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2024-10-04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精选12篇)

1.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一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

摘要: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阐述了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发展有机农业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太湖水污染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作 者:朱筱婧    杨沅瑷    周慧    ZHU Xiao-jing    YANG Yuan-yuan    ZHOU hui  作者单位:朱筱婧,ZHU Xiao-jing(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杨沅瑷,周慧,YANG Yuan-yuan,ZHOU hui(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3) 分类号:X592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有机农业    污染治理    太湖地区   

 

2.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二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植保,措施,浙江温岭

近几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凸显, 农业污染源在环境污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重, 影响也越来越大[1]。为配合温岭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在植保方面采取主要的工作措施如下。

1 主要工作

(1) 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网络建设, 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2]。温岭市植保站2003年开始实施“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网温岭区域站建设”项目, 2005年通过了省验收。长期以来, 温岭市植保站严格按照全国、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进行系统测报和一般测报, 从20世纪的单一粮食病虫预测预报拓展到目前的水稻、果蔗、茭白、西瓜、蔬菜等作物上病虫害的调查观察, 并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同时根据温岭市农作物的布局, 自2000年开始在特色农作物主产区设立病虫观测点, 2009年除了温岭市植保站本级外, 还设立了6个 (水稻病虫观测点3个、西瓜1个、果蔗1个、茭白1个) 病虫观测点, 提高和保障了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的预警能力。

(2) 加强技术培训, 普及植保知识。除正常宣传、培训 (专项培训) 、印发资料外, 温岭市农林局起草下发了“关于印发2009年温岭市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方案的通知” (温农林发[2009]64号) , 4月22日下发了“关于下达2009年植保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 (温农林发[2009]77号) 。为充分发挥兼 (专) 职植保员在统防统治的作用, 2009年6月中旬, 温岭市植保站与局人事科联合在省内首次对统防统治合作社的兼 (专) 职植保员进行了“农作物植保员”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得到省里的关注和试点。此次培训, 全市合计培训兼 (专) 职植保员90人, 相当于2009年参与统防统治的每个专业合作社2~4人接受了职业培训。针对当前温岭市“病虫情报”传送慢、防治信息入户率低的问题, 温岭市农林局除了继续原渠道邮寄“病虫情报”外, 在“病虫情报”付印的同时, 在“温岭农经网”的“植物保护”栏目上全文发布, 并传真到各镇 (街道) 进行张贴和宣传, 保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的时效性, 提高“病虫情报”发布的工作效率。

(3) 继续实施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程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完成“水稻病虫综合防治”1.67万hm2 (早稻0.36万hm2, 单季稻0.88万hm2, 连作稻0.43万hm2) , 在泽国、新河、箬横、松门开办“4个千亩示范方”, 其他各主要农业镇开办“百亩示范方”, 计37个。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1.17万hm2, 辐射面积1.33万hm2, 建立示范区28个, 示范面积0.24万hm2。

(4) 开展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工作。2009年全市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在2008年0.30万hm2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0.34万hm2 (早稻0.17万hm2, 晚稻0.17万hm2) , 参与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37家, 比2008年新增8家;在植保器械和统防统治服务人员方面也有很大的增加, 拥有背负式弥雾机达到268台, 比2008年的208台增加22.4%;担架式机动喷雾机171台, 比2008年的106台增加38.0%;参与统防统治组织服务人员845人, 比2008年的664人增加21.4%。采取工作措施为:一是扩大原有合作社统防统治规模, 增强实力, 提升服务水平, 引导面积没有达到20 hm2的合作社或准备筹建但尚未完全达到条件的农户, 参加已有植保合作社或注册开展植保服务的粮食、农机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 或纳入其统防统治的分支机构, 如作业队等;二是对粮食、农机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服务, 全部进行了注册植保服务;三是以种粮大户牵头向周边农户扩展组建的植保专业合作社或为种粮大户服务的统防统治合作社, 早稻扩展率11.9%, 晚稻预计在30%以上;四是大力支持和发展以村级集体组织组建的植保合作社或注册开展植保服务的粮食、农机合作社的全村性农户的统防统治服务工作;五是全面推进用药规范, 与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结合起来, 实行指标化防治。在农药选用、购买、配制和使用上实行统一、安全、高效。一般由镇、街道推荐, 合作社共同自行协商选择辖区内1家“市诚信农资企业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或“放心农资示范店”, 在经温岭市农林局认可后签订统一购销农药协议, 防治药剂实行连锁经营和配送制度, 降低防治成本;对按照“二查二定”的要求认为不需要防治的田块, 由兼职植保员向温岭市植保站报告进行备案;六是完善田间防治档案, 温岭市农林局统一制订了“水稻病虫统防统治作业档案”, 提供给各合作社, 每次施药后记录天气状况、作物种类、生育期、用药时间、药剂品种、防治对象、用药量、对水量、喷药量、施用面积、防治效果、安全性等, 形成服务的可追溯制度;七是推进植保新技术应用的覆盖率[3]。根据“2009年浙江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方案”, 温岭市农林局要求各统防统治合作社在新农药试验示范上起带头表率作用;八是有条件的合作社实行水稻农业政策性保险。

