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2024-07-05

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精选8篇)

1.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一

摘 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对策

0.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新时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正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设施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材料、电子、能源、机械、生物、建筑、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速度很快。

1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1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较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00万hm²。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色列、美国和日本。另外,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国家的设施农业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上述这些国家,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具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由多学

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有的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2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目前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的趋势:①温室建筑面积呈扩大化趋势。大型化扩大每栋温室的面积,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采光率和提高栽培效益。国外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每栋温室的面积基本上都在0.5 hm²以上,连栋温室得到普遍发展,室高一般在4.5m以上,最高的有6m左右。这种大空间可进行立体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②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设施内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一氧化碳浓度等)的调控由过去单因子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发达国家的温室作物栽培,实现了播种、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运输等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荷兰Petson花木公司的8000m²盆花栽培从播种、育苗到定植、管理等作业只用了3个工人,年产30万盆花,产值达180万美元。美国开发了移苗作业机器人,可将作物幼苗从穴盘中转栽到苗床上。③向无土栽培发展。在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设施栽培的传统种植方法,成为当今世界栽培学领域里飞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轻土壤污染、防止连作障碍、减轻土壤传播病虫害等多方面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无土栽培温室的发展在国外发展较快,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达50%。美、日、英、法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250—400hm²。日本无土栽培作物占温室总产量比例是:草莓66 %、青椒52%、黄瓜37 %、西红柿27 %。已成功开发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制和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④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料板(多制成波浪板)透光好、耐冲击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双层或多层聚碳酸中空板(PC板),重量轻、保温好,价格比较便宜。国外还研制了多利,缀铝遮阳膜,具有不同的遮光率和保温性能,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⑤发展温室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量,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开发生物防治技术,使荷兰温室青椒生物防治率达到80%—90 %,日本从1993年也开始发展温室生物防治。⑥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2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继“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列入国家

重大产业工程项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广后,“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也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也被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这都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可谓简易的设施农业,然而受制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难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²,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设施园艺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 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某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超越早先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及林果生产等农业的诸多领域。

2.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种带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地膜覆盖,到单栋塑料大棚产生,发展到今天的温室连栋大棚、智能温室节能温室,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的设施农业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⑴ 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⑵ 设施水平低下。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⑶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⑷ 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3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⑴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既不能盲目引进、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对设施农业无动于衷。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列入应有的位置,积极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和企业集团起步发展设施农业;

⑵ 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 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模式。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⑶ 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

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

⑷ 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⑸ 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祝华军,田志宏等.农业技术的要素替代特性及我国工厂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1

[2] 赵冬梅.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2.5

[3] 魏文铎等.工厂化高效农业,[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3—57

[4]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研究课题组.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调研报告,[R].2002年10月

[5] 李云伏.几个重要农业基础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06.1

[6] 叶全宝,李华,霍中洋等.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04(5):36—38

[7] 安国民,徐世艳,赵化春.国外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04,(12):34—36

[8] 古文海,陈建.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4.1

2.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二

1 我国现阶段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概况

科技计划项目在我国大多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决策并参与制定的, 计划的制定方式通常是由政府部门提出, 并制定相应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各地方以此为基准, 对项目进行申报, 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及管理人员进行项目评审, 立项分为以下七个步骤:公开征集科技需求与项目建议、由政府部门综合平衡后审批决定、备选项目的筛选、进行可行性研究、科技部组织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择课题承担单位、科技部审核批复项目立项、签署任务书。

2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项目立项目标不明确

科技计划项目解决的是行业重点技术领域的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此类项目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影响很大, 对这样的项目应该整合技术优势、联合攻关, 并在立项经费上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但在实施中各地由于对支撑计划项目的特征和要求认识不够、子课题设计过多, 导致研究力量和经费分散的情况较普遍, 使部分项目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2 项目论证机制不够合理

首先, 在立项阶段评审专家选择不合理, 采用聘请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的形式进行项目论证比较普遍, 而大部分项目是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项目, 很多项目只有技术专家参与评审, 而市场专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并没有参与。其次, 参加论证人员对信息数据掌握得不够, 缺少对项目判断的充分依据, 因而不能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意见, 致使可行性论证并不符合事实, 最终并不能完成原定计划任务。还有很多项目立项阶段时间过长, 从而导致对内、外部情况的变化了解和掌握得不够, 造成立项的不科学、不合理。

3 针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构建先进管理模式

3.1 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制定严格管理办法, 规范管理程序, 明确管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各部门要对项目的申报实行公开征集、招标投标和定向采购的方式。招标投标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 立项项目要签订计划项目合同, 并严格按合同组织实施、管理经费、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等工作。计划与项目管理实行公开行政制度, 在严格执行有关科技保密法规的基础上, 公开管理制度、工作流程, 公开发布计划指南, 公开征集项目, 向社会公示评定的项目。在计划经费方面, 实行零基预算制度。在编制年度计划经费预算时, 要根据计划指南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项目专题, 并提出计划经费的安排预算。对计划项目总数和专题项目数量实行总量控制。在每年计划指南中更要明确拟立项项目总数和专题项目数量及各类计划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拟立项数量。

3.2 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的论证与管理的有效机制

科学规范的科技计划项目论证机制, 不仅可以保证项目立项、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验收活动的客观和公正性, 也是实现科技计划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项目论证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包括计划项目的评估标准与程序、项目评审过程透明度、选取标准等的规范。国外并不是单纯地成果性论证, 而是比较注重从项目全过程考虑, 并且包括项目评价和评估。因此, 我国要借鉴国外先进论证机制, 改变国内目前单一和局限的项目论证机制, 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最终形成针对不同类型都较为适用的综合管理体系, 进而来完善现行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价机制。要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目标, 完善项目过程控制机制是重要环节。明确各个科技计划项目的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 保证项目目标分块进行并全部完成, 降低所有不必要的风险。从完善管理机制层面来看, 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的周期性管理机制的实现, 重点应是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有效监管制度。项目实施周期过程中, 把握好关键因素节点更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各项机制愈加完善的重要条件。

4 结语

在如今科技计划项目机制不够完善的国内, 项目管理工作是应对国内机制改革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虽然是大型、复杂的, 但是是最有效的方法, 成为我国目前最为有效的计划项目举措。我国正在进行科技项目的改革, 管理体系系统正在改革、审核程序更加严密、项目论证更加深入, 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的创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应促进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真正朝着“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前进。这既是科技项目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与国际社会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要求。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学习并引入国际先进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 分析当前国内科技计划项目现状, 找到原因, 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提升我国科技竞争的综合实力。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必然受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因素制约, 建立科学和高效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绩效、优化科技资源整合, 显然已成为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发展方向。下一阶段的重点将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水平、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 为科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项目管理,发展模式,科技计划,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罗轶, 刘涛, 陈省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3) :16-17.

[2]侯艳萍.科技项目的特点及其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7) :12.

