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3下教案(精选7篇)
1.美术3下教案 篇一
1.《云儿朵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2.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教学反思:
2.《好大的向日葵》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猜猜谜语,进入情景。
(1)教师出示谜语,并说明猜出谜语就能打开向日葵王国的大门。例如:圆圆的脸儿围着太阳转。追到东,追到西,它的籽儿大家都爱吃。(答案:向日葵。)
(2)揭示课题:《向日葵》。3.出示课题,观察特征。
(1)出示实物照片或有关向日葵的录像,并提问:向日葵的花盘、叶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与其他花进行比较,把课题补充完整:《好大的向日葵》。)
(2)出示学生作品或教师范作:让学生认识色彩,寻找相似色,并告诉学生相似色彩的名称。
4.欣赏作品,互动表演。
(1)出示作品:凡·高、伍必端等画家有关向日葵的作品或者有关在风中的向日葵的录像等,让学生边看边想象,边做动作,再互相交流。
(2)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想象向日葵的特征,也可想成故事,然后再交流。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提供想象的分类内容:夸张(变大、变小等);用途(一般、特殊等);结构(枝、叶、花等);拟人(或拟物等)。
(2)学生用彩笔把向日葵以实物写生或想象的形式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在涂色方面可告诉学生用点、线、面的不同形式及组合,同时在色彩的统一、相似色等方面做些指导)。
6.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提供评价的建议:从技法、构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请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交流或者每小组抽一张来交流(教师运用语言来说明我们是参观最酷最前卫的向日葵创作展)。
教学反思:
3.《奇妙的字母》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教学反思:
4.《多彩多姿的课程表》
课前准备
(学生)课程表、颜料等,关注日常生活中图表设计与应用的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展示
(教师)课件、各种图表资料、若干种课程表、颜料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1)猜一猜: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的?
(2)看一看:欣赏远古人类绘制的洞窟壁画和岩画等,找出它们共有的特点。
(3)学一学:仿照远古人类的方法绘制几种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如日月星辰„„)。
(4)小结: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便已经使用图像来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了 2.展开。
(1)继续欣赏各种手绘图像,逐渐地导出图表图片,进而出现现代的各种图表。同时,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图表资料。
说一说:现代生活当中,各行各业都在大量地使用图表,你发现了哪些图表?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如股市行情图、图表新闻、电脑图表设计„„)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形象、直观、简洁、生动、一图胜千言„„)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不同?(从外形、用途等方面说明。)
(2)比一比:文字填写的课程表与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展示各种各样的课程表,让学生想一想:一张完整的课程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如表格、时间、课序等,并给设计好形状的课程表配上花纹图案。)
(3)设计制作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用简洁的图替代文字的问题。
首先设计容易用图表表现的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再设计其他课程的图表。
3.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模仿或创作图表形式的课程表。
(2)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
(1)展一展:采用实物投影方式展示学生作品,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可先让其他同学辨认课程表中的各种课程,再让小作者作自我介绍。
(2)评一评:谁做的作品最简洁、生动、富有创意、容易识别。教学反思:
5.《小闹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好小闹钟实物,收集有关闹钟发展的资料,准备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录像、小闹钟实物和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认识闹钟。
(1)师生共同讨论闹钟的发展史,出示闹钟实物。
(2)引导学生观察闹钟的特征。
(3)学生述说特点、外形、组成结构等(注意:闹钟的刻度是固定的)。
(4)教师小结并板书:形状、色彩、结构、用途。2.分析问题。
(1)提问:现在的闹钟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提出设计思路。
板书设计思路(或者出示课件):
外形:几何形、生活用品形、仿生形等。
作用:一般用途、特殊用途等。
想象:幻想未来等。
结构:外部、内部等(教师可以拆开一个小闹钟让学生认识内部结构)。3.欣赏作品。
(1)出示书本中的闹钟作品及范作,让学生说说设计上的优点、问题及可以借鉴的地方。
(2)小组互相交流。4.设计创作。
(1)主题:我心目中的小闹钟。
(2)建议:用绘画的形式设计闹钟,要注意钟面的造型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反面或正面的恰当位置,写上设计说明,也可以小组合作创作一张闹钟设计图。
(3)教师应在创意、造型、质地和着色等方面对学生做些指导。5.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可从珍惜时间等方面深化主题。
(2)调查研究:到本地市场实地调查与研究出售闹钟的情况。
(3)课外作业:按照4-6人的分组收集有关制作闹钟的材料,下节课准备制作。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或两面胶)及制作闹钟用的其他工具材料等
(教师)范作、实物小闹钟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汇报上节课调查的情况。
(2)谈谈珍惜时间等方面的问题。2.出示范作。
(1)出示范作:两类小闹钟(平面和立体的)。
(2)交流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闹钟。3.讨论制作。
(1)分组讨论闹钟的设计思路。
(2)指名说说设计闹钟的思路(可从形状、色彩、结构、功能、造型等方面来述说)。
4.学生创作。
(1)平面设计2人一组,立体设计3-6人一组。
(2)制作较新颖别致的闹钟。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安全、构思、技法等方面做些指导)。5.拓展主题。
(1)调查闹钟的来历、分类。
(2)研究性学习主题:废旧的闹钟如何回收和利用、闹钟的未来发展等。
(3)讨论思考如何努力学习,紧紧抓住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6.《我的老师》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教学反思:
7.《爸爸妈妈真忙》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父母外形的特征(重点观察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忙碌的情景)、有关父母的照片、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范作、课件、数码照相机、带有表演镜子的教室(如形体教室)
教学过程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
(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
教学反思:
8.《快乐的假日》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感知引趣。
(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画面或活动的录像资料等。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快乐的人物的体貌特征,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
(3)让学生走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大胆表现快乐,并让其他学生在黑板上把相应的动作与表情画下来。师生共同点评,解决人物动作与表情的表现难点。
3.欣赏激趣。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一名画。
让学生谈谈对此幅画的感受:阳光灿烂、休闲„„
(2)欣赏学生的假日图片:阳光、快乐、活泼、欢笑„„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与真实的图片进行对照,鼓励学生表演作品中的人物神情,体会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并表现人物在眼睛、嘴巴、肢体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明晰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表现自己真实感受到的快乐假日。
(2)把心中所构思的图形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及时给予鼓励与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主题欠明确、构图散乱、形象拘谨等,给以必要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实物投影仪或数码相机、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主要放在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夸张、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再次搜寻并选择各种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师)课件,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课前准备。