2 主要措施

(1) 推广农业防治措施, 抓好健身栽培, 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和耐害性, 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选用抗病 (虫) 优质品种, 淘汰抗病性下降的品种;水稻上冬闲田及早稻田适当提前翻耕, 灌水杀蛹, 以水压草;合理平衡施肥;适时适度搁田, 重点做好水浆管理;及时处理早稻草。

(2) 应用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杀虫;防虫网覆盖避虫防虫;黄板诱杀。

(3)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水稻上推广稻鸭共育;其他作物上推广性诱剂诱杀[4]。

(4) 做好化学药剂防治。 (1) 全面推广种子药剂处理。如水稻上用二硫氰基甲烷、咪鲜胺和温水浸种, 用吡虫啉拌种。 (2) 抓防治适期。对水稻二化螟狠抓早、晚稻秧苗期喷施锐劲特带药下田, 1代低龄幼虫高峰期全面防治和单季稻前期的防治。对稻纵卷叶螟, 做好低龄幼虫高峰期喷药;对稻飞虱, 采取“压前控后”的方法;在台风暴雨之后, 立即预防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预防;做好早晚稻穗期混生病虫的防治。其他作物在害虫敏感期或病害初发期开展防治。 (3) 选用对口药剂。如水稻上防治二化螟, 使用氟虫腈或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 在低龄幼虫期选用毒死蜱及其复配剂或丙溴磷, 虫龄达到3龄时选用氟腈·三唑磷;防治灰飞虱, 选用优质吡虫啉与速灭威、异丙威、毒死蜱、敌敌畏复配;防治白背飞虱, 用优质吡虫啉或噻嗪酮;防治褐飞虱, 在低龄若虫为主时用噻嗪酮或噻嗪酮与氨基甲酸酯类的复配制剂, 成虫为主选用噻嗪酮加毒死蜱, 单 (晚) 稻后期褐飞虱虫量高, 且离收获期不到15 d的稻田, 使用敌敌畏进行熏蒸。其他作物根据防治对象应用对口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在水田上禁止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及复配剂, 不再使用三唑磷和杀虫单单剂防治二化螟。 (5) 规范施药技术, 提高防治效果。一是施药时用足药量和水量, 做到喷药均匀;二是高温季节提倡早、晚用药;三是合理混配, 交替使用;四是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避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6) 加强检查, 分类指导。针对地区间、田块间、品种间病虫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的不同, 加强田间检查, 开展“两查两定”, 做到达标防治、及时补治。如甬优6号等超级稻品种, 解决防治叶部病虫与基部病虫的矛盾;对发生黑条矮缩病的田块, 在杂交水稻栽后20 d内及时拔除病株 (丛) , 补病缺, 以减少产量损失。

参考文献

[1]赵永宏, 邓祥征, 战金艳, 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5) :2548-2552.

[2]北京市植保站加强病虫害生物控制技术应用研究[J].北京农业, 2005 (12) :42.

[3]张正云.加强乡镇统防统治队伍建设的意见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172-173.

3.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三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使农业的可更新资源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也能保护和利用,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是有利于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态农业,正是从农业受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综合制约的客观实际出发,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求得三个效益的统一。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有益探索。

晋中市农业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总面积16 404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9℃左右,1月-7~8℃,7月23℃上下,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40~180天。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晋中市耕地面积455.4万亩,绝大部分为旱田,水田只有455亩。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棉花等为主。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化肥污染 虽然化肥的施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大,养分不均衡,肥料利用率低(约35%),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还使得大量营养物质通过土壤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污染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 由于农药市场比较混乱,不合格农药产品充斥市场。再加上少数经营者素质偏低,有的经营者甚至把拌种剂当成杀虫剂卖给农民,这不仅使农民上当受骗,耽误治虫良机,还浪费农药,污染农田;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少数果农、菜农盲目用药或用药不当,或不讲究施药技术,从而发生用药过量,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农膜残留 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以上,由于许多农民只对大张残膜进行清理,对清理小块残膜不太重视,致使土地中残膜率高达42%左右。据专家介绍,农用薄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其残存期可达20年以上。农用薄膜长期滞留地里,将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转,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与此同时,塑料薄膜产生的毒素不断在土壤中挥发,引起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和抑制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可见,农用薄膜残留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秸秆污染 晋中市秸秆年产量两百多万吨,秸秆随意丢弃量为二十多万吨,秸秆田间焚烧量为近四十万吨。秸秆利用率仅为70%左右,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问题比较突出。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粪尿不当排放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畜禽粪污中含有极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COD、总氮、总磷、铜、锌等,这些都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生态农业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科普读物、广告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及舆论工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普及,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设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预算,切实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开拓多种融资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国内外资金为补充的生态农业建设多元化投入体系。

