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报告材料

2024-07-11

三疑三探报告材料(通用11篇)

1.三疑三探报告材料 篇一

三疑三探公开课说课材料

1.设计思路

本课以导学案为载体,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与“一三四”教学模式相结合而设计,力图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案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问题以高考题型的形式出现。教学活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展开。教学内容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总结。

2.环节设计

考虑高考对高中课堂教学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和高效率,本课内容分为两大主要环节: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由于导学案内容充实量大,自主探究部分安排在预课完成,正课主要进行合作解疑与运用拓展活动。

复习导入

通过听写单词及简单拓展词汇用法落实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并导入新课。

课文人物简介

以高考题型呈现人物简介,使学生在做题中了解背景知识。

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导学案问题,针对答案及其所以然达成一致共识。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同时对照组随时提出质疑。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讲解,优秀生质疑与拓展。

质疑再探

根据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提出深层次问题,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提高品德修养,达到育人的目的。

运用拓展

师生共同运用思维导图对当堂知识进行总结,从而形象地呈现知识的整体脉络,便于学生对当堂知识进行形象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启发,诱导,拓展知识和控制教学环节过渡的作用,确保教学环节有序展开,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2.三疑三探报告材料 篇二

那么, 如何将“三疑三探”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呢?

一、准备工作

1. 宣传动员工作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首先需要学生去了解, 越了解, 越琢磨, 才能越参与。根据这些日子的搜集和整理, 我开了一个以“一年四班“三疑三探”课堂改革动员大会”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看到这种新方式带来的成果都很激动, 也很憧憬。在班会上, 我还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一节课堂实录, 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和体会的过程。

2. 分小组, 选组长

首先:我把学生按照期末考试成绩分成A (前18名) 、B (中18名) 、C (后18名) 三组。班级54人, 共分成9组, 每组6人;其次:A组从前往后截取2名, C组从后往前截取2名, B组一前一后选取2名, 组成一组, 以保证每小组的均衡性。最后:民主推选小组长。

3. 制定并公布小组月考核办法, 制定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月考核项目有两个, 一个是课堂小组赋分的累计值, 一个是月考小组的整体成绩。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过分注重分数, 而忽视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锻炼思维, 即课堂表面上非常活跃, 可是真的考核下来, 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所以课堂积分按30%计算, 月考分数按70%计算。让学生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每月评出最佳提问明星, 最佳答疑明星, 最佳合作小组, 最佳成果小组, 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正式实施:实践出真知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老师说过, 管理班级最重要的是民主和法制。民主就是依靠群众的智慧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教育方式的改革成功与否, 当然, 最有发言权的也是学生。每周最后我要学生分科细致的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存在的问题。通过54份民意调查, 归纳出初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过于注重分数, 忘记上课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

这个几乎是每个班级在初试时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上课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 分数只能说明过程, 并不代表结果。同时要评价机制上课堂积分按30%计算, 月考分数按70%计算, 以进行小组排名。让学生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2. 学生讲的没有老师讲的透彻

试行初期,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比较低, 所以, 自然没有老师讲的透彻。对于这个问题, 教师要做好“两手”准备, 一是耐心, 给学生过度的时间吗, 再等等, 让他再想想, 实在不行, 让小组内补充, 再不行, 让别组补充, 千万别怕浪费时间。用教师的嘴是快, 可是答案推到出来了, 学生的能力还是没有提高。同时, 更需要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及时对学生进行培训, 千万记得培训学生, 授之以渔;当然教师还要以及及时补充、修正、拓展知识点。如高中必修2第2单元第4课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学生在讲评依法行政含义之时并没有谈到我们宪法和法律的实质: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依法行政体现了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教师拓展进去。

3. 学会倾听, 学会安静

当然, 还存在一类学生, 还是觉得课、题听得不透, 我课下找他好好的谈了一次,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我们终于分析明白了, 原来这有两个原因:第一, 在前面讲的是学生, 不是老师, 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 不认真倾听, 加上学生讲的可能有时候有废话, 又溜号了;第二, 有时候跟不上题, 学生到台前直接进入讲解, 讲了半天他还不知道在讲哪道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前是老师讲, 现在是学生在讲, 可能没有老师的思路清晰, 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那也是集中了一个小组的智慧, 学会倾听, 才能知道他有什么不足, 思考自己如何克服这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 老师最后的讲评, 一定会遵循“三讲三不讲”, 教师要把这个跟学生交待清楚, 学生讲明白的老师就绝对不讲了, 你没认真倾听, 就是你的损失了。

