盛,蓬勃发展或使繁荣之意,多指某项事业蒸蒸日上,意义较抽象。

【繁重·沉重】 前者指又多又重,含有头绪繁多、事务纷乱的意思;后者指分量重,严重,心情不开朗,含有程度深或思想负担重的意思。

【废止·废置】 前者指废除,停止实行(多指法令、制度等);后者指搁置起来不用。【分辨·分辩】 前者指区分,辨别;后者指为消除误会或指责而说明事实真相。【腐败·腐化】 前者指(有机物)腐烂变质,(人)腐化堕落(是“腐化”行为的结果),(社会、制度、机构等)黑暗、混乱。可指社会行为。后者指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贪图享乐、生活糜烂),也指使腐化。强调行为的过程,多指个人行为。

【搁浅·搁置】 前者指(船只)进入浅滩,不能行驶,也比喻做事受阻,不能进行;后者指放置起来,停止进行。

【工夫·功夫】 前者指(做事)所耗费的时间,空闲时间,一段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技能,特指武术方面的本领、技能。

【蛊惑·鼓惑】 前者指使受毒害而迷惑;后者指煽动,迷惑。

【贯穿·贯串】 前者指穿过、连通,从头到尾地体现;后者指从头到尾地体现。

【国是·国事】 前者指国家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含庄重色彩;后者指国家的重大事务,多指具体的国家事务。

【厚意·厚谊】 前者指深厚的情意,只指单方面的情意;后者指深厚的情谊,通常指相互之间的交情。

【会合·汇合】 前者指聚集、聚合到一起,含有“碰面”“相见”的意思;后者指(江河等)合流,也泛指事物合在一起。

【火爆·火暴】 前者形容兴旺、热闹,像火一样爆裂;后者形容性格暴躁,像火一样暴裂。【及时·即时】 前者指时间合适,不拖延、马上;后者指立刻,当即。

【艰苦·坚苦】 前者是艰难困苦之意,指客观环境;后者是坚忍刻苦之意,指主观状态。【坚忍·坚韧】 前者指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动摇;后者指结实而有韧性,顽强而持久。

【简洁·简捷】 前者指简明扼要,干净利索;后者指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接济·救济】 前者指对生活困难的人给予财物上的帮助,通常指个人行为;后者是用钱物救助灾民和其他生活贫困的人,指国家或社会团体有组织的救援行动。

【截止·截至】 前者指到一定的期限停止,可作谓语或定语,一般不带宾语,用于时间名词后;后者指截到(某时限)为止,用于时间名词前。

【界限·界线】 前者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指限度;后者指两个地区之间分界的线。【经心·精心】 前者指留意,放在心上(动词);后者指特别用心,非常小心(形容词),强调细致、认真。

【考查·考察】 前者指(用一定的标准)查看评定;后者指到现场观察了解,也指深入推求研究。

【里程·历程】 前者指路途的长度,比喻人生的经历或事物发展的过程;后者指经历的过程。【联播·连播】 前者指若干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播送或转播(同一内容的节目);后者指电台或电视台在一个固定栏目里把内容较长的节目分若干次连续播出。

【临近·邻近】 前者是(时间或地点)靠近,快到之意,指逐渐接近,没有名词用法;后者指(位置)靠近,近旁,指甲、乙两处所在空间上相邻,有名词用法。

【流传·留传】 前者指顺着时间往下传或扩大范围向外传;后者指留存下来传给后代。【流失·流逝】 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指水、土、矿物等有用物质白白地流走或散失,也比喻人员、财物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而散失;后者指像流水一样消逝。【秘籍·秘笈】 前者指罕见而珍贵的图书;后者指秘密收藏的典籍。

【面世·面市】 前者指作品出版、产品出厂,呈现在世人面前;后者指商品开始投放市场。【拟订·拟定】 前者是起草,初步设计之意,指正在起草、拟议的过程中,用于进行体;后者是起草制定之意,指“拟订”的过程已经结束,用于完成体。

【攀援·攀缘】 前者指借助外力的帮助往上爬;后者指沿着东西顺势往上爬。【配置·配制】 前者指配备并设置;后者指调配制造,配合制作。

【批阅·披阅】 前者指阅读的同时加以批示或修改;后者指翻开书卷阅读,翻阅。【片断·片段】 前者指零碎的、不完整的一些内容(多用于生活、经历),也指零碎的、不完整的;后者指整体中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多用于文章、书籍)。

