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4-06-27

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共11篇)

1.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一

浅谈多媒体技术对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新疆阜康市城关幼儿园 罗婉匀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在我们学前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专家指出:信息时代的教学活动不应以开发人的记忆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开发人的智力特别是创造力为主要目标。为此,人们尝试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其中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教学活动中。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首先,它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多媒体用于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故事、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的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情,而且能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班语言活动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多种信息同时呈现,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幼儿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注意力最能集中。而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合于一体,如:视、听、动合于一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富有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逼真的音响效果具有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一旦幼儿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老师就掌握了教学的第一把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我们在开展语言诗歌“冬天的礼物”,当幼儿看到显示屏上出现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的小草、老松树、房子、小鱼、小朋

友等,幼儿都情不自禁地去模仿他们讲话,并很快理解诗歌内容,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老师的启发下大部分幼儿还学会了正确运用小草、老松树、房子、小鱼等讲话,他们边做动作边说,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学习。

二、营造动态情境,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大班的幼儿,受个性和环境的影响,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性格外向,能说会道,落落大方;有的沉默少语,胆怯害羞,见外人不说话。这样班级整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如果在语言活动中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几张静态的图片等简单的教具,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为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如:语言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一课,目标是幼儿理解故事,并有表情的进行表演,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把教学内容制作成了课件形式,在课堂上幼儿被这些能走、能跳、能跑、能叫的小动物给吸引住了。一只长着红红鸡冠的大公鸡从房子后面走出来,幼儿根据这个场景说一句完整的话。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用于语言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文学作品教学的难点,渲染欣赏气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在语言活动中,欣赏优美的儿童诗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些语言材料的理解、欣赏、朗诵,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感悟以及语言表达的语感能力。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对诗歌和儿歌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语感的培养受到了限制。而运用课件,则能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例如:在学习诗歌《摇篮》,幼儿对摇篮的变化理解不到,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呈现这样一幅画面,随着优美动听的艺术语言:天空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等„„富有动态的画面,让孩子们宛如身临其境,置身于温馨的摇篮中,感受摇篮带来的快乐,绚丽多彩的画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诗歌内容。由此可见,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幼儿能浅易清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能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象,能在诵读中察觉到情感的流动和语音韵律的美。

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直接将知识、经验或答案告诉给幼儿,不再是拿出操作结果向幼儿讲解,而是通过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或学习别人是如何获得知识或经验的。通过学习实践,我感到: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此,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创造力也是值得挖掘开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为幼儿构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创造性。例如,在大班我们设计了“动物找家”等活动,让幼儿根据主题,通过不同的途径方法

自己先收集材料信息,有的幼儿从报刊杂志上裁剪下有关内容,有的幼儿临摹或自己创编绘画,还有的幼儿到书店买回书籍。然后,大家在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畅谈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当我再利用课件展示了“动物家”的多种样子时,引导幼儿想象,有的说“有的动物的家在太空”;有的说“有的动物海底游”,幼儿的回答如同百花齐放。丰富的动感画面,激发了幼儿的灵感,神奇的动画音乐引起了幼儿的联想。

总之,幼儿园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悉心体察,精心施教,更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大缩短了教育周期,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是推动幼儿自身创造性素质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2.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二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幼儿养成倾听、观察的习惯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要交流首先要学会倾听。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或者说集中的时间较短。多媒体教学手段富有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 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逼真的音响效果, 具有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 能极大地刺激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幼儿仔细观察 画面中的 变化、倾听媒体中人物的对话和解说等。 如果再加上教师在课前给幼儿的提示或提问,就能逐渐培养幼儿倾听、观察并积极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 对于幼儿亲身经历的事情, 他们就比较容易说出来。但是由于受地域、环境、年龄等的限制, 幼儿的亲身经历非常有限。而多媒体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真实画 面,以弥补幼儿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 把幼儿带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为他们积累生活素材。例如,我在组织“春天来了”这个活动时,发现幼儿亲眼见到的春天的景象比较少, 于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了丰富的春天景象:溶化的冰雪、绽放出绿叶的柳丝、娇嫩的小草、各种新鲜的叶子、各色艳丽的花儿,人们脱去了棉衣换上了春装,农民伯伯已经开始耕种……等等这些从多角度展示了春天的种种景象,使幼儿对春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当我提出“春天来了都有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时,幼儿的语言就丰富多了, 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迎春花开了”、“柳树绿了”……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任何一个多媒体课件或者一段视频, 都是教师或者编导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完成的, 其中不但包含了需要讲述的内容, 而且也包含了事物讲述的技巧和方法。它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等综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示出来,不仅能从多角度给幼儿以最直接地感受,而且也能使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理解多媒体中展示的事件顺序、情景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倾向,体会故事讲述的方法和技巧等,大大提高了幼儿用科学的方法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幼儿对语言活动的感受和理解。

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复述故事的情景和内容、仿编故事、表演故事,使幼儿逐渐掌握叙述事件的方法,增强幼儿语言组织的能力, 并通过讲述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幼儿 突破学习文学作品的难点

