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区发展规划

2024-09-02

集聚区发展规划(精选8篇)

1.集聚区发展规划 篇一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工业园支行新址位于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创业中心办公大楼一楼,机构层级为二级支行。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工业园)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于2006年5月成立,隶属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领导,是河南省重点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区之一,是省政府命名的全省铝工业基地和节能照明产业示范基地和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总面积80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31.7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下辖1个办事处、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万人。近年来,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紧紧依托本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了铝工业、能源、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照明、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工业。截至2011年底,园区共有企业1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2万人,企业总资产54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排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前10名以内。

(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2011年,集聚区共实施各类项目69个,其中,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3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增长59.7%,居全市7个产业集聚区首位,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第19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亿元,增长38%;园区级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967万元,增长77%;高新技术产业带动能力增强,共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狠抓在建项目进度。落实项目“五包”责任制,强化企业服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在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共有开曼亚熔盐示范工程、化工机械二期、富元果胶、昌源铸造等14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宁波威尔、华晟铝业、西北联鑫扩建等45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二是九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工建设了大唐2×120万千瓦机组、香港明彩印刷包装基地、节能灯二期工程、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等4个项目;精心运作,强化跟踪,扎实做好义煤集团铝产业园等3个项目的推进工作,目前,义煤集团铝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设计和征地工作,河南煤化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对三门峡戴卡的兼并重组,正在进行土地报批工作,中国黄金集团黄金产业园复杂金精矿多元素回收项目正做可研报告;扎实做好国电集团千万吨煤炭物流储配基地和中节能光伏产业园等2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全力支持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将三灵快速通道、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职教园区等省市重点项目列为集聚区重大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年共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征地1750亩,拆迁房屋近300户。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继续利用BOT、BT、捆绑招商等方法,拉动社会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6个,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目前,创业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已经完工,预计5月份投入使用;建成蓝领公寓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5.3万平方米;新增建成道路14公里,集聚区通车里程达53公里;完成弱电管网铺设13公里,供热主管道2.2公里;亮化道路5.6公里;建成西气东输门气站,铺设天然气管网24公里;完成改造10KV高压电力线路5.7公里;开工建设了日处理15万吨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区面积新增5.5平方公里。所有建成、在建道路水、电、气、供热、通讯等管线全部一次性铺设,可为入驻企业提供“九通一平”用地条件。

2.集聚区发展规划 篇二

一、河南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意义

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载体, 这实际上是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来使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以人为本在经济方面最基本的表现应当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体到今天, 毫无疑问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仍然是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我们推进工业化也好、促进城镇化也好, 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享受现代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成果, 实现整个经济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就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两者来说, 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目的, 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手段。只有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才能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 才能最终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1. 河南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 以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说, 所谓的工业化, 不仅仅是看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还要看工业就业的比重、看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否工业化了。如果仅仅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很高, 而非农就业水平很低, 人们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上, 那么这样的工业化与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如果仅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来判断, 2008年河南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4.5%, 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加起来占85.5%, 可以说工业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 看三次产业就业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我们就能发现问题了。截至2008年底, 河南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8.8∶26.8∶24.4。第一产业的就业占48.8%, 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合计为51.2%。非农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 48.8%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只创造了14.5%的财富, 其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自然不会太高。而提高这48.8%的就业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只有靠加快河南的工业化步伐, 为他们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如果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 即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二、三产业趋同的话, 按当前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14.5%计算,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也应该是14.5%左右, 也就是全省还有34.3%左右的就业人员需要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2, 000万。

2. 河南需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以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 并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拓展发展空间。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仅仅是就业方式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应该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转变, 而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转变在传统农业的居住方式下是无法实现的, 只有在人口集中、居住方式转变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也就是要提高城镇化水平。2008年底, 河南城镇就业人口只有976万, 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6.7%, 而乡村就业人口高达4, 859万, 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3.3%。在83.3%的乡村就业人口中, 只有48.8%是属于第一产业就业, 其他34.5%的人口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 也就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与收入来源已经工业化了, 只是他们的工作与居住地点仍然在乡村, 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等还没有转变, 他们还没有真正城镇化。这部分就业人口的数量差不多也是2, 000万。另一方面, 这2, 000万就业与收入来源已经工业化、但还没有城镇化的就业人口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需求。非农就业已经使这2, 000万就业人口具备了相应的购买力, 但是农村的生活基础设施尚无法支持他们转变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尤其是消费结构, 所以他们的消费需求无法释放出来。而且, 这部分消费需求仅仅通过家电下乡等政策是无法充分启动的, 因为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使他们不具备很多现代化生活设备所需要的使用条件。只有加快人口集中居住及生活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 也就是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这2, 000万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的人口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 形成现实的市场需求。这2, 000万就业人员及他们所供养人口的城镇化, 不但会释放出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 而且会带动房地产、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需求, 为河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加快城镇化推进的步伐, 不仅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也是河南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之所在。所以, 河南的工业化与城镇化面临两个“2000万”的问题, 即:一是有“2000万”就业人口需要在已经实现非农就业的条件下完成城镇化;一是有“2000万”就业人口既需要从第一产业就业转向非农就业来完成工业化, 又需要转变居住方式来完成城镇化。所以说, 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面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河南提高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空间载体。

如前所述, 河南有2, 000万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的人口, 还没有真正城镇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首先, 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就业人口的空间集中, 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布局分散是河南农村工业呈现的一个重要空间特征。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 基本上每个村都有工业企业。企业空间上不集中, 那么就业人口自然也不会集中, 于是企业及就业人口均在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自然村落分散布局, 城镇化水平提高缓慢。其次, 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制约了工业化推进的步伐。空间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由于分散布局在农村, 基础设施水平低, 城镇化水平低, 人力、财力、物力等等一系列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都无法形成集聚优势, 造成大量在农村分散布局的企业素质普遍不高,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发展的稳定性差, 平均寿命较短, 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所以, 产业的分散布局、人口的分散居住, 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消费与投资需求的扩大, 不利于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 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我们迫切需要促进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中,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把工业化与城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互动, 快速提升河南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而产业集聚区恰恰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空间载体。

