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14

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共9篇)

1.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

浅淡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摘要:在当前职业中学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作用,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本文就当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关键词:职业高中 英语教学 现状

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往日趋频繁,不仅在外交事务上,而且贸易、学术、劳务输出等的往来也与日俱增。许多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市场,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对英语能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看不懂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工艺参数的指示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更无法谈起操作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也就无法干好工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做为培养这些职业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效果究竟又如何呢?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学习英语,学到初中,一部分好的同学进入了高中,而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进入了职业高中,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又有一部分同学进入了高校而相当多的同学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有的进入了私营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的进入了三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也有,许多外企用人单位招聘时都把英语作为选择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许多学生笔试时过五关斩六将而面试时却惨遭淘汰,因为他们连最简单的日常对话也不会,那么多年所学的英语不能灵活应用,其症结何在呢?

一、教材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

随便走进哪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是小学、初中、普高的各类学习用书,而很难发现适合于职高生的学习资料,现有的教材过于单一化,无非就是那么几种大同小异的可供选择。对于职高生来说,没有考级的压力,更没有升学的压力,那么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实践能力,这样他们才不会被竞争激烈的“高学历”的社会所淘汰。因此,为了与社会的需求接轨,培养职高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为教学重点。近几年职高英语教科书在不停的改版,现行教科书已努力地克服了过去只重语法而忽视听说的弊端。然而,仍不能对学生建立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起到足够大的帮助;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不能运用,最终导致学生厌学,认为英语不重要,将来工作用不上英语,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他们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同的教材,这样学生的专业性没有突出,也没有体现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三、被动式的灌输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抹杀了学生的兴趣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老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一程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老师讲,学

生听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对英语这门主要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变成了一滩死水,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只有通过与人交流才能不断提高,特别是职高生,他们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因此,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实际应用。一味地学习语法和单词,死抠书本上的知识,这样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的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的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教师缺少在岗培训

所谓教师,即教书于人,这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知识。从他们大学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开始,他们讲授的始终是同一本教材,课堂教学中口语表达很少。这样,长年累月,他们的英语水平停滞不前。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特别是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地使用才能提高。然而从事职高教学的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外语培训,英语水平也只限于所教授的教材,最终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沉旧的。所以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定期的在岗培训。

五、教学模式单一化 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老师授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应用到各种课堂教学。然而在大多数的职高英语教学

中,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还仍是空白,我们大多数老师仍然使用传统的粉笔板书教学模式。不能运用现代化图文并茂的声、相教学设施,使学生对本已枯燥无味,被称作“天书”的英语知识更加难于理解和掌握,六、教学中缺少语言环境和交际氛围

尽管职业高中英语教学重点正从枯燥的语法和词汇转移到口语表达的训练,但我们的教育者只注重学生对教材中口语练习的例句或简单对话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一旦换个交流情境,学生们就目瞪口呆。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应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将各种生活情境引进课堂,采用交际法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无法用口语表达自己是因为缺少听说的语言环境。如果能强化这方面的训练,不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应模拟各种生活需要或生活情境进行针对性的语言操练和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样经过有计划的训练,学生一定能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和厌倦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业中学

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打好基础,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职业技术人才将不再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

2.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多校区管理,委员会制

一、高校多校区管理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不少高校在原有校区不能满足办学需要的情况下, 纷纷向外扩张建新校或与其他学校合并, 逐步形成了多校区的格局。而多校区管理自然也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国在实践中也逐渐探索了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多校区管理模式, 目前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种:

(一) 集权式管理模式。

该模式将校级管理机构集中在作为校本部的某一校区内, 而各个校区分别设置一个校区管理办公室, 实行以校级管理机构为核心、各校区实行同一套管理一模式的运行机制。其优势是各级管理职责分明, 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不利之处是各校区因相距较远, 易导致工作配合不协调、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 分权式管理模式。

在该模式下, 分校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校, 在校本部的统一领导下, 它具有相对完整的与校级管理模式相配套的管理机构, 但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其优势是各校区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有利于学科特色的发挥;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比如, 一些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就常常受到该管理模式的限制。

(三) 条块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介于集权式管理与分权式管理之间的模式, 也就是前述两种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其优势是加强了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管理;提高了各校区的积极性, 有利于盘活资源。其不利之处是因重复建设、交通和通信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管理成本增加;校区间协调难度增大, 降低了管理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多校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校区为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校区坐落在成都市泛牧马文化产业区新津县欧洲风情小镇花源镇的东南角, 距离成都市区约30公里, 占地300亩。目前学院的工商管理与房地产分院和旅游分院在此办学, 在校生4200多人。另外, 成都国际旅游学院和法国雅高 (成都) 学院也在此挂牌成立。在学院实行校区管理的过程中, 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

(一) 校区距离市区远

由于花源校区离成都市中心城区30公里, 对教师而言, 上下班用去的时间较长, 教师常感到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对学生而言, 如果要工学交替或毕业实习, 包括找工作, 也非常不便。

(二) 校园文化欠缺

刚建成的新校区, 虽然建筑、设施很漂亮, 但校园氛围并不浓。主要表现在:树木较小, 绿化体量不够, 学校显得比较空旷;休闲场地缺乏, 学生没有放松身心的地方;各种文化宣传还略显单调;学生有远离大学主流学习生活的失落感。

