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2024-11-05

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共12篇)

1.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一

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演讲稿

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演讲稿1

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浊出成在成长季节的那片生命的绿色,是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青春是七月火红的太阳,青春是十月绚丽迷人的红叶,青春是一月淡雅恬静的白雪,青春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青春是欢乐的音符,是我们新人的象征。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也许是你人生的一处驿站即使它象一颗流星,我们也要努力让它成为一次辉煌的闪现,不惧艰难困险,敢于拼搏,志比云天。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曾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那飘动的旗帜、那紧握的拳头、那冲锋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都已经留在历史的车辙里我们不需要啜饮悲欢的泪水;让精神穿越时空,我们将籍以此继续征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让我们抛弃了迷茫,掌握了航向。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懈摇桨,一起去奏响那青春的激扬乐章!

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生命不仅仅是一滴滴的鲜血,它更是渴望燃烧的激情;青春也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因为生命的光环,一个个被践踏的躯体赋予了新的灵魂;因为青春的绚丽,一个个飞舞的思绪会聚成一首悲壮的挽歌。

时光的老人又一次送来了五月,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在享受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在斗争中,青年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的绚丽夺目呀,这种使命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啊!

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要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放眼看吧,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新时代青年的楷模:维护正义的邱娥国,党的好战士高建成,战地英雄许杏虎、朱颖,海空卫士王伟以及无数的奔赴新闻热点的记者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就像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不断成才。我们要注重锤炼品德。优良的品德对人的一生生至关重要。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那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星星!

谢谢大家!

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演讲稿3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xx周年的纪念日。五四青年节主要是为了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运动。因为那是一场伟大的青年运动,更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而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祖国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五四火炬也光荣地传到了我们手中。

青年者,人生,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人们历来是把青春视为花朵一般的美丽,黄金一样的富贵。这是因为它蕴藏着蓬勃的生机,包含着无限的追求,它所代表的是热血,是激情。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的素质,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增加知识储备,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必须有更好的发展规划,而要具备这一系列条件,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态度,顽强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决心,一步一步地充实自己去实现我们的理想。

可以想象,我们的明天将是科学更加发达的文明盛世,到那时人缺乏知识就犹如鸟无双翅,花缺养料,纵有报国心也难酬报国志。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扎实地学习好本领,积聚实力,迎接挑战,才能让青春发出耀眼的光芒,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最后,我想起了一首诗:年轻没什么不可能的,输了!我们输的起!错了!我们有时间改!哭了!我们还有力气可以心情的笑!年轻真好!因为年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创造可能,趁着年轻,向成功冲刺吧!

谢谢大家!

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演讲稿4

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四月的芳菲悄然落尽,不知道是不是为五月这个悲壮的日子默哀呢?令万紫千红为之动容的五四,再次到来。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20xx年,发动那场起义的五四烈士,为造就了我们如今美好生活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纵使光阴荏冉,纵使白驹过隙,但历史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那一年,那群铮铮铁骨的年轻人,在怎样的迫害中挺身而出。人们不会忘记,那群抛妻弃子的工人们,用怎么样的勇气维护那一片名为祖国的土地。或许,他们没有经历枪林弹雨,或许他们没有马革裹尸,但是,谁说只有战死疆场的才是英雄?谁说的只有摇旗呐喊的才算士兵?在国家危难时刻,在众人缄默时,勇敢的发出一声足以让世人惊醒的怒吼的,就是英雄。

我们遗憾,英雄无名。可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谈起他们的时候,谁能不骄傲的说一句: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

五四运动早起远去,五四精神却将永存。我们新一代大学生,应该担负,不,是必须担负起将五四精神传承并发扬下去的责任。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完善自身文化建设。要知道,当今时代,文化和发展才是真正的主题。国家竞争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我们,幸福的我们,不再流血牺牲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呢?

那些在国家危难关头奋不顾身的英雄们,那些被贴上永垂不朽标签的英雄们。你们为我们洒下的热血,我们依旧感受的到它的温热。你们为我们流下的汗水我们依旧闻的到它的苦涩。最后,我想说,我也只能说:我,再次向你们致敬。

谢谢大家!

