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2024-06-23

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通用10篇)

1.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篇一

中国大学生逐年升高的就业难度正在“催涨”一项新生事物——职业规划的热度。内地顶尖大学——北京大学新学期伊始就增设了“职业规划”课,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的国际论坛也将在两个月后举行。

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二00七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四百九十五万人,较二00六年增加八十多万人;实际需要就业人数则超过了五百万人。

大学生就业人数的日益增加“催涨”了在中国尚属新兴的行业—职业规划的热度。职业规划目前在美国、瑞典等国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在专职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求职者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社会具体就业需求相吻合。

北京大学本月初开学之际,面向全校学生增设了名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试讲”当天就吸引了二百多名刚入校门的新生。此前,作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已被中国人事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列入“十一五”工作之列。

北京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王欣涛表示,职业规划与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开展的就业指导有很大区别。“就业指导会一般性地号召去基层,去偏远地区,职业规划则强调“人职匹配、人职和谐”;就业指导通常会停留在如何应对面试官等技巧性问题,职业规划则帮助分析求职者适不适合这个岗位。”

除了开设“职业规划课”,北京大学还开办过“职业规划训练营”,并且在新生报到时就推出了职业规划服务;今年四月,在举行“北大开放日”时,校方为即将毕业的高中生进行了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分析报考大学何种专业最适合自己。

国际职业规划领域的外国专家也注意到了中国对职业规划日益高涨的需求。今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十八日,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十六个国家的职业规划专业人士将在北京召开国际论坛,讨论国际职业规划前沿技术和实践。

据论坛组织者介绍,“中国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是论坛的一项重要主题。其中一位与会外国教授的专著已被中国教育部翻译过来,作为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的教材。

“北京大学是中国非常顶尖的院校,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职业规划也能增强二三流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论坛承办方—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中国项目中心负责人王朝晖说,“如果一个人通过职业规划知道想要做什么,下一步就是执行的问题,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就业指向性会更强。”

在王欣涛看来,大学生毕业之后仍然可以继续接受职业规划指导,因为这项服务可以帮助毕业生分析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将来的发展前途,从而让很多面临就业还是出国这种“选择性困惑”的毕业生作出决定。

“很多人问我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是必不可少还是可有可无?我想,“有”一定比“没有”强。”王欣涛说。

2.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篇二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人口变量

1 问题的提出

高科技企业[1]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发现ICM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有3 个维度, 即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有利于获得职业生涯指导的职业策略和主动性。Noe[2]等主要研究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状况对管理效果 (指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行为以及工作绩效) 的影响, 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分成3 个维度, 即职业探索、职业目标设置和职业策略。多数学者更倾向于多个维度 (Granrose、Portwood、Hall、Moss等[3]) 。龙立荣[4]利用编制的个人职业生涯管理问卷 (简称ICMQ) , 发现我国企业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个5维度的结构, 分别是职业探索、职业目标和策略确立、继续学习、自我展示和注重关系。

目前, 有关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维度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 但有关维度的具体数目和内容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且关于各维度的内涵与其他变量缺乏深入的分析, 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充实。同时, 以往关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探索都侧重于员工整体的研究, 研究对象是企业的全部员工, 极少有专门针对经理人的研究。而在当前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中, 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研究才刚刚兴起, 基本还处于摸索阶段, 实证性研究比较少。

3 样本介绍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高科技企业的经理人, 问卷在湖南省范围内发放, 绝大部分集中在长沙, 其中包括湖南国科广电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立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本安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沙艾格里生物肥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牧哥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高科技企业。共发放问卷560份, 回收有效问卷508份, 有效率91%。被调查者中:男性298人, 占58.66%;女性210人, 占41.34%。从年龄上看, 30岁以下152人, 占29.92%;31—40岁198人, 占38.98%;41—50岁102人, 占20.08%。从婚姻状况来看, 已婚337人, 占66.34%;未婚171人, 占33.66%。从学历构成上来看, 大专及以下77人, 占15.16%;本科272人, 占53.54%;硕士134人, 占26.38%;博士25人, 占4.92%。从工作年限上看, 4年以下的51人, 占10.03%;5—10年的224人, 占44.09%;11—15年的183人, 占36.02%;16年以上的50人, 占9.86%。从职务级别上来看, 主管86人, 占16.93%;部门经理185人, 占36.42%;总监121人, 占23.82%;副总经理98人, 占19.29%;总经理18人, 占3.54%。

本研究以Likert五点自陈量表的形式, 自行编制《高科技企业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调查问卷》③进行调查, 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 2表示有点不符合, 3表示不能确定, 4表示有点符合, 5表示完全符合。同时采用访谈法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4 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结构维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对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因子分析的适度检验发现, 其 KMO值为0.850, 表示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是Sig=.000〈0.01, 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说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发现, 有4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 且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048%, 说明提取4个因子是合理的。最后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 5 次迭代后收敛。

根据各因子项目的含义, 命名如下: (1) 职业探索因子:由“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个性”、“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组织的发展目标及前景”、“了解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了解公司晋升方面的政策”、“了解公司的人事管理政策”七项内容构成。经理人职业生涯成功与否, 既受到经理人个体各方面条件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经理人所工作的组织环境的影响, 因此, 经理人必须对自己及所在的组织有清晰的认识, 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与组织的匹配性, 找到个人与组织的最佳结合点。经理人需要了解的因素包括自己的优劣势、兴趣和个性、能力以及组织发展战略、组织特征、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为职业生涯决策提供依据。 (2) 生涯规划因子:由“确立了职业生涯发展的长期目标”、“确立了每个职业生涯阶段的具体目标”、“制定了职业生涯各阶段发展的具体实施步骤”、“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明确的规划”四项内容构成。经理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自己设定的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 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些子目标, 按子目标的落实思路和策略制定具体的日程表, 再分析实现的步骤、程序、检查办法等, 通过实现小的目标, 最后实现长远目标。 (3) 专注工作因子:由“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培养与工作有关的技能”、“不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能经常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主动了解工作有关的信息”、“积极参与公司内部或外部的培训”七项内容构成, 从工作方法和思路的改进、培训当中获得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将职业生涯目标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延伸管理因子:由“保持良好的心态, 快乐工作, 享受工作”、“与上下级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妥善处理与领导、同事及下属的关系”、“合理平衡职业生涯与生活的关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形象富有职业感”、“形成团队精神, 锻炼人际技巧”六项内容构成, 从心态调节、人际关系、职业道德、和谐关系等角度等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因素出发, 为经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保驾护航。

5 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结构维度与人口变量差异性分析

5.1 性别差异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如表2所示,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不同性别经理人在“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且男性经理人在“专注工作”维度上的平均分高于女性经理人, 而女性经理人在“延伸管理”维度上的平均分高于男性经理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男性经理人比女性经理人更加重视事业, 传统文化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使得男性经理人成就动机更加强烈, 更加注重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而女性经理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心态调整等“延伸管理”方面做得比男性经理人好, 这也是女性经理人将自身的优势运用到职场的表现。女性经理人利用女性天生的亲和力“以柔克刚”, 润滑人际关系,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 较好地完成了职业女性多重角色的转换。而男性经理人和女性经理人在“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科技企业的女性经理人思想独立, 和男性经理人一样对自身和组织环境的认知、对未来的目标规划都有理性清晰的思维, 这是高科技企业女性经理人相对于其他女性更加进步的地方。