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标准标志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机制,加快动物疫病和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龙头企业。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和预警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指导农民逐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科学、经济、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大力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技术 改善农村燃料结构和卫生条件,优化农村居住空间,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推进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变,逐步实现农村能源优质化。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亿吨秸秆、两亿多吨畜禽粪便、两亿多吨人粪便,另有柴草、落叶、水生植物、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腐物等一亿多吨(按干物质计算),总数约在十二亿吨左右,折其半以50%的利用率计算,则可用于沼气生产的原料达6亿吨。每吨固形物原料可产生300立方米沼气,则6亿吨原料可产1800亿立方米沼气,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1千克优质煤或0.7千克汽油或1.5度电能,由此每年生产的沼气能源相当于1.8亿吨优质煤、1.26亿吨汽油或2700亿度电能,这是非常可观的能源量。如果用于民用,以每户居民日用气(包括取暖)1.2立方米计,则可保证近4亿户居民全年的生活用气量。从原料资源上讲,6亿吨原料,如经过沼气转化,其减失量以20%计,则仍剩余5亿吨优质有机肥,并且这种有机肥无副作用,无公害,可保护土壤的持续性生产,节省能源(相对化肥而言)以每亩100千克计,则可保证近50亿亩土地的用肥量。因此,大力发展沼气,既可解决燃料问题,又能增加农田的有机质,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面貌。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都北路112号 邮编:030600)

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4万亩,较前几年亩均减少化肥10%、农药10%以上;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减少超标准的养殖废水外排;全县重点乡镇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13个。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情况

(一)开展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1、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07年12月以来,我县共有15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工艺,圆满完成了排泄物治理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特别是2009、2010年在没有省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的情况下,继续深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治理和开展生猪存栏80头以上规模场排泄物治理。

2、积极转变养殖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对直接放养在水源水面的水禽场大力推进搬迁工作,杜绝源头污染,至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治理的外塘或与外塘相通水面养殖户15户,搬迁水禽2万多羽。

3、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按照“畜禽养 殖规模化,规模养殖适度化”的发展思路,对因存栏过大影响环境而又不符合禁养规划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搬迁。投入800万元对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搬迁,其中两家为万头猪场(常年存栏3万余头),有效缓解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倡 “三改两分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清出的干粪堆放在储粪屋内、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

4、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2010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2010‟145号),对我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进行了界定。

(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至目前取土样4580个点,完成土样分析4080个,为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展“3414”试验和肥效试验,并与省农科院合作,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开展不同施肥量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12480个基础数据的整理,建成??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数据库系统,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期左右,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技术资料,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的掌握水平;五是建立配方肥推广网络。在县内筛选确定基层配方肥供应点,加快配方肥的应用。六是抓好示范方建设。建设水稻、油菜、春粮、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实行精确施肥,平均每亩使用商品配方肥4.4公斤。至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02.25万亩。根据2009年抽样调查,水田亩施用纯氮从2006年的17.8公斤减少到今年的16.3公斤,五氧化二磷从2006年的3.5公斤减少到今年的2.1公斤,氧化钾4公斤,与2006年持平,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1.07%;化肥使用强度为246.06公斤/公顷〃年。

2.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一是积极争取省农业厅支持,投资74万元建立了县病虫测报站,建设了12亩病虫观察场和实验、分析等用房,配置了病虫观察等先进仪器,为正确测报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加强病虫调查,扩大调查面,年发布病虫情报11期左右,做到能不治的坚决不治,能兼治的不专治,并积极应用农业防治等措施,努力降低农药用量,今年比??县少用药2次,比??区少用药一次;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统防统治、每年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15期左右,大力推广提前灌水杀蛹、降低冬后螟虫残留基数和适当推迟播种、减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等农业防治措施;四是加强植保新技术和高效低毒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对二十多个卷叶螟防治药剂、稻虱防治药剂和杂草防除药剂等进行了试验示范,不断完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至2010年全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87.52 万亩,根据对2009年农药使用的抽样调查分析,水田每亩农药用量(折纯)从常规的332.5克降到287.8克,减少农药用量13.4%。

(三)开展增殖放流、推进渔业生态养殖

1、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充分利用滤食性鱼类的生态修复功能,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减缓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水草泛滥,改善水质。在包漾河连续开展人工增殖,实行生态养殖。2008年放流各类鱼种3.86万公斤,2009年放流各类鱼种4.55万公斤,2010年放流各类鱼种3.58万公斤,甲鱼1.5万只,投入资金158万元,有效改善了外河渔业环境。

2、大力推广渔业生态养殖技术。近几年来,以河蟹和中华鳖为重点,推广了种草养殖、移殖螺蛳、多品种混养、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等技术。加强与??水产大学、??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建立示范点,研究、试验、推广河蟹、甲鱼、南美白对虾、青虾、鳜鱼五类生态养殖模式,利用池内种水草、留置尾水塘、人工湿地、套养花白鲢等措施建立渔业生态内循环体系,降低渔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影响。

3、加强渔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了县-乡镇-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每年进行渔业投入品专项检查5-7次,水产品药残检测样本数2008年为63个,2009年为70个,2010年为72个,总合格率达到98.5%。并加强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监管,协作有关乡镇取缔了高密度投饵式围网、网箱养殖。

(四)加强“三品”基地建设

按照“打造??绿色高效农产品主产区”的要求,结合全县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2007年至今全县共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5个、面积32.8万亩,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18个。

5.谈农业残膜污染及其有效治理 篇五

谈农业残膜污染及其有效治理

摘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阐述了残膜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总结了大丰市为治理残膜危害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回收残膜的有效方法.作 者:吴永飞 宋建峰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裕华镇农技服务中心农机管理站,江苏大丰,224144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12)分类号:X592关键词:农业残膜 污染 治理

6.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六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该文根据合肥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大对农业而污染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保体系等。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04-03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巢湖流域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巢湖流域农业基本概况