由于幼儿 思维活动 相对简单 , 他们主要 靠视觉和 听觉来感 知世界,对直观的东西印象深刻,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时, 他们往往会感觉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 如果配以适合的图像或动画的模拟场景, 可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 体会作品的意境。例如,在学习中班诗歌《太阳和月亮》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这首诗歌做成flash动画: 背景音乐轻轻响起,太阳缓缓升起 ,小鸟、小树、小朋友一个一个都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晚上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草、小花、小朋友都睡着了,黑夜静悄悄。富有动感的画面、不断变化的场景、新奇的动画设计,可以不断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尤如身临其境。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很容易把握这首诗歌讲述的内容,可以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三

关键词 延伸材料 投放种类 游戏性 科学性

中国分类号:H0

一、语言延伸材料的种类及投放原则

(一)语言延伸材料投放的种类

语言延伸材料的投放,我们把视线放在了三字经教学和主题活动中,在材料投放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字经方面:传统诵读《三字经》的教学是我们的教研重点,对于幼儿来说,单一的诵读与背诵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仅仅锻炼了幼儿的读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识字与阅读能力并没有提高,所以,我们在语言区大量投放了锻炼识字阅读的材料。比如:关于三字经字句的操作,句子的对应与顺序排列,字与字的对应,句子与图片的对应,句子中,重点字的填空练习。

2、主题活动的延伸内容。以往,教完一首儿歌或听完一个故事,这节活动就结束了,没有任何延伸活动,幼儿也仅仅是会背儿歌而已,对于故事也是听过而已,至于会不会复述,内容有没有理解,老师关注的并不够多,而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转变了,我们更加注重幼儿对字词的认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于是,我们根据儿歌、绘本和故事的内容,制作了一系列的操作材料,如:儿歌、故事、绘本等等,都有了相应的延伸材料,我们把儿歌或故事的内容,制作成小图册或图片,利用相框或影集的形式,孩子们可以贴贴字词,连线或者是拼拼句子,使幼儿在集体活动结束后,还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而此时的重点就在于对于字词的认知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二)材料投放的原则

在进行语言延伸材料投放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材料提供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幼儿才会不断地主动投入、全身心地参与与操作。因此,给幼儿提供语言操作材料应该选择一些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操作材料,形式上也要注意趣味性。

2、材料要体现多样性

一份材料可以用多种方法操作,能发挥多种学习功能,能满足幼儿反复练习操作的需要。因此,在投放中我们力求做到同一目标设计相同名称游戏、提供不同材料。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每一次使幼儿玩得爱不释手,大大激发了幼儿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

3、材料要体现层次性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感。于是在区域活动中要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材料。使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同时幼儿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二、语言延伸材料的合理设计对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作用

(一)首先,语言延伸材料的游戏性能引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幼儿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精神,他们在阅读时也就在游戏,既以游戏的方式,也为游戏的目的。一本捧在幼儿手里的书有时会变成铁扇公主的扇子,有时会变成锐不可当的盾牌,有时甚至还会变成好友密谈与私语的媒介。幼儿不仅在阅读时游戏,也在游戏时阅读。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具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只有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其次,材料的科学性为幼儿提供了正确的概念

教师在设计构思教具时,应注意知识,概念的正确性,同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这样设计出的教具才会科学合理,适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在设计教具的时候,老师出示的或是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一定是正确的。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逻辑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在蒙台梭利教育的范畴之内不仅包括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想象力的培养。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要有系统性,遵循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过程,使孩子能力逐步提高。另外,教具本身的难度要适中,教具所含刺激的多少,也需要配合幼儿的需要调整,因此设计时应配合幼儿个性的内在需求而富有弹性。中班的幼儿主要以短句阅读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制作了许多面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操作的教具。比如;我们的神秘袋,就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的需要。

(三)、最后,材料的可操作性锻炼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众所周知,蒙氏教学是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动手考虑语言区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投放教具的可操作性,让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直接获得知识,达到教育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材料,孩子们玩了几次之后就不感兴趣了,尤其是语言区的材料,常常是孩子们驻足最少的区域,在本着让孩子们能持久专注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语言延伸教具,把每个月主题活动的内容,制作成故事、古诗、儿歌三段卡,供幼儿操作,以此来给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比如,我们把三字经,做成了相框,把一些重点字空缺,请幼儿找出来并贴上去,而且还把句子打乱,重新拼摆,这个教具的巧妙之处是我们把它制作的十分精美,并且,摈弃了以往的形式,采用了磁性贴,并且用了十分美观的相框,材料一投放进去,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愿意尝试操作的幼儿很多,而且,观察下来,在里面工作的幼儿的专注力是十分高的,往往可以在里面操作很长时间。

语言是智慧的工具,语言也是智慧的途径,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群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蒙氏说,语言是促使人类进步最有力的工具,是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儿童的语言不是双亲传给的,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学来的,是以自我学习、自我形式发展的。因此,作为一名蒙氏教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也将尽力而为之!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李季湄、冯晓霞教授主编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2013-3

2、梁志桀 《幼儿好行为培养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兰小茹、宋茂蕾《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11

