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24-09-02

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7篇)

1.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要点

1、绪论

新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第一章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是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得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感情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态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的相互关系及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的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理想的实现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第二章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内涵: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内容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何要坚持和宏扬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体现,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时代精神及其核心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3,维护祖国统一。4,增强国防观念。5,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4、第三章

人生观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内涵 人生价值的标准及其评价 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

5、第四章

道德的含义

道德的主要功能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6、第五章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的两大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五大作用 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 调整公共生活的法律有哪些 游行示威的申请和不予许可

7、第六章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调整职业生活的法律有哪些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公务员法》《检察官法》《教师法》《律师法》《法官法》《人民警察法》等。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结婚的法定条件、手续、离婚

结婚:条件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必须到法定年龄。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4,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亲结婚。5,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手续:符合法定条件的还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离婚: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8、第七章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时候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部门三层次)

七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三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立法、守法、执法、司法)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 新国家安全观的包括哪些方面 法律思维的含义、特征

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9、第八章

宪法至上的观念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民法基本原则 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民事权利制度中的人身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责任的种类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刑法三大原则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故意犯罪的几种形态 排除犯罪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主刑与附加刑

仲裁与调解制度的优点

2.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二

关键词: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教师理论修养

2005年3月, 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 简称“05方案”。“05方案”规定了四年制本科生的四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从2006年秋季开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05方案”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将原来单独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合为一门课程, 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种合并不是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 而是我国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 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在本教材中, 第五章和第六章的教学内容是道德与法律的相互融合, 讲述社会生活与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知识;第七章和第八章讲述法律基础的内容。作为基本理论的学科, 道德与法律的理论体系是相对独立的, 但二者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共性的, 社会生活是两者完美结合的平台和载体[1]。在课程内容安排中, 法律基础课大约占了三分之一的课程量。对于原来开设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现在几周内就要讲授完, 教学时间上减少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基础课地位的下降。基础课承担了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一、加强法律基础部分教学的重要性

(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

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方略深入落实, 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而要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其法律素质如何, 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 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法律素质, 他们对法律的信赖程度也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赖程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是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更要树立法律信仰,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二)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 要实现人的身心、道德、才能、个性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内在要求,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加强法律基础部分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创新教学方法

基础课教师要以创新教学方式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好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可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强调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 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产生教学共振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法律知识的传授, 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逐渐形成和掌握观察、分析、理解问题的科学观念和方法, 提高法律素养。师生互动能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使教师从单纯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相互讨论、共同提高的平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式教学。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 而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法律意识教育收效良好。法律源于生活, 教师通过对学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剖析, 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 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联系实际并贴近生活, 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提高法治观念和增加法律修养。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辩论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首先设构问题并参与讨论, 要深入地启发学生的自觉与自悟, 只有这样才能将法律意识的内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 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识, 并借此去调整自己的行为[2]。

(二)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首先要通过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来实现, 其次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参与法律实践,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实践能力。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运用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只有通过参与法律活动, 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 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并以其为出发点和归宿, 要求教师完善教学环节, 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方式很多, 例如, 观看法律视频、对学生关注的法律疑难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旁听大案要案的开庭审理、组织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法律知识, 感知法律功能, 培养法律情感,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需要高校的制度支持。高校应完善实践教学制度, 从现有学分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 确保不流于形式。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 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 了解世界, 开阔视野, 丰富教学素材。

(三) 提高教师自身理论修养

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上好法律基础课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教师要塑造学生的心灵, 自己先要有美好的心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自己先要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具体来说, 基础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 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 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多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同时, 要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 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有赖于高校良好的师资培养制度。如制订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把组织教师在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 使广大教师边工作边提高;适时安排教师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形式进修深造;鼓励支持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提升教师队伍的学位学历层次等。

总之, 基础课教师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率先垂范, 言传身教, 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既有渊博学识又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S2) .

3.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三

关键词:新版“基础课”;修订内容;教学思考

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为了更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成果,确保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三进”,十八大精神大众化是这一课程教学的重要主旨。中宣部教育部课题组组织了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基础”课教材进行第五次修订,此次教材的修订,不仅是以往多次修订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同时在教材修订的整体设计、逻辑设计和模块整合等方面也更加清晰和科学合理。

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的修订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原有教材的章节结构、主要内容、思想观点、文字表述进行认真修改,突出了法律部分的思想性,突出了道德和法律的有机融合,力求在基本精神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中央精神。教材具有权威性,同时广泛征求了高校师生的建议,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使本门课适合教学需要。新教材的修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困扰这门课教学的难题,也即思想道德部分内容和法律部分内容有机地整合,避免两者的简单拼盘。笔者就新修订内容的教学进行思考。