巢湖流域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较高,水稻、油菜、棉花、蔬菜、家禽及水产已发展成为巢湖流域最具特色的6大主导产业。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是国家重要的粮油棉、水禽、水产等商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随着工业“三废”和城市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投入增加,点源污染逐渐减轻,相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如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渠、水塘;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过多、过量和不科学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无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占有率。特别严重的是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巢湖流域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 化肥用量较大,有效利用率较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肥的施用量逐年攀升,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据统计部门统计,合肥市巢湖流域2015年化肥用量达22.4万t,平均施用水平为593kg/hm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警戒线225kg/hm2。据测算,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加之部分农户施肥方法不当,主要是以撒施为主,加剧了肥料的流失。不仅养分损失,还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体,污染了环境。

2.2 农药施用量较大 由于近年来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品种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民施用农药技术落后,造成药剂浪费严重,加之化学防治范围不断扩大,施药次数增加,农药残留污染日益明显。2015年全市农药施用量5098t,平均14.2kg/hm2,其中杀虫剂占33%以上。农药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农药流失到土壤、水和空气中,造成污染。

2.3 农膜用量较大,土壤残留逐年累积 2015年全市巢湖流域的农膜施用量高达6545t。平均18kg/hm2。由于农膜不易降解,平均回收率为70%左右,另外30%滞留在农田中,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2.4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近年来,我市巢湖流域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家禽饲年养量近亿只,生猪养殖198多万头。据测算,畜禽养殖年排出粪便300万t,除部分进入农业生产循环外,大部分未经过无害化处理,随意排放、流失,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2.5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无序排放 我市巢湖流域447.39万农村居民常年生活污水及垃圾,大多未经处理就露天排放,随雨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3.1 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自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就把治理巢湖流域治理作为重中之重,进入“一体化”新时代,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认证相结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更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3.2 加快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尿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市多管齐下,利用农?I种养业优势,开展种养优势互补,促进生态循环。一是科学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随着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畜禽粪便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农户将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后,用于发展大棚蔬菜,或用于养鱼育蚌。二是加工成有机肥料。各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稻鸭共育”、“山场养鸡”、“林下养禽”、“水上养鸭”等养殖模式,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养殖亮点,既发展的生产,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3 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一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市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0万hm2,实行科学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而且药剂品种结构也有很大调整,淘汰和禁用了甲胺磷、1605、久效磷等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使农药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二是科学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效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三是狠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一料变四料”(即由秸秆变肥料、饲料、燃料、工业原料),秸秆还田30万hm2,其中直接粉碎还田10万hm2,覆盖堆沤还田3.33万hm2,留高茬还田16.67万hm2。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四是保护地栽培。实施农地膜覆盖6.67万hm2,免耕栽培6.67万hm2,减少了水土和养分流失。

7.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七

一、会东县的基本概况

会东县是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山区农业县, 全县幅员面积3 227km2, 辖53个乡镇, 40.1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7.03万人。该县有耕地41 840hm2, 其中:水田面积7 693.33hm2, 旱地34 146.67 hm2, 农作物播种面积94 567.8hm2 (复种面积) , 四畜存栏179.78万头 (只) 。全县大部分地带属中亚热带气候, 年均气温为16.1℃, ≥10℃的积温5 117℃, 全年无霜期279天, 气温年变幅小, 日较差大, 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利于农作物获得高产。

二、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1. 化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农业生产中大幅度地施用化肥增加了作物产量, 但同时也导致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近年来, 农业上由于化肥用量的增加, 化肥已成为农业环境中一种主要污染物质。我县肥料当季平均利用率为:氮30%~40%, 磷10%~20%, 钾40%~60%, 施入土壤中的各种肥料只有少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 大量的营养物质有的从土壤中淋失污染地下水;有的从地表流失污染地表水;有的则在化学反应等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全县年肥料地表径流量 (折纯量) 589.4t, 占肥料使用量的2.2%。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 特别是偏施、重施氮肥, 不仅导致营养物质的损失, 降低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 而且还造成农业环境的污染。

2. 农药对农业环境的的污染

我县年农药使用量168.9t, 大量的农药使用将对大气、水、土壤及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一是对大气的污染。田间喷洒农药时, 雾状或粉剂的微粒漂浮在大气中, 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二是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通过施药时散落在田间的农药随灌溉水或雨水的冲刷流入江河;三是对田间土壤的污染。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施用农药时, 大部分农药降落于地表, 附着在作物体表的农药, 也会因风吹雨打降落于地表而进入土壤, 大气中的农药, 也会随雨水降落而污染土壤。另外, 药剂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 则使农药直接进入土壤中, 除草剂的土壤处理, 杀菌剂的土壤消毒等, 也是直接施药于土壤中, 造成土壤污染;四是对农畜产品的污染。喷洒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会造成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畜禽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 也会造成农药对畜禽产品的污染;五是对有益生物的危害。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农药的使用, 灭杀了许多对作物有益的生物天敌, 如青蛙、麻雀等, 破坏了生物链。同时, 大量残留在农作物体内的农药, 给人、畜的肌体健康带来了众多问题。

3. 农用薄膜对农业环境的的污染

农用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地膜强度低, 在田间不易回收, 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 所以随着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的扩大, 使用年份增加, 农膜碎片不断累积在土壤中, 土壤的结构和可耕性遭到破坏, 地力下降, 不仅影响农业生产, 而且严重污染农业环境。

