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2024-08-28

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精选9篇)

1.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一

行政审批工作

在2011年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今年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改革问题提出“五个理顺”,其中之一就包括“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在3月20日闭会的全国民政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说,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政府工作报告》和温总理的讲话,为未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改革,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不利于建立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政府。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一直实行的是“大政府,小社会”模式,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范围过广,助长一些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审批手续繁杂,存在多头、重复、层层审批现象,导致审批时间无限延长,群众和企业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跑几十个部门,盖几

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图章。许多

情况下,审批人员根据经验、习惯、感觉甚至关系来决定是否批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大量的腐败现象即由此滋生,损害政府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重审批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现象普遍。审批责任不明确,很多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的审批行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审批后的执行情况也缺乏必要的后续监督,往往导致行政行为管理失控和市场秩序混乱。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根据温总理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现状,我们认为新形势下的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要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行政审批服务方式为主线,以加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制度建设为重点。一句话来说,即,加强行政服务机构的建设。行政审批服务机构是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生并发展的,行政审批服务机构(政务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的作用。

2005年,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各地陆续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服务机构,莒南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的调研,为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投资者和广大群众、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于2005年4月

4日成立莒南县行政审批中心,中心由管理层和窗口办事层两个层面组成。管理层内设办公室、业务科、督查科、监察科四个科室;窗口办事层由进驻的各部门单位组成,分项目线、便民线两条线运转。2007年11月29日,县行政审批中心更名为县政务中心。目前,县政务中心共有窗口工作人员136名,有45个职能部门进驻。自成立至今,莒南县政务中心一直是临沂市建立最早、环境最好、功能最完善,一直保证正常运行的县级中心之一。而我县基本普遍建立的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多数都运行良好,并且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建立审批中心平台为载体,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初步经验。比如:莒南县政务中心在全市首先采用 “集中登记、并联审批、联合踏勘、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推行 “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用一种科学的审批模式、透明的审批信息、高效的运行机制、规范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的服务功能和有力的监督体系,实现理念上的转变,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行首问负责制,从接待服务对象的要求、方式、态度和用语等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解决了职责不清、服务不优的问题。

实行一次性告知制,使窗口和服务对象无形中达成契约,保障了一次咨询、二次报件、三次领件。实行项目统一登记、联合踏勘、并联审批制和“超时默许”制,形成了所有建设项目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管理模式,严格承诺办结时限,实现了“流程最简、用时最短、收费最低、服务最优”的目标。到目前,共组织联合踏勘次,举办联审会议场,建设项目整个流程审批时限由过去的77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的48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了38%。实行“一费制”收费,由收费部门开出缴费通知单、政务中心审核、财政收费窗口开具发票缴费,解决了弹性收费和人情收费问题。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使审批职能、人员、授权落实到位,进厅到位,成为全市同级中心的一大亮点,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意义重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县政务中心曾连续三次在全省政务大厅主任联席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连续两年获省政府法制办通报表彰,并获得了山东省服务名牌称号。

再比如:2010年,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重点项目全程代办服务的实施办法》,根据办法,凡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社区建设项目、投资者委托代办项目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实行全程代办制,对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已为400多个招商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了代办服务,代理其他事项近万

项,初步打造了莒南的服务品牌。

中心成立七年来,我县县级审批事项经过多次清理,现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86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23项,减少了50%,办事手续由繁变简,办事形式由暗变明,办事速度由慢变快,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今年6月,我县又再一次启动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缩减当前各类审批事项。下一步,我县将力争在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把莒南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县区之一。

2.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二

惠普Flow MFP金融行业媒体沙龙在京举行

一直以来, 提升业务效率、简化工作流程, 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金融机构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 各大机构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作为文印行业的领先企业, 惠普始终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文印服务;而全新的惠普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集成了工作流程和安全解决方案, 成为金融业文印安全与管理的可靠保障。

惠普Flow MFP全效提升企业文印安全

近年来, 我国的金融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而快速发展的行业所带动的行业细分也对文印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动中, 与会专家指出, 当前在金融行业中,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 还是企业外部客户庞大的业务量带来的巨大信息流。越来越多的电子化报表和账单出现在日常工作中。金融业对于电子账单等文档的录入、管理、存储及输出等业务需求非常大。

同时, 专家们还表示, 除了业务发展, 金融业最为关注的就是金融IT在快速发展中的安全性问题。因为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环境下, 除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与客户建立深厚关系, 更需要在金融的各项业务中保证客户的信息安全, 以期与客户建立更具信赖的关系。

谈到金融行业最为关注的安全性话题, 某银行北京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技术支持科科长表示:“在信息化金融市场中, 大量的业务需要文印从中衔接, 所以, 如何构建文印安全管理是金融行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而对于惠普Flow MFP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 大童保险信息技术部网络硬件处经理邵安谈到:“此系列产品的引入, 将大大提升我们公司的打印安全。每个员工都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专用APP, 在需要时扫描一体机上的QR码, 这样才能打印个人权限下的文档。这就避免了员工忘拿机密打印件的风险, 又不会造成跨部门、跨级别的内部泄密。内部外部双保险, 非常放心!

