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通用8篇)
1.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 篇一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现状
根据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估算,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48㎜,降水总量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形成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合计约2.8万亿m3,并具有以下特点。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1%;亩均水资源量为1442 m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亩均2353 m3/亩的61%。
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1)南方片,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2)北方片,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辽、黄、淮、海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3)西北片,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337万km2约占全国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
从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资源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49年的1000多亿 m3增加到2000年的553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亿m3;地下水开采量1069亿m3。
2、用水现状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49年估计约1031亿m3;1997年到达5546亿m3,人均用水450 m3;2002年下降到5497亿m3,人均用水428 m3。其中农业用水占68%,工业用水占21%,生活用水占11%。
3、用水效率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单方水的GDP产出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它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4、全球与其它大国用水现状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亿m3,人均用水628m3,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 m3(占69.6%);工业131 m3(占9.7%); 生活60 m3(相当164l/日,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冲沙水被挤占,断流加剧。水污染发展,生态环境恶化;
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控制,造成了污染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土资源过量开发,荒漠化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生态型缺水;
4、200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26亿吨,全国评价河长中,Ⅳ类以上污染河长占38.6%,大部份地区供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水资源战略。
三、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提出: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总体战略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要从无序、无节制的与洪水斗争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与洪水协调共处。要从以建立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要从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今后,农业水利建设的投资的主要方向,应从以开源工程和新建工程为主转到以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国家应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3、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城市人口3.7亿,预计203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因此,城市和工业节水是今后节水的重点。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控制在160m3/年以内。
同时,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力争2010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达到50%和80%以上,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减灾战略
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与他们相比,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长期以来,采用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消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基础。
6、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的保证供水。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根据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农业用水总量与现在的规模相仿,为4200亿m3左右;工业用水从现在的1100多亿m3,增加到2000亿m3;城乡生活用水从现在的500多亿 m3,增至1100亿m3左右;考虑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估计全国用水总量有可能达到7000~8000亿m3,较现在增加1300亿~2000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400~500m3。
上述估计的需水量,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可达到零增长。
7、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
8、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根据分析,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降到1760m3,已接近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标准,形势十分严峻。经研究后认为: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护的前提下,我国有条件在人均用水量400~500m3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需要优先研究的重大科技问题
1、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
研究气候持续干旱和大规模的抗旱活动条件下,水资源衰减和流域水循环演变发生明显变化的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过程与效应问题;研究生态保护准则,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及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定量关系。
4、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的主导方向为: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研究;老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高效输水灌溉系统新技术研究;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节水管理新技术研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预报、调度工作
随着新水法的颁布,需要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也应当逐步开展。水量应结合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为改变相应落后的水资源监测手段,应全面提升监测和信息应用水平研究开发水资源监测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以提高我国水资源监督和管理能力,为现代化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石家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摘要:石家庄市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 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我市水资源现状、以及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 1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是有限的。由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使有限的水黉源与需求量
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按1956~1997年水资源观测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4亿m3,按2001年人口计算,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76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属于绝对贫水区。近几年,全市年平均用水量32~34亿m3,年缺水l0~l2亿m’。国际公认的评价贫水的定量标准,是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m3的,属于缺水区,低于500m3的为极度缺水区。按这个标准衡量,我市属于极度贫水区。从我市目前水资源面临的态势看,用水紧缺的问题不但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且还呈逐步加剧的趋势。
1.1旱情持续发展,地表水总量锐减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降水量减少。据观测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市已连续6年干旱。市多年平均降水
量为536.5mm,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但从1997年至2001年,除2000年(降水量549.9mm)外,降
水量始终大大低于多年平均值,1997年平均降水量为318m m,占多年平均值的59.2%,1998年为405mm,占多年平
均值的75.5%,1999年为398.6 mm,占多年平均值的74.3%,2001年为346.5mill,占多年平均值的64.6%。二是气温偏高、蒸发强烈。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平均气温超常年同期值的1o~2o,与历史上旱情最严重的1960、1973和1989年相似。由于降水量偏少与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我市土壤缺墒严重,土壤含水率降低。三是地表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从地表水总量看,1997~2001年全市年均地表水总量为9.27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13亿m,占多年平均值的81.3%。从蓄水量看,全市228座大中小水库1997年蓄水9.6亿m’,1998年为6.3亿m’,1999年为3.09亿m’,2000年为10.4亿m’,2001年为4.89亿m’,呈逐年减少趋势;全市216座小型水库和641座塘坝基本处于干枯状态,6条主要大河,除冶河和滹沱河有少数基流外。其余全部断流。
1.2地下水超采严重,漏斗区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下水资源补给相对不足,又进一步加大了地下水的压力。全市地下水开采量由解放初期的4.5~5亿m’猛增到2001年的29.54亿m’,从6o年代至今,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150亿m3,特别是80年代以来,年均超采8一l0亿m3。由于长期持续超采,地下水资源得不到保护和涵养,致使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由6o年代的6~7m,下降到2002年9月底的28.68m,最大埋深达38.68m。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高邑后庄头、赵县城关和石家庄市区为中心的三大漏斗区,其中石家庄市漏斗区面积就达340 km2,京广线以西已形成地下水疏干区,基本无水可采,而且正在逐渐东移。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40年后石家庄市地下水170m以上将基本无水可采。
