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团文化(7篇)
1.北大社团文化 篇一
《光明日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谈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 日期: 2012-12-10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12月10日05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有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和紧迫感,又要牢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始终保持深刻的定见和强大的定力,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跟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各类量化的评价指标则为工具性的作用。偱本而求用,则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虽能喧嚣一时,终难行远。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
以文化来推动大学建设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
古往今来,大到文明兴衰,小到团体消长,无一不是以文化因素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任何社会和社会中的任何部分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觉推进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性,既体现在文化对于大学的意义,也体现在大学对于文化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回归文化本质的发展新趋向所提出的新课题。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深刻变革,第一次是从宗教教育机构转变成通识教育机构;第二次是从教育机构发展成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标志是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第三次是走向产学研相结合,标志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大学的崛起;现在,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以文化确立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如果说前几次变革中国的大学都是后发者、追随者,那么,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一次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的大学至少是同步者,甚至还有可能、有条件成为引领者。机遇已经到来,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理应抓住机遇而不错失机遇。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这个重大任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大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党和国家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要求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大学要肩负好这个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则是西学东渐、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已形成一百多年,要重塑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根基,不容易;二则是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文化日益多元多样,要在差异中重树共识,在多元多样中再立主导,更不容易。我们将交上一张怎样的答卷?国家在期待,人民在期盼,世界在瞩目。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大学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的外部办学环境、内部治理方式和师生的思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大学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只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凝聚全体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精神认同,激发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更加自觉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大学的文化风格,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学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支持;才能更好地明确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为大学科学发展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大学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什么是北大精神?
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文化上的旗帜,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学精神建设,就抓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对待大学精神,一要传承,二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体系形成新的体会和认识。
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共识,就是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来概括北大精神的核心内涵。现在来看,这四个词还是比较有准确性和适应性的。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常为新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内涵,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深化了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认识,对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
首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志存高远的特质。
北京大学创立于清末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华民族兴学图强的产物。从创办至今,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最早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出了“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要把大学堂办成“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理念。
民国初年,严复在《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中,进一步提出了北大应当肩负的恢宏使命:“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蔡元培主持北大期间,发出与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平行之发展”的强烈愿望,并按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和“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理念,在北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西南联大期间,北大与兄弟高校一起,抱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信念,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许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据统计,1949年到1965年的北大毕业生中,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达100多人。
上世纪80年代,北大学生率先喊出了“团结中华,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近年来,北大师生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精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办一所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
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醇厚绵长的特质。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淀的过程。有人说,如果说政治改革需要6个月,经济改革需要6年,文化改革至少需要60年。大学文化也是这样,必须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源泉和支撑。北大的历史非常醇厚,从而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厚积薄发的重要品质。
110多年来,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孕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时期,即北大精神的形成时期。第三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发展时期,即新中国成立时期。今天北大人所坚持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用心血和行动支撑起来的。每一项传统和理念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动人篇章。就像谢冕教授曾在《一百年的青春》中写道:“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更来自历史的漫长行进中形成的北大精神。”
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海纳百川的特质。
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海纳百川的特点是由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决定的。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在北大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闻名遐迩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根本方针,在于强调大学以学术为本,学术以自由为本。这一办学方针的实施,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从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牢固地确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蔡元培所讲的“兼容并包”,并不是良莠不分,而是要允许不同学术派别、学术观点的争论和争鸣,为新文化战胜腐朽、落后的文化提供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真实含义是尊重学术,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自由探索真理,坚持真理。
从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老校长在面对不合理的批判时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者在社会主义股份制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敢无畏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鼓励人们自由探索、勇开新风的精神传统。
如果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确立了北大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那么,北大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精神品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北大,一个院系或许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院系;但却似乎没有一个院系敢说自己是北大最好的院系。这充分反映了北大学科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一定观念意义上的文化,都一定是社会事实、社会基础的反映。北大学科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北大文化不像有的学校那样,由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因此,北大的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必须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这也是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一直延续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原因。
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与时俱新的特质。
纵观北大的诞生、成长和发展,都与改革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同样地,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常为新的体系,具有与时俱新的重要品质。
今天,一些人对北大精神传统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北大文化蜕化了,北大精神失落了。那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究竟是封闭僵化了、蜕化失落了?还是与时俱新、生机盎然?这是北大文化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目前北大的确存在一些与北大优秀文化传统不相符、不相称的现象,并出现了极少数“害群之马”。同时,北大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北大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北大师生整体精神风貌是昂扬向上、充满朝气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每一种精神都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有力的证明。
以爱国精神为例,近年来,许多北大毕业生自愿去西部、基层、农村就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学校毕业生赴西部、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总人数就将近800人,涌现出一批扎根西部、奉献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莫锋,光荣当选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村官陈丽娟,主动放弃读博和在北京大医院工作的机会,而选择了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的朱兴旺,等等。
以进步精神为例,近年来,学校在师资人事制度、学科建设、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改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从2002年至2012年,北大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从4个增加到18个,居国内首位。今年六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又制定了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北大人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自满,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
以民主精神为例,近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贯彻和发展。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民主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学术民主主要体现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今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认真贯彻。学校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当然,学校也会坚决制止和反对不负责任、不计社会影响的公开言论,这并不是违背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恰恰是从根本上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
进一步来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今天的北大不仅得到了坚持,更得到了极大发展。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根基是一种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胡适先生曾讲:“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这些都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当然,毫无原则的宽容和容忍也是不应当的,对于践踏基本社会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反对和斗争。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宽容精神总是比不宽容更为难得。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从各国文化经典中找到了一条最基本的伦理共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就是充分表达了人类应当互相宽容、互相尊重的精神。
与此相对照,今天的北大的确是极大地发展了作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根基的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比如,在今天的北大,对于卫生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重要问题,都有不同观点和热烈争论,但这种分歧和争论,多数都是正常的学术探讨,对于帮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防止政策的片面性起到了有益作用,也没有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又比如,北京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北京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倡导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北大人提倡互相尊重和宽容精神的实践,已经从一所学校的内部,走向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再比如,这次党的十八大正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就与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了连续四届贵阳生态文明会议,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实际上也是把相互尊重的精神,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事例,无疑都是今天的北大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极大发展。
以科学精神为例,近年来,北京大学着力推进师德、学风、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形成了潜心育人、严谨治学的风气,涌现出王选、孟二冬、姜伯驹三个全国性师德典范和一大批先进典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迄今18位得主中,有8位是北大教师或校友;2011年“两院”院士评选,北大有6人当选,是当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已有36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居高校首位,体现出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最近一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北大获奖成果总数达59项,高出第二名27项。总之,我们一定要把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今后如何创建北大文化?