(三) 校园周边社会坏境和治安状况复杂

学院地处一个发展中的小镇, 远离城市, 不仅各种文化和娱乐设施缺乏。而且由于居民主要以当地拆迁农民和外来打工租房户为主, 加上工地多, 人员比较杂乱, 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复杂, 尤其是晚上。

(四) 学生规模大, 管理难度大

目前花源校区的学生人数接近学院总人数的一半。由于地处比较偏远, 大量学生只能局限在校内活动, 再加上文化生活单调, 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

(五) 职能延伸力度不够

由于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学院对花源校区的职能延伸力度仍然不够。比如学院的很多职能部门在花源校区并没有对口的部门, 就算有, 也由于校区的职能部门归属于校区管委会, 学院的工作协调就需要先通过校区管委会, 这样一来, 职能延伸往往是到校区管委会而不是到校区的职能科室, 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多校区管理的实践探索

本着高效服务, 构建和谐校园,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思想, 学院在校区管理中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一) “统一领导, 职能延伸, 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基本思路

花源校区现设校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两委会”是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派出机构, 由两委会构成的校区党政联席会是协调日常工作的议事平台, 是校区唯一的行使统筹管理职能的会议机构。校区涉及人财物的“三重一大”事项、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等由学院统筹。两个分院具体负责实施教学计划、课程建设、科研、具体人才培养等工作。而校区职能机构 (即管委会下设的管理处, 管理处负责具体事务) 重点负责属地管理部分的工作, 包括住校生管理、安全管理、教学设施维护、后勤服务、小区物业管理与当地关系协调等。同时学院各职能处室根据高职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给予校区相应机构以指导和支持, 坚持全院一盘棋思想。

(二) 创造性地将委员会制管理模式移植到校区管理中

委员会制管理模式主要在企业运用较多, 它实际上是一个分权基础上的集权组织。校区创造性地将委员会制移植到校区管理中, 创新管理模式, 实行委员会制, 建立了党工委和管委会, 搭建“一体两翼”工作格局, 体现统筹和民主。

学院派出一名院级领导代表学院牵头负责校区管理, 各分院院长担任管委员会副主任, 书记担任党工委副书记。校区所在分院具体负责自身的各项管理, 为便于工作的衔接和协调, 重大事项和大型活动需向党工委和管委会报告外, 其余仅受委员会的原则性制约, 委员会没有决策权, 只是对校区重大事项前期调研合议起到参谋和咨询作用, 一切重大事项必须报学院决策。这是对分权基础的确认, 根据学院对各分院实施二级管理的规定, 只要委员会没有规定的权力, 就全部交由分院行使。这相当于法律上的法无禁止即合法, 既尊重了每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也有效避免了各分院无序竞争, 浪费资源, 乃至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因此管委会将自身职责概括为八个字:统筹、管理、协调、服务。具体指要统筹整合校区资源, 发挥资源效用最大化;以管理搭建平台, 促师生成长成才;兼顾协调各方关系, 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服务全院工作和地方经济, 打造效能新校区。校区还提出要努力做到美丽校园与有效管理和谐统一,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工作, 做管理上的示范。围绕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学院的目标, 加快深化转型、提升品质、突出特色、追求卓越, 争做高职标杆。

(三) 校区机构精简, 服务高效

校区设置机构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 目前设有党政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教学信息办公室、后勤产业办公室、图书馆等5个部门, 各部门承担了原多个职能处室的职责。如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校区学生管理、团学工作、住校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这些工作覆盖了学院原来学生处、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多个部门的职能。校区要求各部门树立服务意识, 拟定服务流程, 实行限时服务和首问责任制, 热情为校区师生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求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公开, 尽量减少服务环节, 提高服务效率。

(四) 建立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体系

学院定位于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 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校区领导提出“不争论, 想好就干, 干中整改”的思路, 并拨出专项经费, 积极鼓励各分院针对新校区的特点, 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大量空余时间,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素养培养活动。工商管理与房地产分院开展了SQDP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活动, 将各项学生职业素养做成菜单形式供学生选择, 每天晚上开展活动, 由专业教师进行组织。旅游分院开展了“无限C”计划, 借此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的社团, 由社团干部组织, 辅导员指导。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拓展了学生技能, 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目前这两项活动已经成为学院职业素养培养的标本项目。

四、对高职院校多校区管理的思考

(一)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促进校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 是要树立“统一”的思想。合并或扩张后的多校区大学, 应在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做到绝对的统一。具体讲就是要做到原国家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提出的“五个统一”:统一的学校主体、统一的机构和领导、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发展规划、统一的学科建设。 (1) 一方面可以集中全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办好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的大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校区的协调、持续发展。

其次, 在集中管理的同时, 适当下放管理权限, 扩大校区管理自主权。多校区大学的特点一般被概括为“散、全、杂、大”四个字。 (2) 基于以上特点, 在多校区运行管理中一定要把握好集中与分散的尺度, 既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也必须要防止权力过于分散。要建立学院、校区、分院三级权责体系。学院负责人财物、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等;校区负责后勤、安全等, 统筹校区日常运行, 在学院统一领导下相对独立办学;分院具体负责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新校区建设发展初期, 集中管理有利于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有一定协调指挥能力的领导中心, 能够及时决策或处理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 保证在初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过渡。学校在经历一段磨合期以后, 则应将权力适当下放到各校区二级分院, 赋予其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学科发展权等, 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学院的总体目标。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

