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2024-07-24

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共8篇)

1.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一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快感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4]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5] 王长宇.中美大学理念简析[J].世界教育信息, (7).

[6] 张秋山.大学生社会角色时代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 .

2.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二

西部地区的外语教育生态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无疑是薄弱的。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 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的空间环境系统。教育的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相互交叉渗透、融会贯通的复合生态系统, 也可视为是教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的综合。这种生态环境薄弱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对外语教育的不重视, 而是由于长期经济、技术、师资发展滞后及其偏远闭塞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另外, 贵州少数民族聚集, 黔南、黔北、黔东南、黔西南各地区的地方文化存在差别, 因而各地区教育生态环境也有差异, 高校学生之间不同的民族背景又形成了一种亚文化群体圈。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学校, 外语学科得不到重视, 学生的外语基础薄弱, 多数学生对外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 对于贵州高校的英语教育而言, 健全学校课堂内部的生态环境, 弱化身份辨识, 构建体现学科特点的英语课堂文化则是提高这一地区外语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

2 理论依据

英语课堂文化这一概念需与文化课堂区别开来。长久以来, 人们认为课堂上给学生讲授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即是建构英语课堂文化。正如张正东所言, 就宏观而言, 外语教育终归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文化传承是人类保存、丰富和发展自己赖以生存并作为“万物之灵”而不被淘汰的“隐形基因”。但是, 文化课堂仅仅是课堂文化构建的一部分。课堂文化更应该理解为课堂应该具有的气质、精神风貌, 一种微观意义的课堂生态环境。

1932年, 美国教育学家沃勒就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课堂生态是教学主体之间、知识与内容之间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融合。课堂生态的内涵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环境的课堂结构, 二是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的课堂特征, 三是课堂所具有的中介与传递、加工与建构、调整与适应、促进与驱动等生态功能及其动力机制。如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恰好反映了英语课堂文化构建的新理念、新趋势。在课程目标上, 构建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综合的多维体系。要想实现这些目标, 教师要发挥整个“生态链”中的中间环节作用。西部地区的外语教师如何在达成课程目标的前提下,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学生, 营造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环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贵州又属西部偏远地区, 和沿海地区相比, 学生更加缺乏语言环境。因为鲜有运用语言的机会, 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这也是贵州学生在听、说方面跟不上其他地区学生发展水平的原因。

3 英语课堂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堂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侧重老师如何教, 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少。贵州地区的学生由于鲜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 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各种考试。因此, 老师的教学也是“一言堂”, 老师讲学生记,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互动少。 (2) 对老师的情感态度关注较少。教学过程中, 多数老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 很少有自己的创意和设计糅合进课堂。长此以往, 教学变成了例行公事的无趣行为, 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教而不是教什么上面。当语言教学变成了应付考试的机械训练后, 教学打动不了老师本人, 当然更不会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力。然而, 课堂文化的构建更多的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为各自的生活背景、阅历和人生经历充满了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冲突, 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作出判断和选择。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并不妨碍人们去寻求教学问题的精确答案, 同样, 教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会阻挡人们去探寻灵活多样、富于美感的教学艺术的步伐。可见, 课堂文化的构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工程。课堂生态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系统里的每一个要素, 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失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外语教育要想发展, 就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从狭小的世界中跳出来, 而老师则是实现这个使命的协助者、领路人。布朗和胡德森对现代外语教师评价也提出了要求。 (3) 过分迷信西方理论。西方的关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往往被国内同仁顶礼膜拜, 很多外语老师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教学法, 学生的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韩宝成教授指出, 掌握教学原则比方法更重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形成自愿地、能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习惯。贵州地区的学生特点是重视语法规则的学习, 回避听、说训练, “沉默期”长, 学习外语的普遍心理是害怕犯错、出丑、要面子。因此, 教师应根据周围教学资源、学生实际和个人专长设计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4 解决方案探究

针对上面提到的英语课堂文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将课堂生态折射的哲学观指导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呢?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任何系统不与外界发生交流都必将消亡。生态化的课堂是微观的环境系统, 系统里教师、学生、课堂环境构成了重要要素。课堂生态也应体现系统的整体性、互动性、平衡性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中, 首先, 应着力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不能轻此薄彼;重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整合起来;在语篇的讲解分析中, 不应将文本过度解剖,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词汇讲解上应融入其背后的文化内容, 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和谐, 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机械背诵。其次, 注重各要素的互动。根据群体动力学原理, 互动性所探索的内容应包括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师生与语境之间的多元互动。最后, 平衡性要求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要平衡, 课堂活动与知识讲解的时间平衡, 教师讲解与学生操练的统一。

