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教学发展规划

2024-09-13

学校实验教学发展规划(共8篇)

1.学校实验教学发展规划 篇一

实验小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高品位特色发展,五年内使我校成为师资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在全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学校。

二、工作目标 ㈠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创建现代化学校,实现高质量的物质基础。五年内,通过政府投入,社会资助和自身努力,坚持实用、先进、科学的原则,从校舍改造、设备投入、软件建设三个方面形成优良的办学条件。

##年加快村小规范幼儿园建设,确保达到市级一类幼儿园,中心幼儿园设施再完善,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小学新建三层综合楼一栋。

##年,加快教学教研提升力度,创建##市教学示范学校。进一步充实##小学教学仪器、图书配备,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资金支持,完成三个村小的操场建设。

##年,进一步充实##小学教学仪器、图书配备,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

##年,进一步充实##小学教学仪器、图书配备,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

##年,中心校创建省教学示范学校。充实##小学教学仪器、图书配备,##小学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到##年,学校图书总藏书量超过6万册,图书生均达到中学生40册/生,小学生30册/生以上,报刊杂志达到180种以上,满足师生进修学习之需。各学科教学用的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计算机软件基本齐全,学生用计算机达到要求,教师用机每人一台。

㈡育人环境

要本着“集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针,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校园人文建设,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艺术的园地。

1.绿化校园,营造环境美。五年内,改造学校办公楼前小广场和教学楼前空地,建设高标准的地理园地和生物园地,改造假山,修建喷泉,搭建学习凉亭,铺设文化长廊,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

2.村小绿化、路面硬化达到市区要求,绿化达到乔、灌、藤、花品种多样,布局合理,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增挂名言警句,争创绿化先进单位。

3.人际关系和谐,营造文明美。从道德方面规范师生言行,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公物的习惯。

4.“健康校园”巩固深化。加强卫生、体育、安全教育与管理,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科学开展体育卫生工作,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内部安定团结,营造和谐健康校园。

㈢师资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1.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严格管理、正确引导、促进成长”的德育工作思路,坚持“降低重心、注重实效、狠抓落实”的工作原则,注重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形成规范有效的德育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使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依法治教,文明施教,精心执教,廉洁从教的良好的师表形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继续以实践“爱至深、艺至精、境至远”为抓手,敢于追求卓越,争先当好模范,增强广

大教师爱岗敬业意识,努力做应用教育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建设一支“师德好、责任强、爱学习、善思考、重积累、勤反思”的教师团队。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网络教研、校本教研、外出学习、专家报告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快速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创造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的环境与条件,思想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加强信任、关心和帮助,认真落实“青蓝工程”,积极推进跟教、跟学、跟班制度。坚持高标准培养教师,对骨干教师提出高要求,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抓好教师的专业成长。

3.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外语和综合类课程的培训力度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丰富和充实知识结构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在未来的五年内,对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初级计算机考试合格率达100%以上中级计算机考试合格率达60%以上,做好科技资源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搞好网络教学研究和专题网站建设,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备课系统建设,把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重要途径。

4.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名师

要通过“名师工程”的工作,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一批教育名师。在五年内要培养出8-15名##区教学能手,10-20名区骨干教师,并以此带动和培养大批青年骨干教师。

5.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我校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科研体系,一批教研课题在区内立项。我们在此基础上,本着实用、先进、可操作、可推广的精神,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取得量更多,层次更高,影响更大,实际效果更好的科研成果。学校确定1-3个市级的重点科研课题,成立项目组,创造条件,保证人员和资金到位,确保按期完成课题并通过专家鉴定验收,要积极

争取国家级课题的立项,并开展实验。

充分发挥小学教研室、中学教科室的组织领导作用,完善教学科研的操作程序和考核奖励办法,激励教师人人自觉地、主动地进行科研活动,使学校教研室、教科室成为教育研究的主阵地。

㈣管理手段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这是学校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正确的管理思想。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严密的管理机制。要继续执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总的原则是要强化竞争机制,实施“四制改革”,以聘任制为突破口,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划。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实施依法制校,以德治校,依法治教,以德治教,认真贯彻执行普法规划,提高全校师生法治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每年有奋斗目标,学期有实施计划,部门有工作计划,每周有工作安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奖惩分明,激励先进。

3.推行提炼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班级要依据学校的规章,不断完善、充实、修订各班的“班级自主管理”章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

㈤教育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在未来的五年中,全校上下,要强化育人质量意识,培养“政治坚定,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特长突出,心理健康,体魄健美”且具有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1.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革新教育模式。

我们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

以课程功能改革为重点,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校本课程,更多地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尤其考虑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活动课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3.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型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全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教学氛围,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4.严控学生辍学,巩固“普九”成果

五年内,辖区适龄儿童免试入学。小学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升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力争实现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5.教学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经过努力,使我校的教学走出稳中有升,小步推进的境地。具体目标是中小学教学质量全部进入全区先进行列。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与领导,充分发挥校委会的职能作用,早统筹,早规划,早布置,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2.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当地政府及教育局的关怀和支持,抓住省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机遇,争取政策,争取资金。

3.成立五年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对照规划目标,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坚持月月有小事做,年年有大事做的原则,统筹规划目标的落实。

4.领导小组要及时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在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分解落实本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及时将学校工作打算汇报教育局、办事处领导,争得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为学校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5.完善制度与措施,为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导向和保障作用。6.加强组织与协调,统筹安排每一环节的工作任务,并抓好“计划、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环节,确保每一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7.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工作完成好的单位或个人不仅在政治荣誉上倾斜,各项评先树优也将优先考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将追究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8.加大五年规划落实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橱窗、板报、校园网站宣传规划落实的重要性和工作进展情况,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人人关心规划落实的局面。

