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流程

2024-06-25

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流程(共12篇)

1.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流程 篇一

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晚上

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天黑时的一些事物和生活情景。

2、尝试用“晚上,是……时候”的句式表达心中美好的情感。

3、体验夜晚的愉快和幸福温馨。

准备:

1、绘本ppt、dvd;

2、月亮指偶,星星贴纸。

过程:

一、利用步行街白天、晚上不同时段的ppt图片自然导入

1、(观看白天的`图片)提问:孩子们,这是哪里呀?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眼睛真亮,一看就知道是步行街。仔细看,它要变了。

2、教师变换图片(晚上的图片),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变黑了,天黑了)

(2)这是什么时候了?(晚上)

(3)晚上,天黑了,那我们怎么能看清东西的呢?(灯亮了)

(4)大家来找找,有什么颜色的灯。(蓝色、黄色、红色……)

小结:五颜六色的灯亮了,晚上真美!

二、观察画面,感受夜晚事物的美好

观看图一,提问:这时候,太阳到哪儿去了呢?(回家休息了、下山了)

师:晚上是太阳回家休息的时候。

观看图二,提问:

1、晚上,什么出来了呢?(月亮、星星)

2、月亮和星星出来干什么呢?(玩游戏、唱歌)

师:对,晚上,是月亮和星星玩游戏的时候。(请幼儿学着说一说)

师:小朋友看,我是月亮姐姐,小星星在哪里呢?(小星星在这里)(教师套上月亮姐姐的指偶和胸前贴着小星星的幼儿一起玩游戏)

观察图三,提问:

1、这也是晚上,你看到了什么?(青蛙)

2、晚上是青蛙干什么时候呢?(跳、呱呱叫、唱歌)

幼儿尝试说:晚上,是青蛙唱歌的时候。大家一起学小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

小结:小青蛙唱得真好听,多么美好的夜晚啊!你们看。(带领幼儿观看绘本dvd片段,对前半部分进行总结)

三、观察图片,感受夜晚家中的幸福温馨

(一)观看图四(全家吃晚饭),提问:

1、晚上家里在干什么?(吃晚饭)鼓励幼儿学说:晚上,是全家人吃晚饭的时候。

2、有谁在吃晚饭啊?(爸爸、妈妈、宝宝、)

3、你们家还有谁和你一起吃晚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感觉怎么样啊?(高兴、开心)

小结:晚上,是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时候。真幸福啊!

(二)幼儿尝试运用“晚上,是……时候”的句式。

1、师:除了吃晚饭,晚上,还是干什么的时候?

2、幼儿自由讨论。(睡觉、看电视、讲故事、刷牙、洗脸、洗澡等)

3、请个别幼儿运用“晚上,是……的时候”句式来回答。(如:晚上,是洗澡的时候;晚上,是讲故事的时候……)

(三)设置场景,让幼儿体会夜晚的幸福温馨

师:孩子们,晚上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现在,我们该干什么了?

(放音乐)观看图5

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睡觉状。

师:噢,对了,我们还忘了说一句甜甜的话了。睡觉前,我们该跟妈妈说什么呢?(晚安)

老师做妈妈,宝宝到妈妈身边跟妈妈互道“晚安”。

师:晚上,是跟爸爸妈妈说晚安的时候。

小结:孩子们,每天晚上都要跟爸爸妈妈说“晚安”哦。他们一定会感到很幸福的!

四、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去图书角看绘本。

教师出示绘本《晚上》:小朋友,关于晚上的故事都藏在这本故事书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小班绘本阅读:春天的声音 篇二

(一)从语言学科的角度看

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在一个雨夜,鼹鼠爸爸听到了“叮咚叮咚、哐当哐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滴答滴答……”各种各样的声音。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呢?鼹鼠爸爸很好奇,于是就去寻找,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这些声音都是春雨发出来的,那是春天的声音。

(二)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看

作品通过描写雨点敲打门铃、拍打窗户,春风吹拂雨点,雨点落在小溪里、草地上、地面上等发出的声音,让幼儿充分感受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声音的美妙,萌发他们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中,了解故事情节,知道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春雨发出来的,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自由想象并大胆表达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3.萌发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好奇。

三、活动准备

1.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录音(小动物叫声、雷电声、走路声、汽车声……)。

2.《春天的声音》PPT和大图书一本。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声音录音,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是谁发出来的。(幼儿边听边猜)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环节通过玩游戏“听一听,猜一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出示PPT,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师:这么多好听的声音,都被你们猜到了,真棒!可是鼹鼠爸爸有烦恼了,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逐页展示故事内容,幼儿边看、边猜、边说故事的前半部分,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1)师:这是在什么时间?鼹鼠爸爸在干什么?

(2)师: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是谁在敲门呀?

(3)让幼儿依次猜测“哐当哐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这些声音分别是谁发出来的。

(4)师:叮咚叮咚,又是谁啊?(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评析:第二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使图像更加清晰,形象更加逼真,以引起幼儿猜测的欲望,开拓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想象,引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

(三)出示大图书,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1.师:鼹鼠爸爸听到了哪些声音?谁能来学一学这个声音?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随机翻页,鼓励幼儿用手、脚、身体动作等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

(评析: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利用手发出的声音、脚发出的声音或身体动作等,创编声势,表现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情趣,使本比较单一的语言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四)师幼完整讲述绘本内容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一讲这个故事,等讲到各种各样声音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用刚才好玩的动作来表示。

(评析:这个环节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在顺利迁移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既使幼儿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又很好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五)拓展延伸

1.师:雨点还会落到哪儿呢?会发出什么样好听的声音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3.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流程 篇三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绘本活动,对绘本活动感兴趣。

2、根据故事线索,了解动物朋友的不同便便,知道要及时排便,不能憋。

3、感受和听辨音乐明显的变化,愿意用简单动作来表现。【活动准备】

1、《我现在有点忙》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2、图片:小男孩、小狗、小兔子、小牛

3、音乐(三段不同音乐性质的音乐组合)

4、一段录音(幼儿嗯嗯嗯的声音)【活动过程】

一、出示画面,导入故事

师:(出示小男孩图片)看看,这个小男孩会找谁去玩呢?(幼儿自由猜测)

二、欣赏故事,学说对话

1、出示房子、肉骨头课件

提问一:小朋友,你们猜猜看这是谁的家呀?你怎么知道的呢?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二:小男孩对小狗说什么呢?那小狗是怎么回答小男孩的呀?

