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精选9篇)
1.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一
从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成立“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教育联合革新项目”协调组正式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到2014年11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整整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
笔者在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25年发展历程梳理的过程中,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划分为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1990―2002.4)、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2002.4―2010.5)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2010.5至今)三个阶段,并从教育理念、政策法规、学术研究、实践事件四个维度对上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1989年柯林・博尔在其提交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创业教育的概念,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1]。我国随后在1990年成立了协调组,并以6个省市为项目单位,正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但在此阶段,仅有部分政府部门和少数高校意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体对于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还有争议。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正是由于此时创业教育仅得到了部分政府部门的认可,因此虽然在政府行政部门的会议及文件上开始出现有关创业教育及促进创业的论述,但一是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其他政府行政部门很少涉及,二是引导、鼓励性的语句多,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政策。以1998年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和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例,前者提出“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后者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并没有详尽的论述。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对2002年以前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共检索出论文105篇,其中1999年仅有5篇。不难发现,此时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偏少,而且没有出现相应的研究成果。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此阶段的实践尝试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高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在高校层面,1998年清华大学借鉴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做法,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在实践型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值得一提的是此项赛事随后演化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一直持续至今。在政府层面,2000年教育部确定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10个创业园为国家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开始尝试开展创业示范点建设。
二、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专科生和本科生相继毕业,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面对此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靠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从此,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无需再讨论的话题,探讨的内容逐渐转为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2]。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相比前一阶段,此时的政策法规出现了三个明显特点:一是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创业教育从法律的高度给予了认可。二是政府各行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的情况明显增多,开始形成创业教育的合力。例如2005年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就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三是关于创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开始不断出台。以2007年下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为例,该通知明确规定“可按70%抵扣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随着人们对创业教育必要性的逐渐认同,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增加。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仍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对2003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共检索出论文2782篇,其中2010年的论文数量达到875篇。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以2009年的研究论文为例,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从2002年到2010年,无论高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在政府行政部门的`引领下对创业教育开展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在政府层面,首先从国外引进了2项创业培训课程即SYB创业培训和KAB创业培训,一直沿用至今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其次致力于创业教育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09年4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作为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致力于深化、普及和开展创业教育,分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在高校层面,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拉开了我国大学研究与实践创业教育的序幕。在社会层面,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开始注重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多档创业教育主题节目应运而生,如2009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的“青年创业?中国强”大型电视活动和201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举办的“创业有道”系列电视讲座。
三、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2009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调研通过专家鉴定,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创业项目中,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偏低的生存型创业,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3]。另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比例[4]。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创业教育的理念,并最终促使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产生。该理念将创新的元素融入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更正了“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5]及“定位于培养少数创业明星的创业教育理念”[6]等片面观点,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此阶段的政策法规呈现出明显的标准化特点。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文件的形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予以明确。2012年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对“创业基础”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之后,研究成果不断展现。前一阶段关于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温州大学“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7]等成果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另外,这一阶段出版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著作与教材明显增多也从侧面证明了研究取得的成果。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化发展。在高校层面,2011年中央部委所属的10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1630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为践行“让全体学生成为创业教育的受益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了积极尝试。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随后于2012年推广至全国所有高校。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3个阶段。但我国目前仍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且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支点,在未来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林・博尔。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教育研究,1990,(7 )。