【品行·品性】 前者指能反映道德面貌的行为,侧重指人外在的行为表现;后者指人品和性格,侧重指人内在的本质和修养。

【启示·启事】 前者指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也指从启发提示中领悟的道理;后者是一种应用文体,指为了说明某事而采用登报或张贴的方式公开发表的文字。

【启用·起用】 前者指开始使用,其对象是物不是人;后者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现在也泛指提拔任用,其对象是人不是物。

【情意·情谊·情义】 “情意”指感情、心意;“情谊”指相互友爱、关切的感情;“情义”指同志、亲属、朋友之间应该有的感情。

【驱除·祛除】 前者指赶走或除掉,使不存在;后者指除去,除掉(病患、某种心理状态或邪祟等)。

【善于·擅长】 “善于”和“擅长”都是“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意思。但“善于”不能单独作谓语,它的宾语一般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擅长”多用于人的兴趣、爱好方面,可单独作谓语,宾语可以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也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神智·神志】 前者指精神智慧;后者指人的知觉和意识。【审定·审订】 前者指认真审查并作出决定;后者指审阅订正。

【圣地·胜地】 前者指宗教徒称与宗教创始人的生平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也指人们所尊崇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后者指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十足·实足】 前者指十分充足,也指(黄金等)成色纯,强调“充足”“充分”;后者指确实,足数的。

【收罗·搜罗】 前者指广泛收集人或物,侧重广泛收集;后者指到处寻求并聚集到一起,侧重到处搜寻。

【受奖·授奖】 前者指受到奖励;后者指颁发奖品、奖金或奖状。

【熟悉·熟习】 前者指清楚地知道,通过观察或体验去了解、掌握(情况),知道得清楚、不生疏;后者指熟练掌握(某项业务或技术)。

【统帅·统率】 前者指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后者指统辖率领。【凸显·突显】 前者指清楚地显露出来;后者指突然显露出来。【凸现·突现】 前者指清楚地呈现出来;后者指突出地显现。

【囤积·屯积】 前者专指商人为牟取暴利而积存货物;后者指聚积,储存。

【囤聚·屯聚】 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指聚集贮存(货物);后者指(人马等)集结,也指聚集进驻。

【诬蔑·侮蔑】 前者指捏造事实,诋毁他人的名誉;后者指侮辱,轻蔑。【协调·谐调】 前者指配合适宜或使配合适宜;后者指和谐,协调。

【心酸·辛酸】 前者指因悲痛而内心酸楚;后者指又辣又酸,也比喻痛苦和悲伤。【行迹·形迹】 前者是行动的踪迹之意,指人的旅行路线、到过的地方等;后者是举动和神色,痕迹、迹象,也可指礼貌。

【严正·严整】 前者指严肃郑重,光明正大;后者指严肃整齐,严密而有条理。

【一概·一律】 前者表示没有例外,相当于“全”“都”,只能用于概括事物,不能用于概括人;后者指一样、相同,表示全部,没有例外,既可用于概括事物,又可用于概括人。【义气·意气】 前者指看重情谊而替人担当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也形容有义气;后者指志向、趣味和性情,意志和气概,偏激、任性的情绪。

【营利·盈利】 前者指主观谋求利润;后者指客观上得到的利润。后者有名词用法。【遇难·遇险】 前者指因遭意外或受迫害而死亡,也指遇到危难;后者指遭受危险。【缘由·缘故】 前者指原因、由来,强调起因、根由、原委等意义;后者指原因,仅指某一种原因。

【震动·振动】 前者指受外力的影响而颤动,也指(重大事情)引起强烈反响;后者是物理学术语,指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如钟摆、音叉、琴弦等的运动。【蒸气·蒸汽】 前者指液体汽化或某些固体升华而成的气态物质,包括水蒸气、汞蒸气、碘蒸气等多种;后者是水蒸气的统称,只指水蒸气。