2、出示长耳朵课件

提问一:小男孩来到花园里,他接着找哪个好朋友了?你猜猜谁躲在花园里了? 提问二: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你们看到什么了呀?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模仿说说对话

提问三:小男孩对小兔说什么呢?小兔子是怎么回答小男孩的呀?

3、出示小男孩拉尾巴

提问一: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小牛叫声)他拉的是谁的尾巴?(和幼儿一起做拉的动作)

提问三:小男孩子会对小牛说什么?小牛是怎么回答的呢?——鼓励幼儿学说对话

4、出示小男孩图片

提问一:小男孩找了哪些朋友呢? 提问二:有没有小朋友跟小男孩一起玩呢?没有人跟小男孩一起玩,他怎么了? 教师小结:动物朋友都说有点忙,不跟小男孩玩,小男孩有点伤心,有点难过了;

三、听辨音乐,了解不同

1、师:(出示小狗、小兔子、小牛图片)听,“嗯嗯嗯,嗯嗯嗯”,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呢?做什么事的时候会有“嗯嗯嗯,嗯嗯嗯”的声音呢?

2、小结:哦,原来动物朋友都在便便呢!它们是怎么便便的?它们的大便是什么样的呢?我来给你们听一些好听的音乐哦,请你们来听一听,猜一猜; ⑴师:(小兔子嗯嗯的音乐:跳跃短促)先来听听,这是谁在便便呀?为什么是小兔子呢?我们来学学小兔子便便的样子好吗?——听音乐做模仿动作(小结:小兔子便便跳跳跳)

⑵师:(小狗嗯嗯的音乐:长音加中音)听听,你觉得现在是谁在便便呀?(出示小狗便便)猜猜这是谁的便便?我们也来学学小狗便便的样子好吗?(小结:小狗便便屁屁翘)

⑶(小牛的音乐:长滑重音)这个一听就知道了吧,是谁在便便?

四、继续欣赏故事

1、师:瞧,动物朋友来找小男孩玩了,小男孩怎么了?(放小孩嗯嗯嗯的声音)

2、师:小男孩也去便便了,他是怎么便便的?那你们平时是怎么便便的呢?在哪里便便?

3、师:哈,小男孩便便好了,你们便便好了,觉得怎么样呢?(小结:小男孩便便眯眯笑)

4.小班绘本阅读:小脚丫 篇四

小班绘本阅读:小脚丫

设计意图:

小脚丫如同小手一般,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亲切而熟悉,然而纵观我们的教学,似乎只有许多小手变变变的手指游戏,似乎遗忘了小脚丫的存在。绘本《小脚丫》无疑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想象的天空:要睡觉啦,可是是个调皮的脚趾头还不想休息呢,它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瞧,十个淘气的脚趾头一会儿变成台阶,一会儿变成小岛,一会儿在海边的沙滩玩耍,一会儿去冰雪世界凉快凉快,它们还会变成石拱桥、宫殿、好吃的食物、多彩的画笔、柜子、电视机„„十二次变化都是那么的奇妙有趣,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无论画面如何天马行空,脚趾头图形的变化始终依据着第一幅图上十个脚趾头的基本形状,保持了整体轮廓的不变,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脚丫的变化,教师试图创设了相应的绘本情景,让幼儿光着小脚丫席地而坐,在玩一玩脚趾游戏,数一数脚趾头、看一看绘本、找一找变成或仙人球、或企鹅蛋的那个脚趾头等轻松有趣的游戏化教学中感知小脚丫的神奇变化,让幼儿在现实世界与想象空间中自由进出。

活动目标:

1、在想象和游戏中进行阅读,感悟绘本画面中小脚丫的神奇变化。

2、积极与老师和同伴互动,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ppt,《小脚丫》绘本人手一本、绘本录音。

2.泡沫板若干,幼儿脱鞋围坐在上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脚趾头的游戏,引入阅读。

1.小朋友们光着小脚丫舒服吗?那我们一起和小脚丫玩个游戏吧。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脚心脚背,心肝宝贝。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脚趾游戏,边朗诵儿歌边动动相应的脚趾头。

2.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脚趾头?数一数。十个脚趾头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他们要玩一块儿玩,要走一块走,并并拢靠在一起象什么呀?(幼儿自由想象)

3.有一对小脚丫他们也很爱玩,他们在哪里,就在这本书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惬意地玩耍中,在放松舒适的情境中,自由想象,自然而然地引入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幼儿理解绘本画面中十个脚趾头的想象变化埋下了伏笔。)

二.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绘本,感悟绘本画面与“脚趾头”的有趣关系。

1.PPT1该睡觉了,我对辛苦了一天的小脚丫说“晚安喽”,可是十个不安分的脚趾头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我们可不想傻乎乎地睡觉,你知道吗?我们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呢!”

2.PPT2十个脚趾头到哪里去了?谁来找一找,指一指。哇!在这儿呢,小脚丫变成了什么,我们一起用手指来爬楼梯吧1、2、3、4、5、5、4、3、2、1

3.顺着楼梯走走走,会到哪里去呢。PPT3小脚丫变成了什么?