[2]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3]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223-224.
[4]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
[5]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 )。
[6]雷家X。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应做的调整[J].青年探索,2011,(1 )。
[7]黄兆信。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手册(试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5.
2.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二
1. 体育的主体产业。
以体育资源为开发直接进行的生产与经营活动, 它是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发挥与体现。主要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咨询业、体育资产经营业等。
2. 体育相关产业。
以体育娱乐为载体, 向消费者间接提供各种用品与服务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主要有体育用品、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新闻与媒介、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建筑等相关产业。这些产业现在基本上不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控制下发展。
3. 体办产业。
体育行政部门或单位利用某些体育资源为弥补经费不足所进行的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如体育场馆出租、餐饮、宾馆、票务会务代理等。
二、按体育产品的物态分类
1. 体育用品业。
(1) 体育服装业。为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运动项目适用的运动鞋、袜、帽、盔、服装、手套、护膝 (腕) 、背包等的生产与流通业。在世界各国, 运动服装已成为服装系列的重要产品之一, 不仅为运动员所用, 而且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宽广。 (2) 体育建筑业。为各种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的行业。各类大型运动会都要兴修与改造一批体育场馆。每个城市都要建筑几座大中型的体育场馆供公共集会和体育比赛用。企事业单位, 特别是在学校要修专用的体育场馆, 在居民社区也要修建一定的体育设施, 所以体育建筑业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3) 体育器械业。为各种体育活动提供运动、健身、娱乐器材的生产与流通业。如各种健身器械, 武术器械, 各种球、网、台、板、拍、支架、篮架, 各种运动用车船, 水上、冰雪、登山运动设备, 塑胶跑道、体育比赛的计时、记分设备等, 种类极其繁多, 是体育产业中产值最高, 也是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另外还包括为了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或国民体质健康的科研仪器行业, 其中有一部分是从医疗器械中转移过来的。 (4) 运动饮料业。为了满足人们运动前后特殊营养物质摄取而开发的专业饮品业。由于运动饮料很容易被日常生活接受, 并形成习惯, 所以这类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很大。
2. 体育服务业。
(1) 体育竞赛表演业。通过体育表演或运动竞赛向社会提供观赏、娱乐的行业。投资者提供资金组成俱乐部等形式的经济实体, 招聘教练员, 选拔运动员, 进行训练、竞赛与表演, 收取门票费、运动人才转让费、电视转播费、广告费等, 也可以通过开发体育无形资产, 接受赞助和发行纪念品等活动获取资金。 (2) 体育健身活动业。利用各种体育设施, 由体育指导员为健身健美活动参与者提供组织管理、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术指导、医学监测、运动康复, 帮助其增进身心健康, 增强体质, 收取相应酬金的经营性行业。 (3) 体育场馆租赁业。向企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或个人出租运动场地和设施, 收取租赁金的行业。这类场馆可长期出租, 也可临时借用, 可做体育活动用, 亦可用于非体育活动, 如会议、考场、文艺演出等。 (4) 体育养殖业。体育比赛用的种马、种鸽、种犬、种牛等动物的养殖与训练的行业。 (5) 体育会展业。为体育工作会议、学术会议、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培训班、展览会、博览会等活动提供各种会议会场、餐饮、交通、会务服务的行业。
三、按消费者的参与动机分类
1. 体育健身业。包括健身指导、健美减肥塑身、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疗养等。
2. 体育休闲娱乐业。
为闲暇消遣者提供运动娱乐的服务行业, 如台球厅、轮滑场、保龄球馆、跑马场等, 收取门票或活动费, 这类产业提供的是场地和器材设备以及维修和管理等服务。另外还有运动游戏, 如各种球类游戏、车船运动;极限运动, 如蹦极、攀岩、滑翔伞等;水上、冰雪活动, 如漂流、潜水、滑雪等。
四、按经营、集资方式分类
1. 体育彩票业。
国家主管部门以筹集各类大型体育运动会举办资金、资助社会体育活动等名义, 所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的、供人们自愿购买并能够证明购买人拥有按照特定规则获取奖励权利的彩票行业。体育彩票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一种特殊商品, 它是计划行为和市场行为、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对立统一, 不能完全市场化。
2. 体育赞助业。
以体育部门、体育活动为赞助对象, 赞助方与接受赞助方之间以支持 (金钱、实物、技术或劳务等) 和回报 (冠名、广告、专利和促稍等权利) 交换为中心, 平等合作、共同得益的商业行为。
3. 体育广告业。
利用各种运动会或赛事或其他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广告载体, 将企业、产品名称与运动会 (体育活动) 联系起来, 通过树立企业形象、促悄产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等使厂商获取实际利益, 使体育部门获得竞赛费用的业务活动。广告是大型运动会的主要资金来源。
4. 体育育节目电视转播业。
指举行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集会等公众活动时, 许可他人进行电视转播, 主办方由此可能获得报酬的权利。电视转播权属著作权的范畴, 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是体育场馆、运动赛事、体育俱乐部的重要收益来源之一。
5. 体育经纪人业。
以获取佣金为目的, 与体育相关人员或组织签订委托合同, 充当委托人与第三者之间有关职业运动、体育竞赛、商务活动等事宜的订约媒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纪组织。体育经纪人主要从事体育比赛的策划、组织、宣传, 代理各种与体育比赛有关的商务活动, 如赛场广告、电视转播权;作为运动员的代理人, 帮助运动员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如签约、转会、形象开发、财务收支等;参与体育活动中各种经济到纷的调停、仲裁、法律诉讼等过程。
参考文献
[1]卢元镇:关于体育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J].体育科研, 2000, 21 (4)
3.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大众滑雪 旅游产业 群众体育
在冬季,推广大众滑雪是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最好时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它既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例的改变,使得大众体育成为一种人的生理需要。较长的寒冷冬季,工时制的改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都为人们从事冬季体育运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一、大力發展大众滑雪旅游产业
1.我国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在我国,滑雪旅游是从1996年在黑龙江举办第3届亚冬会后开始兴起的。在短短的几年里,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四川、云南、内蒙、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已建起滑雪场280多个,滑雪爱好者超过600万人,每年的滑雪产业收入达数百亿元。据专家分析预测,10年后,全国滑雪爱好者会达到1 500万人,将超过总人口的1%。为扩大冰雪产业,黑龙江省政府聘请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为黑龙江省制定了一个“2003—2020年滑雪产业开发专项规划”。专家认为,到2020年,黑龙江省的滑雪爱好者人数按合理的和保守的预测,可望达到全省总人口的2%。中国大众滑雪旅游的热潮必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富裕起来的人们,又会选择现代的健身运动和休闲方式,不断产生新的滑雪爱好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作出了极好的例证。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
