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

2024-08-15

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通用6篇)

1.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 篇一

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因此只有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向优位小城镇聚集,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是“催化”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们通常讲发展县域经济,指的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使得县域范围内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达到全面发展。而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都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状况拮据等都可以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太多,农村人口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农业和农村人口,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县级财政的积累和平衡能力。县域财政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其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仍然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因此,工业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县域经济的主题。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是生成于农村特定的环境之中,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体制结构,特定的经济增长模式相结合,使中国农村工业化一开始生成时就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注: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分散经济结构与以外延扩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依赖于分散化经济结构高速增长的:分散化的投资体系、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和分散产业发展构成了我国农村初期工业化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工业的兴起,是农村经济改革后长期被压制的剩余劳动力强烈释放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基础设施薄弱、自身就业压力巨大、难以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状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不得不就地转移、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就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同时从农民自身来说,中国传统的求安求稳保守思想根深蒂固。从经济上讲,他们不愿完全放弃农业生产而去从事收入不稳定的非农产业。从感情上讲,也有些农民不愿放弃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家园。而分散办厂正符合农民的兼业生产要求及留恋故土的愿望。因而大部分的乡镇工业没有按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向一个地点聚集,而是十分自然地设立在本乡、本镇这样的社区之内。由于没有聚集机制的引导和强有力的行政规划,农村工业的投资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导向投资行为,表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分散化投资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总资源的分散配置,造成农村工业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在农村社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乡镇工业的存量资产难以向有利区位转移,使得乡镇工业之间彼此隔绝,缺乏经济联系,难以展开分工协作,不仅不能产生集聚效应,而且也未能分享城市经济的外部经济效益,造成农村工业更大的外部不经济。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规模的扩大一般是依赖于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投入的同时扩大,企业的高速增长多数是在维持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数量扩张,因此实质上是一种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以上两个特征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分散的投资体系衍生出分散空间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方式、分散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及分散化的企业组织。这种结果使得农村工业难以发挥集聚效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交易成本无法降低,从而限制了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二、县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化程度

(一)小城镇是县域网络的结点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其特点是:乡镇企业比较集中,商业、服务行业有一定的规模;非农业人口相对集中,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通讯事业有一定基础;一般是附近农村贸易的集散地,区位条件比较好,在水陆交通沿线;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乡头城尾,在管理上既具有城市的特性,又有农村的特点。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上述两个转移发生的时间与方式也不一样,就世界范围而言,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两个转移是同步实现的。在我国则不然,两个转移发生错位,并以农业劳动力转移先于农村人口转移为特点。这两个错位发展的结果使得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社会区域——小城镇有了突出的发展。

小城镇不是行政区划概念,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区形态,它既包括作为县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关镇和非城关镇的建制镇,也包括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建制镇,以及作为农村商品流通场所的农村集镇。县域网络就是以各类建制镇、中心镇和集镇为纽带编织而成的。

(二)小城镇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与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农村工业依托的基地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的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只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产品有了剩余以后,才出现零星的手工业。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才使手工业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和手工业始终是并行不悖的。而“男耕女织”就是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天然结合的形象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家庭手工业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新变化的发生条件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注:《三中全会以来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页。),加上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推行,使农民释放了长期受到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农业生产率的较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开化的剩余劳动力。在比较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民自然开始面向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城乡居民隔绝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农民仍然不能进城镇就业和定居。在这样情况下,兴办乡镇工业就成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个基地。因为工业生产不同于农业,它不是生物的再生产,而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产过程。因此,工业生产不像农业那样对土地有着直接依附性。当然,工业布点仍需要落实于特定的土地上。不过,工业生产所依托的土地不再是直接的生产对象。这样,工业生产也就有了较大移动性的可能。

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生产过程中又必然进行分工和协作,这就对工业布点地区的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道路、交通、上下水道、房屋、商业网点、信息网络等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备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厂坐落于便捷的交通要道上和布点于闭塞的小山村,其生产能力、经营效益肯定不同。

同时工业生产还必须与市场相联结。原料、生产设备、产品一是要尽可能就近提供和出售;二是要“来去”方便。为了便于采用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业化,更好地开展厂际分工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节省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和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设施,工业生产都程度不同地有着聚集的要求。乡镇工业也不例外,但在当时的体制约束下,乡镇工业不可能往城市集中,而坐落于农村社区的小城镇,正是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的以上这些本质特征,才吸引了乡镇工业向自己靠拢。小城镇成为乡镇工业选址的现实选择。

(三)必须选择优位小城镇作为重点聚集地

尽管小城镇是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乡镇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弱,极大地限制了乡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这就决定了乡镇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有一个区位选择问题。对于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国内外学者们已进行过大量研究和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注:Zhao,X.B.and,L.:Urba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ol of Urban Size in China.Urban Studies,Vol.32:4-5,pp.813-845,1995.),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和环境的效益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城镇规模越大,城镇的效益越好。尽管小城镇的规模小于城市,经济效益也不如城市,但在小城镇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规模效益问题。因此,在小城镇中,镇区人口规模不同,所拥有的各项经济指标也不同,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将呈递增趋势。

由于不同的小城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我们选择小城镇作为乡镇工业的聚集地,并不是说在我国近45000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都在本行政区域内平衡发展所有的建制镇和集镇,因为,这时的农村区域总体上资金还不充裕,不可能在区域空间上把有限的资金平均分摊使用。而是应该依据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原则,选择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紧邻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地处交通要道,市场前景较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作为“增长极”,有组织地向这些小城镇聚集,使它们最终发展成为小城市或进一步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而对那些在地理、市场和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竞争优势的小城镇,不应当对其大量投资,也不应鼓励人口和资金过多地向这些小城镇转移。

因此,就我国目前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农村工业聚集地应选择的区位是:

