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评估报告(通用13篇)
1.农家书屋评估报告 篇一
农家书屋调查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数计系13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黄文文
时间:下午。
地点:新华书店、学校、德克士、肯德基等休闲娱乐场所。
1.农家书屋概况:
据回收的问卷来看:男读者与女读者差不多;年龄分布为少数16岁以下,主要人群为16-30岁的读者,少数30-55岁读者,极少数55岁以上读者;读者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为主,少数小学读者及小学以下读者;政治面貌以团员与群众居多,少
数党员,问卷调查过程中未曾遇到民主党派;读者的主要业余生活方式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书籍报刊者次之,以上网为主要业余生活方式的被调查者占少数,与玩牌类麻将等游戏的读者大抵想持平;这些读者的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与书籍报刊、与人交流,部分通过网络手机与培训讲座;被调查者感兴趣的书籍主要是娱乐休闲类、文学作品类、养生保健类、时事新闻类,对政策法律类感兴趣的被调查者占少数;被调查者家中书籍报刊的主要获得方式为购买或订阅,其次为从他人处借阅和通过网络,再次之为利用图书室与其他途径;被调查者中以放松娱乐、获取知识、关注社会与生活为阅读的主要目的的占绝大多数,一部分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看待;被调查者每天阅读时间少于30分钟的占了半壁江山,阅读时间30-90分钟的读者占少数,每天平均阅读时间90分钟以上的占极少数;然后,被调查者没有或较少阅读的主要原因普遍为没时间或精力,个别被调查者不喜欢阅读,剩下的认为是没有条件和不了解农家书屋等图书室;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喜欢开展的活动主要是看电影看戏剧等娱乐活动和科技培训及知识讲座,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开展图书交流会与其他活动;据调查,绝大多数人未曾去过农家书屋,只有部分被调查者曾经进过农家书屋,在到过农家书屋的那部分人中,绝大多数认为所在书屋有电子阅览室,少部分没有配置;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在村的人口数量为1000人以上,个别人所在村的人口数量为500人以内和500-1000人;2/3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在村或(社区)有书屋或图书借阅室,1/3没有;问卷表明,人们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
书借阅室)的藏书量主要为2000-5000或5000-10000册,少数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藏书量少于2000册,或多于20000册;大部分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报纸订阅种类1-3种与3-5种,个别没有,部分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报纸订阅种类大于5种;问卷还表明,大部分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杂志订阅种类为1-3或3-5中,5种以上的较少,甚至于,部分人的问卷表明,所在的书屋或图书借阅室没有杂志;大部分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面积为10-15平米,15-20平米的书屋(图书借阅室)次之,少数人表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面积有20平米以上。
2.图书种类、数量:
图书种类较齐全,人们一般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但数量还是较少,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3.借阅情况:
节假日或非工作日,到访农家书屋或社区的图书借阅室的人较多,平时一般都是一些书屋常客与零散的借阅者。
4.村民文化结构、阅读需求:
文化结构以初中,高中为主,部分小学,少部分大专及以上。这些人的阅读需求以娱乐休闲、养生保健、时事新闻、实用技术为主,文学作品次之,政策法律与历史地理垫底。
5.管理人员情况:
人们普遍表示,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工作人员主要为专职的1人或2人,还有部分地方有兼职的工作人员;人们所在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少部分人的问卷表示所在的村(社区)的书屋(图书借阅室)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6.与村民的阅读互动情况、建议:多一些可供阅读者看书的座位,希望有更好的阅读环境;人们希望多些法律、法规、医药卫生、科技类
书籍;希望调整图书结构;培训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缺乏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年龄断层,管理松散,缺乏必要的运营资金和技术培训。
2.农家书屋评估报告 篇二
目前,各地农村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了解市场信息的便捷窗口、增收致富的“无声老师”。不过,农家书屋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笔者先后见到不少村委会的农家书屋,虽然挂着牌子,但书屋里却十分冷清,书架上的图书也已落上了厚厚一层灰尘。显而易见,书屋里的书已很长时间无人翻阅了。这种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农家书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目的不明、认识不清。有的村建立农家书屋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而是把它作为装点门面的“摆设”,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如此建立起来的农家书屋其作用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二是疏于管理、损坏严重。农家书屋本应有人来管理,但有的农家书屋缺乏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书籍被损毁,只好关门了之。三是受众狭窄、人数不足。由于当前农村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书籍的需求明显不旺盛,主要借阅人群大多集中在老干部、老党员、离退休人员、种养大户等等,所以群众看书风潮没有带动起来。
笔者认为,要让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农村政策法规、提供市场信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开展文明建设的阵地,凡是已建成农家书屋的行政村,必须建立好书屋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的管理员,专人负责图书分类和借阅管理。同时,为营造农民热爱读书的氛围,也可在农村开展“我爱农家书屋”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鼓励农民多读书,读好书,以便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3.农家书屋开办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农家书屋开办情况调查报告 农家书屋概况: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图书种类、数量:主要有,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尤其是农业类的较丰富,这与其自身环境是有关系的。数量的话大概是4500本左右。借阅情况:我通过了解,我们村的借阅制度有。
一、村民有阅览和借阅图书的权利。
二、借阅图书需登记,每人每次可借1本。
