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24-09-03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共8篇)

1.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一

班级小主人

主题教学目标:

1、学会撰写发言稿、进行口头报告、制订公约、设计制作班级成长手册。

2、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级,为彼此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3、能够感受到在集体中成长的温暖,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活动一

独一无二的班名

活动时间安排:1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他人的特长,班级的特色,今后努力的方向。

2、学会正确合理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3、活动之后以班名所蕴含地内容来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奋发努力,力争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同时在班级内营造一种班级文化、班级精神。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其他班级已有的班名 教师准备:了解一些班名的例子 活动过程安排:

一、我们眼中的班级

1、写出班级特点

2、比较这些特点,选出最突出的地方。

3、想想班级今后还能做得更好的方面。

二、取班名

1、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

2、讨论班名。

3、小组集中意见,写出发言稿。

三、班会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作口头报告。

四、选出最佳班名

投票选出最佳班名。

五、总结、反思和评价

活动二

班级公约大家订

活动时间安排:1课时 活动目标:

1、发挥团队精神,订出切实可行的条款,不断完善自我,养成良好习惯,促进日常生活规范化,使全班形成良好发风气。

2、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通过制订班级公约解决这些问题。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阅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其他公约。教师准备:

准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字材料,布置学生课前阅读;准备整理问题和记录建议用的纸张。活动过程安排:

一、讨论班级问题

小组讨论或轮流发言,说说平时班级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

二、整理问题

按学习、劳动、日常生活、同学间的关系等方面,将问题进行整理归类。

三、讨论怎么做

小组讨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做好记录。

四、制订班级公约

1、学习校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小组讨论制订班级公约。

3、全班讨论各组拟出的公约,制订最终的班级公约。

五、总结、反思和评价

活动三

班级成长手册

活动安排时间:1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凝聚力。

2、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3、对班级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个人奖状、奖品、照片等资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空白笔记本。教师准备:

提供历年活动的照片、奖状等。活动过程安排:

一、回忆和记录班级事件

1、共同回忆并记录班级中的精彩难忘的事件。

2、展示照片等素材。

二、确定手册栏目

1、对要记录的事件内容进行分类,确定手册栏目。

2、给每个栏目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具体列出每个栏目的事件,以及每个事件的时间、人物、情况描述等。可分几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栏目。

三、制作手册

1、设计记录框和图画。

2、填入内容并装饰。

3、各栏目合并,制作成完整的手册。

四、总结、反思和评价

危险我知晓

主题教学目标:

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发挥创造能力

3、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设计。

活动一

放学路上保平安

活动时间安排:1课时 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上学、放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2、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找到最安全的行走路线,或发现要注意的地方,并能制作出一张安全路线图。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仔细观察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况。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的安全路线图,一些发生在道路上的事故案例。活动过程安排:

一、调查回家方式

1、调查班上同学的回家方式。

2、统计回家反式的种类,以及每个种类的人数。

二、小组讨论如何安全回家

1、按回家方式分组,各组分别讨论回家路上存在的危险。

2、小组针对存在的危险找出安全的做法。

三、制作安全地图

1、每位学生画出自己回家的路线图。

2、在路线图上标出危险的地方,并注出应对危险的办法。

四、总结反思和评价 活动二

家中水、电、煤的安全

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安全使用水、电、煤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电、煤。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安全使用水、电、煤的知识。教学过程安排:

一、了解安全做法:

1、列出自己知道的安全使用水、电、煤的做法。

2、采访爸爸、妈妈安全使用水、电、煤的做法,并记录下来。

二、消除家中隐患

1、对全家使用水、电、煤的情况进行一周的观察,记录下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地方。

2、列出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3、列出独自在家时要注意的地方。

4、针对家中的隐患,制订“岗位责任制”

5、小组或班级交流,改进自己制订的“岗位责任制”。

三、总结、反思和评价

活动三

设计校园安全标志

活动时间安排:3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地进行简单的设计。

2、了解学校里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认识到在学校里也要注意安全。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卡纸、水彩笔、记号笔等绘图工具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标志设计图,了解一些标志设计方法。活动过程安排:

一、考察学校

1、分小组讨论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

2、小组实地考察学校里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二、设计安全标志

1、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计标志。

2、小组讨论确定标志的样子,画出设计图。

3、全班交流设计图,小组间相互提意见和建议。

4、各组修改自己的设计图。

三、制作安全标志

1、小组讨论确定标志摆放的位置、固定的方式、制作的材料和尺寸等。

2、动手制作标志。

3、将标志固定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四、总结、反思和评价

探访昆虫世界

主题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全面地和昆虫“对话”,更加细致地了解它们的外形、本领、食性、生长特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2、学会观察、记录,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体悟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活动一

昆虫的美食

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外形、本领、食性、生长特点和生活环境。

2、能够定时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

3、学会自己动手做简单的实验,能通过对比收集到的资料,在实践中进行思考、论证、总结。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昆虫生活的容器,如鱼缸等,捕捉一种昆虫,各种食物(叶子、草、火腿肠、奶油),照相机,实验记录本。教师准备:收集、阅读昆虫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安排:

一、设计实验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昆虫,猜想这种昆虫宝贝吃什么食物,并写出理由。

2、写出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材料和工具、实验时间和地点、实验步骤。

二、动手实验

1、按照自己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

2、观察昆虫对食物的反应,并做详细的记录。

3、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总结出这种昆虫喜欢吃什么食物。

三、总结、反思和评价

活动二

昆虫保护宣传画

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与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学会设计制作宣传画和写宣传语,能展开合理的现象,进行昆虫保护宣传画的创作。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宣传画纸、画笔,了解有关保护昆虫的知识,收集相关资料。教师准备:了解昆虫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准备一些宣传画和宣传语供课堂上展示。

