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一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几点心得体会
初一、二十班张子栋家长:张毅
李静
作为家长,我很庆幸孩子就读了一所有浓郁书香氛围的好学校,感谢学校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所营造的良好氛围,感谢学校全体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养成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学校开通的家校互动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也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在培养孩子阅读和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
一.家长要以平实心态对待孩子阅读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对待孩子阅读习惯培养,也是逼不得的。以平实心态对待孩子阅读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平实心态对待孩子阅读的书籍。培养孩子阅读,家长不能有功利思想,只让孩子阅读一些与考试、与日常学习密切相关的书籍,阅读与学习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书就认为无用。培养阅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的平时教育中,我非常鼓励他看感兴趣的书,童话、漫画、科普、历史、地理、天文、动植物以至于名著等,孩子几乎都看过,尤其是一些科学探秘或动植物方面的书籍。我也知道,许多书不是他的年龄可以理解的,但只要他有兴趣看,我就不加干涉,我总认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视角,孩子的眼睛也许看到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更精彩世界。平实心态阅读的另一方面是以平实心态看待孩子阅读后的效果。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教育孩子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有时候咱们的孩子读书,读过就没有留下印象,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要非逼孩子要讲述给我们或者写出感想,只要孩子读过,即使他没记住多少东西,但终究会在他脑子留有影响,就如雁过留声一样,阅读多了,自然会厚积而薄发。
二.阅读方式、地点不拘一格
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方式很多,在我和孩子的共同阅读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入一年级时,一般是我和他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到下学期,已改为我们各自看自己的书。上了初中,是他自己选书,自己阅读,当有问题时才和我们交流。阅读的时间不固定,有时是在饭后、睡觉前、作业做完后,只要是空闲时间,孩子会随手拿起他感兴趣的书读。地点更不固定,或在沙发上、床上、餐桌旁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看书的地方。我也曾经试图规范过,但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会随之消失,本来阅读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我也便让他随意而读,孩子也一直对读书抱有兴趣。但是,最好还是引导孩子在书桌旁以正确的姿势阅读。
三.不过分满足孩子的购书要求
孩子的买书欲望一直非常强烈,刚开始我也几乎全部满足,不到一年时间,为他买了一堆本,内容也涵盖了漫画、小说、童话、科普、名著等等。我认为他该会认真阅读了,但最后发现他的兴趣仅在于买而不在于读,不知在座的家长是否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孩子对买过的书的兴趣减少了很多,大多数书都在书架上睡大觉。我尝试改变方式,周六或周日,有空闲的时候,尤其是暑假,我会常带孩子到新华书店看书,我发现孩子在书店看书比在家看书投入很多,慢慢的我也悟出了道理,可能的话,我们家长可以尽量给孩子租书看或借书看。这也应了一句古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四.阅读氛围须全家共建,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生活的很大部分时间在家庭,营造家庭的阅读氛围对孩子至关重要,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家庭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理念、统一的态度,与孩子共同阅读时,指向的不仅仅是爸爸、妈妈,更有背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的大家庭成员,需要大家一起共同营造一个阅读氛围。当我们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时,孩子对阅读也会产生兴趣,每天抽出时间共同阅读,慢慢的,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更是我们大家的事。大家都在阅读,孩子自然就会感觉阅读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五.掌握好的阅读方法。
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引导孩子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对于喜欢的读物,尽量选择精读。一句一句地去读、去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有意义但不太喜欢的书,可以选择略读,速度较快,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信息性的读物,则可以选择浏览,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理解的来读,尽量节省时间以提高阅读量。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六。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名言精辟地道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一个人勤于思考,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学习潜质。学生一旦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他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著名学者李公仆读书讲究三法:一是读活书(即多读那些有生命的经典,或者多读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书);二是活读书(即读书要多动脑筋思考);三是读书活(读书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想这对读书的人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这说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能使人受益匪浅。近一年来,在泰安六中书香教育的侵润下,通过和孩子的共同阅读,我懂得了作为一位家长所应拥有的心态:平和、不功利。只有家长心态平和,孩子才能平和不冲动;只有家长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家长上进,孩子才能努力要强;只有家长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家庭溢满书香,孩子才能自如的沐浴书海。真心的希望:学校、老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希望泰安六中的书香特色教育硕果累累,更祝愿从泰安六中走出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儒雅一生。