3.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三

关键词:出版;高科技;融合

近年来,随着新传播技术革命的加深,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2011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参观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指出,出版单位“要顺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推动出版和高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把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运用于数字出版,不断丰富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出版内容”。那么,我国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现状如何?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何种问题?我们应采取何种策略加以推动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出版与高科技融合的现状分析

“出版”与“科学技术”向来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词语。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成果。东汉时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作为出版载体的竹简、帛书被更为轻便、经济的纸张所取代。此后,造纸术和印刷术不断改进,使人们能够阅读更为精美的纸质书籍。当今时代,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速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并相互承载、相互促进,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对出版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使出版物载体形态空前多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光电技术、数字技术给古老的出版业又一次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版物载体形态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报刊外,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新的出版物形态不断涌现、形式繁多,使出版业再次经历了从创作出版模式到出版载体形态的巨大变革。

2.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出版的内涵

网上创作出版、没有印刷环节的手机报刊、网上发行等新的采编、出版和发行方式,赋予了出版业新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多数传统出版单位主动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他们大都建立了网站,经营手机出版、网络出版等多种出版产品。他们还与科技企业合作,或将出版内容登陆科技企业的电子阅读器,或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终端。2011年4月,《京华时报》推出自己的iPhone/iPad版。同时,出版者队伍日渐复杂,出版模式丰富多样,逐渐形成了以盛大文学等为代表的原创网络文学出版模式,以方正集团等为代表的数字图书馆模式,以同方等为代表的学术期刊数据库营销模式,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手机出版模式,以汉王等为代表的手持阅读终端移动出版模式,以中文在线等为代表的全媒体出版模式和以网易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出版模式,还有目前正在开发的电子书包以及云出版模式等。①

3.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颠覆了出版者、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传统关系

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使得出版者、创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日渐复杂。网络、手机等出版平台的骤增,使得原有的出版者与精英作家把持出版平台的状况遭到终结。同时,庞大的网络、手机出版主体和作者队伍也为产生一大批如中文在线等网络出版商及安妮宝贝等著名网络作家提供了深厚的生存土壤,也为中国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出版创作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

4.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使出版业的影响力迅速扩张

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年底增加2 770万人。②庞大数量的网民为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提供了现实和潜在的海量受众。网络、手机等数字出版产品所具有的交互性、虚拟性和智能化、个性化等特性,大大提升了出版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和视觉冲击,也催生了新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据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2010年7月介绍,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93本书的下载和点击量超过1 000万次,其中一本网络作品的点击量达到了2.3亿次。”③“十一五”时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增长迅速,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 050亿元,④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科学技术与出版的融合表现在出版的各个环节,正深刻影响着出版的方式,丰富着出版的内涵,同时也为出版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

二、出版与高科技融合中出现的问题

在新与旧的博弈中,总是伴随着阵痛和妥协。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亦是如此,新传播技术、新出版业态的产生和迅猛发展对于传统出版业的冲击强度显而易见。同时,新出版业态自身在发展中也并非毫无问题。

1.阵痛——传统出版面临的挑战

新出版业态具有海量信息、方便快捷、集互动性、多媒体等特性于一身等诸多优势,使其消费群体增长迅速,如今数字阅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首选阅读方式。在图书方面,传统纸介质图书面临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和电子书等数字出版产品的巨大冲击。2009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六次中国民众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显示,我国民众图书阅读率下降到50%以下的水平,成年人各类数字化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在市场上,纸质图书销售量达到百万册的凤毛麟角,而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其点击量动辄几十万、几百万次。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王亚民甚至撰文认为,电子书是传统出版的噩梦。⑤在报刊方面,国内外报刊出版单位均受到不小的冲击。2009年4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出版纸质报纸,只出版网络版。同时,随着京东商城等网上书店的兴起,许多实体书店甚至破产停业。闻名已久的北京风入松、上海季风书店陆续关闭门店,对传统发行市场震动很大。

2.博弈——传统出版者与科技运营商的平台之争

由于电信和科技企业掌握先进技术和传输渠道,传统出版者要开发自己的网络、手机等数字化出版产品,必须寻求与电信和科技企业合作。而很多电信和科技企业依靠电子出版平台,独自出版自己的出版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美国的苹果、亚马逊等均建立了自己的出版体系,并成功使自己的电子书和平板电脑打开了国际市场。在国内,汉王科技、南开津科、广州金蟾等科技企业也相继推出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在手机报刊方面,电信部门及网络、手机等科技企业更是牢牢掌握着数字化出版渠道,传统报刊社不得不在利益分配上做出巨大让步。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利用其先进技术支撑下开拓的广阔市场与传统出版单位合作,并从报纸和杂志的订阅收入中抽取30%分成。同时,由于科技企业和电信部门对于出版业务较为生疏,并且缺乏采编体系和出版内容积累,因此出版作品质量较低,或者肆意复制传统出版单位的出版产品,产生了大量问题。传统出版单位与科技运营商之间的责任、义务及相互关系亟待规范和明晰。

3.失序——新出版形态问题众多

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书、网上资料库、网上书店等出版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发展迅猛,打破了原有的创作者和出版者的传统定位和相互关系。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从事文学、漫画、游戏等出版的网络和手机出版商,导致国有出版社出版平台垄断地位丧失。由于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管措施,这些网络、手机出版物的出版质量和出版导向便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许多网站以猎奇、猎艳和涉性作品迎合读者低级趣味,赚取点击率、跟帖率和转载率。而且,由于网络出版平台的便捷及低门槛,大量的草根作者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他们的作品参差不齐,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拖沓冗长、格调低俗。为了吸引读者眼球,部分网络作家功利色彩浓重,使网络文学不断上演着“枕头加拳头”的情节。

此外,随着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数字出版物的侵权盗版问题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百度文库侵权案等就是对此类侵权盗版问题的一个很好注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前总编辑周蔚华撰文指出:“数字传播条件下著作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性难题,侵权和盗版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一大障碍”。⑥当然,出版与高科技融合中产生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三、加快推动出版与高科技深度融合的对策

出版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信息化时代传播技术革命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把握出版与高科技融合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出版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促进传统与数字出版产品的融合——出版单位应坚持以内容为核心向多种出版形态拓展

无论是纸质出版物还是数字化出版物,其实只是出版载体的差异,而出版的核心要素仍然是出版的内容。在新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人提出了“渠道为王”理论,认为电信、新传播技术企业掌握信息发布渠道和平台,从而掌控出版单位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命脉。但是从近两年的情况观察,“内容为王”仍然是出版界颠扑不破的真理。电信部门显然缺乏经营出版的经验,大量丰富的出版创意、出版形式、出版内容还需要出版单位予以提供。而百度、汉王等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中由于缺乏成熟出版运作经验和高素质出版队伍,也遇到了出版原创不足、出版物版权纠纷等诸多问题。因此,从内容采编制作角度来说,传统出版单位拥有成熟的采编制作机制和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传统出版单位应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强化“内容为王”理念,以加强出版内容核心要素建设为基础,主动推动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不断丰富出版内容的传播发布形态,增强出版产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2.促进传统出版单位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合——双方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从市场分割的角度来讲,传统出版单位与涉足出版的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由于二者之间各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又各有明显的不足,因此如果绝对化竞争而没有妥协,对双方均没有益处。而换一种角度考虑,则双方恰恰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具体合作方式很多,一种方式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传统出版单位提供内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传播出版平台,约定出版内容创作编辑和数字传播渠道之间的合理利益分配,从而实现双方的强势互补,共同开拓巨大的数字出版市场。2010年3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上海出席数字出版产业链共赢峰会时指出,要“鼓励内容提供商与阅读器生产商、渠道提供商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构建完整产业链”。⑦另一种方式则是企业并购。实力强大的出版单位和数字出版企业之间可以考虑互相并购,这样可集诸多优势于一身,实现出版单位的出版形态扩张和产品结构调整,打造真正现代的有核心竞争力的集多种出版载体形态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出版企业。而如此,也利于相同内容的多出版载体形态的发布,更易形成市场合力,塑造出版品牌。从政策层面来讲,出版单位收购技术企业是国家允许的。而由高新技术企业或数字出版企业并购传统出版单位,目前尚受到现有政策限制和体制制约。

3.加深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程度——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