(2)欣赏第一节课的学生作业。从内容的选择、造型的夸张、神情的表现、色彩的运用、场景的安排等方面,让学生讨论、评述其得失,并大胆提出修改建议。
2.引导激创。
(1)审美欣赏:用各种材料表现的作品及图片资料等。
①仔细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独特的色彩表现技法、色彩的对比与渐变的排列方式、人物不同动态与前后关系的巧妙表现、场景的衬托与对比等。
②辨析同龄人的作品,从人物动态、表情、前后关系的表现,场景的安排,活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③欣赏其他材料或形式的作品,开阔学生眼界。
(2)讨论:这些作品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修改完善作品的基本设想。
3.探索表现。
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4.展示评价。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
(2)教师在黑板上划出“开心奖”、“美观奖”、“创作奖”三个展台,学生自评后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相应的展台上。(开心奖——作品表现出快乐这一主题的均可获此奖;美观奖——主题明确又美观的作品可获此奖;创作奖——既美观又具创意的作品可获此奖。)
教学反思:
9.《泥娃娃》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泥娃娃的图片,准备常用的泥塑工具,收集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多种辅助材料
(教师)收集各种泥娃娃实物或图片、民间泥娃娃制作方法等动画、课件资料,准备泥塑工具一套、各种辅助材料及陶土
教学过程
1.探究式导课。
(1)教师出示一块陶土,让学生直观感受陶土。
(2)教师出示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陶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
(1)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2)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
(3)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4)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5)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师归纳。
3.欣赏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
(3)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
(1)创设情境:如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5.游戏、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1)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
(3)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6.拓展学习,激发持久学习的兴趣。
观看用泥塑方法制作的动画片片段:如《小鸡快跑》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思考陶土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反思:
10.《壶的聚会》
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师)课件、有关各种壶造型的图片资料、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欣赏激趣。
(1)欣赏壶的图片资料:动画播放古今中外的壶,充分感受壶文化。
(2)让学生谈谈对壶的感受:精致、灵秀、神奇、富有想象力„„
(3)揭示课题:《壶的聚会》。3.感知引趣。
(1)进一步了解壶文化,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壶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2)引导观察壶的构造特征,课件由远及近展示壶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壶的囗、颈、肩、腹、足、底、盖、纽、嘴、把等的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1)学生试制一把壶。
(2)学生相互评说与小结:设计一把壶,哪几个构件是必不可少的。
(3)学生欣赏书上壶的作品,把它们与自己试制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如何表现壶的主要特征,如何运用夸张造型、想象装饰等来美化壶。
5.完善固趣。
(1)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壶。
(2)依据心中所构思的壶的形象进行大胆自由的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给以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解决。
6.评价延趣。
(1)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摄录,并展示于大屏幕上,让学生即刻获得成就感。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点主要放在造型是否别致、想象是否奇特、色彩表现是否生动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搜寻并选择有关各种壶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可以表现壶的材料等。
教学反思:
11.《手拉手,好朋友》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课件(事先录制小朋友一起手拉手游戏、舞蹈的场面)、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播放和好朋友一起游戏、手拉手快乐舞蹈的录像。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对录像的感受。引出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连续纹样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感受拉手纸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问题研究,小组学习。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纸人?书中介绍了哪些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小组研究、讨论问题,尝试剪纸。教师巡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代表示范连续纹样的剪制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示范、讲解。
(3)欣赏作品,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如何解决拉手的问题?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小组长介绍自己小组的作业情况,全班评,教师小结。6.课后延伸,启发创新。
(1)教师出示6个大小、造型相同的单个形象,提问: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好朋友手拉手?(2)在学生讨论后,出示利用插接组合连续的范例让学生欣赏。
(3)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尝试做用其他方法组合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教学反思:
12.《手指玩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剪刀、小画纸等常规用品,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玩偶范例若干、示范用纸、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展示手指玩偶,并绘声绘色地进行角色表演。学生欣赏、尝试玩耍并说说感受。
(2)教师揭示课题《手指玩偶》。2.小组讨论,自主研究。
教师将手指玩偶按小组发放,请学生拆一拆、折一折,研究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做小老师,结合书本中的步骤图,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并示范。
(3)比较“兔子”、“老虎”、“狐狸”等范例的不同表现方法,提问:你们还能表现其他的动物吗?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用合适的纸学折手指玩偶,然后想象、添画成可爱的动物头像纸偶。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游戏表演。
(1)小组内展示作品,合作进行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全班评价。
(3)教师小结。
6.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一张50cm×50cm大小的正方形纸,请学生思考:这样的纸用手指玩偶的折纸方法可以折成什么?还能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教学反思:
13.《指印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签字笔、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可自由选择)
(教师)红、黑、蓝等各色印泥(颜色越多越好)、全开铅画纸、范例、浅色卡纸(32开)、干净的抹布(在印完之后擦掉手上的印泥)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来发现手指纹理,教师用手沾上印泥在纸上印出指印。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铅画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手指纹理的特征及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指印像什么,全班在一起的指印又像什么。教师板书课题《指印的联想》。
2.小组研究,自主学习。
(1)出示范例,请学生研究:指印变成了什么?
