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共8篇)
1.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沂蒙精神、担当社会责任
荏苒的时光提醒我们,我们以一个大学生的的身份在这片红色革命孕育的热土上生活了两年,临沂作为红色历史革命的根据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精神-沂蒙精神。当代我们不能说沂蒙精神仅仅是临沂人民的精神财富,它已成为全国人民的财富。它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荣誉责任、健全的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次学校组织的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实践,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为目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呢?
我们所说的沂蒙精神,就是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爱党爱军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临沂的不断发展正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社会责任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对他人和社会承担的义务。
今天,我把自己这次实践的心得向大家分享,首先要思考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即:沂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和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一 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对于沂蒙精神的形成会有影响。但是,我们所讲的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我们都知道,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指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到达沂蒙山区之后,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相继在沂蒙山区建立;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当时的沂蒙山区成了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历史实践,就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注意到,沂蒙精神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心一意为民族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的感染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而奋斗的纲领,经过大革命时期、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从井冈山走出来,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老红军本色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给沂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全新的景象,给这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质朴民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沂蒙精神的基本来源。
同样,从这样的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应该看到,沂蒙精神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通过自觉的模范行动展现出来的。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著名”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进典型。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今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73周年,也是建国63周年。为了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沂蒙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临沂大学做出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实践活动的决定深层开展弘扬、宣传沂蒙精神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事。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呢?
首先,要看到,沂蒙精神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给沂蒙精神赋以新的内容。我的了解中,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诞生于战争年代,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仍在不断发展着。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面对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向愚昧和贫困宣战,为了修建水库,有40万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并勒紧腰带,省下粮食支援国家,支援灾区。沂蒙人民靠沂蒙精神,艰苦奋斗,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成为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典型,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表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发扬沂蒙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发展经济,于1996年在国务院确定的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涌现出了被江泽民同志称为”了不起"的王廷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九间棚等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如火如荼的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推动着沂蒙精神不断发展完善。沂蒙精神逐渐成为临沂最大的政治优势。
另一方面新时期如何利用红色资源弘扬沂蒙精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革命老区形成的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凝炼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临沂的具体体现,是临沂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莒南县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级8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军区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长期驻扎在这里,莒南是当时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这里出现过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的渊子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山东第一个团支部等都诞生在这里。所有这些红色资源都传承了沂蒙精神底蕴深厚的内涵。在新时期,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运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导向、教育、激励功能,莒南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莒南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沂蒙精神是最生动的教材。围绕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莒南县深入挖掘境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切实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爱国主义教育优势。一是依托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打造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自2010年开始,莒南县依托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荣历史进行整合,新建了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此基础上,开办了红色教育大课堂。“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莒南县先后在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建立了纪念馆,总结了他们组织群众、尊重群众、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观,依托这三个纪念馆,打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基地。三是依托中国首届红色运动会场址,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二 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学生来说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学习,这里我们所说的学习不仅是指学习理论知识,还包括学习专业技能。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甚至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责任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份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珍惜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为先锋事业发光、发热!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感是工作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
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任何一项决策作出之后,关键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做到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部门的客观条件不相上下,发展思路也大同小异,但发展速度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抓落实的力度不一样。少数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口头承诺多,具体承办少;遇到难题推诿多,破解难题行动少;执行决策计划多,具体落实措施少;开头轰轰烈烈的多,收尾富有成效的少。这就使许多好的发展计划只是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为了促进工作发展,必须坚决克服那种看似大家都在抓、实则大家都没抓的现象,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让每个人都能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自觉担负起抓落实的责任。