1.3入境水量减少
入境水是我市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年来,上游省份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建设了一批截流工程,致使我市入境水量急剧减少。1997年至2001年全市平均入境水量5.17亿,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3%,随着上游省份用水量的增加,今后入境水量还将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尖锐,已经直接影响我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农村,全市12.6万眼机井每年有近4万眼出水严重不足,近6万眼机井报废,由于严重干旱和地下水源不足,1997年至1999年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每年都在25.33万hIn2以上,绝收1.33万hIn2以上。在城市,由于供水难以保证,一些计划中的新项目难以选址立项,老企业难以改建扩建发展生产。为解决城市供水不足,近几年,市政府只能投入巨资,实施引岗南、黄壁庄水库水的城市供水工程。严重的缺水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也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大量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 排入河道,造成地表水环境日益恶化;漏斗区周边污水的侵入,极易造成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的污染。
2水资源分割管理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对水资源实行分部门管理的体制,石家庄市市内四区由城建部门管理,农村部分(包括原郊区、高新区在内)由水利部门管理。这种状况,一是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行政区域之间用水矛盾加剧;二是不符合国家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利于政府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三是不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不能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3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没有更多客水入境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节水为本,全方位(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矿业、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节约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和潜力。同时必须按照新《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水的宏观调控,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使管理工作纳入科学的、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统一管理轨道,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全民依法治水观念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对全体公民有关水的基本常识、水法规基本知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等有关权利、义务的宣传,增强全民水危机意识,形成自觉遵守新《水法》和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社会风尚。
3.2理顺体制当务之急是比照1998年以来国家、省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规定,落实新<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理顺管理体制,由石家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负责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拟定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3.3做好水资源规划,科学调配,最终实现水资源最优化配置一是要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包括水资源的中长期供求、供水水源、节水、污水资源化、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匕述规划作为确定产业结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二是要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和“优水优用”原则,制定分质、分类别供水制度实施方案,确保优质地下水首先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要通过加快冶河枢纽工程等水源工程建设,打破过去单一水源供水的方式,实现“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满足城市各行各业的用水需要。三是要强化取水许可管理,严禁水资源乱开乱采现象的发生,要采取措施,逐步关停城市用水企业的自备水源井。3.4创建“节水型社会”,深入开展节水工作农业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广“雨水集灌、窖水节灌”、以喷滴灌、管灌等节水新技术;工业方面,要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节水型城市”建设,对高耗水企业下达节水科研、节水技改指令性任务,并限期完成,并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节水型产业和企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和服务娱乐项目的建设;大力压缩生产技术落后、用水效率低、耗水量大的产业;城市生活方面,要建立节水器具与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做好节水器具的选型工作,强制推广使用经国家检测合格的节水型器具,发展节水器具的生产及流通市场,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
3.5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和定额管理 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以及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管理,对于工业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要在上级下达年度取水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取水计划,并按照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取水量增长1.2%的原则,结合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和能力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各用水单位的来年用水计划。对于超计划用水的,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加价收费。3.6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污水资源化进程一是要严格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制度,停止审批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治理技术不成熟的项目。二是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步伐,制定计划,培育发展排污量小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动造纸、化工、冶金、建材、电力、制药和酿造等重污染行业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淘汰排污量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三是要利用市场化、商品化机制,依法向使用者征收水资源费、水费、排污费,使用户承担合理的经济责任,促进污水资源化进程,以达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使用水资源的目的。
3.7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科学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已成功完成了井陉县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及藁城市良村开发区供水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后要不断学习应用高新技术,逐步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服务水平。3.8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要缓解这个矛盾,只靠本市有限的水资源是困难的。从长远看,争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减,队伍不稳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由于用水单位缺乏经济效益的观点,对其任意取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因此水利征收必要的费用是运用经济杠杆强化对水利工程、水土资源管理的必要手段,是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水利的重要举措。水费是工程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和支柱,是使水利工程获得自我维持和更新改造的原动力;水资源费则是对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经济补偿,是抑制用水需求增长、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关键措施;河道费是新时期加强河道工程修建、维护和管理,充分发挥河道工程防汛、抗洪、除涝、灌溉、蓄水等综合效益的根本需要。所以要在此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时间和人员。首先要按时收缴水资源费,争取年年完成征收指标;其次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对水费实行“实物计价货币结算”的办法,及时调整基本水费价格,以弥补维护管理经费不足,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最后是河道工程维护费要实现各级领导和纳费户认识上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纳费户主动交纳费用的目的。
石家庄市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与保护
一
1、石家庄市水资源环境现状
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4m,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石家庄市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是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长期以来,石家庄市区90%的用水依赖地下水。石家庄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量(非农业)每年为1.4亿~1.5亿nl。石家庄市近年平均年用水量为33.6亿m,地下水平均供水量为28.53亿m .占总供水量的85%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5.46亿m。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l6.31亿m,其中平原区为l1.9亿m。全市地下水超采强度达到了175%.实际地下水开采主要是平原区.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强度达到了214%。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的供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地质、生态与环境等问题。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两个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宁柏隆地下水降落漏斗,一个处在石家庄市市区巾心.一个处在石家庄与邢台的边界处。目前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到456km,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52.28m。并且仍以每年l_2~1.5m的速度下降。到2004年漏斗外围的西部和西北部5m以上的水位埋深区已不复存在.山前平原含水层被疏干的面积约280 km,漏斗区的西北至西部冲积扇边缘含水带50m 以上的含水层80%被疏干。这样继续发展下去.降落漏斗西部至西北部的山前以及滹沱河上游地带第一含水组将被疏干:西部、西北部贫水带含水层有可能90% 以上被疏干. 继续采下去,将发展成无水可采的危险境地宁柏隆地下水降落漏斗.是农业灌溉用水超采形成的农业开采型降落漏斗.面积约3 702 km .中心水位埋深65.37 m。1995年以来漏斗发展迅速. 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率为4.872 m/a. 漏斗面积扩展速率为254.2 km:/a.影响范围跨越石家庄市和邢台市。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有几千眼机井报废,一半以上的机井只能出半管水或小半管水,机泵被迫多次更换。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储存资源不断减少,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大气降水补给能力降低,地下水承载力大幅度下降,造成水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