2.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二
只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 才能使其智力更好地发展。
1 孩子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根源
1.1 家长对孩子缺少真正的关心
“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这么晚回家?跟谁出去了, 男的女的?”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和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父母很少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怀, 对孩子学习外的精神生活不闻不问, 而且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单纯从自身出发考虑孩子的需求。
1.2 家庭关系的影响
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 则会影响孩子成长, 使其出现孤独、冷漠、粗暴、说谎等不良行为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曾对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8~14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广泛调查, 结果发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中的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和要求大同小异。使孩子感到幸福的并不是家庭的贫富程度, 而是使孩子感到自己是真正属于这个小集体并得到家人的关怀, 孩子最不满意的是父母吵架。
1.3 网吧的危害
互联网进入我国后带来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产的全面革新,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 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网吧像一个美丽陷阱, 使许多孩子丧失意志、无心学习、前途废弃。据调查, 学生上网80%以上是玩游戏, 15%左右是交友聊天, 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极少。有13%以上的男生很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 严重影响学习。
2 对策
2.1 尊重和鼓励
孩子有其独立人格, 是有思想、有行动的个体。作为家长, 不能凌驾于孩子之上, 应尊重与鼓励他们,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允许孩子根据自身意愿进行选择, 鼓励孩子自己作决策。阿姆斯特郎小时候曾说:“我要跳到月球上!”他的妈妈说:“好, 不要忘记回来!”妈妈保护了他的异想天开, 保护了他的创造热情, 用尊重和鼓励使他最终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的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孩子一旦对事物产生兴趣, 就会倾向它、注意它, 并且积极主动地探求它。因此, 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增强教育效果。
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 只有尊重这一规律, 给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 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动性, 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2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要从小事抓起, 从平时抓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时期刘备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的话, 意在告诫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 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 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犯错误往往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小时偷针, 大了偷金”“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讲得正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 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 日积月累, 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最终跃进犯罪的深渊。所以父母要从平时抓起, 注意并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做到防微杜渐。
2.3 培养吃苦精神
由于社会的发展, 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 父母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愿望, 以至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习惯。父母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严格要求他们, 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2.4 学会欣赏他人,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往往不懂得欣赏他人, 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为此, 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正确看待自己, 以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2.5 正确认识网络
