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共9篇)
1.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 篇一
现在,人们逐步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希望把郑州变成一个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的美丽城市,
郑州的金水河现在是又黑、又脏、又臭,可未来的金水河就会又清、又绿、又美。河边种着一棵棵高大的柳树,春风徐来,柳树摇动着枝条,像少女在梳头。柳树旁边种着桃树,桃红柳绿,还有很多蝴蝶、蜜蜂、蜻蜓都被这迷人的风景吸引了。
郑州现在的天上很少见到蓝天白云,可未来郑州的天空就会是湛蓝湛蓝的,而且还会有美丽的云朵,天空湛蓝深远,白云美丽无比,在青青的草地上,奔腾的骏马在快乐地奔跑,这将会是一幅多么迷人的图画啊!
郑州现在的空气不是很好,未来郑州的的空气将会清新甜润。工厂停止排放有害气体,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大树越来越多,吸收了有害气体,空气就会变得十分清新,
郑州现在的公园很少,可未来郑州的公园数量会增加很多,郑州的世纪欢乐园等会免费向游客开放,郑州还会有世界闻名的迪士尼乐园,市内的街心花园会遍布全市,活动广场会增加很多。总之,公园、广场等休闲活动场所会应有尽有。
郑州现在的交通拥堵非常严重,未来的郑州将会是个交通畅通的城市,随着城市道路的改造、地铁的开行、快速公交的开通运营、高铁和城铁的开行,特别是郑州市民素质的提高,交通文明的增强,郑州的拥堵将会一去不复返。
郑州目前还存着能源和资源浪费现象,未来,郑州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不会再浪费能源和资源,还会通过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新产品来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郑州现在跃然不是很完美,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它当作自己的家,共同来保护它、爱护它,郑州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变得十分美丽,成为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2.2015:探索行业新景象 篇二
2016年即将到来,“十三五”规划也即将开启,回顾走过的路,回眸《纺织服装周刊》这一年的精彩报道,让我们对行业的明天更加期待。
我们关注行业未来
与新常态相伴同行
作为开年第一场盛会,中纺圆桌论坛第十届年会聚集行业人士,就“十三五”前瞻、外贸新局、美丽中国梦等话题深入探讨。
(第6期)
中纺联春季大调研 导航“十三五”
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今年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大调研被赋予了辨清新常态、把握新方向的新使命,旨在为“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
(第10期)
春天之约 共叙纺织
3月3日,“两会”拉开帷幕。3月4日下午,纺织行业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再聚首,展开了“新常态”下制造业如何在最坏时期抓住最好机遇的讨论。
(第8期)
全球纺织业应在合作中谋求共赢
9月9~12日,2015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年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225名代表就全球产业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第35期)
又一个黄金时代
如果对产业发展环境足够留意,你会发现中国的服装业正迎来另一个黄金时代,一个讲求回归服装本质的时代。
(第1期)
智造转身在于强
10月18~20日,2015中国服装大会在成都顺利举行。大会由中国服装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会议主题聚焦“智造:不可回避的当下与未来”。
(第40期)
关键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如何跨越?
12月11日,2015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新起点 新跨越——‘两个百年’目标下的产业发展新蓝图”为主题,旨在促进行业创新与进步。
(第47期)
我们搭建交流平台
全产业链布局助纺企收获“金”秋
3月及10月,中纺联行业大展上,intertextile面辅料展、CHIC展、PH Value展、纱线展齐上阵,打造了一个集中展示面料、服装、针织、纱线企业新品牌、新形象、新力量的绝佳舞台,凸显产业链融合趋势,彰显产业链共振力量。
(第9、11、37、39期等)
观CHIC探行业风向
在千呼万唤中横空出世的CHIC2015秋季展不负众望,启发远大于所见。
(第9、11、37、39期)
回归市场描绘家纺新生活
8月26~28日,首次移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第21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盛况空前。
(第31、33期)
柯桥纺博会 商贸新高地
5月及10月,柯桥春秋两季纺博会成功举行,为纺织和服装上下游产业搭建了无缝对接平台。
(第39期等)
我们创新传播栏目
“强国之栋”中国纺织工业领先典范系列报道
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重点推出“强国之栋”中国纺织工业领先典范系列报道,为企业转型升级树立榜样。
(8~12月,连续17期)
nlc202309010114
“收获十二五,迈向十三五”系列报道
在“十二五”收官之际,本刊特开设“收获十二五,迈向十三五”系列报道,通过行业梳理、专家观点、企业经验分享,总结“十二五”成果,展望“十三五”前景,以期全面呈现产业布局及发展。
(第43、45期等)
中国纺织产业“走出去”系列报道
“走出去”作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规划而备受关注,因此,本刊特开辟版块及时传递信息, 搭建交流平台。
(第8期、14期、38期等)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专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已成为纺织服装企业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其在市场中以特色服务博得了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
(第23期、24期等)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专栏
今年,本刊持续创新开设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专栏,贴近面料产品,与基地企业面对面,传递来自一线的声音,展示行业企业精彩纷呈的创新历程。
(1~12月)
我们聚焦热点话题
问诊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经过一年的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需要关注的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离真正意义上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还有一定距离。
(第15期)
智造时尚未来系列报道
本刊从产品、制造和零售三大维度,通过对趋势方向和典型案例的解析,把握“智造”脉动。
(第44、45期等)
人民币贬值乃出口福音?