对此,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激光打印机产品部市场开发经理杨子江介绍到, 惠普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在身份管理、数据传输和使用控制等多个环节都配备了严密细致的安全保护措施, 而且也提供了一系列安全打印解决方案, 包括安全硬盘、成像打印安全中心和用户身份识别和验证等, 以此提升安全性和控制打印成本, 尤其适合金融行业、律师行和股票交易所。

惠普Flow MFP优化文印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针对金融行业的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 杨子江向与会代表们表达了厂商对于该行业的观点, 并展示了惠普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以及创新打印解决方案, 他说:“金融行业的用户需要针对其工作流程量身打造的简约、高效、安全的创新技术, 以帮助他们顺利开展业务。惠普最近推出的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具备丰富的特性和强大的流程管理能力, 能够帮助金融企业大大提升其办公效率及市场竞争力。”

借助Flow MFP, 惠普为企业提供了覆盖到内容采集、内容管理、内容保留、以及内容交付的整套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在纸张与数字化工作流程之间真正架起了一座桥梁。

所以, 与单点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同, 惠普能在整个信息管理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为客户创造价值。

3.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三

关键词:学科服务 智慧与服务 智慧 能力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1-0122-06

Study on the Wisdom & Service from the View of Subject Service

Abstract The wisdom & service is one of the library traditions, and the wisdom means the ability of librarians, and the subject service brings to library the chance of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The subject service ability of our librarians cannot satisfy the users' need, and besides the intelligent technique and the promotion of users' wisdom, the subject service wisdom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ians' subject service ability, and it is the inheritance on the library wisdom & service tradition, and also endows the tradition a new connotation.

Keywords Subject Service; Wisdom & Service; Wisdom; Service ability Construction

“智慧与服务”作为一种图书馆精神和传统,从上世纪初开始便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一代又一代的图书馆人也以之为指引,努力地奉献着自身的“智慧”,默默地“服务”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断赋予“智慧与服务”新的内容和意义。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浪花中的一朵,成为目前引领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航标,这种专业化、个性化、学科化的服务模式完全扭转了传统图书馆的笼统化、一般化的服务格局,试图从纵深方向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品质并赋予其知识化、学科化特质,学科服务的“学科”化特色在推动图书馆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形成对图书馆纵深化发展的挑战,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尤其是学科馆员的个人能力提出挑战,而学科馆员的个人能力,则正是“智慧与服务”中“智慧”的核心组成部分,学科馆员的“智慧”从根本上决定着“服务”的成效和服务的学科化程度。

1 作为图书馆精神传统的“智慧与服务”

1.1 作为内在能力的“智慧”

《新华字典》中“智慧”的定义为“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由“智”、“慧”组成,“智”指聪明,见识,“慧”则指聪明,有才智,拥有智慧成为人的重要品质之一。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一种不断披露事物真相的过程,是要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完成的[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智慧、勇敢、节制作为人的三种重要美德[2],这三种美德的和谐共存促成正义的形成,柏拉图认为,在这三种美德中,智慧位居首位,成为治国者的重要治理品质,具有指引性和调控性。亚里士多德《论智慧》认为,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尽可能地通晓一切,且不是就个别而言的知识,有智慧的人还要知道那些困难的、不易为人所知道的事情。在全部科学种,那更善于确切地传授各种知识的人有更大的智慧。在各门科学中,那为着自身、为知识而求取科学的科学比那些为后果而求取的科学,更加是智慧的。”而冯契则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构建智慧说[3],认为人的认识并不限于经验领域,还同时指向智慧之域[4],智慧是由知识而来的,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达到的,但它不同于知识,智慧是关于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领悟[5],它和理想人格(或自由人格)的培养是内在的联系着的[6],智慧能使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7],其根本意义在于求穷通,要求把握天道,综合人的本质力量,从而贯穿天人[8],所追求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无限的东西。所以一般来说,智慧主要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有智慧往往意味着有能力和品德,并且是主体形成其它能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和基础。

1.2 “智慧与服务”中的“智慧”

