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2024-09-22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共11篇)

1.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一

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今年全镇综治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1234”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立足我镇实际,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全面深化平安建设,着力完善社会管理的防控体系,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着力改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深化平安金河建设工作,为我镇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一、工作措施

1、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各村、各单位都要成立综治领导机构,健全保卫组织,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值班守护等规章制度,使各村的治安防范措施落到实处。重点要害部位、信用社、卫生院、学校等重点场所要加强监控。按照“严管、严防、严治”的原则,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销售、使用情况的检查和清理,不断整合各种治安资源建立和完善“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我镇治安防范总体水平。

2、以重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为基础,加强易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治安防范网络建设。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房屋、用工单位、辖区文化娱乐场所等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管理,加强暂住人口登记、办证和查验等基础性工作,减少流窜犯罪,消除治安隐患。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业和帮教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要积极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及时有效地整治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2、构筑有效的矛盾纠纷疏导体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置,防止激化”的原则,建立健全各负其责、防疏结合、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落实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使排查调处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各村综治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初发阶段,维护社会安定。

3、构筑完善的基层工作体系。以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在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教育、改造等方面不断强化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强各综治组织的管理和考核,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明确各调委会、综治办公室、以及治安巡逻队、治安信息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使其都能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加强对综治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强化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4、构筑完备的安全生产体系。要健全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严抓重大隐患整改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各类事故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厉查处各类安全事故,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5、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各村平安创建工作,加强各村社会治安形式分析和预警,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做好治安防控与刑事犯罪工作,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二、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是贯彻十八大会议及当前两会重要精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金河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作为执政为民、确保“一方平安”的一项政治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

2、整合治安资源。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并重的原则,整合现有治安资源。要根据治安形势,治安重点的变化,及时调整防范的重点区域,巡逻的重点时段,整治的重点问题。

3、落实工作责任。各支部要切实承担起深入推进创建“平安金河”的政治责任,把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每个村组织和具体人,镇党委继续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领导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综治工作先进村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创建和维护稳定工作不力的村,要坚决行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二

一、坚持抓治安就要抓防控的思路, 不断增强治安控制力, 提升治安防控新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以落实基层单位综合治理责任制为龙头, 以预防违法犯罪为重点, 以防控网络建设为依托, 以“严打违法犯罪、严建防控体系、严管重点人群、严控重要目标”为主要内容, 形成企业社会治安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严打违法犯罪就是要建立健全警情研判制度, 分析发案特点, 找出发案规律, 营造“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 坚持严字当头、打字开路, 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保持企业内部的大局稳定。严建防控体系就是要在健全完善现有的“天网”和“地网”的防控网络的基础上, 发挥科技防控网络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现违法犯罪。实行“猫鼠同步”的巡逻防控模式, 加强对易发案地段的巡逻力度和密度, 织密天罗地网, 不断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严管重点人群就是对邪教顽固分子、刑释解教人员、有前科劣迹人员、无业闲散人员、无稳定生活来源人员、扬言报复社会人员、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和心理变态人员要纳入管控视线, 进行重点管理, 保证不漏管、不失控。严控重点目标就是落实对五管单位、要害部位和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涉及企计民生部位的管理, 加强对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民爆物品、消防管理和交通管理等监督检查, 使防控任务进一步明确、防控力量进一步充实、防控责任进一步落实、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力维护矿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抓舆情就要抓信息的思路, 不断增强信息收集力, 提升舆情信息新水平

舆情通俗讲就是“舆论情报信息”, 只有赢得情报信息的控制权, 才能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构筑平安和谐企业, 首先必须健全完善情报信息预警机制, 坚持把情报信息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来抓, 在提高情报信息质量上取得突破。一是要拓宽情报信息收集渠道。加强和规范各系统情报信息的收集能力, 大力加强秘密力量建设, 努力获取深层次、预警性、内幕性的情报信息。二是要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工作。依托牵头部门信息综合的平台,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互为所用, 完善交流、会商工作制度, 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被动应对”向“主动控制”的转变。三是深化情报信息处置工作。根据情报信息的紧急程度, 实行黄、橙、红色三级预警, 并制定妥善工作措施进行落实, 从而实现精确制导、精确指导、精确评估、精确防控。

三、坚持抓矛盾就要抓调处的思路, 不断增强源头化解力, 提升纠纷化解新水平

企业各级党组织、基层单位要本着对企业、对员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主动为企业党政分忧、为员工家属解难, 对工作中发现的不稳定苗头, 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调解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坚持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首要基础工作, 着力提高对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警防范能力和化解处置能力, 从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入手, 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帐”等方面问题, 健全完善民事纠纷调解、职能部门调解、公安保卫调解的协调机制, 坚持以“定纷止争”为目标, 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坚持抓应急就要抓快速的思路, 不断增强核心战斗力, 提升应急处置新水平