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出版技术等的研发应用,直接关系出版产品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受众在出版载体、内容等方面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直接关系到出版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兴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早规划,加大投入。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新闻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电子纸和新闻出版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自主研发,在云出版技术、卫星数字发行技术、移动网络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多媒体技术、阅读终端技术等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掌握一批数字出版、新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技术支撑体系。

4.营造出版与高科技融合的政策环境——政府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引导

目前,有关推动出版与高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对于数字出版的管理也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规划和布局,策划打造一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龙头和品牌企业、重大出版科技工程。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建设用地、投融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应抓紧制定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数字出版产品的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规范和引导出版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加强管理,一方面强化网络监管和内容审核,严厉打击非法和低俗内容传播。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对数字出版产品侵权盗版问题严重的治理措施,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出版产业规模很大但发展质量不高。正如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所言,我国是出版大国但不是出版强国。而新传播技术革命,出版与高科技融合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发展提供了一条近似相同的起跑线。在推动出版与高科技深度融合方面,如果行动迟缓,我们将丧失发展契机,更会被时代和读者所抛弃。因此,一定要牢牢抓住新传播技术革命这一历史机遇,把加快推动出版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作为我国出版产业提高发展质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推动我国出版业走高科技含量之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出版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催生新的出版业态和传播科技,推动我国出版业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出版产业发展处处长)

注释:

① 柳斌杰. 在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推动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在全

国数字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11-10.

② 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

tech.163.com/special/cnnic28/,2011-06-30.

③ 郭丽君、颜维琦.手机传播要用先进文化引领[N].光明日报.2010-

07-26

④ 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IT两会第七届互联网年会.

⑤ 王亚民. 电子书来了,传统出版还能走多久[J]. 中国编辑,

2006(3).

⑥ 周蔚华. 通过加快改革解决我国数字出版转型中的制约因素[J].

出版发行研究, 2010(12).

⑦ 孙寿山.传统出版要加快向数字出版转型[EB/OL]. http://www.

4.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四

[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管主体

[ 中图分类号]F 7 6 8 .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6-0 1 2 X(2 0 0 8)_ _ 0 15(O 5)

[ 作者]张晓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 1 0 0 0 8 1 孙长学,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 究所,北京1 0 003

5食品安全监管在实践中就是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执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 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食品安全监管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实施的强制管理活动,在为消费者提供保护,确保从生产、处理、储存、加工直到销售的过程中食品安全、完整并适于人类食,同时按照法律规定诚实而准确地贴上标签”。对食品安全管的分析需要明确监管的主体——谁来监管,监管的依据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监管的措施与手段——如何监,监管的效率——能不能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食品安全管体系就是由强制性的食品监管活动和食品供应链各个利相关方面参与的预防性、教育性战略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角度人手,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能分配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

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 院报告工作。以上机构各 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都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有自己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这些部门主要是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对食品进行监督管理,食品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负责。农业部负责原料种植养殖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工商部 门负责餐饮、食堂等公共食品环境卫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综

合协调查处重大事故。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直属机构,负责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负责保健品的审批。

卫生部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政策和食品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负责拟定食 品卫生安全标准;牵头制定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对地方执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报告;研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信息系统。

农业部主管种植养殖过程的安全,负责农 田和屠宰场的监控以及相关法规的起草和实施工作,负责食用动植物产品中使用的农业化学物质(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审查、批准和控制工作,负责境内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和出口领域内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的抽查、监管。并从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必备条件抓起,采取生产许可、出厂强制检验等监管措施对食品加工业进行监管,建立与食品有关的认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特别是出口食品加工厂的注册、出口动物和植物性食品检查、活体动物的进出口检疫、出口检验检疫证书的发放等。

商务部侧重于食品流通管理。主要职责是通过积极开展争创绿色市场活动,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监管上市销售食品和出口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审核其主体资格,执行卫生许可审批规定。同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无照加工经营农副产品与食品等违法行为。

除上述部门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参与食品检验和控制。如,科技部负责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环保局参与产地环境、养殖场和食品加工流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控制工

作等。这样,中国就形成 了按照食品链环节进行部门分工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框架(见图 1)。

图 1我国食品监管机构职能图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与职能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计的逻辑性与矛盾

从表面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职能的设计是一个多部门多级别架构的体制。这种方式比较符合食品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交叉等特点,至少能够在概念上让人充分相信从上到下的国家机器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运转机能。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设计在行政权分解状态下最大程度寻求行政资源的整合,这一体系运营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问题的解决 :一是 中央各部门的合 作 ;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合作。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从行政本身的角度来划分的,是建立在行政学的基础上,对各部门职 能的描述是概括化、政策化的语言,其模糊性和解释余地之大不得不让人怀疑我 国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根基。2 0 0 3年在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中,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食品和药品监管局,并授予其综合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权力,这无疑是实现综合监管的重大举措,对于理顺现行行政监管体制和加强关乎公众健康安全的措施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但是它所能起的作用有多大,这才是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履行自己的综合管理的职能至少会遇到双重阻碍 :第一,从机构设置来看,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 国务 院直属机构,在地位上不比其他国家机构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严格等级的行政体制下,它有什么力量去 “ 综合管理” ?第二,从职能划分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在某种程度上都被授予 “ 综合监管”的职能,当它们 的监管领域发生重叠和碰撞时,每个部门都名正言顺有理由来捍卫 自己的 “ 领地”。

(二)部 门之 间缺 乏协调性

目前,我国食品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几乎调动了许多力量来齐抓共管,但实质上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在管或最终负责。这种分权共治模式的根本特点是权力被分散而无法形成绝对的权威管理。中国在食品管理上形成的多部门管理格局是不同部门仅仅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的结果。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法制、计划和财政等部门,形成了 “ 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的本意是将食品安全监管细化,让食品制造 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得到政策主体的管理与指导。但在我国,各执行主体间工作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界定不清楚,只能相互交叉,政出多门,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政策实施的通道被切成了不相连接的几段。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需要追究责任时,所涉及的各有关方面都会本能地推卸责任。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管理活动的重复、法律实施 的不稳定、管理活动缺乏一致性和管理盲区的出现等,还可能导致公共健康目标和贸易便利化及产业发展之间出现矛盾。以生产环节为例,仅食品生产企业 的监管部门就包括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这 4家:卫生许可权由卫生部门掌握 ;质检总局控制质量标准;工商总局负责企业登记和食品流通;食品保健品的审批和注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自2 0 0 5年 4月震惊全国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就对 因多头管理而漏洞频出的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了质疑。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控工作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等部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

报告工作。这几个机构自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都很复杂。大部分省、市和县级政府都设有与卫生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这些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对当地的本级政府负责,但接受中央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也有些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接受中央

机构的领导,如,省级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但是,地方政府也有权制定 自己的规章和标准,而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都是地方财政 自给,因而很可能更多的关注于本地区利益而不是国家的标准。目前,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系统亦十分复杂。卫生部、农业部从中央到地方均为分级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管局成立后,地方上尚无食品监管的职能部门,如何实行地方上的监管,依然是未知数。

(四)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

产业界是食品的提供者,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离不开产业界包括生产者和进 口商、加工者、销售商(零售和批发)、食品服务、贸易组织等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产业

界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落实 :一是与政府沟通,将行业信息传递给政府,为政府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服务;二是通过行业 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管理;三是与