从1910年文华公书林的建立到1920年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机关文化图书科的建立,再到1929年文华图书科独立并成立(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作为“最初的掌门人”[9],沈祖荣先生正式将“研究图书馆学术,服务社会”作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宗旨,并将“智慧与服务”作为校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图书馆人,中山大学图书馆还将“智慧与服务”作为本馆馆训。在“智慧与服务”中,“服务”的涵义相对明确一切,即主要指图书馆通过所开展的各种服务项目而做出的社会贡献,而“智慧”的内涵则相对不确定和复杂一些,《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训示词》对“智慧”部分的解释为“智慧是馆员的力量/智慧是服务的光芒/智慧是事业的弘扬”[10],从示词中不难看出,“智慧”主要是馆员的内在能力和力量,呈现于图书馆的具体服务之中;而程焕文教授在关于《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训释义》中解释到,智慧与服务乃知行合一之完美,“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创新、自强不息是智慧之要义”[11],所以,图书馆的“智慧”更多是指图书馆据以开展服务的能力前提,而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具体执行者,其个人的内在能力建构就成为图书馆“智慧”的核心内容,而馆员个人能力的结构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从馆员个人综合素养、沟通理解能力、专业能力、多学科知识储备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甚至诸如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等美德等,都构成了馆员“智慧”的内容。而不论图书馆“智慧”的内容有多繁复,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馆员的“智慧”是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前提,“智慧”的大小决定着“服务”的程度和贡献的大小,决定着图书馆运作的成效、贡献和社会影响力,没有“智慧”则无法“服务”于社会、无法弘扬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的社会力量,所以在“智慧与服务”的二重奏中,“智慧”作为前提条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服务”的程度和成效始终有赖于“智慧”的程度。

nlc202309041640

2 学科服务的发展瓶颈

“智慧与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指引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时代变迁中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新型的服务类型,逐渐改变着传统图书馆大一统式的、一般化的服务模式,在赋予图书馆服务主动化特色的同时,也将图书馆服务从扁平化方向拉向纵深化方向,使其服务越来越专业化、学科化和个性化,这种学科化、专业化特色最终必然会朝着一条越来越专业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不能仅仅满足于基于文献载体形式的服务,而是要与学科知识内容、新知识点增长及学科前沿等紧密结合,嵌入式的、深入到文本的知识关联和分析层面的服务内容将不可避免成为趋势。很明显,学科服务的“学科”特色在为图书馆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学科馆员的服务能力提出挑战,并由此构成学科服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充足、硬件技术装备充分的条件下,馆员内在能力——“智慧”的建设就成为影响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比以往,学科服务对学科馆员个人能力的要求更加突显,这并不是说以往图书馆服务对馆员能力要求不高,而是以往图书馆服务对馆员个人能力的要求呈现一般化、“通识化”、泛化、普遍化等特征,专业化、知识化特色并不明显,而学科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服务的路径,力图沿着学科知识的纵深化图谱攀爬,试图打破扁平化、一般化的服务态势,从而将图书馆服务带入一种个性化、专业化的路径,使得服务本身带有更多的专业和学科特性,学科服务这种完全基于用户需求和用户问题驱动的服务模式,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带有用户自身的个性化、专门化特点,这种来自用户的专业化需求就从用户需求角度对学科馆员的个人能力提出质疑和挑战,而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纽带和推动力量,其个人能力的大小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程度就决定着学科服务的深度和效果,进而影响到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而在学科服务如火如荼开展的形势下,与之相匹配的图书馆内在的服务能力未必已经建立起来,现有学科服务的水平仍主要停留在形式化的学科资源引介和信息检索技巧介绍等层次,其服务场所虽然已由图书馆前移到学科院系,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却只是新瓶装旧酒,并无多大改进和创新,导致能力跟不上需求、能力赶不上想法的现象,而用户又会因服务与需求的差距而产生不信赖心理并形成偏见。这种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低匹配的现状造成学科服务效率低下、力不从心的局面,并影响到后续学科服务的深化开展。

在学科服务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智慧与服务”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深度等呈现出新气象的同时,也对图书馆“智慧”提出更多的时代要求和挑战。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作为与图书馆资源、设备、硬件等同等重要的“软实力”,是图书馆内在实力和“智慧”的体现,也成为决定着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和能力前提,“智慧与服务”在新的环境下延续着各自在传统中的“前提与目的”的角色与地位,并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内涵。

3 学科服务中的“智慧与服务”