5.2 婚姻差异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如表3所示,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已婚经理人与未婚经理人在“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 未婚者多为工作时间不长的经理人, 在工作方面经验不足, 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从工作能力方面都有待加强;而已婚者多数有较长的工作时间, 工作经验丰富, 处理问题的能力也相对成熟, 而且已婚者有了家庭, 多数已为人父母, 责任感方面加强了, 所以对工作的职业感和职业道德也相应增强了, 心态也更趋于成熟。

5.3 年龄差异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分析年龄对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四个维度的影响, 从统计结果看, 各年龄阶段被试在“职业探索”、“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3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职业探索”维度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 经理人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和组织环境, 其中41—50岁这个年龄阶段平均得分有所回落, 51岁以上这个年龄段最高。这是因为41岁以上正处于经理人职业生涯中后期, 也是中年危机阶段, 此阶段的经理人上有老下有小, 生活负担重, 比较容易在“职业探索”上感到困惑;而51岁以上这个年龄阶段, 经理人随着子女成年, 负担也开始减少, 此时将更加关注对自我的体验。在“专注工作”维度上, 40岁以前的平均得分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说明经理人在职业生涯前期和中期为了获得晋升和长足的职业发展, 持续关注工作方法的改进和知识经验的积累, 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在工作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而到40岁以后得分又开始下降, 这是由于经理人在职业生涯稳定阶段将精力更多地放到了家庭上。在“延伸管理”维度上, 31—40岁和41—50岁的平均得分最高, 这两个年龄阶段是经理人职业生涯发展中期, 也是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所以需要注重沟通、协调关系、自我心态调整, 以此做为润滑剂, 保证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而30岁以下的经理人还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和确立阶段, 与各方面的关系还处于磨合阶段, 自身心态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都不太成熟;51岁以上的经理人逐步步入职业生涯后期, 这个年龄阶段的经理人转向更多的自我体验和生活享受。

5.4 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如表5所示,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不同学历的经理人在“职业探索”和“专注工作”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其他维度不存在差异。这说明学历越高者对自我和组织环境的认知越深刻、也越强烈, 对职业的探索越积极。而传统观念认为学历越高则工作能力越强的观念在本研究中受到冲击, 研究结果表明, 本科和硕士学历的经理人在“专注工作”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最高而不是博士学历的经理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科和硕士学历的经理人在占有中高等学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 更注重对工作方法改进的思考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

5.5 工作年限差异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如表6所示, 不同工作年限的经理人在“职业探索”和“延伸管理”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 而在其他维度不存在差异。这也揭示工作年限越长, 经理人对自我和组织环境越了解, 但工作十多年以后, 由于长年如一日的工作, 个人梦想与实际成就之间的不一致很容易导致经理人产生心理落差, 从而反映在“职业探索”得分上有所回落;而工作年限越长, 经理人自我心态也越来越适应工作环境, 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处理也越来越成熟, 职业感越来越强烈, 因此在“延伸管理”上的得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增加。

5.6 职位差异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由表7可知, 不同职位的经理人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探索”、“生涯规划”和“专注工作”三个维度差异非常显著, 在“延伸管理”维度上差异显著。职位越高, 经理人掌握的信息和资源越多, 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估也越全面, 自身知识和经验也越丰富, 因此在“职业探索”、“生涯规划”和“专注工作”方面做得越好。而在“延伸管理”方面, 副总经理的平均得分最高, 主管和总经理的得分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副总经理主要是分担总经理的工作, 分管公司整体工作的某几个部分, 决策权可以上推给总经理, 具体事务的处理可以交给下属员工办理, 工作灵活性较大而压力相对较小, 更容易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也正是因为这种桥梁位置, 使得副总经理需要更好地处理公司各方面的关系并且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做好副职的工作;而作为主管级别的经理人, 处于职位等级的下层, 大多数处于事业刚刚起步阶段, 因此, 此职位的经理人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积极谋求晋升, 有些人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下做出短期行为, 比如心理失衡、猜疑嫉妒、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当、缺乏职业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等等, 由此导致主管级别经理人在“延伸管理”维度上平均得分较低。从研究结果看来, 作为公司一把手的总经理并没有人们想像中那么完美。总经理可以看做是一个公司的“一家之主”, 不仅要处理公司内部的各种事务, 掌握公司发展的方向, 确立公司发展的战略, 对投资人负责、对员工负责, 还要代表公司对外与政府部门、媒体、兄弟公司、业务单位、竞争对手等各利益集团交涉, 既是公司内部工作的决策者、监督者、管理者和掌舵手, 又是公司的形象代表人、发言人, 多重身份使得总经理工作压力巨大, 纷繁复杂的事务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势必导致总经理的家庭与工作矛盾难以调和, 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严峻的挑战, 因此, “延伸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在总经理级别上稍有回落。

6 结论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1)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可分为职业探索、生涯规划、专注工作、延伸管理四个维度。 (2) 通过对经理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各维度与人口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 发现各人口变量在多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即不同性别经理人在“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且男性经理人在“专注工作”维度上的平均分高于女性经理人;已婚经理人与未婚经理人在“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各年龄阶段被试在“职业探索”、“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3个维度上差异显著;不同学历的经理人在“职业探索”和“专注工作”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工作年限的经理人在“职业探索”和“延伸管理”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不同职位的经理人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探索”、“生涯规划”和“专注工作”3个维度差异非常显著, 在“延伸管理”维度上差异显著。

本研究仅对高科技企业经理人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探讨, 各结构维度之间的关系即职业生涯管理的机制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此需要继续研究。研究中还发现, 不同年龄、不同职务层次、不同文化水平的经理人职业生涯管理内容存在着差别, 这种差别是否会体现在维度结构上尚需作进一步探索。此外,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顺着这一思路, 继续对经理人职业生涯管理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PAZY A.Joint responsibil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and 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ers[J].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1988 (13) :311-331.

[2]NOE R A.Is career management related to employee development andperformanc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6 (17) :119-133.

[3]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其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篇三

高职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现状

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认知 有60.57%的高职学生认为制定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目标很重要;有37.80%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有1.6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首先应从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开始。高职学生必须要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具备的条件,清楚自己未来可能胜任的职业和岗位,在此基础上制定职业发展目标,然后才能设计出一个科学、适用的职业生涯规划。但调查显示的结果令人担忧。

对职业准备的意识和行动 有37.40%的高职学生业余时间会选择阅读与个人未来的职业有关的书籍;有39.84%的学生会选择与现在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籍阅读;22.76%的学生则选择阅读其他休闲类书籍。业余时间选择阅读哪方面的书籍,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高职学生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准备意识,而职业准备意识又反映出高职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62.60%的高职学生职业准备意识是缺失的,明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