一、从教材的结构变化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版修订教材,及时反映马克思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充分吸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各方代表尤其是一线教学人员反映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教材的结构在修订过程中,也更符合教学宗旨。2013版之前的教材,遵循的是先注重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然后从道德观向法律观的培养过渡,再到法律观的建设这样的路径,在强调两者融合的同时,仍然能看出两者在合并过程中的分离状态。在2013版教材中,章目结构调整为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到法律素质培养,最后通过两者的融合塑造出行为规范与高尚品格,这样,两者就达到了更好的统一。

二、从教材的思想性看

2013版教材注重理论成果精神的融合与领会,虽然是为了及时体现党的最新政策、路线和理论等内容,但并不是大量直接引用书面和艰涩的报告原文,而是用符合教学规律、学生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表达,将十八大精神等创新型理论成果的精神融入教材。另外,道德部分与法律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有机融合,而非简单的两个模块拼盘。2013版新教材在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上更加注重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并且自然符合思维规律。譬如:在绪论部分,新增一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容,明确阐述了道德和法律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总起的高度说明在调节人们思想行为过程中道德与法律是如何起作用的。又如:“基础”新教材的第五、六章新增了法律的词源、历史发展等内容,以加深人们对法律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进而达到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的目的。

三、从教材的逻辑结构看

近几年来社会所出现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一步凸显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在发挥道德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评价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法律的震慑力作用,要求人们了解法律精神的内涵,理解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准备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中共历史上从未把法治提上这一高度,这是历史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推行法治的决心和力度。逻辑性是教材的主干,表现在语言文字的组织、框架结构的编排等各个方面。新教材的逻辑性明显增强,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框架结构的布局更加合理,教材还具备美感。逻辑性的增强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规律,更好地达到理论精神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2013年新教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法律精神与法治理念的突出也是新教材的一大重点。法律是公民的底线,法律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教材是师生共同把握理论和政策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教材这一基础媒介的作用,在最为人常见、也容易为人所忽视的渠道中,挖掘其潜能,丰富其功能,赋予其职能。在确立课堂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大众化进程基本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可以确定,教材这一最基本的媒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载体。

参考文献:

[1]佘双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3(4).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篇四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关键词: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素质法律素质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3.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关键词:理想信念信仰

1.理想和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现实的关系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3.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国防观念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3.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观人生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生环境人的本质

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2.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的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集体的和谐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中国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道德修养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3.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4.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关键词: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社会公德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关键词:职业职业道德择业创业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家庭关系夫妻关系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3.爱情的含义、恋爱中的道德有哪些?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4.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关键词:法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的运行法治法制依法治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法律思维方式

1.法律的一般含义?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

3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方式?

5.什么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关键词:实体法律制度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程序法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仲裁调解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3.犯罪、犯罪中止、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4.民事主体的划分?

5.继承的顺序?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青年一代应怎样做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材料分析

1.奋斗者的足迹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湖南省浏阳市洞阳镇生基村青年农民张浩开着越野车,车里播放着腾格尔的歌曲录音,载着我们参观他的浩博实业有限公司的农业基地。公路两旁,绿化乔木、名贵花木、名优水果和蔬菜一一掠过车窗。多年前,张浩这位大学生带着几万元积蓄回乡创业,现在他的浩博公司资产已过千万元,乡亲们也在他的引领下走上了致富之路。张浩现在是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青联副主席,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我儿子张浩是1987年考进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跳出农门的。1991年毕业拿到双学位—

—“机电一体化”和“企业管理”,分配进大连大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选送他到日本进修半年。我在大山里当了一辈子农民,看到儿子成了城里人,还能留洋到国外瞧瞧,我真是做梦都在笑,觉得这辈子没白辛苦。

从日本一回来,公司就聘他为工程师,月工资有5000多块。这时,他来信告诉我,在日本什么温室自动化农场里,黄瓜、茄子一年能够种7茬,亩产量有几十吨,产值达到40多万元,要回来当农民,搞科学种田。我当即回信:我种了一辈子的田,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泥巴里面真的能够盘出金子来?在家种一年的地,还没有你一个月的收入多,哪里有亩产几十万元的?

1994年8月,他向公司打了辞职报告,带着几万元的积蓄,硬是回来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大学生张浩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从物质条件来看,到农村去好像由‘长子’变成了‘矮子’!但农村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准让你‘矮子’变‘长子’!1953年,我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来到了偏远落后的湘西,那里贫穷落后,更坚定了我为农民造福的信念,经过奋斗,我们搞出了杂交水稻。农村落后的现状要改变,谁来改变?怎样改变?20世纪50年代粮食亩产是400公斤,而现在是800公斤。这依靠的就是技术!技术哪里来?得依靠人才,依靠更多的像张浩这样愿意当‘矮子’的‘长子’呀!”