三、每本书的借书期限为1个月,可续借。
四、借阅者要保管好图书,不要丢失,不要损坏,不要涂写乱画。
五、过期不还,或损坏、丢失,要适当赔偿。
且来看书的大多数是中老年的男性人员居多,而女性较少。集中的时间大多是在午后或傍晚。村民文化构成,阅读需求:主要是中小学毕业的,高学历的较少。阅读需求也主要是与农业先关的书籍,及一些娱乐书籍。
管理人员情况:由于书屋较大主要有两个人管理,且他们都是大专毕业的,学历较高。对知识的理解都较强,可以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对知识的普及和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与村民的互动情况:通过我的了解,我知道了村民对文化的需求 是巨大的,他们都很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新事物都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还没有变就是对农业的关注度是比较大的。有些村民坚持每天都来,这种精神是值得当代的所有人学习的。对书屋的建议:通过我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和村民的综合意见我对书屋有如下建议。
1、加强对农村书屋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市县级有关部门应成立领导组织和农家书屋管理办公室,由文、广、新等部门协调负责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统一组织各县农家书屋建设部门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确保农家书屋建设标准统一。通过召开座谈会、协调
会和调研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形成市、县、乡、村上下贯通,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
2、做好农村书屋科学规划 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选好农家书屋地址,在原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有效整合,即与县区、乡镇文化管理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与市和县区图书馆业务指导培训结合起来,与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筹措专项配套资金全力支持农家书屋建设
应将各级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农家书屋工程补助专项资金下发到各级各单位,加快支出进度。
市级有关部门应督促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并按照专户管理、集中使用原则,拨付到各县设立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
项资金账户,统一管理,为农家书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武德乡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篇四
总结报告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科技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我乡作为先进文化乡镇和特色文化乡镇,更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落实。我乡按照上级要求,多方努力,建成了17家农家书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为推进书屋健康运行,除了选配有内容丰富涉及科教文卫各个方面的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光盘、报刊等,我乡各村更是多措并举,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
2、派专人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借阅和管理。武德乡各农家书屋在乡文化站的统一领导下在各行政村都设立了一名专职的文化专干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开创了我县先河。
3、结合农村实用科技、法律、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远程教育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4、加大农家书屋专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乡文化站定期对各行政村文化专干进行业务培训,以彰显我文化先进乡和特色文化乡,也使得农村文化宣传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让广大农民朋友能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先进文化知识。
二、多方努力、成绩显著
农家书屋自建成以来,得到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欢迎,取得的成绩也比较显著。
1、各村阅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家书屋建成后,各村均结合新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对村部整体装璜建设,安排专用房间作为农家书屋,对农家书屋用房进行了配套装修,使农家书屋环境焕然一新,新的读书环境吸引更多农民前来读书,农民阅读热情普遍提高,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始形成。
2、农家书屋为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方便了广大群众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卫生等多种知识,开拓视野等。我乡许多种养大户、专业户等经常到农家书屋借阅种植、养殖方面书辑,有效地解决了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3、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通过边学习边娱乐,并有助于帮助村民远离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养成了良好的群众精神风貌。
三、存在不足
1、书籍有限,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阅读要求。
2、对阅读需求把握不准,导致部分有限资源浪费。
3、长效机制没有形成,服务不到位,影响了作用的全面发挥。
4、专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还需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
武德乡人民政府
5.农家书屋评估报告 篇五
根据县文体局《关于全面推进文化室建设和开展农家书屋建设自查整改的通知》(阳文体文[2012]37号)文件要求,我站对各个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镇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我镇现建有农家书屋11个,各个书屋设备齐全、制度上墙、书柜、书桌及图书、音像制品、报刊、杂志分类清晰、摆放整齐、出版物档案登记完备、借阅登记完整、开放时间基本正常,书屋均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书屋的管理、图书的借阅登记及书屋卫生保洁等工作,尽量为广大群众阅读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农家书屋使用和管理情况
我镇农家书屋自创建以来,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模式11个农家书屋都制定具体的管理模式,我站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其中富池村、上巢村、港下村、良畈村、郝矶村的农家书屋办得非常好,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表扬和广大村民的称赞。以下就是我镇农家书屋使用和管理具体情况:
1、每个农家书屋都有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做好农家书屋有关工作。
2、农家书屋面积均达到上级要求标准,且能够正常免费开放。大部分村的书屋使用面积大都在25平方米以上(除个别村自身条件限制
未能达到)。配备的图书,做到统一编号,综合分类,摆放整齐,书屋整洁卫生。
3、每个农家书屋藏书均为1200种以上,约1500册,种类有科技、政经、文化、生活,且各类册数分配合理。
4、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标准书架、桌椅及灭火器等设备。
5、每个农家书屋内均有统一标牌,统一的《管理员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并张贴上墙。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镇领导及村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关系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参与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性不强,存在消极应付思想。
2、因为兼职管理员是村干部兼职,文化水平有限,且常忙于工作和农务,无暇管理,导致图书流失。
3、对群众宣传引导不到位。村民常忙于农务,且有些村民嗜好麻将扑克,参与热情不高,读书意识不强;外出务工青年较多,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在家人员少,没有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4、有些书屋实用新书少,有些知识内容针对性不强,解决不了村民的生产问题,满足不了村民的阅读要求,有的以次充好,甚至把非法的书刊摆上书架,个别书屋的图书归类摆放不整齐。
四、整改措施
为了进一步搞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提高农家书屋的质量,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文化需求,达到上级的要求,我站对存在的问题与
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把书屋与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结合起来,共同开展活动,提高了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
2、加大宣传,倡导全民参与读书活动。对农家书屋开放事宜进行了安排布置,并在书屋前悬挂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公示牌,公布开放时间和管理员电话,便于村民借书阅览。
3、培养管理员。明确管理员的职责,积极发挥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担任管理员。要对管理员统一教育培训,提高管理员素质和能力。
4、规范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做好图书清理工作,规范分类各类书籍,对所有的书籍必须要求加盖各村的农家书屋藏书专用章;及时刷新图标,严格建立财产、借阅登记制度,公开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和管理员的联系方式;加强书屋日常管理和维护,扩展借阅方式,确保正常开放和免费借阅。
5、大力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激发村民兴趣,培养经常阅读习惯。改变单
一、乏味的纸质阅读,把读书、学知识融入活动中;培养一批有基础、高素质的读书带头人,带领其他农民爱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
6、争取政策支持,及时更新资源。
我镇所有农家书屋主要存在问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上述措施整改,已达到上级的要求。
富池镇综合文化站
6.浅谈农家书屋的管理 篇六
一、农家书屋现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家书屋初建时, 中央财政按每个书屋2万元左右的标准资金补助, 主要由文化主管部门和出版发行部门配成图书送到各农家书屋。解决了图书购置经费问题, 但是书屋建成后, 逐年需要补充图书资料、需要经费, 完全靠社会投入是不现实的。
(二) 农家书屋在管理和运行上, 实行的是农民自主管理, 自我服务的模式, 有的村委会只起监督作用, 不直接管理, 有的是村委会干部兼职管理, 忙于其它工作, 想开就开, 不想开就关, 开放时间不稳定, 又加上不懂图书的分类、上架、登记等业务性工作, 甚至有的地方还将书堆放在室内, 没有上架向群众开放。
(三)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基础不同、产业结构不同、读者阅读需求也不同、建农家书屋时, 统一配置图书资料, 有部分不适应当地农民读者的需求, 数量也有限, 种类较单一。
(四) 书屋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对书屋管理知识了解不多, 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五) 书屋设施、设备简陋, 有的缺乏应有的书架、桌椅等, 给书屋的开放带来一定的困难。
(六) 农业家书屋建设需求与当地财政困难的矛盾比较突出, 农家书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应由公共财政予以支持, 但是很多地方没有把农家书屋的建设的资金列入财政的预算,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影响了农家书屋建设的质量。
(七) 重建轻管, 服务不到位, 农家书屋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农家书屋是一次性援建的, 比较注重初建时的形象, 后续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 图书资料数量少, 好的书更少, 借阅率低, 宣传不到位, 有的成为闲置的摆设、仓库。
二、农家书屋是村级公共图书馆
(一) 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是该村村民, 决定了它的公共性。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图书, 它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一致的, 只不过它的业务小, 图书数量少, 可看成是微型公共图书馆, 从图书的组织、分类、排架、编目上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应该把农家书屋的业务集中到县 (区) 级公共图书馆统一组织, 做到“书屋”在管理上规范、统一, 真正发挥书屋的作用。
(二) 明确“书屋”的管理主体, 如果“书屋”不明确管理的主体, 多方管理, 造成管理混乱, 都不想管理的局面, 因此农家书屋的管理应该由县 (区) 级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 乡 (镇) 村给予支持, 这样有利于“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把农家书屋看成是县 (区) 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分馆。这样既扩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面和服务对象, 又发挥了图书馆在引导全民阅读的作用。
三、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从目前状况看, 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大都由村干部、退休干部或教师、广播电视协管员等, 有的身兼数职, 没有图书馆管理的知识, 不熟悉图书借阅和管理的业务, 不利于书屋的管理和利用, 书屋的发展除了后续的资金支持外, 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加大培训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 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将“书屋”的图书资料完全得到充分利用才是目的。