二、水资源污染现状
1.石家庄市污水及污染物的排放据调查资料显示。石家庄市年排放污水6.56亿m,大部分排入河道内,污水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 COD、氨氮、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等。主要纳污河道为汶河、滹沱河和磁河木刀沟。浚河是石家庄市区主要排污河道. 每年废污水排入量为3.838亿m . 占全市废污水入河总量的71.21% :滹沱河每年废污水排人量为1.213亿m,占全市废污水人河总量的22.5% : 磁河木刀沟每年废污水排人量为0.2134亿m,占全市废污水人河总量的3.78%。
2.地下水被严重污染的现状滹沱河主要有五段污染严重的河段,现以滹沱河市区段为例。滹沱河市区废污水污染河段主要指正定大桥和藁城九门一南大章两个污水河段.河道内污水严重地污染着石家庄市地下水。
① 正定大桥污水河段。该污水河段位于正定滹沱河大桥(107国道)以东300多m的滹沱河河床内。污水坑原是面积约3 km。、深约10m 的采砂坑,地层为砂夹砾石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地层对污染物几乎没有净化能力。污染物为市内排污管道直接排入河道的城市污水。② 藁城九门一南大章污水河段。该污水河段主要是正定县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企业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入周汉河的污水,加上沿途部分工业企业排入周汉河的污水,一起汇入藁城九门滹沱河大桥处的河床内。污水沿滹沱河河床较低洼沟壑流入藁城九门一南大章5 km以远的滹沱河采砂坑中,形成面积约10 km、深约20m的污水坑,地层仍为砂夹砾石层。通过采集污水和地下水水样测试分析。这两个污水坑已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有的污染成分超过饮用水标准10多倍.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修复、治理极其困难,代价极其高昂。地下水污染后。天然净化要2O年,人为修复花的代价则是处理污染地表水的l0多倍。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三、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1.开源节流,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了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水资源,应采取开源与节流并行的措施。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积极改进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流程,推广清洁生产,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对各种废水进行单独处理或预处理。最
大限度减少废水排放量.实现工业废水排放最少量化。杜绝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向河道.提高废水处理回用率,完善和建设污水管网,使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企业废水治理相结合。调整工业布局,做好地表水污染防治,做好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冶炼、小化工、小印刷等小企业进行调整,实行关、停、并、转。
2.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保护和恢复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为前提,以水循环规律和地下水的可承载力为规划利用的依据.以地下水的保护恢复和涵养为保障,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石家庄市区域内的4座大型水库和8座中型水库,几乎拦蓄了太行山区全部河道来水。使其山前的多数平原河道常年干涸无水或少水.打破了原有的水循环。区域内干旱少雨.蒸发剧烈,每年水库拦蓄的地表水,约有1亿多rfl,的水消耗于水面蒸发,栩当于石家庄市区总用水量的l,4。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研究结果表明,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一次有效调蓄库容可达30亿m,.仅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内就可达8亿多m。利用地下调蓄空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减少水资源无效蒸发消耗潜力巨大。结合目前滹沱河治理工程,利用滹沱河河道作为地下水调蓄的场所,对岗南、黄壁庄两座水库的水,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结合当地地下水资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调控和合理配置.使水环境得到改善。为了避免产生环境地质问题.使地下水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合理调配外调水与本地水,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设立地下水开采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以利用外调水为主,在用水高峰季节适当开采地下水.以补充供水量的不足,促
进地下水的涵养与恢复。
3.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资源化。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发展旧有的土地处理和生物塘(氧化塘)等自然净化方法,利用生态系统对有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环境生态工程使污水资源化而获得再生水源,用于扩大供水,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态。
4.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农田灌溉用水,因地制宜地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石家庄市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75%,农田灌溉多数为大水漫灌。节水潜力较大。引进培育旱作物品种,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推进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果菜、花卉、食用菌、药材、优质牧草等种植面积。
5.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计划用水制度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环境的改善。建立责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地表和地下、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必须严格认真依照水法办事,杜绝各自为政。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严格计划用水.计划用水量、许可用水总量、审批程序及日常管理都要严格依法进行。
结合石家庄市社会发展现状和水资源状况,组织多学科的科技人员研讨和论证.制订科学的近期和中长期水资源规划。避免因某方面的偏 差,而造成不良后果。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城市用水良性循环,解决水资源短缺。引进先进技术增加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科技含量,引进高层人才进行环境治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2.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 篇二
1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矿资源的需求及分布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总体来说是:东部南部少, 西部北部多。而且非常集中, 例如: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为中国煤矿集中区。可以看到这些省区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2]。而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基本没有煤矿分布, 这样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 资源中心远离了消费中心, 给煤炭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给运输带来了难题。
(2) 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中国整体水资源缺乏,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4, 而且分布极为不均衡, 地区差异很大。与煤矿资源相反, 水资源在东部南部分布较多, 与煤炭资源呈逆向分布, 这样的现状给煤炭资源地区煤炭生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而且困难不好解决, 这些都给煤炭工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制约了其发展, 进而影响了煤炭的供应。另一方面, 在煤矿地区, 由于煤炭生产及煤炭洗选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 这些处理不好将影响民用水源。这些将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严重的, 将使煤炭地区本来严峻的沙漠化问题蔓延。
(3) 优质动力煤丰富, 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不多。
(4) 煤层埋藏较深, 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很少, 适于露天开采的中、高变质煤更少。
(5) 共伴生矿产种类多, 资源丰富。中国的煤矿中, 与煤层共生、伴生的矿产种类繁多。含煤地层中有高岭岩、耐火粘土、铝土矿、膨润土、硅藻土、油页岩、石墨、硫铁矿、石膏、硬石膏、石英砂岩和煤成气等;在煤层中, 除了煤层气, 还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如:镓、锗、铀、钍、钒等;而在煤层的基底和盖层中还有石灰岩、大理岩、岩盐、矿泉水和泥炭等。有用物质总共有30多种, 分布广泛, 储量丰富。其中部分矿种更是中国的优势资源。
中国的煤矿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大部分位于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 但是国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则在华东、华南地区, 这些地区是中国的用煤“大户”。近年来虽然煤炭运输效率有了较快的提高, 但仍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 煤炭运输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限制因素。
2 对中国煤炭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增强煤炭供应能力
中国对于煤炭问题要总体规划局部突破, 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创新思路,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不仅要保证现有煤矿的可持续开采, 同时积极勘测新的煤田, 加强煤炭基地建设和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大前提下, 合理调整整个产业的网点分布和交通运输能力。现在中国对于煤炭的主要矛盾地区位于中部的两湖和江西地区, 所以要在鼓励这些地区自行解决的基础上提供条件, 利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解决煤炭供需矛盾。加快煤运新通道的建设, 尽可能的调节南北煤炭矛盾, 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2.2 抓好企业兼并重组, 调整煤炭产业结构