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鱼类多倍体基因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鱼类发育生物学家刘筠表示:“不少大学生渴望进大企业、大机关,端上个‘铁饭碗’。张浩的成功充分证明,大学生到农村去,人尽其才,自己就能创造出个‘金饭碗’。现在很多大学生把目光盯在了城市,其实在农业、农村这一块,大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

根据材料论述:

你对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有何设想?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给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引起热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给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是: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你如何理解和践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3.“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3日同20位来自首都各界的青年代表在中南海座谈,共话青年成才之路。

温家宝总理对青年成才提出五点希望:

——有理想。青年要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理想;树立为实现世界繁荣和进步而奋斗的理想。“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青年要树立终生的远大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善学习。青年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时期,最少保守思想,最能接受新生事物,要刻苦学习。不仅学知识、学本领,而且要学做人。学习要持之以恒,尤其要打好基础。要善于求知求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事物。既要学会动脑,又要学会动手。——讲道德。青年要懂得真善美,懂得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从年轻时起就培养讲诚信的良好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自立。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靠思考了解事情真相,做出正确判断;还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勇奋斗。青年要树立为实现崇高理想勇于献身、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温家宝最后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那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果断、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它将无法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他希望大家好学上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你如何理解和践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

案例分析

1.基本案情: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采访报道:重庆邮电学院女大学生马琳,在校期问,与男友发生性关系,不慎怀孕。马琳在校医院就医时,被校医发现怀孕的事实。校医向校领导反映了此情况。校方认为马琳及其男友“品性恶劣,道德败坏”,责令当事人作出深刻检查。马琳在给学校的一份“认识与反思”中,她承认“过错在于学生期间发生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并确实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健康”,但是她坚决不同意将自己的行为归类为“品性恶劣,道德败坏”。“这纯属个人隐私。”她说,“不论何种理由,传播议论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都是同宪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校方没有理会马琳的辩解,最终将其与男友一同开除,并称二人“认识不到位,仍为自己的失范行为狡辩”。当事人不服学校的处分决定,向南岸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以该案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当事人不服上诉至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驳回其上诉,维持南岸区法院的不予立案的决定。该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政法大学著名法学家江平、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清华大学教授王宝树在内的数十名学者上书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妥善解决此事。建议中提到,“建国五十年来,全国各类学校对学生恋爱和‘性’问题的处理一直采取过于极端甚至有悖于法律的做法,一些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青年学生成为牺牲品”。专家们建议教育部责成有关部门撤销对两位学生的不当处分,恢复他们的学籍。国内不少知名宪法学家也发表评论。(该事件被评为“2003十大宪法性事件”之一)

请结合相关宪法原理及宪法、法律的规定分析:校方哪些做法欠妥?涉及原告哪些宪法权利?

2.基本案情:

刘某(夫)和陈某(妻)是农村的一对夫妻,有一年玉米大丰收,二人为了节省,自己借了一辆马车把玉米送到集市,在驾驶途中,马受惊导致翻车,丈夫当场死亡,妻子在被送去医院途中也死了。丈夫家里只有一个弟弟刘二,妻子家里只有一个妹妹陈二,二人家里再没有什么亲戚,现二人同时提出对夫妻财产的继承权。

问该遗产应该给谁?为什么?

3.基本案情:

王某和金某是一对夫妻,有三个儿子,夫妻有共同财产16万元和8间平房,后王某去世,问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财产该如何分配?

4.基本案情:王丽16周岁,已工作两年,用存款买了一条项链,父母不同意,要求她去退货,请问,她的父母有这样的权利吗?

5.基本案情:

2001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经四川省人事厅许可,在成都某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启事》的广告,其中第1项规定招录对象为“男性身高1.68米,女性身高1.55米以上”。四川大学法学院学生蒋韬虽然学业优良,但是身高只有1.65米。因此尽管其他条件均符合招录方广告中的报名条件,由于招录启事中“男性身高1.68米”这一硬性规定,蒋韬丧失了报考资格。蒋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招录行员过程中的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银行仅仅因为身高就剥夺了其参加招录考试的资格。他提出:“如果让我参加招工考试没考过,那我还想得过去,但现在仅因为身高不够我竟失去了报名资格!”

