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短评学案

2024-06-16

时文短评学案(精选2篇)

1.时文短评学案 篇一

时文短评

(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知识目标:

1、了解10高考新增题型——时文短评的特点与类型

2、把握概括与短评的一般要求 能力目标:

1、掌握一句话概括的主要写法与答题规范

2、掌握短评的主要写法与答题规范 【教学重、难点】

掌握短评的主要写法与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刚大家所听的歌曲是广东的一位 化学教师为方便学生记忆而改版的《青花瓷》,大家对他这种做法有什么看法吗?(学生回答后展示《新民晚报》 2009、08、08上刊登的一些学生和老师对这件事发表的评论)

像这种对最近发生的新闻或现象进行评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时文评论》。课件投影:

时文:时效性比较强的网络、报刊文摘。(捕捉社会热点)

短评:“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评说,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二、介绍10年高考对时文短评的要求及其题型

这道题是09年1月份的省质检才出现的新题型,它的题型设置一般是:

提供两则简短时文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准确捕捉基本信息

(2)对材料所阐述的内容(现象、观点)有何看法?请阐述。——做出自己的评判

今天我们主要就是针对这两种题型来学习时文短评主要的写法和答题规范。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道题——一句话概括。三、一句话概括

1、师生一起做示例:《09龙岩质检卷》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 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1)、请大家拿出红笔,先通读材料,后画出材料的关键词语与关键句子,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整理归纳出一句话。

关键词:材料一:贫困生、补助、“隐形”提供

材料二:贫困生、捐助、参观式的慰问

共同点:陈述对象都是贫困学生的扶助

不同点:材料一:“隐形”提供补助

材料二:参观式的慰问(2)、概括答案: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强调:

(1)、概括要注意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概括材料必须是一个句子,而且要用陈述句。

区别句子与短语:

例如:

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的不同观念和做法

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我写的作业。

我写了作业。

(3)、概括的句子不需要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只需客观概括材料事实即可。

3、概括两则材料的关系

这两则材料陈述对象相同,都是讲对贫困学生的扶助,但方法不同,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相对型的材料关系,概括时要着眼于他们的不同点。

4、练习1:《三明市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材料一:一天,甲乙相逢,甲说:“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又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乙回答道:“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油。--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

材料二:调查发现,经常使“顶”“囧”“雷”“粉丝”等网络语言的人群中,20岁以上的超过90%,30岁以上的也达到了37.66%。

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参考答案:网络语言“疾风扑面”。(网络语言悄然兴起。网络语言成为时尚。)(2分)

这两则材料与上一题不同,陈述对象相同,内容是互为补充的。所以我们说它们是互补型的材料关系,概括时要着眼于相同点

5、总结:

A、如何概括 材料

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

B、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 通读材料

第二步:分析关系(相对型、互补型)

第三步:提炼筛选(异同点)

第四步:整合表达

四、短

1、师生一起做示例:《09龙岩质检卷》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 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100字左右,至少两个理由)(4分)提示:(1)、短评的主要写法有:

A、从正面肯定。

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再用简单论据进行论证。

B、从反面否定。

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可以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也可以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

C、可以采用多分法进行分析,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要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时文短评的答题步骤

1、亮观点(旗帜鲜明)

2、讲道理(两点为宜)

3、总述(或重申观点或提出建议)

(3)、评说的对象可以从捐助者或贫困生两个角度。

答案示例①资助贫困生要顾及他们的自尊心。(从“施事”角度总说作肯定观)∣因果

如果在给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那么,这样的资助会给其内心留下阴影。(从事件结果角度分说理由)∣因果

科大的做法不仅是一种关爱,更体现了一份尊重(从事件做法角度回应总说再作肯定观)。

答案示例②贫困生接受资助应有平常心。(从“受事”角度总说作肯定观)∣因果

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递进

再说,他人对你的资助是出于真诚的。(从事件起因做法角度分说理由)∣因果

对此不应有自卑心理(回应总说再作肯定观)。

2、练习1:《三明市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材料一:一天,甲乙相逢,甲说:“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又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乙回答道:“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油。--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

