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鉴赏

2024-08-03

崔颢黄鹤楼鉴赏(共5篇)

1.崔颢黄鹤楼鉴赏 篇一

【年代】:唐

【作者】:崔颢——《黄鹤楼》

【内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蔡义江)

2.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篇二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黄鹤楼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 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 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登黄鹤楼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登黄鹤楼评析】:

3.崔颢黄鹤楼教学设计 篇三

《黄鹤楼》教学设计

姓名 任民

单位 老君台中学

《黄鹤楼》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昔、鹤、萋”等生字;

2、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愁。

3、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思乡之愁。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烟花三月》这首歌,学生欣赏。师问:这首歌让你想起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或者别人写李白的诗歌,说说对李白的印象。师:是啊,后人都称李白为“诗仙”,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李白,却有一个人让他钦佩不已。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课件)里游乐,吟诗作赋。”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1: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课件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2: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 “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3: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4: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5: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6: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7:“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学生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8: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

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出示崔颢的资料。篇二:黄鹤楼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2、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二、多形式朗读古诗

三、深入感知古诗

问1: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问2: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 问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问4: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崔颢黄鹤楼鉴赏 篇四

■崔颢诗的结尾并非简单的“乡关之念”,更不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崔颢是以“乡关”比喻人生的归宿——生活的归宿,思想的归宿;政治的归宿,信仰的归宿;形骸的归宿,灵魂的归宿。这是人生最大的哲学问题,是诗人在为整个人类的终极归宿而愁。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够深刻吗?相比之下,李白的愁就显得渺小了,他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不得见用而愁”

■创新是衡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标准,因袭的东西往往价值受限。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说: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蠢才。我们来看看李白《凤凰台》结尾两句的比喻是什么“才”呢?在战国屈原、战国宋玉、西汉陆贾、西汉刘安、东汉孔融等人的作品中,类似“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的诗词比比皆是。可见,以浮云蔽日来比喻奸臣当道,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比喻了。套用王尔德的话来说,李白不知道是第几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什么“才”了„„

■张立华

《凤凰台》解析

花草喻嫔妃 衣冠指官宦

唐玄宗天宝三年三月,李白结束了供奉翰林的生活,离开京城,云游四方。天宝六年,李白来到金陵(今江苏南京)游览凤凰台,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这首有名的七言律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的首联开篇点题:古老的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游,而如今上面空空如也,凤凰早已飞去,只有台下的江水仍然自由自在地奔流。

颔联转为怀古:当年东吴和东晋宫廷中的“花草”“衣冠”都已经成了古墓荒丘,埋没在小径的幽深之处。不少译注鉴赏本都把这两句分开训释,这样一来,“晋代衣冠成古丘”还勉强可以讲得通,而“吴宫花草埋幽径”就讲不通了。由此,各本或避而不谈,或笼而统之地只讲个大概意思。例如,只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可“花草”就是“繁华”吗?“埋幽径”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两句似乎可以看作互文见义,分开训释。另外,诗中的“花草”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花草,而是喻指嫔妃;诗中的“衣冠”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衣冠,而是借指官宦。

颈联回到眼前:远处的“三山”时隐时现,有一半时间落入青天之外而不见踪影;一条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道。“三山”是山名,不是三座山。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山”围在城中。由于“三山”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趁机将“三山”填入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上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选注》说:“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看不清楚。”在我看来,“三山半落青天外”的“半”,不是空间的“半”,也就是说不是指山体的一半,而是指时间的一半。宋代陆游《入蜀记》卷二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财(同“才”)五十馀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就是时有时无、若隐若现的意思。可见,这“青天”也似乎并不指“云”。

“白鹭洲”是古代长江中的小洲,因多有白鹭聚集而得名。后来江流西移,洲与陆地相连接,“白鹭洲”也就不成之为洲了。明朝初年,“白鹭洲”成为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徐达的后裔徐天赐又将其扩建为东园,成为金陵诸园中“最大而雄爽者”。入清以后,东园渐遭破坏,致成废墟。1929年,该处建“白鹭洲公园”,现为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尾联卒章显志,揭示题旨:总是因为浮云能遮蔽太阳,登高见不到帝京而使人发愁。在这里,“浮云蔽日”比喻奸臣惑君,障蔽贤良。