现有关于图书馆的“智慧与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智慧图书馆”的界定与分析[12-14]、智慧服务[15-16]等,其中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多偏向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能的图书馆环境以服务于用户,而“智慧服务”方面除了极个别文献涉及到了馆员专业能力综合培养,其余则是有关用户“公共智慧”的养成,以上文献从“技术”维度和“用户”维度对图书馆的智慧与服务进行了考察,但并没有涉及“智慧与服务”的根本涵义,即培养图书馆自身的专业能力,形成服务的一般性前提条件;而关于学科服务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探讨[17-20]、学科服务中学科馆员角色转变[21-25]、学科馆员核心能力建设[26-27]、学科信息服务团队模式的研究[28-29]等,对学科服务中因“学科化”服务转向而带来的对馆员专业化、学科化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而对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所提出的挑战则关注不多。笔者认为,学科服务的发展瓶颈正是在于图书馆自身的学科服务能力无法匹配专深化的学科需求,造成服务流域表面、服务无法真正深入到知识层面,从而阻滞着学科服务的深化发展。而学科服务中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的建构则正是迎合了图书馆的优良传统“智慧与服务”中“智慧”的内容,如何建构起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并形成学科服务智慧就成为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学科服务中“智慧与服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前提条件的学科服务“智慧”的建设,即如何建构起强大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尤其是馆员的学科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创造更多的图书馆价值,也即,“人的智慧是人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条件”[30];而是作为目的的“服务”,即学科服务的具体服务项目与内容,“服务”的开展程度和效果受制于作为前提条件的“智慧”的养成程度。对于学科服务中的“智慧”而言,主要指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而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除了包括图书馆的资源汲取能力、管理能力、资源整序能力之外,还包括学科馆员的个人服务能力、技术嵌合运用能力以及基于用户维度的用户智慧的养成等,其中馆员维度、技术维度和用户维度构成了学科服务中“智慧”的三个主要维度(见图1),这三个维度中,馆员个人学科服务能力的建设构成学科服务“智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科服务开展的大“前提”;而技术维度则是从学科服务借助的工具手段角度提出,这一点比较契合目前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是实现图书馆服务智能化的重要途径,是学科服务开展的“手段”;而满足用户需求则是学科服务开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前两个维度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学科服务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帮助形成并培养用户的智慧,所以用户个人智慧的养成也成为学科服务“智慧”的重要维度,即这一维度是从学科服务开展的“目的”角度提出的,在这三个“智慧”维度中,学科馆员个人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成为影响并制约学科服务大局的重要因素。

3.1 学科馆员的“智慧”养成:作为前提条件的个人服务能力的构建

nlc202309041640

由上可知,现阶段制约学科服务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跟不上用户高度专业化的知识需求,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滞后的现状导致学科服务流于形式、口号大于行动等状况。学科服务的深化有赖于图书馆建立起系统化的服务能力,除了财政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刚性能力之外,更需要注重自身“软实力”的培养。学科馆员作为学科服务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决定学科服务开展深度和成效的决定性因素,而根据“智慧与服务”的原初意思,“智慧”乃是馆员自身能力的构建,以此为基础来“服务于社会”,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创新、自强不息”的一种智慧与精神,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引、不断学习和创新的专业能力和奋斗精神,因此学科馆员个人能力的建设就成为学科服务中“智慧”的核心旨意和学科服务开展的重要前提准备和能力供应所在。

首先,把握并引导引用用户需求的能力。学科服务作为一种深入到用户环境、用户科研主题和领域的服务,是一种完全基于用户端的问题驱动式服务,这种完全贯穿“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以图书馆为驱动端的服务方式,而用户需求所带有的学科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特色就使得图书馆服务必然要朝着越来越微观和具体的纵深方向发展,同时也对学科馆员所相应要具备的学科服务能力尤其是学科馆员的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综合调控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同时,如何修补并缩小因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所带来的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在沟通上的断点和隔阂、重新建立二者之间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就成为学科服务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图书馆要建立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而学科馆员则要具备相应的把握用户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的能力,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的动向,这是学科馆员内在能力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所掌握的资源,积极引导用户的信息需求[27],使其及时了解并运用新的资源和知识获取技术等,帮助用户明确其信息需求的重点和可能,并引导其需求的深化发展,为其信息需求的满足提供更多的选择。

其次,多学科背景的知识储备能力。学科服务模式将图书馆的服务从泛化笼统带入专业个性化层面、从浮于载体的文献借阅带入到深入载体的内容分析、知识发现层面,从提供周边产品到提供深入到科研核心内容的知识服务等,学科服务的这种专业化、学科化特色对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更多的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的图情专业背景之外,还需要具备所服务学科的学科知识背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方便开展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分析、聚类、重组和知识关联等。学科服务能力的这种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从国外对学科馆员Subject Specialist的称呼上就可见一般,作为学科“专家”,学科馆员必然要博采众长并学有所长,具备多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建立健全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为深入开展学科服务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专业背景。

再次,信息分析与整序能力。随着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时代的到来[31],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得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和科研方式发生很大转变,并开始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数据密集型环境下,资源已具备相当的数量和规模,如何从海量的密集数据中快速、准确定位到所需的专业化、个性化对口信息资源就成为图书馆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学科服务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类型,对学科馆员的信息分析和整序能力提出要求,而对资源的组织、整序和处理作为图书馆的传统优势,需要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新的学科需求,学科馆员需要将这一传统优势带入到新的学科服务环境中,具备应对高速增长的信息资源环境的能力,通过对海量资源的整理、分析和整序,有针对性地为学科用户提供一个干净的、经过整序的学科信息环境,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个性化对口资源,节省用户的信息获取时间。