1. 产业集聚区是企业空间集中的载体。

我们知道, 工业生产对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公共基础设施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而且决定了企业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但需要大量的投资, 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当分散布局时, 每个企业需要进行相对独立的基础设施建设, 支出相应的投资。但是由于单个企业的实力有限, 无力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基础设施, 所以布局分散时每个企业的基础设施水平都很低, 而且利用率也不高。同时, 这些分散的基础设施都要占用土地, 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费性使用。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可以让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发展, 不但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 而且会减少土地的占用。

2. 产业集聚区是同类产业或者相关产业关联发展的空间载体。

建设产业集聚区不仅能够促进工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提高投资利用率并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更重要是能够让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发展, 形成集聚优势, 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空间集中, 一方面使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绝对规模扩大, 便于企业获得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规模经济 (原材料采购规模扩大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 并催生专业化采购服务, 降低采购成本;销售规模的扩大与市场份额的提高能够大大提升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为产品打开销路, 并有助于促生本地交易市场与专业化销售队伍的形成, 降低销售成本) , 并带动中间投入部门、专门化机械设备、相关辅助行业等的发展, 所以既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又有利于提升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 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空间集中, 可以使企业之间联系加强, 提高产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 获取分工经济的好处。并促进企业之间在生产、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带动本地熟练劳动力与专门技能人才的产生, 既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又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所以,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空间集中, 形成集聚优势, 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并提升企业与产业的整体素质。

3. 产业集聚区是人口空间集中的载体。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不改变人口在各个自然村落分散居住的空间状态, 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那么, 人口的空间集中如何实现呢?人口的空间集中必须以为广大农民创造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先决条件, 没有就业机会人口是无法集中的, 即使集中了也没有意义。而非农就业机会的创造, 要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河南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 如果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带动产业关联发展、带动产业规模扩大, 自然会带来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产业的空间集中自然会带来就业人口的空间集中, 通过就业人口工作地点的变化带动他们生活与居住地点的变化。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逐步推进这部分人口的居住方式由分散转向集中, 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 没有劳动力的供给企业生产能力也无法扩大。河南劳动力总量很多,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仍然分散布局在广袤的自然村落中, 具体到某一区域时人口总体数量并不是很多, 劳动力供给也十分有限。河南一些工业相对发达的地方, 就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 工业发展及空间集中与人口集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工业的发展与集中, 人口就无法集中;没有人口空间集中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难以为继。所以, 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可以以产业集中带动人口集中, 而人口集中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空间集中, 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口集中的良性互动。

4. 产业集聚区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凭空出现的, 必须有其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 那就是工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空间集中。第三产业是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行业, 没有第二产业发展, 没有一定规模的消费人口, 就没有服务对象, 就没有市场需求, 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既然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 是人口集中的载体, 那么产业发展与人口集中所带来的市场需求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所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如果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撑, 就会出现成本的上升与竞争力的下降。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与规模扩大, 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会不断增加, 尤其是对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人的生活半径是有限的, 区域内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就不能为劳动者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就会造成劳动者生活成本的上升, 并不可避免地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 不便的生活条件还会成为企业吸引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障碍, 至少影响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决心, 所以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升级和管理转型的人才“瓶颈”, 影响企业与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工业发展、人口集中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必须通过三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对集中才能实现, 而产业集聚区恰恰能够为三者的结合提供一个空间载体。

5. 产业集聚区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空间载体。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工业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城镇就是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的场所, 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城市是无法存在的。工业的发展与空间集聚, 带动人口的集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集聚, 是城镇发展的基础, 是城镇发展的活力之所在;反过来, 城镇化水平提高了, 人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了, 消费水平提高了, 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有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集聚区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结合的空间载体,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来促进产业空间集中, 带动人口空间集中与第三产业发展, 自然就会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最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综上, 产业集聚区不但是产业空间集中与关联发展的载体, 也是促进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载体。这实际上是河南经济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所要经历的一个综合过程, 而产业集聚区恰恰能为实现这一过程提供一个空间载体。所以, 在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 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又尊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实现中原崛起、加快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 对此必须有深刻的理解。

二、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认为,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产业问题。

虽然从理论上说,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有助于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是如果操作不当, 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以后, 最终没有产业进驻、或者不能形成集聚优势, 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成为新一轮的“圈占土地”。因此, 产业问题是产业集聚区发展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1. 产业选择问题。

本文认为, 产业选择方面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就河南的现实情况来说, 应该大力倡导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适当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首先,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低端产业、附加值低, 所以忽视它、甚至看不起它。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并不是谁想发展就能发展、想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 它需要很多条件, 应该说河南大多数的县市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都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节约的产业, 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大量的投资, 而且吸纳就业较少。在全国的经济体系当中, 河南恰恰是资本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省份, 所以这些产业与河南的禀赋状况并不适应。当然不是说河南不能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像郑州、洛阳等基础较好的城市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但整体来看河南尚不具备大范围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条件。

其次, 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河南解决就业问题,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前面的计算, 目前河南尚有2, 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非农就业机会, 但创造就业机会仅仅依靠所谓的大项目是不行的, 要靠中小企业, 要靠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眼睛只盯着大项目, 只盯着高附加值产业, 而不重视、甚至忽略中小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很可能大的没做好, 小的也没做, 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 如果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逐步解决了农村2, 000万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 那么河南的工业化自然会达到很高的水平。事实上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也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的,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它们积累了资本, 积累了技术, 也积累了企业家队伍和管理人才, 所以东部发达地区现在具备了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达到条件, 可以发展资本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东部发达地区过去30年走过的路就是河南现在要走的路, 有些东西能够跨越, 有些东西是很难跨越的。河南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 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积累资本, 积累技术、积累人才, 然后逐步实现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转型与升级。目前, 河南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绝大多数是资源类产业 (见表1) 。河南工业增加值中排在前6位的行业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 其中除了农副产品加工业 (10.12%) 之外, 其他5个产业均是资源型的, 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到河南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4.92%。更为重要的是, 这5个资源型产业中有4个基本上完全依靠不可再生资源, 而另一个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是大部分依靠不可再生资源。但是, 资源迟早要枯竭的。从长期看, 一个地区的经济不可能持久靠资源型产业来支撑, 或者说, 靠资源型产业来支撑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 对于河南来说,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加大其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 逐步缩小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 是保持河南经济社会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战略性问题。对河南来说, 从资源依赖到劳动力依赖就是产业升级, 是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的产业结构升级。