摘要:教师、学生、课堂三者构成了英语课堂的微生态环境。英语课堂文化也应基于这个生态环境进行多维的、系统化的构建。任何要素的偏颇都无益于生态系统里各要素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教师作为“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 发挥着驱动、平衡各要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堂生态,课堂文化,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毕泗建.让课堂更有魅力——新型课堂文化的建构[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丁谷怡, 孙双金.重建课堂文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3.浅谈大学文化与教育管理理念 篇三

关键词:大学文化 教育管理理念 融合

一、对大学文化的认识

1.内在含义。我们建设大学文化,首先,必须认识清楚什么是“大学文化”。我们所说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被大多数的教职工理解,被学生所接受、所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学术氛围,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等隐形因素。不管是优秀的大学文化还是劣性的大学文化,他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学文化的第一层次是人的价值观,第二层次是科学的思维,第三层次是人文精神,第四层次是文化的载体,即精神风尚、制度规章、实物建造、群体活动等等。概括起来说,大学文化是由大学精神、文化理念、文化模式、文化载体构成的大学文化体系。

2.内在属性。大学文化的内在属性本质上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既是由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也是大学师生共同享有的文化。对外它表现为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反映的是大学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精神氛围和校风校貌;对内它表现为大学的凝聚力、感召力和认同感,表现为师生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原则和交往方式。因此,先进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是推动大学进步、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的最有力的精神动力。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务必要弘扬大爱精神,全力营造宽容、宽松和关心、爱护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师生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大学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与师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真正用“爱心”去精心培育大学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二、对教育管理理念的认识

1.含义。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者对于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指向性的教育认识和理想的观念体系,同时也是学校历史积累和理性思维的结晶。学校的历程与现实是一种实然状态,教育理念是一种应然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管理就是不断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的历程。

2.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它精辟地表达出人本管理的本质——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原则的管理理念。它意味着大学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的,人是大学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大学的其他资源(如资金、技术、设备等)都应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3.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大学文化与大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管理工作应当是依法治理的重点。《高等教育法》是高等院校管理者依法治校的具体依据,这部法律在总结我国高校管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学校的管理体制确定下来。实行依法治校,从本质上讲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大学管理者应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针,把国家的法律、法規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规范管理制度和办学行为,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环境。

4.服务观念、服务意识。在现代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职责与角色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被管理者角度讲,其主要职责已从先前被动地接受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而必需的资源)转变为主动获取资源、信息,并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化的创造中实现组织目的和自身价值。这就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确定大学发展方向和科学决策,并为被管理者(大学员工)不断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等服务,而不是给他们施加太多的控制和管束。因此,服务观念在现代大学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5.团队的创新理念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我们这个强调大学文化的大学里,教职工和学生的团队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尤为重要,也形成了一个大学的特定的一种大学文化形式,是自身大学文化风格的一种体现。在大学内部,既有群体之分,又有学科专业门类之别,更有同一学科内部甚至门派之争,而大学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认识统一和步调一致为前提。因此,在大学管理中,必须强调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与目标,在此前提下,形成一种协力精进、团队创新的组织信念。团队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大学价值观、实现大学目标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大学管理效能的实现基础。

三、大学文化与教育管理理念的融合

1.创新高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支持、制约或阻碍。适应时代步伐,建设大学文化,既要建设诸如校园景点的物质形态,又要完善规章制度等社会关系,发挥各种形式的组合因素的最佳功能,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相应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强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强化办学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的科学发展,保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大体系的协调一致。

2.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网络和环境。大学教育应该真正成为培养“完整人”的教育。“完整人”可谓坚韧不拔、好奇心、追求精确、有丰富的知识、客观、诚实、创造性、感染别人的能力、乐于解答问题、竞争、善于沟通,概括为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尚诚尚朴的人文情怀、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及人的科学发展三位一体,应该成为新世纪我国大学精神建构的目标。

总之,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也有一种长期形成的大学文化氛围。我们所谈的不是把每一所大学都固定为一种大学管理理念下的大学,而是要充分强调这些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让其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让教职工、学生在一种健康、向上、自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里工作、学习。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使师生之间达到一种理解、互动的大学文化氛围,这样,我想一所大学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刘圣汉.关于大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哲学反思[J].文化研究,2009.