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重点是突出“快”字:即获取信息“快”, 将事态控制在萌芽时期;反馈信息“快”, 落实相关责任确保信息快速准确反馈;制定措施“快”, 针对各种类型、规模的突发事件研究制定相应的预案, 提前为处置各种矛盾作好准备。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模式, 提高灾害预防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 要进一步明确处置方法、程序和要求, 要本着宜解不宜结、宜疏不宜堵的原则, 落实“三个慎用”的要求, 统筹协调各种处置力量, 配齐配强通信指挥、技术手段、救援设施和物资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演练, 打好主动战, 占领制高点, 掌握话语权, 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水平。

五、坚持抓诉求就要抓民生的思路, 不断增强群众亲和力, 提升诉求畅通新水平

要坚持领导接访制度, 对群众热情接待, 坦诚相见, 搭建好沟通平台, 使对立局面和逆反情绪逐步可以得到化解。要开通“诉求热线”和“民声通道”, 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立“百姓信箱”畅通诉求渠道。通过领导接访稳民心、部门走访暖民心、主动约访顺民心、带案下访得民心等措施, 拓宽渠道和服务形式, 丰富载体, 做到“稳人心、顺人心、暖人心”。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对群众提出的利益诉求, 要引导他们通过法律渠道和正当途径解决问题, 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信访积案, 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

六、坚持抓维稳就要抓评估的思路, 不断增强党政公信力, 提升科学防范新水平

主要是针对企业治安和企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建立好重大问题决策前的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的“双评估”机制。结合企业实际, 由综治办牵头, 公安、保卫、纪委、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负责, 要重点做好安全生产、企地纠纷、人员分流、资源整合、信访突出问题、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容易激化矛盾、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问题的风险评估机制,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和做出评估, 做到超前预警、超前防范, 切实增强维稳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构建“大维稳”工作格局。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谋变 篇三

然而,《瞭望东方周刊》获悉,如今,一些新的“综治”方法和模式正在国内部分城市尝试性地推开。

河北模式:联防队没有处罚权

8月21日,正处北戴河最繁忙的消暑季节,北戴河所在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志刚和往常一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一天,从北京开往北戴河的国家领导人专列就有三辆,作为北戴河区警卫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刘志刚的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和全国接待任务最重的地方之一,秦皇岛市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过去一直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每天最多高达百万的流动人口,一方面是频繁来访的国家领导人,这都要求治安环境更加理想。

一位在秦皇岛市工作了10年的警察告诉记者,保安任务的繁重,逼着秦皇岛市改革传统的治安管理模式。大约从5年前开始,秦皇岛从巡查、监控人手,把社区作为治安管理的单元,并将治安工作延伸到全市农村。

和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是,即便是采用传统的治安联防制度,秦皇岛市的做法也非常规范:统一服装和标志、统一规范和指挥,联防队员的任务就是巡查,没有处罚权力和任务。

秦皇岛市海港区一位50来岁的居民告诉记者,过去他一直认为治安联防队员就是“黑吃黑”的队伍,很多地方的联防队员不仅不能维护治安,反倒成了治安的一大隐患:不过现在,他对秦皇岛联防队的印象改变了。

河北的保定、承德、张家口、邯郸和衡水等城市,也尝试突破传统的“综治”模式。其中一个变化是,将工作重点从过去的抓小偷、罚违章转变到预防和教育。

上海市的治安管理新方法,与河北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该市闸北区政法委副书记张建国介绍,闸北区抓治安的一个创新,就是“社工”制度。全区招聘的95名社工,主要负责社区闲散青年的教育和矫正工作,每名社工还发展10名社会志愿者,一同对重点帮教人群展开长期、细致的工作。

社会治安是一种“契约”

8月20日至21日,全国“创建安全城市研词‘会”在秦皇岛市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的政法委负责人或“综治办”主任交流了他们的工作经验。

华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杨正鸣教授在会议—上发表了《转型社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演讲。在杨教授看来,当代社会已经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制度的转变,政府过去抓治安是将自己视作高人一等,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而现在应当体现政府的责任意识,从与民众的契约视角来做好治安工作。

由此决定,“综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政府应当意识到,治安工作是一项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其目的就是为全体民众提供人性化关怀和安全的环境。

杨教授举了两个国外的例子来说明中外治安防控工作理念的差别。

在日本,每到重要节日,警察要送给居民一只红苹果,在这只苹果上印有亲切的警醒语言,而在中国,通常是由派出所和居委会发给人们一张冷冰冰的白纸,上面的话是命令人们应该如何如何。