消费者沟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制。法律法规的出 台、标准的制定、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认证认可体系的建立并不是根据行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这样就 容易造成管理“ 虚化”的问题,很多具体管理制度实际上执行不下去。目前,食品行业组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即使有些行业成立了行业协会,但运行还很不规范。食品行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比较少,一些食品生产加工者和销售商为了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机会,制假售假,给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五)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消费者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但 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 问题没有引 起足够的重视。即使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重视,由于消费者组织还不健全,也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渠道。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多部门监管模式的协调与完善

以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核心,重新建立足以控制各环节风险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变化的总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这种协调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加拿大、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为代表,为了控制风险,将原有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重新统一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对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彻底解决部门间分割与不协调问题 ;另一类是以美国和 日

本为代表,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依然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但通过明确食品类别(美国)或按照环节(日本)进行分工,以保证对 “ 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美国也一直存在着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统一到一个部门的声音。阿根廷、智利和荷兰等 国也在积极探讨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避其不足。目前,我国多部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显然的,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就实际情况来说,近期内不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也没有任何一个部 门能够在短期内挑起确保 1 3亿人口食品安全的重任。比较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处理好部 门之间的关系、不同级次

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消费者组织和产业界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将多部门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体系。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多达 8、9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极有必要,国外也有先例和经验。现在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在生产过程和市场流通中常出现 “ 谁都管和谁都不管”的现象。建议 :我国尽早组建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 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为政府制定

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议,研究提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调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合理分工,是建立协调的能够实现由 “ 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有3种,每一种都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第一种是把现在分布于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整合在一起,统一放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彻底解决机构重复和管理盲区问题。该方案对现有行政体制的冲击最大,改革的难度也最大;第二种是借鉴美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模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食品的类别在各个部门进行分工。每个部门独立地对 自己所分管食品从 “ 农田到餐桌”进行全过程监管,其他部门无权干涉。该方案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冲突,因为各部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是按照食品产业链条的环节来划分的,因此,改革力

度较大,也存在一定难度;第三种则是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小的调整,依然按照食品产业链 的环节进行分工。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卫生、农业和质检等部门研究制定分工方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就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二是就无人管理的盲区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哪个部 门负责哪些尚无人监管的盲区。在制定分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部 门已经建立的检验监测网络的实 力。这个方案最接近现有管理体制,但是必须解决好分工后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问题。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应该服从于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的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应借鉴美国

经验实行食品安全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在县市、省区和全国全面监督食品的生产与流通。必须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由各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中央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标准上要保持很好的协调。凡是存在国家标准的,地方监管机构必须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监测。食品在地 区间的流通,以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监管,没有国家标准的,各地可以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监管。

(四)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食品安全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食品产业链的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流通业者通过自己的声誉来积极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体系有效运转的核心。

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仅仅是外在的约束,生产、加工和流通主体的良好卫生规范与 自我检验监测才是内在的决定因素。这些主体内在积极性 的发挥也有赖于消费者的支持,消费者只

有珍视自己的食品安全投票权,把钱投给那些提供优质安全食品的企业而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 品、自主维护 良好 的市场秩序,那些为提供安全食品而付 出额外代价的食品生产者和企业才能够得到补偿,才能够有激励继续维护食品安全。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督以及相关信息和食 品安全技术的推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可 以约束行业内的企业,权威的非官方质量认证机构也为优 秀的企业提供了社会声誉保障,农业生产者组织可以对组织内部成员的生产过程和产地环境进行 自主监督。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有必要建立一个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通过沟通来加深理解、寻求共同解决食品安全关键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

[ 1 ]张云华,孔祥智.食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博弈分析 [ J ] .中国软科学,2 0 0 4,(0 1).

[ 2 ]郑风 田.从食物安全体系到食品安全体系的调整— —我国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战略性转 变 [ J ] .财经研 究,2 0 0 3,(0 2).

[ 3 ]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 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 [ J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 0 0 5,(o 9).

[ 4 ]王孝钢,万述伟. 日本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 [ J ] . 农业环境与发展,2 0 0 3,(0 3).

[ 5 ]薛庆根,高红峰.美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 J ] .世界农业,2 0 0 5,(1 2).

5.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五

银行的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配置资金,才能有利于发展经济增加自身盈利的决策活动,其内容包括:管理信贷关系;管理贷款规模和贷款结构;管理贷款风险,提高贷款经济效益,加强结算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则是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贷业务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组织架构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目标为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因此科学的的信贷业务管理过程实质上是规避风险,获取效益,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过程。在我国商业银行内,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由市场评估导向机制、审贷决策管理和跟踪规范管理三个紧密相连的机制构成,通过贷前调查,贷中审核、贷后监督的三贷原则,识别企业贷款风险并做到过程有效控制,从而使贷款的整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由此通过构建有效的组织架构、合理分配信贷审查权限、制定相应的激励征罚制度以及形成独立部门监督机制,保证信贷管理的有效运行,同时,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银行信贷文化,加强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对各级人员做到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同时,确立科学的考核办法,逐步淡出对贷款发放量的考核奖励;重视对优质贷款的奖励。引导管理者和信贷人员对发放高质量贷款的重视。防范信贷人员以贷谋私,腐败经营,促进信贷业务安全和健康的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通过构建有效的组织架构,合理分配信贷审查权限,制定相应的激励惩制度以及形成独立部门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信贷管理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完善内部组织架构;问题与对策

宜顺论文网

目录

一、引言„„„„„„„„„„„„„„„„„„„„„„„„„„„„„4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4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 „„„„„„„„„„„„„„„„„„4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5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6

1、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6

2、内部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 „„„„„„„„„„„„„„„„„„„„6

3、信贷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7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解决的对策„„„„„„„„„„„„„„„„7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部门管理到流程管理模式的转变 „„„„„„7(1)信贷管理架构由直线型管理模式改为矩型管理模式 „„„„„„„„7(2)实行客户经理、信贷风险经理制度 „„„„„„„„„„„„„„„8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创新 „„„„„„„„„„„„„„„„„„8(1)信贷授权和风险控制上的创新 „„„„„„„„„„„„„„„„„8(2)信贷营销模式和流程上的创新 „„„„„„„„„„„„„„„„„9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绩效评价进一步改革创新对策 „„„„„„„9(1)继续完善银行信贷组织构架,严格控制信贷风险 „„„„„„„„„9(2)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发挥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9(3)形成能够自我运行的创新管理,以使信贷管理可以不断革新,自我完

善„„„„„„„„„„„„„„„„„„„„„„„„„„„„„10(4)弹性处理上下级授信权利„„„„„„„„„„„„„„„„„„„10(6)提升高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和信息水平,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信人员

监督管理。„„„„„„„„„„„„„„„„„„„„„„„„„11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宜顺论文网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中长期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最突出的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内,信贷风险仍然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就必须以盈利为目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寻求新利润并保持现有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尽力化解和防范信贷风险,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降低信贷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因此银行需要构建有效的组织架构、合理分配信贷审查权限、制定相应的激励惩罚制度以及形成独立部门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与措失,以科学规范的信息系统和目标经营责任考核制,以权责分明,分工协调为基础,保证信贷管理的有效运行。

论文紧紧围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这一中心,在分析目前我国银行 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市场竞争 能力,维护市场竞争优势,巩固其在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 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历史回顾:存统贷的管理(1953年-1958),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50年试编业务收支计划,标志着信贷资金开始进入计划管理阶段。1953年起,为了适应第一个一年计划的要求,银行信贷计划加强了计划管理和集中统一领导,实行“统存统贷”的高度集中的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下,各级银行吸收的存款全部集中总行统一支配,贷款由总行统一核批指标,存贷不挂钩,不利于存贷款主动性管理。“存贷下放,计划包干,差额管理、统一调度”体制(1959年-1961年),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除中央财政存款仍由中国人民银行总管理外,其余存款、贷款全部下放地方管理,特别是对农业贷款计划下入由人民公社安排,银行只管着额。但是由于当时浮夸风严重,这种体制对经济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1981年,中国人民银 3