4.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四

摘 要:面对问题层出不穷的中国大学,本文从现在大学发展背景入手,回顾了西欧中世纪大学理念的发展,和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大学理念的发展。并对中国历史上大学理念的发展做了逐一的剖析,从中得出治疗现代大学病症的对策,强调了树立正确大学理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理念 分析 对策

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日益复杂: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进程加速,社会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分化、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兴盛,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拉大,严重的腐败现象等等,这些都成为影响大学培养目标、教育价值和教育品质的因素。在高等教育凯歌前行、迅速扩张的过程中,校园里弥漫着浮躁、浮夸的风气;教学质量滑坡、文凭贬值;高额学费让贫困生阶层日益壮大;人才流失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旨的大学,弥漫着浓重的官气,工具主义、实用主义主宰大学办学思想,唯上是从,跑“部”前进,一切向“钱”看,充满了大跃进式的豪迈和各种多样的高指标,运行着官、产、学、商各不同的机制;教育腐败、学术腐败屡禁不止,学校终于不再是“净土”,来自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诘问强烈而尖锐。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而言,我们真正的差距何在?大学仅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大学参与社会服务,是否意味着应当成为超阶级的市场和加油站?高等教育是否仅仅成为富人的盛宴?

“穷则思变”,面对这么多顽症,小修小补恐怕不行,我们需要一剂猛药,需要新思维和新思想,需要品质的改善和境界的提升,需要文化的重建和制度的更新。大学理念,形而上为大学精神,形而下为大学制度。如何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一、西方大学理念历史演变考察

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始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其后英国、法国的大学也得到发展。在那个神主宰人的时代里,无论是学生治校的博洛尼亚大学,还是教授治校的巴黎大学,他们都把大学当作一种自由探索学问,把学问教给人的场合。他推崇自治,学校可以不受任何势力的影响而自主搬迁。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德国洪堡大学的时代,在洪堡的带领下大学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统一:大学活动的非政治性与大学建制的国立地位的统一;科学体系的内在完整性和科学对整个文化和社会的批判——启蒙意义的统一;教学和科研的统一。而这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大学制度产生的标志。

1923年,雅斯贝斯发表他的《大学的理念》,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大学应该强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他认为自由是大学之生命的首要原则。自由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自由,老师教学和研究的自由。他主张哲学在大学理念中的中心地位,认为“大学的内在精冲是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活动为标志的”

大学的理念和大学的建制之间的关系:大学的理念需要由相应的建制来保障,他认为“如果这种为实现理想的活动詖取消,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

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念》中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叙述下大学的劝能、目标和应该坚持的基本价值。在他看来,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机构,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就是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为此,大学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向学生传授普遍完整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探求真理,掌握真理。看来西方国家的大学素有崇尚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传统,他们还希望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二、中国大学理念历史演变考察

中国大学的历史有“百年历史”和“千年历史”之说。我们承认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悠久,资源也很丰富,但本世纪实行的大学制度,却是移植于西方。早在晚清之时,废科举,兴学校,育人才是紧密相连的“三步曲”。至于如何兴学校,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两个意见一致:“上法三代,旁采泰西”。但在他们一系列的著述中,能看见的却是满纸的“西国学校”如何办理,对“三代之学”只字未提。1941年,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更是肯定“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由此,我们采用第一种说法,回过头来看看维新变法时期的北大、清华,再想想战火纷飞时期的战时大学。

1919年,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使北大“挺然特出”、“褒然独立”。杜威如此评价:“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尔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耐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中,蔡元培坚持“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昌明学术”、“倚重研究”、“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几大原则。坚信大学肩负振兴民族的使用,这激励了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认为大学应以学术研究为天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这是他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他在北大奠定的学术自由的传统影响深远,远远超出一个北京大学的范围。

清华大学校长无论是梅贻琦还是蒋南翔,都认为大学应该“知类通达、通重于专”。力倡通才教育。这与蔡元培“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有异曲同下之妙。梅贻琦还认为大学应“端赖大师,教授治校”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渭也;”这与蔡元培精神相通。他还主张“兼涵并容、学术自由”,这与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完全一致。“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正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鲜明体现。