学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演讲稿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高举五四火炬,争做优秀青年》。

历史将铭记这一天:1919年5月4日,无数中国青年走上街头,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的希望,他们满腔热血,他们一身正气,他们义无反顾,组成游行的队伍,站在时代的前方。

美哉青年中国,壮哉中国青年。

他们或与我们同龄,或比我们大几岁,但他们都与我们一样,有着满腔的热血,有着美丽的向往。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

镜头将鼎革在这一天:2008年8月8日,无数中国人聚焦于一个伟大的身影,他就是李宁。他高举祥云,矫健地向前,再次引领我们重温圣火传递的每一处大江南北:每位中国人传递时自豪的微笑,每位中国人加油时自豪的呐喊,一一展现,一一回响。李宁手中的熊熊火炬更是燃烧了我们青年心中更旺的火焰:传承奥运的青春风采,传承祖国的青春风采!

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信念永恒,青春不老!

时代也正谱写这一刻:2009年5月4日,这个意义深远的特殊时刻,我们正沿着前人的脚步笃定地走着,走着: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坚定一个永恒的新年,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首先请热爱自己的祖国!

所以,请大家,请在站的每一位青年,从这一个星期开始,从这一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从此扬帆,从此起航!

谢谢大家!

2.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二

一、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大学是人力资源的聚集区,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要他们具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提高综合国力就有希望。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运动史证明, 青年大学生之所以在不同时期都能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 靠的就是民族精神, 也正因为有青年大学生的率先觉醒和冲锋陷阵, 才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 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是迎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挑战, 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精神熔铸于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之中, 使伟大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有利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 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略;有利于增强广大青年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奋发成才。

3、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培育民族精神, 则是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去为这宏伟目标而奋斗, 引导青年学生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从我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勤于学习, 善于创造, 甘于奉献”的要求, 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化为立志图强, 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4、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民族精神的要求, 最终都体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而生动活泼、热火朝天的实践活动又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特点。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将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创造性发挥出来, 向心力凝聚起来, 就能永葆进取之心, 就能把他们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1、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目标

现代化国家强有力的精神杠杆就是强烈的民族意识, 现在, 中国仍然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种状况在民族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的长期存在容易导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衰退和萎缩, 从而无法为现代化进程提供较好的民族心理背景。我国的大学生正好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至关重要。必须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内驱力, 发挥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凝聚力, 促使他们确立起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产生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典型的爱国的史例, 可以使大学生形成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进而产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

2、要培养大学生的改革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是发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同时也是民族精神之魂。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 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必然受制于人, 这是历史的事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依靠自主创新,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新的世纪, 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 其现代化问题的复杂程度是其他民族国家所难以比拟的。为了提高中华民族应对挑战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现代化意识, 就必须发挥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人才是创新的主体, 没有人才便没有创新。高等教育旨在培养高级人才, 高级人才的标志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内核,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结构的核心。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 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 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事业的效益和水平, 关系到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 社会主义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就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在为祖国服务的基础上, 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是我们国家发达的根本所在。

3、要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 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和劳动创业的精神,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 从小处于安逸的环境中, 面对困难缺乏独立应对的能力, 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 缺乏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险而著称于世, 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都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荣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思想意志教育;进行掌握现代化科技和本领的历史使命感教育;进行具有严格纪律和心理承受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教育。我们要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大学生的思想上真正扎根, 在行动上自觉体现。

三、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强国先要强民, 强民先要强魂, 而强魂的根本在于铸造起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潮流人物, 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继承者和发扬者, 应该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担。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呢?

1、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文明, 同时也取得了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 要以民族悠久光辉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有效地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让青年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要学习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艺术和中国科学技术等内容, 并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要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终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提升, 做到爱祖国、爱人民, 今天努力学本领,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后作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认真进行品德教育。

其目的在于养成学生一定的德性。育德过程实际是建构学生道德境界的过程, 是将社会道德规范向学生主体转化的过程。建构过程 (内化) 的要点有三:一是向学生传递道德信条、道德意识, 让学生晓真理, 明是非, 辨善恶, 知美丑, 懂荣辱等。道德意识不是基因生成的, 它是文化浸润和教育、养成的结果。所以, 育德的第一个特点是“育”。二是建立学生道德信念。仅向学生灌输一定的道德意识、规范, 在一定意义上讲, 它是外力, 靠舆论对人的行为的约束, 是他律。严格地说, 仅靠外力对行为的约束, 还不能说学生已经形成某种品德。只有学生将所懂之理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后, 升华为“信念”, 才可以说学生已具备了某种品质。要使知与情结合, 沟通渠道是实践中所得到的体验。所以, 育德的第二个特点是“动情”。这是“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基础。三是启发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顿悟。启发悟性就是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对象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做人, 知道怎样生活才最有价值。当学生知道自己应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时, 并以此来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时, 这时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了。道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律”。所以, 育德的实质是唤醒学生“觉悟”。