杨正鸣曾经在伦敦目睹了一场中国警察在英国学习治安防范的演习。一位中国警察看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马上命令其蹲下,检查包裹。这一行为被英国同行立即叫停,该同行解释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合理怀疑理由,禁止随意对行人包裹和身体进行检查。

杨正鸣解释说,虽然,在实践中,西方国家也做得不够,但从理念上看,法治国家警察必须尊重人权。

杨教授批评了传统“综治”模式中的保安制度。他认为,现在的保安公司都是由公安部门直接经营,这就不能排除公安机关在“综治”活动中借保安谋私利的可能。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篇四

关于印发《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集团公司各部室、各单位:

《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试行)》,已经集团公司领导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主题词: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实施方案 通知

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亲自抓综治工作,集团与下属各单位、集团各部室签订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真正把综治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综治工作顺利开展。

三、工作目标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综治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将各类问题发现在第一时间、解决在第一时间。以创建平安单位为载体,在市综治办的统一指导下,加强集团综合治理建设,做好以防火、防盗、安全生产、维稳、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工作,营造集团良好的生产经营工作秩序。

具体任务是:

1、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统筹安排部署,不定期检查。

2、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活动,不发生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

3、本单位内不发生群体性上访,集众闹事,对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做到情况明,信息渠道畅通,防控措施得力。

4、积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法、懂法、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5、做好因其他各种因素所引发的新型矛盾的排查工作,及

安综合治理这个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下属企业综治办人员的力量,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努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以开展突出综治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为切入点,维护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职工安全感和满意度

1、认真排查突出综治问题。结合维稳工作要求,深入分析企业综治形势,对于排查出的突出综治问题,按照问题的性质,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治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期限。

2、切实整治突出综治问题。要坚持边排查边治理,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对影响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提高职工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5.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案 篇五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方针,坚持“哪个地方治安不安,就重点整治哪个地方;哪个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哪个问题”的原则,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不好的局部区域,妥善解决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学校创建和谐平安建设工作,为广大师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组 长:苏克强

副组长: 谭军

申修飞

彭朝书

成 员:张观海

蒋德奎

李章权

赵清华

万明发

罗建勋

梅天亮

龚梦云

党安祥

李林化

李林美

史明亮

安朝霞

郭晓燕

王朝海

谢正均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办公室,由万明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罗建勋、彭其邦、郑波、王军同志具体办公。联系电话:853550

三、目标任务

(一)整治重点:

1、按照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排查整治工作,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对于校园及周边地区整治工作不到位、整治后又出现反复、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改变面貌。

2、继续深入开展净化学校及周边文化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各种文化、娱乐、商业经营场所的管理,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电游室、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等。

3、落实校园网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校园网络监控,及时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加强网上舆论引导,防范有害信息和恶意炒作社会热点。

4、严厉打击危害师生安全的敲诈勒索、抢劫、暴力伤害、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学校治安、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5、切实加强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全面清理校车和校内其他车辆的运营情况,严格规范校内交通秩序,加强出入校车辆管理,集中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

(二)主要任务:

我校目前需整治解决的突出问题有:

1、学校附近乱摆摊点问题。

2、校园附近网吧问题。

3、校园治安秩序问题。

4、校园门前交通秩序问题。

5、学校门卫问题。

6、学校消防问题。

7、校园食堂卫生问题。

8、校园周边秩序涉及的其他问题。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活动,实现“一遏制”、“四提高”的目标,即影响学校师生安全感的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效率提高,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师生安全感提高,师生防范意识能力提高。

四、工作要求

1.根据上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本校具体安排,结合分管工作提出落实意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把学校安全纳入业务工作统筹考虑安排。

2.掌握职责范围的学校安全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与各部门签订责任状,指导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学校综治和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安全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协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4.指导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

5、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导致发生涉及中小学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肃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工商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为加速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领导小组

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全体党组成员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坚持综治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凡涉及综合治理工作方面重大问题,必须先由领导小组进行商议,形成意见,然后进行落实。同时,狠抓督办落实,对局机关重点科室、重点基层单位,做到防微杜渐,发现治安隐患及时消灭在蒙芽状态之中。

三、工作步骤

_、组织发动阶段。_至_月份,全局机关科室、基层单位进行总动员,大力宣传上级有关综治指示精神,拟定召开一次全系统干部职工会议,在城区、各乡镇场显眼位置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全面掀起争创高潮。同时与机关各科室、基层单位负责人签订综治责任状。