4.多媒体对绘本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四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只有让静态的绘本动起来,使得绘本的主人公变成一个会说话会走路的动画人物,才能使幼儿更生动、全面、清晰地理解绘本的内涵。

一、用生动有趣的画面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就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而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东西往往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声、形、光、色的处理,以动画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示绘本的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从而营造一种优美自然的学习情境,使得幼儿非常乐意而又主动地参与到绘本的阅读中来。多媒体在这里就起到了这样的一个作用,把原本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了,使得原本静态的一种场景变成了动态,孩子们不由的会随着场景的推移变换而心情跌宕起伏,牢牢的抓住了活动的兴趣,使得他们迫切的想看,乐意去猜想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

2.自由组合,帮助理解绘本

许多绘本里面讲述的故事是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往往因为跳跃太大而使得幼儿产生混淆或者不便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绘本的内容按照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进行重组,使得幼儿能更加生动、全面、清晰地理解绘本的内涵。

3.在良好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利用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等一系列的特点,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非常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再现或者创设绘本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情境,使得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教学过程的推移,随着多媒体的推进,细细品味绘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从而受到情感的冲撞,引起共鸣。

二、自由组合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很多故事绘本的内容是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但是由于绘本在呈现方式上只能截取故事一个过程中的一个画面这个特性,使得绘本的故事进程中有了很大的跳跃性而容易使幼儿产生混淆或者不理解。而多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它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绘本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和过程进行重组,使得幼儿能更加生动、全面、清晰的理解故事的内容。

如绘本是一张标志,一张经过标志的模式来发展故事的,故事显得直白,单调,没有趣味性。而通过flash制作后的故事,通过以主人公兔子先生的行动来带领幼儿进入故事世界,随着兔子先生慢慢通过每一个标志,标志表示的事物,慢慢的出现在幼儿的面前,从事物的一角到事物的全貌,幼儿仿佛身临其境的随着画面的变化得到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使得幼儿的心总是紧紧的跟随着故事的发展,随着兔子先生一起来了解每个标志背后真正的意义。

三、通过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如画面的重组、声音的配置、动画的增加、镜头的特写等,无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灵动的状态,极大地增加了绘本的表现力,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视、听、讲、演,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绘本的阅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绘本教学需要教师一遍遍地讲述故事,解释每张图片的含义,从而让每个幼儿了解绘本的内容。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以后,可以通过画面的重组,声音的配置,动画的增加,镜头的特写等方面让绘本更具有可看性和可操作性,能充分的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完整的画面和情景的播放,也能使幼儿更容易理解绘本。

四、如何选择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现在很多教师在看到一个文本后就直接去寻找一个多媒体教具,觉得有了多媒体在手,教学就一定会生动,其实这也是不尽然的。在绘本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和自身的情绪感染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一味的依靠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自身语言的引导也是不可取的,应该两者有机的结合使用,相互弥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和内容来量身设计合适每次活动的多媒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活动。而且在设计多媒体的时候要注意活动中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设计多媒体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达到更好的为活动服务的作用。同时我们在设计媒体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故事的背景画面设计的简单明了,不需要的内容最好不要出现,这样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利于幼儿观察真正需要注意的东西。

5.论文:幼儿教师语言对孩子的作用 篇五

单位:XX幼儿园

姓名:XXX

电话:XXXXXXX 幼儿园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可能传递出或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幼儿教师语言对孩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语言是幼儿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一个教师要给孩子以影响,除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懂得语言艺术。教师的谈吐及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教育及传授知识产生直接的作用,甚至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应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克服一些不良现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语言的魅力,使教师的语言为幼儿的学习起到作用,带去学习的乐趣。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

语言艺术

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幼儿为主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在《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不是幼儿教师教幼儿学习活动,而是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观察了解幼儿,诱发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语言必须对幼儿具有吸引力。

一、示范性语言对幼儿起着效仿作用。

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能说会道”并不是一回事。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纯洁的、完美的、生动活泼的,并具有示范性的。加里宁说:“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给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一个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一言一行都比其他职业的人要求更高。记得有一次吃午饭,吃的是冰糖南瓜。我个人最不喜欢吃南瓜,就随便对同班老师说:“哎呀,又是吃南瓜,我最不喜欢了。”结果,那一天吃午饭,大部分孩子都不愿吃南瓜,这个说:“南瓜不好吃。”那个又说:“老师都不吃南瓜。”想不到教师一句平常的“牢骚”竟给孩子这样大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语言绝不能从个人的喜恶、情趣出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

二、启发性语言对幼儿起着促进作用

在各类活动中,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对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教师在引导孩子看图讲述、观察图片时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教师在孩子操作活动时提问:“你还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这种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促进幼儿观察、引起他们进行思考,帮助幼儿擦亮智慧的火花,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能够为师幼间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教师注重启发性语言的重要性、在提问时讲究了策略,才能够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结构游戏中,我看见天天小朋友一会儿盯着积塑,一会儿又看看其他小朋友,好像不知道怎样才好。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天天,你想玩什么就去玩吧!”他回答道:“我想玩的玩具都没有了,其他小朋友都拿走了。”我问他:“你是想一个人玩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经我启发,天天马上说:“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吧!” 在一旁观察发现天天先是小声说了一句“我们一起玩吧?”然后就和小朋友有说有笑地玩起来。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我轻轻地走到孩子们的身边。没等我说话天天马上就说:“乔老师,这是我们一起插的飞机好看吗?”“好漂亮。”我又问:“你和小朋友一起做出来的东西比一个人做得怎么样?”“和小朋友一起做的比一个人得又多、又好。”大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是活动化的共同学习。通过我的启发性提问,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尝到了共同合作的快乐。