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第三,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有市场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出口萎缩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市场了, 实际上恰恰相反, 萎缩只是暂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现在不会消失, 将来也不会消失, 变化的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地。在地价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 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逐步失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即使国家去救也救不活, 顶多多喘几口气罢了。因此, 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么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升级, 要么等死, 要么转移战场、向内地转移。东部地区失去优势的同时, 恰恰是河南这样的劳动力丰富的人口大省的机会。河南应该借助这次机会, 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个平台, 把东部地区劳动密集行业的产业链、乃至产业集群直接承接过来。

2. 产业来源问题。

产业从何处来是产业集聚区起步的关键。没有产业, 自然就没有集聚, 也不可能有产业集聚区。那么, 产业如何产生呢?一般不外乎两种方式, 一种是外来企业的进驻,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招商引资, 可以称之为“外生”;一种是本地企业的成长, 可以称之为“内生”。这两种类型的产业发展方式, 各有其优缺点。外生型产业有着明显的优点, 一般规模较大, 起点较高, 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较大, 但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 即不容易形成产业链条, 缺乏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外生型企业一般投资规模较大, 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 本地人较难模仿, 一般不能较好地带动本地的创业活动。而且, 招商引进的企业很多属于两头在外 (市场在外、原材料在外) , 甚至有的是三头或者四头在外 (技术与管理团队也在外) , 与本地企业的联系不强, 本地也较难由此衍生出一批相关的配套企业。所以, 外生型企业不易在本地形成产业链条。与外生型产业相比, 内生型产业同样有其优缺点。其缺点是:内生型企业一般起点较低, 初始规模较小, 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甚至漫长的过程, 所以成效慢, 对地方GDP与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小。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河南仍然是相对落后省份, 不少县市仍然具有明显的传统农业社会特征, 本地既不具备较大的市场需求, 基础设施也相对欠缺, 人力、财力、物力均不具优势, 尤其缺乏创业资本。所以, 本地的内生型企业一般初始规模较小, 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发展壮大。内生型企业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本地根植性, 易于在本地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乃至产业集群, 稳定性与持续性高于外生型企业。本地人创办的企业虽然起点低, 规模小, 可一旦他们创办的企业取得了一点成功就会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 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模仿。这样就会带动更多企业出现,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 会促进该产业在当地不断发展壮大, 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此外, 内生型企业由于投资小, 规模小, 有些甚至一开始就是家庭作坊, 所以有很强的自发性, 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低, 相对容易起步。而且, 当本地的内生型企业和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时, 就能够提升本地的产业氛围, 如知名度、熟练劳动力等, 成为招商引资的优势, 使本地产业不断升级与壮大,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应当鼓励内生型发展, 使之在本地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可能这些企业初始规模很小, 技术简单、产品也简单, 而且很多创业活动可能会失败, 但是大范围的创业活动总有一部分会成功。而且, 成功的创业活动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模仿, 不断提升规模与档次, 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这种小企业丛生的工业化模式不仅可以使工业化在全空间范围内全面铺开, 从而在整个区域形成工业化的氛围, 不仅可以造就成千上万的企业与企业家, 支撑地方经济长久持续发展, 同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吸纳到非农产业中来, 快速提升整个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所以, 在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来源方面, 要有两手打算, 既要注重现在, 也要着眼未来: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积极利用产业区域转移的机会, 采用链式招商、集团招商的方式, 争取把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乃至产业集群直接转移过来;另一方面, 长远来看本地企业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虽然本地的小规模创业活动见效慢, 尤其是对财政收入与GDP的贡献不大, 但它们的长远效果是不容忽视的, 要积极地鼓励其发展, 最起码不能阻碍其发展。内生型企业对政府政策的要求不高, 对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不高, 其实只需要在不违反国家法律、不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条件下给以它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可以了。所以, 不能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内生型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

