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29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共12篇)

1.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产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授课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教学内容,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本课所教的内容, 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知性, 能够把知识融于教学中并向学生传递大量的新信息, 能够对他们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这一节课的时候, 由于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 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 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怎么样让学生记忆更多便是一种挑战。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将中国行政区的划分制作成Flash动画课件, 具体说就是利用多媒体, 把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制作成类似拼图形式的课件, 教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上讲台, 利用多媒体进行拼图的训练, 并且进行比赛。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里面有效地掌握知识[1]。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陶行知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明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的源泉。面临高考的压力, 地理成为高考中重要的一门课程, 也决定着学生命运, 因此, 培养学生对地理浓厚的兴趣, 对于他们决胜高考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的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 将知识清晰地展现出来, 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 使得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将单调、乏味的地理知识具体化, 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这一节,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预先准备一些惊心动魄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视频, 使学生被那种惊心动魄的画面吸引住, 也让学生了解到地震和火山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从而吸引学生想去探索防御地震和火山的方法,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

三、巧借多媒体技术, 易化教学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中地理教材有着抽象、难易理解的知识点, 加之自然界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摸不着、看不到的, 这样在课本中展现出的图片和理论知识, 加上高中生的不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 使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书本上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简易, 使用课件展示自然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 将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 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使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东西, 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授必修教材中“三圈环流”这一节课的时候, 本来这一节课就是一个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采用示意图、板画和地球仪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最后再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但是高一新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教师的这种讲解, 难以明白和掌握, 教学效果甚差。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把相关的授课知识利用视频播放, 动作重复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 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一节内容的记忆,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对中学课堂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多媒体技术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手段之一, 能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课堂知识呈现出来, 并且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为具体, 减少学生对于高中地理学习的难度, 多媒体也有着传统的教学手段无可超越的优势。因此,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增加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教学目标。基于此, 从三个方面论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期为地理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地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潘海英.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探索[J].多媒体教学, 2012, (16) :133-134.

[2]王志红.浅谈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铜仁学院学报, 2007, (6) :105-106.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27-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不知不觉中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领域中,对各学科的教学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毫无疑问,历史教学也受到非同小可的冲击。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文传情、以情感人,激发兴趣

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是刺激学习动力的前提。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讲授“新航路的开辟”四位航海家开辟新航线这一内容时,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有一个形象直观、久久难忘的印象呢?在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后,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授课讲稿: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受命率3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航行期间,船队曾两度遭遇狂躁的大西洋海神奥克阿诺斯的盛情款待。然而,排空的巨浪,汹涌的波涛,丝毫未能阻止这位意志坚定的航海家与好望角的零距离接触。

在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0年后,出身于航海世家的葡萄牙小贵族达·伽马率船队循着迪亚士的足迹,继续探索打开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幸运的他顺利抵达印度南部的卡利库特,带回了欧洲人梦寐以求的香料。几乎在达·伽马绕航非洲找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同时,有人却设想从另一个方向到达东方。他就是笃信地圆说的哥伦布。他曾四次横渡大西洋向西进行探险航行,却始终没有到达“黄金遍地”的东方。但是他无心插柳的意外发现新大陆——美洲,令其名垂青史。哥伦布所笃信的地圆说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得到印证,真正开启环球航海时代的却是这位破落骑士家庭出身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率领船队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在授课时,随着大屏幕上航海家探险路线图的不断变幻(多媒体显示),加上我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叙说,一幅幅活生生的航海探险画卷呈现在学生眼前。在学生脑海中印下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独特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设计即活化了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運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点睛结束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结束语的设计上,通常的做法是将本课的内容重新概况总结一下,或者布置作业。这样的结论性的结尾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停滞于本堂课的内容,很难调动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

结束语的设计应当能承上启下,引人深思。能够引领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深化学习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往往会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例如:我是这样设计《新航路的开辟》结束语的

人类历史是一部探索自然的历史,

人类历史是一部认识人类自身的历史,

人类历史是古老文明向外拓展的历史,

探险是文明空间拓展的前奏,

人类探险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茫茫宇宙,探险家的新乐园,

翻开史册、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发现人类历史不仅是一部探索自然并在探索中不断发现认识人类自身的历史,她更是一部人类文明不断向外拓展的历史。探险是文明空间的前奏。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探险家们,踏荒漠、溯激流、劈波斩浪、翻山越岭······,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探险活动。正是通过这些探险活动,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地突破地域限制进行空间拓展。