在此情况下,蒋韬向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02年1月7日,成都市

武侯区法院受理了该案。蒋韬的诉讼请求为: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招录行员过程中发布的广告里所提出的身高的条件对其平等权构成了侵犯。

5.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五

考试题型共有以下几种:

1.单选

共20小题

2.多选

共15小题

3.简答

共4小题

5.论述

共1小题

6.案例分析

共2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C)

A幻想

B空想

C理想

D信念

2.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称为(B)

A理想

B信念

C信仰

D空想 3. 信念是人的(C)

A认知、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B 认知、态度和意志的统一

C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D 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4.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D)A 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 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 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或D)(我更偏重C)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的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也可以不要,有些人官也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A 人们的主观一只和想当然

B 不需要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 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 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7.科学的人生观是(C)

A 自私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8.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C或D)(该题争议很大)

A 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制造

C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 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你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嫩得到实现和表现

9.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不能带有种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一种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这是人际交往中(A)

A平等原则的要求

B 互助原则的要求 C 功利原则的要求

D谦让原则的要求 10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A为人民服务

B 为个人谋福利

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1 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人生目的是(C)

A 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金钱拜物的人生目的

C 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标

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 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 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 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理解也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D)

A 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 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 C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D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4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 D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 15 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C)

A 民法法则

B 生活习惯

C 社会公德

D 职业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A)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 心理现象

C 经济现象 D 政治现象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D)

A 爱国主义

B 团结友善

C 勤俭自强

D 诚实守信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D)

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 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

19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C)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 整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先公后私 20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

A 慎独

B 勤劳勇敢

C 艰苦朴素

D 为人民服务 2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母的是(C)

A 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 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 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C)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惯

C 内心信念

D 评价方式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的发挥离不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体要(A)

A 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B 为个人作出无条件的牺牲

C 反对任何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D 束缚个人,限制“个性”的发展 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是(B)

A 民主政治状况

B 社会道德风尚

C 对外开放程度

D 经济发展速度 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D)

A 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 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管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进修时,应该(D)A 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B 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C 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D 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B)

A 不适合提倡

B 应当在全社会认真倡导

C 不经提倡人们都能做到

D 只应在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中间提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C)A 个人主义

B 民族主义

C 集体主义

D 合理利己主义 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A)A 文明礼貌的体现

B 正直无私的体现 C 谦虚谨慎的体现

D 敬业好学的体现 30 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我,教育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称为(A)

A 道德修养

B 道德构建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认知

31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A 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B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 人人为自己,上帝是大家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节约资源和能源。这是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A)

A 勤劳节俭的体现

B 勇于进取的体现 C 敬业好学的体现

D 诚实守信的体现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C)

A 民法规则

B 生活习惯

C 社会公德

D 职业道德

“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A)

A 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 专一排他性

D 强烈持久性 35 道德提倡(D)

A 必须怎样

B 可以怎样

C 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

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是(D)

A 立志

B 学习

C 内省

D 实践

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C)

A 忍让

B 软弱

C 教养

D 妥协

爱科学是指(D)

A 人类知识的总汇

B 揭示事情发展的客观规律

C 第一生产力

D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

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生命和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达到的总体的精神状况和修养程度。指的是人生修养的(C)

A 功利

B 层次

C 境界

D 途径

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D)

A 法律

B 道德

C 风俗

D 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1 社会公德涵盖了(D)之间的关系

A 人与人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42 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D)A 警告

B 罚款

C 拘留

D 逮捕

集会、游行、示威时,由(A)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 人民警察

B 治安联防员

C 集会、游行、示威者

D 经过的单位

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A)

A 诚实守信

B 办事公道

C 奉献社会

D 服务群众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D)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

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B)

A 性爱

B 情感

C 理想

D 责任

下列社会关系不能构成家庭的是(D)

A 婚姻关系

B 血缘关系

C 收养关系

D 亲戚关系

家庭关系的核心是(C)

A 父子关系

B 兄弟关系

C 夫妻关系

D 婆媳关系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A)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属于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A)

A 《劳动法》

B 《民法》

C 《刑法》

D 《婚姻法》 51 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认识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D)

A 法官法

B 人民警察法

C 劳动法

D 公务员法

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是(B)

A 婆媳关系

B 同事关系

C 夫妻关系

D 父子关系

法律主要表现的是(B)的意志。

A 全民的B 统治阶级的C 政党的D 整个社会的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C)所决定的。

A 意志

B 思想

C 物质生活条件

D 上层建筑

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C)

A 审判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各级人民政府

D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是(B)

A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 检察机关

C 监察机关

D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D)A 1982年宪法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五大 58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B)

A 党中央

B 广大人民群众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

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A)

A宪法和法律

B 社会道德

C 社会习惯

D 风俗和礼仪 60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 统治阶级的意志

B 经济斗争状况

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 历史传统 61 法存在于(B)