在新的五年中,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变苦抓为善抓,变苦教为乐教,变苦学为巧学,变苦育为善育,质量第一,效益第一,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我们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勤奋工作,趋利避害,与时俱进,争创辉煌。

2.学校实验教学发展规划 篇二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职教学就必须加快改革, 强化特色, 提高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如何加快我校的建设和良性发展, 开展我校评估则成为提高我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我校的学校评估可以促使我校在管理、发展过程中查找存在问题, 获取决策依据, 并做出合理的改良方案, 最终达到在评估促建工作中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的目的。学校评估促建不仅是主动和被动协调配合的有机载体的过程, 也是一个指导的过程, 通过评估促建与指导的良性结合, 则能更好地发挥评估促建的功能, 以及实现我校在选拔人才、培养教师和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的教学目的[1,2]。

广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5年, 经过4年建设, 已经成为拥有广州、中山和南海三个校区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及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的高职院校。根据《普通高等职业学校评估暂行规定》, 我校经过4年的建设, 终于迎来评估促建的冲刺阶段, 在评估初建中, 作为教职工, 学校评估促建的认识是每一位教职工首要义务, 只有这样, 才能在评估促建中, 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教学发展。

1 学校评估工作策略和要求

学校评估具有两个基本功能, 即甄别选拔功能和促进发展功能, 因此在学校评估促建工作中, 如何以此为契机, 促进教学和学校发展, 根据评估精神, 在评估目的、评估手段等方面提出若干工作策略和要求:

1.1 评估目的: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创办2005年, 基于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为基础, 因此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具有独特优势, 因此在迎接2010高职评估促建工作中, 首先依据拥有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教学机构基础上, 制定自己的评估标准, 而不需要照搬其他院校的评估标准, 其次在评估促建工作中, 建立以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意识, 促使学校在校内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 提高学校主动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解决自身问题、应对内外部环境提出的挑战的能力, 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评估目的来指导我校的教学发展。

1.2 评估手段:

首先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学校的评估应该有也可以有一定的量化指标和客观标准。通过定性评估, 对学校现实情景进行深度分析, 获得对学校现状的清晰、客观认识, 学校发展性评估不排斥定量评估, 而定量评估, 为定性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以便于更好的剖析学校, 在评估促建过程中, 可通过相关定性、定量评估手段如我校综合评估在线系统, 将教师员工、教学环境等指标一一记录在案;其次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我校总体评估, 为了能客观地反映其办学的情况, 则应参考兄弟院校的办学情况, 才能侧面反映我校的办学优劣;在做好他评促建过程中, 最后则重点强调学校进行自评:我校自评不仅表现在为迎接评估, 对照标准, 给自己评估打分, 而且在评估促建工作中, 应充分发挥自评的作用,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加快学校的某些方面的工作进程。在评估促建工作中, 学校既是被评估的对象, 也应该是主动的评估参与者。因此采用合理的评估手段有利于我校在学校发展中, 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及教学环境得到提高。

1.3 评估主体:

重视引导学校进行改进以发展为导向, 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为学校评估主线, 把学校评估过程与学校发展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学校为主, 引入社会评估力量学校拥有评估的自主权。因此在评估促建过程中, 作为文理结合的理工职业学院, 如果做好自身的评估对象, 就需要认识自己的, 扬长避短, 发挥双校办学优势, 在任务分配过程及实施过程中, 首先认识评估工作不是压力, 认识到评估的要求应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规划提供了新目标, 因此, 评估是动力, 是校内每个教职员工的责任。在评估促建过程中,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 我校则应量力而行, 自主设定发展目标, 组织实施评估标准, 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 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 关注自身的学科纵向发展, 制定长远规划。

1.4 评估促建对象:

学校发展状主要包括几个硬性条件:如资源, 学校文化, 教师队伍等, 其中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从学校发展长远的观念来看, 在现代高职院校发展中, 教师队伍、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直接动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 因此, 我校评估促建工作在以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而言:资源建设, 学校文化等工作是我们评估促建主要对象, 并给予积极关注。

1.4.1 资源配置评估:

对资源配置进行评估, 应当关注现有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结构, 在资源评估范围中主要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如一般学科教师数量与专业化程度, 教师配置情况, 管理人员数量与职业化程度等;教学资源配置情况;课程资源配置情况, 实践教学条件以及学校其他资源拥有情况等评估。

1.4.2 学校文化评估学校文化评估:

学校文化评估实质上是我校的学校文化素养的指南针。在办校过程中, 形成我校以“自强不息, 立已经世”特色的学校文化, 是指引我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生活的总要求, 因此在学校文化评估过程中, 以此为宗旨, 逐渐积累形成的为社会以及全体学校成员公认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的总和。

1.4.3 教师发展评估:

学校评估促建在强调学校师生“人人有指标”的评估过程中, 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 更关注教师的发展。因此在教师发展评估过程中则主要侧重如下几个方面:全体教师整体结构的评估, 尤其重视对教师结构的发展变化状况的评估;教师个体专业化程度的评估。关注教师个体的变化及其原因;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多元评估。评估主体尽量多元化, 使领导、同事、学生、教师自身都参与到对教师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来。

2 结论

在学校评估促建的过程中, 从他校的评估成果的实践来看, 有三点经验是可以肯定的:一是通过评估, 可以确定学校整顿工作的量化考核指标, 促进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的好转, 二是通过评估, 可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达到人有岗位责任制、财有管理制度、物有使用规定、事有办理规程、时间有统筹安排、信息有处理原则和机构有职能的有机运转要求;三是通过评估, 促进学校考核工作的逐步量化, 使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 从而调动教和学的双向积极性, 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总之, 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不仅是学校评估的出发点, 也是学校评估的归宿。只要人人在评估促建的工作中积极应对, 相信广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以及学校发展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戴炜栋, 张雪梅.谈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和学科建设[J].中国外语, 2005, 3 (2) :4-7.

