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项目建设方案

2024-10-04

新城项目建设方案(共11篇)

1.新城项目建设方案 篇一

徐州市新城区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

开发建设徐州市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徐州都市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徐州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了推动新城区起步区开

发建设快速、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城区建设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市场化运作、多出精品、争创一流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封闭管理、强力推动”的原则,争取早日把新城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厚的行政办公中心、现

代商贸中心和居住中心。

二、规划范围

新城区位于徐州市城市的东南部,东起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西抵拖龙山,南临霍连高速公路,北接故黄河风光带,总规划用地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用地10平方

公里。

三、总体安排

新城区建设先期启动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起步区建设的总体计划安排是:一年打

好基础,两年拉开框架,三年初具规模,四年基本完成。

(一)2004年打好起步区建设基础。起步区内三条主要道路开工建设并于年底之前完成,同期建设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具备“三通一平”条件,为新城区建设创造条件;5月份完成起步区修建性详细规划;9月份完成新城区分区规划及道路、供电、供水、排水、供热、弱电、燃气、园林等各项专业规划,与起步区规划相衔接;10月1日前开工建设行政办公中心,年底前完成行政办公中心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拆迁所涉及农民的安置房建设工作;上半年完成起步区道路、排水、供电、供水、供热、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施工

图的设计,下半年开始实施;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的住宅区。

(二)2005年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年底前全面完成起步区内道路、排水、供电、供水、供热、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部分省、部属单位建设项目的土地出让和开工准备工作,开工建设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下半年通过公开上市出让部分金融、商贸、文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用地并做好开工准备;行政办公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成2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全面完成起步区内120万平方米农民拆迁安置房的建设;在新城区起步区外,开工建设部分高等院校和一批高科技工业项目;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完成新城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三)2006年起步区建设初具规模。行政办公中心竣工投入使用,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基本建成,100万平方米住宅区基本完成;一批文化、教育、卫生、商贸设施年底竣工;大龙口水上公园绿化基本完成;完成起步区大部分地块出让工作;再开工建设

100万平方米的住宅区。

(四)2007年起步区基本建成。基本完成起步区规划建设内容,形成交通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城区的核心区,成为徐州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标志。

四、相关措施

为保证新城区起步区建设各项任务如期完成,采取以下推动措施:

(一)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徐州市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新城区建设市场化运作的主体,负责新城区土地、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源的经营。以公司为平台,采取贷款、借款、引资及合资合作建设基础设施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滚动发展,逐步积累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二)征地拆迁安置实行“四统一”。一是统一征用土地。由市国土资源局按照省、市有关规定进行统一征地,征用后的土地由市新城区建设指挥部提出使用意见,市国土资源局依法按程序办理供地手续。指挥部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征租并用的办法进行运作,宜征则征,宜租则租。二是统一旧村改造。由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旧村搬迁改造的安置房建设,要达到城市住宅小区的标准和水平,解决“城中村”的问题。三是统一资金管理。地补偿资金实行村级所有,办事处管理,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审批,专款用于农民安置。四是统一多渠道安置农民。凡要求自谋职业的,按照规定一次性发放安置费;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通过劳动力易地转移、进入工厂就业、参加社区服务等多渠道安置农民;妥善安置后,村委会不再发放基本生活费;利用征地费用

建设经营性用房和社会服务设施,通过租赁收取租金安排待岗人员的基本生活。

(三)实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工作坚持特色优先、品牌优先的原则,对城市急需的、带动性强的项目实行优惠政策,优先引进。在新城区设立地区总部或分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务院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一次性投资2000万美元或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等项目建设,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经市新城区建设指挥部批准,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用地方式。对经营理念新、管理手段先进且业绩良好的国际知名企业投资的金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连锁商业、IT产业、物流业、会展业、大型

娱乐旅游业等项目,其项目用地可采用作价入股、租赁等方式使用。

(四)实行封闭式建设管理。新城区内所有开发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市计划、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的行政审批,一律实行现场联合办公制度,限时办理。新城区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征地拆迁、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供应土地(由土地市场运作)、统一招商引资、统一项目管理。新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收益和市收行政性规费及部分地方

税收全部用于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五)强化政策措施推动。在把握市委提出的新老城区发展“三个基本平衡”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开发建设重点向新城区转移。在老城区原则上不再审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建设;严格控制老城区住宅建设,住宅开发要向新城区集中;凡符合新城区功能定位的其它各项建设项目,老城区都要严格控制,原则上都安排在新城区建设。新城区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经营、工商税收等方面,均享受徐

州经济开发区的同等优惠政策。

五、组织机构

市委已经批准成立新城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指挥部全面负责新城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工作,其职能如下:制定新城区发展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以及新城区开发、产业布局、村庄改造、吸引投资等各项重大政策;全面负责新城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确定新城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重大财务开支预算;按照经营城市的原则研究制订城市建设投融资方案;协调解决新城区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徐州市人民政府