(1)县城及县级市市区。县城和县级市市区,在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本身具有工业布局的多重指向,特别是在市场、交通、通讯、科技、教育、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农村工业聚集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县城和县级市城区,目前的人口规模还是偏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备,经济不够繁荣,文化不够活跃,还不能真正起到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在现行的体制下,在大中城市户籍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等还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可以,而且也有条件在这些方面首先进行改革,县城和县级市也就成为农村工业聚集首选区位。

(2)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在一些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的县城之外,还有一些处在交通要道、市场条件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中心镇,也应当成为农村工业聚集的区位。中心镇虽然在行政建制上也只是建制镇,但因其具有优势区位,具有多重企业指向。它的发展能够辐射周围的几个建制镇,且它大多数位于县与县的交界处,它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交流,打破块块分割的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总之,要有重点地选择农村工业聚集的小城镇,使这些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一起纳入我国统一的规模层次体系,并按照各自的结构功能吸纳和配置资源,使一部分小城镇成为城镇体系中的新生成员快速发展。而众多的乡镇和村镇,则应继续保持其“乡土”特征,承担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并且在用地规模等方面受到严格控制。(注:方军:《三元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结构的系统转变》,《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三、必须培植优位小城镇的产业群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农村工业向优位小城镇聚集,必须形成产业群。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能够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二)产业群形成机制

增长极理论认为,产业群的形成是由于具有很高连锁度的那些推动型产业发挥作用的结

果。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推动性产业的作用,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一系列推动性产业。因此,按照增长极理论形成的产业群是由推动型产业起支配作用的产业的群集,这类产业群的形成是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来实现的。

而以波特为首的管理学派则认为所有的集群都能改善生产率。一个区位的繁荣和生产率不是在于企业在什么产业里竞争,而是它们如何竞争。企业在任何产业中,只要它用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无论产业是鞋业、农业或半导体业,都可以有生产率。波特认为,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分,都意义不大。他们认为“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技术,有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都能提高生产率,你可以通过制鞋致富,也可以种庄稼致富,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行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注: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集群有多种形式,取决于它们的尝试和精尖程度,多数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第一,一组公司,包括专业化的投入、零部件、机械和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

2、下游企业、生产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的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和其他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提供职业培训者,以及提供标准的机构。

3、商会和其他涵盖集群成员的团体。

根据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小城镇产业群的形成必须是县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结果。优势产业是指在本地区乃至在全国分工中具有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的产业,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一般就是这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它与主导产业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不管是优势产业还是主导产业,经过选定以后,都将通过制订产业政策,运用诱导手段,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通过各种波及方式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因此它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快、生产率迅速提高的产业;而优势产业强调的是利用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此外,主导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是根据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阶段;优势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某一局部的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依据的是该局部的阶段发展水平。

聚集经济是小城镇不同于农村地区的特征,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程度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因此,农村工业中应当聚集的是能够形成聚集体的优势产业和与优势产业具有紧密联系的辅助产业。农村工业聚集行业选择与确定的问题,就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合理选择与确定问题。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区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特色的地区优势的发展作为支撑。

因此,这里的关键是优势产业的选择,或有特色的工业企业的选择。选择和确定小城镇的优势产业,应该依据以下三条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相对价格基准、选择性竞争基准。这三个基准常常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

总之,通过培植优位小城镇产业群,才能提升优位小城镇的竞争优势,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也才能高速发展。^

2.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 篇二

2 西樵镇镇区建筑风貌

3 西樵镇夜景

西樵镇位于广东佛山西南部, 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南海区西南部, 辖区总面积176.63平方公里。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78.06亿元, 工商税收19.39亿元。作为产业强镇, 西樵镇已形成纺织、文化旅游、陶瓷建筑、五金电器、印刷包装、商贸服务、酒店餐饮等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之一, 西樵镇一直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广东省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社会 (休闲) 示范镇”、“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以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

4西樵山

5 远眺西樵镇

6 听音湖片区规划图

1 总体规划与绿色低碳实施方案简介

西樵镇镇域总体规划于2009 年进行修编, 主要根据《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佛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及《南海区西樵—丹灶—九江发展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根据西樵镇现状空间与产业分布特点, 考虑突出竞争优势选择原则及产业发展趋势, 将西樵镇的产业与发展空间划分为三大区, 分别是商贸服务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特色产业区。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向东加强 (佛山) 中组团联系, 向北发展商贸服务, 向南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向西发展特色产业”。

现状西樵镇的镇村体系格局为中心城区 (官山) —城区 (民乐、太平、大同、西岸) —村 (村委会级) 三级。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官山中心城区无论在常住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还是对周边的辐射能力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太平城区因纺织产业基地区的存在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为加强城镇建设的可行性, 集中精力搞好西樵商圈建设, 同时为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避免无序扩张, 规划在充分尊重现状发展的基础上, 将西樵镇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为四级:镇 (城) 区—副镇级中心村—一般中心村—基层村。

西樵镇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后, 针对财建 (2011) 867号文关于加快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 先后编制完成了《西樵镇建筑节能及发展绿色建筑专项实施方案》、《西樵镇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实施方案》、《西樵镇环境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方案》、《西樵镇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专项实施方案》、《西樵镇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五大专项实施方案以及《西樵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总体实施方案》、《西樵镇落实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分析了西樵镇建设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的基础条件, 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樵镇建设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的发展重点,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建设用地集约性及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及城镇文化特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并提出西樵镇建设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实施项目及计划安排。

2 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与村庄整治工作, 打造绿色宜居城镇

2.1 人居环境建设

2.1.1 文化旅游引领经济发展

旅游业一直是西樵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 西樵接待游客245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4.6亿元。进入“后节能减排”时代, 产业发展的后劲, 不再单纯以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的要素投入来支撑, 而是围绕文化、金融、科技、人才等新元素去获取。西樵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即借助“文化突围”, 引领产业向“智造”升级。目前, 西樵镇正围绕建设“文翰樵山”岭南文化高地的目标, 实施“文化引领”战略, 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 全面探索和推进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民生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振兴岭南名山, 建设岭南名镇。