3.学校实验教学发展规划 篇三

关键词: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43-01

教育教学质量是提升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和工作落脚点,教师素质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几年来,我校以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创设各种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名师队伍进一步壮大,教师素质普通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无论是从教育教学的规律,还是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始终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开设“名师讲坛”,创设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专家名师讲坛是各地建设学习型单位和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和交流形式。可以参照其他单位开设讲坛的成功经验,以学校为单位开设“名师(专家)讲坛”,邀请各地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到学校讲学、做报告。在此基础上,引导本校教师与专家同台献课交流,或独立开设公开课、教育论坛,通过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解、执着的教育追求、匠心的教学设计,使教师们切身感受教育的真谛,发挥讲坛作为教师成长“加油站”的作用。当然,“名师讲坛”如果以学校为单位主办,所邀请专家、名师的层级可定位为本市名校长或特级教师。如果能立足整合资源、提高论坛层次和效益的角度,建议可由区主管部门或老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组织举办,可以邀请国内或省级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进一步提高“名师讲坛”的影响力和办坛效益,相信“名师讲坛”的开设将更好地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建好“书香校园”,引导教师在学习中专业成长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教师,只有读书学习才能厚积薄发,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就学校而言,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可以结合深化“书香校园”建设。

首先是坚持每年制定教师读书计划,推荐读书篇目,引导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选定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教学专著,并定期举办教师读书论坛、沙龙活动,为教师交流读书、方法和心得提供平台,营造读书的氛围。二是及时收集并以适当方式展示教师学习成果。学校应鼓励教师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勤于动笔,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创办学校内部刊物、对教师学习成果、科研成果结集、汇编、展示。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学校网站开设网络论坛、建立教师博客群等形式,开展网络阅读写作,互相推荐好书,交流读书心得,零距离交换学术思想,引导教师平等讨论,构建人际和谐、努力奋进的教师群体。三是通过各种载体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如开展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设计、教师基本功评比,以及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不断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开展多元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专业培训是夯实教师基本功、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要按照“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全员培训,突出骨干”的思路,抓好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

首先是坚持不懈抓好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应该在学校中组织教师,练好“三笔”、普通话、课件制作等基本功,定期进行评比考核。二是通过竞赛比武强素质。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活动,开展“三笔”、普通话、课件制作、课堂教学、主题演讲等竞赛活动。三是深化“一帮一”活动。总结推广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每学期开展“师徒同课异教”展示活动,检验结对帮扶效果,促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实现不同层次的提高,为学校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研究能力。

要发挥学科教研组的能动作用,在加强教学理论及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和梳理,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一定时间内教研工作的方向,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是加强常规备课指导。把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倡导按年段实行“备课式教研”,促进教研组及教师运用系统的思想方法,综合考虑教学观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因素,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二是推行动态教研活动。既要求教师个人备课,提高常规备课的“教研含量”,又发挥学科教研组统筹协调的功能,以教研组为单位排出一学期公开课任务表,明确教师个人自主研究内容,研读阶段目标、研究教材特征,探索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教案,在说课的同时将碰到的困惑和难题在集体议课时提出来进行交流、研讨,做到“备”、“说”、“议”、“研”一体化。三是推行反思性教学。教学反思是教研工作的延续,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问题,对课堂教学行为或课堂管理艺术作出技术分析。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进步。

4.学校电化教学规划 篇四

世纪之交,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龙头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日常生活、工作快速发展。以计算机的普及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前提,以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媒介,特别是Internet的崛起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形成了全球性的信息网络,正加速全球信息化进程,对整个世界形成全方位的冲击。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成为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一切领域的基础。一场新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在这场革命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迅猛发展,知识在生产和经济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面对这场革命,谁能把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工作之中,谁就能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谁就能大大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加快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步伐,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强化软件建设,努力实现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校电化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跟上现化教育的发展步伐,适应新形势下的办学要求,学校根据全民办学的方针,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电教软、硬件的建设,全面开创电化教育工作新局面,根据我国电教工作方针、任务和政策,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在一段时间内学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总体设想,即发展规划。现制订发展规划如下:

一、发展目标

目前,我校电化教学装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教师应用电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我们按照教育局的部署,筹建了微机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总体规划超前安排,具体操作分布实施”的原则,我们立即建起多媒体教室,2012年完善了校园广播系统。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熟悉使用方法,充分利用资源,并初步建成了资源库。随着电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根据电化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内电化教育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电化教育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宣传工作服务的方针,努力以电教手段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力争用3年时间,使学校的电化教育水平位居前列。

二、发展内容

(一)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一支能抓实干、负实创新,不断开拓的电教领导班子,切实把电教工作重视起来,真正把电教工作纳入整体教学工作中。要完善电教领导小组,选用精明强干,事业心强,富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小组,做到领导亲自抓,电教小组协调教师共同干。年初有计划,工作中有措施、有活动记实、有成效、有阶段性总结评比、表彰先进。

(二)电教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电教工作,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电教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电教人员,认真组织学习现代化教学理论和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全员电教素质,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除了按上级要求,•有计划地输送学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同时要适时地组织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电教培训班,在电教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设备的使用、维护、软件制作、课堂教学设计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上坚持针对实际,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确定重点和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上坚持以岗位训练,自学和办班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验收上,坚持评价学习业绩和与评价学校实际工作业绩相结合,力求把电教培训工作持续地进行到底。加强中青年教师电教技术培训工作和多媒体的制作及网页制作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化技术操作水平。