诗仙的淬炼

两个十三年 打磨两首诗

《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七律,七律是字数句数、平仄押韵、黏合对仗等限制较多的一种诗体。这对于天才有余而学问稍逊的李白来说无疑是一种桎梏,因此他很少写律诗。那这回怎么想起写律诗,而且还是七律呢?此中大有文章。

10多年前的开元二十二年暮春,李白来到江夏(今湖北武汉江夏区),一直漫游到秋天。一天,李白与好友韦冰同游黄鹤楼。诗仙览名胜,焉有无诗之理?可是,当他正准备挥毫赋诗的时候,却抬头发现崔颢的《黄鹤楼》赫然题在上面。李白读后大吃一惊——真是好诗啊!

当时的李白才三十四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非要写出一首超越崔颢的诗不可。李白平时写诗多是一挥而就,文不加点,但当天无论怎样搜索枯肠,灵感就是不来。于是,只得攥紧拳头,把个黄鹤楼捶得个咚咚咚咚的山响。最终,李白无奈地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到了鹦鹉洲,李白心中的郁闷还是发不出来,竟然在鹦鹉洲上连踢带踹。韦冰把李白往旁边一推说:李君暂且歇会儿,我替你踹这鹦鹉洲!说罢就跳着高踹了起来,逗得李白大笑。

唐肃宗上元元年的春天,60岁的李白自湖南零陵回到江夏,与时任南陵(今安徽南陵)县令的韦冰重游鹦鹉洲,写下了一首《鹦鹉洲》七律,仍然是仿拟崔颢的《黄鹤楼》。

晚上,韦冰设宴款待李白,席间谈起当年“槌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的佳话,两人不禁开怀大笑。李白醉中赋诗《江夏赠韦南陵冰》,诗的结尾写道: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从铩羽黄鹤楼,到13年后写出《登金陵凤凰台》,再到13年后写出 《鹦鹉洲》,“赤壁争雄”的往事恍如梦中。为了探究七律的真髓,为了臻达崔颢《黄鹤楼》的妙境,诗仙李白,这位从小受过“铁杵磨针”教育的大唐诗坛头号种子选手,孜孜求索了26年!

《黄鹤楼》商榷

“黄鹤”非禽类 实乃得道仙

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能令诗仙李白搁笔呢?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究竟如何?我们就来做一番平章吧。

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句很多版本都作“昔人已乘黄鹤去”,这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如此一来,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就没有着落了,也就是说前三句与第四句毫无关系。昔人已经乘着黄鹤升天而去了,此地只剩下这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返回,白云千载以来便空自悠悠。黄鹤升天而去与白云无关,黄鹤不是龙——“龙欲升天须浮云”,黄鹤升天无须借助白云,为什么要说“白云千载空悠悠”呢?再说,不论是在昔人已乘黄鹤去之后,还是在昔人未乘黄鹤去之前,白云都是同样的悠悠。为什么非要说昔人已乘黄鹤去之后,白云就空悠悠了呢?难道它以前就不悠悠吗?个人看来,这是不合情理的。

其实,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黄鹤是一位传说中的得道仙人,也就是首句的“昔人”。前四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昔日那位传说中名叫黄鹤的得道仙人已经乘着白云升天而去了,此地只剩下这座因其人而取名的黄鹤楼了。得道仙人黄鹤一去之后不再返回,因而也就再没有人乘白云升天了,故从那之后千载以来的白云就没有用了,只能空自悠悠了。这样解释,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合逻辑?

