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培养

2024-10-27

人文精神的培养(共8篇)

1.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一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人类的精神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界定,尽管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其基本的涵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重视运用科学方法,掌握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强调理性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人自身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强调依靠人和人文文化来推动社会进步,重视情感的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观察与认识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

(l)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

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

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2)从大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任务来看

当今世界各国主导的观念是把大学定位成一个研究型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而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身上。如果把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不仅会混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本质区别,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完成社会赋予大学教育的特殊使命。

(3)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来看,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上,其围绕的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恰恰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提高人文素质有助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完善

现在,校园中有些同学感到迷茫,毫无追求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不知为何学习,为何活着。他们在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都被“考大学”的目标支撑着,学习的目的、人生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当他们考上大学后,骤然感到目标的缺失,失去了向上的追求,整天沉湎于上网、看小说、打游戏,一天天的消磨时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关。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有的学生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态度迷茫。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其一生的基调。如果连基调都调不好,又如何能谱写出美妙动听的人生乐章?

(2)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人文文化的确是有国界的。人文素质自身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撇开人文文化不谈,对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研究就近乎无意义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国主义史。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典范,民族精神的楷模,一首首传世佳作也让后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激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筑了爱国主义的文化底蕴。

(3)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许多理想在现在仍是具有实用性的,关键看我们如何有选择的应用。摈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经验及财富。某种意义上讲,于其取经,不如读史。

(4)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精神生活的健康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当代大学生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精神需求是较高的,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使其无法获得必要的精神食粮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其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品位低下,沉湎于充斥着性

和暴力的影片小说、出入于舞厅迪厅,寻求感官刺激。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还得靠人文文化的带动。人文科学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的作用。古今中外先哲的名言警句、诗词书画、名曲名作,都能令人激昂,催人奋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5)人文素质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比率呈上升趋势。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单纯的外界刺激本身一般不会使人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受刺激主体对于刺激的反应。对外界的非正常因素刺激的反应程度强烈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我们的内在素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有助于增强个人应变能力。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砒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就是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就必须剔除功利主义,坚决杜绝功利主义之风在大学校园的蔓延。

2.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二

一、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 人文素质及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 (又称人文底蕴) , 是相对于科技素质而言的。从知识层面看, 是指人所掌握的有关人文科学 (主要指文、史、哲) 的知识含量;从人格深层看, 是指主体经过心理活动, 将人文科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和意识、观念, 同时又表现为其外在的言谈举止及其品格,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意识或人文精神[2] 。因而人文精神是蕴涵于人的内心世界, 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而人文教育就是将知识和素质进行“教养”、“教化”的过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哲学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内容, 这些教育内容应以中国及世界人类文明及文化为主, 而不应如某些学者所建议的仅仅指中国传统文化。

(二) 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迫切性

1.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的本质是相辅相成的。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 这是由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而人文素质的提高, 将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它是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 保证科学走向正确发展方向的必要精神武器。高等教育是把大学生当做“人”来培养, 而不是培养只懂操作的“机器人”。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失衡会加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面对科技发展的挑战, 大学生必须从人文精神中吸收思想精华, 使科技获得人道内涵;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 发挥人文教育在疏导心理、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 始终保持生机勃发的独立自我, 并正确利用科技创造财富, 奉献社会, 在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 谋求社会进步。因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既有科学头脑、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的人才, 这是理工科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2.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21世纪以来, 市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和成熟, 市场经济讲求效益、竞争和价值原则, 同时又滋长、纵容了人们的物欲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 扼杀了人文精神。这就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自律性, 能够识别、抵制形形色色的腐朽没落的东西。同时, 必须具有敏锐的头脑、较强的公关能力和勇于进取、敢于挑战的精神,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以及高度的法制观念。因此, 只有加强人文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才能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3.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面临多元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求职压力下充满茫然。同时受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多重制约, 普遍存在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情感淡漠、责任心弱、抗挫折心理差等问题, 表现在行动中就是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一些理工院校, 很多学生在理性科学方面热情高涨, 崇尚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较高, 对实用性强的英语、计算机考试也非常热衷。但对阅读中外文化名著、学习传统文化反映冷漠, 对自身人文素质提高的认识不足。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应试教育, 为了应付高考, 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实行文、理、艺术的分离式教育, 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对此, 高校不但未给予及时补救, 相反, 很多理工类院校形成了注重专业教育, 弱化人文陶冶的倾向, 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又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雪上加霜”。尽管近几年理工科高校已意识到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 采取了一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措施, 但不可讳言的是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力度仍然不够, 措施不当,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