宜顺论文网

行总行把实行30年之久的“统收统支”的信贷计划管理改为“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的管理方式,存差必须完成,借差不得突破,人而加强了各坟业银行的组织运用资金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加强对高业银行的风险识别,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中国银监会于2005年底发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控核心指标(试行)》,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入了历史新时代。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①信贷管理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分析

信贷管理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国内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期,政府依然在经济中发挥着有形的手的作用,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突破80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商业贷款占相当比例,而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贷款,一旦无法偿还,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环帐,不良贷款率上升,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政府和商业银行埋单,从而破环了银行自身的信贷运行管理和效率。其次中央银行的贷币政策周期对银行的信贷的收放有较显著的影响,尤其现在国内并没有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而一旦央行放松政策,充足的流动性又会使银行过度放贷,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同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信贷需求也会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激励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创新,也为银行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②信贷管理运行的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直线型向矩阵型的转变,按照职能划分部门,随着买方在资金市场占据主动地位,转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按照客户类型和部门专业职能构建矩阵型组织结构,但是银行的信贷授权模式依然是过去“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管理责任的信息渠道为分级管理,即实行层层审批,逐级上报制度,这样容易造成纵向管理链条超长,不但加大了效率风险和时间成本,而且在一程度上淡化了责任,造成一种缺乏由一个完全责任主体统筹的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发展的过程也是信贷风险控制的发展过程,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银行的监督往往偏重于事后的控制的惩罚,而缺乏对过程的全程监控,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就已经造成,缺少一个能够监控整个信贷流程,并能够随时提供风险预警的体系。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看,风险补偿机制依然较落后,体现在信贷损失的补偿渠道单一,由于金融工具的缺乏,银行对冲 4

宜顺论文网

风险的能力明显受到限制,因此信贷创新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而国内银行普遍缺失从获得客户需求,到产品部门设计解决的方案,再到实施的完整创新链条。首先,没有相应激励机制鼓励信贷人员去了解客户的新需求,即使发现了新需求,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处理的反馈,其次,由于国内各种金融市场不完善,一些比较先进的信贷技术无法复制,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创新模式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信贷管理,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在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1)银行内部信贷权力分配不合理。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的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者乱批贷款、乱投资等行为的发生,影响了银行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2)惩罚措施不明确,奖罚不合理,忽视对信贷人员道德风险的监管。银行与信贷人员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关系,银行委托信贷人员去了解掌握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银行不明确的惩罚措施和忽视道德风险,使得信贷人员最后获取的收益大于其违规操作而受到的惩罚成本,即贷款的安全性与人人利益不挂钩,在这种情况之下,腐败行为就很容易在信贷人员中滋生,使贷款“寻租”等现象成为普遍。一些信贷人员会利用银行对自已的信赖,在还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企业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向上级提交信贷材料,影响信贷部门的决策,这增加了形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和信贷风险。

2、内部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采用“金字塔”型的纵向组织结构,采和层级结构组织信息传导方式。这样的信息传导方式具有较为严格的等级概念,以非个人感情为主的关系,其命令的指示和情况的汇报都具有较为严格的指挥链条,下经机构的信息层层汇集向上级传递,信贷信息的传递层次多,传递速度慢,偏差大,信贷信息反馈差。这会降低信贷信息的传输效率,而且层层截留导致信息的失真,表现为信息的漏损率很高,最终到达执行者手中的有效信息不准确或偏面,银行可能会因此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增加了商业银选择信贷风险。

宜顺论文网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过大。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学历普遍较低,缺乏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风险意识不强,使基层信贷工作难以向前突破,商业银行尚未完全建立起一个具有对企业信用和经营活动把握不准确,导致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在中国金融业逐步开放和外资银行只极拓展国内业务的今天,有相当数量的资深信贷人员为了追逐高薪从中资银行跳槽到外资银行,这不仅会造成国内商业银行缺失许多高素质的信贷人员,而且还会对银行客户产生影响,使得银行流失很多商端客户,从而导致银行客户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中断,增加中资银行对客户关系的维护成本,信贷人员队伍较高的流动性会降商业银行对其客户尤其是借款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3、信贷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来自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的压力,但很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重视操作风险控制而轻视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其它风险的研究。将风险管理的目标简单归结为安全性管理,在直接监管目标上存在偏差,忽视监 管效率,导致监管成本过大。不能能时预警,在风险发现方面还存在着时滞现象,同时应对风险的措施滞后、管理滞后、查处滞后、整改滞后,落后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安全。此外,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析工具,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以时应对潜在风险的预见和预防,从而降低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的应对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解决的对策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部门管理到流程管理模式的转变

(1)信贷管理架构由直线型管理模式改为矩型管理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大多按照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设计了矩型信贷管理模式,但是,有些银行或其分行在矩型管理体制下,仍然地按照直线型管理模式运行的,新成立的市场部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新体制下虽然原来的信贷人员,分设为客户经理和信贷风险经理两类相互独立的岗位,但由于未能相应建立独立的信贷决策机制和信贷责任考核,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然存在较大的隐忧。

这个矩阵结构就是以客户和职能作为两个参考因素,以客户为导向重组信贷 6

宜顺论文网

机构,将原来的按信贷品种设立信贷机构,从上到下实行垂直管理的模式,改为按客户类型和专业职能设立信贷机构的模式,可分别设个人、公司、金融同业三大市场部门(分行层次)和客户经理(支行层次),有的还设立了政府机构部,在后台设立了相应的信贷管理部门,这样改革后,客户办理银行业务时,只要与某一个市场部门接洽就可以了,市场部门作为银行的前台,对外可以为客户提供揽子服务,对内与后台的多个部门(产品部门)进行业务协调。也就是信贷管理架构由直线型管理模式改为矩型管理模式。(2)实行客户经理、信贷风险经理制度

信贷组织改革后,各家银行信贷人员的岗位也作了调整,原体制下的信贷员在新体制下分设为客户经理和信贷风险经理,客户经理负责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的营销和产品设计或产品组合等项职能,隶属于前台市场部门,信贷风险经理负责贷款调查、审查和贷后管理等项职能,隶属于后台信贷管理部门。至于客户经理是否对贷款质量负责,各行的做法不一。如有的银行客户经理不对资产质量负责,只对业务发展负责;有的银行客户经理以对来务发展负责为主,对资产质量负责为辅,而信贷风险经理则以对资产质量负责为主,对业和民展负责为辅。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观念、客户观念大大增强。近年来,银行网点开进了住宅区,银行终端摆上了客户的办公台,手机银行随身带;以前客户办理一项业务要找银行的多个部门,办理多项业务可能要找多家银行,现在不但一个客户办理所有的银行业务只要找一个市场部门就可以了,而且客户的多个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业务,都可以在一个银行内就完成,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二是实行流程管理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改革有可能走出前几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国有商业银行以往都是以部门(机构)管理而不是以流程管理为主,其实,问题常常出现在流程上,而不是机构有问题,如果因为流程有问题而把机构改掉,那时本末倒置。因为先有机构后有流程,流程跟着机构走,而不是机构跟着流程走,机构一般要保持相对稳定,流程则可以不断优化。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以流程管理为主的模式,为根据业务不断优化流程、同时保持机构的相对稳定定提供了可能。这些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有望走出业务发展“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如今客户经理负责发展,信贷风险经理负责质量,客户经理、信贷风险经理制度有望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兼顾质量 7