中国应该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 对于煤炭行业的整顿应进一步加强。对于行业的整顿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 关闭不符合要求的小生产企业, 实现大的连锁企业对于整个煤炭开采和供应方面的整体控制和资源配置, 集中优势力量提升整个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的兼并重组能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 对于技术和能源方面的提高和利用都是有利的。同时, 形成的企业集团对于整个行业的有效运行有了很大安全保障, 同时规范化的煤炭开采能使环境保护得到有效落实, 体现出规模效应[3]。
2.3 提高煤炭利用率, 加强煤炭的深加工, 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对于资源最主要的还是利用率的问题, 中国要实现不断的煤炭项目研发, 加强煤炭的深加工, 拓宽煤炭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在进行煤炭使用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污染, 尽量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煤炭进行绿色利用, 实现环境保护。同时, 要做好煤矿开采区和煤炭使用地区的绿化工作, 尽量完善矿区的环境基础设施, 积极主动的对矿区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局部防御[4]。同时, 严格控制煤炭使用过程中的排污量, 对煤炭使用量大的地区在做好环境治理的同时要做好防火工作。
2.4 促进铁路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修建的朔黄铁路是铁路经营改革的一个典范。在铁道部鼓励下, 由神华集团筹资修建。这条线路的修建大大缓解了当地煤炭运输的困境。从现在该地运输情况我们不难想象, 没有这条线路煤炭输送将陷入怎样的困境。2006年, 这条线路的煤炭运输量已经占据“三西”煤炭外运铁路总量的16%之多, 而且其运力还有挖掘空间。在2004年煤炭市场价格上升的形势下, 这条线路的输送能力大大缓解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平抑了价格上升。2006年该线路外运煤炭量突破了1.11亿吨, 连续6年输送超千万吨[5]。尽管目前这条线路在管理和调度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待解决, 但是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目前铁路管理错位造成的, 好的管理不能跟原本制度化的管理相匹配, 就不能发挥好的经营管理体制。
2.5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们的煤炭资源应该坚持多元发展, 充分认识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整合资源,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积极参与境外资源的开发利用, 走出去, 承包国外工程卡发, 拓宽煤炭国际贸易市场, 互利共赢[6]。
(1) 加强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政府应该支持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参与国外煤炭资产重组并购, 加大境外资源勘探, 投资国外煤炭开采及加工项目, 延伸产业链, 加强开发境外资源, 合理利用国内资源, 投资境外的煤炭资源基础设施建设。
(2) 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鼓励有实力的煤矿企业承揽境外煤矿建设开采、技术改造和运营管理, 这样能带动国内装备制造出口, 促进煤炭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建立国外装备制造基地、零部件配套基地和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3) 拓展煤炭国际贸易。遵循市场经济, 与国际上主要的煤炭资源发展长期的贸易关系, 加大进口, 拓宽煤炭渠道, 保障资源稳定性, 确保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近年来, 在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带动下, 中国煤炭消费持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 煤炭出口逐年下降, 煤炭进口则快速增加。如何解决中国东南地区煤资源紧缺是中国煤炭事业发展的关键。如何选择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有利的煤炭运输交易方式, 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需求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以提供借鉴, 贡献绵薄之力, 促进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在国家能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一方面对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及需求情况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对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以求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炭,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崔村丽.我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特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24) :181-182.
[2]刘金平.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匀程度[J].内蒙古煤炭经济, 1993 (2) :61-64.
[3]肖惠朝.我国现行煤炭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 2010, 30 (9) :62-64.
[4]武云亮, 黄少鹏.我国煤炭物流网络体系优化及其政策建议[J].经济管理, 2008 (10) :27-33.
[5]杨富强.煤炭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分析及建议[J].专家论坛, 2007, 29 (6) :35-39.
3.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篇三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现状
一、人力资源的发展历史
现在企业越来越注意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部门至关重要那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究竟什么是人力资源呢?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从现实应用的状态,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特质性、可用性、有限性。
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
在人力资源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在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八大模块或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他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而人事管理具体可分为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和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将人视为一种资本来进行管理。人作为资本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具有以下的特点:(1)人力资本可以产生利润;(2)人作为资本,可以自然的升值;(3)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产生利润;(4)人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利润分配中。
二、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的应用
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有效的管理者总是把人看做管理的主体和动力。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作用已经被企业界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世界范围的高新技术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己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传统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为此,会计系统在逐渐突破“物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的计划、取得、开发、使用、控制、分配及评价等方面来确认计量及披露人力资源成本、价值以及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相应的信息,从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保持竞争优势,全方面的提供有关财力、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信息。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 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保证企 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劳动力是企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合理组织劳 动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 和生产材料,使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 挥其作用,并在空间和时间上使劳动力、劳动材料和 劳动对象形成最优的配置,從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其次,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管理中的人是有生命的动物,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定理必须设法 为员工创造一个合适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使他们安于工作、乐于工作、忠于工作,并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劳动潜能和全部智慧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成果.因此,企业必须善于处理好物质奖励、行为激励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三方面的关系, 使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努 力学习技术和钻研业务,不断改进工作,从而达到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最后,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第一流的人才,才会有第一流的计划、第一流的组织、第一流的领导,才能充分而有效地掌握和应用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创造出第一流的产品.否则, 如果一个企业不拥有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企业的 先进设备和技术只能付诸东流.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 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可见,注重和 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向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转变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自然也就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代替人事管理后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从各个方面制约企业的规章制度,更是全面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这六大模块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闫允栋.浅谈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信息,2008(14).