(三)常规电化教学

按省、县要求,开展电化教学,要达到全学科开出,全员参与,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逐步实现多种媒体组合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广大教师认识到电化教学对教育教学的优化作用,潜在的内驱力,持久的后效性。从而促进他们对电教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电化教学师资队伍,建成布局合理、学科搭配得当的电教网络。要求大家克服怕麻烦的想法,努力提高电教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软片制作水平、电教设备的使用、维护技术,大力提高电化教学课堂开出率。要求各学科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汇报课必须采用电教手段,树立自己的典型,形成独特的电教风格,以点带面,使普及面逐步扩展开来。

(四)课题实验,第二课堂

审报新的研究课题,制订计划,确定课题组。结合德育教育,认真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及大型集体活动中充分运用摄影、录音、录像、电影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强学生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电教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强化常规电化教学的同时,加强电教理论的探讨和课题研究,要求每学期组织电教

公开课及电教研讨会,确立电教实验课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势互补,提高电教科研能力与水平,每年组织论文征集,软件制作征集评选活动,择优到县、地参评。因地置宜,适时组织电教现场会,不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

(五)电教规范化学校建设

5.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发展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坚持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的局面,坚持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本届展演活动的主题是“阳光下成长”。

三、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本届艺术节有关活动的顺利进行,拟成立“仙桃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组委会”,统一领导部署艺术节的各项工作。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组织成立“仙桃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评审委员会”,负责“四优一先进”的评审。

四、参加对象

艺术表演类、美术作品类、“阳光下成长”征文的参加对象为小学(幼儿园)、初中、普通高中的在籍学生。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的参加对象为中小学艺术教师、校长、研究人员。

五、活动内容

本届艺术节以评选“四优一先进”为主要内容,即评选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优秀“阳光下成长”征文、优秀艺术教育

论文及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

六、活动时间安排

本届艺术节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即为开幕。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拟举办以下活动:

(一)第一阶段活动(3—5月)

以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各民办学校为单位,在本地本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发动全体学生参与,为了形成“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的局面,运用网络平台发动全校师生、家长、社会各界观看点赞,对本校文艺节目、美术作品进行宣传、评比。

镇办、中心学校要组织辖区内所有学校(幼儿园)开展校级艺术活动,在校级活动基础上以镇办为单位组织一次文艺汇演、美术作品展以及征文与论文评选活动;市直、民办学校以校为单位组织文艺汇演、美术作品展以及征文与论文评选活动。(美术作品展不得少于30幅)

(二)第二阶段活动(5月中下旬)

在各地各校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市集中评选活动。

(三)第三阶段活动(5月下旬)

组织全市优秀文艺节目汇演及美术作品展、开展“四优一先进”获奖单位(个人)表彰活动。

七、参评要求

(一)艺术表演节目要求

各类表演形式要求

1、声乐节目

合唱:合唱队人数不超过40人,钢琴伴奏1人,指挥1人(应为本校教师),每支合唱队演唱两首歌曲(其中一首应为中国作品),演出时间不超过8分钟。

小合唱或表演唱:人数不超过15人(含伴奏),不设指挥,不得伴舞,演出时间不超过5分钟。

重唱:人数不超过5人(含伴奏),不得伴舞,演出时间不超过5分钟。

2、器乐节目

合奏:乐队人数不超过65人,指挥1人(原则上应为本校教师),演出时间不超过9分钟。

小合奏或重奏:人数不超过10人,不设指挥,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3、舞蹈节目

群舞:人数不超过36人,演出时间不超过7分钟。

双人舞或三人舞: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4、戏剧节目

含校园短剧、小品、课本剧、歌舞剧、音乐剧等,人数不超过8人,演出时间不超过12分钟。

5、朗诵节目

作品文体不限,须使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超过8人(含伴奏),不得伴舞,演出时间不超过5分钟。

以上五类艺术表演节目总体要求

1、参评文艺节目要体现活动的主题“阳光下成长”,反映新时期、新校园、新生活。内容要健康向上,反映中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性、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演形式多样化、鼓励创新性节目。

2、每个节目必须是同一学校的学生。

(二)艺术作品要求

三类作品要求

1、绘画作品

国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版画,或其他画种。尺寸:国画不超过四尺宣纸(69cm×138cm)对开,其他画种均不超过四开(40 cm×60 cm)。

2、书法、篆刻作品

书法、篆刻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9cm×138cm)。

3、摄影作品

单张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英寸(30。48cm×35。56cm);除影调处理外,不得利用电脑和暗房技术改变影像原貌。

以上三类作品总体要求

1、作品内容体现活动的主题“阳光下成长”,健康向上,热情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讴歌祖国发展的巨大变化,以描绘校园文化生活及校园发展变化为主线,注重时代性,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艺术作品需装裱,在作品背面注明学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班级、联系电话)等信息。

(三)“阳光下成长”征文要求

征文内容为反映广大中小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体会和收获,文体不限,报送电子文档。文稿用word文档,单倍行距,标题用宋体2号粗体字,作者姓名、学校、年级和正文用仿宋小3号字。

(四)论文评选要求

1、论文主题“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研究重点:

①现状调研。包括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开展、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艺术教育保障和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

②改革成果案例。包括中小学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方面。

③评价制度研究。包括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的实践与研究。

3、论文要求

①围绕本届论文的主题和重点,关注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性研究,注重发挥行政、教研和教师的各自优势,形成团队研究的合力,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②现状调研要针对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准确把握、真实反映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数据、有分析,为学校艺术教育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③ 改革成果案例要主题鲜明、内容翔实,有确凿的数据和生动的材料,为推进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④评价制度研究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⑤每篇论文正文不超过5000字,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每篇论文署名作者不超过2人,调研报告署名作者不超过5人。引文注释一律采用篇末注的形式。论文文本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要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保证数据和资料的可靠性。

⑥论文需报送电子文档。文本格式:用word编辑,A4纸型,标题用小2号宋体字,正文用小3号仿宋体字。为便于论文的密封评选,论文文本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均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需另附一页。