针对人民币贬值问题,本刊即时采访了专家学者,对外贸经济、国内纺织服装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第31期)
驰骋“一带一路”
如今,新“丝绸之路”正在世界政经版图上从容铺展,纺织产业也已踏上“一带一路”,蓄势待发。
(第25期)
把握发展机遇 加强政策引导
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既要看到机遇,同时也要看到挑战,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引导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向后道延伸。
(第13期等)
细数“双11”
战绩背后三大现象
针对“双11”纺织服装品牌的成绩,本刊从中挖掘行业变化,这对行业企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启迪。
(第43期)
TPP压境,中国纺织被施紧箍咒?
10月5日,由美国主导,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12个国家参与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一致,本刊就其对纺织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38、40期等)
我们关注销售终端
潜望镜/静观其变
本刊记者对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的重要商圈进行了走访,对特色购物中心等进行了盘点和分析,发出第一手的终端信息。
(1~12月连续报道)
nlc202309010114
线下激战正酣
如今,很多服装品牌布局线上的同时,线下也并未放松。因此,本刊记者走访多家商场对热销女装品牌的线下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
(第23期)
实体店如何有里又有面
对于服装品牌而言,卖场设计堪称重要堡垒。如何打造真正高端的店面,将品牌理念融入卖场设计?来看解决方法。
(第28期)
产品上市抢位赛
在夏装促销的一片热火朝天中,新品秋装早早上市了,为此,本刊记者经过实地走访,详细解读了各个品牌的上货策略和波段等问题。
(第25期)
我们权威分析市场
独家“数”说
本刊联合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发布独家数据分析。
(1~12月连续报道)
男装商业调研报告
通过对成都、株洲、武汉等城市商业消费情况及商圈分布特点的调研分析,本刊获得并发布了该区域的第一手商业信息。
(第4、5、42、43期等)
服装零售期中答卷
谁能准确把脉终端走向,谁就能赢得市场,本刊针对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对上半年发展趋势、特点进行了深度解读。
(第32期)
2015上半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年中,本刊对各个行业的半年运行分析进行了呈现,以让行业人士更好地把握发展趋势。
(第28期等)
我们传播精彩观点
锵锵三人行/专家专栏
本刊记者就行业内热点话题、事件进行实时点评、归纳、总结,带来耳目一新的行业报道。
(1~12月连续报道)
己见
本刊记者就行业内重要事件,如歌力思上市、“双11”等重要活动进行了有见地、有思考的原创分析,其中不乏与大咖的深度对话。
(1~12月连续报道)
品读
本刊记者深度解读行业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品牌,如七匹狼、NAERSI、歌莉娅等,对多个企业的常青秘诀进行了独家解密。
(1~12月连续报道)
评论
评论板块依旧火爆,本刊记者就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及现象发表自身观点,在及时带给大家信息的同时,丰富了论点。
(1~12月连续报道)
一周大“蔡”
今年第一期开始我们推出了每周一期的《纺织服装周刊》一周大“蔡”,力求帮助读者了解行业大事,规划先行。
我们解读潮流趋势
时尚中国进行时
中国国际时装周已走过18年,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让时装周迈向了新的阶段,这些合作不仅为时装周带来新的形象和国际资源,更使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12、40、41期等)
潮流趋势前瞻
联袂流行趋势咨询机构WGSN,为时尚界的造型、时尚、设计专业人士,提供全球潮流信息和工具。
(1~12月连续报道)
朋友圈里的时装周
时装周之后,本刊记者从多个角度对时装周秀场进行了回顾解读,精心扫描每一场时装秀。
(第42、43期等)
他们眼中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
在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5~2016发布活动上,众多设计师和上下游参与企业讲述了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的感受和期待。
nlc202309010114
(第7、9期等)
山水霓裳美在重庆
除了中国国际时装周,深圳、重庆、哈尔滨、广州等各地时装周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的时装周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
(第13、38、43、44期等)
我们推出精美大片
封面大片
今年以来,本刊携手谢锋、潘怡良、武学伟、祁刚等国内著名设计师,拍摄了众多极具设计感和时尚感的时尚大片。
(第5、7、8、10、14期等)
我们发布展会快报
intertextile,落地生根
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已走到了第21年,发展成了国际性专业盛会,3月及10月,面料展会成功举办。
(intertextile春夏/秋冬面辅料展报共6期)
欣逢创客年代
5月15~20日,新银基·2015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举行,数十场汇演大秀,承载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时装专业毕业生们饱满的才情和多元的思考。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每日快讯共7期)
2.0版家纺展挥手到来
又一个20年的启程,中国国际家纺展变得更为丰富,更加拥有活力。
(家纺展报共3期)
CHIC2015沪上首秀大幕开启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服装服饰品牌展览会,CHIC2015展会面积达10.6 万平方米,汇聚21个国家及地区的1200余个品牌参展。
(CHIC2015春季/秋季展官方日报共6期)
柯桥,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2015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春季及秋季博览会规模宏大,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
(柯桥春季/秋季纺博会展报共8期)
PH Value重塑产业价值链
2015 PH Value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上,全国各地的针织集群地及品牌商共聚在此,探寻中国针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PH Value春夏/秋冬博览会展报共4期)
3.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三
在上课前,要进行集体备课,编制预习案和导学案。集体备课要集中研究以下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预习最有效?
2、共同研究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预习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目标;
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提醒学生如何思考?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
7、如何设计课后作业,才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得更好?
8、怎样设计周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在集体备课结束后,备课组要确定编制预习案和导学案的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制定出预习案和导学案。预先案和导学案要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注意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的“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一、复习预习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精要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方法,设计相应的知识链接,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比如,我们在使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学习等比数列时,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相应的概念、性质、方法。
(二)情景导引,体验概念
在预习案中,教师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比如,我们在让学生预习椭圆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椭圆的图片,星球运行的轨迹;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自己动手画出椭圆。
(三)小组合作、讨论质疑。
学生通过复习以前的内容,在理解生活实例的基础上,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结合预习案的要求,逐一检查,看看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没有。对自己理解不清楚的内容,甚至是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交流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分组一定要做到分组平衡,每个小组都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这样学生之间才可以相互帮助,达到共同进步。