[2]王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企业,2009(9).
4.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篇四
概要:本文予以简析中国近来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部分成因,并且归集了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但是若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便要节流资源。关键词:水资源现状 短缺成因 措施 环保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的美称。而中国得以的如此美称,都离不开一种资源——水资源。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例如中国。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根据最近水利部全国第2次水资源评价的结果,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8万亿m3(648 mm),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万亿m3。其中地表水2.67万亿m3,地下水0.81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1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0 m3,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预测到203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 750 m3。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1]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水资源又是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首先,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2]。其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看,东南、西南地区水量丰富,西北、华北地区水量贫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径流量占全国的80%,而耕地只占全国的38%;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径流量不到全国的7%,耕地却占全国的40%[3]。再次,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库。最为严重的是淮河、辽河、汾河、海河等流域,南方的黄浦江、滇池等水体也被严重污染。全国约有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附近河流或河段已成为排污沟[4]。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成因:
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造成对水的需求急剧增加 中国人口从开国以来迅速增加,加之我们还正处于第二工业的发展时期,所以我国不论是从经济,生活,还是工业方面都对水有着大量的需求中国人口已达13亿,今后,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中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80年代的2700 m3减至1700 m3。中国有近2/3 的城市将出现供水不足,年缺水约60 亿 m3。这可能将影响工业产值年均2000多亿元。
2、空间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影响
中国地域覆盖宽广,降雨时空分布存在严重差异,再加上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明显不均。同时,中国又是人口大国,各地人口分布不等,因此造成人均淡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单位面积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也造成了地区分布上的极大差异。这就构成了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和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长江流域每年新增人为水土流失面积 1200 km2、新增土壤侵蚀 1.5 亿 t。自1954 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天然水面减少了12000 km2。这从另一个方面,又影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问题[5]。
3、旱涝灾害加重缺水矛盾
如今,长江黄河旱涝灾害严重目前,全国有6000万人口严重缺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范围扩大,程度加剧。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300亿m3,城市缺水60亿m3。1998年,长江、嫩江及松花江爆发百年不遇的洪水,连续70天超警戒水位,农田受灾0.254亿km2,成灾面积0.15亿km2,直接经济损失2642亿元。
4、环境污染不断加深水危机 根据测试,中国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以2003年为例,辽河、海河、淮河、巢湖、太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长高。淮河流域几乎一半的支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生态用水严重短缺,其中位于内蒙古区的西辽河已经连续多年断流。巢湖、太湖、滇池等水质已经处于劣五类,总磷、总氮等有机物污染严重。此外,对于黄河而言,工业污染已是引发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几乎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6]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115~156 亿元。经测算,每年因水污染而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可达22~27亿元。此外,由于黄河水的污染,还延伸产生了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额外市政投资,初步测算每年总损失将近60亿元[7]
5、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
当前,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面临严峻形势,人均淡水资源更为贫乏。就全国660多座城市而言,缺水城市达到400多座。其中,出现严重缺水的城市已达108座。每年,全国因缺水致使粮食减产约800亿kg。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以人均水资源为例,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 1/5,位于世界的 110 位,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8]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
1、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水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修改《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以及《水污染防治法》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注重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使它们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注重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强调法治、强调依法行政的今天,特别要求立法的科学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与国际规范的可比性,尤其是水资源方面的立法更应当切实可行,才能有效地治理、管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9]。
2、确立水权交易制度
水权交易,亦称水权移转、流转,是指基于一定事由,水资源使用权由原权利人转移到受让人所有的现象[10]。为了有效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完善中国的水权交易制度。
3、建立具体水域的水资源保护制度
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已经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这就要求每一领域水资源保护都应当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应当尽快填补中国水资源保护立法空白之处,组织力量对流域水资源和农村饮用水资源等相关领域进行调研,加紧制定针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农村饮用水水资源安全的法律规范,有针对性地解决法律规范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4、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执法和其他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在执法人员当中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优先等理念,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优质的执法保障。
5、完善公众对执法的监督制度
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健全的法律监督机制是执法工作依法进行和防止执法人员违法执法、滥用职权的重要保证[11]。在水环境执法的外部监督方面,广大社会公众最应成为监督的主体。国家应当建立水环境执法的公众监督机制,拓宽公众监督的渠道,使水环境的执法工作,乃至整个环境执法工作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结论:水可以再生,却不能增生;水可用于洁净,但不能自洁。如要发展经济,便要保护资源与环境。环境、资源以及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环境,这方为中国稳定发展的良好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5.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篇五
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是调整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把水资源总量、人均淡水资源量、人口增加情况看作是不变量和已知条件,供给和需求之间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那么未来,我们可以用来解决水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价格的设定。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工业发展初期,我们长期忽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水价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更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污染成本。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工业加速发展阶段,由于认识不到位,使我国再次重蹈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且代价更为惨重。而只有当水价真正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时。一个节水型社会和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水环境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