_、布置实施阶段。_至_月份,制定方案,确定人员,明确任务,对重点部位采取措施,建章建制,扎扎实实地搞好各项工作。

_、检查落实阶段。_至__月份,针对前段制定的工作方案、目标、任务、措施,逐项进行检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上级领导检查。

四、工作标准

_、综治组织落实好。局属各单位要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综治领导小组,并落实专管人员。保卫、调解、帮教、门栋关照等各种群防组织健全,并做到工作落实。

_、治安责任落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层层签订治安责任书。基层分局、所一把手高度重视综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承担起一方平安的领导责任。

_、防范措施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的封闭式管理措施落实,有门卫人员,有名符其实的门栋关照人员。院落、办公楼建有总栅门,按时开关重要科室、基层单位财务室、库房和住户装防盗门、铁窗、安全网、防护栏。建有封闭式自行车棚,消防设施齐全。

_、管理教育落实好。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和普法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做到受教育的干部职工达___%,党员、团员达___%,重点人员达___%,家属子女达__%以上,本单位遵纪守法户达__%以上,法制意识增强,治安秩序良好,真正达到无刑事经济案件、无治安灾害事故、无人员违法犯罪、无群体闹事事件、无xx组织活动、无“赌、毒、黄”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目标。

_、民调工作落实好。及时调解民事纠纷,调处率达到___%,调处成功率达到__%以上,做到无因民事纠纷引起的凶案、自杀、群众性械斗和重大伤害等案件。

_、建章建制落实好。认真开展依法治理,依.法建制,建立健全干部职工管理制度、门卫制度、教育学习制度、家属子女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奖惩制度等。全面达到“五有”、“五无”的工作目标。

五、具体要求

_、对本责任内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控防措施得力,不发生群体性闹事_事件。

_、治保、民调组织人员,对纠纷调解及时,调处率__%以上,成功率__%以上,力争做到无因民事纠纷引起的凶杀、自杀、群体械斗和重大伤害等案件。

_、积极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受教育的干部职工___%,家属子女__%,重点人口___%,党团员.___%。

_、机关人员的亲朋好友、来城区暂住的流动人口、重点人口要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管理,确保安全。

7.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直接牵涉人们生命及财产和当前热点、重点、焦点、难点的社会管理工作, 我们决不能采取临时的、单一的或搪塞应付回避推拖的方法, 更不能有惧怕心理和厌烦情绪, 应以积极谨慎的态度, 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 使该项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 避免临时动议, 减少盲目性, 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组织领导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首要前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也不例外。每个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应分别成立社会治安综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信访维稳领导小组、治安保卫委员会和员工居民调解小组等, 要按其工作性质和范围, 规定划分职责或权限, 并随着时间和人员变化, 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 从而形成了一套长期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目标管理机制

要认真研究制定了综治工作年度目标计划, 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季度或月份的具体实施方案, 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消除责任盲区, 使综治工作的目标、计划、措施和要求让每个责任人都知道。特别是要将这些目标完成情况与月、季、年度检查考核、干部述职测评和绩效工资发放挂起钩来。

三、群防群治机制

主要是动员和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首先是搞好宣传教育, 可以利用会议、展板、报刊栏、宣传卡、声像播放、飞鸽飞信和网络信息港、知识竞赛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 从而达到广泛宣传、潜移默化的效果。其次是建立由组织倡导、由群众自觉自愿参加的互助联防组织, 如义务执勤小分队、楼片邻里互助组、民事调解帮劝组等等。第三是单位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积极热情对群众性的群防群治活动予以支持和肯定, 并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给予帮助和解决。

四、技防落实机制

在搞好人防的同时, 认真搞好技防落实机制, 不断提高技术防范能力, 也是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弥补人防的不足,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具有优于人防的特点。仅就加强物资管理、防盗防破坏而言, 要对各小料库、办公室、档案室、文秘室、财务室等重要办公场所安装防盗门和防护窗栏, 必要时可加装防盗报警器和室内摄像头;对库区料场、出入大门、围墙一线、车辆停放处、易燃易爆场物品存放地点和重要施工作业场所, 可以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这样做可以起到一箭三雕作用:即警示震慑犯罪行为、阻止和延缓犯罪行为以及查证落实犯罪行为。另外, 也能对装卸物资现场和安全生产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五、应急处置机制

我们要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对事态发展趋势, 做出科学判断, 犹如下象棋至少看三步, 像打仗作战先布局一样, 坚持做到预防为主、未雨绸缪, 预测不同情况、不同时段、不同群体或重大会议、节庆活动、自然灾害等可能发生的局势, 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必要时可对其有效性进行模拟演练)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事前有备、事发不惊、处事不乱、事后无憾。