(四)收集问题,研究学情
教师在上课前,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和改作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也可以找学生谈心,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都有助于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上课前,可以让小组长或者是课代表汇报预习情况,关键是让他们汇报哪些懂了,哪些不懂,哪些需要老师简单讲解,哪些还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可以仔细考量,学生对于知识点是表面上懂了,还是理解了知识点的本质。如果只是表面上懂了,那么教师还需要进行讲解。
二、课堂探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预习案中的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给出实物展示,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可以另外构造问题情境,或者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提醒的是,举出的例子一定是学生常见的,现实生活中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比如说,我们将线性规划的时候,可以举出生活中的求运输费用的最优解等常用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有实际价值,也能够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
(二)小组展示,达成共识
在预习案中,每个小组已经对预习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相应的小组意见。这个环节是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小组复习的内容和预习案中每个问题的解答,从中体现相应的方法和思想,也可以让每个小组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疑问。然后,我们请其他小组对该小组进行点评,点出该小组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进行评价,逐步引导学生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大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概念
在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中重要的字、词、句、公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解概念和知识的本质属性。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互相干扰。对于定理,我们要分析定理,理解定理证明的方法、步骤。但是,这些内容不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对复习知识的引申,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让学生逐步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形成对新的概念的理解。
(四)巩固知识,分析例题
我们要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要把刚才学习的知识,在这些例题中体现出来,尤其是注意这些知识与其他相近、相似、相反的知识,找到每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采用辨析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多种方式进行巩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回归教材,回归基本方法、思路,回归情境引入。通过例题的分析,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看看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分析自己知识点掌握不好的症结在哪里。该环节应注意,例题的设计应注意层次性,要层层递进;例题解答结束,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培养主动梳理规律和方法的意识,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五)变式探究,深化知识
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变换例题的数据,题型,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公式,我们要在例题基础上,对公式形式进行改变,让学生适应公式的变式。我们还可以适当改变例题的条件,结论,问题,进行有必要的提醒,让学生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熟练程度,做到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
(六)分享成果,练习巩固
我们在学习完新知识后,小组要进行讨论,探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每个小组要写出知识结构,找到所学知识与复习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及时点评学生总结的知识结构,点评相关学生的表现。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关键,归纳出例题中的题型,总结规律,方法,步骤。然后教师给出学习较为典型的题型,让学生能够及时、独立的完成练习。
(七)课堂检测,评价效果
教师对刚才的练习进行点评,进一步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对没有掌握好的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方便每个学生进行改正。然后,教师在学生所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一组题,进行课堂检测,检测本节课的学生的学习成果,检测学生对于学习问题的改正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纠正,注意控制题目的难度,数量和做题时间。通过以上的总结、练习、检测,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面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提供了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点评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一定要让她们感觉到自己有收获,有学习的热情。
三、课后巩固
(一)作业反馈,训练巩固
从课堂中的练习和检测,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布置作业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课堂中暴露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完成的作业。这个作业中,不一定要求选择、填空、解答面面俱到,要结合知识点可能考查的题型,进行作业练习。教师要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可以面批面改,并及时记录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二)自主选择,深化提高
结合学生的基础,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编制有层次,有梯度的周练练习。教师可以让他们选择性的完成相关作业,一定做到因材施教,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重视能力。部分尖子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其他相关的课外作业,深化提高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
4.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四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评价体验,课堂小结
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关键。
1、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分析数学元素,整理数学信息,探求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用完整、具体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对本堂课不必解决的问题可放入问题口袋以后解决。