3.浅谈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 篇三
孩子乐于读书的习惯呢?
一、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培养孩子乐于读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入手,设法刺激和保护他们对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读书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孩子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汲取知识,汲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很多父母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而实际上很多孩子读书的欲望正是被父母扼杀的。比如有些孩子常常缠着父母讲故事,很多父母却不耐烦、甚至恼火,给孩子的往往是不予理睬或者训斥。其实,孩子喜欢听故事,正是喜欢读书的前奏和萌芽,许多这样的萌芽就是在父母的不理睬或训斥中枯萎了。我曾经和班级中爱读书的孩子家长交谈过,从他们的言语中得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应该珍惜孩子的求知欲,从小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学龄前,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领路人,选择一些带有幻想性的故事和有韵律的歌谣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如:《白雪公主》、《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等,这些读物很容易吸引孩子并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最好能边讲边告诉孩子,这些美好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读来的,识字以后就可以自己读这些故事了。让孩子从小就对读书有一种美好的向往。上学后,教师要担当起孩子读书的指路明灯,把每一个孩子领进书的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我经常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从不做硬性规定,孩子喜欢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只要内容健康)。目前,我们班已有80%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种类的书来读,有的喜欢读科学家的故事,有的喜欢读校园故事,有的喜欢读军事、科幻等方面的书,还有的喜欢读中外古典名著。学生已经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消遣,有的孩子下课不愿意出去玩,而是捧着一本书看;有的孩子经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读书感受。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据调查,现在一些家庭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家长会为足球赛加油,而不会和孩子一起读书许多家庭拥有高清晰度电视,却不一定会有书柜。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司有和教授的家庭却与之不同:当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时,全家人不论在干什么事都要停下来看电视,看完后全家讨论。由于他和他爱人、儿子都看过《三国演义》原著,所以讨论时他们三个人都能讲几句,而女儿没看过小说,除了电视剧上的一点内容之外,她就插不上嘴了。一插不上嘴,就产生了心理需求,就要问。她一问就好办了。司有和教授只稍微解释,然后告诉她这件事在书中哪一回里有。在讨论中。女儿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尤其感兴趣,那是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来的,于是他又推荐女儿读“红学评论”方面的文章。就这样,女儿从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到读长篇小说《红楼梦》。兴趣产生了较大的迁移,大部分的书捧在手中也不感到厌倦,而是兴致勃勃地看完它。由此,她开始主动提出要看国内外的名篇名著。可见,培养孩子乐于读书的习惯,一个好办法就是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当孩子读书时,家长要尽量保持室内安静,电视、谈话等声音不要对孩子产生币还要经常在孩子的“书房”里指导孩子读书、学习,或与孩子一起读书,耐心倾听孩子谈书中他认为有趣的内容,与孩子交流读书体会,使孩子经常体验到“书房”的温暖,对“书房”产生亲切感、依恋感平常谈话中,有意无意地讲一些伟人读书的故事,或经常带孩子逛逛书店,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应尽量满足孩子购书的愿望,但购书时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兴趣和书本内容慎重选择,不要一口气购买大量的书回家。
孩子在学校要比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为了培养孩子乐于读书的习惯,我尽量让孩子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生长。开展“奉献一本书,阅读百本书”活动。在教室设立了图书角,图书都是孩子从家中拿来的,同学之间可以互换书看,使孩子花较少的钱读到较多的书。我们班每月还开展两次读书交流活动,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把自己阅读到的最动听的故事、最有趣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听。每到这堂课,同学们的情绪都异常高涨,争先恐后地发言,静悄悄地聆听他人的介绍,这样由读到讲,更激励孩子努力地读书,从书本中寻找乐趣,体会读书带来的愉悦感。记得有一次,学校因故不能上操,5分钟后我回到教室,全班同学竟然都静悄悄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手中的课外书,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干部出来组织纪律,是书把大家紧紧地吸引住了。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说明孩子们基本养成乐于读书的习惯。
三、相机引导孩子读好书
孩子最怕听的一句话是:“快去看书!”因为这句强迫孩子的话,不啻向孩子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使孩子丧失读书的兴趣。我认为培养孩子乐于读书的习惯,还应该相机引导孩子读好书。