首句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其实也是有版本依据的。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蹯编选的 《河岳英灵集》、唐人韦庄编选的 《又玄集》,都选了崔颢的《黄鹤楼》,首句均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宋人周弼编选的《三体唐诗》、元人杨士弘(一作宏)编选的《唐音》,首句亦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从现存的版本来看,将“昔人已乘白云去”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始于金代元好问编选的《唐诗鼓吹》。之后,明代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明代唐汝询编选的《唐诗解》,以至清代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集》、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等,均作“昔人已乘黄鹤去”。《唐诗解》还在首句下注“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却没有说为什么“非”?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不仅认为作“白云”大谬,而且还阐述了大谬的原因:“使昔人若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假使首句作“昔人已乘白云去”,那这楼为什么取名叫黄鹤楼呢?它应该取名叫白云楼才是啊。如果首句不改,次句就得改为“此地空余白云楼”,而改次句显然不对,于是就得把首句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金圣叹还反问道: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是啊,既然“白云”已经被“昔人”乘去了,那为什么千载以来世上还有悠悠白云呢?

其实不然,“昔人”虽然“已乘白云去”,但他只乘去了一朵白云,并非把所有的白云都乘去了。因此,千载以来,世上仍然可以有“白云千载空悠悠”。金圣叹虽然错了,但很可敬,因为他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说得清清楚楚,而不是笼而统之、大而扩之,含糊其辞。

由此可见,之所以有人把“昔人已乘白云去”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是因为不知道“黄鹤”是人名,而以为“黄鹤”是一般意义上的禽名。这样一来,“昔人已乘白云去”和“此地空余黄鹤楼”就毫无关系、两不搭界了。

说“黄鹤”是人名,还有什么进一步根据?唐代韦庄编选的《又玄集》注曰:“黄鹤乃人名也。”这个注释非常重要,它提醒读者不要把这里的“黄鹤”当成一般意义上的禽名。

元代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进一步指出,“黄鹤乃人名也”,这是作者崔颢在诗题下的自注。而且,黄鹤楼之得名,并非缘于费文袆登仙驾鹤于此,亦非缘于子安乘黄鹤过此。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黄鹤楼是因为黄鹤山而得名,其实黄鹤山或许是因黄鹤这个仙人而得名的。吴师道还引用资料佐证,李邕的《岳麓寺碑》落款为“江夏黄仙鹤刻”,李邕喜欢自己书写自己刻碑,“黄仙鹤”这个名字很可能是李邕自己假托的,但从中可以看出黄鹤仙人的传说由来已久。

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大的气力来考证版本,是因为文本正确乃阅读经典之前提。有人也许要问,把正确的文本列出来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还要进行一番较真呢?这是因为,错误文本的影响已经很大很普遍,不少人已经以非为是了。如果不加以辩证阐释,读者难免会以为是我们的文本错了。

《黄鹤楼》的前四句是凭今吊古,第五句第六句则是瞻视眼前:“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许多译注鉴赏本都把这两句分开解释,其实这两句也是互文见义,应当合起来解说:晴朗的天空下,江天一色,汉阳和鹦鹉洲上茂盛的树木和春草都清晰可见。

“晴川”就是晴朗天空下的江面;“历历”是清晰分明的意思;“汉阳”在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至于“春草萋萋”,唐代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作“春草青青”,其他唐宋选本多作“春草萋萋”,从金代元好问编选的《唐诗鼓吹》以后,大多改为“芳草萋萋”。“芳”即香草,多有雅美之义,而此处没有这种意义,故当以“春草萋萋”为正。“春”有点明时令的作用,春天是草木生长最快最旺盛的时候。“鹦鹉洲”在黄鹤楼东北的长江江流之中,传说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葬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洲因此而得名。

如果把这两句分开解释,那看得清晰分明的就只有“汉阳树”而没有“鹦鹉洲”了。其实,二者都看得分明。而且,汉阳不能只有树没有草,鹦鹉洲也不能只有草而没有树。鹦鹉洲上的春草茂盛,汉阳的树同样茂盛。

再来看该诗的最后两句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思是说:时间渐渐推移,不知不觉之间太阳已经下山,夜幕已经降临了,刚才晴朗天空下的江面已是暮霭沉沉,远近一片迷茫。可是,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呢?看着江上弥漫的烟波,真是使人愁绪难遣。

“深刻”与“渺小”

崔诗排第一,李白仿古人?