目前,我国城市水价构成基本完善。城市供水价格即终端用户水价,由自来水价格(管网建设和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受益地区还加收了南水北调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构成。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对资源耗费的补偿和对环境污染损害的补偿。而农业用水由于地域差异性较大,目前仍未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水价体系。即便是城市供水,我国也仅仅从1999年才开始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的征收则更晚,到去年才开始出台全国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办法和标准。截至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供水价格平均每吨2.9元。其中,自来水价格1.5元、污水处理费0.9元,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约为0.5元(具体价格构成见附表)。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需要,衡量一个国家水价的高低,一般使用两个指标:(1)水费支出占家庭平均支出的比重。国际经验,水费支出应占家庭支出的2%。(2)与相关国家水价的比较。如果用此来衡量我国现行水价,无疑是严重偏低的。我国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实际支出为14748元,人均水费支出为92元,水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为0.6%。从国家比较看,截至2008年,每立方米水,德国3.01美元,美国0.74美元,巴西0.65美元,日本、中国香港约为3美元,中国0.31美元。水价偏低,一方面不利于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另一方面不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由于水价偏低,2004~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水亏损的省份比例分别为68.0%、61.0%、64.5%和54.8%:全国亏损总额各分别为16.1亿元、13.9亿元、12.4亿元和14.8亿元。
如果再考虑我国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和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的需要,则水价偏低的问题则更加突出。根据国际经验:水价(自来水价格)=水资源费+供水成本(城市管网、引水渠道的建设、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税金+利润。其中: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供水成本。一个不争的基本事实是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要远高于供一吨自来水的成本。水资源费>供水成本。从我国水资源稀缺的角度考虑,水资源费需要大幅度提高,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水作为居民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供水既是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又具
有垄断性。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分工看,各国政府均将引水渠、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品投入,所以我国在自来水实际价格制定时所包含的供水成本和污水处理费仅指维护城市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正常的运行维护费用。
三、当前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水价改革对于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促进治理水污染和优化水环境无疑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仅靠价格改革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和水污染治理问题的。水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水与污染处理行业作为带有垄断性和外部性双重属性的行业,需要在推进价格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把价格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予以统筹考虑。这其中的难点一是如何准确界定市场和政府的责任,即在水价中有哪些需要居民承担,哪些需由政府无偿投入?二是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水的管理体制机制符合中国的国情,可以促进水环境的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水价客观上有一个逐步上调的过程。但当前水价的改革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一是越是缺水的地方,经济越不发达,群众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越弱,水价越低,调整水价会增加当地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不调整水价,长期看,供水企业没有积极性,供水能力萎缩,最终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污染越严重。而由于认识不到位,结构性缺水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三是目前提高水价与保障居民生活基本用水需求,特别是保护低收入群体利益缺乏刚性和制度保证。四是农业用水价格低、农业用水效率低与农民承受水价上调能力弱的矛盾突出。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水管理体制和水价改革的政策建议:
其一,准确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责任。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所有基础设施应由政府无偿投入,包括新水源的开发、引水渠的建设、水资源的生态保护、补偿等。其所需资金应来源于水资源费和供排水、污水处理企业所缴纳的税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水资源调配规划,跨省水利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源的保护开发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等。从长远看,应将水资源费改成水资源税,纳入预算,专款专用。居民和社会相应承担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其二,改革现行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供水、污水处理通过招标选择经营企业,政府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选择符合要求的中、外企业经营供水和污水处理。经营供水和污水处理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采取按高于社会资金平均投资回报率2~3个百分点核定。水价按此原则制定,水价不足以弥补投资约定由政府退税或财政补贴。这样,一方面可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另一方面可减轻社会负担。
其三,加快实施分类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和阶梯式水价政策。按“公平负担,促进节约”原则合理制定分类水价。可分为农
业用水、城市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四大类水价。核定城市居民人均基本生活用水基数,基数内低价。基数内低收入群体消费免费,实行累进制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可合并工商业用水和城市园林绿化用水,实行较高价格。同时制定合理的中水价格(与自来水比价要合理),鼓励工业和城市用水使用中水;非居民用水实行核定用水定额,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城市特种行业用水,如洗浴、洗车等,要实行限制性高价,如北京市制定的洗浴业用水每吨66元等。
其四,足额在水价内征收污水处理费。以污水处理费占供水终端价格50%为目标,逐步调高污水处理费标准。逐步实行所有污水均经处理达标排放。在将来,污水处理制度要推广到农村地区。农村凡是实行集中供水的村庄,均应相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企业要考虑优先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其五,推行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补贴污水处理资金的阶梯式污水收费政策。由于水污染具有外部性,上游地区往往没有治污的内生动力,必须用制度予以约束。如长江流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五省二市,仅靠重庆市自身治污是不够的,下游湖北应向重庆补贴一定治污资金,依次类推。重庆在收到湖北治污资金后,如不能达标排放,则应向湖北补偿罚金,这一制度可由中央政府出台统一政策,由地方政府通过谈判达成可操作性方案。重庆排污是否达标,由湖北省与重庆市环保部门共同监管。这种做法,在流域均可推广应用,而首先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6.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 篇六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 发展 趋势 可持续利用
一、世界水资源及其发展趋势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只占2.5%,其中易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足1%。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m3,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14.5万亿m3。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 m3,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 ~2440 m3。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 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自从1977年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目前 已有26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与水有关的事务。近几年有数以百计的水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其中 影响 较大的会议有: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峰会;1997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第一次世界水论坛;1998年巴黎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0年海牙第二次世界水论坛等。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在2002年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在国际会议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组织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水资源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对水资源的评价 方法 进行了 理论 探讨和实验 研究。在水资源规划研究中,由于竞争性用水问题的突出,导致了投资竞争,水资源在地区间、部门间和多目标用水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已成为缺水地区在发展进程中诸矛盾的焦点,因而各国开始致力于流域和区域的规划研究。自80年代以来,水质与水环境恶化趋势加剧,已威胁到人群健康,水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各国制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建立了河流、湖泊与水库的各类水质模型,并试图将水质研究与水量研究联系起来,以实现水资源学科中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数学描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 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二、中国 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现状