二、理工科院校建设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 树立人文理念, 建构人文教育体系

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能真正得以实施, 首先必须从领导、教师、学生的理念上进行更新, 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 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培养单纯的技术工作者的观念, 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教学中注意专业内容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意识地进行文理渗透。对于学生, 要改变他们的急功近利的错误认识, 使他们认识到人文素质与“品学兼修”是应对社会挑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武器, 并形成提高人文素质的自觉性。

实施人文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过去由于专业的限制, 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存在师资、场所、设备等限制, 如今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已建立了覆盖理、工、文、艺的学科专业体系, 具备了建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 因而理应加强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 构建适合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课程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途径, 学校一般以选修课形式开设,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一定学分的素质课程。如盐城工学院就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16个学分的人文素质课程, 这是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强制性保障。但是部分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忽略了人文教育的合理结构, 要么将人文课程等同于音乐、影视、文学欣赏课, 要么一味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 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应由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课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文艺与心理健康教育三部分合理构建这一基本事实。其中应包含经济学、社会学、文学、法律、哲学、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学校在制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时, 应充分考虑选修课程的合理结构, 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 让学生获得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要通过人文教育将知识内化, 通过提高综合素质, 使学生不仅学得一身过硬的本领, 而且还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协作、学会适应环境, 使大学生整体素质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炼学校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课堂或称“隐性课堂”, 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学习气氛浓郁、学风严谨、文体活动丰富的校园氛围对学生无疑是具有较强影响的。因此, 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来营造和形成特定的人文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对改善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大有裨益。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中, 学校不妨经常开展一些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征文比赛、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活动, 一方面激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潜质, 另一方面使他们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受到进一步陶冶。与此同时, 还应对大学生加以人文教育引导, 如向大学生列出必读书目, 选取在思想、文化、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代表着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一时期、某种进步思潮的, 有着深远影响的著述, 专门聘请学术造诣深的专家、教授来讲授相关人文课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开展专题活动周 (月) , 就某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加以指导和分析, 多渠道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理工科院校因其具有固定的专业背景, 还要注重提炼学校的人文传统, 并以此作为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地质、石油等院校的吃苦耐劳、四海为家的人文传统, 水利院校的不计个人得失、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这些人文精神不仅要覆盖课堂教学, 而且还要覆盖校园和社会实践, 使学生能够随时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 随处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 以传统思想文化内容为重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文素质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思想, 是培养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加深大学生人文底蕴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大学生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 也必须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土壤, 这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此外,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 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必须广泛吸取中国及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 并自觉内化和运用, 成为指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 激励人探求知识、穷究真理、创造完美的动力。

当今,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世界。新旧观念的反差、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选择与奋斗的困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理工科学生善于理性思考, 长于逻辑思维。但由于生活实践少、社会阅历浅, 没有经历过“挫折”, 往往表现出自负、虚荣、偏激等心理上的不成熟, 表现为缺乏善于幻想、追求完善和理想倾向的特质。因此, 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加强人文学科学习, 提升人文修养素质, 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将使他们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具有丰富知识、理想与实践能紧密结合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 进行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决非一个方面、一种办法就能解决, 必须各方面通力协作, 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进行。我们还必须认识到,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没有科学进步, 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 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3] 因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价值、功能, 但又各有其局限性, 轻视或放弃任何一部分教育, 都将造成人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参考文献

[1]孟建伟.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J].新华文摘, 1998, (4) .