愿不愿抓落实,反映的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反映的则是工作能力的问题。抓落实不能只凭工作热情,还要讲究科学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抓具体、具体抓。所谓抓具体,就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把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把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分解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方案,找到过河的桥和船。所谓具体抓,就是在抓落实的步骤上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一环套一环地去落实,逐个解决问题。既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能够从小处入手,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小”处上下功夫,落实思路举措尽可能紧贴实际、周详具体。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认识到了责任的重要性,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沂蒙精神,而且要注重强化责任担当,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全面发展,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摘 要:沂蒙精神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推进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中,沂蒙精神又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时代党群关系。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沂蒙精神;群众工作能力;启示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66-04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沂蒙人民靠着这种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我们党始终把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做群众工作的历史。“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基础性工作,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主要的实现方式,也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实现方式,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1]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心系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调节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沟通群众的能力,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而在推进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中,沂蒙精神又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时代党群关系。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发扬“爱党爱军”的精神,筑牢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一切的革命精神都是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理想而迸发出来的,只有对价值理想抱有深刻的认同和确信,并达到精神层面的信奉和信仰,才能产生赴汤蹈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壮举。沂蒙精神就是这样一种革命精神。“沂蒙精神的首要特征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2],“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立场是沂蒙精神的灵魂”[3],也就是“爱党爱军”,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革命年代,敌强我弱,要想坚持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共同的信仰,才会建立起党群之间牢固的信任。因为相同的理想意味着党群拥有共同的目标追求,而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相互信任、统一行动。因此,沂蒙精神的最闪光之处就在于对共产主义无限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无限信任。之所以被人民群众无限信任,就是因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自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重视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群众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上,这也是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现在,我们党早已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地位变了,任务变了,时代条件变了,但成败得失由民心民意决定的真理和实践逻辑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当作一面镜子来“正”我们今天的群众工作能力的“衣冠”,以此来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沂蒙精神启示我们,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首要的思想前提还是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只有筑牢坚定的“执政为民”的信念,才能保证党在行动中时时处处代表人民利益,才能保证党与人民群众拥有共同的信仰和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要树立“执政为民”的信念,一是要从理念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思想革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我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现今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这样就离不开党与群众的协商、对话和沟通,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二是要注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5],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情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只有树立这种“亲人观”,才能在思想上筑牢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為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提供思想基础。
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无私奉献”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生动地展现了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的支前群众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用肩挑、用车推、用驴驮、用船运等方法,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舍己为人,充分展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孕育和发展了沂蒙精神;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党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沂蒙精神启示我们,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推向新的时代高度。奉献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服务群众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讲,衡量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要看这项工作在多大程度上给群众提供了服务。党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以此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要涉及到政府自身权力的改革,使一向比较艰难的改革,这是很现实的考验。共产党员要牢记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的先进性要求,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在工作中如何更好的践行党的宗旨,就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首先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时刻想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其次服务群众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群众办事谋利益上,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再次要有服务群众的作风,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困难。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何种精神的指导下,实践到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密切了,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發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为民谋利、化解矛盾的能力
政党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政党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他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党和群众关系中,决定党群关系的是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又取决于利益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6]因此,利益关系问题是党群关系的核心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就有能够满足基本的利益需求。在革命根据地,党不仅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农民世世代代的愿望,在政治上也翻了身,党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切实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从而使得广大贫苦农民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正是党一切维护农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制定的相应政策,使人民群众以尽其所能的人力、物力大力支援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要凝聚中国力量,更需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党通过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工作就是给予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是使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那么,如何实现为民谋利?