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是一个行政村的村民, 对于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把农家书屋管理好、建设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书屋在后续资金上主体还是要政府投入。
四、建立完善书屋管理的规章制度
书屋的图书资料是国家财产, 保护好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要把保护好、管理好、使用好书屋的每一册图书。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书屋的每册图书不被丢失。
总之,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农家书屋已全面覆盖我国的每个村, 让每个村民享受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解决了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如何使这惠民工程真正发挥作用, 是全社会都应该值得关心和关注的。
摘要:农家书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如何建设、管理、使用好农家书屋, 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7.农家书屋评估报告 篇七
——XX农家书屋管理先进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与团部毗邻,现有总人口822人,营区住户223户,职工101人,干业人员7人。连队现有耕地面积5847亩,实现生产总值3512万元,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2011年职均收入7.1万元,人均收入
2.4万元。先后荣获兵团级“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兵团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兵师巾帼示范园区、师先进基层党组织、师标准化建设优秀单位、师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师模范职工小家、师团先进工会、连续四年被评为团双文明单位、团先进党支部、自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书屋设备
XX职工书屋于2009年成立,是连队一个公益性的职工书屋,书屋辐射全连职工群众,设兼职管理人员1名。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25万元用于书屋的建设,书屋面积50平米左右,藏书3000余册,书屋现有书架10个,阅览桌椅8套,报夹1个,音像制品300余张,订有《人民日报》、《兵团日报》、《伊犁垦区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及各类农业科技杂志等7种报刊,22类杂志。图书借阅每个工作日开放,月平均接待借阅80余人次。
二、完善书屋制度,规范工作管理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书屋各项制度,以制度来规范行为,做到借阅有序、本本有去处,丢失赔偿有章可循,对书屋实行专人管理。
一是信息化管理。为了确保书籍和音像制品做到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书屋严格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 1
3000余册图书和300余张音像制品进行了全面整理,自然科学、文学读物、人物传记、经济类、少儿读物、农业、生活、工具类等15个分类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并对农家书屋实行信息化管理类,通过书屋管理系统,大到农家书屋的建设规模,小到每一本书的出版单位、价格、归类、借出去向、每一位借阅者的门牌号等都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借助电子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农家书屋的相关数据开展查询、对比、统计,便捷的管理为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建立健全书屋管理制度。制定了职工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均有制度详细规范。
三是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为了使书屋规范有序开展,连队安排由技术员专门对书屋管理和维护,坚持严格办理有关借阅手续。为使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管理人员还在书柜、书桌等位置粘贴了书籍分类表示,并定期利用书屋的多媒体设备为职工群众播放农家书屋的电子音像制品。
四是不断完善图书种类。为了扩大图书种类,拓宽知识领域,更好的满足周边群众的阅读需求,我们在上级部门配发图书的同时号召职工群众捐赠,实现资源共享。
三、服务生产、生活,发挥书屋作用
始终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贯穿到书屋服务工作之中,始终以高涨的工作热情为职工群众服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解决读者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书屋的建成不仅丰富了连队职工
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连队的经济发展,还给连队带来了新气象,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
一是为农业生产支招。许多职工通过到书屋借阅农业科技书籍,提高了种养殖技术、掌握了基本的病虫害防治、疫情防控的措施。连队职工张永山,也是个爱钻研的人,尤其对农业杂志感兴趣,只要《北方水稻》、《农业科技》等杂志一来就会第一时间来借阅,他不仅将科技钻研停留在杂志上,还动手实践,今年他试验的几亩超级水稻就是通过翻阅杂志多方比较而种植的,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长势喜人。
二是为文化知识加油。每天放学后,书屋就变的热闹起来了,连队里很多家长这时候就带着孩子到书屋来看书、借阅。职工张洪祺农闲时每周都会带着8岁的儿子到书屋借阅,闲的时候他喜欢看看书,无论是历史传记还是散文小说,他都喜欢看,在他的影响下,儿子也把读书作为了兴趣爱好,感兴趣的儿童读物都在爸爸的帮助下借回家看。
三是为职工增收助跑。职工书屋还为职工发展设施种养业发挥积极作用,蛋鸡养殖户陈强经常到书屋借阅有关蛋鸡养殖、防疫的书籍,并将相关的光盘带回家观看学习,他说当需要查阅资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职工书屋,在书屋他查阅到了小鸡断喙、饲料营养配比、鸡舍防疫消毒、防疫保健等知识,目前他的蛋鸡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现拥有3座圈舍,存栏蛋鸡2.1万余只。
四是为健康生活铺路。连队退休职工马玉珍,总爱到书屋查阅一些有关养生的书籍,她说现在年纪大了,多学习一些健康养生的知识,不仅可以强健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也能让在外
工作的子女放心。
五是为文化活动添力。连队结合农家书屋开展“四项”活动,使其逐步成为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政策法规、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今年农闲时节共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经常性读书学习交流活动4次;为蛋鸡养殖户提供科技培训3次;为生猪养殖户提供科技培训1次;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开设讲解班2次;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育、新婚宣传2次;并时常利用节假日或晚上的时间为职工群众播放科技宣传片23余次;每年暑期还组织连队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在基层连队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职工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供了学习场所,为农业部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营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