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到现在大刀阔斧的进行, 我的感觉是:改革, 最难的是打破自己的观念, 一往无前的勇气, 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其实, 真是试行起来, 觉得也没有那么难。我的班作为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第一批试点班, 到现在也不过短短两个星期, 可是从老师到学生都品尝到了“甜头”, 上课没有人睡觉了, 很少有人发呆了, 大家热火朝天, 每个人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学生的创造力, 班级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让学生更加热情主动, 让老师惊奇惊喜, 从而更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在改革的路上, 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疑三探”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 但是我们坚信, 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摘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西峡教研室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深深的个性烙印, 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从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的实际出发, 从课堂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怎样去培养这个关键性问题出发, 让学生发现问题, 而不是被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 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

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刍议 篇三

关键词:三疑三探;创新;批判性思维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真切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

快乐。

董毓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德育部分,是一组关于认知和行为的批判理性精神和品德。它包括谦虚、谨慎、客观、具体、公正、反省、开放等指标。批判性思维的智育部分,是一组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的高阶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智能发展方面着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前提。

研究者已经潜心研究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尝试对一篇亲历者的心得体会的分析,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试对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评论。

一、对西峡一高教学模式学习的心得体会

带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困惑,2015年4月9日,我随学校其他30余名教师到西峡一高参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培训。首先是听报告。报告中听到邹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经过争论,我们在高一下学期就文理分科了”,使我大惑不解。西峡一高抢抓机遇,在国家亟需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以“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为了使创新思维与学习发生联系,在保证体、音、美、计算机课时不减的前提下,学校每周又增设两节创新课,为日常的“三疑三探”课堂提供创新思维的技术支持。西峡一高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成名,科技创新教育已经帮助不少学生打开通往名校的大门。我认为,作为一个县属高中,西峡一高在同类学校中处于绝对优势的竞争地位,这么早就文理分科,真是令人不解,似乎与其主打的“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因为文理分科易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离间”,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另外,我在2016年1月27日访问西峡课改名校五里桥初中官网时,发现了如下一则网讯:9月10日~9月11日,五里桥初中在本校多功能厅召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进会。全体教师参加。李清锋校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弱化“设疑自探”环节,强化有效环节,每节课要整理出与本节有关的考点,打造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我以为,若是“三疑三探”中“设疑自探”环节被弱化了,何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随后我听了6节英语课,并观察了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大多数学生只能对书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师的“三疑三探”教学也没有体现得很好。

在随后与西峡一高指派的教师交流中,参与答疑的老师不经意的话,使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新授课(包括英语)他们讲得很快,这样可以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用来做大量的题。他们对外宣称的“三讲三不讲”实际上在新授课中他们自己也很难把握。而在习题讲评课中,由于学生做过的题,对错已经有结果,他们才可以很好地做到“三讲三不讲”。他们非常注重讲题,要求讲细讲透,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拓展,有时要用十多分钟才能讲清楚,这样,学生错过的题,下次就很难再做错了。

总之,我认为,西峡一高的高考成绩,除去其课改、校改、班改、优秀的生源因素外,学生大量地做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专门训练学生编题。

随后,我在西峡一高贴吧内详细研读了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争论的文本。诚如“古镇香橼树”在西峡一高贴吧所言:“乌江榨菜因其优良工艺、优秀品质和到位的宣传而扬名,西峡一高之三疑三探亦然!”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得出的结论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列出具体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过程了。研究者得出了如下结论:(1)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虚夸之嫌;(2)西峡一高杨文普团队并没有上升到批判性思维理论的高度总结,提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这就使他们的创新教育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取得如今的辉煌后,很难再有新的突破;(3)西峡一高的创新教育也属于科技创新教育,它的功利性是很强的,通过科技创新教育拉动了高考升学率;(4)西峡一高的高考成绩,除去其课改、校改、班改、优秀的生源因素外,学生大量地做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5)批判性思维的融入,将使西峡一高的创新教育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和科技创新教育获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的革命: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董毓.角逐批判性思维[J].人民教育,2015(9):13-19.