⑦参评论文需为12月及以后撰写并且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五)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评选

1、先进单位主要评选自上届艺术节()后,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2、先进个人主要评选自上届艺术节(20)后,在艺术教育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校长及教研人员等。

3、先进单位评选条件:

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学校艺术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并把艺术教育列入工作日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成绩显著。

⑵指导思想端正,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⑶艺术节组织工作扎实,按教育局文件要求落实,有活动实施方案,学校和学生参与面广,体现“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效果显著,学校艺术团(队)常年开展活动,并有开展活动的相关视频、文字等材料,在本届艺术节“四优”评比中获得的奖项占有一定比例。

⑷重视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按国家和省有关要求,规划和建设艺术教育设施,艺术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4、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学校艺术教育有关法规,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

⑵事业心强,职业道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⑶在艺术教育教学、文艺活动和比赛、科学研究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或贡献。

⑷从事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等工作1年以上。

八、奖项设定

1、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优秀征文和优秀艺术教育论文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2、获得一等奖的文艺节目、美术作品、征文的指导教师颁发指导教师奖。

3、专门为本届艺术节创作的文艺节目(含少儿歌曲创作)颁发优秀创作奖。

4、根据各地各校艺术节开展和参与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九、评选办法

1、为了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活动氛围,本届艺术节中文艺节目与美术作品的评选将结合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评选,评选活动中评委现场评分分值占80%,网络点赞人气排名分值占20%。各镇办中心学校,市直(民办)学校要将本地本校文艺汇演、美术作品展比赛的视频(图片)上传网络评选平台;市级集中展演视频(图片)届时也将上传网站进行网络评选(具体操作方式另行通知)。

2、优秀“阳光下成长”征文、优秀艺术教育论文及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的评选,由市艺术节评审委员会集中评审,报组委会审定。

十、报送办法及时间

1、本届艺术节“四优一先进”报送工作以各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民办学校为单位进行。请各地各校在选拔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四优一先进”推荐指标(见附件二)参加市级评选活动。

2、各地各校(幼儿园)美术作品(含报表)4月20日前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学校办公室312(联系人:许泽军15971995587);艺术节参评文艺节目报表、论文、征文、先进单位(个人)事迹材料等电子版于4月20日前发送至邮箱:***,(联系人:郭琼姣13593918***)。

3、各镇、办中心学校和市直、民办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视频和美术作品展图片于6月2日之前上传到指定网络平台;

4、本届艺术节不组织幼儿园开展市级集中现场评选。各地选送的幼儿园参评文艺节目视频和美术作品图片于6月2日前上传到指定网络平台进行评选。

十一、有关要求

1、各地各校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本地本校活动方案, 以“五四”、“六一”节日为契机开展各项评选活动。

2、各地各校在举办本地、本校艺术节活动时,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采取措施,确保参赛及观摩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3、禁止以举办艺术节的名义向学生收费。要加强对“四优一先进”评选工作的领导,防止评选过程中出现不正之风。

6.实验小学创建园林式学校规划 篇六

多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倡导绿色文明,长期坚持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当作学校的大事来抓,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把我校建成一所鸟语花香的美丽学校。

二、规划理念

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原有四块花池,两个水池,校中院文化墙,遍布校园的长绿树木的基础上进行进行修补,美化,最终使绿化覆盖率为35%以上,宜绿化地绿化率达98%以上。力争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优

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三、创建目标

强化我校校园绿化美化的建设与管理,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在2010年以前达到市园林式学校标准。

四、具体规划

在学校花池中补种月季花20棵,补种小叶女桢300余株,黄杨80余株,新添玉兰花两株;在操场周围补种垂柳八棵;在校中院水池中投放观赏鱼苗500条,新修假山两座;配合县城城建绿化部门补种校门口路东侧洒金柏23株。整理好校园绿化档案资料,申请创建市园林式学校,力争创建园林式学校一举成功。

五、创建工作具体措施

1.成立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总务处相关老师为成员。

2、集思广益,共同确定我校合理的园林规划绿化总体方案,并纳入学校

建设总体规划,逐年实施绿化方案。

3、保证每年的绿化经费到位。学校将每年的绿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和计划,争取每年从学校经费中列支xx-4000元作为绿化建设及维护专项经费。

4、对学校已有绿色带、常青草坪进行维护保养,进一步加大绿色环境建设力度,植物种类力争做到树木、花草均有,加强办公室、教室的保洁工作,创造更加幽静、美观的工作学习环境。

5、在校园内植树造景,不断增大绿化覆盖面积,提高覆盖率和绿化率。校园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

同时在校园内结合功能适当布置

运动器械等,修建体现校园文化的建筑景点,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6、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与维护。制定完善的环境管护制度,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把绿化文明宣传教育列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义务植树、护树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坚持做好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工作,保持校园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

7、增设环境保护标牌,明确专门的管人员和班级。

榆林实验小学创建市级园林式学校规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倡导绿色文明,长期坚持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当作学校的大事来抓,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经过多年努

力,把我校建成一所鸟语花香的美丽学校。

二、规划理念

雕塑花坛三季鲜花开放,四块校园围墙绿篱以松树为主,相间有花草,科学合理配置绿化校园绿化地面,力争层次分明,立体绿化效果最好,形成乔灌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东西两个花池乔、灌、花相间,校中院花草相结合的绿化结构,做到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为学校营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最终使绿化覆盖率为30%以上,宜绿化地绿化率达98%以上。力争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三、创建目标

强化我校校园绿化美化的建设与管理,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在2012年9月以前达到市园林式学校标准。