(2)小组内学习书中的图解与提示,研究按印与添画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适当示范按印的多种方法(如指尖印、指腹印、侧印等)。
3.布置作业,启发联想。
(1)作业要求:用手指的正、侧、反面和指尖按印,并添画成一幅有趣的画。
(2)欣赏指印画,想象你能让指印变成什么。4.创作联想,大胆表现。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5.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介绍按印的方法,小组交流。
(2)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6.收拾整理,小结下课。
(1)学生擦干净手,整理课桌。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宣布下课。教学反思:
14.《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教学反思:
15.《闪光的星星》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信封)、彩纸、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引题。
(1)(课件)欣赏动画分解动作(如鸟的飞翔动作),分解画面展示。
(2)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后归纳出视觉暂留的原理。
(3)结合范作欣赏,揭示课题。2.探究新知。
(1)把范作分发到小组中去,小组研讨制作方法。
(2)分组汇报讲解每组范作的制作过程,教师举例,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理解制作原理:
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教师可以提出画出星星的多种样式的要求。
②在小棒的周围涂上胶水(或用双面胶),并固定于画纸的中间。
③转动小棒,星星就会发光啦!(3)分析作品,理解正面和反面内容应相互呼应,研究如何呼应的方法。归纳得出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方法。
3.尝试制作。
学习建议:用“闪光的星星”这种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鼓励学生采用彩纸拼贴或薄的彩泥粘贴法来表现正反的图案。
4.展评。
随着乐曲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反思:
16.《转啊转,纸陀螺》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瓶盖、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必要的工具
(教师)课件、陀螺
教学过程 1.引入。
(1)(课件)出示陀螺,介绍陀螺的历史。
(2)(课件)在陀螺专卖店,如果你是顾客,你最喜欢哪一个陀螺?为什么?
(3)揭示课题。2.分析。
(1)教师提问:这家陀螺专卖店新近打算开发一批新产品——纸制的陀螺,如果请你们帮忙设计几种产品,该如何做?
(2)小组讨论,归纳纸陀螺的制作方法。
①剪圆形,学生可讨论剪出圆形的方法。
②装饰陀螺,学生可讨论装饰陀螺的方法。
③试一试比较陀螺的图案在旋转与静止时的异同。
④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3.欣赏优秀的纸陀螺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4.创作。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陀螺。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作业中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5.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买卖陀螺”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购买纸陀螺的理由。(提示:从形、色、图案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6.拓展。
教学反思:
17.《卷纸动物》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根据纸陀螺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其他玩 教学反思:
18.《自己做帽子》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旧报纸、挂历纸、包装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师)有关帽子的图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
教学过程
1.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戴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进行故事表演。
(2)揭题——《自己做帽子》。
利用神奇梦幻的童话故事表演,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
2.图片欣赏,感受体验。
(1)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
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帽子形象储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形状、色彩、装饰等。
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
(1)让学生自己看步骤图,有困难的地方,请组内同学帮忙。
(2)老师讲解制作难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新的知识。
4.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提问:你还能创造出其他形状的帽子吗?
(2)提问:你能把自己的帽子打扮一下,使它变得更美吗?你想怎样装饰?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精神。
5.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1)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帽子 教学反思:
19.《小画框》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不同风格的画框和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给作品选配画框。
(2)导入新课,板书:《小画框》。2.想想、说说、画画,加深感知。
(1)请学生想想、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画框样式及其特点。
(2)让学生把见过的最喜欢的画框简单地画出来。3.赏析探究,学习制作方法。
(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假如让你给这张作品设计一个小画框,你会考虑哪些问题?(提示:可以从框边的形状、色彩搭配来启发学生。)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及进行变化创新。
(3)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学生设计、制作小画框。
(1)提示:可以改变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和颜色搭配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小画框。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学生互评互学。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拓展小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兴趣。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学生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并在游戏中分析他人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借鉴、提高。具。
教学反思:
20.《小小建筑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胶水、剪刀、大小纸盒5-10个、各种制作材料(如铁丝、橡皮泥、橡皮筋、棉线、牙签、果奶瓶、彩纸等),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师)教学课件、剪刀、胶水、大小纸盒、范作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课件:播放古今中外优秀建筑的图片。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2)揭示课题。课件演示,观看材料、工具,并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课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以纸盒子为主要材料来设计一幢房子。2.展开交流。
(1)观察分析。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和纸盒。利用现有的这些东西通过观察、联想,构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达:把构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说一说。
(3)观看建筑师设计、建造过程的录像(或课件)。3.学习方法。
(1)交流制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弯、包、叠等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与学生合作把纸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赏教材中学生的建筑作品,借鉴方法,发表看法。
(4)设计房子的广告或房产说明书。可以用绘画、文字或口头表述的方式。4.表现创意。
(1)设计一个独立的建筑物。
(2)造型别致、有创意,但不一定表现得很复杂。5.评价。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关系。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创意,与众不同。(3)建筑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门、窗、阳台、屋顶)等表现是否统一。6.课外拓展。
(1)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筑及其历史。
(2)收集现代化小区房产的广告及宣传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工具及材料
(教师)建筑模型、课件、范作、全开的铅画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展示自己的建筑模型作品。
(2)观看和欣赏别的同学的建筑作品。
(3)介绍自己的建筑。(提示:可以展示自己的房子广告。)(4)说说好房子的特点。(提示:坚固、美观、适用等,向学生说明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浅显易懂。)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1)讨论一个规范化小区所要具备的条件和设施。
(2)说说在一个小区内除了住房外其他建筑物的特征。
(3)欣赏课件,并相互交流。3.精诚合作,共建家园。
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把教室的空地划分成4块,每一组组合成一个小区。(提示:教师分发给每一个小组一张全开的铅画纸。)
(1)组建一个生活小区建筑模型。
(2)注意小区的交通、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的活动。4.装饰美化,合理布局。
(1)注意建筑物的装饰手法:画、剪贴小饰物、用小东西戳洞等方法。
(2)注意主建筑物的摆放。用对折法表现汽车、人物、树木等风景。
(3)关注在小组中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同学。(提示: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基础”较差或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不高,应进行鼓励、引导。)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1)给自己的小区取名。
