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4-07-06

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共5篇)

1.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一

开拓奋进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

——在2010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宾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杨 健

(2011年1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总结“十一五”以来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表彰2010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签订2011年度有关工作责任状。下面,我就“十一五”以来全县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成果辉煌,全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十一五”城镇化规划,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县城镇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至2010年底,全县城镇化率达35.3%;县城和小集镇建成区面积分别达5.26平方公里和6.74平方公里,同比增7.13%和10.67%;与“十五”末相比,城镇化率提高了7.33个百分点,县城和小集镇建成区面积分别增加1.06平方公里和

2.44平方公里,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城镇化目标任务。

(一)“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加大县城开发建设力度,旅游城市创建步伐明显加快。一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十一五”以来,我们建成了日供水能力1万吨的宾川县第二自来水厂,完成了城区30余公里供水管网的改造,修建了40米宽、总长1533.6米的南苑路南段和桔乡路以及20米宽、总长1512米的鑫福路和政通路,对小辛村老桥、老城区佛都路、青年路、金园路、宏强路北段和正中路等道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金川路、仁和路二小段道路建设,新建了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2010年,完成了总投资7403万元、近期设计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宾川县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并投入运行,进一步保护了县城生态环境;在县城南片区投资1550余万元,新建了总建筑面积11850平方米的宾川县客运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我县的客运能力;启动实施了金叶路及其延长线、景观大道、金川路延长线、政通路延长线等道路建设工程和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完成了五星级酒店的规划设计和土地出让等前期工作;市政广场土石方回填、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建设力度,有效提高城市聚集能力。在全面完成金牛南片区一期房地产开发建设,建成金楠苑居住区的基础上,共投资近2亿元,完成了供销街片区第一期和第二期、客运站住宿区、耀城财富中心、河滨小区、茂华盛景的开发建设,共开发建设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与此同时,投资约1.2亿元,在金牛南片区和县城北片区共收储土地1187亩,为城市提

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每新建一条路和开发一个小区,就配套建设公共绿化和安装照明设施。目前,县城内共种植行道树6085棵、草坪14116平方米、灌木76755平方米;共安装路灯1919盏。为突出宾川绿化特色,我们编制了《宾川县城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对县城规划区内道路进行了绿化配臵,选取适宜宾川气候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依照规划,积极推进景观果城建设。现已完成了金牛路、全球通大道、南苑路、佛都路中医院至建设银行、桔乡路和金达路等路段的景观果树换植,共种植各种果树2582棵。今年,我们还将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继续把特色景观果城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和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同时,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2010年,我们投资44万元,在金牛路和中心街安装了跨街灯光广告,并制定了《宾川县夜景灯光亮化工程实施方案》,对临街主要建筑物实施夜景灯光亮化,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目前,我局和县医院、金牛镇政府、县妇幼保健院、县国税局、县工商局、县农业发展银行、佳禾酒店已实施了亮化工程,县电力公司、县建设银行和县公安局办公楼及金牛标志的亮化工程将在2011年春节前完成。夜景灯光亮化工程的建设,必将为旅游城市创建增加新的亮点。

(二)“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抓好了住房保障工作,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大力实施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努力使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城镇居民、归侨侨眷、乡镇中小学校和卫生院职工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住房。按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每套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的城镇廉租住房建设标准要求,2008年,我们启动了全县城镇廉租住房的建设,并于2009年1月,建成了投资264万元、总建筑面积2106平方米、共42套的首批城镇廉租住房;于2010年6月,全面完成了2009年度总投资3840万元、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共640套城镇廉租住房的建设;2010年度总投资2520万元、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共360套的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已竣工面积10800平方米、完成投资1965.6万元,分别完成了总建筑面积的60%、投资总额的78%,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目前,已按程序安排了700余户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城镇家庭入住廉租住房。二是认真调查核实全县城镇住房保障家庭底数,及时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切实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承租能力。目前,共向409户符合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的保障家庭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60余万元,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三是大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努力使困难农户都能住上抗震安居房。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3353.77万元,共完成了13382户农村民居的改造,其中:投资2585.77万元,完成了12582户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投资768万元,完成了800户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使改造后的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明显实绩。一是组建了规划管理股,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抽调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规划管理队伍;加大对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城乡规划管理

法律法规;加大规划巡查力度,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二是成立了宾川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自2009年9月起,对城乡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查,严格规划审批管理。三是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1+6”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重新调整了宾川县城市功能定位,修编了鸡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了东城区(桑园河以东)共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化规划和给排水规划,现正抓紧修改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开展侨乡文化城、县城“两馆一场”和县城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乔甸镇、宾居镇、州城镇、力角镇、鸡足山镇、平川镇、拉乌乡和钟英乡等8个乡镇及3个华侨农场总体规划的编制,完成了拉乌乡的碧鸡、箐门口、来凤溪和拉乌、平川镇的古底、石岩、盘谷和李子园等8个重点行政村村庄规划的编制,完成了金牛镇的太和村、下窝铺村、溪河村、李相村和彩凤村、平川镇温泽村、力角镇乌龙位村和鸡足山镇官宅村等8个重点自然村及金牛镇团瓢村和江干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为实施城乡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推进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是积极配合各乡镇加快建设特色小城镇。积极推进乔甸海稍鱼村开发建设,培植特色饮食业;按程序完成了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约413亩土地的征地工作,并向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提供建设用地204.46亩,用于山门停车场和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鸡足山旅游小镇建设;协助钟英乡完成了新乡址的选址和