3、抢占网络阵地, 拓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 消除了人类跨地域沟通的“时限”, 而且网络也成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 这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同时网络也是教育者与学生双向沟通的一条新渠道。目前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在网上建立民族精神宣传网站、论坛、数据库等, 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 创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信息学习环境。要培养一批适应网络需要的教育人才, 占领网络宣传阵地, 消除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把网络建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坚强阵地。

4、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良好的师德师风蕴含着勤劳勇敢、爱岗敬业的科学精神、创业精神, 这些民族精神的要素是民族精神在教师职业中的生动体现, 教师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大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对学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要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 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爱国、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以身立教, 自觉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用自己的言行去践行“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行为准则, 逐步形成依法执教、严谨治学、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风, 要自觉地发挥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

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今天, 只有让大学生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努力发展先进文化, 积极培养民族精神,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的继承人。

摘要:;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目标, 要培养大学生的改革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 要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认真进行品德教育, 抢占网络阵地, 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民族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⒈《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N], 2007年10月15日。

3.让学生弘扬“家族精神” 篇三

林策讲得眉飞色舞,其他同学听得如醉如痴,竟然没有发现我走进教室。于是我也当听众,继续听林策讲:“前不久,咱县城里发生了一件事知道嘛——有一个老太太倒地上了,当时没人敢扶敢管呀,结果一个司机跳下车,把老太太扶起来,还打了120报警,结果老太太才得救了。知道扶老太太的人是谁吗?是我二叔,如今二叔因为见义勇为,又成为我们林家的‘新英雄,电视台都采访他了呐。”

“是呀,是呀。我们在电视上看见他了。他还说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别人扶不扶,反正他是要扶的。想不到那是你二叔呀,真仁义。”许多同学知道这件事,对林策的二叔无比敬佩起来——林家果然有“英雄”呀。

我听明白了,林策这是在讲自己的“家族历史”,说“家族精神”呀。这可不是显摆,而是以优秀家族精神为荣的自然流露。

我喊一声:“不错,林策二叔见义勇为,果然给林家争光。”

一见我来教室,大家拘谨起来,他们怕我说他们又在“摆龙阵”,于是都不说话。我却觉得这种展示“家族精神”的“龙门阵”非常值得摆一摆——让学生了解并说出自己的“家族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为骄傲,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嘛。

于是,我决定支持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展示自己的“家族精神”,并且决定在班里搞一次“我的家族,我的骄傲”为内容的主题活动。

我给同学们布置这样一项任务:抽时间向爸爸妈妈,或是向爷爷奶奶“打探”一下自己的“家族历史”,提炼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家族精神”,然后我们开一次主题活动……

这个活动挺招学生们喜欢。是的,谁不想把自己家族的优秀精神和优良传统说给众人听听呐。

同学们不把任务当“负担”,而是当成了光荣“使命”,带着“使命”去了解家族历史,提炼家族精神,当然会收到轰轰烈烈,唯恐掉队无为的效果。

经过近10天的前期准备,以“我的家族,我的骄傲”为主题的活动如约开展。大家纷纷登上讲台,向别人讲述自己家族的那些英雄事,光荣人——

赵伟同学讲:周末,我和爸爸回到他的老家。老家是一个山中小村。祖上为避兵祸远从关中迁移山坳,已历十四世。十四世祖带领家人硬是把一个蛮荒山坳变成了世间桃源。看着老家那一片片的果园,那一层层的梯田,我就能感觉到世祖开山荫庇后代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常让我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豪气。以后,我应该以这种艰苦创业勇于奋斗的家族精神为激励,把学习搞好,不为家族精神丢份

大家掌声很热烈。

接下来,戚平发言:我向爸爸了解,我们家族现在当兵的共有20多人,应该够一个排的队伍。我们家族为什么出了这么多的“兵哥哥”?这与我家“尚武崇义” 的精神传统有关。爸爸说我们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后人,先祖尚武爱国的精神代代流传至今,激励着族中青年立志当兵卫国,所以“兵哥”辈出。爸爸说,以后也要让我报考军校。

