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精选14篇)
1.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一
气体压强(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举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2)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3)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大气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2)通过对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测定大气压强数值,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设计实验
[教具和学具]:杯、硬纸片、试管、水槽、马德堡半球实验仪、漏斗、乒乓球、纸片、吹风机。铁架台、烧瓶 [课堂类型]:新授课
[设计思路] 1.著名的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_____毫米水银柱=_____Pa,在同一地区,海拔500 m处的大气压比海拔1000 m处的大气压要_____.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_____,杯子里的水_____,这表明_____.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_____,杯子里的水_____说明大气向_____.3.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5.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图()
6.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嘴把瓶子吸住 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7.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_____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_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海拔3000 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100 Pa,若在山脚下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在850 m的山顶上大气压是多少?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二
一、“引言”的教学
“引言”则是启蒙课的开篇, 关系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兴趣、意志和情感, 也关系到以后物理教学的效果.苏科版教科书做了积极的改进, 体现了“实验”的特点:提出问题、猜想, 设计实验探究, 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例如, 点燃长度不同的两根蜡烛、用玻璃罩罩住、看谁先熄灭的实验, 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欲望立即就被调动起来了, 这就是“兴趣”.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长先灭, 短先灭……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这时拿出玻璃罩, 长、短两根蜡烛, 打火机等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老师可以提醒: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 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答:多做几次, 看每次结果是不是一样.经历了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学生的印象会极其深刻.
与此同时, 苏科版教科书还告诉学生, 物理学科是一们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结果往往与想象有比较大的差距, 引导学生常动动手、再做做看.为此“引言”中还设计了一满杯水里还能放入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苏科版教科书给我的感受最深的是以实验、探究为过程的, 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门学科.苏科版教科书一改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的传统模式, 变成现在教学中教师创造一些条件, 学生先动脑, 再动手, 最后再动脑的探究模式.苏科版教科书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切、求知欲强的特点, 始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动力, 就是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 转变为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苏科版教科书在八年的使用过程中, 能始终把握住这一点:在探究物理问题中密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中学习, 在兴趣中探究.
1.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提出一些与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在学习“变阻器”之前, 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收音机的音量会变大变小?我们教室里的电风扇的转速为什么会变快变慢?这些学生身边并不陌生的现象, 就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关.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要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 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把握良好的契机, 立足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学习“惯性”概念以后, 有以下实验:玻璃杯内有半杯水, 杯口上放一硬纸片, 硬纸片上放一只鸡蛋.问:谁能移动硬纸片而又不让鸡蛋掉在桌上?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在学习“光的折射”时联系:池塘里的水看上去变浅了,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得向上弯折等, 接着问:你们所看到的现象一样吗?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其中的微妙变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学生能观察到区别, 就说明学生已认真观察, 对此已感兴趣.这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电视里魔术“人头搬家”该怎样解释?
三、课堂教学的提问
初中学生的年龄小, 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不足的是注意力不易充分集中, 自控能力较差.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层层深入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例如, 在讲授“滑动变阻器”时,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对于材料一定的导体, 要改变它的电阻, 你认为哪一个因素改变起来比较方便?”“怎样改变长度才方便呢?”……这样设计提问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 又能导出未知, 还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科版教科书与我们生活实际的距离更近了, 因此我也常常采用联系实际列举式的方式提问.比如, “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所举出的例子, 再由学生自己去辨别、分类.这样列举式提出问题, 学生不拘一格地解答,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有益的.
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三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欧姆定律这节课,是通过实验去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规律。所以,做好实验,利用数学方法正确得出二个实验结论是本节课的重点。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好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是本节课的难点。
4教学程序的设计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4.1视频引入,激发学习热情
4.1.1学生观看视频
看看调光灯是如何调节灯的亮度的?