在音乐游戏《蓝鸟》中,为了增强幼儿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我一开始就把问题抛给幼儿: “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表演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便想出了很多方法:两两合唱、男女唱、分组、集体表演等。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他们: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一会儿我们就可以来分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可以一边试一边想:用这种方法表演时怎样才能把“蓝鸟”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出来呢?最终他们发现:两两表演时,观察不到其他小朋友学蓝鸟的动作。男女幼儿表演时动作比较单一„„最后,孩子们很高兴的发现小组表演时蓝鸟的动作千姿百态,可以自己寻找喜欢的动作。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下,孩子们不断思考、尝试,有效的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可见,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在不同的活动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运用过程中,务必要考虑每一字一句是否得当,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多方面和谐发展。

三、适时的多样化鼓励表扬、避免简单而频繁的评价表扬、能激励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是为专家和教师们所提倡的。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老师或他人的表扬,因为被表扬者可以从他人的激励的言辞中能够使自己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发挥出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但凡事都有个度,适当才好。如果教师一味追求不适度、不恰当的表扬,会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是非观的培养产生潜伏的危害。

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也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的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表扬不能老是停留在孩子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孩子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简单化的积极评价表扬会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记得在一次观摩看图讲述活动中,幼儿很积极的回答提问,而且声音很洪亮,教师开始表扬:“表扬阳阳!表扬瑞瑞!表扬鹏鹏!欣欣真棒!我喜欢嘉瑞!”教师就这样频繁的表扬着幼儿。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这种场景在当今幼儿园中极为常见。当“某某某,你真棒”之类的表扬声充斥着幼儿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时,受到表扬的幼儿最多只表现出短暂的喜悦,表扬并没有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适时的鼓励表扬,减少表扬的频率。表扬时应讲述幼儿值得表扬的地方:“阳阳、瑞瑞、鹏鹏三位小朋友刚才讲故事的时候很认真,声音洪亮,老师很高兴!欣欣的发音很准,很清晰,老师真为你骄傲!嘉瑞坐的很端正,很认真的看图,老师很喜欢!”这样,孩子就会在教师积极有效的语言引导帮助下建构起一个爱学习、爱动脑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能够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孩子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会更好。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和重视对幼儿进行合理有效的表扬,使教学活动表扬适而有度,具体而又恰当。不然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孩子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掌握了恰当的方式方法、优美的语言艺术、适当的表扬力度,就一定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表扬发挥它最大的功能。但是表扬并不是摒弃批评,发现学生的缺点时应及时批评,帮助他们改正。表扬与批评,两者相辅相承,需要教师付出真心、诚心和爱心,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师语言的人性化、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呼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教师也是这样,甚至更应注重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加以老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1、尊重幼儿、规范语言、客服随意化

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作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客服随意化。幼儿园的孩子虽小,但他们确有很强的自尊心。若老师说话稍有不慎奇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的带来消极的影响。在一次数学活动时,李锦睿总是捣蛋个不停,我生气了,对他喊道:“你真是个调皮鬼。”户外活动时有几个孩子冲着他喊“调皮鬼”李锦睿委屈的瞪着小朋友,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意识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已经伤害到了他,经过公开对李锦睿的道歉安慰和对其他孩子的教育,这件事平息了,但却留给了我深深的愧疚。

作为幼儿教师应用规范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规范、避免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2、愉快的给孩子积极的指示和建议、平等交谈

在幼儿园教师对孩子提出教育要求时,应以正面引导、多使用平等性的语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收玩具”在这里我们教师是以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而《纲要》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支持幼儿的探索。我们应常说“请”“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不能用强制性的“这样可不行”“不能”等语言。以免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关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关系的调查认为,如果当幼儿真的已经,或者即将做出他不应该做的事情时,这时教师的建议可以使幼儿改变做法。教师积极地建议更能师幼间的关系,有利于幼儿良好语言的形成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

