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第三节

2024-07-23

语言文字运用第三节(精选4篇)

1.语言文字运用第三节 篇一

我们在电影片、电视片中,有时甚至在大街上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请大家说说他们和我国汉族人有什么突出的区别?(学生可从肤色、面部特征、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回答。)

[教师总结] 按照肤色等体质特征,将人类划分成几类,这就是人种;如果按照生活习惯、语言、宗教等等几方面的差异又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民族。

一、世界主要的人种和民族(板书)

1.世界主要人种及其特点比较

[展示投影片] 世界主要人种头像。

[提问] 这是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的头像,请大家根据图,说说黄色、白色、黑色三个人种的肤色、五官(眼睛、嘴、鼻等)、头发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并且填入下表。

[提问] 读《世界人种分布挂图》,回答:

①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白色人种) ②除亚洲外,还有哪几洲有黄种人?(美洲印第安人属黄种人。) ③印度南部分布着哪两种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教师总结]

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板书)

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

黄种人:亚洲东部及美洲(主要是印第安人)

黑种人: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人。

世界上还有相当数量的混血人种,分布在三大人种的交界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美洲,尤其是拉丁美洲。

3.种族平等(板书)

[教师讲述] 人种是按人身体外部的特征划分的,没有优劣之分,因此各种族是平等的。

[讨论] 请大家举实例说明种族不分优劣,应一律平等的道理。(学生可从我国在历史上的发明创造,黑人在体育上的成绩等来说明。)

[提问] 坚持种族平等的意义何在?(更好地体现“人人生而平等”,从而保证人类的和睦友好相处。)

[提问] 读教科书第90页“读一读”归纳人种的形成。(教师可补充“由于不同人种之间的通婚,出现了许多混血人种。)

我们常把人种与民族混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4.人种与民族的区别(板书)

[教师讲述] 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成为一个民族。

[提问] 人种与民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区别:划分标准不同。人种是按身体外部特征划分的。民族是按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划分的。联系:同一人种,有时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民族。)

[提问] 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世界主要民族有哪些?

[教师总结]

5.世界上的民族(板书)

世界上的民族很多,约个,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有11亿;有的民族人数很少,如巴西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几十人。刚才同学列举的民族中,大和民族、汉族、蒙古族都属于黄种人,俄罗斯族、日尔曼族等都属于白种人。

[指导学生阅读] 请同学阅读教科书第97页“读一读”,了解世界上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过渡 刚才学习民族时提到,同一民族的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下面就来学习世界上的宗教。

二、世界的宗教(板书)

1.宗教的产生(板书)

[教师讲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对自然界的一种理解。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信仰宗教的人称为教徒。

[展示投影片]三大宗教的主要建筑。

[提问] 世界主要有哪三大宗教?请辨认三大宗教的主要建筑。(世界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和佛教大宗教。基督教建筑有“十”字架,伊斯兰教建筑有“月牙铲”或叫新月标志,佛教为佛塔。)

[教师讲述]

2.世界主要的宗教(板书)

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约10亿。分布最广,主要分布的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约有6亿。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教徒约2亿,主要分布在亚洲。

刚才讲述的是世界上的宗教,我国的宗教信仰状况如何呢?

3.我国的宗教信仰(板书)

[教师讲述] 在中国,汉族人中大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则有人信喇嘛教(佛教的一派)。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教师讲述] 在中国,汉族人中大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则有人信喇嘛教(佛教的一派)。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过渡 不同民族不仅宗教信仰不同,语言文字也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世界上的语言。

三、世界上的语言(板书)

[教师讲述]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全世界约有2000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

[指导阅读] 读教科书第91―93页。阅读后填表。

联合国工作语言,即世界主要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六种。

2.第三节真菌 篇二

【学习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青霉的菌丝中,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的叫做,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做 ,它的作用能够。

2.青霉与酵母菌一样,细胞中都有成形的,外面有,它们属于 生物。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3蘑菇的菌体由 构成的,地下部分的 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由 和 组成。

4、青霉和蘑菇在形态上有根大差异,但它们都属于真菌,这是因为,它们细胞内都具有、、、,它们区别于绿色植物之处在于其细胞内没有,不能进行 作用。

二、合作探究

P90页讨论2、3、4

三、习题训练

1、下列哪项不是霉菌的特征()A.单细胞丝状体 B.多细胞的丝状体

C.菌丝有分枝 D.孢子长在直立菌丝项端

2、下列哪一项不是酵母菌和青霉菌的共同特征()A.都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细胞内含有色素,身体有颜色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不含有叶绿素

3、用放大镜观察青霉,青绿色的部分是()A.叶子 B.菌丝 C.种子 D.孢子

4、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5、下列关于蘑菇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蘑菇属于生产者

B.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的

C.菌丝可以萌发成孢子

D.蘑菇在环境恶劣的时候会形成芽孢

6、下面可以生活在无氧条件下的生物是()A.霉菌 B.木耳

C.口蘑 D.酵母菌

7、阅读课文,蘑菇的孢子生长在_______下面的菌褶上()A.菌盖

B.菌柄 C.菌丝

D.菌托

8、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里写√;如果错误,请在句后()里写×。①所有的真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②真菌与腐生细菌一样,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③蘑菇与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④采来的蘑菇不经过仔细鉴定,绝不能随便食用。()⑤青霉由于含有叶绿素而呈绿色。()⑥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因此属于细菌。()⑦木耳和蘑菇长得不一样,所以不是真菌。()⑧蘑菇是腐生生物,用菌丝吸收养料。()⑨蘑菇都是可食用的美味食品。()⑩最先发现细菌的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9、图示酵母菌的一种生理过程。请回答:

3.第三节地图教案 篇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地图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