人类探险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人类的摇篮——地球,各个角落变得不再陌生时,当信息时代的科技为人类架起迈向外太空的天梯时,那曾引发人类无限遐想的茫茫宇宙变成了新一代探险的乐园,将来你们中间也许会诞生这个乐园的开拓者。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治学生情操,提高品德修养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给学生的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主渠道。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使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呢?“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表现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而“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有产生情感的客体,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广或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往往不能再现生动的生活画面,进而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具体的、生动的情景为教学提供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声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起涟漪。通过内心世界的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关注素质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更应从学科内涵的角度潜心钻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做虽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但它有许多“智能化”的色彩,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我们应在“减负增效、科学有趣、量力而行、灵活机动”原则指导下,勤于探索与实践。让古板的知识在现代讲授艺术中换发青春,赋予时代的新意,让学科的内涵得以充分显现。让理念在具体的情节中,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在赋予情感、哲理和魅力的讲授中得到张扬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3.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浙江省平阳县第一中学 缪纯洁

摘要: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对学生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结合多媒体技术,还能更有效的实施体育欣赏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体育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促使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积极主动的形成、发展。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学

体育欣赏 1.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正视我们现今的体育教学,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仍然不高。那种阳光、草地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引起的运动欲望,在课堂上还所见不多;那种让学生从不断努力,坚持练习中学习和体验失败与成功的氛围还不是十分强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从集体运动中获得运动美的愿望还很不足;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与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些现象原因很多,其中学生对体育丰富多彩的内容还缺乏了解,对学习体育这门课程的意义还缺乏认识,对于体育赋于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的功效还不甚明白。为此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实践课和专题欣赏课,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更深、更快的领会动作技术特点和欣赏各种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以便更好实施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1 开阔学生体育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范围广、风格各异,而学校体育教学又受教学时数、场地器材、地域特点,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影响,体育实践课中不可能项项都作为教材让学生去学、去练。因此学生在 体育课上所接触的体育项目和所学的体育技能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没有入选教材的体育项目,如果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如网球、跳水、极限运动等),或者学生特别喜欢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去欣赏。使学生接触和熟悉更多的体育项目、熟悉和了解更广阔的体育世界。而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欣赏教学时所产生的“动”(生动直观的视频播放)、“变”(变化多样的教学手段)、“趣”(妙趣横生的媒体转换)、“美”(美不胜收的运动之美)不但会产生强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把学生带进一个理想的体育教学境界。通过实践证明,把幻灯、录像、投影等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使学生在欣赏体育运动的情境中增长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愿望,从而在实践课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充分体现了“快乐教学”的特色。

2.2 结合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生会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教师的示范讲解往往缺乏足够的耐性和注意力,对那些要及时掌握的知识点,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往往把握不住。而投影、录象、影音等多媒体教具却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通过欢快动人的乐曲,丰富的动感,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动态特征,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的特长予以显现、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例如:在给学生们介绍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视讲解的感觉,让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我在上背越式跳高课时,先尝试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将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借助多媒体电化教学软件,通过预先录制好的画面介绍跳高的不同姿势及动作特点,将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分解动作以及动作的要领、重难点、容易出现的易犯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打在屏幕上,通过对各种错误动作的演示,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维,然后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 动作的根源,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同时,我还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录像剪接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插入给学生观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而在接下去的实践课中,学生练习积极性明显和以往不同,对跳高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途径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实践教学证明,它的效率和效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在平时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利用了一些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效果非常好。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完成的。

3.1 精心准备,认真上好专题欣赏课

3.1.1筛选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上好专题欣赏课,首先要选好教材,选择教材时必须注意可接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要考虑当地的传统、学生的爱好情况、时间的关系、教学目的等,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3.2认真备课。要明确教材的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要求,以及与其他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解说、什么内容应重播、什么地方应暂停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等,都要做到有备无患。

3.3.3要准备好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事先要有目的地收集寻找,留意体育比赛,并积极的录制、复制和编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经常接触的体育项目及比赛的图片和资料片,这样,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接受性和参与积极性也会更强