4.PPT4十个脚趾头又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变成仙人掌的那只脚趾。

5.呀!海边好热呀.小脚丫又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本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逐页阅读,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玩一玩、找一找带领幼儿阅读,让幼儿理解绘本画面与脚趾头的有趣关系,从而为接下来幼儿的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三.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后半部分。

1.哇!小脚丫变成了台阶、十座小岛、十只水桶、十只小企鹅,他们还会到哪里去玩呢?又会变成什么呢?请你等一会轻轻地把书放在腿上看,从这一页开始从左往右翻,翻到最后一页,一边翻一边轻轻地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后半部分。

四.分析理解

小脚丫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画面,对于幼儿不理解的一起讨论)

五.完整欣赏,进一步感受小脚印的神奇变化。

六.在音乐《摇篮曲》中结束活动。

小脚丫今天走了好多的路,好累呀,钻进被窝好好休息,晚安喽。活动反思:

5.小班绘本阅读.长长的……doc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阅读理解“长”的概念。2.观察画面并想象长的东西的用处。

3、乐意参与活动,对绘本阅读感兴趣。活动准备:

图画书《长长的……》幼儿人手一本、教学ppt、教学大书、动物拼图卡片。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妈妈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宝宝和妈妈合作拼一幅图,拼好了请妈妈贴在板上,宝宝告诉小朋友,和妈妈拼出了什么?它的什么地方是长长的?(动物拼图就是绘本中的动物如大象、鳄鱼、猴子、蛇、长劲鹿、飞鱼等)师: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身上有长长的地方?

二、共同阅读大书至第5页

师:这些小动物就藏在我的这本书里面,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长长的地方有什么用处呢?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

——出示图书,巩固对书本封底、封面的认识。

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书的哪一面?(封面,集体说一次)师:那这一面呢?(封底,集体说一次)——教师读出书名《长长的……》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翻书呢?(一页一页地翻,轻轻地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2-3页画面,完整回答问题。师:你看到谁啦?(我看到了大象)

师:它有什么地方是长长的啊?(大象的鼻子很长)师:它的长鼻子有什么用处呢?(长鼻子可以晒衣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4-5页画面,完整回答问题。师:谁愿意再来帮我翻一页?(请一个小朋友来翻大书)师:你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鳄鱼,还有小蜗牛)师:鳄鱼的哪里很长?(它的身体很长)

师:它的身体变成什么啦?(它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桥)

三、自主阅读小书 师:这本书宝宝里面还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它们都找出来?(想)

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本书宝宝,现在,小朋友们就拿着书让妈妈抱着一起看书。(亲子阅读)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看图中的小动物有哪些部位是“长长的”。——与幼儿讨论他们的发现,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观看ppt ——集体讨论看到了谁,它的哪里很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的画面)

——完整欣赏《长长的……》,引导幼儿用长长的……像……的句式进行讲述。

五、许下长长的愿望

小动物在长长的彩虹桥下许下了美丽的愿望,新年快到了,宝宝和妈妈一起商量,许个什么新年愿望?贴到彩虹桥上,彩虹桥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的。最后,老师、宝宝、妈妈一起在彩虹桥下朗诵《长长的…》并随着音乐做些动作。

附:绘本内容

长长的鼻子像竹竿,可以晒衣服。长长的背像座桥,可以安全过河。长长的嘴像吸管,可以吸取花蜜。长长的退像巨人,可以跨越大步。长长的脖子像摩天大楼,可以伸到天空。长长的身体像弹簧,可以藏在花丛中。长长的舌头像探针,可以到地洞寻宝。长长的背鳍像翅膀,可以飞跃海面。长长的尾巴像绳子,可以自由地荡来荡去。长长的队伍像条龙,大家结伴同行不寂寞。

6.小班绘本活动:小金鱼逃走了 篇六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绘本故事的童趣。

2.观察比较、发现画面中与小鱼相似的形象,为小鱼寻找朋友。

3.知道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小鱼红红逃走了》。

2.背景图:草地、蓝天白云、大树。

3.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经验准备:

1.找找生活中哪些是红红的、圆圆的东西。

2.玩过一动不动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神奇的小鱼

1.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

(图1):你们看,这是谁?

师:原来是一条小鱼,它长什么样子?

小结:红红的身体,圆圆的眼睛,还有一条爱心似的尾巴,真可爱。你们喜欢它吗?猜猜它叫什么名字。

(听小鱼录音:“大家好,我叫红红!”)小鱼叫什么名字?

(评: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红红的、圆圆的,帮助孩子记忆小鱼的样子,以便在接下来的图片中孩子能快速地找到它。在此,我给小鱼起了个名字“红红”,这样会更加拉近小鱼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2.小鱼红红真神奇。

师交代: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它不仅能在水里生活,还能跳出水面,游到草地上,游到天空中,游到它想去的任何地方。

(评:经验告诉我们,鱼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事先交代了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为的是让孩子们的担忧不会出现,让故事情节在孩子心中的展开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

二、小鱼逃走了

1.孤单的小鱼(图2)。

提问:小鱼红红生活在哪里?你觉得小鱼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高兴?

(听录音:一个人住在鱼缸里,没有朋友,太孤单了,我决定逃走,去找自己的朋友。)

小结:瞧(图3)小鱼决定逃走,它会逃到哪里去呢?

2.小鱼的第一个朋友(图4)——小圆点。

重要提问:小鱼红红逃到了哪儿呀?你能找到它吗?看看,窗帘上除了有小鱼红红,还有什么呢?

师:小鱼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吗?它会对小圆点说什么呢?

(听录音: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

突出“红红的”、“圆圆的”,这两个词语,让孩子们反复练习。

过渡:小鱼还想找更多有趣的新朋友哦。瞧,这会儿小鱼又游走了。

(评:在这个环节中,绘本原话是小鱼:“我要去找我的朋友了,于是他又逃走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小鱼不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可是,当我说出这句话时,许多孩子都表示不满意,于是将绘本的原意稍作改动,将故事整个基调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为的是帮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收获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改变了绘本原先的语言,让小鱼和小圆点成为了朋友,并让孩子学说“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帮助孩子获得交朋友时的一些语句。)

3.小鱼的第二个朋友(图5)——糖果。

重要提问:这会儿小鱼红红又躲到了哪儿呢?谁来把它找出来呢?猜猜小鱼会愿意和哪个糖果宝宝做朋友?她会对红红的糖果宝宝说什么?

(听录音: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它还会和什么颜色的糖果宝宝做朋友呢?

幼儿仿编:蓝蓝、绿绿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小结:小鱼红红在糖果罐里玩了一会儿,又出发了,这回它要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它躲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拍下了照片,等你们去把它找出来!