体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行为习惯 有72.36%的高职学生做事时通常的习惯是想好了再去做,有较明确的计划意识;也有近28%的学生没有养成按计划做事的良好习惯。另外一个调查题则显示,只有21.95%的高职学生通常能够按事先制订好的时间计划表做事;另外78.05%的学生只是偶尔会按事先制订好的时间计划表做事,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从没有按时间计划表做事的习惯。结果表明,高职学生虽然大部分具备了按计划做事的意识,但并未在意识的驱使下转化为具体行为,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说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落实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对就业去向的考虑 有28.56%的高职学生对毕业后要具体从事哪项工作有明确的考虑;69%的学生虽然有所考虑,但并不明确;另有2.44%的学生没有考虑,表示要等毕业后再考虑。这说明超过70%的高职学生对如何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缺乏明确认识,处于模糊状态,这对自我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以往一项有关学生就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9.16%的学生就业时依靠父母亲戚朋友安排;有24.60%的学生会被动地等待学校推荐;10.93%的学生没有考虑过如何就业。这组数据同样说明目前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缺少自主选择和设计,暴露了高职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自我评估 在评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时,有49.59%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较强;其余50.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较弱或不具备。但对照“对职业准备的意识和行动”及“对就业去向的考虑”两项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至少有16.46%的学生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如果按照管理学家史蒂芬·罗宾斯的调查结论——75%的人都会过高估价自己的能力,其中还有一部分人会将自己的劣势误认为优势,那么此次调查中,至少有24.59%的高职学生过高地评价了自己的能力。

提高高职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建议

通过上述几项调查可以看出,几乎所有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都持肯定或较肯定的态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职业发展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拥有职业目标并且针对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的高职学生数量却不足50%。总体而言,目前高职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识是觉醒的,但普遍缺少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不能在意识的支配下转化成自我规划与建设的行动和结果,其中尤其缺少职业目标的思考,职业准备是缺失的。

为了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同时需要高职学生自身为主动加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校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走向,积极、正确的导向能够调动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的热情,促其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高职院校应在新生入学教育的环节上就把培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让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产生清醒的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引导、随时引导,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的意识,并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尽早投入于实践中。

第二要有效指导。一般而言,大学是学生由求知、求学、求能的学生时代向职业生涯过渡的最后一个时期,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素质等,帮助学生做好入职前的各方面准备工作,不断要求和帮助学生对照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寻找差距,分析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和确立职业目标。新生入学阶段是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校应要求学生对自身条件、所学专业、所在学校、专业对应的行业等都有个十分清楚的认识,明确所学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都是什么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注重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二年级是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通过实习实训、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三年级是高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阶段,这个阶段把握的好坏及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发挥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专业能力的水平,更会影响到专业对口就业结果,学校应要求相关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做好就业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以保证其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始。

高职学生应提高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认识 一是对重要性的认识。高职学生要加强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先生提出:“如果说学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可以使人胜任自己的工作的话,那么学业和专业以外的能力则可以帮助人获取更多的机会,为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具体到职业软技能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其重要性更加明显。对高职学生而言,如果具有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那么就能够以既有的条件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措施、策略;能够突破并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能够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及优势和劣势;能够准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能够增强职业竞争力。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直接关乎职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二是对自身能力的认识。高职学生必须要加强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认识,通过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知道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哪些方面还有待于改善,由此更加清晰地明确自我的职业目标,更好地做到及时调整和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使自己更加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和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

4.个人自我评价和职业目标范例4篇 篇四

篇一:自我评价及职业规划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暮然回首,大学时光俨然历历在目。四年的时间里,通过学校的熏陶与教育,社会隐形教材的辅导与参照,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际,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自我评价,督导我日后的行动。首先,还是自我肯定一下。大学期间,在思想方面,我是追求上进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虽说如今尚未提交入党申请书。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另外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性格开朗、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加入了学生会和学校社团,参加过学校活动和社会兼职,在职期间,有功无过,工作中表现良好,认真努力,积极热情。结交了几个好朋友,学会了为人处事,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大学四年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思想、阅历、经验较以前丰富了许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受到大很大影响。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为社会创造一定财富。

每每自我评价的时候,总觉得缺点多优点少,下面是自我批评的一面。我大学期间有过许多想法没有付诸行动,不论是学习工作亦或是生活爱情都有过深思熟虑后的果敢决绝,但都因种种原因没有努力去尝试,尝试了的也只是昙花一现,有始无终,没有坚持到最后。对所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没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自知中,还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和换毛病。

在这个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都是生活的演员,都在演绎着自己的角色。但也不可否认我们都在学习着他人的角色,亦或是在学习他人的演技。在大学这段重场戏中,我自编,自导,自演,前两步都驾轻就熟,但最后一步却没能演到位,亦或是一塌糊涂,我几乎完全违背了编剧和导演的本意,我不能说这个舞台不适合我,我却不得不说我是个失败的演员。

虽说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但我却要说这将会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曾子曰“无日三省吾身”,古人亦有云:“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希望这次自省,这此理性的思考,能达到自省者所预期的效果:不计前嫌,继往开来,诠释出人生演绎的本色。

篇二:自我评价及职业规划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暮然回首,大学时光俨然历历在目。四年的时间里,通过学校的熏陶与教育,社会隐形教材的辅导与参照,我成长了很多。

刚入大学时迷茫中伴随着一点不甘心,不甘心原本可以以602的分数选择几所自己中意的211院校。可是,出身农村,信息闭塞加上又没有亲戚读过大学,所以填报了一所非211的本科一批提前批次。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还是很兴奋,毕竟作为农村的孩子,读书会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来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还有211、985之分。那时候,信息接触的越多,自己内心的不甘心就会越明显。常常自己一个人躺在草坪上,有种想重新再回去考一次的冲动。那段时间总是很独,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瞎逛、一个人想自己的理想。再加上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感觉自己很孤独。那段时间班级的活动一概不参加,有点不合群。这样过了半年,有一天同班的一个同学问我:“你会不会觉得,华大很差?”我随口来了一句:“嗯!会觉得!”他回了:“不管怎么样,她将会是我们的母校,我们都要心存感激。”这次不经意间的谈话让我感触很深,我开始明白,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我的东西,逃不掉、躲不开。所以,必须要欣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开始为华大在CUBA赛场的赢球而兴奋不已,也会因为华大输了球而伤心。我开始参加班级的活动,和每一个同学真诚相处。开始和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熟悉起来,聊我们的想法、我们所想象的未来,一起去打球,一起出去游玩。我开始被大家所接受。

感情,是大学生涯逃脱不了的一个主题。我也不例外,大一快结束的时候,我陷入了感情这个漩涡。开始因为感情而变得盲目与无知,为了见上一面,而大量的逃课,腾出时间;为了彼此见面的那一刹那温存,每天只吃3.5一顿的午餐,有时晚餐就四个馒头。疯狂的举动,投入真心的感情。带来的结果是,成绩的下滑,与三年之后的分手。爱恋的时候会想,只要在一起日子过的幸福就好,何必那么累去拼自己的事业,多留点时间给亲人和爱人。只要有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足以,这些是她让我明白的。可明白了之后,她终究抵不过现实。现在的我开始会想,男人就该好好努力,好好工作,只有事业是自己的,开始重拾当年自己的理想。

我是一个决定了,就不会放弃的人,直到我输得一塌糊涂,完全没有逆转的机会为止。

四级是每个本科生必过的项目,我却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过。对于高考英语不及格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我开始从高中英语教材学期,开始每一个单词地被,认真分析每一个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四级顺利的通过了,虽然分数也是那么的惊险。