2.小康社会为大众滑雪旅游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滑雪产业最大的优势是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的经济10年来保持着快速的发展,近几年在世界主要经济国家发展暂缓的形势下,中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仍然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社会经济基础的增加意味着人民收入的必然增加。据国际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今后50年内仍会保持发展,将形成一个极大的国际性市场。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每年滑雪人口600多万,仅占0.046%,而我们的近邻韩国的滑雪人口接近总人口的30%,日本也占到13~15%。按日本的比例计算,全年滑雪人次在1 300多万。如果中国达到1.2%就会是1500万人次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人口分布等来推测,10年之内将会接近这个数字。
3.大众滑雪旅游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滑雪是一项既浪漫又刺激的体育运动。它不同于其他场馆运动,人们远离喧嚣的都市而投身于大自然的林海雪原,山野的纯净与壮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雪上的运动与刺激,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对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有明显改善。滑雪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健康的护卫者、精神的慰藉者、生活娱乐的新宠、生活品味的象征、流行文化的元素、时尚风雅的符号、阶层区隔的挡板、消费社会的前卫。在发达国家,冬季滑雪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户外健身运动。大众滑雪运动的普及,还有利于滑雪竞技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在亚冬会和冬奥会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国的综合国力。
二、发展大众滑雪旅游产业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科学开发、规范管理
在今天,滑雪旅游已成为令人心动的“白金产 业”,滑雪场兴建方兴未艾。短短几年,黑龙江省就建起了57家滑雪场,全国已超过280家。对于滑雪场的自然资源、建设和管理标准,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国滑雪协会章程》这样两个可参考的文件。为加强管理,2005年,国家滑雪协会制定了滑雪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滑雪场的滑雪装备、雪场交通、雪场安全、雪场标识、雪场标准、医疗中心等方面作出规定,这对旅游滑雪场的规范管理起到一定作用。
2.大众滑雪的价格应采取低价渗透策略
随着中国大众滑雪事业的快速发展,滑雪已经不再是所谓的“贵族运动”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对日益扩大的初级滑雪者队伍应当降低滑雪场的收费价格,尤其是要降低对初学者滑雪的价格,实行初级雪道低价、高级雪道高价、青少年学生优惠价政策,以培育大众滑雪旅游市场。
3.在学校中普及体育滑雪旅游教育
目前,全民健身运动已在迅速普及。在有条件的区域,一些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可以将滑雪作为一项健身运动来推广。这对于体育滑雪旅游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建设性的举措。这几年,吉林省体育局在全省大力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学校体育活动,这是在学校中普及体育滑雪旅游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4.借助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推广大众滑雪运动
我国成功地承办了长春2007年亚运会,承办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还在积极申办冬奥会。2008年,我国在齐齐哈尔举办全国冬运会;这些大型冬季运动会,极大地促进了冰雪运动的开展。承办这些运动会的城市,要以申办、承办综合性冰雪赛事为契机,以竞技体育为中介,打造经济、政治、文化、大众体育、旅游和商贸发展的新平台。承办大型运动会,可使城市市容、市貌有大的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场地、场馆,促使群众性冰雪运动广为普及和开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创造我国体育滑雪旅游规模化经营的新台阶。在一定程度上说,举办综合性的运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众滑雪运动现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一个朝阳产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体系,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大力宣传滑雪旅游产业,以便引起社会对规范开发大众滑雪旅游产业的重视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田有年.我国滑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4.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 篇四
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
1985年国务院颁发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首次将体育事业列入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既然是第三产业,就必须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推进市场发展方向,是深化体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其运作、管理方式必须符合经济规律,按市场发展的运行机制运作.同时发展我国体育市场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现状及世界先进国家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状况加以分析、对比、研究,提出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战略.
作 者:何蕊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ECONOMY 年,卷(期): “”(4) 分类号:F062.9 关键词:体育产业 体育市场化 市场经济 发展战略5.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五
熊澄宇2011年05月09日15:2
2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04&ZD013),成果有多篇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世界战略格局向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中起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民族文化、市场经济、科技发展、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有初步的进展,但总体落后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也有明显的距离。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并存的特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传媒、管理、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因此,在我国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国家社科基金设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课题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与校内外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试点单位广泛合作,在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提供咨询、文化产业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
1、依托课题建立的跨院系研究机构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平台。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根据总书记关于“要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就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作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的指示精神,决定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成立跨院系校级科研机构,推动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建设。2004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开题论证会和清华大学文化产业中心成立大会同时进行,首席专家熊澄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时任中宣部副秘书长邬书林到会揭牌并发表讲话,文化部、教育部、国新办、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参会并发表意见。中心成立三年来,多次组织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国际学术论坛,通过走访和合作研究,与美、英、法、澳、日、韩、新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近二十册,完成各类研究和调查报告十余部。研究中心2004年底被教育部评为本学科唯一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底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2、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建立“研学产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在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方面,整合学校内外和国内外相关资源,建立了“研学产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学术队伍以清华大学为主,邀请全国其他高校和重点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兼职、合作或承担子课题等不同方式加入,使学术研究始终以一种开门、开放和动态的方式进行,便于研究人员打破体制约束,为国家项目服务。研究工作以学术队伍为主,邀请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文化部等国家行业有关主管人员和主要试点地区和相关文化产业试点单位人员参加,使得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和部门决策服务,也能为试点工作服务,并及时总结试点成果进入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三年来,持续为新华社《动态清样》提供观点和内容,发布《传媒产业年度报告》三期和二十多期的《文化产业研究》双月内刊,并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瞭望》周刊等重要媒体发表专题文章,使得研究成果来自实践,用之实践,并为实践所检验,所完善;这种“主管部门-研究教学机构-产业单位”紧密联系的运作链条的建立,不仅是高校科研体制的创新,也是国家科研体制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