材料二:调查发现,经常使“顶”“囧”“雷”“粉丝”等网络语言的人群中,20岁以上的超过90%,30岁以上的也达到了37.66%。

问题: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有何看法?请简述。(5分)

参考答案:(5分)①使用网络语言无可非议。网络新词语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词汇。如果往前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曾经陌生的网络语言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如“下载” “链接”“复制”等等,早已被我们接受。

②我不赞成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规范性差。它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汉语的纯洁性也会因之受到影响。

3、总结:

注意几个禁忌问题:

(1)没有观点或者观点含糊其辞。

(2)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3)条理不清,语无伦次。

(4)字数严重超标。

(5)观点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

五、课堂练兵

自设题:10月23号《厦门商报》上有一则关于学校如何处理学生仪容仪表的新闻,就将之整理为两则相对型的材料。

材料一:为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一学校不允许学生留长发,老师甚至校长在门口站岗,一发现不规范的,就用剪刀剪掉,一时间不少学生为飘落的头发伤心至泣;佛山一所中学要求女生不得留长发,否则不得进学校。

材料二:厦门某学校在全校集会时,校长发布新规———凡是期末各科成绩进入年段前20名的学生都允许漂染头发。全校哗然的同时,染发的学生都乖乖地“返彩归黑”。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会漂染头发,而他们也禁不起舆论压力。因为同学看到了会说,“几日不见,学业大长,进入年段前20名,可喜可贺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学生染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1)答案示例: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不同 学校有不同做法。

(2)答案示例1:中小学生染发存在很多不好的问题。①因为染发剂是化学用品,对身体发育可能会有负面影响。②且有些学生因为过分追求打扮、穿着,而产生攀比心理,增加心理压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中学生不要染发。

答案示例2:学生染发是时代潮流发展带来的结果。①染发的学生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学生染发只是“求异”心理起作用,只是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而已。②染发只是学生爱美心理在作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学生染发并不是需要一味制止的。

六、强调:写作中有几点须注意

1、先吃准现象;

2、注意报道者对新闻现象的评价有褒有贬,这给观点提炼暗示正反等方向。不过,仍应“开 放性”地牢固树立正、反、正反结合等多向酝酿观点的写作意识。

3、以直接亮出观点的总―分、总—分―总两种结构为宜。

4、结构以直接亮出观点的总―分、总—分―总两种结构为宜。语法层次是因果关系。

亮出观点应旗帜鲜明,决不含糊。可“开放性”地作肯定观、否定观、肯定否定兼及的辨证观;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不能有废话和太多的曲折。在分说部分,强调富有逻辑自圆其说地说理,不作事例列举;强调发散思维,联系事件的起因、结果、做法等对事理多从横向及纵深“探究性”地挖掘,铺排语法层次以句群和复句中的并列、递进等关系为主。

七、复习建议

1、多关注

2、多思考

3、多训练 八:推荐

新闻节目:《焦点访谈》、《今日关注》、《时事辩论会》等有新闻评论的;

报刊 :《杂文报》、《杂文选刊》、《讽刺与幽默》等;

时评:

人民时评:http://opinion.people.com.cn/

西岸时评:http:///jxcomment/

新华时评http:///comments/ 九:作业——2009年4月省质检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俄新社报道,塔吉克斯坦3月10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材料二

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参考答案:

(1)对中小学校园里使用手机有不同看(做)法。

(2)示例一:用行政手段禁止在校园内使用 手机的决定太过僵化。(观点)有违资讯时代人们及时沟通、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只要能够协调好学习工作与资讯沟通的关系,(分析)手机进校园也不是不可以的。(总述)

示例

二、中小学校园内不应该使用手机。(观点)校园内师生因为工作学习的特性,对资讯获取的及时性要求并不太高。随身带着手机进入校园,会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分心,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分析)所以校园内应该明令禁止使用手机。(总述)