沂蒙精神给启示我们,共产党人要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发扬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精神,都能保持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论是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经济开发区精神”、“兰田商城精神”等,人民群众顽强创业,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共产党人应该发扬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为民谋利的能力,领导群众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同的阶层与群体,各阶层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已成为社会常态,党的群众工作要面对这样的变化,无疑增加了难度;由于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复杂多样,贫富分化的程度还在扩大;一系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以利益为核心内容的复杂矛盾时有发生。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给我们党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还要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利益关系。应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建立起公共资金向扩大民生倾斜的财政制度,让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让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得到彻底扭转,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紧跟共产党,支持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
四、发扬开拓奋进的精神,增强沟通群众、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
“开拓奋进”体现了沂蒙人民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意识和领先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开拓奋进的精神使沂蒙人民敢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战胜各种危险和考验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沂蒙人民继续发扬了这种开拓奋进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前列。当前,沂蒙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全面建成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发展创新沂蒙精神,使沂蒙精神不断深化和升华,发展为始终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的坚定信心和信念。沂蒙精神开拓奋进的思想品格,启示我们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方面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地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不少新挑战,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亟需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针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并运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实现法律手段、政策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发挥整体功能,提高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建立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增强沟通群众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突出“直接”二字。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就是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直接联系群众中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二是方式方法上由“行政”转为“法治”,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4],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要求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实现群众工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增强民主决策的本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既能有效拓展群众工作资源,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利于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又能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到政府群众工作的宏观体系中来,把各种社会力量的意愿纳入到决策中去,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障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利益和民意表达机制。制定民意表达、民意调查、信息通报的规章制度,使群众敢于说真话、愿意说真话,以便准确地把握民情民意,为完善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执政为民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新型沟通机制。沟通的实质就是平等交流,互相妥协,互为主体,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奖惩措施,以此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建立服务对象考评制度,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群众工作成绩的标准,形成党员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
五、启发群众的内在要求,提高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
“沂蒙精神并不是外力强加的,更非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沂蒙人民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转变、融化为自己的思想、精神的结果。”[7]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一种群体自觉的精神创造。我们应该看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群众中存在的为自身和公共利益服务的潜力难以估量。要把群众的积极性和潜力发挥出来,就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共产党及其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采取正确的途径去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群众。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大力宣传党的理论、主张和政策,从具体的环境和群众情绪出发,全面了解群众不同的、最迫切的要求,采取形势报告、政策宣讲、“乡土教材”等多种形式,讲清道理,讲清形势,讲清前景,启发起群众的内在要求,鼓舞和激励群众起来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通过提高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让群众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义务上理性地自觉地认同党的领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进而使群众更加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更加支持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我们党一直都十分注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群众,以优秀的作品鼓舞群众”,并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在各个领域开展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活动。更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有效結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关心和保护群众。
六、发扬“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增强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
“勇往直前”说的是一种拼劲。沂蒙人民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前,具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犟劲和拼劲。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沂蒙人民那种倔强劲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永不服输”和“敢于胜利”体现了一种活力。在困难面前,沂蒙人具有一股永不服输的革命精神。这也是沂蒙经济在沂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的所在。沂蒙精神最突出的特质便是这种精神创造于人民群众之中,凸显的是沂蒙老百姓的人民之魂。我们党能够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顺应人民的期盼。当前党面临着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局面,面临着诸多考验和危险,与共产党崇高理想和追求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如何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更要虚心向人民学习,视人民为真英雄,发扬“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实际成绩取信于民。也就是要带领人民不断的取得胜利,让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有组织发动群众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共产党人要发扬“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创造震撼天地的伟业,以实际成绩取信于民,然后把十三亿人民群众有力地组织起来,紧紧地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这就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深的泉源。
综上所述,沂蒙精神植根并发展于沂蒙大地这片红色的沃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沂蒙精神折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重温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发展沂蒙精神,就是要以宝贵的历史经验自我警醒,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努力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刻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待。
参考文献:
〔1〕杨金卫.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创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讨会”发言摘登[R].光明日报,2012-06-04.