3.3.4 解说引导 启发思维。欣赏时必须让学生了解体育术语,领会比赛项目的内容。解说是对体育项目简单介绍和说明,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分析。欣赏时以“看”为主,讲述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看”,所以讲述必须配合形象资料,深入浅出,把握好时机,语言要简练,不枯燥罗嗦,绝不能以教师的介绍代替学生自己的欣赏,而约束学生的丰富想象力。3.2 重视和提倡随堂运用和欣赏

由于专题欣赏课的课时安排非常有限,所以要提倡常规体育课中的随堂运 用。随堂课中的运用,往往只能是几分钟时间,非常宝贵。而我们不少教师包括一些开示范课的教师都没有重视随堂欣赏,往往都是教师在动作示范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而对教师来说,即使示范能力再强,对一些速度很快、难度较大的动作,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跳高的腾越及技巧的滚翻动作等很难以控制到让学生看清每个动作细节的地步。我曾经于02年6月为全市同行开设了一节篮球公开课,事先我准备了一些相关课堂篮球教学的资料片和比赛录象,在教学中利用课间和课的开始时间让学生欣赏比赛录象和资料片,通过比赛录象和资料片里逼真的声音,动感的色彩,立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练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不但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效果也显著提高,课后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因此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它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对体育课产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下一步的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圆满地进行。3.3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欣赏活动

专题欣赏课课时量少,随堂运用和欣赏时间又短,因此还可以用另一种活动的形式来弥补时间缺欠的问题。在我校的课程设置上,每周一至五下午都设有体育兴趣活动课,在这段时间内,对体育兴趣小组的学生有计划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项欣赏课教学。在篮球兴趣小组教学中熟悉球性的练习要经常做,学生对此感到枯燥乏味,积极性逐渐降低。于是,我找来篮球VCD的教学影片和NBA比赛和表演影片,将上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加以编辑在教学前播放,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的想模仿练习,这时我再加以引导,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讲解规则时,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课件并结合片段边播放边讲解,学生感到直观、生动,加深了理解的深度。同时这些片段里不乏有学生崇拜的NBA、CBA明星,这些明星的出现使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些学生回到常规课堂中还可以发挥骨干作用,优化了教学效果。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不仅担负着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 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更快更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学生在学会欣赏体育运动的同时,真正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和他带来的乐趣,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才能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4.2 建议

4.2.1 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重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大学校各种媒介(如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和现代化的先进教具(如多媒体、计算机等)地投入和建设,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对各种体育信息的需求,增长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和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学生才能更好的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4.2.2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运用多媒体组织学生欣赏体育比赛,进行体育知识竞赛,安排体育知识讲座等途径来拓展学生的体育视野和培养学的体育欣赏能力。

4.2.3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不断地摄取各种体育信息和知识,提高自身的体育修养。同时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掌握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做一个“与时俱进”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

参考文献:

4.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设备进入教育领域,并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信息,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越。笔者结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那么,怎样让学生对我们教的历史感兴趣呢?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你要学生对自己讲述的历史感兴趣,就得想办法刺激学生的感官乃至心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建立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内容时,先播放“国庆阅兵”场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壮观场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看完后,教师提问学生:旧中国有这样强大的人民军队吗?现在,还有那一个国家敢随便侵略我们吗?以此引入教学。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为下面讲为什么要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作用以及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打下了伏笔。能把以前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仅让他们侧耳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画面: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这样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

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

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空白概念。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5.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高春子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在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如何科学合理地在教学中应用。母语教学值得反思,现代技术手段应用的理念也需要转变,为了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追求,多媒体技术要力求适时、适度、适情。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阅读教学 适时 适度 适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历了前些年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后,无论是教育专家、技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变得越来越理性。在课改实验推进到相对成熟的今天,在很多学科专家期待我们的教学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时候,如何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课程改革的课堂?根据多年的思考和教育教学的亲身实践,我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既不是一味依赖课堂上对其技术机械的展示和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灌输,而是在多媒体技术适时、适度、适情地参与的作用下,学生能有效地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中提高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和语文综合能力。

一、适时——以教学重难点为主

合理使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语言文字由静变动,鲜活起来,把抽象变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这“合理”首先体现在适时地运用多媒体上。

例如:《詹天佑》一课,最能表现詹天佑具有杰出才能的是它所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要设计这条线路?火车是怎样在线路上行驶的?教学中的难点,单凭教师对文字的解释以及版画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将此难点化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现青龙桥陡峭的坡势,让学生了解此处的地形特点,然后演示出“人字形”的线路,一列火车在人字形线路的行驶过程,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效果,无须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从内心产生对詹天佑的