根据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估算,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48㎜,降水总量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形成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合计约2.8万亿m3,并具有以下特点。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1%;亩均水资源量为1442 m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亩均2353 m3/亩的61%。
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
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
(1)南方片,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
(2)北方片,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辽、黄、淮、海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3)西北片,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337万km2约占全国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
从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资源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49年的1000多亿 m3增加到2000年的553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亿m3;地下水开采量1069亿m3。
2、用水现状
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49年估计约1031亿m3;1997年到达5546亿m3,人均用水450 m3;2002年下降到5497亿m3,人均用水428 m3。其中农业用水占68%,工业 用水占21%,生活用水占11%。
3、用水效率
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单方水的gdp产出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它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4、全球与其它大国用水现状
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亿m3,人均用水628m3,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 m3(占69.6%);工业131 m3(占9.7%); 生活60 m3(相当164l/日,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冲沙水被挤占,断流加剧。水污染发展,生态环境恶化;
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控制,造成了污染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土资源过量开发,荒漠化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生态型缺水; 4、200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26亿吨,全国评价河长中,ⅳ类以上污染河长占38.6%,大部份地区供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7.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 篇七
一、物流人才现状:紧缺与泡沫并存
首先, 从第三方专家的角度来看, 在今后一段时期, 物流企业除仓存、运输、配送、搬运加工、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以外, 熟知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连锁经营、国际物流、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与预测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加缺乏,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其次,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此类需求, 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 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这些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 同时掌握了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 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 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 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 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 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第三, 从供给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有关资料显示, 2005年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218家, 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179所, 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达到39所;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 业已全面铺开;上岗资格培训人数日益增多, 但是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 然而从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加之当前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都较偏重于理论教学, 缺乏实践经验, 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在“物流热”的推动下, 很多传统的货代、仓储、运输企业纷纷改头换面, 挂上了“物流”的招牌, 但在操作和理念上, 与传统企业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类公司所需要的只是从事仓储、运输等实际操作的员工, 这些职位都很传统, 不是业界急需的现代物流人才。所以, 所谓的“物流人才热”和“物流热”一样, 也带有很大的泡沫意味。
二、物流企业遭遇人才瓶颈
近几年, 物流行业逐渐火暴,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物流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有人看中物流行业的前景, 希望进入物流企业, 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尽管有大量的人才可供选择, 但究竟哪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却难以选择, 其中“来之能战”的往往凤毛麟角。众多国内物流企业正日益遭遇人才“瓶颈”的煎熬。一方面, 物流人才供给市场上的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调造成企业需要的合适人才难寻;二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苦心培养的核心员工频频出走使人才难留。
1. 真正的物流人才需求总量缺口较大
据统计, 在我国物流行业中,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该行业人员总数的7.5%, 大大低于其他行业, 而且有一部分人出现知识老化等现象。另据美国奥尔良大学对全美物流职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物流业管理者中, 92%具有学士学位, 41%具有硕士学位, 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 我国物流人才的匮乏极其明显。因为物流人才并非等同于物流从业人员, 而是指那些理论与经验兼备的物流从业者。现实的情况是物流操作层面的从业人员大多数属于熟练工, 没有或严重缺乏物流知识和理论, 而且许多物流管理人员也多是半路出家, 对现代物流知之不多。他们难以弥补物流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
2. 结构性人才严重缺乏
物流企业人才难寻, 要想找到合适的人才可能难上加难。“物流人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从人才层次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从人才职能结构上可分为四类, 即规划类、营销类、管理类和作业类。由于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 整体竞争水平不高, 以及物流教育落后等诸多因素, 使得物流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在人才职能结构上。物流市场严重缺乏规划类、营销类和管理类物流人才。据统计, 物流人才招聘岗位中, 排名第一的是营销人才, 占26%, 其次才是高级主管。
在专业结构上, 以医药物流为例, 有专家估计, 目前能够真正称得上物流人才的仅超过百人。而全国急需医药物流人才2000人左右, 这表明目前社会上医药物流人才的比例不足总需求量的5%, 并且随着医药物流的持续升温, 这个差距还会被拉大。同样的现象在物流其他领域也是屡见不鲜。
3. 人才难留
如今, 人才难留似乎已成了业界的普遍现象。不仅职业经理人频频出走, 而且一些中层骨干也是伺机而动。例如, 宝供物流在近两年内连续出走了多位高管人员, 这些高管人员出走后, 大多数选择了自主创业, 有的成了宝供的直接竞争对手, 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三、复合型物流人才成为职场“新贵”
前面我们提到, 现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严重, 质量和数量均未能满足需求, 但真正缺乏的不是低端和中端的操作员、管理员, 而是缺乏高端的总监式的人才。这种人才是既懂物流理念, 又有实践经验, 既有物流技术专长, 又能进行物流管理, 既具备现代经济头脑, 又善于开拓进取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对各个物流领域进行整合, 能把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行业整合到现代物流中去。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 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同时, 物流又是一个微利行业, 企业为降低成本, 就需要降低比重较大的人力成本, 实现多岗合并, 所以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一些企业的岗位设置采用的不是岗位无缝连接, 而是岗岗之间有一定比例重叠的方式, 这样就需要岗位多面手来完成重叠环节的作业。比如, 配送中心主管人员, 必须具备综合知识与技能, 如物流基础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 从而了解运作流程并不断加以改进, 利用信息共享及分析, 对配送中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提高库存周转率, 开展各项增值服务, 实现为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
目前, 有不少的企业都表示, 拥有一支高素质、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际贸易和物流规则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企业发展机遇, 求得快速发展相当重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 成为了招聘会的职场“新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物流现代化已是必然的趋势。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人才要跟上时代的节奏, 与时俱进。这就要求物流人才转变观念, 由被动的顾客服务转向主动的客户关系管理, 由原来的供应链局部利益对立转向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联合, 由事先预测转向适时监控与调整, 由传统的经验主义转向适时判断和调整策略, 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 由封闭式信息管理转向开放式信息管理, 由“事先上岗培训式训练”转向即学即用式培训。