规划编制工作,并切实抓好钟英乡乡址搬迁各项建设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控制,确保了钟英乡乡址整体搬迁工程的圆满完成。二是积极协助有关乡镇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助州城镇、平川镇和大营镇萂村开展了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为进一步发展好特色小城镇提供了定位依据。三是拟定了小城镇以奖代补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2009年,在实施小城镇建设改造提升工作中,按照实施意见对乡镇实施改造提升工作进行认真指导和检查验收,进一步提高了各乡镇改造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为2010年此项工作的开展和即将实施的中心集镇建设工程奠定了基础。四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十一五”期间,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整合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及有关项目资金,指导金牛镇、州城镇和宾居镇进一步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村庄道路和庭院的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扎实开展农村住房改造,积极建设村庄文化室、卫生所和娱乐场所,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设施,大新小康示范村、白庄小康示范村和清河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顺利通过了州政府的考核验收。

(五)“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抓好房屋和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更为规范。按照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对2008年1月1日以来,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在50万元以上(含

50万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重点从施工图审查、规划许可、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工程实施、商品房预售许可和房屋权属登记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检查,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强化项目监管,维护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10年,我们积极参与“7〃9”、“11〃2”地震恢复建设和校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和监理工作,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确保了地震恢复建设工作和校安工程D级危房改造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积极开展房屋普查登记工作,全面完成鸡足山镇新川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677户小湾水电移民的房屋登记工作,明确了各水电移民搬迁户的房地产归属,为安定移民,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六)“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始终保持整洁干净。2007年,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大队,探索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严厉查处影响市容市貌和故意损坏公共设施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容市貌整洁,保护公共设施安全;积极推行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责任制,确保县城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及时检修照明设施,确保照明设施正常使用,方便群众夜晚出行;适时对绿化设施进行修剪、施肥、浇水和锄草,保持树木和花草的良好长势,充分发挥其美化、优化环境的生态效应;定期不定期清扫县城外围道路、清除死角垃圾和打捞河道漂浮物,进一步净化县城环境卫生;积极开展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贴小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规范车辆停靠和占道经营行为,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洁,为创建省级甲级卫生县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十一五”时期,我们切实加强全系统队伍建设,全系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全面实施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机关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通过扎实开展“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一”主题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局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勤政廉政意识明显提高,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全系统人员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至2010年底,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4%,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92人,二级注册建筑师3人,二级注册结构师2人,监理工程师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14人,占职工总数的52%;全县共有二级注册建造师52人,建造员45人,造价员16人,安全员47人,质检员47人。全系统干部职工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全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行政,向长期以来在各自岗位勤奋工作的全体干部职工、各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前景令人振奋。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全县城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县城规划仅完成了总体规划、部分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还有部分专项规划未编制,未能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各乡镇也只完成了少部分重点行政村和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明显跟不上城乡建设的步伐,难以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二是建设用地收储困难。由于我县农业亩产值较高,致使土地征用成本相应较高,土地征用中,群众工作难做。同时,受国家现行土地政策的制约,土地征用后,报批困难,导致我县建设用地困难,影响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县财政拨付,受我县财力制约,投入资金有限,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维护困难,需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探索城市建设的新路子。四是违法建设现象突出。少数群众,尤其是规划区内的群众,规划意识不强,不批就建、少批多建、乱搭乱建等违法建设行为时有发生,还需进一步加强规划宣传,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五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受人员和经费的影响,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难以高效优质地开展。六是部分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主动性不高,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这些困难和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扎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推动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

再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们快速推进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国家和省、州党委、政府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突出廉租保底、公租解困、农村改危、地震安居四个工作重点,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为我们加快城乡住房建设,努力实现全县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带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二是随着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和大理滇西中心城市“1+6”规划的实施,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完善县域镇村规划体系,提供了重大契机,并为我们进一步做特小城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国家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们大力实施中心集镇、中心村和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美乡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城镇化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县委十届九次全会、县政府十五届三次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县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县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县住房和

城乡建设,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全面完成2010年360套180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297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300户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扫尾工作;按上级要求,完成2011年州下达我县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年度建设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好2011年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

二是进一步加大县城开发建设力度。协助有关部门启动县行政综合办公区、滇西果蔬中心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力争启动“三馆一场”建设,全面完成金叶路、政通路、侨乡路、金川路、明泉路和鑫福路延长线道路建设工程,完善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加大侨乡文化城和县城公园招商引资力度,扎实推进县城南片区规划建设,启动城西市场和五星级酒店建设,加快鑫贸盛世小区和供销街片区三期房地产开发,进一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力。同时,加大城投公司融资力度,推动城市建设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

三是进一步提升县城整体形象。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工程,推进特色景观果城建设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广实施夜景灯光亮化工程,有效提升城市品位;抓好县城环境卫生整治、公用设施维护和县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县城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巩固省级甲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

四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加大对占道经营,尤其是夜间烧烤摊点和青年路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加强规划巡查,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时查处损毁、盗窃市政公用设施的各种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市政公用设施安全。

五是进一步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1+6”规划的有关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作用,抓好县城北片区规划论证和西片区规划控制工作,拓展县城发展新空间;完成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加快县城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并按照村庄规划年度编制计划,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不断完善城乡规划。

六是进一步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完善小城镇建设改造提升奖补机制,加快推进鸡足山旅游小镇开发,指导平川、力角、州城、宾居等镇实施好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努力构筑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建设体系。

七是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并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全力推进中心集镇、中心村和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秀美村庄,构建和谐社会。

八是进一步加强房屋和建设项目管理。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规划审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生产、建设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和房屋权属登记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和

房地产市场秩序。

九是进一步抓好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确保更好地完成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廉政教育等工作,树立干部队伍风清气顺的良好形象;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掌握政策理论、增强工作本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突出治庸治懒治乱,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建设“群众满意机关”。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1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前景令人鼓舞,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团结干事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开创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创佳绩!