另外,深入到文本的知识分析和知识发现能力。学科服务旨在打破传统服务的笼统僵化局面,为用户提供别开生面的基于专业文本的服务内容。而用户的信息需求也随着信息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在大型集成型数据的基础上获取微观、具体的知识元素,这就要求学科服务必须要打破因文献载体的限制而带来的知识间的阻隔,深入到文本、通过对文本和知识内容的重新组织、整序和分析,挖掘其中的新的知识内容和深层次的知识关联与发展趋势、寻求新的知识增长点,在未来不确定的信息环境中为用户建立基于其问题和需求的动态、灵活的学科服务机制、为创新型科研和创造提供知识图谱和知识服务,而这种深入到文本的知识分析和整合离不开对新的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学科馆员也需要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知识分析和知识发现能力的建设,为深入到文本和知识间关联的学科服务提供一种重要的能力维度。

此外,学科馆员还必须要具备开放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随着社会环境尤其是信息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来掌握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之动态地发展和完善;同时学科馆员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获取方式,能快速适应并融入到新的服务环境,并能及时充分及时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来调整服务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

3.2 学科服务中“智慧”的技术维度

根据学界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图书馆的“智慧”多通过信息技术而呈现一种“智能化”状态,而严格意义上讲,“智能”并不完全等于“智慧”,这种“智慧图书馆”的称谓多取了信息技术中的“拟人化”、自动化成分,即图书馆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帮助实现一定的服务,这些信息技术能实现自动根据用户的需求、搜索偏好、使用记录等自动、智能地判断用户的兴趣重点、关注领域、需求偏好等,并将判断的结果自动推动、呈现给用户,信息技术的这种“人格化”、智能化特点为图书馆部分地实现了用户兴趣判断、自动定位和需求匹配等功能,体现了一定的“智慧”成分;而学科服务的专业化、学科化特质,必然使得其要以用户问题为驱动,打破载体间的界限,通过重组文本、聚合内容、发现知识关联等,围绕用户需求不断生成新的解决方案。学科服务这种深入到学科、专业甚至具体主题和微观研究内容的服务模式,必然离不开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并以之为手段,实现学科知识的深层次分析、挖掘和重组,满足纵深化的学科信息需求,因此,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知识挖掘技术、知识发现技术、基于知识组织体系和内容抽取计算的多维度可视化聚类检索技术、个性化情景敏感扩展检索技术[31]等,都构成未来学科服务中的技术维度的“智慧”体现。而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成果之一,是人类理性和科学探索的成果,其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并被赋予或多或少的人格化特征,图书馆注重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必然是希望利用信息技术的这种智能化特征来部分地自动实现对口学科服务的提供和学科需求的满足。

4.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四

学习雷锋见行动 “三平”之中做贡献体会

中心作为全县最大的行政服务窗口,拥有一个优美的环境不仅是让客户满意的需要,也是全面展示桐柏良好的投资环境的需要。作为“中心”的工作人员,人人都是中心形象的传达者,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因此,作为中心人,我们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企业服务。

一、掌握业务技能,坚持效率第一。行政服务中心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单位,我们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提升综合素质,坚持效率第一,维护中心的整体形象。首先,熟悉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维护中心正常的工作秩序;其次,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拓宽知识面,博采众长,使自己成为审批办件的“专家型”人才,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要灵活掌握,灵活运用。如果我们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办完所有事项,那就等于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增加了效益。

二、坚持优质服务。秉承“权力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理念,认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进驻部门的形象、中心的形象和政府的形象,从而影响着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唯有推行优质服务,强化品牌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第一,微笑服务。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我们的窗口工作人员,应该时刻用爱的暖流融化群众心头的坚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往往会起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当客户第一次面对我们,我们的微笑,就象一颗定心丸,给了他们应有的自尊和信心;当客户提交的材料有所遗漏、不合要求,我们的微笑,就象冬日里的一轮太阳,温暖着他们的心;当我们与客户的意见出现分歧、不被他们理解时,我们的微笑,就象一缕春风,化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服务需要微笑,服务必须微笑。微笑服务是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强化服务品牌的催化剂、润滑油。

第二,规范化服务。在我们一线服务窗口,坚持优质服务、强化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更需要规范的服务程序,规范的文明用语,规范的行为准则,规范的业务术语。作为一线窗口,要强调两方面规范化服务:一是接待服务规范化:坐姿端正,接待热情,举止得体,用语文明,热情接待客户,耐心解答每个问题。向客户出示审批事项的《办事须知》,复杂审批项目办事程序流程图,项目审批的文件依据,有关项目所需的申请表,以便服务对象对审批项目做到心知肚明。二是办件质量规范化:主动向客户告之承诺时限,以便让他们做好监督工作;主动给客户留下联系电话,以便他们咨询;认真仔细审核材料,以便一次性告之客户所缺材料;向中心内部管理网络及时输入受理事项,确保资料完整、准确;向客户出示受理通知单,以备及时查找。规范化服务是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强化服务品牌的基础,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所必备的有效载体。