(评:孩子都喜欢糖果的,一看到糖果就肃然起敬,有个孩子突然说,我也要和糖果做朋友,其他孩子都一呼百应,纷纷嚷嚷着要和糖果做朋友,我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对糖果宝宝说:“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等等,孩子们特别快乐,还不断地砸着嘴巴,像是尝到了甜甜的味道。此时,有个孩子叫到:“我也要和蓝蓝的糖果做朋友!”接着,孩子们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他们找到了各种颜色的糖果宝宝,这一环节很好地把小鱼交朋友和颜色的认知有机结合,达到了双重认知的效果。)

4.小鱼的第三、四个朋友(图6、图7)——小鱼藏在哪里?

(1)重要提问:看看,小鱼躲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嘘~~仔细看看,谁能一下子把小鱼躲的两个地方都找出来。

(2)小鱼躲在草莓和花朵中是怎样伪装自己,不让别人发现的?哦,原来要一动不动,才不容易被发现。你能像小鱼一样一动不动地伪装自己吗?那我们现在变成小鱼红红吧。小鱼红红快游到花丛中摆个造型,记住要一动不动。

(3)幼儿游戏:一动不动的小花

(评:绘本教学一般语言训练比较多,孩子说得多动得少,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伪装游戏,让孩子们学着小鱼一动不动地藏在花丛中,孩子觉得特别有趣,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5.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我们来看一看。(图4、图5、图6、图7综合在一张)

边看图片教师边念儿歌: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窗帘上,和小圆点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糖罐里,和糖果宝宝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花盆里,和花朵宝宝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水果里,和草莓宝宝做好朋友。

(评: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这四幅,而大胆舍弃了其他的图片是因为我考虑到这四幅图片小鱼躲藏的地方越来越隐蔽——从许多一样的小圆点中找小鱼;从三个不一样的罐子中找小鱼;从两个场景中去找小鱼,有一点像的朋友到非常像的朋友;从整体像的朋友到局部像的朋友;从仅仅只有形状像的朋友到了颜色、形状、甚至细节像的朋友,生动再现了小鱼红红不断积累寻找经验,顺利找到朋友的复杂过程。而舍弃其他的画面是因为我们考虑到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避免过多重复平列的故事情节影响活动的节奏,给孩子自主梳理内在经验带来干扰。所以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删减。实践证明我们的这一删减是非常有必要,并且是非常有效的。这里我将四幅图的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诗歌,帮助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孩子们边听边说。)

三、小鱼找朋友

1.呀,小鱼有了这么多好朋友,它快乐极了,但它还想找更多的朋友,这条神奇的小鱼还会游到哪里去,找谁做朋友呢?(出示蓝天白云草地的背景图)

辅助提问:小鱼会不会逃到草地上,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皮球、花朵)

小鱼会不会逃到天空中,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

2.幼儿创编,教师绘画。

孩子创编出了:太阳、气球、花朵、娃娃的脸、纽扣、苹果等等。

3.创编儿歌: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XX里,和XX宝宝做好朋友。

(幼儿创编出一样东西,教师就在事先准备好的红色圆形卡片上添画,然后布置到背景图中。)

(评:合理运用设问的策略,以引发孩子们逆向思维的方式,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我试探着问:“宝贝们,想想这条神奇的小鱼除了能逃回大海,还能逃到哪儿去呢?”我故意强调了“神奇”两个字,并用了“除了”这个词,孩子们有反应了。创编出了很多红红的圆圆的东西:太阳、气球、皮球、苹果、花朵、娃娃的脸、纽扣等。我们应该审视孩子已有经验带来的束缚,带着他们去做一些不太循规蹈矩的活动。)

四、小鱼找到的朋友

1.小鱼红红遨游了整个世界,最后来到哪里了?(大海)你能找到它吗?看来你们都记住小鱼红红的样子了。小鱼红红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和你亲亲,一会儿游到西和它抱抱,它再也不想逃走了,因为这里有它的许多朋友。

2.情感体验。

重要提问: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找找你的好朋友在哪儿,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

小结:有朋友真是件幸福的事,我们也像小鱼一样去外面找朋友吧!

(评: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朋友,还有很多孩子把我也当成了他们的朋友,一起拥抱,温馨而甜蜜。)

7.小班绘本活动教案 篇七

本次活动以绘本引入,重点是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猜猜动物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会对小动物说:“**、**,我来为你撑把伞”。活动

难点是创编不同伞的造型,并说出好听的名字。

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中心,也是活动的高潮。在这个环节中有三小部分:大象:感受缓慢的音乐(小手撑伞);小蚂蚁:感受欢快的音乐(创编伞造型);熊:感受中等速度的音乐(合作撑伞)。在每一部分中包含着音乐的快慢特性,所以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去亲身感受。选择的这三个动物也有着明显的特征:大象身体很大,走路非常缓慢;小蚂蚁长得非常小,走路比较灵活;熊长得不大不小,走路比较适度,与三段音乐的速度比较吻合,用于活动之中很适切。中间还有一段下雨的音乐,我并没有之间选用雨滴声,这比较容易,但我们的孩子是非常聪明的,我选用的下雨声很特别,与其他三段音乐都不一样,所以孩子们能比较容易分辨。活动围绕小弟弟出门带了三把伞,然后借伞进行,中间遇到了三个动物,孩子们在借伞的过程中非常认真。小班的孩子纯真善良,非常乐于帮助别人,在活动中,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这样的乐趣,培养了孩子从小良好的品质。

课程目标

1.根据动物的大小和雨伞进行配对,会说故事中的语句“我来为你撑把伞”。

2.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3.愿意参与游戏,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课程准备

经验准备:

能认识并说出常见的颜色、小动物名称。

物质准备:

PPT

课程过程

一、倾听猜测,感受下雨的声音

1.播放下雨的声音,引发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考考你们的小耳朵灵不灵,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放雨声)

下雨了,是雨滴落在地上滴滴哒哒的声音。下雨了,我们要带什么?

(雨伞、雨衣、雨鞋)

不带的话会怎么样?(淋湿)

2.下雨带伞,故事引入。

有一个小弟弟,他也准备出发。他看到外面的天气很不好,随时可能下雨,所以他也带了什么出门?(雨伞)

小弟弟出门带一把雨伞就足够了,看看他带了几把雨伞呢?