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能吃苦可能是与生俱来。在餐馆当过服务生与洗碗工,每天九点上班,十一点下班。每天十四个小时的强度,早上都会睁不开眼,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在拖鞋厂装过集装箱,上海的夏天,太阳也是很毒辣的,每天和那些人一起,没有办法,不把上衣脱了很快都是湿的,光着膀子,一箱一箱的往车上装货。那个暑假,几乎每天早上起来,手都攥不到一起,手指都是肿的。挺了过来之后,亦是一种成长。

曾经不以为然的浮躁,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拼命的让自己改,却总不会如自己所愿。正如“本性难移”这句常说的哲理吧。自己有时就能不信,相信只要

能改,总会有一天能改掉自身最大的毛病。

我应该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的人,总会不断地逼迫朋友说出自己的缺点,然后自己总会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朋友眼里,我浮躁、我自我、我不太注重场合。但也是在他们眼里,我待人真诚、不虚伪、能坚持到底,不怕吃苦。

南方周末,一个人的时候陪我最多的就是她了。清晨,抑或是深夜,读到她,就是享受。第一次看到她,那只是一次偶然;爱上她,更是一种无聊以后的消遣。可那一次“消遣”之后,再也无法自己。从她身上开始一点一滴地重新思考社会,重新认知中国。从她开始,读懂中国。

毕业的这一年,也准备了考研,总分348,虽说有调剂的机会。可总想为自己家里减轻负担,看着一年比一年老去的父母,自己很心疼又很无奈。曾经想去离家近的城市,离爸妈近点,毕竟孩子少了,家庭的责任就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显得大的多。纠结的关头,老爸说如果可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企业,你能进,是我们的荣耀。

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我想工作在最一线,做个技术工人,从最底层做起,为公司做出实实在在地贡献。我的理想很小又很大,我想能从技术工人做起,等自己50了,慢慢能转到管理上来,因为那时的自己才最懂每一个人的需求,和企业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我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即使小点也无所谓。看惯了父母常年流离在外的瓢泼,自己也很心疼。中国人都有对“家”深厚感情。

我是搞人事的.给你一点建议

自我评价:写你的性格、爱好、缺点、优点、特长技能。

职业目标:写你对求职的那个职位,如果你进入面试的公司,你的该职来目标是什么,和职业规划差不多,但不要太多复杂,简单一点。

写你怎么样去做该工作,要达到什么成就。

篇三:自我评价与职业规划

一个学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已经将近尾声,通过这一个学期课程的学习,我对于自己的自我认识以及对于将来的职业选择与规划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的自我认识与职业规划。

1、我的性格

人生旅途需要目标和志向,可是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在哪里,树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就会走很多的弯路,甚至一辈子都实现不了。人生的选择千种万种,不过,做我所爱,做我所想,做我所适,做我所能,做我所重,做我所需才是理想生活的原则。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着自己不合适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察觉不到有多少价值,这样的生活是最失败。因此,认识自己是职业规划的起点。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脚踏实地的生活。

性格分析表:

粘液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

粘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粘液质的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些人具有与兴奋过程向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粘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他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以及性格的一贯性和确定性。粘液质的行为表现:粘液质的人在面临压力时,不但不会主动应对,反而容易采取回避。压力越大,他们越容易通过各种消极形式来放松自己,比如玩游戏聊天等等。粘液质的人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去做。当然你不能把粘液质作为不主动争取的借口。

多血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高;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高;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多血质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多血质的典型表现:多血质又称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

在一般情况下,我是一个沉静的人,但我并不沉闷,只要场合允许,我就能制造点欢乐的气氛。按我自己的理解来说,我是个“极度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凡事总先看看坏处,然后又满怀信心的去做。我凡事都会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轻易放弃,当然也不会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内敛、冷静、沉着、大胆、耐心、细致、踏实、稳重、自信”,这些词形容我自己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事实如此。

2、我的兴趣

兴趣,往往是人在工作中感到愉快﹑投入﹑发展﹑成就﹑自信﹑满足﹑自我实现等一系列良性循环的起点。因为有兴趣,就会特别关心一些特定的事物,投入精力并享受过程;不知不觉又培养了能力,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成功机会;成功后对自己更

有信心,满足感也特别强烈。所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着重考虑自己的兴趣。

我的兴趣不是很广泛。时看看时下热播的电影、电视剧,跟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导论一下剧情,看看会不会看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能不能理解导演想表达的思想意图。有时会一个人静静地听听音乐,陶醉在音乐中,回忆一下往事,体会一下物是人非的感觉。有时还会跟所谓的“蓝颜知己”隔着电话探讨一些自己都觉得无聊的问题,直到把对方说服为止,一边享受着胜利者的快感,一边温习久违的友情。有时喜欢特别的安静,比如一个人静静看看夜空,有时又喜欢热闹,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钻。快乐别人,快乐自己,能让自己的兴趣有这种功能我很高兴。

3、自我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能否进入职业的先决条件,是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主观条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一定能力来做保证。没有任何能力,根本谈不到进入职业工作,对个人来讲也就无所谓职业生涯可言。兴趣和能力常有相同的内型和名称,他们之间的联系确实也密切。对我们有兴趣的事物,常常比较容易培养出相应的能力。但是,能力和兴趣并不能划上等号,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区分兴趣和能力,在生涯规划中非常重要,它往往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认识从“理想”走入了“现实”。兴趣说明的是我们喜欢做什么,而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人在其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有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此外,知识也常与能

篇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份完整恰当的职业规划无疑会对你将来的人生起到莫大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强调谋划的重要性。若没有规划做督导,人生的路就如同走进了茫茫沙漠,没有目标,枯燥乏味。因为你将感受不到达到目标后的那份喜悦,也不会为目标遗失而沮丧。拥有一份周详的计划书,才能使你的人生路走的更顺畅,更加丰富多彩。

行业因素

物流作为一项新兴的行业,物流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行业本质吸引了我。工作的同时还能“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喜欢它的原因。这一职业可以接触更为广泛的人,也可以有机会到各地工作,对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都有很大帮助。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是将它作为我的第一志愿。物流产业应该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据各种权威的杂志、报刊、以及网络媒体研究表明,物流是企业产业链上最后一个获得利润的环节。我自己已完成了专业课的学习,已掌握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并时刻关注着物流业的发展,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干好物流。

职业因素

我觉得职业和现实的生活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你热爱生活就会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我就是这样看待职业的,我喜欢这个职业,就会有激情,有动力。干一份工作无论什么都要抱着我到底能为社会贡献什么的态度。获取也是重要的,但最终我还是想为社会贡献自己。

家庭因素

首先,在家人期望上来看,父母都想我能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过安稳的生活。诸如老师、医生、公务员等。从家人对我的影响上来看,父亲对我的影响是深远而有意义的。他是一个谦逊,诚恳的人。我的细心,冷静几乎都是来自他。在以后组建自己的家庭时,我也会选支持我事业的那个人做我的对象。

就自己的性格而言也是比较适合发展物流的,再加上我对此行业的喜好,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不足之处就在于竞争将越来越大,我和家庭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一样会直接影响到我对自己目标的判断和家人对我的期望。

