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中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2024-10-19

潮阳中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精选3篇)

1.潮阳中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篇一

南昌市继红小学施虹冰李小丽

摘要:笔者认为,“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是一种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校教学研究制度,为此,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循着学习、实践、反思和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研究思路与方法,围绕“专题研读、主题沙龙、案例分享”等形式,凭借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搭建了独具魅力的信息化平台,构筑了自主参与的虚拟空间,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研讨路径。

2.潮阳中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篇二

1.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应该是现时、本色、身边的语文研究室

理想的语文教育科研必须来自客观真实、生动鲜活的语文教育实践。语文教育科研最严重的现象是“远距离科研”。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教育工作者是最善于“写”文章的, 但语文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 不是“写”出来的。即便是最终的课题报告或论文, 也是科研实践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晶。

校本语文教研组的教研应警惕“作秀”的语文教研, 应当把目光关注现时的语文, 本色的、身边的语文。直面现实的语文教研组才有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2.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教研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1) 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学校发展的共同构想。 (2) 在教学工作中, 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 不断实现教学行为的变革。 (3) 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 成员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 (4) 人际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 (5) 人们抛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 为实现学校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显然, 语文教研组就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 它才能够让所有成员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 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互相砥砺、提高自己、修正行为、开发潜能, 全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3.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应该是由一群最活跃、最开放、最有灵性、凝结母语情结的教师组成的团队

语文学科是关涉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学科, 是关涉到整个民族的素养的重要课程。语文天生丰富多彩。语文教师的课程使命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因此, 它必然要求语文教师卸除束缚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 在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让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 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它必然要求语文教师构建新的母语课程价值观。校本的语文教研组的任务自然就是要不遗余力地造就和容纳这样的一群人。

4.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应该是浓厚学校语文教研气氛的中坚力量

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影响, 潜在的资源。浓厚教研气氛是教研组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在追求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语文教育相比其他学科, 所受的诟病更多。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是什么样子呢?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法之学、应试之学。语文需要灵性的拯救, 语文教研要发挥中坚的力量。应当淡化语文教研组的事务职能, 强化学术本位。语文教研组就是语文研究室, 每个语文教师都是语文研究员, 使语文教研组成为每个成员碰撞、交流、讨论、探究校本语文的场所。

5.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应该是一个共同成长的集体

教研组成员互相切磋、分享经验、彼此支持, 是一个容纳思想, 包容意见, 强调个性, 尊重独特感受的集体, 是校园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 文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助与合作。语文学科有其主观性、审美性、多义性的特质, 尤其需要对话。语文教研组就是要营造一个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空气, 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 其中要强调的是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在一个语文教师群体当中, 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 是最难能可贵的。交锋、讨论、争鸣、对撞、比较、鉴别, 各抒己见, 自圆其说应该成为语文教研组的一派气象。它应当融入学校宽容文化当中去并成为这种文化的主体。在互动中产生共振, 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灵感, 碰撞出新的火花。参与互动, 强化教研活动中的民主平等,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讨。

6.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应该以学段型单位为组织形态

语文课程具有突出的综合特性, 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而传统的语文教研组是以学科为单位, 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 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校本教研应重建学校教研组, 建立以学段为单位的学科型教研组, 并设立同一年级的跨学科综合性教研组。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这样有利于教师共同探讨、准确理解和整体把握语文学科在学段中的课程目标, 更好地实施教学, 体现校本精神。

7. 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组活动应该成为学校语文教师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

3.以校为本的师训模式研究申报书 篇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的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几年已经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它起步于9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八五”师资培训的进程而逐渐探索形成的。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至此,校本培训一词,在官方文件中首次被明确提出。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在新课程的“培训模式上:要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注重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

目前,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多种模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校本培训正在与各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多样性和开放性转变。但总体上,许多学校校本培训的研究和探索还处在自发阶段,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校本培训策略,缺乏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提炼和理论概括。有关资料表明,在一些职业学校中,也提出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但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本培训策略。

2、选题的价值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职业教育的最大亮点。目前,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存在着较大距离,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也是不均衡的。我们认为,关键是师资问题,它是制约着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的瓶颈。加强对全体教师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师资培训是我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

由教育部牵头,中央教科所具体实施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就是一个“旨在通过建立实验基地(实验区、实验校),开展课题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骨干教师研修等方式,影响一大批骨干教师在为我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探索中,共同参与制定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蓝本和青少年科学素养基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全面创新”的师训研究项目。

在今天,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国内社会变革和国外教育变革的双重压力,要适应人类教育变革大势和未来人才实力竞争的需要,我国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实现由知识型教育向科学教育的历史转变。作为一所职业中学,我校的育人目标、育人内容和中小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同样面临着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科学教育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艰巨任务。因此,本课题的提出,对于探索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以校为本的师训模式研究”是“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的一个子课题研究项目,我校提出“以校为本的师训模式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从职业教育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构建职教师资的人才资源高地出发,通过课题研究,开展校本培训,开辟一个立足于学校面向全体教师的师资培训平台,并以此来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科学素养,构建以校为本的学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教师从现行的单纯学科知识教育误区中解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和劳动者。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模式研究,探讨在“科教兴国”方针和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的新的方式、手段和内容,构建一个以校为本的学科教师培训模式,从而增强学校师资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具有适应科学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全体学生具有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职业学校校本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2)职业学校校本师资培训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3)职业学校校本师资培训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的研究(4)职业学校校本师资培训资源开发的研究(5)职业学校校本师资培训的激励机制的研究

3、本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1)、学校是校本培训的基地。师训培训有国家级骨干师资培训、省市级骨干师资培训和校本师资培训等三个层次和类型,我们认为校本培训的重心应该下移到学校,基地要放在学校,这种培训不同于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和职教事业的发展而进行的专门性师资培训。在校本培训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在管理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培训的主体,而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可下到学校给予指导和帮助。

(2)、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教师是培训对象,又是研究者,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和学科教学过程中是以培训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置身其中,教师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需要,因而,校本培训的落脚点也在于教师,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也是主要的动力。

(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科学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职业教育特色的主要内容。校本培训不应该成为一个空的架子,更不应该为了培训而培训,否则,以校为本就成为一句空话。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在对本校师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总课题的要求,从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师自我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校为本,确定研究内容,制定培训方案,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引导教师走一条学训结合(自我学习与培训相结合)、课训结合(教学实践和与培训相结合)思训结合(自我反思与培训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最终达到提高师资水平,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目的。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上一篇:启示作文650字下一篇:公司人员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