什么颜色的雨伞最大,什么颜色的雨伞最小?

小结:小弟弟带了三把伞,一把是绿色的伞,最大;一把是黑色的伞,最小;还有一把是黄色的伞。

二、猜动物,听辨音乐的快慢

1.大象:缓慢的音乐(小手撑伞)。

小弟弟带着雨伞出门,他会遇到谁?听听是怎么走路的?(播放音乐,猜猜会是什么动物?)

这只动物走路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慢慢的,跟着音乐走一走)

走路慢慢的,有点沉重,会是什么动物?(幼儿自由猜测)

(出示图片)原来是大象,大象很大,身体很重,所以走得很慢。(听音乐学大象走路)

大象玩的很开心呢,走着走着发生了什么?(听下雨音乐看图片)

下雨了,我们要怎么样?(知道下雨了要撑伞)

我们怎么样撑伞?(幼儿把小手当作伞)

可是大象没带伞,想办法。(提醒谁带伞?会怎么做?)

小弟弟很喜欢帮助别人,他想借一把伞给大象,会借哪一把?

(为大象选伞,它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呢?大大的)

小弟弟真的借了一把大伞给大象,小弟弟对大象说:“大象、大象,我来为

你撑把伞。”大象:“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话。”大象和小弟弟一起去散步了。

大象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你们愿意吗?听到下雨的声音马上要撑伞。

(放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大象走路和撑伞。)

2.小蚂蚁:轻快的音乐(创编伞的造型)。

小弟弟送了一把绿色的大伞给大象,他继续往前走,会遇到什么动物朋友?听听它是怎么走路的?(播放音乐,模仿小蚂蚁走路,猜猜会是什么动物?)

这只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跟刚刚的大象走路一样吗?(快快的,大象走得较慢)

大象身体很大,所以走得很慢,这只小动物走得很快,它长得可能有点?(小)

长的小小的会是什么动物?(幼儿自由猜测体型小的动物)

我们看看它到底是谁?(出示图片:小蚂蚁)

原来是一只小蚂蚁,长的小小的,出来找食物吃。(放音乐,小脚学小蚂蚁走路)

小蚂蚁走着走着发生什么事?(播放下雨音乐,熟悉下雨信号)下雨了,可是小蚂蚁也没有带伞,怎么办?(幼儿猜测小弟弟很帮助它)

小弟弟会借哪一把伞给它?(黑色的小伞)小蚂蚁长得很小,这把黑色的小伞正适合小蚂蚁。

小弟弟对小蚂蚁说:“小蚂蚁、小蚂蚁,我来为你撑把伞。”(让幼儿说出)

小蚂蚁:“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话。”小蚂蚁和小弟弟一起去散步了。

小蚂蚁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你们愿意吗?听好下雨的声音要马上撑伞。

刚刚我看到小朋友撑的是尖尖的伞,你们还见过哪些漂亮形状的伞?(用小手变小伞造型:小兔伞、蘑菇伞、爱心伞等等)

我们要跟着小蚂蚁去玩了,跟好小蚂蚁的脚步,下雨了,你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伞撑起来。(放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小蚂蚁走路和撑伞。)

3.男孩和熊:中等速度音乐(合作撑伞)。

小弟弟借出了几把伞?(一把借给了大象、一把借给了小蚂蚁,借出了两把伞。)

小弟弟自己还剩下一把黄色的伞,他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小弟弟又遇到了一个动物(听音乐感受动物走路和下雨信号)。

这只动物走路比大象快,比小蚂蚁慢,他往前一看,原来是熊,在雨中淋湿了。小男孩和熊只有一把伞,怎么办?(幼儿想办法)小弟弟会借伞给熊吗?

小弟弟把伞借给熊,对熊怎么说?(学说:“熊、熊、我来为你撑把伞。”)

熊一看,小弟弟也要淋湿了,于是说:“来,我抱着你,我们一起撑这把伞。”

小弟弟在小熊的怀抱中感觉非常温暖,他们快乐的在雨中走着。

小朋友,你们会和好朋友一起撑伞吗?谁来试一试?(两个好朋友合作撑伞)

熊邀请我们一起去玩,这一次下雨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撑伞,行不行?

幼儿尝试和好朋友一起撑伞。(边听音乐边游戏)

三、游戏延续:我来为你撑把伞

小朋友们来,刚刚老师给你们看的小弟弟和动物朋友在雨中散步撑伞是这本书(知道我们听的故事和玩的游戏来源于一本故事书),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话,叫《我来为你撑把伞》。

待会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欣赏着故事,和好朋友再次一起玩撑伞的游戏。

课程反思

因为所有的孩子都熟悉,所以雨滴声一出来,他们就会被吸引并且猜出来。主人公小弟弟带伞引入,打开了孩子的思维之门。小弟弟在散步过程中遇到了三个动物,这三个动物孩子们都熟悉,并且特征很明显。大象大,小蚂蚁小,要找到比大象还要大、比小蚂蚁还要小的动物很少,所以这两个角色非常合适。眼尖的小朋友可能会发现,在选择伞的过程中还包括颜色的匹配,绿色、黑色、黄色,所以选择的第三个动物是熊,虽然活动中我没有提到,但已经包含在里面了。跟着音乐学大象慢慢走路、学小蚂蚁快快走路、再到后面的中等速度的熊,孩子认识并且熟悉,其中加入模仿动作,用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撑伞的乐趣与音乐的变化,孩子不知不觉进入了游戏场景。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为活动增添了一份游戏性。把孩子带入到教学中,孩子们是自然地被吸引,积极的情感参与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流程 篇八

活动由来: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小猪一次次地让一些动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饼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动物们的牙印,以此找到那个趁自己睡觉而偷咬自己大饼的动物。该绘本语言重复简短,画面夸张形象,而且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不同动物的不同牙印。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紧紧抓住“牙印”这个线索,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在这块大饼上留下的不同牙印,从而帮助小猪找出这个咬大饼的真正“小偷”,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对于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让孩子们在“设悬--释悬--设悬--释悬„„”这样的结构下逐步深入,这样的方式也使得重复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变得生动有趣。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大胆用语言进行描述。3.喜欢绘本,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活动重点:识别不同动物的牙印,能够互相匹配。活动难点:根据动物的嘴巴和牙齿的形状匹配牙印 活动准备:五种动物的图片、有不同牙印的大饼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教师讲述故事开头,激发阅读的兴趣。“有一只小猪„„等它醒来,咦?怎么了?”“会是谁咬了它的大饼?”