教学中,我以课文内容为导火线,适时地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或是从名著中节选、改编的文章,讲课时我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向学生作简要介绍,然后引导孩子读书。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孩子读《安徒生童话集》:学习《养花》,读老舍的散文;学习《鸟的天堂》,读巴金的散文学习《将相和》,读《史记》少儿版;学习《赤壁之战》,读《三国演义》等。我还结合电视引导孩子读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均已拍成电视剧。我鼓励孩子收看,并引导孩子说道“书中的内容会更有趣,你们试着读一读。”孩子们有的读四大名著连环画,有的读儿童版本,还有的读白话文小说,读什么版本学生可以文秘杂烩网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一学期下来,孩子能读一部名著就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有时候我还利用班会时间让孩子讲这类的故事,激发读书的兴趣,很有成效的。孩子读完《西游记》,在日记中写到:“开始没读的时候,我总觉得没意思,但是一读起来,就上了瘾,读了一回又想再读一回,觉得很有意思。晚上,梦见我和孙悟空在一起比高低呢!”还有一个同学这样写:“我觉得《西游记》很有意思,越看越入迷,我简直是书中的人物了。”
4.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篇四
良好的习惯能弥补智商的不足
一、教育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粗心是因为不熟练。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把三加二写成六,因为三级二等于五太熟练了。我们会把吃饭的筷子送到眼睛里吗。不会,因为这个习惯动作太熟练了。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用粗心掩盖不熟练,就为下次错误找到借口,埋下了隐患。
那么怎么克服孩子的粗心呢
1、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平时容易出错的粗心题进行收集、归类,进行强化练习。过一段时间,我们再拿出来看看。直到看见开头几个字就知道这道题的最后答案是什么为之。
2、训练孩子“快速一次对”的习惯
很多人认为错了改正就行了,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但我和家长说的是家长要要求孩子不能总是错后改正。要训练一次对。一道题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在作业里是对的。但考试成了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平常作业是慢慢想出来的,而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紧张制约,容易出错。二是做作业是可以翻书的,考试不能翻书。翻过书做过的作业往往并不是很扎实,考试时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做过,但就是想不起来。所以要教育孩子平常把练习当考试。怎样就算是平常练习当考试了。三点标准:定时,脱离书本,独立完成。考试的时候才能避免错误。这就能避免很多的所谓的粗心。
二、要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有好多家长以自己工作经历就想当然地认为计划制定了也用不上。那么学生的计划为什么用不上?因为计划不切实际没有可行性。所以和孩子做计划要注意三点:
1、计划要紧扣教材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同期同步。
2、与孩子自己的基础相吻合。不能提自己做不到的要求。要考虑自己的能完成多少,就制定多少的任务量
3、要考虑自己的自由时间的多少,不能成为紧箍咒,丧失信心。
计划制定完成,要坚决执行,不能给自己找不实施的借口。
另外我认为制定计划的最大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整体的目标,对所学知识能分条块,有大框架的把握。也就是说计划能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俯视学习内容。
三、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要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一道题我不这样做,还能不能用别的方法做。老师和同学他们是顺思路思考,我能不能你思路逆推。一旦提出问题,要自己独立解决,解决不了在求助别人帮助
四、要培养抓紧时间的习惯
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是磨磨蹭蹭。杜绝磨蹭办法
一是明确任务,减少犹豫。拖拉是因为不能确定下面该干什么,我是做数学呢,还是背英语呢。结果这样一考虑,五分钟过去了。所以在做事情之前首先是确定做什么,然后不受干扰,抓紧时间完成 二是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一个学生,在每天同一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天天如此,就成为本能。比图说说,每天回家是数学,语文,英语,课外阅读,天天如此就成为情不自禁的习惯,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家庭要创造孩子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不在家请客,不在家打麻将,不在家没完没了的看电视。
三是专心致志,有效劳动。有人说,我每天学习就是会。做作业的时候就是会不由自主想别的事情,怎么办?我建议学习时候养成标注习惯。比如手里拿支笔,一边阅读,一边标注重点,看着笔尖,定然能集中注意力,减少无效劳动。
五、善于整理学习资料
学生期间有很多测验,单元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等,这些试题都是老师精心挑选过的。都是知识的重点,平时随意乱扔实在是浪费。多以压迫养成学生的收集资料的习惯,[ ]那么哪些资料值得收集呢
一是教科书,教科书上肯定有知识的重点和老师平常补充的要点,总复习时候比较方便
二是练习题,老师平时重点评奖的练习题或老师自己收集的例题要收集,你考的不好的哪些练习册的试卷要收集,考的不好说明只是存在断点,所以复习时候要注意
三是考试题,大的考试题都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学习的重点。这时最精炼的复习材料
四是其他资料,学生差异不是在课堂上,二是在课外。课外我们对自己的学习困惑要收集起来,不断地反刍。
六、要经常与人交流学习
5.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篇五
一.处罚
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为什么这招管用呢?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但家长在处罚时一定要注意五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滥杀
无辜了:
1.处罚是最高级别惩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已经成了滚刀肉了。”为什么呢?他的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却一直承受最高级别的刑罚。
2.处罚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准备动手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孩子已经哭了就不要再打骂了。点到为止,起到威慑力就可以了。