防止幼儿自我概念的扭曲与变形

2011.6(2)幼儿教育

这样的话你对孩子说过吗

6.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六

神农架林区幼儿园

张英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因此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是语言教学中最佳途径之一,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优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兴趣才是他们参与学习的直接原因。在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同时呈现文字、动画、声音等,做到视听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创造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具有形象化和趣味性特征,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如在欣赏《我喜欢我》这一故事时,传统的教学一般只是以静态的图片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维持的时间较短。改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后,动物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幼儿的视野中,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紧扣幼儿的心悬,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层层深入,幼儿的兴趣点也随之升高,关注点都在“青蛙为什么难受?他真的没有用吗?”这方面。而课件中青蛙不同阶段的情绪表现,也是幼儿争相模仿的焦点,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幼儿模仿的声音形象逼真,仿佛原音重现。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课件所营造的生动形象、自然逼真、声音优美的动态画面,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符合幼儿的思维习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幼儿很难理解。但是多媒体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独具优势。幼儿通过对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观察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细心的观察是想象的基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果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适当借助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效果会很好。如学习诗歌《快乐的小屋》这一活动,为了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只给幼儿出示了诗歌开头部分的动画,并相应的在言语上做了一些必要的提示。“还有哪些小动物来装扮小屋?他们会怎样装扮?”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我依次播放动画的片段,请全体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大胆的想象,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画面一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通过观察动物们的表情和动作,进行大胆的联想,幼儿以自己的思考角度理解了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观察中丰富了幼儿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在动听的音乐伴随下,在形象的动画引领下,幼儿不断联想,探索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孩子的思维就像插上了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语言情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受个性和环境的影响,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性格外向,能说会道,落落大方;有的沉默少语,胆怯害羞,这些幼儿在平时的课堂中很难听到他们的只言片语,完全是在被动中表达自己的意见、感受,这样使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因此,我们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幼儿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逼真的意境,悦耳动听的音效,增强了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使他们乐于交流表达,这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在故事《老豆过生日》中,我利用白板进行了课件的演示,因为白板的演示过程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片段拖拉,又可以使画面由静到动,孩子们也可以自己操作来解决故事情节中出现的问题。便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于是我问:“有谁来给老豆爷爷过生日?为什么肥皂、轮胎、小红帽、酱油等来给老豆爷爷过生日?”幼儿积极的回答问题,并且思路清晰。形象生动的画面,实际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主动参与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小朋友你认为小豆豆长大了可以做什么?”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到故事的真实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他们的情绪会情不自禁的随着故事的情节的进展而悲喜交加。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进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7.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七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内涵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通过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来进行。对于英语教学而言, 就是学生在以往的课堂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础词汇、语法的逻辑知识体系 (图式)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将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 加强和丰富以往的知识经验 (同化) ;或者改变已有的逻辑知识框架, 去适应新的知识结构 (顺应) ;在这种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 达到自身英语知识系统内外结构上的平衡 (王景婧2009) 。

(一) 图式

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依靠投机取巧、临时“抱佛脚”“半路出家”的知识获取方式不可能真正掌握语言学习的精髓。有语言学专家指出, 要想学好英语, 必须身处于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因此, 很多条件允许的中小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 早早将孩子送去国外。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积累不够等原因, 在学习和生活上很难真正融入国外的环境, 学习成绩有时会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诚然, 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能力锻炼极为有利, 但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建立基础的语言逻辑思维体系, 即英语学习的原始知识库———“图式”, 是学好英语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 “有关比较级的区别”可以形成图式结构, 分支为“old”“far”“late”“more”, “old”有可以细分为older /oldest, elder /eldest, “far”有可以细分为further /furthest, farther /farthest等, 这样形成的图式方便学生记忆。

(二) 同化

英语基础知识完备, 结构系统科学合理, 在接受外界知识引入时就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同化”。如predominant的中文意思是“主要的, 占主导地位的”。学生首次见这个词并不熟悉, 如果基础词汇库 (图式) 里有“词根解析法”的构词逻辑, 并且已经掌握pre- 是“在前面, 向前”的意思, dominant是“关键的, 重要的”的意思, 那么将新单词predominant利用“词根解析法”的构词逻辑同化进入pre- 和dominant的图式中去, 就能够完全理解predominant的英语语境含义。

(三) 顺应

George went into the room and found his brother lying on the floor.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乔治进入房间后发现他的哥哥躺在地板上。其中find sb. doing sth.即为:发现某人正在做某事;延伸为find sb. do sth., 即为:发现某人反复做某事, 如:I find him drink a cup of wine every day. 我发现他每天都会喝一杯白酒。find是传统意义上的及物动词, 在动词结构中不同的搭配表达不同的意思。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里只知道“find”是“找到、察觉、发现”的意思, 对于它的词汇用法并不清楚, 通过示范例句以及英语教师的课堂讲解, 学生理解并掌握了find的全部意思表达, 这就是知识顺应的过程 (吕冬青2009) 。

(四) 平衡

英语知识的平衡其实是一个自我消化吸收的过程, 学生在词汇、短语、句子、语法、语境的基础知识框架中, 去消化和吸收新的语言学知识, 让这些知识在已有的图式里进行磨合, 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构造。如此, 意义学习的内涵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了, 建构主义的理论认知学习流程也达到了最终目标。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内涵指的是, 内外、新旧知识在个体认知思维框架里进行碰撞、交织、融合, 最终形成个体固有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将新知识有规律、有节奏、有意义地传递到学生那里, 激发学生旧知识系统的觉醒, 并达成新旧知识的完美融合, 从而达到被学生永久吸收、掌握的目的。

二、我国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三个中心, 一个基本点 (蔡明丰2008) 是我国现阶段英语语言学的教学现状。中高考英语的指挥棒作用致使素质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难以开展, 高考结束后学生进入大学课堂, 原本的应试教育方法依然被沿用, 即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 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高校英语教研组将英语考试材料分为纸上考试、口语考试和听力考试, 相对于传统教育中单纯地示范讲解式教学方法要进步许多。