2.新城项目建设方案 篇二

新城思想最早可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比较著名的案例是欧文规划的“新协和村”, 期望将社会建设与社会改革相结合。随后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秉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主义的思想, 结合英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田园城市”这一社会改良方案。田园城市不仅包括了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城市的无序扩张的观点, 同时也蕴含了要适时发展新的区域增长点的思想, 对于新城规划理论的发展和大城市功能疏解的实践探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15年美国学者泰勒提出在大城市的郊区建立“卫星城”以及芬兰规划师沙里宁与1917年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以创造性的视角, 将城市作为有机体, 寻求大城市无序扩张的破解之道, 为卫星城发展中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疏散到卫星城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后,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新一轮的社会变革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传统工业开始衰退, 城市的环境质量恶化, 住房短缺, 就业岗位不足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在城市科学领域也涌现出了新思潮。1946年英国通过了《新城法》, 首次使用了“新城”这一名词。新城是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既有对中心城市功能的承接和延伸, 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为了使新城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本文认为新城应具备以下功能:

1、人口吸纳功能

一般而言, 新城建设的初衷便是缓解大城市的“城市病”, 疏散大城市中心区过度密集的人口, 减轻住房、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以保证中心区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 建设新城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因过度膨胀而引发一系列城市问题以及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新城必须配有齐全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才能实现对人口的吸引。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也是增强新城反磁力, 吸引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的关键。

3、产业支撑功能

新城的定位应立足于区位条件、现有资源优势等, 努力利用优质资源培育有特色的产业,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以特色产业支撑特色新城, 在新城内部达到就业和居住平衡的目标。

4、生态宜居功能

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也是吸引人们迁往新城的重要条件, 中心城人口的过度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 热岛效应等诸多问题, 已经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便可成为新城吸引人口的突破点。在新城规划当中, 对绿化、游憩用地等提出具体的标准, 并严格实施, 将会大大提高新城的居住环境, 从而吸引人们迁入。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富人喜欢居住在郊区, 就是因为郊区的风景秀丽, 空气清新, 并且拥有广阔的户外空间。在这里, 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 怡然自得的享受田园风光。

二、通州新城建设进展评价

通州新城是北京规划的三个重点新城之一, 2010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集中力量, 聚焦通州”, 将通州新城建设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近十年来, 作为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的副中心, 通州新城发展十分迅速, 从功能上来看, 通州新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常住人口显著增加, 外来人口是人口增长主要因素

从2011年起, 通州常住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区的东城区和西城区, 2013年通州区常住人口已达到132.6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为1461人/平方公里, 居11个新城常住人口密度的首位。常住人口中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为53.6万人, 占通州区总人口比重的40.4% (如图1) 。十年间通州区的常住人口增加53.9万人, 而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增加了36.9万人, 占增加常住人口的68.5%。上述数据表明, 通州新城在吸纳人口方面能力显著提升, 主要体现在京外人口大量增加, 从缓解中心城压力的角度来看, 通州承接大量的外来人口, 从增量上减缓了中心城人口进一步激增的压力, 但在疏解中心城人口存量上效果并不显著。另外, 在大量的外来人口中以低学历者居多,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基本数据, 通州区6周岁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中, 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的比例为24.2%, 其中研究生比例仅为0.9%, 而初中学历以下的比例高达57.8%。 (见图1)

2、已经承接部分中心城公共服务功能, 但仍难满足居民需求

当前通州新城文化中心主体已经完工, 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落户通州, 区内配备有公共图书馆、专业影院、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同时, 通州新城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取得进展, 一级以上医院全部实现预约挂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 共设卫生机构694个。尽管通州新城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建设, 但是仍难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通州新城的三级医疗机构只有1个, 二级医疗机构只有6个, 平均每千户籍人口拥有的执业 (助理) 医师3.56人, 注册护士3.48人、床位3.85张, 远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在教育设施方面, 通州新城只有一家一级一类幼儿园。虽然引进了北京小学、史家小学、北京二中等名校在通州新城办分校, 但优秀中小学的数量远未达到人们需求。在休闲娱乐方面, 通州新城缺乏规模大、档次高的购物、娱乐场所。从目前来看, 短期内通州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还很难与中心城持平。

3、产业作用增强, 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协调现象有所改观

通州新城早期开发以房地产为主, 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入住, 但住宅开发的一支独大导致了通州有城无业, 产业的集聚滞后于人口的集聚, 不仅没有有效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 反而引发了“钟摆式”交通等问题。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下, 由于通州新城缺乏产业支撑且各种基础设施不健全, 企业进驻的进程十分缓慢, 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够突出, 通州新城一度面临“卧城”困境。近年在“优化提高一产、二三产业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下, 通州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2012通州三产比为4.3:49.7:46, 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服务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其税收分别同比增长17.3%、15.1%、11.8%。多个产业园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通州新城以中低端产业消纳本地就业的状况也有所改观, 产城逐渐呈现融合态势。