3.处罚前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规矩,当周末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时说:“你,写作业去。” 有很多孩子离开电视机时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为什么家长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因为你的家里没有规矩。
4.就事论事的原则,犯了错误以后要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的原则。
5.立即处罚的原则,有的母亲当孩子犯错误后心软了,总是说:等你爸回来
收拾你。
二.陪读
紧密式陪读,适于不自觉的、注意力长度低于10分钟的初一以下的孩子。
方法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松散式陪读,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孩子。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要求他把门打开,家长把电视机关掉,保持家里安静。这扇门必须打开,有的家长说孩子房间的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都打不开。有的孩子关着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两个小时,你相信吗?可能吗?他们把门关上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一个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关上门以后形成的。
三.表扬
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表扬。举个例子,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听完赏识教育以后说:听了赏识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扬了一年,也没有把学习表扬上去。所以,表扬只对弱智和小学生适用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长滥用表扬的话,他们是很容易看出家长的阴谋诡计的。
四.监督
学习计划做好以后,家长要陪伴孩子做好监督工作,以前讲过坚持21天,就可以使量变到质变,孩子学习不好,习惯没有形成,第一个放弃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能坚持21天学生也能坚持21天。
6.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六
做事专心,不懂就问的习惯
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去打扰他,让他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的事。在他走进自己房间准备学习时,可以轻轻的跟进去看看他准备做什么,问问孩子,了解清楚以后,轻轻地关上门去干自己的事,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时尽量在家不要大声喧哗,到处走动,看电视尽量关小声音,以免影响到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或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去辅导一下,或建议他去查字典或上网查找,教给孩子一个解决困难的办法。
7.关于培养孩子吃饭习惯的一些心得 篇七
很多妈妈问我是怎么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今天,我就来说说,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帮助。
1.固定地点吃饭——在宝宝能独立坐稳的时候,在喂辅食的时候就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比如沙发上,或者宝宝自己的小餐桌上,不管谁来喂,喂什么。坚持一个月以后,每当把宝宝放到吃饭的地点时,他就条件反射地明白该做什么了。
2.让宝宝有危机感——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可能是饼干,可能是酸奶,宝宝在吃这些他喜欢吃的东西时,妈妈可以在他的眼前把东西分成两份,妈妈一份,宝宝一份,然后一起吃。大人当然比孩子吃得快,于是当妈妈把自己那份吃完的时候,可以慢慢去吃宝宝的。注意:是真的吃,并且吃完了就不再给他拿。这样,时间长了,宝宝就会产生危机感——“如果我不好好吃、快点吃,就会被妈妈抢光的。”渐渐的,同样的感觉会延续到吃正餐,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就专注而主动了。
3.吃饭从玩耍开始——当宝宝一岁以后,可以把吃饭的勺子和小碗给他玩,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他熟悉餐具的形状手感,方便以后学习使用,二是让他玩腻了以后,再吃饭时,就不会再因为对餐具有强烈的新鲜感而分心了。
4.要学会放手——等到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正式让他自己学习吃饭了。开始在他的碗里只放一点松软的米饭,米饭没有油,打扫起来很方便,又有一点黏性,宝宝可以比较容易地舀起来。
要注意的是,这时候还不能指望他把自己喂饱,所以他的“吃饭”只是做样子而已。妈妈还需要另外盛了食物喂他,一边喂,一边不断鼓励宝宝再自己吃。
宝宝这个时候动作还很不协调,让人看了着急。这时,妈妈不要插手帮他,这是他学习的过程,失败次数多了,自然就会成功。
5.“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宝宝会走路了,也变聪明了,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惦记他的玩具,或者心不在焉,不愿意吃饭。当妈妈确定宝宝不愿意吃饭时,就不要喂了,把饭菜都收起来。即使宝宝玩了一阵又饿了,也不给他吃饭。如果小家伙实在饿得可怜,可以给他喝点果汁,或者牛奶,总之只要不会饿出毛病,就不要心疼他。时间长了,他就会珍惜吃饭的时间,因为他晓得,如果这顿不吃,就只有等到下顿了。
6.杂食宝宝最健康——不要简单地认为宝宝只爱吃稀稠的、软烂的、清淡的东西,其实宝宝非常乐意尝试一切食物。妈妈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把大人吃的饭菜也给宝宝尝尝,比如有辣味的东西,比较硬的米饭、泡菜等等,宝宝会因为尝试新食物而兴奋。而且,在这样的尝试里,妈妈很容易就会晓得宝宝喜欢吃哪一类食物。我认为,只要是洁净的、新鲜的,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给孩子吃的。
7.尊重孩子的感受——大人偶尔会有厌食的时候,宝宝也一样,原因很多。这个时候,妈妈只要确定宝宝不是生病了,不烦躁不哭闹,就不要去逼迫他吃饭。给他吃一些他爱吃的东西,让他多喝水,过一两天就好了。永远不要打骂着逼宝宝吃饭,要让他觉得吃饭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他就会享受吃饭时的快乐了。
这就是我把“猪八戒”带得四肢发达的一些小窍门吧。当然,“猪八戒”的智力还有待提高,可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先把身体养好了,才有其他的一切。不是吗?
