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

2024-10-11

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精选8篇)

1.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 篇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的思考

在我上中学时,总是看到电视上或者听到已经步入工作的人们谈及:中国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那时候的我没有什么感觉,因为生活圈子简单,生活围绕的主题就是把书读好。而大学是半个社会,我的生活圈子拓宽了,我也渐渐开始感受到在我周围就存在着林林总总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食品安全以及某些部门滥用职权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仅仅就中国存在,但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从而改变我们行动,进而改变社会现状,提升中国的良好形象。特别地,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这引发了我对于诚信的思考。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对于个人而言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代关于诚信的美德故事流传甚多。例如,“曾子杀猪”,只为以身作则的教育孩子“言必信,行必果”;“狼来了”,说明无信并欺骗玩弄他人,最终危难时刻害了自己;又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很难”,说明信誉可以带来资本。对于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此乃作弊者自欺欺人,骗父母骗老师更是骗自己。读书十几载,关于诚信的故事读过不少,中学时政治书上早已说明“无信不立”的道理,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流砥柱,更应该将所学融为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青年人应该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个性”,既然觉得有些课不重要或者不想学,那就没必要去为了成绩而铤而走险地出卖自己的诚信。何不像比尔盖茨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去开辟一片天地,何必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事实上,很多大学生逃课都在无所事事。在我认为,在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能之前,应该要保持做人的一些基本底线,把要学好的课上好,这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是其成本之一,而它却能让品牌迎来大众的信赖以及给企业带来更高更持久的回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例如“奶粉门”,掺了漂白粉的馒头,放了福尔马林的米面,加了有毒添加剂的粉丝等等。这些事件,让消费者大惊失色!食品包装上或者宣传广告中写着无毒安全,并宣扬产品多好多好,这些都是欺骗大众。随着媒体越来越发达,这些骗局的曝光率上升,消费者不仅不敢买被爆出有问题的品牌的商品,也不敢买中国制造的同类商品了。可见,失去诚信,不仅关闭了自己企业的前程,还给同行,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多不良效应。企业的竞争力是靠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来提升,而不是舍不得投入成本的投机取巧的去盈利。同时,现在网购很流行,光一个双十一促销就几百个亿的营业额。如果没有对网店信誉进行监督的评价平台以及售后保障保证,我们无从得知网店的产品质量如何,那么网购也不会这么流行,更不会带来利润。例如,小米公司只有官方网店,没有官方实体店,但是良好的产品质量保证以及售后服务,让我们也能够放心地从网上购买,这样既节约了小米公司开实体店的成本,从而又使得小米手机价格相对实惠。

对于党和政府而言,为人民服务是其做事儿的宗旨,诚信则是政府做事儿出发点真诚为人民并守信地履行对人民承诺的事儿。记得政治课上一位同学分享的关于她家乡的故事:东坡村和西坡村。故事大致如下:这是一个合并的村,村长被选举前允诺村民们会为他们谋福利,然而村长在西坡村,在未和东坡村村民讨论的前提下把属于东坡村的山的开采权赋予一个采矿队。采矿挖山,严重影响东坡村村民的休息,同时山上有他们家的祖坟,于是村民们去村政府询问,无果;接着,村民们自己奋起反抗又无果;最后的最后就是不了了之了。可见,这个村政府并没有做到亲民善民,村长和村政府最终也没有履行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承诺。甚至,我怀疑村政府很腐败,有收了采矿队的贿赂的嫌疑,不然正规的采矿队是不可能这么蛮干的。除此之外,出了那么多食品安全事件,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是否真正为民服务,是否也有贪污腐败,相信打问号的人民不再少数。我们想想看,一个无名小卒突然变得有钱有势,都会引起普通公民从其劣行中去寻找原因并效仿其行,都会在卑鄙和权势之间,下贱和成功之间之间出现可悲的概念混乱,而一个政府或者政府官员若是对公众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巧取豪夺、甚至违法犯罪,那么它给公众带来的毒害又何止千倍万倍于一个小人得势呢?可见,我们的党和政府诚信待民,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以及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一个群体的对外良好形象有赖于每个群体中成员的共同努力。然而,中国在外的某些形象不够好,有时候就是由于某些中国人的不道德行为所致。美国兰德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非盈利的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一般来讲都比较公认。而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的负面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苏贞昌曾称:中国大陆再怎么有钱?再怎么大?“我们都不愿意跟他们做一家人”。国外某旅游区专门立有牌子:中国人禁止入内。可见,虽然并不是所有中国人如此,但国外和中国台湾就认为中国人的素质不高。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国外非常非常注重诚信。一次坐车逃票,你几乎找不到工作。一次考试作弊被抓,你肯定无法立足于校园。日本的餐饮业很多年前就要求刷碗要刷七遍,某一中国留学生只刷五遍还强词“五遍和七遍差不多”,之后他在日本再也找不到工作。诚信已经成了他们认为的自然而然应该做的事情。我想中国人要提高诚信意识,不仅要从外力上健全诚信档案等制度,更重要的是将诚信根深于社会文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使得个人、企业、党和政府都能相互监督相互起诚信表率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之,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对个人、企业、党和政府,进而对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倡导诚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观,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诚信原则,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诚信观。

2.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 篇二

一、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 诚信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道德范畴, 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之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 “诚”的意蕴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 “诚”即真实无妄, 既是一种“天道”, 又是一种“人道”。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对“诚”的释意是:“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 天理之本然也。”孟子也说:“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同时, “诚”又是一种真实不欺的道德品性, 是社会主体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朱熹说:“诚其意者, 自修之首也 (《四书章句集注·大学》) 。”意为“诚”是社会主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 只有做到真实不欺, 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此外, “诚”还是一种“圣人”的道德境界。《中庸》说:“诚者, 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周敦颐说:“诚者, 圣人之本。”在这里, “诚”是作为道德至尊的“圣人”达到的一种境界, 即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孟子尽心上》) 的道德境界。