4.1.2提出问题
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时,才能得到调光灯需要的电流值呢?这就需要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观看视频和提问,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4.2展开探究活动,分组实验
4.2.1猜想与假设
(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
4.2.2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实验电路图以及所需的器材。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并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对于发言的闪光点要给予必要的肯定;对于错误或不足之处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并由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如果学生画出的电路图中没有滑动变阻器,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改进,为什么要改进,并投影正确的电路图,特别要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4.2.3实验
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做这个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增加对欧姆定律的感性认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可以二人一组,先后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记录的数据是否真实等。
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模拟,重现整个实验的过程。(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3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识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学生的情感将在教师对学生参与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和各小组交流中得到升华。具体做法是:
4.3.1培养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的能力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各小组设计的表格,并由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评价。特别要强调的是,表格中一般要包含实验次数、记录的物理量符号及其单位等。
4.3.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些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得出结论,故意造假,凑出比较理想化的数据,教师要告诫学生,这是违背科学探究精神的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误差。
4.3.3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数据,得出规律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坐标纸上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比较简单,描出的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而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时候,很显然描出的点不是一条直线。怎么办?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变换思维,既然电流可能与电阻成反比,那么电流是否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课上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借助Excel的插入图表功能,向学生展示分析数据的过程。
4.3.4交流与评价
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是学生在学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之后第一次将这些器材组合起来使用,因此学生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在这节课上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今后完成其他的电学实验,如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由小组代表陈述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无变化;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反偏;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偏角太小……
然后其他小组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如遇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适当引导,帮助解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仿真实验来展示。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探究,学生可综合之前得到的两个实验结论,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数学表达式。
4.4应用欧姆定律,拓展提升
(1)重温开头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思考,在调节灯泡亮度的时候,实际上调节的是什么?是不是运用欧姆定律?这样起到一种首尾呼应的作用。
(2)通过两道例题来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课堂小结:突出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方法
4.5课后作业
(1)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导体的电阻。
(2)以“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意义”为题,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难点】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预习指导】
1.我们用钢笔写字,时间久了,要清洗一下,回忆一下,清洗后清水还清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2.你常看到妈妈在放衣服的箱子里放樟脑丸防虫蛀。过一段时间后,打开箱子取衣服,就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回家问一下妈妈,煮咸鱼前是不是要在清水里泡一下,问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在哪里?
4.做一做。将饭盒用橡皮筋系住,用手向上提,然后将饭盒的底部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向上提起饭盒,观察橡皮筋的伸长有何变化,猜想一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提起饭盒后仔细观察它的下表面,再猜想。)
5.人们喜爱鲜花不仅是鲜花的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百花的芳香。春天的兰花香,夏天的茉莉花香,秋天的桂花香,冬天的腊梅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到沁人心脾的芳香呢?
【学习过程】
问题:
1.从外表看连续的.物体究竟是怎样构成的?
2.人们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又如何去研究物质的构成?
活动1:用放大镜观察笔迹
现象:
1.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2.这些微粒又是怎样构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的?
活动2: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
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活动3:酒精与水充分混合
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阅读课本那种物质的结构模型能支持上述现象;你选择第种。
一、分子
1.定义:
2.特点: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二、分子运动的证据
阅读课本活动7.2观察图7-4;7-5;7-6;
1.你分别发现:①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五
(二)整体教学思路、方法
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三)教学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状性、导热状性等。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化,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四)教学难点: 比较物质的硬度。
突破: 比较多种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学生的猜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事先建立一个比较的基准点,然后再比较有关物质硬度。基准点的选择决定了探究方法的繁简,一般以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作第一基准点,这样可将物质分成了两类:一类硬度较大的,一类硬度较小的。然后在硬度较大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分类排序,最后在硬度较小的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分类排序。
(五)教学器材:
6.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六
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三要素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同学们想一想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形物体的运动状态
2、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弯锯条,锯条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水桶
B.地球
c.绳索
D.手
4、人在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会前进?
板书设计:
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 一.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7.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七
实验1: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2页,实验要求判断浸入水中的石块或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2: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4页,实验要求对装水的塑料袋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并观察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1: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现象的显著性?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反映: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不明显,是弹簧测力计的问题,还是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太小?
问题2: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这是学生存在思维定势,前面学习密度的计算是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学生往往会据此判定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而不是与浸入的液体密度有关。教学中,必须用实验事实来向学生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要选择相同体积不同密度的材料来做实验,那么如何选用材料呢?
