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2024-07-24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共8篇)

1.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篇一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发布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总之,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多属性、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属于复杂系统的多属性描述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进行研究。随着国家对农村生态文明的不断重视、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备,未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和丰富,从而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考察和科学评价奠定基础。

2.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篇二

企业与生物体具有许多相似处, 同样有生命周期。企业与其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 这与自然界中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很相似。由此定义企业生态位的概论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中能动地适应环境, 和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的生态位的识别, 能使企业选择更为合适的竞争战略, 进而建立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自己相对竞争优势。由于生态位是动态变化的, 因此对它的识别也应是动态的, 企业生态位关系主要有生态位完全分离、生态位相邻、生态位部分重叠、生态位完全重叠、生态位相包 (为完全重叠的一种情形) 。企业生态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例如: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开始进入某个新开发的市场或行业时, 由于资源相对丰富, 且竞争对手较少, 这时企业的生态位为原始生态位, 即企业生态位完全分离;由于市场是开放的, 且存在着丰富的市场资源, 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进入该市场, 引起生态位相邻, 进而产生企业生态位的部分重叠;并随着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 竞争的日趋激烈, 会导致企业生态位的完全重叠。

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几种企业竞争战略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几种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有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基于生态位拓展的顾客价值创新战略和基于生态位补充的协同进化战略等。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特征, 选择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的生态位, 从而实现自己独特生产和经营的竞争战略。强调的是寻求营造差异化的优势。基于生态位拓展的顾客价值创新战略是指以顾客价值为导向, 努力探索潜在生态位, 通过客户价值创新使潜在的生态位变为现实生态位的竞争战略。强调的是通过顾客价值创新, 创造顾客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价值, 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拓展企业生态位。基于生态位补充的协同进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与市场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共同进化的竞争战略。市场环境既包括竞争企业, 也包括企业的供应商、销售商、中介商等等。强调的是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从而扩大企业的实际生态位。

3 影响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可供企业进行选择的竞争战略有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 由于所处行业、规模和所处的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适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时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影响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可从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又可从市场方面、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等三方面入手。市场方面的因素包括:产业与产业结构、资金市场、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等;社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治、社会制度与政策、文化、技术等;自然方面的因素包括:企业所处的地域和所控制的自然资源。企业的内部环境的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权力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等。

4 构建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评价体系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的日益丰富, 竞争战略选择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合适的竞争战略可以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获取竞争优势。竞争战略选择要求企业对战略方案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并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对竞争战略进行有效的评价。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评价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作, 本文应用著名运筹学家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 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进行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该模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②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③由判断矩阵计算层次单排序的相对权重, 并做一致性检验;④进行层次总排序和整体一致性检验, 得到各元素相对于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并进行排序作为决策依据。

4.1 建立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4.2 两两比较判断, 予以定量表示, 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必须明确两两比较标度, 以指标X1与指标X2两两比较为例, 其标度方法如表1所示。

构造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4.3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

本文以求和法为例。

4.3.1 将各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

有undefined。如:

undefined

4.3.2 将归一化的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有undefined。如:

undefined

4.3.3 将向量undefined归一化

有undefined。如:

undefined, 计算结果W1, W2是层次单排序权重。

4.4 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在判断矩阵的构造中, 只要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即可。满意一致性检验的方法是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其计算过程为: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公式为undefined

其中B表示判断矩阵, W是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向量, Wi是权重向量的第I个元素。

CI= (λmax-n) / (n-1)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 公式为:CR=CR/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可从表3中查得。

当CR<0.10时, 就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基本符合一致性条件。

4.5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5.1 层次总排序

若上层次B所有元素B1, B2, B3, B4的层次总排序权值分别为a1, a2, a3, a4与Bi对应的本层次元素C1, C2, …, C15单层次排序的权值为b1j, b2j, b3j, b4j此时, C的层次总排序权值由表4给出。

4.5.2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本文中的递阶层次结构共有3层。设C层C1, C2, …, C15对上层 (B层) 中因素Bj (j=1, 2, 3, 4) 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CIj,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j, 则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

undefined

当CR<0.10时, 认为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到此, 根据最下层 (子准则层) 的层次总排序做出最后决策。

(备注:当Ck与Bj无联系时, bkj=0)