(二) “信”的涵义

信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 是指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相符。孔子曰:“言必行, 行必果” (《论语·子路》) 。讲的是说话算数, 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释名》中指出:“信, 申也, 相申述使不相违也。”即人们的行为应该是其言语的相应延伸。“信”在孔子那里是“四教” (文、行、忠、信) 之一, 在孟子那里是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之一 (朋友有信) , 在董仲舒那里则是“五常” (仁、义、礼、智、信) 之一。, 因此, “信”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三) “诚信”的内涵

通过对“诚”的意蕴和“信”的涵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诚信是天道之源, 人性之本。在古代思想家看来, 诚信既是天道, 又是人道, 天道之诚信是人道之诚信的根据, 人道之诚信是天道之诚信的体现, 天与人在诚信上是统一的。诚者“五常之本, 百行之原”, 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 因而也是人伦道德的来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说, 诚信乃自然、社会和谐之道, 天人和谐之道。

第二, 诚信是尽已守信, 人已无欺。古代先哲们认为, 人必须尽已守信, 先做到信于已, 不自欺, 再做到不欺人, 信于人。葛洪说:“守一言而久要, 历岁衰而不渝, 信人也” (《抱朴子·外篇·行品》) 。说的是与人交往需诚实无欺, 严守信用。杨泉说:“以信接人, 天下信之。” (《物理论》) 这里“以信接人”的信, 是守信的意思, “天下信之”的信, 是信任的意思。这些都说明了只有言而有信, 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实际上, 对他人守信就是对自已的忠诚, 是不欺己的一种表现

第三, 诚信是忠诚信义, 真诚负责。诚然, 在传统诚信思想中, 诚实不欺、重诺守信是人立身处世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但是, 古代思想家并不以此作为绝对的道德信条, 他们注重的不是信的形式, 而是信的精神实质。《管子》中说:“圣人之诺已也, 先论其理义, 计其可否。义则诺, 不义则已;可则诺, 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信是否为信, 要由其是否合乎义来决定。只有当“信”合乎“义”时才予以遵守, 不“义”就不必遵守。这并非倡导人们言行不一, 而是坚持信的道德标准, 即人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信于义理, 也即古人所谓的“信义”。

二、传统诚信思想的功能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在古代道德伦理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而且成为几千年来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 并在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规范经济活动和整合社会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的功能。

(一) 传统诚信思想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首先,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 诚信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并把诚信看作是人的三大德性 (信、智、勇) 之首。例如, 朱熹说:“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 如木之无本, 水之无源, 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其次, 古代思想家还把“信”看做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 “言之所以为言者, 信也。言而无信, 何以为言 (《春秋榖梁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显然, 诚信之德是人与人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当然之则。相反“交而不信, 则离散忧愁, 不能相亲 (《吕氏春秋·贵因》) 。”由此, 诚信作为一种立身之德和交往准则, 其核心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 引导人们和谐、融洽的处理人际关系。

(二) 传统诚信思想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和商业道德之灵魂

诚信历来是中国“良贾”的传统美德, 也是儒家普遍奉行的商业伦理。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 诚信经商一直占主导地位。管子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 (《管子·乘子》) 。”意指不讲诚信的商人不能从事商业。荀子看到了诚信可促使商业兴旺, 他说:“商贾敦悫无诈, 则商旅安, 货财通, 而国求给矣 (《荀子·强国》) 。”由此可看出传统诚信思想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中华传统商业一直坚持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诚信美德作为商业宗旨, 把信用视为商业的生命, “可终身而守约, 不可斯须而失信” (张弧《素履子·履信》) , “有所许诺, 纤毫必偿, 有所期约, 时刻不易” (袁采《袁氏世范》卷二) 。

(三) 传统诚信思想是为政之本和强国之基

国无信不立。古代先哲们认为, 取信于民, 是当政者从政的基本条件。孔子曾深刻论述了取信于民对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性:“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在孔子看来取信于民是为政的首要条件, 建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对国家之“立”, 比强大的军备、充足的粮食都重要, 一个失信于民的政府是无法维持下去的。对此, 荀子也有同感, 他说:“政令信者强, 政令不信者弱 (《荀子·议兵》) 。”管子更是把诚信看作治理天下的关键, 为政的根本, 他说:“诚信者, 天下结也 (《管子·枢言》) 。”上述言论都说明一个道理:治国为政必须强调守信、立信、取信。那么, 当政者怎样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说:“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当政者只有带头讲诚信, 以身示范, 才能引导臣民效法, 使臣民谦让有礼, 竭尽忠信, 让整个社会生成一股诚信之风。商鞅立木取信, 秦国由此强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从而招致国破家亡, 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传统诚信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价值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道德。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精神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一) 有助于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诚信观

人类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形成、累积和发展的过程, 所以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是一种传承、发扬和创新的关系。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几千年的发展证明, 诚信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传统诚信思想优势, 挖掘、疏理传统诚信思想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 为当今社会服务。为此, 我们应对传统诚信思想做辩证分析, 对之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 把传统社会中个人之信与现代社会群体之信统一起来, 把传统诚信美德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赋予传统诚信道德以现代思想, 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为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的现代诚信观提供文化渊源和方法指导。

(二) 有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规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原则, 也是一种道德建设要求。如今, 我们要建设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规范, 就要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 结合“以德治国”, 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和理性情感, 并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 它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形成。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继承和利用传统诚信的美德, 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要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诚信教育, 尤其要加强信用道德教育, 要求每个公民诚信为人, 诚信处事, 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 使人们明了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 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懂得没有信用, 就没有秩序, 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的道理, 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当代公民认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自觉行为。人们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意识, 就能自觉的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 就能从根本上铲除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 有助于规范经济活动,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地运行