敬佩之情。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才将学生引向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教师也由讲解者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

二、适度——以教学实效为准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第二点就是要“适度”。

信息技术的参与,的确使得很多的教学环节变得轻松、高效,于是,多媒体技术广泛地触及教学的各个层面,各种环节。教师的亲手示范板书被电脑动画代替,学生手中的课文被搬上了电脑屏幕,或是事先录好音再通过电脑播放,相关文字被转化成直观画面让学生欣赏„„多媒体乃至网络课件充斥课堂已经导致我们的教学研究步入了“技术主导”的怪圈——教师课前忙忙碌碌找资料做课件;课间忙忙碌碌控电脑用课件。语文教学的课堂变得浮躁、奢华起来,用一个字来形容这种状况——过!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也使用了课件,但两节课的教学总共只用了两次,一处是上课伊始出现带有纪念碑背景的课题,引导学生瞻仰纪念碑,深情吟诵课题;另一处是在教学正酣时,王老师播放了一段震撼人心的邱少云被火烧时的电影片断,引导学生理解邱少云的“纹丝不动”,理解这“纹丝不动”忍受的巨大痛苦,感受这“纹丝不动”蕴涵的伟大。两处电教手段的使用,恰到好处,较好地服务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非常高效地解决了体悟文字的重难点,给所有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我们能够感悟到,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创造的不应是华丽的教学形式,而应真正地服务于学生成长。

那么怎样使用才是“适度”呢?所谓适度,就是以教学实效为准,一是画面力求简洁明了,单幅画面信息容量不宜过大,画面的数量不易过多。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纷繁的色彩和过多的信息会影响学生注意的广度,变换不停的画面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较差,把握不好,会使他们失去对文字的关注,这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失误。二是在缩短抽象文字与形象生活画面的同时注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因为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但也容易培养学生的思维惰性,定格学生的思维,有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果长期处在一种“思维休眠”的状态下,对学生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三、适情——以教学实际为重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第三点就是要“适情”。

当今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教学是否做到了扎实有效的语言积累、语感训练,是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青睐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能回避这个现实,要么用在该用的环节,要么就不用,要实实在在地根据客观的条件,根据课文的实情,合情合理地在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

我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仅仅用了5分钟的多媒体手段,然而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的视觉、听觉、语言和思维都被调动起来,听课的老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可见媒体使用不在多,而在精。

而有些教师喜欢将大量的文字信息也用电脑展示出来,不免有“炮打蚊子”之嫌。由于小学生注意的范围有限,阅读能力也较差,也为了保护学生的用眼卫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文本信息要尽可能的少而精。有些能板书的文字内容,不宜用多媒体技术出现在电脑上。教师认真板书时一笔一划,也是和学生的一种交流,对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6.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武术教学,授课质量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具有健身和修身养性的功效。武术的美, 早已为人们所认识,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的运动之美, 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 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 是一项很有健身效果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因此, 武术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 教师只能反复示范, 重复讲解, 影响了教学进程, 而且, 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 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 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它也是当前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体育工作者, 怎样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正确地运用到武术学中来, 笔者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欲望

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 而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比如, 在以往武术基本功的教学中,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缺乏, 在讲解一些常规的武术动作时, 我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讲解和示范, 再回过头来纠正学生动作, 费时费力。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而如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 多媒体技术早已深入各门学科, 武术教学也不例外。例如我在武术基本功教学中便制作如下PPT课件, 并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链接了声音, 达到了图文并茂的预期目的,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尽管面对的是一台电脑, 但通过观看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 声音效果的叠加, 动画效果的处理, 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模式的武术教学, 远远超出了教师干巴巴的讲解示范。授课时, 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 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就会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技能课的授课质量

大家都知道, 在武术教学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 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只能通过不断的讲解来完成, 进而影响了教学进程。更为严重的是, 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也是传统武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后来, 在讲解类似的一些动作要领时,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其结果就截然不同。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 突出武术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 安排教法,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 重要的一点, 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 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我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 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反复示范, 着重指出, 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

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后, 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 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 提醒学生注意, 反复演示, 结合我的适时指导, 形象地解决了课程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地掌握了动作, 提高了教学实效。

由此可见,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 而且缩短了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我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这样一来我就不用“扬长避短”了,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角度出发, 而不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 计算机技术已越来越普及, 进入了各个领域。我们体育教学也应尽早结束那种“师傅手把手教徒弟”的传统教学方法, 从而进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1]杨永惠.大学武术.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08.