到了抗战年代,战火纷飞。学校纷纷内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三为一,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是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代表的战时大学培养出了一批精英,支撑了遥遥欲坠的中华民族。西南联大在继承三校兼收并包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特点,它在战争期间又与激发起来的民族主义精神相结合,形成两个重要的大学理念:与民族精神相对的是另一个大学理念:即西南联大的学术理念。西南联大的学术理念体现在教师形成了学术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熔铸在他们的生命中:自由的意志、独立的思想、忘我的境界、求实的作风是学术独立精神的四种表现。西南联大学术理念的确立。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西南联大教师和学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而这些,才造就了一批精英:贺辚曾、陈寅恪、曾昭抡、华罗庚、冯友兰……

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比过去的辉煌业绩,我们不难发现。大学产生的问题如此多,原因不在于大学经费的短缺,不在于教学硬件的短缺,我们真正短缺的是大学的灵魂,缺少的是正确的大学理念。

三、对重建我国大学理念的思考

1.在学术上崇尚学术自由,将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有机统一

对学术自由的认识不能静止和片面的理解,学术自由是一个历史概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学术自由的内容是不同的,现在如果提倡苏格拉底那种“无限度的自由”显然是错误。学术自由有其合理性,因为学者从事的是对高深学问的研究,对这种学问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了保证其客观性,“学者的教学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但学术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它只限于高等学校中的学者,享有学术自由的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克里特教授在论述学术自由时提出:作为个人的教学自由,当学院的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考试规定,按照学生基于学习自由提出的要求来讲课,其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受到阻止时,学术自由将遭到危害;作为个人的研究自由,当以规划和财政资助的方式来确定研究的目标时,学术自由将遭到危害。在学术评价标准上,切不可用行政性的指标,防止老师为了评“副教授”和“教授”而科研,或者为了“科研”而“科研”,使老师丧失了科研的学术动力。要使老师为了学术上的追求而科研,为了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而科研。在老师科研时也应严格遵守一定的学术标准和职业道德,并对其教学内容、科研成果所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承担一定的责任。学术责任与学者的自律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学术自由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学术自由在激发学者科研灵感、探索勇气的同时也会增强其学术判断力以及学术责任意识。

2.在大学功能认识上崇尚人文主义,力倡通识教育

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大学是一种以个人需要而非社会需要为基础的机构,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培养作为人的人而不是作为某种工具性存在的人。不仅要发展人的理性,而且要发展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教育内容上,人文主义者崇尚学习传统文化遗产,重视古典课程,因为他们认为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恒价值标准存在文化遗产之文化遗产之中,文化经典中包含着永恒的真理内容。在教育方法上,人文主义者大部崇尚自然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天性,主张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

大学首要目的在于塑造性格,造就伦理,培养或教化能够感受到真与美的人,能够领略到人之尊严,在有限性上建树的伟大的人。

洪堡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自身的各种力量 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爱因斯坦也曾说,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不应是一个专家,而应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在课程设置上应贯通识教育,应该对人文主义课程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才,要先人而后才。不要把大学降格为一个人才培训机构,不要只培养工具,只培养听话的螺丝钉。切忌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在大学校园内的泛滥。

3.教师管理上大胆引进“终身教职制度”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xe)源于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相关声明,它指出:大学是,“学术的实验站”和“知识的储存库”;大学出使命在于探索与传播知识,而大学使命的完成有赖于学术自由的实现;大学教师任职的决定必须建立在“大学教授委员会”评价的基础上;大学管理阶层须就大学教师的终身任职条件做出明确规定。它规定高等教育机构的全部价值在于服务社会以及全体民众的共同利益,这一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自由展示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职制度”的不断完善,它更多的是对职业安全的一种保障。其对教师;的激励作用越来越明显。据1993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对全国90万名中学后教育机构教师实施的凋查表明,终身教职教师在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诸方面的业绩从整体上优于非终身教职教师。在现在看来,它可以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有了这种制度性的职业安全保障,老师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之中,在学术的海洋自由畅游而没有后顾之忧。另外,“终身教职制度”也更多是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其通过科学的7年试用期及各种道德层面的标准,可以筛选到大量优秀的教师。

4.学校管理方面试行校董事会制度,坚持科学的教授治校

高校董事会制渊源于西方。1642年,在英国的哈佛学院成立了由校外名流组成的世界高教史上的第一个高校董事会,它拥有任免校长、筹集资金以及管理学院资产等重要权力。比如美国芝加哥大学,以浸礼教派起家,有三分之二的董事和校长必须是浸礼会成员,但实际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起着决定作用,如此,芝加哥大学就是第一个以企业家为主导的校董会。正是如此,才使得芝加哥大学有了充裕的办学资金,得以聘请一流的专家学者,购买丰富的图书和昂贵的教学仪器,建设操场和校园。尽管洛克菲勒在芝加哥大学校董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从不干预学校的具体运作,保证大学得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和理想来发展,给校长和教授足够的空间充分施展才能。