一、基本部分:感受故事内容,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不同

(一)感知小猪询问小鸟的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部分内容。

(2)提问:“小鸟咬出了什么形状?原来咬出的是什么形状?是小鸟咬的吗?”

(二)感知小猪询问小兔的故事情节。(1)感受角色,询问小兔:“谁来学学小猪问问小兔?一起来学学呢。”

(2)比较齿印:“哪个是小兔咬的?比比原来的呢?”

(三)感知小猪询问狐狸的故事情节。

(四)感知小猪询问鳄鱼的故事情节。

(五)感知小猪询问河马的故事情节。

(六)观察牙印,进行匹配。

(1)出示大饼上的牙印,观察并猜测出是谁的牙印。

(2)引导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牙印的特点,进行匹配。活动结束:

(一)讲述有趣的故事结尾。提问:“小猪的牙印是什么形状的?现在你们能告诉小猪谁咬了它的大饼了吗?”

9.绘本阅读融入数学活动的策略探索 篇九

绘本以其有趣的童话情景、直观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赢得了孩子和老师的喜爱。而数学是抽象、枯燥的,运用绘本阅读学数学,可以让幼儿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并应用于生活。如何将绘本有效地运用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绘本的有效价值呢?本文就如何将绘本阅读融入到数学活动中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解读绘本情节,挖掘潜在的数学元素。

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在运用绘本的过程中,要会善于挖掘绘本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为教学所用。教师要用心地解读绘本情节,从“故事”与“数学”的角度对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

1、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调整绘本情节。

绘本中隐藏了各领域的知识,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运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形式虽然比较新颖,但也有一些弊端。绘本中的文学作品需要想象和夸张,而数学概念是严谨的,我们要根据数学活动教学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绘本做相应的删选、调整和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的运用恰到好处。在《小刺猬的项链》的绘本中不仅有学习排序的知识,还有社会性的教育,因此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截取了其中的相关情节,删减了其他与本次教学目标无关的部分。在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的项链时,故事中只有一种排序方法,不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因此,添加几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制作成与原来故事相应的ppt,增添故事情节。再如绘本《蜂蜜蛋糕树》中的测量方法与自然测量的方法不一致。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先选取了部分适宜的故事情节,然后提供多种生活化的材料让幼儿学习自然测量。

2、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合理选择绘本中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以及幼儿的特点,合理选择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来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教学目标。如绘本《大熊的储藏室》,既可以在中班教学也可在大班教学,我们可以选择按颜色、大小、种类这三种特征引导孩子学习分类,这个数学知识点的选择适合在中班开展。在大班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二次分类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可设计为初步尝试按种类进行第一次分类,小组合作探索第二次分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孩子的概括能力、分类能力、合作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创设绘本情境,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学数学。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中促使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绘本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能在故事的情境中学习,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以绘本故事内容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绘本中的数学知识。在绘本的情节情景中开展教学,使孩子在活动体验中,既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思想的理解,又完成了逻辑数理的感知。此时的教学,拓展了绘本的教育空间,提升了绘本的价值。在《小刺猬的项链》活动中创设故事情境让幼儿在听听、看看中学习按两种颜色排序的方法,然后借助帮小动物设计项链的情境,引导幼儿幼儿操作,学习按三种颜色排序的方法。最后通过大象的项链的故事情境,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做一做、玩一玩,尝试按四种不同颜色进行排序。又如在中班数学活动《神奇南瓜屋》,设计了小昆虫找食物的情境,在边听故事边操作巩固不同的数数方法。创设雨季来了,小蚂蚁和小蟋蟀只能躲在南瓜屋里不能出门,东西找不到,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情境,引出操作内容,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

三、把握绘本内容,合理设计数学活动。

1、以数学元素制定活动目标。

在制定绘本数学活动目标时,一定要提取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经验,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目标定位。绘本《森林里的时钟》讲的是彼得兄弟分别负责拨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但由于弟弟工作的疏忽,导致时间混乱而闹出的一大堆麻烦事。因此我们明确这学习认识时钟、树立正确的时间概念以及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等是该绘本的数学元素,我们应根据这些数学元素制定该活动教学目标。

2、以绘本故事内容贯穿活动过程。

绘本中有着有趣的童话故事,以故事内容为线索贯穿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开心、快乐地学习,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小刺猬的项链》活动中,从出示主人公“小刺猬拉亚”开始,到观察小刺猬的项链再到操作活动设计制作项链直到最后观察大象的项链,整个教学活动以围绕故事内容,并以这一故事为主线层层深入引导幼儿学习按两种、三种、四种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的方法。再如,中班绘本数学活动《螳螂太太的新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教学。首先巩固和认识各种图形:“看看,螳螂青青都做了哪些形状的家具?猜猜他还会做些什么?”;然后引导幼儿操作 “帮螳螂青青变变这些形状家具”,等等。这些都巧妙地用绘本故事贯穿数学活动,让幼儿边听故事边学数学,轻松又有趣。

3、以绘本中的数学知识设计问题。

将绘本融入数学活动,数学绘本教学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思考,因此以数学问题为主线进行提问,才能突出绘本数学教学的重点,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如在《小刺猬的项链》中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戴的项链时提问:“这条项链是有几种颜色组成的?这些豆子是怎么排队的?”引导学习设计排序时提问“小动物们也想要一条项链,小刺猬想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们,你们想怎么做项链?”在观察大象的项链时引发提问:“大象的项链是由什么做的?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在《螳螂太太的新家》中提问:“螳螂青青都做了哪些形状的家具?”我们围绕活动的教学目标,根据绘本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问题都能紧扣目标引发幼儿思考。