3、为中央决策服务,为地方实践服务。
从2004年到2007年,课题组多次接受和参与中央及有关部委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题咨询、规划论证和政策研讨,直接参与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和论证。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向刘云山同志汇报关于概念的辨析和构成文化产业四个核心要素的思考。在广东,就
文化经济和文化生产力等相关理论问题,根据张德江同志的指示,向广东省委中心组作了汇报和解读。在北京,根据刘淇同志的指示,在北京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就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年来,根据领导指示和有关部门安排,与13个省市党委中心组就区域文化产业和社会发展问题作了讲座和交流。
课题组调研了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山西、山东、吉林、黑龙江、四川等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路。以北京市、广东省、云南省三个中央试点地区为对象,直接参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思路研究;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发展的差异。在为地方实践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得到了第一手的数据和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一方面能发现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使决策建议更切合实际。
4、理论创新
(1)文化产业基本概念与理论观点
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理论阐释和辨析,对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基本概念混淆而产生的困惑进行了解答。提出“概念就是话语权,概念就是议程设置,概念的提出要慎重,概念提出后要保持相对稳定,概念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战略”等思路,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将产生新的变化,并论证了文化是生产力,而且在一定情况下还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观点。在经济建设中心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社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时,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就凸现,将逐步发展成为了第一生产力。提出文化产业由内容、科技、资本、服务四个核心要素构成,其中内容决定社会需求,科技决定产业形态,资本决定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
(2)文化产业的资本形态与其发展的五个阶段
通过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概念的梳理与辨析,提出文化产业的资本形态区别于文化资本概念,应分为科技资本、人力资本、虚拟资本、产业资本和战略资本;第一种资本形态,科技资本,是作为知识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二种资本形态,人力资本,是作为身体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三种资本形态,象征资本,是作为规则符号的文化资本;第四种资本形态,产业资本,是作为产业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五种资本形态,战略资本,是作为信息符号的文化资本。由此在资本形态深入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文化与资本的矛盾得以解决,而且资本赋予文化以新的信息资源与产业实力,文化借助资本得以增值、交易与扩张。同时,与这五种资本对应提出了文化产业资本发展的五个阶段。
(3)媒介集团竞争力方面的理论贡献
提出了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根植于传媒本身综合能力;是传媒机构拥有的累积性的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整合,三种知识资本的整合让媒体能比其他媒体更有效地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最终决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组织资本包括治理机制、管理结构、战略模式等重要要素。社会资本包含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两类,前者的集中化、商业化表现就是传媒品牌;后者主要是指社会网络。
(4)广告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贡献
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广告产业结构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界定了影响广告产业发展变化的六类因素,指出中国广告产业具有支持宏观经济-社会结构动态均衡运行的作用,同时发现广告产业结构中的基本构成因素之间存有结构性关系紧张,并进一步提出了这些因素在广告产业结构未来变化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指出新的因素的出现可能从结构外部,或结构内部的某一部分开始,继而影响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结构间关系或结构组成部分间关系的调整,乃至发生重要变化。通过综合审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作用与广告产业现状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产业结构与外部经济-社会结构关系的影响,从而对广告产业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做出评价。其评价标准具有双重特点,既考虑到保持广告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也充分关注广告产业与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之间的健康互动关系。
(5)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方面的理论贡献
指出世界文化产业的竞争以“文化贴现”博弈为轴心,以获取“外部利益”为隐含诉求,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三大国际竞争战略进行了理论探讨。
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文化“侵略”与文化消费的关系,指出“文化侵略”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本土文化投放于非本土文化的国家与区域,使他国的文化削弱,甚至消亡。而文化消费是生产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与文化侵略是有差别的。
对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全球市场的“瓶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汉语语言特点、传播者与受众的文化价值差异、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5、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主席单位,中心于2006年5月、2007 年5月召开了两次全国会议,召集全国40余所设有文化产业专业的相关高等学校,研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向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提出了学科建设建议书,争取文化产业成为高等学校学科体系中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带动相关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经过努力,目前在清华大学校内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增设了文化产业与传媒经济博士研究方向,并已开始招生。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培养了五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人员,有三人出站被评为优秀,相关媒体还
发了专题报道。韩国文化振兴院、澳大利亚昆士南理工大学国家创意产业中心、英国伦敦大学艺术学院均向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项目课题组提出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国际高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建议。
6、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是一门与实践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本课题在“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下,对理论研究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迫切需求。
6.我国航空体育运动发展及对策研究 篇六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思路
2.航空体育运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1概念界定
2.1.1航空
2.1.2航空器
2.1.3通用航空
2.1.4航空体育运动
2.2项目分类
2.2.1航空器分类
2.2.2通用航空的分类
2.2.3航空体育运动的分类
3.航空体育运动的特色特点
3.1广泛性与突发性
3.2航空体育具有很强的行业依附性
3.3航空体育运动的地区差异性
3.3.1世界通用航空和我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间的比较
3.3.2我国通用航空的地区飞行比较