四、具体规划

在学校现有的绿化基础上在校园

四周透明墙下种植爬山虎进行垂直绿化,主楼道每层摆放盆花5盆,每个教师办公室放置盆花不少于5盆,教室不少于8盆,部室不少于3盆。养护好现有绿化地。整理好校园绿化档案资料,申请创建市园林式学校,力争创建园林式学校一举成功。

五、创建工作具体措施

1.成立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中

层领导为成员。

2、集思广益,共同确定我校合理的园林规划绿化总体方案,并纳入学校建设总体规划,逐年实施绿化方案。

3、保证每年的绿化经费到位。学校将每年的绿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和计划,争取每年从学校经费中列支5万元作为绿化建设及维护专项经费。

4、对学校已有绿色带、常青草坪进行维护保养,进一步加大绿色环境建设力度,植物种类力争做到树木、花草均有,加强办公室、教室的保洁工作,创造更加幽静、美观的工作学习环境。

5、在校园内植树造景,不断增大绿化覆盖面积,提高覆盖率和绿化率。校园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

同时在校园内结合功能适当布置运动器械等,修建体现校园文化的建筑景点,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6、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与维护。制定完善的环境管护制度,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把绿化文明宣传教育列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义务植树、护树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坚持做好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工作,保持校园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

7、增设环境保护标牌,学校除四名园林花坛专护人员外,还建立了红领巾环境监督岗,设立班级爱绿护绿“环保小卫士”组织,对校园花草林木进行定期检查,从小培养学生爱林护林意识。

榆林实验小学

2014年4月

高级中学

创建园林式学校三年规划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切实改善学校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校园文明化程度,实现绿化美化亮化,根据县“创建生态示范县”、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及宝鸡市创建“森林城市”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益店高级中学创建园林式单位规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创建生态示范县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多办实事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要求,突出抓好学校绿化美化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绿色、文明、花园式的学校。

二、奋斗目标

学校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到2014年底,计划再植树约100株,种植草坪400平方米,使学校绿化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建成市级园林式学校;2014年,实施校园二期绿化美化工程,在校门东侧修建文化墙,在校园建造竹林、石凳、休闲花园。使其成为具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景点,从而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修建学校操场绿化带,硬化操场。

2014年,全面优化校内外坏境,做好已有绿地、草木的管护工作,使全校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绿化用地全部绿化,实现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环境设施优美的办学目标。

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要充分做到林种、树种搭配科学,乔、灌、花、草配置合理。绿化美化要体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学校成立创建园林式单位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配备1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校园花木的管理与维护,形成绿化美化校园工作制度,把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绿化美化问题。在全校形成人人动手促创建的良好局面。

2、合理规划、科学种植。根据校内建筑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设计,在学校影壁后新建花坛、绿地等景观,栽植月季、百日红等花木,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氛围,在办公室楼、实验楼、操场周围种植银杏、女贞等乔灌木,营造绿地草坪,形成整洁、美好的教学环境。

3、发挥优势,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在创建园林式学校中以严管理、精施工争创精品工程,以此带动学校其它创建工作。并认真履行职能,切实组织好学校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开展绿地和树木班级认建、认养等形式,加快学校义务植树进程,并大力宣传义务植树的重大意义,营造学校植树的良好氛围。

4、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创建顺利进行。通过内部挤资金,向上争取资金等形式,加大对创建园林式学校的投入,并且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建设上,促进创建任务圆满完成。

5、完善制度,狠抓管理。学校将

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作为各处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把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施工质量和单位及人人目标责任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对工作积极、任务完成好的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工作被动、任务完成不好的个人进行批评教育,从而形成创建工作常抓不懈的良好机制,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实现学校校园绿化、美化、亮化,为创建市级园林式学校做出积极贡献。

创建“园林式学校”实施方案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学校既要树人,也要树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方可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为了使我校不仅能够在学科建设中走在学校的前沿,而且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也能达到一流的、高档次的园林式校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园林式学校”活动以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以“学校规划科学化、校园环境花园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条件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领导小组

组长:李贵子

副组长:郎佰成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创建标准

组织管理

1、学校领导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资金落实,实施措施有力。

2、创建组织健全,有完善的绿化美化建设和管理制度,配备有管护、管理人员。

3、学校绿化美化建设资料、档案齐全完备,有完善的实施方案。

4、结合开展创建“园林式学校”活动,善于总结积极有效经验,在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有示范、推动作用。

5、管护、管理措施有效,无乱砍滥伐、人为损害园林设施和建筑小品现象,无重大病虫害事故发生。

规划设计

1、已编制好《学校绿地系统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2、校园园林绿化美化设计新颖独特,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了有机的完整体系。

绿化建设

1、校园建设注重所在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特色和绿色校园文化特色,能充分展示校园文化风貌。

2、校园总体布局协调、科学、合理,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功能。

3、校园内配置总体比例适当的园林设施及建筑、艺术小品。公益性标语、广告布置合理、内容积极健康。建筑小品、园林雕塑美观大方,与校园环境协

调。

4、绿化美化建设突出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合理,乔、灌、花、草立体组合,层次感较强。

环境保护

按照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各项基础设施置齐全,校园环境整洁卫生。

四、工作要求

开展“园林式学校”创建活动,绿化美化的不仅是校园,更重要的是美化了全体师生的心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是教育和培养新一代具有社会主义高素质、新观念、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优秀思想品德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强管理。要量力而行,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校园绿化美化水平。

珲春市哈达门乡小学校

二o一o年八月

绿 色 满 校 园,芬 芳 沁 吾 心

------武汉江夏藏龙学校创建市级园林学校工作汇报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学校位于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科技园区,地处汤梁大道旁,东近梁子湖,西临湖北美术学院,北临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周边高等院校林立,交通便利,是学生成长的最佳摇篮。学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2355平方米,其中包括代征道路面积15690平方米和城市绿化带面积13813平方米。学校规划教学班48个,其中,学前教育12个班,小学24个班,初中12个班。总建筑面积约为37942平方米,总投入1亿元。