(二) 集聚问题。

1. 规划问题。

如前所述,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促进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结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 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那么, 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从规划开始就应该立足于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把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确定下来, 既要强调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 又要强调产业集聚区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所以, 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工作中既做长远打算, 明确当前如何做、中期如何做、远期如何做, 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 尤其在土地使用方面不要贪大求多, 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落实, 成熟一块, 建成一块, 功能配套, 充分发挥建成区的效能, 由点到面逐步延伸, 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当然, 目前河南有些县市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其产业集聚区暂时尚无法承担工业发展、产业集中、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这一系列功能, 但仍要从这样的高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优势积累的过程, 从工业发展开始起步, 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并通过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是发展的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要紧密联系, 否则就难以为继。只有做好总体与长期规划, 然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地有序推进, 才能少走弯路, 防止造成资源浪费及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不断积累优势, 实现持续发展。当然,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 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产业集聚区规划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要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分步实施。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真正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 严把规划关。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 各级领导、生产企业、工作人员, 都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摒弃贪大求多的惯性思维, 真正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 高度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目前, 尽管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但现实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浪费土地的现象, 如有的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区内, 依然在建超大马路, 规划超大广场;有的企业宽打窄用, 提出较高的占地要求, 而实际厂区非生产用地比重很大等。因此, 在产业集聚区规划设计之初, 就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整体规模, 科学规划园区用地、企业用地、项目用地、交通道路占地、生活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既适当超前, 又要避免贪大求快, 防止建好园区无企业、建好厂房无项目、建好交通无货运, 建好道路无客流等不良现象。第二, 盘活处于闲置状态的存量土地, 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有的产业集聚区是在原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基础上发展的, 园区内存在一些趋于停产倒闭的老企业, 也有一些土地征而不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新企业。对于那些经营困难而无法继续生产的老企业, 应该加快破产重组和改制工作, 利用其闲置土地建设新项目或重组企业, 实行腾地换企, 盘活闲置土地。对于那些土地征而不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新企业, 充分挖掘原有厂区土地的潜力, 将闲置土地尽快用于开发新项目, 或者用于发展新企业。对于以上两类土地的盘活利用, 对于靠内部挖潜、优化土地占用进行项目建设的企业, 地方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第三, 改造农村“空心村”, 相对增加建设土地供给。理论上讲, 工业化与城镇化应该增加耕地而不是减少耕地, 因为土地得到了更集约的利用。道理很简单, 1亩地如果用于农业生产, 可能连一个人都养活不了, 但如果用于建工厂, 可以解决10个人甚至100个人的就业和生活。同样农村一处住宅占用半亩宅基地, 一般只有3~5口人居住, 而在城市半亩地可以居住20人甚至更多。现实却是,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不但没有增加耕地而是造成耕地减少, 重要的原因就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增加工业与城市用地需求的同时却并没有减少对耕地和宅基地的需求, 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集约使用土地的效应无法显现出来。事情的另一面是, 很多农民工虽然在农村有住宅, 但是他们每年大部分的时间 (10个月、11个月) 都不在家居住, 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回家。农村很多住宅常年没人住, 或者一年到头住不了几天, 造成农村存在许多“空心村”, 土地浪费严重。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通过整治“空心村”, 对宅基地和村庄进行土地整理, 推进已经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城镇化。这就需要在严格程序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条件下创新宅基地流转模式, 对于那些已经进城或想到城镇就业的农户, 允许他们通过流转、抵押、出租、入股和买卖等形式处置其宅基地及其上的树木房屋等, 以获得购买城镇住房和自主创业的部分资金, 实现永久性转移。而整理出宅基地可以复垦为耕地, 也可以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总之, 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和协调发展, 对于促进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产业集聚区的具体建设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从长计议, 分步实施。在产业发展和空间集聚两个方面都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才能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最终目的。

摘要: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充分把握这一基本现实的基础上, 河南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 实现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科学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 既要做好长远规划, 产业功能、居住功能与服务功能并重,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 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既要注重招商引资, 又要鼓励本地企业的发展。在产业选择上, 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创造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带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3.上海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策略 篇三

[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上海港

0引言

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是指基于现代服务理念,实现航运类服务企业集聚互动,并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集聚区域。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纵观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航运产业的集聚与集群是其不断发展创新的动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成长与持续发展也必须依赖航运类服务业产业集群的支持。

1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服务业企业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重要平台;是区域经济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载体;是强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它不仅有利于集聚区内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竞争关系,通过深度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产业效率,还有利于同类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并且比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的弹性,更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实现,驱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集聚区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各集聚区定位应有所区别。集聚区的效益与其定位有关,定位不同的集聚区吸引的企业类型也不同。只有与其他集聚区的定位不同,集聚区才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2)尽可能增大差别成本。当差别成本加大时。企业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的集聚区,集聚区也更具有经营主动性。

在我国,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运作管理一般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即由各级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投资开发企业负责集聚区的日常管理和建设投资。这里所说的日常管理是指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集聚区内的教育、医疗、治安等社会事务管理仍由原行政区负责。

2上海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上海港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排名第1的大港,有能力、有可能、更有必要实现航运类服务企业的集聚,并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2009年3月以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市也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北外滩、陆家嘴、临港等航运服务集聚区”。

2.1北外滩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包括北外滩航运服务业集聚区,这是上海唯一一个与航运有关的集聚区。

2009年5月,北外滩地区所在的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完成《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位于北外滩的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白玉兰广场、外滩通道、新建路隧道、东长治路拓宽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北外滩各类项目投资总额超过405亿元人民币,集聚各类航运服务企业和管理机构逾2400家,是国内航运服务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航运对虹口区税收的贡献不断加大,航运税收占虹口区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4.1%上升到目前的15.0%。根据《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至2015年,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3级税收年均增长率将达15%以上,北外滩地区3级税收将占全区3级税收总收入25%左右。北外滩地区目前集聚港航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等13家,建有我国第1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水运交易市场。虹口区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北外滩建设成为航运企业成群、要素成市、产业成链、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2陆家嘴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陆家嘴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航运金融、航运物流、海事研究咨询和船舶服务等方面已实现初步的集聚效应。在陆家嘴地区2008年纳税1 000万元以上的417家企业中,航运机构有23家,纳税26.04亿元,占417家企业纳税总额241.77亿元的10.77%。

陆家嘴地区主要实现以下航运服务产业的集聚:

(1)航运金融。陆家嘴地区现有航运金融机构百余家,主要为航运机构提供船舶建造或购买融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担保等服务。

(2)货代、船代、物流和航运。陆家嘴地区吸引越来越多的航运物流和代理企业在此集聚。

(3)海事法律、海事研发咨询和海事教育。目前陆家嘴地区集聚海事仲裁、海事法律咨询、海事研究咨询以及海事科研等机构;在海事教育方面,拥有以上海海事大学为首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

(4)港口、船舶和航运服务。目前陆家嘴地区集聚港口、船舶和航运服务方面的大量企业。

2.3外高桥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保税区,规划面积10km2,已开发面积8.53km2(含1.03km2保税物流园区)。截至2008年底,已累计批准项目9 948个,引进合同外资73.5亿美元,区内企业从业人数17.4万,集聚贸易企业逾5 000家。经过19年的开发建设,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等3大核心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历史和功能特色,外高桥地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定位是发展航运物流业,指导思想是突出保税区国际贸易的领先优势、保税物流的规模优势和依托港口的口岸优势,以国际贸易带动航运物流的发展,力争打造符合现代航运物流业发展要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区域。