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
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规划和协调体系。
当前,我们对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对新形势下文化的地位、作用,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特点都有待深入认识。同时,大学文化建设虽然形态丰富、亮点纷呈,但仍然普遍比较分散,缺乏整合机制,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师德、学风等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都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工作体制和机制。
要牢固树立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文化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全过程的大文化建设观,反对把文化建设界定为个别部门和单位的事情的片面倾向,每一个部门、院系、单位,每一个学科、教研室、实验室,每一个党群组织、班级、团体,每一位北大人,都是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有文化建设的责任。
要健全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院系分工负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经费安排、资源配置、宣传引导等方面对文化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大力倡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扬大学传统、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示范引领的价值理念。
一流大学有崇高精神追求方成气象,有先进文化引领方有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当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进入了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引领的新阶段,随着我们在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等外延方面不断逼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制度、文化、质量、效益等内涵方面的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
文化建设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小处抓起。各院系、各部门都应当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生、干部、后勤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凝炼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倡导和培育有特色的先进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第三,要坚持正面宣传和加强管理两手抓,进一步纯洁校园文化氛围。
一手抓典型示范,一手抓制度管理,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发现和宣传师生先进典型,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风教风和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风,倡导清正廉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党风政风,倡导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发展理念。
同时,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严肃处理个别害群之马,培育风清气正的校园思想道德环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第四,要切实履行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推进一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文化建设既是贯穿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局性工作,也需要一定的项目和载体;既要润物无声,也应当有声有色。要着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例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找准服务国家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新风尚;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等等。
我们坚信,当代中国的大学一定会在文化建设上,书写无愧于历史和先贤的新辉煌;一定能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开辟中国气派、中国底蕴、中国格调的文化新风;一定能以文化建设上的鲜明成效,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民族心愿筑就圆梦的坦途!
2.北大社团文化 篇二
一、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活跃了学校文 化活动。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学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社团活动在中学蓬勃兴起。各学校从校本课程的发展出发,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社团,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活动。
2.拓展了学 生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综 合素养。社团活动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深入了解、学习,通过全校性的活动成果展示,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凝练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促进了学科教学。 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投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4.有利于教 师专业内涵 的发展。所谓教学相长 ,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成长, 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发展专业内涵,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并能引领学生不断发展。
5.丰富了校 本课程。 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 ,学校为规范社团管理和发展,积极开发社团校本课程,不但促使学校社团蓬勃发展, 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
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操作策略
1.加强培训 ,统一思想 ,建立高效的教师辅 导团队。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具有自主性,但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促使社团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培养一支热爱学生社团工作、乐于奉献、善于钻研的高效教师辅导团队, 统一培养思想和培养目标,规范管理模式,形成凝聚力。
2.分工明确 ,注重实效 , 全方位发展学 生特长。中学社团的发展,和高校有明显不同。不同性质的社团必须要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由于目前的体制,很难有学生社团的专任辅导教师, 一般都由团委或政教处工作人员兼任, 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同时指导不同的社团活动, 往往形成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因此, 不同性质的社团之间, 辅导教师要有明确的分工,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目标,合理规划开展活动,并注重实效,为学校全方位发展学生特长提供条件。
3.理念引领 ,提升高度 ,普及与提高 相结合。学生社团的功能在于满足其成员发展的需要, 包括知识技能的增长、社会交往、社会承认以及获得新的发展途径等等,这就要求社团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先进理念的引领,通过社团活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并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发展提高个性特长。