六、督促检查机制

首先要经常督促过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目前状况, 并给予提醒、警示、指导和帮助, 同时要注意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是建立检查考核制度, 进行检查是搞好综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第三是一定要对检查的情况进行考核, 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 对其检查的内容通过量化表示出来, 或列出分值, 或划出等级均可。

七、信息告知机制

首先是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无阻, 传递机构和工具运转正常;其次是作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应将有关会议、文件、通知、指示的内容或精神及时地传达给下级, 并提出相应要求;再次是作为下属单位责任人和有关岗位 (科、组、室) 应将贯彻落实情况, 特别是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

八、激励追责机制

首先是要建立激励机制, 应在单位管理费或首长专项奖励基金项下列出综合治理奖励子项, 对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在授予政治荣誉称号的同时, 给予物质奖励, 安排其接受荣誉疗养或类似观看奥运会亚运会、参观世博会等尽可能使先进者得到实惠的奖励办法, 对有突出贡献者可以重金奖励。其次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做错为, 特别是由此而使矛盾激化升级、造成政治影响、经济收到损失或涉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轻者可以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大会检讨、取消评先、扣奖罚款;重者可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总之, 建立完善以上长效机制, 是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性质和当前形势任务要求所决定的。因此, 坚持实施这些机制, 对于进一步搞好综合治理工作, 建设平安单位, 维系人际关系和谐, 保持社会稳定发展, 保卫国家财产完整, 保护人们生命安全, 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摘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文章结合油田企业情况, 总结南阳总库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 强调要建立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8.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八

关键词:检察机关;检察建议;综合治理;预防;宣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具体指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行政和法律的各种手段,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罪犯,积极消除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种因素,以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一系列制度措施。

人民检察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贯穿融汇于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探讨检察机关如何结合自身职能,彰显检察机关特点,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治理中的意义

检察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于打击、改造、预防犯罪,整顿社会治安,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净化社会环境,推动综合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检察机关参与综合治理是严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办理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自侦案件,并在开展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等工作中,依法有力地打击和惩治了犯罪,使犯罪分子受到应得的法律追究和制裁,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达到对犯罪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相结合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检察机关参与综合治理是强化社会控制,起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作用。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发现问题,开展检察建议、法制宣传和社会帮教活动,送法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注重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并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预防机制,完善预防措施,达到预防犯罪目的,既有助于减少不安定因素,又能够卓有成效地提高社会整体的防控能力。

(3)检察机关参与综合治理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冲突、观念的撞击导致了社会心理日趋复杂,一些不良的心态致使个别人不能冷静地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为一点小事纠纷而酿大祸的不乏其例。因此,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实际,及时排解纠纷;通过纠正错案,有效化解矛盾;通过严格执法,减少不安定因素。这些工作,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二、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发挥检察职能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检察机关要坚持一执法办案为依托,依法打击破坏社会管理、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刑事犯罪,积极预防和严肃查处社会管理领域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进一步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要高度重视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始终。通过办理属于检察职能范围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自侦案件,并在积极开展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等工作中,依法有力地打击和惩治了犯罪,使犯罪分子受到应得的法律追究和制裁,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达到对犯罪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相结合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发挥控告申诉、民行、监所、技术等检察职能,通过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受理控告申诉,注意发现和缓解、疏导社会矛盾

主动接访下访巡访,帮助化解社会矛盾。控申、民行等部门,是检察机关对外联系的窗口,也是开展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信访举报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坚持文明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反映和举报的问题,根据管辖的范围,及时分流办理,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答复。同时,给来访群众做好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对告急案件及时进行调解,化解矛盾,为民解难,为党和政府解忧,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运用民事行政检察的监督职能,重点加强对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因行政干预或地方保护造成错判的,审判人员枉法裁判和裁判显失公平案件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贪赃枉法导致裁判不公,司法不公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案件裁判的监督。三是运用法医等技术,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科学、客观的技术性证据,明断真伪,积极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3.加强检察各环节预防措施减少各种犯罪

我院结合办案,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举报宣传周及党员进社区,举行了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送法进学校、送法进社区,与工商税务、国土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預防机制,完善预防措施,推行一案一建议制,力促发案单位防患堵漏。同时注重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时我院刑检部门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办案中注重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青少年及其亲属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和人生意义,前途理想教育,以案说法,形成教育的合力,防止他们再次“失足”。同时,结合办案抓预防,主动深入一些发案单位及一些容易发案的部门,针对在制度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检察建议,协同整章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在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减少不安全的因素;还通过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处理来信来访,发现矛盾可能激化的苗头,对来访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用道理说服人,用法制教育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缓解可能激化的矛盾,避免恶性案件的发生。同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把握服务方向,采取有效手段,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和性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9.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九