4.“三疑三探”课改论文 篇四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改革创新这片沃士。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要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课改 三疑三探 语文 教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我们的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探索最佳的的课改之路——三疑三探。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就改变了以往教学观念,即“变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凸出学生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一、赋予学生的充分发言权

话语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老师应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允许学生说话,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谈中培养敢想敢说、勇于提问,勇于争辩的创新品质,最大限度地释放各自的潜能。

首先,老师要允许学生“想说就说”地说话。课堂插话的学生通常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插话常常是不由自主、脱口而出。这种不由自主的脱 1 口而出恰恰可能就是学生思维灵感火花的迸发,而这种迸发是不遵守时间的,这火花像流星一样可能会转瞬即逝,同时它又可能是模糊的,抑或是片面的,当它出现时,必须立即去巩固它、补充它。创造常常需要灵感,灵感往往是创造性飞跃的前奏,因此,老师要允许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话,并给予足够的关注,适时地抓住学生思维灵感的火花,积极诱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其次,老师要支持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中的争论可能在同学之间,也可能在师生之间。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自以为成熟,有见解,但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从众心理,因此,有老师参与、引导的争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的主动性,对巩固学习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在课堂上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争论,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并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潜力在不断的语言交锋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再次,老师要理解学生的答非所问。当学生得到表达的充分自由以后,失言也就不可避免。在插话与争论中出现的失言,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辞不达意,可能是因为一时思路不畅而结结巴巴,可能是因为暂时性的思考目标转移而答非所问,等等。对于这些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失言,老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此类失言、失态,此时,老师亲切的目光、倾听的神情、鼓励的言语、精当的点拨,会使学生得到放松,消除胆怯和懊恼,最终豁然开朗而信心倍增,甚至在今后受益于一段人生。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而学生则是亦步亦趋地奉命执行。强制性的灌输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只服从老师,学生的学习不应当由老师任意摆布。课堂教学应当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选择,特别是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对阅读,学习方法及学习伙伴的选择上。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且“读”是我国古老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主地选择与课相关的内容和阅读方式,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试读,也可以无声地边读边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有助于审题,有助于思考,有助于理解。通过“读”得到启发,从而有了收获,于是读出兴趣,读出激情,如此良性循环,最终达到读以致用。

2,学习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长于预习,有的学生习惯于先听新授课并认真记录,还有的学生是在练习中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当规定学生采用哪一种学习方法,而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他所习惯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地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无论采用哪种学习方法,只要行之有效,老师就应当认可,并在必要时加以引导和推广,使学生在学法的运用上更加得心应手,在学法的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

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

3,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良好的伙伴合作。

学习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每时每刻,每一个人都处在交际关系的网络中。正是这种关系赋予了人的主体性的力量。因而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师生群体活动,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可以互为学习伙伴,这些伙伴可以是老师分配指定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自主选择的。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根据平时的交往,自由结对,促使伙伴间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配合,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另一方面要有被学生选作学习伙伴的心理准备,要有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精神与勇气,在轻松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对老师来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允许学生说话,允许学生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朋友,多做思想的交流,多做心 3 灵的沟通。“俯首甘为孺子牛”做好学生的服务员。做好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助推器,前进的道路上的垫脚石。