校区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已经不能改变, 因此就需要学院在管理上更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照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管理理念, 强调服务意识, 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学习氛围。比如, 化解老师、学生因地理位置偏远带来的烦躁感和孤独感, 随时让师生感觉到校区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在工作中加强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如努力做好食堂管理, 管好师生的胃, 留住师生的心;调配好交通车, 尽可能方便师生出行;在各种会议、活动的安排上尽可能照顾到老师的方便, 多给师生提供人性化的关怀等;积极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工学交替、毕业实习和找工作的具体困难, 确保校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 进一步明确校区定位, 办出校区特色, 建一流校园文化

作为一个新校区, 各种教学设施先进、完备, 已经成为学院的一个重要亮点。校区要不辜负学院的重托, 把校区办成一个特色鲜明, 既符合学院整体发展需要又具有前瞻性的、示范性的亮丽校区。结合国际旅游学院的要求, 校区应突出旅游特点, 强化职业特色, 努力探索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在校区推行职业装, 推行以职业礼仪操为特点的早训, 推行企业文化进校园等。大力构建有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 坚持文化育人的先进工作理念。同时, 在校内尽可能为同学多提供文化娱乐设施设备, (下转第25页) (上接第13页) 多开展适合年轻人的文体活动, 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 真正留住同学的心。

(四) 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 拉近校区距离

网络能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校区与校之间的距离。校区应在现有基础上, 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 尤其是加大网络阅览室建设、实训室网络建设等为重点。使学生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加强老师和学生的联系。同时网络的建设也可推进办公自动化的进行, 减少校区之间的人员来往, 降低人员成本和交通成本。

(五) 完善职能部门职能延伸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鉴于目前的情况, 建议建立工作通报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 学院职能部门和校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可直接建立工作通报机制, 定时 (比如每月) 互通情报, 重要工作随时通报。在工作通报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校区各职能部门可指定协调人, 授权协调人就某项工作与学院职能部门直接协调, 减少中间环节, 特别在物资采购管理和财务报账等事务性环节还需改进。这样校区既可争取到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同时也主动融入学院统一工作中, 避免边缘化。

多校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在实践中思考, 在思考中实践, 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学校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多校区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吴咏梅:《关于我国高校多校区管理的思考》, 载于《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第84-86页。

3.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080—01

引言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院校按新机制,新模式设立的二级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创新。独立学院学生是在高校本科层次第三批录取的,通称三本学生,录取分数与公办生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际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需要与国外开展交流合作,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都有一定的要求。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单位希望大学毕业生在需要时能用英语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有50.45%的单位希望毕业生能用英语参加技术与学术交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听力部分的分值已从20%升至35%。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现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还存在很大问题,三本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听力课堂上仍得不到很大的提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现如今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方面

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录取分数与本一、本二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他们的弱点比较明显,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自信心较差,有自卑心理,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英语发音不标准,词汇基础不扎实,语流连贯力不强,欠缺扎实的语法基础。再加上没有较好的听力技巧,和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直接导致了这些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或者测试时产生紧张、焦躁等负面情绪。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控力,很多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闭眼,走神,甚至有些学生上听力课时人在心不在,课后就更不会去做听力练习了。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听力失去了兴趣,甚至放弃英语听力学习。最终造成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

1.2教师方面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委派教师、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委派教师和外聘教师基本是各行其事,彼此没有联系,不少教师存在雇佣思想,都是上课才来,下课就走,和学生之间没有任何沟通。对于教学效果更是不闻不问。而专任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居多,其学历,职称,年龄均偏低。并且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数是直接从高校走向高校,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大学英语听力课基本上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步曲”教学模式,先由教师讲解部分生词的含义然后播放听力磁带,学生听材料同时完成教材里提供的相关练习,最后由教师给出练习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提高听力能力的具体指导,所以很难说教师是学生听力训练的指导者或启发者,充其量也只是磁带播放者和答案提供者。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也感到乏味无趣,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再加上独立学院的师生比例不均衡,很多教师同时兼任几门课程的教学,或者一门课程同时上多个班级。多数教师是大班授课,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1.3教材方面

由于独立学院的师资有一部分是由其母体学校委派的,不少教师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使用与校本部学生同样的教材,照搬母体学校的教案、教法。这些教材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且趣味性不强,所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脱节。且有些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过于陈旧,故事情节复杂。或科技性太强。还有些教材生僻词汇过多。使学生觉得越学越难,因而自信心受损,渐渐地对听力及语言学习丧失了积极性。