4.以赛促练 ,以评促建 ,积极打造精 品社团。 社团要发展,还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参加社团的学生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发展的动力, 不断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对于社团内部,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以赛促练,在社团内部或者同类社团之间开展竞赛,或者参加不同部门组织的不同层次的相关评比。在学校内部, 可以定期举行不同社团之间的成果展示与评比,积极鼓励社团不断规范发展,打造适宜于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的精品社团, 为社团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三、建立利于社团发展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1.注重过程性 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成果,更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情感、技能、认知等发生的变化,注重分析学生在不同体验和活动后的感悟以及对活动新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创意或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学生自身和教师都必须进行及时评价,使活动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
2.抓住节日 展演评价 。学校充分利用每学年举行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充分展示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生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天性。
3.开展阶段 性精品社 团的创建。 鼓励不同性质的社团展示自己的成就,可以采取现场竞赛、作品展示、研究过程或成果展示等形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以及专家、学校教师共同组成考评小组,对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过程积累、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等以文字、图片等综合评比,不断激发社团发展的潜能,激励学生成长。
3.北大社团文化 篇三
2011年5月28日,在哈尔滨第21届全国图书展销会的活动现场,余秋雨先生翩然而至。他一身黑色制服,坐在雪白的沙发中,摆开两手,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显得很放松,大家风范悠然而出。听了主持人介绍说此次岳麓书社推出的是他封笔7年的新书,他连忙解释,“传播有误,这7年比任何时候出的书都多。”
余秋雨说他这本《中华文化: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去年在台湾由“天下文化”出版,甫一面世,即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在半年内重印五次,这对一本很有深度的文化类著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书中没有凶杀,也没有爱情,似乎以为很枯燥,然而却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这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马英九先生参观2010年台北书市时,首先购买了此书,更有台湾读者读了这本书后惊叹:“北大学生太厉害了!”此次余秋雨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完善,并更名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该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后来,又加入了他与台湾大学学生对话的部分。
我以整整一年的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这门课程的进行方式比较特殊:一,师生之间有很多讨论,每次课后学生又会提出很多文化问题要我快速问答,名曰“闪问”;二,全部课程都由香港凤凰卫视播出。
我们的课程在电视台播出的第一个月,就有很多读者来信要求出书;从第二个月开始,参与课程的一些北大学生已经成了“亚明星”,不少观众能够随口说出他们的名字。一位台湾教授问我:“男学生都那么帅气,女学生都那么漂亮,学问和口才都十分了得,是不是你特意挑选的?”我说:“没有挑选,这是青春的自然美色。当这种美色与古老话题联在一起的时候,新旧之间互相映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魅力。”
这本书的初版在大陆很受欢迎,短短的时间内就销售了十二万册。据读者反映,大家最感兴趣的居然是“闪问”部分。台湾最重量级的出版家高希均教授、王力行女士读了之后竭力主张此书在台湾出版,又建议加入台湾大学学生对我的“闪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把我的初版书稿交给一部分台湾大学学生传阅,然后请他们提出问题。台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快就来了,我一一作答。与此同时,我又补充了与北大学生的一些问答。
相比之下,北大学生的问题比较锐利、重大、活跃、有趣,台大学生的问题比较含蓄、雅致、诚恳、天真。我努力用完全相同的态度来回答两边的问题,但是,提问者的不同口气也悄悄地左右了我的口气。好在大家都知道,我心中历来缺少政治坐标,因此说重说轻都是出于文化。我把与两所大学学生的问答,放在全书之前。
由于两所大学学生的共同参与,我这本书的新版就变成了现在的书名——《中华文化:从北大到台大》。
书中的主体内容,就是我在北大开设的课程。这是一部我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但是这部中华文化史与同类著作不同,是我对当代人“文化记忆”的探寻。这种探寻,包括“已经拥有的文化记忆”和“应该拥有的文化记忆”两个部分。为了弄清这两个部分,我在讲课现场对北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次测试。
本书表明,我主张当代人“应该拥有的文化记忆”,比较侧重于早期。理由是,那个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相比之下,后来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尽管故事多多,则不妨快步走过。这种格局,我在《寻觅中华》一书中已经有过书面表述。《寻觅中华》的台湾版,收在尔雅出版社的《新文化苦旅》中。
我与两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那么深入的心灵交流,感到十分愉快。文化可以滋润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润文化。中华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来滋润它。如果没有今天的滋润,那么,即便是奉为天书圣典,它也只能风化。
精彩选读
闪问:
问:阅读深邃细腻的文学作品时,觉得简体字的表述无法到位,您有同感吗?大陆也有声音说逐渐回复繁体字,有可能吗?
答:我的阅读,两种字体各占其半,倒没有產生您的感觉,只认为那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五四时期胡适、鲁迅他们提倡白话文,也曾经使很多学者深感痛苦,觉得白话文只用于低层世俗实用,失去了表述高雅情致的功能。但后来事实证明,情况并不是这样。汉字简化,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代代都在做,每次都会遇到不习惯的问题。现代的汉字简化运动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比五四运动还早,由陆费逵、钱玄同先生发起,到三十年代出现过好几个简化方案,很多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政府部门都参与了。简化汉字不仅仅是减少笔画,还包括精简总字数、减少异形、异读、古读等等工程。据唐德刚先生回忆,大陆在五十年代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在美国的胡适之先生看了还不断地击节赞赏。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简化,是古代书法家们写草书时已经反复用过的。时至今日,一个人选用哪种字体都是自己的自由,现在由计算机转换字体也非常方便,但是如果要强令改变十多亿人的文化习惯,却缺少足够的理由。连终生只会写繁体字的毛泽东,也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他只是让自己的诗词印了一些繁体字版本而已。
问: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像工地,不断在拆,不断地建,我们似乎难以找到安身之所,更别提心中的安稳了。请问余老师,您怎么看目前包裹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大拆大建?