此环节确保人人参与,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在首位。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1、学生提出有价值(与本节课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探究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变化、发展、直至得出结论的过程,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而进行的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3、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一般问题可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自行解决,疑难问题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集思广益,合作交流,教师点 拨,顺势引导,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路人,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取最优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1、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并能做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这个过程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的过程。
2、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新意,方法形式要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但必须当堂完成作业。对于开放性的题目可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四、评价体验,课堂小结
评价体验,课堂小结是师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反思的驻足点。
1、一节课下来,教师应对本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和较好的中差生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 篇五
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的必然衍生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新模式、新思路,追求快乐、高效的教学境界,我们要以勇于实践、敢于尝试、乐于挑战的新生代课改精神,诠释“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最新理念。以下是我校数学组正在尝试实践的符合我校校情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愿与教育名士交流共商。
一、预习课的课堂学习模式
模式:学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 时间分配:每个环节10分钟。
新课程明确指出,课改的主方向是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课,预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又可以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预习课既可以安排在前日晚自习,也可以安排在当天的自习课上,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安排了“学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四个基本环节。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从贴近生活的情境问题入手,生成一个有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再从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每当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教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刨根问底,层层推进,因为只有学会独立的思考才会在自主的领域里成长、超越。接着各位同学应该模仿例题的解题形式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部分,当这个环节轻松过关时,同学们自然不会满足而就此罢休,这时可以取出数学辅导用书(组内共享的学习资源),进行第二次学习,通常会学到教材所不具有的许多内容。如果对数学概念、法则或定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学们可能会有再次挑战自我的信心,再通过提高尝试,在自主学习这个首要环节上一定会有较大的促进和提高。
为了便于学生预习,我校为学生编排了学习“活动单”,内容分列活动一(基础训练)、活动二(技能训练)、活动三(拓展提升)等等,这样学生可以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还在挑战自我中不断促成自我超越。
预习课上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派,帮助组内学生解决自学中的一般疑点,并充分了解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备新授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只有精心地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预习,学生在第二天的新课展示上才会更加从容、自信,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活跃的、高效的,也是我们师生共同期盼的预习生成。
二、展示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情景创设——探索活动——例题学习——教学反思。教学形式: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师、生活动时间分配:1∶3。
我校对新授课的形式已经作了彻底改进,并以“展示课”冠名。展示课上通常是学生到台前说题、解题,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指出展示中的不足(每个4~6人的学习小组自命一个个性化的名字,如晨露、神龟、威虎、super girl等)。
新课程重视情景教学,情景创设是一节课的闪亮开场,它既可以导引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它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一个精彩有趣的问题提出,便可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营造“欲罢不能”之势。
情景问题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也可以安排组内的优等生进行设疑、设问,因为有了学生的充分预习,自然就会生成一些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情境性问题,这样也会有效地激起其他学习小组同学的解答欲望,浓浓的竞争氛围沁人心脾。探索活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他们或说、或写、或演,人人参与、个个有为。一位特级教师风趣地说过,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课堂在于活动。探究学习10分钟左右,概念、法则或定理基本能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达成学习目标,接着(教者或学生)板书归纳,呈现有效知识点。组长派员展示时,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质疑,可以在表示肯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解题新思路,也可以对展示的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或者是方法归纳。
例题学习是展示课的又一高潮,经典的例题都是发人深思的,它能带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引发同类问题的联想,教者适时加上“评委式”评价,会有画龙点睛之效。
接着在学生的仿例练习之后,安排学生自主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通过组内合作的形式把所学内容进行有特点的归纳,再由组长派组员总结呈词或上台演说(5分钟)。反思时,要求在学生自主或合作的基础上,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易错内容进行有效解剖,旨在存异中求同。
三、反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知识回顾——双基训练——批改反馈。时间分配:1∶6∶2。
反馈课是指在当天的展示课之后安排的一节作业课,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
反馈课开始的5~10分钟应组织学生尝试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当知识成功再现后,再进行双基训练才是科学的、高效的。
我校反馈课上的双基训练是以“作业纸”(控制25~30分钟的练习量)的形式出现的,其中设计了两个板块,一是对当天新授课的基本知识进行检测,二是安排技能性练习以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反馈完成后,教者随机面批10份作业(或每小组两份),根据批阅情况,再结合在现场收集到的最自然、最真实的错误信息,有针对地实施作业评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会在课前预备好同类易混题、易错题,随时可以做加强性补救,实践证明,这样的“反馈+补救”式训练模式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四、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知识网络——例题教学——方法提升。教具:实物展台、多媒体等。
学习方式:分工合作、组内交流、分组展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信息遗忘规律,每个教学单元或每一周都要安排一节复习课,复习课上师生共同梳理单元性的知识结构,由点串成线,由线制成网,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生产者”,此“网”便是同学们最有力的“捕鱼”工具!复习课上教师精心设计的例题,题型多样化,经典有梯度,包含基础性、技能性,又有针对性,学习时可采用“分工合作、组内交流、分组展示”的高效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主体性、个性化行为发展。对运用到三个以上知识点或两种以上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教者通常要预设好一组变式训练,以及时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过,请不要害怕提问。因此例题教学时要鼓励组内同学提问、质疑,培养“学而思、思而疑、疑而问”的探索精神。