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院校建立了董事会或相应组织。其董事会的成员由校方主要领导、政界要员、社会知名人士、著名学者、企业家等构成。其宗旨是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高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机制,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建立高校董事会有以下作用:(1)为学院筹集资金,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2)有利于加强学院与地方各部门的联系,改善学校原有的封闭状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3)有利于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利于横向科研渠道的开拓以及学院美誉度的提高。(4)有利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并促使高校集中财力搞好教学科研,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四、小 结

5.大学文化建设的文化形态学分析 篇五

大学文化本质上反映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建设大学文化就是要以根源性的方式重构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以文化形态学的理论视域解读大学文化和建设大学文化是基本的路径选择.

作 者:张永新 ZHANG Yong-xin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 刊 名:大连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 26(1) 分类号:G0 关键词:大学文化   文化形态   生存方式   竞争方式  

★ 东西方评价方法论对比研究

★ 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东西方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

★ 文化读后感

★ 地域文化范文

★ 文化工作计划

★ 文化演讲稿

★ 最文化 范文

★ 文化朝阳范文

★ 制度文化

6.引入企业文化理念 篇六

浙江省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方勤舟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但很多学生在就业或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不能很快转变为企业员工角色,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氛围,心理准备明显不足,显得无所适从,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感觉到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脱节,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企业也普遍为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感到失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或者没能很好地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与对接。

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近距离或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符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学校教育规划,营造富有企业气息的校园氛围。

在精神文化上,要吸取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把企业所推崇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和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办学理念中去,把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使中职学校精神富有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譬如海尔公司“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快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又如“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的企业文化等,都可以渗透到学校精神文化中来。

在制度文化上,学校要吸取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等制度和规范,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环节规章制度融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之中。譬如,可以把海尔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和“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的严明制度渗透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去,建立“目标→日清→激励”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在制度执行中我们也向现代优秀企业学习,规范管理,注重激励,奖惩分明,严字当头,雷厉风行,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及时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打折扣的进行批评和相应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练就优良的职业作风、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在物质文化上,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行业话”,说“企业话”,体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把企业成功人士的照片、资料、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张贴公布在校园的显眼位置,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在实训工场、教室、寝室的布置方面要凸显企业特色,在教室布置上可以把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上墙,如会计专业班级可以将算盘、铜钱挂上墙头,汽修专业可以把各种汽车标志挂上墙。把学校的实训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准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种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活动文化上,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模拟岗位练兵、艺术作品展示;在学校运动会上增设技能趣味项目。譬如,汽修专业的滚轮胎比赛、餐饮专业的持托盘(内放盛满水的酒瓶和酒杯)竞走比赛,在文艺比赛中增设歌颂工人阶级伟大的大合唱节目等。让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在班级文化上,有一部分班级以企业的名称命名,以企业的组织模式竞选班干部职位,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经理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和公约,以项目招标的方式组织班级活动,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设计富有特色的班会,让学生在虚拟的企业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的气息,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良好纪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内容上,开设相关课程展现企业文化内容,感受到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气息,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及时吸纳企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纳入教学内容的整个体系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引进模块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法,以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文化内涵,在平时的学习之中就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二,“请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

举办“职业素养”讲座。学校每月都邀请行业、企业的领导、专家、业务骨干和优秀毕业生进学校,为在校学生作讲座,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讲座的内容涉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毕业生的工作感受与反思等,让学生亲耳听到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初步认识并了解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等,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安排教师下企业。为了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贴合企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安排专业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在教学中,就能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有时,我们还从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调入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学,帮助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

安排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课程实习。职业素养、实用技能、创新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安排在校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多次课程实习,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生产和社会实践,同时把工作体验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使之更能切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进入企业一线,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才标准,什么是竞争,什么是管理,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通过解决生产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处理与企业领导、职工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误会与矛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找准就业定位,看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推进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实践与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受挫、抗挫品格得到了发展,组织纪律观念得以加强。

总之,通过感知企业文化理念,亲身参与企业实践,学生就能充分认识企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也才能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日后的工作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编者按]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应邀出席大会并以《误区与路径——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刘洪一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入手,分析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本文为作者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幅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但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高就业率”和“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显然,离职率较高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的长远竞争力不够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就深层原因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拥有“双证书”,解决了眼前的就业上岗问题,但是他们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欠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文化素质”底蕴的缺乏对其从业的影响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特别在一些先行的高职院校,通过院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讨,取得很好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此项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够,如何从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的需求及其特点出发,卓有成效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仍有大量问题亟待深入探索。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误区。