2.1.2加大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力度

西樵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西樵山环境进行整治, 从2009年至2012年期间, 共投入资金约4720万元, 主要用于景区内道路绿化、配套设施智能化建设、森林景观改造等。通过制定实施《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2—2025) 》、《广东省西樵山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设计书》、《加强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有关规定》等内容对西樵山进行地质遗址保护。同时, 为使西樵山的建设可持续发展, 西樵镇通过采取严格按照规划开发, 依法建设景区项目;严格控制村宅建设, 做好居民社会调控工作;加强景区监控管理和市场监管的三大举措对西樵山进行监督管理。

2.1.3 大力推进城区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应用工作

根据《佛山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的相关精神, 西樵镇已推进落实城区建设项目实施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应用, 近年新建建筑大力推广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现阶段, 政府投资项目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民用建筑全部要求达到节能建筑标准 (私人住宅、农村宅基地除外) 。

2.1.4 生态创建打造宜居环境

西樵镇创建广东省宜居城镇今年已通过佛山市验收;山根、显岗、崇南、新河4村居已达到省级创宜标准;岭西、儒溪、朝山、樵华、樵园、樵泰、东碧、西樵8个村居已达到市级创宜标准。其中儒溪、岭西、朝均已通过佛山市验收。

7 西岸酒店鸟瞰效果图

8西樵山国艺影视城油麻地街景

9 西岸旅游产业园规划总平面图

2.1.5 全面提升改造绿化和绿道网建设

2012年, 重点对樵金路、樵华路、朝柏路、致兴路的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其中樵金路、樵华路、朝柏路已完成改造, 改造面积约36657m2, 投入资金约460万元;另外, 重点推进官山城区段城市绿道及平沙岛环湖堤岸、西樵山天湖公园社区绿道的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 所有绿道网建设工作已顺利完成。

2.1.6 完善配套, 关注民生

道路建设方面, 樵高公路、龙高公路、樵丹公路、樵金公路、西二环、广明高速等主干公路贯通全境。公共交通方面, 开通镇巴线路16条, 投入车辆154台, 实现村村通公交。治安监管方面, 全镇共装有视频监控点2610个, 全面增强社会防控网络体系。

西樵镇社会各项服务更加完善。2012年全年举行各项活动220多场次, 惠及群众达25万, 送影下乡180场。全镇共有体育场地417个, 举办体育竞赛约86次, 参加南海区级以上各项比赛共获奖牌115枚。建成安全小区166个。

2.2 环境整治

2.2.1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大力推进“三统一”循环经济

为贯彻执行上级节能减排治污工作要求, 截止到目前为止, 全镇已关停了25家建陶企业、14家印染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类企业22家。通过对重点企业的生产设备、污染治理设施的环保进行技术改造, 落实了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的削减, 为区域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进行了整治提升工作。

从2005年开始, 纺织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确定了统一供热、统一供水、统一污水处理 (治污) 的“三统一”的发展基地循环经济的规划。园区采用创新环保监督机制, 建立村级环保监督员制度。镇财政出资聘请45名村级环保监督员, 加强环保部门与环保监督员的联动, 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偷排、直排苗头, 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公开环保投诉专线, 二十四小时专人接听, 环保部门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 最大限度地遏制了企业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进行偷排直排的行为。对现有的污染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实行企业第一次发现偷排直排行为的, 责令停产整顿, 第二次发现的停产关闭。

2.2.2 锅炉整治取得显著效果

2012年, 全镇纳入南海区整治的200台锅炉全部按期完成整治。其中, 纳入淘汰类锅炉85台、纳入整治提升类锅炉13台、纳入停用类锅炉102台。通过锅炉的整治, 进一步削减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提高了全镇大气质量。

2.2.3 铺设蒸汽管网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行集中供热, 提高资源利用率, 是西樵镇减少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提高空气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西樵镇在纺织产业基地和海舟建设两大集中供热区域。当蒸汽管网建设完成后, 热网区域的企业必须主动接入热网使用集中供热, 并淘汰所有在用锅炉。

2.2.4 重点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目前, 西樵镇在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三个, 详细情况如下。

汇之源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日处理量能力5万吨, 目前日处理量为4.5万吨, 于2004年开始建设, 现管网总长为42公里, 总服务面积约35平方公里。

樵泰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污水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 目前日处理量为1.6万吨, 于2007年开始建设, 现管网总长为94公里, 服务面积约85平方公里。

西岸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厂2012年开始建设, 目前已竣工, 正在调试。

2.2.5开展推进村 (居) 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西樵镇目前每月垃圾产生量约为9000吨, 其中27个村 (居) 委会 (不包含5个城市社区) 每月垃圾产生量约为6600吨, 约占全镇垃圾产生量的73%。为进一步开展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计划在全镇建设村级收集站51间, 农村以吊斗式为主, 城区、住宅小区以地埋式为主。到目前为止, 已有15间村级收集站建设并投入使用, 在建的有2间, 已选址筹建3间, 其余将于2014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3 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实施情况

3.1 制定符合本镇建设实际的工作方案

为加强西樵镇建设工作, 西樵镇于2012年6月20日制定了《关于印发西樵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樵府办〔2012〕49号) , 成立了西樵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同时根据《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 (试行) 》的内容, 设立了七个工作组, 明确各工作组的职责与工作任务。为保障绿色低碳工作的顺利开展, 分别提出了两点保障措施: (1) 建立专项资金制度, 明确各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方式, 并对项目财务管理进行分级分类; (2) 成立推进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工作的组织机构, 建立定期督办制度。

3.2 结合城市升级发展, 携手共建“至善西樵”