5.“三疑三探”教案示例 篇五

“三疑三探”教案示例

题目:方程的简单变形(非人教版,为了防止雷同)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简单变形。 2.运用移项,系数化为1,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移项的注意事项。 教 具 天平、砝码。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情境引入: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常常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这时两边质量相等就可以测得该物体的质量。 教师按书本上操作要求演示,并将有关的方程变形的式子板书出来,供同学们观察。 教师归纳:如果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可以发现天平依然平衡,如果我们将两边盘内的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原来相同的数额(或缩小原来的几分之一),也会看到天平依然平衡。 2、发散提问: 请你根据老师的演示和上面的式子提出一些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好。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一个演示说明了什么、第一个演示有什么启示、第二个演示……、这些演示有什么启示、这些方程的变形中有什么一般的规则、你从这些方程的变形中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些方程的变形,你有什么发现?……) 本节课我们学习6.2.1方程的简单变形。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3、明确自探目标: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下面就来探究有关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P5―6页,完成本节的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自探提纲 (1)从刚才的演示和方程的变形中,你发现了什么? (2)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例1、例2分别是怎样应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3)移项的定义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4)运用等式性质来解释移项、系数化为1的过程。 (5)下列方程变形不属于移项的是( ) A、由2x=6,得x:3 B、由5x=4x-2,得5x-4x=-2 C、由2y-5=y-3,得2y-y=-3+5 D、由x+a=b,得x=b-a (6)解下列方程 (1)-5x=8 (2)1-3x=4 (7)若x、y满足|x-2|+|y+1|=0,则x、y的值为 。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逐题解答以上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做到“三讲三不讲”。 2、教师注意进行以下两方面引导: (1)等式的性质易错点:性质1,可以加上(减去)同一个整式,性质2不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整式包括0)。 (2)同学们对自探提示中第6题进行演板,教师要规范解方程的过程。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对本节学习有什么不懂地方或疑问大担提出。先由同学们回答,同学们回答不完整的内容,教师做补充。 注:本节第一节解方程,若涉及后面的内容,教师应告诉同学们后面将要学习。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自编练习题,供同学练习,并纠错。 2、完成以下练习,并纠错。 (1) (2) (3) (4) (5) (6) (7) (8) 3、已知方程ax+2=2(a-x)的解满足|x-2|=1,则a: 以上三题,以学生纠错、评价为主。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谈本节的收获。 通过交流、补充完善,使学生明确; (1)数学思想:从天平到等式的性质,一般归纳的思想,方程思想。 (2)数学能力:等式性质的应用,即应用移项、系数化1解一元一次方程。 作业设计 必做题习题P62一、1、2、3、4 选做题习题P62三、3、4 教后反思:

6.三疑三探学习感悟 篇六

这次外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有许多感悟。

一、我的认识

所谓“三疑三探”即: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

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2.解疑合探:

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

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

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

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

我认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

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模式是个好方法。一方面,学生有了

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

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

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

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对教师方面,“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虽

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看似教师讲的少

了,轻松了,其实不然。这样开放的课堂恰恰更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

教师要充分备课,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二、我的思考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想在我县顺利推行,离不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我在想,我们教师在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授课前,必须用心去做大量前

期工作。从每个环节做起,从细处做起,譬如就小组组合就有很多学问。如果说

细小环节做好了,有效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取得可喜效果,因

7.三疑三探报告材料 篇七

一、“三疑三探”是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最佳着陆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三疑三探”正承载起这一基本理念,换句话说,正是“三疑三探”使这一理念在数学课堂稳妥着陆。因为在“三疑三探”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这两个环节实现的。“设疑自探”要求学生根据自探提示,或通过阅读教材,或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或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独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解疑合探”环节是在学生通过自探对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完成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具体的做法是:教師组织学生汇报自探情况,检查自探效果。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组织学生或同桌或学习小组内进行讨沦交流,探讨问题的答案,教师对问题不做任何说明。若遇到优等生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这时再进行适当的启发、点拨、诱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获取知识。基于模式这样的基本操作要求,基于教师也能按此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转变为课标所倡导的方式。

二、“三疑三探”是教师深入学习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的驱动器

运用“三疑三探”进行教学,教与学都是围绕“自探提示”这一中心进行的。自探提示中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这节课教学的成败。自探提示中的问题虽然是先由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补充完善而得,但课前教师必须要对自探问题进行全面预设,保证出示的自探提示恰当准确。自探问题的设计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自学能力进行设计。二是问题的表述要简明扼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问题是什么。二是问题的排列要符合知识形成过程的逻辑顺序。四是问题的表述中还要适当加上如“看一看”、“摸一摸”、“量—‘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指导学生如何自探的词语,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提高自探效率。教师要想设计出理想的自探提示,就必须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能力。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每个学段、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知识体系,准确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难点,这是设计好自探提示的基础。其次,教师还应加强其它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围绕一节课的重难点,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提炼设计出一个个表达准确、严密的问题的能力,为设计好自探提示练好“内功”。

另外,在质疑再探环节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散质疑时,由于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接触了解的知识比较广泛,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干奇百怪,涉及到各个方面,教师要想应对自如,给学生以准确的解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每节课前教师都必须做好知识储备:与本节相联系的后续知识;与本节相联系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其要求教师必须各科融合,博览群书,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

“三疑三探”有着大气、深邃的特质,它的反复“疑”“探”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终生受益。