活动过程安排:

一、构思宣传画

1、以个人为单位确定宣传画的主题。

2、回忆平时看到或听到的人们破坏有益昆虫生活的例子。

3、构思宣传画的内容。

二、完成宣传画

1、画草图

2、完成宣传画

3、举办保护昆虫宣传画展览

三、总结、反思和评价

活动三

蚜虫知多少

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目标:

1、重点了解蚜虫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情况,增长有关蚜虫的知识。

2、学会通过看书、上网、采访等多种途径,收集蚜虫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准备制作展板用的剪刀、纸张、彩笔、胶水等物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蚜虫的书籍、网址供学生查阅,开放网络电脑室供学生查找资料,联系可以采访的人员。活动过程安排:

一、资料采集

1、小组讨论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2、小组成员分头收集蚜虫的资料。

二、制作展板

1、安排展板内容。

2、制作展板。

3、展示交流

三、总结、反思和评价

2.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二

一、“联通”3G———学科、活动、资源, 让综合实践活动精彩在“我”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教育教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应努力让课程以“生”为本, 让综合实践活动精彩在“我”。

1. 在学科中“联通”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 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 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 在某些情况下, 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鉴于此, 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在学科中进行“联通”。如:在开展《小学生该不该上网》这一研究主题时, 可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些形式, 如辩论赛、小品表演和课本剧等, 让学生成为活动中的“主角”。《小小超市》这一主题则要结合数学学科知识, 让学生担任“售货员”和“顾客”,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小实验》, 则可以让学生到科学实验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运用量杯、温度计等工具进行实验, 应用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我的电子贺卡》则可以到计算机房上课, 在网络教室开展主题活动。《小学生趣味游戏设计》则可以到操场上进行主题活动, 与体育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等等。由此看来, 不同的研究主题体现了各学科的特色, 达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同时, 这也对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做到有效整合。在进行学科之间的“联通”时, 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实践, 真正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中精彩在“我”。

2. 在活动中“联通”

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 (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为非指定领域。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这样一些节日活动, 这些节日活动的有效开展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如:我校在六一儿童节期间, 开展了《深入文化园, 体验民族情》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市电视台、市报社等宣传部门专门采访报道了我校的活动盛况。在这次活动中, 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结合儿童节的主题, 针对祖国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茶文化、饮食文化、书画文化、剪纸文化、京剧文化、瓷器文化等综合实践文化主题活动。还有《五彩风筝》、《玩具总动员》、《漫画DIY》等深受学生喜爱的综合实践手工活动。综合实践教师应努力成为学校活动的“记者”, 结合学校举办的节日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 并善于积累宝贵的过程性资料,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总结和展示活动的成果, 谈谈自己的活动感受。

此外, 我校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综合实践活动。有书法、绘画、航模、剪纸、十字绣、象棋、篮球、网页制作、趣味科学等等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这一切真正实现了“大综合”, 在活动中始终让学生担当“主角”,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与活动的结合中精彩在“我”。

3. 在资源中“联通”

我们知道,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单从校内资源来说, 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历史、学校文化、学校特色、各学科课程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此外, 还有一些隐性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如:学生所带的图书, 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漂流》等活动。学生所订的各类报刊可以相互借阅和学习。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学生杂志都会涉及综合实践活动。以《科学大众·小诺贝尔》杂志为例, 这本杂志每期都会有一个综合实践能力展示栏目, 刊发学生的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像这样的杂志有很多, 综合实践主题研究与设计、手工制作艺术品、小制作小发明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投稿, 感受综合实践成果的喜悦。此外, 学生爱看的一些电视节目如《艺术创想》等, 完全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开展趣味制作活动。这样,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与各类资源的有效融合中精彩在“我”。

二、“移动”3G———学校、家庭、社会, 让综合实践活动引领“生活”

有效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 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1. 在学校间“移动”

《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 相关的一些活动主题, 可以在各年级中交流进行。在具体教学中, 我们将一些研究性主题设置“长线”———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延伸到六年级, 进行四年一主题的大长线主题研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我的成长档案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成长档案袋, 一生一号, 有详细指导目录。在一、二年级时由家长辅助整理, 到三年级后就开始由学生独立整理和积累, 并定期“晒晒”自己的成长档案袋, 与同班、同年级甚至同校范围内的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 学生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这又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相互激励、相互欣赏、相互影响, 共同进步。

此外, 学校和学校之间可以合作开展主题交流, 让综合实践活动把学校“串联”起来。特别像我校这所集团型 (拥有南、北、东三个校区) 性质的大学校, 可以将三个校区相关的学生来一个“大综合”, 合作开展主题研究活动。由此可见,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只局限在某一个班级中开展, 它完全可以在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校区和不同学校之间合作开展。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在学校间“移动”, 让综合实践活动引领“生活”。

2. 在家校间“移动”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良好的家校沟通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大教育的环境, 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常见的与家庭有关的包括洗涤、整理房间、小物品采购、小家具修理与厨艺、简易工具制作、生活小窍门等等一系列的家政主题活动, 就需要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 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如:《超市购物》这一主题, 家长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家庭小主人, 开展“今天我当家”实践体验活动。将活动中的感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课上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学会统筹安排, 并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在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中还能积累如“货比三家”之类的购物经验。

在研究性学习方面, 如:《我家的消费与支出》这一主题, 就需要家长让学生对家庭的收支项目有一定的了解, 并努力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必要时, 还可以邀请各个行业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 参与到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总之, 学生家庭中有着各种可以支持学生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 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实现在家校间“移动”, 让综合实践活动引领“生活”。