诚信是中国商业伦理的重要规范,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非常强调“市不二价”、“信义不欺”的诚信伦理。《孔子家语·鲁相》载有“贾羊豚者不饰”的话, 说的是那些经商的人在买卖过程中不造假, 讲求买卖公平, 诚实无欺。千百年来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道德范畴、道德标准, 在规范经济活动, 维护经济秩序, 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市场经济是竞争激烈的经济, 同时, 也是最讲信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愈发展, 愈要求市场主体诚信, 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 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因此, 可以说,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和黄金规则, 无论对法人, 对企业还是自然人, 诚信都是立身之本。然而, 自经济体制转轨以来, 由于利益驱动和体制、法制尚未健全等诸多原因, 中华大地刮起了一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不少人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市场经济就是不讲信用为了利润无所不用其极的经济制度。故有些人把讲诚信与赚钱对立起来, 不择手段地敛财致富。更加严重的是, 不诚之风蔓延至其它领域, 导致整个社会出现诚信危机, 严重地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为此, 中共中央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将“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此后, 十六大报告和十七报告等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多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然而, 要摈除经济领域的失信现象, 营造一个公平、正义、诚信的市场环境, 除了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统一调节外, 还必须有一种“自觉的伦理精神”的引导。因此, 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弘扬诚信思想, 合理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诚信思想的道义性、人格性和情感性特质中所蕴含的伦理智慧, 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导向作用。这对于规范经济活动, 形成公平交易的社会环境,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 篇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

失乐园中的凛子和久木之所以会走在一起,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身体内部最根本的欲望在控制着他们。他们在外人看来已经是让人十分羡慕的了。应该拥有的东西,也全都有了。可是,大家却不知道。人是无法满足的,也可以讲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两人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家庭,并且在与自己的另一半刚刚结婚的时候,也是自由恋爱,爱的即使不是死去活来,那也是发自内心的爱。可是,他们一旦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就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他们的感情在结婚前的恋爱之时已到达顶点,在漫长的二三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一直都在稀释这份情感。使得这份情感已经由爱情变为亲情。既然是亲情了,那么也就没有激情了。大多数家庭都是这个样子的,夫妻之间已经没有了感觉。但是为什么却没有分开呢?那是因为一旦组合成家庭以后,双方就都对对方有一份责任与义务,就是靠着这个纽带才维系着许多奄奄一息的家庭。

凛子和久木的家庭与许多的家庭一样,已经与自己的配偶没有了爱情。他们在彼此还没有认识之前对这种情况虽然不满,但是却没有太好的办法去解决它,甚至于已经有了一种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但是,在凛子与久木在一个偶然机会相识后,内心深处的一种本能欲望终于从深深的泥沼中爬了出来,虽然爬得很慢,但是却一刻没有停止。凛子和久木感受到了内心中一直很期待但是却已经失去了很长时间的东西。所以,两个人不自觉又无法自拔的走在了一起。他们拥有了年轻时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虽然美好,但是却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为在很多时候婚姻与爱情不能同时获得。他们偷吃了禁果,可能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开心。但是禁果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凛子与久木心里非常清楚副作用的厉害,所以他们想要去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危害。所以在开始阶段他们两个人都非常的谨慎。每周约会的时间控制得很严格,尽量去别人不认识自己的地方来见面。可是,随着他们感情的深入,这种程度的约会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想要更多的机会来见面,去释放他们的欲望。可是,欲望这个东西非常奇怪,每释放一次过后。欲望都会比原来要多一点点。所以,他们两个人完全陷入了泥沼中。越想挣脱陷的越深,陷的越深就越想挣脱。但这里有一个临界点,一旦陷到一定程度,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逃避的时候。他们就会顺其自然任由自己陷下去。他们两个人在山里被大雪封住3天这个事件可以作为转折点。这个事件之后,两个人已经有了一种孤注一掷的冲动。

可是,冲动毕竟是冲动。我们有时也很冲动。但是我们却未必会去那么做。因为我们有理智,道德等等很多枷锁来束缚我们。让我们不要去走可能会使我们后悔的路。凛子与久木两个人也一样。他们要做的事情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是十分可耻的。凛子如果要离婚,她将会失去她那位有钱有地位的医学教授,并且还会与她十分喜爱的母亲绝交。久木也是一样,让他抛弃与自己相处几十年的妻子,女儿,社会地位等等。这么大的代价值得付出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办法可能会有,但毕竟治标不治本。并且一般的办法已经无法来帮助他们两个人了。当他们两个人的欲望已经压倒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判断的时候,也就代表着一切都结束了。虽然,还没有看到结果,但是却比看到结果还要结果。

他们两个人舍弃了一切,终于走到了一起。一般人会认为下一步他们应该去结婚,然后去过他们自己所希望的生活。但是有一点大家不要忘记。他们两个人是对婚姻生活心里有暗伤的。因为两个人原来都有自己的家庭。在原先结婚的时候,也都爱过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婚姻把它们的爱情毁了,所以,他们两个人已经对婚姻没有任何信心了。他们想要拥有的只是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那种快乐到极致的快乐。可是,他们也知道快乐一时容易做到,但是想长久这么快乐下去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时间就是他们不可能打败的对手。毕竟久木已经快60的人了。时间越往后,他的体力精力都会大大的降低。所以,只有抓紧现在才是最快乐的。