7.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化学课程;应用

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技术以生动、新颖的画面,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下面就自己平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经验,谈谈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认识和探究事物发展的动力。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征,如果能够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并与教学过程同步控制,能使許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得生动有趣,重点和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调整情绪,提升效率

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讲述“二氧化碳性质”前,将意大利峡谷之谜、动物进入古老山洞出现死亡的现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声音展现,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充满美感的情境中,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就会改变过去那种讲、听、问、答直线式的信息传递反馈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理解并延伸课本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育的优势。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电脑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以及结果的正确与否立即给予判断和矫正。教师也可以利用电脑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巩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中,深入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化学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其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分析其利弊,用得恰到好处。

8.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 马如英 崔武山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给教育事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生机,网络,信息化技术,多媒体越来越多地成为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否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直接决定科学教育的发展,并将最终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让广大师生认识网络这个工具,并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实验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实验教学 探究学习

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对于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更应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含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变革。这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将过去传统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科学现象。为此,我就多媒体技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特征分析

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首先就是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才能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和静态交互演示,从而就可以将科学现象用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这样的转变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能够更好的、更加直观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在讲解科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时,就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导入,呈现出和意境相关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直观的进入课堂的情境当中。因此,多媒体技术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和丰富性。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项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传达出多样化的信息,而且也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2.互动性和灵活性。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直观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和注意力,从而可以实现双方更好的互动。3.直观、明了、具体的特点。多媒体技术是一项集声音、色彩、图像、文字、视频为一体的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学也就会显得更加的直观和明了。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化教学就要从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出发,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恰当的措施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学科的教学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获得教学上的成功。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实现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以及应用成为了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口头以及板书的传教式,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教学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机遇,也是实现科学化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支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为了创设一种崭新的教和学的情境模式。如在教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时,一开始就以一段生命的变化视频引出生命诞生这一主题,然后让学生就“生命诞生”这一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主题探究时,学生利用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再进行交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的过程更加的轻松和愉快,也更加的直观,使得传统的枯燥教学的教学变得更加的有趣。当然,这是和多媒体技术自身的优势和特征分不开的,因此实现小学教育的科学化教学就一定要注意对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以及应用。

三、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实验的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对许多现象加以形象的描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从自然现象中发现有趣的科学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认识岩石》一节,利用媒体手段把多姿多彩、形形色色的岩石和其不同的作用展示出来。这些画面不但生动有趣,而且蕴含着有关的岩石分类问题——同是石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种差异是它们分类的依据吗?这样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时,便会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使他们在兴奋愉快的心情中学习认识岩石,获得知识,大大增加他们学习科学探究实验的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学形象、生动、直观,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浓厚,启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如教学《我们的家园》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在众多的动物中能否判断哪些是昆虫。我们只要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一些 “送昆虫回家”动画,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将昆虫送到相应的巢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这样的教学不再枯燥无味,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多媒体教学能突破时空限制,化微观为宏观。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瞬间或长时间感知的实验,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学生无法亲眼看见;还有一些微观的的实验和微小的实验变化,必须通过特殊的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观察到。许多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受条件的限制,不能亲历实验,这些都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受制约因素。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解决这一难点。如在教学《火山》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火山喷发的实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火山喷发的资料片,隆隆的地鸣声、喷发时的撕裂声、火红的岩浆、那场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接着利用电脑模拟地球构造,模拟岩浆的上升,使学生认识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喷发需要怎样的条件。有的实验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有的即使花了时间也很难做好。再如教学“植物的茎的作用”时,由于时空限制,不可能慢慢演示,从而不利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应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这一实验过程,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将实验的全过程科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茎的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这一特点。这样的教学克服了学生的空间障碍,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突破了重点、难点,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过程,弥补时空的不足。

五、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准备教案时,有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验信息来源的有限性。多媒体教学能全面优化课堂实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从而达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形式上,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由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每节科学课时间紧张的问题,教师在精讲与启发的基础上,增多了与学生的沟通反馈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和讨论。多媒体教学还能设计形式多样的检测题,教师能对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学生也能通过自检自测,达到实验技能与知识的双向提高。这对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和课标要求,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合理呈现出来,尽量做到文字醒目,画面清晰简洁,色彩对比,突出实验课堂主题,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