2.4洋山临港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28%。洋山港区的建设适应国际船舶大型化、高速化的发展趋势,突破上海港口发展瓶颈,优化国际航线布局,提高上海港的服务能级和东北亚航区的转运能力,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硬件基础,目前港区营运能力已初具规模。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内地最接近自由港政策内涵的保税区。目前,洋山保税港区正在打造“港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上海口岸环境和效率。洋山保税港区管理部门正在研究“对区内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实施启运港退税”等先行先试政策。截至2008年底,洋山保税港区引进物流、加工、商贸等企业51家,其中外资企业14家,总投资1.6亿美元。可以相信,未来洋山临港区域利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

试政策,必将实现航运企业及其他要素的快速集聚。

3策略建议

3.1找准定位,避免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重复建设

目前学术界对于集聚区问题的研究比较少。一个城市到底可以建几个同类集聚区,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对集聚区经济效益的影响有多大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基于航运服务的特殊性,上海同类航运服务集聚区最多建2个。这是因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会集聚大量的航运服务企业,如果这些企业集聚到同一个区域,必将会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集聚。同类航运服务集聚区太多,也会造成重复建设,导致集聚区之间的恶性竞争。

3.2完善格局,实现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多样化建设

2009年7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第7家综合保税区和第2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面积3.59km2,其中:机场内1.81km2,机场外1.78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并开展仓储物流、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等增值业务。

上海现有的4个航运服务业集聚区都是围绕海港产生与发展的,对海港的依赖性较高。因此,建议大力发展浦东机场临空服务集聚区,通过大力引进航空服务企业总部、航空物流、快件快递、报关代理、贸易展示、航材配送维修等各类航空服务企业,将其打造为一流的航空服务集聚区。

3.3提升服务能级,加快航运服务体系的构建

2008年,上海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 800万TEU,排名世界第2。这只能表明上海港是国际大港,而非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目前集聚的航运企业多数集中在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中低端,船舶经纪、法律服务、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级服务、海事仲裁以及航运出版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上海航运交易所也尚未发挥其应有的国际航运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的作用。航运服务能级的提升和航运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经之路。

3.4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

目前上海发展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最缺少的资源就是人才。从业人员外语水平不高、高端航运人才缺乏是阻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针对高端航运人才缺乏的现状,建议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人才,一方面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建设航运人才的“蓄水池”。对为集聚区作出特殊贡献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可考虑给予其住房、子女入学、家属落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5加快政策研究,尽快促进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地

2009年11月18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对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实现统一管理。这一举措为外高桥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洋山临港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浦东机场临空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夯实其发展基础。

建议推进洋山保税港区探索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如营业税优惠政策、特案减免税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以及离岸金融政策等)的研究和落实,同时,探索与争取优惠政策在各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之间的相互辐射。

4结语

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其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重大。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必须有统一的规划指导,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的状态很可能导致重复建设。

4.集聚区发展规划 篇四

一、总体概况

正阳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正阳县城西南部,近期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平方公里,发展区4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东起正陡路,西至西四环路西侧,北起南环路,南到产业集聚区南边。远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2005年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2008年被列为河南省首批确定的175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正阳县地处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的淮河之滨,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东靠京九铁路、106国道和阿深高速公路,南北连接312国道、宁西铁路、新阳高速和叶信高速,阿深高速和明临、确平、永定、吴黄四省道纵横交叉贯通全境。

资源充足,设施齐备。正阳盛产小麦、花生、水稻、西瓜、大蒜、生姜等农产品,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河南省优良生猪第一大县”、“河南省畜牧强县”。正阳县产业集聚区从2004年启动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000多万元,先期开发的2平方公里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移动联通、电信、宽带上网)、有线电视、给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齐全,基本实现“七通一平”。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按照产业、城镇融合发展要求,功能定位为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新区。正阳县产业集聚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精细化工、科技木业、生物饲料等产业。发展定位为建设“现代城市功能新区、先进产业集聚区、仓储物流集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产业集聚,发展强劲。已落户的企业有维维粮油、骏马化工、天成纱业、美食美客、天力新能源、正华面业、三星铸造等32家企业。其中维维粮油由全国500强上市公司江苏维维集团投资兴建,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年内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

开放创新,活力四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大优势,放活政策,创新机制,创造条件,着力构筑正阳的投资洼地、创业乐园。先后出台了《正阳县鼓励投资兴办工业企业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优化环境,高效服务,使集聚区真正成为正阳工业企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城镇建设的示范区。

二、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从正阳县实际出发,借鉴国内相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及优势,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球铁铸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借助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源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和规模经济为主线,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地缘和区域经济,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协调服务,注重机制创新,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吸引和培育一批对正阳县工业经济起到强力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群,更好地发挥

比较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争创优势名牌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工贸兴区,开放强区,形象立区,力争3—7年的时间,逐步把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相关度高、生态环境优美,具有较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现代工业发展基地,成为正阳县中心城区周围经济繁荣、社会文化生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正阳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平台,成为正阳县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点,从而振兴正阳经济。

三、发展的基本原则

1、突出产业特色,带动要素集聚原则。产业特色和优势是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以骨干企业、优势产品或产业链为主线,把培育特色经济,推进企业群体成长,提高产业集聚度作为首先任务,合理进行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各功能区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努力培育和发展贸科工农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新型市场主体,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的新兴工业载体。

2、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规则办事,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创新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使园区投资多元化,配置市场化,服务规范化,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政府高效管理服务制度,政府要在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编制规划、制定政策、规范运作、改善环境和提供服务等工作。

3、以城镇规划为指导,与城镇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要服从和服务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与当地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正阳县城镇体系规划、土地规划和道路建设规划要求等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小城镇建设也要实现功能分区,为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基础设施等配套条件,创造良好的建设和发展环境。