欲望之火已经燃烧的极其旺盛了,任何阻碍欲望的不利因素都被排除了。但是还有一个阻碍还没有排除掉。那就是他们自己。因为想要永远保持这种极度的爱,他们就需要打败时间。而打败时间的一种极端的做法就是自杀。死亡也是一种永恒,并且绝对不会过保质期。当爱情已经到达了疯狂地地步时,自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不错的结局。毕竟是在自己的巅峰时刻死的,是带着笑容去死的。相反,如果不那么做的话,久木与凛子的命运到底会像哪个方向发展,谁也无法做出判断,即使是渡边淳一本人也不能。因为凛子与久木这两个人物一旦被创造出来后就拥有了自己的生命。渡边淳一也只能顺着人物的性格来,他已经失去了对人物的控制权。凛子与久木这对痴情的人,最终寻找到了最适合他们的死法,即在快乐到极致的时候去死。我认为这种死法是十分有创意的,属于不拘一格。这表明他们是一心求死,别无它念。他们的死让我感到很壮烈,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那种强烈的欲望。凛子与舅母表面上是被社会道德,规则等等一些东西打败了。但是归根到底他们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打败了。

4.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 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队会主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是金》。本次队会活动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本次队会的活动设计:一说设计的背景,二说活动目标,三说活动形式和思路,四说活动准备,五说活动流程,六说活动评价。

一、说设计背景

莎士比亚曾说过:“真诚是伪善的天敌,它能赢得所有人的心。”“待人以诚”,“言而有信”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早已写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也列入其中,可见诚信也是当代社会对我们的需要。然而现实生活中,公民道德意识滑坡,缺乏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诚信观念淡漠,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言行不

一、找借口说谎话欺骗他人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主题队会《诚信是金》,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明白诚信的含义,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主题队会设计理念,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我设定如下活动目标:

1、正确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

2、培养队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诚信光荣的意识。

3、使队员们在生活中愿意努力做守诚信的人,积极践约守信;养成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

队会的重点是体验诚信,培养诚信意识。难点是如何践行诚信。

三、说活动形式与思路

1、活动按照 “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整堂队会既来源于生活、充满生活的气息,又高于生活。

2、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本次队会主要采用故事欣赏、歌曲演唱、诗朗诵、小品表演、集体交流探讨等多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寓教于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领悟诚信的重要性,努力坚守诚信。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队会顺利进行,需要课前做好以下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小品、小合唱、独唱、诗朗诵、架子鼓演奏等节目。

2、反思生活中不守诚信的事迹,发现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榜样。

3、队员们搜集诚信格言和故事。

五、说队会流程

根据本次队会的活动目标,结合三年级队员的特点,在队会仪式之后,我设计了“激情导入、明确主题”“感受诚信、领悟真谛”“反思生活、寻找榜样”“格言导行、朗诵升华”“郑重承诺、做诚信人”“谈话总结、提出希望”六个环节。

(一)激情导入、明确主题

首先,以主持人饱含激情的开场白引出诚信,点明诚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真诚待人、言而有信”,“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才更加迷人”,诗一样的语言紧扣队员的心弦,将孩子们带入一种激情饱满的状态中来。

(二)感受诚信、领悟真谛

应该说,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诚信已经有了一些懵懂的概念,但究竟怎样做才是讲诚信,讲诚信有哪些好处,不守诚信又可能带来哪些坏处,孩子们可谓是一知半解。

1、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由四个队员分别讲述《狼来了》《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曾子杀猪》《诚信超人李嘉诚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也有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既有记录古人言行的,又有现代生活中的;既有描写大人的,又有有关小孩子的。孩子们便在这长久流传富有魅力的故事中,初步明了:诚信比金钱更宝贵,做人要守诚信,诚信是一种人格魅力。即使富如李嘉诚也是以诚为本,才有了数不尽的财富。

2、讲故事之后,便让孩子欣赏小合唱《好孩子要诚实》。既是为了活跃气氛,也让孩子明白,社会对我们的诚信要求与教育已经渗透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以此引发学生的思索。

3、接着便趁热打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诚信的理解,说一说心中的诚信。这时候孩子们对诚信的理解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说话算数的层面上了,他们应该懂得,诚信体现在生活中一点一滴中,诚实做人、真诚待人便是诚信的真谛。

(三)反思生活、寻找榜样

1、通过感受诚信,孩子们已经初步明确什么是诚信以及诚信的重要性,但放眼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品《诚实无价》。这个小品讲述的是一次考场上,一个孩子想尽办法套近乎、甚至贿赂好朋友帮助舞弊,得到拒绝后引发矛盾,课后又得以化解的故事。像这样的有关学习方面弄虚作假的事例在队员们当中也真实地存在着,孩子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一定会有着不一样的心境。“看完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样一个问题,可谓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负面评价与正面引导的都会有。

2、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们往往是“言的巨人、行的矮子”,主持人适时地抛出问题“同学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上,是否也有过不讲诚信的事呢?让我们静静地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引导队员们从学校、家庭、社会多个角度的生活去进行反思,明确诚信没有大小之分,诚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明确“能大胆剖析自己,也是守诚信的表现”。

这个版块中,主持人适时地点明,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需要善意的隐瞒和欺骗,这和诚信待人并不矛盾,因为诚信的本质是善,善意的谎言是诚信的特殊表现。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金钥匙。

3、教育的目的是导行,故事中的哪些榜样毕竟与队员们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于是,我设计了“寻找身边的诚信榜样、夸夸他们的诚信故事”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以自己为镜、以榜样为镜”,愿意并努力做个守诚信的人。独唱《一分钱》歌曲中,小女孩的形象恰到好处地给了孩子们一面拾金不昧的镜子,架子鼓演奏《铁臂阿童木》中的主人公也给了孩子们一个纯真正直、善良宽容的光辉榜样。

(四)格言导行、朗诵升华

孩子们还小,时刻需要榜样的力量,同样也需要人生信条的督促。充满哲理的诗句与名言,便能给予我们以人生的指引。在这个版块中,队员们首先一起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格言,明白诚信是不分年龄、不分

国界、不分种族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的做人准则。接着全班激情朗诵诗歌《诚信是金》,引起队员们的思想共鸣。