答:我们原来的生态实在太落后、太简陋了,可以用“脏、乱、差”三字来概括。因此,“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大拆大建是免不了的。忍一忍吧,过几年就安静了。
即使被现在一批文人描绘得精彩绝伦的上海“石库门”房子,也是一种低劣生态,我长期生活其间,深有体会。狭小而阴暗的房间和楼梯,处处都可以互窥和偷听;没有卫生间,天天早上是一片“倒马桶”的呼声,整个城区臭气熏天;没有煤气,家家户户都在生煤球炉,因此臭气又裹卷在呛鼻的煤烟中,使人张不开眼……
4.北大社团文化 篇四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荀子说: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
艺术精神既体现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也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及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对社会、人生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等等。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无弦琴,陶琴)
苏东坡酒趣。
《世说新语》:酒正使人人自远。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武侠下酒;焚香作书;雨夜卧读。)
(榻上读南华,兼秋夜细雨打蓬窗,最为佳妙;灯下写墨竹,有美人纤指弄琴弦,真是良辰。)
(三)养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灭种。
只有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勇毅力行,自强不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指出:要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二、推荐阅读之书目
推荐阅读之读者对象: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文史专业人士,特别是社会知识青年和大学在读的本、专科学生。非文史专业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参考参考。
推荐阅读之宗旨:不在学术、不在研究,而在学习、在修养、在安生立命。推荐阅读之标准:第一,知识含量丰富;第二,观点鲜明;第三,语言平易
近人,雅俗共赏。
因此,有些在学术领域享有盛誉的名著,今天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它们主要是指:专业化程度太高,内容艰深的著作;语言较晦涩,不通俗的著作;部头太过庞大的著作;可能与我今天推荐阅读主旨不符的著作。
另外,原则上多推荐近年出版的新著,以利于读者易购求,易接受。
特别强调: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等等。
(一)中国历史著作2种,附2种
1、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2、樊树志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附2种:①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后来有多
种版本)
②(美)伊佩霞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赵世瑜等译,山东画报出
版社,2003年3月。
(二)中国文化与哲学著作4种,附5种
3、楼宇烈著:《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讲中国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十三堂国学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两本书应作一本书来读)
4、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版本甚多。
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6、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又: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
附5种:①林语堂著:《中国人》(又名《吾国与吾民》等),版本甚多。
②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又,《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③葛兆光著:《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又,《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④张中行著:《禅外说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
⑤彭林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中华书局,2006年4月。
(三)中国文化与哲学著作3种,附4种(重在“养成民族文化自信心”。)
7、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又名《原华》,《春秋大义》等),版本甚多。
8、牟宗
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著:《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1958年),版本甚多,不少文集有选入。网上亦多有登载。(另可参读当代新儒家其他著述。另,1935年,王新命等十教授曾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的本位建设宣言》;2004年,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汤一介、庞朴等数十位学者艺术家联名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亦可参读。)
9、辜正坤著:《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附4种:①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版本甚多。
②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另,[美]艾恺著:《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
可参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③王岳川著:《发现东方——西方中心主义走向终结和中国形象的文化重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2月。
④河清著:《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四)中国艺术和美学著作3种,附5种
10、李泽厚著:《美的历程》,版本甚多。(可参读《华夏美学》)
1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另:宗先生
文集的其他版本甚多)
12、朱良志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5月。(可参读《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修订版;《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附5种: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另
有多种版本)
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版本甚多。
③叶嘉莹著:《古典诗词讲演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④陈从周著:《说园》(五篇),版本较多。
⑤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后有修订版)
(五)中国历史地图著作1种
1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
5.北大社团文化 篇五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为了配合期中考试及家长会的召开,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建设良好的班风,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学校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开展“最美班级”之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
二、活动主题:最美班级
三、参赛对象:全校各班级
四、总体目标
1、纪律严明,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特色鲜明;
2、以寄宿制的特点为背景,让班级充满活力,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以展示我校学生和谐发展培育的成果;
3、通过实施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特色文化功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学生智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美化学生心灵,铸造学生人格精神,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使班级充满活力。
五、领导小组
组长:范纲
副组长:彭银翔
副组长:郭熙月 王洪伟 邓玉萍 苏前江
组员:办公室 德育处 教务处 年级组 班主任 学生会