第三,跟踪服务。服务无止境,服务可以延伸。从客户第一次前来领取登记申请书,到他们满意地拿到证照或批文,事情还没有因此而结束。当客户离开时,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还需要办理哪些后置审批手续,到哪些相关部门办理,提醒他们每年的何时参加年检,真诚地说一声“如果您还需要帮助,请随时拨打电话与我们联系”„„ 跟踪服务是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强化服务品牌的重要环节,群众的满意才是我们的目的,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的宗旨。

5.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篇五

为加强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逐步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归档范围

(一)国家、省、市下发的各类文件。

(二)中心领导参加各类会议带回的主要文件材料;中心文件、会议纪要、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照片、音像资料。

(三)中心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

(四)中心人员档案、名册、奖惩及调动等资料。

(五)中心的业务资料、统计报表。

(六)中心的考勤、考核记录。

(七)其它应归档的文件资料。

二、归档要求

(一)归档的文件材料应收集齐全、完整,卷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二)凡归档的文件资料一律采用碳素或蓝黑墨水书写,对已破损、字迹褪色及使用圆珠笔书写的重要文件,要及时修复或复制后归档。

(三)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按照文件形成规律和保持文件之间历史联系分类、立卷,使案卷能正确反映本部门活动 的基本面貌,便于保管和利用。

(四)归档卷宗封面的各个项目均应填写清楚,卷宗要按一定的次序系统排列,并按有关规定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三、档案的保管和使用

(一)中心档案库房和橱柜要有防盗、防火、防密、防潮等措施,确保档案资料安全。

(二)库房内的档案必须按档案门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类排列,并编制存放索引,便于查找。

(三)秘书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档案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补救,对破损或变更的档案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四)为保护库房内整洁、美观,不准堆放与档案、资料无关的杂物,并定期对库房进行清理。

(五)中心人员借阅、复印中心档案室资料,须经秘书处批准;外单位人员查阅(不外借)、复印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经秘书处同意。

(六)使用者必须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拆卷、撕页、污损或在文件上勾划、涂改;查阅时不许吸烟、喝水;借阅的档案应切实保管好,不许转借,不得遗失,违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档案的移交

各处室收集、整理、制作的材料,凡应由中心统一保存的,根据需要每半年或一年向中心档案室移交,移交时必须履行交接手续。

五、档案的销毁

(一)根据国家有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准确判定档案的存毁。

(二)准备销毁的档案由秘书处编制销毁清册,经中心主任批准,报档案局备案后销毁,不得自行销毁。

(三)销毁档案须在监销人员监视下集中到指定地点监销,并由销毁人、监销人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六、档案管理体制

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对中心档案工作具体负责。

6.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六

我叫**,性别*,现年三十岁,大专文化程度,自**年底到**工作至今。

点此查找最全的党性分析材料范文,仅供学习,不得抄袭

1、日常学习不够,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学习理论不够,其次是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化管理知识学习不够,第三是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有时只停留在学过、看过,学习不深不透,特别是在理解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如对“三个代表”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上就只限于知道其内容,但对其深刻的内涵知之甚少。

2、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保持和发挥先进性方面,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3、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在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自己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次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使自己及时认识和找到了差距和不足,通过整改无疑对自己今后的思想、作风的转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7.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七

高新民:智慧政府的主要特征——创新、整合、协同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 智慧城府的发展需要依靠智慧城市的支撑。智慧政府的主要特征是创新、整合、协同, 而智慧城市上主要讲交通, 能源、电网等, 这是智慧政府的延伸。

在欧洲,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及国家竞争的主要内容, 城市之间竞争的主要焦点在如何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人口质量、改善生活质量、低碳绿色发展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 可持续发展是主要驱动力, 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和完善是优先重点, 特别是交通和公用事业, 以整合跨部门信息为手段, 达到一个新的模式才是关键。

中国的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府并不比欧美国家差, 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很成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经历部门型、整合型与平和型三个阶段, 这也标志着信息化从单一机构的应用到跨部门协同、再到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转变, 这既是电子政务深化的规律、也是电子政务专行的趋势。

智慧型政府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是部门型向整合型政府转变, 政务规划指导方针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冰之:智慧政府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讨

国脉互联董事长、首席研究员杨冰之。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 智慧政府是核心。智慧城市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高级阶段, 是电子政务效率最大化, 是政府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产物, 也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它有助于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让政府的管理服务效能提升, 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无处不在。

在线公共服务能力是检验当代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指标。在线服务既将传统服务搬上网, 又基于网络进行创新。信息社会的服务型政府更多倾听网民的声音, 提供网络服务, 解决网民疾苦。政府网站办事率与政务微博回应度是当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指标。智慧而服务是当前政府转型的重要方向。智慧代表能力, 服务代表态度, 最终反映政府的竞争力。