8.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八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 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
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9.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篇九
由于自己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对孩子的教育应从小抓起,尤其明白书籍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买洪恩宝宝看世界、天线宝宝等光碟让孩子看、听,每天睡前都给他讲故事(用手指点读),等孩子会看画报时给孩子订阅《幼儿画报》、《娃娃画报》,还有各种颜色鲜艳的书籍,让孩子从小对书感兴趣,对阅读感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能力。
通过每天晚上用手指点读讲故事,4岁时识字量达500左右,常用字已基本认识,能够独立读书了。所以在幼儿园放学后,除了户外活动,读书就成了主要的休闲活动。每天睡前仍然进行30分的陪读,适时的加了一些交流,让孩子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从中感受做人的道理。
上小学以后,要非常感谢王红老师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她要求孩子们每天早上阅读30分钟,并要求家长签字。这一行为使我的孩子受益匪浅,因为阅读的习惯的养成靠得是平时点滴的积累。
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重要。为了影响并培养孩子坚持读书的习惯,我和爱人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午睡前看十分钟,然后入睡。晚上泡脚的时候是我们一家最幸福的时候,三个人同时坐在沙发上,每人一本书,边泡脚边读书,睡觉之前再互相询问一下,你看了什么,我看了什么,哪部分给了你什么启发等等。
专门为孩子订阅适合儿子读的书有《语文报》、《中国儿童报》、《少年科学报》、《小星星》、《小猕猴》等,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看书,买书。现在家庭藏书已达200多册。
一、硬件
(1)给孩子专门设计书房、书桌、书柜,让孩子有个好的读书环境。
(2)适合孩子读的各种各类家庭藏书已达200多册。
(3)配置电脑并上宽带,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4)藏书:儿子的藏书丰富,从自选的卡通书到家长、老师、学校推荐的各类读物。如《少儿百科全书》、《青少年科学探索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天空》、《中国地理图鉴》、《八十天环游地球》、《绿野仙踪》、《柳林风声》、《四大名著》、《铁道游击队》、《城南旧事》、《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故事系列》、《小故事大道理全集》、《淘气包马小跳》、《好玩心理学》、《小学生最喜欢的实验》,以及迪士尼精选系列丛书等等。绘画和故事相结合,童话和百科相呼应,游记和小说相碰撞。儿子在故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在小说中体验快乐、在童话中领悟真、善、美、假、恶、丑,在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当然作为一个男孩子,还有数不清的有关汽车、枪、炮类的百科书籍。
二、软件
亲子阅读:
如果读书是一个人事情,那我想也只有当孩子足够大,有足够字认识的基础后。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一定的自制力,更多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阅读。由于自己工作和教育有关,所以工作之余也经常可以和同事一起探讨孩子阅读的问题,通过交流,相互学习,起到事半功倍。比如阅读的时间,大家觉得安排在睡前20分钟比较合适,阅读后也可以和孩子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交流提问,加深孩子对文章的理解,当然父母要适时的引导。慢慢地,孩子就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我想这才是我们父母最想看到的。
家庭氛围:我和爱人都明白让孩子多读书的重要性,除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外,还给儿子创设读书氛围,营造好的环境让孩子读书,我和爱人喜欢睡觉前阅读,儿子受我们的影响也晚上阅读,中午阅读,为了让儿子能坚持天天读书,特设计表格挂在眼前,提醒孩子坚持阅读,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订阅书刊:每年都要给孩子订阅一些适合儿子的看的书,从《幼儿画报》到《中国儿童报》再到《小星星》、《小猕猴》,这些期刊杂志陪同儿子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每当有新书来,儿子总是兴奋地拿起就看,这也是我和爱人感到欣喜的地方。
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为扩宽学习渠道,让孩子通过网络欣赏描写细腻、富有韵味的美文,学习一些常用的歇后语和谚语;适时通过有趣味性的网游以开发智力;通过电视点播《百家讲坛》、《走近科学》、《今日说法》等富有知识性、启发性、教育性的栏目,大人
小孩一起观赏、讨论,既开阔了学习的视野,也提高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10.家长5个坏习惯,影响孩子长高 篇十
我的孩子身高达标吗?哪些习惯会让孩子长不高?
答:
每个爸爸妈妈都关心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一旦看见同龄人比自己的孩子高,往往不由得担忧起来。那么,你知道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看看这个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吧!