宜顺论文网

和发展的有力制度工具。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创新

(1)信贷授权和风险控制上的创新

正如前文所述,随着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建立,国内的商业银行都在不断地下放信贷决策权力,根据对于客户经别的分类,按照客户大小,风险级别等给予不同级别的分支行不同的权限,以提供客户便捷,一站式的服务。在信贷授权和风险控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选择了专职贷款审批人会议加高风险审查制度其和国外的审查委员制度相近,虽然效率较低但是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不些银行也在实行风险经理和业务经理双签制,这种制度对于市场环境和信贷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但是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另外各大银行都成立了专门的信贷风险控制部门,这一部门更偏向于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这一体系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受到同级银行行长的影响较小,使其能够独立地做出客观的判断,并且有利于对各项贷款进行系统的,长效的过程监督以及时地发现问题,防患未然。(2)信贷营销模式和流程上的创新

在信贷的营销模式上,一些银行开始尝试建立分层次的营销模式,对不同级别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尤其对于优质的大型客户,由牵头营销转变为直接营销,也就是总行和一级分行公司业务部的客户经理要直接与客户接触,掌握客户需求,制定客户服务方案,起草贷款调查报告,承担贷后管理责任,肩负大型优质客户的第一客户经理职责。同时在信贷流程上开始简化,压缩审查时间提高效率,并且这种营销体系使得客户需求可以得到更快的反馈,从而使产品开发部门能够更直接了解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开发适合的产品。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绩效评价进一步改革创新对策

(1)继续完善银行信贷组织构架,严格控制信贷风险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发挥信贷管理的作用的基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的产品才是生存的关键。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独立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具体要做到:一是在一级分行设立信用风险官或信贷审批官其由总行直接任命和考核,并独立管理信贷审批部门,与同级行行长实行信贷双签制,在风险控制上直接向总行首度风险官负责,并对贷款承担第一审批责任。二是在二级分行要设授信审批分部和信贷管理分中心。这些 8

宜顺论文网

分部和分中心都直接隶属于一级分行,其考核由一级分行直接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业务上的独立,从而不会受到更偏好业绩的同级分行的影响,独立作出判断,严格执行总行的风险控制要求。三是设立专门从事信贷审查工作,且定期轮岗交流,独立考核。只有建立了独立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真正完善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而不会被特别的个人和客户影响,从而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在目标区风。(2)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发挥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管理理论的创新都一直认为人才是一家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将每个人的才能都发挥到极致才是企业成功的经验。而委托代理理论也向我们说明了通过合理的管理促进员工和企业的目标一致才能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在信贷规模约束中要设定具体的总量,行业和客户规模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进行定量,严防规模失控。在信贷投向上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占略,在行业、企业和产品三方面都设定明确的可考核指标,做到将有限的信贷投入增长行业的优质企业中去,真正做到贷款的优化配置。信贷质量约束上要切实将不良资产比例和信贷呆帐损失指标纳入到信贷人员的考核中去,同时要将上述所有的指标分解到不同层次和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同他们的个人相关利益挂钩,建立具有自我约束的信贷管理。在激励机制上要以以鼓励 在内的完整体系。同时改变原来单一的财务激励措施,建立长效激励管理体制,包括期权,养老计划,升职考核,业务培训等,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信贷管理顺畅运行。

(3)形成能够自我运行的创新管理,以使信贷管理可以不断革新,自我完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所处的环境也处于剧烈变化当中,当时有效的管理有可能会渐渐失去作用,因些要建 立自我运行的创新管理,以保持整个信贷管理 的自我新陈代谢。首先要建立独立的客户需求获取和分析部门,并且同产品设计部门整合。能够通过基层的信贷人员及时了解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分析整理反映给产品部门,从而将产品设计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真实理解上,同时做好新型产品的意见反馈工作,切实解决产品和客户之间的互动影响问题。其次要完善考核督制度,不但要考核相关人员,并且要创新部门考核制度,在对相关部门的效率,成果等方面做出系统持续的跟踪监督,将考核结果交由相应的战略部门,使其可以结合新的竞争环境,内部运行情况,对于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往往使 9

宜顺论文网

他们更加了解内部工作的不足,并且通过全员的参民也会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认知程度。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安排,才能够保持银行的信贷管理的持续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变。(4)弹性处理上下级授信权利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结构为垂直总分行信货审批机构,下级和上级行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合理的信贷权限分配会导致发放信贷效率的低下,还会导致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得不到融资使得商业银行错失了盈利的机会。作为一级法人的商业银行总行要整体地、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调节,在做好信贷风险控制的工作下,弹性地处理总分支行的信贷权限分配,充分利用分支行信息优越的有利条件,调动分行的信贷营销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弹性地分配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体现在总行对分支行的信贷业务授权方面上。在信贷授权上,不但要保证授权规章的明确和稳定,也要在灵活性和创新性上下工夫。明确性和稳定性,体现在商业银行总行一旦做出授权决定,分支行就必须严格遵守;灵活性和创新性体现在,总行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适当给分支行一些权限,使授权具有一定弹性。如果总行的授权没有明确性和稳定性,容易造成分支行的短视行为,带来信贷风险,也影响客户资源的稳定性;如果总行的授权一成不变,不具有灵活性,会错失一些潜在的优质客户,使得信贷资金盈利不高。总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在信贷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变通地分配信贷审批权限追逐盈利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所发展。(6)提升高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和信息水平,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 监督管理。

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首先,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指标分析体系,通过对企业所能承受的负债最大限度分析,可以有效地抑制借款企业过分的借款欲望,控制企业信贷规模,降低信贷风险。其次,注意运用现金流量指标,及时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反映和判断。再次注意预期收入分析,从动态和长远的角度考虑每笔贷款的安全性,把好贷款的“质量关”。最后,根据对不同客户的资信考察等级结果,进行相应的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对每笔贷款进行综合评定坚持贷款“本查”制度,把好贷款“投向关”。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制度,用科学的风险度量化标准代替以定性为主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改变传统模式下的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风险测算模 10

宜顺论文网

型、企业信用风险等级模型、内部评级模型,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等信贷风险分析的定量模型,有助于准确评估信贷风险,以便银行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

针对信贷权力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建议建立有效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分散权力,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形成腐败。将“信贷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发立,建立相对独立的信贷风险调查系统,不同部门行使相应的职权并将贷款的审查权和批准权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上,明确职能范围和目标,并设有专门机构对大额贷款和有疑难问题贷款进行审批和决策,避免出现类似贷款寻租等腐败行为。具体而言,信贷管理部门行使制定权,负责制定和修改各项信贷政策,制定有效的信贷寂批流程;贷款发放权由信贷业务部门执行,负责贷前贷后的调查和跟踪管理。资产管理保全部门行使风险贷款处置权,负责处理各类不良贷款的问题资产。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传输机制,提高信贷信息的传输效率,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理清信贷信息的传输途径,优化信息专递流程,加强归口管理,杜绝多头传递,政出多门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途径,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坚持精简、效率、效能和效益的原则。精简的核心意义是要求银行人员精明干练、工作高效、机构设置少而精,功能多样,适合需要;组织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实事求是的要求,坚持从际需要出发,精简层次,坚持层次精简和幅度适当的原则,层次的设置不能过多,信贷信息传输环节也不能过繁,特别要重视对关键传输点的设计,因为这是影响信贷信息传导通畅有序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部门来统一管理各种信息,规范信贷信息的传导,让信息的传输更合理,既不会出现信息传导的盲区,也不会出现信息的重叠和漏损。对于上下层之间的传递,主要是要减少信息传递的上下层级,加强对信息传输的监督,减少信息转输的时滞时间,使得信息能够尽快地传递到终端。另外,由某一指定部门统一管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这样既能使信息进出一个口,不出现政出多门,也便地银行查找、考核,还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宜顺论文网