2关于以上问题的应对策略

2.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对听力学习的正确认识

要想使学生有学好英语听力的动力,就必须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然后对其目的作出反应。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将英语听说能力对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告知学生。并要求学生考虑“成功的话我将得到什么?”“失败的话我将失去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端正对英语文化的态度。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确有所得。他们的动力就越大。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有自卑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健康的课堂气氛,不要怕学生犯错误,更不要在学生犯错时严厉批评,应注意分寸,及时恰当地纠正学生理解中的错误。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但这不表明教师对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出现的错误听之任之,要讲方式方法,如在听力课后,单独指出一些同学在听力训练中的个别错误,同时又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这样可避免学生产生较高的情感过滤,从而保持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的进步作出肯定性的评价,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2.2加强学生语音语调等基本功的学习。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发音不标准,词汇基础不扎实,语流连贯力不强,欠缺扎实的语法基础等情况,在听力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应有计划地给学生传授一些语音基础知识,如音标的正确发音部位、语音规则,让学生注意元音的轻重读、辅音连缀、意群、停顿以及语音语调,同时注意听力中出现的连读、重读、弱读、失去爆破等,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帮助学生增强对正确语音和语调的了解和分辨能力。针对英美发音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更多的理解英美读音的区别,减小理解难度。对于学生对长句子抓不住中心,教给他们如何抓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增强对长句的理解。对于听不懂的句子,要让学生反复去听,使每个学生感到听懂的快乐。并且在听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所听到的内容,加强对句子的理解。此时听力课的节奏一定要放慢,让每个学生听明白,提高教学效果。有些教材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需要在听前对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这样学生听到涉及文化内容的听力材料时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2.3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提高听力技巧 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前将要听到的材料事先给出的词汇预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在听的时候要积极锁定有效信息,而不是逐字逐句的听,对于未听懂的内容要懂得放弃,跟上听力进度。在听后要进行总结,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挑选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放弃无用的。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听力预测能力,根据所听部分潜意识地进行猜测,推断出大概意思。在做听力

训练时,力求做到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抓“质”,泛听抓“量”。精听与泛听,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在适当时期有效结合,听力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2.4对教师和教材的要求 综上所述,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听力,大学英语听力课能否上好,对于教师和教师的要求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力度,可成立教学督导小组,通过学生信息反馈、专家听课、检查等促进外聘教师认真授课。对于学院的专任教师,学院要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机制,以研究生教育,短期培训班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培训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通过教学督导制、青年教师指导制、领导教师听课制、举办研讨会、设立学位提高奖励基金、专家讲学等多项措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使学院中青年教师成为大学英语听力课及其他英语课程的主要授课教师。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材除了传统的STEP BY STEP和LISTEN TO THIS之外,各种新的听力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英语听力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民伦主编)、《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上海外国外语教育出版社,虞苏美,李惠琴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外研社)等。这些教材都是根据大学英语改革要求编写的,各有各的特点。从形式来说,这些材料突破了传统磁带模式,配有光盘,有些还有视频内容。从内容来说,它们都将课程系统地分成若干单元和主题,这些单元和主题贴近校园生活,涉及新兴网络科技,联系当今热点话题,如健康,安全,环境等,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载体。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完全依赖教材为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可以删除内容难度超出学生水平的教材,并及时结合学生周围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有语言实验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的优势,运用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英语歌曲,英语短片,英文电影或电影片段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以改变教学中的单一性。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有目的的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听力教材,并选择真实地听力材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除了课堂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多做听力练习,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好的练习材料。

3小结

4.浅谈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2.扩大朗读训练面。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

(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5.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一、目前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材料单一

教师教学中使用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外,其余的大多来自阅读练习题。绝大部教师没有根据书的内容和学生的个体水平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所以很少有学生去涉猎那些时事性强的学生英文报,去了解最近发行的英语刊物和书籍。再者,即使有些学生想读,也没有人导读。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是阅读类试题。

2.课本阅读资源处理不合理

(1)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不少教师把课文中的所有阅读材料都作“精读”来处理。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成为其教学的主线,把阅读材料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教授Go for it 教材八年级下Unit 1 SectionB 3a 的阅读材料时,有的教师整堂课实行“满堂灌”,讲解操练fall in love with,live alone,keep a petparrot,probably 等生字、词汇、逐句翻译,整节课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

(2)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常见的授课模式为:首先“Vocabulary learning”,然后“Read quickly and answer”,接着“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最后“Read again and do some exercises or retellthe text”。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阅读的速度有快有慢,对文本的理解各不相同,而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有的教师常常把新的词汇和语法点从篇中分离出来孤立地进行教学,那样会使学生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猜测词义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过分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课篇分析能力得不到训练。学生在处理阅读材料过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节,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求甚解。

(5)缺乏对阅读策略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了他们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3.阅读时间不够充裕,阅读量不足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八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因忙于完成教师布臵的各项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繁重的作业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可英语水平并没有实质性提高”(黄源深,2006)。

二、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对策

1.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龄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因素,收集和编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阅读的生词率不超过3%。常见的《英语辅导报》《学英语》《21世英语报》《学生双语报》等就比较适合学生,这些报纸有一些时事新闻、小故事、人物专访、每日一星等栏目,难度也较适中,便于学生阅读和培养英语阅读习惯。此外,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英语学习网站的资源,分主题或类别整理、印发,指导学生阅读。

2.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1)传授语言知识与培养技能相结合,“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例如,在八年级下Goforit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两篇或以上的语言阅读材料,一般各有侧重,目的各有差异。每个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材料应具有核心地位,该文的教学可接近“精读”,其意义如酵母。通过对它的深入学习,掌握有关语言知识,培养相关技能和能力;其他阅读材料可作有所侧重的“泛读”处理,其意义是在精读的基础上扩大阅读实践、增加语言感悟、内化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体验阅读乐趣等。