三、对于浮力实验教学后的反思
问题1的解决,定性推论:观察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变化幅度即受到浮力大小与原示数大小的对比,与浸入物体的密度有关。教材94页实验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即浮力大小基本等于原示数大小,或者说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零。可见选取合适密度的材料对实验现象的显著性有影响。
定量分析:不同密度的浸入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对比见表1 (密度单位为:103 kg/m3) 。
结论:选取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质,但实际生活中哪些物质符合要求呢?
问题2的解决,使用相同体积不同材料的物体。通过实验证明:物体的密度不同,但体积相同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浮力与该物体自身的密度无关。需要选取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质。
四、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体
制作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质,笔者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铁皮罐和酒精喷灯熔化白蜡,熔化后倒入纸盒凝固,因为白蜡熔点低,硬度小,容易加工。但是白蜡的密度小于1怎么办?联想到金属合金的方法,可在熔化的白蜡中掺入铅粉 (也可用铁粉等) 。
用反推法来测算,先从演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开始,我校使用的是5 N量程的演示弹簧测力计。实验的物体重量确定为2 N左右,质量不超过200 g。将铅粉掺入熔化的白蜡中,做出密度为5左右的物质,同样方法做出密度为4和3的物质。为了区分不同密度的“蜡块”,需求加入颜料。做好的“蜡块”需要再测定一下密度,不一定是整数,但这种做法能调整密度的大小。这一思路源于经典故事《阿基米德鉴别皇冠》。
五、评价
8.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八
笔者也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和疑问,经过新课标培训、学科教材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反思,才逐渐的认识到教师把教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仅需要有自己的理解,还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的条件、周围的资源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等因素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因时因地作出新的决定,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方案.也就是说,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有自己的创造,教材应是教师再创造的基石,而不应是束缚教师的枷锁.因为,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止的,稳定的,教学内容则是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生的,教学内容具备了教材内容所无法包容的内涵,教材内容如何转化为教学内容,内在地隐含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个性化演绎和创造,这实际上就是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下面就以教学案例的形式,介绍几例笔者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二次开发”.
案例1 对教材结构顺序的二次开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的内容是“简单机械和功”,在这一章中,第一节为“杠杆”,第二节的内容是“滑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教学顺序做了调整,先带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直接认识到动滑轮的省力作用,然后再学习杠杆的知识,把滑轮作为一种特殊的杠杆来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 《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不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知识在学科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先学习滑轮,使学生获得到动滑轮能省力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来学习杠杆,使学生从杠杆原理的角度理性的看待动滑轮的省力作用.教师对教材的这种机构顺序的“二次开发”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案例2 对教学内容引入方式的二次开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是“物态变化”,在开始进行这一章的教学之前,笔者从医院的皮肤科购进了一瓶液氮,在上课时将液氮缓缓的倒向装有水和小金鱼的烧瓶,学生观察到小金鱼瞬间被冰冻在了水里!学生求知的欲望被这一引入实验充分的调动起来.
案例分析 笔者通过上述的引入实验,让学生同时了解到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物质状态的变化: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液态的氮气变成气态的氮气.这样对教材引入知识的方式的“二次开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而且为后续物态变化知识的学习做了有意识的铺垫.这种引入的方式,显然要比照搬教材上的“观察水的三种状态”要好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物态变化”这章的后续学习中,笔者还特意安排了一个相关的拓展实验,把香蕉放在容器里,再把液氮浇在香蕉上,可以看到液氮迅速汽化,在液氮汽化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香蕉被迅速冷冻.由于其分子的结构和作用都发生了改变,此时再用香蕉来钉钉子,学生惊奇的发现钉子竟然被香蕉钉到木板里了!通过上述的拓展实验,笔者试图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点:物质的性质和功能是由物质的结构和状态决定的,更深层次的原理与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密切相关.但这些处于上位的观点,如果我们教师不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以这种贴近学生的实例的形式渗透给学生,而是靠单纯的灌输来形成,显然是不可取的.
案例3 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的内容是“欧姆定律”,第一节的内容是“电阻”,在这一节内容的末尾,教材简单的提及“电阻的大小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该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呈现.将一日光灯的灯头与小灯泡串联在一起,将开关闭合,小灯泡发光,然后用打火机的火焰烧烤灯头内的灯丝,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由亮变暗.