技能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对立冲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把技能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技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如果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再搞文化素质教育,必然会削弱技能教育,这种线性的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实际上走入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认识的误区。

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思想。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所确立的评价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应该说,这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对促进高职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某些片面的理解,也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

将企业文化与高校教育文化混为一谈。这些年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将企业文化融入进来。可以说,没有企业元素,高职文化就不完全。但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特征必须是“教育性”,而不是“企业性”;企业文化渗入高职教育活动,并不等于要替代其“高等教育文化”,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混为一谈是一种严重的误区。

忽略高职教育特点,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课程。一些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对文化素质教育做了片面的理解:有的开设了几门人文课程,就认为是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有的只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点缀,用一些运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

与上述“四个误区”相对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方面的缺乏:一是缺乏对于高职院校核心文化的锻造;二是缺乏正确的高职院校学生观;三是缺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划和指导。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存在着上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了从根本上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素质包含了人在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是人类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也是学习并有效运用其他专业技能所必不可少的基础。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高无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适应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要求。作为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必须在落实科学发展、适应社会转型上做出积极的行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高职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如果优良的文化价值体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社会诚信缺乏;从教育系统来说,如果过于急功近利,文化素质教育必然弱化,人才培养就会出现“畸形”。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发挥高职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处在一个从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迈进的时代。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要以创新的意识将来自上游岗位的创新设想加以实现,而且要充分发挥创新的精神对待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和工程工艺。高职教育只有通过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在当代发展的逻辑要求。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从中职教育发展起来的,从中职教育到高职的发展反映的不但是对生产者技能提高的要求,还蕴含着对人才培养目标更全面的要求,尤其是对文化素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概念不断地扩大,从而突破单纯实际技能培训的狭窄范围,在重视对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学生全面工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逻辑要求。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先进国家高职教育的共同实践。目前,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历史、艺术、心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到基础课学分的50%以上,但更多的是采取正规课程计划之外的各种职业活动、劳动文化宣传及人际关系等隐性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作风等产生教育影响。从欧洲来看,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实践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要求学生了解本行业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等。从亚洲来看,韩国的高职教育虽然以技能教育为主,但根据其教育人力资源部法律规定,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应包括文科教育课程,其中有国文、文化史等基本科目。

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当前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育人理念入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和方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1、重塑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培养“三并”人才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重心和目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会操作机器的“工具”,而是要培育既具有实践技能,又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和运用人文、艺术和科学知识的“全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提出了“三并人才”的育人理念,即培养“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德业并进”就是讲政治、品德要过硬,技能、专业也要过硬,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动;“学思并举”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举,才可以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创新能力;“脑手并用”强调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而要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实际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就要求不仅能动手,同时更要能动脑,所谓“心灵才能手巧”。这一“三并人才”理念,是我们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指导方针。

2、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特色

如何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有效地契合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特征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除了要强化传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的培育外,要特别将“做人”的问题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人文、科技、审美素质的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为特色,以此作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使得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有效、有机地联接和融合,并能实现相互促进。在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和职场素养的同时,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使命意识等也都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契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多样化和开放性特征。由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之间的联动机制,使得我国的高职教育形成了既有别于国外高职院校,又有别于国内一般学科型大学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这就为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提供了条件。“政府主导”是这个开放性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的基础,政府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制定、宏观指导和规划、经费投入等;学校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发挥着整合和具体实施的作用;企业的参与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不仅为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文化素质乃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人才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作出重要的检验;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明晰职业和职场素养的要求,适度参与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定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四方,在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作用不一,但可以合作推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开放平台。

4、融通校企文化,打造专业文化,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院校文化

院校文化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建构中,应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与有效对接。合理融合,是指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要素,如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务实诚信、效率意识等。当然不能简单照搬移植,更不能将院校文化庸俗化、功利化。有效对接,是指要多方面创设条件,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学校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情景。

5、适应文化素质教育需求,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弥散性特征,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复合过程。因此首先必须树立整体化推进的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项孤立、个别的单项工作来进行。其次,要构建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传统的人文课程要嵌入一定的专业技术、区域文化特点,不仅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也与专业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通。再者,要根据高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特点,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生的实训中心不仅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平台,还应是一个充塞着相应的职场文化的情景,包括职场规范、职场的制度文化等。