2012~2014年度, 为西樵镇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年, 根据樵府〔2012〕32号《关于印发西樵镇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配套文件的通知》, 将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工作列入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日程, 并向镇政府申请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专项资金。城市升级项目方面, 全镇共有34个重点项目, 其中11个属佛山市统筹、南海区负责、西樵镇参与的重点项目, 23个属镇级重点项目。为统筹开展相关工作, 成立了西樵镇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于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规划) 。为使工作高效, 西樵镇监查考核组完善了工作机制, 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 以及宣传工作方案。

4 存在问题

4.1 土地指标问题

受区位和交通的制约, 且位于广佛都市圈的“城郊”, 加上周边地区的强势竞争, 旅游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因此, 单凭西樵山旅游尚不足以承担地区产业发展的增长引擎。实体经济依然是西樵镇发展的主要动力, 发展实体经济, 离不开土地的支撑。因此, 需要上级政府加大对西樵镇土地利用扶持力度, 以提升西樵镇实体经济, 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树立岭南特色旅游文化高地。

4.2 资金问题

3.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 篇三

一、《标准》推广实施情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广明副主任作了“狠抓重点 进一步扩大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报告,他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教育部近年来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方面所做的工作:

1.《标准》的宣传

教育部先后在全国各省、市召开了《标准》的宣传推广会议,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计算机报》等电视、报刊新闻媒体重点宣传《标准》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推广实施措施,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对《标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标准》应用示范区的建设

教育部在全国范围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以此带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复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36个地区具有示范区建设资格,其中完成示范区建设的有12个,另有5个地区建设完毕等待验收,还有众多地区正在积极申报中。

3.教育管理软件评测

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2月20日下发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管理办法》,开展教育管理软件的评测工作。同时成立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委员会”,负责对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审核工作。

二、工作重点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于广明副主任明确指出《标准》工作的重点:

1.《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标准》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从最初的四大部分扩展到现在的六大部分,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幼儿园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和教育卡标准,其中管理信息标准除包括信息集和代码集外,还将信息交换标准、软件设计规范以及应用测试要求一同纳入各标准中。目前已完成各标准的技术规范制定工作,正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2.《标准》宣传和培训工作

《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是《标准》实施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进一步了解、熟悉、掌握和使用《标准》,是《标准》实施的关键。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分批、逐级开展《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原则上培训和宣传到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学校。

3. 加快《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步伐

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依然是《标准》推广实施中重要的工作之一。要求各省市尤其是未申报示范区的省市,尽快完成本省市的示范区申报工作。已申报并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地区,要尽快完成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4.深化《标准》应用层面,逐步构建区域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标准》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尤其是应用示范区,按照《标准》逐步建立了覆盖各类学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后勤总务、体育卫生、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学校基础数据库”不仅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也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更为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展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使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近期选择了部分地区开展了一些项目的试点工作,包括:英语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综合信息评估项目。这些项目是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模式的一些试验和研究,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将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

6.《标准》实施状况监测

开发《标准》检测软件,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贯标情况进行监测。

三、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宇,总结了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1.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显著

截止到2007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中小学拥有各种型号计算机设备22.1万台(套),“生机比”达到30∶1。目前,约有600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有计算机教室5100多间,有9个市教育城域网(建成和在建的)。25%左右的小学、80%的初中和所有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的教师达331500多人次,45岁以下的教师在项目实施前只有14.20%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项目实施后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教师百分比提高到64%,有42.62%的教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注重推进软硬件建设、网络资源建设的共享,例如玉林、贵港等市利用城域网互通互联,基础教育共用一个网,共用一套教学资源库,共用应用系统,共用一批技术队伍,促进信息技术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学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办公,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能力。

2.构建电子政务开放平台

结合广西本地实际情况,构建覆盖广泛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04年实现了全区教育系统公文的无纸化传输,2005年实现了全区教育视频会议全覆盖。目前,包括全区地市教育局、高等学校和区直中等职业学校的190个客户可以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电子公文系统收发电子公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教育厅与教育部的连接、教育厅与各高等学校和各市、县教育局、示范性高中的连接,并且可以实现收播、组播、转播等功能。同时,桂林、柳州、玉林、百色、贵港等市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公文传输电子化。

3.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4年,桂林市和武鸣县被教育部批准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后,两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从《综合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到基础数据录入、资金筹集、开展各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两地应用《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的学校350所,覆盖了示范区所有的市、县、区主要学校,建立了约4万名学生的基本数据。广大教师能够应用此系统建立教学档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通过应用示范区建设,极大地推进了示范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构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处长戴井岗同志作了“夯实基础 推动应用 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标准》在指导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重点说明了《标准》在日常教育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情况:

1.教育统计信息平台建设

以“统计流程化、指标明确化、信息整合化、分析科学化、服务针对化”为目标,逐步建设一个符合教育和谐化发展要求,集教育统计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统计信息公布于一身,以服务为导向的教育部教育统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部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框架、三大体系、分布数据、全面培训”。

2.学校基础数据库建设

以《标准》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构建以“三个数据库、四级数据中心、四个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含学生、教师、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国的“学校基础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统计工作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整合和归口管理,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

3.《标准》的制定、完善与实施

《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是一项长期的、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工作成果,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仍将是制定、完善和实施一套覆盖我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标准》,为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学校基础数据建设及教育管理数据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健康、规范化发展。

五、《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系统规划处副处长马亮同志作了“巩固工作成果,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对示范区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

1.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

在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采购,采用统一的《标准》软件,一些学校放弃了原本购买教育管理软件(不符合《标准》的)的计划,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示范区建设,加速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标准软件应用,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数据的标准化实现了数据的复用,初步形成了示范区基础教育数据库,规范了教育管理软件市场,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2.示范区建设经验

示范区《标准》的实施和应用的经验是“六个统一”:

示范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标准统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内容——规划统一;加强《标准》宣传及人员培训——培训统一;务实推进,重在应用——软件统一;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进度统一。

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教育局采用“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的策略,先在部分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应用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广普及。对一些基础薄弱和农村学校,教育部门在经费、培训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示范区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要持续发展,资金如何保证问题;投入产出,如何解决发展平衡问题;如何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如何解决人才培训储备,满足信息化需要的问题。