2~12岁孩子的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身长(厘米)=年龄×5十75(或80)
当然,每个宝宝出生时体重、身长的不同,家庭遗传因素的差异,都会使孩子在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差异。但如果相差太多,爸爸妈妈就要引起重视了,最好到医院接受检查,以免影响孩子日后的健康发育。
家长5个坏习惯,拖住孩子长高
坏习惯一:喂饭喂太饱。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吃得多,就能长得高,但事实却是相反的。据儿童营养专家介绍,人在饥饿状态下,会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这可以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孩子吃得过饱反而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宝宝长不高。
另外,营养过剩还会让孩子性发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这样的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可能比同龄人要高,但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骺在生长发育期之前提早闭合,最终成为矮个子。
壞习惯二:让孩子整天坐着玩玩具。有些孩子喜欢坐着玩玩具,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玩玩具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这固然是好的,但孩子长期端坐,却对其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运动时,尤其是走、跑、跳等运动,会拉扯关节,使身体的长骨受力,从而刺激骨骼两端软骨的发育,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孩子长高。但如果孩子长期不动,就有可能成为矮个子了。
坏习惯三:过早叫醒宝宝。过早地叫醒孩子,导致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影响他的身高发育。
孩子要长高个子,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每天至少保证8小时以上。因为生长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钟内明显升高,且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超过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孩子只在睡眠时才分泌生长激素,清醒时并不分泌。所以,不要以为让孩子早睡就行,过早地叫醒孩子,也是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
坏习惯四:乱给宝宝补钙。家长们都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钙的吸收,因此有些家长就很注重给孩子补钙,生怕他身体的钙不够,影响生长发育。
医师表示,过量补钙可能导致幼儿骨骺提前闭合。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随着年龄增长,骨骺线逐渐愈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线闭合前,增长的幅度和潜力都较大,如果骨骺提前闭合,必然会使孩子的身高受到限制。
11.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孩子的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很不容易,正如俗话所说:“习惯成自然”。
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要他们认真写几分钟还可以,要他们认真听上十几分钟,半节课还真不容易,他们好动、好问、模仿性强。这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几点:
一、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确学习与玩儿的关系。
玩儿和学对孩子们来说同等重要。一个玩儿不好的孩子,肯定学习也没有激情。平时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对玩儿的渴望,如果家长过度关注学习,一张嘴便是学啊学,时间久了,家长的话便会让孩子感觉到厌烦。很多家长忽略了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在为谁学习?学习好了对我有什么好处?是啊,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作业也需要自己去完成,所以,每次放学后,儿子都能够自己支配时间,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什么时间玩?基本上是他自己定出来的,效果很好。
二、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构建时间意识。
我们经常强调时间效率,效率从哪里来?就是从时间中来。所以在这里建议家长要充分引导孩子关注你家墙上挂的钟表,或者闹钟。如果孩子对时间认识还存在问题的话,一定要教会孩子认识时间。当孩子在写作业的前后都关注着时间后,就很容易计算出时间成本,通过时间的对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今天比昨天在完成作业方面有进步,家长也同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肯定。不要整晚上消耗时间一直在写作业,那样孩子家长都会很累。
三、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一些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说不出来,家长又观察不到,而老师因为面对全班很多孩子,也不可能一一去关照,这就会无形中让孩子出现了学习上的失控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必须要明确责任人了,那就是我们家长,因为孩子和家长是一对一的关系,家长必须要彻底检查一下,孩子每一门功课是否能课上听得懂,课下能独立完成作业,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是不能读懂题?还是不会运算?还是识读存在困难?还是写字方面存在困难?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去关注。在明确原因后,家长就要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大胆的去解决不会的难题,一一攻破。
四、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坐姿和执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谈到纠正孩子的写字问题非常困难,为什么困难呢?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得当,而孩子的自控能力又不强。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写字习惯和不良坐姿。一是对坐姿的纠正,要和孩子一起约定,用最简短的话来提醒孩子,比如:挺胸抬头!二是对执笔的纠正,采用让孩子手心里握东西,呈现中空状态,这样孩子的手在执笔时就不容易变形,比如可以给孩子找来一颗乒乓球,或者小鸡蛋,或者适当大小的桃子、李子等,来辅助孩子纠正错误的执笔。