【指使·支使】 前者指自己不出面,出主意让别人去做某事(含贬义);后者是指派别人做事。

【指责·指摘】 前者是指摘,责备;后者是指出毛病,予以批评。【志哀·致哀】 前者指表示哀悼;后者指向死者表示哀悼。

【质问·责问】 前者指追问,问清是非,是据理追问是非曲直,通常要求回答;后者指用指责或责备的口气问,是批评和指出对方的缺失过错,不一定要求回答。前者语气比后者重。【质疑·置疑】 前者指提出疑问,要求解答;后者指怀疑(多用于否定)。

【终身·终生】 前者指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也指女孩子的婚姻大事;后者指一生。

【专程·专诚】 前者指专为某事前往某地;后者指专心诚意地,特地。

【捉摸·琢(zhuó)磨·琢(zuó)磨】 “捉摸”是揣测、预料之意,通常用于否定;“琢(zhuó)磨”是雕琢、打磨(玉石)之意,也比喻对诗文等反复加工,精益求精;“琢(zuó)磨”是反复思索之意。

二、容易混淆的虚词辨析

【毕竟·究竟】 前者是终归、到底之意,不能用于疑问句,没有名词用法;后者指原委、结果,归根结底、毕竟,可用于疑问句,有名词用法。

【不必·未必】 前者表示不需要或用不着,是“必须”的否定形式;后者表示不一定。【不免·难免·未免】 “不免”是免不了之意;“难免”是不容易避免之意,多加在动词前,后面常跟“会”“要”。以上二者均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未免”是不能不说是之意,表示主观上对某种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

【不只·不止】 前者是不但、不仅之意;后者指不停止,超出(某一数量或范围)。【诚然·固然】 前者有确实、实在之意。表肯定时,语气重;表让步时,语气比较轻。后者表示承认事实,并引起下文转折。表肯定时,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让步时,语气也较轻。

【从而·进而】 前者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示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强调与上文的因果或条件关系;后者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前一分句,只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行动。

【大概·大约】 前者指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侧重于对事物总体的估计;后者侧重于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

【对于·关于】 前者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有关联的人或事物,表示指出对象,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所组成的介词短语不可以作文章的标题;后者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事物,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作状语,只能用在主语前,所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文章的标题。【而且·并且】 前者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后者连接动词、动词性词组或分句,表示递进关系。

【何曾·何尝】 二者都用反问语气表示从来没有。后者语气婉转,用在肯定式前表否定,用在否定式前表肯定。

【何必·何苦】 前者用反问语气表示没有必要;后者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

【几乎·简直】 前者表示相近、差不多之意,强调两者相差甚微;后者表示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强调程度比前者深。

【既而·继而】 前者表示前文所说的情况过去不久;后者表示紧接在某一动作或情况之后,相当于“接着”。

【径直·径自】 前者表示不绕道,不耽搁,直接前往,也表示直接做某事,不用再作其他准备;后者表示未经允许自己就直接行动。

【况且·何况】 前者连接分句,表示递进关系;后者常用于反问句,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

【偶尔·偶然】 前者是间或、有时候之意,表示某种情况发生的次数不是很多,也指偶然发生的;后者指超出一般规律的和常情的,也指出乎意外的。

【尚且·姑且】 前者提出程度更甚的示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更”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后者表示暂时地。

【通过·经过】 前者引进动作的媒介或方式、手段等;后者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其他情况发生变化。

【一向·一直】 前者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来始终不变,着重指行为、习惯的稳定性;后者表示从开始到现在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因此·因而】 前者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才”,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后者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

【与其·宁可】 前者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后者相当于“宁愿”,常和“决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

三、50例易错成语分类归纳(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0例

1.【毁家纾难】 纾:延缓、解除。捐献全部家产以解救国难。

误用示例:贼寇的铁蹄在我华夏的大地上肆意蹂躏,有多少家庭毁家纾难。误用分析:显然这里望文生义,理解为“家破人亡”了。

2.【三人成虎】 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用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河东狮吼】 比喻悍妇发怒。

误用示例: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误用分析: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4.【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误用示例: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误用分析: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5.【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

误用示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将目无全牛。

误用分析:这里将“目无全牛”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6.【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误用示例:广州恒大俱乐部球队请的外援都是具备欧洲四大联赛水平的,其雄厚实力令其他中超球队望其项背。