案例评析 诸如此种具体化的“二次开发”还有很多,比如,在第十四章的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一节中,在利用伏安法“测量定值阻值”后,教材也只是简单的提出:“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测量小电灯的电阻.”却没有对测量方案进行具体的探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虽然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类似的简化处理,但是不代表这部分知识是无关紧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进行同样的简化处理.相反,我们教师应该通过这种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以及物理方法的灵活应用.
案例4 对教学方式的二次开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电功率”一节,在电功率概念的建立上,看不出教材的编写者有意引导教师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这一概念.但是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考量这一概念建立的方式.如果参照教材采用毫无新意的讲授式,亦或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都是无法真正理解电功率这一概念的.笔者在进行该节内容教学时,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效果较好.下面就简单介绍这一教学过程.
(1)引入
笔者采用学生所熟知的电吹风来引入,因为电吹风有两个档位,这一正好和教材内容相吻合(“同一电器的不同档位……”),教师首先抛出问题:“老师今天带了一个电吹风,它有两个档位,那么这两个档位有着什么不同呢,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2)引向探究之路
“同学们,电吹风,没电可吹不出风,要想知道电吹风的两个档位到底有何不同,看来我们还得先给它通电来试试看.”
(3)开始探究
教师将电吹风接入电路,分别让电吹风在两个档位下工作,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电子式电能表的不同反应,学生很自然的发现,在不同档位下工作时电能表的耗电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不同.
(4)引向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耗电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不同,到底意味着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电吹风在不同档位下工作时,耗电多少不同.教师这时不予置评,只提供该电能表的常数:比如6400 imp/(kW·h),让学生说明该常数的物理意义.
(5)由学生对电能表常数的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数耗电指示灯闪烁的次数来计算电吹风耗电的多少
教师建议同在1分钟内,让电吹风的两个不同的档位下工作,由学生分别数耗电指示灯闪烁的次数.教师安排学生计时及数数,然后记录下指示灯闪烁的次数.
(6)教师进一步发问
如何确定在这1分钟内电吹风所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汇报,教师将结论记录在黑板上.
(7)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反思
相同的时间消耗的电能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会得出电吹风在不同档位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的结论.
(8)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电吹风消耗的电能到哪里去了?”,学生很容易说出变成了内能和风能.教师接着引导,“是通过什么方式?”学生说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教师此时因势利导,得出消耗电能快慢不同也就意味着电流做功快慢不同,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呢?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物理量,这就是电功率.
(9)教师: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这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学生:单位时间所作的功,或做单位功所需的时间.也就是相同时间比较功或相同的功比较时间.
(10)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价,通过讨论发现,如果采用做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方法,也就是用tW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时,那么数值越小做功越快,不如用Wt的方式易被人们理解.至此,教师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电功率的概念.
案例评析 在新课标苏科版物理教材和教师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上,很少涉及对物理概念的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在物理概念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教材的引领导向不明亦是重要的一方面.物理概念是对物理客体的抽象与概括,概念本身都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步生成、廓清和发展的,与科学探究有着“天生而必然”的联系,应该可以将概念教学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探究的形式”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科学探究方式在概念教学领域的缺失,无论是从新课程实施质量提升的角度,还是从概念教学理论发展的角度,都是“不可容忍的”.实际上,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诸如速度的概念、电阻的概念、力臂的概念等,我们教师都有必要对教材中概念的教学方式进行二次开发,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9.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九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区分压力与重力;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知道压强的概念,单位。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会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力、压强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比较来生成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
四、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趣味游戏
有手掌压爆气球,女生不费吹灰之力,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压力
1、观察并分析图示现象,画出受力示意图,观察有什么共同点(回顾画力的示意图方法)。
学生总结出压力的概念。强调压力概念的理解,并着重分析。
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压力产生的原因、作用点、方向
2、画出三幅图的重力示意图,互相讨论,重力与压力有什么不同?(作用点、方向)
总结:压力不是重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观看动画,思考为什么出现上述情况?
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体验:气球(用手掌和手指挤压气球,学生能认识到观察形变量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接触铅笔的笔尖和笔尾,体验压力效果)
(2)提出猜想
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验证猜想
小组演示实验,实验后准备交流,从三方面表达.