那么,崔颢《黄鹤楼》与李白的《凤凰台》相比,究竟如何呢?前人评述夥矣,然大多语焉不详。例如,南宋诗论家、诗人严羽只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却没有解释为什么“第一”。清代诗人沈德潜赞其“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却没有讲如何“意得象先,神行语外”。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晓岚也只是说“此诗不可及者,在意境宽然有余”,却没有说什么意境,如何“宽然有余”?

明代瞿佑的阐述还算清楚: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然太白别有“捶研讨会黄鹤楼”之句,其于颢未尝不耿耿也。

深究瞿佑的观点可以发现,他认为李白的《凤凰台》远远超过崔颢的《黄鹤楼》,简直就像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样。其中的关键在结尾两句,李白结尾的“爱君忧国之意”,远胜过崔颢结尾的“乡关之念”。这个论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实,崔颢诗的结尾并非简单的“乡关之念”,更不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崔颢是以“乡关”比喻人生的归宿——生活的归宿,思想的归宿;政治的归宿,信仰的归宿;形骸的归宿,灵魂的归宿。这是人生最大的哲学问题,是诗人在为整个人类的终极归宿而愁。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够深刻吗?相比之下,李白的愁就显得渺小了,他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不得见用而愁”。

另外,崔颢全诗都在探讨人生的归宿问题。前四句是说:昔人黄鹤修仙得道、乘云升天并非人生的归宿,那只不过是虚无的传说而已。因为如果黄鹤真的成仙了,他怎么会一去不复返呢?诗人分明是在告诉后人,请不要迷信乘云升天的黄鹤哥,哥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果后人可以效法,为什么千载以来再也没有人像黄鹤那样乘云而去,致使“白云千载空悠悠”呢?

既然得道升天不行,那人类能否像汉阳和鹦鹉洲上的草木那样萋萋生长、自生自灭呢?当然也不行,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不能像草木那样无忧无虑、无情无义。正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类肉身的生命虽然像芦苇一样脆弱,似乎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人类自信自己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因为人有能思想的灵魂。

探索人生归宿的两条路都行不通,这才发出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疑问,才有了“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这里的“日暮”,既是自然的“日暮”,也是人生的“日暮”。从“晴川”到“日暮”,诗人探索的结果犹如“江上”“烟波”,不知“乡关何处”。人生不再,归宿不知,此情此景,愁何以堪?这也是古今哲人共同的悲愁,正所谓“万古到今同此恨”。

创新是衡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标准,因袭的东西往往价值受限,哪怕是“阳货无心,貌类孔子”。崔颢的《黄鹤楼》不仅主题深刻、立意高远、通篇浑成,而且结尾两句的比兴都是独创的、全新的、前无古人的。

严格来看,李白《凤凰台》的结尾两句却是因袭的。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说: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蠢才。我们来看看李白《凤凰台》结尾两句的比喻是什么“才”呢?

在战国屈原、战国宋玉、西汉陆贾、西汉刘安、东汉孔融等人的作品中,类似“云容容兮而在下,日窈冥兮羌昼晦”“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的诗词比比皆是。可见,以浮云蔽日来比喻奸臣当道,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比喻了。套用王尔德的话来说,李白不知道是第几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什么“才”了„„

综上所述,崔颢的《黄鹤楼》是不是算得上七律中的“第一”,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否可称为仿拟之作呢?