个人规划

我给了自己八年的时间去发展物流。毕业后我正式完全独立步入社会,我要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并确实学到了对我以后自主发展有用的东西,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并近可能的成立一个家庭,为自己创业做足准备。我把这一时期定格为自己人生的高潮期,我将会把人生的全部激情都投入到其中,在前期的准备前提下准备自己创业,花两到三年时间让公司站住脚,四到五年能出成绩,基本能有较好的营利,到接近十年是能真正站住脚,并有一定规模。如果公

司顺利的站住了脚,就会考虑怎么样继续去经营好公司,如果公司状况不佳,就会选择放弃,经营一小生意,尽心尽力的去打理我的家庭。

如果在就业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物流行业发展,一般把这一时间定在半年到一年,然后会考虑发展营销,我之前有去过面试营销行业。如果干了三到四年时间都还干不到基层管理,我会选择跳槽。同样如果工资水平离自己的预期太远也会考虑转公司。但不会改变自己由基层向管理层发展的方向。如果突发的事故一大到影响我职业规划的实施,或者实施起来已有极大难度,如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出现大问题等不确定的恶劣情况时,我会转行干写作,以自己的心态去生活,换作另一种方式去为社会做贡献。

结束语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完成了,但愿这一系列的梦都将变成美好的现实。有了这份行动指南,我的思想更坚定了,目标更明确了。我期待着自己为这一个个目标而奋斗的过程。

5.室内设计个人自我介绍 篇五

处在一个陌生场合时,我们难以避免地要作出自我介绍,用自我介绍往往可以让他人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自我介绍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室内设计个人自我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人于20xx年进xxx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学习。在校期间,我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搞好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够熟练进行电脑基本操作;掌握CAD,天正,3D、PHOTOSHOP、LIGHTSCAPE等制图软件;熟悉Word,Excel 等办公软件。除此之外,个人方面能吃苦耐劳、踏实稳健、品学兼优、诚实守信、无违法违纪行为,身体健康、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乐观进取,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6.规划设计院个人自我总结 篇六

一、政治思想

20xx年,经个人申请,院党组织批准本人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作为预备党员,本人注重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要闻。今年我党胜利召开了十八大。十八大后,本人认真学习新党章,并深入领悟新党章的修改与时代需求之间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是党员全面提高思想认识的良好材料。报告博大精深,准确指出了我党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前进方向。

二、业务学习

我院是生产型单位,本人的学习始终坚持学习服务于生产。规划分院员工年龄断层现象突出,继承老前辈们的知识宝藏是我们年轻人的重担,在他们光荣退休前要充分发掘宝藏,并传承他们严谨求实,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水利精神。

三、工作实践

20xx共负责或参与了20几个项目,有枢纽类、规划类、防洪评价类、设计类等。以前做项目只关注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自身的任务,对整个项目各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思考,现在慢慢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力求站在整个项目甚至整个设计院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本人作为四组组长,自己给自己一年来的组长工作的评价仅仅是一名勉强合格的组长。自己对组长的职责没有好好思考,角色认识不到位,认为很多事情是分院管理层的职责,与自己没有关系,比如疏导组员的不良情绪,进一步优化项目分工等。角色认识不到位导致思维方式未能及时转换,这必然造成对该角色所需的能力缺乏培养规划。

四、展望

7.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篇七

一、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困境

告别紧张的高中生活, 自豪地踏入大学校园, 这种兴奋似乎还没有褪去, 四年的大学生活却匆匆地结束了, 大学生们又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未来的漫长人生究竟怎么展开? 究竟是考研升学、考公务员、进工厂,或者雄心勃勃地自主创业,他们又陷入了一片迷茫。

有些同学本来对继续读书深造并不感兴趣, 但看见同学们都在忙忙碌碌地读书复习, 于是也随大流, 跟着汇入了考研大军。他们认为,不管未来的路怎么走,多拿几张文凭总不会是坏事。殊不知,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去读研究生。

现在公务员炙手可热, 一旦成功考上公务员, 从此就端上了金饭碗, 过上了高薪稳定的日子, 还有可能在某一天当上领导干部。于是现在的毕业生很多人都参加过N次公务员考试, 甚至成为考公务员专业户, 毕业后什么工作都不干,一心要考取公务员。且不说考取公务员的难度,就算考上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公务员, 或者说公务员未必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

在直接就业的大学生中, 大部分又挤到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国外跨国集团, 私营企业、小微型企业则很难得到大学生的垂青, 大部分都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选择。国有大型企业或国外跨国集团当然有其令人羡慕之处, 但是大型组织分工精细、管理严密, 个人成长空间有可能被局限,而在小微企业里, 个人才华可以得到尽情发挥, 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还有一些同学觉得所找工作不合心意, 干脆回家当起了啃老族, 当起了宅男宅女或职业网民, 大学时期所学的一点点知识被一天天荒废,最后即使想出去做点事也力不从心。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毕业之前就胸有成竹, 毕业后马上自己创业, 虽然开始不见得能多成功,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少人还是取得了成功。他们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而且还为他人就业创造了机会, 为个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

总之, 面对茫茫的未来,大多数同学都感觉茫然,不知道未来之路究竟怎么走。面对选择的困境, 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定的理论来为茫然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我们的大学生究竟要如何进行自我分析来找准自己的未来定位? 管理大师德鲁克提供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自我分析工具。

二、德鲁克的自我分析理论

彼得德鲁克 (P. Drucker, 1909 - 2005)是美国最著名的管理学宗师, 被称为“管理大师的大师”, 他一手创立了现代管理学, 在个人管理、组织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都提出了诸多的独创性理论。[ 1 ]在个人管理领域,出版了著名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提出了知识经济中, 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2 ]要实现自我管理,就必须对自己了如指掌,就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在1999年5月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 德鲁克中系统地提出了自我管理的理论, 并将之归结为如下5个方面的基本问题:[3]

1自己的长处有哪些 ? 实现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分析自己的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或长处。许多人认为了解自己, 其实不然。要实行自己管理, 就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德鲁克认为, 发现自身长处的唯一途径是反馈分析 (Feedback Anal-ysis)。每当你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或者采取一项重大行动时 ,写下你预期将发生什么。9至12个月后, 将实际结果与你的预期进行比较。只要持之以恒, 这种简单的方法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或许两三年)向你显示你的长处和短处。反馈分析给你行动上的启示是: 首先, 专注于你的长处; 其次, 不断改善你的长处, 获得新技能; 第三, 发现你知识上的愚昧无知,并加以克服, 而不是自欺欺人。纠正你的缺乏礼貌和妨碍你的效能和业绩的坏习惯。

2自己的做事方式是什么 ? 德鲁克指出 , 如何做事是每个人的特性, 它们同我们的优势一样是各不相同的。我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是否擅长某一学科, 也取决于能否按照自己的行事方式去完成。德鲁克认为, 通过考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收集信息的方式等细节来了解其个性。第一, 从学习习惯来说, 应考察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贝多芬就是善于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学习, 利用草稿来帮助自己记忆, 通过写作来学习各种新知识。第二,从收集信息的方式来看,应考察自己是善于倾听还是善于阅读, 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找和训练自己最能创造绩效的学习方式。德鲁克就是一个善于阅读之人, 而有些人则从倾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三,从学习压力来说,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下学习, 他们喜欢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被追赶着, 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动力, 而有些人则喜欢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 悠然自得地学习。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还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还要了解自己是一个与人共事者还是独来独往者。德鲁克认为试图改变自己是不大可能获得成功的, 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表现方式。例如德鲁克自己就是终生靠个人奋斗, 不善加入任何组织而做出卓越贡献的。