使用地膜覆盖栽培的耕地普遍存在着地膜残留的问题, 给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会东县年农膜使用量644.7t, 而地膜残膜量124.6t, 占地膜使用量的19.3%。残留地膜主要分布在上层耕作层, 根据抽样调查, 0~10cm的上耕作层残膜量占总残膜量的85.8%;10~20cm下耕作层残膜量占总残膜量的14.2%。此外, 还有许多农民将残膜堆在田头地边、房前屋后, 一遇刮风, 残膜到处飘扬, 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4. 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的污染

数量庞大的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丢弃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的粪便, 造成农业环境的污染。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4 567.8hm2, 四畜存栏179.78万头 (只) , 由于养殖场粪便处理能力较差, 造成绝大部分的畜禽粪便露天堆放或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江河, 成为污染环境的源头。同时, 秸秆焚烧既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又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 加剧了气候变暖, 我县每年秸秆田间焚烧量约为3.77万t, 占秸秆产生量的11.9%。

三、治理对策

1.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农业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 提高认识、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 增强环保意识, 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 每个人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为农业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改进施肥方法

深施、勤施化肥, 改浅表施肥为深施覆土, 改“一道清”施肥为勤施氮肥, 尽量使养分的流失、淋失、挥发降低到最小程度, 提高肥料利用率。

3. 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推广应用新开发的低毒、低残留农药, 使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安全无害, 保护农业生态和保障食品安全。大力推广抗病虫农作物新品种和生物农药, 推行避病虫栽培, 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业病、虫、鼠、杂草等采取综合防治技术,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采取强制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4. 大力推广应用降解农膜

增加降解农膜的使用面积, 非降解农膜等有害废弃物应当及时回收处理, 降低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5. 增施有机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种植豆科绿肥作物, 增施农家肥和饼肥, 扩大秸秆还田面积, 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化肥施用量。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另外, 作物秸秆本身含有较丰富的养分, 如稻草含有0.63%的N、0.11%的P2O5、0.85%的K2O等。因此, 推广秸秆还田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

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 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增产效应, 在施用有机肥料为基础的前提下, 采取化学氮、磷、钾肥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 可解决盲目施肥和投肥不足的问题, 达到增收节支,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 不但能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而且能降低投资成本, 达到节本增收, 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6. 大力发展沼气大力发展沼气

8.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八

一、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分析框架

(一)莫尔的经典“三圈”理论。“三圈”理论是由哈佛大学马克·莫尔教授在《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1995年)一书中最早提出的。该理论是关于领导者战略管理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以“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框架,开展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相机分析。主要观点是:政府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或实施战略计划时,必须坚持价值(V)、能力(C)与支持(S)三个因素相互统一的原则。

不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能包含着价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组合。政策方案或计划项目只能是“愿景”,没有实施能力和公众支持,那只能梦想(梦想区V),有价值又有能力就可成为实现梦想之区(梦想实现区V+C);缺乏公共价值只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属于别人的梦想(别人的梦想区S),甚至可能给公共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噩梦区C+S);具备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条件,那就可以放心去做(耐克区V+C+S),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更多的公共决策是具有公共价值,但目前尚无能力或尚未得相关者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官员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开展工作创新,“将新的尚不欢迎的现实,呈现给个人、组织或整个社会,让他们认可,并成功地适应新的现实的过程”。[1]

(二)“三圈”理论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决策分析。与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点源污染相比,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点多、面广、源杂、分散隐蔽、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点。欧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工业点源污染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绝对主要污染物。1990年美国面源污染占污染总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为68%~83%,氮、磷营养元素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质。丹麦270条河流中94%的氮负荷、52%的磷负荷是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2]发达国家既有较强的政府执行能力,又有广泛的公众支持力度,它们通过采取立法、发展替代技术、实施补贴等政策措施以及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以美国为例,1990-2006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就减少了65%。[3]当然,由于受到各国(地区)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面临着不同的价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组合。近年来我国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以及福建省闽江、九龙江等区域性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虽然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但它明显受制于地方政府有限的资源能力以及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现阶段更重要的民生需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着制度、技术等多个相互矛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既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又是区域环境管理中需要政府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