五、结论

通过对以上几点分析,我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还是要加强内部的控制与监督,做到集体决策,权力平衡。对每笔贷款的发放真正做到信贷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银行信贷文化,加强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对各级人员做到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同时,确立科学的考核办法,逐步淡出对贷款发放量的考核奖励;重视对优质贷款的奖励。引导管理者和信贷人员对发放高质量贷款的重视。防范信贷人员以贷谋私,腐败经营,促进信贷业务安全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春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研究》,《金融研究》,2009年5月出版; 〔2〕郭远绍:《浅谈基层信贷风险防范》,《当代经济》,2008.11 〔3〕王瑶:《浅析我国信贷风险管理及防范》,《时代金融》,2012年;

〔4〕朱明磊著:《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初探》,《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孔翔:《基于博弈分析的银企信贷机制研究及优化策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周远洪、曹志彬:《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缺陷与对策》,《银行管理》,2010出版;

〔7〕张建云:《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及质量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刘朝阳、张衔:《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年出版;

〔9〕郭田勇:《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管理》,《中国中小企业》2011年; 〔10〕叶静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11)刘飏:《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银行家》,2012年(3)(12)彭智、陈阳:《金融功能视角下的金融体制改革》J。上海金融,2011(4)(1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13(2)

宜顺论文网

(14)赵征:《风险配置的内在冲突、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脆弱性与监管改进》上海金融,2012(8)

(15)伍雪玲:《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向选择》〈中国经贸导刊〉201307(16)李月:《论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必要性》,《时代金融》2012第24(17)陈婷婷:《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2011年第21期

6.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六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姓名:段玲芳学号:094040206

摘要: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已经意识到绩效管理对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性,并且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施绩效管理,但是却收效甚微,归因不是绩效管理制度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问题,而是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操作出现了偏差,影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当前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前言:绩效管理最早以公共组织为对象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绩效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有效工具,是提高企业绩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层次的升级,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现实意义

(一)绩效与绩效管理

企业员工的绩效是指那些在工作中经过考评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管理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合理分解到企业组织的各个业务单元中去,并实现岗位上员工的工作要求,对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改进和提高,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

(二)研究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自己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为了组织绩效和效益的提高,都在努力探索新的途径。例如:组织结构调整、扁平化,组织裁员、培训、招募各类高新技术人才等。毋庸置疑,上述途径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并非是长久之策,要提高企业绩效,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学习型、创新型、团队合作型的组织文化氛围。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可以使各级管理者合理分配部门工作,确保员工在清晰的目标指导下工作;

3、绩效管理促使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指导、培养和激励,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4、通过绩效考核,对有进步的员工进行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发现员工之间的差距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员工扬长避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工作氛围;

5、通过绩效管理,持续改进员工、部门和组织绩效;

6、通过绩效管理,促使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二、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领导对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但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却引人深思,绩效管理的实施无疑会增加企业管理的成本,不但没有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反而在员工中间产生了一些纠纷和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是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操作上出现了偏差,对绩效管理的错误认识是企业绩效管理效果不佳的最根本原因。以下从几个方面陈述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

(一)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是挑员工毛病

很多公司启动绩效管理项目的时候,对绩效管理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作为约束控制员工的手段,通过绩效考核给员工增加压力,将绩效考核不合格作为辞退员工的理由。有些企业盲目采用末位淘汰制,如果公司企业文化、业务特点和管理水平并不支持采用这种方法,绩效考核自然会得到员工的抵制。事实上,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不同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由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等几个环节构成。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绩效工资和奖金,不是为了涨工资,绩效管理只是手段,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是为了正确评估组织或个人的绩效,以便有效进行激励,是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如果取得成效,上述四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好,否则就不会达到绩效提升的效果。

(二)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业务部门无关

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公司领导对绩效管理工作很重视,人力资源部门也下了很大功夫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但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够,总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门的事情。有的业务部门经理认为填写绩效考核表格会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作为直线领导不想参与对下属的业绩评价,认为自己评价有失公正;总想由人力资源部门成立考核组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某些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会对绩效考核消极应付,如果公司执行力不够强的话,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往往首先流产。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某些公司决策领导都这么认为。那么这种认识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和公司的发展阶段以及员工的能力素质有关。首先,在企业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业务人员在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收入上还是在地位上,业务人员比职能人员受到更多的重视,业务人员总认为

绩效管理是虚的东西,因此绩效管理得不到业务人员的重视;其次,做业务出身的业务部门经理,往往习惯了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对定期搜集考核数据信息,填写绩效考核表格等工作会非常厌烦,同时由于还没有看到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因此会极力抵制绩效考核工作;第三,往往业务部门领导对管理之责认识不到位,事实上业务部门领导从本质讲,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管理上而不是具体业务运作上,应该更好的激励辅导下属运作业务,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在绩效管理循环各个环节都会得到体现。

(三)追求短期绩效,忽视长期绩效

有很多企业在绩效考核时完全以结果论英雄,考核指标主要是财务指标。上级主管人员关注的也是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员工的薪酬待遇都是与财务指标挂钩的。至于这些财务指标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员工在实现财务指标的行为是否遵守了组织规范,以及这些行为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经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没有人关心的。因此在绩效考核的指标上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增加考核指标,实现考核指标的综合性和客观性。

(四)忽视员工的参与

很多企业的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不了解,不知道组织的考核时如何进行的,考核指标是如何确定的,考核结果有什么用处等,至于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来改进绩效等就更是茫然不知了。管理者很清楚绩效考核结果是员工很敏感的,如果强制比例划分和末位淘汰,就会带来矛盾纠纷,管理者的这种错误狭隘的认识导致了绩效管理不能切实开展下去。此时需要管理者改变想法,让员工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清楚理性的认识,双方以积极的心态共同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来。

(五)考核者的主观心理影响了考核的客观公正

在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实践中,考核结果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考核者的主观倾向。在考核中,考核者是评定考核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考核者的评定行为往往受到其若干心理因素的干扰,例如:情感效应、近因效应、趋中效应、主观确定考核指标以及指标权重所造成的误差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绩效考核的真实结果,从而可能影响到整个组织的绩效提高。所以,在绩效考核中,应该尽可能采取一些相对客观或者可以量化的指标,当然,在整个绩效考评过程中,要加强对考评者的培训和监控。

三、对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并贯彻落实绩效管理

首先要使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会带来好处。无论绩效管理还是绩效考核,并不会损害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相反会促进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这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任何组织并不会因为没有绩效考核而不淘汰员工,没有绩效考

核并不意味着是铁饭碗。绩效考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主管与下属交流沟通媒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员工会得到主管的辅导和支持,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使下属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个人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其次,还是要加强对各级管理者有关绩效管理工具、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使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等环节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部门及管理者协调分工

绩效管理并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而是各部门协作分工才能完成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人力资源部门只是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才是绩效管理的主角,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绩效管理的对象(被考核者),又是其下属绩效管理的责任人(考核者)。首先要进行思想灌输,使他们改变大业务员的思维定势,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要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有关工具、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管理者能力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第三,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公司的执行力,只要公司决策领导大力推进,相信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会逐渐接受绩效管理,随着绩效管理的深入推进,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会从绩效管理中获得好处,那么绩效管理就会得到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重视。