20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减少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治安安全防范措施(人防、技防、物防)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我校的政治安定和治安稳定。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强化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1、学校把维护政治安定与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定期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究学校治安情况。坚持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层层签约工作,签约率要达到100%。并将职责分解落实到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考核标准,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2、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建立联络制度,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和影响稳定的事件,要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

3、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按规定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和防范工作会议,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及时

排查梳理,认真调处,防止矛盾激化;对各种邪教组织要做到及时发现、取缔和打击。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妥善的处置,杜绝影响稳定重大事件的发生。

4、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调研工作。要在做好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与乡镇安全文明建设的关系。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加强学校内部治安管理、安全保卫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组织师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专题,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

二、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

1、组织广大师生和干部参加有关法制讲座,不断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拟定上半年邀请县司法局少年犯举行现身说法专场报告会。

2、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开展普法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班会等形式,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在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中接受法制教育。普法工作要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果、有总结。

3、继续巩固和完善警校共建的机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认真落实教育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六条措施》和《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预计在3月底完成对学校治安警务室的配备工作。

4、充分发挥校外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特别要做好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要认真总结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经验,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切实提高法制教育的成效。要做好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台帐,逐步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机制。预计在3月底完成对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工作。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效控制违法犯罪

1、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制度,积极采用科学方法矫治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向健康、文明、守法的方面发展。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教体系,配合学校做好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矫治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

四、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一方平安

1、要加强门卫制度与节假日的值班制度,要有值班情况记录本。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发现情况立即上报有关部门,迅速处理。

2、加强对实验室易燃品和易爆品的管理,对化学实验室的剧毒品要实行“五双”(锁、管、发、收、核)管理制度。并做到签名登记,严禁挪用、流失。教育师生在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的同时,要建立每月一次对校内治安防范设施、饮食卫生情况和学生活动场所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度,并要有检查情况的记录本,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4、增加防范意识,加大防范力度,强化对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和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巡逻守护等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完善内部治安保卫设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确保安全。

五、认真做好人员培训和学校门卫管理工作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打牢基层工作基础。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加强综治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综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继续抓好综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培训,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其工作效率及业务水平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及敬业务实精神(培训班时间另定)。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认真总结基层开展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典型经验,推动全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净化周边环境

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维护好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精神,在镇政府领导协调下,在巩固去年校园及周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安全整治力度。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学校要同公安等部门主动联系,密切配合,认真排查突出问题,使学校周边环境得到有效彻底整治,营造一个维护师生安全,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育人环境。拟定上半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要定期和不定期的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对校园周边“三室一厅”的整治,使其依法经营。教育未成年学生严禁进入网吧,积极预防网上违法行为。

3、巩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果。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整治文化市场,加强对网吧等经营场所的监督,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学生服务,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严厉打击暴力、盗窃、抢劫等多发性犯罪活动,加大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力度,及时查处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治安问题。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

2010年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方案

10.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十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的号召,结合我们城关镇的实际情况,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以组织

开展“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统揽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全局,建立完善“打、治、防、控”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面规划,分布实施。经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反应快速、打击有力、治理及时、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适应形势要求的新型治安格局。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的目标,确保全镇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二、工作目标

在“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为巩固“严打”成果,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保障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的长效机制,针对我镇当前的治安形势,我们要在全镇实施以建立新型的“打、治、防、控”机制为主要内容,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在工作方针上由以打开路、侧重打击向预防为主、重在治本转变;在工作范围上由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向排查消除不稳定因素、全面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依靠政府、依赖专门机关向防范工作主动化、市场化、有偿化转变;在工作模式上由静态控制为主向动静结合、以动态控制为主转变。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http:///找文章,到]新型的治安防控网络和保障机制,使我镇社会治安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任务要求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关系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各行政村、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紧抓好。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要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提高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坚持以“破大案、追逃犯、打团伙、治乱点”为主攻方向,加大破案追逃的工作力度,争取做到重特大积案破案率达到90以上,现行重特大刑事案件力争发一破一。

(二)、要妥善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行政村、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化解,并通过多项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城区安全创建活动要与即将开展的城区建设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农村安全创建要通过抓组织、抓制度、抓巡逻防范、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村创安水平。

(四)、要强化动态控制,建立“打、治、防、控”一体化的防控快速反应体系,做到“反应快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要建立完善“四个体系”,即以专门机关为依托的打击犯罪体系,解决“打得狠”的问题;以公安部门为依托的动态防范体系,解决“控得住”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防范体系,解决“防得牢”的问题;以有关部门为依托的重点管理体系,解决“管得严”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分三步实施,即一年打基础,力争有进步;二年抓规范,整体见成效;三年抓巩固,全面上台阶。