面对日益激烈化的竞争, 对于企业来说,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 应该由“控制型”转为“学习型”, 从组织结构的高度来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另外, 企业和院校、培训机构等应该达成互动的关系。最近几年, 在市场经济强有力的推动下, 中国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人才, 这个为媒体夸大、为企业渴望的群体, 他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成熟的市场环境和与之相配的人才机制。作为物流行业的原动力, 他们的存在应该少一些炒作, 多一些引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规范物流人力资源市场, 才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8年第10期
[2]物流企业如何突破人才“瓶颈”[J].中国储运, 2005年6期
[3]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J].物流技术, 2003年10期
[4]现代物流呼唤复合型物流人才[J].中国储运, 2007年10期
8.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 篇八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的存在,弥补了国家公共教育开支的不足,满足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需求,调整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更好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应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增长点。然而,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存在着积极促进与集约化管理的理念差异,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较之普通公办高校往往缺乏科学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层面。
一、教职员工结构不合理
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公办院校的管理机构往往是同时兼顾内部多个学院、系部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管理上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并且因其多年的工作积淀和经验积累,一般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办事模式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较之于民办高校,上述因素均为公办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相对精简提供了便利,而一些附属独立学院虽然严重依附母体院校,但基于产权归属和管理权限的原因,在行政建制上往往另起炉灶。即便涉及的教学单位和学生人数并不多,但却要搭配整个行政系统作为管理辅助,故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独立学院教学行政机构的臃肿已经成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处隐患。另一方面,对于独立民办高校而言,虽然基于股东控制模式进行内部管理,节省人力成本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源于对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的陌生,加之原先企业管理模式的僵化应用,独立民办高校往往也在办学初期出现管理人员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的现状。
不合理的教职员工结构、臃肿的行政管理机构,都不利于优良教风的形成。人数相对薄弱的师资群体,面对办事效率低下而又机构庞大的管理群体,往往无法找到自己的群体归属感,这也就某些行政层面导致了民办高校师资流动性过大的不利局面。
二、管理人员任人唯亲
附属型独立学院基于对母体院校的依附性,其管理机构在设立之初多半是由母体院校各个行政机构派员“搭伙”而成,这使得独立学院的的行政机构留下了母体院校的深深烙印。在这一人力资源的原初产生模式的牵引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引进,往往是为了照顾母体院校的方方面面而不惜“近亲繁殖”,师资力量多半是毕业于母体院校的年轻研究生甚至本科生,不利于形成开阔的教学科研视野;而管理人员则往往是母体院校退居二线的老领导,或者是暂时在独立院校挂职锻炼有待回到母体院校升迁的行政人员,这也就很难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精力的全面投入和行政管理规章的长期一致。
另一方面,对于独立民办高校而言,因其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就为一些企业文化中的家族管理模式介入到教育管理环节开了绿灯。任职于独立民办高校的重要机构,诸如财务、后勤、教务、人力等部门的人员多半是仅有企业管理经验,却缺乏教育管理经验的董事会亲信甚至亲属。就在这种“自己人为自己服务”的循环模式影响下,民办高校的决策者任用人员唯亲不唯贤,这在造成不良管理氛围的同时,更使得民办高校的行政效率低下,管理模式趋于企业化,并且难以有效引进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外部资源加入到院校中,进而无法形成教学、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专职教师严重不足
依据现有的统计数据,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是由兼职教师构成,虽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作为民办教育的师资构成部分,但是“国家要求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数量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2/3,生师比不得高于18:1,但仍有很多民办高校的兼职教师比例超出此限,有些甚至超过80%,生师比也普遍在30:1以上”。
专职教师的严重不足,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普遍低下。对于学生而言,“走马灯式”的兼职授课教师并不能带来学业修养的长久提升,而兼职教师更不能产生对于工作之民办院校的归属感,往往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使得提高教学质量无从谈起。同时,人数偏少的专职教师则往往不能产生职业稳定感,造成固定师资的大量流失,进而形成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人数少、走得快”的尴尬局面,客观上更促发了民办高校大量雇佣兼职教师、规避人才流失风险的恶性循环。
四、师资力量缺乏梯队性
诚如一些学者所言,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呈现出“哑铃型”的态势,即退休返聘的老龄教师与学历较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在师资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而作为骨干力量的中年教师则凤毛麟角,进而在职称上形成了教授、助教居多,而讲师相对匮乏的状况。
从人力资源的自身素质而言,中年教师具有天然的职业稳定性和工作效率,而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在各自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的过多介入则往往会影响其工作的投入程度和教学效果,故而,年龄构成层面缺乏梯队性是民办高校师资构成的一大隐忧;而在职称方面,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需要讲师职称,大量的只有助教职称的青年教师无法参与毕业生论文设计环节,一方面增加了中老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工作进修氛围。与此同时,即便经由若干年的沉积,部分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可以解决自身中级职称问题,但退休返聘的老年教授往往又无精力参与青年教师培养,无暇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与进修,这仍然无从解决民办高校师资梯队失衡问题。
五、师资流动性过大
对民办高校而言,过快流动的师资力量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其内部管理诸多层面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仅以我国西部一个教育大省为例,民办高校教师在校供职时间3年以上的大约只占总数的1/4,平均任职年限只有2.68年。
究其原因,除了上文论及的管理人员任人唯亲以及兼职教师过多所形成的不稳定的工作氛围之外,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众所周知,在社会认可度层面,相对于公办院校教师,民办高校教师往往被界定为无编制、不稳定、没有铁饭碗的群体,而在经济待遇——薪资层面,民办高校教师又多半由于基本工资过低、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不合理,甚至是薪金制度不透明而失去继续留校任教的热情。因此,专职教师频繁跳槽成为民办高校的普遍现象。
六、师资进修模式不健全
即便很多民办高校在人力管理规章制度上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进修深造,但其规定仅仅流于空泛的口号。由于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稀少,往往额定课时量巨大,一周课时量有时达到20节,而且部分独立民办高校更迫使专职教师教学、行政双肩挑,硬性摊派招生任务,故而,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严重缺乏进修深造的时间与精力,这均使得积极促使专职教师晋升、进修成为空谈。
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进修模式不仅是减少师资流动性的外部保证,同时,鼓励在校教师进修深造更是形成产—学—研综合发展模式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提升其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的硬性条件。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促使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客观条件,更为相当一部分学科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发展教学产业机构甚至申请更高层次培养模式提供了契机。2011年,国家首批民办高校硕士点的批准设立,使得健全民办高校师资进修模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13).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推荐阅读: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08-30
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05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资源08-14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09-07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09-25
关于中国资源税制改革探09-25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08-11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06-30
2023中国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报告09-25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新生合唱团积极备战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