学校于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规划布局十分合理,以功能空间、层次空间组合及色彩处理等多方面具有强烈的现代理念,初中、小学、幼儿园既同属一校,又相对独立,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分开,静态与动态分离,实现了资源共享。学校功能配套十分完备,全部硬件按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标准高

配,建有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阶梯教室、报告厅和风雨操场等。在景观和绿化设计上融入了藏龙岛主题龙文化的元素,校内外分别建有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园、文化教室和文化广场,是一座园林式的高品质的学校。在区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我校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积极开展市级园林式学校的创建工作,现将我校创建市级园林式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建理念

“和谐、快乐”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将其融入园林建设之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起到以物育人的功效。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校园大门两侧有林,走进林中感受“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的那分高雅,学习区域有园,学习之余小憩园中,安享“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那分宁静。校园中园林设计、花树搭配、景观安排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

谐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进一步认识到人与一切的大和谐,让这绿色的园林启示学生,发挥无声教育的功效。

二、创建过程

围绕创园林式学校工作,学校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健全机构,科学管理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摆正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与发展中的位置。成立了

创建“园林式学校”领导小组,由洪启亮任组长,戴明宽任副组长,彭光辉、向正国、郭景明、魏宏茂、夏金汉为组员。领导小组到区内外参观、考察、请教专家,建立了一个系列管理模式,即领导小组------总务处-------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及学生分工协作,共同管理的模式。洪启亮全面负责校园绿化环

境的规划,督促各项工作的完成;戴明宽负现绿化环境的管理,协调和督促工作的落实;彭光辉具体负责绿化文化建设工作;向正国、郭景明、魏宏茂、夏金汉监管绿化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政教处和教导处负责宣传教育,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班主任及学生具体负责本班绿化区的保洁与管理。

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校内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灌木和竹类共计有30个品种,植株共1036株;灌篱苗木有11种,总面积18833.5平方米。植物配置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合理搭配树木花草,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手法,将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结合。校内绿化因各区的功能不同而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绿化区域------校园林地、乐学园、乐知园、乐行园和运动场,有校园林地的大气,也有乐学园、乐知园和乐行园的精致,更有运动场生态健康。

校园林地位于校门两侧,开阔的林地与高大壮观的校门相得益彰,透露出不凡的气势。整个林地设计巧妙,围栏式院墙并不妨碍校内林地向校外道路绿化带延伸,彰显了藏龙学校的开放思想。高大的樟树、雪松、广玉兰等静立林中,似沉思的哲人;娇小的花树穿梭其间,玲珑多姿,凭添了几分妩媚;造型自然的灌篱和碧绿柔软的草地让人忍不住驻足其间。

乐学园由藏龙小学的教学楼环抱而成,取名“乐学”,意在将这里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园内学生活动空间相对较大,而且与庭园广场相通,给了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宽阔的视野和一个课间活动的快乐空间。园内花坛较小,造型雅致,花草树石搭配自然,园内简洁明了,留给学生够活动空间,更能彰显宣传栏中提倡的“师生共同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是理念,这是追求,这也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写照。在灿烂的阳光

下,透过一花一树,看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张张快乐的小脸,您不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吗?

乐知园由中学教学楼和行政楼围合成的庭院。称之为庭院是因为这里的花坛多,布置得很自然,是一个让人感觉很亲切的活动空间。花草树木怡人心神,特别是园中桂花树,自古以来为文人所喜爱,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到了开花的季节,园内花香四溢,自然也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文化芬芳,接受文化的熏陶。课内探求知识,课间休息时漫步其间,心神宁静,学习的疲劳很快就会消失。命名“乐知”,是要让学生乐于求知,享受求知的快乐。藏龙中学有着浓厚的教研风气,教师追求的是“善教”,只有老师“善教”,学生才会求知;只有会

求知,才能得到求知的乐趣。“善教”与“求知”追求的是探求知识的快乐,这份快乐在这自然宁静的庭院中融合到迷人的花香中,留给学子们的是终生不

忘的记忆。

乐行园在综合楼区域内,高大的综合楼呈一个半包围状,形成一个深邃而又开放的空间。乐行园是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知识的地方,因此给这个园命名为乐行园,意在教导我们的学生乐于动手,乐于探索。乐行园空间虽小,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园,有一个开放的空间,放眼能看到星空广场,这告诉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既要乐在其中,又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深远的目光,还要认识到探寻科学无止境。这里只有二三个树池,几丛竹,一株树,一片草皮,设计简单而寓意深刻。孤独的树,耐寒的竹,告诉我们探索道路的孤独,应该具有竹那种不惧严寒的精神,战胜探索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运动场周边种有草皮,中间植有高大的树木,保持通透,又有一定遮荫。投掷场地紧挨校园林地,在绿树和草皮的环抱之中。亲密接触柔软的青草,静听小鸟的歌唱,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此时“运动、健康与生态”恐怕不是理念,而是一种现实,是一种享受了!