4.5.3 具体数字举例

接着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准则层市场因素B1、社会因素B2、自然因素B3、企业内部因素B4的两两比较, 假设比较结果如下表5。并依此类似地构造判断矩阵如表6、7、8。

CR=0.084<0.10, 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CR=0.018<0.10, 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CR=0.022<0.10, 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CR=0.068<0.10, 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然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然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备注:当Ck与Bj无联系时, bkj=0, CI=0.57*0.020+0.127*0.020+0.246*0.084, RI=0.57*1.12+0.127*0.90+0.246*1.24, CR=0.033<0.10, 故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

在此数字例中,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C2资金市场因素在总排序中的权重0.27为最大权重, 故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影响最大。当企业的资金市场资源相对丰富, 比竞争对手对手雄厚, 即企业生态位与竞争对手生态位相分离或相邻或小部分重叠, 那么这时企业可选择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

5 结论

本文从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 进行了企业生态位的简单识别, 及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因素, 构建了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评价模型, 并以具体数字来举例如何来进行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总的来说, 企业应该重视生态位的识别, 了解生态位与竞争的关系, 并且依据实际的竞争情况, 不断的调整企业的竞争战略, 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企业生态位理论是企业生态学中的重要内容。企业生态位理论从企业生态的视角论述了企业与环境的战略关系, 为企业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从生态位的角度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评价体系。

关键词:生态位,竞争战略,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许芳, 李建华.企业生态位原理及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5) .

[2]陈丽娜.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9.

[3]尹晓路.影响企业战略实施的因素分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5.

[4]何晓旭.企业战略转换的影响因素及过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5]刘宏.竞争战略评价及选择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1999, 28 (3) :32-35.

[6]王凌云, 周晓艳.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模式[J].商业研究, 2007, (2) :27-29.

[7]李晓明.企业环境、环境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6.

[8]饶志明.企业战略评价整合体系及其过程[J].华侨大学学报, 2006 (1) :34-40.

3.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篇三

关键词:教学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张 军(1980-)男,环境科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2011年广东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使得环境教育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受到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视[1]。《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是环境类专业必修课,笔者作为主讲教师在教学中深感这两门课程的众多教材各有侧重点,不能完整呈现课程的知识体系。此外,如何开展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也是这两门课程的难点。本文以广东药学院为例,阐述了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衔接与优化

目前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整治实践如火如荼,使得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得到不断拓展和更新。现有《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教材,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大多不够详实,存在部分内容重叠,特别是《环境生物技术》教材与一些生物技术课程重复较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对这2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作了如下衔接和优化。

1.1生态学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体是生物,载体是环境;我们拟将课程划为三大块:1)理论生态学,强调生态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2)应用生态学,强调生态学的现实应用,包括产业生态学、管理生态学和效益生态学;3)生态学进展,强调多学科交叉和生态学研究尺度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包括全球变化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生态基因组学。在课时分配中,逐步增加对应用生态学和生态学进展的课时,即由总课时的1/3增加至总课时的1/2。

1.2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环境生物技术则是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交叉发展的产物,由于经典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环境生物技术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不断的发展。该课程以生态学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问题、废弃物处理问题和生物源新型环保材料研究开发问题为主线,划分四个教学模块:1)预防,主要包括生物农药和表面活性剂等;2)监测,主要包括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物、分子监测;3)净化,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和废渣的生物净化和资源化技术;4)治理,主要包括已污染水体和土壤的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在课时分配中,预防和监测教学模块共占总学时的1/4,净化和治理教学模块共占总学时的3/4。

2.实践教学探索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及其缓解策略,引发了同学们对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的学习热情,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工作需要兼顾教师实践和学生实践两个互补环节。

2.1教师环节的实践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已达成共识:“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首先得提高教师层面实践水平,增加对环境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中的能力要求,教师自觉将自己的部分科研工作与专业教学需要结合起来,利用教改项目经费和科研项目的部分经费,进行课程相关的实践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深入实地对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和废弃物产生的源头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补充教学素材,形成课题想法。

(2)加强与环境保护、治理相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明确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谋求科研合作的可能。

(3)以潜在的环境类科研课题为契机,加强教学团队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提高实践教学的业务水平。

2.2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和完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2]。生态学、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两门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就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教育或者是环境保护相关的素质教育,而应该上升到人才培养这种高度。在学生层面做法及思路,涉及如下4个方面。