3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 我们已经在上面分析了价值观对个人学习及其效率的影响。我们还要说明的是, 价值观不是一个道德准则问题, 而是一个“镜像检验”问题, 即每天早晨你在镜子中希望看到什么类型的人。你的价值观念与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相冲突, 那么, 你在这个组织中工作要么遭受挫折, 要么碌碌无为。有时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其长处之间存在冲突,但价值观念是最终的检验。

4自己的归属感在哪里 ? 成功的事业不是靠计划实现的。一旦人们对机会有所准备,成功的事业就开始发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自己的价值观念。知道一个人的归属是什么, 这能使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成绩出众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5自己适合做什么 ? 回答这个问题 , 必须处理好三个不同的要素,即社会形势需要什么? 鉴于自己的长处,表现方式和价值观念,怎样才能对需要做的事做出最大贡献? 最后,为了发挥影响,必须实现什么结果? 由此得出的行动方针将是:做什么, 在何处以及如何开始做, 确立什么目标和最后期限。

三、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原则

进入大学之时, 大学生们还刚刚摆脱中学时候的稚气,在选择大学及专业时也还比较盲目。但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锻炼, 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 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逐渐显露, 行事方式也逐渐凸显, 因此大学毕业之时, 大学生们应该认真地按照德鲁克的自我分析理论对自己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以便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此,我们根据德鲁克的理论,认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 选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的地方。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锻炼, 大学生们应该逐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中小学阶段因为忙于学习, 基本上对自己缺乏充分的了解,大多数学生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加, 学生们逐渐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于是不少人后悔自己选错了学校或专业。例如, 有些人学着热门的金融、会计专业, 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于是毕业后改行。有些人学完时髦的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 毕业后却毅然放弃, 改学西方哲学之类的冷门专业。大学毕业之时, 学生们应该认真反思自己在哪方面有优势, 做什么是自己的擅长, 不应该迷迷糊糊继续随大流, 浑然不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于是跟着大众考研或考公务员。

第二, 选择符合自身的行事方式的地方。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是个性的标签,很难被他人或环境改变。自己是善于倾听还是善于阅读? 善于模仿还是善于创新? 善于学习还是善于行动? 是喜欢随群生活还是特立独行? 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 了解自己的行事方式, 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才能更快速地取得成功。比如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 喜欢动手摆弄, 他们适合到实干企业, 可偏偏随大流去考公务员, 然后又不习惯对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有些人很有主见, 喜欢特立独行, 可偏偏挤进要求螺丝钉一样工作的大型企业里, 最后让自己难受一生。了解自己的行事方式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第三, 选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观的地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要再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既愉快又成功, 就必须了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例如有些人认为读书和研究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愿意为读书而读书, 金钱、地位都难于与读书之乐相媲美, 那么这种人就应该选择继续考研, 在硕士、博士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并继续留在科研院所,可以一辈子快乐读书和研究。有些人对钱兴趣盎然,他们就可以选择经商。有些人对权力、地位看得较重, 那么考公务员是一条捷径。人的价值观是多样性的, 而且不一定有对错之分, 在职业选择之时有必要选择价值观跟自己比较一致的职业或部门, 这样更不容易导致价值观的冲突。

第四, 选择能够找到自己归属感的地方。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属于哪里——合适的位置, 那么他就会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毫无头绪, 找不到正确的行为方向, 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必须找对地方,“材”才真正成为“材”, 否则就成为“柴”。怎样的位置才能体现自己的归属感呢? 自己喜欢,个人能力能够胜任,而且可以创造出优异成绩的地方, 就是自己的合适位置。有些人虽然身处他人看来特别羡慕的单位, 但自己却找不到归属, 于是始终觉得痛苦万分。自己觉得能够为之奋斗, 并能够与大家和谐相处的地方基本上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也就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己就是所属单位的一份子,归属感也就油然而生。

第五, 选择能够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做出贡献是每个人的期盼, 也是自己能够在所属单位的价值体现。如果一个人在某部门始终默默无闻, 不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不但部门领导不满意, 连自己也觉得很失败。卓越, 要用成果、贡献来说话。选择职业时,不一定贪图公司大,贪图政府工作有面子, 要反复衡量自己在哪里能够发挥长处, 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有些人在“小庙”里干得得心应手,很快就茁壮成长,早早成为成功人士。有些人在政府机关、国家大型企业不但能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且还游刃有余, 因为大单位机会多,他们很快就位高权重。你在哪里能发挥优势,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做出最大的贡献,你就属于哪里。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选择是人生的重大选择, 就像诗人艾青所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而职业选择就属于紧要的几步中。职业的选择虽然有点难, 但按照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自我分析理论, 还是能够找到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人生的道路怎么选择,关键还是认清自己,对自己做透彻的分析。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自己才知道。在职业的选择上,我的地盘我做主。

摘要: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往往面临着各种选择困境,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才能做好这次人生的重大选择。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个人管理理论通过个人优势、做事方式、人生定位等三个维度的分析,能够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准确的定位。

8.广告设计个人简历自我评价 篇八

本人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具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及艺术素养,能够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设计制作,熟练操作PS、AI、Indesign、Flash、手绘板等各种平面软件,及Word、Excel等一些办公软件,能够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本人思维活跃,极富创造力,易于沟通,具有较好团队的意识。

学位英语三级,学位计算机三级。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大学期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校团委网络和编辑部副部长(相当于院学生会副主席),优秀的学生骨干,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擅长与人打交道,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与写作才能。

9.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篇九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更好地帮助你发展,为你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正在不断地努力,寻找有效的指导方法帮助你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和帮助。请你在选择题后的括号里填上符合你实际情况的答案序号。问卷是无记名的,不会对你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感谢你的支持和帮助!第一部分:

1、你的性别是①男

()

②女

()

2、你入校的时间是①2003年

②2004年

③2005年

()

3、你就读的学校是

①三年制的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职高/技校)

4、你所学的专业是______

5、你家在②五年制的大专班

()

①城市(包括市、郊县城区)②农村

()

6、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以学历最高的一方为标准)

①研究生及以上②大学本科③大学专科④高中(含普高、中职)初中及以下

7、你的父母的职业是(以你认为职业最好的一方为标准)

()

①公务员②企业员工③个体④教师⑤下岗⑥其他______

8、你家的经济状况是

()

①非常好,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③一般,年收入1-2万

②比较好,年收入2-10万元 ④比较紧张,年收入5000至1万元 ⑥特困户

⑤很紧张,年收入3-5千元

第二部分:

1、你选择职业学校读书的原因(可多选):①父母给我选的④同学的影响

()

②初中学校老师推荐的 ⑤希望早点就业

③没有考上普高或重点高中⑥读职业学校考大学容易

⑦我喜欢读的专业

2、你所读的专业是

⑧其他______

()

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的 ④同学推荐的②父母选的⑤其他______

③学校老师推荐的3、你选择目前所学的专业的原因是(可多选):①父母从事该职业

()