A资本主义社会

B 整个阶级社会

C 整个人类社会

D 原始社会

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C)

A 故意杀人

B 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

C 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

D 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D)的产物

A 商品经济

B 农民运动

C 阶级斗争

D 资产阶级革命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A)行使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检察院

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机关的(D)

A 政治行为

B 内部行为

C 民事行为 D 对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66 不是行政行为的有(C)

A 行政强制措施

B 征税

C 行政机关进行的民事行为

D 制定规章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D)

A 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

B 始于16周岁,终于60周岁

C 始于18周岁,终于65周岁

D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法是(D)

A 奴隶制的法

B 封建制的法

C 资本主义的法

D 社会主义的法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C)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行政规章 70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C)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甲、乙两人到某鱼塘钓鱼,鱼塘主人丙因常有人来偷鱼而结怨已久。一见甲、乙二人,便拿起一把鱼叉向甲面部刺去,乙见状抓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致丙重伤。乙的行为属于(A)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故意伤害

72某甲欲杀乙,举刀来到乙门口,信念发生动摇,害怕承担刑事责任,遂放弃了犯罪,但事实上,乙那天根本不在家。甲的行为属于(A)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何时生效实施的(C)

A 2005年8月1日

B 2005年3月1日 C 2006年3月1日

D 2006年8月1日 74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C)A 10天

B 15天

C 20天

D 25天 7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 公民可以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

C 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D 以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不必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法律的外在影响力通过(D)来建立和维护 A 国家性

B 义务性

C 责任性

D 强制性

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B)

A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 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二、多选 养成优良学风,应在(ABCD)上下功夫。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当今大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ABCD)

A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C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D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BCD)A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理想信念能(ABC)

A 指引人生奋斗的目标

B 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C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E)

A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 理想等同于现实,又立即可以实现的 C 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 D 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E 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需要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有(ABCD)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ABCD)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在竞争与合作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正确态度有(ACE)

A 要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

B 一切都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的实现为转移,完全不考虑他人

C 能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和利益,理想和宽恕别人

D 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E 要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与合作中发生的分歧和误会,不心存怨恨 人生目的在于人生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ABC)A 人生的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 用怎样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10 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坚持(ABCD)

A 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 自我完善与奉献社会相统一

D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端正人生态度应该(ABCD)

A 应该认真

B 应该务实

C 应该乐观

D 应该进取 当前我存在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ABC)A 拜金主义人生观

B 享乐主义人生观 C 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D 禁欲主义人生观 13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主要方法有(ABCD)A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B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 合理控制情绪

D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表现为(ABCDE)A 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C 决定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D 把握人生方向 E 抉择人生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传统的基本内容是(ABCDE)A 追求真理的精神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 艰苦奋斗的精神

D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E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16 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 遵纪守法

B 保护环境

C 文明礼貌

D 爱护公物

E 助人为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BCDE)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勤俭自强

D 敬业奉献

E 团结友善 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CD)

A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 C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9 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ABD)A 参加志愿服务

B 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 做家务

D 做义工 治安管理处罚分为(ABC)

A 警告

B 罚款

C 拘留

D 逮捕 21 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循哪些原则(ABCD)A 适当原则

B 公开、公正原则 C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D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社会公德包括(AB)

A 网络道德

B 环境道德

C 家庭美德

D 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性有(ABC)A 鲜明的职业性

B 明确的规范性

C 调节的有限性

D 调控的纪律性 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ACD)A 干一行,爱一行

B 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 以辛勤劳动为荣 2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业务有(ABD)A 完成劳动任务

B 提高职业技能

C 参与民主管理

D 遵守劳动纪律 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ABC)A 劳动者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政府促进就业

D 双向选择就业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ABCD)

A 尊老爱幼

B平等男女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 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遵纪守法

B 保护环境

C 文明礼貌

D 爱护公物

E 助人为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BCDE)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勤俭自强

D 敬业奉献

E 团结友善 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ABC)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 制定

B 补充

C 废止

D 认可 31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BCD)

A 法律具有规范性

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D 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ABCE)

A 奴隶制法

B 资本主义法

C 封建制法

D 宪法

E 社会主义法 33 宪法是(ABCD)

A 国家的根本法

B 人权的根本保障书

C 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的总体方案

D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产物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面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CD)

A 遵守宪法和法律

B 获得物资帮助权

C 劳动

D 受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BCD)

A 国家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集体的利益

D 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

A 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 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

C 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D 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E 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37 行政法的特征有(ABCD)

A 没有统一的法典

B 其内容复杂、广泛 C 法律规范集实体与程序规范

D 内容变动性大

我国对一些特殊的职业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此范围之内(ABCD)