(1)构建小型专题数据库,将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细分为不同的专题,由班级同学进行分组管理,建立开放式专题数据、资料和图片库,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另外做到工作的延续性,即不断有新一届的学生参与进来。

(2)开展实地调研,具体包括家乡生态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调查、广州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在课堂通过PPT进行汇报。

(3)实验教学以大学城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分不同的实验系列进行教学工作。生态学实验包括:1)大学城湿地生态系统组成分析与健康评价;2)大学城体育场馆等公共活动区空气微生物采集与组成分析;3)湿地藻类观察、分离与纯培养。环境生物技术实验涉及:1)生物农药资源植物收集与植物提取物抗虫试验;2)大型水生植物收集、人工湿地构建、净化污水试验与水质理化检测;3)固定化细胞净化空气污染物。

(4)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设置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参与科技挑战杯比赛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部分直接推荐学生进入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完成毕业论文,教师对这类教学活动加强监管,总结每届学生的培养状况。

在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医药产业培养具有清洁生产意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们对广东药学院环境类课程的定位。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应是开放式的[3],生态环境相关的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手段、新的技术方法将不断引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是建立一套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多种信息途径,如QQ群和网站博客,监管、控制和提高生态学和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庄东红,蔡映辉.加强管理提高实验课教学水平[J]高等理科教育.200l.03

[2]肖玉良,夏成才,游桂荣,韩俊芬,李福荣.医学院校应重视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J]中国科技期刊学会.http://www.xtd-gmw.cn/yisheng/main/index.php2008,3

4.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探讨 篇四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生态工业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的工业体系.生态工业园是实现生态工业的理想的生态系统,通过工业园区内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正确设计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从而解决工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笔者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指标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的实践.

作 者:李翔 许兆义 陈亮 LI Xiang XU Zhao-yi CHEN Liang  作者单位:李翔,许兆义,LI Xiang,XU Zhao-yi(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陈亮,CHEN Liang(中国环境规划院)

刊 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 14(12) 分类号:X9 关键词: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园区   建设思路   建设指标   物质流   能量流   信息流  

5.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篇五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6.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篇六

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为了保证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也将是泰安市未来计划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城市的内涵,初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所需考虑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泰安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随着人口、资源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工作被提上日程。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泰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泰安市也提出泰安市要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的山水生态旅游名城。虽然政府对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高度重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生态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生态旅游城市概念

综合目前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针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进行的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原理,实现城市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她的实现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即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既愉悦消费者身心又能保护资源的特色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

(一)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在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设定

1、科学性原则:第一在选取指标时,采用德尔菲法采用专家的意见,此外要求各个指标之间既不具备相关性,又涉及面广;第二在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技术来计算。

2、可获得性原则:最终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获得相关的数据或有重要资料的支持。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有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或资料等确切的数据来对比,同时我们还会接收到一些由于无法定量只能定性的分析数据。

4、基于城市建设原则:只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不将先天优势,比如已有的自然资源等作为指标。

(二)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内容

根据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参考了其他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经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指标体系分成三大类:

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反映了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

2、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及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3、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反映开展生态文明各项活动的建设的情况。

在这些指标中既有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将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去掉;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层次分析法。

三、生态旅游城市层次分析法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利用线性代数的数学方法为分析、决策等进行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主要包括:

1、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其中目标层是决策者的终极目标,在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建成生态旅游城市是终极目标即目标层。中间为准则层,即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从几个角度着手的准则,本文中包括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三个准则。最下一层为方案层,即按照三个准则建设的具体方案,此处指具体指标。最终建成的层次分析结构如下:

2、构造判断矩阵

针对各层元素的两两对比,借助于专家丰富的知识构造出判断矩阵,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我们两两分析形成判断矩阵C=(Cij)n?wn,其中Cij表示因素i和因素j的相对目标的重要程度。通常这种重要程度我们采取一定的标度(根据Saaty的1-9标度法)将判断量化,然后将赋值写在矩阵内。

针对前面的指标内容,根据调查结果,目标层对准则层的重要性见下表形式:

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专家在对判断指标赋值时,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因此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我们用CR来对满意一致性给与一个度量即满足CR=CIRI<0.1。其中CI=λmax-nn-1(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RI表示与矩阵阶数有关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阶数为3、4、5时RI分别为058,090,112。