(2)展示自己的小区,参观别组的作品。
(3)合影留念,保存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
21.《底下的故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教师)教学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上通往地下迷宫的地铁,去游览一下地下的风光。”
(1)用课件或教师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下的情景,并引出课题。
(2)课件或故事里可以出现一些如植物的根、住在地下的动物的家、小动物、地下矿藏、地下隧道、溶洞、人类的地下建筑以及神怪等内容。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课件的展示,猜一猜那是什么。激起兴趣,引起联想。
(教学建议:可以模拟一些从地下发出的声音或观看有关地下的影片。)2.启发想象。
创设情境,以个别交流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继续参与故事的创编,想想在地下旅行过程中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和看到的景象。
3.构图练习。
(1)出示教材中的4幅构图,说说这几幅画中哪幅画较好地表现出了地下的故事。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地下的故事应该主要表现地表以下的内容,但也要表现小部分地上的景物,以区分地上和地下。
(3)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构图分析和表现内容的讲述。
(4)思考:地下的生物是怎么进出的?地下建筑是横向发展还是向地下纵深发展的?
4.创编故事。
(1)把创编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景物和事物写下来,把路线标出来。
(2)创作一些活动的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人物或动物。
(3)表现地下的泥土、沙石等。
(4)表现地上的景物、地下的入口处和忙碌的生命。5.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教学反思:
22.《下雪天》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剪刀、胶水、各色彩纸或旧挂历纸(教师)教学课件、范作、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谈话。
欣赏课件《下雪了》,引导学生说说下雪天的情景和感受。
(1)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2)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评价建议: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发讨论,加强体验。
(1)天上为什么会下雪?
(2)为什么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
(3)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欣赏雪景图片,比较表现雪景的美术作品。
(2)雪花是六角形的,观察雪花的造型(从天空飘落的样子以及雪花堆积起来的样子来观察)。
(3)学剪雪花:折三折和折六折——剪随意形状——剪趣味造型。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和示范随意撕、剪六角形雪花,传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表现雪景图。
(2)表现人物、动物等的活动。
(3)表现自己的心情。
(4)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作品。5.展示作品,综合活动。
表演雪中的游戏、舞蹈,说说下雪天的童话、故事,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朗诵有关下雪天的诗等,保存好学生作品。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1)天上除了下雪还下什么?
(2)雪的种类有多少?
(教学建议:正逢下雪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南方很少下雪的地区,如没下雪,可让学生多欣赏一些雪景的作品。)教学反思:
美术万花筒
《美术万花筒》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课外阅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本册的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民间剪纸的特点吗?你了解民间剪纸的内容吗?你能说说剪纸的题材吗?你能辨认“相关链接”中的剪纸题材吗„„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课例,向学生详细介绍有关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如怎样把画笔洗干净、如何使用胶带纸等。总之,本栏目的学习是灵活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不可越俎代庖。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等。
2.美术3下教案 篇二
问题一:对课堂生成的预见性不够, 教案的撰写“写、用”脱节。
所谓计划, 既包括意料之中的计划, 也包括预料之外的计划。只有预先做好计划, 才能在那些意外发生的时候有额外的选择, 来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那些用于教学的工具也需要事先准备好, 才可以在使用的时候随手拈来。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随时做好教学过程偏离原定计划的准备, 对学科问题的深入掌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问题二:没有备学生, 忽略学生主体。
教学中应具有课程意识, 学生意识, 开放意识, 问题意识。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要改变教学目标中只重视认知目标, 而忽视能力与情意目标的现状, 重视学生的发展。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 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 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分析问题
教师的备课不是为了“预设”, 是为了“生成”。给学生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才能真正地放飞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
编写美术教案的目的主要在于:
第一, 整合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由于美术教案是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过程设计、教法实施等的总体设计方案, 因此它对课堂教学起着全面统整的作用。
第二, 增进教师对美术教学目标与程序的思考。由于撰写美术教案时, 教师必须设想多种教学活动, 并明确体现在教案的图文中, 因此能促使教师对教学目标与程序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思考。
第三, 记录教师对美术教学观念的理解及班级教学活动情况, 并以此为依据, 设计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
第四, 了解课堂美术教学活动情况。通过美术教案, 人们可以了解与讨论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教学过程是集知识传授、师生合作、多样方式、时间安排、需求评定、课堂评估以及责任心于一体的综合性过程。该过程本身的特点已经显示出了教学本身的复杂性, 缺乏规划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一个反复摸索、极为忙乱、盲目乐观的过程。大量的、细致的计划是良好教学的关键。另外,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 将有助于教师做好计划。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教师的备课不是为了“预设”, 是为了“生成”。
就教师而言, 要努力做有思想的备课者, 设计有创意的教案。如果只是为写教案而写, 写、用脱节, 就失去了写教案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备课兼收博取, 培养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问题的能力;在备课信息的储备上, 不仅是量的增加, 还要有质的提高, 更要有思想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而且要备好自身的情绪、情感、风度和仪表等。这样, 才能生成独具个性的、有创意的教案, 才能消除“脸谱化”“模式化”的弊病;教师的备课能力也能不断生成和提高。
解决问题二:在备课时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 琢磨活生生的课堂。
1. 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鼓励探究与创新, 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在备课时就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 琢磨活生生的课堂,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与“不教”、“讲”与“不讲”、“帮”与“不帮”的“度”的掌握, 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 将“学与玩”、“制作与创造”相结合,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出发, 培养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重视思考的过程和综合信息的交流, 关键要有新奇的创意, 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教学过程对学生造成的感受是学生能否积极学习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 美术课程应突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 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
2. 在美术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知识带到到美术课中,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巧妙融合。
新教材、新课标使美术课必须会涉及到其他学科或其他范畴, 基础美术教育既要关注美术本体, 更要关注教育功能。因此美术课程要努力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增加自身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并以次增加美术课程的魅力。
四、思考与拓展
1. 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教案。
教师可以通过经常性的集体备课, 进行全员的交流研讨, 提倡实事求是的找问题, 杜绝回避问题的现象。集思广益, 科学扬弃、优化教案, 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课前多说课, 课后多写教后感。
教师通过课前的说课锤炼教学语言、把握时间的分配、发现并修正教案中的不足……通过写教后感, 反观教学实践。在反思失败和教训中, 获得“吃一堑, 长一智”的启迪;在反思成功和经验中, 感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意。