3.3.3我国通用航空作业量企业数量比较
3.4航空体育运动发展的不稳定性
3.5航空体育运动是资金技术密集行业
4.国内外航空体育运动的发展概况
4.1国外航空体育发展述略
4.1.1萌芽时期
4.4.2发展时期
·跳伞运动
·滑翔运动
·航空模型
·飞行俱乐部运动的兴起和航空比赛
4.2我国航空体育运动的历史演进
4.2.1古代飞行器的构想和实践
4.2.2我国航空事业述略
·近代我国航空事业的发端
·我国航空体育的现状
5.发展我国航空体育所面临的问题
5.1我国国情
5.2综合国力
5.2.1我国经济状况
5.2.2我国大众的就业问题
5.2.3我国私营企业的崛起
5.2.4航空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5.3发展航空体育运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5.3.1认识问题
5.3.2政策问题
5.3.3协调问题
5.3.4企业问题
6.我国航空体育运动发展诸因素的分析
6.1需求因素分析
6.2资金因素的分析
6.3政策因素的分析
6.4市场培育分析
7.我国航空体育运动的发展思路
7.1发展我国航空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
7.2发展我国航空体育运动的目标和重点
7.3航空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式
7.4航空体育运动的管理形式
8.我国航空体育运动发展的对策
8.1关于航空体育社会化
8.1.1航空体育运动组织领导的社会化
8.1.2航空体育运动经费来源社会化
8.1.3航空体育运动设施社会化
8.1.4航空体育运动方式社会化
8.1.5航空体育运动要宣传鼓动社会化
8.2关于航空体育市场化
8.2.1建立适合我国航空体育运动发展的政治环境
8.2.2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航空体育运动的市场环境
8.2.3航空体育运动的市场消费与需求
8.2.4完善航空体育运动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8.2.5改革航空体育运动的收费制度
8.3关于航空体育产业和产业化
8.3.1航空体育运动产业和产业化的概念
8.3.2航空体育从业人员要更新经营观念
8.3.3多方协调拓宽经营思路
·充分利用开发现有资源
·开展跨地区经营
·开展多渠道经营
8.3.4抓住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
·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发展航空体育运动
·在航空体育运动发展中开辟航空旅游资源
·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航空体育运动
8.3.5航空体育运动产业的内容
8.3.6航空体育运动产品的分类
8.3.7航空体育运动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8.3.8航空体育运动对刺激经济增长起着拉动作用
8.3.9航空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
·航空体育运动是现代社会的橱窗·航空体育运动有维护社会健康的作用
·航空体育运动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9.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7.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七
1 建国初期群众体育
建国初期从时间上来说是从1949~1979年这一时间段。该时期, 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 政府提出了效仿苏联的全民动员参与的以“增强国民体质”为主要目的的劳卫制等;在奥林匹克运动沦为东西方阵营意识形态对垒的政治工具后, 中国被迫退出了世界竞技体育的赛场, 捍卫了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争取恢复合法权益和地位。所以, 在建国初期这一时期, 我国的群众体育是全民的、初级的, 注重了增强体魄, 捍卫国家领土, 忽略了群众体育的娱乐性和竞技性。但这却违背了群众体育的要求, 所以这阶段的群众教育具有政治目的, 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体育
文化大革命时期从时间上是从1966~1976年这一时间段。在这一事件, 在“大跃进”运动、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四人帮”等反革命集团的影响下, 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定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即“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 , 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 使“左”倾错误方针席卷了全国。
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我国的群众体育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倒退现象。因为, 在这阶段的头几年, 从事体育活动就被认作“资产阶级享乐思想和行为”, 所以几乎见不得群众体育活动。1970年, 政治局势好转, 群众体育有所转机, 但到了1976年, 四人帮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 群众体育再次受到巨大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时期, 群众体育在该历史时期下, 举步维艰。也说明了, 群众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靠社会的稳定发展。
3 改革开放时期的群众体育
改革开放时期从时间上是从1979~2008年这一时间段。这一时间段, 和平和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在这一主旋律下, 我国的群众体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具体划分为:1979~1984年是群众体育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1985~1994年是我国群众体育调整发展阶段, 1995~2008年进一步发展阶段。应该说两位学者的划分依据不一致, 导致划分的结果不同。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体育的总体指导思想: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重点抓提高, 即竞技体育的发展优先于群众体育。在竞技体育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下大大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到90年代末期, 群众体育群众办的形式蔚然成风, 群众体育的发展形成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的体育社会化程度还存在不足, 体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虽循序渐进地改革发展, 但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有些行政手段滞后。
4 后奥运时期的群众体育
后奥运时期从时间上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一阶段由于受到身边奥运会的影响, 人们对于体育运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认识到竞技体育的重要性, 所以在这时期, 从1932年刘长春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到1984年许海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竞技体育的世纪圆梦, 我国的竞技体育达到了巅峰。同时, 群众体育也随之发展, 但却与竞技体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不够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发展我国大众体育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作为学校, 是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 通过该场所也可以有效地开展群众体育。国家对于场馆比例配置, 器材使用保障出台相关政策, 但在一系列体育设施完善的同时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场馆闲置、利用率低。对于小城镇或者社区来说, 采用的很多配套设施, 没有被合理的运用, 对于社区体育健身路径来说, 无人管理, 形同虚设。以后, 公共体育场馆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另外, 对于学校体育场馆来说, 其闲置, 同时不向社会开放, 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至于福利性体育彩票建成的社区体育健身路径也是缺乏管理, 锈迹斑驳之后, 更是无人问津, 形同虚设。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有待深化改革, 竞技训练的场馆资源浪费, 学校体育场馆的闲置与面向社会开放不足、社区配套体育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也突出。
4.2 群众健身观念差, 健身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30年, 国人的思想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 追求“儒雅”、“谦静”等思想, “好静不好动”的健身意识, 对西方传入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是不能很好融合应用, 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因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等影响了其传播的广泛性。因此, 现代群众体育项目能否满足人们的这些要求是决定其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指标;其次城镇和乡村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大众体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5 结语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 我国的群众体育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艰难过程, 该过程呈现出与竞技体育的不协调现象。该过程是实际存在的, 我们必须正确客观的对待。如何根据发展较快的竞技体育的模式来发展我国的群众体育, 是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思路, 也是将体育回归为人民服务本质的需要。随着人们对于参加体育锻炼意识的不断增强, 我国群众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激情也变得越来越高涨,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 我国的群众体育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11-03-04.