A 公务员法

B 律师法

C 法官法

D 人民警察法

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是(AB)

A 政治安全

B 国防安全

C 科技安全

D 文化安全

E 生态安全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ABC)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 活动时间的有限性 41 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守哪些原则(ABCD)A 适当原则

B 公开、公正原则 C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D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三、简答题

1.行人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P123有详细答案)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答: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答: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男女平等。

5.试述法律法规的作用。

答: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6.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父母对子女间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7.试述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

答: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8.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答: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9.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10.“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加粗的是我有印象做过的,下同)

四、论述题

1.结合本人的实际,试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答:(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展自己的能动作用。2.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因为为人民服务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者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社会注意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3.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答:要自觉地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团结,自觉地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同时,必须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以原则促和谐,要明确是非标准,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某甲等6人是大学在校生,共同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某日中午,午休的甲听到房中有动静,起身后发现一个人影夺门而出,甲意识到这是小偷,遂边追边打电话叫来其它5名同学,6人在加油站附近将小偷抓住,并对其进行殴打和询问。小偷承认不久前曾在他们的住处偷过两部手机,同意筹款3000元赔偿。经联系,小偷的母亲同意第二天到学校,双方协商破裂,6名学生和小偷的母亲共同向警方报案。请你回答:某甲等人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某甲等人的行为不正确。

(2)某甲等人将入室盗窃的小偷抓住后,没有扭送公安机关,而是擅自将其看管一天一夜,属于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非依法不能剥夺。某甲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非法拘禁罪。案例2:

16岁的彭某和她的同学在某中学的组织下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快乐老家”节目。参加活动前,学校让每位学生交了25元活动费,学校还规定,如果中了奖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中,彭某成为幸运观众,并摸到了6800元大奖,但学校说按照事先约定,大奖应由学校统一安排。

请你回答:彭某有权拥有奖金吗?学校这样做合法吗?

答:(1)本案中,彭某交了25元活动费,并成为幸运观众自己摸到了6800元的大奖,彭某是该大奖的合法所有权人。学校让其交出该6800元奖金,侵犯了彭某的财产权。

(2)因彭某16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协议未经过彭某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属无效协议。所以学校所依据的与彭某事先就奖品的归属达成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案例3:

赵某(女)去某美容院做皮肤护理,护理中,双眼疼痛,美容师给她滴了眼药水,结果疼痛更厉害。赵某当日住院治疗。医院诊断为:左眼角膜上皮损失,两眼皮云片状脱落;为化学剂烧伤。经住院16天,左、右眼视力分别恢复为0.2和0.3.赵某出示其美容前一天的体检表,显示其两眼受伤前视力都是1.5.请你回答:(1)美容院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什么权利?

(2)赵某请求美容院赔偿,她应该依据什么法律?(3)美容院应赔偿赵某的哪些损失? 答:(1)身体权和健康权。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通则》。(3)治疗费,护理费,配眼镜的费用及误工费等。案例4:

甲的丈夫于2004年8月27日因病逝世,甲受此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症。甲的丈夫生前曾于2002年9月24日借给乙5000元钱,之后一直未向乙讨回。甲经过多方治疗,病情有所好转,遂于2006年11月向乙请求返还欠款。乙以此事已过4年,超出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返还。双方争执至法院。

请你回答:甲的诉讼时效是否已过?为什么? 答:甲的诉讼时效未过,存在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1)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发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

6.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六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3、一般情况下,即使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的世界观也不会改变()

4、人生态度表明了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5、人生价值可以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6、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7、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心理因素在人生态度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8、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是个人主义()

9、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10、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价值的存在()

11、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

12、劳动和能力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3、一般来说,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

14、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目标不一定要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15、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16、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17、讲宽容就不能讲原则()

1、判断题(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BABAA AABBA ABBBA AB

二、单选题

1、关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C、人生观从属世界观

D、人生观反作用于世界观

2、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是: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内在价值

D、外在价值

3、社会评判一个人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是 A、职业

B、地位 C、能力

D、贡献

4、说一个人健康,是说这个人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生理和心理都健康

D、以上都正确

5、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是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

6、关于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需要纯粹是个人的 B、社会需要可以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 C、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反映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人生价值观是

A、产生于主体需要和客观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 B、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

D、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

2、单选题

BBDCB CD

三、多选择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主要体现为()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利益

3、下列有关人生目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人生目的决绝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C、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取决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4、人生态度对人生活动有重要影响,要端正人生态度,应当做到()A、认真

B、务实 C、乐观向上

D、积极进取

5、拜金主义人生观的表现为()