(三)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的确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级领导讲话追求含蓄,这使上级主管对员工的工作期望往往停留在主管个人的意识层面,没有变成明确的、与薪酬相关的硬性要求,这往往导致员工自身认为做得很好,但其实离上级的要求相去甚远。何况,有些领导根本不清楚期望下属达到的绩效水平。所以,部门主管一定要围绕上一级部门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为员工设立明确的期望目标。

(四)持续的绩效沟通

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是贯穿始终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持续沟通是企业绩效管理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在执行过程中,随时保持沟通和反馈,让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目标和指标、执行的情况、考核结果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信心和斗志,也使被考核者的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一致。绩效管理中究竟需要沟通那些信息,这取决于管理者和员工关注什么。从管理这一基本点出发,可以试图就下列问题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

1、过去员工的工作开展如何;

2、哪些方面的工作完成得好;

3、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纠正或改进;

4、员工是在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吗;

5、如果员工的行为偏离目标,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

6、管理者可以为员工提供何种帮助;

7、是否有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影响了工作目标的实现;8如果目标需要改变,应该如何进行调整。

(五)重视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来讲,绩效评价与反馈并不是最关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管理者都能做好。因为绩效评价会引起争执、纠纷、抱怨,可能还会带给员工负面情绪,所以在绩效管理中员工们对这种评估都抱有一种抵触心理,而且考核中的种种误区,也影响着绩效考评的结果,这有时会使操作者陷入迷茫之中,而管理者却又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这件事情。

所以,绩效管理演变成了人力资源部一厢情愿的事情,他们势单力薄,虽在管理实践中大力推行,但收到的效果往往很不理想。选择绩效考核方法时应考虑到下列几个因素:

1、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适合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企业的规范程度、基础管理水平、管理者的素质和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考虑的因素;

2、工作特征。工作特征包括工作的稳定性、协调性、独立性和工作程序上的重复性等;

3、岗位性质和层次。一般来说,岗位层次越高,工作职责越多,越复杂,越适合采用目标管理法;而基层岗位则适合用成本较低的等级奠定法;

4、知识型员工的比例。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借此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获得成就感。因此在知识型员工较多的企业实行360度考核和目标管理法相对较好。

(六)落实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分析

能否真正落实绩效管理制度,提升员工、部门、企业的绩效,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分析。绩效结果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运用,那么所谓的以绩效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就成了空话。

1、对员工的绩效给予适当反馈。值得肯定的绩效或行为,管理者应该给以正面的强化,鼓励其继续保持工作的热情,反之就要给以负强化。

2、工资或奖金调整。绩效管理制度应该与薪酬管理紧制度密结合,管理者应该根据绩效管理结果对员工的薪酬奖金进行适当调整,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种长期的激励。

3、决定职务调整和是否继续留用。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管理者就可以让其在此方面承担更多的职责,反之就应该进行职务调整,让其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做到能为对应。同样地,对于态度不端正,绩效达不到标准的员工给以适当惩罚或是直接开除。

4、培训与再教育。企业应该给员工绩效提升的机会,通过培训,如果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就说明培训是有效的,这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长远的现实意义。

四、结束语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持续地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在绩效管理的理解与操作中遇到很多问题。总之,建立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也是很紧迫的事情,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运用绩效管理体系、人性化管理理论、职业生涯理论、职业测评理论、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等相关领域理论成果,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全方位对国有企业绩效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模式和方法。从国资委公布的《试行办法》也可以看出国家也已意识到绩效考核等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要性。本文只是在思路上进行了简单研究,在总结绩效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国企绩效管理的改革初探,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方 军.绩效管理:执行的学问[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3.[2]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 张建国.徐 伟.绩效体系设计---战略导向设计方法[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e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DUAN Ling-fang

7.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七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过程。《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到2015年,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 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要翻两番, 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 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为此, 弄清楚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979年, 我国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农业, 开创农业信息化的先河。1994年, 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通运行, 标志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 电子信息、网络通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大幅度提升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工信部数据显示, 2010年底已实现全国99.8%的行政村和93.3%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 96%的乡镇通宽带, 91%的行政村能上网。同时, 全国广泛深入开展信息下乡活动, 共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11 724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107 695个、乡镇涉农信息库8 422个、村级网上信息栏目53 178个。

2. 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初具规模。

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启动了“金农工程”, 强化了政府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测预警、市场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目前, 全国已在农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农业科技教育、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建立了一大批网站, 农业信息网络有一定规模和数量。截至2009年8月, 中国已有农业网站29 739家,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 565万人。

3.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由农业部建立的1个国家级遥感应用中心、6个区域级遥感应用分中心和100个地方网点县组成的多层次的监测体系, 形成了大宗农作物监测系统、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等农业信息监测体系。3S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应用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精准农业等信息化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4. 多样化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目前, 我国常见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有农信通系统、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站、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协会、农民之家服务场所及“三电合一”基建项目等。先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站制作大量农业技术视频, 再通过机顶盒和电视机为农民提供远程点播, 开通市、县两级三农热线, 将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固定电话、农业信息快报等方式与互联网有机结合, 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途径。

5. 农业信息化科研和应用投入不断增加。

8.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八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科学对策

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实际管理状况

我国许多城市土地资源始终处于不科学的利用和管理状态当中,甚至有的城市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以浪费的形式加以构建的。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它作为基础核心。它的科学规划不仅谋求的是当代人的利益,更是千万后代的核心利益,一旦土地资源管理出现矛盾,那么国家和社会就必然会形成无法调解的矛盾。这必将阻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城市发展缺乏明确定位和合理规划。自改革开放至

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推动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背后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依然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烙印。

(二)城市土地存在资源紧张和资源浪费的二元对立。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短期利益下,不断提升着对城市土地的使用率,使得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而这种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破坏着城市的生态体系。

(三)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不健全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在构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用上形成了一套三计划市场结构模式。然而,这套结构模式缺失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贯彻不到底。其中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的结构模式没有预想的好,一些土地往来交易还是以非法交易的形成完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我国土地市场本身并不成熟之外,还与土地资源配置管理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挂钩。

二、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化管理的举措

要想让城市的发展能够形成科学化的潜力空间,就必须要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使用率,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地生态平衡体系,保证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使用。鉴于此,要想切实地推动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到土地资源管理的首位,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进入到良性发展模式当中,让投入使用的土地在获得效益的同时还要积极得到养护。保证它的科学化管理。

(一)制定科学化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立足未来,保证土地运用者的知情权。让他们知道其手中的土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就可以让对城市土地的管理同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给予调控,但是违法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有个别政府在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并为依照着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使得人治大于法治。而要想科学合理化地谋定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机配置,就必须要让城市的整体规划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并对其进行彻底化执行。而这个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但要注重土地的经济效益,还要切实地对土地的社会效益和承受能力给予全面考量,不能以短期的效益为主,应以未来的长久发展为核心要义。

(二)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城市土地的永续发展。作为唯一的土地资源拥有者,国家要尽可能科学化地作出规划方案。以此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保证城市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力保障民生用地供应。在用地安排上,既要显著提高比例,又要优先落实用地,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和监测,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调整。要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力度,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房地产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供应结构。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将城市建设、人口和经济文化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在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应统筹规划,保证土地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大了城市土地资源环境的利用压力。保证土地这一稀有资源的永续共存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现实化意义,它关乎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福祉,还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价值导向,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的综合才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范化,让土地市场运作更加有序和透明,让城市土地管理更加高效,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审核对照检查材料时需注意把握的要点下一篇:寒假实践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