4、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为新城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根据《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通州新城空气质量属于北京市落后地区, 一方面是由于其内部工厂密集,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且公共绿地少。另一方面, 北京盛行西北风, 而通州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是所谓的“下风下水”位, 容易造成污染物沉积。近年通州新城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pm10,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达标率均达到100%, 二氧化硫排放量5825.4吨, 比上年减少386.6吨;工业烟尘排放量748.8吨, 比上年减少106.7吨。废水排放总量6097.7万吨, 比上年增加323.6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857.9万吨, 比上年增加2.2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稳步提升, 达到90%以上。同时顺利推进河东再生水厂的建设, 完成了运河城市段4.6km河道整治及运河文化广场和奥体公园建设。绿化方面2012年, 植树造林面积3333公顷, 居全市首位, 森林面积达到2.1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23.42%,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4307.7公顷, 城市绿化率由2005年的34.9%上升至50.04%。通州新城的生态宜居功能逐步完善也为进一步吸引人口和产业进入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 近十年通州新城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吸纳人口、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生态宜居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目前通州新城建设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外来人口质量不高, 多为中低端从业者, 缺乏高端人才的引进。二是公共服务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医疗、教育、文化休闲设施难满足当地需求。三是从产业结构来看, 通州新城对房地产业仍有较强的依赖性。四是空气质量居全市后列, 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未来通州建设应着眼于以下方面:一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引进高质高档教育、医疗、文化及休闲娱乐资源, 弥补基础配套不足, 突破看病难、入学难、休闲无处去的瓶颈。二是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不健康产业, 为改善通州新城环境质量、打造宜居通州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明晰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发展高端产业的吸引高素质人才, 优化通州新城人口结构。

摘要:文章概括性归纳新城的四项基本功能: (1) 人口吸纳功能; (2) 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3) 产业支撑功能; (4) 生态宜居功能。新城功能不健全, 其作用也将难以发挥。从上述四方面功能分析评价通州新城建设进展, 认为近十年通州新城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各项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 但仍存在外来人口中低端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空气质量差等薄弱环节。

关键词:新城功能,通州新城,建设进展

参考文献

[1]张捷, 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王鹏.从县城、卫星城到新城[J].北京规划建设, 2005 (4) :56-59.

[3]檀学文.北京卫星城人口变动及其对新城发展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 2008 (3) :8-13, 24.

[4]黄好振.加强通州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视角, 2013 (2) :10-12.

[5]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6, 30 (3) :9-12.

[6]王宏远, 樊杰.北京的城市发展阶段对新城建设的影响[J].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2007, 31 (3) :20-24.

[7]刘炜, 刘海舒.北京向东:通州嬗变首都城市副中心[N].北京日报, 2013-03-07 (4) .

[8]王云峰.加强通州公共环境建设管理打造魅力新城[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7 (3) :70-76.

[9]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局.通州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10]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5—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西安市新城区加快建设五个新城 篇三

西安市新城区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工作基调,紧抓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城市的历史机遇,围绕“社会和谐、城市宜居”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开创实力创新人文幸福美丽“五个新城”建设的新局面。2013年,该区荣获国家、省市各级表彰135项,第6次获得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称号。

转型发展

2013年,新城区社消品零售总额完成444.63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07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增长10%。世界500强麦格理集团等知名企业和平安银行陕西分行等24家企业总部入区发展,实际引进内资26.5亿元。“西安民间金融街”落户新城,12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大华1935文化创意项目进展顺利,“皇城现代商贸聚集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金康路茶文化产业聚集区”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民乐园文化艺术区被列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城市建设

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正式启动。全长5.85公里,宽140米,占地面积1134亩的林带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幸福路地区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初步完成;林带建设征收安置推进顺利,已腾迁土地500亩,7个项目实现年度投资26.5亿元。东新街清真寺、解放路清真女寺新寺和谐拆迁做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载。城管、市容两个指挥中心建成并与交通指挥中心联网,城市管理更加便捷。创建精品街区20条,街区面貌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缓堵保畅工作全面推进。建设改造支路2060米,辖区路网构架进一步完善;改造“瘦身”各类工地围挡7776平方米,太华路立交等16个堵点治理效果明显;“小改小革”联席会議制度、“职能部门+街办”综合治理模式等工作被人民网、新华网和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辖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优美环境

治污减霾工作成绩突出。在全省、全市率先推行老旧小区清洁能源替换工作,完成天然气接通5786户,做法被全市总结推广。拆改燃煤锅炉34台,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7.65%,超额完成市目标4.15个百分点;在全市率先实施建筑工地雾化喷淋降尘方法,道路和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控制。环保年度目标各项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122天,超市目标17天。新增停车位1692个,完成市目标253.67%;新建绿地小广场3个,新增绿地11.2万平方米,完成市目标746.67%。