(2)构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阅读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过程, 把阅读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

例如,Go for it 教材八年级下Unit 9Self-check :Have You Ever Been toSingapore ?这篇阅读材料就可以采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Pre-reading: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①Pictures talking :谈论各国图片,引出各国的地理位臵、人口、语言、饮食和环境等情况,让学生了解世界,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②Prediction :利用标题、插图,预测课文内容是关于新加坡的哪些情况。

While-reading: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①Scan the passage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运用阅读策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大意。②Vocabulary learning:将单词与正确的注解相连,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情境猜测词义的能力;③True or false statements: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判断正误,并以开展竞赛的形式进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④Listenand fill:听课文,填表补充信息,训练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Posting-reading: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①Listing:通过小组讨论,列出新加坡语言、饮食、环境、气候、交通、旅游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②Designanadvertisement:为自己的家乡或曾经到过的地方写一则广告。

(3)加强语篇的教学。目前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英语文章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篇首段、主体段和结尾段。篇首段往往起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主体段用来阐述文章主题;结尾段概括全文。整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围绕中心展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①将段落与段落大意配对;②将因果关系配对;③将段落或事件发生顺序打乱,重新编排顺序;④填表补充信息。例如,Go for it 教材八年级下Unit7 Self –check 中阅读文章就可以运用将段落与段落大意配对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4)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培养。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策略。Mackey曾列出扫读、预测、猜词、利用语篇标志等19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中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比如略读、跳读、精读、研读,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先听录音朗读,后回答问题。初中的阅读材料以叙事文章为主,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跳读,辅以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理清文章中的时间、空间、事件发生的顺序与关系,再配以一些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其抓住主题。

3.保证阅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资料,还为其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比如每节课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读英语课外书,布臵英语作业时有意识地少布臵笔头作业,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使学生有时间读,有东西读。同时,每周安排1~2节自由阅读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条件。

6.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1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指导老师职称不高、精力有限

毕业论文对指导老师的要求, 至少要是讲师以上, 但由于我校是民办高校, 师资力量较薄弱, 物流专业共两名教师, 都是助教, 每一届的物流专业学生50人左右, 两名专业老师每个人指导18个学生都还要一部分学生要交给其他专业的老师来指导, 师资的缺乏和教师的职称水平较低必然会导致在指导学生论文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加上我校老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后就来学校任教, 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这就影响了对实践环节的指导质量。另一方面, 专职老师平均每个星期要承担12节的教学工作量, 多时可达到20多节, 有些老师还要承担一些科研工作还有班主任工作, 在繁琐的工作中还要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的论文, 精力的限制也必然会影响指导工作的质量。

1.2 学生能力有限、重视程度不高

我校是民办高职学校, 生源的质量比公办的高职学校要低, 加上学生升入大学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生都有混文凭的想法, 理论知识的基础并不扎实, 虽然学校在第一个学期就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 但很多学生文字的组织能力还是较差, “谈文色变”的学生占大多数, 让他们完成一篇3000字的毕业论文, 对于知识和写作水平都有限的他们来说, 实属难事。因此很多学生都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章, 有的学生交上来的论文几乎全文抄袭, 另外一些学生则把几篇论文拼凑成一篇, 几乎没有任何体现自己思想的文字出现。

我校学生在第三年就全部到单位顶岗实习, 论文的写作是在第六个学期, 一般在2月份选题, 3月审题、开题, 3月底到5月底写作, 6月初结题和论文答辩, 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而且这段时间学生都是在单位实习, 有的学生实习单位工作较繁忙, 很少有时间写论文, 加上老师在学校, 只能用电话、email等方式进行指导, 效果就没有现场指导好。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后认为工作是重中之重, 论文只是走走过场, 写的好不好学校都会都通过, 重视程度不高, 花的精力和时间就不够, 论文的质量自然会不好。

1.3 论文选题及写作方向性不强, 没有体现高职培养目标

高职学生的论文, 本应结合专业和工作实际, 更多的体现职业性, 体现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顶岗实习的单位大多数跟本专业不相关, 如果我们要求他们的论文选题跟专业相关, 那么他们根本没办法结合工作实践, 即使有些学生从事的物流专业方向的工作, 在选题时也没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而是从网上搜索一个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 这样的论文题目, 他们几乎不可能写出实践的内容, 全篇理论, 而且理论很少或很难结合自己的想法, 更不会有任何创新。

1.4 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健全

虽然我们的论文写作的过程有一定的步骤和要求, 比如审题、中期检查等, 但实际的操作都是指导老师个人而不是一个检查小组, 这样在繁杂的各项工作中, 一个指导老师要做的工作量超乎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精力, 那么这些过程管理基本上都成为了摆设。另外, 虽然论文答辩时有一组3、4个老师评阅, 但对于水平较低的论文、答辩情况不好的学生, 我们也不可能在考核中把一半或更多数的学生刷掉, 也就是我们的评价机制并不是很严格, 质量不好的论文通过的情况很正常, 这也是职业学校论文评价中的一个无耐, 这种情况对下一年论文指导又会是一个不好的影响。