4、坚持改革创新,结构优化,推进产业升级。要坚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产业集聚区工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围绕提高竞争力,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体系,使企业在产品档次、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上有较大提高。产业集聚区要积极推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企业的技术依托环境,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和名优特新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兴产业。通过积极发展特色纺织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优质产品,引导并促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当地农民致富;通过发展科技含量技术水平高的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球铁铸造、食品加工和精细化工产品推进行业整体提升,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5、坚持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原则,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控制工业污染,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基础设施联建共享的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在水、电、气、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对污水、垃圾等实行集中处理,对后勤服务、产品开发、仓储等设施实行集中建设,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提高园区所有资源的利用率。

6、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正阳县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近期主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一批入驻企业创造生产和发展条件;远期规划主要是注重产业集聚区整体效应,发挥规模效应,注重产业关联。

四、发展目标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内引外联、大力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聚、做好服务引导等措施,力争用3—7年的时间,基本建成整体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企业竞争力强、环境优美和谐、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科技含量与产出率高、外向度与集聚度大的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球铁铸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和物流服务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产业基地,大幅提高正阳县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1、“十一五”目标(2007—2010年)

2007—2010年,是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关键的开局阶段,主要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做好园区布局规划、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管理服务体系、引导产业集聚、招商引资等工作,完成园区道路系统建设,实现水、电、气、通讯、网络等管线的通达,健全管理服务机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园区整体形象初步确立,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2007—2010年,规划入园项目共22个,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劳动定员8600人,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利税5346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花生油5万吨,22.2万吨各类食品,2.8万吨球铁铸件,3万吨高支纯棉纱的生产能力。

2、“十二五”目标(2011年—2015年)

2011—2015年,是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功能趋于完善、扩大产业优势、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时期,要挖掘内部潜力,把握时机,建立创新体制,推进产业升级,拉长产业链条,借助传媒、网络等多种平台,提升园区、企业、产品形象,力争培育3—4家省内或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打造5—6种省内或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实现城镇化、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发展,成为正阳县经济发展的支柱、项目引进的平台和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

2011—2015年,规划入园项目共23个,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劳动定员9700人,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利税62100万元。此外还会有许多不可预计的项目向工业区集聚。

3、“十三五”目标(2016年—2020年)

2016年—2020年,是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扩大产业优势、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时期,要挖掘内部潜力,把握时机,建立创新体制,推进产业升级,拉长产业链条,借助传媒、网络等多种平台,提升园区、企业、产品形象,力争培育5—6家省内或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打造7—8种省内或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实现城镇化、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发展,成为正阳县经济发展的支柱、项目引进的平台和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

2016年—2020年年,规划入园项目共26个,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劳动定员11500人,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98000万元。此外还会有许多不可预计的项目向工业区集聚。

4、总体规划经济指标

5.集聚区发展规划 篇五

时间:2010-07-0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旅游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的全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摆上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而培育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区,正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创旅游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和新的路径。

一、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就是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过程中,在较大规模的空间区域内,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高度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延伸产业链,建成“产品业态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功能配套、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凸现”的旅游产业园区,在地区和城市的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并显现出以下特征和优势:

(一)品牌示范区。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放大和提升区域及城市的旅游品牌,并培育成为旅游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示范区。

(二)旅游目的地。园区主题形象凸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要素配套,管理和国际接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成为功能和水平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产业增长极。园区内高度集结旅游产业要素,拥有业态丰富的产业集群和充满活力的产业主体,集约程度高,投入产出高,经济效益好,对地方税源和GDP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

(四)就业驱动器。园区能够吸纳和拉动更多的劳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核心竞争力。园区旅游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成为区域或城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践中,多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进行建立旅游产业集聚区(包括旅游经济特区)的探索。

个案一: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作出建设“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的决定,并且明确“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就是以推进泰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以整合泰宁旅游资源,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和体制为突破口,实行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而选定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区”概念的发展区域。

个案二:2009年11月,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奠基。园区规划占地约138公顷,以“爱情之都,浪漫水乡”为主题,将在未来5年内建设“一廊一街四区”,即滨江爱情文化长廊、特色水街、公园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和特色文化居住区。目标锁定:将园区打造成以梁祝文化为核心,梁祝爱情文化为主题,集聚旅游婚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产业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旅游区。

个案三:江苏无锡灵山景区是近十多年来异军突起的以佛教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世界级精品景区。为放大和提升灵山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灵山景区发展空间从0.8平方公里扩大到33平方公里,即把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山水、生态、人文、社会等资源全部都向“灵山品牌”集中整合,启动建设灵山佛教文化产业园区(佛教文化博览园)。集聚佛教文化、禅修体验、文化创意、生态游憩、康体养生、商旅会展、休闲度假、特色社区等产业要素,加快建设佛教文化产业品牌示范和要素集聚区,最终建成21世纪佛教文化新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

不同的探索,共同的特点:即品牌主题鲜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要素集聚,规模效应凸现。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绝不是简单地“上项目,造景区”,而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新实践,关键要在体制、政策、管理、人才等方面有所突破,提供保障,协调推进。

1.体制创新。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以体制的创新为前提。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必须打破原来的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特别是要变革“划地为牢、多头管理、产业脱节、管理分散”的传统体制。根据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就是要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内建立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能够高度整合资源、覆盖产业要素、统筹协调发展、集中高效管理的管理机构(领导体制),并授予相应的行政权限。同时,组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旅游产业集团,作为资本运作、产业开发、经营管理的运作平台(运行机制)。

2.政策保障。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必然要有战略性的政策支撑。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更加需要政策保障。首先在各级政府层面,要把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的发展纳入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像扶持和发展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区一样出台宏观层面的特殊经济扶持政策。如财政支持、税收支持、基础设施支持、融资授信支持等;包括在规划、环保、土地以及高端旅游休闲项目开发等问题上,在执行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给予特别的支持。在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层面上,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的特征,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再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在政策制定、项目支持、资金投放、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倾斜力度,并形成相互联动、协调配合的政策合力。