[2]冯契.智慧的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3.略论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篇三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关乎天文,以察事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精神方面。

目前对人文精神教育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明确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简言之,就是旨在培养人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本文所言的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特指对高等职业人才在思想品格、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实施的影响。

一、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与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分析

(1)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表明,当前我国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高职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秀传统了解甚少;在能力层面上,大部分高职生口语、文字表达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欠缺,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在修养层面上,不少高职学生语言不美、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浅薄,缺乏抵御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

(2)造成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的原因。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环节薄弱。绝大多数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对人文精神培养不够重视,这就决定了高职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薄弱状态。现今高等职业教育,在只重专业,不重基础;只重知识传授,不重人格养成等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比重很低,课程范围窄,高水平的“人文知识讲座”少,高职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文化名人的言传身教。

其次,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习惯。由于教学的限制,观念和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没有自觉关注人文科学的习惯和动力,没有深入阅读的耐心更没有耳濡目染的环境,而且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里人文科学藏书既不系统又不丰富,更缺乏时代特色,从硬件上极大的限制了高职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2.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基于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凸现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感、人文精神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职院校的每位学子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只具备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情感、人文精神,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因此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可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心理弱势。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决定必须加强高职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多数高职生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或是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退而进入高职院校的,他们受到的人文素质教育较少,水平相对较低,他们与本科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会产生某些自卑心理。然而,他们同样渴望在高职院校里接受文化艺术的教育熏陶,提高人生的品位,升华精神境界,将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有更全面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高职生不应仅仅是谋生型的“工具人”“职业人”“技术人”,更应该成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平衡发展,理性物质文化与情感性精神文化平衡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可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能力。高职学生所从事的专业主要依靠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逻辑思维,而人文科学主要是依靠发散的、多元的和或然的形象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可使高职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高职学生创造思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文素质,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钱学森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于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质。

二、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的发展,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薄弱问题已经凸现出来,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综合教育思想,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坚实基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是我们搞好教育创新的行动先导。因此,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必须确立人文科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为高职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精神教育奠定基础。

2.传授专业课、渗透人文精神,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手段。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贯穿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如果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生需要这种培养,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力保障。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转变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肥沃土壤。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开设人文课程和讲座,帮助和指导高职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又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科技节和举办学术报告会等;同时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使高职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当代高职学生必须要努力培养人文精神,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之人,必是富含人生智慧之人。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要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4.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四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音乐经验,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在实际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音乐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音乐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音乐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即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中设计了“好朋友”的主题。在“游戏”单元中,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音乐课程的教学总,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新课程中《让我们手拉手》、《一对好朋友》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快乐。

三、通过多学科的整和,促进智能的发展

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语言朗读能力很强而音乐能力平平的学生,在音乐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非常积极,学习的效果也相当的不错。有些在音乐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可能在对其他学科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加强对那些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和,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和文化的连接,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音乐教学通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尊重各地不同的文化。如在“过新年”的设计中,可在聆听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不同地区过年的情景,在结合花鼓调《小拜年》播放录象,了解剪窗花、写春联、帖门福、扭秧歌等相关风俗,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无穷情趣,培养学生爱家、爱祖国的人文意识。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5.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五

[摘要]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国家软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我们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从中学历史新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新

课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够唤起教育者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推动全民族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人文精神

中学历史教育

培养

“人文精神”一词在英文中称为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其根本特点是重视人,即

重视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具体包括对人自身的价值、人的发展和生存质量的关注;对他人、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投入与奉献

;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探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爱和改善的态度等。人文精神的内涵既带有历史的普遍性,也带有明显的时

代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本文拟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当前,人文精神不仅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而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人文教育

功能。因此,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适应现代社会对

公民素质的更高要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实施了许多年,而事实上应试教育不仅没有衰退的迹象,而且大有愈

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人文精神教育被忽略甚至被省略了。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学科的历史学科更是沦落到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每况

愈下。即使被保留下来,但其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却逐渐淡化了。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被考试的指挥棒所左右,本应该是充满厚重

之美和生动趣味的历史学科就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应试工具。

时代的发展呼唤中学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中国要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注重经

济、军事等硬国力的提升以外,还应着力于国民教育和人文素养等软国力的全面提高。如何改变以往传统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弊病,也就成了我们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应尽的责任和必须面对的挑战。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问题,莫过于匡正历史教育的目