(作者为中国出版集团编审、文史学者)

5.崔颢黄鹤楼鉴赏 篇五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的比较

第三稿

作者:肖

学校:巴州电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9年秋

学号:0965001252895

指导教师:潘天庆

2011年10月

0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的比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绪论................................................................................................................................1 一.相同相似并不等于机械模仿.......................................................................2

(1)体裁相同...........................................................................................2

(2)评价相近............................................................................................2(3)内容部分相似.....................................................................................3(4)景色相似...........................................................................................3(5)韵部相同............................................................................................4

二.相异之处就是创新.........................................................................................5.(1)思想内容有差异.................................................................................6

(2)艺术形式有精粗.................................................................................8 结论..............................................................................................................................10 注释.............................................................................................................................11 参考文献....................................................................................................................11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的比较

摘要: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是唐朝著名的七言律诗,后人对它们的评价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争论,难分高下。本文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后,最终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或者是艺术表现方面,都要比崔颢的《黄鹤楼》略胜一筹。

关键词:崔颢

《黄鹤楼》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七言律诗

相同相似

继承创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是盛唐时代著名的七言律诗。历代以来,各种唐诗选本都把他们这两首诗一起选进书中。历代的诗话评论家都把他们的这两首诗进行过比较分析、试图分个高低,争论非常激烈。很多人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只不过是模仿崔颢的《黄鹤楼》而作,没有什么创新。如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说:“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因此,严羽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之语,至金陵,遂为《凤凰台》诗拟之。”○2 在《沧浪诗话》中就说:“唐人七律,当以此(指崔颢的《黄鹤楼》)为第一”。○清朝沈德潜也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3 于是,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就把崔颢的《黄鹤楼》编千古之奇”。○排在卷六:七言律诗的第一首,成为七律“压卷之作”。而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列在第六首的位置上,明显的认为,崔颢的《黄鹤楼》比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写得好。

可是,我经过在电大三年的学习后,对以上各家的评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崔颢的《黄鹤楼》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或是在艺术表现方面,都比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略逊一筹。以上的评论家对崔颢《黄鹤楼》的赞扬,未免有些过誉。尽管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创作的时间比崔颢的《黄鹤楼》要晚一点,尽管李白的这首诗和崔颢的诗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我认为,相同或相 似并不等于雷同,也不等于机械模仿,更不能说是抄袭和剽窃。文学创作有继承才有创新,这是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中国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遵守这一规律,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如王勃千古名文《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继承和借鉴了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是,没有一个评论家说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模仿庾信的《马射赋》。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用枚举。因此我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是这样,虽然“青出于蓝”,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李白的诗却“青胜于蓝”,有所不同。他有所继承,但是,也有所创新。

一.相同相似并不等于机械模仿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的确有一些相同和相似之处。如:

(1)从诗歌的体裁来比较,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是盛唐时期才兴起的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崔颢的诗在《全唐诗》中只有一卷,保留到现在的诗只有四十二首。其中七言律诗很少,只有两首。李白的诗保存在《全唐诗》中的共计997首,七言律诗也不多,只有四首。这说明他们二人都不太喜欢写这种当时流行的诗体,而喜欢写古诗。这是二人的相同点,但是,像这样的情况,唐朝诗人中很多,并不只是他们二人,不足为怪,更不能因此就说李 白此诗模仿崔颢的诗。

(2)他们二人写的七言律诗数量虽然很少,但是质量却很高。崔颢的《黄 鹤楼》被后人评为题咏黄鹤楼的“绝唱”、“唐人七律第一”、“千古之奇”,相传连“诗仙”李白也望而停笔。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并不完全可信,而且是过誉之词。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是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 4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也说:此诗“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杰作”。○”这是说李白此诗与崔颢的《黄鹤楼》很难分上下。这个相同点,在唐朝诗人之中也不是个例,如李白和杜甫也是这样,他们同是第一流诗人,难分上下。但是,崔颢的诗只有《黄鹤楼》这一首可以和李白的诗不分上下而已。而其他的诗,他根本无法和李白的诗相比。