(一)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新课程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 影响深远。传统英语课堂基本呈现出: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按部就班进行练习。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无法成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如, predominant, 教师带领学生重复三次, 学生跟读三次, 并粗略了解它的含义为“占主导地位的”;接着教师举例子:Amanda’s predominant emotion was that of confusion, 即:阿曼达的主要情绪依然是困惑。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新单词及其应用的语境进行自我学习, 下一堂课会抽查默写、背诵单词。这种围绕教师展开的英语教学课程,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打击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不利于英语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 (李细平2006) 。

(二) 教室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传统英语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并无太大差别, 教室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 不论是中小学, 还是口语、听力内容植入的大学课堂, 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播不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而是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进行。学生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教师游走于学生之间, 讲述着他所理解的英语教学大纲, 并自认为满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 从学生角度来看, 他们大多数内心是极为抵触的。同一位英语教师长时间以一种教学方式、在同一个封闭的环境讲述同样枯燥乏味的语言学知识点, 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学生渴望教师走出教室营造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去创造一个被他们所喜爱的学习空间,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掌握和理解英语知识点。例如,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中都有Asking the way这样的单位设置, 如果让学生看着书本asking the way, 学生只会将其当作知识背诵, 如果能走到街道之中,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实际演练, 自然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 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教材里面说find是及物动词, 教师也对着教材念出find sb.do sth.和find sb.doing sth., 并强调不存在find sb.to do sth.的构造。但实际上find在find out的情况下扮演的是不及物动词的角色。也就是说, find既可以是及物动词,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 不能一概而论。教师面对权威教材只强调了find的及物动词属性, 忽略了find并不常见的不及物动词的特殊形式, 在中高考甚至四、六级考试和考研英语完形填空题型中, 极容易误导学生出现错误。

(四) 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的教学现状

高考英语试卷共150分, 取得130分以上算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相对优秀, 但是进入大学英语课堂以后, 发现听力和口语考试双双不及格, 严重拉低英语总成绩, 在教师综合考评中学生发现自己瞬间变成了英语学习的普通群体。这就是考试成绩对学习效果评价产生的晕轮效应, 外界对学生考试结果的关注度, 远大于对学生真实能力的关注度, 这种以考试成绩为检验学习能力标准的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英语语言学教学领域。如:英语口语能力强的学生适合从事公关、导游职业, 英语笔试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去做专职翻译, 但在考试成绩这一关里, 学生都会被贴上“英语能力一般”的标签, 导致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三、建构主义对英语语言学的促进作用

基本图式是重点。英语语言教学里, 字母组成词汇, 词汇组成短语, 短语组成句子, 句子构成文章, 螺旋式的知识构成系统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夯实基础 (张春莉2002) 。教师利用示范讲解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并构建认知理念中的“图式”框架, 为后续新知识的介入、融合做好准备工作。

学生成长是关键。一切英语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英语知识点, 根本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建构主义图式建立、同化、顺应以及内外知识逻辑系统的平衡, 都是为了让英语语言学知识以一种学生方便接受的形式呈现, 尽最大可能推动英语语言学的传播与发展, 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结束语

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理论, 即学习者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脑海中已有的旧观念建立实质、客观、非人为的联系, 以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这种意义学习的观点其实是建构主义在认知实践中的理论升华, 和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有着相似的思想观念。英语语言学习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广阔的基础知识土壤, 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 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知识认知加工的行为方式, 建构主义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要求学习者借助有利的学习环境以及他人的帮助, 利用先进的信息整合技术, 结合自身对知识点的认知, 建构起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失误的重新认知和理解。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内涵, 立足于当前我国英语语言学的教学现状, 浅谈建构主义对英语语言学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语言学,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蔡明丰.2008.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S3) .

李细平.2006.关于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经济师, (9) .

吕冬青.2009.建构主义英语教学的师生因素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 (1) .

王景婧.2009.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经济师, (4) .

8.浅谈多媒体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堂氛围  能力培养  合理选择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对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同样,在教学中,多媒体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运用多媒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教学环节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实现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其具有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播放形式,能够给学生巨大的视觉冲击,他们喜欢上学习,并充分发挥学习的注重性,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一、更新观念,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使课堂教学取得较高的效率,教师需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给他们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把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轻松地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完成师生地位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大胆和教师进行知识讨论,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进行知识探究和学习,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积极的氛围中进行,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喜欢和教师进行互动,是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交流知识和经验的场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使他们愿意深入探究知识。在多媒体创设的新型教学方式中,教师摆脱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新知识。在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能够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加快对知识的理解,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灌输,使学生接受到的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灵活运用。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创新教学的主要形式,使教学容量扩大,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中,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获得有效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声、形、音、像等特点,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动态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收获,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知识拓展成丰富生动的直观画面和影像,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知识再现的特点,提高知识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要点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讲解一次就完成了教学,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对教学效率造成了影响。在多媒体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重复进行重难点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静态的教学过程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容易受到周边事物的影响。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播放效果来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丰富的画面给学生创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使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并能够有效把握知识,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学能够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知识探究,使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进行使用,使多媒体和教学能够有效结合,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以教育理论为依据,实现多媒体和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学习中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学习手段,是一种与传统教学互补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与教育理论紧密联系。理论可以指导一切实践活动,反过来理论又为学习实践提供了更有效的帮助。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于学习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只有充分掌握了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在内的众多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在学习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而不致陷入只流于形式而与学习内容脱钩的地步。