(五)郑重承诺、做诚信人

在前一环节的情感铺垫之后,全体队员在中队长的带领下郑重承诺。

(六)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在温情流淌的音乐声中,中队辅导员对本次队会总结并提出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每一位队员都能铭记刚才的承诺,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让诚信活跃在我们生活当中,让诚信无处不在。

本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我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各个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仅给了全体队员们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有才华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实待人、言而有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做到坚守诚信。

5.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 篇五

乌拉特后旗二完小六年级一班

王 崇

每个人心目中都存有真善美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崇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体制,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里,人们才能更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二完小六年级一班的王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诚信、友善的好少年。

从我们步入学校起,“热爱祖国”做为小学生守则第一条就被我们了然于胸,很小的时候大人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爱国,那些中华爱国美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及国学经典《弟子规》与《三字经》陪伴我们走过了童年,步入了少年,那些跳跃在课本上的文字和情怀让“爱祖国,爱人民”,已经根深蒂固深值于我们的内心,具体到什么是爱国、怎样爱国,有好多的迷茫了。

过去我总认为爱国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到现在我才更深层次的了解到爱国就必须要担负起民族兴衰的使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爱国就是爱父母、亲人、老师和同学;爱国就是要爱学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爱国就是要从小事做起,珍惜学习时间,珍惜水电能源;往大的方面讲,爱国就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新世代的少年,虽然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年代离我们远去了,但和平年代国富民强的使命则与我们息息相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利益为耻,让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在我们心中播下种子,以弘扬祖国精神、凝聚祖国力量为己任,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小做到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学校“明理诚信,团结友爱”的道德理念以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大队部也已“诚信友爱”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做到“明理诚信,团结友爱”,特别是大队部号召我们从小不说假话,真心对人,诚意为人,不轻易许诺,一旦承诺就要说到做到,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今影响了全国成千上亿的“感动中国人物”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无数人认为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所折服,是什么样的价值观让他们有如此的壮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想是一种信仰,是岁月慢慢沉淀下来的一种行为,是经历了挫折和困难变成了一种坚持。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到: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人生的信念,要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学习,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努力奋斗。

6.构建和谐社会之诚信问题 篇六

“染色馒头”:今年4 月初,央视报道,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超市,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随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

“牛肉膏”: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市场上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成牛肉。今年4 月有报道称南京市场 “牛肉膏”疯卖。

“毒生姜”: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今年4 月15 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

“瘦肉精”: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今年3 月,媒体报道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墨汁粉条”:为了让粉条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今年4 月23 日,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 万斤假粉条成品。执法人员称已经有很多市民吃了从市场上买的红薯粉后上吐下泻。

众多的食品问题,不断引起民众的恐慌。如今吃什么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最近,温家宝总理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痛斥“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从民间到高层对诚信的关注,凸显的是大众对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的关切,折射的是和谐社会建设对诚信回归和重塑道德体系“伤不起”的期盼。

古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社会和谐之本。《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自古以来,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深灰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为什么诚信如此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诚信,现实生活中一切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就会不可能。我们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而现在是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大范围时空性的交往必须以诚信为本,而且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也需要诚信。此外,诚信其实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表征,一切道德问题在最显性的层面上都可以体现为诚信问题。

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如今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诚信缺失危机呢?我想,其中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甚至为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使原有的社会诚信受到猛烈冲击。每个人都开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道德经不起利益的冲击,导致出现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其次就是我们的社会没有建立有效的诚信道德机制。传统诚信主要是靠品德,它在熟人社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过去熟人社会和家族社会里,维持诚信主要靠亲情、血缘和道德,但现在我们社会生活多元化,面临更多的利益诱惑,诚信度也受到挑战。

其实解决诚信难题也需要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个人品德和素质层面,这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和渐进的过程;第二个层面学校道德教育;第三个层面是社会法制教育。

第一个层面是要学会反思,我们不信赖别人,但我们是否认识到被别人信赖。每个人都有不诚信的时候,例如上学时是否作过弊,是否做过不太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如果这些没有伤害到公共利益,就可以通过自省去完善和修正。

第二个层面需要社会舆论。由于人们的猎奇心,愿意找一些不诚信的案例去津津乐道,而诚信的案例却往往被忽略和边缘化。因此,公共舆论在谴责不诚信时,却在监督社会诚信方面存在缺失。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河北农大这样的正面案例,阻断或者减少误导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例如我们对那些几十年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教师的宣传太少,使得社会舆论一边倒。此外,在宣传正面案例时,应该给予当事人高额回报,如社会名誉、经济价值等,可以尝试设立一个道德冠军,从而引导社会趋善避恶。

第三个在法制层面,应该划清界限,“染色馒头”就是违法,“瘦肉精”就是需要制裁,又如抢盐事件幕后肯定有黑手在制造和散播谣言,一定要查出并绳之以法。只要分清法德情理,社会就会实现相对和谐与安宁。人类心灵扭曲,就是由于法不责重、执法不严和道德的公共监督机制不严厉。因此,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而且政府公职人员要率先“言必行、行必果”,发挥示范作用,取信于民。此外,各个团体和组织也要讲诚信。

此外,从心理学视角看,在熟悉社会中讲良心,在半熟悉社会中强调公共道德、公共监督和公共舆论,在陌生社会中讲法制。所以,现在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积极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诚信引导与暗示,慢慢实现从陌生到相知、相认、相爱,这也是道德水准可以提升的一个心理处方。