(3)这两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前四句都是怀古咏怀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李白的诗最后两句,是用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蔽明也。”间接揭示出谗佞当道、朝政混浊。像这样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显为崔颢所没有的。崔颢此诗在精神上是消极、悲观的。其诗前半首强调盛事难再,渗透无常之感,后半首则由此自然地引伸出世事不足为、不如归去的结论。但时日已暮,乡关何处?因而虽有美景当前,却仍哀愁难禁。崔颢的《黄鹤楼》怀念的是古代神仙子安,他曾经乘黄鹤来到这里,又据《寰宇记》:“昔费文袆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怀念的是古代的神鸟凤凰。据《太平寰宇记》载:“刘宋元嘉十六年,秣陵王顗见三鸨集于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附翼而群集,时谓之凤。乃置凤凰里,起台于山,因此为名。○5”但是,相似不等于相同,更不等于雷同。崔颢怀念仙人乘黄鹤只不过 想回家,或者想成神仙。但是,李白怀念凤凰却是怀念太平盛世、怀念英才消失。

李白此诗在精神上则是奋发、乐观的。其前六句强调的是:人事虽然短促,宇宙却是永恒的,因而虽然凤去台空,但长江却丝毫无损,仍自流动不息,孙吴、东晋虽均已成为陈迹,但青天、三山、长江、白鹭洲却并未消失。宇宙既然长在,则依附于宇宙的人类及其历史自也随之绵延不绝,是以世事仍大有可为。只是奸邪当道,诗人未能施展自己抱负,不得不令人悲愁。崔颢与李李白诗的结尾虽然都是“使人愁”,但前者是勘破世事者的愁,后者是积极入世者的愁。因而,若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和思想境界来衡量,李白的这首诗比崔颢的《黄鹤楼》思想境界更胜一筹。

(4)这两首诗的颈联都描写诗人登上楼台所看见的远景,具有山水诗的性质,属于其中的登临诗,即登山临水的诗。崔颢登上黄鹤楼看见的是“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长江上的江水、树林、芳草、鹦鹉洲岛屿。李白 4 登上金陵凤凰台看到的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也是长江上的江水、山峰、青天、白鹭洲岛屿。所见的景色相似,但是李白的诗景象更加雄伟壮丽,涵义更为深远。

(5)这两首诗的押韵韵部相同,都是押传统的“平水韵”下平声【十一尤】韵。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前面四句的韵脚“游”、“流”、“丘”,与崔颢《黄鹤楼》前面四句的韵脚“楼”、“悠”,只是韵部相同,但是韵字不同,这叫“和韵”。李白诗后面四句的韵脚“洲”、“愁”,与崔颢诗后面四句的韵脚相同,这叫“步韵”。这种“和诗”的写诗方法,难度非常大,一般没有基本功的人是很难写好的。但是,李白的这首“和诗”和得很好,自然、流畅,毫无人工痕迹。有 人说李白的这首和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有些人不懂得这“和诗”的艰难性,还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模仿崔颢的《黄鹤楼》,乱加批评,我认为是不够恰当的。

通过我以上五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的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相同或者相似,并不等于雷同,也不等于机械模仿,更不是剽窃和抄袭。我认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有所继承、有所借鉴,李白对崔颢的这首诗的优点,受到了启发,虚心地学习,因而运用了唐朝盛行的“和诗”方式“以诗会友”,想以这种方式展示自己更高一筹的诗才罢了。他根本用不着去模仿、剽窃、抄袭崔颢的诗,我们应该知道,就连“诗圣”杜甫都曾经在《饮中八仙歌》里赞扬过“李白斗酒诗百篇”,非常敬佩李白的诗才,难道身为“诗仙”的李白还会去模仿、抄袭一个二流诗人崔颢的诗吗?