4.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

关于未来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是:构建教育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构建教师工作服务中心;构建学科教学服务中心 ;构建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构建数字化教育行政管理中心;构建区域教育宣传窗口;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马亮副处长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与策略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略)。

在大会期间,来自哈尔滨、温州、郑州、重庆、桂林等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以及IBM公司、微软公司、广东北电的信息产业部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和专题讲座(略)。

六、小结

此次会议主要是通过总结《标准》在全国各地实施推广的成果,交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推广使用《标准》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加快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进程,重点探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由于《标准》的制定、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全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仍将是紧紧围绕《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一方面要保持前期工作的延续性,巩固《标准》推广实施工作的应用成果,把已开展的实施工作做细、做好。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开展和推进《标准》实施相关的新工作和新内容,尤其是在已经建设完成的示范区或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地区首先开展相关的试验工作,努力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

4.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 篇四

XX党支部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建设有关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委、市委和区委全会精神,创新思路和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支部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党支部成立于XXXX年XX月,隶属于XXX委员会。截止2020年年底,有正式党员XX名,入党积极分子XX名,支委由XX人组成,设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XX名。支部配备了专门的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电教设备,设置了的党务公开栏、宣传栏,及时公开党务相关工作。

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经验做法

(一)“五个基本”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组织设置规范化。支部现有党员XX名,支委班子齐全,配齐了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支委班子,在区委组织部以及党委的统筹指导下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同时,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支部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新的思路和有力的举措,不断提高机关支部建设水平,2020年以来,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安排,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工作。

2.基本队伍建设规范化。支部按照个别吸收的原则,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发展年轻党员,2020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XX名。同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等学习教育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利用两学一做、学习强国等多种形式学xxx省委、市委和区委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及《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做到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

3.基本制度执行规范化。支部不断加强对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不断提升党员的纪律意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述职述廉等各项党的制度。加强对支部事项议事决策和党务公开,凡涉及党费使用、党员发展等重要工作,必须通过党员大会或支委会表决通过方能执行,及时将支部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组织管理、发展党员、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情况及时公开。

4.基本任务落实规范化。机关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始终抓好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抓好党员干部的集中学习,抓好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发挥政治功能。通过利用支部宣传栏、微信等开展对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重大会议精神、文件的学习,积极开展党员“两学一做”、“学习强国”APP在线学习,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余次,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引领,切实抓好全域旅游、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充分展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

5.基本保障配套规范化。党工委内设有党政办办公室,具体承担党工委党的建设和下级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并按要求比例配置了XX名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全力保障党建工作经费;支部明确专人收取、管理党员党费,按规定使用党费,确保支部各项建设和相关活动的开展。同时,按照“六有”标准,规范办建设党支部活动场所,确保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自身的特色亮点、经验做法。

1.强化部署,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支部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区及党委有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文件精神,并对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效确保了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对标对表,推进各项任务有力落实。支部按照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基本组织设置规范化、基本队伍建设规范化、基本制度执行规范化、基本任务落实规范化、基本保障配套规范化5个规范化建设内容进行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确保了组织、队伍、制度、配套等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3.紧扣主题,促进党员素养全面提升。支部制定了主题党日学习活动计划,并紧扣主题党日主题,按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两学一做”、“学习强国”APP等媒介资源,扎实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等专题教育,有力促进了支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升。

4.创新形式,不断丰富党员学习内容。支部除了按照主题党日活动学习计划开展工作外,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与具体业务工作结合、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将旅游管理、革命传统教育、大数据建设等融入到主题党日活动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党员学习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XX党支部通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配套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离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思想认识方面不够。

个别党员对党的规范化建设认识不够,认为都是日常工作,积极参与创建意识不强。

二是创新性不够。

在党建工作中,循规蹈矩多、按部就班推进党建工作多,主动创新性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支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支部将按照主题党日活动学习计划,多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并严格执行学习纪律,加强对党员学习教育的管理,强化工作措施,将“两学一做”学习等情况纳入党员考核内容,狠抓学习制度落实。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将具体业务工作创新性结合起来,同步抓好全域旅游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党员的知识面。

二是进一步深化组织建设,不断提振党员精气神。

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开展党员评议活动,深化党内监督和党务公开。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及时对党员思想工作等问题早发现、早提醒。进一步加强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党员充分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三是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党员工作作风。

坚持从严从实着手,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经常性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积极营造学先进、找差距、争优秀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全面改进党员工作作风,树立务实、高效、廉洁、文明的良好干部形象。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要求,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建设,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全年围绕支部重大事项召开党员大会xx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xx次,支部书记讲党课xx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xx次,开展谈心谈话和廉政提醒谈话xx次。在加强支部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严格党内生活、关心爱护党员、严肃纪律作风上狠下功夫,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在四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双促双提,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一、全面深化政治教育

在支部建设中充分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持续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开展撰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体会文章、“主题党日”集体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集体收看《丰碑》等专题纪录片、组织青年党员参加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不断深化了党性教育、党史国史教育,让支部党员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理力量,让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大家的灵魂深处扎根育种、开花结果。同时,在业务工作严格以“两个维护”为标尺,严把党员政治关,时刻做到脑中有弦、肩上有责、行为有度,坚决当好风向标、催化剂、把关人和监督员。

二、系统抓好理论武装

把从严从实开展理论学习作为抓好支部建设和党内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支部理论武装和处室业务学习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提升。一是聚焦政治理论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理论武装的首要位置,在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狠下功夫,结合实际一体学习体会,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及党报党刊、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活动,全年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xx篇。二是立足职能学。结合承担的工作职能,突出抓好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水准。坚持学以致用,如以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结合工作实际,狠抓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先后制定x套规章制度,完善x项工作流程,确保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为更好地履职尽责提供保障。三是创新形式学。建立支部党员每月讲党课制度,运用ppt、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就党内法规、党校心得、调查研究等内容授课,增强实效。通过互推微信学习公众号、分享先进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推动学习常态化,将理论学习融入工作和生活,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三、着力推动作风建设