掌声同样很热烈——很明显,戚平是一个了解家族精神的孩子,家族精神是戚平心中的骄傲。有了这份骄傲,戚平的精神世界也会渐渐融入家族精神“尚武崇义”的构架中,从而以家族精神为动力,渐渐成长为一个愿为国家、社会、家族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张华说起自己的“三爷爷”。他说:三爷是个跛脚。你可知道他为什么是个跛脚——那年开山造渠,山上岩石滚落,三爷爷一把推开别人,结果自己却被滚石砸中…… 我说三爷爷你这叫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三爷爷却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些芝麻小事,咱哪有那么大的作为,不值一提。我们家族的人,一直以三爷爷这种 “施义不图报”的纯朴劲儿为做人根本,邻里之间,相扶相助,族人之间和睦相处。我也接受了家族这种纯朴精神的洗礼。以往在学校里,我爱和同学计较,现在我要改掉好计较的毛病,只有团结人,爱护人,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家族大度纯朴的光荣传统呀。

我冲张华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不愧是老张家后代……

同学们收集到的家族素材很丰富,所阐述的家族精神也很精彩。每一种精彩都是“受教育”的精彩——大家在优秀家族精神的浓厚氛围里,为家族的光荣历史而骄傲,不知不觉中接受起优秀精神的良化熏染……

不给自己的家族丢脸,要把家族精神发扬光大,这是大家的心声,更是行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族,了解自己的家族精神,学生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会在世俗间茫茫人海的漂流中留下永远的“正义心根”。

这样的活动我决定还要继续搞下去,因为承接家族信念,仰视家族精神,是让学生爱家人,爱别人,爱脚下这片土地最朴素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莒南县第八中学)

4.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四

弘扬民族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翻开历史画卷,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里,多少英雄儿女、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为了正义,铮铮铁骨,宁死不屈。苏武牧羊,痴心不改;林则徐虎门痛击侵略者;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食美援面粉;方志敏清贫一生,名垂史册。他们的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髓。他们的英名就是民族尊严的化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代代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的强大生命力。

民族文化是民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演讲稿《弘扬民族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做文明中学生。

作为一名高中生,首先,我们要自觉履行好作为学生的职责,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用知识武装自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去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其次,我们要做到: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同时,我们在集体中生活,难免会发生一些碰撞或相互影响,我们要学会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做一个既有较高文化素养,又有较强文明程度的中学生。做到处处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做文明中学生,让文明之花在我们的校园里灿烂地绽放。

5.小学生弘扬雷锋精神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

我是__,在我们生活当中,好人好事一直都不少,我们应该要做出表率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面还是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弘扬雷锋精神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去做好,作为一名小学,在很多时候,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更加是应该要有的素养,对此我们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追求更多好的东西,这方面肯定是需要进一步的去了解清楚的,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面,还是应该要做出更多的准备,雷锋精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存在,确实这也是应该要有的态度的,这方面也是应该要做好榜样。

同学们,让我们付出实际行动来,去做好这么一件事情,乐于助人是优良品质,确实这是我们应该要去做好的,我们都知道,雷锋的事迹,雷锋的精神,一直都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那种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精神,那种勤劳简朴,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更加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去学习好的,所以接触到这些之后的,还是有很多需要去落实到我的,这对我们还是能够有很多帮助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需要做好这些,作为一名__的员工更加是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去接触更多新的东西。

其实帮助一个人是比较快乐的,这也是我们现阶段应该要努力去调整好的,只有认真的去搞好自己的学习,才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的,这也是现在我们应该要去积累的经验,学习好雷锋精神是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方向,在班上积极一点,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遇到自己的能够帮助的事情,尽量伸出援手,都是同学,我们应该相互之间帮助,在学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我们应该要树立好这样的形象,迈出第一步的同时,这些更加是接下来应该要去做好的,雷锋精神是可贵的,在这方面所以还是应该要去认真做好的,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这也是应该要有的态度,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应该要做好榜样。

6.中学生优秀演讲稿:弘扬民族精神 篇六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追想那段抗日的岁月,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中华民族觉醒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团结、自强和奉献奏成壮烈的凯旋的战鼓声;追想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绵延出多少持之以恒的精神礼赞,激励着中华儿女缔造出多少奇迹……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发展,应当由我们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民族精神融入时代新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时代新人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要有强烈的集团荣誉感,没有对朝朝暮暮生活其中的集体炽烈的热爱,又如何要求我们有这集体荣誉感去爱护集体,保护集体的荣誉并为之增光添彩呢?再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园。规范日常行为,校园生活会更有秩序,文化内涵和自身修养亦会得到很大提升,为自身增添风采。