3.管理升级。管理就是生产力。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实验区,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特别需要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集团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并探索构建旅游产业要素市场,实现要素市场化;其次要推进旅游法治建设,在旅游要素集聚区(特区)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的思路,在政府层面上制定和出台相关发展管理条例和办

法,构建旅游产业园区(旅游经济特区)发展的法治体系;再次,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管理升级。

4.人才支撑。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可把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作为创新旅游人才体制的试验区,将其打造成为旅游人才的富集区,并为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提供人才支撑。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游离于国家人才队伍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的现状。改变旅游人才培养使用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格局,按照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人才政策,创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并加大财政的投入和扶持。在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区里要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广揽优秀旅游人才,引进、培养和集聚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投资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行政领导人才、精于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才、各类紧缺短缺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人才,激励和扶持各类人才在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创业兴业。○

(作者单位:市旅游局)

无锡经济

6.集聚区发展规划 篇六

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逐步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分析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目前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类型等问题,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如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等八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3个解决要点,即重新整合规划创意产业集聚区、强化孵化意识突出孵化功能、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以促进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

作 者:许正林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72 刊 名:科学发展 英文刊名:SCIENTIFIC DEVELOPMENT 年,卷(期): “”(7) 分类号:G124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产业集聚区  

7.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议 篇七

近几年,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扩大商业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当然,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诸多有利的条件和积极的因素,也必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如产业层次低下、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的问题。要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振兴河南,就必须做到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尽早尽快地克服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不仅能够快速地提升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水平,更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创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生产和消费需求。不仅如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咨询,从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的探讨其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化、现代化等适合其发展的道路。

一、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汝阳产业集聚区是2008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北部,规划面积7.8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特种金属材料及煤化工,发展定位为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和打造中部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截至2013年3月,产业集聚区已完成入驻企业89家,其中主导产业集群企业78个,累计完成了基础设施投资8.4亿元,其中实施千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8个,基本实现了7.86平方公里内的基础设施全覆盖。形成了完善的道路、供排水、电力、热力、通讯、生活服务等功能性的基础设施体系,使得集聚区内企业的正常运转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产业聚集区在河南省仍属新生事物,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而限制其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对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实际调研,本文发现其发展建设过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土地限制。土地因素一直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政府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产业集聚区纳入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作为重点予以优先安排”。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问题依然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规划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除去园区内铁路、公路以及陆浑灌渠等公共用地以外,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只剩5.8平方公里。尽管集聚区管委会严把项目入驻关,要求入驻企业投资强度达到234万元/亩以上。但是园区现在已有超过80家企业入驻,新的投资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落实当中,现有的规划土地已然不能满足集聚区发展的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土地指标少,无法满足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需要,繁琐的土地审批制度以及对耕地使用的具体政策支持,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了聚集区的发展。一般的规划用地都要通过地方城建、环保、国土资源、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核,然后再向上级单位逐一申报待批,程序繁琐,周期过长。

(二)资金问题。资金要素不仅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集聚区发展的一大挑战。作为新建的产业集聚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企业运转的需要,随着聚集区自身发展以及入驻企业数量的增加,用水、用电、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扩容问题刻不容缓。新增和扩建,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依靠地方财政的力量,难以支撑高额的建设成本。汝阳县本身就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每年的财政预算有限,虽然集聚区项目是县政府的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财政预算8亿多元用于集聚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仍未能满足需要。由于要均衡全省集聚区的发展,省、市政府拨付的财政资金也未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再者,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者的青睐,通常给予投资方各种优惠奖励政策,甚至采取为投资者提供厂房的“筑巢引凤”的政策,但以上开支更在无形中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集聚区发展举步维艰。另外,集聚区部分项目目前已由于资金问题而搁置,建设进度不容乐观。

(三)资源利用效率低、规划不合理。首先,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建设工程进度缓慢而造成的。由于土地、资金、人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建设工程不能如期完成,出现“围而不建”、“占而不用”的局面,不仅白白闲置了土地,同时丧失了引进其他投资商的机会。同时,在集聚区的建设初期,规划设计缺乏必要的前瞻性,忽略了集聚区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着眼于长远来考虑,最终出现随意乱建,建完无用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集聚区在建设过程中过分重视产业项目建设的用地安排。在功能区分上,重产业功能,轻居住和服务功能,充分考虑生产环节,但是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考虑则略显不足,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四)缺乏环保意识。汝阳产业集聚区尚处于发展初期,地方政府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到集聚区的前期建设过程中。企业入驻开始运转后,政府部门往往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企业的污染问题通常采取“先发展,后治理”、“先效益,后环境”的举措,没有严格地执行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时,配套的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集中治污的要求,工业废水、废气肆意排放。而集聚区主导产业往往是高污染的建材、煤化工等行业,排污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三、建议

诚然,以上制约和影响集聚区发展的因素并非仅仅存在汝阳产业聚集区,在省内其他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类似土地、资金、人才方面的问题。而且制约集聚区发展的种种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这就需要制定对策时通盘考虑全面分析,要求政府、产业集聚区以及企业三方通力协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针对现状,本文给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升认识。产业集聚区,作为一个新生的实物,许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磨合阶段,认识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集聚区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尽合理;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条件;对产业集聚区对地方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认识。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以推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服务,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形成省、市、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科学规划,严格审批。集聚区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前期的调研分析、研究结果,可以针对集聚区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评估,避免出现先建后拆的不合理现象。再者,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才能完善,因此在建设初期就做出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规划的衔接,不仅能够保证集聚区发展的需要,也能有效地节省社会资源。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保证集约。要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严把规划关,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于现有的建设用地,要努力提高其利用率。首先,要严格控制产业聚集区的入驻土地使用标准;其次,对于出现“建而不用”的情况,要及时回收土地使用权,避免出现土地长时间闲置的状况;最后,在对入驻企业的审批程序上,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对于不达标准或者达到标准却存在明显缺陷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否决。对于已进驻企业,也要加强规划监督管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三)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多数产业集聚区建设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则相对比较滞后,少有的能够建立完善基础设施的集聚区,也仅仅能满足现阶段的需要,远不能适应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在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同集聚区建设的同步进行。对于地方财政存在困难的情况,要积极改革创新,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金,集中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力度,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取消基础设施投资的所有制和投资者的限制,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体制和机制。采取市场化和准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软环境。

(四)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积极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本文的调研对象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就是利用了BT的融资模式,借助社会闲置资本的力量不断完善集聚区功能性设施的建设工作,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集聚区建设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合作方式成立集聚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高企业信贷担保能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银行加大对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的贷款力度,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强化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优先安排集聚区项目。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计划,优先申报争取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不能求之过急、拔苗助长。但同时,大范围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抓好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步伐,那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绩效就要大打折扣,发展动力也会逐步耗散。所以,必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以科学的决策加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王晓.河南省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6.