把进一步夯实作风基础,作为教育培养支部党员的重要内容。在弘扬实干作风上狠下功夫。坚持树立弘扬“一年干两年活、两年睡一年觉”的敬业精神,鼓舞年长党员斗志不减、争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激励年轻党员激情工作、争做奋发有为的“千里马”。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注重发挥头雁效应,支部书记及支部班子成员当好“施工队长”和“铲地打头的”,工作繁忙时通宵达旦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弘扬严细作风上狠下功夫。坚持严字当头,对工作标准、贯彻执行、审核把关、制度流程等一切从严管理;

要求细处着手,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工作落实都从细从严,尽最大努力接近“零失误”“零差错”目标。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狠下功夫。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缩减发文办会、督查检查次数,力争实现数量减半、质量翻倍。结合机构改革后全省系统职能调整的现状,开展机构改革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有力推动了作风转变。

四、营造团结友爱氛围

严格落实“支部管理落到人头”的重要要求,定期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内容列入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重要议题,对支部党员进行常态化教育引导。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全员参加廉政教育专题党课和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活动。帮助党员协调解决孩子入园、新增人员办公场所及办公备品等问题,努力营造了团结和谐、安心安身安业的工作局面和良好氛围。

一年来,虽然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理论学习形式单一、及时跟进不够、创新举措不多等问题,还需要向其他先进支部学习。2021年,我们决心在支部建设中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机关党建提出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础工作、推进正风肃纪,重点抓好青年党员的理论学习与教育管理,在建设模范机关中作出新成绩、迈出新步伐。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委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玉门市紧扣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以标准化为抓手,以做成事为标准,采取八字推进法,扎实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催生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主要做法

1.领导联系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精心制定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和推进计划,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指导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制度,落实组工干部每人蹲点包抓1个乡镇、2-3个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铁人精神主题教育、三会一课,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流程复述、现场答疑等方式,引导农村基层党支部对标学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确保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有力。

2.跟踪指导推。精心选取党建基础比较好、发展业绩比较突出的4个乡镇,布设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监控点8个,选定18个农村党建示范点,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图、推进表,细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全市成立8个工作组,重点深入农村监控点、示范点抓培训、抓指导。联系乡镇的组工干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点对点指导抓推进,实打实全程跟进抓提升。

3.查漏补缺改。坚持问题导向、实用导向,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查清摸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重点对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0个移民村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优化调整设置村级党组织36个,专项部署研究解决农村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较大党支部6个。全市59个行政村党组织以标准化为标尺,对照7个方面42个具体规范,逐项对标查漏补缺,逐项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措施,集中解决了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不规范、组织生活不严肃、党务干部业务不精、党建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等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4.对标规范做。各乡镇党委采取一周一学、一学一做、一做一规范的办法,明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严格按照各项具体规范对标立标,对已经规范的制度标准、活动标准、程序标准,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常态化抓好规范落实;对暂时未达到标准的具体规范,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盯上补齐工作短板,有力推动了三会一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展党员等工作创标达标。

5.模拟演练考。精心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模拟演练剧本,对暂时没有涉及到的党支部换届、党支部处分党员、党支部处置不合格党员等规范,采取派员指导、模拟演练、业务测试、现场点评等方式,组织集中演练和业务测试126场次,帮助包村干部、党建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党务干事熟练掌握规定动作,熟练掌握工作程序步骤,为深入对标达标和不断改进提升打好基础,推动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6.倒排进度逼。按照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过、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评的要求,采取周安排、月督查、季汇报的倒逼措施,督促每个村抓细抓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由乡镇党委牵头,跟踪落实党支部按月制定对标自查、对标争创具体任务,按月细化提升措施,按月倒排时间进度,压茬倒逼抓对标、促争创。市委建立常态化述职制度,市委常委会每次听取1个乡镇党委和1个党组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情况汇报,督促任务落实。各党组、乡镇党委每月上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周报卡,常态化倒逼抓推进、提质量。

7.常态督查促。市委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纳入巡视巡查工作内容,结合日常督查考核一体化,加大督查力度,提醒约谈农村党组织负责人8人。市委组织部建立常态化调研督查制度,以监控点、示范点为重点,全覆盖开展督导检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促每个支部规范对标创标。紧盯省委组织部明查暗访、酒泉市委组织部季度互查互学互鉴反馈的问题,确定专人负责督促抓好整改提升。开辟互联网+党建新领域,全市开发建立铁人社区论坛智慧党建云平台,在线监控各级党组织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和标准化指标落实质量。

8.逐项考评验。按照对标自查一项、规范提升一项、考核验收一项、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从对标自查一开始就统筹考虑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考评办法,从11月开始安排各乡镇开展对标自查验收,采取支部自评、乡镇党委考评、组织部门抽查复验的办法,逐村逐支部进行考核验收,目前全市已有26个农村党组织基本达到了标准工作要求,带动其他支部评标达标,形成了党建好不好标准说了算工作好不好发展说了算生动实践。

二、工作变化

1.党建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转变。通过以上率下靠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清单,强化督查考核,坚持不懈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农村党组织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党建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建立市级领导、基层党工委书记联系点制度和组工干部蹲点指导制度,久久为功抓标准、强基础,推动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

2.基本制度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通过组织农村党组织学标立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推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落实由粗放抓向精细抓转变。通过推行两学一做融入三会一课铁人精神融入党员教育,推动了政治建设标准精细化。通过建立《玉门市村级权力清单37条》,推动了民主议事决策的精细化制度化,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为断提升。通过建立铁人社区论坛党建云平台、推行日常督查考核一体化,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提高了农村党建质量。