高一新生们,你们刚刚步入省宜中,正是铸造精神养成习惯的重要时刻;高二的同学们,你们已经经过高一的`锻炼,更应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迎接高二更多的挑战,为更多的机遇做好准备;高三的学长们,面临日益增重的压力,更是不应泯灭中华儿女骨子里那股不朽的毅力与坚定,奋战高三。

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学校将通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方式,包括主题班会、团队活动、黑板报、演讲比赛等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在参与中感受、体验民族精粹,塑造新时代的中学生欣欣向荣的美好风貌。

7.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七

一、自然生命教育

生命的诞生承载了亲人的呵护与期盼, 生命的离去带走了亲人的眷恋与思念。可见, 生命本身就是爱的承载者与传递者。对大学生来说, 了解生命历程已不成问题, 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 特别是感悟“仁”在生命中的内涵;更要以身去体验, 体验“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要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每个个体都应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以形成自爱、自信、自强的生命观;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 要培育平等、互助、宽容的精神, 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每个生命都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而是父母的、民族的、国家的, 是前人生命的延续、后人生命的起点、当前群体生命的个体。只有把个体的生命融入民族的命运、国家的事业中, 才能使个体的价值生命得以彰显。因此, 自然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文化精神的弘扬。

高校还要实施体验教育。体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 也是体现生命价值的方式。任何人的生命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自身的、外界的等。因此, 要让大学生掌握生存的技巧。大学生面对险境与困难时, 要用智慧和积极的心态去调整自身的状态, 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然, 高校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艰辛和苦难, 幸福的生活来自家人的付出、国家的关爱、前辈的流血牺牲。这样, 学生才能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 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伟大的祖国。而珍惜、关爱、奉献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

开展生命教育, 还要抓住体现生命真正价值的典型。汶川大地震中, 渴望生命的坚强不屈、挽救生命的勇敢正义、转让生命机会的无私奉献、志愿者的爱心付出、全国人民的团结奋进, 奏响了中华文化的绚丽乐章, 让全球中华儿女集体接受了中华文化和生命教育的洗礼。

二、精神生命教育

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精神。情感是精神活动的内驱力, 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并折射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人生来就有情感, 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当前, 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 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 这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更是提升国民素质、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的民族, 亲情、友情、爱国情、民族情等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

亲情是人间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亲情教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 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当代的亲情教育不仅要有观念上的更新, 还要与弘扬中华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 更要从实际出发, 与时代、社会、家庭相结合, 让大学生脚踏实地真正做到激发亲情、回报亲情。一个内心充满亲情的人, 必然会把爱带给社会;一个充满爱的社会, 必然更加和谐昌盛。

友情教育应从人际认知教育、健康情绪教育、人格教育等入手, 要让大学生明白真正的友情是情趣高雅的, 充满真诚、宽容、自信与积极。友情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阳光、健康的心态, 树立共同进步、良性竞争的意识, 养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性, 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所以, 高校要加强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 培育大学生的真诚、爱心与关怀, 丰富中华文化的当代内涵。

爱情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 并了解只有具有丰厚的知识底蕴、较高的人文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从而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还要让学生明白:爱情除了浪漫, 更有责任。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的基础情感, 是个体精神大厦的根基。仁爱、奉献、担当责任是中华文化宣扬的主题, 是文化精神渗入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东西。

乡情教育是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基础,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形式。乡情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家乡的社会性情感, 使他们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念。学校所在地就是大学生的第二故乡, 大多是文化、政治中心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对大学生进行乡情教育会有更多的资源。

进行民情教育, 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了解民情的资源、开放接触民情的机会。大学生们只有了解民情, 才能关心民族和国家的前途, 才能够培养心系人民、胸怀祖国、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

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要游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因为历史是“根”。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 并能做到正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把现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作纵向比较, 放在世界大环境中作横向分析。这样可以启发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入思考, 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 高校要借助重大节日及时事, 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价值生命教育