8.农家书屋 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政府将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作为服务大局、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事来办。我们以提高图书利用率为目标,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为科学种植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最终使农民在文化和农业上做到双丰收。
近年来,我乡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以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为抓手,有力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家书屋工程开展以来,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积极安排,扎实推进全乡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家书屋建设状况
我乡共有19个行政村。2008年3月—6月建成首批农家书屋共计5个,分别为:古城村、石塘村、蒙家庄村、崖湾村、柴朝村。2009年4月—7月建成第二批农家书屋共8处,为梨园村、二联村、路家沟村、杨新庄村、新集村、川口村、观音村、李家坡村。2010年初步拟建剩余6个村的农家书屋,分别是太明沟村、上李村、稔沟村、曹家沟村、严家沟村、芦子集村。
二、科学管理,以创新的方法建设运行好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方面,四者缺一不可。我们认为,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村在农家书屋各项工作中,注重细节,力求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首先是在书屋开放时间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按对象灵活设臵。我们针对大众,尤其考虑到农村大都白天下地干活或外出打小工晚饭后才有时间的实际情况,把借阅时间固定为夏季每天20:00-21:00,冬季19:00-20:00,大大方便了群众的读书。
其次是在制度操作上,农家书屋的主、辅图书管理员都经过统一科学化培训,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除了做到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还把所有图书信息进行电脑录入存档,打印成册,为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再次是在管理措施上,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就连桌椅、书柜、报栏位臵等不起眼的细节我们都参照大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精心设计,用心摆放;我们还注意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建立监督奖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采取从娃娃抓起,培养“护书小天使”,达到让孩子们自我约束,为大人树立榜样,并监督家人爱书护书的目的。在创新管理措施上,采取“大统一小灵活”的办法,“大统一”就是农家书屋与学校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制度统一,并且统一资源共享,形成特有的主辅管理模式 ;“小灵活”就是针对老师和学生群体,放权给学校,由学校自由支配灵活掌握。这样,两个主辅图书管理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最后是在图书流通上,采取定期开展互通有无的书籍互换方式,为此,与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一起协商制定相同的借书规定,还制定了如采取免费借阅,免费办理借书证,书籍丢失处相同罚金额度等统一的管理制度,甚至细到一起购买同规格的标签,记录备用本及刻制大小、样式都一致的书屋管理章和污损章。这样不同村的农家书屋就可以定期交换流通自己没有的书籍,扩大图书流通领域,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注重实效,努力推动“两个文明”双丰收,构建和谐新农村
这次“农家书屋”的建立,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文化坏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件事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会真心这次机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的致富门路,调动广大农民朋友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书屋实实在在的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学校;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似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正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
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用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9.浅谈当代农民与农家书屋 篇九
1. 农家书屋的发展是由2007年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展开的文化推广活动。
农家书屋项目的目的就在于随着城镇建设脚步的加快, 农村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在经济水平上有明显提高, 还要在农民的文化生活上有显著的进步, 农家书屋就是为了满足现代农民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农家书屋从理论上讲是由农民自己管理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 主要职能就是为农民提供报刊、图书及音像产品等阅读观看服务。国家规定每个农家书屋藏书不得少于一千册, 报刊杂志种类不少于三十种, 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可以发展网络刊物、电子图书等。
2. 农家书屋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靠社会各界的捐赠为主, 各地政府机关主要职能是负责修建房屋设备。
各地政府结合当地优势产业有针对性的补充相关书籍以供村民阅读, 各个村之间还可以资源共享, 把优质的图书资源互相交流学习。社会各界的关注是农家书屋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捐赠的图书等文化载体是农家书屋主要的发展资源。从2007年提出到十一五规划完成时, 全国农家书屋已经发展了近20万个, 预计到2015年农家书屋实现覆盖全国城镇的目标。
二、农家书屋对当代农民意义
1. 是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教育的宣传基地