6、加强探索指导,建立示范基地,提升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水平

高职教育规模宏大,目前院校数达1215所,在校生900多万,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而且在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伟事业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鉴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相对薄弱的现状,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大探索,加大专家指导的力度。也可借鉴本科院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验,选择若干有条件、做得好的院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和示范基地,以推动和辐射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基石—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一个企业有企业文化未必会成功,一个企业没有企业文化一定不会成功,一个企业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一定会成功。

对于企业文化的基石这一定义,有人认为是核心价值观,有人认为是基本意识,有人认为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其实对于这个概念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就我而言我认为企业文化的基石是职业素养。下面我想谈一下华锡集团的企业文化的职业素养的五大内容。

一、爱岗敬业

所谓“做一行,爱一行”就是说要爱岗敬业,假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他能为企业做贡献、去奋斗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员工只会是企业的蛀虫。企业要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工的企业荣辱观,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在生生不息。

二、高效执行

一个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人去执行,那也只是个空想,或者没有有效的去执行,那也会变成一个失败的决策。执行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高效的执行力度可以让企业发展的更强大,反之,企业将走向低迷,甚至被市场所淘汰。也许我们不知道,电脑在刚刚出世的时候,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用的那么简捷方便,我们要打开一个文档往往要输入一大堆的程序命令才能打开,有一家公司在1981年就设计出来了电脑图形界面、图标、菜单程序和鼠标,但是因为缺乏执行力而没有推向市场,被苹果公司利用参观的机会山寨优化使用在自己的电脑中,并高效执行推向市场,使苹果大获其利。可见有效的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三、团队至上

世界上一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他们十分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推崇团队至上的理念。因此我认为,要创建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并让其被广大员工接受,那就需要建立一支极富凝聚战斗力的职工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团队精神很大程度上有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实现状况。激发员工团队精神,铸企业文化之魂。

四、廉洁节俭

廉洁使企业健康,节约使企业灵活。在一个廉洁节约的环境中,某些人会因为私用公司的几张纸、浪费几滴水而感到忏愧;在这样一个廉洁节约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才能屹立不倒。

五、持续上升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每位员工的持续学习和提高,如果员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那企业的发展也就止步于此。俗语说“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把员工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提高,那将使企业上升到更高一层次的空间。

7.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七

1. 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 使人们对语言功能和使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映射, 若脱离文化去理解某种语言, 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目前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 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媒介,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文化背景, 在交流中很可能会产生语言分歧, 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跨文化理念的运用,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 在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 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文化恰当地运用语言。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 有效实现了跨文化交流, 更加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表达形式, 将英语学习立足于文化教学之上,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科技日益发达, 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在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 社交对象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性。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育, 加强学生跨国界、跨文化交流,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积极发挥学生才智和潜能, 充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追求平等、尊重差异, 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交流技能, 进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3. 实现文化融合, 发展本土文化

语言是交际工具, 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 因而交际能力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了解所学文化背景, 根据话题、情境、文化背景恰当地表达语言。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语言材料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感受中外文化差异, 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此外,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英语教育, 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肯定民族文化魅力, 增强民族自信, 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 保持自身特色, 突出良好文化素养和独特文化人格。

4. 满足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融合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 正确认识我国英语教学的不足和问题, 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将我国教育经验与国际教育经验相融合, 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全球化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国际型人才供不应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文化理念的应用。随着各国、各地区合作的发展和深化, 跨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跨文化教育意识淡薄, 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尽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高, 但跨文化视野明显不足。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教学, 强调英语语法、句式等知识, 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元素。随着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教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有所考虑, 注意到跨文化理念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将语言文化导入其中, 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教师对英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认识不足, 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母语意识的培养, 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即使英语教育早已纳入我国学校教育中, 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不具有跨文化知识, 难以准确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2. 教学内容不明确, 教学方法简单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经常把文化教学目标和文化教学成果混为一谈。没有针对跨文化教育的专业书籍, 相关资料缺乏系统性, 大多以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为主, 对于跨文化知识介绍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 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把握不明的现象。教学中没有合适的跨文化教育方法, 或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 教学中不以学生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效率, 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 导致教学方法简单、实效性差。