改善民生

全面完成十件“惠民实事”,全年共发放低保金6787万元、各类救助金2361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救助门诊“一站式”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为2949户辖区群众免费发放煤气灶、电磁炉等清洁能源灶具。在全省率先开通“爱心直通车”,扶贫帮困工作实现辖区全覆盖,西一路街道“爱心直通车—美居行动”已经帮助21户特困家庭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

奋进2014

稳增长

2014年,新城区将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5%;社消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精管理

全力以赴做好火车站北广场征收工作,实现道北地区二次腾飞。年内完成全区清洁能源更换工作,推动辖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进一步规范城区交通“微循环”。完成经九路(新城段)道路代征和长乐路至永乐路段道路施工,启动长乐路至华清路段道路建设。实施韩森路东延伸段打通工程和长乐路(二期)道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六大片区棚户区改造以及老旧小区改造。

惠民生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拓展帮贫救困工作方式,广泛开展“美居工程”,深化“爱心直通车”影响力,不断提高救助范围和水平,使弱势群体有尊严地生活。以扩大居家养老示范点为依托,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筑绿色智慧城 圆城东幸福梦

年内完成林带征收拆迁,启动林带建设。在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城市的大背景下,以国际视野编制林带规划设计。聚全区之力抓好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并以此为带动,加快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实现经济发展量的飞跃和质的提升。

全力建设西安民间金融街 创西部一流金融聚集区

借鉴广州等地民间金融业发展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西安民间金融街,力争上半年开街运行。并以西安民间金融街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引入中介、典当、估价等行业,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聚集效应,打造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民间金融聚集区。

(责编/苏红义)

4.新城专项整治方案 篇四

尊敬的局领导;

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x部新城做为我市对外招商引资,促进我市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区域,它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更是凸显得极其重要,可就在这美丽,繁华的背后,却有着与城市发展背道而驰,极不和谐的一面,在城市容貌日新月异,焕发光彩之际,大量的失地农民也随之进城,占道经营,沿街叫卖,【特别是x部新城一线】在影响我市市容市貌的同时,也极大的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占道经营,还x部新城一个清爽,亮丽的城区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部署和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大队将对x部新城及周边进行专项整治行动,具体整治情况如下;

一;摸底,调查,对x部新城的具体情况做统计,说明。

在整治,规划前,我大队派出执法人员和车辆,深入现场走,排,摸,访,得出了如下数据;

x部新城现有水果商贩xx家,干杂xx家,鲜肉摊位7家,蔬菜xx余家,小吃店xx家,其中,住户约xx家,常住人口约xx余人,流动人口约xx余人,新建医院xx家,正在施工工地约xx余处。

二;与相关单位和区域负责人【市工业开发区,市规划局,市公安局,致和镇政府,市工投公司等】建立联系,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为我市x部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尽献绵薄之力。

三;对非机动车辆停放进行规范化管理,力求做到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针对x部新城及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的不良行为,在整治行动中,我大队将坚持精细化疏理,严格化管理的原则,要求车辆停放整齐,划一,同时,完善和建立,健全停车点位的设置。

四;确定整治时间,制定整治方案,为x部新城市容秩序的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治前,在向广大商贩宣传市容市貌管理重要性的同时,我大队也对问题严重的商家发送了限期整改书,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停止违规行为。

整治时间定在12月18日,我大队即集中力量【公安,规划,致和镇政府,市工业开发区,市工投公司等】对x部新城沿线展开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在整治行动中,执法大队协助,配合,各大队抽五人及一辆执法车,共同对x部新城商贩的占道经营,支棚搭架等进行劝导,纠正,而对于流动摊贩等,在执法过程中,则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态势,让他们在指定区域内,有序经营,为了巩固成果,不留死角,整治后,我大队将及时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严管严控,要求人员定点,定位,定岗,常态化对x部新城进行管理。

5.咸嘉工业新城规划方案 篇五

规划建设的咸嘉工业新城,位于咸安城区与嘉鱼县城区、西凉湖和斧头湖中间地带,咸嘉工业新城规划方案。力求体现产业、人居、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新城建设成拥有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年产值500亿元和税收超50亿元的新型工业基地,形成精细化工、船舶制造、森工造纸、纺织印染等产业集群,并配套打造成集现代观光农业、生态型居住、商务、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住示范区。规划范围:东起官桥镇区规划路,西抵长江,北接规划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栗山大道,南至三湖连江水库,规划方案《咸嘉工业新城规划方案》。功能定位:临港产业新城(咸安区、嘉鱼与赤壁等地区实现联动发展,共建咸嘉临港新城)主导产业: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森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港区范围:包括石矶头港区和鱼岳港区。其中,石矶头港区位于桃家墩至曾家墩之间,规划以水泥、块石和矿建材料为主,兼有过驳中转;鱼岳港区位于石矶至魏家河口之间,规划以件杂、散货为主,兼顾客运。此外,潘家湾港区与鱼岳、石矶头港区互动,服务咸宁及周边地区。宜港岸线长度:9700米,2020年建设泊位58个(其中客运泊位4个)疏港交通: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武赤公路、赤壁至蒲圻公路、京广铁路线、规划咸安-嘉鱼铁路线等。重点建设项目:嘉鱼港口建设、物流园区、葛洲坝水泥厂等。重要基础设施保障:供水:扩建嘉鱼水厂;污水处理:新建嘉鱼污水处理厂;供电:扩容220千伏茶庵岭变电所和110千伏鱼岳变电所;通信:由嘉鱼电信公司引入通信光缆来满足园区通信需求。规划的很好,就是不知道何日能实现