在设疑自探环节,教师首先创设恰当的情景,设置疑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这样就能使学生喜爱数学,使学生乐学。其次,学生根据课题或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意识,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潜在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试想牛顿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感撼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没有问题意识,也不可能有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的睿智论断。再次,学生要独立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所有潜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究问题的答案,长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猜测验证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也就是说,学生的自学能力势必会有质的飞跃,学生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创新型社会就有希望,就是必然。

在解疑合探环节,学生首先要会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要想有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必须要理清思路、锤炼语言。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有了好口才,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是会有很大帮助的。其次,学生要会倾听、会评价。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辨析其中的正误,从中汲取白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来补充、修正、完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这一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学生要会与人合作交流、讨论辨析。遇到疑难问题,个体解决不了的要进行或同桌,或小组,或全班的合作交流、讨沦辨析。这一过程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为学生都有争胜好强的心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都想先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就能激发学生思维高速运转,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捅捉信息,快速在自已的大脑中进行处理加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说出答案。

8.中心校三疑三探 篇八

强力推进

扎实做好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活动

中心校

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研室的亲切关怀下,镇中心校全体师生提高认识,快速行动,全力投入到西峡“三疑三探”的学习中。我们先后到西峡五里桥初中、西峡县一初中、西峡县一小、三小等多个学校进行了学习交流,通过参加报告会、听课观摩、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对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流程及推广运用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学习和考察,收获颇丰。我们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强力推进西峡教学模式,现对这次学习活动简要总结汇报如下。成立领导组织机构,选拔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制定《 王庄镇中心学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推广实施方案》,为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督促。分管业务领导具体抓督促检查,抓落实;学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示范引领。由去西峡学习的带队领导给全体教师做一场报告会,外出学习教师各设计一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案、上一节“三疑三探” 公开研讨课。本学年中心校已开展三次大型示范引领活动。

组织教师学习。我们将搜集到的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发布在各学校校园宣传栏上,供教师在课余时间及教研组活动时统一组织学习,将从西峡带回来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录光碟及教师备课资料按学科分发到各学校各教研组,供各教研组在教研组活动时统一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及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教师按时时上交业务学习记录,心得体会。

走出去请进来。我们在2014年10月20日,11月19日,12月25日,2015年3月19日先后派出四批教师到西峡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在各个教研组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质内涵进行研讨交流,同时组成第一梯队实验教师,进行扩展研讨,利用期末后时间对教师再集中培训。

5分散实践,跟踪指导。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在自己所带班级的所任学科里尝试运用,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模式,中心校业务组及时蹲班听课指导,为下一步推广学习打下基础。强化督查,学习提高。学校领导把该工作作为本学年检查的一项重点工作,定期深入各学校开展专项检查,及时了解掌握各学校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各学校教导处认真检查指导,特别做好跟踪调研和业务指导;各教研组在学校统一要求和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定期进行自检自查,进一步查缺补漏,整改提高,确保工作真正取得成效。抓好赛课,人人过关。在上期期中考试后,我们中心校举行人人参与赛课,个个登台过关活动,扎实做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达标课的组织总结活动。我们坚持用西峡教学模式,撰写教案,抓好赛课,共同提高。注重考核,重在激励。学校将教师课改进展情况、分级达标情况纳入考核、绩效考核、评优选先之中。注重课改氛围形成和课改气场培育,对勇于实践探索的典型教师要大张旗鼓给予表彰奖励,让积极参与课改、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教师获得成就感和成功感,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学校课改的领头羊和主力军,让观望、等待甚至嘲讽的教师没有空间、没有市场。激发教师投身课改的热情,按照“进步就是成绩、改变就是成效”的理念,不求全责备,不吹毛求疵。9 特别注重参与课改学生的培养。学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构建高效课堂必须依靠学生。中心校业 2

务组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规范,发放到班级,针对学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课改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三学”落实要点等方面对学生全面、持续、长期、有效的宣传培训,让学生真正理解高效课堂的目的意义、实质要旨、程序做法等,使他们积极参与,完成角色转换,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尽快跟上教师的课改节奏,形成课改师生的共振。针对教师们和同学们在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深入领会模式实质,灵活进行环节调整。我们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设计。比如同样是设疑自探环节,不同学科设疑的具体方法步骤不一定一样,不同年级设疑的问题难度也要因人而异。教师要做好记录,写好反思,做好总结,相互交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时仅仅为完成一节公开课,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跟踪指导,长期培养,使很好的教学模式只停留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坚持做好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比如评价环节,可以找不同的学生,而不必拘泥于学科班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小组成员的分工,也要随机分工,使小组成员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分享成功的喜悦。

“观念方法、信心与行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当课改的脚步越来越急促,课改的鼓点越来越响亮,课改的东风越来越强劲之时,我们务必克服懈怠等候、裹足不前、抱残守缺的想法和行为,在正确的观念引领下义无反顾大胆前行,我们坚信我们必将在课改的荆棘中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迎来王庄教育新的春天!