六、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学部为单位,各学部德育处负责落实本学部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组织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实施班级文化建设,以体现学部特点、年级和班级特色的有机结合。
2、各班级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该班科任教师和学生落实该班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3、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我们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提倡赋予班级个性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4、实用美观。以精神文化的建设为核心,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突出立德育人的目的。
5、自主创新。突显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七、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1、班级环境文化:
①整体环境优雅大气,整洁卫生,文化角、卫生角等实用美观。班风、标语、学生守则等室内张贴物干净整洁,板块清晰明确。整个教室要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②参考图
① 班级展示牌:班级特色名称、班训、集体照(着校服),统一KT板100乘80大小。
②其它张贴栏和展示板自行设计风格,2、班级制度文化:
①班级日常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②班级制度化建设。建立班风、班训、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在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学校学生惩戒制度》、《十不准》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两操、就餐、就寝、礼仪、学习存在的问题等)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3、班级精神文化:
①含班级环境文化布置部分内容 ②班级活动文化。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班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组织有序,正常有效地开展,有较为明显的成果。主题班会、各项活动都要有记录,以备查实。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
八、班级文化建设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2014年3月26日~31日):宣传发动阶段
1、学校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确定《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各学部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讲述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性意见。各班级根据本班的实际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确定创建主题,制定实施;
2、各班举行主题班会,讨论本班的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布置教室氛围。第二阶段:(2014年4月1日~27月)组织实施阶段
1、开展主题班会方案设计、主题班会观摩、进行班级各项静态文化氛围布置;
2、开展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包括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班级的特色活动的开展,做好活动记录和资料积累。
第三阶段(2014年4月28日~30月)总结评比阶段
1、一次性评价:班级环境文化评比:时间4月21日;
2、过程性评价:学校各班级的班级制度文化及班级精神文化创建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和评比。表彰示范特色班级、特色班级、优秀班级,总结创建经验。
九、评比标准
十、评比办法及奖项设置
1、评委:从学校行政、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会中抽调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2、奖项设置:以学部为单位评选出示范班级1名,奖金300元,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获奖班级在全校通报表彰,颁发奖状奖金,一等奖奖金200元,二等奖奖金100元,三等奖奖金50元。
十一、本活动方案解释权归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6.创建学习型高校社团文化刍议 篇六
关键词:社团文化,学习型组织,校园文化
学习型组织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1], 但学习型组织理论真正构建起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圣吉的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后[2]。目前学习型组织已从最初应用于企业延伸到政府、学校,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成为这些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实体单位发展的先导性价值理念。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最广泛的群众性组织[3], 在社会价值引导、学生素质提升、学校文化传播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是创建学习型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传统高校体制下的社团建设模式已不适应学习型高校的发展要求, 创建学习型社团文化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当务之急。
1.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学科、专业的界限在学分制下不再壁垒分明, 固有的班级组织逐渐被打破, 基于学生各种兴趣的学生社团则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载体之一。高校社团在这种新形势下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同时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 成为社团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1) 缺乏动力。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创建大都以自发为主, 许多学生社团对自身发展显然缺乏长远整体规划, 缺乏能凝聚社团成员的持久性目标和精神动力, 社团发展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导致社团成员难以产生真正认同。另外, 学生社团经费缺乏保证、活动场地不足等原因也束缚了社团发展, 导致我国高校社团总体数量偏少、类型单一[4]、难以吸引学生长期的参与。
(2) 缺乏创新与活力。
当前一些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单一, 一项活动沿袭经年不变, 内容缺乏创意。部分社团活动开展大都依赖于学校或指导教师,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独立策划、实施活动的能力较差。有些社团甚至形同虚设, 成立之后并未开展实质性的活动;有些社团有虎头蛇尾迹象等等, 这表明当前高校社团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
(3) 缺乏向心力。
共同目标的缺失、活力的缺乏, 使得作为社团成员参与性受到很大影响。社团活动的主体大多是刚进校的新生, 而社团中的老成员对社团活动反应冷淡;社团管理呈松散甚至放任自流状态, 社团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明确, 成员角色意识淡薄, 社团发展的梯队建设、团队建设不健全, 难以形成合力。
(4) 缺乏影响。
高校社团活动尽管日渐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抹亮色, 但其影响的范围和持久性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对社团成员而言, 社团类型、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特色不显。社团类型以娱乐型居多, 结合专业特色的社团偏少, 缺乏知识含量, 导致成员获得锻炼的机会和提升的空间有限。对社会而言, 高校学生社团仍限于校园的狭小圈子[5], 与社会关联少, 社会影响不大。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必须做出结构和功能的调整, 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2.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意义