十、补充练习: 1、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1)答案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答案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 亦可。)20

2.时文短评学案 篇二

1.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抓住文章的主旨。2.了解短评的特点,领会短评技巧。

康梁家教之别

在梁启超家中,能集中出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梁思礼如此众多的知名学者,则梁启超在子女身上花费的心思之多也可想而知了。加以梁氏看重感情生活,更显得情长儿女。

梁启超曾希望二女儿思庄学生物。作此建议,梁氏是经过缜密思量的。其中有家庭的考虑,“弟兄姊妹,到今还没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也有学术的考虑,梁认为,生物学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小而言之,对女孩子来说,它是“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因而“极为合宜”,且“容易有新发明”;大而言之,“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男子也很少)”,故鼓励女儿“做一个‘先登者’”。但如此周到的安排,只为思庄的缺乏兴趣与苦恼不安而最终放弃。梁启超反加以肯定:“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而要思庄以“自己体察作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正是由于梁氏能够体贴个人性情之不同,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梁思庄日后才能成为有成就的图书馆学家。

康有为弟子卢湘文写的《万木草堂忆旧》中的记述。卢氏以资深教育家的体验,对康氏戊戌以前改革幼学、拟新编蒙学书的计划评论说:“盖先生天分太高,视事太易,不能为低能儿童之设想。”其编书之悬的过高、不切实际,注定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应用。这自然与康所教万木草堂生徒“皆一时之秀”有关,故不知中人以下者读书的甘苦。他曾把女儿康同复送到卢处受教,并言:“此女甚钝,幼时尝教以数目字,至数遍尚不能记,余即厌恶之。”(《妇孺韵语》)以康氏眼界之高,便只能教天才而不能教常儿。

两相比照,我们也可以体味康有为的强悍与梁启超的平易,从作文到做人,均一以贯之。由此更推进一步,二人治学以及思想历程之不同,也约略可见。

背景链接

《奴隶与盗贼》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大沽口,北京告急,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1902年方由西安返回。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了这篇短评,揭发事实,指斥丑态,痛斥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惧外的丑态,悲叹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短评感情充沛,批驳有力,针针见血。

《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

这篇短评,原载于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栏目。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是我国“拨乱反正”的时代,党内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其中重要一项。本文就发表在“拨乱反正”整党开始前(1983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整党工作)的特殊时期。文章发表不久,整党工作就开始了。

名家简介——梁启超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是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

文体知识——短评

短评,即指短小精悍的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它可以就某一件事、某个人谈一点看法,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进行评论,还可以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简要的评述。

1.短评的特点(1)主旨明确。(2)有说服力。(3)结构完整。

2.新闻短评写作的基本原则(1)新闻的力量是事实。(2)评论的力量是道理。(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4)真理是评论的生命。3.短评写作要求

考试中考查的新闻评论主要是新闻短评:一为针对某事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二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4)内容要新,时效要强。(5)事实要准,语言要精。4.新闻短评写作思路

新闻短评,常采用叙议析评相结合的写法,一般的思路是:(1)评(观点)(2)叙(概述)(3)析(分析说理)(4)结(结论)

1.注音

回銮(luán)

懿(yì)旨 ..辄(zhã)欲 钥匙(shi)..诏(zhào)书 两码(mǎ)..奴隶(lì)拿拷(kǎo)..钥(yào)匙服(fú)从钥 服 锁钥(yuâ)一服(fù)药咋(zhā)呼咋 咋(zã)舌2.写对字形

luán(銮)驾ɡōnɡ(恭)顺  痉luán(挛)ɡōnɡ(躬)亲何以kān(堪)之戊xū(戌)变法  kān(勘)测地形shù(戍)守边疆揣mó(摩)bǐnɡ(炳)耀  描mó(摹)话bǐnɡ(柄)3.辨析近义词(1)否则·反之