道德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把传统道德中的宝贵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赋予道德教育以时代内涵。同时要坚持培养与弘扬并重的原则, 紧跟时代步伐,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借鉴世界各国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另外, 我们还要认真完成“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使命。

常言道, 有情感而无理智是疯狂, 有理智而无情感是冷漠。因此, 理智的情感才是健康的情感。当今时代, 人们处在节奏日益加快、情感极易失控的时代, 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 就要学会管理自己, 不让负面情感和消极情绪滋生、蔓延。因此, 大学生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 还要不断历练自己的道德意志, 使自己成为具有理智情感的人。

大学生除了学会不断地用道德完善人格、用理智制约情感、用情感来丰富智慧, 还要培养审美的眼光。因此, 高校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等, 使大学生提高美学素养。美就根植于大自然之中、存在于社会生活之内、绽放于人们的心灵之上, 因此, 要让他们亲近大自然, 接近人民大众, 了解社会民情, 认识中华文化, 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高校还要提供大量的文化典籍, 营造书香校园, 净化学生的灵魂, 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渐渐地, 大学生就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成为理解美、代表美、弘扬美的化身。高校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去发现、感受、品味并创造美, 因此, 创新才是审美的最终指向。想象是审美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 而良好的想象力是在广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道德修养以及与自然、艺术、科学广泛接触基础之上形成的。大学生只有具备敏捷的创新思维与极强的创新能力, 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才能为文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美是中华文化的主题与不懈追求, 创新是中华文化“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人之所以不断超越自己, 是因为人具有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文明的演进是人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历史。因此, 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总之, 高校通过生命教育,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道德风范。具体而言, 自然生命教育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文化主旋律, 精神生命教育弘扬了“和”的文化要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价值生命教育弘扬了中华文化的创新之魂。

摘要: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加强生命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道德风范。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华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3) .

[2]王北生.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J].教育研究, 2004, (5) .

8.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八

关键词:高校;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51-02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国民价值取向的发展。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器,高校必须要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应尽的责任,做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换而发展,时代的发展将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表现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竞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碰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突显出来,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被提上日程,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提出的现实挑战。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基础性地位,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和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培育,离不开教育工作。教育必须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实需要。

3.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和稳定之中,他们朝气蓬勃,勤于钻研,目标远大,但缺乏社会阅历,处事冲动,缺乏恒心,好高骛远。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条件下,使他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判断,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和碰撞,当今大学生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需要高校的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二、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问题。

1.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系统性不强

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知主要来源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缺乏专门系统的民族精神教育,缺乏与之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教材,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学习还相对的零碎、杂乱,这就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概念,内涵,核心缺乏认识和了解。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知识结构不完善,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很难把民族精神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面对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激荡,大学生由于不了解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深层原因,有可能会对西方的价值观产生向往,出现价值选择的困难。所以有针对性的和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切实加强高校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教育应有的内容。

2.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贫乏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著名教育学家杨叔子院士说过,他的博士生如果不过《老子》《论语》关就休想带博士帽。但是,高校往往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国情民情教育,“北师大副校长郑师渠认为,历史教育为爱国主义的弘扬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承接面,如果没有这个承接面,后面的一些教育大多数都要落空。”[1]就目前大学教育而言,仅有历史专业的学生开设历史课,不学历史专业的学生平时基本不接触历史学这门课,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大学生历史知识的缺乏。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民情的教育上,高校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国情和民情的教育,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主要是通过网络,新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我国国情和民情的了解是片面的,不系统的,这对民族精神传承和培育是不利的。

3.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两课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方法和手段也很单一和机械,没有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进而将民族精神进行内化,也没有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大学生出现民族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说教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变成空洞的说教,没有实际的效果,实效性不强,这也是部分高校教育效果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形成以培养意识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把民族精神教育真正的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任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注重通识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和学术独立教育的教学。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把民族精神的内容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历史教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来不断的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同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抓住国庆六十周年,港澳回归、申奥成功等重大的节日和历史事件这个有利的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必须要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必须要有重点的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进行民族精神培育,首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爱国精神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维护祖国最高利益为最高职责,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爱国主义形成了自强不息,崇尚气节、报效祖国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对于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增进民族团结起到重大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相结合,用爱国主义凝聚力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其次,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传统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民族精神的养成,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将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3.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渠道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更是离不开网络。网络以其信息的广泛性,开放性,便捷性,丰富性,前沿性,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绝大多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所以建设好网上民族精神家园,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渠道,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新知识,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不断的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所以要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渠道,用网络来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红色网站”,引导大学生读经典,开展党史纪念专栏;二是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各种类型的主题讨论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三是通过不间断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如建立地域网页,开设民族精神教育专栏,使大学生及时、全面、深入了解党中央的重大决定和重大会议精神。四是利用好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机,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网上直播更能体现和振奋民族精神。五是建立网络聊天室,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从真实事件中明辨是非,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宋微.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张五钢.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5).