3. 在社会中“移动”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之一。《纲要》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 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以我校每年暑期与市关工委共同开展的“暑期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每年暑期市关工委老师、社区领导和学校都会制定一个活动主题, 如:《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科技引领生活》等等。暑期里, 学生在关工委老师、社区领导、学校教师的共同带领下, 来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资源调查》的研究性主题活动;来到看守所、法院进行《法在我心中》实践体验活动;来到科普园、生态园进行《身边的植物》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来到科技馆、网络公司进行《身边的网络科技》信息与技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 我市开办的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为我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基地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 每年接待来自全市小学五、六年级、初二年级、高二年级的近4万名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主题教育、生存体验、科学探索、劳动实践、特色军事教育、手工创新制作等综合实践活动, 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有社区和实践基地等强有力的支持, 实现了综合实践课程在社会中“移动”, 努力让综合实践活动引领“生活”。

三、“电信”3G———电视、网络、论坛, 让综合实践活动如虎“添翼”

1. 丰富校园电视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为此, 作为学校校内宣传的主阵地之一———校园电视台, 应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 深入报道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为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助一臂之力。

以我校小百花电视台为例, 学校每学期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 如科技节、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等, 小百花电视台的老师和小记者、小主持人、小摄影师和小摄像师都会在第一时间作相关报道。每周五的晨会课便是小百花电视的播放时间, 报道近期的学校大型活动、校园新闻, 特别注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报道。小百花电视台除了报道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外, 还策划和主持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节目。如:《我与少先队》知识竞赛、《科技, 有我更精彩》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环保材料时装设计》展示、《我眼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话节目等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电视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不仅在全校范围内实时跟踪报道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也培养了一大批小记者、小摄像师、小摄影师,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小百花电视台同时开展的小百花广播台、小百花报, 也积极报道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了这些校园媒体的主动配合, 能让综合实践活动如虎“添翼”。

2. 开展网络教学

现在的时代是网络时代, 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网络。《纲要》也指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 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正因如此, 网络教学在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之一, 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 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以《小眼看“地震”》研究性主题活动课为例, 我带领学生来到网络教室,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在网络教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网络, 探究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历史、地震的前兆以及如何避震的相关主题研究。更为可贵的是, 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 自发地提出要用已经学过的制作幻灯片和电脑小报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性成果!这一发自学生内心的创新举措使我对网络教学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正是因为学生的智慧, 使我积极总结基于网络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 执教《小眼看“地震”》一课, 获得了市信息技术整合课比赛二等奖。成绩的取得使我深深感受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 能让综合实践活动如虎“添翼”。

3. 建立博客论坛

《纲要》提出: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 。目前, 学生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富裕, 家里普遍都有电脑, 甚至有的学生有属于自己的电脑。有了电脑这个强有力的学习工具, 对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利用电脑不仅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制作电脑小报或幻灯片, 更重要的是网络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时交流, 不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里。为此, 我专门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以绿野寻“综”———信息技术、志同道“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春华秋“实”———劳动与技术、华山论“践”———研究性学习为四大论坛版块,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论坛讨论, 并在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上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成长档案博客。努力实现《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 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全新的学习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的加入。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以来, 我将学生的观点和学习心得等信息进行了整理,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将学生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后产生的体验和感受加以归纳和整理, 和学生一起写成了《数理思维》一书, 并于2009年6月成功出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整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论文、小发明、小创造, 辅导学生发表文章15篇, 辅导学生文章获奖12篇, 辅导学生科技、少先队等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竞赛获奖共计50人次。自己也申请加入了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通讯员, 担任校本开发栏目版主。并在综合实践活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2009年11月我的博客在综合实践活动网博客杂志第三期中得到宣传。建立博客和参与论坛讨论也让我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互动中, 先后有50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级各类教育报刊上, 20多篇文章获奖。以自己建立博客、参与论坛讨论的亲身体验和学生的实践经历, 切身感受到了建立博客论坛能让综合实践活动如虎“添翼”。

3.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实现“综合” 篇三

作为教学改革成果而出现的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们一直给予很多期待和关注,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课程资源的欠缺,使得各地的实施情况不平衡、不稳定。多年来,许多学校也一直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得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必须紧紧抓住课程特性,加强多方面整合,发挥出其综合性、体验性、参与性的功效。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它是通过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亲历亲为,体验实际,从而取得本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主题活动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有效形式。总结探索之路的经验之一就是从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域,选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学科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第二单元中有一课“温馨一家人”,教师可以从中延伸拟定开展以“家庭之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列出多个小主题:寻找长辈们的回忆、关于学生当家能力的调查……供每个学生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分有合,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组内组间的交流,在体验中感受“温馨一家人”。上述过程图示如下:

【点评】这样将两个课程的教学融合,既加深了学科课程“温馨的一家人”的感受,体会父母的爱和辛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是观念与体验、理念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如《关于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组,学生通过订计划、实地考查、上网查找资料、分析调查结果等,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让家长和学生感动。

二、注重任课教师个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同时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头绪多、工作繁重,如能做到把这些常规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将会起着工作减量、增效的作用。

1.常规班级工作的融合

从常规班级管理工作中,延伸拟定活动小主题,在各相应时间,由学生选择分头完成、交流汇报。以王老师所带班级的班级工作为例:

2.学校常规活动的融合

“新旧文化各放异彩——杭州‘新城文化和‘小巷文化调查研究活动”是学校国庆期间的一项常规活动。各班任务: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采访宣传等方式多角度地关注公共空间的文明利用。如:

401班——“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402班——“文明出行”

403班——“校内公共空间不大声喧哗”

404班——“文明阅读”

405班——“公共空间卫生”

406班——“中国式过马路情况调查”