文蕴丰厚,润泽心灵

学校门前广场两侧植有高大的银杏,中间矗立的八根龙柱,银杏与八根龙柱将相辉映,竞势向上,给人以昂扬奋发的感觉。高大的龙柱上镌刻有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精选的句子,“少年强则国强??”,豪言壮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激发管理者创优质教育的豪气。整洁的地砖铺就的阔大星空广场带给师生们无限的遐思,让我们想起了温总理的诗,“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引发的是对宇宙奥秘的探寻,对精神力量的渴望。

宽阔的文化长廊,既是联系各功能区的纽带,也是文化传播的阵地。长廊上一个个小故事,让人感受到的是,了解到的是,浸润到学生心灵的中国悠久 的历史、诚实守信的美德、勤学的精神和爱国的传统。乐学园内珠算模型让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算术的奥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浮雕启迪学生学无止境。

环保在心,贵在行动

环保既是一种意识,也应该是一种行动。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环境教育课以及各种活动进行环保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学校出资建立了固体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污水经处理后用来浇灌花草树木,用实际行动带领学生投入到环保之中。

三、精心管理,科学养护

绿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园林植物养料充足,生长茂盛,我们注重管理养护,制定了《江夏藏龙学校绿化养护管理制度》,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学校落实人员和资金,确保及时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施肥、除草、杀虫等绿化养护工作,保证

校园树木成活率,做到绿地整洁,植物生长茂盛,无病虫害,无人为破坏现象。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绿化意识,提高了爱绿、护绿的自觉性。

7.学校实验教学发展规划 篇七

一、县域教师平均分

第一, 县域教师要平均分配。首先要解决教师归属问题, 即将教师从“学校人”改为“县域教育系统人”。目前, 由于历史的原因, 教师编制等都归属于学校, 是“学校人”, 他们对学校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不愿意离开他们奋斗过的学校。虽然目前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通过职称等强制要求教师进行流动, 但是效果显然一般。可以说, 这是隔靴搔痒的做法, 解决不了校际间教师差异问题, 就解决不了家长择校的问题, 也就不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因此, 将“学校人”升级为“系统人”是迫在眉睫, 这是县域教师能否平均分配的关键。

第二, 教学研究部门要对所有“县域教育系统人”进行综合客观评估。评估要成立有专业水准的评估小组, 评估内容要包括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育能力、教育年限等可能影响教学成绩的所有因素, 评估过程要公正、要透明、要有媒体监督, 不能掺杂任何外来因素。客观评估之后, 对所有教师按学科进行分层, 为县域教师平均分配提供真实数据。

第三, 教学研究部门要对所有学校进行客观评估。对学校的评估要全面、要精细, 要包括生源质量、学校硬件、学校影响力、校长领导能力等内容。评估之后, 将所有学校进行排序, 为县域教师平均分配提供客观数据。

第四, 县域教师分配部门要拿出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案。根据教学研究部门的数据, 县域教师分配部门要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 并将分配方案拿出来全面征询意见, 最好通过媒体征询意见, 因为分配方案的公平与否直接决定了县域教师平均分配能否进行。当然, 对于县域教师平均分配, 我们教师要做好奉献准备, 县域教育领导要有公正之心。一切为了义务教育均衡, 一切为了我们的孩子。这颗博爱之心, 可以为县域教师平均分配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可以说, 只有解决了教师所属问题, 有了教师和学校的客观评估, 有了分配部门的公正之心, 县域教师分配才能真正做到平均, 做到均衡。

二、县域校长民主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为了缩小校际差距, 推进县域学校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县域主管部门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校长要民主选举。长期以来, 校长都是由教育局任命的, 在不少校长的潜意识里, 还是把校长当“官”来做的。这就导致有些学校乱象丛生, 教育功利, 政绩观严重。因此, 打破校长任命机制势在必行,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民主选举制。校长应该像村长一样, 能上能下, 由所在学校的教师选举产生, 校长要对学校发展负责, 对学校教师负责。这样的校长才会沉下心来做教育, 才会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服务。

其次, 校长要系统培训。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是学校的最高领导, 应该具有高超的管理水平。人的管理是最难的管理, 校长要系统培训教育学、心理学, 掌握现代的最先进的管理理念, 树立高尚的师德品质。同时, 校长也是教师, 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通过统一的培训, 县域各校校长在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就有类似之处, 这为校长流动后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最后, 校长要定期流动。校长虽然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但也要定期进行流动。这既是一种学习, 也是一种传播。既有利于了解县域内兄弟学校的管理模式与特点, 还有助于县域内各学校的均衡发展, 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长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再进行系统培训培养, 就能逐渐走向成熟, 就会更具活力, 更具管理力, 更有战斗力, 然后再定期流动, 从而有效推进县域教育均衡。

8.浅析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展望 篇八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学

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就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运动意识、兴趣和能力。

一、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地指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从终身体育角度来看,学校体育处于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应当而且也有可能通过体育课内外结合的办法,打好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正确姿势和掌握立、走、跑、跳等基本活动技能,这不仅是学生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人才需具备的身体条件,而且也是为了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是要保持人的终身身心健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终身体育的各个环节增强体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单位,体育的目标应与终身体育目标一致。由于学校体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一站,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是联系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正处于较为成熟的青年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比较关注体育发展动态,参与意识增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尽量表现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和教诲。这一时期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性化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强调从终身的视角来看待学生体质的增强。学生能否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最根本取决于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而一个人体育意识的强弱又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优劣。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例如,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因素包括哪些(如学生形态、身体素质、课堂教学结构、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哪些是主要因素?现课堂教法主要有主题式、学导式、分层递进式、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等,其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动作技能的巩固的动力定型。没有体育技能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活动。

四、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功能

我们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包括一线的体育教师,无论从经验还是实际的工作中都可以总结出:学校的体育教育如果要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对自己工作、生活和幸福所具有的意义。

2.让学生知道这种健康靠什么来维持,体育锻炼在其中的作用。

3.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而这种方法不单单是知识和一些运动技术,还包括在学习各种技能的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和对各种运动条件的控制能力。

4.让学生有一个成功和愉快的从事运动的体验,使他们真正地热爱体育,并逐渐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要使学生形成一個现实社会所能接受的体育道德和行为规范,以使其个人的锻炼行为能与社会群体的行为相融合。

总之,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必要的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达到自然衔接。

参考文献:

王宇,李翎.试论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J].体育科技,2004.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六中学)

上一篇:高考志愿选什么专业下一篇:调查报告格式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