标,还历史教育的本来面目,发掘历史教育在培养与塑造人文精神方面的真正价值。

二、中学历史新课程对人文精神的体现

自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之后,一场旨在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随即展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从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科书编写等各个方面,突出体现并加强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淡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

例如,在课程理念的设置上,新课标明确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课

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注意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

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把“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作为公

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教材的编写上,打破了以往教材编写重知识、重体系的旧例,而采用相对生动的学习专题形式和模块

形式,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高中课程还开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历史选修课,旨在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揭示了中学

历史教育的根本特征——人文主义教育,试图还历史教育的本真,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如人本意识、科学的态度、创新意识、民族意识、全球意识、合作意识、环境意识等,并且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

供了很好的素材与途径。

三、中学历史教学如何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拥有丰富深厚的人文资源,历史教育应该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来滋润

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智慧,从而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突

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挖掘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民族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拥有民

族自豪感。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说过:“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力。”这种民族自信力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深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等,正是这些才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进而了解中国国

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力与凝聚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采用批判的发展的眼光具体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史时,教材往往强调我们的发明比西方领先多少年,而很少涉及它究竟给国家发展带来多大的实际意义。就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来说,我们往往因

为它们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而感到自豪。但是,仅仅自豪是不够的。鲁迅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为什么鲁迅的看法与我们书本上讲得不一样?为什么传统科技没

有在中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通过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对待传统科技方面的愚昧、可悲与落后,西方民

族的务实、智慧与进取之处。只有建立在正确认识祖国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爱才是一种理性的爱,否则只能是盲目的、狭隘的、也是不牢固的

;只有理性的历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的爱国情感。

(二)揭示历史人物优秀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历史记录了大量杰出人物的事迹。然而,以往教材对历史人物描述更多的是与其相关的

重大事件,寥寥数语,冷冰冰的面孔,显得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除了应付考试需要外,对学生的人格感化作用,显得微乎其微。新课程

在这方面虽然有所改变,但仍有欠缺。教师应加强历史人物尤其是人格品德方面的教育。历史虽然不可以再现,但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师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使这些历史人物生动鲜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让学生觉得可亲可敬,在潜

移默化中使情绪受到感染,精神得到熏陶,进而内化为人格力量。

例如,在讲到屈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站在屈原同时代人的视角(家人、学生、朋友或政敌等),以“我看屈原”“我眼中的屈原”等为主题,展开想象或讨论。通过活动,学生描绘出来的屈原就不仅仅是一个只写

了《离骚》的屈原,而变的丰满高大起来:屈原,楚国的贵族,身处乱世,才华横溢,关心祖国与民族的命运,一心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励精图治变法自强。可惜恰逢昏君小人当政,屈原遭到排挤和放逐。但是,屈原依旧心系祖国,最后因不愿随波逐流愤而投江。传说人们为

了纪念他,才将粽子撒到江中,为了不让鱼吃他的尸体,这就有了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屈原身为楚国的大夫,原

本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那样,随波逐流呢?这样,学生不仅会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更为他坚持信仰 的执着精神所震撼,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所打动。

在学到科技发展史时,可以请学生搜集中外历史上科学家的故事,分析他们成功的奥秘,象李时珍、李四光、詹天

佑、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发现,这些人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除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是个

人主观努力的结果。他们都具有刻苦钻研的态度,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些意志品质成就了他们 的梦想。通过让学生走近历史人物,揭示他们的个性品质,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人格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不是在于讲授过去的事情,而是在于帮助理解现在的事情。”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密切联系现实,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

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例如,在学习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时,我们知道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曾经森林茂密,凶猛的野兽时常出没,严重威

胁着北京人的生存,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迫使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再联系今天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每年春季时常发生的沙尘

暴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北京地区的环境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上黄河流域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

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垦伐,不注意保护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这才有了今天的后果。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在学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品牌),说

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而思考中国和每一位中国人应如何适应全球化这一趋势。借助这样的联系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潮流,而且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每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敢于迎接这一挑战,善于抓住机遇,否则就会被