②毕业后收入很高③毕业后容易就业⑥受同学的影响⑧其他______

()

④为了未来的创业做准备⑤有兴趣并适合你的性格⑦有亲属或朋友在该行业相关部门,能帮助找工作

4、你选择专业时,对所就读的专业: ①非常了解

②比较了解③了解一些④不了解

()

5、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所读专业的(可多选)①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

②学校的宣传材料 ⑤其他______

③学校教师介绍

④亲属、朋友或同学的介绍

6、你在选择专业前进行过专业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的测验或咨询吗? ①做过

②未做过

()

7、你对你现在所学的专业满意吗?①非常满意

②比较满意

()

③不知道 ④不满意

⑤非常不满意

()

8、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专业,你会选择现在就读的专业吗?①会

②不会

9、目前你对所学的专业了解吗? ①非常了解

②比较了解

()

③了解一些

④不了解

()

10、你思考过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吗?①经常思考

②偶尔思考

③从没有思考过

()

11、你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看法:①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②只是谋生的手段

③讨厌工作

④其他______

()

12、你希望将来从事的职业(可多选):①比较稳定,如事业单位④社会地位高

②收入比较高 ③适合自己的性格、能力等

⑥其他______

()

⑤与父母的职业相同或相近

13、你和父母、老师或亲戚朋友讨论过你未来的职业吗?①经常讨论

②偶尔讨论③极少讨论

④从未讨论过

14、你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信心吗? ①非常有信心

②比较有信心

()

③有一点儿信心④一点儿信心都没有

15、你知道你现有知识、能力和态度与你所喜欢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态度要求之间的差距吗?

()

①非常清楚的知道 ②比较清楚的知道 ③知道一些④一点儿都不知道

16、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规划吗?如毕业时做什么,五年后做什么,十年后做什么?()①有非常详细的规划③偶尔在心里想一下

②有比较粗略的规划 ④从来没有想过

()

17、你现在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①上游,前25%

②中游25%-75%

③下游后25%

()

18、你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最多的是 ①努力学习,争取毕业时考上大学③考试及格

②多学点儿知识和技能以便未来找个好工作④早点下课或早点放学吧

()

19、你认为自己的学习目标:①非常清楚

②比较清楚③不清楚

()

20、你认为自己现在学习对将来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①非常重要

②比较重要

③不重要

()

21、你喜欢学习吗?①非常喜欢

②比较喜欢

③不喜欢

()

22、你有过逃课的经历吗?

①经常,每学期十次以上②偶尔,每学期3次左右

23、你认为职业学校学习的重点应是 ①文化知识

②专业技能

③从没有逃过课

()

③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④多结交些朋友

()

24、你觉得目前在校所学的知识对未来有用吗?①非常有用

②比较有用③有用的很少

④根本没用

()

25、你认为人在职业上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 ①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④人际关系

②机遇③家庭背景

⑤有明确的目标,并向目标努力

()

26、你对自己的特长以及性格、能力、需要清楚吗?①非常清楚

②比较清楚③不大清楚

④一点儿都不清楚

27、你知道自己适合从事哪些工作吗?①非常清楚

②比较清楚

()

③不大清楚④一点儿都不清楚)

28、你清楚自己即将要从事的职业或职业群对从业人员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吗?(①非常清楚

②比较清楚

③不大清楚

④一点儿都不清楚)

29、你知道自己可能要从事的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发展前景、职业待遇吗?(①非常清楚

②比较清楚

③不大清楚

④一点儿都不清楚

30、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你的职业可能经常变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来适应新工作,甚至会短期失业,对此你认为①是正常的,自己会适应③不知所措,很难应对

()

②这样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④一旦失业,再也不去工作

⑤无所谓,到时候再说

()

31、你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吗? ①非常了解

②比较了解③听说过,但不了解内容④从未听说过

()

3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职业生涯规划? ①电视、书或报纸等 ②在学校学到的③听朋友或同学谈论④看到问卷后才知道

()

33、你认为如何才算职业生涯的成功:①挣很多钱

②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③获得较高的专业技术职称⑤获得工作的快乐

()

④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

34、你个人是否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①曾经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②准备做职业生涯规划③从未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

35、你有没有根据自己确定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①制订有详细的学习计划

②曾经制订过学习计划

③从没有制订学习计划

()

36、你们学校开展职业指导课通过哪些渠道?(可多选)①开设有职业指导课

②举办专题讲座或讨论会③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⑤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料⑥职业咨询

④举办模拟班会,如写求职信、面试⑦其他______

37、你们学校从何时进行职业指导? ①刚入学

②高中一年级

()

③高中二年级 ④高中三年级

⑤只有实习前进行简单指导 ⑥根本不指导

()

38、你们学校的职业指导主要是进行哪方面的指导?(可多选)①职业理想教育

②认识职业

③如何写自荐信

④求职面试技巧

⑤如何选择职业⑧就业升学指导

⑥提供就业信息 ⑨创业教育

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⑩其他______

39、在各学科中是否渗透职业指导方面的内容?①各学科都有相关内容

()

②只有少数科目涉及相关内容③所有科目都没有相关的内容

()

40、你个人需要哪方面的职业指导?(可多选)①职业道德指导④就业观念指导⑦就业信息指导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41、你认为学校的职业指导效果如何?①非常好

②比较好

②专业、职业意识指导 ⑤就业形势、政策指导 ⑧学业指导

③心理咨询指导 ⑥就业技巧指导 ⑨创业意识和能力指导

()

③一般

④很差

()

42、你认为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必要吗? ①非常必要

②比较必要

10.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分析 篇十

接受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

(一) 人力资本理论概要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 主要探讨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及投资的成本与效益。其主要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 完整的资本概念包括了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 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品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等。 (2) 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将会产生高于对物力资本投入的回报。 (3) 教育具有改善人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人才的生产功能, 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 与个人工作效率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二) 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人的投资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化教育, 在个人全部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够在未来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因此, 对于个人来说, 高等教育是最为重要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参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 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量, 即成本支出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直接成本, 主要包括学费、书本费。 (2) 机会成本, 即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获得的劳动收入。 (3) 时间成本, 即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使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相对减少的成本。 (4) 利息成本, 因为投资高等教育而放弃的利息收入。 (5) 心理成本, 主要包括社会压力和生活影响, 也包括由于学习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压抑和不愉快等。

个人投资高职教育的风险表现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 未能在毕业后顺利就业;第二, 就业的岗位或职位不如意;第三, 实际收入与预期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概括起来就是专业风险、就业风险和收益风险。

(一) 专业风险

专业风险即指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就专业的市场满足性而言, 正是因为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 各类职业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一时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存在风险, 而这种风险是投资者自己索赔不能清除和消散的。再从专业的市场适应性来看, 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会使某些专业的投资者陷入就业风险中, 特别是对于那些新兴的后起专业, 如计算机、生物工程等。从专业的专业化程度来看, 高等教育投资者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保持适度的专业化。如果专业化程度过高, 那么就会限制学生的就业面;如果专业化程度不足, 那么毕业生就不能胜任工作。高职专业一般都是针对社会上的热门工种而设置的, 是为了培养专用性人力资源以易于进入就业市场, 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形成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极强的专用性和不可转移性, 正是这种专用性和不可转移性, 使得高职教育的投资主体, 尤其是个人, 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二) 就业风险