3. 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第一、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 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 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如: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第二、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 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如: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 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 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
摘要:美术教案是教师实施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即教师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过程设计、教法实施等设计方案。美术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教师上好每堂课的基本保证。它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美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沟通;有利于美术教师思维习惯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3.“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 篇三
长期以来,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美术课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师的讲解传授为主,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在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下,虽然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但也会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不敢大胆去进行“创作”,而只是“模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怎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美术教育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二、概念界定
所谓的创意美术,即让学生在原始的绘画原则上思维取得突破的一种绘画方式。绘画亦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表现美的能力。通过绘画,幼儿的手、眼、脑逐渐协调,对外界信息的把握逐渐丰富。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中的“3”是教学的三个步骤: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创作实践,而“1”则是指:示范对比。这里说到的对比示范不光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也有学生自己和自己的对比示范,让自己有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情境激趣: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景和学习的氛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情境激趣,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反映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作实践:创作实践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美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示范对比:示范对比是指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选择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里的示范可以是教师进行示范,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示范,对比则是指美术作品的对比,这里同样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作品的对比,学习其长处,也可以是自己和自己的对比,观察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理论依据
杨景芝《谈直觉与造型》一文指出:美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进行了一次儿童线描写生的教学改革,以儿童的直觉为进行美术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提高人的视觉造型创造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4个教学环节:一是观察形象、情景体验环节;二是引导提问、巩固认识环节;三是幼儿创作、教师引导环节;四是作品欣赏、评价反思环节。这四个基本环节最主要的都是引导并激发幼儿绘画、思考的自主性。幼儿创意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一些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挖掘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丰富绘画内容;通过情绪体验环节,激发幼儿投入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深入观察,丰富幼儿的经验;共同讨论作画方法,发挥幼儿的独创性;创造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发挥幼儿的创作潜能;进行鼓励式和个性化的点评和表扬,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四、基本程序
1.课程基本程序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的程序主要有两个:
(1)情境激趣—学生欣赏—自主探究—教师示范—创作实践—教学评价
(2)“情境激趣—学生欣赏—创作实践—自主探究—示范对比—创作实践—教学评价”
2.模式操作
(1)情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首先,了解学生,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
(2)学生欣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收集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资料和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师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准备。例如,出示单线条的一个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然后在圆中添加一点,引导学生想象绘画的主体——橙子,这样通过点、线组成了立体的橙子的图形,使学生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既引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3)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例如上文提到的以橙子为绘画主体的课堂,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橙放大看看它的皮是怎样的?看上去像什么?——(通过触觉、视觉来了解橙皮的特征,并展开想象。)——(橙蒂)橙皮的表面突出来的一个圆点是什么?它的形状是什么?它像什么。进行变形想象。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联想和想象,这就是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学生由橙子可以想到花朵,想到星星,通过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4)教师示范
理论联系实际是美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示范观摩,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拓展学生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人美版教材第2册《太阳》是一节手工课,我在上课的时候引入了教师示范。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欣赏了艺术作品中的太阳图片,了解太阳光芒和外形的多样性。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一个太阳,使学生了解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最后,再带领学生欣赏多样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思路,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
(5)创作实践
少儿美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独创性,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改变,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到将创意变成作品的乐趣。仍以上面画橙子的课堂为实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橙子进行横切和竖切,出示橙子的横切面和竖切面,引导学生对橙子的横切面和竖切面分别展开想象,进行创意,并把自己的创意画出来,出示各组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6)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互评:将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这两种评价方式交替使用,一方面突出作品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成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的两个教学程序不同点在于第二种教学模式将教学评价这个环节提到前面来,也就是说先让学生画,画完之后通过教师指导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再示范,学生再重新创作,最后把学生的初次作品和修改作品进行对比,归纳出创意美术的创作方法。
五、模式评价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意识增强,美术创意意识朝着多元化发展,该教学模式为学生发挥潜能,实现素质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
实践可以证明,“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中应用只要教师设计得当,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各种参与情境,提供各种参与途径,学生是乐于接受和参与的。但是,“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对于课堂的活动安排和课前的准备要花大量的时间,正所谓“功夫在课外”,只有这样,课上才能做到“精讲”。课下,教师除了要全面地把握,精心地组织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及时的反思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对教学要做到“有始有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美术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许立新,孙玉杰.浅谈儿童绘画教学的新领域:儿童直觉教育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06).