在这项常规活动中,王老师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小主题:“钱江新城周边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调查”和“杭州市民中心公益设施及其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等,并指导学生制定了活动方案,国庆期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交流。

3.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开展主题活动

一、二年级,可以选定“寻找秋天”“我与大自然交朋友”“我向国旗敬个礼”等主题,组织班级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三到六年级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身边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可以确立为:

【点评】任课教师如能把所担任的日常管理、辅导工作及学校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合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辅导、实践课程各不误,还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充实活动的内涵,提高活动的效果。班级的日常活动及学校大型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借此开展主题活动,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地。

三、重视多种考核方法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调人人参与、学生个体情况及发展的千差万别,用常用的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已失去评价优劣的原有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的考核方法是对每个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发展进步性作出评价。经过分析王老师的指导经验,总结出了“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以案例说明。

例如,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主题活动,按下表所列程序进行考核,分阶段评写“小分”。

然后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评语。如描述性评价:该组同学活动安排有组织、有计划、有想法;采访时勇敢主动;调查报告制作认真,科学性强,只是思维分析能力还需提高。总体表现出色!(优秀队员:×××、×××、×××等)

【点评】学生成绩如何评定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问题,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更是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式上都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模式可以照搬套用,但对学生的评价又是激励其动力和学习方向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成绩评定引发争议是因为本课程是以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以学生全部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活动范围、以学生亲历性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活动过程;实施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倡导自主体验、主动参与和独立研究。学习培养的结果必然是差异化个体化的发展,能力、体验等综合素质都非传统的分数所能度量,统一的试卷式的定量评分已没有意义。我们根据王老师指导经验总结出的“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兼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能力素质进步的方向性、非量化阶段评议的促进作用等,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发挥了考核的作用,实践结果也是比较好的,王老师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路还很漫长,探寻活动指导的有效性是艰巨而有意义的。

(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310000

4.三上少先队活动教案 篇四

我爱少先队,我爱中国共产党(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队歌多嘹亮

二、活动主题

1、通过观看影片,搜集资料、图片,重温队歌,了解队歌的来历,懂得队歌的含义,唱响唱好队歌,增强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意识。

2、激发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朴素感情。

三、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组织队员观看影片《英雄小八路》。

2.、准备少先队队歌的视频等。

3、准备党的领导人和少先队一同唱队歌的视频或者画面、故事等。

四、活动形式

队课

五、活动步骤

1、重温队歌

(1)全体队员跟着视频唱队歌

(2)辅导员提问:我们唱的是一首什么歌?

2、队歌来历

3、理解队歌

4、热爱队歌

5、高唱队歌

6、雏鹰奖章争章活动辅导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主题

光荣的少先队

二、活动目的

让队员了解少先队的光荣历史,知道各个历史时期少年儿童组织的名称,了解少年英雄的故事,唱少先队历史歌曲,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以及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感情。

三、活动准备

1、参观队室,初步了解少先队的历史。

2、搜集队史视频,整理队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把介绍队史的图片或宣传画张贴在教室里,供队员们学习。

4、学唱少先队历史歌曲。准备好队史知识的竞赛题目。

四、活动形式

队会

五、活动步骤

1、唱队歌,回忆参观队室的情景与收获。

(1)出示队室的少先队历史挂图。(2)播放视频

2、辅导员提示

3、说说唱唱,讲队史、学少年英雄。

分小队表演

4、全体高唱队歌

第三课时

一、活动主题

永远的怀念

二、活动目的:

朗诵革命烈士诗抄、演讲革命烈士的故事,引导少先队员体会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感悟“没有共产当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育少先队员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激励他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做革命接班人。

三、活动准备

1、搜集革命烈士的诗抄、工整地抄下来并练习诵读。

2、分小队排练烈士诗抄的展示表演。

3、提前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四、活动形式

队会

五、活动步骤

1、唱队歌

2、介绍烈士诗抄

3、队员朗诵革命诗抄,将革命烈士故事。

(1)革命烈士夏明翰和《就义诗》。

(2)雨花台革命烈士吕惠生和《留取丹心照汗青》。(3)红岩革命烈士陈然和《我的“自白”书》。(4)红岩革命烈士何敬平和《把牢底坐穿》。(5)毛主席一家六位烈士。

4、交流体会,抒发壮志。

(1)队员在小队里展示、交流自己摘抄的烈士诗抄,选择一首诵读给小队成员听。

(2)交流:从这些烈士诗抄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怎样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

(3)辅导员小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的含义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让我们记住毛主席的教导。

5、全体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四课时

一、活动主题

永远的丰碑

二、活动目的

1、通过烈士纪念日网络祭奠革命烈士的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至少会讲一个革命先烈的故事,敬重为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优秀共产党员,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指导队员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激励少先队员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革命事业接班人。

三、活动准备

1、了解国家烈士纪念日的设立及其意义。

2、做好运用电脑开展网络祭奠活动的准备。

3、了解革命纪念馆网站的有关知识,掌握开展网络祭奠的相关方法。

四、活动形式

队课(网络祭奠)

五、活动步骤

1、点击网络,搜索、了解烈士纪念日。

2、搜索、观看2014年国家首个烈士纪念日活动的视频。

3、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朗诵碑名、碑文。(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2)齐声朗诵纪念碑碑名、碑文。

4、登陆相关革命烈士纪念馆网站,开展祭奠活动。

(1)南京雨花台纪念碑——血染的风采。

(2)抗日烈士纪念塔——唯一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3)淮海战役纪念塔——人民战争胜利的丰碑。

5、登陆“民族魂 ”(或“网上中国革命纪念馆”)网站,向革命先烈献花、留言。

6、雏鹰奖章评章颁章。

第二单元

我是少先队小主人(1课时)