春节将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2.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二

点要克服四种意识,解决四个问题:

一、克服越位意识,解决履职水平不高的问题。

要提高政协的履职水平必须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性,主要是“三新”:一是政治协商要有新思路,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都要盯住不放,把协商体现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协全委会的协商作用,加强常委会的专题协商和主席会议的重点协商,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政治协商格局,使协商的内容有新的充实、形式有新的发展、成果有新的提高,真正做到集中民意、反映民智、增进共识。二是民主监督要有新举措。要拓展民主监督的内容,丰富民主监督的形式,健全民主监督的机制。在监督中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专题监督、委员提案、参与检查、组建民主评议小组、应邀推荐委员担任监督员等形式,提高民主监督的约束力。密切与党委、政府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三是参政议政要有新拓展。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它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要注重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特别是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点内容,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活动,提出有见解、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参政议政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虑得深、谋得准,真正发挥人民政协在参政议政方面的独特作用,使我们履行职能的工作真正体现“为科学发展而谋,为人民利益而呼”。

二、克服添乱意识,解决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力度不大的问题。

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怕添麻烦的意识,致力做到政治协商以促进发展为中心,民主监督以促进发展为主题,参政议政以促进发展为重点,始终坚持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紧紧围绕突破发展中的产业建设、水电开发、城镇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写出高质量的调研视察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创办企业、优化环境、争做贡献。

要进一步加强同委员的联系,团结各界人士,利用政协大家庭这一纽带集中智慧,广纳群言,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致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克服守旧意识,解决创新不够、活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要从抓观念转变入手,确立一条好的工作思路,即“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虚实并举、谋求发展,在‘活’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好’字上见成效”。一是在开好政协例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新途径,谋划举行议政日和提案办理评议会,邀请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提案人、承办单位负责人参加,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二是对全体委员进行集中培训,既讲政协理论知识,又讲经济社会形势;既讲政协提案要求,又讲服务发展;既讲委员权利,更讲委员义务。统一思想,改变观念,切实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三是加强兄弟政协之间的联谊活动,积极参加联谊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工作创新上做出突破性进展。

四、克服自满意识,解决政协组织发挥作用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发挥政协“场所”作用,促进多党合作。积极支持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参与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积极搭建参政议政平台,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理归纳,报送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党政决策和改进工作的参考;鼓励和支持各团体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提案,加强促办,抓好落实。二是发挥界别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突出界别特色,发挥界别优势,政协机关要研究建立为界别活动提供服务的工作机制,努力使政协的界别活动更加经常,更加规范,更加有效。三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增强政协履职实效。要为委员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首先,政协委员大多是兼职,工作在某一条战线、某一个部门,对全局的工作了解不多,必须为他们知情明政提供帮助。其次,要改变过去多数委员每年只参加一个会的状况。再次,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鼓励委员讲真话、报实情。四是发挥政协机关的保障作用,做好为履行职能服务的各项工作。大力加强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增长做好政协工作的才干和本领。不断增强协调、协作能力。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政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政协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交流不畅的实际,加强干部的选拔、交流、任用,改善政协干部队伍结构。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需要解决改革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给人民政协工作也

3.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三

总书记指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办既是保障中央决策落实的前哨,又是党中央的后院‛。栗战书同志去年9月在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充分发挥„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好‚巩固后院‛的作用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党委办后勤工作的经历,谈几个观点。

一、立足新定位

‚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是党中央对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新定位、新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及相关领导也对市委办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做好机关后勤保障与服务,就应该要立足新的定位,高标准、严要求。

(一)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服务市委和办公室的“巩固后院”。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总书记的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邃、文风朴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新一届党中央执政理-1-

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领导工作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当前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标准、严要求,争创“四优”走前列。为了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实现五个‚走前列‛的目标任务,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决定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当好‘五员’作表率、争创‘四优’走前列‛活动。‚四优‛(即:流程制度更加优化,工作成效更加优质,团队建设更加优秀,环境秩序更加优良)既是对市委办及各部门(科室)的要求,同时也涵盖了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市委及办公室对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明确的要求和定位。我们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准确把握新的定位,把后勤工作做到‚前面‛,真正实现‚四优‛和五个‚走前列‛的目标任务。

二、适应新形势

市委机关大院占地50余亩,在此办公的单位70余家;原市委机关宿舍区占地余亩,有住户700余户。市委办长期承担着市委机关大院和宿舍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作量之大、各种事务之琐碎可想而知。要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就必须依靠专业、科学、高效的管理。年,前进社区成立;2012年,宜宾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挂牌成立,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机制还有待完善。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机关后勤工作新要求看,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必须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的商品化、运作的市场化和资源的社会化。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必然要求。第一,后勤服务社会化,是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服务供给主体单

一、服务供给效率不高、服务运作成本较高、后勤服务效益低下、后勤服务市场化不足、后勤服务更新提升缓慢‛等问题,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第二,后勤服务社会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合适的后勤服务的供给主体,商定有效的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供给的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有助于实现后勤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增效。第三,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就要承认勤服务的商品属性,通过市场之手来实现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的有机统一。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几点思考。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场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应该要结合宜宾经济