6.新城初中学生艺术展演宣传方案 篇六

为了确保我校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有效开展,扩大我校学生艺术按展演活动的影响力,发扬社会正能量,根据镇原县教体局(2015)1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新城初中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宣传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长:刘

副组长:刘天锋 刘志任 张雷

成员:张银强 沈元锋 赵伟涛 安文颖 方东伟 陈涛 沈文伟 李奉廉 田博

二、宣传活动要求

1、明确宣传展演活动的重要意义

学生艺术展演是我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我校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大力做好展演活动宣传工作,全面宣传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将进一步扩大我校艺术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我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

2、突出展演活动主题思想

我校的宣传工作要围绕本届展演活动“阳光下成长”这一主题,通过宣传,全面反映当代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他们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高尚的人生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出色的艺术才华;全面展示我校艺术教育丰硕成果;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丰富宣传活动形式

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新城中学网校、校刊《山桃花》、电子屏、校园文化橱窗、海报等形式,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中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宣传模式,实现从内容到形式全覆盖式宣传,使得展演活动从舞台走向更广大的空间,更加立体化、多样化。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

7.新城建设要“循规”不要“蹈矩” 篇七

孙纪平游走于香港和内地之间, 他认为一些香港已经解决的问题, 正是内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其实香港只是弹丸之地, 能扩充的土地有限, 人口与产业膨胀给城市负荷力带来极大压迫感, 但香港却靠资源叠加、融合等巧妙方式度过了这一阶段。”

新城新区密集涌现原因

2010年至2014年, 中国十大新区中的八个成立。新城新区的集中成立并非是突然的, 这是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交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既有现实基础, 也有背后动力。

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 西方的新城建设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开始了, 初衷就是解决当时伦敦、曼彻斯特、纽约、芝加哥等大都市出现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悬殊等一系列城市病。英国最早的新城理论家和规划师霍华德认为, 城市病根源于城市中各种要素的过分集聚, 提出在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加以控制, 通过建设新城接纳城市的新增人口和经济。就像容器一样, 容积是固定的, 当装不下东西时, 再填塞不是办法, 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找一个新容器。

现在, 中国的经济和人口增长都使我们亟待找新容器。仅截取2000年~2004年为时间段, 5年中, 我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速超过1.35%。而如果把时间跨度横向拉长看改革开放30年的数据, 那会更加惊人。

据相关测算, 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就需要年新增住房3亿平方米~4亿平方米, 新增建设用地1800平方公里。如此大规模和高速的城市化进程, 老城区肯定不堪承载, 因此建设新城新区不仅符合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也能解决我国城市“爆炸式扩张”的特殊性问题。

规划发展需遵循客观规律

近年来, 多地出现盲目规划新城新区、制造出大量空城、鬼城的现象, 一些地方政府迫于压力开始强令人口和产业迁入填城。这与发展规律相违背。建设新城新区的前提就是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功能过于集聚, 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才需要新城新区来纾解人口和功能。可现在一些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百余人的城市也建起了新城区, 这是缺乏科学论证和必要性的, 自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任何一个城市的起源, 都发自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因此, 建立和建设城市的两大内涵要素一是人, 二是产业。如果没有这两样要素的导入, 出现空城、鬼城是必然的。但“导入”不是“填入”, 空置率高、公共服务滞后、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是新城新区建立之初的必经阶段, 如果地方政府没有耐心和决心真正靠改变新城区面貌吸引人口和产业自动流入, 而是靠生拉硬拽造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数字, 那就是一错之后的再错了。

喜“新”厌“旧”不可取

一些地方建立了新城新区后, 就把几乎所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精力都从老城区抽走了, 后果严重的甚至导致老城区“空心化”。新城、老城分成了“二元结构”, 弃旧投新就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正确路径吗?