我国社会主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 农村地区的人们由于基础素质不高, 容易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封建迷信思想, 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家书屋能够通过为农民提供相关进步性书籍, 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者, 农家书屋能够全力配合党的思想传播, 比如党对于三农的优惠政策等, 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党性觉悟, 建立现代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
2. 是当代农民了解先进科学知识的知识基地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的务农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开始注重科技兴农, 对于新农药、新品种等农业新科技的技术需求越来越急切。农家书屋作为农民自己管理的文化传播基地, 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即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针对性的补充相关科技书籍。农家书屋可以通过采集农民对于某方面知识的需求来定向传播相关知识, 满足农民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
三、当下农家书屋推广障碍性因素
1. 硬件建设不合格
农家书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农民自身科学技术素质, 加快农民向着新型农民模式转变, 但就目前我我国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现状而言, 大部分农家书屋存在着硬件设施建设不合格的现象。比如书籍种类少, 内容较为单调等。农家书屋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向农民普及科技致富类的书籍, 但是部分书籍内容过于陈旧, 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农民发展的需要。
2. 管理制度有缺陷
农家书屋在建设之初的管理原则是由农民自己管理, 最大程度的方便农民利用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 但在实际运行中, 大部分的农家书屋是由村干部来管理, 农民要想到书屋中查阅资料还需向管理人员请示, 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 对于农家书屋自身价值认识不够充分, 在工作时间经常出现不在岗的情况, 造成想要通过科技来提升自己农业生产能力的村民也无法解决阅读的需求。
四、当下农民书屋推广积极因素
1. 农民读书热情高涨
现阶段虽然依然存在部分村民对农家书屋重视程度不够高的情况, 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还是对农家书屋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农家书屋凭借其独特的书香气息,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朋友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自身素质, 充实自己的头脑, 农民朋友们包含着期望, 在农家书屋中聚精会神的阅读着自己需要的书籍, 汲取着现代科学种植思想。每位来到农家书屋的农民朋友, 都对自己手中的书籍爱不释手, 虽然已过读书的年龄, 但是其对于知识虔诚的态度就像小朋友对于知识的渴求一样。
2. 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知识对于生产力的作用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 让越来越来多的农民朋友意识到科学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农家书屋, 在满足农民对知识与文化需求的同时, 也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致富的喜悦。农民朋友的收入增加了, 对农家书屋的热爱与支持程度也增加了。农民朋友对于科学技术的渴望日益强烈。这位农家书屋的开展和推广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实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提高农民思想认识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村民由于对于社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缺乏一定的了解, 造成对农家书屋使用价值认识不够充分, 因此加强农家书屋重要性的宣传是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的首要任务, 让农民充分了解农家书屋的作用, 消除其种种客观因素的顾虑, 逐步激发农民的求知积极性, 为农家书屋的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农民认识到自己对于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2. 政府鼓励农村文化建设
各地政府尤其是农村党支部要加大农家书屋扶持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 配备相关文化工作者下到基层进行科技致富思想的传播, 财政支出要向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方向适当倾斜, 有能力的地区要配备专业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再者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需要, 定期更新书屋的图书资料, 最大程度的发挥农家书屋的实际利用价值, 政府要根据农民的娱乐爱好选择相关知识的传播方式, 比如用戏曲或者是集体舞等形式,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奖项, 采用的一定的物质鼓励农民到书屋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3. 坚持以人文本, 强化管理
农家书屋是为农民服务的机构, 农家书屋的管理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作息时间来安排。比如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要避开农忙时间, 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有时间去书屋学习。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定期的开展知识培训, 文化讲座等活动, 提高农民对于科技致富思想的重视程度, 书屋管理人员要及时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农民实际的需要, 再根据需要调整书屋的书籍种类, 切实的提高书屋的利用价值。
六、总结语
农家书屋是我国社会主新型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各界都要关注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 要切实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角度来积极思考农家书屋建设策略,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经历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着知识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农家书屋要抓住历史机遇,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实现书屋项目的建设的初衷。
参考文献
[1]丛向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
[2]胡静华.农村图书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J].北方经贸.2012.