4、以绘本经验投放操作材料。

在数学活动中,需要必不可少的可操作的教学材料的配合,在绘本数学活动中,选择的材料与绘本故事大体相一致,要突显与绘本文本的美相匹配的特点。如在绘本数学《小刺猬的项链》中老师通过绘本情节中小刺猬和小动物们一起捡豆子制作项链,投放了与绘本相同的材料,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豆子让幼儿按规律进行排序,在数学区活动中提供了与大象的项链相同的材料喇叭花、莲蓬、向日葵、萝卜供幼儿操作。绘本故事《大熊的储藏室》蕴含着按特征分类的知识概念,在小班开展活动时我提供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糖果,在中班教学时提供了一些 “糕点”,这些都是根据绘本经验投放操作材料,既能让幼儿感兴趣,又能巧妙地将绘本与数学活动融合在一起。

四、迁移绘本经验,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绘本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教育内容中提出:“会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 ,而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当迁移绘本中的数学经验,让数学回归幼儿生活。在大班绘本数学活动《森林里的时钟》中,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因此在班上提供了实物挂钟以及幼儿在园早、中、晚的生活照,让幼儿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又如绘本数学《大熊的储藏室》最后一个环节:引导说说生活中的二次分类,老师还通过动手让孩子把班级图书按大小厚薄、把玩具按照颜色、名称进行了分类。《小刺猬的项链》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通过制作项链送给妈妈或老师,这样我们引导幼儿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这就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

10.小班绘本活动《好喝的汤》 篇十

段慧云

绘本解读:

《好喝的汤》是一个富有童趣而又温馨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在集体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考虑到小班孩子在家比较任性,在园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乐趣,愿意与大家分享,同时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学说连贯的句子。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2.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

《好喝的汤》PPT,大绘本一本,轻松的背景音乐,“拉个圆圈走走”音乐歌曲、部分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森林里要召开音乐会,许多小动物都赶来把自己好听的歌声分享给大家。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是小猫(出示PPT),小猫唱歌“喵喵喵”,第二个表演的是走路一摇一摆的小鸭(出示PPT),小鸭唱歌“嘎嘎嘎”。接下来轮到小兔了(出示PPT),小兔不会唱歌怎么办呢?就这样小动物们一个接一个表演着。

二、观察ppt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

1.师:动物们表演了好长好长时间,他们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怎么办呢?

2.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PPT:)。锅里可以放好多好多菜,猜猜看,锅里会有哪些菜?这么多的菜放进锅里,煮一锅汤,一定会很好喝。锅子放在什么上面煮呢?(PPT:灶台)。灶台上面还放着什么?(调味罐)要想让汤煮得更香,更好喝,就要往汤里放一些调料,猜猜调味罐里会有哪些调料?

3.师:会是谁在煮汤呢?(幼儿闭上眼睛,出示PPT)这是谁呀?小猪腰里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铲子,小猪要去做什么呢?(播放录音“肚子好饿啊,我要去挖一个大大的萝卜,回来煮一锅香香的萝卜汤”)那我们来帮帮小猪吧。(出示大萝卜,幼儿模仿拔萝卜,边拔边唱“拔呀拔呀拔萝卜,嗨哟嗨哟拔不动)。

4.师:小猪刚离开不久,发生了什么呢?喵呜喵呜,谁来了?(出示PPT)小猫放进去了什么?

5.师:(出示PPT)谁来了?小鸡放进去了什么?

6.师:“咻咻咻”,是谁呀?(出示PPT)小兔往锅里放入了什么? 7.师:呷呷呷,小鸭子也来了,(出示PPT)谁来讲讲小鸭子往锅里放了什么?

8.(依次出示PPT)请小朋友完整地讲述小鸭子和小老鼠的画面内容。

9.师:(出示PPT)谁回来了?小猪看着汤在想什么呢?

三、共同阅读绘本故事。教师帮助幼儿理解画面,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

1.教师:结果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藏在老师的这本书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故事吧!我们要一页一页轻轻地慢慢地翻书。(播放背景音乐)

2.引导幼儿正确翻书,并共同阅读故事《好喝的汤》 1)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呀? 说了什么?

2)这是谁呀?小猪腰里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铲子,它说了一句什么话:“肚子好饿啊,我要去挖一个大大的萝卜,回来煮一锅香香的萝卜汤。”

3)正当小猪出去拔萝卜的时候,又有谁来煮汤了?它往锅里放了什么?

4)你看到了谁?他放了什么?

5)每一个小动物在放东西的时候都说了一句话,猜猜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6)看,谁回来了?带什么东西回来了?他说了什么?“咦,是谁放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把萝卜也放进去吧。”小动物们放的都是他们最爱吃的东西,所以煮出来的汤也就非常美味。四.引导幼儿表达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汤煮好啦,小猪是不是一个人把汤全喝啦,叫来小动物一起分享这美味的汤,(出示PPT5)他们怎么喝汤的,(幼儿模仿动物喝汤的

声音,发出呼噜呼噜,吧嗒吧嗒,哧溜哧溜的声音)你觉得他们这时候的心情如何?小朋友们你和别人分享过什么东西?怎样分享的,当时的心情又怎样? 教师小结:

我们宝宝原来都是这么棒,这么有分享精神的,就像小动物们都愿意把自己最爱吃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表扬的,我们为自己也为这些小动物们无私的分享精神拍拍手吧。小动物喝的如此开心。1.游戏:煮汤。

11.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流程 篇十一

三墩幼儿园 朱萍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中,感知食物的不同形状。

2、感受阅读绘本的乐趣,乐意猜测、表演小蛇吃食物的情景,并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活动准备:果园的背景、仿真水果若干、彩色丝袜若干、PPT课件、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激发幼儿的兴趣。师: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从局部开始猜测,教师可适时追问)小结:细细长长的身体,椭圆形的脑袋,原来是条可爱的小蛇。

小蛇是怎么走路的呀?我们一起来学学走路吧!

二、播放课件,理解图书内容。

1、一天,好饿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来到了果园里。1)好饿的小蛇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一口吞下,幼儿模仿吞的动作)3)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引导幼儿用小手比划一下,可以引导孩子把吞了苹果的小蛇亲热地称呼为:苹果蛇。

2、第二天,小蛇又觉得好饿好饿,好饿的小蛇在散步。

播放声音——小蛇吃东西的声音“啊呜、啊呜——咕嘟、咕嘟”。

师:这一次它又吞下了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原来小蛇真的吃了香蕉,肚子都撑起来了,我们就称它为香蕉蛇吧!