诚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至关重要;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而这个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们之间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现代生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基础上的,这一点的重要性要远比人们通常认识到的程度大得多。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不强调与褒奖诚信道德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诚信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不少相当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诚信危机。诸多的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华民族曾经以“信”为做人第一要义的道德精神,而且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古有“一诺千金”之说,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涉及到的是道德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涉及到的是企业形象和利益问题,对于政府,则是公信力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全局、战略、历史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讲的六个基本特征,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其中,“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基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每个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既是一种思想认识,又是一种庄严承诺,还是一种实践行动。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不可能在关键时刻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做出牺牲。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国家和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无诚业难立,无信事难成。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塑像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经济主体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政治良性发展需要社会主体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只有政府取信于民、维护人民利益,只有人民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得到切实贯彻,各方面积极因素也才可能得到广泛调动。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只有政府为民、清正廉明,只有个人诚实劳动、扬善弃恶,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

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活力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激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活力,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没有安定的环境,社会无法发展,没有良好的秩序,国家无法进步。只有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

7.社会主义价值观之诚信 篇七

目前, 学界基本没有关于传统儒家丧葬礼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研究。但是,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儒家文化、儒家丧葬礼俗两个方面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论述。本文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试图对传统儒家丧葬礼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间较具有代表性的契合点进行阐释, 分别是个人层面的“友善”“爱国”;社会层面的“法治”;国家层面的“和谐”“文明”。

一、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之契合点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友善”是指人与人交往时的友好亲近,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信条, 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 是历史的传承。

“仁”是儒家学派的最高道德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 可见“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孔子再道:“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3) 想要为“仁”要先做到孝悌, “孝”为“仁”的基础。因此, 爱人要推己及人, 也就是从爱亲人即“孝”开始, 再推广到爱他人、爱万民、爱国家。对他人友善相待, 建立起和睦的人际关系是儒学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从中可以看见双方的贯通之处。

传统儒家丧葬礼俗如何体现“友善”?第一, 紧密了亲缘关系, 促进家庭和睦。父母去世, 孝子孝女无论身在何方都要来到逝者身边为其置办丧事。吊丧之时, 家族亲戚会来到丧家吊唁死者、安慰在世亲人。这时, 即使是曾有隔阂的亲人也会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和情感团结一致, 明白人生短暂, 与亲人更应该友善相处, 珍惜彼此间来之不易的亲缘。

第二, 紧密了朋友间的关系, 促进邻里和睦。朋友和邻里必然会参加逝者的丧礼, 在吊丧、赙襚和亲朋祭奠中有所体现。他们会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和情感, 着深色服饰吊唁逝者, 并带一些物品给丧家以助丧者, 同时, 给正处于哀痛中的丧家以安慰。

在整个丧葬仪式中, 生者间的良性互动, 必然会进一步加固人们之间原有的情谊。儒家传统的丧葬礼俗注重调整家庭内部的关系, 还有利于调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儒家丧葬礼俗中体现出的这种“由爱亲人到与人为善”的思想, 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一词有契合之处。

二、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之契合点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推动力。无论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是儒家传统文化都十分重视“爱国”意识。

第一, 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俗文化具有移孝作忠的作用。在儒家文化中对父母长辈的孝是“生要敬养, 死要礼葬, 祭要虔敬”, 并在整个丧葬过程中要发自内心的悲伤。在国家层面表现为移孝作忠, 忠孝一体。儒家认为君主代表国家, 希望民众能如待父母般对待君主。子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 而名立于后世矣。” (4) 试图用以孝为本的伦理纲常紧密家和国的关系。作为“孝道”重要表现形式的“丧葬”, 其对于培育人民爱国精神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 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俗通过对祖先的追思, 具有增强民众民族认同感的作用。《礼记·大傅》曰, “亲亲故尊祖, 尊祖故敬宗, 敬宗故收族, 收族故宗庙严, 宗庙严故重社稷。”孝就是要尊祖敬最后再上升到重“社稷”。尊祖敬宗体现在传统儒家丧葬礼俗中, 比如, 为祖先树立墓碑、纂写墓志铭、建祠堂和宗庙等等。“将祠主、庙主的事迹形象表现出来, 以此在祠庙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树立起以祠主、庙主行为作为规范的价值观念。” (5) 而在当代的中国, 人们也会通过扫墓、祭祀 (如:祭孔) 等丧葬活动, 追思祖先或者先人, 从而对孕育这一切的文化和土地产生深刻的认同感。这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的寻根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一直在不断地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爱国是一个当代公民必需的素质, 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爱国”不同于以往封建社会下“忠君式”的爱国, 它强调的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一种忠于人民式的爱国。但是, 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的“爱国”都认为, 人只有心怀“仁爱” (即由爱亲人扩展到爱他人、爱万民万物) 才能真心实意地爱国。因此, 任何一个时代都提倡孝亲敬长, 尊重他人, 这是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中强调的一种价值观念, 也是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理念。

三、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之契合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将文明置于国家层面之上, 但同时强调个人与社会、国家的统一。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殡葬改革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构建先进文明的殡葬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大重点。

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强调, 丧葬中的各个环节要按照“礼”来实施, 使整个丧葬活动更加规范化。“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6) 而丧葬制度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对待生死之事的伦理原则。

随着千年的演变, 儒家有着一套较为系统的丧葬礼俗, 当然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丧葬礼俗会在一定基础上有增减。笔者将列举一些能体现积极向上精神理念的传统儒家丧葬礼俗, 并挖掘它们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的契合之处。

五服制度。这里重点要讨论的是五服制度的基本原则:“尊尊”“亲亲”。对于家庭的成员的丧葬事宜, 家族成员不因辈分的差异而有所懈怠, 只是轻重、主次有所区别罢了, 无论血缘的亲疏远近, 如果人人都能在丧葬活动中“尊尊, 亲亲”, 将对建设现代丧葬文明的建设大有裨益。

去饰去美。前来吊唁的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邻里的衣冠服饰都要去饰去美, 身着灰暗色调, 给人以沉重庄重之感。这不仅是对逝者离世哀伤, 也是对丧家的尊重。