[2]尹少淳.关于儿童美术的几个问题[J].中国书画,2007(07).
[3]杨丹.浅析如何避免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J].美术教育研究,2011(03).
4.美术第3册教案第七单元 篇四
美术第3册教案(第七单元)
15.闪光的星星 一、教学目标: 1.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作表现闪光的星星的玩具。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玩具,培养学生对美术设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发挥想象,能巧妙地运用视觉暂留原理制作一个别致的玩具。 三、课前准备 (学生) 卡纸(或相应的厚纸、信封)、彩纸、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 (教师) 范作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请学生演唱歌曲《小星星》,同时老师演示范作。 (2)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玩具转起来后,星星会发光? (3)老师作补充性小结后,解释视觉暂留原理。 (4)导入新课,提出本课要求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作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2.分层探究。 (1)组织学生看书讨论“闪光的星星”的制作方法。 (2)讨论后归纳: ①一张对折的纸,一边画上星星,一边画上光芒。(提示:光芒画在星星的外圈。) ②在小棒上贴上双面胶或涂上胶水,把它固定在纸中间,同时把纸的另一边也粘贴好。(注意:胶水别太多,避免溢出弄脏小棒。) ③轻轻转动,星星就会发光啦! 3.赏析解疑。 (1)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说一说下面这些闪光的星星该如何设计。 (2)让学生找一找红框框和蓝框框中有联系的图案,想象一下转起来的效果。 (3)讨论、归纳。 4.尝试创作。 学习建议: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作一个“闪光的星星”玩具,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用“闪光的星星”这种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5.展评作品。 学生边唱边玩,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6.拓展。 回家后请教家人生活中以视觉暂留为基本原理的应用实例(如电影等),也可以再制作一个别的类型的玩具。 16.转啊转,纸陀螺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纸陀螺。 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三、课前准备: (学生) 卡纸(或相应的厚纸)、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瓶盖、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必要的工具 (教师) 课件、陀螺 四、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激起学习兴趣 (1)小朋友,熊伯伯 的“陀螺收藏室”今天开放啦,为了庆祝,他给我们带来一件精美的小礼物,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吧。(播放课件) (2)在这份礼物(动画片《陀螺战士》)里面都看到哪些陀螺?现在我们就跟着小动物去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室”瞧瞧吧! 2、欣赏古今陀螺 (1)熊伯伯介绍陀螺,讲解陀螺的历史演变故事。 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品真是多啊,可是熊伯伯却有个遗憾……到底是什么呢?请听: 我想把我的收藏室变的更大大,想收集更多,更有创意,现代或者未来的陀螺,小朋友,你们愿意参加我的收藏行动吗? 3、揭示课题《转啊转,纸陀螺》 太好了,我们就一起加入熊伯伯收藏行动吧! 4、新课教学 (1)教师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这么多美丽的陀螺,老师现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 (教师现场利用废旧品,边讲解边做陀螺) 你们瞧,简单的陀螺就做好了,我们来看看它能不能转起来,为什么转的这么慢这么不平稳呀?谁来当当老师,帮帮我! 小结:小棒要在陀螺旋转面的中心位置,而且洞不能太大 那么静态的与动态的陀螺有哪里不一样呢? (2)观察比较: A 欣赏静态的陀螺,观察其外观,旋转面的颜色 B 欣赏动态的陀螺,启发、引导学生对陀螺的外观、旋转速度、平稳性、旋转面的色彩变化等进行观察和研究。 (3)现在请小组讨论讨论,说说你们小组准备做怎样的陀螺,怎么做。 学生反馈,师播放课件 ① 剪旋转面 ② 装饰陀螺 ③ 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5、欣赏同龄人作品(播放课件) 6、作品创作 作业要求: (1)从陀螺的外形、图案、色彩、牢固度、转动时又快又稳等几方面思考 (2)小组自由选择材料制作陀螺 指导要求: 1、教师及时发现、鼓励学生在材料使用、造型、颜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创意。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老师表扬并展示构思好、有创意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用剪贴的方法,用双面胶、纸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并针对性地指导 3、小组为自己的陀螺取个名 7、展示评价 (1)学生向熊伯伯介绍自己的作品。 真能干,把你设计的陀螺取个名字告诉熊伯伯,说说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陀螺真多,你们猜猜看,熊伯伯会喜欢哪个陀螺?为什么会喜欢? (3)学生和小熊一起玩陀螺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8、延伸活动 出示几个用纸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的陀螺并演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用多种形式、多种装饰美化陀螺的方法。
5.美术3下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童话是儿童最为喜好的精神食粮。依托儿童之所好,以“童话屋”的营造为题材内容,开展适合其发展条件需求的纸工学习活动,是本课确定的学习任务。
运用折、剪、贴的方法,将方形的彩色小纸片随形就势贴出自己想象中的“童话屋”。学习内容结合手工与平面造型的表现过程,具有比较简单的综合趋向。学习活动的展开应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和表现热情。通过富有创意的情景设置,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表现,做到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体现个性特点。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由于学习材料满足了儿童的欲求,抓住兴趣点便能产生刺激兴奋的作用,学生的操作表现在普遍情况下呈现积极状态。粘贴作为一种方法,学习难度不高,在重复使用中对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加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2.锻炼学生纸工表现的折、剪、贴技能。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折、剪、贴方法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房子形状的设计及粘贴过程中通过颜色区分房子的结构。
四、教学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一些各种各样的纸盒。
2、教师准备一些“童话里的小屋”的图片或录象资料。准备若干摆放学生作品的场景。
3、学生准备剪刀、彩笔、浆糊等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七、作业布置
制作一栋童话里的小屋
八、教学形成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候,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听得最认真。
1(师播放CAI课件中的《白雪公主》童话故事)
师:白雪公主真可怜呀,被恶毒的王后赶出了王宫,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了。她现在又冷又饿,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七个小矮人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呀? 师:太好了!你们准备怎样帮助她呢?