〔3〕〔7〕施九青.论沂蒙精神[J].理论学刊,1992(1).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篇三
2012年2月28日至3月1日,我参加了山东省地税系统2012年一期党性教育培训班,赴临沂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培训。培训期间观看了《沂蒙六姐妹》、《孟良崮》、《齐鲁红都》三部教学影片,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南县马牧池常山庄红嫂革命纪念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拜谒了革命英烈,重温了入党誓词,听取了革命事迹报告。每到一处,我都被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与革命故事感动着、激励着,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无比的激动与振奋之中,特别是伟大的沂蒙精神,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此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深深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与宝贵。
沂蒙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渊子崖村民,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以及一大批英雄群体的动人事迹,的确令人感动与钦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伟大沂蒙精神,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沂蒙精神是情与义的表达、血和泪的结晶;是党和人民在长
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练提升,总结升华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已经越过市门、省门而走向全国,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集中彰显了党的性质,反映了民族精神,体现了时代风采,凝聚了人心所向,伴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沂蒙精神必将折射出愈加璀璨夺目的光芒,影响一代又一代革命后人,造就一代又一代民族脊梁。
二是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基于这个根本宗旨,我们党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爱戴。就是因为坚持了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除了人民的利益就没有其它任何个人利益。那么,做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为实现党的根本宗旨而努力奋斗,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来到沂蒙,我们从革命前辈和老区人民身上看到了这种品格,体验到了这种党性。沂蒙精神就是对党性的最好诠释,通过学习沂蒙精神,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教育。
三是追忆与体验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通过现场参观,听取介绍,重走革命道路,缅怀革命英烈,感受当年如火如茶的战斗岁月,不仅了解了老区的抗战史,了解了我们党所取得的革命宝贵经验,而且面对几万英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这样学习沂蒙精神就不是激动一阵子,而是受益一辈子。这样的学习方式其效果是无可比拟的。
四是激发了革命情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饮水思源,数典念祖,深切感受到我们党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深切感受到沂蒙革命老区的光辉革命传统。联系自己,何以报答党恩?何以对起先烈?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毛主席的话非常深刻,发人深醒。在当今社会的各种诱惑面前,我们首先选择的应该是理想信念、民族大义、责任义务、道德品行。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感情、振奋了斗志、开阔了胸襟、强化了责任,做好工作,创造一流。这个光荣的使命,是所有地税人义不容辞的。这也是我们的重要收获。
下一步我要继续学好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吃透沂蒙精神的实质。进一步学习沂蒙精神的高潮,加深对沂蒙精神实质的理解,真正使沂蒙精神扎根于灵魂之中,融入到品格之中,做到自觉弘扬沂蒙精神、主动践行沂蒙精神,使弘扬沂蒙精神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二,要自觉弘扬沂蒙精神,加强党性锻炼。学习好、发扬好沂蒙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优良作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开阔的胸襟、淡泊的心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地税事业的热爱,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一名合格的地税工作者。
4.弘扬沂蒙精神,做有担当好少年 篇四
担当,是一种美德,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会担当,并在担当中发展。
对于个人,担当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自出生起便在社会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担当起各自的责任。但仅仅是做好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勇于担当他人不愿担当的责任。支教天使赵小亭,她便是勇于担当的楷模。在大山里,她担当了一个勇敢的支教者,三尺讲台上,用她的担当释放出生命的芬芳。假使她像有些人一样,一味贪图假期的快乐,不愿担当一个志愿者,那么也许她的一生就将平凡地度过。
学会担当起那些艰难的责任,在担当中挑战自我,自身价值就会在一次次担当中得以升华。
对于一个民族,担当同样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在重重天灾面前,正是发扬了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汶川地震虽已过去,但它永远烙在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灾难面前,整个民族共同抵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共同担当了苦难。严峻的自然环境,阻塞了的山路、公路,并没有挡住中华民族担当的脚步。一批批的志愿者、解放军战士,都是担当起民族责任的使者,他们代表整个民族,勇于担当。
如果这种民族的担当失去了,整个民族便会松散、失去凝聚力。所以担当对于名族来说必不可少,它铸就了整个民族的魂。
对于国家,担当更是维持自我在国际间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要想稳稳立足,必定是需要担当一定责任与义务的。哥本哈根会议中,中国便提出了担当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号召。这说明中国已理解和学会了担当,并希望各国共同担当起保护地球的责任。从另一方面说,若中国并未提出这一号召,会议必将被资本主义强国所控制,出现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条约。现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更需学会担当,担当起对内保障民生,对外维系世界经济稳定的责任。
5.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 篇五
专业论文
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上,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关键词】弘扬沂蒙精神,群众工作
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民族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上,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沂蒙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
(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群众就要抓好思想建设这个根本。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立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心。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股为事业奋斗的精气神,要占领精神高地,让信心的旗帜高高飘扬。