9.三疑三探课改推广方案 篇九

实施方案

米坪镇中心小学2014、12 米坪镇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及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

模式实施方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我县教育教学的创新发明成果,是课改进程中的“西峡经验”。这种模式的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很大的推广意 义和应用价值。根据12月2号新课改精神以及镇中心校的有关要求,决定在我校强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特作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和构建具有西峡特色的教改之路,是区域推进课堂改革的大胆实践,是大面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自主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必须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习、消化、实践、吸收、创新为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把“三疑三探”推广活动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二、目标与标准

(一)目标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达到四个目标:(1)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让学生在发展的大课堂中真切感悟自我的尊严、创造的快乐和超越的幸福。(2)构建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自主自信地 释放潜能。(3)促使教师由文化的传承者走向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先进教改思想的建构者、由个体发展走向团队成长。(4)创设求实的育人目标,每节课都为学生终身奠基、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服务。

(二)标准

按照《课堂教学的革命》、《“三疑三探”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方法课堂评价标准》等要求,结合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的模式流程的运用,对教师推广效果综合评估。评估如下:(1)教学设计(20分)。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进行备课。(2)课堂教学(70分)。每节课充分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敢于创新。(3)成果评审(10分)。教师围绕推广教学模式中的方方面面,撰写调查报告、教研随笔、教学论文和立项课题研究等参与县级评选。满分为100分,三项合计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步骤与方法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工作要求试点先行,完善提升,率先接受县验收。(2014年9月—2015年2月)

我校为试点学校。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要紧紧结合学校实际,在前期课改的基础上,自我检测课堂教学,看教师是否转变了教学观念,是否改进了教法,是否提高了课堂效益。中心校要深入把关指导,以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引领,组织学校反思教学,完善提升改进意见,并切实形成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学校 要在学习教改经验的前提下,自觉探索并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阶段工作结束后,学校要进行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把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范围与对象

全校凡评聘有教师职务的教师和以工代教教学人员。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校将把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教研培训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集思广益,制订本校的推广措施,组织教师不懈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验和练兵活动,校内要培养骨干,广泛开展研讨、培训和竞赛活动,以骨干教师为主力,成立学科教研组和指导组,并对所有在职教师全员验收,及时总结,奖优促劣,着力打造本校特色和品牌。

四、主要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推广中的示范作用,认真抓好立标、学标环节。

立标,即树立授课标准。具体做法是制定星级教师评选制度,人人参与星级教师评选竞赛活动,讲一节公开课,经过严格考核,周赛课产生周冠军、月赛课产生月冠军、期赛课产生期冠军评选出星级教师。在此基础上星级教师对立标课精心加工,形成样板课。最后,星级教师在学校范围内定期不定期举行示范课。

学标,即学习授课标准。教师对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参照立标课,找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此环节必须坚持“三全”原则,一是全员,教师人人参与;二是全程,要 求把学习贯穿于推广活动的始终;三是全方位,要从各方面锤炼教师,广开渠道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要完善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学习的管理,全体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以达到对“三疑三探”各教学环节融会贯通。

(二)抓好专业引领。

建立试点实验引领,树标引领,送教下乡上示范课引领,广泛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观摩研讨活动,适时召开现场会、参观交流会,通过座谈、培训、评课、点拨、指导,进行专业引领。

(三)强化评比考核。

评比考核要贯穿活动始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严格的评估考核,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活动扎实开展,内容涵盖教案、课堂教学、反思笔记、撰写“三疑三探”专项论文等多个方面。

(四)验收工作要坚持“严”和“全”的原则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达到预期目的,其中关键之一是把握验收的标准,必须做到“严”和“全”。“严”即严格标准。“全”即全方位验收。学期结束前,学校对实验教师的教案、讲课、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全面验收,以迎接县、镇的验收。

(五)建立奖惩制度

对推广工作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每期都要总结表彰。对在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校领导、教师优先提拔、评模。