姜奇平:聚焦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政府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把智慧建立在有意义的数据基础上, 利用数据云建设平台型政府, 通过资源整合, 促进政府向扩展型、服务型政府转型, 大幅度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和创新力。开放数据是电子政务走向平台化的标志, 将大大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水平, 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多元化、创新型的服务, 扩展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规模和深度。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城市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 从引领变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区域跨越发展的高度, 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融合渗透, 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 实现部门、行业、城乡和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汪向东为2012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年会做总结发言

一是要结合政府网站建设的前景, 学习“十八大”精神, 在“十八大”背景下, 中国电子政务、政府转型、智慧政府在未来十年将会有新的飞速发展。二是在探索智慧城市发展时, 各市都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而智慧城市热潮过后, 中国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做智慧政府规划时应考虑到城乡地区, 要将农村智慧化问题也放入其中。三是对智慧政府的思考。

政府面临转型的问题, 而转型离不开改革, 就电子政务本身来讲, 开放、平台化、聚焦流程、体制都是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和改革转型都有关系, 政府的成功在于能不能转型成功。

郑爱军:政府在线服务能力构建及案例赏析

国脉互联总经理、首席规划师郑爱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民需求日益的不断增长, 电子政务逐渐走向了智慧政务的发展道路, 政府服务模式、政府在线服务形式和电子政务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智慧政务就是在电子政务兼具管理、服务两大重要任务基础上, 增加适变和创新的两大重要使命, 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成为包容的政府。

政府网站已经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王”, 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变, 从有线向移动转变, 没有特点、没有服务内容的网站价值在淡化, 竞争力在弱化, 围绕政府的核心业务和独有资源, 做强做深服务, 获取网络存在的社会认同, 也是网络价值所在。因此, 政府2.0时代下政府门户网站需要重新定位, 政府网站应该以政务资源服务社会的主窗口、政务在线办理的主平台、政府沟通公众的主渠道、政府施政与宣传的阵地与喉舌、政府信息化培训的大学校和一个地域的资讯中心和互动协作中心作为定位。

郭永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门户网站

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田。农业部门户网站紧紧围绕农业部职能和中心任务, 以用户为中心, 不断拓展服务功能, 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目前, 农业部网站已成为我国农业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国家农业电子政务重要窗口, 服务三农重要综合信息平台。

网站服务好三农, 并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 明确网站定位,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 进行农业部门户网站顶层设计;二是强化政务功能, 建设透明机关, 打造网上农业部, 开展网上行政审批业务, 推进行政审批规范高效透明运行;三是强化资源整合, 突出共建共享。突出地方和行业特色, 深入推进信息资源纵向整合, 加强横向资源整合, 形成农业网站的统一入口;四是强化公共服务, 建设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网站新闻、网络视频宣传作用, 加强市场信息服务, 促进产销衔接。

张克平:政府网站群助推智慧政府建设

无锡市信电局局长张克平。“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形态, 政府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面。智慧政府的演进过程历经从80年代初提出“计算电子化”, 90年代初提出“办公自动化”到21世纪初提出“电子政府”, 最后到十二五初期提出“智慧政府”。

无锡政府网站群发展方向将以“提高政府信誉度、推动社会参与度、增强百姓幸福度”为目标, 进一步加快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信息基础设施、业务信息系统协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上的应用, 为无锡早日建成智慧政府而努力!

8.开启智慧银行服务新时代 篇八

不仅如此,中国的银行业如今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同业竞争环境,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涉足互联网及移动终端,蓄力争夺客户资源。券商日渐脱离银行渠道,大力建设自营的网络销售渠道;以及客户流失带来用户收入降低等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正在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吸纳财富同时获取大量客户数据。由于传统业务缩减,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更多领域,寻求跨界合作的机会。

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加速智慧银行进程

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企业走入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运营由此进入超级数字化时代,并导致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发生巨大改变。在大数据、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等新科技驱动下,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捕捉客户需求,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已经成为了大数据时代银行转型的新方向。

面对海量数据,银行业要从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洞察,从而有效地预估未来,辅助商业决策。为此,银行业需要定义统一的跨渠道视图去全面接触客户、在更深入及更可行的客户洞察基础上进行协作、创建一流的营销能力,并根据变化的客户需求优化供需、创新业务模式以及产品和服务,藉此增强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可视化。

为此,IBM提出以前线业务数字化和整合运营企业帮助银行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前线业务数字化将帮助银行业重塑与客户的沟通、服务和销售的模式,为客户创造新价值并驱动增收。而整合运营企业则有助于推进银行业转型,优化效率和效能,实现业务新增长。