[辨析]否则:如果不是这样,就„„ 反之:反过来说或做;与此相反。

①2009年1月1日起,发生事故后,司机在确保安全下必须组织车上人员撤离,否则一旦发生二次事故,将加重司机的事故责任。

②所谓1月效应,是指1月首五个交易天股市如果上升,则全年以升市结束的机会十分大,反之亦然,因此1月2日至1月8日港股上升与否,足以预示2009年全年股市将怎样走。

(2)制止·阻止 [辨析]制止: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使用对象多为具体名词。阻止:使不能前进,使不能行动,使用对象可以是具体名词或抽象的名词。

①2009年1月4日,阿卜杜拉说,联合国安理会应立即通过一项决议,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放加沙边境口岸,遏止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

②意大利央行11月19日表示,央行对这个欧洲第四大经济体借贷活动的监控将从2009年1月开始扩大,是因为监管机构力求阻止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3)证明·证实

[辨析]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实:只指证明其确实,含义比“证明”窄。

①我院各位同学:本学期我院毕业生名单请见附表。请2009年1月的毕业生于本周1月9日(星期五)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到泰坚楼108办公室领取毕业证及学籍证明材料。

②中国商务部周三证实,将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对钢材出口实行的许可证管理。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公告,对2009年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种类进行了调整。

4.解释词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比喻议论见解深刻。厚古薄今: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回銮(luán)

长篇累牍(lěi)..懿旨(cì)垂涎三尺(xián)..B.粗糙(cào)牵强附会(qiǎnɡ)..内讧(hònɡ)自惭形秽(huì)..C.咋舌(zã)言简意赅(ɡāi)..角色(juã)花团锦簇(cù)..D.中肯(zhōnɡ)一场大战(chǎnɡ)..惬意(qiâ)戛然而止(jiá)..解析:A项,“懿”应读yì;B项,“糙”应读cāo;D项,“中”应读zhònɡ,“场”应读chá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抛弃 预见前途 汹涌澎湃 冷若冰霜 B.溃乱 特别兴致 最爱刺激 潦草写就 C.牢骚 弄成笑柄 搜集素材 多愁善感 D.嘲笑 搭个凉棚 肥沃山谷 飞扬拔扈 解析:D项,飞扬拔扈—飞扬跋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只有正确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才能______它的发展变化。水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例如它能________动物的体温。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__________民情。A.推测

调节

体恤 B.推断

调节

体察 C.推断

调解

体察 D.推测

调解

体恤

解析:(1)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推断:推测,断定。(2)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3)体恤: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察:体验和观察。

4.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原就是经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民歌之所以流......传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它的意蕴要在天长地久中去把玩。..A.长久不衰 B.锤炼 C.自命不凡 D.把玩

解析:D项,把玩:拿着赏玩,是赏玩具体的事物。“意蕴”是精神层面的,与“把玩”不搭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曹操墓惊现安阳,千古之谜终将破解。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该消息迅速成为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

B.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固有观念却难以短时间内消除。

C.一支南极探险队于新年当天意外地发现了约一个世纪前所遗弃的澳洲著名南极探险家莫森的飞机残骸。

D.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负责人指出,淫秽色情网站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不遵守法律法规,缺乏社会责任感,只追求经济利益所致。

解析:A项,“该消息”前加“使”;C项,语序不当,“新年当天”应置于句前;“约一个世纪前所遗弃的”应放到“飞机残骸”前;D项,“是因为„„所致”杂糅。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9题。

山东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分科概念是高考的概念

山东省今年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文理分科的概念是高考的概念,现在高中学生文理分科面临越来越早的趋势。从200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全省“一刀切”,高中学校必须严格遵照办学规范,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计划,从2011年开始,全省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做到该开的课全部开出来让学生选修,真正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这也意味着,到2011年,山东省将在真正意义上取消文理分科。

三种声音:

1.撕裂教育完整性的体制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学子们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决定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事实上,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添砖加瓦的目的。

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中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

文理分科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片段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的盼望渐行渐远。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

2.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

身为分科教育的一名受益者,我从来没有过深痛地感觉到分科的缺点。说到底,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