2 高职学校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

2.1 民办高职院校应努力提高师资质量

针对我校论文指导师资力量不足的因素, 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并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称晋升, 并且对新招聘的教师提高门槛, 应该为教师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 鼓励教师在没有授课任务的时期去企业参加相关专业的调研, 参加行业协会, 与同行的专家学者交流,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为了弥补学校师资不足的缺陷, 应与学生的实习单位的专家合作, 一个做现场的指导, 一个做监督检查, 这样就保障了学生在实习期间随时有一个老师在身边。当然这需要学校和该企业建立协作关系, 学生才能得到允许去这样的单位实习。

2.2 在顶岗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

因为在此前我校在学生顶岗之前没有对学生讲解过任何跟毕业论文准备的内容, 在具体的论文写作的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 学生不知道要写摘要和关键字, 不知道论文的大体框架, 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怎么写。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学生在校的第四个学期提前培训给学生。可以由班主任或者是系部集中培训, 内容包括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论文的结构、文献的搜索方法等。通过培训, 学生对论文的各个环节心中有数, 就不会出现一些初级的错误, 论文指导的难度会降低。

2.3 采用更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毕业论文形式

老师在要求学生选题时, 其实就走进了一个误区, 论文题目不管是学生自己从网上搜索的也好, 是老师提供的也好, 都是更偏学术性的, 更适合本科及更高层次的学生来写的。对于工学结合,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来说, 他们没有更深的理论知识和更高的研究能力, 一篇学术性的论文对他们的要求太高, 这也是老师面对大量抄袭拼凑的论文无奈又无助的原因。其实更多时候我们可以转变思想, 换个形式, 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获得一技之长, 我们毕业考核的形式就可以重点放在这个一技之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有没有掌握。采用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 毕业实习调研报告。既然学生第三年就在企业实习, 那么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 他对一个企业的运作情况有十分熟悉的了解, 很多学生在实习时混混日子, 这种想法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相当于一年的实习白白浪费了, 指导老师可以把一年的实习当做是一个大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交作业的形式就是一份实习调研报告, 要求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分析并解决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如企业库存的控制方法是否优化、配送规划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哪怕一个细微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解决了, 这就是一种进步, 这样的方式更具有应用型, 对学生来说更加贴合实际, 难度也没有论文难度大。当然学校的指导老师对于不同岗位的学生, 可能要筹备不同的资料, 如岗位的要求、课题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还包括一些原始数据和调查问卷[2]。

(2) 实践性课题。学生根据岗位特点3-5个学生一个小组, 完成一个实践性课题。如果是毕业论文是孤军奋战的话, 那么实践性课题就是团队协作了, 当然这个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如我校学生完成的“吉利手拉手汽车服务连锁店模式分析”, 就属于学生小组完成的实践性课题项目, 这个是在营销专业开展的。这种也是一种结合实践的考核模式, 几个学生围绕一个行业的某个问题, 进行假设, 运用各种调查和控制方法, 证明一种方法是可以有效的改进这种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一些研究方法, 如果确定采用这种形式, 教师应提前给学生对研究方法进行培训。而且因为是团队的分工和合作, 考验了学生的组织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还需要学生自学掌握跟自己专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生知识和实践的融汇能力, 团队协作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2.4 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

以往的论文管理, 都是一个指导教师在监控, 包括审题、过程检查等, 这种方式缺乏监督机制, 加上指导教师无暇顾及, 监控就没有任何效果。系部可以把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组成一个小组, 选一个老师带队, 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和检查除了指导老师个人要参与之外, 组长也要严格过滤实践性不强的论文题目、结构和内容严重抄袭的论文, 使这些论文或课题的问题及早发现并及时改正。另外, 对不同性质的论文,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考核要求, 如调研报告要什么时候确定题目, 什么时候要进展到哪一步, 通过这样的阶段性检查去督促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制定严谨的监督计划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需要指导小组事先完成。

3 结语

在国家日益重视高职高专教育的今天, 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和最终的考核都应该能够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独有的特点, 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优势, 如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蓝领”人才, 除了学生在校的课程和实践学习外, 毕业论文更是以一种桥梁的形式, 帮助学生更好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毕业论文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方面,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围绕高职培养目标深刻反思现在的高职毕业论文工作, 从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论文形式的改变到过程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 应该是高职学校需要列为紧要任务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马骞.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68.

[2]周顾宇.高职财经类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和探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67-68.

7.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环节,高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在高中教育中,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和实践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分析课程的特点和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度不够。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但是由于高考的影响,很多领导、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只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好坏,而对于信息技术这种在高考中占的分数不多,甚至是不占分数的课程,则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从实际上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2.教学内容不恰当。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都非常快,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变化也很快,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科书更换也很快。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校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都没有囊括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教材的知识过于老化,实用性不强。同时,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城市和乡村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也不相同,城市中学所使用的教材比农村中学所使用的教材先进,所包含的知识也比较新。另外,高中生在初中时期都不同程度地接触了信息技术,但由于各个学生的背景不相同,导致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这明显不合理。

3.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作为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进行实践,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于这样的课程,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机会,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都采用班级授课形式,教师通过PPT演示教学内容,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采用这种方式能够节约教学资源,但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现象。