师:同学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愿意帮助白雪公主。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想帮她找到房子,让她有个家。她确实需要一个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童话屋》,一起动手为白雪公主建一个温暖的家,好吗?
(师用CAI课件显示课题──童话屋)
三、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送给白雪公主一栋什么样的房子呢? 生:像高楼大厦一样的房子。生:跟城堡一样的房子。生:形状像苹果一样的房子。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白雪公主有了这样的房子,她会感到多么地幸福呀!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童话小屋,想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观察得最仔细。(师展示CAI课件中童话屋图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童话里的小屋,你们发现了什么呀?瞧!我们做的房子有多棒: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它们色彩鲜艳、造型丰富、配上各种小巧的环境布置,真是太有意思啦!(看其它学生的作品)
(1)想一想画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结构。
1、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2、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3、门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叶窗还是大玻璃窗……单扇门、双扇门、或是旋转门、卷帘 门……各是什么形状的?安装在什么的地方?门窗是不是需要打开?从哪里打开?
4、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设计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等。注意点: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设计一组房子时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谐。
(2)做一做
1、先做房子的身体,画好门窗后先剪制门窗,再粘贴身体。
2、根据房子身体的形状大小来制作屋顶。
3、添加其余部分或装饰房屋。
4、最好选用一张彩纹纸作为底板,将房子贴在上面。
5、有兴趣还可以给房子周围布置一些小设施,组成一个社区。
四、布置作业:制作一栋童话里的小屋
生:自由选择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学生作画、老师巡回辅导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真了不起,自己动手为白雪公主做了这么多漂亮的小屋,如果你是白雪公主会挑选哪栋小屋住呢?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修改后的小屋? 师:哪些同学想代表白雪公主说一说为什么选中这幢小屋?
生:我觉得这个小屋外形很特别。
生:这幢房子像座城堡,很大。我想白雪公主一定非常喜欢。生:我认为这栋小屋的色彩非常醒目,很鲜艳!我很喜欢。师:是呀,多么宽敞,多么漂亮!雪公主也会挑选这栋小屋。师:××的小屋虽然有点儿问题,但他做得很认真,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她也会做得很好的。师:今天大家为白雪公主找到了温暖的家,你们为她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好,就让我们和白雪公主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好吗?(师播放《小小世界》的歌曲)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大家再想一想,除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用的这些材料做的这些小屋外,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做些其他样式的小屋呢?
师: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身边很多材料都可以利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小屋。回家后大家再试一试,好吗?
师: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了,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同学们再见!师:下课!
九、教学拓展
6.美术3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纸的特点,掌握染手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之处。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这一期间的儿童想象力取创造力很是丰富和活跃,他们乐于尝试一些新奇的事物。但部分学生缺乏耐心,不够细致,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灵感,教师的示范也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重点:
尝试并发现各种图案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
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手帕的用途吗?你们用过手帕吗?
师:部分同学没用过手帕,是因为现在大都用纸巾来替代手帕。虽然手帕没有纸巾轻巧、方便,但是它们卫生、环保,还印有漂亮的图案。
师:瞧,我收集到的手帕,它们种类繁多、图案各异。
揭示课题
师:今天你们就是小小设计师,用自己的巧手来设计一方漂亮的———花手帕
师演示拿一块宣纸,迅速折几折,将折好的纸放到几种颜色水里浸一浸,再打开,出现一块漂亮的花手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师:这块手帕漂亮吗?
生:漂亮。
师:这块漂亮的花手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生:是先折再染做出来的。
二、讲授新知
1.折法:
师:制作花手帕的第一步是折,折的方法除了老师折的这种方法以外,同学们还有其它的折的方法吗?