复习课的广义目标有两个,一是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二是对知识实施积极的超越,把知识升级为“智慧”,提升为“方法”。
我们经常指导学生在复习课上如何进行积极地交流、展示和精当地点评,鼓励他们勇敢地秀出自己的个性,师生共同定期评出班级“自信之星”和“智慧之星”,以便催人奋进。
五、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成绩分析——重点讲评——难点剖析——考后反思。教具:实物展台、多媒体等。
学习方式:小组讨论、探究交流。
对综合性测试试卷的讲评,首先应表扬一批书写规范、解题认真、方法优化、思维缜密的同学,再公布各分数段的人数(不要报出他们的具体分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在班上所处的大概位置,这样有利于激励同学比学追标。个别学生出现的非典型错误,可预留时间让他们自我诊断、自我反省,或者教者在试卷上用批语的形式给予纠错提示。根据统计的正确率,对需要重点讲评的题目,可采用“小组讨论、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对于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考题,教者要巧妙地设计剖解问题的入口,再逐层启发推进,只至学生顿悟,余下部分仍然由学生陈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对试卷中的新题型或新解法要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学习和尝试更加广阔的审题、解题新思路。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考后反思,要求在考试中尽力避免“抄写之错”、“计算之错”或“审题之错”,要摒弃一些比较繁琐的、“out”的数学解题方法,并督促每位同学写出100字左右的小结性文字。鼓励他们平时努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完成挑战性任务提高自己的综合数学素养,立志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6.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 篇六
信阳五中 卢 冬 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教改实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了以“讲学稿”为备课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施以“讲学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几个问题,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一、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只有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可以实现教学相长。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尊重主体,播下自信,收获希望,学会创造,迈向成功。”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为介,导悟结合”,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研究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最终解决数学问题。显然,只有当学生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究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获得认识发现与情感体验,才能满足其自我潜能发展的需要并激发其创造性。下文是笔者的一点浅显的实践体会。
二、实践与认识
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教改实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了以“讲学稿” 为备课模式,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讲学稿”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人总是要寻求认知的新的平衡,从而产生了探索、研究的欲望。因此这里要下发的“讲学稿”中的内容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实验活动,包括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等。使教师在“讲学稿“中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之用,如许多教师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是教师要在“讲学稿”中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二)先学
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要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易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后教
针对学生在自学“讲学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错误,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开展“兵”教“兵”“一帮一”的活动。教师只做评定和补充。由于这种交流是多向性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果,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交往,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四)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到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到刚刚学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五)评价与自我反思。我们采取了阶段性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学习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自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总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于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
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验。数学的理解要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如没有这一理性的反思,以上的方式就会流于表面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因此,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为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许多环节适时“布白”,如在“讲学稿”出现规律处留下思考的空白,在“讲学稿”的创设情境处留下悬念的空白,在“后教”结束后留下回味的空白„„并给学生适度的时间和空间,采取“以提问促反思”的策略,即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在任一学习环节中不断提问、追问,使学生在这些环节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他们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评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或提出疑问作为新的教学起点。从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元认知”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思考与体会
实施以“讲学稿”为备课模式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而是应批判地吸收和继承。如学生对知识的必要模仿、记忆、听讲和练习,教师的启发诱导等都不能丢。
2、在教学活动中,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3、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如教师应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从而使师生感情融洽形成共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能力。、把预习变成“上课”课堂变成“辅导”,教学过程机械前移搞形式.5、过分强调“合作”,对学生自理,自主习惯培养不够。
6、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愿意自我表现。如教师要善于利用章头图和“读一读”等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 篇七
上传: 邱志辉
更新时间:2012-5-16 13:22:59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永丰二中 邱志辉