节哀顺变。在儒家丧俗的居丧的过程中, 守制者往往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很容易变成“愚孝”, 这种做法在现代不被提倡。但是, 实际上儒家认为是可以变通的。《礼记·檀弓》中说到:“丧礼, 哀戚之至也。节哀, 顺变也, 君子念始之者。” (7) 劝诫人们, 哀戚之极要考虑到父母生养我们实属不易, 我们更应该保重身体, 节哀顺变。儒家丧葬文化中的这种中和之道也同样适用于如今的社会, 所谓节哀顺变, 逝者已逝, 生者应带着对他们的感恩与怀念更好地生活。

薄葬俭礼观。儒家的薄葬观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8) 孔子更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和既节俭又遵守“礼”的丧礼, 就连他的父母和最钟爱的弟子颜渊去世后他都坚持薄葬, 此后的薄葬之风基本都是各朝代的士大夫提倡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朱子家礼》中的禁奢思想。由于当时丧葬礼仪存在许多繁文缛节和奢侈之风盛行, 《朱子家礼》努力简化丧葬礼节, 希望能使广大士庶民众遵守“礼”。虽然这些都没能在当时社会形成主流观念, 但是它的的确确在儒家丧葬文化中存在, 也是当代殡葬改革所提倡的。

在“礼”的要求下, 儒家丧葬礼俗具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两大特征。如在丧礼、墓地、棺椁、随葬品等具体事物的监督执行方面都做出了严格规范的规定, 形成较为完善的丧礼、丧服、居丧、陵墓等制度。儒家丧葬礼俗文化对将丧葬礼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一些措施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儒家这种以“礼”事丧葬的理念, 有利于人们各司其职, 建立道德行为规范, 约束和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这是一种完备庄严又不失温情的丧葬礼俗文化。而社会主义的文明也应该是一种制度完备先进, 且促进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先进文明, 我们应该汲取儒家丧葬文化中的文明因子, 推动中国的殡葬改革,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之契合点

古往今来, 实现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子女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长期的任务。儒家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儒家追求“和谐”的精神理念。

1.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传统儒家看来, 心灵和谐其实是一种向善的心态, 也就是“仁爱”, 要求人们对自己要有正确的道德约束。前面我们提到过, 儒家学说认为要想做到“仁”就要先从“爱人”开始, “爱人”就先从爱亲人开始, 然后推及他人, 这就要求人们要先有一颗“爱人”之心。

人际和谐就是在心灵和谐的基础上, 同他人交往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用“仁爱”调节的人际关系, 把道德自觉和对亲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儒家丧葬文化要求在丧葬活动中制定一些制度或者规范, 约束人们的行为。比如, 长幼亲疏有序、去饰去美等都能规范人们的行为, 营造一个和谐的丧葬氛围, 既亲密了家庭内部的情缘情感, 又促进了与社会上其他人的和睦相处。

2015年12月21日, 济宁市一家兄弟发丧起了冲突, 造成父亲在家停尸10日。按父亲的代书遗嘱表示, 儿女中只有次子照顾晚年生活, 自己死后, 所有的工资账户余额及丧葬费用等均由次子继承, 其他人无权干涉。这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传统儒家丧葬文化所提倡的“孝”“礼”“仁爱”, 其实当今的一些丧葬活动中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不断发展同时, 丧葬制度也愈加完善、科学化, 传统丧葬文化中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也随着它的糟粕而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真正的和谐不仅要靠制度的完善, 也需要人们自我素质和精神意识的提高。我们应将培养儒家丧葬文化中的约束之礼、礼让之礼和尊重之礼与殡葬改革联系起来, 使“和谐”的因子融入到当今的丧葬文化中。

2. 人与社会的和谐

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就促进人与社会和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使人们团结起来, 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从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构建起来的, 丧葬过程中, 有血缘关系的大家庭成员、朋友和他的家庭、街坊邻里都会参加进来。这一活动紧密了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家”之间的联系。二是通过丧葬礼仪中的“礼法”使丧葬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从而推动社会和谐。

3.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儒家在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中的集中体现, 主要内容是建立人和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儒家认为, 天即“自然界”有着自身运行的规律,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 山林茂而禽兽归之。” (9) “土敝则草木不长, 水烦则鱼鳖不大。” (10) 可见, 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与天地和谐共处。儒家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儒家丧葬礼俗中没有明显体现, 在这就不多论述。

总之, 传统儒家丧葬礼俗能协调家族内部的亲缘关系和外部的人际关系, 注重以“礼”规范丧葬活动, 有利于实现社会各个层面和谐,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有相贯通之处。

五、探析中国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之契合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时期。在传统道德地位下降同时, 新的道德秩序正在构建中。但新旧道德之间还存在着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错位地带。其一, 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礼法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仍对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其影响力日渐微弱。而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完全发展完善;其二, 旧秩序中的一些陋习仍然存在, 而先进文明的新道德却接受度不高。

中国历经漫长的封建社会, 传统的丧葬礼俗文化有着许多封建迷信陋习, 想要根除这些陋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寻找传统儒家丧葬礼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的目的在于, 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丧葬礼俗观进行全新阐释, 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之处, 教育人们自觉摒弃传统丧葬礼俗文化中的落后部分。

8.诚信、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 篇八

小时候曾经看剑过一本名为《贾经》的线装本小册子,年代不详,估计是清代市井中类似于今天《赚钱百法》、《水煮三国》之类的畅销书。这本书讲中国古代商业大贾们的赚钱之道。其中有个小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