4.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与其他课程一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也是采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衡量,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反应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而且不适用于信息技术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有的学生实际上动手能力不错,但是成绩不够理想,就认为他的信息技术水平低,这容易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高师生的积极性。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正确的行为。因此,充分认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前提。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人生的影响,科学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在实质上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

2.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此,作为学生实践信息技术的媒介计算机及其配套设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高中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计算机数量不足。因此,各学校应当投入资金用于购置计算机,购买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计算机。

3.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在选择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时,要及时地将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增加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可以是自编的,但是内容必须是新颖的,宗旨必须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不要拘泥于班级授课的形式,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小集体教学等形式,一切以提高学习效果为主。

4.加强评价的科学性。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教师具备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保证教学知识的先进性。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评价的监督,丰富教学评价手段,促进评价的科学化。

总之,虽然我国大部分高中都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不合适,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具体的措施有提高师生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加强评价的科学性等。

参考文献:

[1]钟雪花.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03).

8.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八

摘要:农村小学体育存在着许多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介绍了当前农村小学体育存在了哪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比如讲: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器材较匮乏、教师不重视等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小学体育、体育教师、农村、兴趣、专业

农村小学体育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现在的学校里多了许多的小胖子和体弱多病者,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祖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重视体育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为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不是一门升学必考的课程,学得好坏都是一个样。因此,上课时持“无所谓”态度,懒散,积极性不高。就目前制约农村体育教学的诸多问题作简要分析:

一、学校体育设施落后或不健全,体育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较落后,而且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进行上课,孩子们课间的活动主要是在校院里追逐打闹和跳绳。正式由于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所,才会使得那仅有的体育器材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只是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才拿出来让学生见见这些所谓的体育器材。许多学校没有三大球的体育设施,就是有也很少拿出来用,球上甚至还贴着商标,长时间没打过气,都闲置放坏了。有球却不让学生们玩,使得有些孩子分不清足球、篮球、排球,真是可笑之极。在课程表上印着的体育课到底时怎样上的呢?真令人费解。原本孩子们应该在体育课上得到的激情与快乐又要到那里去寻找。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应该并重,在我们有些农村学校校长眼里仿佛只看到了“智育”。应试教育的阴影在我们许多农村

小学校长的心里长时间的徘徊。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学,把我们现有的体育设施利用起来,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有趣,让更多的孩子体验运动的激情。

二、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

许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他们的体育教师大都是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兼任的。教师的体育素质较低,体育知识不足。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是兼职教师体育教学常常不能很好的完成。甚至在学期末或邻近考试时,体育课被语文、数学课占用。体育课成了活动课,体育课成了语文课、数学课的“附属课”。就算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在邻近考试时,也会被这些所谓的带主课的老师要去,给学生做考试前的最后冲刺,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失望的眼神。因此,在体育课上我们听不到孩子们呐喊的助威声,见不到孩子们运动的身影;而听到的是朗朗的读书声,看到的是埋头苦学的身影。由于兼职体育老师精力有限,体育课往往是“放羊式”的,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上只要学生活动好,只要学生玩得高兴就行。让学生放松心情成了体育课的唯一目的。

三、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不重视

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重视体育课也是导致体育教学不能顺利完成的原因只一。现在虽然是说要求实行素质教育,可是在农村,成绩依然是排在首位的,上级领导要在每次大考后给每所学校和每位教师进行排名,这使得校长不得不向老师施加压力,而老师要完成任务就必须从学生身上下手,这样看来学生真是太可悲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体和智之间,当然是更加的关心成绩,而体育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课自然而然成了语文课或数学课了。在一学期中仅剩的那几节课体育老师又是怎样上的呢?有一位教师去上体育课,而这位教师为了图方便,体育课连教室也不进,就直接叫班干部去教室说一声,让学生直接去操场,就开始了“放羊式”教学。不要说什么准备活动,也不用说什么下课前五分钟集中了,有一些学生甚至偷偷跑回家,还有的学生会去网吧玩网络游戏。

四、体育过程枯燥,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体育老师谁都想把体育课上好,可是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结果把体育课上得“有名无实”。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根本没有专门的体育用书,都是靠着自己的经验来教学生,很少出去接受培训,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自身又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可想而知,有的老教师的那一套方法已经用了十几二十年了,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广播体操时,他们只讲解动作,却不讲解这动作的好处,动作前既没有准备活动,也不能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有一些教师的动作甚至还错漏百出,这样的课怎么能吸引学生的呢,学生们巴不得教师讲解完,马上一哄而散,把刚才的动作都抛到九宵去云外去了。各自去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有的甚至回到班级里做作业去了,造成学生这样表现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五、体育教师的地位低下,不受重视

农村体育教学没有健全的指导检查制度。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只是举行一次运动会,而学校只要选少数学生参加便完成了本的重要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能从本质上调动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体育教师地位不受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体育是副科的观念难以消除。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模方面不能与语文、数学教师同等待遇。这就磨灭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要实现教、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现在小学生和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他们接触的东西比以前的学生更多一些。这一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天性来制定教学计划,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的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这一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课

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教师要巧用多元化的教学设备

有的农村小学有着和城区小学相当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影音技术效果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比如将在低年级的广播操教学中,学生初学时,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