社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市委办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这一命题,并有所作为。一是要分步骤、分阶段确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应该是转变思想观念,转换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从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实行集约经营、有偿服务,达到减员增效,提高保障效益的目的。中期目标是初步建立后勤服务经营实体与社会服务市场的双向交流、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最终目标则是将后勤服务全面推向社会,纳入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和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前期,我们已经对原机关宿舍区的水网、电网进行了改造,初步实现了社会化管理。下一步,可以考虑将市委机关大院的绿化、卫生、保卫以及公务用车等逐步推向社会。二是要转换服务方式的运行机制。管理职能由管理部门承担,服务职能由服务单位承担。完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使后勤服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三是要依托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趋势。依托社会,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属于社会服务保障的事情交给社会,就是要依靠社会办后勤,促进服务联合,参与市场竞争,以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三、创新新做法

综上所述,机关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定位和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体制、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

作为具体从事后勤工作人员,下面,我结合当前的工作,仅从工作举措创新方面谈几点我的想法。

(一)进一步加强后勤理念重塑。要彻底纠正后勤工作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彻底驱散后勤人员自我边缘化的心理‚阴霾‛。开展一次‚后勤工作再认识‛的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光荣感,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机关后勤工作新理念。一是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树立‚追求完美‛理念。继续做好水电气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房屋与固定资产管理、大院秩序管理、绿化卫生、维稳综治、安全消防、值班执勤、监控巡逻以及工会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各部门、科室和广大干部职工。二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豫事而立‛理念。后勤工作同样需要提前谋划,要‚当好党委坚强‘前哨’‛,围绕市委和办公室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大局、主动服务领导,加强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变领导要求为提前谋划,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强化高效服务意识,树立‚第一时间‛理念。后勤工作十分繁杂,要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高效团队,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后勤事务管理。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错。要提升服务的效速和质量,必须加快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当前,主要有三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中、省、市的相关规定,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规定条款,把政策研究透彻,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全面梳理现有的管理制度,包括现在正在执行的、已经失去操作性没有执行的、约定成熟默认执行的,及其操作流程,全面摸清家底,理清、理顺各类关系。三是结合相关的规定和后勤工作实际,集思广益,按照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更严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公务接待、基建维修、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重要、敏感领域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4.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四

推动全县发展环境再上新台阶

—在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贤清

(2007年9月20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大会,主题十分明确,就是动员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要素”的理念,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以追求卓越的勇气,以一抓到底的决心,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面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为“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五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这一战略目标,营造优美宜人、安定和谐、开放文明的发展环境。今天的大会规格高、规模大,就是要向全县人民表明县委、县政府创优发展环境的态度和决心。前面,梅生、祥云两位同志分别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剖析,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平同志宣读了《新干县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刚才,县工商局就优化发展环境作了典型发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了表态发言,各执法执纪部门和创卫6大片区、9个专业组分别作了书面发言,希望各部门信守承诺,言行一致。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践证明,现代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资、促进创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发展潜力。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机遇。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唯有发展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致力于发展的同时,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着力改善硬环境;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软环境。通过几年来全县上下的艰辛努力、创新实干,我县发展环境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获得了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投资江西——首届投资环境最佳县(市、区)”称号,2006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安全感调查公众满意县第二名,今年上半年又被评为全省第一名。更为可喜的是,“环境是最大的品牌”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县上下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也是我县这些年来有较大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成绩面前,我们可以自豪,但切不可自满,更不可估计太高。应该清醒地看到,环境建设尤其是软环境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最近,从有关部门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我县的发展环境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方面,与进度要求相比,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少数单位和部门对创卫工作存有厌烦畏难情绪,导致工作进展不力;广大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还需要下大力气提高,这也是我们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机关效能建设方面,办事效率低下、行业不正之风、基层“四乱”等问题近段时间又有所抬头,甚至有反弹的迹象,突出表现在:一是服务水平偏低。一些职能部门仍然习惯于把管理与服务割裂,缺乏服务意识,重管理轻服务,以管理代服务,只管理不服务,“衙门”作风严重,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玩权弄术,为难群众,刁难企业。二是行政效能滞后。一些部门开放意识不强,执行政策死抠条文,脱离实际,照抄照搬,程序烦琐,推诿扯皮。三是“四乱”屡禁不止。少数单位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甚至个人化,有的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有的以权谋私,搞钱权交易,吃拿卡要,群众和企业是敢怒不敢言。最近,经县纪委初步核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一名副科级干部,任职时间仅仅一年多,就胆大妄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有关单位所送现金和购物卡共计4000多元,收受礼金2000多元。四是正气有所减弱。有少数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光琢磨人、不琢磨事,自以为是“地下组织部长”,到处传播小道消息,散播谣言,挑拨关系,混淆视听,甚至恶意中伤他人,等等。这些问题尽管是一些苗头性问题,但如果任其发展蔓延,新干开放文明的形象就可能破坏,全县的发展就可能受到损害,加快发展的步伐就可能受到干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必须坚决予以纠正。从大的范围看,沿海地区正在以更高的标准和从更高的层次上创造环境品牌,形成新的优势;我县周边县市都在下大力气提升环境建设的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存在的“环境差”。南昌被世界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的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动感都会”;新余市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深得客商好评;鹰潭市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12个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之一,等等。新一轮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是综合素质、效率、诚信水平的竞争。机遇选择环境,环境带来机遇。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把治理、巩固、提升、创优发展环境当作加快新干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新干“品牌”来打造,努力为“和谐创业、富民兴干”营造一个包容性强、亲和力强、创造力强、诚信度高的发展环境,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各项任务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机关效能建设是当前我县创优发展环境工作的三大重点。总体要求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常抓不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在工作力度上再加大,在内容上再丰富,在措施上再创新,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全县发展环境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一)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构建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现在的创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破难的阶段,明年6月,要迎接市爱卫会的初检。要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创卫任务,全面达到创卫标准,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定实现创卫目标不动摇,克服厌烦情绪、畏难情绪,精神再振奋,精力再集中,对照目标集中整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倒排时间限期达标,落实责任确保实效。有关具体工作,刚才梅生同志做了很好的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硬件和软件的问题。