城市是一个整体, 无论新城老城, 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应该互相牵引, 齐头并进。若旧城没有跟进新城, 旧城的人们就很难感受到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切身的关系;而若新城脱离了旧城, 则会失掉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性格气质。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棵大树, 老城区是根, 新城区是枝桠。枝桠的抽出是根延伸的自然结果, 新城区要从老城区那里汲取养分, 同时也会让整个城市更加枝繁叶茂。

城市的主体是人, 建设新城区需要尊重城市中居民的文化认识和价值追求, 而不是简单地一味弃旧建新, 完全破坏了居民对城市的情怀和印象的新城区也会同时失去生机, 成为一座崭新但冰冷的死城。

政府应通过发挥规划对资源的调配作用, 严格按照这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来进行城市的建设和布局, 对一些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公共服务类建筑来说, 要在新老城区均衡布局。要把新城区与老城区的的生态廊道与连接通道打开, 增强它们之间各个板块的协调性。同时不仅要注重聚集“增量资产”, 也要努力盘活“存量资产”。

因地制宜是关键

从目前规划和已建的新城新区中可以看出, 那些不成功的个例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密度不足够, 却盲目模仿东部。

从横向来看, 东部地区新城新区的开发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化, 中西部地区的新城新区则较为单一;从纵向来看, 东部和中西部的产业基础、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城市人群生活方式也有着很大差异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 这才出现了一些地方“效颦”不成的结果。

我认为, 建设新城新区需要“循规”但不要“蹈矩”。“循规”就是找出城市内部规律, 以此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建设发展规划。不“蹈矩”则是不要过分倚重规定, 而要试图探索细化到适用于各个企业的不同模式。

我还建议国家在科学理论研究和全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 首先出具目前已建成的新城新区的报告, 为地方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对大众认知做出理性引导;其次, 还应该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设立相应的评估考核机制。计划建设但不达标、不合格的, 就暂停;已经建成的, 就要对其负责到底。将这个作为考核地方的重要指标, 不怕新城新区没有新面貌、新改观。

借鉴经验, 取长补短

内地因为地广物博, 很多新城新区都有“大却空”、“中看不中用”的通病, 而香港却由于土地紧缺、资源有限, 反而做出了多样但不杂乱、密集却有秩序的规划建设, 其中哪些经验是内地城市可以借鉴学习的?

因为人口与政策方面的本质区别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先后, 内地新城新区的建设不太适宜全盘照搬欧美国家的做法。但香港的经过我认为还是较接近内地的现状, 一些香港已经解决的问题, 正是内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8.保山:建设新城区 打造新高地 篇八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地处滇西咽喉位置的保山,区位优势愈加显现: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处于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两大国际通道、两大对外经济走廊的交汇点。

近年来,保山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将新城区打造成“沿边开放的高地、投资兴业的洼地、商贸物流基地、休闲旅游养生胜地、创业就业福地”,实现产、城、人与生态智慧环境的自然和谐融合。

产业之城 以产兴城依城促产

仲春时节,满眼绿色,处处生机。

在保山工贸园区,一排排整齐的厂房位列道路两侧,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云南博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山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柏韩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片曾经的丘陵缓坡荒地,成了投资的热土、发展的摇篮。

成立于2012年的保山工贸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轻纺、数据服务(电子信息)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和木材、建材、小商品生产及五金机电小商品配套产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共有106户。2013年,保山工贸园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

保山工贸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赵碧原说,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区域平台、云南省轻纺产业的龙头和核心集聚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承接轻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产城一体、和谐人居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民生之城 以人为本配套完善

青华湖西湖、主要骨架路网、青阳水厂、污水处理厂、棚户区改造、三校一院搬迁工程、综合管廊工程??在新城区,一大批配套设施正在加紧施工。

在推进新城区建设中,保山总结以往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城市文化特质不鲜明、无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引导等问题,新城区以湖、园、路、基础设施、重要公共设施、棚改项目为规划突破和建设抓手,以生态、文化、宜居、安全、田园等为主要理念,架构新城区“山、水、田、城、园”共融的框架格局。

在新城区的规划中,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改变以往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以改革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把政绩埋在地下,终结城市“拉链式”开挖的现象。同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和要求,通过增加城市建设的透水性和低冲击开发,使城市海绵化。

生态之城 环境人文相得益彰

在新城区建设中,保山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9.新城项目建设方案 篇九

一、主办方:武侯新城管委会

二、时间:2012年5月10日14:00--15:00

三、地点:西部智谷A区一、二组团

四、参加人员:(500人)

1、管委会及武侯新城企业代表(约50人)

2、西部智谷A区1栋、4栋企业全体人员(20家企业、约400人)

3、银都物业西部智谷物业服务中心全体员工(50人、当值的除外)

五、组织机构

武侯新城防灾、救灾大演练活动指挥部

指挥长:主任

副指挥长:辛总、王主任

成员:刘部长(武侯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曹主任(武侯新城管委会安监站站长)谢部长(武侯新城管委会发展保障部部长)