二、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三圈”组合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多元结构转变,具体表现为种植业比重下降和养殖业比重上升、粮食比重下降和经济作物比重上升。1990年至2010年福建省“肉猪年出栏数”由766.46万头上升到1963.31万头,粮食种植面积由2745.92千公顷下降到1232.30千公顷,经济作物由同期的665.35千公顷上升到1038.59千公顷。[4]同期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和薄膜施用量以及畜禽污染物排放均大幅度增加。闽江上游的三明和南平两地市是福建省现代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剧闽江流域面源污染程度。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突出地表现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闽江畜禽养殖污染负荷约占全流域的60%,畜禽养殖废水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约为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的5.7倍和7.5倍;闽江下游福州市郊16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上限的2.76倍。[5]农业面源污染所产生的化肥、农药、重金属残留物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会直接殃及水生生物,某些有毒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密集作用使处于食物链高位的人或畜中毒。可见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会加重流域水体的营养化,加快土壤退化,危及流域生态安全,而且影响着特色优势农产品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影响着消费市场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既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执行能力有限。我国现行环境政策主要是针对工业点源治理而设计的,各级政府主要采用“命令—控制”性的行政手段、排污收费等约束性的经济手段和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向企业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者命令其采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的生产技术标准,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限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这种“命令一强制”性的环境治理范式,往往针对的是那些具体的、可以用指标量化的环境问题以及点源污染,但对点多面广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并不明显。当前地方政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等工程技术手段,相对忽视农民参与式激励性政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在现行的碎片化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不仅要鼓励农民参与面源污染防治,而且要处理部门间利益矛盾。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存在空白,缺乏统筹协调,难以监管到位;各个部门之间谁也无权命令或指挥、协调别的机构,部门间责任权利边界模糊导致经常出现沟通不畅、协作不力、相互推诿与扯皮的现象。县、乡(镇)、行政村基层环保能力十分薄弱,绝大部分乡(镇)和行政村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农业污染“无人管、无力管”的现象普遍。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农户支持度低。从农业微观经营角度看,农户经营行为短期化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根源。农民是理性的,“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许多专家未能看出他们如何有效率。”[6]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个体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难于把握市场价格,只能采取以大量施放化肥农药和增加种植养殖面积及数量为主要手段,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直接目标;并在利用公共环境资源创造自身财富的同时,尽量地将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外部化。随着福建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演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386199”部队成为闽江上游南平、三明等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较低,没有掌握好正确的、环境友好型田间管理技术,在缺乏农业技术辅导的情况下,主要根据往年经验过度施放化肥农药,个体农民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既可以获得较高的产品和经营收益,又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减少劳作的艰辛。“高度依赖化肥农药”不仅是农民的理性选择,而且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7]

三、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导向

(一)提升全社会对环境治理的价值认同和支持。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思想根源是政府和农民的环境观念淡薄,政府部门没有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放任自然消减”的思想;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责任感不强,粗放经营和随意排污等生产生活方式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并把生态环境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增加农民自主参与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升全社会对环境治理的价值认同和支持。从政府的角度看,需要由经济增长型政府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以及官员考核体系转变为注重绿色GDP、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区域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农民的角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危害的认识,引导农户树立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路子。同时扩大公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大家共同减少污染,关爱家园。

(二)提升政府面源污染防治的能力。

1.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当前我国缺乏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限定性生产技术标准,缺少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原则性规定多,配套性细则规定少,可操作性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立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基于福建水系的相对独立性,建议制定《福建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环保执法监督监察机制,并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

2.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组织体系。增加县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编制,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乡镇先试点设立环保机构,争取用3年的时间,所有乡镇全部设立环保站,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环保“缺胳膊少腿”的状况。在农村“六大员”基础上设立环保员,加强农村环保宣传、环境监督等执行力。

3.设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在目前环境治理的组织资源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遴选若干个条件较好的区域,设立省、市和县不同层次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围绕农田化肥农药减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实行奖励和补助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加大“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发动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筹资筹劳,参与面源污染防治。探索建立村民环境自治机制,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作用。

(三)建立农户参与式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制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中央政府的规制缺失、地方政府的GDP偏好、个体农户的驱利性和第三部门发育的滞后性,使得流域面源污染成为个体理性选择所造成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流域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将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加强利益相关者互惠基础上的互动,建立相互间激励相容机制,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实现多元主体信任合作机制。这就要求政府不仅仅要采取强制手段,包括严禁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对被列入“双禁”的“两高”农药全面清出市场,在农业生产上禁止使用等,同时更要建立以经济激励导向的鼓励性政策,引导农户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由政府单边治理向政府企业和农户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由以强制为主的政策导向转变为激励为主政策导向,由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治理,建立起政府引导、农户自主参与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政府环境政策的效果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以无偿技术援助、有机肥价格补贴和尾水标准等三项政策为例,农户对无偿技术援助政策的接受意愿最大,尾水标准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因此,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特征的无偿技术援助政策,既能从源头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政策目标,又能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有效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结局,是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的首要选择。[8]政府提供无偿技术援助等以激励为导向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户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愿意采取有利于环境政策目标实现的经济行为,最终使农户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俊德“三圏”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决策方法论意义[J].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 [3]卞辑部.美国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J]. 北京:北京农业2009(1):50.

[4] 根据1990-2011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5] 邱孝煊,黄东风,蔡顺香.福州蔬菜污染及污染源调查和治理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9,15 (1): 15-21.

[6] W·舒尔茨.穷人经济学[A].王宏昌.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59~1981年)[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86.

[7] 饶静、纪晓婷.微观视角下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分析[M].北京:农业技术经济2011.12.11~16.