六、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使科学实验课堂化难为易

传统教学缺少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进行调查或实验,让学生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授课,参考相同的资料。而教材设计的活动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成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是很难理解,我们如果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样虚实相结合,让学生“看到”植物根、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过程情景图,教师再加以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到地球公转的这一运动现象,使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要在课外实践中互动学习,这样解决了教室内无法完成的教学困难。同样因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 ,在课堂内不可能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这样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环境下进行演示、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七、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制约,教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我想学习形式是存在的,但没有学习收获。如果借助网络资源教学,就会改变这一被动的教学现象。课程标准又这样要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些要求若将网络环境与科学课有力整合,将会使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不难想到传统教学使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如果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利用网络可以拥有大量的信息并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如《保护环境》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许多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网上收集资料,学生若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既让学生收集到好多有用的信息,更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处理、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上,这还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展示学习中获得的成果。如学完了《保护环境》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写倡议书,出手抄报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材料、是学生看到了食物的运动发展变化,从而方便快速的总结出实验结论。让直接变化取代凭空想象,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愿我们用心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独具特色,自成风景。

参考文献

9.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25-01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多媒体技术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认识。

1.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1.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才能有清晰的前进目标以及巨大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好奇心是处在青春期阶段的高中生的个性特征之一,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很大的好奇心和很强的求知欲,基于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在传统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中加入新鲜灵活的元素,创造立体空间感的课堂氛围和情境,会增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的趣味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数学“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一段短片:短片中可以利用卡通画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何为柱,何为锥,何为台,何为球。通过有趣卡通短片的播放,激发了学生对这几种几何体的兴趣,同时学生对这几种几何体也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为后续知识的教授奠定了前提。

1.2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如何加工处理教材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重点在于如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有些重难点很难突破,根源是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太过狭隘,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全面不够具体。所以,教师应当采取比较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比较容易地使知识迁移。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就是高中数学教师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

1.3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的多媒体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动”这一特长,变静态的“解说”为动态的“表演”,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将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具模型、投影片、黑板等实物展示的各类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加工成图形、文字、影像等表达形式,并予以一些创意性的处理,例如通过动画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并将这些资料整合起来。在课堂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变化可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将运动与变化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2.1多媒体的使用背离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喧宾夺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当用则用,选择运用,讲究实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片面地唯多媒体是从,为多媒体是好,为使用多媒体,甚至已到了众“体”皆废,独尊于的媒体的地步。另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高低的表演工具,把课堂摆弄得绚丽夺目,煞是“好看”。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的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最终本末倒置。还有一些教师为追求形式,把多媒体当成演示教学内容的高级黑板、数学课堂的装饰品、课堂板演的捷径,使得媒体无形地成了“题海战术”的现代化工具,不仅没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已造成学生的疲倦,达不到新课改要求。

2.2使用多媒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交互性差。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教学及课件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然而,在目前的一些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中,教师的工作只是在电脑上点鼠标,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有电脑完全代替,教师成了放映员。在演示课件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给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时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人际对话”,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脱离实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2.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脱节,缺乏有机结合。多媒体确实拥有强大的功能,于是常见在公开课上纯粹以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有些科例甚至只有多媒体从头唱到尾。多媒体成了独媒体,其实多媒体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是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传统常规媒体的独体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取代的。

3.对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3.1保证充足的思维时间。多媒体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等优点。然而,若画面的切换过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大大地影响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3.2保证充足的思维空间。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的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的形象展示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和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包办到底,否则会害了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10.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篇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学 应用

现代化技术的辅助应用彻底架构了新的教学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把抽象的音乐在师生互动中演绎出直观的视听感受。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才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方向,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众多教学实践探索中多媒体教学案例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取得最为显著的效果。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多美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音乐教学的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发展,教学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引进使得我国基础教育的探索进入新的阶段,多媒体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更为广泛的前景,使得普及推广工作开展的很顺利,这也是得益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在音乐课堂上增加了音乐教学的延展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提升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教育水平。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老师不再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把把教学内容通过画面荧屏呈现出来,视频播放器和音乐播放器会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扩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人民音乐出版社作品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重获新生