9.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九

小学生弘扬抗战精神演讲稿(2篇)

篇一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今年9月3日是抗日胜利70周年,今年才10岁我,虽然没有经历战争,但我从电视,电脑中了解了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牺牲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是多么可敬可佩呀!

当时的中国五分五裂,八国联军侵华,最可耻的是日军南京大屠杀,一共屠杀了三十多万人······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这么多的罪行,我们一定不要忘国耻呀!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多抗日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是可歌可泣,比如说杨靖宇将军,从1940年初,到二月中旬五十天,跟日军作战四十多次,既没有粮食充饥,又没子弹,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衣中的棉絮,敌人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他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1938年夏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绝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

小英雄王二小不顾生命危险,把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当以后残忍地杀害了他。王二小小小年纪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八年啊,多少英雄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他们捍卫了自己的祖国尊严与领土完整,他们的英雄事迹让我们铭记于心,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我们今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小朋友,不能忘记他们,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爱国牺牲精神,立志献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篇二

碧血千秋 国祚永延

1945年9月3日。举国欢庆,因为它是日本对同盟国各国递交降书的日子,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它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犯,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这就是“卢沟桥事变”。7日深夜,在宛平城外卢沟桥旁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 进城搜查,遭到了拒绝,之后,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内开枪,炮轰卢沟桥,引起了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伟大的抗日民族 解放战争的序幕。

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这场战争中,日军占领后,进行了长达到一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屠杀的平民百姓有30万人!多么惊人的数字,可想而知,日本侵略军是多么的残忍,他们残杀了多少无辜的生灵啊!一位目击者亲 眼目睹日本侵略军惨无人道地让百姓们在江边排成一条长队,然后用机枪扫射,这群百姓就这样结束了的生命。还有的侵略军闯入民宅去烧房子,把屋内的人全部杀光,使得许多人家破人亡。

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1940年发动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烈支持。许多海外华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日军抵抗不过,终于提出了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做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 病而死伤者更是数不胜数。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 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10.小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演讲稿 篇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民族的繁荣和振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基础,也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基础。

爱国主义从来不是抽象的。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这是当代爱国主义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

爱国主义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一个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身份,才能在国际交往中保持独立,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精神支柱。弘扬爱国主义,需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为我们走向世界和未来奠定基础。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拥有一个大国所应有的高度精神,让这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更加丰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正在走向复兴,已经融入世界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赋予中国人民广阔的国际视野。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以积极的选择和自觉的心态作出理性、开放、包容的选择。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爱国主义在实践中更加鲜明。爱国主义是情感、理智和行动的有机统一,是爱国主义、志气强盛和报效祖国的统一。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爱国主义的现实需求更加强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把个人行为融入时代潮流,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使爱国主义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屡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衰,外来势力冲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明从未停止的伟大民族。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几百年的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在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社会进步的长途旅行,我们都可以看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已经破裂,它如何建立了一个国家的支柱,一个国家的尊严,壮大着五千年中华薪火相传的文明血脉。

我们相信,在新中国成立__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广泛的公共活动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转型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11.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十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充分依靠我党在长期艰苦奋斗和革命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而西柏精神作为形成于我国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革命精神,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渗透着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的重要思想,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素材。作为西柏坡精神的研究者和宣传者,如何充分利用西柏坡精神这一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来<~gg-当今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西柏坡精神基本内涵