3.支部组织力由抓住人向做成事转变。通过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训强村干部、选派第一书记、储备后备干部,抓住带头人,提升组织力。通过实施农村党建造血工程,深化三链建设,大力培树富民铁人先锋,落实党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突出做成事,在农村建成45个党员创业示范园、82个党员服务区,培育先锋富民示范户800多户,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明显增强。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投资2400万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消除空壳村薄弱村39个。通过对标整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了组织建设标准化,提升了支部组织力。

4.乡村振兴由单打一向组合拳转变。通过制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打造铁人先锋党建品牌,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服务队、巾帼小分队,打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组合拳,创新三变改革、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赤金镇万亩韭菜基地、柳湖镇戈壁农业扶贫产业园、六墩镇拱棚蔬菜、独山子乡特色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实施强基工程、创新活力网格,将一处跑跑一次服务终端向下延伸,打响了富民铁人先锋党建品牌,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三、经验启示

1.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突出作用导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一套目标、制度、流程、载体、方法。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既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党建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聚焦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旗帜鲜明树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导向,以做事为标准抓标准化建设,杜绝就标准抓标准。

2.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融入中心工作。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和总载体。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重点查找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短板和突出问题,防止与中心工作相互脱节、空对空。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将标准化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抓标准与抓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标准化党建才有支撑力生命力。

3.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注重质量效果。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抓不实、落不细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效果为上,紧盯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的落实,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重在看实干实绩,看农村发展成效。

5.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 篇五

财建[2011]341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战略实施,我国小城镇得到了较快发展,积聚人口规模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在资源能源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增强节能减排能力,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扩大内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二、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创建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管理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绿色重点

小城镇,切实为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示范,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积累经验。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中央政策引导,试点示范带动。通过中央支持试点示范、完善评价体系、明确建设要求等,带动和引导绿色小城镇建设,克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等不良倾向。二是地方责任主体,统筹规划推进。地方政府承担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责任,抓好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组织实施,确保政策效果;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政策导向要求,认真修编行政区域内重点镇规划,并完善配套管理机构和政策措施,予以稳步推进发展。三是加强绿色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小城镇发展,要做好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发展经济、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权益等各项工作。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从加强城镇薄弱环节入手,为更好地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四是注重机制探索,积累工作经验。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检验政策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制度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积累经验。

三、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工作内容

(一)设立评价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绿色重点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对人均建设用地、污水处理率、绿化面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实行量化考核。根据东、中、西部区域的不同,评价指标将有所区别。试点示范镇要根据评价指标相应明确有效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合理布局建设用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能力、引导产业和人口有序集聚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二)探索建设模式,体现特色发展。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和环境基础,分类探索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要保持地方和小城镇特色、保护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避免千篇一律。大城市郊区及城镇密集地区试点镇,要积极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融入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历史文化及旅游景观的特色试点镇,要在挖掘资源优势、统筹保护和开发方面形成好的机制与办法;位于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试点镇,要在增强产业聚集功能与综合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方面积累经验。

(三)完善规划编制,落实建设任务。根据试点示范目标任务及发展模式,编制完善绿色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试点示范镇建设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居住功能与公共服务功能作为主要任务,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类相关建设。制订实施方案,要细化建设任务,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规模、施工方案、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把规划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四)突出绿色生态,保证重点工程。试点示范镇要切实增强节能减排能力,重点开展以下绿色生态设施建设,一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项目;二是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项目;三是商贸流通设施、镇内道路、园林绿化及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五)落实县级责任,统筹项目建设。试点示范镇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对推进绿色重点镇负总责,按照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要落实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积极筹措资金,将更多的政策资源向绿色重点小城镇倾斜;切实抓好工作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重点小城镇的建设。

四、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支持政策

(一)财政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支持试点示范镇建设发展,在符合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向绿色重点小城镇倾斜,支持绿色重点小城镇开展相关工作,完成相应建设任务。地方财政也要切实加大投入,与中央财政资金形成合力,更好地支持绿色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二)城乡建设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试点示范镇纳入项目带动规划一体化实施试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

度。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整合现有各类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项目和资金,向试点示范镇倾斜。

五、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组织实施

(一)循序渐进、逐步推开。2011年将率先在部分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省份选择少量试点示范镇,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有关政策,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2011年试点申报组织工作另行通知。

(二)加强指导,协同推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组对试点示范镇规划修编、实施方案编制、工程质量控制、绩效考核评估等全过程予以指导。地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要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协同推进试点实施。

(三)绩效评价,加强监督。将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纳入财政绩效考评范围和重点镇动态考核范围,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开展较好、试点效果突出的试点示范镇加大支持力度,并作为示范样板予以推广。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建设项目实施效果。

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地方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根据以上实施意见,制订推进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具体办法。试点示范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时向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6.浅析新型城镇化的标准化建设 篇六

潘盛南 齐凯 宋颜香

关希凤

(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山东 威海)

摘要:2015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国家标准委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2960号),明确由山东省威海市等10个地区人民政府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中开展标准化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将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很多试点单位找不到思路,目前仍然停留在国家层面的大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下开展标准的收集整理、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实施推广等工作。因此,文中以山东省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论述威海市如何用标准化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标准化试点 建设

1引言

众所周知,标准化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便利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是全新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山东威海市结合当地特色项目,采取标准化手段,使得新型城镇化的项目建设更加规范,并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形成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支撑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发展。因此文中以威海市为例,提出利用标准化试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开展。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单位提供参考素材。

2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及其标准化现状

2.1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威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立足威海本地特色和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丰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威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2013年威海在全市率先提出实现“全域城市化”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全城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同城化设计,彻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走以城市化带动市域一体化的城镇化新路。为提升威海市城镇化品牌建设,威海市将城中村改造作的重要抓手。威海市按照“拆一片旧村,建一片新城,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把群众利益放到首位,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最大范围动员群众参与,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群众自己的事,成功破解城中村改造的难题,提升了城镇化建设品质,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式。2011年以来威海完成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77个城中村7.46万户的拆迁改造,惠及群众10多万人。威海城中村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威海市城中村改造的先进经验。为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威海市按照“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的目标思路,着力破除市民化的政策体制障碍,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订了《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办法》对本地农村居民户口迁移到重点区域、小城镇等实行“零门槛”,进一步放宽县城和中心城区的落户门槛,让本市更多农村居民及外地高层次人才自愿、有序地进入城市生活。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住得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域农村居民进城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将新落户到城镇的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范围,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