10.农家书屋征文 篇十
墨舞飘香新农村书屋添彩农家院
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来自愚公乡的参赛选手,我的名字叫张如意,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演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经验,给我带来的种种收获。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生的良师益友。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伴着浓浓的书香,我走过小学、中学、大学,接受着好书无言的熏陶和正确的指引。记得刚踏进校门,老师就告诉我们: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这句话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求学的道路上,我对知识的渴求从未减弱,对书籍的阅读从未间断。尤其在大学期间,我最喜欢陶醉在学校图书馆中,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聪慧,是快乐,是释放,是温馨的寂静,是激烈的舞动。
2008年我走出校门,回到我的家乡愚公乡参加工作。让我惊喜的是,在这里也有一个读书的好去处——就是咱们的农家书屋。在这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农家书屋一直是我的良师、我的益友,给我无声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拓宽了知识面,了解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熟悉了农村工作,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以前,紧急工作和重要工作的协调搭配开展一直是我的弱项,通过阅读管理类书籍、专家讲坛,我了解了轻重缓急,对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紧急问题高效处理,重要工作精心准备,工作做起来更得心应手,还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
在这里,我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谈古论今、了解时势、交流心得、共同进步;我遇到了大批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农民,他们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引进测土配方技术,学习养殖防疫技能,讨论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在节假日,还能看到这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阅读连环画、共享故事书,在古今名著中畅游知识的海洋;我看到了新时期的庄稼人,捧着养生书籍,画着花鸟鱼虫„„一位农民大哥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快致富。书里的知识都是专家们多年经验总结来的,是信得过的真技术。农家书屋给我们种地提供了便利,把我们需要的种植技术、养殖知识、经营理念、专家讲坛送到了家门口,让我们在农家院里实现了种地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农家书屋已经是居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场
所,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脚步;它开启了聪慧之窗,让孩子们在科幻世界中欣赏着趣味童话;它指引了致富之路,让广大农民朋友手捧科技书、轻松通往致富的彼岸;它打开了文明之门,让居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素养,喝酒赌博的人少了,读书瞧报的人多了,居民们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民整体
文明程度提升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家书屋就是咱农村里清如许的源头活水,引导着我们不断攀登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致富的能手、精神的巨人!
11.农家书屋汇报材料 篇十一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幸福城农场十二连 “农家书屋”建成使用,书屋占地面积虽不大,但相关书籍和设备齐全。
“农家书屋”启用后,为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书屋始终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启用初期,职工对其的接受程度仅限于新奇,等这股热乎劲过了之后,几乎无人问津。近年来,职工虽然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各种新型实用技术,无论是从事种养业,还是进城务工,都受到诸多制约,干的是体力活,挣的是辛苦钱。为了解决“农家书屋”一度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形,为了能够让“农家书屋”发挥其存在的价值,让职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新型实用技术。为此,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干部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巧解难题。在国家重视教育文化建设之际,我连队将“农家书屋”和“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多期以“富不读书富难长久,穷不读书穷根难除”为主题的连队实用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让村民掌握了一部分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并且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职工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农民不光要有体力,更要有文化、懂知识、会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一个现代新型农民。现在的十二连 “农家书屋”已经成为职工吸取知识,传送信息,勤劳致富的桥梁,成为职工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 1
通道,成为传播知识的驿站。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首先,为了确保书籍和音像制品做到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书屋严格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200余册图书和20余张音像制品进行了全面整理,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其次,为了使书屋规范有序开展,连队上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村代表专门对书屋进行管理和维护,坚持按时开门和办理有关借阅手续。第三,制订农家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借阅登记和归还登记制度,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
三是强化培训、文明借阅。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职工服务,连队各个干部商议,适时组织连队职工进行借阅培训。根据连队借阅条件的现实情况,凭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即可借阅图书,每次限借一本,每借出一本书缴纳10-20元押金,图书归还时还给借阅者,图书一旦丢失,押金则转为图书赔偿款。此外,在借书时,还要记录下借阅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借阅期满时催还,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图书的流失。为了更好的帮助借书人借到一本合适的图书,图书管理员根据读者的需求会帮助其选择图书。