在硬件方面,要加快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六大片区、路段责任单位要共同发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抓紧抓好县城小街小巷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和水冲式公厕等环卫设施建设步伐,确保年内基本消除裸露地面,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管、建设、工商、交警等职能部门要联合执法、协同作战,深入开展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活动,重点整治“六小”行业、建筑工地、专业市场、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问题,规范公共场所秩序,清除卫生死角,全面净化、美化县城环境卫生,确保到年底县城环境基本达标。金川镇28个自然村创省级卫生村工作,是整个创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镇村两级干部和各帮扶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要乘势而上,突出环境卫生整治这个重点,突破改水、改厕这个难点,广泛开展村民卫生教育,加快构建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年内通过市级考核验收,明年3月份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拿到我县创国家卫生县城的第一张“入场券”。创县级卫生墟镇工作,今年以来各乡镇的工作力度很大,墟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作上时紧时松,环境上时好时坏”的问题。要持之以恒,在继续深入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来,确保年内各乡镇基本达标。

在软件方面,要强化管理,提高广大市民文明卫生素质。城市管理要坚持严格执法,敢于碰硬,对乱扔垃圾、占道摆摊、乱停乱放、违章搭建等“老大难”问题,重拳出击彻底整治。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从细节入手,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提升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要常抓不懈,定期消杀,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达到国标。开展健康教育一直是创卫工作的薄弱环节,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城区各学校、医院、企业、社区都要积极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市民的健康教育意识。从10月10日起,城区将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和抛撒冥纸。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这一规定,并教育好亲朋好友,引导全县人民逐步破除这一陋习,为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作出表率。

(二)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工作成绩的综合评价。事实证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确保年内荣获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县城)称号,三年内进入江西省文明城市行列。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也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和机关效能建设这三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县的创建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前,要立足于全面达标,紧紧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强化整改,整体推进,突出抓好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提升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最根本、最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抓、抓持续。各部门、各行业、各群团组织,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以宣传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坚持分类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在参与中提高文明素养。全县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争做好干部、好职工、好学生、好公民。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个市民都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共同树立全社会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市民遵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各项创建活动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活动。要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并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学习制度,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内容。要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行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营造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要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新干”建设。

三是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进一步繁荣城市文化事业。城市的魅力,是文化的魅力。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的名片。要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规划建设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已有各类文化体育设施,能开放的要全部向市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经常性开展有新干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的现代文明修养。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不仅要有自身的物理特征,还应该有自己内在的精神。这种精神首先是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高度自觉。要在全县各个层面继续深入开展“新干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狭隘思想,牢固树立“争创一流、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意识,激发全县人民勇攀新高,塑造新干精神,增强新干发展的内动力。

四是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创建文明城市,活力在基层,关键在基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文明社区是文明城市的基础。创建文明城市,首先要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楼院等活动,推动社区内各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全面整治社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活动。要加快“平安社区”建设,维护治安秩序,提高群众的安全感,真正把社区建成服务便利、秩序安定、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管理先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以统筹城乡文明发展为目标,继续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并与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县级卫生墟镇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广大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城乡文明建设协调并进。

(三)努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前面祥云同志通报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一是执政为民的思想不牢的问题。少数干部“官念”太重,私欲太盛,杂念太多;二是角色错位的问题。有的人提起破坏环境的人和事来咬牙切齿,自己却不履行职责,甚至还在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三是保障措施落实不够的问题。对损害环境的人和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所谓的“高压线”不通电,致使有些人有恃无恐,迎风而上。干部是一个地方最大的环境,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最显著的形象。每一个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摆正位子,树好样子,忠于使命,恪尽职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机关效能建设要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服务好全县经济发展为目标,按照“巩固、深化、规范、提高”的要求,以责任、效率为重点,以行政效能监察为主要手段,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向纵深发展。这里,我着重强调三点:

第一,管理就是服务。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其实质就是机关工作人员如何提高服务能力,搞好管理的问题。什么是公务员?公务员就是为公众服务的人员,为纳税人服务的人员。虽然机关效能建设搞了这么多年,但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思维观念还是转变不过来,仍旧思想错位。我们这些有着公务员身份的执纪执法部门,主要从事的确实是管理工作,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个管理不是让我们去“管主人”,而是替主人“管事务”,解难题。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管理就是服务”。脱离服务这个主题,管理者就很容易本末倒臵,把自己摆到主人位臵,把企业和群众臵于从属和服从地位,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工作态度生硬、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办了事要讲求利益回报,等等。我们要认识到,企业和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企业发展、经济发展,才有我们这些公务员生存的氧气和土壤,才有我们存在的必要。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执纪执法部门,一定要用优质服务的理念解决好“服从谁”的问题,用主动服务的理念解决好“方便谁”的问题,用贴心服务的理念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服从谁,就是要借鉴先进地区的好做法,认真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归并的及时归并,最大限度地缩短企业与我们政府机构打交道的时间;对重点急办项目,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对需要延时办理的,要主动加班加点实行延时服务。方便谁,就是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规定,31个县直单位的186项服务项目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受理和办理,不允许出现“两头跑”现象;对涉及多个部门或窗口的审批事项,要继续探索完善一家受理、联动审批制度,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要推行代办员制度,在各乡镇和工业园区聘请熟悉中心办事流程的代理员,将服务阵地前移到基层和企业,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老百姓。为了谁,就是有些事情按照规定行不通,不能简单地告诉企业和群众此路不通,一堵了之,而应该想方设法告诉他们“此路不通哪里通”。有些事情政策规定有弹性的,我们都要想方设法用到极致。容易的事人人能办,难办的事办成了,才说明你真有本事、有水平。这几年来,工商部门在服务全民创业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种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值得各部门尤其是县直单位学习借鉴。

第二,制度在于执行。我县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之初,就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八项行为规范制度,出台了《新干县影响优化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可以说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有些单位在执行制度上做得很不错,比如县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和出台进区项目申报联合审批等办法,不仅方便了客商和群众办事,而且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再比如县供电局,对机关工作根据岗位不同进行责任细化,先后出台了270多项行为规范,使整个供电系统犹如一架精密机器有效运转。相反,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在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制度方面不尽人意:一是照搬照抄,不结合单位实际,制度挂在墙上成了“聋子”的耳朵。比如简化审批程序这件事,一些单位只见嘴动,不见行动,明放暗不放。再比如岗位责任,只有条条杠杠,没有细化的措施,造成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二是尽管有执行,但执行不彻底,只管时间不管事项,充其量是上下班签个到,至于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是不闻不问。三是对违反了机关效能制度的,尽管有执行措施,但一味“心慈手软”,落不下板子。这些年来,效能监察处理的人和事,90%以上都是由县效能投诉中心处理的,部门单位处理的不到10%。制度其效力关键在于执行,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我多次讲过执行力的问题,把制度执行到位,就是增强执行力的表现。会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对机关效能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回头看”,认真梳理,查漏补缺,细化操作,增强针对性、操作性、合理性,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配套、行之有效、无缝隙责任链条,努力形成一套“有所为”的激励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有所为”,就是要对那些敬业精神强、工作认真负责、执行制度坚决的同志,论功行赏,既要在福利待遇上与其他同志拉开差距,更要在政治上选拔重用。“不愿为”,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境界、工作理念,使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成为广大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不敢为”,就是要坚决执行失职追究制度,不搞下不为例,同时,举一反三,追根溯源,汲取教训,使人人受教育,个个有触动。“不能为”,就是要将机关效能建设的八项制度,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细化再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第三,整改才能提升。只有总结才能提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对近年来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看看各自做了多少贡献,还有哪些差距,对问题要进行逐项排查,分门别类,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的方法和时间,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整改中,要围绕“落实责任、提升效率”这个主题,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深入开展重点科股室测评工作,切实解决“中梗阻”的问题。现在我们有些单位的中层干部,上糊弄领导,下索拿卡要,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这也是今年以来环境问题“抬头反弹”的核心。必须痛下决心,彻底整治。要坚持纠建并举,重点抓好“一化三制”。“一化”,即行政行为法定化,从程序、审批、收费、处罚到执法责任、科室内部管理,全部实行法定化。“三制”,即建立岗位双向考评机制,年度考核时,不仅要上评下,更要加大下评上的力度;推行定期轮岗制,同一股级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都要轮岗,从事人、财、物管理,负责证、照、牌核发的股级以下业务员,也要定期交流轮岗;完善用人机制,畅通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渠道,优秀者晋升,不合格者淘汰,使单位中层干部工作有压力,竞争有动力,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对“一化三制”的实施,由组织、人事和机关效能三家牵头,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开。二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两个平台建设,切实打造好“绿色通道”。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办事的两个平台,要根据运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建设,真正将其打造成我县一条便民利企的“绿色通道”。要确保进驻,凡纳入中心办理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执行一个窗口对外,确保厅内办结,原单位一律不得再行办理。要授权到位,服务中心不是机关单位的“挂号处”,决不允许出现人进权不进,明进暗不进,“前店后厂”,“两头办理”的问题。必须按规定对“窗口”充分授权,如需部门主管领导、主要领导把关签字的,一律到中心把关签字。要强化监管,中心自身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和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项监管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窗口单位要加强对进厅人员的教育管理,引导他们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规范办事程序,完善服务措施。三是与民主行风评议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创建“人民满意机关”活动。当前,各单位正在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现在正处在整改工作阶段。要把这项工作与机关效能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要突出优质服务这个核心,以组织管理、服务内涵、服务机制、服务创新为重点,引导机关干部比爱民之德、比亲商之情、比服务之效、比创业之绩,争当群众的贴心人,争当加快发展的带头人,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机关,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取信于民。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创优发展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形成上下互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乱抓;抓而无效,等于白抓。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确保环境建设有序务实高效推进。一要强化领导。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机关效能建设这三项重点工作,县委、县政府都分别成立了由县级领导干部分口把守的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组织观念,无论是块块还是条条单位,都要坚决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决不允许寻找借口各行其是。各专业工作组要明确自己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县四套班子领导要经常深入到创建第一线,靠前指挥,做优化环境工作的坚强后盾。创优发展环境主体在机关,关键在干部,核心在班子。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创优发展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来抓,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教育好班子,管理好队伍,通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各项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同志,落实到每个环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二要整体联动。无论是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还是机关效能建设,都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需要全县上下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增强全局观、整体观、长远观,坚决克服部门主义、本位主义,自觉服从优化发展环境这个大局,做到主动找准位臵,认真履行职责,凡是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事情,就要坚决执行、主动落实,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部门之间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凡是涉及多个部门、多家单位的事情,都要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都见效。对一些重点项目和难点问题,要合力攻坚。尤其是那些交叉扯皮多的问题,容易产生漏洞的环节,要注重沟通联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一切为发展放行,一切为发展让路,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声音一股劲,唱响创优发展环境的“大合唱”。