摘要:教学活动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是要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也是落实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载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对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认识,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新的教学目标,提出与传统封闭相对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问题提出,引发冲突——组织活动,开放共研——信息反馈,生成教学——互动构建,完善认知——反思评价,交流体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开放生成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关键词:数学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开放生成;人本主义课程观
一、引言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教育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体系.它的最大特点是“教教材”——教学的全部任务在于完成知识点的授受.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其教学目标中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其他目标,如情感目标、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或抽象、或附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整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教师研究的重点也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堂流程之外,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从”.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总是习惯预先把教学过程简化为一些固定的步骤[1].我国的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我国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运算和推理)有较明显的优良传统,但自主学习、探索、创造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却不足[2].而这正是21世纪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事实上课堂教学不能是完全事先设计好的,应该是边活动边设计,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转变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成功与失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提出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性任务.
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国外最早提出“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的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他在与他人合著的《教学模式》一书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例或计划”[3].英国学者冈特·施瓦布等人则更直接地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学模式,实质是指教的模式.在国内,有学者指出:“数学教学模式从其本质上说,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以„教学-操作‟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方式”.某些学者的界定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过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是教学模式.”在综合各家关于教学模式的界定之后,有学者指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学习理论指导下,在大量的教学实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个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4]在我国,普遍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者是一整套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实质上教学模式既是教师的教的模式,又是学生学的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1、模式构建的研究目的和目标:这是教学模式构建最初的动因以及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2、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这是教学模式所赖以形成的基础,它为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渊源,使人们能了解模式的来龙去脉.
3、教学目标:它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及评价标准等.
4、操作程序:实质在于处理好师生针对教学内容在时间程序上的实施.
5、教学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措施的总合.
6、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
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思想具体化,使教师有章可循,从而使大范围内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模式的构建由来已久,可以说,有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时,就有了各种教学模式.
三、我国数学教学模式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借用外国的模式.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模式是教育史上最早的一般教学过程模式,该模式是以一定的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后来,赫尔巴特的弟子将其改为阶段: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该模式于19世纪20年代初通过日本传播到我国.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建立一门所谓“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创建了“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的教学模式.以上两种模式对我国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大.50年代后,以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系统的书本知识为中心,融入了我国一些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根据广义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式,吸取了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的优点,皮连生在《智育心理学》中提出了“六步三段两分支”的课堂教学模式.其间我国也开始了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由“讲深讲透”到“精讲多练”,其中后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教育教学观不断更新,课改和教改已成总的趋势,广大数学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继承发扬中国特色“启发式”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多种数学教学模式.如:讲解-传授、自学-辅导、引导-发现法等等.这其中也受到了奥苏伯尔根据同化理论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模式和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模式的影响.特别近年来,随着西方教学理论的引入,“大众数学”、“问题解决”、“开放题教学”、“建构主义”等以借鉴西方教学为主流的数学教学改革浪潮对我国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学教学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教改实验中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数学教学模式,如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立足于减负增效的“gx”教改实验,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mm”教学实验,立足转化数学差生的“935”实验,建构观下的数学教学的“isj”课题等[5].这些数学教学实验的研究,正视传统的不足,力图改进与创新,使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入.