[3]玄欣田,彭丽粉.制约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瓶颈”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2.

8.集聚区发展规划 篇八

国外实践表明,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区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为此,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尤其是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扛起了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半边天。

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聚区规模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有180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19.36平方公里。全省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23个。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漯河食品、洛阳装备制造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据统计,2014年,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3512.83平方公里,全省“四上”企业12487家,比2013年增加1103家,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超过八成,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均超过五成,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及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七成。

(二)产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产业集聚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多地“晋级升位”势头良好。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15年4月公布的2014年度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中,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达到六星级标准;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达到五星级标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24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二星级标准;郑州马寨產业集聚区、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荥阳市产业集聚区等80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一星级标准。其中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迅猛,重在提质转型,一年时间越级晋升。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达到六星级标准,即已完成经济增加值500亿元、税收收入50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以及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等指标。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达到五星级标准,即已完成经济增加值40。亿元、税收收入40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以及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40万人等指标。

(三)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

在近五年的发展建设中,全省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化工、有色、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物流商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钢铁十五大类。在主导产业数量上,拥有两大支柱产业的集聚区共有150个,占到全省产业集聚区总量的83.5%。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重视产业发展由产业零散向产业集聚转变,持续实施“全面产业链条一体化”工程,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

(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

产业集聚区向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转移,不断增强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紧盯“高精尖”项目,和北航、浙大等16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成果孵化或产业化基地;金山产业集聚区万德芙镁料等企业不断引进、消化和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精细深加工技术,转到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射炮管、神舟飞船等高端军事装备,掌握了全球金属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取得了“中国镁谷”的称号;孟州市产业集聚区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

(五)产业集聚区成为农民工转移就业主阵地

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集聚区人气持续增强,已经成为农民工转移就业主阵地。随着产业集聚区就业吸纳能力的持续扩大,省外务工劳动力加速回流,自2011年农民出省务工人数连续三年低于省内务工人数。当前,河南每1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有25个进入产业集聚区就业,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六)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效果显著

从产城融合上看,城镇公共服务逐步延伸到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实现全覆盖;政策上优先将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农业人口成建制地转为城镇户口;进入产业集聚区工作的农业户口可以转为城镇户口;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纳入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产业集聚区的助推下,全省城镇化率由20。8年的36%提高到2014年的43.8%。总体上来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速度、发展效益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三期叠加”期,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条件约束下,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主导产业同质化强,区域竞争严重

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较强的产业同质性,集聚区产业差异化和互补性偏低。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主导的产业涉及装备制造的大于79个,其中涉及机械制造的有25个,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有34个,涉及食品加工的有32个,涉及纺织服装的有27个,涉及化工行业的有22个。由于各集聚区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普遍存在产业培育与本土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链延伸与服务环节增值、龙头企业与中小配套企业等领域的割裂发展,导致各地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了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甚至于陷入恶性竞争。

(二)产业链接度低,未形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

从集聚区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发挥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企业较少,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还处于松散状态,甚至有些还存在激烈竞争关系。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

目前,集聚区内传统制造与加工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缺少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较少、科技经费支出低、科技从业人员不足。甚至作为各地市自主创新高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战略也多与真正意义上高新区的内涵和定位开始有所偏离,也把上规模放在首位,而忽视投资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高技术项目,有“制造”无“创造”,创新驱动的后劲不足。当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依然延续着基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建设上新兴产业、新型项目的“双新”色彩不明显,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偏低,发展路径上仍是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小散企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要素消耗和传统商业模式。

(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集约发展水平偏低

2014年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已超过3512平方公里,同比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但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大量土地批而未供,占用了宝贵的土地指标,一些项目存在夸大投资,圈占土地现象,造成土地闲置。当前,全省建成区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为40.8万元/亩、工业经济密度为79.7万元/亩、省外资金到位密度为12.1万元/亩,虽然较2012年显示出单位效益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还不够,尤其相比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差距较大,如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就达到了600万元/亩。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产业集聚区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

当前,受资源、环境、土地等因素的制约,河南产业集聚区的面积很难再依靠规模扩张式的粗放发展方式。尤其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形态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这是一种基于创新驱动的集聚发展模式,关键是要努力建成国内领先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和河南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集聚区平台对其周边地区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由产業零散向产业集群转变

疏通集聚龙头企业与主导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与横向服务链、集聚产业内配套网络与产业间融合网络三大路径,推动产业发展由加工环节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强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融合,资金、项目、管理、品牌之间的融合以及产城融合。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由硬件投入向软件提升转变

产业集聚区发展应从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转到软环境打造上来,注重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产业集聚区;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建设集约化、绿色化的生态产业集聚区;注重塑造创业氛围、鼓励技术创新、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设科技化、品牌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四)积极培育龙头型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环节完整”的龙头型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式、配套、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强化承接转移,围绕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瞄准主导产业集群缺失和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招商,推动终端产业产品向上游延伸、基础工业向下游延伸,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力争省级层面重点发展2~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各省辖市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县集中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五)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区内申报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点,转化一批产业科技成果。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搭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六)积极引导载体联动发展

上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心得体会下一篇: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