一、活动主题

自主参加红领巾小社团

二、活动目的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讨论交流,引导队员了解红领巾小社团的性质及意义;通过自我分析,帮助队员正确地认识自我,有选择地加入红领巾小社团,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团建设,在发展建设好社团的同时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提升。

三、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红领巾小社团的文字介绍、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活动形式

队课

五、活动步骤

1、社团秀出才华:了解红领巾小社团。

(1)视频导入:感知红领巾小社团的意义.(2)队员交流:初步了解红领巾小社团的基本特点和类型。

(3)印象形成:进一步明确红领巾小社团的性质和作用。

2、我的社团我的家:加入红领巾小社团

(1)精彩纷呈:介绍学校红领巾小社团项目、特征、作用、活动成绩等,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2)对号入座,引导队员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3)申请入团:了解社团制度及入团要求,选择合适的社团申请入团。

(4)分享交流各自选择参加的红领巾小社团的意向,说说为什么选择参加这个小社团,参加以后的打算和目标。

3、我的社团我做主:建设红领巾小社团(1)了解社团建设(2)明确自身责任(3)实施考核奖励

4、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热爱祖国(3课时)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

以圣贤为师,礼行天下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孔子,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感受中华文化的血脉。

2、了解传统礼仪,弘扬中华“礼仪之邦”的优良文化。

三、活动准备

1、搜集孔子的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

2、搜集有关中华礼仪的知识资料,寻找相关视频,制作ppt课件。

四、活动形式

队课

五、活动步骤

1、走近孔子,感受中华文化起源。(1)孔子简介视频

(2)提问:从上面的介绍中,关于孔子,你了解了哪些?(3)辅导员进一步补充。

2、感知礼仪之邦

3、感知中华日常礼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1)“礼仪”的“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2)你知道古代有哪些日常礼仪?组织队员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队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方面具体介绍。(3)感受日常礼仪。

观看礼仪MV《礼仪之邦》

做游戏:排座位

实训

4、雏鹰奖章争章活动辅导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

二、活动目的 知道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从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队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三、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资料,寻找相关视频,制作ppt课件。

2、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古代经典赞歌。

四、活动形式

队会

五、活动步骤

1、观看公益电视广告:《我们的节日》

2、知晓中华传统节日

3、了解春节及其礼仪

(1)了解春节礼仪

(2)唱童谣,感知春节文化.(3)读古诗,感受春节文化。

(4)重温家乡春节习俗。

4、元宵节礼仪及习俗。

5、清明节礼仪及习俗。

(1)引导队员回忆:有无和家人一道祭扫过先人、参加过凭吊先烈的仪式?说一说扫墓的基本程序,想一想这表达了我们什么样的感情。(2)朗诵古诗

6、端午节礼仪及习俗

7、中秋节礼仪及习俗

(1)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讲一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3)欣赏有关中秋节的诗歌。

8、重阳节礼仪及习俗

9、辅导员小结

第三课时

一、活动主题

经典中的“铁骨丹心”

二、活动目的

诵读中华民族历史仁人志士的诗文,了解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感受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等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故事及诗文,寻找相关视频,制作ppt课件。

四、活动形式

队会

五、活动步骤

1、吟诵诗文,感悟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1)岳飞(2)文天祥(3)戚继光

2、朗诵革命诗抄,体会伟大爱国精神。

(1)吉鸿昌

(2)方志敏

3、讨论、小结(1)交流

听了这些仁人志士的故事和他们的诗词,请队员们谈谈自己的感受。(2)小结

4、雏鹰奖章争章颁章

第四单元 了解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况(2课时)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

江苏非遗——我们的骄傲

二、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非遗含义和江苏非遗发展的简况。

2、认识非遗传承认,体验非遗传承人之不易,学习非遗传承人的优秀品质。

3、培养队员爱非遗、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搜集江苏非遗项目的有关图片、视频以及非遗传承人的事迹、故事等。

2、寻找江苏非遗相关资料制作ppt,做好故事录音等准备。

四、活动形式

队课

五、活动步骤

1、网上学习知非遗(基本含义及范围)(1)具体事例导出非遗项目内容

播放视频——欣赏昆曲 走进博物馆——看南京云锦 走进博物馆——看南通蓝印花布 播放视频——听高淳民歌 观看图片——赏苏州苏绣(2)揭示含义,解读非遗

2、参观“展览”看非遗

利用网上资料模拟开展非遗参观活动。

(1)1号展厅——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2号展厅——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苏北大鼓 江南丝竹

(3)3号展厅——江苏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3、走进非遗传承人

(1)了解“非遗传承人”的含义。

(2)认识江苏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4、辅导员小结

5、雏鹰奖章争章颁章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主题

传承非遗,红领巾在行动

二、活动目的

因地制宜组织队员开展参观、考察、访问等活动,与非遗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非遗就在身边。以真实的情景、鲜活的人物激发队员对非遗的兴趣,激发队员热爱非遗的情感,自觉参加宣传、保护非遗的实践体验活动。

三、活动准备

1、了解当地非遗项目、展馆、工作室等情况,确定开展参观考察、寻访活动的地点、对象。

2、在家长带领下队员参观本地非遗项目、展馆、工作室等。

3、邀请一位非遗传承人或艺术家来校参加活动,提前做好队员实践体验活动的相关准备(如选择项目、聘请校外辅导员等)