误用分析:这里将“望其项背”错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7.【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误用示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误用分析: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8.【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误用示例: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误用分析: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9.【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无所得。

误用示例: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10.【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误用示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误用分析:“不赞一词”有“一言不发”的意思,但不能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11.【涣然冰释】 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误用示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误用分析:这里将“涣然冰释”错解为“冰块解冻”。

12.【侧目而视】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误用示例: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误用分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13.【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误用示例: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误用分析: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14.【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示例:小东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误用分析:“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15.【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示例: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误用分析:这里将“首当其冲”错解为“最紧要的,最先面临的”。

16.【七月流火】 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误用示例:俗话说:七月流火。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误用分析:这里将“七月流火”误用为“天气炎热”了。

17.【安土重迁】 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不轻率。

误用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误用分析:这里将“安土重迁”理解为“喜欢迁移”了。18.【不足为训】 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

误用示例: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误用分析: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了。19.【毫发不爽】 形容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误用示例:小王今天考试,错了三道题,感到毫发不爽。

误用分析:这里将“毫发不爽”的“爽”理解为“舒服”了。

20.【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误用示例: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

误用分析:此处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二)易“用错对象”的成语12例

1.【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误用示例: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误用分析: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2.【楚楚动人】 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误用示例: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误用分析: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3.【洗心革面】 比喻彻底悔改。

误用示例: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4.【倚马可待】 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误用示例: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误用分析:该词不能用来形容做事。

5.【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示例:《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误用分析: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6.【汗牛充栋】 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极多。误用示例:像他这样的大器晚成者,古今中外可以说汗牛充栋。误用分析:该词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7.【如坐春风】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误用示例: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误用分析:这里用错了对象。

8.【举案齐眉】 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误用示例: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误用分析:“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9.【东山再起】 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以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误用示例: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而不能用于物。

10.【朝思暮想】 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误用示例: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误用分析:句中的“朝思暮想”可用“梦寐以求”来替换。11.【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误用示例: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讲课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正确。

12.【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示例: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误用分析: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三)易“敬谦误用”的成语4例

1.【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示例: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2.【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误用示例: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3.【忝列门墙】 谦辞,“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误用示例: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4.【鼎力相助】 鼎力,敬辞,大力。大力支持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误用示例: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误用分析: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四)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4例

1.【蠢蠢欲动】 多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破坏分子策划破坏活动,贬义词。

误用示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误用分析:“蠢蠢欲动”是贬义词,却用在选择专业的学生身上,属于贬词褒用。2.【凤毛麟角】 喻指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

误用示例: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误用分析:本是褒义词,却用在“不自觉”的人身上,属于褒词贬用。

3.【推波助澜】 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是一个含贬义色彩的词。

误用示例: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误用分析:本句用“推波助澜”来形容老师的指导帮助,属于贬词褒用。

4.【无所不至】 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误用示例: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无所不至。误用分析:属于贬词褒用,此处应用“无微不至”。5.【始作俑者】 贬义词,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误用示例: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误用分析:此处用于形容鲁迅,属于贬词褒用。

6.【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

误用示例: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误用分析:此处用该词来形容“艺术爱好者”,是将贬义词误用作褒义词。7.【处心积虑】 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误用示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真可谓处心积虑。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用于贬义,此处应该使用“殚精竭虑”。8.【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词。

误用示例: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用于贬义,用于形容“政府机构改革”不当。9.【重整旗鼓】 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是褒义词。

误用示例:虽然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褒义,此处用来形容“敌人”不当。10.【胸无城府】 比喻胸怀坦荡,没有什么隐藏。褒义词。

误用示例:他从来没出过远门,又胸无城府,来到这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赞扬别人胸襟宽广,这里当成了贬义词使用,应改为“胸无点墨”。11.【守株待兔】 贬义词,讽刺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企图侥幸成功的心理。

误用示例:通过查询该车车牌号,民警确认这是一辆被盗车,于是决定守株待兔,等偷车贼来取车。

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显然不恰当。12.【无所不为】 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示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误用分析:用该词形容年轻的科学家克服困难、探索奥秘的勇气,显然是不恰当的。13.【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示例: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

误用分析: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14.【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

上一篇:立冬节气发朋友圈早安简短说说下一篇:“两违”整治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