2004年为基础年。工作上要强力实施四个突破,即城镇在健全“打、治、防、控”网络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广大乡村在安全创建,抓好群防群治网络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城乡结合部,交通干线在整治治安乱点上有新的突破;“严打”斗争在打击乡村流氓恶势力和盗、抢等侵财型案件上有新的突破。

2005年为规范年。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推广典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全面达标,不留死角,使争创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各项目标基本得到实现。

2006年为总结评比、巩固提高年。要在总结,评比,完善,提高,巩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以下保障措施,确保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

供组织保障;二是多渠道筹集综治工作资金,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四是严格奖惩,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落实,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高效的激励机制;五是广泛宣传,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浓厚的舆论范围。

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首先要建立全方位的综合治理网络,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基础工作上,抓好治安防范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各单位,部门之间要通力协作,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要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基层党员、干部、老同志和治保、民调会等在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社会治安大家治”。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严打”整治斗争的辉煌成果,宣传综合治理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确保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

11.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多元警务;社会治安;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08-03

所谓多元警务,是指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社会治安治理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现状日益复杂,公众对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单一的治安主体已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治安需求,多元警务模式取代传统的单一警务模式已成必然。

一、多元警务的兴起与社会治安治理

警务来源于英文Policing,警务学者们从内涵到外延给予了这一概念不同的解释。英国警学专家约翰·安德逊对“警务”概念做了狭义与广义之分,他认为:“狭义警务即指警察队伍所干的事情;而广义警务则指由社会各个部门所实施的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1],警务即指警察部门所承担的一系列的功能和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既包括传统的执法功能,也包括旨在改善社区整体生活质量的预防犯罪活动。郭太生教授[2]对国外有关警务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指出,警务是广义的、分层次的:(1)作为法律规范过程的警务;(2)作为警察工作的警务;(3)作为以提供安全、维护秩序、控制社会、维护和平、预防犯罪为核心的警务;(4)作为提供安全的警务;(5)作为治理的警务。

对于曾经长期依赖警察部门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并把警察作为唯一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现代国家而言,如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不再视警察部门为唯一主体。翻开西方发达国家警务改革的历史,不难看出,虽然各国都强调警察的专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但在1829年以前,也就是近代职业警察诞生之前,警务涵盖了市容卫生、道路交通、建筑安全等大部分的公共管理活动。

总之,随着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安全需求的增多,多元化警务已然兴起。它的发展壮大既为维护社会治安增添了新力量,同时也对我们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我国现有警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国内关于警务模式的提法很多,但主要以警察为核心,围绕“警察到底是什么”、“警察该干什么”、“警察该怎么干”等问题进行研究,即以警察工作为导向来定义警务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社区警务模式、微博警务模式、单位警务模式,即以警务活动的领域界定的警务模式。(2)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电子警务模式、信息警务模式,即以警务手段定义的警务模式。(3)民生警务模式、合作警务模式、赞同式警务模式,即以警务理念界定的警务模式。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警务模式是具体的行为方式与内在附着的警务理念与目标动机的统一体。但从现有出版文献中并未发现社会多主体参与视角对警务模式进行的界定与研究。

国外关于警务模式这一概念,都以“policing”所囊括。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按照主体划分的警务模式包括:(1)公共警务,即“public policing”。公共警务以警察为主体,以法律为行使权力的依据,其工作是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的维护,具有较强的强制力和国家意志性。它主要通过调查犯罪、解决争端、提供紧急医疗救援、管制交通以及承担一系列其他任务发挥作用,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主要体现为控制。(2)私人警务,即“private policing”。一般认为,私人警务以除警察之外的警务机构为主体,如保安、社区援助官,以法规或警察的授权为行使权力的依据,其工作范围是特定安全与秩序的维护,主要通过巡逻守望、报警和监控来发挥作用,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主要体现为提供安全服务及进行安全防范。鲍登认为:“在英国,私人警务形成了公共警务本身的最初核心。”[3]莱斯·约翰斯顿则认为,现代警务从来就没有被公共部门垄断,并且在剧烈结构转变之时,公共警务与私人警务之间的平衡也许要重新考虑[4]。所以,“任何对于当代警务工作的严谨分析研究都应该集中在可称为多样化的整体之上”。(3)混合警务,即“hybrid policing”。胡根布姆认为,混合警务包括刑事司法系统之外的不同社会控制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5]。莱斯·约翰斯顿认为,混合警务“由部门身份不清的组织承担”,如保卫市政安全或单方街头巡逻的不宣誓、穿制服的人员团体。其中有两种形式尤其重要:一是在公共和私人两大领域均有立足点的某些组织机构,比如提供调查服务的公共机构(如邮政调查处);二是有些公共警务组织的“公共性”可以不受它们在“公共场所”进行常规部署的影响(如原子能机构警察局是法定的公共警察机构,然而它们负责的公众是狭义的)。(4)自我警务,即“self policing”。莱斯·约翰斯顿认为,自我警务是个人和团体在政府没有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参与的治安维持活动,是一种“公民自治”的体现。