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目标的变化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以下总体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
[6]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前文以说过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六大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及评价标准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毫无疑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破除传统教学只实现认知性目标的片面性,确立全面、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主动参与学习,生成一种生动实效的课堂教学,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推进,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进步,达到“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二是教学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知识、为分数而教还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教,是素质教育的分水岭.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识结构,也要结合教学实际,不失时机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效进行身心训练,达到健康发展.教学的结果要使学生成为知能一致,知情协调,一般能力与创造品质并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最终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是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学要千方百计创设开放情景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之中,并以此来体现学生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培养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在考虑的问题,更是作为承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数学学科教育更应考虑的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有以下一些改变:
1、模式的理论基础应进一步得到夯实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作为基础,它是教学模式深层的内隐的灵魂和精髓.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由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与经验归纳型不断整合发展,其理论根基进一步加强[7].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对数学教学与学习理论的深刻理解,有力地促进了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其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推动了数学教学理论的发展,并指导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数学教学理论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特点、心理特点的研究为数学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再次,现代数学哲学对数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如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以及文化观下的教学观等数学哲学观对数学教学模式产生了最为直接的根本的影响,另外素质教育理论关于素质分解、素质育成和素质发展的认识也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起到航向标的作用.
2、要更突出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是人的行为动力之源[8].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认为应把数学学习看成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不应简单看成是机械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的被动接受,这种构建是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帮助下进行的.数学学习并不是获得外部信息越来越多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新的认识图式.因此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重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适时帮助点拨、引导、鼓励作用,凸现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3、必须正视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充分合理发挥其优势对进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技术已成功地介入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以及发现知识、探究发现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
4、教学模式应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综合化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文化的继承,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文化继承的同时更注重人的创造性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呈现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的明显趋势,同时不断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5、必须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目标
当前数学教学模式综合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多种模式的结合上,而且体现在实施目标的全方位上.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和迫切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干学科,数学教育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总目标服务,立足于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当代人们的教学观念正由“知识与技能统一”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强调学生智能的发展,创新潜能的开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一是学会认识(learning to know),学会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即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三是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倡导合作化学习;四是学生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及其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开放性问题教学,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9] 参考文献:
8.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 篇八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从获取数学知识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转移,从接受性学习向积极参与转移,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形成了小学数学“四段·九环”新授课教学模式,“四段”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结构程序,即“情景导行—自主探究—交流提升—拓展应用”;“九环”是指四个结构程序之下的九个具体教学步骤。
“四段式·九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下: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2 页
三、基本模式解读
第一:“情景导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目标就不明确。而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竞争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青岛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每一个单元学习中,都配有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以“信息窗”的形式呈现,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学习过程。因此,该环节的目的就在于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有什么”—观察情境图。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有什么”物体,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3 页 了解情境的意义,为进一步收集信息做基础。
2.“有多少”—获取数学信息。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数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数学信息,并能对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逻辑上相关的信息罗列在一起。教师有目的地把与本课有关的主信息板书在黑板的显要位置。
3.“提什么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该环节主要是利用数学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很多,与主信息有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主问题,教师将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主信息的后面,这样黑板上就有主信息和主问题串联起来的文字表达的简单数学情境,也就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其他次要内容或问题可以放入问题口袋以后解决。
【操作建议】:(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有挑战性,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2)数学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3)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突出数学本质。(4)组织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要有明显的指向性,教师必要时候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指向,不宜过于发散。(5)情境创设要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研究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4 页 第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习惯。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个人感悟—自主探究。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上一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操作时间根据需要可长可短。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就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探究。小组探究要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要求组长要面向全体,控制全局,明确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这是全班交流的基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操作。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5 页 【操作建议】:(1)在自主探究这一环节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4)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5)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对于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指导和引领。(6)一个学习小组最好选择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对一个学习小组来说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易太多,要走“专”、“精”之路。
第三:“交流提升”——(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学生充分感知的过程,而展示交流是学生的感性知识相互碰撞的过程。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内化为个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科学结论,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策略。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的愉悦。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情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6 页 感、态度和价值观。
【该环节主要任务】:
1.班内交流—小组展示。就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
2.升华凝练—形成共识。就是在小组交流以后,对于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探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对于相同意见指导学生不要重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规律。不同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质疑不尽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对于简单的,学生又能解决的,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帮助加以解决;对于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先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再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探究。这样一步步趋于问题的解决,直至完全解决问题。