战国时期范蠡来到山东,准备白手起家。但是当地齐国人并不谙商道,对范蠡也不信任。本来想空手套白狼的范蠡碰一鼻子灰。但是,范蠡并不气馁,他明白,要想赚钱,又不投入本钱,自己唯一的资本就是信用。只要自己的信用获得了齐国人的认可。他就可以将齐国人暂时吃不了粮食运到燕国贩卖,再从燕地贩运当地土特产到起过,从中谋利,为了经营自己的诚信,范蠡开始到处借钱。开始,他只借半斤,每次只借一天,渐渐地,他开始每天借一金,每次借五天,并且对于每次借给他一金的人,在原数奉还的同时,还附送一点小小的礼物作为酬劳,有时候是一条鱼,有时候是一只雁。过了不久,范蠡借款的数目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借万金,一年还期,并附利息6%。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范蠡可谓是中国高利贷的鼻祖了。

就这样,范蠡先生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逐渐积累自己的信用度。两年之后,范蠡了解到北方的燕国遭受旱灾,当年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于是,他以高于当时齐国市场的粮价,向齐国人借粮,借期6个月。消协散发出去后,很多齐国人甚至将家里的口粮都借给了,供他经营。就靠着这些资本,从燕、齐两地经营异地贸易,大获成功。其事迹甚至被太史公写进史记,成为中国商人入史的第一人。

尽管这个故事有不少明显杜撰的成分,但是这个故事却说明了一个大家都可能忽略掉的问题:诚信是可以用来经营的。

诚信是怎样炼成的

在范蠡看来,诚信是一种可以用来创造价值的资本。既然是资本,就可以通过管理和经营,来挖掘它最大的商业价值。

与目前社会上的流行看法不同,我不认为诚信是如“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必然,而是一种商业技巧。“迷信”诚信会给社会造成一种误解,就是认为诚信是一种单向的付出,是企业家良知的发现和对社会的给予。其实不然,诚信是一种投入,一种有回报的、有风险的投资。对诚信的人诚信,自然会获得诚信的回报,对不讲诚信的人诚信,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诚信的企业,发展的道路必然越走越宽,不诚信的企业,必定会面临市场的惩罚。

伊莱克斯是世界家电行业的巨头,但是在中国却饱受诟病,巨额的亏损传闻愈演愈烈,而伊莱克斯也无力澄清。数度换帅,换来的却不是市场的增长;几次调整产品结构,但似乎总和中国市场脱节。这些负面的消息,直接影响了伊莱克斯的产品销量和市场信誉。特别是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由于伊莱克斯难以克服的弱点(主要是在中国市场投入不足),导致很多消费者在网上发泄对伊莱克斯不利的言论。这些问题累积起来,最终让伊莱克斯尝到了市场之手的惩罚。

诚信不是企业天天在口头上喊喊便能够获得的一种企业资产,而是必须经过企业长期不懈的积累和维护,才能够在市场中体现其价值。北京的全聚德只做鸭子,一种烤鸭产品卖了将近150年。尽管很多北京人对肥腻腻的烤鸭越来越不习惯,甚至谈不上好吃,但仍不妨碍他们将全聚德作为一种北京人的骄傲。全聚德的经营理念,从其名称中便昭显无遗:以全聚德,财源茂盛。全聚德的成功,源于杨家诚恳待人,本分忠厚的家风。杨家的诚信,日积月累为全聚德积累了最重要的财富,使其一直到今天,这笔财富还远远没有花完。与其说全聚德如今卖的是鸭子,不如说全聚德卖的是“德”,商人所必须的“商德”。

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孰益彰,失孰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可做经营者的座右铭。社会责任的投资与回报

企业的诚信如此,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一样。注重对社会责任投资的企业,从市场中获利也就越大。但当前社会普遍的认识偏差,是将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的无偿奉献,甚至大多数国内企业,在公益事业上形成攀比心理,似乎捐献的钱越多越光荣,再加上一些所谓慈善排行榜推波助澜,企业对大额的社会捐助可谓是趋之若鹜,但对于捐助的钱到底去了哪里,用作什么,却仿佛与企业无关。事实上,这样的公益活动,无论对于企业的永续经营还是对受助群体来说,实在意义不大。

但是,一些国际化大企业,却将承载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事业作为一种经营活动来运作,甚至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社会传播、形象传播和细致入微的运作,最终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一点,颇值得中国企业家们学习。

例如百事集团参与的“母亲水窖”活动,六年来累计捐款1550万元,这笔钱对于国内一些“公益”大户来说,也许不值得一提,但百事却将这个项目做得有声有色。

一方面,百事集团利用自己的百事基金会对这笔最初仅100万元的投资进行管理,同时还号召全体员工踊跃捐款,通过集团的募捐活动,百事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灌输给全体员工,对企业来说,可谓是对员工进行了一场不用花钱的培训。其次,在活动过程中,百事每次捐助活动,都会邀请一些企业的员工共同参与,员工与企业的老总一道,吃住在当地贫困户的家里,帮助这些农民担水劈柴。通过这些劳动,再一次使得员工们受到精神和心灵上的洗礼。当这些员工将看到的农村真实情况带回公司,又会形成新一轮的培训效应,百事集团在这种企业氛围之上推波助澜,通过开展诸如“企业社会责任创意大赛”的活动,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更深入地灌输给每一个员工。

当然,在项目进行中,百事更不会忘记有效的传播,通过现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记者同行等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手段,将百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广泛地传播出去。

在捐助之后,百事并不满足于捐一笔钱、得到一些领导的接见、获得一些勉励、博取社会的认可便了事,而是深入地进行项目管理,认真监督,有效执行,因此对受捐助的贫困农户和贫困地区,所获得的收益可谓非常巨大。短短六年时间,百事最初投入的百万元基金已建水窖1500多口,受益人群达10000多人。百事还培训农村妇女万余人,以进一步维护当地的水窖工程及对农民进行如何改善农村卫生状况的知识培训。而百事公司员工自发的零散捐助如为孩子捐赠的书包、书本等,更是不计其数。

上一篇:新衣服作文范文下一篇:中班主题夏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