(二)有效引导学生,实现多媒体对知识探究的促进作用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接受、消化、使用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探究效率,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探究中获得提高,实现真正的素质教学。

9.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九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趣味教学、语言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广泛引用的手段之一,是一种直观、形象、生动、便捷、有效的辅助教学方式。在学前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广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语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势在必行。本文即着重从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教学中的不同活动、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结合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对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幼儿清楚的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他对全面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的良好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总结得出: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对语言教学而言意义非凡:既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又能激发起幼儿创造的火花。

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依靠语言、思维来掌握情节,理解作品内涵。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育中,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了。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再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

化、趣味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使幼儿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这一观点。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语言美的魅力,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

一、化静为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运动的事物所吸引,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通过跳跃、移动、变形、闪烁等功能,把静态的形象转化为动态的形象,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中班幼儿活动《小老鼠的生日》,当活泼有趣的动物形象一出现时,立即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老师的提问立即引起幼儿仔细观察,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简单归纳后,轻点鼠标,轻柔的音乐飞入屏幕,并朗朗读出。故事的学习,运用了六幅动画课件进行,向幼儿讲述故事内容启发幼儿自己根据动画课件,构思、讲述故事情节,这样给幼儿充分的想象、交流空间。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编出了一个个内容各异、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故事内容。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教学的重点。整节课环节紧凑,密度适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较好的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幼儿始终兴趣盎然的快乐学习,教师也轻松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创设情境,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综合运用形、声、色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帮助其进入教学内容中较难想象的意境,为幼儿多角度的感受、理解内容提供条件。

如:小班散文《花房子》,小兔盖了一间房子,它把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春天,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房子藏在绿叶里,狐狸看不见。夏天,小树开花了,红艳艳的,房子藏在红花里,灰狼看不见。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房子藏在果子里,老虎看不见„„小兔住在房子里,又安全,又舒服,好快乐呀!在散文教学中有两点让幼儿难以理解:一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二是房子随植物的生长变成绿房子、花房子、果房子,并因此逃避了猛兽的袭击。为此,我用flash将散文制成动画,让幼儿看到房子上的种子是怎样一点点的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怎样盖住泥房子,变得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怎样怎样让狐狸、灰狼、老虎扫兴而归。幼儿看后印象深刻,再配以同步的朗诵,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作品中生动的语言,体验到作品中小兔的房子不断变化一抵御敌人的意境,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的创造

幼儿虽然没有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但他们的思维却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运用多媒体完全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语言氛围,构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激发他们运用语言的创造性。如:《云彩和风儿》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蓝天草地的背景中,蓝蓝的天空上徐徐飘着几朵白云,人物化的风儿和云儿,在追来追去的嬉闹玩耍。生动有趣的画面触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有的说:“风儿吹啊吹,云彩变成了小白马,扬起四脚跑呀跑。”有的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猫,追着老鼠跑呀跑。”还有的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棉花糖,飘到小朋友的嘴巴里。”„„幼儿的回答如同百花齐放,是动听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的灵感,是美丽的卡通形象引起了幼儿的想象。

四、化解深奥知识,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插图而让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得不忍痛割爱,使幼儿失去了感受和欣赏优秀作品,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多媒体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选好活动内容后,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其声、像、色、形等优势,先把相关的画面勾画出来,再添上色彩,配上声音,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立体化、形象化。教学时,教师移动鼠标让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认知和学习语言。如:大班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对小蝌蚪“先生出两条后腿,在生出两条前腿,小尾巴不见了。”这一情节不甚理解。在教学中,我就运用flash制作动画片,展示小蝌蚪变青蛙的动态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教师通过反复播放画面和多层多向的提问,使幼儿理解了疑点,悟出其实质。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释疑,既利于幼儿学习内容的扩展,也有助教师语言活动的展开。

五、运用多媒体进行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多媒体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的确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生机,但并非意味着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运用多媒体,要以活动设计为依据,根据其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需要而定,切不

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媒体。

2、不要片面追求“技术含量”

许多教师希望多媒体课件“好玩”一点、“花”一点,这往往造成界面色彩艳丽、字体变化繁多、画面背景复杂,大量的三维动画是一个课件动辄数十兆(不利于交流传播),这种片面追求“技术含量”的结果,影响了幼儿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关注,影响了教学效果。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3、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幼儿永远是我们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这一原则进行。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有些教师只按多媒体课件的流程来上,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只管击键讲解,把幼儿放在一边,师幼之间很少交流,致使有些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上课讲话、坐不住。也有的教师在语言故事教学活动中,干脆找来动画片让幼儿自己欣赏,教师就是一个局外人,不作讲解、启发提问,让幼儿一看了之。这就是师幼之间缺少交流,亲和力不够,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只是一位“操作多媒体的人”,更主要的是教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帮助幼儿讨论研究,引导他们思考、联想、感悟,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