自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的修炼艺术以来, 学习型组织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 形成了一个既具有坚实理论体系又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的管理型、创新型组织理论。基于这一理论视角来探讨高校学生社团今后的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在社团定位和发展上, 学习型社团将社团从事务性、活动性中解放出来, 使之成为社团成员成长与发展尤其是有效团队学习的摇篮。基于所有成员之上的共同愿景凝聚着所有成员的力量, 社团发展因此而具有长远性和规划性。在横向上, 各个社团彼此结成了以学习、成长为核心的关系, 社团之间不再是毫无关联、各自为政, 社员的发展更加具有坚实基础。在纵向上, 学习型社团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尤其是关注学生成长的主动性与目的性。社团活动组织是充满活力和延续的, 而不再是当时的过山车般的消长。
在社团核心价值上, 学习型社团通过社员系统思考的训练, 使他们明了学习价值、生存价值及团队价值的真正意义, 建立能适应今后职业生涯的团队价值观。圣吉认为:“真正的学习, 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 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 我们能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 重新认识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 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6]学习型社团将有助于改变社团活动开展与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功利性, 社团发展成为每一个成员共同关心、共同促进的事业。学习型社团不同于传统社团的真正基点在于它是以社团成员为重心, 关注的是成员学习潜能的发挥, 学习尤其是团队学习将变成他们内心深处真正向往的东西, 诚实地面对现实, 保持创造性张力, 从而产生追求生命价值所在的学习内在驱动力。
在活动方式上, 学习型社团倡导团队学习模式。成员不再是“一个”, 而是或大或小团队中的一员, 社员既要体现个人成长与价值, 又要关注团队成长与价值。加尔文认为[7]:“学习型组织是善于创造、获取和转移知识, 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 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成员真正基于兴趣、发展来共同学习, 彼此砥砺、彼此沟通, 创造力在这种氛围下才能被激发, 社团将成为一个“创新型”工场, 团队合作精神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在管理模式上, 学习型社团焦点不再是活动形式的大与否、热闹与否, 而是成员的素质是否得到真正锻炼, 从以“事”为中心、变为以“人”为中心。社团管理不再是少数主要负责人的事情, 每一位成员不再是被动的执行者,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执行者、监督者, 变“要我做”为“我要学”, 所有成员们把活动视为学习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 学习型组织理论不仅从活动方式等外在表现上使学生社团得到改善, 而且在价值观等内在层面上提升了社团及成员的质量, 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3. 创建高校学习型社团文化的主要途径
创建高校学习型社团文化, 其实质是形成一种“以成员为本”的文化土壤、“团队为体的文化”空气和“以创新为动力”的文化阳光的生态性、发展性的学习型、创新型“工场”。笔者基于系统思考, 联系高校社团发展实际, 提出高校学习型社团文化创建的三个主要方面:
(1) 学校层面及社团管理部门提供有利支持, 夯实“以人为本”的文化“土壤”。
高校社团发展并不是孤立的, 从根本上说, 它离不开学校领导及社团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这一支持表现在:一是管理上的适度调控, 既要掌控社团发展的健康方向, 树立其发展的精神导向, 以免社团如脱缰之马, 偏离社会主流旋律, 又不过多干涉其具体事务的处理, 以免社团发展缩手缩脚, 故步自封, 形成官僚性学生社团;二是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社团发展起伏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费不足, 学校社团因其特殊性, 其自身造血功能先天不足, 这就要依靠学校层面的坚定支持, 保障经费, 使其活动方式选择余地大, 更为重要的是使其能与社会真正联系起来, 不再局限于校园一隅, 扩大社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三是业务上的精心指导, 从实际情况来说, 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和活动经验严重不足, 其活动方式的选择和活动的开展、成员有效学习模式建立、素质提升都需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学校应精心挑选经验丰富、热心公益的教师团队来指导社团活动与发展。其指导教师团队应注重年龄、知识结构、时间配置的组合与搭配, 使其指导保持连续性而又不致使单个教师陷入社团事务而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
(2) 社团层面及社团建设者形成共同愿景, 营造“团队为体”的文化“空气”。
就高校学习型社团来说, 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贯穿社团发展与建设中是其重中之重:一是勾勒基于社团核心价值观上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社团发展的高远目标和系统规划, 也是全体社员发展的精神动力, 起着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 形成高昂的、充满进取精神与活力的精神氛围, 为学生素质提升与人格的升华提供坚实基础。这一愿景不仅指社团自身的规划, 而是将社团愿景与其他社团相联系, 与教学、科研活动相联系, 立足于每位社团成员的共同愿望而不是只是社团负责人的冲动想法;二是构架以团队学习为主的践行体验。学习型社团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规划、建立基于学生兴趣、发展方向之上的学习团队。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社团的主要构架和活动方式。团队学习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平行学习, 团队内部通过对活动或社会实践的过程的总结, 及时进行体验分享, 促进团体成员素质的共同提升。让成员在各种合作学习形式中, 体验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树立合作的工作价值观;另一种是“代际”学习。这里的“代际”是指进入团队的先后时间差异, 社团团队学习中的新老成员的交替是社团发展的必然。一个运行良好的社团建立不易, 因此新的成员向资深的社员学习, 高年级的核心成员对低年级的成员传帮带, 同样也是团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样社团的精髓得以传递。平行学习着眼于全体成员的发展, 而代际学习则着眼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两种学习形式相辅相成。
(3) 大学生自身积极锻炼系统思维, 开创以“创新为动力”的文化“阳光”。
就学校发展而言,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就大学生而言, 创新是不断自我超越的根本, 而创新来源于思维模式的转变。学习型组织提供了系统思维模式, 主张在这种思维模式下, 成员的创新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传统的社团缺乏社团成员的深层的参与,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系统思维的不足。系统思维不仅是整合个人意愿与团队共同意愿的基础, 更是实现大学生超越自我的思维武器。而正是在系统思维模式下, 创新才有了现实的可能。系统思维首先要求社团成员将社团看做是一个系统结构, 不再孤立地看待社团活动和自身, 对自身特点与团队发展关系、现实目标与长远蓝图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 将社团发展置于整个校园文化系统中思考。其次是要重视系统思维方式对创新、创造的重要性。缺乏系统思维, 使得大学生专注于个别、局部, 个人潜能得不到开发。学习型社团通过两种方式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大学生通过“深度会谈”和“讨论”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系统思维做到重新审视自己, 突破认知的局限, 改善心智模式, 实现自我超越;二是通过分享和合作, 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情商得以发展和成熟, 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总之,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高校社团发展的重要基石, 将极大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健康发展, 也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CangeLosi V E, DiLL W R.organiztional Learning:Ob-servatian to ward a theo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5 (10) :175-203.
[2]Georges Romme and Ron Dillen.Mapping the Land-scap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Eumpeen Management Joumal, 1997, 15 (1) :68-78.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7) .
[4]张家勇.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比较教育研究[J], 2004, 4.
[5]林伟雄.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1999, 3.