二.相异之处就是创新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虽然有一些相同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不少的相异之处。这就是他善于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也就是这首诗之所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根本原因。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想内容有差异。

崔颢《黄鹤楼》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描写自己登上湖北文化名楼黄鹤楼,5 怀念古代仙人乘坐黄鹤飞去的往事,心里产生了羡慕的思想感情,遥望自己远在中原的河南汴州故乡,只见长江北岸汉阳的树林、江心芳草萋萋的鹦鹉洲小岛,面对长江黄昏时候浩瀚渺茫的烟波,恨不能像仙人王子安或费文袆一样,跨上高飞万里的黄鹤,飞回自己的故乡,结束这浪迹江湖、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因此,他的这首诗思想内容完全是抒发自己个人的思乡的忧愁罢了,既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没有报国无门的哀怨,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里。既缺少时代的精神,又缺少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典型思想情绪。我认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从思想内容来看,称不上是“唐人第一”的七言律诗。

另外,我根据《旧唐书·文苑传》160卷的记载:“开元、天宝间,文士 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按:就是赌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

6”可见崔颢这个人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累官司勳员外郎。○虽然有文才,但是缺少文人的道德品行,既是赌徒,又是酒鬼,还是个轻薄浪人、离婚迷。因此他写的诗,技巧即使很高,思想内容也不可能达到崇高的境界。鲁迅先生曾经在《而已集·革命文学》中就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

7崔颢的人格如此低下,怎么能创作出“唐人第一”的七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律来呢?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的思想内容则是另一种境界。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上了金陵的凤凰台后,怀念起百鸟之王凤凰曾经飞翔到这里来过,不禁十分感慨:昔日金陵东吴、东晋开国的辉煌时代,因此百鸟朝凤。可是,后代子孙荒淫 腐败,国运萧条,凤凰这个吉祥鸟也就飞走了,吴国皇宫和奇花异草,都被湮埋在荒凉的小路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豪门贵族也早已死去,只留下一座座古墓。现在诗人眼前所看到的,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江边的三座高峰挺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沙洲把秦淮河一分为二,横贯流进金陵城中。最后诗人愤恨地总结道:金陵王国之所以被灭亡,其原因都是由于像浮云一样的奸臣和小人,蒙蔽了皇帝,所造成的灾祸。李白今天站在凤凰台上,向西北远方遥望长安京城,可是浮云遮住了他的视线,使他非常忧愁。因此,李白这首登临诗实际上是一首怀古伤今的爱国诗。这是他因为写诗,讽刺昏庸荒淫的玄宗皇帝,宠爱杨贵妃兄妹及 6 其亲信小人,得罪了皇帝,把他赶出京城,来到南京,写成的政治抒情诗。诗中的思想内容不局限于个人的狭小天地,而是放眼四海,纵观古今,总结历史教训,像屈原一样忠心为国,警告皇上要亲贤臣,远小人,拯救国家和老百姓。可见,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思想内容的社会价值,比起崔颢的《黄鹤楼》来,应该是崇高得多,它所表现的思想境界也远大的多。

(2)艺术形式有精粗。

1.李白诗对仗精工,崔颢诗对仗欠精工,较粗糙。

崔颢的诗前半段是古风,后半段才与律诗格律相符。其一、二两句第五、第六字都为“黄鹤”,第三句连用六仄,第四句以三平调煞尾。也不用对仗,几乎都是古体诗的句法,而第五、第六句的“汉阳树”、“鹦鹉洲”,亦似对非对。

如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对“"白云”,黄对白、云对鹤,这对的相当工整。“一去”和对句的“千载”,一是数词和动词相联结的状中结构的词组,一是数词和量词相组合的数量结构词组,“去”和“载”,不能相对;“不复返”和“空悠悠”,一个是以动词为中心的状中结构词组,另一个是以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词组,也不能成对偶,所以这联不符合律诗的对仗要求。

但是,李白诗的颔联则不同。“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对“晋代”,专有名词对专有名词;“花草”对“衣冠”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对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埋幽径”对“成古丘”,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对仗都非常工整、严谨。综合比较下来,李白的诗对仗精工,而崔颢的诗对仗则欠精工,较粗糙。

2、李白诗句中的平仄符合七律的格式,崔颢的诗则不符合七律的格式。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首七言律诗的用韵方式为首句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韵)。下面,让我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首诗的平仄格律:

凤 凰 台 上 凤 凰 游,凤 去 台 空 江 自 流。仄平平仄 仄平平| 仄 仄平平平仄平吴 宫 花 草 埋 幽 径,晋 代 衣 冠 成 古 丘。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 7 三 山 半 落 青 天 外,二 水 中 分 白 鹭 洲。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仄平总 为 浮 云 能 蔽 日,长 安 不 见 使 人 愁。仄 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李白的全诗都严格按照七言律诗的格律进行创作的,格律都非常的严谨。但是,崔颢的《黄鹤楼》不是规范的七律。也让我来具体分析如下: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平仄 仄 仄 仄 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平平仄 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仄 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

按照七言律诗的格律的规定来讲,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两两相对,即出句和对句的结构方式基本相同,相应的词语要求平仄相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大体如此),词性相同,词意相类。但是崔颢的诗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其平仄排列是“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出句“二四六”三字的平仄是“平仄平”,对句的是“仄平仄”,正好相对。但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除了“黄鹤”和“白云”外,均不相对。这两句的平仄排列是“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二、四、六”分别是“仄仄仄”和“平仄平”,这里只有出句的第四字改作平声才能合律。另外,出句以“三仄”收尾,对句以“三平”结束,犯了诗律的大忌。

3.李白诗语言较精练,崔颢诗的语言则欠精练。8 崔颢是开头四句,前三句每句用了一次“黄鹤”,才说出他要表达的意思:黄鹤已经飞走,现在只留下“黄鹤楼”。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与第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意思相差无几,语义重复。第二句“此地空余黄鹤楼”与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思也差不多。可见,崔颢诗的语言太随意闲散,不够精炼。反观李白诗,则大不相同,他只用两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连用三个“凤凰”就写出了“凤凰”已经飞走,现在只留下凤凰台的意思。并且给人一种凤飞万里,直冲云霄的气势,大气磅礴、构思巧妙,犹如晴空霹雳,直冲而下。由此可见,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 的确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是盛唐时代著名的七言律诗。历代以来,各种唐诗选本都把他们这两首诗一起选进书中。历代的诗话评论家都把他们的这两首诗进行过比较分析、试图分个高低,争论非常激烈。很多人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只不过是模仿崔颢的《黄鹤楼》而作,没有什么创新。对此,我个人有不同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李白与崔颢两诗在创作上的相同点,但是,相同绝不等于雷同,更不等于抄袭和剽窃,而是说明了李白能够放下“诗仙”的大架子,善于向不及他的普通诗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然后加以推陈出新创造出更新更好的诗篇来。

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之间的异同与差异。首先是在相同的方面展开了论述,主要在这几个方面论述的:

1、在选材方面,他们的体裁相同。

2、在作品评价方面又评价相近

3、在内容上也是内容部分相似,其中描述的景色也相似。

4、在诗的韵律方面韵部也相同。

其次不同的就是在创新方面。两人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有差异,李白的思想境界要比崔颢的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精粗之分,李白是要求精益求精,而崔颢则是闲散自由。综上所述,我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从各个角度都是胜过崔颢的《黄鹤楼》,而且是“青胜于蓝”的。在文学创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坏事。相反,在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模仿和创新,也正是这样,文化才出现了多元化和繁荣化。如果没有前人的初次创作,就没有后人的学习超越,这样也就没有发展的空间。正如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孔子和李白这种虚心学习别人优点,不耻下问的态度。切莫自以为是,自足自满。在模仿学习别人的作品时要善于创新,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的作品。【注释】

○1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9月第一版986页。

○2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北京第一版197页。

○3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10月第一版182页。

○4马茂元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328页。

○5高步赢选注《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1959年5月第一版554页。

○6刘昫著《旧唐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四卷641页。

○7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编《鲁迅论写作》1972年10月第一版16页。【参考文献】

1.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9月第一版。

2.马茂元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3.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4.高步瀛选注《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5月第一版。

5,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59年9月新1版。

6.陈文新主编《古代诗歌与散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7.唐铁惠主编《文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上一篇:行政助理工作职责范围下一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