[2]阿荣.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提供科学依据[N].内蒙古日报 (汉) , 2010-04-11.
[3]李福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N].徐州日报, 2005-06-10.
[4]刘军, 常敏.竞技之花结硕果全民健身涌热潮[N].驻马店日报, 2008-08-13.
[5]自治区体育局办公室提供.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内蒙古体育事业新辉煌[N].内蒙古日报 (汉) , 2010-12-23.
[6]叶滨.300万市民活动筋骨常态化[N].哈尔滨日报, 2009-05-31.
[7]赵乾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实现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N].甘肃经济日报, 2011-09-21.
8.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段;继续教育;影响;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92—04
我国自2008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随着而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开始面临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威胁。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教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经济社会发生转变的时期,将会给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别的国家是如何面对“威胁”来发展继续教育的,我国在结合本国特色的基础上,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中等收入阶段”的产生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概念,它是指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 1 000美元的贫困线后会很快奔向1 000美元至3 000美元的起飞阶段,然而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或受外部冲击,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从而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状态,即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3]。“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源于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市化加速、资本账户开放等问题都可能成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1]。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后会表现出以下特征: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加剧,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造成畸形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金融体系脆弱。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各不相同:既有掉入“陷阱”而难以自拔的,如拉美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却因为没有处理好发展战略、收入分配差距和对外经济关系等问题,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有成功跨越“陷阱”的,如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国内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战略等途径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有身陷其中正在努力摆脱的,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5]。
我国2008年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不得不面对如何在加速发展过程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当前可能导致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方面,经济增长使各类要素成本迅速上升,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断减少,各地城镇化超常发展引起各类社会问题;社会方面,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和积累,可能反过来阻碍经济增长;政治方面,前期改革过程中的既得利益群体可能退化为下一步改革的阻碍者,改革会越改越难;国际方面,我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新发展使西方国家普遍感觉到“中国威胁”,他们对我国民主、人权以及贸易问题的诘难和攻击此起彼伏[6]。教育方面,全国经济的一体化的影响,继续教育也将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就要求我国对课程审定、管理机制以及与国际联合办学等方面要重新的定位和思考,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提升继续教育水平的同时,来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我国目前需要探索的领域,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发展实况,有的放矢地跨越。
二、“中等收入阶段”国际经验启示
(一)德国的继续教育经验启示
德国的继续教育体制健全,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德国重视在继续教育领域的法律保障建设;形成多种管理模式,有效地保证继续教育的稳定、持续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地整合和更新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构建竞争评估机制,并与效益挂钩,有效促进继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1.重视法律体系的建设
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针对成人教育颁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规,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上百部的法令,涉及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政府不断地修订继续教育的法律条款,并不断地完善,有效地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在《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中指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职业继续教育是未来社会和经济的钥匙,并提出要加强职业继续教育立法,规定所有职员有权享受每年5天的带薪职业继续教育[6]。德国的继续教育法有《劳动促进法》、《职业教育法》、《联邦促进培训法》、《高校常规法》等,分别从多领域、多层次规定继续教育运行的管理机制。以法律的权威确定了继续教育的地位、办学的机制、组织形式以及经费政策等。德国的继续教育有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确保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在课时量、课程内容以及模式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不得违反规定,为不同行业的就业者创造了学习的平台,让他们不断地提升技能和水平,使其就业更具有竞争力。
2.形成多种模式的管理体系,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
办学的核心在于管理,管理的目的在于质量。近年来,德国继续教育借鉴工商业质量标准管理办法,在继续教育领域推行一系列的质量测试保障等体系,作为质量监督和评估的标准。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由权威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主要的成人教育联合会共同参与制定,目前,该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范畴:机构与项目规划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组织机构管理质量以及教学成果质量[6]。在运行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他们强调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依靠完善的技术体系,而且也在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科学指导和人文管理以及敬业的态度等。德国继续教育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办学格局多样,涉及的专业广泛、学习内容实用、学习时间灵活、培训模式多元,受到了广大受教育者的热烈欢迎。
3.经费来源多元,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德国的继续教育经营模式是国家和企业合办。正因如此,教育经费的来源有政府以及企业出资,还有慈善公益、学员所交学费以及个人捐资等途径。德国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投资经费在逐年上升。教育教育机构,主要是国民大学,政府每年会为国民大学筹集经费,减轻大学办学压力。德国的继续教育机构众多,所需资金量也大。德国解决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以下四种:企业、联邦劳动局、公共财政经费(联邦、州和市县政府)以及继续教育的参加者[7]。德国政府鼓励私企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办学,鼓励个人和私企出资支持继续教育运行和发展。经费的来源多元化确保了继续教育的顺利经营。由此可见,德国从政府到个人都非常重视和支持继续教育的发展。
4.建立长效竞争机制,推动继续教育不断发展
德国继续教育将效益和竞争机制融入到管理体系中,推动本国继续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方面,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继续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本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探索之路。德国对继续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严格的审定,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如德国高等教育总法制定提出引进新的实验性教学课程,这使得毕业生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就业成功。德国的文化部在波恩设立专门的高等学校课程审定授权委员会,由14个成员组成,分别代表联邦州大学、大学生和职业界[8]。委员会具有审定新课程质量标准与程序的职能,有效保证与市场接轨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课程。德国有知名度的课程审定代理机构还被授权颁发比较权威的继续教育证书。德国的课程审定程序严格,这有利于教育的质量,对社会产生影响效应,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加学习,赢得了效益,这是相互促进的结果。总之,质量决定着效益与竞争力。德国职业继续教育机构相互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有来自外部的,也有内部的,这种竞争也有助于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日本的继续教育经验启示
我国在发展本国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实施的经验。日本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比较完善,实行校企一体化,严格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强大学校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一切都围绕为学生服务。这些好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