四是结合实际、适时开放。为了发挥“农家书屋”的真正作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解决村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广大职工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让职工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农家书屋”以“农忙时节抓生产,农闲时节抓知识”为主制定了“农家
书屋”开放时间,形成了村民想看书时有书看的良好氛围。
12.浅谈如何让农家书屋真正惠农 篇十二
关键词:农家书屋,真正,惠农
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利用绝不能落于形式、不能是一阵风, 必须做实做好, 真正的为农民服务。
1 农家书屋的作用与意义
要想办好办活农家书屋, 使农家书屋不断发展壮大, 真正达到惠农的目的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到农家书屋的作用和意义。
1.1 富裕农民的知识头脑
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在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农民的知识头脑相当贫穷。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一个边远乡镇, 农民的文化素质更是比较低下, 文盲半文盲人员还大量存在。这样必致农民的创新意识弱、政策知晓率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科技兴农举步维艰。
农家书屋解决了农民看书难、买书难、借书难的问题, 是农民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良好平台。农家书屋免费为农民提供书看, 使农民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守法意说, 懂得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提高了农民整体综合素质, 增强了价值观。这样, 必然有利于培养新农民、创建新农村。
1.2 科技兴农的源泉与基地
各级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但是由诸多因素总是不能持续、常态、健康有效的发展。往往是“一阵风”、甚至不免有些作秀之嫌, 表面热闹非凡, 实际里却收效甚微, 没有让真正的农业科技装进农户心里、用入农户生产生活。如今农家书屋配备了大量农民容易看、容易懂、容易用的实用型农业科技类书籍, 使农业科技知识直接进驻农村, 便于农民长期反复的学习查找、实践和总结验证, 真正可以说是农民施行科技致富的能量源泉和营养基地, 其价值不可估量。
1.3 掌握信息优化发展
农业要发展、要真正步入现代化建设轨道, 必须要靠及时掌握可靠的全面的信息。农家书屋非常有利于农村信息技术的建设和普及, 农家书屋可以为当地广大农民搭建进行农业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 为农民掌握现代科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可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展。如此必然能促进全村的经济繁荣和整体进步。
1.4 农家书屋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养、改善了农民精神神
活、加强了农民的守法意识、培养了农民科技兴农的理念, 增强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生介值观、减少了闲散人群, 必然抵制了迷信活动、削减了打架斗殴、集众赌博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发展,
(上接63页) 非常有利于文明村风的塑建。
2 农家书屋的建设
2.1 必须选择农民集中地方构建, 决不允许随便找个地方挂牌应付检查。
2.2 书柜、书架等硬件设施必须配备齐全, 达到量化标准。
2.3 必须保证建设质量, 绝不允许从中获取利益而偷工减料。
2.4 图书必须结合农村实际, 按量化标准配齐。
2.5 建好建全管理员, 必须保证具有相关规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6 为保证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行, 必须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3 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
3.1 有一部份村刊部仍对农家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存在着应付思想。
3.2 政府配套资金短缺、管理工作相对被动。
3.3 农家书屋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 没有发辉应有的作用。
3.4 农民的认识不到位, 看书率较低。
3.5 图书更新资金不足、后续艰难。
3.6 图书种类相对固定, 不能因地制宜。
4 农家书屋的管理利用
4.1 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的了解率和认知率。
4.2 按时开放, 确保能农民来看书、得书看、看好书。
4.3 多方解决管理员的报酬, 提高管理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4.4 加强管理员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4.5 发动社会捐资、酝造共建平台。
4.6 以民为本, 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 让农民易于接收。
4.7 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书籍种类, 以期达到农民喜欢看、能够看、看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目的。
4.8 施行考核评比, 对搞得好的村给予奖励与宣传。
13.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篇十三
村,全村人口2056人,党员58名,人均收入8100多元。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佳文化大院”等荣誉称号。
该村文化大院始建于2006年,总投资80余万元,包含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共计2000多平方米。其中,农家书屋建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各两间,260平方米。室内配有高标准书桌23套,电脑20台套,电子投影仪、电视机各一台,各种光盘300余套。书屋藏书740余种,4100余册。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农业技术、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
书屋建成后,对图书进行了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台帐。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办法》、《农家书屋管理员须知》等多项制度,由两名村“两委”成员进行管理,全天8小时向村民免费开放,提供现场阅览和外借阅读两种方式。村民实行凭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借阅,避免图书流失。农闲时节每天借阅量都在20人次以上,年借阅量在5000人以上。
为增强书屋的社会效益,中二村以此为平台,做好四篇结合文章。一是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开展党员读书会活动。二是与科技推广相结合,开展实用科 1
【农家书屋评估报告】推荐阅读:
农家书屋相关制度10-19
大学生寒假农家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9-24
职工书屋调研06-25
课外书屋简介10-14
职工书屋经费申请08-25
开展流动书屋活动方案08-25
三味书屋教案设计09-27
农家书香征文06-16
农家风光07-18
共建“人文书屋”倡议书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