A、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

B、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

C、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 D、认为金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6、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A、实用主义

B、存在主义 C、极端利己主义

D、狭隘功利主义

7、关于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B、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 C、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D、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8、掌握客观、公正、正确地评价人生价值大小de 方法,应做到()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9、下列就效果和动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行为的动机与效果总是一致的 B、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

C、一般来说,动机善,效果也善;动机恶,效果也恶

D、某些情况下,善的动机产生恶的效果,恶的动机产生善的效果

10、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有()A、客观认识自我B、提高自身能力

C、坚守岗位

D、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1、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B、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C、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D、合理调控情绪

12、出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

A、不予理会

B、正视心理问题 C、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D、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13、平等待人就意味着:()

A、要做到一视同仁

B、要把自尊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 C、要学会换位思考

D、要相互关心

14、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竞争与合作是在形式上对立的 B、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C、竞争与合作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D、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15、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正确认识()A、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16、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个人利益相加就是社会利益

B、社会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C、个人利益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D、社会利益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

3、多选题

BC ABC ACD ABCD ABCD CD AD ABCD BCD ABCD ABC AB ABCD BD

ABCD BCD 3

四、简答题

1、简述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意义?P46

2、如何端正人生态度?P48

3、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53

4、怎样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P54

5、简要叙述实现人生价值应具备的条件?P55

6、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

7、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61

8、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61

五、论述题

1、针对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及应对的措施P57

2、请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人生目的、阶段目标进行分析,看是否自觉、是否正确,并谈谈怎样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六、材料分析题

1、请看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海水电维修工徐虎,自1985年起挂起了3只水电急修保修箱,利用下班时间为他所在地区的居民服务。10多年来,他日复一日地修马桶、水管、电路„„到1996年2月底,他累计开箱3700多天,解决了2100多家居民的困难。徐虎成了居民们最需要的人,最受欢迎的人,也是最受尊敬的人 材料二: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院院长王启民,在36年油田地质开发研究生涯中,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为原油年产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20年作出了贡献,把自己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被誉为“新时期的铁人”。结合徐虎、王启民的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材料一:Susan,大一女生。“我感觉很孤独。今天下午在寝室,室友们聊天的聊天,学习的学习,唯独我既学不进去,也融不到他们中去。我的上铺是个南方人,地方口音很重,寝室里又没有同乡,可是总有人和她讲话,为什么?我有那么孤僻吗?有那么高傲吗?其实也不是,好多次我都想给身边的每个人一个微笑,想向每个人表示我的友好,并成为他们的朋友,可是我做不到!为什么这么难?” 材料二:蔡某,女,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我入学已一年半了,但和同学关系总是处不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喜欢我,讨厌我。有的人一见到我就掉头走开;有的人还在背后嘀嘀咕咕议论我。为此,我心里很烦,不知道周围的人为什么不喜欢我?您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7.2024年专升本成考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七

一、专题式教学提出的背景

虽然国家统编教材内容完整丰富, 但全国高校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 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大学生的学习, 尤其对“三本”学生而言, 教材理论性较强, 可读性较差, 涵盖内容较多, 教材之间内容重复, 条条框框明显, 可谓“骨多肉少”。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在《意见》中提出的“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1], 结合武汉传媒学院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 为增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说服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缓解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弱、师资缺口大和理论课时少、教材内容多的现实矛盾, 原思政课部从2011年开始, 就酝酿拿出一门课程进行专题式教学改革。经认真讨论和精心准备,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 课程作为试点, 进行“模块设计、专题讲授”的改革尝试。

二、专题式教学的基本思路

专题教学法是对传统授课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 摒弃按章节照本宣科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把某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专题, 然后由对某专题学有专长或者深厚学科背景的教师备课和授课, 若干教师共同完成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遵循“精讲、深思”或是“少讲、多学”的理念。实质是变“顺着教师思路教学”为“顺着或高于学生思路导学”。武汉传媒学院公共课部进行专题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1.通过专题教学重构教材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 把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与思想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即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根据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

2.把专题教学与学生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学期初,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 经过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 为学生列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 请学生课外多方准备, 独立或自组小组共同完成。例如, 就一个专题, 首先要安排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其次, 围绕专题分析材料;第三是拿出研究的结果;第四, 与同学交流;最后, 完成专题作业。不同的专题, 会有不同的研究过程, 但从“研究”到“交流”再到“成果” (还可以有成果评价) 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流程。

供同学进行课题研究的参考选题如下: (1)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与作用研究; (2) 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及其培养研究; (3)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状况分析; (4) 当前我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 (5) 当前我国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评析; (6)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7) 当前我校校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分析及对该课教育教学建议。