[8] 韩洪云、杨增旭.农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接受意愿的实证分析[J]. 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10.1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

9.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九

1.1 养殖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 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相比,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量是其的 2.7 倍。

并且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建设了大批养殖场,但是这些养殖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相应的环境管理机制,很多养殖场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废弃物,从而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例如,产养殖场中为了使水生植物获得生长,会散播一些肥料,同时加上鱼类粪便、饵料沉淀物等的随意排放,对湖泊和水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并且如果不及时处理畜禽粪便,在堆积发酵之后,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产生硫化氢、氨及甲基硫醇等有害气体。其次,粪便能够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具有比较强的淋溶性,经过大量堆积成土质过肥,能够使农田的土壤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

而近年来,为了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农户使用了大量的农业,农药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到了 40%.并且很多地方仍然使用一些被禁止的农药,这些农药毒性大,具有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其中 80% ~ 90% 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农药的残留会流入沟渠荷塘,污染当地的水体。另外,早在 20世纪 60 年代,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我国开始广泛、大量地使用化肥,从而对农业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废氮、废磷的流失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湖泊、池塘等水域中的水藻生长过旺,水体缺氧,导致水生生物难以生存。

21 世纪,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已经被超强度利用,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1.2 焚烧秸秆和农膜的`污染 农膜技术的使用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物。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膜产品达到了 100 万 t 以上,残膜率达到了 42% 以上,有 50% 以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并且对农产品也带来了污染,且农膜中的微量环境荷尔蒙物质还会危害健康。

另外,农村的秸秆利用率太低,农民处理秸秆大多数通过焚烧,这样不但浪费了秸秆中的有机营养物质,还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0.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当前,在一些地方,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导致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政府财政应加大投入,着重解决乡村道路、水利设施、农网改造、水土流失等问题,为夯实农业基础发挥作用。

2农业科研与农村教育

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农业要进步,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仍很低,这与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水平低是紧密相关的,而农业科技水平低,与政府财政投入少不无关系。统计资料显示,“八五”期间,财政用于农业科技开发的费用不及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总额的1%,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扭转这一局面,政府必须承担起农业科研投资主体的责任,对社会效益高、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农业科研项目,财政应予以重点支持和扶植。政府财政应当保证以下方面的资金供应:农业优良种子、生物技术等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科技教育等。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此,财政对农业投资应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产品产销脱节问题。一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我国农业的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以及横向交流障碍重重,是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要帮助解决一部分启动资金,购置设备,加快农业传播网络建设,既将农业市场及时传输给农民,又将当地农产品产销存及时向外发布。另外,财政部门还要利用多,联系面广,辐射面广的优势,直接开展支农。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尽快形成连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纽带,政府财政应当增加投入,重点支持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的生产,培育具有当地优势的主导产业。三是加大为农业服务的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农业中介组织或专业合作社。

4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政府财政要做的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存在必然要拖整个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是各级政府财政责无旁贷的事。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贫困地区来讲,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因此,政府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应把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另外,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降低农村贫困地区与外界进行物资和交流的成本。

5农业自然灾害救济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是三个产业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当受到自然灾害袭击时,受损害程度很大。因此,当农业生产或农村居民遇到自然灾害时,政府应当及时安排救灾支出,对灾民进行救济以抗灾复产,保障农民的生活权利,这是政府的职责,但政府财政在安排这部分支出时,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即:必须是实际发生的灾害;必须基于实际损失,救济量不能超过实际损失量。

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行为,必须切实转变财政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下,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行为,不光要遵循合理的原则,确定正确的投资重点领域,还必须切实转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职能。

1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财政对农业投资要逐步从琐碎具细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农业的一般生产和经营领域退出,减少生产经营性投资和一般技改投资,逐步减少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突出重点,有保有压,集中财力提供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环境和公共基本条件,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主要运用间接方式,面向宏观领域,重点是建立农业生产的保护机制和调控机制,如抵御市场风险机制、抗灾、救灾、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等,从而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2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

由注重生产性投入转向公共性投入是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重大调整,与此相适应,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也要发生变化。因此,在制定实施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时,必须将资金用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和环节上,保证农业与农村经济中重点项目、环节和方面的优先发展。农业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和农业投入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集中力量保重点而不能四面出击,面面俱到。财政对农业投资应该保证重点项目,压缩一般项目,取消无效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合力,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抹万金油”的做法。

3由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转变

农业产业结构的单一和农村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单一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活跃发展。按照“三个有利于”和财政对农业投资必须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只要对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形式,政府财政都要进行扶持与调控。对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项目,不管是哪种所有制形式,政府财政都应予以大力支持。由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转变,既是坚持效率与效益原则和“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然选择。

4由注重产品项目向注重农业生产环境与结构优化转变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对农业投资应着重于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着重于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权经营制度和流通体制改革、财政投资和农业财务活动监管、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保护以及农业资源管理配置等方面发挥政府财政的管理调控职能,从而改善农业的整体环境。另外,财政对农业投资还要注重农业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控与优化,要善于调整广义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狭义农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结构比例,同时还要调整整个农村经济的结构比例,活跃整个农村经济。

5由单纯重视数量的增长向既重视数量又重视质量转变

政府财政应增加对农业的投资,这是勿庸置疑。长期以来,讲财政对农业投资问题,只注重投资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或重视不够。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对农业投资必须改变这一状况,应以效益为中心,靠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提高来弥补我国财力不足的现实。

参考文献:

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1.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篇十一

关键词:塑料;农业生产;治理

中图分类号:S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60-1

0 前言

1909年第一种合成塑料“酚醛”由化学家克兰德制成,这一发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帮助,可现在却为它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付出沉重的代价。有色塑料袋与食品接触后会产生对人的肝脏、肾脏、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的毒素.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随意丢弃,造成地球表面严重而无法消除的环境污染。

