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标语: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

2024-07-17

车间安全标语: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共1篇)

1.车间安全标语: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 篇一

隐患不除 事故难免

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XXX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年平均安全事故总损失1800—2500亿元,相当于每年毁掉两个三峡工程,每年毁掉10个中国最大的机场,每年事故损失剥夺了全国居民20天的消费,使1000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每年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大、伤亡多,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透视事故背后,笔者认为,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自然环境不良影响”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外,不难发现更多的间接原因是各种隐患在吞噬人民的生命。安全隐患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隐患不消除,事故难避免。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一)思想隐患四多四少。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不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应有的法律高度认识,凭直觉或经验发现、处理安全生产问题多,依据科学管理由表及里分析潜在隐患的少。“安全”或“不安全”定性概念多,定量分析的概念少。片面零碎被动地解决问题的多,全面主动发现消除问题的少。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凭经验管理安全生产的多,用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工作方式管理安全生产的少。尤其是面临当今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变化,急功近利,浮躁冒进,只要钱不要命,金钱至上的思想较为普遍。

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走过场,图应付,工作不深入等形式主义作风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反映情况不真实,内容不完整,汇报问题不客观、不诚实,拖延瞒报事故,报喜不报忧,相互推诿。在事故调查处理和行政责任追究方面,还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这些都是思想上的认识问题,亦即思想隐患。

(二)体制隐患严重。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大部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而如今安全生产的主体及其调整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改制、下放、脱钩,“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悬空,原有的一些部门规章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红头文件到达的范围有限,大量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空白点。另一方面,企业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目的,政府以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两者间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经营方式的改变,运输企业车、船挂户经营,矿山企业个体开采,小煤窑受市场利益驱动掠夺式开采,“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严重。

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存在职能交叉、责权不明、监督难以到位、执法认识模糊的弊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监管体制有时显得十分乏力。另外,一些管理部门之间关系尚未理顺,安全生产中多头管理现状导致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督乏力,直接制约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贯彻执行,造成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无序状态,很难实现从初级的重事故处理向高层次的预防为主转变。

(三)基础设施隐患多。我国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安全生产条件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帐多。公共安全设施,县、乡吃饭财政投入不足,隐患多。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备质量问题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设备带病运行、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转,拼设备、拼人力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机动车辆超载、超速等违章现象突出,拖拉机、农用车、自用船、渔船违章载人的势头难以控制。小煤窑越界开采、越层开采,非煤矿山掠夺式生产和私自开山炸石、乱挖滥采严重,矿山开采造成周边环境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危险大量存在,作业环境极为恶劣。企业生产经营中侵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从业人员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不按规定发放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场镇、公众聚集场所消防隐患多,电气线路乱拉乱接,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交叉搭越,老化陈旧,消防通道不畅,灭火设备、设施配备不足,缺乏紧急疏散标志、通道等火灾隐患,从而引发大量事故。

(四)综合保障隐患。一些企业以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为由,不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按规定发给从业人员安全生产防护用品,不依法参加工伤、医疗社会保险,职业健康管理手段落后。事故预警,处理方案缺乏,遇到紧急情况无法避险和应急处理,生产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正常保养和维修。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监管人员,有的企业把安监机构当摆设,遇有检查才安排人员仓促上阵,缺乏安监机构的协调,安全生产的综合保障就无从谈起。

二、治理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和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重点抓好从业人员队伍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基本安全常识教育。同时,要加大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突能力的教育和训练,针对高新技术广泛使用的现状,进行超前性、前瞻性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防范事故应急处突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做到“六个不变”,即“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能变;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不能变;企业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能变;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不能变,安全生产“一票否决”、重奖重罚的原则不能变;全社会人人抓安全,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安全生产工作的好方法,好传统不能变。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

(三)严格市场准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市场准入,特别要严格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爆物品、运输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市场准入,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律关闭取缔。高危行业要全部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强制企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必要安全投入,加大事故赔偿标准,提高事故处理成本。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政府安全生产领导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领导、从业人员的责任。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严防失控和断档,留死角。

(四)改善和优化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独立设置、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并按规定及时缴纳风险抵押金。

5、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6、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规范、标准,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有序。

7、大力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

8、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可靠的应急救援体系,重视隐患治理和劳动保护。

9、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按时缴纳保险费用。

10、安全生产工作档案齐全、管理规范。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添置必要的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并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设备使用、管理的业务培训。针对存在较多危及企业安全而企业又无力整改的隐患,可采取企业自筹,银行贷款,政府补助的方式筹集整改资金,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一方平安。涉及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应当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政府投入机制,根据实际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进行安排,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发生事故的,要追究有关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责任,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个体经营投资人的法律责任。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探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制约因素论文下一篇:青少年青奥读本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