淘汰。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树立学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 的心态看待世界;培养学生在当今时代的挑战中,勇于自强自立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许多典型生动的素材,将其及时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

与世界意识。如SAS、印度洋大地震、禽流感等,当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降临的时候,各国人民团结一致,携手奋战,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宝贵精神。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人类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关爱、相互帮

助,这样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就是要以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主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

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并且“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认识和结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程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大量的途径和方法,如初中教材设置了导入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议一议、小制作、小调查、故事会以及活动课、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等栏目。高中教材也设置了供学生选择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阅读与思考、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气氛融洽的和谐民主的宽松环境,鼓

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让创新的种子在此萌发。同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实践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反映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 的方向。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学科知识教育,更要关

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当然,教育者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人文观念的更新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样

6.浸润课堂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论文 篇六

浸润课堂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论文

江苏 苏州 ●任震红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关于方法的科学,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最后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应该将眼光放在长远的人文精神培养上,这才是完整的数学。对于数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一向是知识技能的主场。如今教学目光的提升,对学生终身负责的信念,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紧迫而更有深远的重大意义。从数学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学数学(思想、精神、方法、文化、知识等)能力,用数学(实践操作、主动、合作、体验探索、创新、思维、处理问题等)态度方式,爱数学(感受数学美、价值等)的情感。

一、知识延伸,重历史知识熏陶

在课堂教学的三位目标里,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离不开数学历史知识的熏陶,在知识概念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史的用处在于历史公正地衡量每一个人,使得后人可能得到同样的称赞,促进了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更体现了一种哲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因此,数学的基础知识概念教学中,作为知识的有效延伸,数学文化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重要,在教学环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数学历史的了解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有初步的感知,数学历史的探讨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体验。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了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叹数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对数学文化的底蕴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在教学“年、月、日”时间概念之后,对于现行历法的来历,通过相关的天文地理知识和数学历史知识的简单讲解,让学生知道“大时间单位”的来历,弄清楚时间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将其他的历法,如我国的阴历历法、24节气向学生做一介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具体可见的,而不是一味抽象,深不可测,激发学生去探索世界上其他历法来历。用数学历史知识向同学们展示历法的演变过程,使他们感悟到:我们今天虽然有了公历这个历法,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最初是日出、日落,再有四季变化,接着是月亮的阴晴圆缺到现在的地球自转、公转。这个历法发展过程聚集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历史激起学生热爱生活,喜欢数学的情感!五千年的中国古老文明,灿烂的数学文化孕育在生产力发展中,祖冲之、刘徽、华罗庚、苏步青等伟大的数学家和传世之作《九章算术》应运而生。在教学环节中,这些珍贵的教学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自主学习祖先的精神、方法,并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关注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自主向生活学习,用数学的方法、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历史知识的熏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发展观,更重要的是使数学人文教育水到渠成。

二、动手体验,重操作价值感悟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并树立“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理念,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科学的数学发展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的能力。在小学苏教版数学课本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放在日益重要的地位: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统计思想、概率思想、极限思想等都蕴涵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然而,对教材的深层次挖掘和理解,则需要我们数学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再创造。对于这些丰富的数学思想必须通过动手操作,然后才能感悟数学过程价值。例如:可能性教学中的抛硬币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2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少了,误差产生的几率大。在让学生操作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而对于1/2可能性的结论,其产生的过程则是:先提出猜想、然后实验操作、然后论证得出结论,这个全程是严谨而科学的。数学家们通过了上千次上万次实验操作,才能接近这个结论,并且操作的次数越多,操作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结果。于是,让学生分享操作体验,大胆提出质疑、讨论改善操作方法,教师适时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方法,并动手体验,小组合作。这样看看是不是操作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最后可能性是相等的这一结果。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极限、概率的思想,更体验到合作的价值。同时,对数学动手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数学人文精神价值。