四大举措帮助银行业创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

银行业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需要实施四大举措:针对客户需要构建轻型全渠道,提升客户体验并进行跨渠道精准营销;针对银行自身需要构建大数据分析洞察能力;优化产品营销和风险控制;以及以客户为中心,驱动内部流程业务再造与外部结盟创新。

在多渠道转型方面,银行业应发展轻型化的“全渠道”,打造整合性的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全方位满足客户价值需求。英国最大的储蓄提供商和抵押贷款机构之一Nationwide借助IBM多渠道数字框架(IBM Multi-Channel Digital Framework)和多渠道交付中心(MCDC)的帮助,充分利用投资,通过全渠道转型以及内外部协同整合,降低了成本并改善了客户体验。而其战略性可扩展的数字化平台的建立,不仅加快了前线业务的处理,还在从战略到交付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并改善客户体验。

而在精准营销方面,IBM帮助台湾某商业银行通过分析技术与精准客户分割实现了精准营销。通过企业数据仓库平台集成核心银行、信用卡、储蓄与贷款、理财、呼叫中心及其他事物处理系统,银行业务部门的营销人员能够针对营销活动执行完整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流程。而业务分析技术在帮助银行专注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计划的同时,也简化了银行战略性营销活动的规划、执行与绩效跟踪流程。不仅如此,360度的客户视图还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价值及各个客户群,从而开发出更加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计划。

最后,银行还需要牢牢抓住以客户为中心,驱动内部流程业务再造与外部结盟创新。这其中包括客户驱动的内部流程再造,建立平台化的金融服务(如供应链金融)。结盟相关企业,共享客户数据并实现新的跨行业创新。

9.智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篇九

**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审批中心),现有48个部门单位、200多名工作人员,承担着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职责。去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市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以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审批中心建设,各项工作

再上台阶,政府服务品牌创建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基本做法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争一流,创品牌”的工作要求,我们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打造政府服务品牌工作,在统一班子思想的基础上,先后召开窗口负责人和全体人员会议,层层进行传达动员。通过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审批中心作为我市最大的审批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如何事关政府形象和党群关系,审批中心创服务品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打造服务品牌工作,必须全员发动,人人参与,从窗口抓起,从“小事”做起,以夯实创建品牌的工作基础。

2、制定方案,扎实推进。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审批中心实际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制定了《深化效能革命,努力打造品牌服务窗口实施意见》和《创建服务品牌的工作计划》,在要求进一步搞好标准化窗口建设的同时,借鉴青岛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做法,明确了创建服务品牌的指导思想、创建原则、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要求,并通过充分讨论酝酿形成一致意见,确定中心的品牌为“真诚服务、高效便民”。根据这一品牌要求,我们又下发了《创建服务品牌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和《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服务品牌内涵及理念体系》,使品牌创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3、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针对审批中心窗口众多、条件不一的具体情况,为狠抓创建工作落实,我们分门别类,将创建任务落实到窗口,责任落实到人,特别是把一些条件较好的窗口作为重点创建窗口,限期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具体工作中,我们还将创品牌工作与窗口授权结合起来,与窗口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了中心的全面工作。

二、主要成效

优化服务与提高办事效率,是打造审批中心服务品牌的核心内容,也是审批中心一切工作的主旨和出发点。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加大审改力度,提高行政效率。

我们认真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规范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首先,在对保留事项的审批条件、对象、依据、流程、时限、收费等进行规范、再造流程的基础上,按“细节规范”的要求,对18个重点部门181项审批办理事项的内部审批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制订部门内部审批流程图,理顺了窗口与内部处室的工作关系,也为窗口授权创造了条件。其次,大力推行集中联合审批。为改投资项目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们建立完善了审批中心投资项目联审会制度,推出了项目联合踏勘制度,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联合审批工作纪律和制度,提高了审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工程建设。建成了温州市网上审批一期工程,包括门户网站、审批系统、监管系统、数据库系统和OA系统等,不但实现了网上受理、审查(联审)、证照打印、数据交换,而且具有网上咨询、表格下载、网上监督等功能,推进了中心审批手段的现代化。

2、优化审批服务,打造便民中心。

我们从完善制度、改进考核、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狠抓窗口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效能型审批中心。一是狠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首问责任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决报备制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等是保证审批中心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我们组织力量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提出一系列奖优罚劣措施,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狠抓窗口授权工作。窗口授权是中心建设永恒的话题。扩大告知承诺制和“一审一核”制试点范围,督促有关部门向窗口充分授权。据统计,审批中心超过90的审批件在窗口直接办结。三是狠抓对窗口人员的考核。除要求窗口办事有须知、填表有示范、收费有标准、服务有感情外,严格制定了“中心”窗口考核细则,认真按规范程序进行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有效地调动了窗口工作人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促进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推进了中心各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去年,审批中心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和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称号,既是窗口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证明,也是审批中心创服务品牌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依据。

上一篇:这样的人让我精选作文随笔下一篇:hse管理体系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