3、模仿游戏:好饿的小蛇。

师:哈哈,这条小蛇可真好玩,吃了那么多东西。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她发现了一个带刺的菠萝。小蛇说要带上它的小蛇朋友一起去吃呢!(幼儿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4、吃了这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

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 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小蛇爬呀爬呀,爬到了树上面,再张大嘴巴吃呀吃呀(动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真好吃。)师:最后又吞下了什么? 师:小蛇到哪儿去了?结满红苹果的树呢?哦,全到小蛇的肚子里去了,小蛇变成了果树蛇。

三、创设情境,感受体验好饿的小蛇。

师:好饿的小蛇吃饱了吗?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好饿的小蛇好吗?

1、教师和幼儿模仿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真好吃”,把水果藏到丝袜里。

2、“猜猜,我吃了什么水果呢”?幼儿根据肚子里水果的外形来猜猜吃了什么水果。

总体评价:

教师选择的绘本有趣,符合小班孩子思维兴趣和年龄特点。根据绘本内容将主要情节和重复的语言作为活动目标比较恰当。教师的教态平稳,亲切,语速稍显快了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动静结合,说一说和学着做一做,互相调节,使孩子能长时间地保持兴趣。还提供了形象的操作材料,孩子感官体验非常逼真。

建议:

1、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操作部分不是重点,可以适当缩短。

12.在分区活动中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篇十二

关键词:绘本 阅读 幼教

指南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这充分显示了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是仅靠组织1-2个专门的教育活动就能达到的,而是要我们把这一活动渗透于每日活动之中。区域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

一、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幼儿对于分区活动都比较感兴趣,为此我们让绘本阅读呈现游戏的形式与其他区域相互整合。区域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环境创设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温馨的气氛,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而喜欢读书,在区域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在各个区域里提供多种阅读操作材料,营造一个可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幼儿在环境和材料的作用下有效发展。

(一)利用阅读角,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场所,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拿起书本,也就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首先找一个光线充足、环境适宜的地方供幼儿阅读绘本。除了绘本,在阅读角里垂吊简洁的饰物、铺设地垫,摆放一些可爱的抱枕。幼儿阅读时,播放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等,可以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放松心情安静地阅读。定期更新阅读区的绘本,鉴于幼儿对新绘本并不熟悉,所以投放新绘本时要为幼儿读书,带领幼儿一起阅读,也可以请个别能力强且熟悉绘本的幼儿带读。这样就能让幼儿更好地阅读,也为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教育幼儿爱护绘本,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可与幼儿共同商议,给阅读角取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称,和幼儿一起设计图文并茂的标识和阅读规则、注意事项等。方便幼儿认识游戏规则并一起来遵守,学会自我约束。再次,制作借书卡,允许幼儿将绘本借回家与家长共同阅读。设置“故事讲坛”,在每天晨间接待或者午间接待时间,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喜爱的绘本故事,使幼儿能充分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通过区域环境的渗透,培养幼儿阅读的能力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将“阅读”“环境”“区域游戏”等有机地整合,如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等等。在每个区域中创设有关阅读的环境,让区域游戏完全满足幼儿的需求,他们可以在表演、绘画、制作等区域游戏中获得阅读的快乐。

语言区:将语言区作为绘本阅读的实践操作场所。结合近期开展的语言活动活动,喷绘一些绘本卡片,塑封后用竹签固定住插在盒子上,让幼儿根据不同的图片出示和已有的经验进行排图讲述。如投放《逃家小兔》,鑫悦小朋友拿着插着《逃家小兔》动物卡片的盒子放在桌上,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幼儿听了都围过来,鑫悦小朋友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小兔幻化成各种物体出现的先后,逐一举起卡片给小朋友讲述,幼儿听得很认真,当讲到“小兔想累了,表示不逃了,还是留在这里当妈妈的小宝贝”时,幼儿们都鼓起掌来,鑫悦也感到很自豪。接着其他孩子也争先恐后地来进行讲述,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和表述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创设生动的游戏情景,提供创造性运用绘本的机会

(一)由幼儿主演的绘本

将表演区作为绘本阅读的展示场所。在表演区中幼儿通过故事中的情景进行角色的对话与表演。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把书中的角色具体化、形象化。幼儿在表演区里找到了自信,提高了复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幼儿间的交往能力,对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例如,绘本《想要学魔法的爱探险》,根据绘本内容,孩子们边开着火车边表演:“我叫爱探险,我是拉货物的小火车,每天都在火车道上跑来跑去地拉货物。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变成一列会魔法的小火车……”孩子们为了完成这个表演,做了充分的准备:用纸皮箱做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制作角色头饰、道具等,用各种辅助材料搭建房子、小菜园等。通过这个活动也使孩子明白:原来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神奇的魔法啊,我们要继续用自己的魔法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二)制作亲子绘本

幼儿成长的每个故事都是最温馨的回忆,动员家长一起将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制成绘本,制作出各种形状的亲子绘本。

例如,绘本《昊昊换牙齿了》,换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经历,牙齿小精灵也是很多孩子都听过的故事,于是昊昊的爸爸为他制作了绘本《昊昊换牙齿了》。绘本中,爸爸妈妈为昊昊检查牙齿、牙科中紧张不安的拔牙画面,让小伙伴们倍感熟悉与亲切。绘本的结局改成了:爸爸说,如果上排的牙齿掉了,要扔床底;如果是下排的牙齿掉了,就要扔到屋顶上……

亲子绘本中文字与画面配合巧妙,俏皮可爱地描绘了父母和孩子都熟悉的经验。一个个温馨而风趣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段家长和孩子都同样熟悉的经历!

绘本无声却有生命,绘本阅读会在幼儿产生了浓厚阅读兴趣后成为心灵的对话。通过实践,绘本阅读更能愉悦幼儿心情、陶冶幼儿情操,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让绘本阅读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发展的精神食粮。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重要性下一篇:控感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