[6][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7.北大社团文化 篇七
作为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发性群众组织,社团文化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心理调适、个体社会化、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创新的重要方向。不同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由于较短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较浅,相关政策和管理体制仍较混乱,导致社团文化整体发展水平与品位偏低的现实。同时作为一种独特教育类型,其服务对象具有“文化水平偏低”“智力类型特殊”的特点。因此,如何推进具有职教特色的社团文化创新,引导职业院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实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系统理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系统内外部要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它依赖于系统内外部要素的合理组织与有效运行。学生社团文化创新更是如此,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堪忧的现状,构建包括环境氛围、管理制度、人事机制等要素在内的外部运行系统,以及包括社团价值观塑造和品牌经营要素在内的内部控制系统,实为其创新发展之应然选择。
一、环境创新:改善社团文化的发展氛围
首先,应重审社团活动在职业院校中的地位。国外学者德利克和特鲁姆早就提出“社团活动是一种必须与一般课程及选修课程相平行的第三课程,它在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必须予以重视。然而在我国多数职业院校中,学生社团仍被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学生兴趣活动而被搁置在正式课程教学计划之外,很少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基于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特点,管理者有必要在社团活动课程上寻求突破,科学认识学生社团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和校园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把社团活动课程作为一门除专业课和文化课之外的“第三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教育发展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完善方案,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
其次,须加强对社团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导。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是有其特点和规律的,推进社团文化创新首先必须进行社团发展理论研究,科学把握职业院校社团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社团文化创新提供理论和方向指导。为此,职业院校应制度化社团发展规划、定期召开社团文化发展工作会议,探讨解决社团发展难题。设立学校层面的社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聘用专门研究人员进行经常性理论研究,为学校决策和学生社团发展提供建议并给予指导。
再次,学生社团是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进行社团文化建设还必须注意学校党团组织的正确引导。当前普通高校大力开展的党团组织进社团值得借鉴。职业院校应重点通过校团委的组织领导、学生社团内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党员干部参与社团管理三种方式来推进。积极发挥校团委专职干部的监督指导作用和评价改进作用,切实建立社团层级制党团组织体系,真正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社团内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规范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社团文化保持正确的政治思想立场和发展方向。
此外,还应为社团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物质保障。良好充分的物质条件是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健康运转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品位社团文化的打造离不开充分的物质条件。不同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办学经费有限,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解决物质条件问题是一项挑战。基于职业院校社团发展实际,可重点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建立规范合理的学校社团发展保障制度,设立专项经费完善资金供给,并协调后勤部门制定活动设施、场地配给制度。引进科学管理办法实行项目式和任务式管理方案,建立项目答辩申请制度,重点支持专业技能型、政治理論型、社会实践型社团发展,注重扶持个性特长型和特色服务型社团发展。第二,基于职业院校企业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可鼓励学生社团通过积极寻求企业赞助、行业合作、技术服务、有偿服务等方式募集经费,争取设备、场地等资源条件,提升社团自身生长力。
二、系统化管理:夯实社团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社团文化的创新实质上就是管理的创新,管理制度是促使学生社团文化形成并发展的重要基石”。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内外部管理制度,建立从社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到活动方式系统规范的社团管理文化发展机制。
外部社团管理体系在引导和监督社团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上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必须科学把握和设计社团发展方向,制定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由于职业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校园文化内涵较浅,社团建设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首先就需要在完善社团管理体制上下功夫,设立校级专职管理机构,实行校团委领导监督、院系团支部协调配合、辅导员(班主任)具体落实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统一的社团管理系统。此外,为了突出职业院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职业院校应放弃传统的团委兼职负责机制,选择学生处(学生科)牵头管理,院系部门具体负责的机制。
其次是社团运作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问题。职业院校须将社团文化的发展提上校级议事日程,真正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方案之中,于宏观层面对社团文化的发展进行政策文本拟定。校团委或学生处要逐步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社团系列管理制度,拟定《学生社团管理章程》《学生社团运行管理条例》《学生社团运作经费、场地、设备管理方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和社团负责人管理办法》等文件。对社团申报、审批、监督、考核方法做出明文规定,建立社团专项经费申请报销管理制度,并统筹各后勤部门制定有效的社团场地、设备、设施使用管理办法,确保社团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再次,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团评价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维系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活力的助推器。根据不同职业院校情况,可适当实行社团激励、导师激励和社团干部激励,推出校级精品社团、优秀导师、优秀社团干部,奖优罚劣,塑造典型,充分激发和调动社团成员和导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社团文化节、学生社团发展论坛等也已成为当前较普遍的社团激励评价方式。此外,职业院校社团可实行学分制课程方案,明确将社团活动纳入学生的学位学分里面,依据参与社团活动的成果与成效作为考核指标,并核计学分。对于成绩欠佳的学员进行淘汰处理,具体采用惩罚或退团举措。
就内部而言,主要应从社团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和社团干部任用选拔机制着手,使社团在精心“经营”中获得发展。关于社团内部运行管理制度,一方面表现为对社团组织机构的合理设计上。理想的社团组织机构是三级负责制,即理事会、各职能部门、成员。理事会负责规章制度与发展计划的决策,以及对社团进行领导监督;职能部门负责具体落实理事会决策、形成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社团成员是职能部门具体方案的实际操作者。各级之间应是一种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和谐共赢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社团活动的策划、管理、协调、控制与评价改进进程的设计上。对于规范的社团活动,每一步该如何运作、如何控制、如何实施,均应形成一套有效准则或规范,以约束群体活动,而不是漫无目的、毫无章法。另外,鉴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社团经费使用混乱的局面,建立统一的内部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应为其题中之义。完善社团经费收入和支出制度,加强对社团的财务监管,严控活动经费的流向,审计社团负责人经费使用问题,实现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人事机制变革:规范社团文化发展的组织依托