三要广泛宣传。创优发展环境的基础在群众。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机关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努力营造优化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新闻媒体对优化发展环境各项工作要进行跟踪报道,既要重点进行正面宣传,更要敢于曝光反面典型,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利用简报、新闻稿件等形式,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以扩大影响,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和支持。要深入开展“行风热线”活动,单位主要领导要在“行风热线”节目里进行解答,并提出整改意见。县里还将各单位参与“行风热线”的表现纳入考核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内容。只有当“维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思想真正深入人心时,当“破坏环境必遭千夫所指、得不偿失”的氛围真正形成时,才是新干发展真正腾飞的开端。

四要讲求实效。我们搞创建,抓效能,不只是为了拿牌子、争荣誉,而是以此为载体,真正使新干的发展环境更优更好。文明是积淀,而不是突击;创建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因此,优化发展环境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往深里做,往实里做,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真抓实干,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问题上,放在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上,放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上,放在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上,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见成效。要坚持“快”字当先,“敢”字当先,以人为本,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五要强化督查。县创卫办和县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牵头单位的职责,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县效能办要加大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监察力度,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查访与纠治相结合,始终保持对危害发展环境行为的强大威慑。不管什么人,都要一追到底,除害务尽,不搞以观后效的从长计议,不搞下不为例的从轻发落,不搞以功抵过的姑息纵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要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到位。要继续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活动,进一步改进评议方法、完善评议机制、强化评议过程监督和结果的运用。要按照群众满意、客商满意的标准,把优化发展环境情况作为衡量各地各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评议后五名的部门,属县管单位的给予谈话亮黄牌;属条管单位的,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诫免或调整。今后,哪个单位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出了问题,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更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优发展环境就是一场革命,任何一场革命,都是要有阵痛的。没有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就不可能实现发展环境的“凤凰涅槃”。我不希望在座的任何一个干部因为发生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而把你拿下,将你挪位臵。

5.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五

金寨县卫生局(2011年2月18日)

过去的一年,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三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继续贯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开拓创新,扎实奋进,推动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一、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多措并举,强力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任务。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既是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也是“降消”项目紧密结合的救助工作。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县政府在制定2010年补助方案时,1 充分借鉴过去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补助范围,为全县完成补助任务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年初,县项目办加大了对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滚动字幕、互联网、宣传栏、刷写固定标语和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增强群众对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知晓度,营造宣传氛围。二是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县政府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中取消了往年只允许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可享受补助的条件,规定只要是本县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均可享受补助;取消了往年填写审核申请表的规定,产妇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保健手册》、住院发票和住院清单即可在出院时享受平产免费、剖宫产限价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群众往返于乡村和住院分娩单位之间的时间和费用,给全县广大孕产妇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三是及时报帐,足额兑现。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办积极配合审核,做到当月发生的费用当月审核,当月足额拨付,为住院分娩单位解决了后顾之忧。县保健院还定期召开保健员例会,通报各乡镇报帐进度。四是及时调度,保证进度。去年9、10月份,由于受基层医改 2 的影响,补助进度一度下滑较大,对此,县委县政府领导引起重视,国庆节前,县政府主持召开县卫生局、财政局、计生委等有关部门专题调度会,要求对未获得救助的孕产妇进行漏补。分管县长在会上对加强农村孕产妇补助项目的管理,加快经费补助进度等提出严格要求,并签订责任状,要求项目执行单位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少,确保全面完成年度项目目标任务。会上,县卫生局和县计生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住院分娩孕产妇补助进度的紧急通知》,要求乡镇卫生院与计生办共同协作,对照县政府《方案》规定,集中7天时间认真进行一次摸底清理核对,对2010年应补未补人员及时足额兑现补助,当月就为2000多名漏补的孕产妇兑现了住院分娩补助。一年来,我县共发放项目补助经费332.9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5%,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7000人的救助任务。

(二)巩固成果,进一步规范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过去的一年,我县在进一步巩固与民政部门通力协作,实行婚检婚登“一站式”服务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规范婚检流程,严把婚检质量关。注重 3 社会宣传,印发1万余份“告新婚夫妇的一封信”及宣传单,并将乡村两级婚检宣传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内容,着力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婚前保健意识和接受婚前保健服务的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世界卫生日”、“六一”儿童节、“国际母乳喂养周”等节日,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免费婚检政策的好处及意义。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婚检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县保健院领导不定期带人组织检查婚检登记、婚前健康指导、婚前宣教、检查项目、检查质量的执行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做到服务流程规范,检查结果准确,保护受检者隐私,为全县广大群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年来,我县共为4267对新婚青年提供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达92.6%,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4100对婚检任务。