1.继续教育体系完善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体制非常完善。重视学校和地方的联系,依托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大学、协会等教育機构,进行职业技术的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日本继续教育体系,突出的优势在于高效、健全的服务体系,围绕着学员学习培训为核心,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保障,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实效。优质的专兼职师资力量以及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评价反馈机制为学员的培训提供了各个层面的保障,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各种教育协会也作为培训的辅助手段,协会工作人员对参加学习的学员进行现场实践指导,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2.实行校企一体化
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一方面,学校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是为企业服务的;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教育基地,为学员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平台。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对校企一体化进行法律的保障。事实证明,校企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得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和训练,让学生们更快地适应角色,强化技能,达到学习目标和就业的目的。
3.重视职业资格
日本实行资格准入制,对职业资格的审核制度非常严格。获得职业资格,学员们才可以持证上岗。日本的继续教育,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学校里面安排的实践课不少于50%,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在课堂上,教师非常注重学生操作的训练,一节课分为两个部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拟操作。这样的课堂教育有助于学员加深巩固课堂成果,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将学生培养为实用型技术人才。
4.实行课程的全面开放
日本继续教育大学课程面向全社会开放,社会各个层面想参加学习的人都可以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普及了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做到了资源共享。这种教育服务的理念是要我们学习的,我们国家也可以采取这样方式,尽量满足广大农民的学习需求,为他们做好继续教育服务支持。
5.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共享教育资源
日本非常重视开放大学和其他大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交流合作,学校之间达成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互认和转化的协议,为学生自由选课提供了便利条件。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被本国其他大学采用,专家资源在大学之间共享,课程学分在大学之间被承认。由此可见,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可以跨域共享、互通有无,全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赋予学生选课的自主权。
三、“中等收入阶段”我国发展继续教育的启示与对策
1.优化办学,创新机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优化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学习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现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质量的提升。我国明确提出: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相互衔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互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9]。要充分发挥高校成人与继续教育的作用,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广泛开展具有市场需求的各类教育技术培训。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继续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要加大,不断地创新培养机制,优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提升我国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竞争力优势。
2.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为继续教育提供良好平台
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要坚持“三教统筹”,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三者相结合,农科教相结合。一是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和领导,各级机构,落实责任,权责明晰。可以考虑将继续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作为政绩的考核内容。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对于远程教育项目设置专项基金,保证各个环节的衔接的紧密,保证继续教育的全面到位。三是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层面法制建设,保护受教育的权利,为各种模式的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四是构建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将信息传输并更新,让学员通过网络了解信息,相互交流,实现继续教育的提升和跨越。五是开发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更新培训模式,大力推广继续教育及应用型技术。面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3.建立竞争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和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
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教学,是推动区域經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训培养机制。如积极加强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职业教育相互联系和合作,通过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方式,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让职业教育内容体现先进的理念和实用的技术指导[10]。单位和个人要认真执行《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健全学历证书、培训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增加就业途径[11]。建立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为学员的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交流平台。
4.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继续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育行政机构、培训结构要给予统筹、整合和利用,充分挖掘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远程培训项目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合作,有效推进继续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科学指导,密切联系各个环节,发挥各自职能。大力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让师资、课程等教育相关的信息互通有无,整合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资源等。坚持高校支援地方,利用当地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对继续教育内容、培养模式等给予指导。采取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促进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强化校际之间的合作,让继续教育面向大众,推动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5.推广各类教育培训
我国的建设需要广大的人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推广各类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大力推广科技培训,培养新型劳动者。在参加培训的人中,选拔骨干力量,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经费支持以及专家指导,鼓励他们生产和创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市场开发。远程培训要切合人群实际情况以及文化水平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的质量。让学员能够真正地胜任工作,成为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第三,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辐射面广、传播快的优势,大力普及生产技术培训,不仅提高人民的科普水平,也帮助他们掌握操作的实用技能,促使他们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掌握致富的手段,促进经济的发展。
6.加强继续教育的法律建设,完善继续教育体制
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法律最为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制度的健全,以及法律的保障,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教育权益,如课时量以及教育经费的保证等。通过法律的建设,对继续教育终生学习体制给予宣传,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营造主动学习氛围。制定相关的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以及教育条例,用制度来完善和促进继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德国的继续教育非常发达,作为继续教育发展的范本,他们非常重视法律建设,我们有必要去加强和重视法律建设,采取“依法护教”。
7.加强国际合作,打造继续教育的品牌
继续教育只有提升质量,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目标方面,与企业联合办学,侧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内容方面,采用集中面授、网络视频和实地操作等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采用互动式、参与式的课堂设计,探索和推广项目模块教学。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办学经验,扩大开放的程度,将国外的管理体制吸收进来,并拓展实践。可以先建立示范区,做得好的大学示范引领带动薄弱地区,相互促进,进而继续推广。这要求政府的支持,建立相关的政策,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继续教育机构积极地与国外的对口大学联络合作,并推荐优秀的学员出国访学,做到实质性的提升。其次,加强国际联合办学项目的跟踪和评估,保证办学的质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避免办学资金的浪费。三是构建成人与继续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探索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引进一套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的培训体系,充分开发、整合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9]。
参考文献:
[1]仪明金,郭得力,王铁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3):57—60.