在农业方面,任何一个严寒的冬天都需要大量塑料制品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北方,覆盖农膜可以增温,保温,保水,保肥,控制杂草生长和盐碱地返碱,增产效果显著。有色塑料薄膜产生的反射光,对害虫行为和生理产生影响可使害虫忌避,并诱集灭,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植保方法。因此我国农膜产量总呈上升趋势,但农用膜寿命短,我国通常是1-2年,使用后废弃农膜进入环境就成为白色污染物。拿废旧塑料来说,它的材料分子量是104-105之间,分解速度缓慢,像聚乙烯薄膜在土壤中300-400年才能降解,它们滞留在土壤中破坏了土壤的透气性,降低了土壤蓄水能力,影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阻碍禾苗根系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使耕地劣化。此外塑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毒物质会在土壤中通过扩散渗透,直接影响地下水质和植物生长。据调查如果每亩(667m2)地有3.9kg残膜,将减产玉米11-13%,土豆5.5-9.0%,蔬菜14.6-59.2%,也有人做过试验,当每亩农膜残片达6.9kg,小麦将减产9%,當达到25kg时减产26%。当前有些农业部门推广无法回收的0.07mm超薄地膜,从长远来看是极不妥当的。

废弃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塑料垃圾的填埋,长期不降解,会导致大片土地被长期占用无法耕种,加重土地资源的压力,不仅使我们这代被垃圾包围,也会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间。

塑料被我们人类制造,它从自然界而来,归结于大自然,却对我们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我国已经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采取措施防治塑料白色污染。

第一是从行政方法是加强管理,禁止在列车上旅客和乘务员向窗外抛弃废物,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第二是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三是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可以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可避免视觉污染,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节约土地。还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纸代塑,纸的成分主要为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可以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目前我国正在以甘蔗杆、稻草、玉米秸杆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正处于试验阶段。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添加剂,使塑料包装物在自然环境中降解。

12.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的思考 篇十二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特征,防治对策

自20 世纪80 年来, 我国为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提高农民人均占有粮食和纯收入。同时, 由于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及使用方法不科学,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 致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当前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国家、国际大趋势, 也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在此背景下,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 深入农业、农村展开实际调查分析, 提出如下建议。

1 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

对农业面源污染含义可从微观上和直观上来理解认识。其包括种植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水产养殖面源污染、农村生活面源污染4个类型。

1.1 微观上农业面源污染

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田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畜禽养殖粪污和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氮磷、致病菌等污染物, 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等, 在降水、灌溉或排放过程中, 通过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淋溶, 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1.2 直观上农业面源污染

是指由于化肥、农药、地膜、饲料和兽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当, 以及作物秸秆、畜禽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 (或农村) 废弃物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造成的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1]。

2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及特征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总体危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一是危害水体功能, 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表现为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二是危害农田土壤环境, 影响土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表现为土壤有害物质超标和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同时造成了食用的食物、饲料及饮水中的硝酸盐积累, 对人畜健康不利。三是危害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 (或农村) 废弃物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一是排放形式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面源为分散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很多, 随机影响十分显著, 如农田面源氮磷等污染物流失受到降水量的大小、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 农田地形、种植模式等自然条件, 农业化学投入品数量、施用方式、时间等人为条件的影响。二是污染物具有资源性。农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 实际上是营养资源。三是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农业排放则多为生产原料 (如农药、化肥等) , 排放主体 (农户) 广泛性较突出。

3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与治理必要性

3.1 国家农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的新要求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随着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升级和城镇化不断推进, 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 已成为制约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 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

3.2 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 而且要逐步还旧账, 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3.3 国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深刻认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第十五条明确指出,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

4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与治理对策

根据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具有广泛性、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以及其排放的农药、化肥、农村生活废弃物等污染源的主体是农户的特征,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治理对策可从职能层面和技术层面着手实施。

4.1 职能层面采取的防控与治理对策

4.1.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牢固树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思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和培训会等途径和方式,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 让农业技术人员、领导、农民群众、社会公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 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工作的意义。

4.1.2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措施。加强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成立由农业、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和水利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科学地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 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完善政策措施, 不断拓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渠道和财政资金专项投入;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降低收储运输成本,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2]。

4.1.3 多渠道争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投入。积极争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申报立项。

4.1.4 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推进新型专用配方肥料推广;创新服务方式, 推进农企对接, 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

4.1.5 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严禁使用厚度0.01 mm以下地膜, 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加快可降解地膜推广运用;加大旱作农业技术补助资金支持, 对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给予补贴;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创建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

4.1.6 建立一批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示范区。针对各地主导优势作物、重点区域 (蔬菜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等) 、污染源特殊地块开展防控与治理示范。发挥以点带面, 逐步全程覆盖的防控布局。

4.2 技术层面采取的防控与治理措施

4.2.1 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推广使用专用配方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秸秆还田、化肥深施以及肥水一体化等高效科学施肥技术, 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肥料污染源。

4.2.2 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大示范和政策引导力度, 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腐熟加工、秸秆生物堆加工、秸秆堆沤加工还田等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技术宣传推广。

4.2.3 积极探索先进适用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模式, 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快推广安全用药、绿色防控、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 建立完善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逐步构建农业清洁生产认证制度。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模式, 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资源化。

参考文献

[1]叶长林, 吴新民.浅析农业面源污染对新安江流域水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5, 11 (4) :158.

上一篇:《jqx》教学设计下一篇:普通心理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