(二)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群众就要抓好党性锤炼这个核心。沂蒙人民在战中年代的冲锋在前、浴血奋战,从根本上说是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在凝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锤炼,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群众就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根本。党风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当前我国精神领域出现了种种道德滑坡现象,有的党员干部道德失范、腐化堕落、社会影响恶劣。因此加强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员、干部道德建设,发挥道德引领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提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二、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当年以“红嫂”为代表的老区人民,为什么那么听信共产党,豁出命来跟党走,就是因为我们党、我们军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弘扬沂蒙精神,把群众放在心上,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使干部与群众“心连心”。
(一)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在感情上真心关心群众,把群众当父母。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把群众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时时感谢群众的养育之恩,处处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事事惦记群众的所思所想,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与人民群众保持休戚与共的关系。特别要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凡事多来一些换位思考,把服务对象比作是自己父母,反思反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尽了孝心、是不是付出了真心、是不是对得起良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二)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在工作上诚心请教群众,把群众当老师。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在交住上热心亲近群众,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群众当朋友。党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党的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亲民应该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本分。我们党员、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当自己的朋友、当人生的知己,经常到群众家中串串门、拉拉家常,了解群众喜乐哀愁,切不可把群众作为自己作秀的道具,调查研究讲排场、搞形式,前呼后拥,走马观花。党员干部要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虚心向群众请教,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在与群众接触交流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三、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利益关系问题是党群关系的核心问题”。沂蒙一位90多岁的老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入党志愿书上说她的入党动机是这样的:“跟着共产党,能吃上,能喝上。”这句大实话从“能吃上,能喝上”这个最通俗易懂的角度,再明白不过地具体证明了党的理想信念是为群众谋利益,而人民群众之所以愿意“跟着共产党”,也是因为党的理想信念是为群众谋利益。弘扬沂蒙精神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要夯实群众工作目标。要时刻注意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群众工作的第一目标,把切实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第一任务”。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扰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积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要从细微处满足群众需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的现实利益,要从柴米油盐、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毛蒜皮的小事做起,这是群众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应该看到,困难群体虽然在人数上占的比重不大,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群众特别是较富群体的生活水平形成明显反差,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6.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 篇六
第一阶段总结
临沂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李琨
各位党员同志们:
今年我们第五支部组织开展了“学习革命事迹,弘扬沂蒙精神,做新时代‘四讲四有’党员”主题活动,4月19日,第五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蒙阴县孟良崮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5月22日上午组织全体党员分别畅谈了参观孟良崮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沂蒙精神为指引,积极作为,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做新时代“四讲四有”党员。下面,我就活动第一阶段开展情况向各位党员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开展使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的“爱党爱军”展示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信念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敢为人先的改革意识;“艰苦创业”展现了沂蒙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隐忍负重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表明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四讲四有”与沂蒙精神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标。“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沂蒙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广大沂蒙人民在新时代建设中“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昂首阔步前进。
二、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热忱。党员们在工作中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树牢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提高效能,无私奉献,涌现出大批爱岗敬业、模范带头的党员。促进支部党员在讲规矩、守纪律、转作风上形成行动自觉,在解放思想、顽强拼搏、不断创新上锐意争先,在认真履职尽责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三、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党员的视野,提升了理论高度。活动有学习有传承有结合,使党员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把思想统一到“富民兴临”我有责上,把行动凝聚到“服务发展”解难题、办实事上,在全省上下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要时期,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多做贡献。
7.沂蒙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在上完一堂关于从沂蒙精神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专题教学课后,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等,观看了相关革命事迹报告片、教育片,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感人的革命事迹、一座座无名的先烈墓碑、一件件珍藏的革命旧物,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条件之艰苦、战争之残酷,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最后一口饭作军粮,最后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红嫂明德英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用乳汁救治伤员;李桂芳等妇女用身体当桥墩,用门板当桥面,为解放军战士架起一座“火线桥”;王换于战时办起托儿所,悉心照料革命后代……一个个无私大爱的事例无一不体现出军民鱼水情深。前方打胜仗,人民是保障。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一切为了前线,全力、全面、全程支前。