五、家长要从亲子沟通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来报怨,说自己就是按着三步曲来做了,可是孩子不愿意配合,有时甚至根本不听我的安排,怎么办啊?其实,有这样问题的家长忽略了一层非常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家长没有很好地解决亲子沟通关系。你想不管你有再好的办法,如果孩子不愿意听你讲,那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家长必须要从亲子沟通方面下手,学会倾听孩子说,巧妙回答孩子问,适时鼓励孩子保持自信,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就是一个与他平等的听众,在聆听。使孩子感到他的地位和你是平等的,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与孩子沟通就会很融洽。
12.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2、让孩子习惯于写完就查。孩子刚上学做作业,妈妈就陪伴在他身边,帮他读读题(孩子小,有些字他不认识)。注意在他写作业的过程中,妈妈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即加以纠正。最重要的是,当他一写完就及时监督他检查。一开始,他没有检查的方法,那没关系,就算是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一遍,也得查,在检查时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了。
3、要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第一遍:先简单查,查有没有没做的空题。第二遍:一道题一道题地细查,可以用铅笔、尺子挡住答案部分,心算一遍,看看与先前写的是否一致;也可以把答案放入题目中,看算式是否成立……在这一遍检查中,可以适当多检查几次。第三遍:简单查,查书写是否整洁。
4、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查作业。孩子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都不同,由于学前各方面能力的大小不同,每个妈妈放手的时间也就有所区别。比如:自控能力强的孩子,他们能够很快接受信息,并且调控自己的行为,而有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则需要妈妈和老师给予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的关注。
妈妈的放手也要注意孩子的反复,您可以从天天“陪读”过渡到天天“监控”(让孩子自己写作业,您干自己的事,但是别影响他,而且还要时时关注一下),再由天天“监控”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妈妈不检查,再过渡到一周一“监控”,慢慢地您就可以完全放手了(当然,不定期的了解还是很重要的,这是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个周期一般的孩子大约需要一年至两年。
孩子检查不出错误怎么办
有父母说:“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但是他就是写错了查不出来,一个标点符号没写,他半个小时都没看出来,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泄气地告诉他。”
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吗?
孩子检查不出错误,一般有三种原因:
一、没有压力,不需要自己去查,父母、老师自然会告诉他错在哪里;
二、没有方法,孩子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去检查;
三、思维定势,孩子顺着自己之前的思路走,尤其是一些看似极简单的题目,孩子很容易因为思维定势,忽略题目要求中的小变化,进而看不出错误。
第一种原因,父母要检讨,对孩子的学习您是否学会了慢慢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放手?越早独立学习的孩子,自学能力越强,后劲儿越足。
第二种原因,最考验父母的智慧。父母明明看到极其明显的错,孩子就是看不到,这很考验父母的耐心。这时,父母可进行适当提点,怎么提点?
就上面没写标点的例子,可以先给孩子讲讲怎样检查一个句子。检查一个句子是否正确,需要考虑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把检查方法告诉孩子,让他对照着、有针对性地去检查。养成习惯后,孩子再检查句子时,就会从这些要素去考虑。
如果孩子总检查不出错别字,那可能是他的字词基础不过关,可让他先暂停检查,把他写的错别字和其他形近字、同音字放到一起,让他进行区别,并分别组词,以此来巩固字词。把这个基础夯实以后,回头再去检查,那孩子就知道错在哪里了。
数学也一样,计算出错那是计算基础没过关,那么每天做些口算练习就能有效改善。遇到不会的题,父母可以给他分析解题思路,做出来以后,再做一道类似的题目巩固巩固就可有效避免再犯同类错误。
13.家长如何培养六年级孩子学习习惯 篇十三
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要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只是鼓励他、赞许他和肯定他还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
所谓“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指认真检查他的作业和课外阅读,而且包括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学习经历。跟踪孩子的学习,首先是要仔细查看他的作业、考试试卷、阅读内容等。检查和查看不是管家式的监督和看管,命令式地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通过查看发现孩子的学习特点、掌握他的学习兴趣点、了解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窥见他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积累素材。通过这样一种检查和查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毛病是普遍性和经常性的,哪些是偶尔的;可以发现孩子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比较欠缺;也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习惯值得肯定和发扬,哪些学习习惯应该纠正。
14.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 篇十四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家长,可以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五)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劳动习惯
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父母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09-23
家长须知:小升初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07-13
家长会—培养孩子端正学习态度07-20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08-07
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10-17
怎么培养小孩子的学习习惯07-24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0-02
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作文07-26
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