以新课标第五册中歌曲《摇啊摇》为例,利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演绎的歌曲内涵单调,小学生在接收的过程中容易倦怠。多媒体在小学课堂的应用可以从多维度解析音乐的内涵,以视屏流动配合音乐节拍来教学,学生能更加直观的学习到音乐的旋律。拿《摇啊摇》来说,多媒体技术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音乐作品的背景,加深学生的映像,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讲解作品,在播放《摇啊摇》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划船的画面,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又能更为形象的接触到作品所表现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的音乐呈现,落实人性化教学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推广应用建议

1.多媒体技术联系实际生活。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聆听环节是要求学生听赏音乐的,这和乐曲、戏曲和器乐欣赏内容有着密切关联,需要辨别音乐线谱的特点和器乐音色、戏曲风格等,那么教师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音乐聆听效果则需要仔细考量,音乐是艺术的范畴,艺术来源于生活,为此音乐听赏要联系实际生活。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实现这一要求,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贴近实际。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理论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紧密结合音乐理论知识,这也是乐理知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生硬晦涩的乐理知识学生都难以理解,这是传统音乐课堂在乐理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改变了这一现象,通过视频教学让乐理知识融入了丰富生动的元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乐理知识接收能力,画面感和音乐相互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乏味的音乐乐理知识变得易于理解,音乐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视频和音频播放,这些课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关注度,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乐理接收能力,多媒体音乐游戏的设置更是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的重要延展,将全面架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3.多媒体技术营造音乐氛围。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可以营造出音乐所要体现出的意境或氛围,通过教师的课件准备和播放,在课堂教学中重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持续注意力。小学生注意力因为兴趣而主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课堂,布置出合适的情景,让音乐和课标要求的内容协同,借助多媒体设备营造出音乐氛围,刺激学生的感官。如人民音樂出版社音乐课程《春雨蒙蒙地下》的教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首先视听“细雨蒙蒙”的录音,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再向学生播放春天所独有的画面,当学生看到绿色的草地、朦胧的青翠山峦,随着音乐而起伏的开冻小溪,孩子们自然就会对春天产生一种春雨润无声的向往。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对《春雨蒙蒙地下》这首乐曲的理解就更加容易,很快的就可以进入到春天美丽的意境之中。

音乐教学是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引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发挥其独到的作用,可以营造出更为生动形象的音乐意境和氛围、实现更为贴近生活的音乐知识普及,在课堂上学生也更加愿意和老师互动,积极参与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形成高效的音乐鉴赏和学习,这也是科教工作进步的体现,值得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推广应用。

11.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多媒体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声音、图像、动画等元素,声音和形象交融,视觉和听觉交互。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进入了真实的情境之中。生动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印象深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育对象看,中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直观的模仿胜于理性的思维,形象的感知胜于抽象的理解。他们更适合在游戏、娱乐等情境中掌握新本领,学习新知识。从教学内容上看,中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系统的语法学习尚无必要,语音语调的训练及日常用语的掌握才是主导。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合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去学习。

3. 利用多媒体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信息承载手段具有局限性,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要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多媒体的使用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需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4. 利用多媒体拓展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语言传递着文化信息,文化给予语言生机与活力。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接触和了解异国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到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为展示英语文化背景提供方便,为了解英语文化架起一座桥梁。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然而,如果过多、过滥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如走马观花,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 多媒体的使用不应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仍然应该以人为主,所有的多媒体手段都是为人服务的,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教学能大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就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这样的英语课堂就变成了多媒体课堂,从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语言交谈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训练活动和反馈活动仍要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是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该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2. 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教师在尝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不能丧失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多媒体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黑板、粉笔、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教学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

3. 多媒体教学不要忽视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件外观、功能、效果的设计上,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教法。平时教学中,还有的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但这些课件并不适合每一位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与风格,也不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因为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当教师下载网络课件时,应该选取那些可以修改的课件,以便修改后的课件适合自己的教学。

12.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论文摘要】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优化写字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对今后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写字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写字教学有效整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出现了加快发展、加快改革的势态。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增加,教学设备得以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

一、运用网络进行写字教学特点

1.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较好地发挥了优秀师资对学生教学的作用,在培训师资和辅导学生方面都体现了资源共享的网络教学优势。虽然在录制时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但最终既减轻了写字教师的辅导负担,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2.教学的趣味性与示范性