2.2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其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较多,其中与资源配置类相关的基础性、综合性标准共有500余项。主要分布在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资源环境等领域。威海市历来也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在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威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围绕着公共服务、城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制订了一批地方标准,为威海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2015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威海市成功入围。威海市在全面落实《威海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威海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基础上,围绕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推动经济社会市域一体化、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主要板块和重点内容搭建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体系框架,编制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规范汇编》并进行统一推广实施。围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威海市选取了汪疃镇、成山镇等城镇化工作走在前列的小城镇作为突破点进行标准化试点打造,汪疃镇美丽乡村标准化项目、成山镇和赤山集团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3个项目获山东省质监局立项。同时《威海市城镇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规范也正在完善中,这些都将为威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3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要紧紧围绕当地的城镇化工作开展。但从目前威海市标准化工作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还存在明显不足。具体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度缓慢,试点工作人员标准化意识不强,各成员单位沟通不畅,缺乏资金支持,部分乡镇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态度冷谈,积极性不高,个别乡镇领导对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整体联动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体现在现有的城镇化标准覆盖面不够,威海市目前搭建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传承、农业现代化五大领域,涵盖了139个方面。从现有统计结果来看,标准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而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领域标准相对较少,文化传承领域标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再就是部分标准水平不高。现有城镇化标准,尤其是涉及城镇规划及城市面貌建设的标准,标准统一性与地方差异性方面不够协调,标准的制定过程忽视了地方差异性,不利于保护城镇化发展的多样性,部分标准没有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4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工作内容和做法 4.1强化标准,建立符合威海特色的标准体系

一年多来,威海市结合当地特色,围绕威海市政府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推动经济社会市域一体化,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内容,搭建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体系框架,编制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规范汇编》,将威海市特色乡镇及特色文化等内容都纳入到标准体系中,编制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表,完善了框架图和标准明细表,配备了标准文本,该标准汇编收录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共756项,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发放《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规范汇编》1000余套,基本能满足目前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标准支撑。4.2加强宣传,发挥标准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快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市民对标准化的认识,威海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现场采访、专题报道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标准化意识淡薄,对试点过程中标准化工作不够重视等问题,威海市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威海市各乡、镇、街道办分管负责人,各区市、开发区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都参加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人员标准化知识水平,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4.3注重示范效应,打造当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经验

为强化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建设经验,威海市在三个领域确定了牵头示范带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围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项目的内容牵头搭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以威海市、区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馆、美术馆为中心,在城乡基层设立分馆,并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了镇级、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二是农业现代化领域,文登区作为现代农业花生标准化种植试点牵头部门,围绕农产品开展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制定了一套标准体系,正在广泛推广使用,已初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领域,成山镇打造的海洋文化、民俗文化、海权文化和赤山集团的荣成盛泉养老标准化示范项目为牵头,深入挖掘威海市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目前,养老标准化示范项目已通过验收,初步建立的标准体系正在辐射带动其他新型城镇的养老产业发展。4.4加强调研,开拓新型城镇化试点新思路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走访调研,根据威海特色和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威海市不断完善试点目标任务,选取了威海市张村镇和成山镇两个具有特色的乡镇,围绕着市民化行动标准化、产城融合行动标准化、县域城镇化行动标准化、绿色城镇行动标准化、文化传承行动标准化、设施建设行动标准化六个方面开展试点项目展开工作。坚持“以点辐面”的工作思路,结合张村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农村厕所改造项目,成山镇的集观光旅游服务一体的茅草房式渔家乐一条街等项目作为“基点”,总结并规范该“基点”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优势做法以标准的形式规范,通过实践检验,已初步转化为有关标准,建立有效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4.5围绕试点工作,自拟评估指标

以下是威海市自拟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总体考核评估指标,可供全国各试点单位建立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一是人员配置情况考核指标。政府高度重视,有相应的文件规定,建立了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机制,各有关人员分工明确。二是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考核指标。有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牵头单位,并配备标准化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按照要求定时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各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三是具体工作完成情况考核。(1)对建立的标准体系考核,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适用性强,并对体系的有效性、系统性、协调性进行考核。(2)对标准体系内的标准覆盖率进行考核,涵盖的标准是否齐全完整,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的数量。(3)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建设经验或模式,考核辐射带动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情况。四是项目保障措施情况考核。对从事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的人员和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要有专职标准化人员,对上级拨付的经费使用规范合理。五是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经验模式的可推广和实用性进行考核,对试点的单位和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化建设情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5加强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由于新型城镇化标准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议承接项目的试点单位应积极的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保障,确保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在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大框架下,结合各试点乡镇当地状况,对标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要加强宣传发动,加大力度开展标准培训,加快推进标准的实施,同时,开展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围绕特色产业或特色做法制定一批威海市地方标准,及时将试点乡镇的好方法、经验以标准的形式纳入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中,用于指导试点建设,依靠标准推动试点项目的实施,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二是要加强各部门联系沟通。要充分发挥标准化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畅通互通联动渠道,积极推行新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通过局部点的项目实施带动整个体系的运行,建立一个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体系,依靠标准化推动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有序发展。三是要认真做好体系评价。围绕标准化基本要求、标准体系建立、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的实施和持续改进、试点工作的推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地特点,按照有关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试点工作开展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不足,按实施方的时间安排,做好试点验收准备工作,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潘盛南 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电话:0631-5897037 手机:*** 邮箱:pansheng0535@163.com

上一篇:施工影像资料管理制度下一篇:东方国际酒店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