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亲手试试折的方法。
师请同学上台演示新的折纸方法,并请折的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一起折。
板书:田字格、米字格
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折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折纸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接下来,玩一个关于折法的连线游戏!师小结:通过游戏我们知道了,折法不同,染出的图案也不同。
2.染法:(看课本第五页)
板书:点染、浸染
师示范浸染、点染。
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色不要太多3--5种;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3.欣赏作品
三、学生分组进行花手帕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老师的示范相信同学们一定是胸有成竹,跃跃欲试了!好,让我们来一个花手帕大比拼,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做完的同学,可以帮帮没做完的同学,也可以欣赏其它小组同学的作品。
要求:
1.请注意染纸的方法。
2.能染出有规律的图案。
3.手帕要完整哟!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纸和颜料初步感受了印染。在我国,印染工艺传承千年,被保存下来的蜡染、扎染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广泛的应用在服装上、乃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品中,点缀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第7课
花手帕
折法:田字格、米字格等
染法:点染、浸染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兴趣,将设疑、质疑、引导解疑与学生的创造性解疑过程结合起来,纸手帕的制作包括两个重要的活动内容,一个是“折”,一个是“染”。在“折”的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寻找出多种折纸的方法,接着出示各种纸手帕和各种折纸“骨架”,让学生感受纸手帕的神奇多变。在“染”的指导过程中,当场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浸染时要注意的事项:色不宜过多、过杂、过散;浸染要到位;要留白;折叠方式要有变化等。
7.美术3下教案 篇七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美术教育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与要求: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一、美术活动目标、内容的探讨
通过目标,我们看到:美术活动的内容除了包括儿童需知道的必要的美术知识、技巧外,还应包括美术活动的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生活经验、美术学习的态度(美术活动本身、人、材料与工具等的认识、喜好等)、美术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交往、合作技巧等。这样的美术学习内容既关注了美术学科的美,也关注了环境、生活中的美。
做为幼儿园教师必须在观念上转型,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真正“活”起来,建构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通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充分的尊重。
其次,教师还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美术教育重心,例如:
2—3岁的儿童对涂鸦感兴趣,但学与用的能力较弱。应设计以涂鸦为主的美术游戏。在儿童享受“玩”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他们感受各种线条、色彩、图形等的美,再逐步发现、感受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的美,激发儿童的创作冲动与“学”的欲望。
4岁左右儿童对象征图形创造充满兴趣,但往往会出现表现冲动与表现技巧缺乏间的矛盾。教师应注重扩展他们象征符号的储存量,并引导他们将象征符号与生活中具体的物象相联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美术表现技能支持等。“学”应成为这个阶段美术教学的重心。
5—6岁的儿童对情节画创作有兴趣,也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与表现技巧作为支持。 “用”应该是这个阶段的重心。教师要鼓励儿童用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情感、美化生活,并通过自己对美术活动的参与和创造,进一步体会美术、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再次,我们要认可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差异存在,这是评价的重要原则。教师通过幼儿的作品,不仅可以认识幼儿在知识、技能、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阶段性教育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还可为教学活动最终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最后,还应注重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美术教育的开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不同的环境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艺术教育效果。我们要通过不同的美术教育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在美的环境的熏陶下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为幼儿提供展示、表达、交流的空间。
二、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设计的探讨
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造型原理创造可视的平面形象,表达儿童自身的审美感受,促成儿童发展的活动。传统的命题画教学活动设计步骤一般为:提出课题,导入活动→讲解演示具体画法和操作步骤→布置作业,提出作业练习时的具体要求→巡回指导→评价小结。
依照以上教学模式进行的教学程序与策略,教学方法多以讲授和演示为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教学主导思想。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幼儿的学习活动处于服从和被动接受的地位。
《指南》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命题画教学活动设计,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二环节:感受与体验。第三环节:思考造型方法。第四环节:幼儿作画。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促使幼儿都能取得经验,顺利完成作品。第五环节:展示作品。通过互相观赏、讲述,使幼儿进一步受到启发,加强信心,取得切身经验。让幼儿通过此环节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范例的探讨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使用范例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有的老师直接在纸上或黑板上信手涂画,作为范例让幼儿观察、欣赏。这样的范例孩子就像吃“垃圾食品”,时间长了,就会降低幼儿的审美、判断标准,何谈发展幼儿的美感呢?因此,教师提供给幼儿的范例一定要具有艺术性,富有美感,大师的作品、优秀的儿童作品都是很好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内容是他们能理解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另外,《指南》中提出“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教师呈现给儿童的范例应该是多样化的,有一定的数量,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给儿童以刺激,丰富他们的经验,开阔他们的思路,而不会限制他们创造性的发挥。
有些幼儿园会看到,一个班同一绘画主题的内容基本都是一致的,整齐划一的作品,乍一看符合大人的审美要求,却剥夺了儿童思考和创造的权利,也就违背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因此,我们运用范例时绝对要避免唯一正确的标准。“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标准来评价。”
我们在提供范画的时候应注意同时也提供实物,让幼儿能亲自参与将实物转化为美术作品的过程。多使用完整呈现范例的方法,能让儿童对范例有直接全面的了解,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来创作。在幼儿创作时,教师可以提出创造性的要求,如画的和别人不一样,做的有自己的特点等。
四、美术欣赏内容的探讨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及周围环境,了解对称、均衡、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极其情感表现,体验美术欣赏的乐趣,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目前,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开展的总量偏少,美术欣赏的内容也很局限。《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它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这些明确提出了美术欣赏的具体内容,大自然的一片树叶、一棵大树、一花一草、一座房子等等,都可以用来欣赏,贴近幼儿生活、便于教师取材操作。
参考文献:
[1]吕耀坚,孙科京.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作者简介:
【美术3下教案】推荐阅读:
五(下)美术教案08-26
二年级美术上册 听听画画 3教案 湘美版07-01
人教七年级下美术教案09-03
2015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06-30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花布》11-04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猴子上树说课11-10
一年级美术教案教案09-22
美术绘画教案11-10
四年级美术下册电脑美术教案设计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