前线需要什么,沂蒙人民就提供什么;部队打到哪里,沂蒙人民就支援到哪里,在人民战争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是这种人民坚定地跟党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最终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兵民是胜利之本。如今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沂蒙精神已经深深植入我的心里,同时以沂蒙精神为镜,反思当前我们存在着多大的差距,谋划下一步将作怎样的努力。
8.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 篇八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和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9月24日-25日,我们先后来到了孟良崮纪念碑下、沂蒙红色影视城、莒县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红嫂事迹纪念馆、革命烈士墓前,一路走来,一直被过去那些老前辈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沂蒙精神感动着,震撼着,也一直在思考着,感悟着。在烈士墓前,我在心中默念入党誓词的时候,内心不由庄重起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是否认认真真反思过自己,是否用心来践行过党旗前的庄严承诺?
一、深刻领会沂蒙精神之涵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党和人民军队为了 1 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喋血苦战,用生命包围人民利益。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维护、支持党和人民军队。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群众为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当时的沂蒙人民,在面对任何具有生命危险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的参军拥前,更何况是当前面对沂蒙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人民更不会后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正是这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
开拓奋进,是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沂蒙精神和其他革命老区精神相比,更多体现了山东沂蒙老区人民的主题价值和主人翁意识,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创作主题是党中央和人民军队,由此可见,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群众”二字。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得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 2 于冒极大地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艰苦创业”,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艰苦创业”展现了沂蒙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隐忍负重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磨炼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用生命和鲜血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义无反顾的跟着党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沂南人民“用小推车把革命退过了长江”,“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同时也表明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如果说,井冈山精神的特质是敢闯新路、延安精神的特质是自理更生、西柏坡精神的特质是谦虚谨慎、太行精神的特质是敢于胜利,那么,沂蒙精神的特质则是无私 3 奉献。
二、沂蒙精神的心得体会
通过两天的学习,深受启迪和鼓舞,深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倍加珍惜,要向革命先烈和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学习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学习他们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
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好、发扬好沂蒙精神,吃透沂蒙精神的实质,培养优良作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开阔的胸襟、单薄的心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当一名合格的工作者。要以沂蒙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今天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学习革命英烈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老区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这就是要求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敢挑重担、甘于奉献、勇创一流。这就要求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卓有成效地履行好我们的神圣职责。要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克服只讲索取、不讲风险的倾向,真正做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者,不断提升工作整体水平。
在本职工作中践行沂蒙精神的现实意义。重温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历程,使我深切感受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要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要在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上下功夫。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知识状况,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理论上的成熟来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下功夫。在工作中要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要在勤政廉洁上下功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生活观、金钱关,通过增强党性修养, 真正做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合格的领导干部。
我们要想弘扬沂蒙精神就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就要爱岗、竞岗、精钢,不断增强自身 5 素质,热爱本职岗位,用心 干好本职工作。要想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除了有志向外,敬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潜心专研掌握本职工作的特点规律,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克服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弘扬沂蒙精神 强化责任担当07-04
《永恒--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观后感07-05
弘扬雷锋精神心得体会08-20
弘扬石油精神心得体会09-20
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10-26
弘扬英模精神教育心得09-25
弘扬科学精神学习心得体会07-08
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心得体会10-23
《沂蒙老兵》电影观后感和学习心得10-19
2022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