高中文理分科实际上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术业有专攻”。正是对文科与理科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很早就放弃了自己不想学又学不好的科目。如果强制性地不分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难而退,中辍学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不分文理科,学业太重,有限时间内只有“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两种情况。同理,学了文科,如果善于“思”,就会自觉地翻阅理科知识;学了理科,善“思”则爱文科知识。因为“思”的同时,没有考的压力,会有很好的效果。

分科为所有学生节省了时间,而偏科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有人为“考”而学的功利性目的。为“考”而学,一味偏科的结果可能是偏科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学了两年理科却又转学文科,有的人学了两年文科又转学理科。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发现自己进错了“门”。应当说,文理分科与大学里的专业划分是有区别的。文理分科只是基础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知识升华的重点努力方向。如果把专业与分科等同起来,难免会出现分科“罪孽深重”的错觉。

3.分科无过,应试才是祸首

文理分科的确有其弊有其失,但任何事物都得要分两面看,文理分家也有它的好处,比如在文理基础较为扎实的情况下,可以“术业有专攻”。在欧美等所谓发达国家,也存在文理分科的现象,似乎并不怎么影响到他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人文情怀。

有人把国人无缘诺贝尔奖的“罪过”推给文理分科,除了让人看到那种浓得化不开、近乎病态的诺奖情结,还有本末倒置之嫌疑。有些国家早就有专家学者拿过诺贝尔奖,但至今仍是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落后。我们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科技或相关水平,甚至相关荣誉仅仅与诺贝尔奖等价齐观。很明显,把中国人无缘诺奖归罪于文理分科是不合理的;而把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算在文理分科的头上,更是本末倒置。因为明眼人都知道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祸根主要是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是文理分科这些细枝末节的做法。

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在高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素质教育也被写入文件,然而,现在这些仍然只是口号。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反思的地方。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8日)6.第一种声音中,认为文理分科的弊端有哪些?

答案:①扼杀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②造成盲目追求升学率;③造成知识支离破碎。7.第二种声音中,认为分科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①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②有利于学思结合,知识互补;③学生也有文理转换的自由;④减轻学生压力。

8.第三种声音中,为什么说“应试才是祸首”?

答案:应试教育造成了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9.你是否同意文理分科,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不同意。文理分科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它割裂了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懂科学的缺少人文素养,搞人文的又没有科学素养,二者互为隔绝。比较起来,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更为严重。

同意。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他们可以有所学,有所不学,只要考试考不到的,他们可以学得相当轻松。如果真的实施文理不分科,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那学生的负担会不会又增加了不少?

三、语言表达

10.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15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11.请为下面的新闻报道写一段新闻简评。要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不超过50字。3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会议室,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城肥二处的负责人签订了聘用合同,正式成为城肥清运队伍中的新成员。他们的工种是掏粪工,大学生掏粪工的合同期限是5年。

据了解,不少求职者表示不愿当掏粪工,但听说掏粪工是事业单位编制、收入有保障时,都表示愿意考虑这一职位。到报名截止时,一共有391人报名,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大学本科生更是比比皆是。

答案:(示例一)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学非所用的就业选择,是人才的浪费!大学生应该到社会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示例二)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行为所表现出的勇气与精神可嘉,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

“朋友圈”中的伪科学

微信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类,这类文章往往带有“致癌”“有毒”“身亡”等词汇,喜欢用“100%”“第一”等夸大性词语,“伪科学”帖层出不穷。如最近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众多用户热转,题目是《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这些秘密包括: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等严重危害。另外,微信朋友圈里还流传“滴血救命法”:不论是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还是心脏病猝死,用一根简单的缝衣针刺破其身体某些部位,挤出血即可痊愈。

目前微信平台方正逐步建立谣言数据库,以便快速核实、及时处理谣言,从而降低健康谣言在整个平台层面的传播。

【时文短评学案】推荐阅读:

时文选粹的读后感10-15

新闻短评写作举例07-11

上一篇:免疫规划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公司相声剧本搞笑短的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