【操作建议】:(1)教师要对探究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尽可能周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案,以保证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2)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3)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知道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学会质疑。(4)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尊重同学解决问题方法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展示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7 页 境。(5)要引导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6)在交流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7)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评价的甄别、激励作用,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梳理与提升,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答案。(8)结论性的成果要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四:“拓展应用”——(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堂课成功与否,结课很重要。该环节是数学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拓展应用”环节的基本形式是练习,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练习主要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基本练习在先,综合练习在后。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基本练习—巩固深化。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系统知识的目的。在回顾整理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8 页 2.综合练习—拓展提高。教师要适当设计相关的深化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现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操作建议】:(1)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整理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2)综合练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拓展提高的内容不宜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切忌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内容不能过难,不能超出《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防止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4)应用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5)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6)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7)应用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8)应用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练题要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小学数学核心备课组
二0一六年二月
9.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 篇九
常德市鼎城区第六中学 江德胜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向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而新的学习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给我们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撑。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数学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科学且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
在实施新课程课改以来,新的教育观念出现,教育教学要面对信息化、个性化的时代需求。但是,从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来看,高中数学数学课堂有的老师放不开手脚,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大搞题海战术,使老师和学生身心都感到很疲惫。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数学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科学且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的策略体系。
一、数学模式实践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及西方数学
教学理论的引入,为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数学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国外最早提出“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的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他在与他人合著的《教学模式》一书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例或计划”。在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1)讲授模式。复习讲授——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检查反馈。此模式属传统模式,它的主导作用是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2)发现模式。创设情境——分析研究——猜测归纳——验证反思。此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研究问题的方法。(3)自学模式。布置提纲——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练习巩固——自评反馈。此模式有利于提高对语言的阅读、理解、交流、运用能力。(4)掌握模式。目标定向——实施教学——形成性检测
——反馈矫正——平行性检测。此教学模式强调了目标和评价,注重把教学过程分解,有利于巩固基础。
二、更新教学观念 1.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学
应试教学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学侧重于人的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学,素质教学的全面推进必须教会学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应试教学到素质教学的转变,应认识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陶冶情操,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师有反思教学的意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获得最佳教学效果;(4)重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从注入式到启发式到学导式
注入式又称填鸭式,它是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及其理解能力,知识水平,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主观决定教学进程,并强迫学生呆读死记的教学模式,这在应试教育的讲授课经常出现,这已不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启发式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学导式是启发式的升华,它是一种着眼于“学”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认为是现代启发式。
3.从研究性学习到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内容立足于教学内容,对某些数学问题作为课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2
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最优秀的数学教育是培养数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最成功的数学教育是学生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设置中,开设研究性课题教学,实质上是为中学的教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能突破教学大纲,能融入师生双方的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数学方法、数学实践,能提供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能培养学生自主的、协作的研究习惯,能造就学生开放性、研究性、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学生形成高中数学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教师施展才能的黄金时间,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课题的方法和策略。参考资料
三、优化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教学情景与教学氛围的创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数学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创设一定的数学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认知的内部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的愉快的进行学习。如学习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要学生自行阅读课本上面关于“国际象棋发明者向国王要麦子奖励”的故事,然后将其进行演化,改换为“一张厚度为 0.1 毫米的白纸(足够大),将其对折 10 次,厚度有多少?对折 20 次呢?对折多少次后厚度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7 次)”。
2.目标实施。呈现一些密切相关的、包容广泛但又非常容易使人记忆和理解的引导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学只有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师生互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则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身的活动来认识和接受新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4.心理疏导。课堂上(也包括课后),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根据观察到的学生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目标能顺利实现。
5.效果检查。一个班有几十位学生,程度肯定有差异,在检查学习效果的时候,有意识地合理设置问题坡度,分层递进,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6.学法指导。指导学习方法,引入多种评价方式,改进学习方式,是落实三 3
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渠道,教师要转变观念,精心备课,要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干线,思维为主攻点的基本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四、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变“灌输”为“引导”,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答案统统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变成了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传统的教学方式压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与创造,与实施新课改的初衷相背离。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一些主动的探索,让他们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即使有错误,教师也应找出错误中的合理成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积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他们动脑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对数定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一同探索答案。这时有学生A说:“为什么在对数的定义中,零与负数没有对数呢?”学生 B 发出疑问:“底数 a 为什么要大于零且不等于 1 ?”首先,教师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赞扬和鼓励,然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加以引导,提醒学生如果正面不能解决,不如从反面加以思考,并追问学生们:“谁能替我回答为什么底数 a 要大于零且不等于 1”,把问题再次抛向学生,让学生去探索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时,有学生发言说:“老师,我知道了,如果我们让 a<0,比如取 a=-2,b=,这时候在实数范围内就没有意义了。如果 a=1,1 的21任何次幂都是1,我看根本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共同得出了结论,广大学生领会到了探索知识的乐趣,学会了思考问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以新课改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根据,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积极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努力营造宽松、自主的探究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明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景象】推荐阅读: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08-29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09-26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07-28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07-04
《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调查报告08-15
论小学数学探究式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07-30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 马俊花09-04
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初探11-1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