1.你是怎么做的?
2、你观察到了什么?
3、说明了什么?
总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
1、给出练习,相同受力面积比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压力比作用效果
思考:当受力面积与压力都不相同时怎么比较?
2、引出压强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概念理解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P)单位,公式的掌握
1Pa的物理意义
4、生活应用:视频欣赏
(三)习题巩固
三、课题总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0.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十
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1t=103kg=106g=109mg(千进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mρ公式: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V
单位:kg/m3,g/cm3,1g/cm3=1000kg/m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9.水的密度ρ=1.0×103kg/m3.它表示1 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
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
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1 AU(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AU=1.496×1011m
10.L.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它是最长的长度单位.l.y.=9.461×1015m
第八章 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
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弹性形变:如果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物体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弹
性形变,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
6.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加一个物体产生力,这
个力叫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7.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8.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9.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2)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上,若不在,就校正0点.(3要使弹簧
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10.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1.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
标出力的大小,12.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
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5.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决定因素: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
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十章 力和运动
1.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平衡。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4.惯性: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现象的解释:(1)、明确研究对象原来所处的状态。(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怎样的情况)(3)、研究对象(或其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4)、出现怎样的现象.5.力与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强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的之比叫压强。
公式:
P---PaF---NS---m2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1Pa=1N/m2,3.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4.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和流动性。
5.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5)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ρgh(ρ---kg/m3;g=9.8N/千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7.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8.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实验是托理拆利实验.
9.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层自身重力和流动性,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0.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
1×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G,下沉;(2)F浮>G,上浮(3)F浮 =G,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ρ 物﹥ρ液,下沉;(2)ρ 物﹤ρ液,上浮(3)ρ 物=ρ液,悬浮。(不
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11.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我们要问:
(1)人类是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接受这一观点,需要一定的依据或证据。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
(3)为什么生物会不断发展,原因是什么?即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这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
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结构分析看,是从简单到复杂;植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1. 动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
2. 提供各类群动物代表动物的挂图或投影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点,并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3. 生物进化的趋势: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教学板书: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遗体、遗物、遗迹
2、古代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证据:始祖鸟化石
12.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十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在这儿向大家汇报的课题是《光的直线传播》。版本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科版。本节的重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光的直线传播,二是光速,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必备知识,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日食和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重要现象。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很浅显,教师需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这一节课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解释,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境,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将实验分为实验操作、计算机模拟实验两种类型。是网络技术与物理教学的一次整合。
《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课程资源,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主导,通过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学生探索知识,科学发现为学习主线而进行设计、实施的。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计算机优势让学生感受“光”,通过感受“光”,引入研究内容。以探究性实验“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的精神。为学生主动的“学”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师生的角色转换了,使“教”真正为“学”服务。
根据后面知识的需要我增加了“光线”这一部分内容。接着让学生运用所学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利用教师提供材料进行探究性活动等等,实验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其中加之合理利用课件资源,使教与学双边活动生动、活泼。
最后利用光速的测量史讲解了光速,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测量。
1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 篇十三
课标内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3.通过实验探究,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的惯性
一. 物体的浮与沉
14.物理八年级苏科版知识点 篇十四
一、温度计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温度计的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②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量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2、摄氏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K)。换算关系T=t+273K。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凝固图像。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改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改变。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1、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水的沸点是100℃。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2、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3、液化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常温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二)
一、电荷
1、电荷
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
2、原子的结构 原电荷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原电荷。1e=1.610-19C,任何带电体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叫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物体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约束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上了正电,约束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电荷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的时候,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路的构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4、三种电路:①通路②开路③短路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和并联
串联:把元件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并联:把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电流的强弱
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
1A=1000mA、1mA=1000A
2、电流表的连接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红)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黑)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必须明确电流表的量程。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选用03A量程时,每个小格代表0.1A)。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I=I1=I2=I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
物理八年级学习方法
重视物理概念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应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物理八年级学习技巧
步骤1.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步骤2.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步骤3.大胆猜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推荐阅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06-26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8-10
苏科版生物的变异教案08-20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4.2 生物的分类教案(二) 苏科版10-14
第一学期苏科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09-01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杆杠》教案10-09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07-0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08-2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答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