[2]陈彩娟.借鉴日韩新发展经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未来与发展,2012,(6):39—43.
[3]“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启示[EB/OL].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developments_global/2010—10/4617.html.
[4]贾凤兰.中等收入陷阱[J].求是,2010,(20):64.
[5]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当代经济,2010,(15):7—8.
[6]林翔.德国职业继续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7]潘玉萍.德国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49—151.
[8]戴凌云.德国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J].继续教育,2004,(12):60—61.
[9]王文静.浅析我国普通高校成人与继续教育的发展[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8):15—16 .
[10] 黄平.以创新为动力 促进县域农业发展[C].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2009—11—17.
9.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九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主要对北京年北京奥运会后,发表于各类期刊上的有关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影响等方面的文章进行进行研读并分析,来阐述北京奥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的新的历史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北京奥对我国群众发展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群众体育;影响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并努力追求自身的幸福感,而身心健康无疑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自身幸福感提升的前提条件。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士气,为我国群众体育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使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也对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提升居民自身幸福感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转变,使体育工作重心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这使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观念等将大大增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等得到协调发展,最终使大众体育管理体系逐渐得到改善。
1.群众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1群众体育的内涵
群众体育是指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他们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兴趣爱好、自然环境等自愿参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二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这方面区别于竞技体育。
1.2群众体育的特征
1.2.1管理体制的缺位
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呈现出一个显著基本特征,就是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但是,由于“金牌战略”的实施,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上对竞技体育进行全方位倾斜,导致群众体育管理资源的严重不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与竞技体育极不协调,严重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有效发展。而且,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群众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非常薄弱,部分地区甚至是“空白”,这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的一个“瓶颈”。
1.2.2发展的渐进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体制的改革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至1992年,我国群众体育开始向社会迈进。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开始至今,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不断深入,群众体育的产业化问题在此阶段出现新气象,其管理体制也开始由“单位制”向“社区”过渡。
1.2.3主体和功能的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主体在个人主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社会主体与国家主体共存的格局。这种主体多元化的变化又导致了我国群众体育功能的扩展。群众体育的最本质功能是健身和娱乐,但是社会主体和国家主体从它们的功利目的出发,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从而产生了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些非本质功能。这种群众体育功能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群众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2.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群众体育带来的后效应
2.1 奥运会提高了我国群众体育的意识
北京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奥运会的精神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植根于我国人民群众,并在人群中传播,这为掀起全民健身的浪潮奠定了基础。从历届各国举办奥运会后,群众体育发展动态可以看出,举办奥运会后,该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人数将大幅增加,国民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
2.2 奥运会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
体育设施是群众体育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也是一个固定的、有形的和基本的体育产业。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相政府借此机会抓住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有利时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发行体育彩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体育广场、全民健身公园、小篮板、乒乓球台等措施,极大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条件,维持了他们的健身热情。
3.奥运战略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之间的现矛盾
3.1奥运争光计划降低了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
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发展密切相关的群众体育的发展仍比较滞后,无论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还是在发展规模上,都难以与竞技体育相提并论。尤其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凸现群众体育的弱势地位和辅助地位。随然当前我国的体育人口、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国民平均运动时间、平均运动健身消费等数据比北京奥运会前有所改观,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
3.2 北京奥运会拉大我国群众体育城乡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先天的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后天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各地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如此。体育消费是一种“非必须”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目前,我国的发展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人口较之东部来说数量相对较少,而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历史因素等造就了西部广大地区较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以及边境等落后地区。
3.3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加速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体育一直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不尽人意,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体育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现阶段我国农村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还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以及组织化程度,与城市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
4.北京奥运会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4.1转变观念大力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
目前,在城市地区我们清晰看到人们能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所提高,体育人口也逐渐增加,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国群众体育的体制还不很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仍需加强。然而推进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依靠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投资、捐赠等形式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对体育工作的职责要不断强化,结合本单位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群众体育工作。
4.2加强体育制度和法规制定保证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提高
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不断提升,体育制度和法规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20北京年“两会”期间,相关人士呼吁《全民健身条例》尽快出台。并一再强调: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出台《全民健身条例》是切实履行政府公共职能、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需要,将极大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社会体育意识,弘扬奥运精神,继承奥运遗产,更好地人文奥运的内涵,旨在推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4.3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建立具适合我国国情的群众体育管理体系
社会、国家和民众既需要发展群众体育,又需要发展竞技体育,而且二者必须协调发展。体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回归本质就是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目前,我们要努力实现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转变。但同时我们要明确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能忘记群众体育这个根本,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5.结论
北京北京奥运会为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提供了大好契机。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转变,使体育工作重心出现以竞技体育为重点逐步转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要兼顾发展的局面转变,并使群众体育发展日益从竞技体育中剥离出来,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缓解压力、增进健康为目标,最终使群众体育也逐步与世界社会体育接轨,朝着大众化、多元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社区的体育发展模式分析论文06-22
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橡胶产业的提案08-19
我国与周边国家幼儿体育教育的差异及对策06-20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09-05
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11-13
当前我国动物疫苗产业发展趋势08-08
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10-09
我国西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选择10-05
我国企业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研究08-17
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