由于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 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感到找工作难。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在接受了三年的职业教育后进入就业市场, 面临着来自自身、单位和竞争者的压力。由于高职院校在录取时的分数线低于本科院校, 再加上我国高等院校录取志愿填报自身的一些原因, 从总体上来看, 其生源质量不如本科院校, 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上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根据筛选理论, 雇主会根据文凭挑选满意的雇员, 教育程度实际上扮演着一种识别工具的角色。近几年来, 高等教育的扩招致使市场上大量充斥着寻求就业的毕业生, 再加上前几年累积的未实现就业的人, 雇主在挑选时有着很大的余地, 在同等条件下,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本科毕业生。

更进一步地, 即便是高职毕业生通过努力顺利实现了就业, 也未必就能与心目中的职位相匹配。在就业市场中, 雇主往往占据着较大的主动权, 虽然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但在双方的博弈中, 雇员常常是失败者, 尤其对于那些刚走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更是如此。

(三) 收益风险

一般地, 投资收益可以从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货币收益角度来看, 尽管近几年来“技工行情看涨”, 有些单位高薪聘请高级技工,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整个技能行市相对低落的状态。我国技术工人的年平均收入大约为一万元左右, 低于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本科生。再从非货币收入来看, 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首先是社会地位的差距, 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更强, 因此, 一般毕业生都会进入企业, 成为“蓝领”或“灰领”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 而本科毕业生的选择面相对要广一些, 可以进入事业单位或企业做管理等所谓的“白领”工作。两者在工资、福利、升迁前景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区别很大。因此, 高职毕业生一般都面临着较大的收益风险。

人们投资高职教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信息不完全

所谓信息不完全, 是指主体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主体之间的分布上不均匀、在需要获取的总量上不充分或者在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偏差, 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准确这三种情形。

个体的教育投资风险主要存在于教育选择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首先必须面临的是专业选择。从小到大, 学生学习的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考试科目、统一的评价标准, 很少自主选择的余地。因此, 在高考选择志愿时, 面对着突然而至的各种选择, 他们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可分割、投资风险无法分散等特点, 因此, 人力资本一旦形成, 就具有不可逆性。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 想要调换专业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此外, 教育投入资金、物力和时间, 这些都是连续和不可分割的巨大成本, 尤其是时间, 对于个体来说是最为稀缺、不可重复的资源, 投入后就无法原样收回。

在职业选择时, 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容量、市场接受的时间等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盲区, 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职业、劳动力的获得等信息的掌握是非常有限的, 这往往导致对风险的预期不足, 影响学生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的有效性。在信息不对称和人力资本风险不可分散的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致使教育收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人岗配置上, 可以说求职者无信息优势, 依靠卖出自己的人力资本来获取工作岗位和经济利益。而雇主处于代理人地位, 他对本行业、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情况了然于心, 处于明显强势。因此, 对于委托人而言, 代理人的行为是不可测的, 进入行业的风险客观存在。这些风险主要有:职业发展定位风险、职业岗位风险、跳槽风险和结构性失业风险等。

(二)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

劳动市场分割理论主要流派有工作竞争理论、二元劳动制市场分割理论和激进的分割理论, 其中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最有影响力。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市场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 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 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 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 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

有学者分析了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认为我国存在着工作特征不尽相同的主次劳动力市场。无论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 地区经济越发达, 教育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地区经济越不发达, 工作年限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就越强, 劳动者的收入与其知识、能力和教育情况就会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越不发达, 收入的决定机制则更强调论资排辈, 其工作年限对收入就会有更大的影响。

对于高职的毕业生来说,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局限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 如果无法在上述地区找到工作, 那么他们将花费更大的成本来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职业搜寻, 大大增加了风险系数。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还造成有一定家庭经济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学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 而无背景、无关系的学生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 甚至造成“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的人才浪费。

(三) 学校教育的质量

近年来,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 各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基础建设上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属于后发性教育, 历史积淀不长, 很多学校是从职高晋升为高职院校的, 因此, 从观念到体制, 从数量到质量, 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建设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等。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是一个宏观层面上的问题, 还表现为各个学校之间的微观质量差异。由于每个学校获得的物质、货币和其他资源的参差不一, 并且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定位的不尽相同,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质量差异客观存在。大学教育属于无形的体验型服务产品, 在未经体验之前, 学生及家长很难了解某一特定院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与其所需是否相符, 因此, 个体在填报志愿时, 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专业选择这种重要的决策在人生经历中只可能有一两次, 不允许人们通过不断重复取得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纠正错误的成本非常高, 一旦进入教育质量差的学校, 个体有可能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而造成经费和机会成本的巨大浪费。

高职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

接受教育不是为了能一劳永逸地享用知识成果, 而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结, 而应是更高层次教育的开始。教育证书并不能保证投资者一生的进程, 文凭不过是一种重要的保险形式, 它降低了失业和向下一层社会流动的可能性。理性认识和高屋建瓴的洞察力是必须要有的。

客观认识自己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 受教育水平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态度的差别。最初的专业选择很有可能决定了今后一生的职业范畴, 因此要冷静而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 尽量避免盲从, 追求所谓的“热门”。教育投资的周期长, 收期也长, 一时的热门不代表长久的热门, 要从自身能力适应的角度来选择专业。客观认识自己, 就要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个人的价值观、职业目标等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发挥出来。

必要的远见卓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有些风险一时不容易为人所察觉, 待到风险显现时, 可能损失已经造成了。这种风险和损失的不同步性要求教育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预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来推断出风险的存在和程度的大小。根据辩证法, 偶然性中总是隐藏着某种必然性。风险的产生、扩大和损失的造成总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 要认识这些规律, 就要具备一些综合能力, 比如观察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对市场运行的整体把握能力等等。

体验消费的效用 教育是一项消费品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两种角色, 他既是一个投资者, 又是一个消费者。投资是为了消费, 消费的程度如何是投资效益的最终体现。教育史上一直有形式性教育和实质性教育的争论。教育的效用其实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习得,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形成思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人真正成为摆脱了蒙昧和无知状态的“幸福”人。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批量生产技术人员, 而是通过开发自身的潜能, 用手和心灵去改造不完善的世界, 为其他人服务所作的准备。因此, 高职学生要时刻树立这样一种思想:“有用”不是评判知识的唯一标准,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积累尽可能多的知识就有更多的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 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受教育者选择机会和提高选择的层次, 降低收益风险或不确定性。从理论上来讲, 教育的层次越高, 教育投资的风险就越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只要投资高等教育就没有风险了。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基于正确的教育决策。如果教育选择出现了偏差, 带来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教育投资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在有高额回报的可能性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风险。人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在有限的条件下, 将风险尽可能降低到最低是个体的最终目标。对于高职教育的投资者来说, 在承认风险的前提下, 应该主要从自身内部入手, 寻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对于决策者来说, 就是要加强决策的实施力度和监管力度, 营造一个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5.

[2]陈国维.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理性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04, (3) .

[3]郭丛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8) .

上一篇:2024年度新农合工作指导意见下一篇:高中周记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