在多媒体中进行教学时,我们将写字教学节目以学生较感兴趣的卡通形式进行制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播放写字教学节目进行写字教学,在欣赏优秀写字作品和写字教学片段、放大书写过程、突出笔画结构以及进行写字教育教育等方面,比普通写字课堂教学更具有其示范性。尤其在技法传授时,许多笔势和指腕的运动方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而多媒体则能以其特有的再现特征,形象、直观、全方位地展现事物全貌,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优化写字教学

1.利用电脑直观优势,培养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凡学写字,必学执笔”。正确的执笔,是写好字的前提。而正确的姿势能使学生平心静气,沉浸于写好字的氛围中,培养沉稳,认真的个性。但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在没有严格的要求下,形成了一些写字的不良习惯,如写字时歪着头,下巴抵在手背上,身子紧贴桌沿,手指紧握笔尖等等。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的姿势和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但由于儿童感知觉不全面,抓不住特征,注意和兴趣短时性,因此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模糊,费时,费力。如果设计一个软件,利用电脑直观演示,有针对性地演示,进行规范训练,再个别纠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执笔方法”为例,鼠标先按全程图,就出现放大的正确“执笔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怎样执笔,然后再在子目录下,分步讲清执笔要领(图和解说结合):一捏,拇指、食指的第一节相对捏住笔杆;二托,中指第一节由下向上托住笔杆;三垫,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增加中指的托力;四靠,笔杆斜向右后方靠在虎口上约45度。指关节均向外凸出,手掌成中空,握笔杆处约距笔尖一寸左右即可。教学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操作鼠标,分步学习执笔步骤要领,仔细模仿,规范训练。

2.利用课件辅助的写字课教学模式,优化掌握笔法技巧

由于有多媒体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体,可以编制大量课件,如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结构要领五十法等,扩大学生的求知量。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学生终端,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用适合自己需要的写字材料进行看、摹、学、比照。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热键查询对各种笔法运用,(包括轻重提按,运笔方法转换,行笔长短,各部分比例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步骤的解剖等),这种自主的教学方式,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授课和个别学习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讲清本课内容的重点,突出重点、难点,逐个步骤地解剖,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体味,切实掌握指导自己的练习,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竖的运笔法教学为例,设计这样一组软件,先设计各种竖画,让学生仔细看屏幕,认清竖画的`种类和形态,随着鼠标移动,讲解竖画的形态特点,指出何以称为垂露竖,悬针竖,它们区别在收笔形态的不同,再按鼠标,进行具体剖析垂露竖,悬针竖的运笔方法。电脑出示垂露的运笔路线图,根据此图,剖析笔法动作f提笔向左上起笔;转锋向右按笔;转锋向下按笔铺毫力行(保持中锋行笔);驻笔作轻顿,提笔回锋向上收笔),然后按线路图分解动作,慢速示范,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反复观察、体味,然后书空练飞和复述,再在作业纸上进行实际操作,(摹、临)操作过程中,若需要,可按鼠标再回到上一步进行观察、体味和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书写情况,以具体指导,及时纠正。(悬针竖教法略)。这种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有优秀的辅助教学课件的支持。教学优点是比传统教学清晰,易于理解、掌握,学生眼、耳、手、脑并用,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认知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习效果好。

3.电脑在作业批改、讲评和课外教学中的动用

作业批改,一要及时,二要注重质量,三要符号规范统一,要改中有批,批中有改,改正错处,通俗扼要,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作业讲评,一般在写字课的前几分钟进行,可以利用扫描仪,把有典型性的作业扫描进课件,进行讲评,对予优秀作业,进行观摩表扬,树立榜样,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予以纠正。

写字是一项长期的功力训练,只有坚持每天练习,才会保持进步,所以,小学写字课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应注意课外教学这一块,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采取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广泛开展课外书写活动。

三、运用电脑进行写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学时要由浅入深,先基础后变化地进行教法,要让学生一点一点地感知,一点一点地理解掌握,不能一股脑儿地倾倒出来,使学生不知如何是好,而且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示范直观性原则。即要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又认识事物的本质,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3.适龄陛原则。根据学生身理条件和心理素质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编排教学秩序,设计课件时,对新授的设计,要尽可能利于学生反复观察、体昧,加强记忆。

上一篇:行政事务岗位职责下一篇: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