可见,国内外警学界在对传统的警务模式认识上形成了较多共识,不再认为警察是唯一能实施社会治安治理的主体,而是主张多种主体参与社会治安治理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安全的需求。面对不断增多的扰乱公共秩序类案件,面对公众对治安需求的多层次化,公安机关显得力不从心。现代意义“治安”问题集中反映了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涉及到每个公民的基本需要,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解决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多元警务的兴起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社会公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作用。

三、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社会治安治理路径的创新endprint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由于各类案件发案率仍居高不下,社会流动加快,大量人员脱离原有的社会管理系统,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成员对安全的需求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仅依靠国家公安机关的有限资源很难满足社会稳定与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安全需求。因此,只能通过宣传、发动、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实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总体目标。

(一)突出非公共警务的作用,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在涉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上,无论是对社会治安秩序的有效控制,还是对犯罪的预防,都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与参与。长期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平安城市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防控网络健全,“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受到重视,增强了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实力。但是实践中也不断凸显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政府唱“独角戏”的问题,政府独自承担社会治安管理、打击犯罪,忽视了全社会的协同作战。显然,在社会治安治理实践中,政府相对匮乏的治理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完全由政府一家担负社会治安治理既不符合我国的治理传统,也忽视了我国社会现实。通过社会参与的方式吸收社会治安治理的社会资源,是社会治安治理的合理选择。警务研究学者大卫·贝利认为:“警务提供已经呈现纵向和横向扩展的局面:所谓‘纵向是指日益多样化的警务提供机构和人员中,现在既包括政府以及国际上发起的‘公共和‘私人警务提供者,也包括日益多样的高度本地化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政府和非政府警务提供者;所谓‘横向是指一批令人眼花缭乱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内政府警务和安全机构。”[6]

(二)形成不同警务间的立体合作,明确参与主体的权责

纵观西方国家警务实践,无论是公共警务、私人警务还是其他非公共警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面临警务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还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界定警务工作,如以公共或私人、是政府或非政府等截然对立来界定警务工作。不仅要理解各种警务工作的特殊性及作用,还需要全面认识到他们作为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当然,各种警务之间的界限我们也不应当忽略。

在多元警务中,各参与主体之间不是行政单位中的上下级领导关系,而是分担与协作关系。面对社会治安治理的现实,无论是警察还是其他任何一参与主体都不可能独立解决治安问题,而是需要借助于其他组织的资源。这种合作式的伙伴关系直接导致的是警察不再大包大揽所有的治安问题,而是把重心放在整个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以及对各参与主体的有效引导和控制上来。治理理论认为,公共安全事务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安全需求,是社会每个成员应有的责任,不仅仅是政府和警察部门的事情。不同主体之间要完成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的分担与合作,首先需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划分,防止在具体的社会治安治理事务中出现推诿、转嫁风险问题。其中包括警察部门与社会组织的责任划分问题;保安服务业等市场警务主体与警察在安全服务业务的界限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如保安服务业就有《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制。

(三)落实警务的服务导向,实现警务理念的转变

无论是哪一种警务,都在社会治安治理的具体事务中体现服务为导向的理念,比如服务型警务的概念。所谓服务型警务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以提高公安警务工作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为内容的警务模式与方式[7]。警察部门作为社会治安治理网络的控制者和设计者,在适应角色改变前首要任务是重新认识警务活动的本质,重新界定职责范围。严格区分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把自己从非警务活动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交还给市场或社会。其次,要树立“顾客导向”理念,要将服务对象“公民”当做“顾客”,了解顾客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警务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最后,要完善警务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过去片面追求高破案率的数量考核转变为为公众服务的实际能力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社会公众最基本的安全需求。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多元警务模式能够扭转仅仅依靠政府警察力量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安全需求的劣势,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秩序。

参考文献:

〔1〕曾忠恕.美国警务热点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8.

〔2〕郭太生,戚丹.警务理念创新与社会管理的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4〕〔5〕(英)Alison Wakefield.社会发展与警务变革[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5.

〔6〕方祺.多元警务环境中的治理和责任概述[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50.

〔7〕苏娜.新公共管理语境下的服务型警务构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2).

上一篇:教师课改学习心得体会专题下一篇:图书馆借阅部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