3. 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文化环境, 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外来文化。我国以汉语教学为主, 对欧洲体系的语言学习较少, 不同语言其传统文化、语言特征也不同。从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 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除了考试成绩没有其他可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 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 我国国情和社会结构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 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不正确, 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知识, 英语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 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教育条件来看, 教学经费与教育发展需求矛盾突出, 教师数量短缺,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教师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 进而出现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跨文化教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 尤其是听说能力, 保证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有效交流,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增强自身文化素养, 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 加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兴趣,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 增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不断增强跨文化教育意识, 认真学习跨文化理念, 将跨文化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 开拓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2. 教师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理

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 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对比, 理性地对待文化差异。首先, 在教学设计环节中, 将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通过教学情境、情景、情节反映文化差异, 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 借助生动具体、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 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 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书刊、杂志, 拓宽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的渠道。教学中教师根据跨文化理论和教学需要, 把教学重点转向“学”, 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 还要对跨文化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 合理选择英语教材, 明确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关键, 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反映, 是教学活动方案的体现, 是传输知识、价值观、教学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选择英语教材时要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出发, 协调好知识、学生、社会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要保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范围广。将教学内容设计与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 把握语言规则, 进而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 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跨文化教育, 有利于英语教师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 不断增强跨文化理念, 提高跨文化意识,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桂影, 李森.论课堂教学话语的实质、价值与优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 (6) .

8.跨文化理念下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 篇八

如今的医疗不仅仅只是指对患者进行医治,它也包含了对患者的种族背景,文化教育等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促进医患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知。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医生多认为文化背景在医疗救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医生不能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不能够很好进行医患沟通和交流,会使之出现很多不必要问题。因此,医疗工作者需要尽可能的熟悉和尊重患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并且在这种基础上研究出最适合治疗方案。所以,这一方面的加强就要从医学院校开始进行。本文以医学院的英语教学为例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二、我国高等院校医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英语教学是整个教学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医学院的英语教学是基于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之上的一个综合的教学体系。医学方面的英语的学习不同的其他简单的日常英语,很多药品和专业的学术都是以英文来表达的,而这些英文就是医学中的专业术语。更好的了解这些专业术语,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救治。

1. 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情况介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渐趋完善,教学的大纲不断被充实,教学体系不断地完善,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材料不断地增强,这些优点很好地帮助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完善发展。但是,无法否认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还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无法培养知识面较广,并且技能丰富的人才,无法将所学的英语讲出来。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发展,也无法将这些运用到医疗中,无法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国际化、跨文化的发展。

2.我国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分析

医学院的英语教育和普通的大学英语教育有一点不同,它注重的是对术语的翻译和对文化的研究。医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大学英语之后,都要进行医学专业的英语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最快最准确的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及医学专业的技术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的医学英语收集更多的专业信息。但是,我国的高的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很难能够达到这种种标准,专业的医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很多医学院混淆了开展英语教学的目的。这么说的原因在于,很多医学院校仍然把听说读写这种普通的英语学习目的当作自己院校开展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目的是非常片面的。医学院的英语教学应该是EGP教学,即特定的英语教学。这种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之下所适用的英语交流和工作的能力,尤其对于医生这种职位的学生而言,单纯的听说读写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其工作要求的。所以,医学院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的医学英语,使其能够看得懂英文资料,能够与行业专业进行专业英语的流畅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参与专业的医学工作中。

其次,重点放在基础英语之上,严重忽略了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学,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我国很多专业的医学院校忽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学生,很多老师甚至都认为大学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拿四六级证书,这种思想导致医学专业英语学习被忽视。所以医学专业英语一直无法得到突破性提高,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三、国外跨文化医学教育给我国医学院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1.提高医学生英语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医学院英语跨文化学习还没有受到重视,很多教学内容都很零散,缺乏完整性。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大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个专业的工具,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因此,就医学院而言,除了基础的英语教学之外,还应该拓展医学状态下英语的跨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运用专业英语到医疗中。

2.医学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

在医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和国外的教学对比存在很多重点上的差异,但是如果希望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就要从一个同样的大背景下去学习,这个大背景就是医学。对比这种背景之下国内外对于相同事件的不同态度,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更好的理解英语这门语言中的文化信仰和背景,达到医学英语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从我国医学院校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这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与国外跨文化教育对比,从中汲取精华,来应对我国医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和基础之后,能够更好地处理在中国的医学情景模式之下医患跨文化的交流沟通问题。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美医学英文学术论文中综述语句法特征的语料库调查与分析》(课题编号:2015-GH-504)]

上一篇:提案改善管理制度下一篇:薪酬保密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