(六)切实加强领导

10.三疑三探报告材料 篇十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三疑三探 设疑 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91-01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外语教学,我们引进了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互相质疑、师生共同配合展开的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谓“三疑三探”,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要求,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学围绕“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环节展开。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设疑自探

第一步骤就是设疑自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情景问题,通过问题导入新课,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由师生共同梳理问题,从而形成自学提纲。在自学提纲的设置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置。如果这些问题主要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那么在问题设置上就要有跨度。如果这些问题牵连比较多的学困生,那么就要根据一波三折的原则来设置问题,在一个大问题中,设计几个子问题,来降低问题的难度。当问题提出来之后,就要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学提纲,自主去探究解决问题的答案。

如《 Unit 4 Earthquakes》(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1),教师可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设置自学提纲。如先让学困生对这一课文内容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学困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对课文中一些如“民族”、“极度的”、“损害”等单词可能不熟悉。针对这些学生,教师设置自学提纲的时候,应围绕单词和重点短语的识记来展开。中等生掌握的词汇一般比较牢固,可设置直接与主题“earthquake”有关的问题,在自学提纲的设置上围绕“earthquake”这个主题。优秀生基础比较扎实,可设置与文章中心思想、主题大意有关的问题,在自学提纲的设置上应增加让学生讨论课文的中心思想的内容,增加仿写课文佳句的作业。

如自学提纲:

学困生:(1) (adj).极度的 (adv.)极度地。

(2) (n)民族;国家;国民。

(3) (v.)损害 (n)。

中等生:讨论(1)what natural disasters have your heard of?

(2)Which disaster may cause the worst damage?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d earthquake?

优秀生:讨论What do you know about an earthquake?仿写由which/who所引导的非定语从句。

二、解疑合探

这一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学生对自学导案的完成情况。在这一步骤,如果学困生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么其他学生理所当然也就学会了。当学困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可由中等生进行相应补充。针对中等生和优秀生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互帮互惠。

又如《 Unit 4 Earthquakes》(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1),可以根据先前列出的自学提纲展开讨论。如可以叫学困生自主默记单词,当遇到不会的单词的时候,可以叫中等生帮助。在中等生和优秀生讨论的问题中,叫学困生和优等生一道来参与“earthquake”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中等生对“earthquake”发生原因不懂的时候,由优秀生进行解答。当优秀生仿写非定语从句的时候,中等生和学困生要认真看,如发现不妥可直接提出来,指出句子的好坏。通过这一合作探讨,让同学之间互帮互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 质疑再探

学完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抛开课本材料的限制,探讨一些更深层的疑难问题。为此,一方面,教师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讨论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在这一种氛围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对教师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知识储备和相应的心理准备,为解答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充分的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习题编制、写作活动、演说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灵活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如在《Unit 4 Earthquakes》这一节课,在上完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地震这一话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如对课文材料所提及到的,失去双亲的孩子成为孤儿,在地震中矿工的遭遇,解放军和救护人员不顾自身的安危、奋力抢险的事迹,以及地震之后孤儿安置问题等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深入地讨论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之后,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质疑,然后进一步去探讨和检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开展说话和写作等拓展训练活动。比如,学困生可以把本节课的内容写成一个简单的课文摘要,中等生可以模拟描写在地震中被抢救的矿工,优等生可以写一篇描述军队和救护人员救灾的感人故事。这样帮助学生把课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通过“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普.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J].新教育,2009(1)

[2]朱旋.浅议魏书生六步教学法[J].现代交际,2009(11)

1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篇十一

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河南省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一、设疑自探〔操作〕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科特点,决定是否出示教学目标。(3)出示自学指导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或演练,独立探究。(4)教师巡视。〔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3)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自学指导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当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5)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二、解疑合探 〔操作〕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今后的运用。

(4)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目的意义〕

(1)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对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则节约了课堂时间。

(2)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的把握。

〔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三、质疑再探 〔操作〕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学生共同解决。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目的意义〕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注意点〕

(1)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有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 〔操作〕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正确迁移拓展(包括教师编拟习题、学生自己编拟习题和完成课堂作业)。

(2)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3)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

〔目的意义〕

(1)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三。

(3)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注意点〕

(1)首先进行巩固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2)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编习题,同时阐述编题思路,师生适当予以评点。(4)此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1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 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上一篇:食品安全测试答案下一篇:私募基金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