10.浑南新城沈抚运河规划方案亮相 篇十

5.2公里长的水域蜿蜒流过,依次分为自然生态、商务休闲、创意产业三个功能区,浑南新城沈抚运河规划方案亮相。4月20日,浑南新区公布了浑南新城沈抚运河规划方案,建成后,市民又将多一个健身休闲好去处。三个功能区各具特色沈抚运河原为沈抚灌渠,横穿浑南新城的东南部,从机场高速公路起,至航天路止,全长5.2公里(不含全运村部分)。原有河道宽约30米,从东北至西南依次经过新城的科技软件园、全运村、南北行政轴线的市民广场,在南部与东西轴线和南北轴线文化创意中心部分重合,最后流入研发中心区域。规划河道两侧绿地宽度20-110米不等,场地内现有一些防护林,主要品种为银中杨,长势良好。沈抚运河水系从景观设计上由北向南分为自然生态区、商务休闲区、创意产业园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周边环境特色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特色。水系全线在与城市桥梁相交叉时,可在桥下步行穿行。自然生态区:水面分布小岛自然生态区位于运河的东北部,自机场高速至全运北路(路北),全长2.4公里,规划面积35.6公顷,原有灌渠式的河道改造为自然水面,水面中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小岛,河岸形成湿地景观。商务休闲区:休闲广场为主商务休闲区从沈中大街至运河路,全长1.84公里,规划面积14公顷。该区域的主要特色是规则式布局,以休闲广场为主,利用河岸与绿地的不同高差变化形成台地式景观和休息、休闲空间。创意产业园区:湿地植物营造浪漫创意产业园区由南北轴至航天路,全长0.96公里,规划面积8.6公顷。该区域远离商业,具有较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两岸绿地中设计了自然的小路,沿着绿化带是步行和自行车道。流淌了50多年的沈抚灌渠污水,全运会之前将“摇身一变”,成为沈阳浑南新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灌渠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沈抚运河。4月21日,记者从浑南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去年12月开工建设的沈抚运河景观,5月底前将完成全部土方工程,明年5月底前水系全部建成。据介绍,沈抚运河总规划面积为58.2公顷,其中河道面积13.4公顷,占总面积的23%;绿地面积32.8公顷,占总面积的56.4%。推荐阅读“中国式拉菲”诞生记:刷标后进口葡萄酒变脸美制造业5年内重超中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有望年内完成美国为拉登烧掉1.28万亿美元今夏极有可能出现大面积拉闸限电浙江多名儿童血铅超标(高清图)郑磊:美国做空中国大戏已到高潮实盘炒股高手赚多少你就赚多少沈抚运河整个水系从景观设计上由北向南分为自然生态区、商务休闲区、创意产业园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周边环境特色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特色。水系全线在与城市桥梁相交叉时可以在桥下步行穿行,从而保证了整条运河的游览路线的贯通。自机场高速至全运北路,全长2.4公里,规划面积35.6公顷的这一段,是沈抚运河的自然生态区,由生态公园和休闲公园两部分组成。“改造完后,漫步于这一区间,市民不仅可以体会到丰富多彩的自然休闲空间,还可以使用场地内设置的特色休闲设施。”有关人士说。改造后,自然生态区原有灌渠式的河道改造为自然水面,水面中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小岛,河岸为自然草坡,栽植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湿地景观;两侧绿地栽植高大的乔木和各具观赏特色的亚乔木,规划方案《浑南新城沈抚运河规划方案亮相》。沈抚运河是在原沈抚灌渠基础上进行改造,总规划面积为58.2公顷,其中河道面积13.4公顷,占总面积的23%;绿地面积32.8公顷,占总面积的56.4%,园路、广场面积12公顷,占总面积的20.6%。沈抚运河整个水系从景观设计上由北向南分为自然生态区、商务休闲区、创意产业园区三个部分,各具特色。水系全线在与城市桥梁相交叉时可以在桥下步行穿行,从而保证了游览路线的贯通。施妙手改灌渠为湿地自然生态区位于运河的东北部,自机场高速至全运北路(路北),全长2.4公里,规划面积35.6公顷,原有灌渠式的河道改造为自然水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岛屿,河岸为自然草坡,栽植丰富多样的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两侧绿地栽植高大的乔木和各具观赏特色的亚乔木。自然生态区由生态公园和休闲公园两个部分组成。生态公园利用水、花、鸟、鱼、树,尤其是湿地植物这些主要的景观元素,结合木材、石材等自然设施材料的使用,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城市、自然生态和湿地的不同视觉效果。休闲公园沿运河的人行步道边种植了不同品种、风格各异的观花树种,便于人们欣赏。各种休闲场地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或置于林下,或置于岸边,或置于岛,让游人体会到丰富多彩的自然休闲空间;场地内设置了若干具有特色的休闲设施,如观鸟廊架、木栈桥、咖啡茶室等,以利于周边居民和游人的使用。商务休闲区休闲广场唱主角商务休闲区由沈中大街至运河路,全长1.84公里,规划面积14公顷。该区域以休闲广场为主,利用河岸与绿地的不同高差变化形成台地式景观和休息、休闲空间,同时布置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设施,充分体现新城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沿着运河的台地步道,采用不同的具有一定现代感的材质铺装。植物配置以高大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乔木为主,适当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和灌木,形成鲜明的景观风格。创意产业园区温馨浪漫创意产业园区由南北轴至航天路,全长0.96公里,规划面积8.6公顷。该区域远离商业区域,具有较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两岸绿地中设计了自然的小路,沿着绿带是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休息区域的自然湖岸增加了湿地植物,营造温馨、浪漫的休闲氛围;同时设置了少量的休憩场地便于人们日常休闲之用,自然式的植物栽植形式,体现出了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加快建设沈抚连接带全力推进沈抚同城化4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到沈抚交界处的沈抚2号线东端施工现场和高坎生态经济区实地考察,并在市委会议室听取了推进沈抚同城化工作情况汇报。规划局副局长、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严文复从规划编制背景、沈抚同城化的提出、连接带总体概念规划、沈阳片区规划深化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沈抚连接带的规划情况。曾维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部署,充分发挥沈阳核心城市作用,着力在抓好沈抚连接带建设、加快沈抚同城化进程上实现新进展、取得新突破。建设沈阳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辽宁全面振兴作出的战略决策。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全力促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并借助沈阳与抚顺紧紧相邻、产业互补性强的有利条件,坚持把推进沈抚同城化作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曾维强调,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原有的沈抚连接带规划做好细化和完善工作,为科学有序推进沈抚同城化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要更加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合理摆放各类项目,精心布局公用设施,全面提升滨河景观,使沈抚连接带真正成为沈抚同城化发展的坚实纽带。要放大相邻区域产业优势,围绕进一步壮大棋盘山开发区的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产业,以及浑南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统筹思考,谋划园区建设,使其与沈抚连接带切实形成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要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在进一步加强与抚顺联系沟通的基础上,着力在规划建设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上下工夫,为沈抚连接带建设、沈抚同城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1.新城项目建设方案 篇十一