10.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十

摘 要: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新教育技术多媒体因自身具有的优越性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幼儿语言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有效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着重谈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与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幼儿园 语言教学活动 运用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听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基于以上原因,我谈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特点。

多媒体以计算机为核心,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储存有机结合和展示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媒体系统,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其传输的信息方式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等特点,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其最大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集成性即把多种媒体有机集成,该用哪种媒体时可以适时实现;交互性就是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一般媒体的“线性限制”,可以根据教师教学需要,或者跳转、或者暂停、或者快速进退。在语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不但为教师创造出灵活生动的媒体语言,使语言教学内容更直观、明了、多样化,而且便于师幼进行教学交流,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因此,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幼儿能说会道,有的幼儿寡言少语,若语言活动中教师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几张静态图片等简单教具,那么幼儿群体在语言表达方面会呈现向弱级运动的现象,因为这样的活动环境使幼儿缺乏兴奋点。在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非常重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学习语言营造良好的氛围。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兴趣维持的时间较短。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引导幼儿学习语言,是非常困难的事。但电教媒体凭着它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达到最高点。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幼儿语言学习需要环境支持,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搭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学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幼儿感受语言艺术的美。

幼儿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呈现,创设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适合幼儿的好奇心理和认知规律,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了幼儿情操,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了他们的学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多种复述,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电脑教学中,我们常常以“讲故事,人事物,玩游戏,学电脑”四结合作为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多种复述形式,使幼儿积累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发展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优化教学情境,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抽象深奥知识具体化,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多媒体在进行幼儿园语言教学功不可没,但依然存在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多媒体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体现幼儿主体地位。

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幼儿永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围绕这一原则进行。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只是一位“操作多媒体的人”,更主要的是教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帮助幼儿讨论研究,引导他们思考、联想、感悟,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

2.多媒体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的确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生机,但并非意味着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运用多媒体,要以活动设计为依据,根据其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需要而定,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媒体。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能为幼儿提供形象化的语言,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为此,我们应更好地开发多媒体的作用,将其充分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总之,我认为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教学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教育技术。现代教师更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1.多媒体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47-01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有一个显著的现象,一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几乎是一定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是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普遍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更快捷、更有效的将抽象知识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教师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交流中我们发现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后认为多媒体教学帮助语文教师节省更多的课堂板书时间,帮助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点的讲解和师生互动上。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讲解一个知识点有时候要进行大量的板书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如果没有PPT进行辅助教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期间在黑板上板书大量的背景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虽然这样大量的板书能让学生和教师在思维上保持相对的同步性,但是这样做无疑会占据教师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相对不足,影响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效果。而在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PPT上将自己需要的投影内容展示给学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对只是资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用较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思维上的交流,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实现知识教学的突破。

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对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效率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促进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堂交流传递给学生,但是一节课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如果教师处理别的教学任务时花费较多的时间,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时间不足,严重影响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实际是教师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文字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个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帮助学理解教学内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不可以用其他形式替代的,在现阶段教学中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替代这种最耗费课堂教学时间的展示方式,例如很多教师就是通过使用多媒体来简化这一教学环节,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解读思路展示给学生。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一般是通过PPT来向学生展示自己是如何解读教学内容的,也有部分教师使用实物投影仪将自己在备课簿上的资料直接展示给学生。但是在交流中我发现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是在备课阶段就把自己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输入到计算机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自己需要展示给学生的内容编辑在PPT幻灯片中,在讲到教材相应部分的时候就自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展示内容获取知识和学习教师解读教材内容的思维方式。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这样做无疑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教师只需要按照教学程序将自己教学内容的主干在黑板上写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教学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一次参加教学交流的时候,恰好有两位在公开课上讲授苏轼的作品《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第一位教师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第二位教师则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两位教师两位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积极意义。

第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了诗词之后,就开始指导学生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由于这首词有较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所以教师一边指导学生学习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补充知识量。虽然这位教师经验丰富,但是我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较为紧张,学习氛围较为沉闷。

在第二位教师的示范课上,由于这位教师使用PPT进行教学辅助,而且在课前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准备,所以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首词几次之后,就通过PPT播放苏轼这首词的配套视频和标准朗诵,教师则指导学生欣赏苏轼的这篇名作。在音乐和配图的帮助下,学生对整首词的理解水平较前一个班级更深刻。在学生较好的理解这首词之后,教师开始进一步教授学生学习诗词中一些关键词的含义,并对这些词的古今异义进行辨析。这时候,教师只需要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结构逐一展示PPT给学生,让学生对关键词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检查学生的自习状况。

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词义的理解会因为个人的知识基础不一致而出现偏差,所以在这位教师在检查学生自习情况的时候,会指导学生对出现异議的词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词义和词性的理解,在学生最后逐步取得一致意见之后,教师将隐藏在PPT模板后的正确词义展示给学生,作为学生的学习依据。

三、总结

上一篇: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综述下一篇:新发展理念包含