4、层次单排序

计算出与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有联系的现层次各元素重要性的权重值。即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经过对表一给出的判断矩阵A来说,其特征向量W=(04161,04579,01260)T;此为各元素权重值。同时可以计算出λmax=30092;CI=00046;RI=058;得到 CR=00079<01,因此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同理,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对各准则层对各方案层的重要性赋值、权重的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下:

5、层次总排序

根据前面所求的单排序求解出层次总排序,最后经过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

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各个城市具有的资源优势不同,咨询的专家不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既有共同的指标也有因城而异特色的指标。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专家打分评估最后综合计算的结果,增加旅游收入仍是重中之重,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游客、挽留游客。比如开展民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其次地方政府要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经济收入放在同样重要的高度。要严格对各种旅游项目进行评估,一定要考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空气、水的质量是生态城市是否达标的基本因素,因此环保部门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上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控制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并强制要求企业安装并使用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完善环保法律,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再次是消费者对旅游地点的评价。要想是消费这评价高要从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下手。除了以上这些,节约人均用水量并鼓励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的技术创新。建立或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投资景区的生态保护,提升景区人员知识素质以及引导市民参与生态文明的等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周丽莎.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1)

[2]李志梅.泰安市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之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7.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篇七

一、哲学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事物, 都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就是规律。因而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而不能违背规律。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重视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辩证统一。首先, 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的。人类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 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因为不当行为产生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最后又不得不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 人类要反省自己的行为, 学会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停止或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 提高本身的适应能力。其次, 人与自然又是相互协调和相互统一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实践劳动, 从自然中不断地索取;而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又不得不善待自然,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即人类影响自然, 自然也反作用于人类,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经典论述, 是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构建新型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即要学会尊重自然, 善待自然, 适应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化

儒家思想对生态文明的阐述可以说体现了尊重自然, 善待自然, 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的辩证统一。儒家思想认为, 人与万事万物同为自然的一部分, 都是平等有序合理地在自然中存在, 构成了自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人类就应该以平等的态度, 尊重自然万物, 并与其和谐共处。同样,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 能够“制天命而用之”, 强调人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 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论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道家强调顺其自然也叫清静无为, 就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都要遵从其自然规律, 少些人为的干预和造作。同时, 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并由“道”引出万物平等论。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道家主张人类应该做到万物平等, 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并协助自然发展, 而不是自以为是, 肆意妄为。佛教认为世间万物一律平等, 这种众生平等的生态自然观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理论体系上, 也表现在其不断的生态实践中。同时, 佛教要求人类不能有过多的私欲, 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无所顾忌地对待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

总之, 儒释道等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善发展, 而且对解决目前社会生态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政治基础:中共执政理念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社会化

从党的政策层面看,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追求, 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动表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 显示了党和政府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同时, 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也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强化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从社会民众层面看,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也得到了我国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可, 并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实践和自觉行动。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 对于干净的饮水、健康的食品、清洁的空气、舒适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且任何一起人为的环保破坏问题都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引起人们的抵制和反对。这都表明生态精神和环保意识已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中。

拥有青山、净水、绿地、蓝天的美好家园, 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 必须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 2013 (24) .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 篇八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4年6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名单公示,全国共有55个地区入选,其中江西省以全境列入。《意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是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很重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UNCS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了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杨开忠(2009)构建了生态效率指数(EEI),张欢和成金华(2013)建立了3个层次、4个准则层、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严耕(2009)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4个方面提出了22项指标。我们结合江西情况,参照一些兄弟省市的做法比如云南省,结合国家的要求突出了云南省的特点:把“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面积”调整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把“城镇(乡)污水集中处理率”调整为“县城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新增了“水电(含新能源)、火电(含综合利用电厂)装机比例”“森林保有量”“自然保护区个数”和“九大高原湖泊水质”4个指标。 ,按照科学性、系统学性、合理性、适用性的要求构建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目标层包含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和体制机制建设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下设若干指标,总共有53项具体指标。从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比较来看,一方面,各省均强调经济发展,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设计的变化率都不明显;另一方面,各省均有结合自身特色的指标设计,设计的变化率和目标值虽然凸显了各地特色,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我们在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但也不能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制约经济发展,这样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强调发展中保护,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与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要确保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指标的界定更应该具体化、规范化;四是指标体系的层次化有待加强,各区域(次区域)应有区别;五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包括问责制、终身负责制等。

上一篇:捕鱼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 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