4、加强师资力量队伍建设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要想发展,一定要有专业体育教师。所以,农村小学要积极主动引进专业体育教师,再引进专业的体育教师的同时,还要对那些非专业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短缺;再次,体育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是体育活动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

9.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九

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学秘书工作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一个现实是,许多高校高度重视师资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学管理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仅仅是打电话、签收文件、排排课、管管成绩、安排考试、整理资料等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对教学管理更是抱有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就行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学秘书无论在职称、职务、评奖、学习、培训等方面都比同学历的教师机会少,例如四川某高校在教学环节方面每年度会评“教学十佳”、“优秀教师”、“优秀实验员”“优秀辅导员”,而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设置任何优秀评定;并且教学秘书没有评定职称的机会,导致大部分教学秘书在工作了7、8年后还是初级职称,工资水平一直处于最低水平。这样严重挫伤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造成队伍不稳定,一些高学历、能力强的教学秘书转为教师、辅导员或调出高校。

2.知识结构单一,学历层次和技术职称偏低

下面以四川某高校为例,从6月调查结果来看,教学管理队伍现状颇令人担忧。如年龄结构:35岁以下、35-50岁、50岁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51%、47%、1%,学历结构:博士仅占0%、硕士仅占16%、本科占60%、大中专及以下占24%,职称结构:正高占0%、副高占5%、中级占45%、初级及无职称者占50%.由此我们容易发现大多数教学秘书的学历在本科及以下,技术职称多在中级及以下,并且近年来招聘越来越多的编外人员做教学秘书。教学秘书既要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还要协调教师和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因此,专业不对口、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决定教学秘书很难更好地履行职责。

3.教学秘书的工作程序不规范

教学秘书在行政上属于院(系),在业务上却从属于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直接接受教务处安排。为此教学秘书工作经常陷入重复交叉的“两难”境地。再加上对教研室、教师和学生的临时性服务工作,使教学管理工作经常处于临时的应急状态,没有计划性和规范性。例如,监考教师在监考的时候没有按时监考,我们的教学秘书不能发挥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智能,而只有充当“救火员”的角色顶替监考,由此来避免教务处督导的巡查,保证学院的教学管理环节没有教学事故。

4.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缺乏,教学管理方法陈旧

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学秘书想要顺利的开展这些工作,既要有教学管理知识又要有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但是大多数教学秘书不是教育管理专业出身,不懂教学管理的相关知识,还有的虽然是教学管理专业毕业,但不懂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还有一些教学秘书仍停留在事务型、经验型的管理层面上,教学管理方法陈旧,只习惯于上传下达、被动接受任务,工作上缺少创造性、积极性和科学性。

二、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

教学秘书是高校基层教学单位最直接的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教学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务处、各学院、院系领导、教师、督学专家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括起来,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主要有:

1.教学秘书是服务者

这是教学秘书的基本职能,教学秘书要树立“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服务至上”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主要是通过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运行的监督管理、日常教务工作管理、教材的征订和发放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工作得以实现。

2.教学秘书是基层管理者

教学秘书是院系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信息反馈者。一是协助院、系分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一般运行进行管理。如对教师调停课的管理、辅导答疑的管理、听课的管理、教学计划的管理等。二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管理。广泛收集来自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互评、教学督导专家和信息员的信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调查管理和评议,协助院系领导对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

3.教学秘书是沟通协调者

教学秘书在具体的工作中,既要面临教务处、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多层面的协调工作;也要涉及到与各教学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具体来讲,既要及时准确的完成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又要客观及时的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反馈上去。还要做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例如,每学期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落实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负责教师教学任务书、教师课表、学生课表等相关协调工作;协调课务安排与变动事宜,并及时将课务安排与变更情况通知任课教师和学生;负责选课、考务工作中教务处、各学院、师生之间的协调工作等。

三、对解决教学秘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为了保障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性,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笔者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重视教学秘书工作,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应明确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各高校应使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够得到相当的待遇,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教学秘书人员进出机制。根据工作中的表现,给予教学秘书评优、升职和相当的评职称机会。由此来调动教学秘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教学秘书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具体来说,教学秘书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知识、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熟悉现代化办公的能力。这就要求各高校给教学秘书提供各种学习、培训和进修机会,着重提高和完善教学秘书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统筹计划能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公文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益,使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

3.加强教学秘书思想意识

教学管理复杂、多样,涉及方方面面,即使一个很小的环节衔接不畅都会对教学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应鼓励并要求广大教学秘书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充分利用空暇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使自己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能从一些琐碎的教学事物中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中去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让教学秘书从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现代化和规范化水平,

4.加强考核管理,引入评优激励制度

目前,很多高校,例如四川某高校,没有教学秘书的考核管理办法,只要不导致教学事故,干好干坏一个样(特别是编外教学秘书在工资水平上与在编教学秘书相差较大),导致了一些教学秘书没有进取心和责任心,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水平。因此,有必要开展教学秘书之间的岗位争优活动。使教学秘书队伍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业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恢复教学秘书的职称评审资格,打破部分教学秘书工作了近还是初级职称的境况。这样能增强教学秘书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使教学秘书自觉提高个人修养、能力素质、工作水平、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等。

上一篇:倒计时作文300字下一篇:高中生在校个人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