三、学以致用,重情感的内在升华

学生热爱数学,源于数学的`趣味、价值、美感,这种深厚的内在情感需要通过数学文化的魅力去激发、沉淀、升华。教学内容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捕捉到生活中数学运用的美,让美激起他们对数学文化美的感叹,使热爱数学的内在情感得到升华。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内容教学时,第一环节:问谁的风筝能飞起来,让学生感知必须是对称的风筝能飞起来,用数学的价值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二环节,用长方形纸去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操作感知不同的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的对称图形,并对非对称图形提出质疑和深刻的讨论,深刻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分享,让学生感受图形中的多元文化。第三,欣赏巩固环节,让学生欣赏对称图形:自然界动植物中的对称美、生活建筑的对称美、艺术设计的对称美,让学生对数学美叹为观止。第四,设计应用环节,学以致用,让学生自主设计美丽的图案,学生便主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最后将不同的设计进行展示,在相互欣赏中,设计理念和个性设计的撞击使学生收获更多的体验,产生成功的快乐感,不断改进图形设计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在学以致用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自我提升,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提升了对数学的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发展了创造能力。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方向:数学文化,浸润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地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也就让学生有机会领悟数学的价值;有机会体会原来数学并不是来自权威和课本,自己也能创造数学;有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有机会去创造美。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浸润和融合,既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

7.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篇七

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

1. 素质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基本的。”随着科技、信息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物质积淀也愈渐丰富, 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人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由此, 我们将面临着人文追求、人文素养的一次新的飞跃。加强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就成了当前社会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话题,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而这个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统一, 使受教育者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上相融相通,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然一体, 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人。

2. 功利思想冲击人文精神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使社会获得了空前的物质富有。许多人陶醉在科技带来的辉煌之中, 人们信仰科学, 崇拜科学, 也迷信科学, 科技的工具性被张扬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科技被人们看成是万能的, 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从而忽视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轻视了灵魂的陶冶和净化。同时家长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 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人文科学因此受到冷落。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 人们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 而忽略了长远效益;急功近利于当前, 不关心未来的发展。同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影响很大, 也造成了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贫乏, 导致他们形成重功利轻价值、重工具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偏向。

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文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升华、凝固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 是人类文化中根本性的精神。因而, 人文精神的培育绝非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作为政治教师, 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时, 应该认识到这些, 应通过触动学生灵敏的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 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及感悟人类文化遗产的习惯。具体地说, 首先, 定位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根据学生的文化素养所达到的接受能力, 把各块知识改组, 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其次, 把僵化、理性化的知识翻译为生动、感性和理性整合的知识;再次, 通过生动的教育, 把隐藏在精神文化中的情感、态度和理想等附于一定的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载体显现出来, 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内心世界, 融入个体的生命中。这样, 使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变成活的、富有灵性的精神力量, 并渗入到个体的言行举止中。

2. 建构完整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实施, 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完整的教育目标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使人日臻完善, 使人格丰富多彩;同时, 完整的教育目标还必须关注个体、民族、国家, 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向。

中学政治课, 是以传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常识为基本内容, 以建构人的科学的精神世界, 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完整人格为出发点的。作为中学政治教师, 首先, 要有强烈的教学热情, 热爱教育事业;其次, 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合理系统的知识结构, 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再次, 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 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使所授知识被学生理解内化,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有能力对外界进行加工制作, 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思维。同时, 教师在讲授某知识点时, 不仅要重视本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还要帮助学生拓宽思维, 适当地把知识延伸到其他相关学科上去, 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3. 加强社会公德的传统美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在我国,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联系相关课本的知识, 适时地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使学生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自己, 约束自己, 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规范行为的准则, 从某种意义来说, 它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对于这些准则, 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是容易感受的, 也乐于接受的。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提出向英雄人物学习, 从传统美德的角度, 具体剖析英雄人物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素质, 让学生感到英雄人物的可亲可敬, 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8.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美术课程人文精神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如英国的怀海特所说“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

(二)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三)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开扩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的目的。

3.了解人類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4.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由于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需要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程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5.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有助于在心灵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作好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尹少淳主编.

[2] 《美术教学论》,【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尽而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课程人文精神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如英国的怀海特所说“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

(二)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三)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开扩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發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的目的。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4.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由于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需要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程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5.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有助于在心灵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作好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尹少淳主编.

上一篇:文字编辑实习报告下一篇:小学创建无烟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