2008年11月3日~6日,第四届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世界各国政要以及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7900人。本届城市论坛的主题为“和谐的城镇化”。其中,“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提出的“聚焦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分論坛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主持,与会嘉宾通过专题报告和互动性的讨论,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以及城镇建设中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走出城镇规划的误区

过去,城镇规划建设存在一些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误区,比如把“绿化”、“绿化率”等同于“绿色”、“生态”。“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上,有关专家对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研讨。专家们指出,要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规划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做到全面和谐。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二是要做到节约集约,节能减排。要转变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三是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暂时“繁荣”。四是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协调一致,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五是要注重区域性,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是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只有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

在实现生态文明城镇的要求下,中国城市建设从住区科学规划出发进行了不懈探索,并获得了巨大成效。

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韩秀琦介绍,规划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已经在住区建设中得到良好应用。如广州某大型生态社区,建设之前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规划保证了原有的山水,而且在比较大和平坦的地方,结合山体,利用山的高线把建筑的体量尽量画小。为保留原有的山水骨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整规划,使建筑做到“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丰富建筑空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

用自然的思想来指导住区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城市规划要求不断建立社区,而且保证山体完整的要求下,深圳某紧靠大山的住宅项目,在规划当中把山体完整地保留下来,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入口,把山体暴露在城市之间,使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平衡。建筑师将整个山体设计为三个平台,令建筑置于三个不同的平台上,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的山石,还营造了低成本景观。

建设全面功能化生态城镇

与会专家指出,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型适应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铮指出,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发展模式,一种是开发区模式,另一种是新城镇模式。近年来,开发区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不小,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主要分两方面,一是用了国家大量的土地,再就是一些开发区建设功能单一,没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配套,甚至有的成了“睡城”,使得在开发区工作的人群每天在开发区与老城之间奔波。比如北京的天通苑住区,几十万的人口规模,配套欠缺,居住和工作地严重不匹配,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这些单一功能的大规模开发区、居住区不符合人文生态要求,正在逐渐改善之中。专家也指出北京天通苑大型住宅区现也正抓紧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人们生活,试图摘掉“睡城”的称号。

另外一种是新城镇模式。城镇就是一个小城市。城市功能要满足聚居人群的各方面需求,功能必须是全面、丰富的。城镇规划必须全面考虑各项功能,综合平衡布局,科学配置城市资源,体现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评说。

突出城市固有的民族特色

分论坛上,专家还从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对新城镇建设的看法: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持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第四届城市论坛开幕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重点谈到城市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城镇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城市管理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后发优势应是科学的城市管理,即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技术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如北京、上海近年来将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引入到城市管理中,在偌大的城市中,即使是很小的问题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发现和解决。”

上一篇:游玉皇山公园作文下一篇:汽车店开店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