(三)突出重点,全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项目进展有序。我县自2009年9月起全面启动实施孕产妇、0-36个月儿童保健免费服务项目。为更好地落实项目任务,县政府下文要求,各乡镇必须配备专职妇保医生1名、专职儿保医 4 生1名,各村必须配备1名“三位一体”即由村妇干、计生专干兼任的妇幼保健员,专门从事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县妇幼保健院先后8次组织妇保、儿保有关专家深入乡镇检查指导项目的实施情况,要求各乡镇要及时将免费服务券发放到服务对象手中,并督促定期到服务机构接受免费保健服务。县妇幼保健院确定专人对乡镇“两券”的使用和报帐工作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严防只报帐不服务,虚报冒领套用国家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截至12月底,全县共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手册5275人,提供免费服务17511人次,拨付服务经费59.2万元;建立0-36个月儿童保健服务手册8235人,提供免费服务17450人次,拨付服务经费106.2万元。

二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任务基本完成。2010年,省下达我县第一阶段建档任务农村地区5%,即2.9万人,城镇社区30%,即1.5万人已全面完成,全年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8610份,拨付建档报帐经费51.30万元。

我县在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数量的同时,更注重建 5 档质量。采取层层举办培训班、宣传督导检查质量,规范健康体检项目,统一填写登记标准,对不合格档案坚决予以退回不予报帐并责令其限期重建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建档质量。6月份,县卫生局专门组织县疾控、保健专业人员对县城梅山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进行了督导。督导组随机抽查档案、电话了解居民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知晓率和服务满意情况,现场打分,现场反馈,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专门召开所辖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参加的居民健康档案调度会,逐站核实档案质量。要求各站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补差补缺,严格登记报帐。县财政局投入近20万元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配备了档案袋和档案柜,规范了纸质档案的管理。

(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任务

(一)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全面完成。我县2009年度被省卫生厅列为全省“两癌”检查项目试点县之一。作为农村山区人口大县,35-59岁育龄妇女约点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山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6 宣传工作不到位,给开展“两癌”检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一是思想落后。受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年龄稍大的妇女认为妇科病就是“私房病”,是难以向外人启齿的,更不愿去医院检查。二是60%的年轻妇女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均为老人和小孩,检查任务难以完成。针对上述情况,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攻克难点,全面完成了检查任务。首先是评定方案。4月份,县政府重新制定下发了《金寨县2010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县卫生局、县妇联、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金寨县2010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其次是强化培训。5月28日,县卫生局、县妇联、县财政局以全县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为依托,联合举办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技术培训班,由参加国家培训班的县级师资授课,全县共有90多位一线妇产科、检验科、彩超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项目培训,为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三是逐乡逐村集中检查。县妇幼保健院为各乡镇“两癌”检查工作制定了时间表。还专门派出两名资深妇产科专业技术人员下到各乡镇,逐乡进行两癌 7 检查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根据县下达的任务数,限定完成检查任务时间,下到各村逐村集中检查。国庆节期间,部分乡镇政府、妇联领导和卫生院的同志放弃休息,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集中人员下到村进行“两癌”宣传和检查,有力地保证了检查任务的完成。第四是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和厂矿企业检查。为加快“两癌”检查进度,花石乡党委政府组织了由分管领导带队,卫生院院长和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两癌”检查小组,远赴我县农民外出务工集中地上海为适龄妇女进行“两癌”检查。11月上旬,县妇幼保健院专门组织人员到县经济开发区厂矿企业为农民工进行检查。截至12月底,我县已全部完成省下达的宫颈癌30000人、乳腺癌2000人的检查任务。查出乳腺癌可疑病例174例,均得到进一步检查和早期治疗。这些病例因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为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增补叶酸项目进度加快。2010年,我县充分发挥乡村两级保健员的作用,利用婚前医学检查信息反馈和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形式,及时将叶酸分发 8 任务落实到乡、到村、到人。一是加大宣传。县妇幼保健院在婚前医学检查时向婚检青年发放宣传资料,乡镇卫生院和村保健员在发放叶酸时面对面宣传服用叶酸的好处,消除育龄妇女服药的顾虑。二是及时督查。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院经常组织对乡镇领药、发放登记、知情同意书签定、病史填写等进行督查,经常对各乡镇叶酸领取数、发放数、库存数和服药依从率进行核查,大大加快了叶酸发放进度,提高了叶酸服用率。一年来,全县共发放叶酸41313瓶,服用人数5821人,叶酸服用率达83.16%,服用依从率达45%。

(五)创造条件,着力抓好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规范化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县卫生局开展了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的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了《金寨县妇保、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创,把妇保、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乡镇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院、社区卫 9 生服务中心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规范化门诊建设达标。并结合本辖区人口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实际,对照“标准”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全县已有一半以上卫生院通过创建,已初具验收标准,县卫生局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组织人员开展验收。通过规范化门诊的创建,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切实提升了基层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

二、几点体会

一年来,我县以实施民生工程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带动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我们的工作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我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已连续四年获得市年度目标考评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与全体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在妇幼卫生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县妇幼卫生工作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 10 峻发展挑战。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进一步推动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再上新的一个台阶,我们的体会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是关键。任何工作偏离了政府主导,将是一事无成。妇幼保健工作也是如此。领导重视是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的关键。

二、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根本。临床与保健紧密结合,同等重要,我们要把公共卫生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才能更好促进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才能有效推动妇幼保健持续有效健康发展。

上一篇:猴王初问世缩写作文下一篇:水浒传读后感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