2、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填绘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地图)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课本13页图1.22“台湾岛”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思考: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信息多。

过渡: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提出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少?实地距离又是多少?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讨论计算: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讨论明白第一个问题,需先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图上的这种方式表示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提出问题: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组织讨论:指导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以学习小组讨论推导出比例尺的其他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观察: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

提出问题: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的详略是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略。

(二)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

1、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2、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启发引导: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也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的地图,经纬差比较小,图上往往没有经纬线,可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

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北方。

归纳总结:地图上三种定向方法①一般定向法②经纬网定向法③指向标定向法 过渡: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只认识比例尺和方向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三)、图例和注记

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组织活动: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2、学生逐个辨认各种图例。课后小结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板书设计: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比例尺

1、概念:

2、公式:

3、三种表示方式:

4、比例尺的大小

(二)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教后记: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注记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学会运用地图确定实地方向,运用地图计算两地实际距离。特别建议了必要的实际活动如:绘制教室平面图、在交通线上确定行动路线并绘成路线图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1、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2、理解等高线稀疏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3、在地图上是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教学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起伏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又如何在地图上辨别它们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地形图的判读

1、设置悬念:世界最高山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他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

2、学生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先让学生将自带的泡沫塑料,小刀,白纸和铅笔准备好。然后按照课本17页活动2的要求和步骤,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比赛,并评选出若干好的模型在全班传阅。

3、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4、分组讨论:读课本16页图1.29,让学生观察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他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别方法。

5、提出问题:读课本17页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并总结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承接过渡: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有时需要了解一座山峰的形态,地形图就不够直观。为了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有一种新的方法。

6、指导阅读:指导学生分组完成18页的活动,并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板书: 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画板图:

过渡:

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在黑板上画版画:“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过渡:

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 发给学生一张等高线地形图

过渡: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

3、分层设色地形图 挂出世界地形图: 提出问题:

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读世界地形图,看地表形态都有什么? 板书设计: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海拔(2)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教后记:

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从读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使用目的确定所选,目的地及类型极其比例尺。

2、距离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象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能根据使用目的确定所选,目的地及类型极其比例尺。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被炸,此事轰动了世界,我想知道美国在哪,应该选择什么地图?(世界地图)

3、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

(过渡)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板书)

一、地图的种类 学习新课: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第三段

导游图、交通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等

教师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

每两人一组上前观察着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

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

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板书)

二、比例尺的大小

(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表格。

(巩固练习)

解决以下问题应选择什么比例尺的地图

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个城市的位置

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

在这个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

(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地图”,分三大组分别进行:

量算北京市最西端到最东端的直线距离;(一组)

量算北京市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二组)

量算北京城区到天津城区的铁路长度大约是多少。(三组)

(提问)地图上两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呢?

(学生活动)1.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做的。(可做演示,组内同学可以补充)

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板书)

三、地图的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课堂小结)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涉及到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板书设计:

一、地图的种类

二、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的发展 教后记:

4.第三节 表格的编辑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② 了解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基本方法和对应适用情况。

2、能力目标:

① 体验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 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科技的态度

②感悟软件应用的思想,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学习过程,了解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理解和学习过程概括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求做到旧中见新,易中有难,平中出奇,难而可及。)、“发现法”(以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尝试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定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 设计思路:

通过对“插入图片”的学习过程的回顾,回忆已有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组织新的学习,这种在已有的学习经历基础上形成新的方法和思路的过程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演示一个动画人物学习“插入图片”,让学生了解从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升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通过解剖这段经历让学生了解形成方法的简单流程。在学生练习中,将新的学习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亲身感受到方法指导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方法。趣味小任务还有“用表格给诗歌加上韵律”,“使一组图片在表格中更有性格”,学生在操作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这样更能针对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在体验中理解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功能和对学习过程的概括。教学辅助:

网络平台 教学地点:

多媒体机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尝试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定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们都喜爱和熟悉的插入趣味图片,很自然引出课题“插入另一种对象:表格”。通过提议学生自己布局表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教师操作: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简单演示一个动画人物学习插入趣味图片的过程,重点演示图片本身的变化,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暂时还未涉及其中具体的过程。问:大家知道老师的演示的是什么? 答:小蝈蝈在网页中插入趣味图片

教师:小蝈蝈跟大家一样,也学会了在对FrontPage2000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今天小蝈蝈要用它这个方法学一学新本领“对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演示成品效果图)

设问:为什么小蝈蝈可以用它以前的方法学会新本领呢?因为它能举一反三,看到有类似的问题可以思考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感到这种本领有点新奇

问:大家喜欢比别人更有本领,想不想学会“举一反三”呢? 学生面露难色,又很是渴望的神情。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举一反三”学FrontPage2000了。哈,不信?那我们就开始吧。

二、剖析FrontPage2000中插入图片和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异同点

“启发式教学法”(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求做到旧中见新,易中有难,平中出奇,难而可及。)教师演示: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对话框。

说明:会使用FrontPage2000所有的功能对于我们大家现在来说不太可能,但它各种功能的的使用是有类似的。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来了解FrontPage2000中插入表格的一般功能。

教师设问:大家一定在想,这是如何实现的?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使用“对话框”进行人机对话的一般过程(用动画片形象演示)人机对话过程 “插入卡通图片”为例:

(1)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 使用“插入”菜单

(2)利用对话框插入指定的卡通图片 使用“插入图片”对话框(3)打开对应“属性”对话框

(4)利用对话框对卡通图片作调整 使用“属性”对话框(5)保存预览

接下来,我们使用相应菜单看一下“插入表格”对话框。教师操作进入界面。

设问:本界面同“插入图片”对话框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答:都有按钮、列表框、下拉式列表框„„

上一篇:垃圾分类温馨提示语下一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会、老干部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