“优秀的社团负责人和社团骨干是创建优秀社团文化的重要保证。”关于社团干部任用选拔机制,重点在于优秀社团负责人和高素质社团干部的选拔培训。监督和推动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学生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机制,注重培养善于理念创新、勇于组织改革、精于方案谋划、勤于活动组织的思想和能力素质之优秀社团管理者,是社团文化不断发展的组织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社团是否有活力和影响力,社团组织者的能力和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把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认真研究其规律,合理运用其作用与职能,是职业院校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的根本要义。对此,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针对“职校学生个性张扬、自主独立、思想活跃、推崇民主、渴望平等的个性特征”,社团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合法合理合情,最大限度地彰显社团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二,社团干部的培训也是其中之义,学校有必要定期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技巧,使他们在社团活动中灵活应对、游刃有余。
另外,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发展历史较短、相关规范尚不健全,其发展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指导教师团队,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是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推动社团文化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生处(学生科)应认真研究本校学生社团发展特点与现状,制定指导教师需求意向依据,与学校团委协调分派专业指导教师。研究表明,责任心、专业技能、道德品质、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导教师能否成功指导社团发展的关键内因,一套激励和促进社团指导教师的任用、选拔、评价、激励与培养的机制是其发挥作用的外部保障。针对目前社团指导教师地位不高、缺乏动力的问题,职业院校应切实将指导时间、过程正式计入导师教学工作量,落实待遇或补贴,定期进行培训,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将有助于导师积极性的调动。
四、价值观塑造:强化社团文化建设的情感支持
共同的社团价值观是社团文化形成的精神核心。如果没有一致的价值观,就无法保证群体坚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直接影响到社团活动的效果和社团文化的生命力。有研究者指出,共同社团价值观包括责任意识、认同意识、协同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认同感低、凝聚力弱的现实,其社团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责任意识问题,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责任心是推动社团文化发展的动力,它体现为一种使命感、献身精神、忠贞,也是社团内部成员与社团建立起的一种情感契约与信念承诺。它通过成员的行为予以表现,包括主动分担责任,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基于社团发展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奉献自己。其次是認同意识问题,它是社团文化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认同就没有社团文化”,也是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社团活动中它体现在成员的一言一行之中,并贯穿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的全过程。再次是协同精神问题,即参与、协调、团结和合作,主要表现在成员之间、成员与干部之间、社团不同部门之间、社团之间。系统论认为,组织有效运行是系统内各要素协同的结果。社团也一样,其成员的高度协同是社团组织高效运行的前提。最后是创新意识问题,主要体现于社团的理念思维、制度规章、设计策划、活动管理以及组织关系等方面。拼搏进取的社团理念、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集思广益的活动设计,往往是一个社团创新发展的显著特征,而自由、平等、民主、竞争等社团组织氛围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社团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五、品牌经营:奠定社团文化建设的文化品位
品牌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策略,自从被引入高校社团管理领域以来,已不断凸显其在社团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品牌经营不仅可以为“社团发展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力和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做贡献,成功的社团品牌甚至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与辐射价值”,可谓意义深远。具有职教特色的学生社团文化创新根本上还是要在品牌经营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社团质量,打造特色社团、精品社团。
首先,增强社团活动质量,凸显文化品牌。诸多实践证明,一流的社团往往需要高质量、高品质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优秀的社团文化也往往是高质量、高品质社团活动的体现和彰显。没有好的社团活动就无所谓社团文化。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注重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搭建舞台,拓展空间,提供条件。并在实践中对学生社团活动模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强化活动品牌意识,努力打造社团活动的精品。高质量社团活动的打造,应本着如下重要理念,即主体价值观正确、活动宗旨明确、特色突出、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学生参与性强、活动效果好、影响效益高、辐射效应好,并积极为优势和特色项目的打造提供制度和物质条件的充分保障,加强经验总结提炼与文化理论提升,带动学校社团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次,必须着力于社团文化品位的提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社团而言,可重点在社团类型和社团活动内容寻求突破。职业院校异于普通高校,校内大量存在着专业技能型社团与个性兴趣型社团,而理论学习型与社会服务类社团明显不足,这就需要分类指导。对于专业技能型社团,应侧重指导社团进行本位转变,推动专业基础技能向专业核心技能过渡,促进技术创新、技能提升,注重应用性和科学性。个性兴趣型社团在发展学生兴趣张扬个性的同时应注意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和社会服务类社团的发展,注重学术性、理论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化水平的提升。真正造就一支政治态度端正、思想价值观正确、理论基础扎实、社会实践能力过硬的社团队伍,并且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推動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社团活动的内容,是基于其影响与效果而言的。关于这一点,职业院校应坚持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创造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追求高雅、抵制庸俗,追求健康向上、抵制低级趣味,追求和谐审美、抵制冲突病态,切实提高社团活动的文化品位,促进社团文化高层次发展。
另外,社团文化品牌的打造,还有赖于社团形象设计与推介。社团形象设计与推介是推动社团文化品牌形成的重要环节,它对社团文化起着品牌形象宣传与品牌价值内化的作用。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底蕴较浅,以及社团文化发展不完善的现状,合理的形象设计与推介无疑有助于其社团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社团形象突出体现在社名、社徽、社旗、社标之中,“它的科学设计与推介,必须遵循社团命名、扬名、护名的原则”。命名应注意反映宗旨和理念,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能为社会和社员所认可;社团形象的宣传、社团活动的展示以及社团名声的传播其实就是扬名的过程;护名需要具有较强的荣誉感与责任心,以维护社团形象与名誉为生命,注重细节,赢得尊重与信赖。
【北大社团文化】推荐阅读:
北大渠乡中心学校2013—2014第一学期社团活动方案08-17
社团文化节详细策划06-17
社团文化艺术节宣传语08-07
社团文化艺术节晚会策划书08-11
社团文化巡礼周活动策划书10-23
社团文化周活动策划书11-20
学生社团文化交流会会议议题11-07
北大讲话07-27
北大清华经验09-14
北大听讲座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