四、活动形式

班会

五、活动步骤

中队长宣布活动内容,提出活动要求。

1、童眼看非遗

(1)小队交流讨论,展示收集的非遗资料。(2)各小队汇报参观活动的收获。

2、童心赞非遗

(1)介绍参加队会的嘉宾,欢迎他们参加今天的活动。

(2)小记者现场采访:本地(或本市)非遗的发展历史和嘉宾非遗传承的情况。(3)队员谈感悟。

3、行动传非遗

(1)全体队员讨论,选定一个项目作为中队学习时间的项目。(2)制定非遗学习实践项目的考核评定要求。

4、雏鹰奖章争章颁章

(1)分小队交流参加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队员开展自评、互评。中队干部、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给队员颁发“非遗传承章”。

5、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

争当平安自护小达人(4课时)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

我是小小“飞克兔”

二、活动目的

1、观看江苏无锡公安局制作的全国优秀交通安全动漫宣传片“飞克兔”的相关资料,开展“交通标识大盘点”等交通标识认知活动,知道常见交通标识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诵儿歌明规则”“看图片知安全”等活动,了解相关的交通安全规则。

3、让队员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自觉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三、活动准备

1、队员收集各种交通标识、交通标语、安全故事等。

2、整理与交通规则有关的儿歌、童谣‘

3、准备相关的视频材料并制作活动课件。

四、活动形式

队会

五、活动步骤

1、交通标识大盘点

2、交通知识小讲堂

(1)观看“飞克兔”交通安全知识小讲座。

横过马路

各行其道

集体外出

乘车(2)诵读《“飞克兔”交通安全知识儿歌》,同时分享一条“交通安全小常识”。

3、我们都是“飞克兔”(1)交通安全事故发布会。

(2)观看十字路口的交通事故视频,讨论这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对自己的启发。(3)“飞克兔”学报警。

4、“飞克兔”大派送

(1)队员学习制作交通安全知识的标识、标语、宣传图片等交通安全宣传资料。(2)和同桌交流并交换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5、雏鹰奖章争章颁章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主题

食品安全小达人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模拟采购食品等活动,指导队员学习选购安全食品,掌握识别食品保质期的知识。

2、结合队员的饮食偏好,寻找身边的垃圾食品,并知道垃圾食品的危害。不购买、食用垃圾食品,自觉抵制垃圾食品。

3、在家庭中宣传食品安全小常识,关心家人的饮食安全。

三、活动准备

1、准备好各种食品

2、聘请工商局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3、准备好“食品安全小达人”活动所需要的若干颗红星和获奖证书。

四、活动形式

队会

五、活动步骤

1、小达人 知要求

(1)中队长提出“食品安全小达人”的要求。

(2)各小队推荐一名队员参加“食品安全小达人”竞选,小队组建后援团。(3)发放小达人竞选卡和点赞红星。

2、小达人

学购物(1)模拟购物。(2)队员评价。

(3)请工商局工作人员点评,并指导队员学习看懂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注意包装有无生产产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4)为选手的表现点赞。

3、小达人

会辨识(1)常见食品排排队(2)火眼金睛辨辨看(3)垃圾食品曝曝光 十大垃圾食品

(4)根据参赛队员点赞

4、小达人

大PK 模仿“一站到底”,举行“家庭安全饮食小常识”知识抢答。

第三课时

一、活动主题

平安自护训练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搜集和采访等形式,了解生活中用电、用气、防雷电、防溺水、防中毒等安全小常识,并能简单地介绍。

2、聘请地方消防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观看专业人员示范和视频等途径,学习安全逃生的方法。

3、组织一次“安全应急演练”,学会消防、抗震等安全逃生技能。

三、活动准备

1、参加训练营活动之前,把中队队员分成5个小队,分别围绕用电、用气、防雷电、防溺水、防中毒5个主题收集相关的知识、信息等,制作资料卡,并能简单介绍。

2、联系消防工作人员并告知活动内容和形式。准备好少年儿童消防安全逃生的动画视频。

3、排练情景剧《地震来时》,制定逃生演练方案,准备好逃生演练的哨子等用品。

四、活动形式

营地活动

五、活动步骤

1、吹响安全集结号

(1)中队长宣布活动内容。

(2)ppt出示训练营规章制度,提出训练营的活动要求以及合格营员的具体标准。

(3)唱响《时刻准备好》,向训练营出发。

2、训练营中长知识

(1)“安全知识”发布会(2)“危急闯关大考验”

3、训练营中练技能

(1)和消防员叔叔零距离。

(2)《地震来时》情景剧表演(地震疏散演习动作示范)(3)集体进行地震模拟逃生训练。

(4)辅导员对本环节逃生演练活动进行点评。

4、我是优秀小营员

(1)营员进行自评、小组评选。

(2)结合实际情况,频发训练营合格营业员证书。

第四课时

一、活动主题

绿色上网我能行

二、活动目标

1、阅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了解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2、通过调查问卷、签名承诺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控制上网时间。

3、通过浏览优秀网站,引导学生远离不良信息。

三、活动准备

1、联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请他说说沉溺网络的危害。

2、收集优秀的少儿网站。

3、印制《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四、活动形式

媒介活动

五、活动步骤

1、七嘴八舌说网络

(1)我们现在身处高科技信息时代,网络的身影无处不在。(2)队员们经常利用网络做什么事情?(3)辅导员小结。

2、换位思考识网络(1)出示调查问卷:“父母赞成你们上网吗?”(2)换位思考家长不太赞成我们经常上网的原因。

3、你言我语用网络

(1)针对父母的担忧,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使用网络?(2)辅导员和队员一起推荐优秀少儿网站。(3)队员体验优秀网站。

4、绿色上网签承诺。

(1)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读一读,记一记。(2)组织队员在公约上签下各自的姓名,承诺文明上网。

5.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五

一、活动设计目的:

1、正值祖国60华诞之际,让学生了解常州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同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所看所感所想表达出来。