汲取西柏坡精神中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宣传,对于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丰富驳杂,但其中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却十分突出,包括:1)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用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十分艰苦,而我党凭借自己更胜、艰苦奋斗的精神,着对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度过了难关,保证了革命的胜利;3)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西柏坡时期,全国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我党发扬实事求是、用于创新的精神取得了革命胜利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而坚持和发扬这一精神对我国当今的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组织参观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的教育作用。”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特殊的教育作用。对此,西柏坡纪念馆应与当地乃至其他城市高校沟通合作,倡导大学生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并安排专门的讲解员,结合图片、文字、实物等展出品,对西柏坡精神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历史价值、时代价值等进行详细、前面的讲解,使大学生在实情实景之中深刻地体会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多渠道宣传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产生的年代毕竟离现在已有一段历史时间,因此,要使其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就要采取多渠道、多元化的宣传教育策略。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广阔的学习、体验的素材和机会,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升华,最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1)西柏坡纪念馆、博物馆宣传人员应主动到大学中开办西柏坡精神专题讲座,以多种形式讲述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故事,讲解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2)西柏坡工作人员应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发布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历史资料、小故事、案例等,以潜移默化地增进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识,进而对其进行隐性的理想信念教育;3)借助入党宣誓、党课、班会等机会宣传西柏坡精神并开展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树立学生典型是为学生提供效仿榜样和学习进步的方向。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不是能通过简单的理论讲解和实地参观达成的,必须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能够真切感受、言传身教西柏坡精神的榜样,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发其对西柏坡精神认同感,从榜样的身上来获得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必须要一真实的人物为典型,用发生在西柏坡革命领袖真实事迹来感染学生。对一个大学生身份的典型来说,可能他并不是完美的,都会存在些许缺点,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感人事迹。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典型,不过分宣传优点、不故意掩饰缺点,这样的典型才是一个学生身边真实榜样,通过宣传他们的行为能有效的号召大學生来向他们学习。一切宣传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过分拔高,避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典型的选择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不能闭着眼睛不顾标准的去打造一个典型,典型的树立要真实可信,宁可不树典型、不宣传,也不滥竽充数。

12.弘扬五四精神学生演讲稿 篇十二

1、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 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儿女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形成于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教育。因此, 古代民族精神就表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与人为善, 睦邻友好,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西方列强的的欺凌压迫,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为了救亡图存, 许多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奔走呼号,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福祸避趋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夷长技以制夷”,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无不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近百年来, 中华民族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斗争中, 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 鼓舞着各阶层的人们为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 民族精神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 激励着广大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增添着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鞭策着我们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二、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智慧群体,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正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鼓舞着大学生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投身祖国建设, 拥护祖国统一;弘扬自强不息精神, 鞭策他们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弘扬革命精神, 这些优良的革命传统特别是艰苦奋斗,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反对奢侈浪费, 践行勤俭节约。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而西方奉行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的国家, 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 对我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特别是借助文化思想渗透的方式。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但辨别能力较低, 不能看清西方实施政治西化、分化的图谋, 容易受到其影响和误导, 动摇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能够提高其辨别能力,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家庭等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 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丧失信心, 往往经受不住压力、挫折, 一蹶不振, 精神状态不佳。中华民族精神,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为大学生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激励大学生刻苦钻研、艰苦创业,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当前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过于僵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主要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广大学生能够在爱国主义的洗礼下热爱祖国, 维护祖国统一, 认真学习, 增长知识, 报效祖国。但是, 民族精神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不断注入着新的时代内容,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显然是不足够的。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 大学生中民族精神的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 往往在高校所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 《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开设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具有一致性。然而, 这种理论教育以教师的灌输和说教为主, 只是通过教师照本宣科, 一味空洞单调地讲解, 而不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培育方法, 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对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 民族精神培育效果欠佳。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受到西方文化中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则凭借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 通过各种途径竭力推销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 虽然使得大学生对于我们的民族精神有了一定的认同感, 但由于大学生群体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实际行动中容易受到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能自觉地践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我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然而在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却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 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大学生还出现了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现象, 这与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对策

1、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内容,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变化, 不断注入着新的时代内容。当前,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不仅应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还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 创新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 国家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更要富有活力和创造力, 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改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中的理论教育发挥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也需要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 贴近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高校应结合重大历史事件、民族节日、先进模范人物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 还应鼓励广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革命老区等, 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民族、国家的情感。

3、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外来思想文化, 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

对于外来思想文化我们需要辩证地对待, 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是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的, 而西方文化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想则对大学生积极践行民族精神产生了消极影响。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个空喊的口号, 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目的是要将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达到知行合一。因此,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要注重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外来思想文化, 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 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积极地践行民族精神,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并针对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周英姿.“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 2014.

[2]辛锐.大力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J].改革与开放, 2013, 02:102-103.

上一篇:会计须知下一篇:关于一百米的加油稿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