3.把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基础》课的实践性非常强, 其教学目的不是要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 甚至不是培养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能力, 而是培养学生感受道德的意识和实践道德的能力。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到实践中思考、体验、认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2], 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生活本位, 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专题式教学实施的途径

1.研究教学大纲, 确定教学专题。

在落实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研究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确定专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公共课部采用板块优化组合的原则, 把《基础》教材内容分为大学适应篇、思想修养篇、道德修养篇和法律基础篇四大板块, 将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14个专题, 根据三位教师的相应专业背景分别安排讲授。

《基础》14个专题目录如下: (1) 2013, 我们相约在华传———《基础》课程简介; (2) 致青春:展望大学生活———新起点上自成才计划; (3) 心灵的朝圣———追寻理想的踪迹, 铸就中国梦; (4) 我的中国心———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5) 意义的追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6) 做自己的主人:心灵的修为与成长———大学生生命观与心理健康; (7) 道可道, 非常道:失落的文明———传统美德的研究与探寻; (8) 追寻美德———传统之上的现代性道德构建; (9) 社会人定律———公共生活与虚拟社会; (10) 之道与之术———职业与婚姻家庭生活法则; (11) 社会主义法:人民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解与运用; (12) 正义之门———崇尚法治精神与法律权威; (13) 门内的自由———了解常用实体法律法规之一; (14) 门内的自由———了解常用实体法律法规之二。

2.针对教学专题, 分工协作备课评课。

九月份学生军训期间, 授课教师根据自己所讲的专题, 收集资料, 深入研究, 然后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 是一个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专题的主旨, 而且要突出重点。同时, 要选择与各教学主题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分工及拟定的专题与原教材章节大致对应情况如下表:

3.注重学生信息反馈, 发现不足及时弥补。

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中, 以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接受度为标准, 衡量授课效果。在授课环节中及时发现主题确定是否恰当, 内容结构是否合理, 授课方式是否合适, 等等。通过课间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心声, 对学生的课后反馈进行仔细研究, 不合适的地方及时加以改进、完善。同时, 每周四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说课等教研活动, 互相取长补短。

四、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

1.改革前的授课是每学期一个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从头讲到尾, 课堂上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是教师必须全面、系统、透彻地讲解教材每一部分内容, 但实际上可能是教师对于自己爱讲和能讲的部分就加时加量地讲, 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就一带而过。或者是教师在每一章节都平均花力气, 力求面面俱到, 结果疲于奔命。既没有时间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备好课, 又没有精力搞科研。改革后首先由几位教师共同完成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 改变一个教师从头至尾讲到底的形式;其次不按章节授课, 而是“既依据教材又脱离教材”, 对该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 找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再归纳整理为各个教学专题, 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题授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自己负责的专题深入钻研, 精心准备, 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 更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 发挥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势, 进而强化教学效果。例如, 梅书记有法学专业知识背景, 让他讲授实体法就能游刃有余, 学生反响很好;邓老师思政专业毕业, 还进修过心理学, 给学生讲授恋爱婚姻、道德就能驾轻就熟, 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酷爱历史, 讲授理想、爱国就能引经据典, 深入浅出。

2.改革前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 国家统编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 可读性较差, 涵盖内容较多, 教材之间内容重复, 与初中、高中等政治课教材也似曾相识, 再加上教师“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学生就认为老师按部就班的章节授课方式是照本宣科式的说教, 从而成为学生以“混”为手段度过的课程, 一切为了“过”, 为了拿到学分, 于是思政课堂上出现“人在心不在”、“睡到一大片”、“背英语单词、做数学作业”等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施专题教学改革后, 不再是“一本教材一张嘴, 从头开始讲到尾”, 专题教学可使学生领略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层次和学术背景的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 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从而避免出现审美疲劳, 参与教学活动会更加积极主动。采用专题教学还能使课堂讲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不简单重复教材, 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及主动思考问题上, 与教材形成一种既统一又区别的关系,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

3.实施改革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大, 学生平时到课差, 但期末考试成绩好照样也能过关。改革后更注重过程, 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如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占20分、《思政课实践报告书》作业的完成占30分、期末考试只占50分。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现《基础》课“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能。

当然, “万事开头难”。实施专题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新生事物, 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教师面对, 如专题设计是否科学, 专题间的逻辑承接是否严谨, 多人轮流授课模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辅导体系, 易造成上个专题遗留的问题在下一个专题中无法得到解决。另外,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才能克服, 如大班上课二、三百人, 师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就很难完成。

总之, 实施《基础》课专题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缓解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贴近学生的思想,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愿意上、乐于学、敢发言、善讨论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九年级春季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