2、通过小组活动的组织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3、指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动手搜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5、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对家乡的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小培养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活动步骤:

1、激发兴趣,明确活动目的、内容及活动方式。

2、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3、汇报与展示

三、动员、活动准备阶段:

1、请老师讲清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2、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本次活动主题:“我看常州新变化”;

3、学生分3组,(“我看常州新变化”经济调查组、“我看常州新变化”政治调查组、“我看常州新变化”文化调查组),组内成员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各自确定研究调查的重点。

四、成果展示

活动流程:

环节

一、导入: 学生甲《食物飘香,余思袅袅》

爷爷奶奶小时候吃的是玉米或小麦磨成的粉,有时会有一点米与麦粉拌在一起煮粥吃。他们那时是大伙一起吃,吃的大多是野菜等粗粮。爸爸妈妈的童年添了几多趣味。他们放学后都不急着回家,校门口会有一些小吃,偶尔用节约下来的几分钱买块糯米糕解解馋。他们有时会跟着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走好久,那一串串的糖葫芦,那悠长的叫卖声仿佛具有无穷的诱惑力。他们还会将一小撮白糖用纸包起来,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用手指蘸着分享好一阵子,对于他们来说那真是一种享受啊。如今,我们吃的别提有多丰富,比萨、奶茶、鸡翅等食物更是层出不穷。我们既讲究色香味俱全,又强调粗细搭配,营养均衡。各种各样的“绿色食品”始终是不变的话题,大家都追求健康无污染的食品。学生乙《着装亮丽,吾忆纷纷 》

30年前,爷爷奶奶那一辈里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在爸爸妈妈出生的那个时代,虽然大家已经可以用钱去商店里购买服装,不过服饰的款式也不是特别多,人们的着装还是大同小异。现在,我们穿的越来越舒适,也越来越亮丽。各种服装品牌都成长起来了,争相设计出别具风格的衣服,在吸引顾客的同时应对商业竞争。外婆外公也赶起了时尚潮流,穿显年轻的亮色系列,款式新颖大方。另外,外婆还让阿姨在上海城隍庙带回了一条珍珠项链,与一些衣服搭配呢。

主持人:通过以上两位同学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常州的变化,那么30年前的常州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面貌,下面欣赏视频《毗陵古韵》

环节

二、主持人:沧海桑田,沐浴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背景下,家乡常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组、政治组、文化组为代表先展开组内讨论,然后展示各组的成果(出示图片、视频、文字资料、课件等)

环节

三、主持人:

1、老师也问我们准备了一份礼物——视频《新常州》

2、通过新老常州的对比,同学们谈感受。面对新出现的一

些不和谐因素大家为家乡献计献策共同商讨。

环节

四、在歌声中畅想常州的未来。

环节

6.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六

【教师方面】: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们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渴望下课,盼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但稍微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和安全隐患。以我校为例,仅本学期开学至今,已发生了三起因课间追跑打闹而导致的“跌破头”、“摔坏腿”等事故。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乐,有所得,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学生方面】:从前几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调查是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次活动前,根据学校的推荐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四个备选主题――对“游戏卡”的调查,调查“课间十分钟”,与“近似眼”面对面,“肥胖与健康的关系”,并明示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结果学生选择上述四个主题的人数分别是:7,19,8,10。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这一主题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别的小朋友下课都玩些什么?哪种游戏是有益的,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便成了他们探索实践的动力。

二、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采用模块化专题单元活动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

①让学生明确进行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活动,应当制止。

③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探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四方面:

①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格,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②学会初步的调查、采访技巧;查阅资料方法;合作交流方法等。

③了解并体验到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三、设计思路及说明:

本次活动是一次长线活动,约10课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整个活动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创设情境,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

2、明查暗访,认识课间活动的现状。

3、小队活动,实践本次活动的主题。

4、总结交流,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

5、反思推广,实现本次活动的价值。

四、活动具体实施过程及其指导要点:

1、启发与引导。(1课时)

①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下课后都会干些什么呢?在我班同学的课间活动中,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当的,为什么?其它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②顺势引导:我们现在对全校同学在课间的活动情况还不太清楚。那么,我们就可以作一些调查实践来摸摸底。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意在通过谈话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校课间活动上来,并且加工成事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活动欲望,从而为实践活动内容的展开创造条件。)

2、调查与认识。(约3课时)

①学习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的设计。

A、教师讲解表格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统计项,调查日期等。

7.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篇七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 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 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积极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与思想品德课紧密结合, 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 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 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 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 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体验实践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阶段划分

(一) 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主题的确定, 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主题下的小课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如开展实践活动《法在身边》时, 在师生共同讨论下, 确定了以下三个子课题:a.守法违法行为大观园;b.法律常识大比拼;c.学法用法大宣传。然后, 各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制定实践活动计划, 一般是每个小组选定2名小组长, 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

(二) 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步: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在生活大环境中, 收集相关的资料, 如通过报刊、图书、上网搜集资料、走访专家、实地考察等不同方式进行, 做好活动记录。如我校启动了以“热爱我们的海洋”为主题的海洋环保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调查海边漂浮物、分析近海海水的现状及污染源、调查近海生物种类等,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学生分工明确, 激发了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小组内进行汇报整理。学生在分组活动中, 有很多内容, 需要进一步修订充实提炼后, 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 进行精彩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以此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老师要进行有效调研和指导, 达到去伪存精的目的。

(三) 活动总结阶段

1. 展示成果作品

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集中展示。每个小组进行调查结果汇报, 展示方式丰富多彩:现场直播、模拟法庭、辩论赛、小品、情景剧、手抄报、谜语、录像、小记者采访等。各个小组要进行个性化展示, 每个小组汇报完毕,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这样, 每搞一次实践活动, 学生的水平会不断提升。

2. 撰写研究报告

教师要教给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 让学生撰写的报告比较完整、具体。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题———背景分析———活动时间———活动人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活动收获和体会。

3. 活动评价

评价重视自我评价, 突出主体性;重视同伴评价, 突出激励性;重视形成性评价, 突出发展性。

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的问题

1.有针对性地选题, 让实践活动贴近生活, 更具实效

课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把握了课标,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每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什么, 达到哪些成长目标, 在此基础上, 老师来进行针对性的选题。如在学到“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课题, 我结合教材内容, 将同学、家人或附近居民的业余生活为主题开展一次小调查, 既了解了周围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 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引导拓展, 注意归纳与提升, 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进行及时理论指导, 帮助学生归纳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 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同时, 不让这些认识只停留在所学知识的层面, 而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和拓展, 理解和运用。

3.把握导向, 学会辩证认识社会问题

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 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 教师要及时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 明辨是非善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歌颂祖国歌颂党诗歌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撰写诗歌, 绘制图片, 制作版面, 自行设计成书,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 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引向了大自然, 走进社会, 走进生活, 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既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 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 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 分享到了快乐, 又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带入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去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结合实际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和注意的问题。

8.综合实践活动 篇八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作文教学金钥匙

“作文教学太难了!”这是语文教师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学生更是“谈作文色变”,拿起笔作文,写不了几句就“理屈词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张定远认为,“作文教学还存在理念滞后,作文教学局面沉闷、枯燥、被动;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命题作文在很多学校比较普遍等。”此等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假话、空话、套话偏多,不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实话、心里话。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情况的产生更多在于他们没能积累一定的素材,对生活的关心、体验还不够、不深,导致写出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动手实践。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通过学生自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笔者把作文教学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大胆尝试,为作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

一、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宽习作的视野

生活是河,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广阔海洋里,才能千帆竞发,自由畅通。杜威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自我的超越。”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等要素彼此交融,汇织成一张网,体现了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内在整合。学生的眼睛不再盯着教材中的几篇作文,所有的活动内容皆能人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社会。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选取的作文内容,也就超越了先前的作文选材观。

在“向灾区献爱心”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调查了汶川地震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收集了国家各级政府和世界人民积极投入救灾援助、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支持他们重建家园的资料,写下了许多感触很深的日记。李莹同学这样写到:“……地震遇难者人数不断攀升,虽然许多人幸免逃过了灾难,但是他们有亲人已在地震中丧生,他们的家园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满目疮痍和凄凉,幅幅画面惨不忍睹!然而,在灾民的眼里,我却分明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震后余生的坚强……”谢瑾雯同学结合身边的事情,在日记中写遵:“我们学校发起了‘为汶川灾民献一份爱心’的倡议,同学们纷纷捐出一份份零花钱,奉献一份份爱心。我回到家,将自己的储蓄罐打开,一角、五角、一元、一共凑到三十二元三角,虽然不多,但毕竟表达了我的心意,天灾无情人有情啊!”……

在语文作文课的教学中,我们注意设计开放性作文题,《白水洞》《邵阳特产——猪血丸子》《家乡腊菜》《江北夜景》《雪峰蜜橘》《武冈豆腐》和《我爱资江河》……当作文题摆在面前,由于写的是学生亲身耳熟能详的事情、景物,他们便能信手拈来、下笔千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用之不竭、鲜活真切的作文素材。

二、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我们学校在“校园绿化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中高年级每个班级抽选6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级绿化设计”小组,成立一个“绿化设计开发有限公司”。各班经过评选。组成一支最能干、最具创新开拓精神的小组,同时组织他们上网搜集各地名校和公园的绿化工作,从绿化面积、植物品种、图案设计及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找到许多资料。有的学生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城南公园、新邵一中、八中、赛双清公园,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一组组珍贵的照片资料,供同学们设计使用。在2008年“国庆”作品展览中,他们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用“纸模型和实物模型”进行展示。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任务。在汇报活动中,需要6名学生的共同合作,他们有的给自己的设计公司取名、有的动手剪裁、有的负责粘贴……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座座美丽的校园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过后,许多学生将此写入作文,文中流淌着浓浓的情意。《我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合作》《美丽的校园我的家》《设计公司取名记》……

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今年,我们又举行了“温馨班级建设”活动。老师们带领学生布置温馨教室,学生参与设计、剪纸、手工、布置等,一篇篇有情有趣的作文也因此诞生。学生对写作不再害怕,许多孩子甚至迷上了作文,我班学生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时,一些学生的心中居然燃起了作家梦、记者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三、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彰显作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也遂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成为语文课程活的灵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又为人文性的文章提供了途径。

在“捏鸡蛋”活动中,笔者先让学生推测鸡蛋的生熟,接着归纳推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对错。活动结束了:“鸡蛋真的捏不破吗?”“鸡蛋为什么捏不破?”“找个大人来试试,会不会捏破?”“为什么熟鸡蛋不会浮起来?”“用鸭蛋实验的话会怎样?”……学生在自主参与后,有了自己的思维、情感、价值体验。笔者顺势引导:“你自己找个鸭蛋试一试可以吗?”“老师来试试怎么样?”……鼓励学生继续探究,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也在不断深化,新的问题在探索中变成新的体会,新的领悟,充实了作文内涵。教师鼓励学生求“新”、求“变”,鼓励学生自由而创意地表达,学生活跃的思维、独特的方法、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表达愿望,于文字中得以体现。这种教学方法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激励促发展,在评价中渗透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初二年级班组鉴定评语-初中生评语下一篇:表示心情很愤怒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